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有效教育教学理论

有效教育教学理论

有效教育教学理论

有效教育教学理论范文第1篇

小学管理在教育教学的全部管理中,正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在教育改革中,如何与时俱进、全方位的实施对学校的管理,也正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如今,在一些人的脑海里,“管理”一词既熟悉又神秘,虽然知其含义,却难抓住本质。有人说:管理是一门神奇的综合艺术,管理就是生产力,就是效益。管理就是做人做事的道理,就是如何搞好人际关系。也有人说:管理就是预测、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管理就是沟通,就是激励,就是服务。还有人说:管理就是不断改进工作,发挥大家的能力和思想,创造价值,等等。那么,如何落实学校的管理?小学是否需要管理?怎样进行管理呢?

1 要形成科学的管理模式

学校无论大小同样都需要适合本校实际的完备制度,制定制度的目的并非是用于管理少数不服从领导的教师,真正的目的于使学校的管理制度化、科学化、正规化。有人认为小学无需什么制度,大家都自觉搞好本职工作就行了。其实不然,如果没有完备的制度,对学生的教育、学校的工作就会有所疏漏。现在办学最鲜明的特点之一应该就是管理制度化。通过制度的严格执行,学校的教育、教学、教研、后勤、安全、卫生等各项工作都得到了有序开展,并逐步走向正轨。 学校管理首先要着眼于整体,从全局出发思考管理、实施管理。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抓了芝麻丢了西瓜。抓好管理的全局性,一是要端正教育思想,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二是坚持要面向全体,好、中、差学生一起抓;三是要关注全过程,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试、评价全程监控;四是要统揽全校,人、财、物、事、时间、空间、信息一起管。使影响教学质量的方方面面的因素都为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作用。

2 营造和谐的氛围

建立和制定规章制度,使学校管理有序、科学,是学校管理应该追求的境界之一。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师对民主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他们是不喜欢领导盛气凌人的训斥和简单粗暴的管理,也不喜欢领导不负责,让教师我行我素、放任自流的管理。他们希望和欢迎领导能以民主的作风为学校创设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环境,使大家心情舒畅,和睦共处,自我约束而又自我完善。据此,我们确定了这样一个信条;少一点“不准”,多一点自由。这种人本化的管理是以共识和情感为基础的,对于主体意识突出的教师们将具有极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3 创造美好的教学环境

美好的教学环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教学环境包括教师的工作条件、教学设备、班级风貌等因素。要使上述各因素都处于良好状态,作为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首先,应集中精力,吸收多方面的力量,争取资金,为教学人员整建一个舒适的环境,使从教人员不致受外界的干扰而影响教学水平的发挥;其次,教学设备是增强教学效果不可缺少的条件,应不失时机地根据学科的教学需要,增设教学设施,改善设备条件,并积极做好相关现代化教学设备使用培训,让全体教师都能熟练的使用,充分发挥其教学的辅助作用;第三,班级环境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很大影响,学校领导、教师应注意教室的布置、课堂纪律的保持、班级优良风气的形成等方面的管理,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创造一个良好的气氛和环境。

4 重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眼下,对教师管理主要是依靠行政手段,是自上而下的管理,而忽视了自上而下的管理,也就忽视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管理者往往以学生考试的分数来评价老师,这种只重视结果评价而忽视过程评价的做法,导致个别责任心差的教师不折手段,追求高分数,对学生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效应。为此,应当强调过程管理和过程评价,过程评价可以靠学生评价来实现,评价指标设计要结合学生的真实体验,便于学生回答。比如,“教师讲课能否引起学生兴趣”,“备课是否充分”,“教师讲课是否具有针对性”。评价时,几门学科评价表要同时发给学生,让学生在比较中评价。开学之初,要将评价内容告诉学生,目的让教师学会自我管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应及时反馈给教师。同时,管理者也应更多地与教师交流、沟通。

