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思想政治教育案例

思想政治教育案例

思想政治教育案例

思想政治教育案例范文第1篇

关键词:90后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创新

前不久,领导向我们推荐了这样一本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百家案例》。利用假期的时间,我认真阅读了此书,它由103个精选案例所组成,所有案例分为四大模块:思想导航、心灵守护、管理创新和阳光关爱。每个故事都包括:案例简介、案例分析处理、工作思考和建议、专家点评。这其中几乎每一个故事都能引起我的共鸣,那些似曾相识的画面在我脑海中萦绕,让我倍受启发。这样的一本书几乎囊括了我们工作中遇到的大多数问题,书中作者的问题处理方法以及专家的点评都能为我将来的工作提供思路,结合3年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经验,我有以下思考:

一、新形势下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挑战

1、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加深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复杂程度

世界经济全球化,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兴起,各国不同的思想文化交融,冲击着当代大学生传统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造成部分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混乱。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冲击着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价值,加深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复杂程度。

2、市场经济的社会背景

市场经济背景下,人民生活方式以及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对于个人前途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大学生是心智并不成熟的群体,容易被外界环境感染,市场经济活动诱发的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对一些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造成扭曲。这就要求我们在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必须针对一些大学生思想上的困惑与心理上的不适等现象,有的放矢,寻找应对之策。

3、网络时代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挑战

当前科技飞速发展,网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有人说:“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掌握了世界”,但与此同时,互联网也具有一些负面的影响,如网上传播的大量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伤害,且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的特点,增加了管理的难度。由于一些学生对网络信息的鉴别力比较弱,容易导致一些超出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或上当受骗,网络时代下的变化为高校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4、90后学生的家庭特征和性格特点

当前大学生大多数是90后的学生,这些学生具有两个主要的特征:一是90后学生的家庭中单亲家庭的现象比较突出,家庭的变故容易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二是他们大多数独身子女,有很强的优越感。他们知识面宽,自我意识强,有活力,有个性,有创造力。传统思想观念在他们那里影响较小,推崇实用主义的处事哲学,所作所为有相当大的盲目性,易受他人影响和左右,追潮流的学习方式较为盛行,易于急功近利,从而导致了自身学习系统性的破坏。这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极为不利。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基本对策

笔者认为。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

1、工作内容的创新

大学生思想政治政治工作的重点是解决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问题、理想信念和道德教育问题。为此,我们首先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创新,突出形势与政策、和谐社会建设和科学发展观等教育,切实加强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其次要根据90后学生的性格特点,重视高校网络文化内容的创新,积极推出与大学生心理需求、生理特点和成长规律相适应的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内容,用正确、健康、科学的思想文化信息占领网络。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学业、就业、经济等压力普遍较大,由此可能引发较多的心理问题,我们必须重视并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工作载体的创新

在新形势下,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关键是要与时俱进,增加科技含量、情感含量和文化含量。一是创新科技型工作载体。以网络技术为载体,积极开拓和学生沟通的渠道。辅导员可以通过网上谈心、讨论问题,扩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和辐射力。二是创新情感性工作载体。我们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一定要推行文化管理。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与人情感交流的过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的原则创新更多情感型的思想政治工作载体,把民主精神和真诚情感融入其中。三是创新人文型工作载体。针对大学生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要求,创新校园文化,倡导现代文明,陶冶思想情操,塑造美好心灵。

3、工作手段的创新

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借助网络技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别化教育,因材施教。在网络中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行为具有空前的自由度和极强的渗透性,这些都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真正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促成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多元化提供了契机。

4、工作机制的创新

新的形势对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要政治过硬、思想解放、道德水准高、心理素质好,还要有献身事业的精神和高尚的职业道德。为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选拔和培养机制需进一步创新。

看完整本书,我内心的感受是感动和感激交织着。感谢来自于学院向我们推荐了这样一本书,它的内容涉及到学生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为我们今后的工作做出了榜样;二来感动于书中那些老师们对于学生的付出,完全的不计回报。

学生的管理、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人都心怀这个共同的目标,大家共同协作,我们便是一个最完美的团队。相信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一定可以把握机会,迎接挑战。

参考文献:

思想政治教育案例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犯罪;预防;案例分析

作者简介:段惠方(1981-),男,安徽宿州人,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讲师。(江苏 南京 210042)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高校辅导员开展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2SJBFDY040)、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课题“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大学生犯罪的预防”(项目编号:2011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0-0122-02

近年来,马加爵案、李启铭案、药家鑫案等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件在社会上产生了较为恶劣的影响。2013年4月,又相继爆发了复旦大学研究生宿舍投毒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学生宿舍杀人案,大学生违法犯罪问题再次成为社会舆论的关注焦点。大学生的违法犯罪问题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容回避的问题,如何有效预防大学生违法犯罪,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实践的重要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预防大学生犯罪可以分为群体教育和个体教育两个层面,群体教育层面的预防措施是针对全体或群体大学生开展的,主要包括法律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安全管理等内容;个体教育层面的预防措施主要是针对部分大学生个体开展的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措施预防大学生违法犯罪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是群体教育措施的必要补充,高校预防大学生的违法犯罪必须将群体教育措施与个体教育措施结合起来。本文主要通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案例分析,探索实施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预防大学生违法犯罪的路径。

一、案例分析

1.案例经过

小夏,男,来自西部某少数民族自治区,在江苏南京某高校就读。小夏入学报到较晚,到宿舍后其他同学已经互相熟悉,小夏平时沉默寡言,不喜与同学相处,在宿舍生活中也与其他五位同学格格不入,班级活动不积极参加,在上课时经常独自坐在最后一排,听课不够认真,成绩较差。小夏课余时间一般选择在宿舍看电视,宿舍的公用电视机几乎成了其个人财产,不给其他同学使用。宿舍熄灯后,小夏还经常使用蜡烛或应急灯看书、做事。小夏的这些行为影响了宿舍其他同学的生活,当宿舍小王等同学向他提出意见时,小夏则采取了不予理睬或砸东西的行为来表示反抗,小王等同学在劝说无用的情况下,开始孤立小夏,宿舍关系开始紧张。大一下学期的一天,当小王因为小夏看电视声音太大而向他表示不满时,矛盾升级,双方打起架来,小夏从自己抽屉里拿出了一把匕首,其他同学见状立即将双方拉开,并和小王一起找辅导员说明情况。

2.个性化分析

如果仅从该案例的表面情况分析,小夏对打架事件负有主要责任,小夏作为一个各方面表现不好的“差等生”,做出影响他人的行为,甚至采取蛮横无理的方法拒绝他人的意见和规劝,持管制刀具与同学打架,虽然未刺伤同学,但也已经接近违法犯罪的边缘。然而其辅导员并没有因此而直接得出结论并做出处罚措施,而是通过与小夏及其家长、同学的沟通,从更多方面了解事件的特殊情况,并进行个性化分析:

(1)家庭贫困和学习基础差导致心理自卑。小夏来自西部农村,父母都以务农为生,且身体不好,家里还有弟弟和妹妹,家庭非常贫困,与来自发达地区的学生相比,生活水平低下。同时由于高中学习基础和内地的学生有一定差距,学习比较吃力,特别是英语、计算机等基础科目成绩较差。这些情况导致小夏心理上的自卑感,让他认为同学们都看不起他、疏远他,因此把同学的意见当做对他的指责,他选择坐在最后一排听课、独自在宿舍看电视等离群行为来封闭自己。

(2)生活习惯差异导致行为差异。地域和家庭所赋予的生活习惯差异在宿舍生活中体现出来,在缺乏有效沟通的情况下,小夏为维护其尊严采取了一些无视他人的行为方式,导致其始终无法融入新的宿舍生活。例如,小夏所在的地区与内地存在一定的时差,小夏刚来到南京没有及时调整好自身的作息规律,因此到了宿舍晚熄灯后,他却无法迅速进入睡眠,当同学因此提出意见时,他以为是别人不尊重他的生活,拒绝改变自己的行为。

(3)成长背景差异导致法律观念淡薄。小夏入学之前一直生活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其个人对法律的认知较少,在思维上比较接受用“拳头”来解决争端的方式,即使是带刀的行为也被认为是正常行为。

