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态工程及其基本原理

生态工程及其基本原理

生态工程及其基本原理

生态工程及其基本原理范文第1篇

针对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较深入地分析,结合生态水利工程规划基本原则有针对性地提出规划设计方法。有效降低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使生态系统明显提高稳定性。

关键词:

生态水利;水利规划设计;规划设计方法

1概述

水利工程的建设在满足水利规划需求的同时也产生很多负面效应,生态水利工程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规划设计生态水利工程的方法亟待解决。但在水利工程规划过程中,应对水利工程建设影响生态系统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有效降低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2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方法

2.1安全性和经济性。

生态水利工程属于综合性工程,不仅要要与水利工程学原理相符,也要与生态学原理相符。其工程设施应与水文学和工程力学规律相符,才能保证工程设施具有安全及稳定性。生态水利工程在经济方面,应严格按照降低风险增加效益的原则,因生态系统具有随机的演变方向,在规划方面也具有风险性,这更应科学比较规划设计方案,提高对长期评估及定点监测生态系统的重视程度。此外,还应对生态系统恢复能力进行合理利用,采取投入最小且利益最大的规划方法。

2.2生态系统自设计及自我恢复。

自组织功能是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在生态学中对分布的丰富物种采用自组织功能进行解释,也充分表明食物网的发展与时间具有一定关系,可持续的生态系统是充分体现了其自组织功能。自然选择的物种就是自组织机理,即部分物种与生态系统友好,可经受自然选择考验,积极探寻适宜的能源和环境条件。受此影响,生态环境能够对具有足够数量繁殖的种群提供一定的支持。自组织功能原理类似于达尔文进化论,只是在研究尺度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达尔文进化论主要是针对生活于地球生物圈的种群开展相关研究,而生态系统种群间产生自组织功能。通过生态系统自设计、自组织功能,自然界可对适宜物种进行科学选择,具有结构合理性,进而实现设计要求,生态工程的成功经验充分说明人工与自然力的贡献难分伯仲。

2.3景观尺度及整体性。

河流生态修复规划及管理应基于大景观尺度、长期和可持续性的保持而避免在小尺度、短期及小范围实施,河流生态修复在大景观尺度上开展具有较高的效率。生态修复小范围不仅具有较低效率,也具有较低的成功率。整体性主要是基于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对其要素之间具有的交互作用加深了解,河流生态系统综合、整体的系统修复方法,不只是修复河道水文系统,更不是对单一动物或植被进行修复。而且,应对水域和生态环境的特点提高重视程度,具有随机的水位、流量及水量的水文周期变化等表现,也具有因河流侵蚀与淤积产生的交替变化而形成河势摆动等表现,这对于生物种群基本生存条件具有决定性作用。随不断变化的降雨、水文及潮流等条件动态系统在时空中收缩或扩展而构成水域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由限制生态环境时的高度临界状态变化到扩张时的冗余状态。而且,还要对动态扩展的生态环境边界进行综合考虑。因动物迁徙和植物扩散的随机性,生态环境边界也产生动态变化。另外,在时间尺度方面,河流生态修复也非常重要。演进河流系统的过程具有动态性,各河流生态系统都具有历史渊源,应收集、整理有关历史资料,对生态现状与长时间尺度的河流变化之间的关系加深了解,河流生态修复工作具有长期性。根据有关研究结果发现,湿地大约需15~20年才能进行重建或修复。所以,应长期准备河流生态修复项目,并开展长期监测和管理。