5 提高教师的素质,调动其积极性。

教师反映,目前对教师的管理太机械、太死板,且不注重实效。一些抓教学的领导认为,教学管理的最佳境界就是整齐划一,集体备课与教研,强求教学、进度、质量的整齐划一,忽视教学的个性与创造性。教学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只有根据各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才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我们不否认共同的目标,若机械地强求绝对统一,无疑会扼杀教师的个性,学生没有特色,素质教育提倡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课堂充满活力,根本就无从谈起。

有效教育教学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4-0008-02

社会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小学生的心理存在“勤奋―自卑”的极端取向,他们一方面能够并愿意充分展示自我,另一方面却受到严重自我不胜任感的困扰。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得到关注和系统的干预。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再认识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活动在本身及其环境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它具有以下五个特征:(1)稳定的情感;(2)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3)具有符合其年龄特征的多种心理特点;(4)智力正常;(5)意志力良好,自控力较强,有较好的适应能力。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的有关理论,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体育与健康课堂教育教学、游戏、活动、个别辅导等途径,唤起小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自我认识,并对心理有偏异或有障碍的学生提供一些简易有效的心理服务,以促进小学生身心正常发展,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活动。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一)心理健康教育者的自我发展

调查表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专、兼职两支教师队伍,而且专职教师较少,难以满足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需求。虽然体育、卫生等教师有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但离合格的心理咨询师还很远,远远不能满足现在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另外,教师本身因工作、生活等压力,有时对学生缺乏耐心,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无视学生的心理,常用威严、权威压制学生幼小的心灵。

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心理健康教育集体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少,教育者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差,难以满足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况。因此,体育、卫生等教师迫切需要进行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而且这样的培训需要常态化、科学化。

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与其他教育工作整合为一,真正落实到教育活动中去,它是必需的而不是点缀。据了解,在很多学校,心理咨询师只是个摆设,心理健康课形同虚设,没有真正地发挥作用。这种心理健康课开展的不规范、无考评的现状致使教育者上课无教案,备课应付、懒散现象严重。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认识

目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整体来说是比较好的,但也确有不少的学生存在心理障碍。一般来讲,小学生存在以下几种不良心理现象:(1)价值观扭曲。在现代经济发展的刺激下,家长和社会的影响致使不少小学生看重物质享受、看重金钱,无心学习,攀比心理严重,心理出现扭曲,甚至出现偷、抢的现象。(2)以自我为中心。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是大人心中的小公主、小皇帝,大人一味地谦让、过分地疼爱致使孩子养成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的现状。他们心中只有自己,常常置别人的想法于不顾,不善于自我分析和自我批评。(3)逆反心理严重。受家庭条件,父母情况、自身原因等方面的影响,少数学生心理发展畸形,与他人交往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对教师的教育感到厌烦,对家长更是反抗、逃避、远离等。(4)冷漠无情。“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但是很多小学生却总把别人当对手,别人好就嫉妒他们,别人差就嘲笑他们,对待别人非常冷漠。(5)恐惧抑郁。很多小学生抗挫能力差,经不起打击,对困难存在畏惧心理。

三、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来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制定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以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

2.重视体育教师的作用,挖掘其教育教学潜力。目前,绝大多数体育教师都没有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师资少导致教师工作量大,他们无力开展心理健康教学。因此,重视体育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是必然的,它将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

3.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为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必须对教育者进行专业培训,促使其专业化,这样才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持续发展。

4.建立小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并对其进行测试。针对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教育者要及时提出有效措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5.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体育锻炼的心理效应,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教学要以中等强度的运动练习为主,坚持兴趣与运动负荷兼顾的基本原则,预防或消除学生的不良心理现象。

6.建立网络心理健康辅导区域。网络将成为今后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发展空间不可估量。在这个大空间里,可以有更多的人参与过来。教师要注重与家长的联系,将其纳入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总之,开展系统、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日之功,它随着社会、教育、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我们作为教育者,要紧跟社会的步伐,让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让其成为祖国的花朵、未来的栋梁……

参考文献:

有效教育教学理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体育教学;激励理论;教学质量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激励策略,从外部给学生刺激,以诱导学生的内驱力,启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把教师的教育教学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使学生获得深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一、 激励过程与激励模式

