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学专业

农学专业范文精选

农学专业

农学专业范文第1篇

通过实习,可以使我们熟悉农学专业对作物拷种的具体操作流程,增强感性认识,并可从中进一步了解、巩固与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农科院具体实习过程中,能够接触国际知名专家的具体操作和讲座,还能对某一行业深入彻底的了解并能切身体会到国际农业中不同当事人面临的具体工作与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接触农科院农业研究所制定的各种战略以实现跨国交流和良好的社会口碑;认识当前形势、环境条件等宏观现象,能够接触真实的实地操作,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并积累一定的经验,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实习内容

在实习的前两个星期,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下地对作物的长势进行分析,如株高、病虫害和当前生长发育阶段等分析。通过这些简单的工作,我了解到农学专业对作物分析的基本操作流程。当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会带来繁琐的纠正工作。刚开始认为对于简单的记录工作完全可以胜任的我,慢慢明白,最重要的不是快,而是精。

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南边陲,面积122.84万平方公里,地势高峻,是青藏高原的主体,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之称,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各地的农牧业主要由海拔高低所决定,其中海拔3000~4200米之间的耕地面积,约占全可耕地面积的70%左右,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区,种植的是喜凉的青稞、小麦、油菜、豌豆等农作物,其中青稞、小麦占总播种面积的75%左右。

过去野生燕麦在随处可见,作为栽培燕麦在仅有零星种植。广大农牧民群众缺乏对这一古老作物认识和了解,更谈不上科学管理,随着我区农区畜牧业的发展,燕麦不但是优质饲草,其籽粒还是优质饲料。其茎叶多汁、柔嫩、营养价值高,蛋白质、脂肪、可消化纤维均高于小麦、青稞秸秆,在燕麦作为主要的饲草料作物,已得到大家的共识,成为我区农区发展畜牧业的主要饲草作物。

1、发展燕麦的重要作用

作为全国第五大牧区,天然草场超载放牧,造成现在草场退化,产草量降低,载畜量下降,高原生态受到威胁。草畜矛盾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客观上要求加强人工草场的建设,调整畜种畜群结构,挖掘潜力提高饲草供给能力,所以发展燕麦生产势在必行,且迫在眉捷,是解决草畜矛盾日益突出和实现农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其次,农区(圈养)每年9月脱粒后,产生了大量的作物秸秆还不能满足整个冬春季节的饲草需求,而在每年的3~5月,是最缺饲草的季节,在这个阶段大量生畜死亡,形成牲畜秋肥、冬瘦、春死的恶性循环。大力发展饲草燕麦生产,可以在每年的7月刈割鲜草饲喂牲畜,或者制作成青干草,燕麦秸秆还可打成草捆便于运输、贮藏,用于冬季缓解冬春饲草紧缺的状况。为发展农区畜牧业做出重要贡献。

2、燕麦科研与生产现状

2.1品种引进

年以后自治区粮油基本实现了自给,广大人民群众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调整农业结构、扩大经济作物和饲草的种植比例。以此为契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自年起,从全国不同省市引进优质饲草作物品种试种。尤其是自加入了“国家燕麦产业技术体系”并建立日喀则试验站后,从全国各相关燕麦研究机构引进200余份优质燕麦品种(系),进行品种筛选,从中选择出适宜一江两河农区种植的优质燕麦品种:“白燕2号”、“农饲30”、“白燕8号”等品种,为发展燕麦产业奠定了品种基础。

2.2技术研究

燕麦对农民来说还是新鲜事物,以前的杂草摇身一变成了可在耕地种植的高产优质饲草作物,农民还不习惯。为此,试验站结合生态气候特征、农民传统种植习惯、以及部分燕麦品种特征特性进行了相应的研究。研究出了“双季饲草”、“夏粮秋草”等栽培模式。使农民在短期内认可了燕麦是优质高产的饲草作物。

