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反思

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反思

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反思

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反思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反思和批判能力

一、课题的提出

1.理论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2.应用价值。

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从小学到中学,背了许许多多的经典名作,做了许许多多的笔记,最终却很少有人能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具备独立阅读及分析文章的能力.教师在阅读教学仍存在着“程式固定,千文一面”、肢解文本”、“统一答案,抹煞个性”的弊病.学生在阅读中缺少反思和批判意识。

二、相关研究的综述和分析

国外较早研究反思的是英国哲学家、教育思想家洛克和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洛克认为反思是对获得观念的心灵的反省自照,是人们把自己的心理活动作为认识对象的认识活动,是对思维的思维。斯宾诺莎则把自己的认识论方法称作“反思的知识”,而“反思的知识”即“观念的观念”。[1]第一个真正系统论述教育与反思关系的,是美国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J.Dewey),他在《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1933年)一书中认真论述过反思性思维的问题。[2]美国学者恩德・舍恩(D.A.Schon)在《反思性实践者:专业人员如何在行动中思考》(1983年)、《反思实践者的教育:走向专业中教学和学习的新设计》(1987年)这两本著作中,阐明了他对反思性实践的理解。[3]

自从20世纪80年代批判性思维这一概念首次引进国内,至今短短二三十年时间,吸引了许多学者的注意,有关批判性思维的论文也不断涌现。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由不知到知的过程”,而是学习者在个体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生长出新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教师将外部结论式知识强硬塞进学习者的头脑中,而是通过学习者对知识产生的过程的理解从而建构新知识意义的过程。

1.发现学习理论。

布鲁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促成一种学生能探索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

2.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本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个心理学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等。

3.成功教育理论。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成功的欢乐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足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而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主要动力……”。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主要内容

1.初中生在阅读中反思和批判能力的现状调查研究。

长期以来传统的阅读教学,教师统一的要求,划一的指导,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潜能,学生在阅读文本过程中缺少了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悟,在阅读完文本之后没有自己的反思和见解,没有对文本的思考和批判能力。

2.初中生在阅读中反思和批判能力的内容研究。

具体研究结合文本阅读、课堂生成、课后总结

文本阅读,指的是7-9年级语文文本中包含的能激发学生反思和批判能力的课文。

课堂讨论,指的是教师在课堂环境中引导学生带着热情,凭自己的经验能力与文本进行对话交流和课堂交流中碰撞出的思维火花,这其中包含着学生的质疑和思考。

课后总结,指的是学生在阅读文本、课堂学习之后把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能用文字的形式总结出来,这可以是课堂学习的反思,可以是对文章内容或作者观念的批判。这就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核心概念的界定与创新点

关于阅读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反思能力是一个人持续发展所必备的素质之一,只有学会反思,一个人才能不断矫正错误,不断探索和走向新的境界。

批判性能力即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包括思维过程中洞察、分析和评估的过程。它包括为了得到肯定的判断所进行的可能为有形的或者无形的思维反应过程。

本课题创新之处在于:当前关于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很多,而没有就中学生反思和批判能力的专项研究,如果能形成研究成果,将会以点带面,促进区域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六、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以案例研究法为主,辅之以文献法、实验法、调查法、比较研究法进行研究。

七、课题研究的结论、提出的主要观点

1.初中语文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和批判能力存在的问题研究。

为进一步了解学生在阅读中反思和批判的情况,提高研究的针对性,我们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前期调研。通过调查发现,初中语文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和批评能力的效果极其不好,存在着诸多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现象。

2.初中语文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和批判能力的过程研究。

课题组成员通过实践努力,认为可以从“文本阅读――课堂讨论――课后总结”三个环节来实现过程的合理有效性。

3.初中语文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和批判能力的方法研究。

(1)在文本阅读中培养学生反思和批判能力

(2)在课堂讨论中培养学生反思和批判能力

(3)在课后总结中培养学生反思和批判能力

八、研究成效的分析

1.现状分析及改进措施。

(1)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使学生习惯于某种固定学习模式,形成一种保守心态。

(2)学生的被动接受导致的一个结果是厌恶语文阅读学习或无积极意识学习,只是课堂上为学习而阅读,课外根本不涉及阅读知识,又导致了学生阅读、写作水平极低的效果。

(3)学生极期望一种开放、合作、探讨的教学态势,期望教师从知识的单向传授的权威模式中走出来,成为学生解决问题的助手。

2.效果。

经过对初中生在阅读中反思和批判能力的现状分析,我们在阅读教学中采取了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提高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切实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教学中时刻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创新实践中得到锻炼。

