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孔子的文化思想

孔子的文化思想

孔子的文化思想

孔子的文化思想范文第1篇

一、文化哲学和孔子教育思想概述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文化哲学在哲学界成为显学,引起普遍关注。文化哲学是在各种文化范畴本体性的理解基础上,是把文化作为个体生存和社会运行的基本方式,从而对于人的生存和历史的运行提出更为深刻的解释。洪晓楠教授指出,中国文化哲学的研究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即“中国的文化哲学”与“文化哲学在中国”[1]。

孔子教育思想体现在四个方面。孔子把道德教育作为教育的首要目的, “文、行、忠、信”是教育的主要内容,本文由收集整理,“循循善诱,因材施教”是教学方法,学以致用、言行相符、迁善改过是教学实践。在当代视域下,孔子教育思想依旧是宝贵的财富,因材施教,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实践等,指导着现代教育的思路。

在文化哲学的范式下,解读孔子教育思想,厘清孔子教育思想在哲学理解范式下和历史解释模式下两个维度的内涵,从而挖掘其时代价值,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重要意义。

二、文化哲学视域下的孔子教育思想

文化哲学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表现为关于某些典型的文化现象的特殊哲学研究领域,其理论定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一种重要的哲学理解范式;二是作为一种重要的历史解释模式[2]。

(一) 哲学理解范式下的孔子教育思想

孔子教育思想在哲学理解范式下,可以从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展开讨论。

在实践中,学习需要身体力行,它包括“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五个步骤[3]。因材施教、启发诱导、教学相长、循序渐进、温故而知新,把握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孔子关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追求普遍性的知识。

在理论教学中,孔子认为“性相近,习相远”(《阳货》),后天的习染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重视学习,通过学习改变“天性”,不断的“迁善改过”,完善个人的品格。学生要端正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持之以恒,“学而时习之”;教师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把学、思、行等认知方法整合于教育理论中;“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孔子表明人树立志向的重要性,学习也需要有志向。

孔子教育思想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通过实践和理论教学,把人作为主体的发展状况予以关注,人是活生生的存在,体现了教育没有地域之分,它从生活而来,并为人所用。

(二)历史解释模式下的孔子教育思想

孔子教育思想在历史解释模式下,可以理解为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

首先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过去奴隶主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把教育扩大到了社会其他阶层,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的概念。在创办私学的过程中,孔子又提出“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无论是“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的颜渊,或者“蓬户不完,上漏下湿”的原宪,还是“食藜藿、负米、冠鸡配豚”的野人子路,都可以作为教育的对象。

其次,孔子的教育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于道德教育的内容。培养道德认知,树立道德信念,道德教育就是“仁、义、礼”的教育。只有做到爱人,忠恕,孝悌,才能实现“仁”的教育任务;“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义是行动的指南;“人而不仁,如何礼(《八佾》)”?礼是规范形式。道德教育在内容上反映出其本身是有着客观规律,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的,所以应当批判的继承。

三、孔子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汇合中西马,综合促创新”,在文化哲学视域下,让孔子教育思想重新回到话语界,发挥孔子教育思想的影响力,创新教育思路、教学方法。

首先,孔子的教育作用观表明了教育对国家、社会和人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法制尚不健全,需要德治来辅佐;个人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态度与教育密不可分,因此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需要良好的教育。

第二,孔子的重德思想对当下精神文明建设有引导意义。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人与人的关系问题是和谐社会建设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重视德育,提高个人修养、纯洁心灵,培养爱心、同情心和责任感,可以实现国民素质的提高,加强国家软实力。

第三,“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体现了教育公平的萌芽。现阶段教育模式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公平、不公正。在教育实践中,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公平的受教育的权利,从而发挥才能,创造价值。

