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学专业的知识

农学专业的知识

农学专业的知识

农学专业的知识范文第1篇

随着《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正式成为WTO组织世界贸易体制的三大制度之一,全球范围内的国际竞争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为此,世界各主要国家积极对自己的国际竞争战略做出调整,纷纷把知识产权提升到振兴和发展本国经济的战略高度。2008年6月5日,国务院正式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层面明确了我国实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提出“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的战略目标。

在此宏观背景下,国内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离现实需要以及应对未来竞争的人才储备需要还相去甚远,突出表现在三方面:一是知识产权人才层次不够合理:高层次研究型人才多,应用型人才少。这是因为招收知识产权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学校远多于招收知识产权本科生和双学士学位生的学校。二是知识产权人才知识结构不合理:法律知识厚,专业知识薄。三是知识产权人才分布不合理:在国家机关、公检法部门或大型企业从事知识产权工作的人才多,到基层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工作的人才少。为此,近年来我国高校中已有部分理工类、医药类或化工类院校开始设置依托学科专业或知识产权专业的双专业、双学位人才培养体系,使这一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依托农科专业背景的双专业、双学位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却实属罕见。随着农业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地位的提高,以及农产品贸易的增加,与农业有关的知识产权人才更加稀缺。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专项任务中明确要求“充分发挥商标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第23条),完善理标志保护制度(第32条)。因此,贯彻《纲要》精神,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我国大量基层农业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的一项长期任务,必将需要大量既懂农业生产技术知识又懂知识产权的人才。农林院校通常是以农业和生物为优势学科,通过实施知识产权双专业、双学位教育,能够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知识产权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出更加符合地方经济发展要求的应用型知识产权人才。因此,在农林院校中面向具备相关专业背景的学生开展知识产权教育,是大批快速培养社会需要的农业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捷径,知识产权双专业、双学位教育是农林院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最佳模式。

2.农林院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

2.1 农林院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目前,我国对知识产权人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提出,“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据此可以认为,知识产权的外延至少应当包括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是一个跨越多个学科专业,涉及到法律、科技、经济、管理、文化等多学科内容的专业。农林院校在进行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时,应当结合本校的传统优势学科,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依托,重点培养具有动植物科学与技术及其相关学科背景的知识产权人才。因此,农林院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应当是,具备动植物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知识背景,能够理解相关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前沿动态,具有适应面广、适应性强等优点的农业知识产权复合型普通人才。

2.2 农林院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定位

当前多数学者认为,知识产权应当是法学和管理学两个门类的集合。知识产权专业的知识结构应当依托法学和管理学为基础建构。当然,前提条件是学生具备一定的理、工、农、医专业背景。由此可以推断:农林院校知识产权人才知识结构应当是:动植物科学与技术(或相关学科)+法学和管理学基础知识+知识产权核心知识。

2.3 农林院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模式定位

农林院校开展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应当选择本校优势学科和专业的学生,依托农林经济管理或者法学专业开展知识产权方向的双专业、双学位教育。这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在农林院校开展知识产权方向的双专业(双专业)教育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加学生就业的砝码;二是从学制上讲,在本科阶段高年级同步进行双专业、双学位教育能够缩短学制,容易为广大的学生所接受。

3.农林院校开展知识产权双专业、双学位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根据上述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目标、知识结构和模式的定位,笔者所在学校在开展知识产权双专业、双学位教育时主要进行了如下探索和实践。

3.1 专业分类

将全校14个学院的学生按照课程的相关程度划分为:动植物科学与技术、化学信息与工程、人文社科与传媒三个专业大类,但重点是第一大类。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设置相应课程,强化专业特色。如为植物科学与技术类学生增设的5个学分对应的课程是:植物品种保护法、地理标志保护与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具体如表1:

3.2 学分要求

辅修农林经济管理(知识产权方向)的学生必须修满70学分。理论学时45学分,实践环节为25学分。其中,必修课32 学分,选修课 13学分。学生毕业时必须撰写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知识产权方向)的学位论文,经答辩合格后,可以获得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知识产权方向)的学位。

3.3课程模块

根据农林院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定位,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可以设定法学基础模块、知识产权核心模块和管理学模块三大模块。

3.4 课程体系与教学计划

学生所学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部分。

必修课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业基础课设民法总论、诉讼法、农业知识产权、管理学原理4门课程,合计11.5学分,每学分按16学时计算。具体分配为,民法总论3学分,诉讼法3.5学分(共计56个学时,理论课46学时,实践课10学时),农业知识产权2学分,管理学原理3学分。专业课包括:着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信息检索与应用、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管理、专业英语、生物多样性公约、植物品种保护法,合计20.5学分。上述课程,除专业英语为3学分,生物多样性公约1.5学分,之外,其他各门课程均为2学分。

农学专业的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知识服务模式;农业科研;农业推广

中图分类号:S-0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10-1988-05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7.10.048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Service Model for the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Extension

GU Jun

(Tongfang Knowledg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100192,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knowledge service model of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ternet”, and by the large scal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gricultural S & T network bookstore, some knowledge service models for the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extension such as the technology-oriented knowledge service model, the problem-oriented experts interaction and consultation service model,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push service model with personalized customization, the promotion-oriented capability improvement self-service model, and the quantitative all-direction points records service model were summarized.