2.4反馈调整式设计方法。

生态系统的发展是一个渐进过程,在长时间尺度方面,河流修复工程需要一定时间,自然生态系统需数百万年才能进化。结构复杂性、系统有序性、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内部稳定性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是进化的趋势,并增强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在短时间尺度方面,生态系统演替也就是生态系统类型的替代也需要较长时间,希望在短时间内河流修复能获得显著效果不现实。对成熟的河流生态系统结构模仿就属于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以构建健康、可持续的河流生态系统为目标。按照设计规划,对河流工程项目执行后,逐渐产生自然生态演替的动态过程。此过程并非遵循预期设计目标,并产生多种可能性,不受外界影响的自然生态演进状态是最顶层的理想状态。在河流生态修复工程中,通常难以将其恢复到河流原始未受干扰的状态,自然生态演进过程中,这种原始状态是极限状态上限。若不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生态系统受人类活动影响而不断恶化,这是极限状态下限,生态修复在两种极限状态之间具有较多的可能性。对于实施完成的具体生态修复工程,比较理想的结果为:各生态变量的监测结果是目前科技水平可达到的最优值,表明生态演进符合理想趋势。此外,各生态变量监测值是可接受的最低值,包络图产生在两种极端状态之间,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后的实际状态都处于此包络图中。生态和社会系统可意识到并非静止,在时间与空间方面表现出不确定性。不仅自然系统演替,变化的人类系统及其产生的干扰也造成一定程度的调整生态系统。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受其不确定性影响而导致与传统确定性的设计方法之间存在一定区别,属于反馈调整式的设计方法。采取反复循环方式,遵循“设计-管理-监测-评估-调整”的流程实施。在此流程中,基础工作是监测。监测工作涉及生物监测和水文观测,在项目建立初期需对监测系统进行完善,以实现观测的长期性。根据历史资料及有关监测数据,采取阶段性评估方法对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客观评估。参照比较方法是比较常用的方法,一是比较河流系统历史及项目初期状况,二是比较相似自然条件下没有实施生态修复的河流。评估结果主要分为:一是生态系统基本上按照预定目标发展,无需进行设计变更;二是需对设计进行局部调整,对新状况进行适应;三是调整原制定目标,采取适宜的设计方法。反馈调整式设计积极倡导各界群体参与,具有广泛性,采取协商沟通方式,积极争取多方的共同利益。交流融合多学科特征,使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提高科学性。

3结论

综上所述,在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应严格遵循基本原则,对突况采取有效方法进行处理,不仅达到水利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还可明显减轻对自然的不利影响,使生态系统得到优化,进而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作者:周林 单位:五常市供水公司

参考文献

[1]杨立信.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一)—咸海流域实例分析[M].黄河水利出版社,2010.

[2]董哲仁.生态水利工程原理与技术[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3]邵蕾,李丽.浅谈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基本原则[J].民营科技,2013.10.

生态工程及其基本原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社会实践活动 案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1 教材分析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指出“选修模块是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要而设计的,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生物科技视野,增进学生对生物科技与社会关系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时间和探究能力”。而选修3的专题5生态工程主要通过学习生态工程兴起的原因、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应用现状和前景展望,开阔学生视野,进一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其中第一节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是本专题的基础与重点,也是培养学生实践活动能力很好的载体,贴合课程标准要求,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增强环其保意识。

本节内容丰富,有很多内容以“资料分析”的形式呈现,适宜用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2 学情分析

学生在必修课上已经学习了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并且通过日常生活体验,学生对生态问题有所了解与感悟。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相关内容进行资料分析,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能体验学以致用的成就感。

3 教学目标

3.1 知识目标

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

3.2 能力目标

尝试运用生态工程原理,分析生态环境问题及提出解决对策;通过资料分析,提高分析思维能力;运用各种手段搜集相关资料,提高获取信息能力。

3.3 情感目标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环保意识。

4 教学设计思维导图

教学设计思维导图如图1所示。

课前准备:组织学生社会调查生态问题,了解生态工程的兴起。

5 教学过程与组织

5.1 课前组织学生实践活动

一周前组织学生实践活动——调查生态问题。调查内容是身边发生的或者是新闻热点;调查结果是以PPT或者是WORD文档的形式做成小论文,要图文并茂,包括图片说明、造成生态问题的原因分析、改善措施建议等;合作方式是个人或小组。这样的目的是让学生多了解一些存在的生态问题,初步尝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了解生态工程兴起的原因。

5.2 导入

汇报部分学生调查结果,显示优秀学生作品,让学生亲自介绍(某学生以北京PM2.5为背景,图文并茂,分析成因与改善措施。北京雾霾是之前发生的生态热点,该学生以它为调查背景,揭示空气污染严重,颇具时效性,容易引起共鸣)。学生分享调查经验,对生态问题高度关注,并有切身体会,而且也能初步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再分析教材的“资料分析”就得心应手了。

