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本主义理论的概念

人本主义理论的概念

人本主义理论的概念

人本主义理论的概念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概念教学法是目前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 学采用的基本方法,概念教 学法存在三个方面的前提性失误 ,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效果差的根本原 因。现 实问题哲学分析——对话法则是克服概念教学法失误和改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效果的当然选择。

概念教学法是现在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采用的基本教学方法。概念教学法,是指哲学教学从概念定义开始,从概念到概念推演,最多是中间穿插一些例子来说明哲学概念和理论。概念教学法从概念到概念讲解加上一些例子解释,很容易让人产生如下理解:“哲学就是理论的推演,学哲学就是学习概念定义的方法,就是清晰地定义一个一个的概念,学习理论推演的技巧,用生活现实解释哲学理论,把握哲学理论。”这种理解是有道理的因为概念教学法确实是把概念的清晰定义和概念推演作为哲学的学科特征,把概念体系的把握作为哲学学习的目的但这种理解和概念教学法都是错误的。

一、 概念教学法误解了哲学、哲学思维方法及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概念教学法否定了一般的哲学理论产生的过程和结论的区别,在一般的意义上误解了哲学理论的性质,把哲学等同于哲学概念体系,把哲学思维等同于纯概念思维。之所以如此 ,是因为概念教学法仅仅看到了作为哲学思维结论的概念体系,没有看到哲学概念体系所解决的哲学问题是从现实生活问题来的 ,没有看到人类正是从对现实生活问题的具体思维上升到理论思维才逐步形成哲学概念体系的,哲学概念体系形成之前还有更为重要的具体思维过程和理论思维过程。哲学的思维不是一开始就是纯概念思维,而是先从现实生活中社会的重大问题、科学的问题、个人生存的问题的具体思维等开始 ,后来才开始对具体思维的观念前提和预设进行思维,对思维的主体、规则和语言进行思考。对传统哲学理论的思考必须容纳现实生活的新经验,才能形成新的视域 ,从传统哲学理论中提出有价值的哲学新问题。

哲学思维虽然不是纯概念思维,但哲学思维必须运用概念进行思维,而且在理论思维阶段主要是通过概念辨析进行思维,所以就要进行必要的概念定义和概念推演;但哲学思维又不是纯粹 的概念思维 ,而是概念思维和经验、哲学传统之间的互动,是为解决现实问题和哲学理论问题而进行的问题思维;哲学概念的提出、区分及概念定义的清晰和概念推演本身都不是 目的,只是为解决现实问题和相关哲学理论问题的需要而展开的。哲学思考是从问题思维到概念辨析,而不是从概念辨析到建构理论体系,如果把概念的定义、清晰性和概念推演当作是哲学的学科特征显然是把手段当成了目的。

第二,概念教学法把哲学等同于理论哲学,以理论哲学的范式解读所有的哲学理论,忽视了实践哲学的存在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品格,也仅仅把理论体系的逻辑关系的把握当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目的。概念教学法实质上把哲学思考限定在理论世界之内,进行纯概念的推演,把现实生活归属到抽象的理论世界中,不关心现实生活世界的问题的解释和解决,而这正是理论哲学的范式特征。所以概念教学法是以理论哲学的范式解读所有的哲学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哲学而不是理论哲学,是分析说明和解答现实生活的武器,是行动的指南 ,而不是僵死的概念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要有生命力,一定要关注现实生活的问题 ,为解释和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最根本的理论支持。这就应该采用现实问题哲学分析——对话法,从具体的现实生活问题开始谈起,逐步上升到哲学分析,在这种分析中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让学生领会其哲学精神。

二、哲学教师对哲学教学语言的观念误区

哲学教师把哲学教学语言和哲学理论表述的语言相混淆。哲学理论主流表述方式是概念化的 (虽然有些哲学家采用形象的表达方式)。一般不采取感性形象的方式,哲学教材也采取了概念化的叙述方式,哲学教师把哲学教学的表达方式等同于哲学理论的主流表达方式,把哲学教学的语言等同于哲学理论的主流表述语言,这是采用概念定义和概念推演的方式讲哲学课的重要原因;概念教学法也与对哲学本性的误解有关 ,它没有看到在抽象的概念定义和概念推演的背后是感性具奉的现实生活。笔者认为,应该把哲学教学语言和哲学理论表述的语言区别开来,哲学教学的语言不一定要和哲学理论表述的形式相同;即使哲学教学的语言要和哲学理论表达的方式相符合,也Ⅵ以有感性形象和理性抽象两种方式, 为哲学理论的表达有感性形象和理性抽象两种方式,黑格尔的表达方式是哲学的,萨特和加缪的表达方式也是哲学的,所以哲学教学的语言表述包括课堂讲授也可以不采取严格的概念定义和概念推演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使教学语言呆板,使教学缺乏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为改善哲学教学,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充分利用学生的感性兴趣 、情感和意志等非理性 素,使学生愿意学喜欢学、能够轻松地学下去,使哲学教学语言生动形象。必须放弃传统的慨念教学法,采取现实问题哲学分析——对话法,使学生在现实生活具体问题的描述、分析和讨论过程中,去学习和领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及背后的精神和德性。