2.3示范推广

“国家燕麦产业技术体系—日喀则试验站”在日喀则曲美乡种植示范种植“白燕2号”5000多亩,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在水浇地上种植“白燕2号”平均株高170cm左右,在旱地等雨种植“白燕2号”平均株高60~80cm左右,籽粒产量和干草产量为260斤和530斤。同时,项目还在拉萨市墨竹贡卡县、堆龙德庆县、山南地区乃东县等地均开展了示范种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项目的实施有效的解决了当地饲草紧缺的状况,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对促进畜牧业发展和调整种植业结构及增加农民收入有着显著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效益。

3、发展燕麦生产的措施

3.1大力引进燕麦新品种

品种作为技术的载体,是作物高产的核心。应大力引进优质燕麦新品种,①引进适宜高海拔地区种植的品种,以满足半农半牧区发展畜牧业对饲草料的需求;②引进适宜多次刈割的燕麦品种和高产优质燕麦品种,满足农区发展畜牧业对饲草品种的需要。

3.2改变传统观念、推广先进实用技术

燕麦作为我区全新的作物,缺少相关的栽培技术及管理经验,首先改变群众重粮食作物轻经济饲草作物的传统思想,科学施肥、科学管理,提高作物产量;其次燕麦种植应选择在有一定灌溉条件的中等肥力地块,加大燕麦秸秆加工、贮藏技术,带动饲草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

3.3调整种植业结构、保护天然草场生态平衡

保护天然草场的生态平衡,推广粮食—经济—饲草三元结构种植模式,增加饲草料的供给量,提高农业和畜牧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4大力发展燕麦产业

燕麦籽粒中含有β-葡聚糖、燕麦淀粉、蛋白质等多种物质,具有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的作用,还可预防心脏病和控制糖尿病。秸秆作为畜牧业发展的优质饲草。目前试验站正在以“日喀则曲美乡”为基地建设燕麦米加工生产线。同时以燕麦草为核心的“草-畜交换模式”、“农区种草、牧区繁育”农区饲草牧区牲畜的循环利用模式已初步建立起来。使燕麦科研、生产、产业化呈现美好的发展前景。

实习收获与体会

这次实习,除了让我对农牧业的一定了解,并且能进行基本操作外,我觉得自己在其他方面的收获也是挺大的,作为一名一直生活在单纯的大学校园的我,这次实习无疑成为了我踏入社会的一个平台,为我今后踏入社会奠定了基础。

下面,我将实习工作总结如下,敬请各位提出宝贵意见。

首先,我觉得在学校和单位的很大一个不同就是进入社会以后必须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在工作岗位上,我们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要对自己的岗位负责,要对自己办理的业务负责,如果没有完成当天应该完成的工作,那科员必须得加班,如果不小心出现了错误,ye必须负责纠正。

其次,我觉得工作后每个人都必须要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和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正所谓做一行就要懂一行的行规,在这一点上我从实习单位同事那里深有体会,比如,小工在对作物进行脱粒的时候,不小心散出的籽粒也要一粒一粒的收集起来,因为这些都会影响最后的数据,也是对本职工作的负责。所以科员的工作态度问题尤为重要,这点我有亲身感受。

最后,我觉得到了实际工作中以后,对学历的要求也是很高的,而且还要看个人的专业素质,任何工作,做的时间久了是谁都会做的,在实际工作中动手能力更为重要。

农学专业范文第2篇

思想道德方面,大学里参加了学院组织的党训班培训,全面学习了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稳定,自觉遵守《学生行为准则》和学校规则制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系集体;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自觉抵御封建迷信等错误倾向;树立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价值观,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当个人与集体、国家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坚持把国家、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认真参加学校及系上组织的各项政治活动,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我曾参加党校系统学习并取得结业证书,积极主动地向党组织靠拢。

专业知识学习方面,我明确个人学习目的,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大学四年里,我系统全面地学习了本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中,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力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在学校期间,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及专业方面的工厂实习活动。在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同时,还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培养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积极参加学生科协及科学研究活动中的各项活动。