九、课题研究问题反思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发现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把自己的阅读体验直接传达给学生的情况,而不充分观注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形成的自我体验,在指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反思和批判上方法上的指导略嫌不够。今后我们的研究目标是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培养学生在文本阅读中的思维和批判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今后的长足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阅读教学任教而道远。

十、主要参考文献

[1]章晋新.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实践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05,(1):53-55.

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反思范文第2篇

[关键词]英语 课外阅读 指导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3-052

课外阅读是学生学习英语言语,提升英语素养的重要方式。但课外阅读能力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课内英语阅读教学中悉心引导。学生只有享受课内阅读的成功体验,才能充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笔者通过不断实践探索,从不同的课型给予学生不同策略的指导,从而提升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一、入门指导课:感知内容,习得方法

课外阅读基础课型针对能力相对薄弱,经验相对匮乏的学生,旨在帮助其整体感知英语文本大意,掌握基本学习方法。下面,以阅读《The Five Little Monkeys Bake a Birthday Cake》为例。

1.“I think”:激发好奇,猜测内容

教师根据阅读文本的内容和故事情节以问题的方式引领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对文本故事的内容进行大胆猜测,对情节的发展进行预测。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环节中,教师以“What will happen in the story?”这一问题将学生的关注聚焦到文本情节中,学生的阅读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

2.“I know”:激活思维,感受价值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基本读懂故事大意,并对前期的猜想预测进行对比验证。这是入门课型的核心环节,是学生形成初步阅读能力的基础。

英语故事总会围绕一条鲜明的线索和中心进行描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紧扣文本的显性线索,删繁就简感知故事情节。本课教学中,教师就以猴子反复的“Don’t wake up Mana”引导学生贯穿整个教学,并相机渗透相关阅读策略,提升学生英语词汇积累。

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强化学生英语阅读人文因素的挖掘,使其在阅读过程中与故事意蕴形成强烈的情感共振,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为以后深入有效地持续性阅读奠定基础。

3.“I hope”:激起想象,创编故事

学生对故事的续写与创编既是对故事阅读的检测,也是促进学生自主阅读的延续,更是在创编过程中提升了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在这一课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设问:“What do you hope will happen tomorrow?”学生的答案丰富多彩,五花八门。通过学生的自主创编,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有效释放,更为之后的阅读埋下了伏笔。

二、问题解决课:收集整合,指导跟踪

当学生的自主阅读已进行了一段时间后,必然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共性问题,该课型的价值就在于运用学生共同的文本为载体,通过教师教学前后的策略运用,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为自主阅读扫清障碍。

1.指导前置:提炼中凸显共性

教师在确定了阅读书目《Mole and the Baby Bird》后,随机给学生发放了阅读记录卡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通过阅读记录卡可以培养学生在英语阅读中的问题意识。教师定期收集学生的记录卡,然后将学生的问题进行收集整理,并提炼出学生共性以及核心价值的问题,为指导课的教学奠定基础。

2.指导过程:释疑中深入理解

在这一课型指导中,教师以学生记录卡中的共性问题为蓝本设计组织课堂教学。这些问题可以涉及英语词汇的认知理解、故事内容情节疏通、英语阅读方法的习得等方面。如:“Does the word ‘cry’ have different meanings in the different pictures?”教师借助“cry”情境的不同,通过上下文选择合适的意思,从而理解“hard”。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深刻把握Mole从发现小鸟,到悉心照顾,再到最终放生环节中的心路历程等,并在最后通过“What do you think of Mole?”引发学生对观点的阐释,激发学生在文本阅读中批判性思维。

3.指导后续:调研中反思调整

课堂指导之后并不意味着教师职责的结束,教师还可以通过访谈表继续对学生阅读进行跟踪调查。这样既可以检测课堂指导效益,随时反思调整自身的指导策略,同时也可以现场解决学生的个性问题,让学生的课外阅读向更有效的方向发展。

