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学专业知识

农学专业知识范文精选

农学专业知识

农学专业知识范文第1篇

1.1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必要途径

农业科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大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也是农业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无论是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治、环境资源调查、畜牧、养殖,还是花木栽培,都不可能在教室里完成,都需要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都需要在实践中创新和探讨。只有通过实践教学,把理论运用于实践中,在实践中观察和发现客观现实与原有理论的矛盾,才有可能创造出新的理论。农科毕业生一般到农业战线就业,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有一大批农业科技人才。作为农科院校,必须根据高等农业教育的规律和农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农业科技发展趋势为导向,结合农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要,从实践教学入手,在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上下功夫,实行早训练、早开发,使农科学生真正成为未来农业科技创新的先锋。

1.2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校要引导大学生融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潮中去,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所掌握的技能,力所能及地为社会提供服务,尤其是利用自己的特长,参与地方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农科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已经初步掌握了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成为某方面的准专业人才。在“科技服务”为主体的社会实践中,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聪明才智,组织他们到田间地头,通过科技宣传、普及农业实用技术,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2“科技服务”为主体的社会实践组织管理与实施

2.1“科技服务”为主体的社会实践组织管理

(1)宁夏大学农学院成立了社会实践领导小组。社会实践领导小组的工作职责主要是结合大学生专业特点,统筹规划和设计“科技服务”为主体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并进行决策、宣传、动员和组织。

(2)将“科技服务”为主体的社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体系。

(3)设立了专门的学生服务社会实践基金。学院制定具体的服务社会实践基金管理办法,为学生服务社会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学院同时也规定:根据互惠互利、双向受益的原则和“对于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型的高校,鼓励学生开展社会有偿服务”的精神,通过这种形式筹措了实践经费,使学生“科技服务”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了资金支持。

(4)建立服务社会活动档案和记录卡。农学院对学生“科技服务”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分类并赋予一定的学分值,设计并制定了服务考核指标和程序,每学期进行一次登记和考核,及时计入学生学业档案。学校会发给学生一张记录其在校4年所进行的全部社会服务活动记录表,以证明其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所获得的业绩。

2.2科技服务”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形式

针对“科技服务”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宁夏大学农学院对学生、教师和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占96%的被调查者是认可和喜欢“科技服务”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并认为它是最有意义的实践活动。根据农学院学生的专业特点与农学院实际情况,学校组织实施了以下形式的“科技服务”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

(1)组织学生参与农学院专家服务团。农学院建立有13个由专家、教授组成的服务地方专家服务团,组织学生与专家服务团建立联系,学生可以直接参与服务地方社会的实践活动。

(2)组织学生参与农学院教师的应用性科研项目和横向项目。

(3)力求将以上2类项目与服务地方项目相结合,使创新性项目和挑战杯项目能直接应用于社会实践,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

(4)成立了以学生为主的农学院学生科技服务团,并按专业进行分组,作为服务地方科技的组织机构,统筹学生为地方提供科技服务的工作。服务团每年选派约10名优秀大学生到银川市郊区或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进行挂职锻炼或志愿服务,在学院专家或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周末、假期到户、到园区开展志愿服务,积极服务当地的新农村建设。大三动物科学专业学生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到养殖企业和食品企业中实习,了解生产的实际状况,对于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5)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水平和不同能力的学生,分层次安排参与科技服务活动:高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可直接参与教师和企业的科研项目、技术革新,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事技术培训、技术服务等活动;低年级生专业知识欠缺,可参与知识培训活动或参与专业性不太强的技术性劳动,还可向农民发放相关农业知识的宣传单,从而达到学知识、长才干的目的。

(6)在“学雷锋”活动中,组织农科类大学生,尤其是园艺专业和植保专业学生到西夏区盈北村大棚种植户中进行科技服务,帮助农民解决蔬菜种植相关病虫害防治的问题。

3宁夏大学农学院“科技服务”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成果

农学专业知识范文第2篇

思想道德方面,大学里参加了学院组织的党训班培训,全面学习了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稳定,自觉遵守《学生行为准则》和学校规则制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系集体;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自觉抵御封建迷信等错误倾向;树立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价值观,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当个人与集体、国家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坚持把国家、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认真参加学校及系上组织的各项政治活动,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我曾参加党校系统学习并取得结业证书,积极主动地向党组织靠拢。

专业知识学习方面,我明确个人学习目的,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大学四年里,我系统全面地学习了本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中,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力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在学校期间,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及专业方面的工厂实习活动。在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同时,还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培养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积极参加学生科协及科学研究活动中的各项活动。

