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速公路交通管理

高速公路交通管理

高速公路交通管理

高速公路交通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交通监理;社会利益;管理体制对比;道路交通管理

一、前言

中国过去十几年来在经济增长和减贫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重要成就是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高速公路,是一个公共产品,要保证这个公共产品的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必须有一套科学系统的管理机制与之相适应。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讲,根据系统原理,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体制必须具有系统运转所要求的统一性、整体性、综合性,各种管理职能应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有机的整体。发展的同时,相对应的会出现一定的隐性问题。本文就针对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现状展开一定的分析。

二、国内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体制

我国道路交通管理体制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两家分管”(1949~1984年):这一阶段,我国道路交通管理由交通部门与公安部门在不同的区域实行“两家分管”。

第二阶段:“三家分管”(1984~1986年)。这一阶段,我国道路交通管理体制的主要特点是,基本上形成了以交通部门管理为主,实行交通部门、公安部门与农机部门分别管理不同地区或不同领域的格局。

第三阶段:“两家共管”(1986年至今)。这次改革从原则上赋予了公安机关统一负责全国城乡道路交通管理的职责,实行道路交通安全公安部门负责,道路交通管理的其他要件主要由交通部门负责的“两家共管”体制。

三、国外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体制比较分析以及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的现状

实行决策与执行相分离的纵向机构格局,有利于保证政府行政管理的公平和效率。与美、英、德等国的道路交通管理现状相比,我国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差距。造成这种落后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就、科技实力、政府依法行政水平和管理能力的落后,但更深层的原因则是体制方面的问题。目前,道路交通管理体制上的弊端是制约道路交通管理水平乃至国家运输事业发展的一个极为关键的因素。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国外的道路交通管理体制,基于资源合理利用、部门之间便于协调和机构人员精简的原则,都进行了道路交通管理各项职能的整合,并由交通运输部门主要负责道路交通管理工作,而其他部门,包括警察部门,更多地是发挥辅助和协助执行的功能。

目前从总量上看,我国高速公路已经得到了飞跃式发展,基本能够满足经济和生活的需求;从面积密度来看,东部等发达地区并不亚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甚至还超过了发达国家水平。目前高速公路发展存在的另一主要特点是区域之间差异化明显。我国各地区高速公路建设情况同其经济发达情况大体保持一致,经济发达的地区,高速公路面积密度比较大;经济较落后的地区,高速公路面积密度也相对滞后。这一局面的形成主要同我国之前推行的优先发展发达地区交通基础建设的战略规划有很大的关系。从我国高速公路规划布局情况来看,我国高速公路发展将参考经济发展状况的同时,兼顾区域间的均衡化发展。这将有助于减小和改善东西部地区高速公路建设的巨大差距和区域协调发展。

四、高速公路管理的主要内容及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高速公路安全管理的对策

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失误是指由于管理方面的缺陷和责任,导致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发生。虽然管理失误是导致交通事故的间接原因,它却是背景原因,且是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本质原因。我国高速公路交通科学化管理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与我国高速公路现状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尚未形成。由于高速公路在我国起步较晚,相应管理法规建设滞后,专业管理人员不足,致使管理水平总体不高。

1.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主要内容

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是指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对其收费、养护、交通、安全、服务等系统进行计划组织、指挥,确保安全畅通、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的同时,使高速公路企业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它的主要内容养护管理、收费管理、路政管理、交通管理、监控与通信管理、服务区管理和综合开发。