三、文本拓展课:综合训练,成果展示

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反思范文第3篇

关键词:阅读 ;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指导

“读”作为获得知识素材的重要手段,值得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其内在规律,发现其实际方法与策略,并给学生加以指导。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对学生课外阅读方法与策略的指导,并逐步发展其阅读能力。

一、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

自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以来,广大语文教师把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都铭记于心,并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把阅读的权利还给了学生,现在就普遍情况而言已有明显改善。但老师们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和升学的压力,重课内轻课外,事实上忽视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学生虽然课外阅读了不少书,但效果甚微,语文能力不见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阅读目的不明;阅读方法不当。

二、中学语文课外阅读的特点与意义

1.阅读的本质特点

语文训练和思想教育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要因解道,因道悟文,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又在领会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收到语文教学应有的效果。由“因文解道”到“因道悟文”精辟地概括了阅读的基本规律。阅读一般都要经历有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再有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这样一个循环往复、逐渐深化的过程。因此,阅读中的理解过程,必须也相应地表现为由表及里和由里及表这样两个互为条件、互相渗透的认识过程。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主要是指阅读者通过对读物的词语、句子、篇章的感知,进而理解读物的思想内容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理解能还处于比较低级的水平。所谓由里及表的认识过程,并不是由表及里的简单的回复,而是理解的进一步深化,是认识的螺旋式上升。阅读实践告诉我们:阅读者在感知词语、句子、篇章,进而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内容以后,在反过来根据表达的需要,回味咀嚼,理解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词语、句子、篇章来表达,这对于提高理解能力是极其重要的一步。有些词语的深刻内涵,有些句子的言外之意,有些篇章的匠心巧思,离开了表达文章思想内容的需要,往往无从理解。如:《孔一己》末句“大约孔一己的确死了”,其中“大约”和“的确”这一对看似矛盾的词,如果不是结合孔一己被当时社会遗弃的悲惨遭遇来理解,就无从窥见鲁迅先生用词之深意。

除了明确阅读的认识规律,还需了解阅读的心理活动规律,并能依据这种活动规律指导阅读实践。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其心理活动规律包括:复杂的思维活动,复杂的情感活动,复杂的语言实践活动。一般来说,这三种活动是有机结合、难以分割的,但情感活动的趋向性(如好奇、兴趣、动机等)又往往对思维活动和语言思维活动产生制约和影响,因而情感活动呈现不稳定性,具有调控作用。捕捉学生阅读情感活动,进行适时引导。

2.语文课外阅读的特点

(1)自愿性 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统一要求,统一内容,有的“吃不了”,有的“吃不饱”。语文课外阅读是根据学生自己的个性、特长和兴趣,自愿参与,没有考试的压力,能自由自在地参与各种有益的阅读活动,使个人的兴趣爱好和才华得到充分发展,克服了课堂教学“一刀切、齐步走”的缺点。

(2)主体性 传统语文教学的一切是在老师的精心组织安排下进行的。语文课外阅读是由学生自己开展读写听说活动,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能更好地发挥主动学习、敢于探索和大胆创造的精神。

(3)开放性 传统语文教学是封闭型的、单调划一的教学内容和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语文课外阅读不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硬性限制,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真正实行了开放性的教学活动。

(4)创造性 传统语文课堂教学重知识能力,语文课外阅读重在知识的运用,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和组织活动能力。

3.语文课外阅读的意义

(1)它是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习语文只重视课内学习是不够的,在家里、社会上看书、写字、读报、写信、打电话、听广播、看影剧等都是很好地学习语文。只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习,才能全面训练和提高听说读写能力,才能正确运用和牢固的掌握语文工具。

事实证明,语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教育相互配合,协同活动,这种多思维结构的大语文教育能产生新的效应,真正拓宽视野,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总之,课内学习是奠定基础,课外活动是课内学习的延伸和拓展,学生独立运用有利于巩固语文知识和发展语文能力。

(2)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语文课外阅读活动具有自愿性、主动性、开放性、创造性等特点,因而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这是终身受益不尽的。