Key words: knowledge service model;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agricultural extension

随着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广大农村地区对科技知识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如何提供最新、最快的科技知识,以满足广大农技推广人员和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是当前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席指出:“我们是一个大国,在科技创新上要有自己的东西。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移扩散的障碍,是当前重要任务”[1]。2012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农民提供高效便捷、简明直观、双向互动的服务。”面向农业科研推广的知识服务模式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应运而生。

纵观国内外对农业知识服务方面的研究发现,在农业领域对知识服务产品的研发和推广目前主要是通过收集、归纳、集成农业数据库,将农业数据库直接服务于农业、农村和农民。而本研究提出的面向农业科研推广的知识服务模式,是基于中国知网海量的CNKI系列数据库资源和个性化知识服务系统建设而成的农业科技网络书屋,通过实施网站农业知识库服务、专家在线互动咨询、能力提升趣味答题、十万个为什么、知农APP、网站积分兑奖活动等多种知识服务方式,进一步实现农民、农业技术人员、农业专家在生产科技环节的实时互动交流,解决生产问题,提升农业技术人员个人能力,同时邀请农业领域专家严格审核把关,将农业技术人员反馈的知识,经过专业化、系统化分类、整理并完善,扩大已有的农业数据库,形成农业领域的大数据知识库与服务平台。本项目的实施与推广创新了中国农业知识服务的途径,为中国类似的农业科技服务平台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1 知识服务理念

知识服务研究在中国起步相对较晚,并且主要集中在图书情报领域[2]。国内图书情报界主要从产出的角度对知识服务进行定义,阐述知识服务的内涵,即知识服务向用户提供的是“知识”而不是“信息”,知识服务是信息服务的高级阶段和发展趋势。

国内从事农业科技知识服务主要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北京农林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V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情报研究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等多个单位,他们较早地开展了农业知识服务领域的相关研究。学者们对农业知识服务具体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农业知识服务的模式是由“农业知识服务平台+农业知识仓库”构成[3]。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已建成了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北京农林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建设的北京农业数字信息资源中心,与在京涉农机构联合采取共建共享的、采用集中式、分布式相结合的建库模式,现已建成拥有200余个数据库、上百万条数据的农业知识仓库,成为目前省级农业科学院中具有一定规模与特色的农业数字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2 知识服务模型

由于中国农业生产过程有很强的地域性、季节性、差异性等特点,不同地域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不一样;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域,所用的生产方法也可能不一样。因此,农业科技网络书屋的用户知识需求具有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等特点,针对农业科研推广的需求提出知识服务模型(图1)。

2.1 关键环节的知识服务模式(技术导向)

面向不同行业的用户所需要的知识内容不尽相同,这就要求知识服务机构根据特定用户群的专业化需求,提供专业化的知识服务[4]。同时知识服务要面向生产的关键环节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有效地指导生产经营决策,以提供对口的知识服务。

农业科技网络书屋根据中国农业实际生产品种与技术,组织全国不同农业生产区域农业技术专家,针对中国各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的基本情况和调整需求,遴选近年来国内外研发的适用的农业实用新科技知识,根据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农民读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编辑权威、实用、易学的农业科技知识单元和体系,以利于农民自学和农业技术人员进行科普教育,实现对农民的农业生产知识服务。共创建了1 000个专业知识库(表1)。

2.2 专家互动与咨询服务模式(问题导向)

用户在农业生产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无法解决,希望能不受时间、空间、系统、资源限制,使用社区论坛等参考咨询服务模式,按地域+产业的双分类模式聘请专家,通过“专家诊室+专家论坛”的形式,实时解决用户的问题。分农业科技网络书屋专家互动与咨询服务模式为专家式参考咨询服务模式、交互式参考咨询服务模式及合作式参考咨询服务模式(图2)。

2.3 个性化定制推送服务模式(应用导向)

农业科技网络书屋用户具有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等特点,用户已不再满足为其提供一般性的知识服务,而是需要提供解决具体问题的核心知识内容。因此,要针对用户农业生产经营等过程提供个性化的知识服务,结合收集的各区(县)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支柱产业等需求信息,设计个性化服务模板,知识机构服务人员给各区(县)书屋个性化配置农业科技资源,同时将农业生产、经营等领域相关的专业知识加以集成,开发知识精品资源供其使用,以提高知识服务的效率[5]。