5.3 资料分析:传统经济模式弊端

幻灯片显示长江流域1998年洪灾图片与相关文字资料,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并回答问题:① 导致常见洪水泛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② 洪灾反映经济发展模式存在什么问题?资料中哪些文字可以说明?通过印象深刻的图片与文字说明,学生已经领会洪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坏和对人类造成的损失,再讨论分析,不难找出答案。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说出答案的同时,还要求学生说明如何分析、在资料中如何体现等,借此作为案例提高学生分析能力。教师在资料二问题上做了一些处理:① 什么是石油农业?② 举例说明农业生产对人体健康及环境造成的危害的实例。这两个答案都可以在资料中直接找到答案。通过实例分析,学生深入了解到传统经济模式的弊端,意会到它发展了经济效益,但破坏了生态效益。如何改变模式,在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取得平衡?生态经济就应运而生。

5.4 生态经济及其最重要手段之一——生态工程

教师通过幻灯片图示两种经济模式,使学生对生态经济与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更加形象,生态工程概念解剖得悉要运用生态学与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其中要遵循五大基本原理。

5.5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1)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教师引导学生资料分析“无废弃物农业”,回答问题:① 实现无废弃物的措施有哪些?② 联系“无废弃物农业”物质和能量流动图,写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再根据物质循环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完成物质循环图解。

学生综合分析,总结出“无废弃物农业”生态系统体现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基础原理,然而,它是我国最古老的生态工程,衍生出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为了深入理解与灵活应用此原理,教师设计了相关课堂练习:如何进一步改善图2所示的模式,实现能量多级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答案见图3)例如“家畜、家禽排泄物造成富营养化的问题。不少学生都能提出建立沼气池,这样学生都能理解教材中提出的“污染物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句话。

(2) 物种多样性原理。

以课堂练习最后一题作为切入点:说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请分析资料“人工樟子松林”与“珊瑚礁生态系统”,对比两者的抵抗力稳定性。学生分析比较能得知:珊瑚礁多样性高,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高,所以抵抗力稳定性高。这就是在生态工程建设中所遵循的物种多样性原理。教师进一步挖掘教材,图片显示被破坏死亡的珊瑚礁,全球大约有70%珊瑚礁已遭人类活动破坏,说明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干扰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会丧失。课后可要求调查“人类哪些活动导致珊瑚礁死亡”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与社会调查能力。

(3) 协调与平衡原理。

由于我校有河流流经,出现水葫芦泛滥的现象,所以学生所做调查中有很多以此为题材,选择其中的优秀作品作为切入点会有很好的效果。首先,学生自己调查发现身边的生态问题,“身临其境”体会更加深刻。其次,鉴于学生有了之前的经验,问题分析会更全面、深入,得出结论——生物要与环境相适应,也就是“协调”。而水葫芦只所以泛滥那是因为水体富营养化,缺少天敌,使之大量繁殖,所以还要考虑环境承载力,那就是数量上与环境的“平衡”,从而得出协调与平衡的原理,并体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过程。学生的作品中还提到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防治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用种群的“S”型增长曲线和种间关系相关知识分析其中利弊,深化本部分知识,也达到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生物问题的效果。

(4) 整体性原理。

前三个原理都是利用学生以前所学生态系统相关基础知识解决问题,教师学习整体性原理时,要不妨引导学生把“系统”范围扩大,从生态系统扩大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的系统中,思考怎样维持这个大范围系统的“稳态”。那就要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同时也要考虑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再举例说明即可。

(5) 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学生之前没有学过相关知识,教师宜用生物学上的“结构决定功能”作为知识迁移,理解生态工程建设中,系统内不同组分之间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以“生态缸的制作”作为切入点,生态缸这个小生态系统要维持稳态,在制作时注意合理设计各种成分,使各成分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形成相对稳定的小生态系统。再结合教材中桑基鱼塘作为例子说明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教师还可以设计几个不同状况的生态缸,用幻灯片显示,其中有些存在某些问题,如消费者过多、没有光照等,学生分析系统中各组分是否合理,比例是否适当,从而领会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即“1+1>2”系统的整体性原理,再举例珊瑚礁被破坏的例子与之前相呼应。

