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思想政治教育总结

思想政治教育总结

思想政治教育总结

思想政治教育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政治机关;思想政治教育;总结讲评

一、充分认清官兵思想变化的新特点

市场经济条件下,官兵思想取向展示出多维性和多层次性。官兵的一切思想问题都与不断变化的形势和政策有关,必须把握阶段性、群体性、倾向性、突发性等特点,为党委进一步做好教育决策提供参考。(一)阶段性思想特点。部队工作的阶段性比较突出,不同年度同期工作任务具有相似性,引发的思想问题也具有相似性。官兵的思想随着共同课目训练、专业训练、分队训练、合同战术训练、战役演练任务的转换呈现出相似的阶段性特点,但不同年度、季度又有差异性,正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要注意把握细微变化。(二)群体性思想特点。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一般与特殊的统一。部队官兵作为一般性群体,也是由诸多特殊性群体组成。战士中有士官和士兵,干部中有军事干部、政治干部、后勤干部、专业技术干部,要准确把握这些群体的思想特点,尤其是处于入伍、考学、提干、转业、选改、退伍等时期官兵的群体性特点。(三)倾向性思想特点。新时期的官兵的表现欲和参与意识较强,渴望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部队建设,对个人前途、切身利益比较关注,存在着“向钱看、图实惠、重关系”思想倾向,机关要敢讲、敢纠,找准问题产生的真正源头,分清问题的性质,为“对症下药”提供依据。(四)突发性思想特点。机关要认真研究和掌握特殊条件下官兵思想特点、变化规律及发展趋势,及时捕捉或准确预见官兵思想、情绪的突发性变化,特别要关注以下6种时机,即:国内外发生重大突发性事件;国家或军队有新的政策制度出台;社会倾向性思潮对官兵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执行急、难、险重任务;官兵处于人生重大转折时期;官兵家庭出现重大变故。政治机关要注重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综合效应,把教育渗透到日常管理、训练和生活中去,做到知与行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思想与环境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因此,必须将教育与管理、训练和文化环境相联系的普遍性规律发掘出来。

二、确实摸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

时代变了,对象变了,环境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也要随之改变,要拓宽视野,开阔思路,把思想政治教育置身于新的历史条件之下,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坚持与时俱进,突出独立自主,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方法。(一)延伸传统方法。要根据时代的变化拓展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空间。(二)吸收外来方法。外军普遍重视对官兵进行精神教育,方法主要有三大特点:重视潜移默化的渗透性教育,重视发挥社会的思想教育功能,具有趋利性的思想教育风格。这也是我军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对不足之处。(三)创造新兴方法。目前军队的思想政治教育仍然主要依靠传统手段,虽然政治机关也通过网络开展教育活动, 但因缺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人才,有效信息传播缓慢,网络化水平较低。当务之急是:如何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化,充分利用互联网、局域网覆盖面广、渗透力强、生动快捷等特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质量。教育措施是针对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某种情况而采取的具体处理办法,是对教育制度的发展和延伸,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完善政策制度相结合的具体体现。

三、广泛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典型

典型是同类事物群体中具有标榜和推广价值的人物或事件。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用树立典型,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典型在教育中导向、示范和辐射作用,是机关常用的工作方法。主要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一是选准。选教育典型要坚持真实性、群众性和先进性相统一的原则。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二是培养。要保持先进典型发展的持续性,政治机关就要制定培养方案,抓提高、促进步,为典型的自我完善和提高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保持典型旺盛的生命力。三是宣传。对教育典型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广泛开展学习典型、赶超典型、争当典型的活动,使典型事迹深入人心,做到树立一个、宣传一个,真正使先进典型在事迹上让人敬慕、地位上让人仰慕、待遇上让人羡慕,建立起有利于先进典型成长的舆论机制,营造崇尚典型、尊重典型、争当典型的良好氛围。