孔子的文化思想范文第2篇

[关键词]孔子;编辑思想观;中国文化史;作用

孔子在我国古代编辑史上的巨大贡献,不仅在于他成功的编订了“六经”,更重要的是他为后人留下了深厚的编辑思想。

孔子将国家礼法的维护作为出发点,把文化遗产的继承作为职责,在我国古代编辑史上最早提出了“文献”这一说法。“述而不作”是孔子在编辑过程中的宗旨,他在《论语・述而》中有这样一句话,即“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根据《说文》中对这句话的理解,“述”代表的是循旧,“作”代表的是创作,“述而不作”实质上指的就是阐述但不创作的意思。孔子所强调的“述”,实际上就是“编辑”的意思,孔子花了大量的时间,编辑了《乐》、《礼》、《易》、《书》、《诗》这无不古代经典著作,同时他来撰写了《春秋》。

“述而不作”的编辑思想观,体现了孔子对于古代文化的尊敬,也与孔子的文化价值观、人生理想以及政治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述而不作”作为编辑原则以及编辑理论,一方面表明了编辑工作所具备的严肃性,另一方面体现了编辑工作所具备的创造性;所以,可以将“述而不作”作为编辑工作中的一个基本规律。

“信而好古”主要代表的是孔子在编辑工作中的基本导向。孔子对于编辑工作的热情,主要来源于自身的“好古”情结。孔子在《论语・述而》中提到:“好古敏以求之者”,“好”代表的是爱好,主要表达的就是孔子沉迷于编辑工作中;“古”代表的是周代时期的规章制度与礼仪文化。

孔子的标记思想观中,还包括“垂世立教”。孔子强调利用编辑活动将古代著作流传下去,使其成为世人的典范,在社会上树立正确的礼教思想。孔子是在明确的编辑思想指导下进行编辑工作的,他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希望通过文化的加工与编选教材传播自己的理想与政治主见;孔子从事编辑工作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进行教学。孔子为了能够将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一个具备儒家政治理想的从政人才,不仅向自己的学生灌输与讲解儒家道德标准,还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孔子标记思想观在中国文化史上的作用

1、对于文化具有整合作用

孔子撰写的“六经”,在很大程度上确定了中国文化在整体上的定位,对于后人的行为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同时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六经”是对六种文化类型的整合,它代表这中国文化具备的特征。主要体现在:①政治类型的代表作《尚书》,它是我国商周时期非常中的一些政治性文件的综合体,孔子对于这些政治性文件的态度十分严肃。②文学类型的代表作《诗经》,它在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中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论语》中对于《诗》的论述文字是最多的,同时也最为深刻。③生活规范类型的代表作《礼经》,自孔子时代以来,古代的礼书就已经失传了,古代的礼仪规范主要体现于人们日常生活中以及其他书籍、政治性文件中。④艺术类型的代表作《乐经》,孔子编订的“六经”中,《乐经》是唯一个亡失的作品。⑤哲学类型的代表作《易经》,虽然《易经》由远古占卜之术演变而来的产物,但是经过时间的推移,已经具有人生哲学与自然哲学的内涵。⑥人事类型的代表作《春秋》,孔子是以鲁《春秋》为基础撰写《春秋》的。上述就是孔子对于文化的整合作用。

2、对于文化具有传播作用

孔子对于图书的撰写具有非常明确的目的,他将撰写图书作为一个传播儒家之道的工具,同时也重视儒家文化的传播。孔子的先代为宋国贵族,后来由于宋国衰败逃往鲁国,两国均保留了大量的商周文化典籍,孔子收集与整合了相关的文献,并且将这些文献作为教材进行教学。当时广为流传的文献典籍主要有六种,即《春秋》、《诗》、《易》、《礼》、《乐》、《书》,统称为《六艺》,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又被称为“六经”。“六经”是我国现代保存最为完整、古老的书籍之一,孔子撰写的“六经”,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文化知识在社会中下层中的广泛传播,完整的保持了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文史资料,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孔子与“六经”之间的关系来看,孔子对于中国文化最为重要的贡献并不是他对“六经”的著述,而在于编辑,孔子通过编辑“六经”,将自己所要表达的观点与思想充分的展现出来,并且成为后世追溯、理解古代文化的基础。