2. 我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高速公路管理尚处在初级阶段,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是养护标准、效率和机动性不高,质量难以保证。我国目前高速公路公司的养护管理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营的高速公路养护模式,与其它管理自成一体、配套齐全,但造成养护人员和设备的大量浪费;另一种是采用外包的手段,把养护管理推向市场,自己则少买设备、少设人员,这样往往较难及时完成养护维修任务;二是路政管理中的失误现象比较突出。我国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出于管理体制不顺、执法主体不明、执法通道不畅、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等客观原因导致其管理水平不高,特别是路政管理中的危险品运输车辆检查、非正常情况下交通管制、紧急救援等工作的失误现象在日常管理中比较突出,没有完全发挥路政执法管理的应有功能;三是交通管理体制不畅,信息化水平不高。按照我国有关法律,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管理在分工上属公安部门的职责,但又是高速乡路运营管理的重要环节。我国在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中存在不少问题。

由于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的特殊,对交通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明确交通部门和公安部门的职责分工。必须在重新确立道路交通安全主管部门的基础上,明确交通部门和公安部门在道路交通管理体制上的职责分工问题。其次,理顺交通系统内部的管理体制问题。必须切实理顺交通系统内部的管理体制问题,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依法行政。其三,建立统一的高速公路交通管理模式。建立统一的高速公路交通管理模式,借鉴国外的管理经验,从网络布局规划、公路建设养护就、交通基础设施的设置,到收费管理方法、公路运营办法、交通控制手段、交通安全执法等各个方面,建立起全国统一的标准。

五、结语

实现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的顺畅、高效,需要从法律上明确界定交通部门主管的高速公路统一执法机构的地位,理顺交通部门与公安部门的关系。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体制改革涉及到众多的利益群体,要认真完善与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体制相关的其他管理体制,保证这项改革能够顺利进行,实现我国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体制的全面创新。

参考文献:

高速公路交通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6-0068-2

一、改善道路条件

道路交通系统是由道路、车辆和道路使用者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系统。道路的因素也是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道路的因素主要是高速公路的线性设计、道路结构、行车环境等与交通安全有直接关系。高速公路的线形设计与交通事故关系较大,设计上有缺陷的高速公路对高速行驶的车辆会产生不稳定的感觉,驾驶员容易产生视觉上的错觉,这些都是潜在的不安全因素。道路结构和行车环境不良,会造成行驶危险、行驶不便和疲劳等不安全情况。

(一)改善现有的交通条件

鉴于交通条件在交通安全中的重要性,在无法迅速提高交通设施和迅速修建新的道路的情况下,必须改善现有的交通条件,尽量维护交通安全。

改善现有交通条件主要有以下措施:

1.拓宽道路

在可能的情况下,对不能满通需求的道路进行适当的拓宽,改善道路状况,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2.科学合理地对各种交通流实行物理分隔

对现有车道进行科学的划分,使车辆各行其道。如划分机动车、非机动车道;快车道、慢车道;机动车道、公共交通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等。

3.平缓路肩

路肩是路幅的一部分,它由右侧路缘带、硬路肩和土路肩三部分组成,具有保护路面、临时停车、增加行车安全及舒适性等性能。适当地平缓路肩可以起到进一步强化路肩功能的作用,提高交通安全性。

4.平缓交叉口曲率

平缓交叉口曲率可以减少行车危险性,尤其是制动时产生的事故。

5.绿化低矮化

绿化低矮化,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能拓宽视野,提高驾驶员行车舒适感。

交通教育的人性化和科学化是改善交通条件的人的因素,交通管理的合理化是交通条件的环境因素之一。交通参与者身处交通环境之中,管理和教育要行之有效,要避免因此而产生的其他问题的发生。

(二)合理分配交通量

实现高速公路安全运输是交通管理者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同时还要实现高速公路运输的最大的经济效益。为此,对高速公路交通量进行实时控制和调节有助于提高高速公路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从国外经验分析看,主要有两种方式来合理分配高速公路的交通量:一是高速公路进、出口匝道的控制;二是高速公路主线的交通控制。

