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学专业就业去向

农学专业就业去向

农学专业就业去向

农学专业就业去向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三位一体” ;人才需求;人才开发

中图分类号:F3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6-0027-03

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人才“需求”现状调查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六方面的基本目标任务。其中“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是摆在首要任务。 “三位一体”合作经济组织是浙江省大力发展的一种新型农村经济模式,目前已在全省18个县(市、区)开展试点。“三位一体”合作经济组织是指把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等组织联合在一起,组建合作协会,并以此为平台支撑,整合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其综合服务功能的新型农村经济模式。这种形式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这一经济模式的快速发展,对人才需求发生了变化。从浙江的实践来看,人才已成为“三位一体”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建设与发展的瓶颈。为此,我们专门设计了相应的人才需求调查问卷,在浙江温州、台州等地7个试点县市的382人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382份。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179份,供销合作社92份,信用合作社71份。

调查问卷中有“你认为在‘三位一体’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建设中最紧缺的资源是什么”这一问题,备选项目有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和政府支持五个选项,选择“人才”的比例较高。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比例仅次于“技术”选项,供销合作社比例为最高,信用合作社比例仅次于“资金”选项(见表1)。

问卷调查中“目前‘三位一体’中最缺哪方面的人才及学历要求”这一问题统计结果显示(见表2)。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需求状况。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较快发展和在“三位一体”经济组织中的地位看,截至2007年6月底统计,浙江省有农民专业合作社4 608家,入社社员33.55万个,带动农户245.42万户。在“三位一体”结构中,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解决农业产业发展的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快速发展需求大量的专业人才。在我们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中了解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技术型高职学历的人才需求比例最高,为87.2%,对技术型中职学历的人才需求比例为63.1%。这些技术型人才主要指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二)供销合作社人才需求状况。供销合作社是解决农业生产中市场的问题,供销合作社要担当起农产品市场与流通的任务。供销合作社在“三位一体”新型农村经济模式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得供销合作社对人才的需求发生变化。从表中数据可见,供销合作社对“人才”的需求比例为82.3%,是五个选项中比例最高的,而且对高职技术型人才需求比例最高。从我们的问卷调查中了解到,供销合作社不仅对市场营销、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有需求,而且对物流管理、连锁经营、生物技术与应用等专业的人才需求比例较高。同时,对电子商务、计算机、国际贸易和应用英语等专业的人才需求也有一定的比例。目前,供销合作社的“新网工程”建设又纳入了政府新农村建设工程之中,国家把发展农村现代流通的神圣职责又一次赋予了供销合作社,从而对物流管理和市场营销方面的人才就有更大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

(三)信用合作社人才需求状况。农村信用合作社是解决农业生产中资金的问题。信用合作社是“三位一体”结构中最关键的一环,信用合作社通过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有效协作,将农村金融贷款效率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建立农村信用合作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资本联系,使得信用合作社对资金的需求较大,在表一数据中已显示。同时,这一变化使得信用合作社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变化,需要具有金融、财会、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和国际贸易等方面专业的人才。

从我们的访谈中进一步了解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与发展不仅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更需要既懂专业技术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以及有思想、有创意的合作组织带头人。

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人才“供给”现状分析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人才供给分析。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的供给,主要来自农民自身内部和部分来自外部。为此,我们又专门设计调查问卷,分别在温州、台州市选择5个比较规范且年营业额在1 500万元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对专业合作社179名社员的学历进行调查,了解专业合作社农民受教育的程度和总体素质。统计结果显示(见表3)。

从我们的访谈中还发现,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不仅文化素质偏低,老龄化问题也日益突出。农村学生努力通过高考离开家乡,到城市或外地读大学。毕业后,大多数农民孩子都不愿意回家乡,在外地找工作,那些头脑灵活、身强力壮的农村青年也往往是常年在外经商打工,很少在家务农。

(二)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的人才供给分析。对于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的人才供销,主要来自于对外的招聘。在我们的调查结果表二中显示,供销合作社最需要的是高职技术型人才。对技术型、高职及专科学历的人才需求比例最高,为82.6%;其次是本科、高职管理型人才。对管理型、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才需求比例为40.2%,对管理型、高职及专科学历的需求比例为34.8%。信用合作社对管理型和技术型、本科及以上和高职及专科学历的人才需求比例较高,分别为40.2%、34.8%和38%、39.4%。说明无论是供销合作社还是信用合作社对高职和本科学历的技术型和管理型人才都需要。