个性化的服务强调根据用户提出的明确要求提供知识服务,通过用户在平台上的操作日志记录,深层挖掘用粜枨螅建立个性化服务机制。系统自动推送用户需要的知识内容,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知识服务,使用户便捷地获取所需要的知识信息,促进了知识的有效传播和利用,避免了用户不需要的知识信息对网络资源的占用。

个性化知识定制推送服务,以最低的成本、最少的时间让用户得到最大的满意度。农业科技网络书屋个性化知识定制推送服务模式(图3)。

2.4 自助式能力提升服务模式(提升导向)

农业科技网络书屋通过不同地域的农业技术人员出题,农业领域的权威专家审题,大众参与答题的方式,快速提升农业技术人员个人知识更新能力,同时提升基层群众学习各地实用农业科技知识的积极性。

通过严谨设计会员出题、专家审题、广大用户答题、网站管理员管理等数字接触点,从操作界面的交互设计、网站布局设计到功能的体验,结合人性化的情感服务进行优化,有效地引导用户参与他们最感兴趣的部分,形成闭环服务,让用户始终保持愉悦的心情。专家、会员各司其职,抓住用户心理,根据答题、出题、审题表现,给予不同分值积分奖励,进行服务定制和优化,留住了大量用户。广大用户通过在线答题考试来检测个人知识水平,针对薄弱部分加强训练与学习,逐步提升个人专业能力。

据统计,截至2016年10月底,有3 540个农业技术人员参与出题,334个专家参与审题,累计审题72 345道,入库52 700道。农业科技网络书屋自助式能力提升服务模式见图4。

2.5 全方位学习过程记录服务模式(过程量化)

农业科技网络书屋整合知识库学习、专家互动交流、能力提升答题等各模块的后台数据将会员用户的使用情况全过程记录,设置一整套用户荣誉体系,于2011年起开设了全国农业技术员积分兑奖活动网站,该网站设置了积分任务、积分规则、兑奖专区、砸蛋专区、积分奖励、会员等级等功能模块(图5)。

通过积分兑奖、砸蛋抽奖、金牌用户评选等特色增值服务功能,给用户带来新颖的娱乐性体验。将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学习与娱乐活动相结合,让知识服务的过程变得更轻松,创造极佳的用户体验,从而将知识服务价值持续有效地提升并形成闭环。

3 示范应用

3.1 农业科技网络书屋

农业科技网络书屋整合精选CNKI优质、权威农业科技期刊、图书、视频、挂图资源,推出了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生态、农机、农产品加工等农业细分领域的“农业科技网络书屋”版本[6]。2012年农业部以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建设项目为抓手,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网络书屋变“科技下乡”为“科技在乡”。2014年农业科技网络书屋通过部级科技成果鉴定,产品网址,首页见图6。

通过近6年的推广应用,截至2016年10月底,网络书屋用户数突破50万个,覆盖全国31个省(市)2300多个区(县),已经有1万名基层农业专家、23万农业技术人员、27万大户通过信息化平台开展自我学习与提升,每天坚持使用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在线学习的活跃用户已超过6万人(次)。

3.2 智慧农民十万个为什么

基于已成熟的数字出版与服务平台技术,聘请全国涉农领域专家、学者组成编委会,将生产、生活和学习中积累的丰富的工作经验,转变成实用的、直观的、权威的、科普的和趣味的问答性知识,经“在线选题-在线编撰”的层层把关、审核,开发系列实用技术电子书。运用XML语义挖掘、智能检索等技术,建设农业实用技术智能机器人知识库,能24 h在线问答(图7)。

截至2016年10月底,智慧农民十万个为什么已建成59 746条问答知识库、4 438个“新农民”微视频库(表2)。

4 建议与展望

本研究提出了面向农业科研推广的知识服务模式,即基于技术导向、问题导向、应用导向的需求,设计“关键环节的知识服务+专家互动与咨询+个性化定制推送+自助式能力提升+全方位记录积分”的服务模式,面向农业生产科技推广的目标用户群体,不只提供生产决策的科技知识,还需要专家实时解决问题,或者智能机器人24 h自助式服务,并且为了提高目标用户人群的使用率和知晓率,还需通过积分等模式给予荣誉回馈,此模式可推广应用到食品科技、资源环境等各行业知识服务产品。

建议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应用不断推新的信息技术,在现有知识服务的理念上,增加实时互动咨询、建设智能机器人XML知识库、自助式能力提升等模块,升级到“互联网+知识服务社群化”模式。

参考文献:

[1] 张峻峰,赵静娟,郑怀国.面向农村的知识服务模式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2):9797-9798.

[2] 谭翠萍,郑怀国,邱 琳,等.我国农业知识服务起源与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440-7441.

[3] 高 峰,王 剑.知识管理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以农业科学数据共享中心项目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2(8):184-187.

[4] 李宏伟.清华同方知网知识服务模式研究[D].辽宁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9.