激励理论(motivation theory)是指持续激发动机和调动积极性的学说。心理学家一般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支配的,动机是需要引起的,行为的方向是寻求目标、满足需要。动机是人们付出努力或精力去满足某一需求或达到某一目的的心理活动。激励过程是一个由需要开始,到需要得到满足为止的连锁反应。

激励的一般模式是:需要、动机、行为、目的。动机是以需要为基础的,而需要是行为的出发点,行为又是指向一定目标的。对学生这一教学的主体来说,他们的需要、动机有两个方面:一是外在性的,主要表现在社会、情感性的需要,即得到学校、教师、同学给予的信任、尊重、关心、友谊、表扬、认可和赏识。二是内在性的,一方面可在单纯的学习、工作活动过程中得到满足,如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使自己的聪明才智得以发挥;另一方面指学习工作取得积极成果,从而体验到某种成就感与自豪感。学生的这些需要与动机归纳为精神性需要和物质性需要。作为学生来说,精神性需要的满足是重要的,但也不能忽视物质性需要的作用。

二、 激励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1. 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形成积极向上的体育态度

当学生从事体育实践获得成功,充分显示自己的特长,在教师和其他学生的赞扬和高度评价声中,求成的需要得到满足,愉快的情感体验随之产生,这促进学生产生更强烈的学习动机,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更高的积极性,推动其更加努力地从事体育学习,从而获得更大的成绩并再次受到表扬。

2. 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构建和谐的学习氛围

体育课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活动,努力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同时更重视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练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想法,使课堂上充满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

3. 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有利于调动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及时发现练习认真、动作掌握好的学生,对他们在练习中所表现出的不怕困难、肯动脑子等优点及时予以表扬,抓住典型,以点代面,促进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有利于促进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有益竞争

这是因为适度的竞争具有以下的心理学意义:一是能促进学习将潜伏状态的动机变成活跃的起作用的有效动机,从而使个人目标明确化;二是能创设一种力争上游的氛围,使学生努力学习的行为得到充分肯定;三是提供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增进相互间的学习、帮助和影响。

三、 激励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在体育教学中正确合理地运用激励手段可以刺激学生的需要、动力、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以积极的态度去完成体育课的教学任务,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果。笔者通过前期的学习和实践,通过一些激励手段,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达到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的实效。

1. 创设优良教学环境激励

在教学中发现,如果一个教学班级中的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心理氛围,人际关系紧张,就会使许多的学生不安心学习,造成人心思离;相反,如果教学班级成为每一个人相互尊重、关心和信任的学习场所,保持学生之间的群体人际关系的融洽,就能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班级中认真学习、积极进取。在课堂中师生的人际关系上,应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感到教师是自己的朋友,平等相待,和蔼可亲。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民主地交流,达到较为和谐的教学氛围。

2. 提升爱好进行兴趣激励

有句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在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认识兴趣——求知欲。如果学生对某事物或某事件感兴趣,就会注意并体味其中的哲理或含义,就会很投入,从而提高认识,受到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不同运动项目的体育课,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提高运动能力和发展身体为目的,有助于学生体育锻炼的终身意识培养。

3. 运用“情感投资”的情感激励

美国心理学家伊扎德从完整人格理论出发,把生理驱力、情绪、认知和行为全部纳入人格结构,在这四个动机系统中,情绪起着明显的核心作用。情感激励模式不同于物质激励模式和精神激励模式,而是指以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联系为手段的激励模式。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尽力与学生建立起真挚、亲密的感情关系,以情育情,以情动人。人都需要关怀与体贴,一些关心学生的行为,一番安慰学生的话语,都会成为激励学生行为的动力。用平等的态度,期待的目光,循循善诱的语言,把信任、肯定、赞许巧妙地传递给学生,学生就会受到感染,得到鼓励,从而增强自尊心、自信心、进取心。教学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活动。只有心理相容,才能使教学活动引起师生情感的共鸣,在自由而又心情舒畅的氛围中达到体育教学的理想境界。体育教学是以身体运动为载体的交流,更应注重教学过程中融洽的人际关系和心理的相互愉悦状态。