四、认真总结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经验

旅团是组织教育的最前沿,是直接教育经验的发源地。经验带有很强的主观性,为保证正确性,就要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一)点滴积累。教育经验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要靠政治教员把点滴的做法进行理性分析,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找到必然性的联系,把零星的经验性的结论逐步整理出来。积累经验的过程也是一个挖掘失败教训的过程,机关要认真查找教育出现问题的原因,积极寻求解决办法。(二)反复检验。实践性是军队政治工作的最大特征,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的特征。没有教育实践,就没有教育经验。经不起实践反复检验的经验,就没有推广的价值。从任何一个单位总结出来的经验都具有特殊性,要推广就必须把特殊性的经验上升为普遍性的经验,那么,就要将其投入到不同的教育实践之中,完成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三)推出成果。俗话讲“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推出教育经验的理论成果,就是把教育经验上升为抽象的理论,属于政治工作理论研究活动。它有利于提高政治教员研究教育现实问题的能力和专业理论水平,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机关要按照学术规范指导理论成果的精细加工,要突出经验类成果的思想性、抽象性和概括性,不断提高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吴杰明主编国防大学出版社2003.

[2]邓力群主编当代中国出版社 1994.

思想政治教育总结范文第2篇

XX年,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在党中央的领导、号召和院团委的积极支持下, 我系为进一步认真学习、研究、领会、贯彻中央、省、院有关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文件和精神,全面学习我系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成功经验和有效方法,科学分析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来加强我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三年来我系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收到了显著效果,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我系具体的工作如下:

第一、三年来我系坚持不懈地用党的重要思想武装教育学生,紧密结合我系工作、学习、生活中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把中央的《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认真的贯彻到实处,将其融入学校及我系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教育活动之中,组织专家和教师对我系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情况进行系统研究,开设了一系列相关讲座及宣传工作。如《一堂生动感人的思想政治教育课》——首批“支援西部”志愿者我系99级毕业生郑玉兰回母校作报告;《思政教育 实际出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讲座等。极大地提高了我系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

第二、我系还充分发挥我系系刊编辑部、学生干部及各班委的影响力和宣传功能,加大力度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努力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服务。在XX年中,我系结合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之机,认真组织开展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究,在系刊《火花》设置理论学习专题,不断把学习、宣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高潮引向深入,推向前进。并积极配合团中央关于加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政法在线》刊物出版团知识理论专辑,为全系同学提供学习平台。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第三、我系开设“学习弘扬传统民族美德”的讲座,纪念抗战胜利征文及运用《政法在线》、《火花》、班级宣传等渠道,开展民族精神宣传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民族自豪感。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式,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学生深入认识党的当前的历史任务和先前的革命形势,弘扬民族精神培养民族情感,加强精神方面的建设用科学的理想信念观教育指导学生。努力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我系在XX年即新中国成立55周年及XX年的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等重大节日、重大事件,深入推动爱国主义教育,积极配合党中央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的修养。

第四、在XX寒假、XX年暑假,我系根据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厅、团省委决定组织全系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福建”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寒假期间通过社会实践和亲身体验,去认识社会、了解社会,都来为家乡的建设献言献计、尽心出力,激发学生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自己美好家园而努力学习、奋发成才。在实践过程中,我系师生都得到了切实的锻炼,并且在思想信念方面也有了十足的提高。

第五、我系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还集中表现在学生的专业课及思想品德课等所取得的成绩和学生干部的素质及工作方面。我系在学生工作方面具有一套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体系。目前我系系级学生干部b类以上99人。学生干部大多具有较强的责任感与积极性,在师生配合、学生干部间的协调工作中都作出了较好的成绩,并在四大组织间开展经常性的例会,进行各部门的工作总结、工作交流及工作计划汇报,从而达到了工作有反馈、工作有头绪、工作有效率的目的,使我系的团学工作更好地展开。

第六、我系目前有学生党支部一个,学生党员43人,其中02级25人,03级人18人,正式党员7人。同时还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及时处理师生反映的问题;XX年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和谐社会,锻造火红青春”活动中,我系20名学生参与实践,在活动中充分展示了我系学生的良好精神面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受到了普遍的好评,使我系学生真正实现了增知识、作贡献、长才干。从党员入手,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的素养,体现我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

第七,我系在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还体现在我系学生组织的工作规范的准则中:

1、值班制度

值班人员由系学生干部组成,主要负责在活动室值班,检查每天学生及学生干部的行为表现,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要保证活动室的清洁卫生及财产安全。学生干部应每周至少三次到活动室签到,带头佩带团徽,起到领头兵的作用。值班制度的实施,把行为规范教育真正落到了实处,将思想素质的修养充分落实,让学生干部以身作责,起到带头作用。

2、反馈评价,矫正强化

    反馈分正反馈和负反馈。正反馈是对良好行为养成和良好思想政治素质的评定,给学生以信心,从而产生新的良好行为动机。如:我系在加强督导评估中,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表彰奖励机制,“三好学生”、“优秀干事”、“先进班集体”、“优秀团干”、“入党积极分子”等给学生以鼓励。负反馈是对不良习惯的评定,它用来调节、控制不良行为,对广大学生起到警示作用。本文分页: 1

同时,在学院的各种赛事中都能见到我系学生的身影,我系学生在院系各项赛事中都取得了较好的名次。如在04—XX年的“两赛”,我系学生积极参与,政法系获得总体分第二名的好成绩等。这些都是我系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精神文明及行为规范的建设中的闪光点,都充分体现了在党中央和院团委的领导下,我系思想政治工作的光辉成就。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我系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道德修养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如:有的学生仍然心理素质不高、承受能力不足等。接下来我们也一定会改正近年来工作过程中的不妥和缺陷,努力吸取经验和教训,积极贯彻党的号召和院团委的指示,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实处,真真正正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政法系

思想政治教育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变革 三个原则 三个突破 三个推进

信息化视阈下,基于有效性为目标导向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导航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科学性和实施效果,关系到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力度和质量,关系到高等教育育人质量提升的高度和范围,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升。在信息化条件下,深入开展基于有效性提升为目标导向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研究,对于帮助各级党委、政府、高等学校和相关社会组织厘清工作重点和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和工作方式,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把好三个原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评价变革的前提。

评价是对于事物或工作的过程与结果的质与量的计算和判断等,我国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对评价的解释为“评定价值高低”和“评定的价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变革是一个多维度的研究,离开具体的高等教育目标和高等教育实践所在的历史方位和内外生态环境等讨论评价变革的思路是没有实质意义的。我们认为,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是指通过设置一组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全面评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看其在多大程度上帮助高校实现了既定的目标、为国家培育了源源不断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助力等;是指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使高校对自身的信息化发展阶段恰当定位,进而为未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指明方向,合理配置建设资源,不断调整工作方向与措施,最终更好地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马克思说:“这些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1]信息化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需要与时俱进地反映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反映信息社会变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反映信息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外生态特点与规律,紧扣其核心和关键环节,贴近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变化的实际,强化评价手段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坚持评价指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坚持评价过程与评价导向相结合的原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和结果进行科学评价。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强化评价手段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信息化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需借鉴已有的考核评价方法中的宝贵经验,科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数字化评价平台,实现对可追溯性事实和评价定性定量数据的实时掌握,做到评价手段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具体来说,一方面,需将评价标准依据信息化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特点进行科学的分解,依据建构的数字化评价平台通过分类标识、定期报送和系统分析等方式强化评价手段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场考察环节,需以采用信息科技手段为突破口,通过科学合理的数字化软件的开发与应用来实现便捷式操作,结合现场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真正体现科学评价的目标要求。

2.坚持评价指标体系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信息化条件下,立足于有效性提升为目标导向,坚持评价指标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变革的重要原则之一。评价指标体系的设定应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但同时要尽量量化指标以便于考核,对于不能量化的指标,应用评估专家根据提供的相关材料来评议。具体来说,是将信息化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反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标准和手段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并充分依靠评价动态数据和可追溯性的事实,把评价指标转换成显性的、可视的和可测的内容来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3.坚持评价过程与评价导向相结合的原则。信息化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既要注重动态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考察,又要注重实实在在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坚持评价过程和评价效果的统一。基于有效性提升为目标导向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变革,要从信息化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与关键环节入手,有针对性地设置核心性与关键性的评价指标,并着力强化评价结果的调节功能与导向功能,为受评价对象今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明确下一阶段努力的方向提供导向定航,以达到评价和诊断的结合、评估和导向相结合的评价目标要求。