5.6 知识小结,作品交流

教师主要对生态系统基本原理与它们所涉及的原理基础进行总结。最后组织部分学生上台展示作品,除了说明现象、分析其中生态问题以及提出改善措施,还引导学生尝试分析在提出的措施中应用了哪些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6 教学反思

(1) 结合教材内容,适时开展实践活动。

学生对身边事物的感知能力强,加上现代网络、资讯发达,本节内容适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课堂效果证明学生对生态问题非常关注,有一定的环保意识,此活动促使学生运用各种途径收集资料,提高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切身体验与收集资料比教材和老师提供的来的更真实与深刻。

生态工程及其基本原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时期;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优化

中图分类号: X321;F30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22.027

1基于新时期土地整理的效益

1.1社会效益

基于新时期的土地整理,其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保护现有土地结构以及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土地整理能够将交通运输的能力不断提升。而通过对原有的配套设施加以完善,能有效的提高农业生产以及区域土地的效率,从而提升整个土地整理的社会效益。目前,由于国内广阔性地域的影响,开展土地整理工作项目,具有多样化的目标。例如在某一地区,土地整理的目标主要是为了将土层的厚度提高。而在另外一些地区,其土地整理的目标主要是为了将灌排水的能力提高。

1.2经济效益

基于新时期的土地整理,通过对其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开展土地整理工作的目标主要是在扩大耕地面积以及平整现有的耕地。因此其经济效益主要是提高农民耕地收入,增加其人均耕地面积以及增加可耕地面积等为主要的参考依据。

1.3发展前景

从系统角度对土地整理加以分析,可以看出,经过土地整理之后,国内的生态环境不仅获得了有效的改善,同时还有效的增加了当地的耕地面积,从而为国内各个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提供的空间也更加的广阔。而目前在土地整理的过程中,由于设置的整理目标过于单一,即土地整理主要是以耕地面积的增加为主,这就导致在保护生态环境,以及优化生产结构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基于新时期的土地整理,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就需要对土地整理进行针对性的改革,这样才能确保土地整理发挥出更好的作用。

2 基于新时期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客观性影响

在利用耕地资源的过程中,土地整理是优化和重组其利用方式的重要过程,且具有非常明显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等。而目前在整理土地的过程中,由于整理工作会改变地表的生态系统,从而对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基于生态学的角度,可以看出,生态环境原有的稳定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土地整理工作的影响,同时对于整理区域中的生物、植被、土壤以及水环境等,都会间接的或者直接的产生一些影响。因此在对土地整理与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的前提条件下,才能将土地整理工作进行更好的实施和开展,这样才能对其所产生的各种影响有更加充分的认识,并达到对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标准体系以及评价指标等的有效构建和完善。

2.2影响水环境

在整理土地的过程中,通过该工作中的各项工程举措,能对区域中的水环境以及水文结构进行有效的改善。分配水资源的格局以及水环境质量的改变,其主要的目标就是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以及优化农业的生态环境。

2.3影响土地结构

在土地整理的过程中,其对生态过程以及土壤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通过对土地的有效整理,能够促使土壤的结构获得优化,并改善土壤的原有质地,使得土壤肥力能够得到提升,从而为农业生产以及种植作物等提供更好的生存以及发展条件,这样就能确保有效的提高农业生产与种植的效率。因此必须对土地整理的前期工作加大分析,并在深入调研的前提条件下,采取针对性的整理策略。

3 基于新时期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优化

3.1落实影响评估

在土地资源及其使用方式中,土地整理主要的作用就是进行优化和再组织,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在对土地进行整理的过程中,在地表生态环境中,其原有的结构就会获得改变,因此会直接影响到地表的整个生态环境。而这些影响一般体现在土壤结构的改变、植被受到破坏以及水资源方面的影响等。因此,各个地区在开展整理土地的工作之前,需要对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做出有效的评估,并在此前提条件下,通过合理的措施有效的降低土地整理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3.2全面评价工作效益