我在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也不断参加学生会的工作,我在大学四年里,曾担任大学农学院植物保护系学生会宣传部副部长,大学农学院植物保护系学生会宣传部部长,xx大学农学院新闻中心编辑部主任等职务。同时在班级曾一度担任班级的宣传委员。在做学生干部工作的日子里,自己感觉真的很充实,同时也学到了许多,感觉这里真的懂得了很多。

当然在自己获得了许多的同时,学校也给了我众多的荣誉:曾多次获得单项奖学金;-年获得“优秀学生干部”称号;-年获得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优秀团员”称号;年获得国家助学金。当然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更重要的是我们要面对未来,未来是美好的,当然美好是需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开拓。相信在学校,学院领导和老师的关心和支持下,我的明天回变得更加美好。我在获得成绩的同时,也不断注意自己身心的培养,大学四年里,我掌握了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参加学校、系和班级组织的各项体育活动,身体健康,体育合格标准达标。在心理方面,锻炼自己坚强的意志品质,塑造健康人格,克服心理障碍,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大学四年,塑造了一个健康、充满自信的我,自信来自实力,但同时也要认识到,眼下社会变革迅速,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会不断严格要求自己,以做到最好。

农学专业范文第3篇

本科毕业实习是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措施。根据近年来指导农学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和深入生产科研一线所了解的情况,分析了农学类专业本科生毕业实习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提高毕业实习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农学;毕业实习;问题;对策

农学类本科毕业实习是建立在农学理论基础上,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近年来,高等学校本科毕业实习质量逐年提高。但是,高等学校扩招导致的人均占用教育资源减少,“三农”问题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对农学类本科毕业实习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提高农学类本科毕业实习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是新形势下高等学校亟待解决的课题。目前在农业类本科院校,毕业实习环节存在如下问题:(1)通过对往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毕业实习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对自己帮助最大。然而在校生对待实习主动意识淡薄,对导师依赖心理太重,把主要精力放在考研、考公务员、找工作等方面,导致从思想上不重视毕业实习。(2)生产实习环节缺乏有效的监控,导致有些同学在此环节有应付现象。其中,考研学生和工作的学生目标不同,对实习方向的需求也不同,如果统一安排收效较差。(3)在论文答辩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试验做的还不错,但是论文写作水平较差,主要是由于部分学生平时很少浏览专业期刊,知识面狭窄、求知欲不足,对行业缺乏基本的了解,难以应付论文设计及撰写等综合性的工作。这导致学生很难在毕业论文中写出新意和深度的。(4)我国本科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出现师生比例不足、教师指导学生过多、毕业实习上经费较少、研究命题缺乏创新性等现象,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发展。为了提升农学类本科毕业实习质量,作者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下对策。

1建立科学的选题机制,提高论文质量

科学的论文选题机制是形成高质量论文的基础。农学类毕业论文选题类型及导师的研究方向应在学生选题前公布,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来选题。比如考研学生采取偏向于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的实习,就业学生应偏向于应用实践方面的实习,这类岗位就需要扎实的农业生产实践经验。但无论选什么题,都应重视其在技术方法和农业应用方面的开拓和创新,杜绝照搬前人研究成果,重复别人做过的工作。另外,论文选题难易程度要适中,选题时间考虑到小麦、棉花、水稻、玉米等作物的生长发育周期。

2扩充条件保障措施,增强生产、科研与教学的联系

多方位吸纳实习资金来源,为学生优质毕业设计提供保障。一是,借助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改革试点项目、部级、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等,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借助校企联合培养本科生的平台,支持一部分学生到企业去完成毕业实习,实行联合培养制度。从而增加毕业生到基层锻炼的机会,学习当季农作物整个生育期各方面的农业知识,了解当地农作物的发生发展规律、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各方面的情况,促进生产、科研与教学的联系。让学生在实践中将理论融汇贯通,有助于其更好的完成本科毕业论文,也让学生获得了一定基层实践经验,对今后工作的开展十分有益。