我在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也不断参加学生会的工作,我在大学四年里,曾担任大学农学院植物保护系学生会宣传部副部长,大学农学院植物保护系学生会宣传部部长,xx大学农学院新闻中心编辑部主任等职务。同时在班级曾一度担任班级的宣传委员。在做学生干部工作的日子里,自己感觉真的很充实,同时也学到了许多,感觉这里真的懂得了很多。

当然在自己获得了许多的同时,学校也给了我众多的荣誉:曾多次获得单项奖学金;-年获得“优秀学生干部”称号;-年获得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优秀团员”称号;年获得国家助学金。当然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更重要的是我们要面对未来,未来是美好的,当然美好是需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开拓。相信在学校,学院领导和老师的关心和支持下,我的明天回变得更加美好。我在获得成绩的同时,也不断注意自己身心的培养,大学四年里,我掌握了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参加学校、系和班级组织的各项体育活动,身体健康,体育合格标准达标。在心理方面,锻炼自己坚强的意志品质,塑造健康人格,克服心理障碍,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大学四年,塑造了一个健康、充满自信的我,自信来自实力,但同时也要认识到,眼下社会变革迅速,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会不断严格要求自己,以做到最好。

农学专业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土壤学》课程;教学改革;农学

2015年11月,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起社会各个领域的关注。教育的根本是人才和教育资源的供给侧,而目前看来效率较低,难以满足社会的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出发,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就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与配置,改变供给的过于单一,从而建立丰富、多样化、可供选择的供给侧结构,为受教育者提供多方位、高质量的教育,以满足不同受教育者的个性化发展,使其能够适应社会各行各业的需求[1]。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农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大国三农”情怀,引导学生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树立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意识和信念,增强学生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学农、知农、爱农的“三农”创新人才[2]。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更是自然环境这个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大气、水体三个环境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水体和大气中的污染物经过转化和运移,最终汇集于土壤中,致使土壤大面积污染,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和工业的废水、废气、废渣以及农业生产中大量撒施的化肥等有毒有害化学品,使得我国土壤污染日趋严重,污染事件频频发生,如:2009年,湖南省浏阳市镇头镇双桥村发生镉污染事件,造成多数人镉中毒。2010年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镇由于附近公司非法排放污水导致当地儿童多人血铅检查铅含量超标。2009年发生在长沙湘和化工厂的“三废”污染,导致当地土壤镉污染,2013年发生湖南“镉大米”事件,大米中的镉严重超标,造成严重的危害。鉴于此,我国急需大量的土壤治理及土壤保护的专门人才。而与此相反的是,一些院校对《土壤学》课程,甚至农学专业没有正确地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土壤学》课程教学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土壤学》是农林类学科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也是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利用、地球科学、土地管理、土壤培肥,土壤管理及园林规划等其他相关专业的必修课,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农学专业四年的本科教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3]。《土壤学》课程涉及的面较广,涵盖土壤的组成和物理化学性质(包括固、液、气三相),土壤的形成过程(包括形成与发育过程,结构及力学性质,胶体界面的化学反应,土壤营养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和土壤的利用和管理(土壤肥力与养分管理,土壤资源利用)等内容。当前,我国土壤污染及退化严重,《土壤学》成为关乎国土安全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程。在《土壤学》的教学中,由于每所学校不同专业涉及的研究领域和关注重点不同,导致其教学的重难点、教学方式等方面也存在差异。我国是农业大国,对农业专门人才的需求量较大,培养大量农业人才,促进农业生产行业的快速发展是农业院校的首要任务。然而,受到各种新专业及热门专业的影响,农学专业的发展面临着较大挑战,需要有效地采取应对策略,促进农业院校专业教学的可持续发展[4]。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农学院校《土壤学》课程的特点及其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结合农学专业的特殊性和学生的适用性,对《土壤学》课程教学的理论基础、课程实践和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旨在使教学的内容更贴近农学院校的特色。

1《土壤学》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及现状分析

1.1课程内容知识点较分散,教学难以面面俱到

《土壤学》课程涵盖的内容较多,包括:地质学基础理论知识,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肥料与施肥技术,土壤环境过程及土壤管理与保护等基础知识,这些都是《土壤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师通常按照课本和教学大纲的授课,分别讲解各个知识点,很难将课程内容进行融合和相互渗透,造成学生在实践应用时,不能把知识点整合、消化,遇到问题无法独立分析[3]。