3.个性化措施

(1)违纪事件的冷处理。一般违纪事件处理方式可以分为冷处理和热处理。热处理是指借助一个违纪事件,给予处分,并且通报全体学生引以为戒。冷处理即给予犯错者一定的严厉批评和警告,但是不宣扬。冷处理一般是针对一些轻微的、初犯的或有特殊原因的违纪情况。小夏虽然犯了错,但是考虑到其自身情况的特殊性,如果给予严厉的处分并作为反面典型,则很可能导致适得其反的结果,因此在做好宿舍同学工作的前提下,对此事件进行冷处理。

(2)环境适应再教育。高校一般会为大学新生安排统一的环境适应教育,但是仍然会有部分学生不能适应大学生活,需要进行环境适应的再教育。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小夏的问题症结在于地域差异、生活习惯差异、家庭困难以及学习能力弱所导致的环境适应问题,需要对其进行环境适应的深度辅导。主要措施包括专业教师心理健康辅导、辅导员定期深入谈心、同学结对帮扶、提供合适的实践平台、培养健康的兴趣特长、创造人际交往机会等。

(3)开展有针对性的法纪教育。小夏的犯错行为体现出其法律、纪律意识的淡薄和在观念上采用武力解决问题的错误倾向,如不及时进行矫正,很有可能会走向更严重的错误甚至犯罪。必须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法纪教育,主要是增强法律意识、改变错误观念。打架事件发生后,小夏被任命为安全检查员,负责每天晚上到男生宿舍检查同学回寝情况以及宿舍用电等安全情况,这是一个勤工助学和学生干部合一的岗位。目的是在解决小夏生活困难的同时,为小夏提供一个锻炼自己的平台,激发他的使命感和自信心,增强其安全意识和纪律意识。

4.成效

经过努力,小夏终于在心理上从自卑走向自信,在人际关系上从孤立走向融合,在学习上从落后走向优秀。有感于自己和家乡人们法律意识的淡薄,小夏定下了跨专业报考法律硕士研究生的目标,在辅导员的帮助下小夏申请了国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终于考取了一所国内著名的“211”工程大学的法律硕士研究生。

二、案例启示

1.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大学生犯罪在大学生群体中毕竟属于少数的个体行为,而对于大学生犯罪的预防则要针对每一个个体做工作,这就要求必须采取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多元化发展的形势下,传统的整齐划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需要转变,个性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趋势。[1]在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要求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平等地对待学生,发挥学生的教育主体性作用。对于小夏之前的种种“差”表现,容易被贴上“差等生”的标签来进行“挽救”,但是这个案例之所以取得成效的前提在于对小夏的尊重,正是这种允许和尊重差异的观念,取得了小夏的信任,激发了他的主体性。

2.坚持对症下药,分析学生的个性特征

预防大学生犯罪的主要途径是纠正学生的各种思想和行为偏差。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偏差的症状表现也许相似,但是其原因和特征却是千差万别的,没有一种万能的良药可以包治百病,也没有一种方法可以教育好每个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做好“望闻问切”的基础工作,调查和分析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和学生的个性特征,根据分析结果来制定教育方案。案例中,辅导员通过家庭、教师、同学、冲突双方等相关者和旁观者调查了小夏的行为表现与个性特征,并请专业的心理学教师分析了小夏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从而充分了解了小夏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这为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

3.坚持因材施教,选择适合的个性方法

因材施教是我国传统的优秀教育理念,同时也是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分析学生的个性特征是为了选择适合学生的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因材施教。面对每个鲜活的学生个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先入为主地从自我经验出发,而应从学生本身出发寻找适合的方法。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是不拘一格、灵活多变、不断创新、追求成效的,其主要的着眼点在于“适合”,只有适合学生的方法才是有效的方法。[2]案例中对小夏采取的教育措施非常具有针对性,这些措施中虽然不乏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但是在新的教育理念下综合运用到小夏身上,就体现出了个性化方法的特征。

4.坚持未雨绸缪,规范学生的个性发展

我国著名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预防大学生犯罪正是要在犯罪这个“病症”形成之前,做到未雨绸缪,对学生进行预防性的治疗。[3]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做到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世界”,了解学生的情况,善于发现问题,做到见微知著,规范和引导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并非是无条件地放纵学生自由个性的发展,更不是推崇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尊重和鼓励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这种个性发展必须以不损害别人的个性发展为前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共识,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结合。案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着眼于对小夏错误行为的纠偏,更着眼于小夏的健康成长,不但成功地预防了小夏走向犯罪,更促成了小夏的成功转变,实现了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标本兼治”功效。

参考文献:

[1]杨琳,蒋锦洪.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个性化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J].理论建设,2011,(3).