那么,对于供给方的大学生,是否会选择农村或基层经济组织工作呢?我们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意向、职业规划、就业选择取向等,专门设计学生调查问卷,对本院2006级18个专业的756个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关于“就业地区的意向选择”这一问题,其中选择“在杭州”的占38.86%,“除杭州以外的经济较发达的城市或沿海地区”的占19.75%,“回家乡所在市县工作”的占23.79%,“去农村或基层”的只占2.58%。问卷设计中关于“如果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有很多的就业机会,你会”这一问题, 其中选择“毫不犹豫选择去”的只占8.3%,选择“可能会选择去”的占14.6%,选择“要考虑一下再决定”的占17.9%,其余都是选择“不会去”的。选择毫不犹豫去、可能会选择去、考虑后再决定是否会去的三项合计占40.8%,还不到一半人数。问卷设计中关于“你希望选择的就业单位是”这一问题,其中选择“外资企业”的占34.27%,选择“民企、国企”的分别占11.75%和16.51%,选择“政府机关公务员”的占12.89%。

同时,我们在一所本科院校的9个分院对大一至大三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19份,收回有效问卷312份。问卷中关于“就业地区和意向选择”这一问题,其中选择“在杭州”的占76.3%,“除杭州以外的经济较发达的城市或沿海地区”占53.5%,“回家乡所在市县工作”的占7.9%,“去农村或基层”的只占6%,问卷中关于“你希望选择的就业单位是”这一问题,其中选择“外资企业”的占68.6%,“政府机关公务员”的占53.5%,“考研和出国”的占51%,“国有企业”的占38.5%,“事业单位”的占37.5%,“自主创业”的占20.5%。

从本科和高职院校的调查结果可见,多数学生希望在条件比较好的地区和企业工作。另一方面,家长对子女职业的期望也较高。有调查表明,学生就业时影响其心理状态的因素中,“家庭”、“父母意见”、“亲人期望”占比例较大。有很多父母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来培养教育子女,子女一旦上了大学自然就希望子女能够留在大城市,在政府机构或外企工作,有一个稳定的职业,有一份较高的收入。

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人才开发应对策略

作为需求方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需要大量的人才,但又因各种因素无法得到满足;作为供给方的大学生一方面面临就业难,另一方面又不愿意去农村或基层工作。其中,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供给方农民,因其自身受教育程度和素质等因素又不能满足需要。如何解决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人才需求及开发,本项调查研究给我们提出了许多需要思考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一)提高农民素质,实现农村教育目标多元化。

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如何解决人才供给问题,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有“你认为通过哪些途径解决人才紧缺”这一问题,其中179人中选择“对现有社员培训”的有77人,占43%;选择“招收本地的职工或农民工,通过短期培训”的有53人,占29.6%;选择“招收高职学历的大学生,有专业技能最好”的有49人,占27.4%。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角度看,更多地是想提高他们自身的素质。

从调查结果分析,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和发展,其人才的培养应该着眼于农村,提高农民的素质,实现农村教育目标的多元化。原来一元化的教育目标,只会使农村教育与农民生产生活脱节,造成农村教育在育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影响了广大农民参与农村教育的积极性。最终结果是农民素质偏低,懂专业技术的人才偏少,农村经济吸收和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较弱,影响了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的进程。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就能更多地承担起全面培养适应新农村、热爱新农村、建设新农村的高中初级优秀人才。最大限度地强化地方人才的培养意识,坚持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战略,从解放与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实际需要出发,确定教育目标,设计教育模式,规划教育未来。一是更好地完成义务教育。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落实,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等”;二是对高中阶段学制进行改革,大力发展综合高中和技术学校,广开各种办学渠道,不断扩大综合高中和技术学校的办学规模,使尽可能多的农村学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三是发展农村高职和本科教育,实施高层次科技文化和技能培训,使农村大批劳动力达到新型农民的水平。

(二)与高等教育建立互动平台,实现教育与培训相结合。

对于教育与培训方式,在问卷设计中有关于“如果要培训,你认为最理想的培训方式是:”这一问题,其中选择“在本地举办,把老师请进来”的有91人,占50.8%;选择“把职工送到培训中心,进行短期培训”的有57人,占31.8%;选择“把职工送到相关职业学校或高等院校,加强技能培训”的有31人,占17.3%。说明在加强培训的同时,也需要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