1.高速公路进、出口匝道的控制

入口匝道控制的基本目标是控制高速公路的交通需求,它以高速公路主线交通流为控制对象,以匝道入口流量为系统的输入控制量,通过计算匝道上游交通需求与下游道路容量差额来寻求最佳入口匝道流量控制,从而使高速公路本身的交通需求与不超过期望使用高速公路的车辆,在允许它们进入高速公路之前将要求它们在匝道上等待。可以预料:入口匝道控制的结果是通过把高速公路上延误因素转移到入口匝道,从而在高速公路上维持一个既不间断也不拥挤的交通流,也就是把超量的车辆转移到其他可替换的道路上,或转移到需求较低的其他时间,或采用其他方式。

入口匝道控制的作用:消除或减少车辆的行程时间;检索通道内全部行驶车辆的行程时间;消除或减少车辆混合中的冲突和事故;减少车辆运行的不舒适感和对环境的干扰。入口匝道控制包括匝道调节和匝道关闭两种形式。匝道调节是在匝道上使用信号灯对进入车辆实行计量控制,也可通过收费站的收费车道开放数来调节进入高速公路的车辆数。匝道关闭可通过自动路拦、交通标志、人工设置隔离墩把某些入口匝道关闭。

入口匝道的调节方法可分为:入口匝道的定时调节;入口匝道的感应调节;入口匝道混合控制;入口匝道整体定时控制;高速公路入口全局最优控制。

在高速公路交通流的调节中,很少对出口匝道进行控制。理论上,出口匝道的控制可用两种方法,即调节离开高速公路的交通量的方式和安全关闭出口匝道的方式来实现。出口匝道调节控制不是一种有力的方法,唯一有利之处是解除了接近高速公路干线交叉口和某些街道的交通拥挤。其主要缺点是:

可能大大增加每个驾驶员的行车时间和距离;如果使用人工控制的栅栏或某种型式的自动门,那么在高峰期间关闭匝道的费用相当高,如果出口匝道没有收费站,关闭匝道的费用则是很小的;由于限制了出口,可能会引起公众的强烈反对。所以出口匝道很少作为高速公路的一种交通控制手段。

2.高速公路主线的交通控制

主线控制是高速公路交通控制的基本控制要素,是对高速公路主线的交通进行调节、诱导和警告。它的基本目标是改善高速公路运行的安全和效率,缓解主线上的交通拥挤都是有效的。

主线控制主要用于下述目的:

当交通需求接近道路通行能力时,使主线上的交通流保持均匀性和稳定性,以增加驾驶员的舒适程度,提高高速公路的利用率并预防拥挤发生;改善交通流运行状态,使其在主线上的瓶颈路段上能达到最大通行能力;如果发生拥挤,或因车速、车流密度发生变化而在车流中产生冲击波时,需要改进交通运行使其从拥挤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并防止尾端冲撞事故;当出现交通事故或因维修而使主线通行能力下降时,需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在雨、雪、雾等特殊气候条件下,保证高速公路的允许安全;当高速公路交通需求在方向上有很大差别时,需改变高速公路不同方向上的通行能力;减少驾驶员的不满,将驾驶员诱导到交通状况较好的道路上。

高速公路主线控制的概念涉及到以下几方面:

车道控制:通过对车辆在使用车道的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来达到对交通流进行控制的目的,包括车道关闭、交通调节等;

警告和诱导:通过给出交通运行变量限制值的方法来控制交通流称为警告,诱导是为驾驶员提供交通信息来诱导驾驶员选择合理的运行状态和行车路线,包括对行车速度、车辆间距、旅行时间和行驶路线方面的警告、诱导;

优选控制:对一定种类的车辆在使用交通设施上分配优先通行权或特别使用权。

主线控制实现的基本方法是:

从过去的统计资料中或采用交通感应方法获得当前高速公路上交通流参数;在当前高速公路交通流参数的基础上,判定该值在由通行能力、交通构成以及气候条件所决定的高速公路路段的交通流基本特性曲线上处于那一部分,即依据交通流模型判断交通流运行状态;确定高速公路主线交通流控制的目标状态值及相应的控制方法,使交通流趋于目标状态。