1.2授课方式较为老旧,课堂气氛较为死板

《土壤学》课程涉及的内容较广泛,但是教学计划基本要求该课程在一学期内完成,导致每部分知识点的讲授都只是蜻蜓点水,无法深入;其次,《土壤学》课程理论教学主要采取的是传统多媒体教学方式,授课内容基本上每年不变,且所用教材主要集中少数几个版本,课程内容较为陈旧。在实验教学方面也是由教师统一讲解实验的目的、方法、步骤和结果等,学生根据统一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得出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5]。

1.3实践教学过程流于形式,考核形式较为单一

实践教学应该辅助理论知识,使学生切身体会并感受所学专业知识的应用领域,从而使其对所学的理论知识点有深刻的感性认识。然而,目前大多数高校学生的实践教学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量,大多走马观花、流于形式,学生缺乏真真正正动手及实践的机会,如土壤调查中很少有实地踏勘、土壤分布及分类观测等实践内容[6],导致学生对理论的掌握和领会稍显欠缺,难以使理论知识进一步得到升华。

1.4忽略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课程学习多是纸上谈兵

《土壤学》这门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必修课程,但是目前教学内容多是重理论,轻实践,实验教学的实践时长较短。此外,由于实验课程中涉及土壤的消解,需要用到硫酸、盐酸等强酸或强碱溶液,危险性较大,所以很多实验内容都被省略掉,或者老师提前进行试剂的调配和实验仪器的调试,而让学生在“半成品”中进行实验学习,学生按照实验指导教材,机械式地完成实验课的学习,虽然保障了学生的安全,但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学生动手的机会,学生无法独立的完成整个实验过程,然而不管在以后的工作中,还是继续科研学习的过程当中,实验操作的熟程度都是极其重要的。

2《土壤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2.1推进授课形式的多元化,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将成为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在土壤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选择多种教学形式的融合,同时也不能完全摒弃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方式,比如可在教学内容中增加土壤学相关图件、视频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同时,教师可以通过QQ、微信、学习通、MOOC、雨课堂等教学手段弥补课堂教学的有限及不足,教师可以结合研究课题中实际出现的问题提问学生,并留给学生时间查阅相关文献或资料,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与学生互动交流,相互提问和回答问题,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有强烈的课堂参与感,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上课不再感觉枯燥,又提高了学生的自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也可在课程教学中增加一些关于《土壤学》相关的学术报告演讲,以及近期与土壤相关的环境问题的新闻报道、研究成果等增加教学的生动性及趣味性。

2.2采纳多元化考核方式,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目前,高校对学生成绩考核方式还是以平时成绩(60%)+期末成绩(40%),“重期末,轻平时”是本科教学存在的普遍现象。在《土壤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避免这些考核弊端。学生一味追求期末考试分数,平时不专心听讲,考前再突击死记硬背知识点,容易束缚学生的创造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掌握的知识不牢固,学完就忘,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基于此问题,在制定课程教学考核计划时,应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质量考察,将学生课堂笔记,课堂发言,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课堂讨论的表现纳入平时成绩考核中去。考核内容可以选择提出多个与土壤相关的主题,让学生结合课程理论学习,并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搜集的资料,整理PPT进行讲演和作品展示。期末考试的题型进一步进行科学划分,尽量降低机械记忆的内容的分值,增加开放性论述题及比较灵活的题型,学生在答题时是经历知识再加工的过程,加深对学习内容的记忆。

2.3立足于专业要求,完备课程体系

在进行《土壤学》教学时,应对学生的知识需求进行深入的调研、分析和总结,课程重难点的设置要围绕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根本宗旨,发挥农学院校的特色,要注重传授知识广度、深度和实用性。在结构上,应秉承科学交融、科学规划课程结构,不断完善课程体系。课程教学应统筹安排,充分挖掘现有的教学资源,注重与其他课程板块的互补与衔接,循序渐进地进行课堂教学,在教学中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土壤学》课程涉及的教学内容面较广,所依据的参考教材多以黄昌勇等编著《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土壤学》[7]为主,以土壤养分循环这一章内容为例,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包括土壤的养分元素、土壤的养分形态和有效性、土壤养分元素的转化与调节等土壤养分的基本理论知识,并以土壤养分含量及循环与作物生长,土壤养分调控与土壤肥力,土壤养分的评价和管理作为土壤学与农学相关专业发生关联的切入点,强调保护土壤,特别是保护耕地土壤数量和质量的重要意义。在教学改革中充分体现土壤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应用的有机结合,以及土壤学知识与农学专业交叉渗透,使学生能尽快掌握土壤学基础知识,指导农业生产与实践,学以致用,活学活用。