3加强科技写作训练,提高科技写作水平

在实习开始前,增加农学类专业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培养学生科技论文检索、阅读、写作的能力,让其结合自己课题查阅资料、写开题报告。通过科技论文的写作训练,提高了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同学们的毕业论文写作水平。另外,鼓励本科毕业生发表科技论文,并奖励一定的稿费,激励学生写科技论文的积极性。

4加强院系的宏观调控,合理安排毕业实习

院系应加强毕业实习工作的宏观调控。负责学生工作辅导员、班主任应该密切配合,经常举办特定专题的学习交流报告会。同时,农学类本科生增加《农学类专业导论》,主要由系主任及相关领域的教授讲课,邀请农业领域的杰出校友来做专题报告,提高学生投身农业科研的兴趣。在生产实习环节采用不同阶段抽查的方式与实习单位联系,关注整个实习动态。在毕业实习阶段,学生和指导教师进行双向选择的同时,进行合理宏观调控,根据导师的经费数额、职称等方面的条件限制选报名额,达到最优的培养质量。为解决农学类毕业生试验的季节性问题,采取毕业实习提前开始的办法,从大三下学期开始让学生提前选导师,实行导师负责制,提前进入实习状态。如棉花类、水稻类以及相应栽培实验可以在第六学期计划安排;小麦类宜在第七学期安排。这样灵活安排可以使学生熟悉作物的一生,充分了解大田实际情况,为论文数据分析奠定坚实理论基础。

5探索学生参与评价毕业设计的新模式

现在各个院校基本上都有毕业论文的监控与评价体系,但这些评价方法主要是对毕业论文格式、各种材料是否齐全等形式的评价,这样的评价不利于进一步提高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质量。目前,需要探索一套以学生评价为主的体系,通过学生对整个实习过程的效果、毕业论文的发表情况与应用情况、毕业后所学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突出实习内容的应用性和学生主体地位,对持续提高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质量起到好的效果。总之,目前我国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提出一系列科学有效、可操作性强的论文评价指标体系对其质量进行监控已是刻不容缓。我们只有从源头解决问题,才能使农学类专业本科教育中本科毕业论文这一重要环节走出困境。

【参考文献】

[1]魏俊岭,郜红建,张自立.提高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途径[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4):470-473.

[2]禤维言.新形势下农学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问题与对策[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S1):177-178.

[3]徐晓峰.浅议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10(5):172-172.

[4]胡根海,岳庆玲,周岩.农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问题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0(3):229-229.

农学专业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学类专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一、构建农学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意义

(一)提升农学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首次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3],涉农高校应积极完成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及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培养农业人才。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靠知农爱农的高科技人才,农学类专业大学生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力量,需要具备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涉农高校农学类专业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全面高效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够让大学生更系统地学习“双创”教育理论、教育内容及实践操作,能够提升农学类专业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促进农学类各专业学科协同发展

创新创业教育本身的教育性质决定了其价值的基础性和未来性[4]。专业教育要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专业理论体系要与实践环节相结合。专业学习和创新创业教育有着紧密的逻辑关系,农学类专业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农业技术、农业科学,研究成果服务于农业生产实践。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实践性,涵盖各个专业,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产生新的思路、新的想法、新的见解,创新创业成果会倒逼基础农学研究,凸显农学类各学科间亟需紧密联系的问题,要求学科间要相互交叉、渗透、融合。所以,“双创”教育会促进农学类各专业、各学科的协同发展。

(三)带动农学类本科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建设现代化农业离不开农业科学技术和高素质的农业从业人员,因此,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是摆在涉农高校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5]。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涉农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尤为严峻。一方面受工作地点偏远、薪资待遇较差及工作环境艰苦等因素影响,部分农学类专业毕业生不愿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另一方面农学类专业毕业生在校期间,接受实践与创新能力的系统性培训较少,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对于自主创新能力和全球化视野的新型农学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构建农学类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农业管理理念,具备创新创业竞争力,让毕业生的就业目标紧跟农业现代化发展,激发其对农业创新创业的动力和热情,最终培养出国家真正需要的农业人才。