依托浙江省供销社为行业背景的高等院校,如何培养“三位一体”新型农村经济组织所需人才,构建高等教育与新农村人才需求的互动体系,为浙江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是摆在我们前面的一大重要课题。一是合作教学与技术培训相结合,充分发挥学院技术与人才等优势资源。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急需人才培养,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种培训。如我院采取的“送学式”、“菜单式”培训方式效果较好,受广大农民,尤其是农民专业户的欢迎。考虑到农民合作社社员脱产集中培训相对困难,人力、物力、财力耗费大,而且面广量大,学院采取深入各乡镇巡回举办培训班的“送学式”培训方式,通过区分不同培训对象、培训内容,组织“送课上门”、“送技能到家”,这样既节约培训费用,又能确保培训对象学习工作两不误。学院每年都会通过浙江省供销社给农民提供“菜单”,然后根据“点菜”要求,给农民送去需要的技术,帮助农民解决农产品种植、加工、营销和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二是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应与新农村建设所需专业人才全面对接,与“三位一体”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对人才需求变化相适应。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要紧扣浙江省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任务和要求。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在产业结构、产业升级的联结点上,谋求专业和产业的全面对接;对于供销合作社要谋求专业与市场、流通、“新网工程”的全面对接;对于信用合作社要谋求专业与融资、信贷、资金的全面对接。

(三)帮助大学生规划和设计职业生涯,树立为“三农”服务的就业理念。

帮助大学生规划和设计职业生涯,树立为“三农”服务的理念,实现社会的就业均衡,是高等院校,尤其是高等院校做好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一个方向。一是高等学生面向农村或基层就业是高等教育目标的必然趋势。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二是大学生面向农村或基层就业是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迫切要求。积极推动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积极鼓励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探索建立以规模化专业大户经营与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制,这些都是目前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而这个建设过程需要大量的人才,尤其是高素质技能型的大学生。三是大学生面向农村或基层就业是实现个人自我发展的客观要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重要议题,是研究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个人的发展必然要与社会的发展相联系,只有当个人目标与企业、社会目标相吻合,个人资源与企业、社会资源充分、合理、有效地进行配置与利用,才能达到个人利益与企业、社会利益的最大化,才能获得更多的人生成就感和幸福感。四是大学生面向农村或基层就业是实现就业均衡的内在要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对人才迫切需求与大学毕业生不愿去农村就业的矛盾,体现出相对的不均衡状态。鼓励大学生面向农村或基层就业,树立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就业理念,可以从宏观上解决就业均衡问题。

参考文献:

[1]青连斌.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难点和重点 [J ].科学社会主义,2006, (01) .

[2]杨庆华.调整办学理念,服务新农村建设 [J ].中国技术教育,2008, (11) .

[3]刘尧.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教育改革的几个问题 [J ].职业技术教育,2007, (01) .

农学专业就业去向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面对“金融海啸”和“就业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尽可能给诸多个性鲜明的大学生一个共同的公平的起跑线;必须尊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必须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做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必须坚持总揽全局、统筹兼顾的方针,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业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对接。

如何在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真正地、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农业高校大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和谐发展,是当前农业高校教育领域里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一面对“金融海啸”和“就业难”,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给诸多个性鲜明的大学生一个共同的公平的起跑线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就业既是大学生个人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社会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面对“金融海啸”,经济变差是近两年来不争的事实;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更是一个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中国教育“热点中的热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成长中的烦恼”中的烦恼。“十一五”期间,我国将有2700万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每年净增70万人左右[‘〕。据教育部统计,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比2007年增64万人;2009年达61I万人,比2008年增52万人;但就业市场却是有减无增,2008年大学毕业生实际就业率不到70%。应届高校毕业生能否找到饭碗,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f21。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对象是大学生,是诸多个性鲜明的“人”,如何更好地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提高大学生就业成功率、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之光普照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主旨所在。作为农业高校教育整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以生为本,服务至上”,关心其疾苦,考虑其需求,尽一切可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以家庭出身分高低,不以智力高低定亲疏,不以成绩好坏分优劣,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业高校毕业生的根本利益作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领导主抓、中心统筹、院系为主、全员参与”层层落实的就业工作运行机制,大胆解放思想,更新工作方式,创新就业服务手段,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运用信息技术,改善就业招聘工作方式,充分利用因特网,实现毕业生就业管理与服务的自动化,建立就业信息库,提高信息的准确度和规范性,让更多的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掌握对方的供需信息,避免盲目性,降低毕业生就业成本,保障学生各项权益,尽可能给诸多个性鲜明的大学生一个共同的公平的起跑线,给农业高校大学生中的“每一棵小草”以开花结果,张扬主体意识、证明自己价值的机会,让农业高校毕业生及其家长真切地感受到教育的公平[’〕。