思想政治教育案例范文第3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成效;思考

作者简介:曹必文(1964-),男,江苏泰兴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曹雨平(1962-),男,江苏常州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课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编号:2011JSJG436);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案例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编号:SGSY2009YB246);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度院级教改重点课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案例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编号:6046)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1-0028-02

案例式教学法由美国哈佛商学院在1921年首创,该教学法一经问世,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以其在培养应用型、实战型、技能型人才方面所具有的独到的功能和效果显示了在教学领域的强大生命力。引入案例教学法,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

一、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入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将之作为必修课列入大学的课程体系。该课程的开设,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起到了思想保障作用。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十分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将之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按照新时期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要求,有效整合教学内容,编订材,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新的实施方案(“05方案”),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迈入了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和教学体系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50-60年代模仿苏联课程和教学体系;70-80年代探索适合中国实际的课程和教学体系;90年代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课程和教学体系并在新时期得到进一步完善。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教学虽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一直存在着重理论和研究,轻实践和应用的弊端,致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显得枯燥无味,导致广大青年学生缺乏政治理论的学习热情。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为基础,通过两难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对选定的含有问题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进而达到理解理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案例教学就是教师通过设计和激励,通过典型案例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案例中所隐含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接受和掌握理论知识的教学方法。实施案例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时代需要作出的呼应,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现自身特点,适应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对象的内在要求。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特点

比之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具有如下四个特点:

一是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充分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满足学生学习需要。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二是可以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时俱进,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紧扣时代脉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代表性和引起广泛关注典型事例进行分析和讨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对问题的见解,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和感染力;三是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具有典型意义的真实案例分析,用事实帮助学生解决认识上的是非,澄清理论上的迷惑,打开发散思维的天窗,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战性”;四是促进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高等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培养的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增强,将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领域的引用,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发展,将政治理论知识水平、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三者有机结合,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为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服务的目标。

当然,任何教学方法都不能独立地完成一门课程的全部任务,也不是否定其他教学方法的依据。同样,实施案例教学,并意味着对理论教学的全盘否定。在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注重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变革中,广大思政教育者要结合教学内容,选择有效的教学手段,将案例教学、理论课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融合,互为补充,不可偏废。必要的理论教学,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掌握是案例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典型案例的分析,理论知识在模拟情境中的应用,是理论教学的深化和延伸;实践教学,让学生接触社会,使思想政治教育具象化,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益补充。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既要克服理论知识灌输传统习惯的影响,用案例教学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又要充分重视理论知识对案例分析的工具作用,不能有失偏颇。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运用

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通过对案例的阅读和分析,进行讨论和交流,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理论运用的能力的教学方法。它不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阐述理论或概念而进行的举例分析,而是一种启发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方法就是通过对某一事件的描述(案例)和分析,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与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理解原理、巩固概念、深化知识、巧用方法的目的。用于教学的典型案例的选择应坚持“三贴近”原则即: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具有决策导向性。通过案例教学,营造虚拟的环境,让学生置身于案例之中,参与问题的认定与问题的解决,作出自己的评判,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建议。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以本为本、注重概念和理论知识灌输的注入式教学方式,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性学习,达到学以致用,有效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案例教学取得的成效

多年来,我院一直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格人才,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其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作用,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致力于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高。2007年开始,选择部分教学班级进行案例教学的试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2008年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2009年在总结试点经验,进行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全面推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引入案例教学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深入分析研究,探寻破解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困境的办法:针对市场经济环境下价值取向的变化和改革开放带来的多元文化的冲击以及社会非主流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在学生中开展了广泛的调研,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倾听学生的心理诉求,征求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的意见和对课程教学的要求。调查分析表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运用基本原理来分析说明实际问题的引导,不能体现政治理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使得课程内容显得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是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实施案例教学,精选具有时代性和典型意义,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鲜活案例,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加深对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破解新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困境的有效办法。例如在讲《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这一章时,没有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内容,而是选取了1958年10月中旬发生在湖北省当阳县跑马乡一夜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典型事件作为分析对象,引导学生分析产生本事件产生的原因,讨论我们从中应吸取的教训。通过分析和讨论,使学生正确认识国情,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进而产生对党的针对国情所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解与认同。

