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矿产企业分析报告

矿产企业分析报告

矿产企业分析报告

矿产企业分析报告范文第1篇

(一)成立督察组织

成立由部级、地方级矿产督察员组成的矿产督察小组,明确分工。督察小组成员一般3—5人,原则上应为单数。如需进行联合督察、会诊式督察,应向督察员办公室提出建议,由督察员办公室进行组织。

(二)熟悉资料

预先熟悉拟督察矿山有关资料,包括:开发利用方案、设计、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地质报告及有关图纸资料,采矿权登记档案,采矿权人年检档案,开发利用方案实施情况监督检查资料,矿山储量动态测量资料等。

(三)制定督察工作实施方案

确定督察的目的、内容和要求,制定督察工作实施方案。

(四)发出督察通知

提前10—15日由省国土资源厅或市国土资源局向矿山企业、相关国土资源部门发出“矿产督察通知”。寄发的通知应包括以下内容:

1、到矿山进行督察的时间、依据;

2、矿产督察的内容;

3、矿产督察的程序;

4、对矿山、相关国土资源部门提出配合、支持、协助督察工作的要求;

5、矿产现场督察备案表;

6、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报告提纲(附1);

7、矿产督察小组成员名单。

二、开展现场督察

(一)持证上岗

到达现场时要主动向当事人出示督察员证。

(二)阐明来意,听取汇报

召开由矿产督察组、国土资源部门有关负责人、矿山企业领导和有关技术人员参加的督察工作动员会。由矿产督察组阐明督察工作依据、目的、内容、程序以及需要矿山如何配合工作的要求等;由矿山企业负责人汇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三)查阅资料

查阅矿山企业的设计资料、地质报告、统计报表、井上井下工程对照图、储量动态变化统计台账、“三率”(开采回采率、采矿贫化率、选矿回收率)实测统计台账等技术资料,有关规费的缴纳票据,保护、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的规章制度等资料。检查矿山企业开采回采率、采矿贫化率、选矿回收率考核指标、年度报告制度等的执行情况及相关规费的缴纳情况。

(四)现场检查

到矿山企业的采、选现场,实地检查矿山的采矿方法、开采顺序是否按设计要求进行;开拓和回采矿量是否合理;选矿方法、工艺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具有工业价值的共伴生矿产是否切实得到回收和利用。

(五)核实计算

根据现场检查情况,核实相关图纸资料、台帐、设计等,计算实际开采回采率、采矿贫化率、选矿回收率和其他相关数据。

(六)形成初步督察意见

矿产督察组汇总各种情况,综合分析讨论,形成初步督察意见。

(七)形成督察结论

与矿山企业交换意见,质疑、座谈,形成督察结论。

(八)填表备案

由矿产督察员填写《矿产现场督察备案表》,由双方负责人签字盖章,一式三份,矿产督察员办公室、相关市国土资源局和矿山企业分别备案。

三、报送矿产督察报告、下发矿产督察意见

(一)报送矿产督察报告

现场督察结束后,由矿产督察员向矿产督察员办公室和相关市国土资源局分别报送矿产督察报告(提纲见附2)。在报告中对存在问题的矿山企业,提出限期整改、查处或其他建议。

(二)下发矿产督察意见

针对矿产督察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分矿产督察员办公室组织的督察和市国土资源局组织的督察,分别由省国土资源厅、市国土资源局做出处理决定,向被督察的矿山企业下发矿产督察意见。由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处理的,应将处理结果报省国土资源厅备案。

四、跟踪督察意见整改情况

矿产督察员办公室、市国土资源局要求矿山企业定期报送督察意见整改落实情况,必要时组织督察员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察。

五、上报、公告矿产督察情况

(一)上报矿产督察工作总结

矿产督察员办公室编写年度矿产督察工作总结,于每年1月底前向聘任单位报告。

(二)公告矿产督察情况

矿产督察员办公室对全省矿产督察情况进行公告。

附:1.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报告提纲

2.矿产督察报告提纲

附1: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报告提纲

一、矿山概况

矿山企业位置、性质、开采史,采许可证编号、发证机关、有效期、规定开采范围、实际开采范围,产品、年产量、产值、利润,从业人数等情况。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开发利用方案或开采设计实施情况,开采过程中的矿产资源保护情况,探明的各级储量、已开采利用储量、保有储量及服务年限、年度动用储量及损失量,生产性勘探情况,开采回采率、采矿贫化率、选矿回收率指标执行情况,选矿方法、选矿工艺流程、入选品位、精矿品位、尾矿品位,共伴生矿产及尾矿综合利用情况。

三、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情况

矿山“三废”治理的工艺和措施;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方案实施情况,已使用治理费用的分析等。