二、实现三个突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评价变革的重点。

1967年美国哲学家斯克雷斯提出了评价的两大功能:“形成”和“总结”,这个提法在教育界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和应用。我们认为,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应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个层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性评价”是指在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的或目标的动态过程中,有计划和有针对性地测定和评价一定阶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的实现程度,并根据工作进程及时地反馈与修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计划与措施的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性评价”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者、设计者和实施者进行教育信息传播过程中制定和改进决策的重要依据。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总结性评价”是在一个教育传播周期结束时所作的关于教育工作或项目的整体质量、效果、价值等的评判。当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性评价”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总结性评价”是不矛盾的。前者更关注评价的过程,更强调高等教育过程、动机、方法和效果的统一。后者,更关注评价的总结,更强调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与达到。从发展的视角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总体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总结性评价”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性评价”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没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性评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就可能得不到及时反映和解决。同样,没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总结性评价”,就会缺乏具有说服力的证据显示教育过程中的效果,也就难以得到社会的广泛承认与支持。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普遍存在“过空过虚”的问题,包括评价目的不明晰,评价主体单一,评价内容抽象,评价手段滞后,评价功能狭窄等。[2]信息化视阈下,要构建以有效性提升为目标导向、符合信息时代要求、遵循高等教育规律,衔接高等教育质量工程要求、科学且易于实践操作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方式,可以探索从以下三个方面实现突破。

1.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边界的突破。较长时间以来,人们往往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仅仅是高校的职能,这种考虑问题的方式使得在教育评价时往往只是对高校进行评价,忽视了对其他对象进行评价。信息化条件下,作为信息技术高度发展与高等教育需求不断增长相结合的产物,在高等教育领域开始出现了虚拟大学。虚拟大学的出现突破了传统大学在物理、地理及心理上的诸多边界,具有与传统大学完全不同的特征。与之相适应,无边界高等教育的出现是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对于大学边界变革的重要影响。信息化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应突破传统意义上的“高等教育边界”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边界”的概念,以更加广阔、开放的视角去对待、认识和处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各种问题。要将相关党委、政府、高等学校和有关社会组织作为重要的评价对象,将“高校主导,全员参与”作为贯穿整个评价过程的一条主线,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为目标导向,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更高层次上与整个社会发展现状实现协调与均衡发展。

2.对评价主体单向度方式的突破。较长时间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主体主要以高校的上级主管部门或者高校内部党委行政等职能部门为主,评价的方式多为上级对下级的单向度的总结性评价,这使得评价的过程和结果往往是闭合式的,而缺乏开放与互动式的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有效结合。信息化条件下,信息交往实践的开放化和多元化特征导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方式的开放化表征,为避免单向评价主体带来的非均衡和不科学的评价结果出现,要求突破传统的单向度的评价主体的做法,实现多元主体开放与互动式的评价变革。构建以有效性提升为目标导向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方式,依据相关党委、政府、高等学校、学生家长、大学生本人及社会其他相关方的各自功能定位,在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性评价过程中充分发挥开放与交互式评价主体的能动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总结性评价时应当是各个评价主体评价结果的有效统合。

3.对评价方式过多依靠文字材料方式的突破。较长时间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过多的是依靠各类文字材料来进行的。这种评价方式往往会导致被评价对象为了获得好的评价结果而收集材料并造假的出现,无法完全反映被评价对象真正的工作水平与能力,会降低评价的可信度。以有效性为目标导向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方式变革需突破传统过多依靠文字资料评价方式,实现依靠文字资料评价与现场实地考察的有机结合。信息化条件下,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方式与方法的变革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信息技术的互动性、实时性等特征,为改变传统意义上仅仅依靠各类文字材料进行的评价方式,而实现对评价对象工作状态和水平的实时了解与掌握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如果再配合一定的现场实地考察等方式,则可以很好地提高评价的科学性与可信度。