农学专业的知识范文第3篇

 

一、农业经济转型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一)农业经济向专业化、多元化和全产业链模式转型,农业经济发展需要多元复合型职业能力人才

 

随着农业经济发展目标由单一的追求产量目标转变为质量、数量和综合效益的协同多目标,农业产业的发展也逐渐由过度分割的分段式农业向全产业复合型农业产业转型。这种转变一方面把千家万户的小规模经营农户有效衔接起来,将小农户通过产业化模式联合起来融进大市场、参与大流通。另一方面,这种转变将农业产业链条产前、产中和产后联结起来,形成了“六次产业”的一体化经营模式,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也逐渐由传统的原料供应部门向工业加工、环保、旅游、休闲等领域拓展,一、二和三产业的界限日益模糊。这就要求农业经济管理与农业、工业、旅游等学科交叉融合,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培养多元化复合型专业人才,使之具备全产业链经营与管理知识以及交叉学科知识和职业能力。因此,面对中国农业经济转型,需要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复合型技能人才,这已经成为转型时期推进农业经济学科发展的根本要求。

 

(二)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工农关系的转化,农业经营发展需要培养新型复合型职业能力人才

 

农业是工作辛苦程度高、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大、比较效益却较低的行业。在改革开放以后,通过实施细碎化的均分耕地资源的配置方式,进一步使农业经营难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所以,农业领域很难吸引到专业人才。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人才日益缺乏,谁来种地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吸引新型职业化经营主体成为“职业农民”已经成为推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而职业化的农业服务组织和农业产业链管理者必然成为保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和提升的重要基础。这种转变既要求农业经济发展由多元化的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共同参与,同时需要以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相结合的方式来共同推进农业经济的协同发展[7]。与此相适应,新型农业经济组织形式要求培育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其职业能力、农业资源的经营管理能力以及应对市场风险能力都要高于传统的小农户,使其能够在复杂交错的经营环境中获得更高的经营效益。因此,培养新型职业能力人才就是要培养其成为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致富的带头人、领路人,带领专业的“职业农民”推进农业经济发展和保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创建民族品牌,打造和推动农业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提升全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转型时期传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日渐萎缩、非农化趋势明显

 

这一问题导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职业能力培养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经济转型需要。首先,从农业院校农业经济管理学院专业设置情况看,非农化趋势突出,工商管理、会计学等非农专业迅速发展,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在农林经济管理学院中专业招生人数日渐萎缩。其次,从课程设计上看,一些反映农业经济特色的课程逐渐消失。例如,一些传统农业特色的反映交叉农学知识的课程,植物学、畜牧学、林学等课程已经被排除在一些高等院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大纲中。农产品贸易、农业推广、农村金融等农业经济管理特色专业课程,在一些农业经济管理学校的课程体系中被削减课时甚至多年未开课。再从学生就业情况看,20世纪90年代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90%都去了与农业有关的行业或部门。但是,进人21世纪以后,进人农口工作的学生不到总数的10%。这导致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日趋萎缩,特色和优势逐渐丧失。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服务于农业的技能不断被弱化,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经营管理的需要。

 

(二)农业经济与其他学科融合较差

 

农业经济转型发展越来越突出交叉学科融合与创新,这些新变化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农业经济转型和产业延展要求人才的培养需要具备交叉的综合知识和职业能力,需要交叉综合知识的复合型教育平台。但是,传统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单一、专业面窄,社会实践缺乏,不利于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培养。随着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向非农倾向发展,进一步导致了学生务农、亲农、服务农业经济的意识淡薄,能力弱化。培养的人才只懂基本的企业会计知识、企业管理原理等通识知识,缺乏农业特色和服务转型农业经济发展的职业能力培养,导致其在职场竞争中缺乏特色和优势,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经济经营和管理的需要。

 

(三)传统培养方式和教学模式单一

 

首先,从当前农业经济课程设置上看,缺乏应对转型时期农业经济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系统设计,尤其缺少与企业互动实践教学环节,导致学生不具备独立的顶岗实习能力,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积累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再加之一些教师常年“足不出户”搞教学,而目前教科书更新速度较慢,教材上的农业经济知识落后于实践的问题突出,其培养的学生能力必然远落后于转型经济社会实践的需要,这也是很多学生感觉部分课堂知识“学无所用”的原因所在。从授课方式看,目前普通高校仍以传统的农业经济理论讲授为主,缺乏多学科综合知识的串联讲授,主要侧重于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没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但面对转型时期经济新常态下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很难在书本上找到现成的标准答案。这些新知识难以通过传统的教学方式反映,需要紧密结合转型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现状、趋势和规律的追踪研究、总结和报告,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深入相关企业及部门进行实践,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提升综合技能,形成与农业经济岗位可以对接的职业能力。

 