四、依法开采和法定义务履行情况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的制度制订与执行情况;采选方面的管理工作情况;提高资源利用水平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及产生的资源效益和经济效益情况;地测机构、地测人员及其职能的执行情况。

矿产资源补偿费、采矿权使用费、出让金、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等法定费用缴纳情况;是否积极参与矿山的年度检查、准确及时上报矿山企业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统计年度报告(表)。

矿产企业分析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采矿;财务系统;监管

一、采矿企业资源计划BRP――财务

1.成本会计

成本会计分析与间接费用、产品和制造定单相关的企业成本。它提供了多种成本核算方法,比如标准法、先进先出法(FWO)、后进先出法(LIFO)、平均法、目标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ABC)。软件应该支持以下功能:成本数据、成本分摊定义、成本分摊流程、成本管理、成本和销售价格计算、作业成本法(ABC),以及作业成本的跟踪和检查等。

2.应收帐

应收帐跟踪客户应该付给公司的款项。它包含的工具有助于控制和督促从销售定单录入到收到付款入账的资金回收。软件应该具备的功能有:公司应收账款政策和流程、客户/凭单主数据、帐单处理和过期分析、信用管理、现金/付款申请、收据处理、日记账凭单处理、应收款账目过账、多币种核算和兑换、应收帐交易和控制,以及应收帐报告。

3.财务报表

利用递交的报告,财务报表功能是分析公司经营状况的强有力的工具。这些报表可以帮助各事业部浏览它们自己的财务信息,同时母公司可以上卷累计所有分支信息并浏览汇总信息。另外,解决方案可以给用户提供简单易用的报告生成工具和深层次访问财务数据的途径,以进行全面分析。

二、矿业税收管理

在税源管理方面,定期和国土、工商、地税部门进行信息交换,充分利用第三方信息掌握了解矿山开采企业、矿物生产销售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为准确监控税源提供依据。国税局和公路部门合作,在矿物出境的必经路口设置若干个管理站,以地磅实测出出境的矿物数量,并对生产厂家、产品型号等做――记录,据此作为核算厂家销售数量的依据,作为核算应税销售额的重要依据。从公安部门获取矿山开采企业领购的火工品(炸药等)的数量,从国土部门获取矿山开采企业已开采资源量,按照一定比例关系,掌握企业大致的产量和应税销售收入;加强对矿物生产加工企业的发票取得管理,定期对企业购买原材料和物耗配件取得合法凭证等情况进行检查,责令取得不合法凭据的企业到销售方补开发票,否则不予抵扣进项税额,并按发票管理相关规定加大处罚力度。

为了加强纳税评估,国税局组织业务骨干以财务管理规范、生产经营规范、依法诚信纳税的企业为标本,弄清企业生产的工艺流程,分析企业生产经营的规律和对各种要素的依赖程度,采集单位产品耗能、投入产出比等关键涉税信息,建立科学的纳税评估指标体系,测算出具体的行业参数指标,进而建立矿产行业纳税评估模型,以此为依据定期进行纳税评估,准确核算企业的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提高纳税评估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充分发挥以评促收的作用。

三、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的核算

1.会计科目

企业应在“无形资产”科目下增设“采矿权”明细科目,核算企业通过交纳采矿权价款取得的由国家出资形成的采矿权。在“其他应交款”科目下增设“应交采矿权使用费”、“应交采矿权价款”明细科目(外商投资企业在“其他应付款”科目下增设“应交采矿权使用费”、“应交采矿权价款”明细科目,下同),核算企业应交纳的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企业应在“管理费用”科目下增设“采矿权使用费”明细科目,核算企业在开采过程中,按规定交纳的采矿权使用费。

2.账务处理

企业申请取得采矿权,其应交纳的采矿权使用费直接计入当期管理费用。企业按规定计算出应交纳的采矿权使用费,借记“管理费用―采矿权使用费”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其他应交款――应交采矿权使用费”科目。

企业通过交纳采矿权价款取得的由国家出资形成的采矿权,按规定应交纳的采矿权价款,应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并在采矿权受益期内分期平均摊销。企业应按应交的采矿权价款,借记“无形资产――采矿权”科目,贷记“银行存款”或“其他应交款――应交采矿权价款”科目;分期摊销时,借记“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科目,贷记“无形资产――采矿权”科目。

四、利用网络为财务监管提供技术保障

要以统一全国会计核算软件为契机,尽快建立完善的网络控制程序,充分运用严密稽核系统和严格的层级职责分工实现财务业务―体化,努力通过计算机程序固化企业规章制度,实现实时对企业的财务活动、资金状况进行过程控制。要强化网络安全意识,加强网上银行监管,不断完善资金管理制度,规范资金结算流程,严格按授权审核确认资金结算业务,确保资金安全。要加强银企合作,充分运用银行网上客户管理平台监控企业所属单位银行账户资金流动情况,努力缩减或取消企业二级单位银行账户,着力降低资金结算和监管成本,切实提高资金管理能力。