基于新时期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优化的过程中,为了对其综合效益做出全面的评价,就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即评价经济效益、评价生态效益、评价社会效益。土地整理这项工作,本身存在较强的系统性以及复杂性,因而在评价其影响的过程中,还需要将定量评价以及定性评价这两种方式综合应用起来,这样才能确保科学的计算和处理土地整理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项指标。另外在评价其影响的过程中,还需要做好实地调查,并获取真实的土地整理的相关数据,从而有效的提升土地整理的作用和效果。

3.3提升整理制度化

在进行土地整理的过程中,由于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且涉及到非常广泛的物力、人力以及相关内容等。因而在土地整理的相关工作开展之前,需要制定出相关的实践工作计划,并在原有工作模式的前提下,深刻认识国内土地整理工作开展的目的和意义,并通过制定和落实各项科学整理土地的举措,来保证土地整理效益的准确性以及客观性,这样就能促使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影响中,得到良好的优化和保证。

4结语

为了更好的满足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发展的各项需求,增强土地整理工作的有效性,就必须在不断创新和优化土地整理的理念、方法以及工作思路的前提下,对土地的原有结构、利用性质、整理效益以及生态环境的状况等做好相关的评价,从而保证土地整理工作实现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廖洋.新时期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优化策略[J].财经界(学术版),2014(10):277.

[2] 高抗,于白云,胡美红.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2(35):167-168.

生态工程及其基本原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设计;问题;要点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1 概述

我国是水利大国,水资源极为丰富,在没有进行水资源的科学利用时,不受控制的水不但不会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甚至造成灾害。通过对水利工程的建设,我国逐渐加强了对自然水资源的利用,为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都带来了极大的益处。水利工程在建设中需要从多方面考虑建设效益的问题,这样才能够保证该工程建设的科学性。水利工程的建设主要是以对自然状态下水资源的科学利用为主要目的,但是在建设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就会降低工程建设对社会进步的收益,这就要求在现代水利工程的设计中,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对设计要求进行调整,以保证水利工程能够充分发挥出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水利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水利工程的设计阶段是其建设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工程的设计直接影响着工程建设的成果,以及在对其进行应用时效益的发挥。传统水利工程设计中,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在社会全面发展的形势下,这些不利因素对水利工程科学的建设影响愈加严重。下面本文就水利工程建设的现状,对传统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当前水利工程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在我国对水利工程建设力度逐渐加大的情况下,多地出现了较好的水利工程,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仍能够体现出其存在的一些问题,工程景观的设计就是其中较为重要的问题。现阶段工程景观的设计,通常是在水利工程建设完成之后才开始进行,这就导致了工程景观的设计需要全面依照水利工程施工结构来决定,大大增加的工程景观设计和施工的难度和工作量。同时,在现代工程景观的发展中,没有相对较为创新的设计理念,导致工程景观在应用中起不到预期的目标,不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2.2 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水利工程的建设是以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因此,保证生态环境与工程建设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传统的水利工程设计中,很少考虑到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导致水利工程的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同时,设计人员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的意识较低,不能够认识到现代工程建设与生态发展的必然联系,造成水利工程建设和应用中的问题。

3 现代水利工程设计原则

社会与经济全面的发展,使得水利工程的传统设计理念中出现了若干问题,这就要求在现代水利工程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到提升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并且能够保证生态环境的正常发展。因此,在现代水利工程的设计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保证工程建设目标的实现。在设计中需要遵循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安全第一,经济合理的原则。全面发展是现代水利工程建设的基本宗旨,有别于传统水利工程的建设,现代工程已经不再局限于对水资源的利用,更对生态、旅游等综合性作用发展。现代水利工程建设的这个目标就要求在其设计中需要尊循经济合理的原则。同时保证在开展旅游等经济项目中,能够做到安全第一。

3.2 以人为本的原则。现代水利工程设计应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以工程安全为基础,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设计者应该把更多的情感融入到自然生态环境中去,从而营造出高品位的景观和环境。