三、职业能力导向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模块化培养体系设计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载体是综合性的职业行动,区别于通识教育、职业培训[8][9]。应对农业经济转型,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在兼顾高等院校优势和特色基础上,重点融合和互动教学模式改革,培养目标既要强调厚基础、宽专业,同时要突出强调农业特色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按照模块化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一)形成职业能力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块

 

从高校学生培养的学历层次看,本科生为主的金字塔结构已经被打破。近年来,本科生规模缩小、硕士研究生规模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基本稳定,导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学员结构呈现梭型的特点。本科招生规模严重缩减已经成为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为适应农业经济转型和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现实,高校学生的培养需要按照层次结构、按照“精专深”原则培养,重点拓展职业能力培训。其中,本科层面人才培养突出“精”度,重点在于突出对小规模本科学生核心基础职业能力的培养,抓住核心精品课程内容的传授和基础技能的培养,按照精品思维打造基础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硕士层面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专”度。在突出相关方向的广度知识基础上,需要加强硕士生研究方向农业以及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知识专业化的学习,保障其在实践中能够独立解决农业经营管理中的难题,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博士层面则要有“深”度,这一层面需要掌握较为精深的复合专业知识,能够独立、系统、开创性地运用多学科交叉知识解决复杂、关键性问题,并形成开创和发展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潜在能力。

 

(二)搭建职业能力导向的交叉型课程体系模块

 

需要按照农业经济发展需要,改革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发挥农业院校学科特色优势,搭建复合型人才培养平台。目前,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主要按照文科、理科和工程类设计,形成了农学特色专业、畜牧兽医特色专业、食品科学特色专业等优势学科。这种割裂虽然有利于培养专业人才,但是不利于培养适应性强、就业面广的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打破这种割裂的学科分界,以农业经济管理核心课程为基础,整合全校其他学科核心课程优势,将优势学科资源按照专业需要设置为集群优势平台,并按照卓越式或者精英式教育模式重点培养,架构培养方案与岗位职业能力之间的桥梁。例如,农业食品经济专业方向,重点培养方案以农业经济管理系核心专业为基础,实现农学系、动物科学系、食品工程系等学科核心课程交叉融合,并采取小班授课和专题授课方式,从食品产业链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进行相关课程的系统设计,搭建集群式核心课程体系平台和配置师资力量供学员选择。在学分设置上,除了通识课程、经济理论等基础课程外,还需要增设必修的农学类核心课程、畜牧类核心课程和食品工程类核心课程,满足转型时期农业经济就业岗位能力培养的需要。

 

(三)建立职业能力导向的翻转式教学模块

 

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勇于创新、动手操作能力强,对感兴趣的事物能够激发积极性和投人精力,为此,需要采用灵活生动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的热情。教师要革新教学模式,加强教师与学生互动设计。课堂改革就是要告别“课堂干讲”“布置作业”“课后练习”的传统三部曲,需要教师的课堂角色发生转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优质资源开展教学。教师的责任在于理解学生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学生在课前领取任务,自主学习并完成项目任务,通过师生互动、理论与实践互动实现信息知识的综合、凝练与传递。将课堂和实践场地变成教师与学生互动场所,包括知识运用、答疑解惑、总结提升。

 

(四)完善职业能力导向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块

 

要走出课堂、走进生产一线,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互

 

动。生产实践环节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与就业岗位对接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教师和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要通过走进生产一线,直面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促进学生消化吸收理论知识,通过理论与实践互动增加学生对转型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直面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其中,农业经济的经营者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主体之一,包括专业农户、农业企业人员以及合作经济组织成员。这一部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主要侧重多学科核心知识的专题讲解,需要根据经营者面临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培训。其次是农业经济管理者,主要是省、县、镇(乡)村等各级农业经营管理机构的从业人员或者服务人员,主要针对农业经济政策、农业全产业链管理核心专业知识和核心技术进行专题讲解。第三,农业经济研究者和从事农业经济职业教育的人员。这一层面主要是通过对农业经济前沿理论、方法和交叉学科核心知i只与技能的系统培训,使之成为推进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和创新的重要主体,既要侧重学员对前沿理论和知识跟进学习,也要加强这类学生的交叉学科知识的补充学习,提升其研究和指导生产实践的能力。

 

参考文献

 

⑴毛迎春,黄祖辉.中国农业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发展与趋势[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14-16.

 

[2]吕立才.我国农业高等院校农业经济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的非农化与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14(3):22卜223.

 

[3J李万木,谢明荣.应用型本科教育与普通本科和高职高专教育之比较[J].职业教育研究,2006(10):20-21.

 

[4]王雅鹏,杨涛,张岳君.农业经济转型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思考丨几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5.

 

[5]史金善.新时期农业面临的新问题和农业经济学科的发展趋势农业科技管理,2005(2):74-76.

 

[6]王守龙.复合型人才与专业创新型人才比较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70-176.

 

[7]钟真,谭玥琳,穆娜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社会化服务功能研究一基于京郊农村的调查中国软科学,2014(8):38-48.