五、实行科学的预算管理为财务监管提供检验标准

要树立战略管理思想,因为全面预算管理涉及生产经营各个方面,只有全员全面了解和掌握企业的战略目标,才能使预算管理成为企业前承战略规划、后启薪酬考评的闭环管理环节,从而推动企业实现战略目标。要增强全员预算意识,引导员工参与预算编制、执行、控制和调整,大力推行透明预算。要科学编制预算,注意将企业近远期经营目标与上级经营指导思想相结合,在形成企业初步预算后,对照企业经营目标和上级指导意见进行项目调整,最终形成企业预算草案。要制定预算考核机制,建立预算硬约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实现预算自动控制、分析和预警,及时分解和落实预算管理责任,加强预算执行分析和评价,严格奖惩,从制度上形成预算管理的完整闭环,夯实企业预算管理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柏林,李英龙,李文瑶:采矿权评估及其有关问题的探讨[J]黄金,2001,(05)

矿产企业分析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内控管理;煤矿;安全风险;预控

煤矿是一个事故多发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这一方面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因此,加强煤矿的安全已俨然成为一个人们瞩目的焦点。本文针对内控管理进行全方位的描述,对基于内控管理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进行研究。

1煤矿安全风险

煤矿安全风险预警管理系统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为基础,以风险预控制为核心,对不安全行为管理的重点,通过制定控制标准和措施,对“人、机、环境和管理”的最佳匹配,以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其核心是通过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明确煤矿安全管理的对象和关键;通过安全机制,促进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施和风险控制标准和措施;通过危险源监测和预警的风险,风险源从开始到结束在一个受控状态。煤炭行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安全是煤炭企业管理的第一个和核心命题。为有效遏制煤矿安全事故多发的现状,积极研究和探讨运河煤矿企业生产安全预控管理系统的实现,确保战略的长期稳定性;实现全过程的、无缝的预控管理,确保安全生产的底线不能突破;从源头上预防各类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

2内控管理工作

通过实施内部控制工作,完善和规范管理:

(1)利用计算机技术提高内部控制。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信息管理系统,有机结合内部控制过程和信息系统,实现自动控制业务和事项,降低或消除人为控制因素。

(2)内部控制中实施激励约束机制。对全部员工通过内部控制进行绩效考核激励制度,从而促进内部控制的全面实施。

(3)赋予内部控制所有机构的权利。在授权时,需要考虑权利的范围、程序、责任以及权限,确保授权的合理性。不同级别的管理人员只可在权利管辖范围内行驶职权。对于重大的业务以及决策,需要企业内部进行集体决策,任何人不可擅自做出决定或改变集体确定的结果。

(4)会计工作规范化。公司需要严格要求会计部门支持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对会计事项确定明确的操作流程,如会计核算、财务会计报告等,确保会计信息的完整性与真实性。

(5)制定保护财产安全机制。建立物业管理系统,定期对企业内部进行盘点,查看物业记录、实物管理、账户检查等情况,保证物业安全性。避免财产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被访问或处理。

(6)预算控制体系。对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明确管理部门在预算管理中的责任权限,对预算编制、审批、等程序使用规范化处理,提高预算约束力。

(7)建立运营分析机制。管理人员需要对生产、营销、投资、财务等方面的信息综合管理,通过因素分析、对比分析、趋势分析等方式,发现企业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查明原因并处理问题。

(8)构建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利用评价指标与定期考核的方式来构建绩效考核体系,对企业部门员工与车间员工的绩效进行客观评价。考核结果可以为员工薪资、职位晋升、等级评选的有效依据,如考核结果始终较差的,可作为解雇依据。

(9)建立风险防范与应急机制体系。根以内部控制的目标为基础,以风险应对措施与控制策略,对各类存在风险的业务与事项进行有效控制。对重大风险建立预警机制以及应急处理措施,明确风险处理标准,对可能发生的重大风险或突发事件,制定应急预案,明确人员责任,规范处置程序,确保突发事件及时妥善处理。

(10)建立内部审计和监督机制,形成合理的审计监督体系。在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需要明确和完善内部审计部门和其他内部部门在内部监督职责和权力,规范程序、方法和要求,对内部监督、监督实施内部控制的规范化管理。

3煤矿安全风险分析

(1)不安全行为控制。对不安全行为的主要规定进行了分析和控制机制和正确的,它的作用是确保每一个岗位严格执行正确的安全程序和标准,防止人为失误,可能导致事故和伤害。