二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必须尊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激发其创造潜能,必须改变“千人一面”的传统就业指导模式,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因此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引导学生又好又快发展。

(一)必须更新就业指导工作理念,坚持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尊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激发其创造潜能

从事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尤其要注意消除计划经济体制下和小农经济条件下根深蒂固的“权力本位”,“重管理,轻服务”,“重共性,轻个性”,“重从众,轻创造”,“功利性、工具性、季节性、一次性”等就业指导工作理念,克服服务内容单一陈旧,方法简单生硬等缺陷[’],着眼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农村、和谐社会对大学生成材就业的新要求—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以人为本”,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首创精神,注重激发学生发展的潜能:尊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尊重学生的意见与见解;尊重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尊重学生的创造成果。要根据毕业生的就业趋向、就业质量和就业层次,配合学校有关部门适时修订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计划,为大学生就业把握好方向,确立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方向和招生导向,科学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和结构,当好人才培养的风向标,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秉承和拓展河北农业大学前身—直隶高等农业学堂“农业教育非实践不能得真谛,非试验不能探精微,实习、试验二者不可偏废”的办学宗旨,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克服“在黑板上种小麦”、光说不练的天桥把式,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能力与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改变“千人一面”的传统就业指导模式,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就业择业能力,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拓展能力,具有发展潜质和主动竞争能力的高校大学毕业生[’〕。

《二)必须坚持面向全体与面向个别相结合,职业生涯的常规教育与专门规划指导相结合,进行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的全程指导

我们所办的教育,不仅仅是面向青少年学生的教育,而应该是面向全社会、全体人民的教育;不仅仅是对在校在读期间负责的教育,而应该是对人的一生负责的教育;不仅仅是面向少数尖子生的教育,而应该是面向所有受教育者的教育。从横向看,是惠及人人的“普世教育”;从纵向看,是伴其一生的“全程教育’r[6]。所以,在高等学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上应该消除三个误区:消除高等学校学生就业指导就是对毕业生指导的误区;消除高等学校学生就业指导就是就业知识与技巧指导的误区;消除高等学校学生就业指导就是学生毕业阶段指导的误区。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马克思的观点—学校教育就是“通过文化使个体社会化的活动”,高等学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该包含两个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但又不可分割更不能相互代替的方面。第一,“学生综合素质的积蓄过程的指导—就业的准备性指导”,即既要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个性方面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常规教育,又要在专业发展方面要给予个别的或特殊的指导,通常由全体教育工作者来完成;第二,“劳动就业基本知识与具体操作层面的指导—就业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即除常规教育外,还要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特点和不同时期的不同要求,对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包括职业设计与规划、职业教育与培训、社会认识与市场分析以及就业方法与技巧等方面予以有针对性的专门规划和指导,通常由学校就业指导部门来完成。面向农业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面向农业高校全体学生的教育,面向农业高校全体学生的就业指导,向社会化的下一个阶段—社会输送合格的公民“坯子”,这是农业高校高等教育的职责;具有前瞻性的专业定位和学科侧重,对于学生将来的社会就业和职业发展大有裨益,以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和科学化的就业指导更好地为农业高校大学生服务,引导他们学会自我设计、自我决策、自我发展和自我心理调适,主动提高其职业发展能力、竞争能力、生存本领,让每位农业高校毕业生在社会上都能寻求到一个合适的位置,这是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追求〔’〕。

三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必须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做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专业教育指就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对学生实施教育和能力培养的教育。通识教育是人人都必须接受的除职业性和专业性以外的那部分教育,它的内容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能力、态度与价值的教育,它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健全的个人和负责任的公民,它的实质是“和谐发展的人”的培养。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只有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把学生培养成为健全的人、“和谐发展的人”和负责任的人,才是大学完整的教育,才是对学生将来就业最好而有效的指导川。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曾指出:“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