 

[8]蒋乃平.对综合职业能力内涵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1(10):18-20.

 

农学专业的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 农学专业 应用型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陈宏涛(1977- ),男,天津人,天津农学院农学系,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天津 300384)

[课题项目]本文系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沿海都市型农业背景下农学学科特色专业质量建设标准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e02-0901)中国论文联盟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18-0100-02

随着农业科技和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模式。同时,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以及国家就业体制的变革,农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总体形势日趋严峻。这些外部环境条件的不断改变促使地方农业院校农学专业需根据自身的性质、现实发展状态,找准专业特色和优势,科学、准确地进行专业定位并适时调整。天津农学院农学专业积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开展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和方法的研究与改革,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地方农业经济建设和地方农业高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特质

1.行业性。从知识结构来说,面向“三农”,根据农业发展的最新要求构建知识体系。由于应用型本科是以行业为中心设置专业,不是面向具体的职业岗位(群),专业口径应更宽,专业基础理论则应该更厚①,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特别是作物生产的专业知识,例如大田作物耕作栽培、遗传育种、农产品贮藏及加工、技术推广的知识,从而具有发展潜能和技术创新能力。

2.应用性。从能力结构来说,应用型人才应该具有运用科学理论知识和方法来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将解决方案付诸实施的实践能力。应用型人才的“应用性”不仅是继承性应用,而且是创造性应用,通过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创造性地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3.社会性。从素质结构来说,应该具有更强的社会能力,如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调查研究与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独立获取知识和信息处理能力、交际能力等。

二、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着力点

1.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往由于重理论轻技能、重教学轻实践,致使培养的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就业能力较差。应从实际出发,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重点,强化素质教育,使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满足社会需求的动态培养。随着农业向产业化、规模化推进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农村产业结构正由单纯的农产品生产向产前、产中、产后延伸,对农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发生了较大变化。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不能一味与重点大学看齐,应该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将新农村建设需求作为“中心”依据,强调“地方性、应用性”,形成自己的特色。

3.强调体系优化的科学培养。遵循农业教育发展规律,在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等方面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结合专业特色,使各环节相互衔接、相互支撑。应在重视动手能力实践性培养的同时又重视理论基础的教育,避免延续应试教育②。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培养形成创新的意识。

4.增强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目前大学生内心的主体性意识比较强烈,如果过于强调统一性,忽视个性的发展和培养,就会使学生自主性和主动性丧失,影响创新精神的形成。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能统一规格、千人一面,要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活化人才培养机制,唤醒和培育学生的主体性意识,最终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三、天津农学院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历史与进展

1997年开始,天津农学院农学专业在进行人才培养回顾与思考的同时,以“学校—学生—社会”为主线进行调查研究,探讨高等农业院校素质体系,教育思想转向素质教育,根据人才培养状况和需求,确立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城效型、复合型农业技术及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重新界定了“增厚基础,拓宽专业口径”的内涵③。

2000年后,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和我国成功加入wto,尤其是农业生产形势的巨大变化和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改变,农学专业以人才市场需求和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的需要为出发点,努力形成与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结合天津地区的特点和学生对就业及个性发展的需要,研究都市型农业院校农学专业学生在21世纪综合素质提高需要的知识体系和技能要求。1999~2004级近400名农学专业学生参与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实施方案的试行,他们的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高,知识结构更完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形成。

从2005年“十一五”重点学科建设开始,是农学专业建设质量大幅提升的阶段,也是专业优势与特色的形成阶段。为适应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与完善,建立了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位一体”的“两段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2008年农学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部级特色专业。农学专业朝着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方向,确立了“三创一基”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创造、创新、创业意识和提高基本技能),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社会需求,从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安排、教学内容的确定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环节的管理与社会需求接轨,凸显出为地方农业经济社会服务的特色。

四、培养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措施

1.立足地方经济建设,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立足于地方实践需要,服务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适应社会对农业人才的需求,培养面向“三农”、适应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应用型高级农业人才。科学构建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体现“厚基础、重能力、高素质”,重视基础理论教学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根据天津农业经济发展规划,在专业方向设置等方面以“农”为本,重新审视人才培养过程,对教学模式、教学计划等诸多方面进行适当调整,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作为构建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主线,从而培养出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中国论文联盟2.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随着社会需求对人才要求的变化,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夯实基础、拓宽领域、强化实践、突出特色,使课程体系具有“通、实、广、跨”的特点。通,即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打通培养,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实,即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比重增加,使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广,即将教学面由产中向产前、产后拓展;跨,即增加跨学科选修课程种类,鼓励学生修双学位和跨专业选修,拓宽知识面,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培养。专业课程从核心课程和特色课程两方面进行调整。一方面,遵循专业要求,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为学生继续深造做好积淀;另一方面,根据天津农业的发展特点及作物种类设置课程,同时也设置了反映学科发展和交叉边缘的课程,如“作物育种学”“遗传学”“作物栽培学”。开设了与生物技术相关的课程“分子生物学”;涉及农业、农村、农民等诸多要素的综合应用型“农业推广”课程;为了让学生了解大农业,整合了“现代农业概论”,在教学内容中融入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进一步拓宽了专业知识向产前、产后延伸。 3.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建设了农业分析、作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作物遗传育种、种子科学与工程等实验室和植物细胞工程研究中心、特用作物改良工程中心、天津中日水稻品质食味研究中心(天津市级研究中心)。加大了大型仪器设备和农科类实践教学设备的投入,实验室对全体农学专业本科生开放,使学生尽早进入实验室开展研究。加强学校与社会、专业与经济建设的联系,利用社会多种不同的教学环境资源,构建产学研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先后与农业企业共建了七个产学研一体化的校外实践基地。