(二)加强对案例教学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形成了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成果:在试点阶段和全面实施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注重实际调查,系统开展思政课引入案例教学法的专项研究,借鉴案例教学法在其他教学领域的成经验,根据案例教学的基本原理,探讨案例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实施程序、教学规范和实现步骤,形成了一批理论成果并公开发表。搜集整理相关资料,精心编辑“三贴近”特色的典型教学案例,初步形成了由“教学引导案例”、“课堂讨论案例”和“课外思考案例”组成的教学案例体系,实现了教学案例的模块化。正式出版了《教学案例》和《教学案例》,并分别被评为校级精品教材。及时跟踪社会热点和大学生的关注目标,实时修订教学案例,初步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三贴近”案例教学体系。

(三)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中心,创新课程考核评价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同步改变课程的评价方式,改变传统的以考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为主要标准的评价方法,突出能力考核。具体实施上采取理论知识学习考察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评价相结合、社会实践活动考察和行为表现评价相结合、学习过程考察和学习效果评价相结合的“三结合”综合考核方法。

五、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体系的思考

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入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改革实践,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距离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保障不力。尚未建立较为完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案例式教学的保障体系。一是投入不足,还未能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供充足的财力和物力的保障。开展调查研究、进行师资培训、购置教学资料、收集相关信息以及编写教学案例等均需要学院提供资金和各种教学设备等方面的支持。二是教学团队建设。广泛搜集资料、编写高质量教学案例,预设问题,精心设计案例教学的程序,对学生提交的案例分析报告进行批改和指导,都使教师工作量骤然增加,必须扩大教学团队,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数量。

(二)在案例教学方法的运用中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虽然案例教学法在其他学科教学领域的成功运用,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入案例教学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操作经验,但相对于其他教学领域,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其自身的特点,如何将这一特点融入案例教学过程之中,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目标和课程自身的特点,要求案例的选择、问题的预设和分析的结果带有一定的指向性,有时甚至是唯一性,特别强调政治导向性和思想教育性,而管理学等其他课程对案例分析的结论可能也可以是多样性的。因此,在教学案例的编选及其分析时,如何既遵循案例教学法的规律,又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将共性和个性有机融合,还需要做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三)资源平台建设尚需进一步完善。资源平台是案例教学体系的重要支撑,它包括案例信息库、调查信息库、网络教学平台等。目前,案例教学资源平台建设尚存在很多不足,尤其是网络教学平台尚未建立。利用校园网络建立教学资源平台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通过网络资源平台的建设,开设讨论区、信息互换区、建立“在线课堂”等栏目,活化教学过程,为教师和教师、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互动提供平台,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体系的网络化。

参考文献:

[1]甘慕仪,徐刚.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中的忌讳[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2).

思想政治教育案例范文第4篇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课实施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把相关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养案例教学主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案例中主动参与、思考和实践,培养他们的自立、竞争、创新意识。(2)利用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由于知识、能力、经验各不相同,所以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互相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案例教学的分组中,每个小组的成员任务和目标都是一致的,只有彼此之间学会合作,才能够实现共同的任务和目标;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培养他们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3)案例教学有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学,通过案例师生互动,学生探究,从而共同解决案例中的问题。在这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各种观点产生碰撞,需要教师及时引导,以免误入歧途,形成错误观点和认识。

2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的特点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关系到广大高职学生的成长,而且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不仅与法律专业课的案例教学有共同之处外,还有自己的鲜明特点,具体表述如下:(1)意识形态的导向性。导向性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案例教学中,坚持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通过案例教学的宣传和引导,用社会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为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培养合格人才。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就是"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2)行为能力的启发性。思想政治学科的教育主要培养和提高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提高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思想政治道德行为能力、认识能力,通过让学生进入案例或在案例中充当角色,亲身体验,实现从理论向实践的转化,达到两者的有机结合,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让每一个学生认真研究每一个案例,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深刻的教育。(3)结果的多元性。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主要特点就是每个案例中的问题都不存在着绝对正确的答案。学生在参与思想政治课案例讨论过程中,由于个人的知识水平等都不一致,所以对同一问题都会有不同的见解和不同的解决方法。因此,案例教学不会单纯地去追求一种正确答案,而是由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去分析、讨论,教师作为组织者参与,最终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潜力。