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仅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的人。”而中国的大学恰恰陷人技术至上的误区,一味强调学生技能培养,缺乏对人的心灵和谐的关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从事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尤其要言传身教,并配合各科任教师,引导学生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形成崇高的理想、高尚的情操、博大的胸襟;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帮助学生学会用正确的价值观判断是非,学会用自己的头脑进行学习和思考,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川;引导青年学生克服几千年来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农耕文化积淀形成的“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自私狭隘心理,弘扬中华文化精华,“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处江湖之远则优其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反对文化虚无主义观点,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增强报效祖国的自豪感。

农学专业就业去向范文第3篇

 

一,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三农问题使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在我国一直被赋予极为重要的历史使命,进而在国内众多学科中具有相对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它的研究态势,改革开放以来,始终经久不衰,成果丰硕,并且这种态势还会保持相当长的时期该学科以三农问题作为基本研究对象,紧紧围绕农民,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出现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在人才培养方面,20 世纪50 年代,我国全面照搬前苏联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模式,人才培养表现出较强的系统性和专业性,适用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经经济管理专业不断进行调整,目前在本科阶段的教育都是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体,专业课程结合农业学科的特点设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也由"培养农业经济管理的专门人才"调整为向培养实际应用型,通用型和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从近期看,传统的农业宏观经济管理人才市场的萎缩是不可阻挡的,新的农业宏观经济管理人才市场仍在发育中,同时农业的微观管理人才市场尚在萌芽之中,短期市场的变动给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教师呕心沥血,不断在培养高素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道路上探索前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结合目前的教育教学实际,笔者作为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尚存在一些问题,最突出的就是许多院校存在着"轻基础,厚应用"的现象,偏重宏观管理知识,忽略微观经济活动的目标层次,不重视理论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学习,片面强调它的应用部分任何一门学科都可以分成基础理论与应用部分,农业经济学科亦然在实践中许多高校没有重视经济学在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本科阶段,经济学课程虽作为专业基础课设置,但学时明显不足,在有限的学时里,很难对经济学系统学习,更别谈深层次的理解及运用了硕士阶段的教育也显现出重视程度不够,学生掌握不深的现象因此,学生很难用经济学的理论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问题直接反映在学生的学位论文上,无论是本科学生,还是硕士,博士的学位论文,主要集中在宏观农业经济问题方面,很少涉及微观农业经济问题;论文中技术分析较少,空洞的文字论述过多,不符合农业经济学研究的主导方向,即核心理论研究和应用模型研究

 

三,加强经济学学习,培养农业经济管理专业高素质人才

 

(一)经济学与农业经济学的关系决定了它在农经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经济学包含一个重要内容:对一个经济部门或经济领域或经济问题的集中研究成果,如:资源经济学,商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石油经济学等而资源经济学,商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则被当作这一专业的理论的应用部分,也就是说,经济学与我们探讨的农业经济学之间的关系是理论基础与应用的关系抛开基础,只谈应用,无疑是空中楼阁基础打不好,就不能很好地去应用,就写不出什么具有实际意义的好论文,也不会在科研领域里取得卓越的成果泛泛的空谈,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对于一个学科来讲,是很难获得纵深发展的作为培养农业经济方面高素质人才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要想培养出农业经济方面的专家,扎实的经济学基础,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马列主义的经典作家,还是西方经济学者,对于经济基本理论都非常重视列宁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里所指的理论当然包括经济理论西方著名的经济学者凯恩斯有一段被广为引用的话:

 

"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们的思想,不论是在对的时候,还是错的时候,都比一般所设想的更有力量的确,世界就是由他们统治着"他的看法固然并不完全正确,但从中至少可以看出他对经济理论的重视

 