4. 积极树立榜样典型激励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比说服教育更具有说服力和号召力,更容易引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给学生以鼓舞、教育、鞭策,激起学生模仿和追赶的愿望。班级中学生有优、中、差之别,发挥榜样力量,让优秀生在课堂教学中以榜样的形象带动其它的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应视之为教育的资源和财富加以利用和开发。而进步生往往是知耻而后进,奋起而直追,他们的转变异常显著,成为学生、教师关注的焦点,使所有的学生看到成功的可能,从而营造出你追我赶的喜人场面。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有计划地渗透体育名人或奥运明星的精神品质,用名人的言行激励学生。因为名人和明星的特点突出,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名人的权威性,使学生产生敬仰心理;榜样的感染力量,使学生产生爱慕;激动的情绪,能使学生把榜样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

5. 鼓励学生参加教学管理,在参与中激励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参与程度越深,其积极性就会越高。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就交给学生去收集资料、讨论、发言、总结,教师只对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发挥引导作用,使课堂变为学习的论坛、运动技术交流的平台。例如,让学生参与运动项目教学计划的制定,听取她们的意见,这样做不但能够促使学生将书本知识运用于教学实践,而且还有助于学生产生一种肯定的、积极的态度,进而形成为一种内在驱动力量,激励学生全力以赴地去实现实习目标。师生之间的信息沟通、情感交流与相互理解信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她们受尊重和归属感等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

四、 综述

激励理论是调动人的情感和积极性的艺术;学生激励是一个系统过程,我们不可能找到一种最好的、适合任何一种情况的激励措施。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需要也在不断变化。世界管理大师比尔·波拉德曾指出:“作为一个公司的领导层,应该把员工作为一个整体的人、活生生的人来理解,而不单纯把他们看作一台机器”。因此,作为体育教师要关注的是实际效果,重视激励的有效性。不该表扬的表扬了,不该批评的批评了,都会适得其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总的说来:“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无论任课教师运用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都应该遵循体育课堂教学规律,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同时还要注意教学的艺术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全面调动教学各方面的积极力量,做到全面激励,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目标和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邱忠良.在体育教学中合理运用激励手段[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4).

[2] 王维青.激励理论与方法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2008(3).

有效教育教学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思想教育;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2-0057-02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面对思想、文化多样化的现实,许多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普遍感到学生工作难做。事实提醒我们,高等院校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再像过去那样只满足于一般的常规管理,收效不大。因此,找准动力,转变观念,努力分析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加强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有效性,就成了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课题。

一、找准动力源是提高有效性的基础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包括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并且在管理中蕴含着思想教育。事实上,管理的精髓不是“管”而是“理”。所谓“管”就是限制,其外在形态常以“不能做什么”来表示;所谓“理”就是引导,也就是“应该做什么”。一个人的品质是由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构成的,处于品质表层、直接以外显的形式表露的是行为,而处于品质深层、没有直接表露的是价值观念。所谓“不能做什么”主要是着眼于学生的行为,它所体现的实际上是一种行为规范,而所谓“应该做什么”主要着眼于学生的内在需要,它所体现的实际上是一种价值观念。

过去我们在学生管理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中之所以收效不大,相当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着眼于学生行为规范的时候比着眼于学生价值观念的时候更多,规定学生“不能做什么”比启发学生“应该做什么”的时候更多。这是一种舍本求末的管理。实际上,价值观是行为规范之母。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是主体价值观的确立先于行为规范的确立;二是行为规范是主体价值观的实际反映,是价值观决定行为规范。管理是一种“控制”,控制论的关键在于“中介”。管理工作必须要规范学生的行为,但不要直接去“管”,大学生具有相当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意识,引导要比限制有效得多。学生一旦确立了“应该做什么”的信念,在实际行动中就会自动形成一种“不能做什么”的制约。解决了价值观念问题,很自然地就会解决行为规范问题,而单是着眼于行为规范的管理也许永远也不能实现管理的目的。管理的最佳状态是自动制约。任何一个自控系统都有一个动因,也即一个动力源,该动力源通过一个有机结构把自己的能量传递过去,从而实现整个系统的自动调节。人的价值观念就是这样一个动力源,它是人的所有行为规范、行为准则的驱动力。