三、实施三个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评价变革的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具有诊断功能、导向功能、信息反馈功能和调节改进功能。依据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在要求,以有效性提升为目标导向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变革应当具有评价目标的一致性、评价内容的完备性、评价指标的独立性、评价过程的系统性、评价手段的可测性和可行性等特征。我们可以遵循以下思路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变革。

1.以高校信息化发展现状为依据,推进准确把握评价对象和适用范围。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我国经济加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大战略机遇。教育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教育信息化为龙头,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我国的高校信息化建设较之欧美国家起步稍晚,在经过一定时期大规模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后,如何使用这些信息系统是政府决策部门和很多高校所关心的问题。高等学校作为教学和科研单位,教学、科研和管理是高校信息化应用的重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作为高校信息化应用的重要方面,对于它的有效性的评价必须符合高校当前的信息化建设水平,既不能落后,又不能超前,而应反映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准确把握评价对象和适用范围,以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行有效引导。

2.以有效性提升导向为目标导向,推进科学设置指标选项和评判标准。科学的、具有导向功能的评价目标具有引导受评对象行为方向的作用,可以调动受评对象的工作积极性,并帮助受评对象纠正偏离的目标。在以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及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导向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过程中,评价指标选项和评判标准的制定应该根据评价目标进行,需要依据高等学校内外生态环境的变迁并根据高校自身的功能定位要求科学设置评价的指标选项和评价标准,力求实现评价指标选项与评价标准的全面性和科学性。在指标选项和评价标准的设置上,在力求全面的同时应该考虑到可操作性,应该突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设后的实际应用状况,关注建设后取得的绩效,促进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应用,并由此搭建科学而系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框架。

3.以评价结果应用为出口,推进有效遴选评价实施路径。作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本身不是目的,结合教育实际的评价结果应用应该是评价的“出口”和“落脚点”。信息化条件下,评价指标的科学设置与组织实施、评价路径的科学选择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结果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就评价实施路径的选择而言,评价主体可以通过让高等学校定期与不定期报送相关的教育信息,以便及时掌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总体状况。评价主体可以通过科学设立对相关政府、社会组织、高等学校、师生群体等方面的调查问卷形式,通过定期与不定期地抽样调查了解和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及效果,以掌握被评价对象的客观实际工作状况。评价主体也可以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查访形式,由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评价专家组共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诊断并提出整改措施。经过一定时期的整改后,再由专家组对被评价对象的工作进行查看回访的形式以促进其实践活动的更好推进。就评价结果而言,须通过相应的形式和措施保证它在诊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存在问题的诊断功能;保证教育评价结果在教育信息反馈系统中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序、有效推进过程中的导向功能;也要保证教育评价结果在调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目标、措施和过程的调节与改进功能。

“在发展进程中,以前一切现实的东西都会成为不现实的,都会丧失自己的必然性、自己存在的权利、自己的合理性;一种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现实的东西就会代替正在衰亡的现实的东西”。[3]综合看来,信息化视阈下,以有效性提升为目标导向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变革要通过实际运行来接受教育实践的检验,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不断改进与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6.

[2]李德全.试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视性评价机制.载《中国青年研究》,2004,12专刊.

思想政治教育总结范文第4篇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本局思想政治工作,培养一支政治合格、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文明稽查、能打硬仗的公务员队伍,根据《全国税务系统思想政治工作暂行条例》和《自治区国税局基层建设纲要》,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思想政治工作是稽查工作的可靠保证,是调动稽查人员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和依法行政的根本性措施。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稽查局和各科(室)领导的重要职责和任务。

第三条本局思想政治工作要以**主义、*思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全国税务系统思想政治工作暂行条例》为依据,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以人为本,把握导向;围绕中心、突出重点;面向群众、服务税收。

第二章任务、对象和内容

第四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是:教育和引导全体税务干部振奋精神,增强信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提高政治素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立足岗位为税收事业做贡献。

第五条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本局全体干部、职工、临时工。

第六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是;系统性的政治理论教育和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

第七条系统性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主要指基础性政治理论、形势任务、职业道德和法规纪律教育四个方面,具体包括:

一、*主义基本理论教育;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教育;四、形势和政策教育;五、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七、社会公共道德教育;八、税务职业道德教育;九、以党风廉政建设为重点的税务规章制度教育;十、民主与法制教育等。

第八条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内容:

一、领导班子自身建设中的思想工作;二、稽查管理过程中的思想工作;三、生活和实际工作中的思想工作;六、学先进、树典型和促使后进转化工作中的思想工作;七、其它工作中的思想工作。

第三章方针、原则、方法

第九条思想政治工作是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积极疏导为辅的方针。

第十条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围绕税务稽查工作实际,坚持理论灌输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做到尊重人、关心人和理解人。

第十一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一、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二、耐心说服与严格组织相结合;三、关心体贴、以情感人;四、对症下药,因人施教;五、树立榜样,典型示范;六、寓教于文,寓教于乐;七、民主协商,互相交流;八、抓住苗头,预防为主;九、耐心细致,循序渐进;十、发动群众,互相帮助;十一、启发引导与表扬批评相结合;十二、单位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十三、物质奖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十四、身教与言教相结合等。

第十二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方式:一、理论灌输;二、学习讨论、报告演讲;四、谈心走访;五、现身说法;六、表扬批评;七、正反对比;八、思想交流;九、参观访问;十、其他形式。

第四章基本制度

第十三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制度主要包括:

一、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按照科(室)领导职责范围,明确业务管理职责和思想政治工作职责,使“一岗两责”落到实处,促进业务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协调发展。

二、政治学习制度。坚持每周星期五学习日制度;每月不少于4次,做到理论学习年有计划,月有安排,季有考核,年有总结。

三、民主生活会制度。每半年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总结经验、交流思想,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解决思想问题。

四、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制度。本局和科(室)每季度要召开一次思想工作专门会议,分析人员思想状况,布置任务,交流经验,总结工作;熟悉掌握本科(室)人员的家庭情况和思想变化,开展经常性的谈心活动和思想教育工作。

五、检查考核制度。本局结合岗位目标细则,每季对各科(室)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检查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进行通报。

六、表彰奖励制度。对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先进集体,结合半年、年终工作总结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

七、请示报告制度。各科(室)要将思想政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向本局党支部汇报,使支部能够及时掌握情况,为决策提供依据。(科)室于每年11月底向人教科作书面报告。

第十四条各科(室)应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介,进行广泛宣传,扩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阵地。

第五章组织领导

第十五条本局成立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局长,副组长:副局长、纪检组长、总经济师;成员为各科(室)负责人。

第十六条本局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对思想政治工作负全面责任,其主要职责是:

一、研究解决思想政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二、负责领导班子和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建设;

三、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指导协调职能科(室)和群众团体,根据自己的职责和工作特点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第十七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对思想政治工作负主要责任。其职责是:

一、组织研究和决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问题;

二、深入各科(室)调查、了解情况,不断加强、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三、统筹党政群等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

第十八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职责:

一、对各科(室)思想政治工作提出要求,审定计划,指导检查考核落实情况;

二、按照党支部分工,注重思想、组织、作风建设,认真落实支部的决议和措施;

三、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抓好各科(室)思想政治工作,指导协调党、政、群组织开展工作;

四、协助组长抓好思想政治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第十九条科(室)负责人对其所在科(室)思想政治工作负责。其主要职责是;

一、根据上级有关指示、精神、决议,结合本科(室)实际,制定思想政治工作规划、制度;

二、组织进行系统化政治理论教育;

三、做好科(室)人员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

四、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严格干部职工的教育和管理;

五、总结经验,及时向本局汇报思想政治工作情况。

第二十条本局共青团、工会、妇委会等群众组织,应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其职责是:

一、紧密结合税收工作实际,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二、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关心群众生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三、组织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文体娱乐活动。

第二十一条思想政治工作的评估。主要以检验思想政治工作的成绩,全面考察科(室)负责人的素质为主,评估的具体方法和依据是:

一、重点抽查与全面考核相结合;

二、领导小组考核与群众评估相结合:

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加坡 思想政治教育 文献综述

作为中国近邻的新加坡,在短时间内经济迅速崛起,实现经济的腾飞;同时新加坡政局稳定、社会秩序良好,形成了特有的新加坡精神。新加坡的这些成就都与其思想政治教育密不可分。研究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和巨大意义。当前对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特色、途径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的启示上,其中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的启示是重点。

一、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研究

2003年,刘自尊和孔琳在《思政政治教育导刊》上发表的《新加坡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启示》,是目前在cnki上能搜索到最早的有关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献。在该文中,他们认为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1.弘扬国家利益第一,强化国家意识

2.倡导儒家思想,坚持东方价值观

3.重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明晰教育层次

4.讲求教育方法,注重教育实践

5.注重法纪教育,坚持德法兼施

他们的观点成为后续研究者的基础,后来的研究者基本上引用他们对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2008年,王景云分析的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适应社会形势,即坚持国家意识教育和东方价值观教育;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重视社会实践;三、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体现德法兼施。其实质是对刘自尊和孔琳的重新划分,并没有提出新的观点。

2010年,臧红研究认为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来看内容十分丰富和广泛,他将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分为:国家意识;东方价值观;层次性;理论和实践结合。

由上诉文献看出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是:1、国家意识教育;2、东方传统价值观教育;3、学校思想政治教育;4、理论和实践相结合;5、法制教育。

二、 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

2008年,李林在《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我国的启示》中提出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是:1.家庭教育。2.社区和全国性活动。3.法纪教育。4.政府廉政建设。该观点主要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和内容而言的。

2012年,季惠从思想政治的具体方法分析新加坡主要的思想在教育方法,他总结的是:(一)道德认知发展方法论;(二)价值澄清法;(三)文化传递法。然后通过和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比较之后,得出两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乏有一些相似相近的地方,当然更多的差异还是能从中体现出来的。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的差异是:1、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侧重理论教育法。2、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是重视和利用家庭教育。这里可以看出季惠的比较实际上是对陈然然观点的一个继承,但他总结出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仍有具有一定意义。

三、 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研究

2008年,吴丹和赵兴宏在《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的启示》一问中最早对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进行了归纳,其特点是:1、内容丰富, 地位提高 2、途径广阔, 方法灵活。他们的归纳对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特征研究有一定意义,但尚不全面和具体。

2012年6月,李红伟提出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是:1、善于吸取西方现代思想教育中的长处,注重东西方教育相结合,大力弘扬东方传统价值观,塑造新加坡公民的东方价值观。2、发挥社区活动的重要作用,通过大量的社区活动实践,提高居民的公益意识和参与精神。

2012年12月,杨艳从一个新的角度提出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即,第一,采用循序渐进的办法。第二,注重隐形教育。

通过以上文献的分析,新加坡思想政治别具特色,研究者们分别从各自的角度提出其观点,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更好地展现。

四、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对中国的启示的研究

正如前文所诉,刘自尊和孔琳是目前cnki可查的最早关于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他们总结出的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的启示也是具有启示意义的。他们归纳总结的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的启示是:

1.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坚持集体主义原则;

2.弘扬传统美德,丰富教育内容;

3.完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遵循教育规律;

4.重视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5.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法制观念;

2011年,陈然然认为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给我们的启示是:1.注重学校教育内容的层次性和渐进性;2.注重传统文化教育,加大民族精神的培育;3.重视发挥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2008年4月,王景云在《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途径探析及其启示》中谈了几点相关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一) 政府的主导和参与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组织保证;(二)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时效性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基础;( 三) 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 是有规律可以遵循的;(四)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坚持法纪教育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保障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要注重法制意识的灌输, 这样才能确保精神文明建设成。

2012年,唐福姣提出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谈到有两点:(一)搞好思想政治教育关键在领导。(二)正确处理东西方文化的关系。

这些观点是对刘自尊和孔琳观点的补充和发展,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我国对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还没形成完整的体系,主要体现在:一、研究数量不多,文献较少;二、研究的范围不广,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特征及对我国的启示方面;三、研究是深度不深,许多研究是对前者的重复,并没有形成具有深度的观点。此外,我国对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中。

参考文献:

[1]刘自尊,孔琳.新加坡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