(2)生产系统控制。在主要规定的生产活动,特别是消防和控制用水和控制系统的要求,其作用是全面实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安全生产和质量标准,在各部门,实现动态遵守。

(3)管理的综合要素。本生产系统的主要规定外生产辅助系统的安全管理的要求,其作用是实现安全管理的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

(4)安全机制的控制。主要规定了系统运行组织及其安全责任制、系统政策和目标、系统文件和系统评价等,其作用是保证系统能够促进和运行。

4实现安全管理策略

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高于一切。在安全管理理论运河煤矿的基础上进行研究,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以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为主线,预控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安全预控管理和规范煤矿工作实践的理论体系,融合的煤矿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形成一套可操作的安全防范和控制评价体系的实施标准,为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和保证。

(1)工作程序回路。以时间为单位,一天、一周、一个月、一年是形成一个闭环系统的过程。即:会议组织、进行现场监督、补充完善、会议反馈。

(2)目标责任闭环。在这个阶段,目标是实现近期目标,逐步实现安全目标的闭环管理。也就是说,动机的目标、分解、评估反馈的目标、落实责任-荣誉奖励和惩罚。

(3)质量管理闭环。从工程设计和施工,到质量的全过程的闭环管理。即:工程设计-编制程序-组织实施的施工-安全监督检查-项目质量验收。

(4)隐患管理闭环。从隐患消除隐患到消除闭环控制系统的形成。即:隐患排查、分类整理、进行整改、审查和验收、信息反馈。煤矿管理人员和安全监督人员每天检查发现的各种隐患,总结报告的评估报告,并将有一个隐藏的转变输入计算机,在日常生产会议简报的专业领导和所有的风险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消除。

(5)“违反”人员和封闭式循环。从“三违规”的人员,接受的教训,并形成了严格的重新任命的闭环系统。

(6)安全事故管理闭环。对于整个事故周期,系统的组成从闭环系统的开始和结束,即:事故报告-事故分析-事故处理-事故报告-事故预防。

5结束语

可以看出,对于内控管理制度来说,是对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的一种有效的措施。在不断的对内控管理进行分析下可以明白,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是大家所希望的,所以,有关部门对这一项必须严抓实打。

参考文献:

[1]杨春宁.基于内控管理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体系研究[J].中国煤炭,2015,7.

[2]辛龙.论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理管理体系的实践研究[J].中国科技纵横,2013,14:290-291.

[3]谢涛.基于企业税务风险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15,7:44-47.

矿产企业分析报告范文第4篇

一、自然资源会计确认

谭旭红、曾晖(2007)矿产资源资产的会计确认—矿产资源资本化即矿产资源的经营者要取得矿产资源的经营权就要向矿产资源所有者(国家)支付采矿权整体价值,对经营企业来说,应将这项支出记作一项资产—递耗资产(矿产资源资产),然后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分期转入产品的成本中去,从其收入中不断得到补偿。耿建新、肖振东(2005)从递耗资产的确认和计量角度对矿产资源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将递耗资产细分为储量资产(与矿产资源实体储量有关的资产)、勘探与评价资产、土地使用权三个组成部分,并以此为起点,研究了采掘行业企业递耗资产的确认和计量问题。在对递耗资产进行确认时,确认的起始时间应当以企业办妥登记手续、取得勘查许可证的时间为标准,其后所发生的勘探和评价支出(含探矿权价款)可以区分不同情况进行资本化处理,也就是要在成果法和完全成本法之间进行选择。汤琦瑾、蒋梅(2009)从微观角度构建自然资源会计体系,以期为我国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和进行国民经济核算提供有效的信息系统支持,认为资源确认为企业的自然资源资产应具备如下条件:(1)资源的稀缺性和产权主体的明晰性;(2)存在的现实性;(3)未来效用的可能性;(4)计量的可靠性;(5)范围的地域性。毕金星(2010)认为非油气矿产资源的会计确认条件包括非油气矿产资源的可确定性、相对稀缺性、可计量性和不可再生性。我国非油气矿产资源企业从事资源的采掘活动需要取得采矿权和探矿权,具体包括探矿权使用费、采矿权使用费、探矿权价款、采矿权价款,如果是通过支付探矿权使用费取得探矿权的,后期需要进行勘探,发生勘探成本,进而形成资产;如果是通过支付探矿权价款、采矿权使用费取得采矿权的,需要进行二次勘探,进而形成资产。这与其他行业主要通过商品流通领域购买获得资产,资产的价值即为实际支出的资产确认方式有显著不同。李恩柱(2008)认为经过交易获得的非油气资产要确认为表内资产除应具备常规的资产确认条件外,还应具备可交易性和合法性两个特有条件。王立杰、孙家平、王波(2003)矿产资源资产不管采用直接购入式、债权筹资式、融资租入式还是权益筹资式,均采用一次性资产化处理,生产企业实际运作时,可设置资源资产备抵调整账户,每年年末经资产管理部门审核确认后,企业进行资产和负债的调整。