二、高校农学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近些年,涉农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断深入开展,其中多数高校逐步开设了“双创”课程,配备专门授课教师,从团中央开展第一届“挑战杯”竞赛,以及教育部颁发的一系列文件开始,由高校指定部门统筹创新创业工作。“双创”教育从无到有,各类竞赛在高校开展得如火如荼,普及了“双创”理念,促进了以“双创”教育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涉农高校不断探索在“双创”教育过程中培养新型农业人才。但是,涉农高校受观念、条件的制约,在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育方式等方面相对滞后,没有形成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教育模式。

(一)创新创业课程设置缺少针对性

实践教学是涉农高校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6]。农学类专业“双创”教育课程的设置,大多是照搬一些国内试点院校,并不符合农学类专业大学生要求和高校的实际情况。一是很多涉农高校由于资金紧张,场地受限,用理论课取代实践课,或者理论课程门数过多但通常学时较少,大部分高校的“双创”课程是选修课,导致大学生对“双创”课程重视程度不高;二是课程的内容和方法不能紧跟时展,“双创”课程缺少完善的课程体系,没有以农业、农村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只是僵硬地完成课程设置,缺少实用性和针对性;三是“双创”课程缺少与专业课程的呼应,缺乏与专业课程间有效的交叉衔接,导致大学生的知识面得不到拓展,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科研创新等能力难以提升,课程预期效果也不能得到充分体现。

(二)创新创业教育师资相对匮乏

近几年,各高校都在大批量引进年轻的博士作为专任教师,在年轻教师数量得到补充的前提下,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才刚刚起步[7]。首先,“双创”教师专、兼比相差悬殊,队伍构成单一,教师大部分是兼职,他们本身就有科研和教学任务,没有太多的精力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导致大学生很难将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融入到相关的生产实践中,这样的“双创”教育未能取得预期效果;其次,大多数“双创”教师的实践经验少,讲授过程更多是照本宣科,不够生动,缺乏引导大学生结合创新创业将专业带入实践的有效手段;最后,鉴于指导教师数量不足的客观事实,很多高校的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由学校部门行政人员或辅导员担任,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创新创业教育方式比较单一

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最大特征,而农学类专业的特点是多学科交叉,应用性强,所以涉农高校“双创”教育教学方式更应灵活多样。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双创”教育划分成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理论主要是指开设理论课程;实践主要是通过参加“挑战杯”等竞赛和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来完成。一方面,科研立项或学科竞赛需要投入大量精力,能完成的是少部分大学生,取得成绩的更是凤毛麟角,这就导致了大学生参与面窄,参与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高校在“双创”氛围的营造方面主要靠办比赛和开展活动,重数量轻质量,参与的大学生通常都是一个群体,有时甚至一个项目要参加几个比赛,这样的活动让大学生疲于应对,很难真正吸引大学生。大多数大学生对“双创”的认知只停留在认识层面,缺乏深入了解和实践。

(四)创新创业管理制度不健全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需要课堂教育、课外实践、校园文化氛围等多个要素共同作用,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目前,大部分涉农高校的创新创业管理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整体“打包”给校团委或教务处负责,即便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也是挂靠在这两个部门下管理,所以,负责部门除履行本身职能外,增加的“双创”工作更多只是按部就班,这使得“双创”教育单纯成为了一个部门的工作,而非全校统筹的培养教育。另外一种是多部门交叉领导,管理口径错综复杂,部门各自为政,一个部门组织比赛,另一个部门举办讨论,这使得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相关的各项课外活动因组织领导机制不衔接而造成“看似谁都在管,而又无人可管”的局面[8]。