3、对于文化标准化具有的推动作用

孔子对于“六经“的编订,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文化的标准化。孔子阅览群书、饱读诗经,阅读了大量的上古文化典籍,先人的仪礼习俗、思想观点在孔子的“六经”中均有所体现。从孔子时代以来,中国文化具有的标准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①封建等级制度;②“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③宗族观念;④史识;⑤“怨”、“群”、“观”、“兴”的艺术鉴赏标准与“诗言志”的艺术创作。

三、结语

孔子在古代时期编辑史上作出巨大贡献,不仅仅在于他编辑的“六经”,更加重要是的孔子为后人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编辑思想,他的编辑思想充分体现了自己的教育思想、美学思想以及政治思想,也体现了他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推动、选择、传播以及整合,在我国中国文化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芳.孔子编辑思想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作用[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3).

孔子的文化思想范文第3篇

这是一座青铜孔子像,高达9.5米,重约17吨,以孔子站姿为造型,面部温和睿智,长髯垂胸,衣袂飘飞,双手合于胸前,目视远方。雕像身体部分以简朴、概括的手法,将人体的结构融入自然的山石形态当中,古朴雄浑,气势磅礴。

就是这样一尊雕塑,引来无数热议,还有质疑和批判。为什么是孔子站在这里々因为这里不是一个普通的地方,紧邻的天安门广场是中国的政治中心,这里曾发生了许多影响中国的重大事件。还因为这尊雕像不是一个普通人,他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却在近百年中一而再再而三地受到批判。

透过非议,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完美的文化契合:一个中国文化的巨人站在象征民族历史文化的国家博物馆大门前,显得是如此的恰如其分、交相辉映!

一座文化高山

“孔子像和政治没有关系,要从文化的角度去诠释。”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解释说,博物馆历史、艺术并重,要有厚重感,你没有个文化巨人,那你就显得没有文化,也没有历史。孔子与苏格拉底、耶稣、释迦牟尼一样是世界公认的文化巨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的名片,因此在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全面竣工之际,孔子像落户国家博物馆,与国博自身的文化含量是非常相配的。

本着这个指导思想,孔子雕塑就成了一件并不复杂的事情。在2010年的全国“两会”上,吕章申找到了著名雕塑家吴为山,请他为扩建后即将开馆的国家博物馆创作一座孔子雕像。

吴为山这位雕塑大师感到了沉重的压力。尽管他一直潜心研究孔子像的雕塑艺术,先后创作了20多个不同样式的孔子像,作品被英国、法国、韩国等多个国家收藏,但要为国家博物馆塑一座孔子像,还是有些诚惶诚恐。孔子像要一副什么样子,才能配得上国家博物馆这个珍藏着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的殿堂?

为找到他心目中的孔子形象,吴为山曾专门找到了孔子嫡传后代的照片,还参照过一些儒商的形象,但仍很难确定一个清晰的轮廓,因为“孔子是中国文化的象征,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孔子的形象,古书中对孔子的形象也有很多描写,自己也创作过一些孔子雕像,要有创新还是很不容易的。”

最终,吴为山为他创作的这尊孔子像找到了一个突出点,就是“儒雅”,把孔子塑造成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者:慈祥、谦恭、渊博。在吴为山看来,孔子的仁爱思想与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一致,而谦恭也能体现出孔子作为中国文化大使独具的文化智慧和礼仪风采。

而为了与博物馆建筑风格相协调,吴为山考虑到了孔子像造型也需要有所创新。“高达9.5米的孔子像是要矗立在室外的,这就要求必须和周围已有的建筑相融合,至少看着不能让人感觉突兀。”本着这样的理念,吴为山最终将人体与山体结合起来,整体上以山体的形象作为造型参考,意在表现孔子的正大气象;其次,在人物姿态上又借鉴了孔子的写实性造型。通过人物造型的谦恭、和善、仁义、智慧气质来表现孔子的内在文化精神,总体思路是“面含春风,满怀仁爱,智者谦恭,巍然山巅。”