(3)它为丰富精神生活、陶冶情操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在全面推行改革开放的时代,学生思想解放,思维敏捷,自我意识强,喜欢独立思考,他们的精神需求是多种多样的。他认为社会不仅要有牛顿,而且要有莎士比亚;不仅要有康德,还要有贝多芬。总之,为了适应无限丰富、生动、复杂的社会生活的需要,每个人要求全面的开拓自己的精神生活,要求德、智、体、美的意志、性格、情操等全面发展。内容丰富、形式多变的语文课外阅读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满足学生的多种心理需求。

四、 语文课外阅读指导

课外阅读指导应根据学生、教师、学校等具体条件进行不同的指导。一般做法如下:

1.指导学生选好读物

课外读物的选择应以思想内容好、语言文字好、适合青少年阅读为标准。最近,一些非法出版物和不健康的书刊在中学生广为流传,造成种种不良影响。这说明选好读物是课外阅读指导头等重要的事。

2. 指导好课外阅读形式

(1)结合课文教学进行

叶圣陶说:“知识是教不尽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结合课文教学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是大量的经常的工作,结合得好就能收到举一反三的最佳效果。例如,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可指导学生了解古典名著《水浒传》的特点,作者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经过对集体创作的再加工,出色地塑造了宋江、鲁达、李逵等众多的英雄形象,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狰狞面目,反映了“”的历史规律。故事完整,情节紧张,细节描写真实细腻,语言口语化、个性化,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这样,学生在课外阅读《水浒》全书时,对作品的主题思想、语言艺术就比较容易把握。

(2)每周安排固定课时指导

每周划出一、二节课时,保证有计划地开展课外阅读指导。在指定的时间里,可把学生带到图书馆阅览室去边指导边阅读,或先上指导课再带学生去阅览室翻阅摘抄资料,也可以组织专题报告会、讨论会,或让学生自由阅读等。这种阅读形式,能适应学生的个好,所以阅读习惯容易养成,因此深受欢迎。但要加强指导的计划性,同时也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纪律性和自觉性。

(3)开设选修课

在一些师资、设备条件较好的学校,可开设课外阅读选修课,有计划有目的地介绍阅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怎样使用语文工具书、当代文学动态和作品赏析以及语言趣谈等。开设选修课,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语文修养,要选编合适的教材和讲义,也可聘请有关专家来校讲课。

(4)组织课外阅读兴趣小组

指导课外阅读的方法这是普遍推行的一种形式。学生可按阅读兴趣、爱好相近的自由组合,也可以按家庭住址分地组合。阅读内容可以统一推荐和自由选择相结合。这种形式的活动,应明确要求,安排具体,加强检查。关键在于做好小组长等骨干的培训和指导工作。

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反思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发挥 课外阅读 积极作用

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开发学生智力,而且可以启迪学生心灵。课外阅读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中学生发展的动力之一。古今中外,凡有成就的学者名人,几乎都有广泛涉猎各种读物的经历。语文学得好、思想品德好的学生,也大都得益于博览群书。莎士比亚说:“书是全人类的营养品。”的确,书海浩瀚。既有社会生活的写照,也有未来世界的召唤,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是青少年的人生指路标。

一、培养阅读兴趣,打好智力基础

人的智力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根据心理学家布卢姆的研究,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智力发展最迅速、最关键的时期。多数中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后,对扑朔迷离的大千世界,对光怪陆离的知识海洋充满了好奇,老师要充分利用这个特点,适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他们课外阅读兴趣,增加知识,开发智力。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智力发展的基础。

1.掌握心理,巧妙引导。学生的阅读兴趣具有明显的年龄差异。中学生渴望与人交流,发表自己的感受。高中生的这种愿望尤为强烈,驱使他们喜爱文学作品,不少学生甚至迷恋于课外阅读。此时,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必要的引导。要注意两点:⑴推荐方法多样化,调动阅读兴趣。⑵读后评价经常化,促使阅读兴趣持久。

2.注重方法,增加容量。鲁迅曾对爱好文学的青年说过:“读书如蜜蜂采蜜,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知识是相通的,中学生应各种门类的书都读一点,开阔自己视野。