二、自然资源会计计量

陈洁、龚光明(2010)IASB和FASB都把计量基础分为两类:一类是历史成本,另一类是现行价值。历史成本模式以资产或负债实际发生的成本和金额进行计量,虽然真实可靠,但无法反映资产或负债市场价值的变化情况;现行价值模式能使会计信息反映资产或负债的真实价值,提高了财务信息的相关性,但缺乏可靠性。公允价值计量分为“市值计价”和“估值计价”,一般在活跃市场按市值计价;当市场不够活跃、缺少可参照的市价时,就采用估值模型等技术确定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汤琦瑾、蒋梅(2009)对不可再生资源资产,常用的价值衡量方法有三种:底价法、收益现值法和市价法,可再生资源资产常通过收获收益现值法、种植轮作最优法和成本法来估计。但无论是可再生自然资源还是不可再生自然资源,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其价值应既包含有形的资源资产价值又包含无形的生态价值。但由于金融危机的出现,人们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产生了质疑,公允价值在矿产资源计量中的应用短期内还难以实现。耿建新、肖振东(2005)在对递耗资产的计量中,应该根据其不同的组成部分采取适当的计量属性,在现有的情形下,以历史成本为基础辅之以其他计量属性应是我国递耗资产计量的现实选择。可以根据不同的会计信息披露层次,对递耗资产进行计量,在记录层次,以取得时的成本作为计量基础披露相关会计信息;在财务报告层次,以公允价值作为辅助计量属性,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与递耗资产有关的未来现金流量信息。毕金星、于淑兰认为非油气矿产资源生产企业会计计量以历史成本原则为基础,但与其他企业相比又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后续计量时,资产价值补偿方式不同于其他工业企业。资产价值的补偿方式,按《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可以结合自己的生产经营特点采用直线法、加速折旧法等会计政策,但一经采用,如无特殊情况,不得变更。非油气矿产资源资产有成本计价和价值计价两种计价基础,要实现两种计量基础的有机结合,在初次确认和计量时按历史成本基础进行,在财务报表上按历史成本基础进行反映,同时按价值基础进行补充揭示,即第一次确认和计量按历史成本基础,第二次确认和计量按双重基础。李恩柱(2008)认为对非油气资产的会计计量应当考虑计量尺度、计量结果、计量基础等特殊要素,可以建立起以边际效用价值和劳动价值为核心的计量基础来计量非交易途径获得的非油气资产,其特点包括以货币为计量单位,以机会成本等为计量属性。朱晓(2008)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自然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讨了自然资源的成本会计核算和价值会计核算两种核算方法,以便于加强对自然资源的管理和控制。韩文琰(2012)梳理了矿产资源的现有核算政策和核算模式,从国家、勘探单位和矿产资源企业3个层次探讨了探矿权使用费、采矿权使用费、探矿权价款与采矿权价款等与矿产资源相关的计量与核算,指出其中的不足,明晰了矿产资源资产的概念,并以探矿、采矿、矿产品生产与销售为逻辑,对矿产资源资产的初始计量、后续计量提出新的账务处理方法,指出矿产资源资产的初始计量包括两部分:①勘探形成的地质成果;②为取得采矿权支付的采矿权使用费和采矿权价款。谭旭红、曾晖(2007)矿产资源资产的价值计量可以看成是资本化为矿产资源资产的矿产资源的价值计量,价值确定可以采用以成本为基础的正算法,也可以采用以收益为基础的逆算法。黎精明(2009)从矿产资源的认识问题入手,论述了加强矿产资源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矿产资源的全成本会计核算方法。企业应该在自身完整的会计核算体系下,将与矿产资源相关的业务进行单独核算。易耀华(2009)认为未来的发展必定将公允价值推上我国自然资源会计的计量主导地位上去,有效实现会计目标和提高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也会进一步推进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趋同。

三、自然资源会计的记录

汤琦瑾、蒋梅(2009)自然资源价值确认以后,主要有五种入账方式:按照评估价值入账;按照各年投入的、按生产成本逐年结转累计形成的成本入账;按实际购入或评估的价格入账;按实际成本入账;应按实际数额或平均成本数额削减自然资源资产存量。在账户设置上,自然资源资产经营企业可以设置“自然资源资产”一级科目,同时,在“实收资本”一级科目下,对应增加“自然资源资本”二级科目,增设“自然资源资产折补”、“自然资源资产成本”、 “自然资源资产费用”账户。