通常用的几种主线控制方法有:可变速控制、车道关闭、可逆车道控制、主线调节、公共汽车及合用车优先控制和驾驶员信息系统。

二、加强交通秩序管理

高速公路及其各种设施对车辆行驶的安全畅通提供了“硬件”上的保证,而高速公路行车规定,则是为高速公路安全提供了“软件”上的支持。因此,提高高速公路行驶安全性,除高速公路设施本身提供保证外,加强交通秩序管理,对进入高速公路的车辆进行技术把关,也是行车安全、通畅、高速的重要保证。

(一)加强行车秩序管理

高速公路行车有着和普通公路行车不同的要求。行车前要做好相关的准备,行驶中要严格遵守高速公路行车规范。

行车秩序的管理是保证车辆按照高速公路行车要求行驶,加强高速公路安全的必要措施。

1.行车前的准备

行车前,驾驶人员应做好以下相应的准备工作,以消除可以杜绝的安全隐患。

确定行车路线;熟悉沿途交通状况;正确掌握道路信息;检查车辆的技术状况,包括检查制动器、转向器、喇叭、后视镜、灯光装置等,必须保持齐全有效。

2.严格遵守高速公路安全驾驶要求

保持正确的架势姿势和行驶方法,当车辆增多时,由于受到前后、左右行驶车辆的约束,最好采用顺应车流的速度行驶;保持一定的车距,主要涉及停车视距、跟车视距等;严格按照高速公路规定的车速驾驶。保持车速在限制的范围内,不超速行驶;严禁酒后驾车、疲劳驾车。

3.掌握一定的技术特点

进入高速公路的瞬间,首先要在加速车道的入口处看清高速公路的车流动向,然后决定跟在哪辆车的后面进入高速公路。打开左转向灯,在加速车道上行驶一半以上的路程,车速接近高速公路的车流速度后,轻轻操纵转向盘,汇入车流;高速公路上不能紧急制动,因为车轮抱死拖滑时,其横向摩擦系数接近零,必然产生制动侧滑,引起汽车撞横转、翻车;进入隧道前应减速,在距隧道入口100m处应开启前照灯;雨天要减速,雨天制动距离是晴天的两倍;雾天能见度低,摩擦系数小,行车时应将雾灯、前照灯打开,不超车,控制行驶速度,当视距降为50m左右时,应将车停在路肩或紧急停车带上,并打开车上警告灯。

(二)加强超车秩序管理

高速公路行车过程中,常常由于车速不同等情况需要超车。超车时如不注意秩序,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威胁交通安全。加强超车秩序管理是保证超车安全的重要保证。

超车时首先观察前方100m以内的车辆行驶状况,同时观察确认后方超车道与主车道上有无欲超本车的车辆。确认没有危险时,打算超车,应比普通高速公路提前开转向灯,距离前车50m处开始小幅度慢慢转动转向盘,提前平缓驶入超车道以防止追尾事故的发生,关闭左转向灯。超车后不可马上驶入主车道,应打开右转向灯,比普通公路以更平缓的操作驶入主车道。

违反规定超车的、长时间占据超车道行驶的、长时间压线行驶的,一经发现,应严格按照法规予以处理。

(三)加强紧急停车秩序管理

发生紧急事故或车辆出现紧急情况时,需要紧急停车处理。但紧急停车必须遵守停车秩序,防止妨碍高速公路正常交通和出现新的交通事故。

因故障或其他情况不能行车时,必须把车辆停在路肩或紧急停车带上,开启警告灯,并在车后100m处合理放置警告标志。发生事故的,要通过报警电话向指挥中心报警、求助。

高速公路交通管理范文第3篇

一、雾的形成原因及特点

(一)什么是雾?在水气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如果接近地面的空气冷却至某程度时,空气中的水气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雾的出现以春季二至四月间较多。凡是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千米时,气象学称这种天气现象为雾。