三、构建农学类专业“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是将课程、教师和其他资源有机结合,形成相对稳定的基本结构,是人才培养实施过程的总结[9]。构建农学类专业“双创”教育模式,要融入学科专业,符合现代农业农村发展要求,带动教学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让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得到提升和锻炼。教育模式不是各要素的搭建,而是各要素间有机结合的整体。建议农学类专业构建一个由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教育“三位一体”,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做保障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一)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基础,“双创”教育模式中的课程设置,要将专业课和“双创”课相结合、相渗透、相补充。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育人目标,制定培养方案,要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科研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实事求是的态度为主要目标,重点优化教学计划,建立实践课程与理论教学既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的教学体系,合理设置学分,文理兼顾;其次要合理安排课程结构,根据不同的年级设置不同的课程,把理论课和实践课搭配好,设置通识课程,既要能满足对创新创业非常有热情的大学生的需要,也要对兴趣不高的大学生有普及和带动的作用;最后要对大学生有明确的考核指标,当然,指标可以不唯一,考核标准的制定主要目的是调动师生对于“双创”教育的积极性。

(二)完备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是“双创”教育的重要保障。所以,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配齐专、兼职教师,培养一支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双重措施提高教师队伍综合实力;第二,要推进学研深度整合,要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建立以教师引导为前提、学生参与为主体、师生互动为手段的教学模式,依托“双创”教师雄厚的社会资源和高水平的科研项目,鼓励大学生尽早参与科研和实践,激发大学生热情,形成“一对多”导师制;第三,要做好“双创”教师的管理与奖惩制度,引入考核机制,对优秀教师的职级晋升、薪资待遇给予一定的倾斜,为“双创”教师争取进修学习、培训等机会,系统地提升教学能力和实践水平。

(三)营造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环境是大学生成长阶段最重要的人文环境。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双创”教育融入校园文化,能够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提升校园文化层次,同时以校园文化作为“双创”教育的载体,能够潜移默化地为“双创”营造氛围,开辟途径。一方面要加强涉农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品牌建设,可以通过举办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专场讲座、学术沙龙、茶话会、科技创新动漫创作等形式的活动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校园文化,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奖励激励办法,加强宣传、选树科技创新成果优秀学生典型。另一方面,要优化“双创”在校园文化中的培育。一是构建“双创”校园文化理念,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二是将农学类专业教育与校园文化教育深度整合,专业领域为“双创”搭建平台,让“双创”校园文化氛围正面影响和带动学生的专业学习,为专业学习提供更多元的思路;三是支持“双创”平台建设,线上线下有机结合,校内校外资源整合,保证“双创”教育经费充足,保障开展“双创”教育有场所、有平台,满足大学生实践和创新的需要。

(四)健全创新创业管理机制

农学专业范文第5篇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创办于1980年12月,是为适应当时农村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实用人才的需求,由原国家农业委员会、教育部、财政部、广播电视总局、中国农学会等l0个部委联合发起成立的,现由农业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等22个部委(或部门)联合举办,由农业部主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集农技推广、信息传播等多种功能为一体,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专门面向“三农”的教育培训学校,填补了我国直接面向“三农”办学的空白。改革开放初期,农民渴求知识,尤其是农业技术知识,特别是中“被耽误的一代”,他们的求学意愿更为强烈。然而,当时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以及个体对学历补偿教育的渴求。在此背景下,“农广校”创办,并顺势发展起来,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然而,“农广校”仍然拘泥于中专层次的办学定位,显然已经落伍于时代的发展步伐,不能较好地满足农民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农广校”创办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其不可避免地带有诸如模仿普通中等教育,着重学历教育,忽视应用能力的培训等特征,导致学员的知识面不宽,实践操作能力不强,就业率普遍低于普通中专、职业中专、技工学校。加之,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各地教育部门相继配套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而“农广校”虽有中等职业教育的功能,但因其隶属于农业部门,故常被排除在教育系统的优惠政策之外。基于上述原因,全国“农广校”系统整体上面临着办学效益下降、生源萎缩、功能式微等发展困境。随之,“撤并论”、“分解论”等论点纷纷见诸报端。笔者认为“撤并论”、“分解论”值得商榷。因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民的学习需求急剧增加且呈现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趋势。然而,目前我国农村教育资源短缺,尤其是农村成人教育资源严重匮乏,不能满足农民的学习需求。在此矛盾处境下,“农广校”应然而符合逻辑的做法是,调整自身结构状态,实现转型,更好地担负起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文化支撑的历史使命。