现实问题哲学分析——对话法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只要哲学讲授和引导的基本思路清晰,只要不面面俱到,通过形象的描述、趣味的语言和多变的句式,要传达的不是烦琐的概念体系,而是理论本身的核心——哲学的精神和基本的立场观点方法 ,完全可以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通过大量形象的语言表达和高效的理性抽象提炼的结合,实现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理论思维能力的目的。

现实问题哲学分析——对话法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师抓主干、略枝叶,在复杂的概念之网的背后抓住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核心和精神实质,把握它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然后 (自己或引导学生)对具体的现实生活问题进行描述、分析、讨论和总结。

三、哲学教师对学生的误解

一是教师认为学生是没有哲学思维能力和哲学自学能力的人 不少哲学教师认为,学生是没有哲学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的人,每一个哲学概念都要讲,每~个哲学理论都要讲,所以哲学教学就只能由老师作概念定义和概念推演,从头讲到尾,理所当然。实际上,这种想法也是错误的,因为哲学思维不是先定义概念再解决问题,而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和哲学问题去进行必要的概念定义,所以必须采取其他的符合哲学本性和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教学法。

现实问题哲学分析——对话法是符合哲学本性和学生认识规律的教学方法。真正的哲学永远不能满足于现成的结论,而是从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出发,追问具体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方法的观念前提,乃至于追问整个时代精神的观念前提,进行相关的哲学思考,寻求哲学理论的根据和理由,追寻更好的道理来推进理论的创新和现实的改造,为此,就要不断地和现实、和哲学传统进行对话,在不同的人之间、不同的哲学理论之间进行对话,通过对话进行更好的批判。伽达默尔说: “根本不存在比开放谈话更高的原则。要预先承认谈语对方的可能权利 ,甚而他们的优势。我认为我们能从一位哲学教授那里所能要求的就只是这种说话的方式。”

哲学教学的开放谈话形式 (对话)符合哲学的本性,更是符合实践哲学本性的,而单纯的 (或主要是)老师讲授是很难体现哲学的批判精冲的,因为老师和学生的感受、思维、知识 、价值观和世界观等都是有局限的,惟有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才能充分展示各 自关心的问题和观点,在不同观点的交流、比较和交锋中,充分地进行质疑、追问、求证、反驳等,才能比单纯的自我批判进行更好的批判,使学生学习如何进行哲学思考,理解和学习哲学的批判精神和马克思丰义哲学的彻底批判精神,也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作为平等的人被尊重和自我表达的心理需求,参与的积极性更高。而且虽然学生对哲学所知甚少,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可以从具体问题的思考开始上升到哲学思考,不妨碍他们可以和老师及同学进行有效的哲学对话和批判,学生可以更多地通过师生对话、学生分组讨论、课堂辩论 (后两种形式包含教师分析总结引导)等形式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因为学生是有哲学思维能力的人,现实问题哲学分析——对话法符合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是哲学教师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的轻视。因为概念教学法关心的不是现实问题的解决,而是仅仅用现实生活实例解释哲学概念体系,所以教师用 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替代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认为只要自己的素材和问题能说明哲学理论就行,不管学生是否感兴趣,或者认为学生感兴趣的现实问题不值一谈,太小家子气。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和批判性要求哲学必须关注生活现实,那么关注大学生的人生现实问题,解答大学生的疑惑就是题中应有之意。大学阶段人生问题和大学生感兴趣的其他问题是大学生而临的必须解决或回答的问题,哲学教学的现实问题哲学分析——对话法可以从大学生关心的问题如学习、就业失业、校园消费攀比、网聊、恋爱、追星、人生成功、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问题人手开始分析,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由感性到理性使学生的认识逐渐提升到哲学理论层次,再由一种哲学观点到几种哲学观点的比较,自觉地选择马克思主义哲学,这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和认识发展的规律 ,能把解答学生的疑惑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教育的目的自然地结合起来,实现渗透教育。实践证明,讲学生感兴趣的现实问题是增强哲学原理教学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的有效手段。

三是概念教学法也把学生整体的人格等同于单纯的理性人格,这是教师忽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和排斥学生感兴趣的语言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概念教学法存在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教学语言及哲学教学对象三个方面的观念前提错误,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实际效果差的根本原因,所以为了改善教学效果,必须放弃概念教学法,采用现实问题哲学分析——对话法。

人本主义理论的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传统逻辑 定义理论 探讨

[中图分类号]B8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9-0104-02

概念(语词)是思维的起点,也可称之为思维的细胞或元素,由概念组成命题(句子)进而构成推理、论证,从而证明(反驳)或表达思想。可见,概念(语词)在逻辑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准确使用概念(语词)是进行逻辑思维的前提,很多逻辑错误都源于此。要准确使用概念必须明确概念,即明确概念的涵义和所指。要准确使用语词,必须清楚语词的词源、意义、用法等,而这一切都是借助定义这种逻辑方法获得的。传统逻辑中的定义理论(有些教科书)有缺陷,值得商榷。本文对定义理论作了一番探讨。

一、传统逻辑定义理论的主要缺陷

其一,只涵盖内涵定义,没有包括外延定义。如:吴家国主编的《普通逻辑原理》一书认为:“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它的特点是用简短的语句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3月版46页,以下简称《吴本》)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逻辑教研室编写的《逻辑学》也阐述了类似的观点:“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他通常是用简短的语句来表达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5月版26页,以下简称《人大本》)