(二)雾形成的条件:一是冷却,二是加湿,增加水汽含量。

(三)雾的种类:1、辐射雾:多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和清晨。2、平流雾: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渐冷却而形成的雾,气象上叫平流雾。3、混合雾:有时兼以上有两种原因形成的雾叫混合雾。4、蒸发雾:即冷空气流经温暖水面,如果气温与水温相差很大,则因水面蒸发大量水汽,在水面附近的冷空气便发生水汽凝结成雾。这时雾层上往往有逆温层存在,否则对流会使雾消散。所以蒸发雾范围小,强度弱,一般发生在下半年的水塘周围。

5、烟雾:城市中的烟雾是另一种原因所造成的,那就是人类的活动。早晨和晚上正是供暖锅炉的高峰期,大量排放的烟尘悬浮物和汽车尾气等污染物在低气压、风小的条件下,不易扩散,与低层空气中的水汽相结合,比较容易形成烟尘(雾),而这种烟尘(雾)持续时间往往较长。

(四)雾出现的特点:一般来说,秋冬早晨雾特别多,为什么呢?我们知道,当空气容纳的水汽达到最大限度时,就达到了饱和。而气温愈高,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也愈多。1立方米的空气,气温在4℃时,最多能容纳的水汽量是6.36克;而气温是20℃时,1立方米的空气中最多可以含水汽量是17.30克。如果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多于一定温度条件下的饱和水汽量,多余的水汽就会凝结出来,当足够多的水分了与空气中微小的灰尘颗粒结合在一起,同时水分子本身也会相互粘结,就变成小水滴或冰晶。空气中的水汽超过饱和量,凝结成水滴,这主要是气温降低造成的。如果地面热量散失,温度下降,空气又相当潮湿,那么当它冷却到一定的程度时,空气中一部分的水汽就会凝结出来,变成很多小水滴,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里,这就是雾。它和云都是由于温度下降而造成的,雾实际上也可以说是靠近地面的云。

二、雾天容易引起事故的原因

(一)驾驶员方面存在的原因:1、大雾阻碍视线,驾驶员缺乏对前方[文秘站:]路面信息的有效判断;2、超载、超员、超速车辆发现前方情况异常后,不能有效制动;3、大雾多发在早晨,部分驾驶员经过一夜的长时间驾驶,存在一定程度的疲劳,注意力不够集中;4、遇到前方堵塞,大部分驾驶员停车后采取措施不够,容易引发二次事故。

(二)路面设施方面存在的原因:1、监控设施不足,不能满足对路面的全天候监控;2、引导设施不足,出现大雾天气后,在来车方向缺乏必要的可变信息板等提示设施,在高速公路收费站等经常分流的地点缺乏路面广播等指挥引导手段。

(三)交通管理部门存在原因:1、应付大雾等恶劣天气的快速反应能力不强,采取措施相对滞后;2、路面管控存在漏洞,依靠人力巡逻在空间和时间上有一定的缺陷;3、遇有大雾等恶劣天气,路面巡逻民警能够采取的措施较为单一、低效,例如:路面巡逻当中发现前方有团雾,巡逻民警有两种选择,一是继续向前巡逻查看路况,同时向上级汇报;二是马上停车,先在雾区后方采取紧急交通管制(封路)阻止后方车辆驶入雾区。两种选择都存在着一定的弊端,选择第一种方案,极有可能也被大雾包围,遇到堵塞则进退两难。选择第二种方案,则对前方路况不能有效掌握,并且与关闭高速公路的相关规定相抵触,当事民警思想上有一定的顾虑。