二、“农广校”转型的可行性

1.完备的办学体系

“农广校”创办30年来,已经形成了一个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县、乡相对完整的覆盖城乡的五级办学体系。同时,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机制已经形成并运转良好。2011年,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包括中央电大在内,共有44所省级电大,929个地市级的电大的分校,1852个县级电大工作站,3082个教学点,6万多个教学班。电大开放教育,70%以上的教学点和学生都在地、市级以下的基层电大,25.•8%在西部地区。在西部地区里面的少数民族学生有l3万人。实施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现有l7万农民参加学习。尤其富有特色的是,“农广校”系统的基层办学单位甚至可根据农民的学习需求将办学机构延伸到乡镇、街区等,遍布农村的各个角落。在世界开放大学的体系里,中国广播电视大学规模第一,富有特色,体系完备,是“农广校”转型的组织基础。

2.合格的师资队伍

“农广校”现已拥有一支熟悉远程教学,具有较高业务水平的教学、管理、技术和科研队伍,同时,还聘请了许多校J''''b~H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教授和知名人士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截止2008年底,全国农广校体系共有专、兼职教师58904人(其中:专职教师15371人,兼职教师43533人)。专职教师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13520人,占88%;具有初级以上职称的15068人,占98%(其中:正高级职称207人,占1%;副高级职称2964人,占20%;中级职称7780人,占52%;初级职称4l17人,占27%)。兼职教师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38983人,占90%;具有初级以上职称的42405人,占97%(其中:高级职称12896人,占30%;中级职称24075人,占57%;初级职称5434人,占13%)。整体而言,“农广校”系统师资队伍合格、稳定,结构较为合理,为其成功转型提供了人才支撑。

3.丰富的教学资源

丰富的课程资源是任何一所学校开展办学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农广校”办学3O年来,围绕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立起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库,既包括“农广校”自己开发的课程,也包括购买、借调的其他办学主体的课程资源,如广播电视大学、党校系统的相关课程等。在具体教学中,“农广校”还根据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优化配置这些课程资源。同时,“农广校”利用卫星电视、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信息和传播技术、手段,构建了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管理系统,搭建起了较为完善的远程网络教学平台,使这些课程资源能够顺畅地通过基层教学站点。此外,“农广校”还拥有电视台固定的播出栏目和固定的卫星播出频道,定时播出教育教学节目。基于此,“农广校”能够为广大农村居民创造更多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也为满足农民不同层次和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提供了可能性。

三、“农广校”转型之路径

1.政府认识转型,加强对学校的支持力度

各级政府应认识到农民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居于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地位,增加对农民教育的投入,是实现教育公平、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的主要途径。一是将“农广校”的发展纳入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中,并以立法的形式明确各级政府在推进农民教育发展中的职责和任务。二是改善办学条件。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卫星通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为农民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和机会。各级政府应当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积极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缩小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为农民提供优质、丰富的教育资源,把农村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三是各级政府要给予必要的财政支持与政策扶持,设立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经济社会效益良好的“农广校”建设给予积极支持,每年奖励一批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乡镇和社区,不断激励“农广校”工作者开拓、创新,为“农广校”转型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

2.功能定位转型,全面服务新农村建设

秉持科学的教育功能观,功能定位科学是“农广校”实现成功转型的前提。只有正确认识农业广播电视教育的本然功能,恰定进行办学定位,才能在其本来能够有所作为的领域尽职尽责——既不虚妄自大、盲目承担纯粹属于政府的职能,也不妄自菲薄、放弃根本职责。“农广校”最重要的办学特色就是直接面向“三农”,因而,“立足农村”、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农广校”必须始终坚持的办学方向。因此,“农广校”要以全面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己任,凡是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教育培训服务,“农广校”都要尽力提供。“农广校”首先,要突破单纯举办农业中专教育的狭隘视野,进一步扩展自身职能和服务领域,积极开展现代农业技术培训、社会文化生活教育、民主法制教育、思想道德和时势政治教育等,努力把“农广校”办成农民的“开放大学”、“学习服务中心”和“教育资源中心”。