其二,无法科学地解释语词定义。传统逻辑定义理论一般是这样阐释的,先介绍什么是定义,上述二例具有普遍性,然后介绍定义方法,主要是属加种差法。在这之后,又介绍另一种定义:语词定义。《吴本》认为:“此外,还有语词定义。这种定义只对语词的意义给以解释,而不一定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揭示。语词定义有两种:规定的语词定义和说明的语词定义。”(49页)《人大本》也有同样的观点:“此外,还有语词定义,这种定义只对语词的意义给以解释。语词定义可分为规定的语词定义和说明语词定义。”(29页)

其三,《逻辑学导论》一书对定义理论阐述得比较全面,也有诸多独到见解。但作者对什么是定义的观点值得商榷。他说:“定义的对象就是词项或概念,当然也包括句子或命题。所谓定义,就是从简短的形式揭示词项(概念)、句子(命题)的内涵和外延,使人们明确他们的意义及其使用范围的逻辑方法。”(《逻辑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277页)

二、对这些缺陷的评析

(一)概念有两个重要方面:内涵和外延。给概念下定义就是要明确内涵和外延。传统逻辑定义理论定义的对象只是内涵,不包括外延,失之偏颇。定义既有内涵定义又有外延定义。下定义时,往往列举一个概念的外延,从而明确概念的意义和适用范围,这就是外延定义。如:有理数和无理数总称实数。在这里,“实数”是被定义项,“有理数和无理数总称”为定义项,不是通过揭示内涵(本质属性)来明确“实数”这个概念的,而是通过揭示“实数”外延来达到明确概念的目的。

(二)语词定义是定义的一种。既然语词定义被叫做定义,它就应该具有定义的一般属性。按照逻辑关系,定义与语词定义之间是属种关系,定义是属概念,语词定义是种概念。这里面要搞清楚的是定义的对象到底是什么?显然,以上二本教材都认为是概念,这并不错,概念确是定义的对象,并且可以说是主要的对象,这还不够,还应该包括语词。语词与概念虽然联系,但二者是不同的,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位,它的语言表达形式是语词,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因此,概念是定义的对象,语词也是定义的对象。

(三)《逻辑学导论》将定义的对象由概念扩展到命题,似对原有观点的创新,修正原有的定义对象只是概念的观点。他关于定义的观点可以这样拆开理解:

1.定义是用简短的形式揭示词项(概念)的意义及其使用范围的逻辑方法。

2.定义是用简短的形式揭示句子(命题)的内涵,使人们明确其意义及其使用范围的逻辑方法。

第1种理解可以认可,第2种理解就令人费解了,因为概念(词项)有内涵、外延,换句话说,内涵,外延是概念(词项)的两个基本特征。而命题(句子)并没有内涵和外延。陈波教授在书中谈到:“词项都有内涵和外延,亦称含义和所指。词项的内涵就是该词项所表达的概念,也就是该词项所指称的那个或那些对象所具有的、并且被人们认识到的本质属性或区别特征。”“词项的外延就是该词项所指的某个对象或某个对象的集合或者类别。”(276页)。从上述关于内涵、外延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内涵与外延是词项(概念)所具有的,它的主体应该是词项(概念)。我们并无法得出内涵、外延还有句子(命题)是主体这一结论。既然如此,那么关于命题(句子)也是定义对象的说法就站不住脚了。

三、定义理论的重新阐释

笔者认为,传统逻辑的定义理论应按如下轮廓阐释:

(一)什么是定义

定义的对象是概念或者语词。所谓定义是用简短的语句对概念的内涵或外延的揭示,或者对语词的意义给以解释的逻辑方法。

(二)定义种类

1.内涵定义。内涵定义是占定义比重较大的一种定义。这种定义就是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以明确概念内涵,属加种差是最常见的内涵定义形式。

例(1)刑法是关于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2)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及其规律的科学。

接下来再详细的介绍属加种差定义发生定义、关系定义、功用定义等及定义规则。在此,不赘述了。

2.外延定义:通过列举一个概念的外延,从而明确概念的意义和适用范围。这种定义就是外延定义。

例(1)有理数和无理数总称实数。

(2)什么是自然语言?例如汉语、英语、日语、俄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韩语都是自然语言。

3.语词定义

语词定义的对象是语词。对语词的意义给以解释定义叫语词定义。语词定义可分为规定语词定义和说明语词定义。

(1)规定语词定义。当提出一个新词语或者在某种特殊意义上使用某些词语时,我们就应对他们作出规定性解释。

例(1)三个代表:指“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由中国共产党前任总书记所提出的一种建党学说的简称。

例(2)双百方针是我党的文艺工作指导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说明词语定义。不了解某一个语词的意义时,我们就要对己有确定含义的语词给以说明。

例(1)驹即小马。

例(2)因特网,英语词“Internet”的音译加意译,指通过软传程序把世界各地的计算机连接起来,以便于信息资源的共享。

[参考文献]

[1]昊家国.普通逻辑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3.

[2]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逻辑教研室编,逻辑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5.

[3]陈 波.逻辑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

[4]黄顺基.逻辑与知识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5]杨金武.逻辑和批判性思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6]谷振诣.论证与分析――逻辑的应用,人民出版社,2000.