(四)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按照目前我省的高速公路交通管理模式,恶劣天气情况下采取交通管制措施时有以下几点不足。1、指挥调度环节过多。采取交通管制措施牵扯交警、路政、经营等部门,各个部门再层层上报,等候命令,环节过多;2、相邻部门、单位之间联动机制不健全。分流、封闭等交通管制措施的实施,往往需要相邻几个基层高管大队和相关部门共同配合,这中间的协调指挥环节需要一定时间,再加上部分单位存在这样那样的客观原因,对驶入管制区域的车辆远程控制不够,路面滞留车辆仍然可以源源不断驶入雾区。

三、通过“四个提高”,积极采取的应对措施:

1、加大投资力度,努力提高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科技含量。国务院《收费公路管理条例》、《湖北省高速公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明文规定高速公路经营部门“遇有公路损坏、施工或者发生交通事故等影响车辆正常安全行驶的情形时,在现场设置安全防护设备,并在收费公路入口进行限速、警示提示,或者利用收费公路沿线可变信息板等设施予以公告……”和“收费站入口处及高速公路上设置电子信息牌及时交通管制信息和交通运行信息”。

国内外其他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先进地区的经验表明,健全路面电子监控手段,做到对路面全方位、全天候的电子监控,使监控信息及时得到相关部门的反馈,增加监控信息的利用效率;利用可变电子信息板,及时路况信息,在路侧设立大功率高音广播提醒司乘人员提前做好应变准备,是一项行之有效的交通安全措施,也是相关法律明文规定采取交通管制时必须履行的一项法定义务。

2、定期组织实战演练,努力提高各部门快速反应能力。组织人员认真开展恶劣天气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的专题调研,详细分析一线民警和不同的基层大队在恶劣天气处置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有针对性制定详细周密的措施,使一线民警和基层大队在处置环节上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并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按照预先设定的各种“突况”开展贴近实战的演练,一方面警钟长鸣,提高一线人员的快速反应意识;另一方面使各个部门和人员熟练掌握遇有恶劣天气时应该采取的具体措施。

高速公路交通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交通安全设施、质量控制、施工工艺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交通标志为交通参与者提供明确、直观、易懂的交通信息,从而保障众多出行者行车的安全和顺畅,最大限度地发挥高速公路的功能。实践证明,合理设置的交通标志,可以提高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防止交通阻塞等。 

一、国内高速公路交通标志的起步和发展 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汽车业的发展,从而牵动着高速公路的高速建设。由于高速公路是彻底的非中断通流设置,在正常情况下,高速公路上的车辆可以不停顿地连续行驶,这就导致了高速公路上的交通语言大部分依靠标志标牌来传递,人为的纠错措施不能连续不断地跟踪车辆,而标志牌可以沿路连续不断地为驾驶员提供信息。所以,我们可以把一些在城市道路上依靠交警规范检查的交通规则用公益性的标志标牌表现出来。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高速公路的服务功能和社会效益,是高速公路管理者和使用者最为关切的问题。 我国最早使用的公益通标志是在1999年北京四环路上的“请系好安全带”。随后上海市在《上海市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及城市高架路交通标志技术总则》中,也规定了一种系安全带的公益标志,沈大等高速公路也有这种公益通标志。这些公益通标志的设立,体现了交通标志设置中的“以人为本”的设置理念和原则。高速公路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周边环境比较单调、枯燥,如果在这种环境中设置一些公益通标志,即可以使高速公路的景观有所增色,又可向驾驶人员发出要注意安全驾驶行车的具体信息,与国标中要求必须设置的标志、标牌组成了一道道靓丽的美景,使广大交通参与者行进在祥和、温馨、自律的交通氛围中。公益通标志的版面充满了艺术性和人格化,没有板着面孔训人的感觉,而是用诙谐、幽默的画面,以精练的语言、深切的关爱吸引着人们的视线,提醒驾驶人员提高安全意识和守法观念,让人记忆深刻。 