四、自然资源会计的报告

王昌锐(2007)将矿产资源资产的会计报告模式分为历史成本报告模式、以价值为基础的报告模式和“历史成本+储量数量”三种报告模式并主张矿产资源资产报告应以“历史成本+储量数量”为主要模式。“历史成本+储量数量”的报告模式,既坚持了会计的历史成本惯例,又避免了价值基础计量过程中的大量主观人为估计,且储量数量的提供还增强了会计信息的质量,披露的成本较小,是一种较好的矿产资源资产报告模式。汤琦瑾、蒋梅(2009)在自然资源成本会计中自然资源资产的报告应单独列示自然资源资产、自然资源资本、自然资源成本等项目,而在自然资源管理会计中自然资源资产的报告可以通过货币和非货币指标的结合并配合企业有关环境状况的报告书实现对企业运用自然资源资产的全面反映和环保义务履行的监督。李恩柱(2008)强调应在现有财务报表(告)的基础上对非油气矿产资源会计息披露形式和内容做适当调整,单独增加反映非油气资产的报表项目和相应的专门化报告。非油气资产报告的内容应包括矿产资源资产法规执行情况和非油气资产的总体状况及耗费与利用情况。非油气资产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选择要遵循制度强制性要求的最低量的相关信息披露,建立自觉披露非油气资产信息的机制以及做到非油气资产会计信息、实物信息与一般财务信息的结合等披露原则。谭旭红、曾晖(2007)对我国目前矿产资源会计的报告建议采用“历史成本+储量数量”的报告模式,在资产负债表内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在报表附注中对储量信息进行价值披露。矿产资源会计报表附注应披露已探明矿产资源储量价值信息、已探明矿产资源储量按标准化计算的未来净现金流量的现值及一些其他信息。

五、自然资源会计研究展望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高新科学技术已经开始对会计产生一定影响,伴随着新科学、高技术、知识经济以及新兴产业群体的发展,促使会计理论的研究领域不断被拓宽,并向纵深发展。目前,国内外关于自然资源会计的研究还处在初创阶段,在会计确认、计价、记录和账户设置方面还没有定型,其理论和实践还很粗糙。这就需要我们会计理论研究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可以预见,在整个社会充分强调加强资源的管理与核算,注重自然资源的开发与节约,以促使人类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经济环境下,从会计的角度来较为系统地专门研究作为“可持续发展”问题核心之一的资源的形成、开发、配置、运用、储存、保护和再生各个阶段的经济效益核算问题,一定会形成富有特色的理论成果。在此基础上,经过会计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自然资源会计的理论与体系将会成为21世纪会计科学领域里发展方法和研究的一个新视点,也将随着社会前进的脚步逐步走向成熟。

主要参考文献:

[1]沈振宇,王秀芹,刘青.自然资源会计.财经问题研究,2000.5.

[2]叶慧娜,沈菊琴,谢函,殷平,孙薇.自然资源会计的理论框架构想.价值工程,2005.10.

[3]王晓琳,谭晓铁.自然资源会计的理论框架构想.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4]郑石桥,马新智.试论自然资源财务学及其体系结构.财会通讯,2008.9.

[5]汤琦瑾.论自然资源价值及价值管理.生产力研究,2005.7.

[6]汤琦瑾,蒋梅.论自然资源管理的微观信息支持系统——自然资源会计的构建.商场现代化,2009.6(中旬刊).

[7]陈洁,龚光明.论采掘活动会计研究的理论基础.财会月刊,2003.3(下旬).

[8]耿建新,肖振东.递耗资产确认和计量研究.财会通讯,2005.7.

[9]毕金星,于淑兰.非油气矿产资源会计计量研究.经营管理.

[10]毕金星.非油气矿产资源会计确认探讨.财会月刊,2010.6(下旬).

[11]李恩柱.非油气矿产资源会计问题研究.会计研究,2008.4.

[12]王淑珍,张利星.会计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刍议.中国农业会计,2007.7.

[13]朱晓.基于经济学视角的自然资源会计的核算.新疆财经,2008.3.

[14]韩文琰.矿产资源会计的重新考量及相关业务处理.中国管理信息化,15.7.

[15]谭旭红,曾晖.矿产资源会计核算方法的研究.煤炭技术,26.1.

[16]贾玉华.矿产资源会计核算方法分析.企业导报,2011.14.

[17]黎精明.矿产资源会计核算相关问题探讨.财会月刊,2009.9(下旬).

[18]裘宗舜,柯东昌.矿产资源会计问题研究.财务与会计,2005.11.

[19]王昌瑞.论矿产资源资产的会计确认、计量与报告.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3.4.