二、加强阅读指导,发展思维能力

学生阅读了一定的课外读物后,知识变得更丰富,思维变得更活跃,逐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时就要求老师善于启发,加强指导,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其它能力的发展。

1.指导辨别。中学生的阅读兴趣一旦形成,不再满足于原有的阅读范围,需要阅读更多更新的材料。而电子刊物的出现和网络的普及能够满足学生的这种需求,阅读不再限于纸质材料,可以上网游览,可以阅读光盘,阅读的容量变大,但质量参差不齐,其中不乏黄色的、暴力的、邪恶的不健康成份,如果任学生自由阅读而不指导辨别,后果将不堪设想,这方面的事例屡见不鲜。因此,教师需教会学生识别不健康读物,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身心特点的课外书,培养他们的识别能力,自觉抵制垃圾读物的诱惑,真正实现“开卷有益”的目标。

2.创设情境。老师有目的地创设富有思考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解答,训练多角度“思辩”的能力。思维往往产生于控索求知中,创设了问题的情境,也就揭示了矛盾:现有的知识不足,需要新的知识。

⑴学生阅读历史故事,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分析能力的训练中提高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⑵学生阅读游记,老师可先要求找出作者的游览路线,或列表介绍所到之处的见闻、特产、风土人情,既训练了思维的条理性,又训练了思维的灵活性,思维能力得到较快发展。

3.鼓励质疑。学生在大部分问题解决后,还有一些问题无法解决,怎么办?这时,老师要鼓励学生存疑、质疑,使他们懂得认识客观世界是一个无限思考的过程。对待新问题的认识应该有“信以存信”、“疑以存疑”的科学态度。

学生有疑难,证明他们动了脑筋,通过质疑促使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南宋朱熹对“疑”能促进思考的作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认为:“群疑并兴,寝食俱废,乃能骤进。”对学生课外阅读产生的疑,指导他们做好摘记,并鼓励他们自己动脑筋去解决,或在课后评论时提出来供大家讨论,教师切不可过早给答案,以防止中学生的独立思考,造成学生不肯动脑筋,思维懒惰。更何况有些问题也不是老师随时可以解答的!

三、开展阅读实践,完善思想品德

中学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语文教师理应开辟最广阔的空间,引导学生与古今中外最优秀的作家、作品“对话”,从而真正在他们心灵中“树立善和美的道德理想”。通过参加读书实践活动,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调整,把认识内化为品德,逐步完善自己的人格。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当学生思想迷茫时,他们可以从书中找到人生的正确方向。

1.交流感受。在与文章作品亲密接触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世界细腻了,思想世界拓宽了。他们在阅历文学中的人生的同时,开始了遐想和反思,渐渐有了个性化的充满文化内涵的价值观念,迫切需要与他人交流,听取别人的评价。在交流中,学生确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引导反思。学生读书之后,往往会自我反思,与书中的人物比较,自己做得怎么样,但这种反思较为肤浅,可能稍纵即逝,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人,从中寻找自己的精神同伴与人生榜样,反思之后实践,反思之后读书,“反思一实践一阅读”应当是一个不间断的循环。“与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处读书。”只有融入现实生活,才能不断得到人生前进的动力。

3.倡导体验。读书内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只有亲身体验,亲身实践,才能获得宝贵的人生经验。鼓励学生课外开展社会调查、参加社区活动、进行科学考察、游览祖国名胜,让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完善自我。帮助学生制定活动计划,让他们自主开展各种活动,注意课内教学、课外阅读、实践活动三者的有机搭配。

⑴根据课文和课外读物的体裁及思想内容,结合时令、节日、活动、学校思想教育的重点等来确定活动内容。

⑵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组织丰富多彩、小型多样的活动:办小报、开朗诵会、举办专题讨论会。

⑶语文课文后都有“语文综合学习”栏目,安排活动时一定要结合课文的某些特点,参考教材编者的建议,做到科学而又合理。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叶圣陶.叶圣陶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

[3]陈鸿仙.柯城区农村初中语文课外阅读调查报告.

[4]中学生语文教学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6]阅读改变人生.东方出版社,2004.