3.3 坚持生态化和自然化的原则。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始终是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设计主题,在保护原有自然景观和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考虑工程、景观以及生态要求的条件下,充分发挥自然环境优势,采取因地制宜,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高度结合,体现人与自然的融合。

3.4 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原则。人工景观设计是现代水利工程的重要内容,景观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原有天然景观的类型、分布和特点,将人工景观与天然景观融为一体,真正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设计理念。

4 现代水利工程的设计要点

为实现现代水利工程建设目标,必须以上述原则为基本设计理念,同时,在实际设计工作中,需要对一些要点进行把握,以此保证现代水利工程设计的科学性,以及在建设和应用终端盒合理性。下面本文就现代水利工程的设计要点进行探讨,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4.1 水利工程设计要注重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在进行工程设计之前,工程的设计单位及设计人员必须对工程所处区域的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保证在设计的时候可以通过相应的方法策略解决好工程与环境协调这一问题,保障资源利用的合理性。设计人员必须摒除传统世俗的审美及评判标准,避免病态空间的构建和国务装饰问题的发生,在减少视觉污染的同时,使整个工程设计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得到有效提升。

4.2 水利工程设计应加强对生态及美学因素的强调。水利工程设计要对各种生态环境理论和相应的生态技术进行充分的考虑与运用,以便于实现对水量和水质科学配置的同步化,将工程设计与生态环境设计进行有效结合。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将工程结构的建设与环境相结合,充分利用环境因素,将水利工程的建设的应用变得更加现代化和实用化。

4.3 水利工程设计要凸显文化品味和文化内涵。不同于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现代水利工程从某一角度上看已经成为城市景观的组成部分,其文化品味与城市的品味结合在一起,水利工程设计的文化品味和文化内涵能够有效提升城市的文化气息。因此在工程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对城市的人文风俗、自然文化等进行相对深入的了解和感知,以便于通过相应的建筑小品、景观和水域等的布局与规划,使整个水利工程的文化品味与城市的文化气息融合在一起。

4.4 水利工程应从景观设计的角度上进行优化。以上也已经提及,现代水利工程设计不仅仅要对安全和质量问题进行考虑,同时还必须从生态、美学以及文化等方面加以考虑。而景观设计作为凸显工程生态性、美学品味和文化内涵的重要内容,影响着工程设计的最终效果。因此设计人员在进行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对景观设计问题进行相应的斟酌和优化。

生态工程及其基本原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动态成本控制;技改项目;成本差异分析;财务评价

一、技改项目与新建项目的区别

PMI将项目定义为:为了提供某种特定的产业与服务而进行的临时性的努力与试验。其中“临时性”是指每个项目是有其阶段性的,它们都具有固定的开始以及结束的时间。而“特定的产业与服务”是指其独立并且区别于其他一般的项目。因此,企业的技改工程项目是企业为了提高其产能,减低能耗,通过可行性分析以及自身的定位,为获得特定的产业与服务而展开的临时性的尝试。

企业的技改项目除了具有与一般的新建项目所具有的共性之外,具有不同于一般新建项目的独特性,例如费用上的节约,建设期的缩短,手续上的减少,在一定时期内能够尽快达到效益以及投资目标。

二、将动态成本控制方法与技改项目的独特性相结合

基于1955年由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提出的“动态比较成本说”中可以得到动态成本区别于历史成本,严格上来说,动态成本应该定义为一种即刻可以进行重置的成本,也就是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动态变化的,按当前市场的材料实际价格与当前的工费成本核定的非静态不变的成本。而技改项目作为一种需要通过投资而得到收益的临时性活动,需要企业采用更为科学的评价评估方法进行全方位决策,特别是贯通于技术改造项目的全寿命周期中的连贯性控制,而对于成本进行动态控制是全寿命周期项目管理需要应用的重要方式,也是全寿命周期项目进行整体优化的核心内容。动态成本控制流程能够大致地反映各个项目的动态成本控制的情况,其包括:

1.目的。指导技改项目工程开发成本控制,明确技改醒目成本控制目标,建立成本控制预警机制,降低成本经营风险。

2.术语与定义。动态成本:指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体现的预期成本的结果。

3.职责。明确成本管理总部、技术管理总部、招标采购总部、各总监的成本控制职责。

4.工作流程。首先进行技改项目工程目标成本的制定,然后再对全寿命周期的技改项目工程成本进行动态成本控制,最后再进行项目工程目标成本调整。

三、成本差异模型的基本思想

成本差异是在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的过程中产生的,而成本差异分析是将实际成本与预先确定的标准成本进行比较,接着对于两者是否存在差异进行分析,机动地通过成本差异分析寻找出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产生差异的直接原因并及时进行改正,对于成本的差异进行分析,能够为成本改善和控制指明方向,有效地降低企业生产运行成本,提高企业在本行业内的核心竞争力。

系统的成本差异计算与分析包含了以下四个步骤:

1.制定标准成本。标准成本是根据企业的标准耗费和标准价格制定的。

2.及时收集施工企业的实际成本信息,例如月季度成本报表、周成本报表等。分析比较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产生差异的具体数额,得出直接成本差异值。

3.由此基础而对导致差异的成本因素进行差异分析调

查,找出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

4.明确差异产生的责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对成本差异进行改正。下图所示为成本差异分析的具体过程:

四、基于贝叶斯网络和动态规划在成本差异模型中的运用

针对技改工程项目成本差异分析,由于其目前的分析方法简单,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少,一般设定在技改项目全寿命周期中很多影响因素是固定数值,其是稳定不变的;并将其当作一个静态的过程,其变量因素之间是独立、互相没有影响的,没有涉及其中的互相影响及反馈作用。

通过分析以后沿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可以对技改项目全寿命周期的政府安全、环保许可,土地规划,设计审核,工程配套,设备采购,合同谈判,施工管理,开车等一系列,以全局的系统视野对技改项目进行研究调查和分析比较,基于贝叶斯网络和动态规划以建立技改项目处理项目成本差异模型。

贝叶斯网络:贝叶斯网络是基于后验概率贝叶斯定理而形成的,其以数理统计的方式处理已知数据为基础的方法。贝叶斯网络将不确定的事件连接起来,用以预估与其他影响关联的事件,其在这样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贝叶斯网络的分类、聚类、预测和因果关联关系分析的功能,为决策者带来指导意见,并且通俗易懂,在预测功能中得到广泛运用,但是贝叶斯网络也具有其一定的弱点例如在预测频率很低的概率事件中所起的作用不够理想。

贝叶斯预测运行如图所示:

动态规划:一般情况下将动态规划的基本原理归于一个常态的递推的关系表达式,将其用于描述多个阶段的决策过程的状态转移。经常使用的方法为逆序法或者顺序求法来解决这类问题,也就是以最终状态为出发点,由后向前逐步推导到初始的状态,由此而得到一个最优的决策序列。

动态规划与其他的优化技术相比较可以发现其能够得到一个整体的多阶段的最优解。由于时间参数在决策过程中呈现为可连续或者离散特征,所以决策过程可据此分为可连续决策过程以及离散性决策过程。从另个方向来考虑,根据决策的演变过程是确定性的或者是随机性的可以具体划分为确定性决策过程和随机性决策过程。综合以上分析,决策过程模型分为离散确定性、离散随机性、连续确定性、连续随机性共四种不同的决策过程模型。

将成本差异控制方法运用于技术改造项目的动态成本控制的过程之中,其数据采集过程较其他方法来说更为繁琐,当n∞时决策人员进行成本控制时会发现由于数据处理却缺乏相应的计算机计算程序的模块,而使得这种决策的过程更为困难。但此种方法有其可取的地方,比如可以在特定的时间点为成本管理以及项目决策人员提供良好的宜于进行解决成本差异调查决策的量化模型和固定思维。

通过将成本差异动态控制模型与成本自身的独立特点以及项目管理人员的经验做法相结合,决策人可以高效地将该决策做到合理的范围。

参 考 文 献

[1]许珂.基于贝叶斯和动态规划的成本差异控制模型及应用研究

[D].天津:天津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