在教学中做到课堂教学、实验课教学、田间生产实践三段教学环节紧密结合,形成了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践、设计性实验相互衔接,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的多层次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所有的实验教学都编制了教学大纲,实验开出率100%。充分利用本专业的教师全部在主持或参加市级以上课题的有利条件,让学生较早参与教师的科研实验和课题研究,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认识,形成了“课堂教学、科学研究、专业实践”三元结构的教学模式。譬如在近两年教师的28项科研项目中,吸纳了全部农学专业本科生。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科研团队合作。建设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团队成员注重专业素质和开拓创新精神的培养,爱岗敬业,优势互补。引进人才既看学历、职称,更注重实际学术水平、研究成果和职业道德,形成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密切结合的有效机制。积极开展教研活动,重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和学生参与性的培养。农学专业已拥有专任教师21名,其中教授10人,天津市13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3人。近两年,教师发表科研论文70余篇,被sci、ei收录12篇,申请专利2项,承担科研项目28项,其中部级5项,省部级23项,增强了教师的科研水平。

5.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了有效地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会为载体,积极引导社团开展校园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组织专业实验竞赛、文化创意大赛、创业大赛等科技竞赛平台。组织学生申报天津农学院科技创新课题,安排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作为学生课题项目的指导教师。通过课题立项,学生科研积极性提高,有效地培养了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近三年来,本科生申报学校科技创新项目45项。同时,我校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竞赛,并获得了优异成绩。学生在公开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15篇,其中在核心期刊9篇。考取研究生数量比例稳定在30%左右。

6.建立灵活的管理运行机制。积极推行学分制,建立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反馈系统,做好教学督导工作,定期对教学文件、试卷及实验的情况进行检查,通过学生评教、教师评教、领导听课等制度形成多条教学信息交流反馈途径。严格考试管理制度,考试方式由单一的闭卷考试改为开卷、口试、论文、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结合。在考试内容上,侧重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

五、结语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天津农学院农学专业作为部级特色专业,应充分发挥农科专业优势,紧紧围绕沿海都市型农业经济发展需要,把握好专业发展方向。按照注重社会需求特点、同类互补和发挥自身优势的原则,突出专业方向的特色建设,走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道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创业能力,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

[注释]

①徐理勤,顾建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运行条件探讨[j].高教探索,2007(2):58.

②瞿志印.高等农业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几点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9(8):5.

农学专业的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作物栽培学;学农爱农;农科大学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23-98-02

农科专业的大学生是农业技术的重要来源,学农不爱农是农科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专业课教学中要继续加强学生的学农爱农思想教育,对于增加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至关重要[1-2]。作物栽培学是涉农专业的重要专业课,且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在作物栽培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学农爱农思想教育,具有可行性,本文将对这一方面进行探讨。

1 农科大学生的专业意识分析

1.1 报考涉农专业的动机影响了学农爱农的积极性 涉农专业的第一志愿率普遍不高,很多同学是被调剂到涉农专业的。社会对农科专业存在较深的偏见,认为农科专业毕业就意味着要入农门,工作不够体面,收入不够高,来自城市的学生自然不愿学农,而来自农村的学生更想要摆脱农字,这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当然,也有一部分学生是为了改变农村的贫困面貌而学农的。这部分学生绝大多数生活在贫困地区,深深感到知识对于农村的重要性,这种报考时正确、高尚的动机,无疑会成为学习的动力[3-4]。

1.2 新生专业思想教育开启了学农爱农的序幕 针对新生中存在的专业思想不稳定问题,学校一般会针对性开展专业思想教育。在新生开学报到期间,通过展板、录像影片以及交流会等,改变部分家长和学生对涉农专业的偏见和误解,使他们树立“学农大有作为”的信念。学生入学后,通过介绍专业特色、发展优势以及优秀毕业生和杰出校友们在社会上作出的突出贡献等,进一步转变学生的观点。学校给每个班级配备了专职的老师班主任和学生班主任,还有专职辅导员负责新生工作,学生可以与他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进一步对自己所学专业进行了解[5]。经过入校后的专业思想教育,班主任、辅导员的专业引导以及高年级同学的切身体会逐渐使得同学们安于所学习的涉农专业,逐渐开启学农爱农的序幕。