3.管理体制转型,增强办学自主权

以中央集权为主导的现行教育管理体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基层“农广校”的办学自主权,影响了基层分校办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改革高度统一的管理体制,提高基层“农广校”的办学自主权已成为新时期“农广校”成功转型的必然选择。尤其是要给予基层“农广校”进行办学实验的权力。例如,在一些市场经济发达地区,部分“农广校”的教育培训项目已经具备了实行市场化运作的条件,要鼓励这些地区的基层“农广校”参与社会化、商业化教育培训服务。同时,实行严格的“农广校”岗位责任制和绩效管理制度,以便督促他们认真、系统地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趋势以及农民的实际教育需求进行调研,并在此基础上开设专业和设置课程,提高办学效益。

4.工作重心转型,积极投身农村社区教育

工作重心转移是落实功能地位的重要措施之一。近年来,我国社区教育实验正在由城市向农村不断推进,社区教育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农村社区学习中心作为发展农村社区教育的主要载体,在实践中显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已经建立了20多个“农村社区学习中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但也面临着课程与教学资源不足、工作人员匮乏等困境。“农广校”应发挥自己教学资源丰富,传播手段现代化、体系完整等优势,积极参与到农村社区学习中心建设中去。可由中央“农广校”统筹规划,以市(地)“农广校”为依托建立社区学院,以县(市)、区“农广校”为主建立社区教育学院,在街道、乡镇建立社区教育学校,居民区、村建立社区教育工作点,构建中央、市(地)、县(区)、街道(乡镇)、居民区(村)“五级”社区教育网。

5.队伍结构转型,打造一支新型师资队伍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各项社会建设的主体,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工作者队伍是“农广校”转型的重要内容。依据“农广校”的功能地位,我们认为师资队伍的转型目标是:重构一支以专职管理者队伍为骨干,以专兼职教师队伍为主体,以志愿者队伍为辅助的“三位一体”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科学的专业化复合型的队伍。具体措施为:一是精简、补充专职管理者队伍,使之能做到管理的科学化和专业化。目前我国“农广校”专职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着年龄结构偏高、专业背景不匹配等问题。因此,我们建议,精简目前专职管理队伍,同时向社会公开招聘具有成人教育、社区教育、现代远程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等专业背景的专业化管理人员。二是调整专、兼职教师比例,进一步扩大兼职教育所占的比例,做到以兼职教育为主体。应建立“能者为师”的兼职教师选聘机制,有针对性地从各级各类学校、企事业单位中选聘优秀的兼职教师。三是建立一支动态的志愿者队伍。将各个领域热心公益的人纳人到志愿者队伍中,尤其是动员社区教师、医生及离退休老干部、老专家,鼓励并组织他们服务于农民教育,将潜在教育资源转化为现实教育资本。

6.教学方式转型,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方式必须与教育对象学习规律和特点相适应。“农广校”主要服务对象是农民,他们多为成人。因此,现行教学方式应由“普教型”向“成人型”过渡,以最大程度地契合成人及其学习特点,提高教学实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一是案例教学法。该方法具有灵活性、真实性、启发性等显著特点,非常适合于农民整体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不愿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等特点。因而,“农广校”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特别注意收集当地比较典型的范例,通过对发生于农民身边的、真实的案例进行分析,树立榜样、提升信心、总结经验,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开拓视野、学到知识、提高能力。二是现场指导教学法。农民参加学习或培训是为了解决现实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具有非常显著的“学以致用”的特点,往往是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迫切希望能够把所学的新知识和新技能运用于实践,并且通过实践检验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正确性与可行性。因而,“农广校”的教育培训项目应尽可能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突出实践性和说服性,切实提高农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