二、高速公路交通标志的施工工艺 1、施工要点 标志工程的特征是结构复杂,布局分散,类型非常多。施工前,应特别注意现场结合图纸进行实地现场调查。重点:标志桩号,版面布局设计的内容与实际相符,标志设置后有无视线干扰、标志基础预留预埋情况(尤其是由土建单位预留的基础),线外路网指路标志情况等等,应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实践证明,现场踏勘(或称实地放样)为项目的成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施工技术及注意事项 1)基础放样工作应特别重视。将标志的放样工作总结为“上下前后左右”6个字。“上”就是看拟设置基础位置的上方有无高压线等影响日后标志吊装或安装的障碍物,“下”就是要调查清楚拟开挖基础的下方有无预留预埋管线、横向排水管等,这里要特别注意中分带、互通三角区位置的基础,在这些区域,光缆线路多,走向复杂,应加以注意,防止发生损害光电缆情况。“前后”是指基础的前方或后方50-100米内有无其他标志或电子显示屏、紧急电话、照明等设施,以免标志安装后对这些设施造成遮挡或被这些设施遮挡,影响总体功能的发挥。“左右”是指安装后的标志板外侧边缘距土路肩边线的距离应大于一定的规定值(单双柱为250mm),避免日后标志被车辆刮蹭,特别要注意互通区三角端出口标志,一定要满足左右两侧的安全净距。 2)一般在标志性建筑的设计图纸标记底坡比为1:1.5,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如果仍然根据设计施工,可能会发生底座的顶面嵌入边坡土中或基底的顶部过度拔高,不利于日后的维修养护。

3)基础法兰位置应准确,特别是门架,单双悬臂式标志,对基础件埋置的角度偏差要求非常高,应引起极大重视。 3、标志板面的制作。 交通标志的字体图库应采用国家标准出版社发行的正规图库字库。这里介绍一下标志铝板的拼接。板面制作一般两种工艺:1)铆接;2)焊接。各有优缺点:一般来说大型标志使用焊接,效率高、强度高,适应发展要求。 4、标志安装。 近几年以来,标志牌的版面尺寸设计的越来越大,在安装过程中由于需要登高作业,大型标志牌的安装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根据笔者多年的施工经验,标志版面最小尺寸大于3.5米时(或者说面积大于10m2时),施工中安全问题应引起特别重视,安装过程存在的安全隐患:1)版面搬运、翻转过程中易坠落、砸伤;2)人员登高作业时(一般距基础平面高度为2-8米),高空作业人员易坠落,下方配合人员易被落物击伤;3)吊车吊装安全。施工中应有专人指挥协调上下作业人员以及人员与吊车的配合;登高所用梯子应经常检查,确保牢固;登高作业人员应戴安全帽、穿防滑鞋、及安全带,这是重要的安全“三宝”;非登高配合人员务必配戴安全帽。值得一提的是,施工前应用锥筒、标志牌封闭整个作业区,做好交通分流工作,确保安全。 

三、交通标志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般交通标志的施工工序为:基础定位放样一基坑开挖一基础混凝土浇注一标志立柱安装一标志板安装。 1、基础定位放样 交通标志的设置要有一定的提前量,要能够保证驾驶员有足够的反应时间来作出正确安全的判断。驾驶员从看到标志到按照标志所提供的信息采取相应的操作,通常经过感知、判断、操作几个信息处理的阶段。标志的内容不同,所需信息处理的时间也有所差异,完成这个过程一般需要3至10s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车辆已向前运行了一段距离。因此,为了保证标志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标志应提前一段设置,特别是对于警告标志,距离危险点的距离应根据计算行车速度确定,不可少于安全停车视距。 在施工前,应根据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依据设计图纸、现场交底的控制桩点以及实际地形、地物情况进行标志位置的施工放样,使用经纬仪、钢尺或者全站仪等测量仪器,准确确定交通标志基础的平面位置,以及交通标志立柱中心的平面位置。若道路沿线的设施构造物、高压线等对标志板面造成遮挡,影响标志的认读,应调整标志的位置,并注意控制基础标高。测量人员在放线定位完毕后,在基坑开挖前通知监理工程师以便查看或检测标志位置。 2、基坑开挖 基坑位置、基坑几何尺寸、深度应满足施工图设计要求,基坑挖到图纸规定的深度和大小,如有扰动的开挖面,加大开挖量,达到设计规定要求。双柱基础不能同时施工,开挖的基坑要防止雨水进入。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3、立柱安装 1)立柱安装时必须配有吊车,标志立柱应尽量保证垂直,且不允许向车行道一侧倾斜。因此,安装的同时要检查立柱的竖直度,用垂线和直尺《精度0.5mm)测量,每处测量三次,并计算竖直度后取平均值,要求竖直度符合规范要求。若竖直度不满足要求,要不断调整标志杆竖直度。 2)双柱式标志或门架式标志的两根立柱均应垂直并互相平行,其顶端在同一高度上,连接件应对称布设。 3)立柱安装时要考虑到标志板下缘至路面净空高度及标志板内缘距路边缘距离的要求。 4)安装时,要注意保护立柱,不得有划痕、檫伤等损伤。