1.3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促进了学农爱农意识的形成 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和途径,涉农专业的大学生一般通过“三下乡”活动以及依托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所在村庄,广泛开展科技普及推广、社会调查研究等活动,还可以利用寒暑假自己开展农业相关的调查,或者进入农业企业、大型农场进行短期的社会实践[6]。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再利用学生了解目前国情下我国农业现状以及我国农业和书本上学习到的发达国家农业之间的差距和不足,体会到所学专业的社会价值,认识到专业知识对社会经济的贡献,帮助学生树立了学农的理想信念,促进了学农爱农意识的形成。

1.4 专业思想的深化奠定了学农爱农意识的培养基础 随着专业课的陆续开始,学生对专业的了解程度大大提高,专业课的学习和实验、实习使他们开阔了视野,绝大多数学生对专业比较了解后,有利于深化学农爱农意识的培养。作物栽培学作为一门涉农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在授课过程中也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使其对所学习的知识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对所学专业更加热爱。利用课堂授课的普遍传授,以及课下时间的师生互动交流,有意识的继续深化学农爱农意识。

2 在作物栽培学教学过程中增强学农爱农意识的途径

2.1 加强农业重要性的学习,激发同学学农的自豪感与使命感 农业是人们衣食之源、生存之本。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其他的一系列活动[7]。通过农业重要性的分析使同学们认识到自己所学的专业对社会的重要,学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油然上升。而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以探讨作物高产、优质、高效、低成本生产理论和技术措施的一门应用科学,所学的知识将直接应用于农业生产实际,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难题。对农业重要性的认识,以及作物栽培学知识的应用性,有利于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作物栽培学知识的学习中来。

2.2 穿插农业领域专家的介绍,强化学农的重要性和意义 在授课过程中穿插介绍农业领域里面有贡献的专家生平事迹以及他们所取得的成就,可以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向着远大的目标前进。如: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寻找出水稻雄性不育的植株育成杂交水稻,将水稻的产量提高了20%。此后,他在2011年指导的水稻667m2产900kg高产攻关获得成功,为水稻生产中的高产稳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小麦栽培专家于振文,一直在研究如何运用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使小麦高产再高产。他创建的以氮肥后移为关键技术的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在黄淮海麦区推广,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还有很多的农业领域专家,都可以在授课过程中,穿插给学生进行介绍,使其更加明确学农的重要性和重大意义,从而使学生坚定自己所选择的专业,希望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作出自己的贡献。

2.3 坚定对未来农业的信心,增强从事农业工作的热情 提到传统的农业,人们脑海中就会出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等景象。当前,随着农机农艺融合的进一步推进,机械化生产的理念已深入到科研、推广、应用各个领域[8-9]。农机农艺的融合将改变农业从业者的现状,使农业从业者可以如白领般的整洁与体面。而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如何让先进的栽培技术与农机化结合,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从事农业相关的科研和技术指导工作都会使自身的价值得到很好的发挥。

2.4 结合农业的大政方针,明确未来农业的发展前景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规模化生产,利用规模化生产来提高农业的利润已经在发展中。2013年的一号文件中提出,要鼓励并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这些个人和机构还将会获得更多国家补贴。农业规模化经营能够实现我们的双重目标,即一是确保农民的收入增长,二是确保中国的粮食安全[10]。在此背景之下,栽培技术措施将受到人们的重视,每667m2地哪怕增收10元,都将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让学生们明白将来走出学校,会大有作为。

2.5 理解知识就是力量,增加学习栽培知识的能动性 英国哲学家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既然选择了涉农专业,就要学农爱农,扎实地学习好农业相关的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未来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工作中去。作物栽培学中所学习的知识基本能够解决农业生产中出现的一些技术难题以及分析影响农作物稳产性的因素。了解了学习的意义后,在学习过程中就能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教学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郭祥柱,陶改生.农科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433-435,438.

[2]马世昌.采取多种形式,对新生进行学农爱农的专业思想教育[J].高等农业教育,1990,5:29-31.

[3]李忠旭.农科大学生专业思想问题与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01,5:46-48.

[4]师银燕.关于做好农科专业大学新生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11,16:50.

[5]兰之祥,王瑞斌.关于做好农业大学新生专业思想教育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0,14:161.

[6]颉登科.农林院校社会实践与大学生专业思想教育[J].安徽农业科学,2013,13:6064-6066.

[7]曾令秋.农业基础地位唯一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3:195-197.

[8]王国占.提升科技水平推进农机化向更高层次迈进[J].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3,5:1-3,28.

[9]吴小伟,陈新华,武文娟,等.信息技术在农机技术推广中的应用[J].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3,5:217-223,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