[20]谭旭红.矿产资源会计研究体系的构建.商业研究,324.

[21]王立杰,孙家平,王波.矿产资源会计要素的计量模型研究.煤炭经济研究,2003.11.

[22]龙海纶.矿产资源资产的确认和计量.财经界.

[23]易耀华.我国自然资源和生物资产会计中的微量元素——公允价值.中国商界,2009.4.

矿产企业分析报告范文第5篇

一、引言

社会责任思想起源于20世纪的美国。伴随着企业社会责任在我国的发展,评价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逐渐受到多方关注。我国理论界对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研究主要涉及企业社会责任度、评价原则及具体的指标体系选择等内容。

在我国影响力较大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标准和体系主要有:2006年由商务部和社科院联合制定的《中国公司责任评价办法草案》、《中国公司责任报告编制大纲草案》(简称双草案)和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研究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调查评价体系与标准》。2008年更新的纺织行业的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即《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总则及细则(2008年版)》、《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纲要》是国内第一套关于社会责任报告的指标及规范体系。2010年,制定并了我国第一份社会责任报告评价标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级标准(2010)》,随后每年修订、完善。2013年,中国工经联的《中国工业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清华大学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评价准则》(征求意见稿)提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综合评价体系。另外一些省市也出台了一系列地方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标准。可见,国内学者以及相关部门已立足我国具体国情,针对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的指标体系作出了有益探索。

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社会责任评价指标的选择

指标体系的建立应客观公正,指标可测量、可操作。本文主要是利用财务指标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评价,财务指标具有可比性、数据获取较容易、指标相对客观公正等优势,再辅以一定数量的非财务指标,对无法用客观指标衡量的指标作相应的评价。这样可以避免仅用财务指标的局限。财务指标可以从企业的财务报告中得到,非财务指标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年报以及企业官方网站中得到。

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涉及面广,指标应尽量全面,不然会有失公平。因此,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相关理论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企业对各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的回应的质量。利益相关者也可以多角度细分。Freeman(1984)认为,利益相关者由于所拥有的资源不同,分为所有权利益相关者、经济依赖性利益相关者和社会利益相关者。本文分别从股东、债权人、员工、客户、供应商、政府、社区、环境方面综合评价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具体指标见表1。

(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我国社会责任综合评价是一个多层次、多指标的综合评价问题。客观赋权法根据各指标的实际观察值确定权重,能客观地根据实际观察值体现各指标在被评价对象上的相对重要程度。熵值法属于客观赋权法。通过分析各指标间的联系程度以及指标所提供的信息量来客观地决定各指标权重,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前面综合评价过程中因主观赋权而造成的指标权重偏差。

1.社会责任评价系统共有n个评价对象,p个评价指标,得到的原始信息矩阵如下

一、引言

社会责任思想起源于20世纪的美国。伴随着企业社会责任在我国的发展,评价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逐渐受到多方关注。我国理论界对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研究主要涉及企业社会责任度、评价原则及具体的指标体系选择等内容。

在我国影响力较大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标准和体系主要有:2006年由商务部和社科院联合制定的《中国公司责任评价办法草案》、《中国公司责任报告编制大纲草案》(简称双草案)和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研究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调查评价体系与标准》。2008年更新的纺织行业的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即《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总则及细则(2008年版)》、《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纲要》是国内第一套关于社会责任报告的指标及规范体系。2010年,制定并了我国第一份社会责任报告评价标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级标准(2010)》,随后每年修订、完善。2013年,中国工经联的《中国工业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清华大学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评价准则》(征求意见稿)提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综合评价体系。另外一些省市也出台了一系列地方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标准。可见,国内学者以及相关部门已立足我国具体国情,针对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的指标体系作出了有益探索。

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社会责任评价指标的选择

指标体系的建立应客观公正,指标可测量、可操作。本文主要是利用财务指标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评价,财务指标具有可比性、数据获取较容易、指标相对客观公正等优势,再辅以一定数量的非财务指标,对无法用客观指标衡量的指标作相应的评价。这样可以避免仅用财务指标的局限。财务指标可以从企业的财务报告中得到,非财务指标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年报以及企业官方网站中得到。

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涉及面广,指标应尽量全面,不然会有失公平。因此,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相关理论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企业对各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的回应的质量。利益相关者也可以多角度细分。Freeman(1984)认为,利益相关者由于所拥有的资源不同,分为所有权利益相关者、经济依赖性利益相关者和社会利益相关者。本文分别从股东、债权人、员工、客户、供应商、政府、社区、环境方面综合评价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具体指标见表1。