一次思想传承

“孔子像在这个时候走向天安门广场是历史的选择。”中国孔子基金会副秘书长王大千认为,孔子是中国文化的巨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性人物。把孔子像立在国家博物馆门前,是非常恰当的。在经济崛起之后,文化大国必然需要文化巨人。在诸子百家中,孔子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中国历史的影响力显然是最大的,因此选择孔子无可厚非。

王大干表示。所谓历史的选择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依然需要孔子思想,“现在环境问题、民族问题都比较突出,这些问题都需要孔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树立孔子像也是我们时代文化自觉、自强、自信的标志。孔子思想集中体现我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这种精神具有历史意义和时代意义,是不会过时的。”

在中国2000多年的历史中,政治漩涡中的孔子如坐过山车般大起大落,有无限抬升尊为“至圣先师”崇敬至极的时代,也有贬低、丑化甚至妖魔化孔子的时代。但这些起起伏伏并没有影响孔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象征的地位,这就是孔子学说的生命力所在。

自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中国以儒学为正统,儒学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深刻地影响了中国2000多年的历史,其伦理道德、仁爱和谐内容成为一个个朝代的执政思想和一代代中国人恪守的行为准则。一个世纪之前,西方文化涌入中国,西方文化崇拜开始在中国流行,儒家学说被封建政权维护统治所利用的“三纲五常”等封建糟粕受到了强烈的批判。“”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上世纪60年代的“”。又提出了破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四旧”。儒家思想彻底失去了主体地位。

然而,儒学失去了统治地位后却没有出现继任者,中国近几十年来的社会思想在中西文化的交织间徘徊,艰难地寻找着根植于传统文化的精神家园。

但儒学的影响已如血液般流淌在中国人的身体里,成为了国人固有的文化基因。即使完全浸润于西方文化之中的海外华人,其思想深处那些尊老爱幼、和睦相处的家庭伦理道德等仍然是儒家思想的影响所在。

今天的中国,正在发展中崛起。对于许多的中国人来说,重新树立一个伟大民族的自尊与自信,对于未来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从目前来看,国家的发展需要和谐,世界的发展需要和平,孔子学说中“和为贵”的思想,正成为当今及未来全世界一个共同的追求。

国家博物馆门前竖起孔子像,引来无数国人的大声叫好。著名学者易中天认为,孔子学说里的忠君思想、贬农之说,的确不合时宜,其稽粕也人所共见,可是作为一门学说、一家之言,不能因其存在瑕疵而放弃对其整体价值的尊重。尊重无须拔高,无须像封建帝王一样,为他加官进爵;学说无须膜拜,不需要在各地建孔庙,搞大规模祭拜。“只要把孔老夫子放在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思想家的地位上,汲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便是尊重,就足够了。”

一个价值符号

“作为我们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至圣先贤,作为我们中国人一个精神归属,孔子雕像在天安门的建立,反映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视。”著名文化评论人于丹认为。孔子在历史上的地位,历朝历代都对他有着不同的评价,在上一个世纪更是经历了两次根本性的颠覆,所以在21世纪我们要完成的实际上是一次修复。“孔子像在天安门的竖立,仅仅是一个符号,是一种意识,是一种价值传递,但它绝对不是终结。以后真正的发展是让这种巨热的温度降到和我们生命体征一样的温暖,让我们每一个人可以在中国文化中相随相伴,体会入心,可以让它结合当下价值,进入我们自己的生

活体系。”

而在吕章申眼里,孔子像更是一张国家名片,代表着中国的形象。中国人对孔子形象的向往和憧憬,几千年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艺术家用各自的智慧将他们心目中的孔子形象作出了不同的演绎,成为人们瞻仰和礼拜的圣像。今天当人们面对这尊塑像时,会发出许多文化的感慨,会产生与孔子思想相关的许多联想,所谓的“思接千古”,正是通过这一特殊的媒介而获得雕塑的社会意义和审美价值。

实际上,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孔子,以其优秀的思想在国际社会也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2005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设立“孔子教育奖”。这是第一个以中国人命名的国际大奖,主要用于奖励世界范围内在全民教育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和具有杰出贡献的个人。