2.4《土壤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措施

增加翻转课堂视域下实验课微视频教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视频,生动、形象地展示实验内容,把实验中较危险的,学生容易混淆的内容清晰展示出来,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包括土壤样品的采集,土壤元素的测定等内容。在教学方法上也可选择进行一些改进,比如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更多地让学生描述实验具体步骤。对于实验内容,可以构建阶梯式实验环节,包括: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对于基础性实验可以对实验内容进行精炼,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实验的基本操作,熟悉一些常用的实验仪器及在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让学生对实验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综合性实验,是让学生掌握各类常规测定方法,包括土壤重金属的形态分析,水体中氮、磷等水体富营养化元素指标的测定过程等等;设计类型的实验涉及的学习内容,是在掌握前两类实验内容的基础上,由学生自己规划实验方案,并和小组合作完成,通过完成实验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考虑到安全性,实验可以开展多班制、小班制,教师可以有精力兼顾到所有学生。在选课前教师可将课程内容和提纲到学校的网络选课系统,学生在选课前可了解到实验所用的试剂、器皿及仪器的使用方法。教师也可通过学生交流平台,实时了解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完善专业实验室的硬件条件,要求每位学生都能够亲自动手做实验,从而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最后,可适时安排学生去专业实验室或者专门研究机构进行参观学习,使学生能了解最新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

3结语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土壤则是农业的基础。如何使人类—农业—土壤之间的关系趋于良性,是维持整个国家甚至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由于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加快,人类对土地资源的破坏日趋严重,植被破坏、土壤贫瘠和作物产量下降的形势严峻,给我国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我国急需农学专业的专门人才来改变当前环境现状,《土壤学》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重要课程。针对农业院校的的特殊性,可适当加强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养分,土壤肥力,土壤管理及利用等章节内容的讲解,并介绍土壤—土壤污染物—生态环境破坏之间的联系。同时,在授课过程中,应积极调整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考核方式亦可多元化。通过上述改进及进一步的探索,使教学的内容更贴近农学专业,同时有利于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2018年8月1日国家生态环境部实施《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和《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两项政策,建立农用地标准以保护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居住用地标准,从而以保护人类的安全生存环境,对于贯彻落实“土十条”,目的是要保障人居环境安全和农产品的质量。《土壤学》课程作为农学院校学生的基础必修课,正是要增强学生的生态理念,承担起保护土壤安全的大责,杜绝因土壤污染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及危及人类健康的不利影响。然而,目前《土壤学》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足,例如:授课内容过于分散,教学过程中难以做到面面俱到;授课方式较为老旧,课堂气氛死板、单调,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实践教学过程流于形式,考核形式较为单一,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实验教学忽略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等问题,需要不断探索,进一步完善,从而找到适合地方特色的适合农学发展方向的教学思路,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土壤学》课程时能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土地资源保护行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屠人凤,胡宏祥,徐启荣,等.农科《土壤学》理论教学改革探讨———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J].教育教育论坛,2019(27):115-116.

[2]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

[3]雷文娟,周向阳.《土壤学》在茶学专业的教学改革与优化[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11):100-101.

[4]王娜.高职院校农学专业可持续发展策略分析[J].机电教育创新,2020,51(2):119.

[5]王敬.新形势下本科《土壤学》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9(51):89-90.

[6]黄运湘,廖超林,尹力初,等.《土壤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农业教育研究,2009(4):22-24.