人本主义理论的概念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女性主义;女性;概念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20世纪60年代伴随着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而产生的。是女权主义运动波及到文化、文学领域的结果,也是政治运动深入到文化领域的结果。它是一种以妇女为中心的批评,包括文学作品的女性形象、女性的创作、女性阅读等一系列问题,是20世纪西方文艺理论界一股重要的理论思潮。

对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国理论界翻译、介绍了许多文学作品及其批评著作,而且这一流派的思想、文学批评,对中国的文学及其批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在众多的著作中,“女性主义”只是一个概括性的概念,几乎所有涉及女性主义的批评及其论著中,都是以一个限定词加“女性主义”出现的,例如:“自由女性主义”、“激进女性主义”、“女性主义文学”、“女性主义批评”等,这样似乎就明确了“女性主义”的概念,明确了它是哪个流派、哪个领域、哪个方面的女性主义,学术界对这一概念的运用,大有大而化之的趋势,而对“女性主义”这一概念中“女性”的具体含义却很少给以明确的内涵诠释,只把“女性”的概念做一个普遍的概化来应用,但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诞生,并非在一个国家,也不是在一个地域,对于“女性主义”中“女性”的概念也不是一个同一的概念。目前,学术界对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领域、不同的流派中对“女性”概念的理解有所模糊,对女性主义只是有所指,却没有很好的限定它的能指,当把“女性”这一概念具体化时,就没有很明确的概念了。这样对“女性”概念的具体所指的模糊性,就很容易造成具体内涵的含混不清,也就不能很好的理解各个国家、各个流派关于“女性主义”的介绍。那么对于一些问题的把握也就很容易限于表面化、肤浅化而不能达到深层探究。本文力图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视阈下,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各个国家重要流派中“女性”的具体概念,给予一个明确的解释。这样对于更好的理解女性主义批评视阈下,女性创作、女性阅读、女性心理、女性形象等一系列问题以及对于梳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等问题也具有重要意义。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以女性为中心的文学研究。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不是产生在一个国家,也不是统一的文学评论流派,所以“女性”的概念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对“女性”这一概念的内涵也是很值得研究、探讨的。学术界对女性主义的划分,主要包括“英美派女性主义批评”、“法国女性主义批评”,另外还有“其他的女性主义批评”,其代表就是“黑人女性主义批评”和“女同性恋女性主义批评”。笔者也是以这种划分为依据,分别给“女性”的具体所指以明确的内涵。

首先,是“英美派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学术界把英国和美国的女性主义批评放到一块讨论,并不是因为地域的原因,而是因为:一方面不约而同地对女性问题中的社会因素给予格外的关注;另一方面就是,因为英语国家,女性主义者寻找的文学传统和艺术形象都集中在相仿的经典之中。从总体上看,英美女性主义批评派形成了一种特色鲜明的批评方法,基本上是一种社会——历史批评,关注社会与文化的语境,发展基于女性经验的理论和方法,谋求理解作者及人物的女性主体;奉行女性美学的原则,研究妇女作品的特殊性,妇女作家的传统和妇女文化要求文学反映妇女的现状,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奉行明确的性别路线。笔者从英美女性主义批评的特征可以概括出,她们关于“女性”的具体概念:在“英美女性主义批评”这里的“女性”基本上是生物学和社会学意义上的女性,她们重视妇女的实际经验,并以将妇女定义为主体的方式克服男性文学批评将女性贬损为对象的理论。对女性的内涵主体实现是由英美国家的现实决定的。英国是一个相对保守的国家,她们的女权主义革命,在斗争中,更注重女性具体实际利益的获得,包括女性在革命中,获得多少可以实现的利益和权利。例如,工作的权利、工资的提高、福利的保障等,是以行动代替文学作品,对女性是切合实际的要求,采用本土化的方法。美国是以实用主义为理论传统的国家,注重“女性”的实践性效果,注重现实生活中的女性。因此,她们关于“女性”的概念多是生物学和社会学意义上的概念。关于这一点,从英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家那里可以得到很好的证明。

英美女性主义批评的先驱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屋子》中提出:“一个女人如果要想写小说一定要有钱,还要有自己的屋子。”在这里,“钱”和“屋子”不仅是指他们的本身,还是一种象征。女性要进行创作,首要的是经济基础,强调经济的作用,而且还要有自己的创作时间、空间,这些都是决定女性创作的必要条件,重视女性创作的实际决定因素,社会生活中的女性只有具备必要的经济基础,拥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才有进行创作的可能。

标志着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正式诞生的重要著作是米勒特的《性政治》。在这本书中,作者将社会、历史、文化等外在因素,作为文学研究的重要方面,认为性别与“种族、阶层和阶级”一样具有“政治的”属性。这部作品从男女生理差异出发,重点揭示男性中心文学对女性形象的歪曲,抨击传统的“阳物批评”,进而批判男性的父权制社会,确立了女性的主体性,充分重视了女性作为生物学、社会学意义上的女性的阅读与创作,区分了性别的差异。

吉尔伯特和格芭在《阁楼上的疯女人——女作家与l9世纪的文学想象》中,分析了西方l9世纪前男性文学中的两种不真实的女性形象——天使和妖妇,揭露了这些形象背后隐藏的男性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歪曲和压抑,而且以一种新的女性主义视角重新阅读,并阐释了l9世纪一些著名女作家的作品,对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完善起了重要的作用。