(二)经济学是其他相关经济学科及其课程学习和研究的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我国与西方的交往日益频繁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情况更是如而无论是西方还是我国在论述经济情况的专门著作均含有大量的经济学的术语和理论,即使在一般新闻传媒对经济情况的报道中,经济学的术语和理论也会经常出现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应用部分农业经济学是不可能脱离经济学而单独存在要想学好农业经济学的相关课程,不懂经济学的相关术语和理论,就不可能在农业经济方面有所成就其中与基础理论关系较大的的学科和课程,如:市场学,财政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公司财政,货币银行学,有价证券分析等等即使以技术型比较独特的学科和课程而论,它也不能脱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例如,在会计学中,初等的会计学可以与经济学无关,但是在高层次的会计著作中,技术分析仍然建立在经济学的基础没有坚实的经济学基础,根本无法学习更高层次的会计学知识;即使最基本的财务管理,都很难学懂,直至真正掌握和运用因此,为了给其他相关经济学科和课程的学习,研究铺设道路,以及进一步了解他们在整个经济学学科中所占的位置,也必须学习经济学,这是必由之路,不可跨

农学专业就业去向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科专业大学生;特点;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高校跨世纪改革与发展的根本保障。我国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造了更为丰富的物质条件和更为多元的精神文化,但同时也为西方国家向我国进行意识形态输入、全面“西化”提供了便利条件。受形形色色的生活观念和精神需求的影响,自由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控制了部分大学生的思想,导致部分学生理想信念淡薄,集体意识淡漠,缺乏奉献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把个人价值目标与社会价值目标割裂开来。农科专业大学生由于所学专业均是艰苦专业,引发的心理冲突和社会问题更为突出,这给农科类大学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这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一些新问题。积极探索这一特殊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有的放矢地搞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科专业学生特点

1.新生报到率低。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农科专业学生每年报到率都很低。笔者所在的贵州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所涉专业有文、史、理等十一个学科门类,但每年农科专业学生报到率都是最低的。其中动物医学、动物科学专业都按照招生计划招满了,但新生报到率有时仅只有70%左右。笔者曾一一与未报到学生联系,几乎所有家长都流露出家长本人及孩子都不喜欢这个专业的思想,考生宁愿选择复读,明年重新参加高考,争取考上他们所谓的“好”专业,有的考生甚至选择外出打工也不来读农科专业。

2.专业思想不稳定。农业科学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学科,我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离不开农业,然而社会上一部分人对农业科学及其重要性缺乏认识,抱有偏见,部分学生一进入涉农专业就背有严重的思想包袱,他们有自卑感、挫折感,“带着无奈和失败的伤痛跨进了校门”是部分学生的心声,相当一部分学生跨进校门都是出于一种无奈。录取时直接填报志愿的考生不多,大部分学生都是通过专业调剂来的。学生本人及其家长认为这种艰苦专业只能在基层发展,又苦又累,不能赚大钱,不能出人头地,不能光宗耀祖。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没有兴趣,在校期间表现出生活上没有热情、学习上没有动力等现象。有的同学一进校就想方设法转专业,如果没有机会转专业,就抱着得过且过的思想,混完四年拿个本科文凭再寻找机会改行。刚进校时本来只有少部分同学有这种想法,但这少部分同学的消级情绪影响了更多的同学。这样的现实当然无法让农科专业大学生确立面向农业、农村和立志学农、爱农、兴农的专业思想。

3.实践动手能力差。动手能力以及实践经验的严重匮乏是现在大学生的一个通病,尤其对实践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的农科专业大学生这一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农科专业要开设大量的实验、实习课,但在实验、实习课中也要有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才能完成。现在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都什么也不做,到学校了还要做这做那,他们就会寻找机会偷懒,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也就无从谈起。省外某养殖场曾到笔者所在学院来挑选毕业生,有几位学生被选上后到当地去实习,公司花大量的人力物力首先对他们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并尽最大努力为他们提供较好的工作条件,而这几位学生最后却一个都没与公司签约。指导教师回到学校时无奈地说:“现在的学生太怕吃苦了,这几位学生下到场站时还西装革履,像领导视察一样到处指指点点,就是不愿意动手”。而学生回来时还振振有词:“这个公司太不象话,简直把我们当民工对待,居然让我们亲自去喂猪”。公司的负责人更是抱怨:“唉,现在的大学生真是要不起,动手能力差,要求还高,不如中专生好用”。