二、转变观念是实现有效性的关键

在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要实现飞跃必须改“管”的工作为“理”的工作,也就是改“不能做什么”的工作为“应该做什么”的工作。“不能做什么”是控制学生的行为,“应该做什么”是把握学生的内心,这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管理模式,是由内在的“应该做什么”制约外在的“不能做什么”,是学生主体的自身制约。人是有自为性和主动性的,我们在管理过程中提倡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耐心真诚、积极主动等,都是着眼于重视人的这种自为性和主动性。我们在管理工作中所犯的简单粗暴、强迫命令这样的错误,究其根本,也就是漠视了人的这种自为性和主动性。

学生品质的形成实际上是一个过程,由价值观念到行为表现。目前,我们的管理基本上只顾及到了行为表现,这不是说我们没有考虑到学生内在的精神状态,但总是企图由行为上溯到观念的教育。这是一种滞后的教育模式,因为行为是价值观的表现,价值观是因,行为是果,等到某种不正确的价值观已经确立并且已有行为表现时再去企图纠正它的行为并由此而纠正这种不正确的价值观时,早已为时过晚。所以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管理时,老是出现这种类似于“救火”的情形,已经出现了问题才想起平时怎么没在这方面多加教育。我们只着眼于行为,这是一种以行为规范为主体的管理模式,以行为规范为起点,也以行为规范为归宿,这是我们过去的管理体系的弊根之所在。虽然在管理中我们也应该追求学生行为上的效应,但这不是管理的核心和主体,管理本身也只是手段,它的目的首要的是主体价值系统的构建和健康发展。而行为,实际上只是为主体内在价值观念提供一个外在的参照系和可测的目标系统。这就是管理的主体价值原则,它所体现的是一种人性的管理哲学。

当然,一个人的价值观念体系的确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管理者应独自承担的责任。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来说,我们的责任就是针对高校学生的特殊思想状况和群体心理,及早培育学生价值观念体系中的核心因素,并促使其迅速成长。

其实,在以往的管理工作中,我们并不是不重视学生主体的思想因素和观念因素,相反,我们长期以来始终把世界观、社会观、政治观的教育放在首位。但是,在人的思想结构中,世界观、社会观、政治观是处于最上层的因素,它并不直接决定人的行为,直接决定人的行为的观念因素是价值观(包括伦理观和审美观)。世界观、社会观、政治观处在人的思想结构的最上层,因而也是人的所有观念和行为的比较深刻的原因。但是,第一,人的价值观的发育成熟早于人的世界观、社会观和政治观。对于青年学生来说,他们的价值观已趋于成熟,他们已经可以对事物进行判断,但他们的世界观、社会观、政治观则正在发育成长之中。企图直接通过作用于青年学生的世界观、社会观、政治观来规范青年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必然表现出空对空的症状。第二,即使在人的世界观、社会观、政治观成熟之后,它们对人的行为起作用也必须通过价值观的转化才能实现,世界观、社会观、政治观规范人的抽象意识,价值观规范人的具体行为。前者经由后者并最终以后者的形式实现对人的具体行为的影响。第三,并不是人的所有行为都受世界观、社会观、政治观的支配,人的行为也不都反映了一个人的世界观、社会观、政治观。在人的行为结构中,实际上只有那种重大行为才直接是由一个人的世界观、社会观、政治观决定的。应该说,世界观、社会观、政治观是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中最高层次的部分,是在解决了学生主体的价值观念问题后对整个学生管理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的升华,这是学生管理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的最高境界,因而也是最后一个步骤。把什么都上升到世界观、社会观、政治观高度,看似高屋建瓴,实际上起了阻隔学生真正达到这种崇高境界的作用,因为它切断了通向这种境界的桥梁。为什么我们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总有点隔靴搔痒的味道?就是因为我们跳过了价值观教育这一个必经的途径,我们隔的就是从个体走向社会、从自我走向崇高的这条通道。所以我们可以更进一步说:高校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最大敌人就是管理观念中的教条,要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的根本变化,提高其有效性,必须转变管理和教育的观念。

三、引导学生参与是提高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以往的教育效果欠佳的原因,首先在于部分教育工作者将教育仅仅理解为他人教育,严重忽视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不重视让学生参与教育过程。

为什么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中要十分强调学生的自我教育呢?