其次,“法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诞生,是在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之后产生的,法国大革命提出“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这场革命的爆发,女性也参加进去。但革命结束后,她们发现所谓的“自由”、“平等”、“博爱”只是男人的权利,女性的地位根本没有什么改善,于是,她们要求实现女性的权利,得到应有的地位,爆发了女权主义运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因此受到女权运动的重要影响。因此,她们的思想非常激进,并受后结构主义的影响比较深刻,相对于英美来说更理论化,注重语言学、哲学、心理学的分析和其他话语系统中的女性构成,注重妇女与语言的关系,她们对“女性”概念的理解不再是生理意义上的妇女,也不再是妇女的经验与历史,而是文化语境中的女性符号。她们认为女性是一种存在方式和话语方式,代表社会内部的一种反抗力量,而体现出一种浓郁的解构主义和心理分析的色彩,把女性作为父权制社会下的一种解构力量,是一种他者的符号化概念,而不是实体意义上的“女性”。法国女权主义代表人物克利斯蒂娃“认为‘一个人是女人’和‘一个人是男人’几乎同样荒谬,并且具有同样的蒙昧主义色彩”,“因此,我对‘女人’的理解是‘女人’无法预约、无法言传,存在于命名与意识形态之外。”“在更深的程度上,女人不是一个能‘成为’的某种东西。”这段话,用女性不可界定的符号学意义,模糊了男女的界限,目的是消解父权制度下的男女二元对立。法国另一位女性主义批评家西苏认为,在男女二元对立的社会中,男性代表正面价值,而女性是排除在中心之外的“他者”,只能充当男性存在及其价值的工具、符号,男性为了维护二元对立,极力压制女性。为了消解这种二元对立,西苏提出了“身体写作”理论,以一种全新的女性的语言,创造今天和未来的世界,注重重新建构一种女性的语言,利用女性的语言而不是女性自身,作为解构二元对立的男权社会的武器。

伊瑞格瑞是法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又一位批评家,她对父权制社会中,坚持男女的二元对立做了尖锐的批判,指出社会中,人的肉体被符号化了,人的生物学、生理学结构被赋予了不合理的文化意义。“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人类的自身已经被符号化设置于社会网络之中,在文化中,并被赋予意义,男性被认为是雄性和阳具,女性则被动和被阉割的,这不是生物学的结论,而是自身的社会心理学意义。”

最后,其他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黑人和女同性恋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所谓他者妇女,就是我们看得到形象,却听不到声音的女性,黑人和女同性恋妇女长期以来就处在他者的地位上。”但是她们的理论思想,对于丰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作为黑人女性,一方面,她们要与黑人男性一起受到种族歧视的压迫;另一方面,她们还要受到种族内男人的压迫。因此。从她们自身所受的压迫来看,她们关于“女性”概念的理解,不同于英美、法国的女性主导概念,白人中产阶级妇女的经验不能概括到黑人女性的概念中,她们关于“女性”的具体概念,是与种族和阶级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黑人女性本种族内部,有别于自人女性经验的;是黑人女性意识的产物,她们关于自身的概念,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巴巴拉·史密斯在《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的萌芽》中指出:“承认黑人妇女创作中性政治与种族政治和黑人妇女本身的存在是分不开的。”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对“女性”概念的阐释,是以种族性和政治性为依据的。

在女同性恋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对“女性”概念的理解,可从什么是“女同性恋”的概念中得到启示。到底什么是“女同性恋”,费得曼说:“‘女同性恋’描述了一种关系,就是一种两个女人之间保持强烈感情和爱恋的关系,其中可能或多或少有性关系,抑或根本没有性关系。共同的爱好使两位妇女花大部分时间生活在一起;并且共同分享生活中的大部分。”也就是说,对于女同性恋女性主义中,“女性”的理解是,从恋爱双方的性别角度来理解的,这里的“女性”完全不同于父权制度下,以男女爱情为主要感情下的女性,而是以同性作为自己爱恋的对象,并与之共同生活,共同分享生活中的经验。关于女同性恋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女性”的基本概念,就是以同性之问的爱为基础,并与同性共同生活的女性,这一关于“女性”的概念,彻底消解了男权社会中男女二元对立关系。

综上所述,英美派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比较现实,他们更多将对女性文学的揭示,同女性生活觉悟和女性社会实践相联系,因此,关于“女性”的概念多是社会学和生物学上的实体女性的理解;法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受后结构主义的影响比较大,以语言为目标。试图通过颠覆男性的话语权利来实现女性主义的任务,因此,他们关于“女性”的概念多是一种符号学意义上的,“女性”是作为一种反抗社会的力量而抽象的存在;在黑人和同性恋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女性”概念,是对女性主义思想具体运用的结果,关于“女性”具体概念多体现出阶级、种族和个人经验,而非普遍意义上的概念,他们关于“女性”概念充分体现了共性基础上的个性要求与运用。

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女性”含义的具体理解,在已有的基础上,对女性主义问题的进一步探讨,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文学作品和理论著作中,有关涉及女性的概念,我们可以更好的把握。对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下,“女性”的理解和阐释,我们也应该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对“女性”概念的理解,坚持共性基础上的个性研究。以后现代主义理论视角进行解读,提倡它多元共生性,既然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本身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那么对“女性”概念的理解也不应是以一用之,而应是多角度、多元化的。