4.就业期望值不切实际。农科专业大学生毕业后更广阔的就业空间在基层、在农村,这是专业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而十几年的寒窗为的就是摆脱世辈都是农民现状的大学生,“跳出农门”一直是他们父辈寄予的期望及其本人的想法,因此他们的就业期望值较高,不切实际。很多学生出来后几乎都不愿意回原籍所在地工作,就业地区是学生就业的首选条件,只是想着到工作条件舒适而报酬优越之处就业,大部分学生完全不将自己的就业目标与自己的专业优势结合起来择业。其实每年到学校来要农科专业大学生的单位很多,而学生挑三拣四,导致很多农科专业学生失去了较多就业机会。近几年,中西部应届毕业生洪流正在以越来越庞大的规模涌向北京和东南沿海大城市,“宁要北京一张床,不要西部、基层一套房”正是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的真实写照。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当前农科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是当代世界风云变幻、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发展所带来的必然后果。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在于使受教育者认同教育者的价值选择。我们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就是解决社会所认可的政治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与被教育者现有状况的基本矛盾。要想解决这一矛盾,既要发挥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又要调动被教育者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地、自觉地接受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农科专业大学教育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充实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根据学生的内在心理需要组织设计和开展教育活动,因势利导,引导农科专业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农科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对策分析

1.政府政策引导是学校作好农科专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保障

与过去无条件地服从祖国需要的奉献型人生价值相比,现在的大学生更多地体现出对自我成才、自我价值实现的渴望与追求,这具有鲜明地时代特点。很多大学生都希望在北京、上海、广东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以及大中城市工作,不愿去基层、去西部、去艰苦行业就业,从西部不发达地区来的学生也都不愿意回去,这造成了人力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中国的市场化已经推到今天,政府也不能像计划经济体制时期那样,硬性规定从哪来就必须回哪去,但这个问题也不是靠市场就能调节的,这需要政府的公共政策来引导,也就是说政府的政策要能够引导大学毕业生向一些有需要的行业和地区流动,创造条件解决好毕业生的一些后顾之忧,如户口、职称、待遇等问题。如近几年的选调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党政机关工作、服务西部志愿者活动等政策对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稳定毕业生思想是一些很好的措施。

2.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稳定学生专业思想,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键在学校,学校必须全面提升自身的智育工作水平,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思想素质过硬、综合素质高的人才。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学生的学习态度,也可以决定他们毕业以后能否以所学知识、技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加强,必然会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学习态度,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

(1)加强理想教育、价值观教育、职业观教育。把职业观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要使学生明确,职业分类是由社会分工所致,无论什么职业,都是社会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和一个方面,并无高低贵贱之分,无论是在什么职业岗位,只要勇于艰苦创业,为社会作出贡献,就是高尚的、可贵的;无论在什么职业岗位,只有勇于拼搏创新、才能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个人才能获得重大成就。这就要求农科专业教育工作者在学前教育及大学一、二年级时做好大量的思想教育工作,并且将就业技巧指导、职业规划等贯穿于大学四年的教育中,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将就业目标与自己的专业优势相结合,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

(2)发掘先进典型校友,树立正确就业榜样。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大学生,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学校应积极邀请农科专业成功校友回母校开展讲座、座谈、联谊、论坛等各种形式的活动,讲述他们的奋斗史,分析农科专业的发展前景,教育引导农科大学生牢固树立起行行立功、处处立业的正确就业观、成才观,让农科专业学生站在一个高的角度重新认识、了解本专业,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坚定他们的学习态度,营造一个好的学风。

(3)实施学业导师制。明确要求所有专业教师均承担学生的学业导师任务,并纳入教师的年度业绩考核中。学生从入学起,就通过双向选择、个别调配的办法选择自己的学业导师,1个专业教师带几个学生,一包4年,这一机制可让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特长和志向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对学生在校学习进行全程指导,并且可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学科优势,让学生尽早介入科研活动,提升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同时这一机制也为思政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3.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主阵地作用。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农科专业大学生,对实际动手能力要求很高,社会实践对他们检验所学知识显得尤为重要。多年的社会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农科专业在农村是最受欢迎的,学校应深入开展进农村社会实践活动,把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与社会教育结合起来,鼓励农科专业大学生跨出校门,走向社会,使他们直接面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全面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大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科技发明,探索和建立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新机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新的发展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为广大青年学生特别是农业院校的学生提供了发挥优势、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作为教育者我们应利用这一政策优势积极引导学生毕业后为我国“三农”事业作贡献,并且将社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保证必要经费,重视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做到每个专业都有相对固定的实践基地。建设一批条件优良、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