要知道每个受教育者都是能动的主体,都有着十分丰富的活生生的内心世界。过去我们往往把受教育者看作被动的客体,仅从教育者的主观愿望出发,认为“我说了,你就接受,就照着去做”。但实际情况却相去甚远。学生会以自身已有的认识和体验对学校的要求进行分析、筛选和加工,甚至加以抵制,而不可能像一张白纸那样任教育者描绘。学生每时每刻都处在一种对自身和世界的思考过程中,他们根据周围的各种影响,经过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调整自己的价值观,选择自己的政治方向,改造和完善自己的性格,确定今后的发展道路。因此,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中要引导学生参与,加强自我教育。

那么,在新形势下应怎样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呢?

首先,要了解教育对象,把教育的立足点放在“启迪”上。如前所述,以往的教育在“应该”上着力比较多,但却很少考虑教育对象在想什么,他们怎样看待这些问题,他们的看法为什么是这样以及他们能够干什么,因而教育缺乏针对性。因此教育一定要建立在对学生的充分了解上,教育内容应立足于启发学生去思考,去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得出判断和结论。

有效教育教学理论范文第5篇

一、挖掘素材,培养情感

有了情感才会滋长学习的兴趣,形成学习动机. “板块三串式”设计理论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师如何将许多抽象难懂、枯燥无味、难以引起学习直接兴趣的教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呢?这就需要教师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精心设计,为学生创造愉快的学习气氛. 好动是儿童的天性,为此教师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我用幻灯出示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方格图,让学生数它们的方格数,再比较两者之间的关系,接着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展示平行四边形到长方形的转化过程,最后议论总结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通过数、看、想、比、动、议,使学生学得十分轻松有趣,同时又使学生加深了对几何知识的感性认识,既发展了他们的思维,又培养了他们的情感.

二、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在“板块三串式”设计理论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情感动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与所提问题有关的情境中,从而触发学生产生探求未知事物的迫切需要,从而引发他们积极参与的情感动机,促使学生在克服学习困难的过程中磨砺坚强意志. 仍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的教学为例,在新知识的导入阶段,教师出示一个不规则图形的方格图(见图).

每个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教师提问:“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当学生马上回答出是18平方厘米时,教师就接着问:“你数得这么快,能不能告诉大家你用了什么好方法?”出于好胜心理,学生马上自豪地讲出,可以把左边多出来的方块补到右边空缺的地方,把它转化成会计算的长方形. 这时教师趁热打铁,进一步设置这样的悬念:“这名同学真聪明,他用割下来补上去的方法把这个不规则的图形转化成能计算面积的长方形,那你能不能像刚才这题一样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能计算面积的图形呢?”这样的问题情境创设,由此及彼,层层铺垫,可以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这一新知识的迫切需要,引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这一知识过程的情感动机. 进而使得教师追问不再显得枯燥无味.

三、引导参与,发展情感

“板块三串式”设计理论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要改变认知活动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教师要重视发挥情感因素的定向作用. 著名特级教师邱学华说过:[2]“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探求,自己去推理,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发现应尽量多些. ”为了帮助学生弄清平行四边形如何转化成长方形这一教学重点时,我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留给学生充裕的学习活动时间和空间,教师可设计安排“学生看书自学――学生尝试操作――学生发现演示――教师启发、质疑――学生尝试释疑”五个环节,让学生通过剪、移、拼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验到主动探索新知识的乐趣.

四、体验成功,交流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