(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我国社会责任综合评价是一个多层次、多指标的综合评价问题。客观赋权法根据各指标的实际观察值确定权重,能客观地根据实际观察值体现各指标在被评价对象上的相对重要程度。熵值法属于客观赋权法。通过分析各指标间的联系程度以及指标所提供的信息量来客观地决定各指标权重,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前面综合评价过程中因主观赋权而造成的指标权重偏差。

1.社会责任评价系统共有n个评价对象,p个评价指标,得到的原始信息矩阵如下

X=■

2.对X进行数据标准化计算得到R=(rij)■,其中 rij∈[0,1]

当某个指标的数值越大越好时,其计算公式为:

rij=■ (1.1)

当某个指标的数值越小越好时,其计算公式为:

rij=■ (1.2)

当某个指标为适量指标时,采取如下计算公式:

rij=1-■ (1.3)

3.计算第i个评价对象第j个指标的比重

Pij=rij■rij (2)

4.计算第j个指标的熵

ej=-k■PijlnPij,(j=1,2,…,p) (3)

其中k=■,并设当Pij=0时,PijlnPij=0

5.计算第j个指标的熵权

Wj=(1-ej)■(1-ej),(j=1,2,…,p) (4)

6.计算第i个评价对象的综合评价值

Ti=■rij,Wj,(i=1,2,…,n) (5)

7.利用计算出的各评价对象的综合评价值对各评价对象进行排序

根据熵权法原理和计算出的各评价对象的综合评价值,对各评价对象进行排序。如果计算出的综合评价值较大,则认为该评价对象较优秀;反之则较差。

三、以矿产资源型企业为例的实证分析

(一)样本设计和数据来源

矿产资源型企业由于对资源的依赖,使其在职工责任、环境资源保护、当地环境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矿产资源的日益枯竭,使矿产资源企业面临转型,对矿产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程度评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本文选取对矿产资源直接开发的采掘业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并且选取固体矿产资源企业即煤炭开采和洗选业(B06)和黑色金属矿采选业(B08)、有色金属矿采选业(B09),不包含石油、天燃气开采企业,剔除信息披露不完整的上市公司,得到38个样本(详见表2),数据全部来源于巨潮资讯网提供的上市公司年度报告和社会责任报告。

(二)评价指标值的计算

根据上述评价模型,首先要确定指标的熵权值。本文的实证样本共有38个,涉及25个社会责任评价指标。因为在股东大会决策权指标中,各对象的值均为1,说明各评价对象在该项指标上无差异,因此该指标的熵权为0。适量指标有:股利分配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女性高管占比、应付账款周转率。在评价体系的指标中,有些指标是正指标,即其取值越大越好。

1.标准化处理及熵权的确定

为了消除由于量纲和量纲单位的存在导致的不可共度性,在利用熵权法对指标进行赋权之前,需要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针对指标的性质(是正指标还是逆指标),分别按照公式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计算。按照熵权法的步骤,根据公式计算出第i个评价对象第j个指标的比重、第j个指标的熵、第i个评价对象的综合评价值。限于篇幅,整理指标比重、熵权及其排名,如表3所示。

通过表3可知,在所选38家矿产资源型上市公司的25个评价指标中,排除股东大会决策权指标,剩余的24个指标中,由于捐赠支出占营业收入比、反商业贿赂培训、废弃物是否加以综合利用、职业健康安全认证体系、罚款支出的熵权排名前五位,反映所选公司在这些指标方面的差异性较大,提供的信息量越多,在社会责任综合评价中所能起到的作用越大。而资产负债率、员工培训、速动比、女性高管占比、股利分配率和应付账款周转率的熵权都小于1,排名后六位。说明在此项指标上各企业的水平差异较小,在社会责任综合评价中所能起到的作用越小。

2.综合评价值计算与分析

根据公式(5)和表3,计算出8个评价要素相关二级指标的具体评价值。再据此,计算出38个评价对象5个评价要素的评价值及其综合评价值,并对其进行排序。结果如表4和表5所示。

从表4可以看出,矿产资源型企业的社会责任评价要素,环境要素排名第一,其次为社区和员工。这点是符合矿产资源型企业特点的。矿产资源型企业对环境污染重、破坏大,资源又不可再生,员工的安全也因工作性质,危险较大。因此,评价矿产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程度,最主要判别依据为其对环境保护的投入。社会责任的履行也应关注对周围社区、员工的补偿。对债权人的社会责任排名最后,这与债权权益的性质相关。

由表5可以看出,排名靠前的企业在对环境、社区公益、员工以及技术创新、供应商等熵权较高的指标评价中普遍成绩较好。综合排名第一位的国投新集,单项排名上并没有特别突出,说明该公司总体关注了各方利益。单独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公司的排名普遍高于年报中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公司。

四、结论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