农学专业知识范文第4篇

(一)日本

在战后,随着日本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形成多层次的高等农业教育结构。日本的高等农业院校既有设在综合性大学里的,在综合性大学中称作农学类学部等;也有单独设置为少数私立大学的。截止目前,日本国内设有农学类学部四年制本科的综合性院校共有53所,这是日本高等农业教育的主体,另外还有7所农科大学及23所涉农学科的短期大学。日本的高等农业教育的研究范围扩展为环境科学、生命科学、人类科学、地球科学等许多跨门类、综合型学科。日本在1963年8月加入“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WTO的前身)后,为了适应经济国际化的趋势、适应经济结构的调整、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政府对高等农业教育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改革措施:一是调整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增招理工科大学学生,在此阶段高等农业教育也得到了空前发展;二是调整高等农业教育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从1963年开始,将1953年、1954年在12所国立大学农学部设置的综合农学科,全部改组为农业工学科、农业经济科等学科,实现了农学专业跨学科的融合;三是通过发展大学农学部、大力推进研究生教育等措施,多层次多形式培养农业人才;四是重视农学科研和成果转化。日本高等农业教育对农学科研十分重视,设置在大学和企业中的农业科研机构共有223个。一些大学通过在农学部设置了单科或多科研究部门的研究设施,开展各具特色的研究。如北海道大学的酪农科学,东北大学的草地开发,鸟取大学的沙丘利用,岩手大学的山地利用等等。在成果转化上,自60年代以来,各大学农学部通过二至三年计划,运用自身成果,对农场设施进行整顿和改造,使这些农场也具有了各自和特点。如北海道大学的寒冷地旱作机械化,带广畜产大学的草要酪农,宫崎大学的暖地酪农等等。由于日本这些教育制度的保障,高等农业教育自由、独立潜心研究基础科学和学术问题,研究成果累累、效益显著。

(二)德国

在联邦德国,几乎没有独立设置的农业大学,而是由设在综合性大学中的农业科学学院、高等农业技术学院、农业专科技术学院构成德国的高等农业教育体系。因此,德国高等农业教育的教学组织方式和教育层次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在人才培养上存在差别。一是农业科学学院,它着重培养从事有关农业科学及其相关科学技术的教学人员和科研人员;二是高等农业技术学院,这类院校大多是60年代末期由农业技术学校以及农业职业学校经扩建升格而形成的,因此,以实用技术为教育的重点,培养学生在农业生产部门及其相关部门从事职业的能力;三是农业专科技术学院,对学生进行专业农业教育,此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让学生到农业生产企业和农场进行实习,培养具体操作能力。德国农业科学技术的科研工作主要集中在大学中的农学院及高等农业技术学院中,因此在这些学院毕业的学生获得大学毕业文凭之后,可以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二战后的德国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之间联系的日益加强,农业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德国高等农业教育的纯学术性质研究已经开始向生产实际应用研究方向转变。通过教学和科研,不仅向学生传授农业科学知识和农业科学技术及方法,更加强调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和从事职业的能力。德国高等农业学校的一切工作都以促进农业科技的繁荣和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作为宗旨,来开展高等农业教育的结构调整及教学内容改革。

(三)美国

1785-1787年美国政府实施的《西北部法令》标志着美国高等农业教育的产生,此后的两百多年来,美国通过法律保障措施的不断完善,如1862年的《莫里尔法案》,1887年的《哈奇法案》,1890年美国政府实施的《第二个莫里尔法案》等,促进着高等农业教育的稳定健康发展。目前,美国开设有农业教育学科的大学约占高等院校总数的4%-5%。从美国实施高等农业教育的院校属性上来划分可以分成两大类型:独立建制的农业院校模式和综合性大学农科院系,美国的高等农业教育基本上是以综合性大学中的二级学院的形式存在,因此综合性大学中的农科类院系成为美国高等农业教育的施教主体。在美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学科特点表现为:学校立足于学生的需要和所在州发展的需要来安排教学与科研,极具区域传统与特色。比如东部的马里兰大学与西部的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在农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学科传统与特色上因具有鲜明的区域性而很不相同,而这正是学院存在与发展的依据。不仅开设与农业科学知识相关的专业课程外,根据当地经济与农业的特点开设的课程专业范围广、门类多,如: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农业技术类;为农村发展服务的经济、社会、政策、人口类;为城乡人民生活质量直接服务的综合类;还设有一些以农为主的研究中心,结集非农院系的教学研究力量来综合研究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这些专业设置与当地经济环境相适应,培养的人才也适应社会多方面的需求。此外,二战后美国政府就对高等农业教育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也促使美国的高等农业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四)荷兰

作为全球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的荷兰,人均耕地仅1.3亩,农业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4.9%,然而荷兰一直却是农产品的出口大国,列世界第3位,荷兰农业的优势得益于农业的三大支柱—研究、教育和推广的密切结合,其中教育担负着推动和促进荷兰农业高速发展的重要任务。荷兰的高等农业教育是由少数国立综合性大学与地方农学院构成的“二元结构”模式,荷兰现有综合大学12所,以瓦哈宁根农业大学为例,它是荷兰国内唯一的一所综合性农业大学,它下设一所学院和七所国际农业教育研究院,由此构成了荷兰的高等农业教育和科研的网络中心。瓦哈宁根大学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科研能力的高级农业人才,因此在教学中,渗透科学研究的思想,使教学与最新科研成果相结合,发挥学生们对科研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立足于社会需求,以市场为导向,所设专业覆盖面宽,学生知识面宽,也为以后的就业和发展提供了较大的回旋余地;并注重学生的实践学习,不仅为学生提供在校内的实习基地实习的机会,而且还能到校外基地实习;相对集中的国立综合性大学和地方农学院,能够得到政府大力支持,确保了教学质量。