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反思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评价 指导 效益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078-01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曾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课内的功效占30%,课外的功效占70%,这几乎是有识之士的共识。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学生,都以追求分数为目标,忽视了孩子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造成重课内,轻课外,导致学生中出现诸多不良阅读现象:阅读面窄、量小,时间没有保证,方法不科学。使得学生的课内所学得不到课外的有益补充,而且学生的语文知识和阅读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实践与运用。这样不仅没有真正落实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当然也就无法真正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

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呢?开学初,我们通过学校科研室分发的调查统计数据,从中了解到传统考试方法的弊端,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尤其是没有把课外阅读实践纳入评价的范围,评价对学生的阅读要求导向作用不明确,导致淡化了教师对学生阅读方面的要求和有效的引导,以致学生阅读长期低效。反过来,这种现象的长期存在,又反过来影响了学生对课内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因此,唯有对学生学习质量评价进行改革,把课外阅读实践纳入评价的范围之中,才能从根本上解放家长的思想,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让教师在重视课内教学的同时,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获取课外知识,真正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强化课外阅读,把课外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从大量机械的作业中解放出来,促进学生自主地进行课外阅读。基于上述考虑,我们五年段全体备课组结合五年级教材、学生的年龄、知识结构特点,把课外阅读实践作为本年段评价探讨的重点,通过问卷调查,制定相关评价项目,关注阅读全过程。注重课外阅读指导的方法,评价促进学生阅读,最终落实语文综合素养的达成。

一、注重落实,强化课外阅读指导

1.时间落实。一是统一指导的时间要落实。每周开放1-2节课外阅读指导课,列入课表,专时专用;如五年一班根据本班特点成立了“小百花文学社”,利用每周二下午第一节课开展活动。二是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要落实,作业减少了,自由阅读的时间也就多了。如每天中午班级图书角开放;每周一次学校图书馆借阅;每周四图书兴趣小组活动交流;每天十五分钟看书报、听新闻作摘记等。

2.活动落实。进行课外阅读指导,要开展一些学生喜爱的活动,使课外阅读成为一种有组织的集体行动。各班结合班级情况,教师指导意图,进行个性化活动设计。如五年一班成立了“小百花文学社”开放8个专栏。活动形式多样,如举行读书故事会、佳作欣赏会、人物评论会、读书心得交流会,速读赛、优秀诗文朗诵赛、读书知识赛、辩论赛、好的读书笔记展评等。

3.指导落实。教师的指导,主要是引起兴趣,提示方法。故事性强的作品,可以介绍一个有趣的开头;语言优美的作品,可以朗诵一段;知识丰富的作品,可以择要讲一些学生前所未闻的知识。阅读的方法指导也要多样化,可以指导理清情节,评论人物;可以指导欣赏语言、写法;可以指导写活页卡,写各种类型的读书笔记;可以看录像,欣赏音像资料提供的内容,指导写观后感,从网上下载资料等。对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师同样要精心备课。

4.检查落实。对课外阅读要经常检查、督促、交流、评价。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篇目、字数要经常统计,对阅读笔记要经常检查,以督促学生形成习惯。要及时发现好的典型,组织交流,扩大影响。

二、多元评价,刺激语文综合能力

通过评价,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关注学生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重视对学生对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

总之,评价力求体现以下五大原则:1.评价从多角度;2.关注学生不同阶段的成长;3.评价反映教学信息;4.重视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5.学生是主动的自我评价者。

三、评价刺激,提高了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1.知识效益。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学生通过大量阅读课外书,可以缩短时空距离,让孩子漫游世界,想象未来,唤醒历史,促进知识结构的完善,素质的提高,正如培根所说:知识就是力量。

2.智力效益。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后进生的出现就是因为思维弱。而转化后进生的最好办法,就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他把阅览室称为“思维之室”,如此可见,课外阅读是开发智力的沃土。

3.教育效益。书是汇集人类文明的宝库,是孩子们的良师益友,通过大量阅读,使孩子们的精神生活更丰富,培养了审美的敏锐性,陶冶了情操,塑造健全的人格,增进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的形成。

4.读书品质效益。课外阅读由于不受课程限制,学生自由支配的机会更多,能够更充分地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能学习、创造学习的品质。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在知识世界熏陶下,在尝试学习的愉悦中激发兴趣,这种兴趣因为来自于内因,更容易延续,以致达到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