孔子作为中国的文化品牌和形象不断走向世界。从2004年开始,中国在国外创办以普及汉语教育、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国的理解与友好的孔子学院,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和欢迎,许多国外教育机构主动联系中国国家汉办要求建立孔子学院。如今孔子学院已经在全球五大洲开花结果,9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近70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学堂。1月21日,国家主席访问美国期间专程到芝加哥佩顿参观了设在那里的芝加哥孔子学院。

在孔子故乡山东,山东省对外文化交流团每次对外文化交流活动,都会有孔子文化的内容。每到一处,代表团都受到了格外的欢迎,孔子文化展引起了国外观众的极大兴趣。他们通过展览看到了一个2000多年前的中国智者,看到了孔子文化的魅力。

由中国孔子基金会主办的“孔子文化世界行”是山东省着力打造的文化“走出去”品牌工程。2010年2月22日,孔子圣迹图展和汉像化石图展走进了法国卡昂市。法国下诺曼底州议会副主席博诺飞先生在热情洋溢的讲话中高度评价了孔子思想和学说在世界的影响力。充分肯定了孔子思想中以“仁爱”为核心的“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念。博诺飞认为,孔子的思想理念在中国历代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且在那个时代远远超过了欧洲。举办的“孔子文化世界行”展览内容精湛而丰富,为大家更好地了解孔子和学习中国文化提供了机会。

而在“孔子”走进美国旧金山时,加州众议员马世云异常激动,“孔子不仅是中国的,也是美国的、加州的。加州是多元文化交流荟萃之地,孔子文化深受大家喜爱,我们热烈欢迎孔子的到来。”

孔子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特点、伦理道德等方面影响很大,在世界上也很有影响。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公元前551年出生在鲁国(今山东曲阜)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他少年时代生活贫困,管理过仓库,也看管过牛羊。孔子很喜欢读书,学习刻苦而又虚心,认真地学习礼、乐、射、御、书、数六艺,逐渐成为学问广博的学者。那时候,很多读书人愿拜孔子作老师,于是孔子就创办了私学,广收学生。

孔子50岁时在鲁国做了官,表现出了良好的政治才能。不久,孔子对昏庸的鲁国国君十分失望,就辞官不做,带着他的学生周游各个诸侯国,宣传他的政治主张。

孔子晚年一面继续讲学,一面整理古书。他整理了《诗经》、《尚书》等几部书,还对鲁国史书《春秋》作了修订,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保存和传播做出了贡献。

公元前479年,73岁的孔子在鲁国去世。第:年,鲁国国君把孔子的家改建成庙,这就是孔庙。孔庙后来成了历代帝王祭祀孔子的地方。

外媒评论孔子像

日本经济新闻社报道说:汉代已有人称孔子为“素王”,“素王”就是思想文化领域的无冕之王。清代统治者封给他一个称号:“大成至圣文宣王”,大概是2000多年中读书人的最高头衔。今天孔子走进天安门是理所当然的,

英国《独立报》称:孔子雕像的竖立,标志看中国人对孔子的一次重要反思,标志着这位学者、思想家以及教育家在中国的高调复兴。

孔子的文化思想范文第4篇

“礼”的集中体现。《孔子》开篇始于作为中都宰的孔子拜见鲁定公的一场戏。重礼的孔子从大门便开始行跪拜之礼,无视侍者“孔大夫,你可上堂再拜”的提醒,以及其他侍者的讥笑。孔子衣冠端庄,一丝不苟,导演也给了这样重礼的孔子以特写。而在片尾,历经世事沧桑的老年孔子回归故国,还未走进城门,满头白发的孔子依旧开始行跪拜之礼,泣不成声地诉说着:“鲁国,我的父母之邦,我终于回来了”。对其的面部特写逐渐隐于夕阳之下,似乎暗示着孔子也已走向人生的暮年,像太阳一样终有一日会西落。孔子的这两大“拜”,集中于片头和片尾,也是给人印象较为深刻的场景。影片对“礼”的展现,主要集中于孔子的“跪拜大礼”,其中满含孔子的“敬”,虽然只是简单的场景和单一的人物描摹,但把孔子对君上、国家、人民的“敬”和“爱”展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子见南子、子路之死等桥段的设计,都是为了集中体现儒家思想中的“礼”。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并不是单纯地指“周礼”,孔礼保留了周礼中的有益成分,并对其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具有深厚的内涵,包括礼仪形式、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知识学问、社会文明程度等。①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激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趋向多元,孔子所提倡的“礼”在这种大背景下仍然有着重要的教化意义,主要体现在感化心灵、提升思想、陶冶情操、协调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等层面。社会现代化的前提是人的现代化,“礼”对于个人的教化是不言而喻的,道德规范、个人礼仪都离不开孔子所述的“礼”。同时,对于调和社会关系、规范社会秩序也有着特殊的作用,有利于社会稳定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