人本主义理论的概念范文第4篇

摘 要:民族概念的研究多年来是民族理论界的研究热点。民族概念的研究不但有利于促进学科的发展,而且还有助于民族理论的研究,为我国的民族政策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本文从民族概念的演变、民族概念内涵、民族与族群概念的辨析等方面对近三十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认为虽然学界对民族概念的研究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果,但这些成果相对比较零散,缺乏整合。大多数研究只关注于民族概念的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缺乏深度,有些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

关键词:民族概念;族群;述评

中图分类号:D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7-0080-03

民族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民族概念的研究对理解民族问题大有裨益。自19世纪“民族”一词传入中国以来,学者对其就进行了较为科学的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指导下,对民族概念问题的研究更为深入,并取得了一定的共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学术界迎来一个春天,民族概念问题的研究又成为一个理论热点,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因此对近三十年来民族概念的相关问题进行梳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近三十年来民族概念研究总述

对于近三十年来民族概念的研究已经有过学者对其进行回顾与总结。纳日碧力格在《“民族”百年回眸》[1]一文中,回顾百年来“民族”一词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并对其进行分类。指出民族概念的传入有利于人们对共同体的深度了解,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魏鸿鸣、张谋、马守正等人在《建国五十年来关于民族概念的研究》[2]一文中,将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概念问题研究分阶段介绍与总结,认为各个阶段的民族研究针对前人的理论都有所突破,研究既有争鸣也有活力。

熊坤新、卓然木、巴吾东等人的《改革开放以来理论界关于民族概念问题研究述评》[3]一文认为理论学界关于民族概念的界定主要集中在民族的要素、民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及斯大林的民族定义三个问题上。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概念是一个新见解,坚信民族概念问题研究的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该理论研究会不断深化。

李振宏的《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民族定义研究》[4]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定义研究的学术史,肯定了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所提出的民族的概念的科学性,认为其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民族概念研究成果的富有智慧的总结。这个民族定义更符合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其诞生是中国社会进步的表现。

耿直的《改革开放以来关于民族概念的研究综述》[5]一文总结了改革_放以来民族概念研究的成果与特点。提出民族概念的研究在学科和理论发展方面意义颇深,同时对构建包容、多元的文化环境影响深远。

上述文章,主要按时间顺序对民族概念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说明,使人们可以对民族概念研究的学术史有清晰的认识,但是针对民族概念的专题研究进行综述的比较少。进行民族概念的专题性综述有利于从横向角度了解民族概念研究的深度。这种情况使得近三十年来民族概念的专题性综述相当迫切。

二、近三十年来民族概念研究现状

(一)民族概念的源流

“民族”概念的发展是建立在原有的民族理论之上的,为此对原有民族概念的理论的追根溯源显得格外重要。高永久、秦伟江在《“民族”概念的演变》[6]一文中对民族概念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认为民族概念的发展有三个基本的源流:西方国家的民族概念、苏联及俄罗斯的民族概念、中国的民族概念。指出对于不同背景下的民族概念应该是相互交流,而不是借鉴。

黄兴涛在《清末现代“民族”概念形成小考》[7]中认为“民族”一词古已有之,通过对古代文献的脉络整理,得出“民族”多为分类的泛称。另外对现代“民族”概念传自于日本一说进行了考证,得出“民族”一词于维新变法时期产生,具有一定的政治性意义,学术内涵较浅。但也意识到其对民族观念和意识在中国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民族概念的内涵

在民族概念这一研究领域,“民族”一词的内涵研究则是众多学者关注的一个研究热点。研究的方法角度、指导思想不同,对这一词的解释就不同。1912年斯大林在其著作《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8]64中首次提出民族的概念,即:“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新中国成立后,中央采用了斯大林对民族的定义,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相关的民族政策,学术界也对斯大林的民族定义的科学性进行了考证。主要的代表作有:陈郊的《关于〈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史〉中一个基本问题的讨论》[9]、徐伯容的《关于“民族的产生”问题》[10]等。由此可见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几年中斯大林的民族定义在学术界占据上风。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关于民族概念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对斯大林民族定义的反思及再认识。金天明、王庆仁在《“民族”一词在我国的出现及其使用问题》[11]中指出“民族”概念传入中国的两个阶段,结合中国民族学的理论和中国历史上约定俗成的原则,指出人类共同体应该分别命名为:氏族、部落、部族、民族等阶段。

金炳镐的《试论马克思民族定义的产生及其影响》[12]一文,认为斯大林的民族定义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有关民族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其中包含民族的形成的基本条件和时间、民族形成的基本途径的一般规律。也从民族消亡的途径及其规律方面总结了民族这一现象的基本特征。

都永浩在《论民族概念》[13]中认为斯大林的民族概念并非是科学的概念。对于民族概念的真正理解应该是:“民族是在氏族、部落的基础上形成的。民族是历史上在共同地域及各种联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受其传统文化制约的有共同自我意识的人们共同体。”

这一时期对斯大林民族理论概念进行反思的还有华辛芝的《斯大林民族理论评析》[14]、孙青发的《对斯大林民族定义的再认识》[15]、阮西湖的《关于民族概念的几个问题》[16]等,均从不同的角度对斯大林的民族概念进行了分析。