3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实施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案例范文第5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青少年案例;时代性;针对性;时效性

怎样把德育放在首位,注意解决青少年思想认识问题,怎样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科学引导,着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使学生喜学、好学、能学;学有所得、学友所悟、学有所行(动)。这是每一个思想政治教师都在不断探索的问题。曾在2000年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就明确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思想政治工作在继续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创新和改进,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这就为思想政治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那么如何在思想政治课上体现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呢?在近几年的教学工作中我感觉到思想政治教师在运用案例时恰恰要注意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

案例,以其特有的典型性、直观性、趣味性的特点,被广大的思想政治教师所采用,可能否起到有效的教学作用,是思想政治课中案例教学的关键。如果要想案例在思想政治课中发挥有效的作用,就必须选用能够增强时代感,具有针对性,并在实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的案例。具体做到:

一、抓住时代性,增强时代感,使学生学有所得

抓住时代性,即选用的案例要新鲜、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

思想政治课以其理论性、抽象性、思想性于一体而让涉世未深的学生难以理解,以致产生厌学心理,如果再选择那些远离时代的案例,就会使学生更加厌烦。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选择时代性很强的,学生摸得着、看得见的,与学生的成长环境、时代相近的

案例。

如,我在讲“行政执法”时感觉到选用西周时期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就不如选用我国现在的文明城市“张家港的文明之举”这一案例,用后真的在学生中产生了共鸣,学生说:“进入我们这个时代,每一座城市都应该像张家港那样……”这样的案例促成了学生自学、自问、自悟、自立等蓬勃向上的心理,使具有现实意义和时代气息的案例在学生中产生学有所得的作用。

二、注重针对性,突出概念原理,使学生学有所悟

教学中教师要针对所教的学生,对其所要掌握的概念、原理,选择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记忆的案例。如果在教学中对所选择的案例不加筛选,不能起到促进学生掌握教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作用,那就失去了运用案例教学的真正意义,且有百害而无一利。

如,我就曾经在一所职业高中听过一节这样的课,课的内容是“学会讲礼貌”,教师所选择的案例是有两个鸟各站在一棵树上的对话:

一只鸟问:喂,亲爱的,你在干什么?另一只鸟回问:“你在干什么?”教师讲解说:“这个回问就是讲礼貌……”针对本课的内容和职业高中学生选择这样的案例,不但不能激起学生对掌握“学会讲礼貌”这一基础知识的兴趣,甚至会失去本节课内涵的基本意义。为此思想政治课一定要选用有针对性的案例。比如,我在讲“环境保护法”时,针对概念和条例,我选择了《美国三次黑色风暴》给人类带来伤害的案例,学生听后立刻想到了自己所看到的“沙尘暴”,顺势导出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在学生讨论最热烈的时候我揭开了“环境保护法”相关的知识点,案例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达到了学有所悟,掌握了基本知识的目的。

三、完成实效性,促发主动性,顺势贯穿党的政策策略

思想政治教学离不开正确的政策策略。怎样才能把党的新时期政策策略有机地贯穿到教学原理中,使时代信息在教学中产生能动的时效性,是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牢记教书育人的宗旨。如果只重视时代性、针对性而忽视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和教育的主动性,就会丧失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同时缺少了时效性、主动性,也就失去了思想政治学科教育知识的广泛性。所以教师在选用案例时,既要注意时代性、针对性,又要注重实效性、主动性。

如,针对学生迷恋网吧一事,我在2010年4月讲“财产所有权的四项权能”时,抓住“财产所有权”中财产的合法使用和非法使用,我列举了“3・15”特别节目播出“学生安康迷恋网吧猝死”一案,让学生讨论网吧老板在财产使用上的合法性与非法性。进而大力宣传中共中央关于《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若干意见》,学生马上主动表示,在财产的使用上要发挥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每个案例都能促动学生主动地去思考、去学习,才能发挥案例的实效性、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