“仁”的集中体现。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当时的鲁国其实由掌握军权的三桓掌控,即季氏、叔氏、孟氏三大贵族,他们嚣张跋扈,维护贵族统治,与孔子提倡的“仁政”相去甚远。季氏意如平子大人去世,其子季孙斯继任国相,为其父人殉,季氏陪葬小奴漆思弓出逃被孔子弟子子路救下。而后孔子在朝堂之上舌战群儒,反抗三桓,以巧妙的辩论术赢得了胜利,“言之凿凿”。这场戏可以说极为出彩,不论是场景安排、人物语言,还是画面布局、拍摄角度,都极具人物特点,画面也极具震撼力,较好地展现出孔子的“仁”之思想。

《论语》文本中“仁”的含义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层:“仁”首先是一种足以使人臣服的人格魅力;“仁”倡导一种道德个人主义,“仁”是孔子匡时济世的良方;“仁”是一种人生修为的方法;“仁”又是一种人生境界。②经历过苦难和屈辱磨砺的中华民族,要想重新成为屹立于东方的巨人,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复兴。孔子“仁”的思想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着范导意义,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范导我们建设一种新型经济伦理;范导我们建立一种新型政治伦理;范导我们重建传统的亲情伦理;范导我们建立以“中庸”为用的社会秩序;范导我们建立一种以审美为取向的人生哲学;范导我们以“天人合一”的方式提升生命境界。③“仁”学在当下已经被时代赋予了新的内涵,我们也只有从中汲取有益的营养,再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才能重构我国的精神文化体系,并大胆创新,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使中华民族再次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智”的集中体现。孔子本身就是一个“智慧”的化身,其智者形象已经深入人心,所以《孔子》这部影片始终渗透着“智”的哲学思维。但孔子的“智慧”也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他不可能从一出生就是一个“圣人”。影片从积极入仕、期盼政治上有所建树的中年孔子入手,跳过幼年和青少年。画面一出场,孔子就已经是一个成年智者的形象,不过此时他把较多的精力于政治,想在鲁国推行自己的政治思想,实现“礼乐仁和”的大同思想。之后,孔子完成了两次思想上的转变,第一次转变是周游列国,从寄理想于鲁君转变为寄理想于天下;第二次转变是专心设坛讲学、研究学问。从表面上看,孔子救世的思想破灭,“几近丧家之犬”,只能改变自己,传道授业解惑,是一个悲剧,但这其中反而蕴含着“大智慧”。

这种“大智慧”放在现代社会也同样适用,在价值多元、文化激荡的二十一世纪,太多人受功名利禄所累,终其一生都在追求虚名与富贵。在这个同样不可能改变世界的时代,我们需要“大智慧”,看透人生的本质,明白自己真正应该追求的,不为物质欲望所左右,做一个“可以改变自己内心的人”,实现对自我的认知和救赎。

通过对电影《孔子》中儒家思想的解读,我们得出一些启示。现代电影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影片并不在多数,娱乐性、商业性成为衡量影片是否叫座的主要指标,像《孔子》这类史诗片的制作就显得尤为珍贵。该片对于儒家思想的传播,切合当时的大背景: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的兴起,新时代对儒家思想的回归和诉求等等。虽然《孔子》此次尝试并不是十分完美,但也给电影界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多拍些具有民族特色和关注精神层面的影片,做到一种文化的回归,力求价值体系的重新构建。