4.构建和完善专业教师自觉教书育人的有效机制,努力形成全员育人的工作格局。

常言到:教育应当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作为高校应以师德促进教师教书育人责任感的增强,以良好的教风,促进学生良好的学风的形成。只有所有教师都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风范影响教育学生,我们才能培养出思想素质一流的学生。尤其是思想政治工作者更要作好表率作用,让学生切实体会到高尚情操、美好品德的魅力,用自己的生命去影响学生的生命成长,达到大学生认知、情绪、意志的整合,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笔者所在的动物科学学院曾任命一个业务能力很强的年轻专业教师担任动物医学专业大二班的班主任,此教师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责任心,经常深入学生寝室了解学生情况,并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及平时业余时间带领本班同学做外科手术,身体力行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农村出诊,或到远点的农村开展社会实践。这个班的同学自从他接管后学风有了极大的转变,在学习上同学们你追我赶,谁也不甘落后,专业思想稳定,毕业时本专业就业率位居全校前列。部分同学实际操作能力很强,到单位后均成了业务骨干。目前该班有2人正在攻读本专业博士学位,有8人陆续攻读硕士学位。

5.抓住网络特点,更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

由于网络世界的开放性、虚拟性,和其他专业学生一样农科专业学生思想深处的疑难问题、敏感问题和深层次的问题也会在网上有所反映,特别是一些受到普遍关注的校园和社会热点问题、学生对本专业不感兴趣而表现的消极情绪,都易于在网络领域表现出来。如果我们继续延用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老一套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显然不能收到预期的或应有的效果。我们只有主动在网络中占有市场,在思想教育的方式、载体和手段上有所创新,才能对农科专业大学生思想教育有所突破。所以农科专业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自身的网络知识技能学习,充分借助网络技术的支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提高农科专业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实效性。

6.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在今天的开放环境下,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大为增强,越来越习惯于用自己的大脑来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思考、寻找答案,乐于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来体会在课堂上、校园里所了解和掌握的一些道德认知。所以我们要深入结合农科专业大学生所处的社会、文化、家庭、学校乃至班级的情境,结合大学生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结合每个大学生个体特殊的心理、社会和思想特征,设计出更多喜闻乐见、寓教于环境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加强农科大学生自强自律、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总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是在社会转型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的需要,它必须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从现实环境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为社会主义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农学专业就业去向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专业思想 人才培养模式 联合培养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是广西财经学院2009年开始招生的新专业,是广西首次开办的本科专业,对于这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我们是从零开始,是在借鉴兄弟院校办学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大胆的教学实践,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专业特色。我们相信,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在不远的将来,会深受广西各方面用人单位的欢迎。

一、狠抓专业思想教育

众所周知,由于历史和传统思想的影响,人们对“农”字专业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忌讳的心理,具体表现就是家长不让孩子报考带“农”字的专业,考生也不愿意去读“农”科专业,来自城市的学生谈到学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就害怕,农村的学生更不乐意大学毕业后又回到农村去。种种思想顾虑我们认为都是很客观的,也是很实际的。针对这种状况,经济系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了对新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工作。

1.从专业培养目标上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用大量的事实向新生说明,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是培养从事农村经济和区域发展管理工作的人才,突出在“管理”两字上。因此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具有“谋发展、懂经营、会财会、精管理”的能力。通过加强专业培养目标教育,使学生增强了对学习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认识。

2.从政策导向上加强对学生将来的理想教育。从国家层面来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中央政府对“三农”的投入越来越大,2010年达到了8183.4亿元,是2006年的2.4倍。在农村不但免征了农业税,而且有些地方60岁以上的农民每个月还能领到养老金。从大学生就业政策导向来看,近几年国家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和基层单位进行创业和就业,2008年广西考村官的竞争指数是10%(招聘459人,参考4714人),而2009年上升到了12%(招聘476人,参考5665人),说明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生想到农村当干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农村产业发展来看,农村经济已经由传统的单纯种养方式转变为现代农业经营方式,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消费一条龙的产业化格局已经形成,农村经济的范围已经扩大,产业链已经拉长,城乡“二元结构”差别在逐步缩小。通过理想教育,增强学生对学习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自信心。

3.通过组织参观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新生入学后,每年都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参观,如组织到皇氏乳业、百洋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参观,通过参观使学生初步了解到企业都与农村区域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从而扩大了学生了解专业发展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