新世纪以来,对于民族概念的研究来说,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民族”概念成为民族概念的研究主流。2005年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对民族概念进行了新的定义,即:“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的作用。”[17]29这是中国共产党对民族概念探索的最新成果,是合乎中国国情的民族定义,同时也掀开了民族概念讨论新的一页。

黄仲盈在《中国特色民族定义的演化》[18]一文中,回顾中国特色民族定义的演变过程,又对党中央的民族定义进行了阐释,认为与斯大林民族定义相比,中国特色的民族定义具有一定的开放系统性,我国对其具有话语权,针对当前国际形势,我们既要突出国家安全理念,又不能忽略宗教在民族工作与研究中的作用。

朱仪的《从“民族”概念重构谈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化探索》[19]一文,认为2005年中国共产党对民族概念新的重构,使我们党在此领域有了话语权,这一全新的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民族概念中国化的缩影。这有利于对民族理论的深入研究,有利于丰富世界民族理论的研究内容,有利于提升对各种民族现象的认识。

民族概念研究除了对斯大林民族定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概念的研究外,一些学者从不同的学科角度也试着对民族概念进行学科阐释。代表作有马戎的《论中国的民族社会学研究》[20]、纳日碧力戈的《民族与民族概念辩证》[21]、杨庆镇的《民族的概念和定义》[22]等。

综上所述,学术界有关“民族”概念的探索经历了对斯大林“民族”概念的肯定、对斯大林民族概念的反思与再认识、积极构建中国特色的民族概念三个阶段,这是民族概念中国化的过程,也是中国掌握民族概念话语权的体现,对建设和谐的民族关系意义深远。

(三)民族概念与族群概念的辨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民族学理论的完善与发展,“族群”一词从西方引进。虽然“族群”跟“民族”不属于同一范畴,但对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对丰富民族学的理论内容、促进我国民族政策的制定与完善具有重要的作用。

潘蛟的《“族群”与民族概念的互补还是颠覆》[23]是对“族群、民族概念的互补还是颠覆”为题的讨论会的内容总结。与会学者分别从族群与民族:类型构建、概念辨析、理论商榷、识别与认同、文化与关系等方面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对族群和民族概念关系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何菊的《关于“民族”与“族群”概念的反思》[24]认为由于国际学术的跨文化交流和新知识体系需要重建等原因,汉语的“民族”概念已经固化和内化了,不能与“族群”随意置换。汉语中民族概念始终体现国家历史文化的建构过程。

杨社平、郭亮、龚永辉的《民族与族群及其相关概念的分形解释》[25],运用分形理论来解释民族与种族等相关概念间的关系,认为民族是原始族群在阶级社会转换中生成的分形体,族群在民族历史范畴是族性演化连续统的分形元。

关于民族概念和族群概念的辨析,学者主要从概念背景、二者的联系与区别、族群概念中国化等方面对其进行研究。近些年主要的代表作还有徐杰舜的《论族群与民族》[26]、唐建兵、陈世庆的《“民族”与“族群”之辨》[27]等。

三、结语

综观三十年来民族概念研究的进展,我们不难看出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一巨大成果是值得肯定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反思。

首先,民族概念的内涵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以民族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中,特定的学科语境中所关注的民族概念有所不同。所以我们在具体的学科学习和研究中应当对民族内涵进行区分性理解。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民族概念的内涵,还可以充分发挥各个学科服务于现实的功能。

其次,在民族概念的研究方法上,多数学者还是运用传统方法对所谓的“民族”概念进行阐释。现今研究需要我们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多视角的分析等来推动民族概念的进一步研究。

最后,关于“族群”和“民族”的讨论至今仍是热点。我们应该立足于中国发展的实际,不应该用英语世界中的“族群”来替代中国现实中的“族群”。同时我们也应当加强对民族概念与其相关的概念进行比较研究。

总之,民族概念的研究是民族理论研究的一个核心内容,也是党和国家制定民族政策的必要依据。这就要求我们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坚持实事求是的求真精神,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获得更为理性的认识。

参考文献:

[1]纳日碧力格.“民族”百年回眸[J].广西民族研究,2000(2).

[2]魏鸿鸣,张谋,马守正.建国五十年来关于民族概念的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9(2).

[3]熊坤新,卓然木,巴吾东.改革开放以来理论界关于民族概念问题研究述评[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8(6).

[4]李振宏.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民族定义研究[J].民族研究,2009(5).

[5]耿直.改革开放以来关于民族概念的研究综述[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1).

[6]高永久,秦伟江.“民族”概念的演变[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7]黄兴涛.清末现代“民族”概念形成小考[J].人文杂志,2011(4).

[8]斯大林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9]陈郊.关于《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史》中一个基本问题的讨论[J].新建设,1954(5).

[10]徐伯容.关于“民族的产生”问题[J].新建设,1952(6).

[11]金天明,王庆仁.“民族”一词在我国的出现及其使用问题[J].社会科学辑刊,1981(4).

[12]金炳镐.试论马克思民族定义的产生及其影响[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4(4).

[13]都永浩.论民族概念[J].北方民族,1990(1).

[14]华辛芝.斯大林民族理论评析[J].世界民族,1996(4).

[15]孙青发.对斯大林民族定义的再认识[J].民族研究,1986(4).