(五)英国

英国的高等农业教育可以概括为“三元结构”模式,主要由综合性大学、地区学院和独立学院组成。涉及农业教育的综合性大学有15所,在这些大学里设有农学学院、生物科学学院、畜牧兽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环境科学部、动物生理学院、食品科学学院、营养生物化学学院、植物科学学院等,学院内部再设立涉农学科和专业。综合性大学是在1918年第一次欧洲大战结束后,才把农业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农科是综合性大学的一个后生学科。地区性涉农学院则是融科研、教学、推广于一体的,是社会培养农学类专业人才的生力军。以英国目前最大的公办农业院校——哈珀亚当斯农学院为例,该学院于1901年创立,有近100多年的农业教育历史,主要进行全日制本科教学,兼有专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同时大力发展职业和继续教育。学校开设有作物科学与生产、植物保护、环境科学、动物科学与生产、农业工程、农业和食品市场、农场和商业管理、农业经济、土地管理、休闲与旅游等专业。其办学宗旨是:第一,发展学生的关键知识和实践技能,发挥个人潜能,提升终身学习能力;第二,通过理论学习和和应用能力拓展,丰富学生的知识和理解力;第三,加强学生专业知识能力和相关联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哈珀亚当斯农学院对4年制本科生与3年制专科生实行“三明治”的培养模式,即3年(专科2年)学校教学,1年(本科第3年、专科第2学年)在企业与农场进行实习工作。学校有专门的教学农场,面积约93㎡,独立经营管理,但以服务教学科研为主。学院的毕业生基本上都参与到与农业相关的农场、企业中工作,学以致用。

二、对我国发发展高等农业教育的启示

我国是农业人口大国,中国农业以7%的耕地养活世界上20%的人口,因此,农业对我国的政局和谐稳定、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幸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是社会发展的直接保证,如果我国的高等农业教育没有更大的发展,农村和农业经济上不去,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就无法得到保证,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也难以持久有序健康地发展。

(一)重视高等农业教育,加强政策支持

纵观发达国家高等农业教育发展史,将其视为国家的重要战略给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我国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当高度重视高等农业教育对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注意运用立法和拨款相结合的手段来干预我国高等农业教育政策的形成,抓紧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对农业高校提供优惠和倾斜政策以及相应的保障制度,以确保政府指定的有利于高等农业教育政策在实际运用中得到真正的贯彻执行并进行及时的调整;对农业高校设立专项资金、增加财政拨款,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高等农业教育投入,扶持农业高校的发展,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努力创建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崭新、开放的农业教育体系。

(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合理布局

世界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多元智能理论”之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作为个体,每个人所拥有智能的不同各具特点,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也构成了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在不同环境和教育条件中,人们智能的发展方向和程度有着明显的区别。因此,在教育改革中要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区别化,树立新的学生观、教学观和评价观,鼓励教育对学生多种不同智能不同程度的组合的培养,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同时,发挥不同学生群体的优势智能,发展其独特性以强化学生个性的张扬。此外,我国的高等农林院校基本上是部属与省属两种,从国家宏观上看,地方和部属农业高等院校仍存在“大一统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重叠”、“低水平重复”和“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等现象。部属与省属农林高校在教育软硬件资源上的差别、区域经济和文化传统的不同以及社会对人才的多层次需要等,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应研究全国农业院校的整体合理布局,做到区域性与层次性的协调统一,做到定位更加准确。

(三)加强实践与科研训练,重视能力培养

日本农业院校四年制本科学生,在离校前要用一整年的时间接受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训。因此,应当重视高等农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中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途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和保证学生的实训,增加实验室投入,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拓宽学校与社会联系的渠道;重视高等农业院校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使学生掌握农业高新技术,培养追踪前沿技术的能力;同时,要加强高校与科研机构、高校与政府的合作联系,注重资源共享与交流合作。