《孔子》这部电影,虽然与外国优秀的人物传记片《巴顿将军》《甘地传》等相比,人物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都有所欠缺,未能实现最初的创作初衷,但却鼓励着中国电影在这个方向上不断尝试,以期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上做出更多有益探索。因而,在观赏《孔子》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多地对其中蕴含的儒家思想和传统文化给予关注,并从中汲取有益的养分,重构当今的精神文化价值体系,制作出更多具有精神内涵的影片,对我国电影产业做出文化和市场的重塑和定位,并结合时代精神进行创新,重塑中华民族的形象,使国家真正强大起来。

(作者单位:九江市广播电视台 扬州大学)

栏目责编:黎 莉

注释:

①王 涛:《孔子“礼”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理论学刊》,2007年版,第102页。

②③陈开先:《孔子仁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孔子研究》,2001年版,第47-49页,第51-55页。

参考文献:

1.才 颖,孙小韵:《电影〈孔子〉对孔子思想的现代解读》,《四川戏剧》,2010(4)。

2.孙 鑫:《从电影〈孔子〉重新审视孔子人物形象的塑造》,《艺术科技》,2012(3)。

3.贾磊磊:《三种目光中的儒家世界——影片〈孔子〉的视点分析》,《当代电影》,2010(3)。

孔子的文化思想范文第5篇

一、孔子的音乐精神“仁” 

在孔子的乐教思想中,“仁”是孔子文化思想的精髓,在《论语》中,孔子多次提到“仁”他所提到的“仁”,即具有伦理学的意义,又具有政治学的意义。孔子把“乐”的活动作为感染人情,陶醉人性以及培养“仁”的精神的最佳行为方式。他十分强调诗、乐、文在人性和人格完善中的作用,并主张把音乐的活动与人们的活动协调起来。“乐”增添了博爱的精神内容,使“乐”的情感有了心灵的附着,变得更加宏大,充实;“仁”,为礼的实施,剔除了为人处事,行为规范的要求,使“人”不因等级,地位的差异而疏远,分离。在这个意义上,没有“仁”礼、乐,就会失去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了。“乐”的实施,就是要依靠“仁”这是一种文化精神,企望通过对披着“泛爱众”情感外衣的“仁”的精神的发扬,用这种博爱的精神来教育人们,通过群体的觉悟和努力,建立思想的社会秩序。“仁”同样也体现着对个体发展的关爱。这时,“乐”的活动作为感染人情,陶冶人性,以及培养“仁”的精神的最好行为方式,便在孔子那里具有新的文化含义,在其美育实践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也是孔子之所以倾心于乐教的根本原因。 

二、孔子音乐美的评价标准—“尽善尽美” 

在中国乐美学史上,孔子首先明确使用“善”与“美”这一对概念来区分内容美与形式美的,并提出了两者可以再矛盾中求得统一。在孔子之前,例如季礼观乐时所作的音乐评论,在对具体作品的认识上,已经用“美”这一概念来表示对艺术美的表现形式的赞赏和肯定,并且在对其内容的评价上,也相当多地使用了”德”这一概念来评价其道德内容。因此,季礼在对音乐表演内容与表演形式的评价上,实际上已经使用啦“德”与“美”的概念,但是在理论表述上,还没有明确作为理论上的一对概念来使用。 

孔子对《韶》与《武》这两部经典性乐舞的精辟评价,可以认为是明确使用了“善”与“美”这一对概念进行理论表达。根据《论语》的记载,“子谓《韶》尽善矣,又尽美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这里,孔子将乐舞的政治、道德标准(善)于艺术形式标准(美)作了明确的理论区分。并且,孔子是在肯定了“美”(形式美)的价值的前提下,提出以“善”作为评价音乐艺术作品首要的评价标准。但是,这里并没有轻看或忽视“美”的意思在内,只是表明他所追求的,是以“善”为主导的前提下的“美”与“善”的协和统一。孔子强调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道德力量的首要作用,因此,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实际上是一种具有道德律的美学思想。 