[16]阮西湖.关于民族概念的几个问题[J].云南社会科学,1987(1).

[17]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18]黄仲盈.色民族定义的演化[J].广西民族研究,2006(4).

[19]朱仪.从“民族”概念重构谈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化探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6).

[20]马戎.论中国的民族社会学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

[21]纳日碧力戈.民族与民族概念辩证[J].民族研究,1990(5).

[22]杨庆镇.民族的概念和定义[J].民族研究,1990(6).

[23]潘蛟.“族群”与民族概念的互补还是颠覆[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24]何菊.关于“民族”与“族群”概念的反思[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25]杨社平、郭亮、龚永辉.民族与族群及其相关概念的分形解释[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3).

人本主义理论的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概念隐喻;一词多义;词汇学教学

1引言

国内众多高校英语系本科阶段开设了英语词汇学课程,其课程框架大致为英语词汇的起源发展,英语词汇的形态结构及构词方法,以及英语词汇的词义及语义关系。就词汇起源发展和形态构词而言,因其研究理论和方法相对固定,虽教材众多,但解释归纳方法趋同。然而对与词义的研究,因其抽象性以及研究学派研究方法的复杂性,存在着多样的解释和各自的归纳方法。

笔者深受认知语义学的影响,在讲授英语词汇学的过程中,有意的引入了认知语言学中概念隐喻理论,并就其语义概念跨域映射模型运用到对英语多义词的语义解释讲解中。经过几轮的教学实践,该理论能科学地说明人类认知的基本过程、英语词汇的语义扩展机制。除此之外,该理论还能有效的帮助学生系统的理解掌握英语中的多义词和一词多义现象。

2认知语义学研究基本方法

语义形成和扩展的过程深受语言学界的广泛重视,不同语言学派构建出了不同的解释机制试图对语义形成和扩展过程做出一个统一而又清晰的解释。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反映思维模式,因此通过认知视角研究语言就可以得到概念化的模式,进而就可以触及到思维的本质、组织、结构。认知语言学还认为,在认知表层语义系统和概念系统是相互触发的过程,语义可以触发概念,概念也可以触发语义;在认知深层,概念来自于人与外部世界互动体验形成的感知。在对语义扩展的解释上,认知语言学认为跨域隐喻映射是语义扩展的主要机制。

3一词多义现象的概念隐喻理论分析

一词多义现象一直是语言学研究的现象之一。认知语义学用意象图示、概念隐喻、概念转喻来说明一个词语相互关联的多个义项之间的关系,较好的解释了多义现象。认知语义学认为人类的空间概念是人认知发展过程中最基本的概念,这是因为语义概念系统产生于人肢体与空间的体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人类最基本的意象图示,这些意象图示逐渐形成人类最基本的概念系统,再通过概念隐喻和转喻,物理空间概念被映射到其他抽象的概念系统中,于是,其他本无空间内容的概念也被赋予了一种空间结构。一个词的意义就成了可用于不同认知域,不同但又有联系的义项。

认知语义学认为,支配着一词多义关系的原则即这种意象图示的隐喻映射(赵艳芳,2001)。英语介词一词多义现象就可以充分的说明,例如“at”的多义网络:atrailwaystation(处所),atsixo’clock(时间),atwar(状态),aimat(方向),athighspeed(方式)等。空间概念是人的经验之一,构成了理解其他概念的基础。另外,人们对物理世界的感知和经验也同样被映射到其他抽象概念,成为其他抽象概念与隐喻的基础。我们大脑不会凭空形成抽象概念,而必须是对空间和物理世界基础的延伸,而语言即词义的发展正是反映了认知的这种隐喻性质。因此,语言词汇的复杂性和多义性有着深刻的认知理据。

若一个词具有多义性,这往往是词义发生变化使然,而词义之所以发生变化,在大多数情况下缘起于隐喻的作用。认知语义学的研究也认为,支配着一词多义关系的原则是语义的隐喻性映射。(王文斌,2007)一词多义现象是人类借助隐喻认知手段由一个词的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是人类认知范畴化和概念化的结果。一个词语产生后,人们便会借用隐喻来使它的基本意义不断扩展和延伸,一些隐喻义一旦被接受,便会固定下来,同时在隐喻意义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隐喻义,一词多义现象也就得到了很好的发展。隐喻在本质上是人类理解周遭世界的一种感知和形成概念的工具,要求本体和喻体之间存在相似之处。如teethofcomb(梳齿),neckofbottle(瓶颈)等都是比喻用法,他们与本体之间有相似之处。人们常常会用已有或熟悉的概念去表达新的东西,因此语言的理解程序通常是隐喻性的。

4结论

在研究词汇词义系统的时候,应该借鉴认知语义学的方法,科学解释词义产生发展的认知过程;在解释一词多义现象的时候,概念跨域映射的概念隐喻理论的引入,能够更合理地解释英语词汇的意义系统。这些研究方法的介入对英语词汇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还将刷新对语言及认知的全面了解。

参考文献:

[1]Lakoff,George & Mark Johnson,Metaphors WeLiveBy[M]. University f Chicago Press,1980

[2]Leonard Talmy.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M].MIT:The MITPress,2000

[3]王文斌.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王寅.语言的体验性―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看语言体验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5]2005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