农学专业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乡村振兴;实践育人

一、高等农业院校社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意义

(一)开发调动人力资源,弥补乡村人才短板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造就更多乡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而实际情况显示,我国目前乡村发展不充分,城市的工作、职业前景和生活环境等皆强于周边乡镇,因此大批青壮年背井离乡外出务工,乡村中出现大量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部分村落以致出现大量的空闲宅基地和闲置土地,形成村落“空心化”和人才“荒漠”[2]。另外现阶段中,我国农业还不能在短时间内实现规模化大面积生产,广大农民的各类生产技术仍然不足,急需高水平技术人才的支持。因此,引进人才与技术是真正的治本之道。高等农业院校学生利用一技之长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解决农民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可以在较大程度上缓解乡村振兴人才短缺矛盾,弥补人才短板。

(二)激发农业院校活力,提升学生思想素质

农业院校学生为乡村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并在服务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学生通过参加如“三下乡”社会实践,将学到的知识与乡村基层一线问题有效地融合并加以运用,全面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学生深入掌握农业基础知识的同时,扩展个人视野,练就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出众的实践能力。培养农科学子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意志,增强社会责任感,励志推进并尽心服务于农业现代化。

(三)加强校地合作互补,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校地合作是农类高校办学的必由之路,通过农类高校学生社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活动,高校与地方进行无缝对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携手合作、良性互动的“双赢”局面[4]。利用高校知识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农业大学学生的社会实践促进农村经济繁荣、乡风文明[5]。不断推进新时代乡村文化繁荣发展,引导并形成一种崇尚科学、健康积极、文明向上的乡村文化氛围,增强村民们的文化自信,为乡村注入新鲜血液与蓬勃的希望,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四)发挥高校科技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高等农业院校学生作为专家与农民之间的桥梁,将新时代的科学技术与优质的服务带到农民身边,送科技下乡,将农业生产中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作为科研攻关方向,把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动能[6]。既帮助农民开了眼界,长了知识,又给农民带来了信息、科技、希望和信心,以此掀起一股在农业生产上学科学、用科学、靠科技致富的热潮,大力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7]。

二、高等农业院校社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

近五年来,为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助力国家脱贫攻坚工程,汇聚青年学子蓬勃力量,共筑乡村振兴梦想,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一懂两爱三有”人才,中国作物学会、教育部植物生产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农学院协同发展联盟开展了“走进乡土乡村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紧跟全国高校的步伐,积极开展了乡村振兴实践工作。专家、学生走入政府、走入乡村、走入企业、走入田间地头,了解当地实际情况,解决种植方面的技术问题,查找当地实际困难,不仅加深了对国家战略的了解,更能掌握乡村振兴实施的第一手资料,既增强了沟通能力,又培养了大学生的家国情怀。

(一)开展乡村社会实践活动,拓展学生农科视野

为响应全国农学院联盟的号召,落实团中央、教育部、、中央文明办、全国学联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稼墙培根计划”,自2016年起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连续五年选派农学系、植保系、种子系、植科系四个教工党支部联系四个学生党支部,对口援建黑龙江省望奎县、拜泉县、林甸县的11个部级贫困村,落实到一镇一村一合作社一社区,开展了主题为“助力精准脱贫、聚力乡村振兴”“走进乡土乡村,讲述扶贫故事”“乡村稼穑情·振兴中国梦”“走进乡土乡村、助力乡村振兴”等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

(二)开展贫困地区调查研究,锻炼学生实践能力

为了让乡村振兴发挥出实际效用,实践团队走田间、进农家,对当地农业发展状况,当地人口结构、住房情况、收支结构、种植情况、贫困原因等进行问卷和访谈调研,同时各实践队伍分别进行了农村教育、农村医疗与社会保障、农村土地流转与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农民收入与农民经济发展四个主题的自主调研,征求了当地村民对扶贫政策的意见,使部级贫困县里的贫困村的各项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五年来,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实践服务团的学生对口援建11个部级贫困村,完成了村级调查问卷55份、农户调查问卷1100余份,并在问卷调查的同时,记录了解了每个贫困村的实际情况、农户的实际情况和普遍反映的问题。调研走访结束后,学生了解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劳动力、家庭收入、政策补贴情况,并向村民们推广了农天下APP。扶贫攻坚不仅要给予物质援助,更重要的是将好的技术和品种带给农户,找准各部级贫困村贫困的问题所在,发挥农学院专家优势,坚持在农业技术上和项目引进上的长期相助。通过大量实践工作,学生们深刻认识到要想乡村振兴,应鼓励当地有志向的贫困户率先致富,带动其他贫困户逐渐脱贫致富。实践团队深入社会、了解基层,主动关注社会需求,加强与企业、市场的联系,充实实践活动内容。学生在接触乡镇企业的过程中,增强市场意识,强化问题导向,锻炼创新思维,达到了学用一体、产学结合的目的,在参与实践活动中养成了良好行为习惯,积极投身祖国建设,彰显了实践育人效果,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果的实践转化。