三、孔子是音乐审美主张—“中和” 

在音乐审美中,在音乐的变现希望达到一种什么样的要求,即体现啦一种审美主张。孔子依此审美主张,一方面评价诗乐,另一方面,也必须会对当时的“新声”一郑卫之音,提出强烈的批评甚至表达某种愤怒,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孔夫子的文化主张。在同样的审美主张下,这两种审美审美评价形成啦鲜明的对比,反映了孔子音乐思想上崇雅抑俗的审美态度。 

四、孔子的乐教思想 

孔子非常推崇音乐教育。他的乐教思想根源于其伦理哲学理念,以及生活世界中以人为本的艺术精神。孔子的乐教理想根源于儒家的伦理哲学理念,它不仅对于个人人格修养有着积极的意义,在政治教化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今天的世界,人类在物质生活领域已获得几乎是无所不能的知识手段,在功利欲求与技术竞争的推动下,物质极大丰富,但同时,在欲望与功利的障蔽下,人们对于终极性的价值目标诸如信念、信仰、理想等精神上的追求正在淡化,造成人类严重的精神危机。物质文明的进步并没有“顺理成章”(一种错误的判断)地促使人类向高级的精神文化形态转化。功利主义的盲目追求造成的价值垄断挤压掉越来越虚弱的人文精神,物质的发达也会因刺激物欲膨胀而急遽扩张人的负面人性,使其步入异化的歧途。人一旦陷入人文精神失落的危机,精神的价值被消解,就只能停留在生存层次,在不安全中徘徊,降低自身的素质。今天的所谓“乐教”遗忘了“人”的目标而醉心于“技”的运作,善与美的标准被功利取代,“重技轻艺”,“重艺轻道”积重难返,人的审美自由已陷入异化世界的“不自由”。面对今天人类的精神危机,如何寻求自救的出路?重新回到富有生机的传统文化中,挖掘积极向上的人文资源,整合精神生命,才是我们冲出绝境的出路。孔子伦理哲学中的真精神对解决今天人类的困境定会有所作为,继承与复兴孔子的乐教思想无疑对重塑音乐的人文精神,找回音乐育人的价值取向有积极的意义。,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是和他的道德伦理观念结合起来的,他赋予音乐审美以新的内涵,提高了音乐的作用,使之不仅作为娱乐的方式和表情达意的方式,还作为传递其思想、道德、伦理主张的重要形式。道德之美与音乐之美完美融合,人生境界与艺术心情相辅相成,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在一开始就是儒家学说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美学的层面,孔子综合儒家各种伦理道德学说与音乐做一次交融,产生了其音乐美学的思想。音乐是孔子安放其思想的场所,思想更重要于“场所”,而运用这一“场所”孔子更好地施行了他的儒家教育。中国的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影响深远,至今为业界所认同的音乐美学原理也源于传统。但作为现代人,固守传统是无为的,只有取传统之精华,去其糟粕,适应时代的变革,才能发展、开拓出新的美学思想。 

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是和他的道德伦理观念结合起来的,他赋予音乐审美以新的内涵,提高了音乐的作用,让音乐不仅作为娱乐的方式和表情达意的方式,还作为传递其思想、道德、伦理主张的重要形式。道德之美与音乐之美完美融合,人生境界与艺术心情相辅相成,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在一开始就是儒家学说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美学的层面,孔子综合儒家各种伦理道德学说与音乐做一次交融,产生了其音乐美学的思想。音乐是孔子安放其思想的场所,思想更重要于“场所”,而运用这一“场所”孔子更好地施行了他的儒家教育。 

总结:中国的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影响深远,至今为业界所认同的音乐美学原理也源于传统。但作为现代人,固守传统是无为的,只有取传统之精华结合时代的社会发展适应时代的变革,才能发展、开拓出新的美学思想。 

参考文献: 

[1]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福建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