(三)开展强农兴农帮扶活动,培养学生担当意识

在实践过程中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聚焦贫困农户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实践团成员以“一个成员帮扶一户”的方式进行精准帮扶,在实践过程中与农户建立感情,实现“成员+农户”的点对点精准帮扶,进一步为学生与农户、专家与农户建立联系。实践队伍面向农业绿色发展的重大需求,结合科研转化,因地制宜,将科研成果、研究项目与实践基地实际情况相匹配;通过邀请相关专业教师、技术员以技术科普团、制作微课程视频等形式开展实用技术示范推广。农科学子结合家乡实际或实践的乡村,根据家乡当季农产品销售情况打造网络“带货”营销活动的乡村特色农产品品牌,通过规划乡村精品旅游体验路线帮助农民致富,通过实际行动,领悟农科学子肩负的“强农兴农”的时代责任。

(四)开展乡村帮学支教工作,锻炼学生专业能力

总书记说,扶贫必扶智,阻止贫困代际传递。通过组织乡村夏令营、面对面交流、线上交流等形式的活动,实践团在学业、成长等多方面尽全力结对帮扶学生。每个小队在实践过程中到当地村小学开展乡村夏令营活动,对帮扶贫困户家庭的学生开展全方位的辅导。同时,面向当地中小学生开展农业知识、植物知识等的科普活动,拓展当地学生视野,加深他们对农业和自然的热爱之情。学生在返校后,与留守儿童进行心理上的沟通与文化课方面的沟通,建立了长久、可持续的联系,形成了支教支农有效发展的良好局面。

(五)挖掘扶贫先进典型事迹,加强榜样示范引领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通过科学设计和选材先进典型活动,使学生耳濡目染,自觉主动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实践团通过听取当地村官的扶贫措施,挖掘他们的扶贫故事,学习他们在扶贫攻坚工作中表现出的精神,以身边优秀的代表为典型案例,从他们的成长经历、价值选择、工作故事中,感受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对先进典型的价值认同和情感。(六)推广学校新型种植品种,长期服务地方经济实践团队适应农业绿色发展的重大需求,结合科研转化,因地制宜,将科研成果和研究项目与实践基地的实际情况相匹配;邀请相关专业教师和技术人员开展作物新品种应用、节水增效栽培技术、绿色防控技术等实用技术的示范和推广。在黑龙江省林甸镇工农村和望奎县,农学院专家考察了当地大豆的种植密度、株高、开花、分枝、虫害等情况,实践团队推广了大豆新品种东农豆252和东农豆253,推广当年共试验种植该品种大豆近40000亩,为当地精准扶贫工作作出了贡献。发挥农学院专家优势,坚持在农业技术上和项目引进上的长期合作。实践团在实践中继续深入探讨和思考未决问题,开拓新课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现代农业发展提出更多的建议。在专家教师的努力和实践团的参与下,以建立联系、找准问题、精准帮扶、长期相助为原则,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既服务了地区经济,又助力了扶贫攻坚工作。

三、高等农业院校学生社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思考

(一)活动认识高度有待提升,应加强价值教育引领

现如今乡村振兴实践活动大多数仅局限于增强高等农业院校学生的社会责任和实践能力,少有从政治战略的视角出发进行系统分析[8]。学生接触社会性工作的机会相对较少,缺乏社会经验,长期在校内学习使学生对社会经济发展了解得不够深入。因此,增强农科类大学生乡村振兴的意识,应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主动投身到乡村振兴社会实践中,将农业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学习民族传统文化及精神,秉承优良传统,努力加强价值引领。

(二)活动参与度不够,应开展多种渠道的宣传

当前,乡村振兴实践活动主要是学生根据个人意愿报名参加。学院在资金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限制使其在考虑社会实践的主要对象时,往往更加倾向于表现优秀的学生,例如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这使得活动参与度不够。应进一步以专题座谈会、知识大赛、征文、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等方式加强宣传“乡村振兴战略”实践内容,强调服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致力于寻找真正热爱农业和农村,勇于实践奉献的学生,切实增强学生参与实践的自觉性。

(三)实践连贯性有待增强,应建立长效合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