结束语:

交通标志是交通安全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标志的工程质量直接影响到道路整体工程质量和现代运输的要求。施工中对交通标志的质量加以控制是完善交通标志的重要手段。因此,从施工的角度来分析交通标志质量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速公路交通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信息化系统 高速公路 交通数据分析 应用

一、前言

信息管理系统在高速公路交通数据分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减轻了人工数据统计的体力支出和成本支出,同时也能够较好的适应高速公路运营的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并能够利用统计分析的原理加以剖析,为高速公路建设和管理的科学化提供良好的借鉴性意义,以更好保证高速公路运营的正常性,创造更多的企业效益,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较为稳定的基础设施。信息管理系统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交通数据分析过程中,并且在高速公路交通数据分析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一项不争的事实,各国都注重了信息管理系统在高速公路交通数据分析中的作用,采取多种方式加以研究,力求发挥信息管理系统在高速公路交通数据分析中作用的最大化。

二、信息管理系统

作为信息管理系统是一种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大型软件,用于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用户通过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数据库管理员也进行数据库的维护工作。它可使多个应用程序和用户用不同的方法在同时或不同时刻去建立,修改和询问数据库。数据管理系统的应用增强了系统的灵活性,加快了数据分析的速度,从而更好的实现数据分享,将数据分析结果应用于政策制定和实施,从而有效的增强了政策的科学性。

三、将信息管理系统应用于高速公路交通数据分析中的意义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业也需要紧跟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而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发展对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将信息管理系统应用于高速公路交通数据分析过程中,综合我国经济发展态势和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能够更好地规划和设计交通运输方式,从而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速公路管理科学化的要求

高速公路交通系统中数据分析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它体现公路交通系统的业务情况以及车流构成、流量、流向等特征,可以为高速公路事业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随着我国公路收费系统步入了计算机联网收费阶段,利用高速公路信息管理系统进行高速公路的交通数据分析成为重要手段。高速公路信息管理系统从最初方案设计开始,就充分考虑整个系统的整体性和扩充性,并对高速公路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合理划分,从而更好地实现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和统一管理,做到路网内行驶一卡通和按路段合理结算,以提高高速公路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四、广西高速公路信息化系统建设概况

广西高速公路收费系统是为了满足对高速公路收费统计查询以及分配的需要,结合现有的管理机制而分析和设计的,可分为收费管理与清分二个部分。收费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利用计算机网络和相应的软件,并与通讯、监控系统相配合来大幅度提高收费效率以及提高财务核算的安全性和自动化程度,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最大限度地防止各种营私舞弊现象,提高工作效率,为管理决策层提供各种相关信息。目前高速公路的管理体制,自上向下分为四层的行政管理结构,即联网清分总中心―收费中心―收费分中心―收费站。

收费站是收费的基层单位。收费车道的原始数据汇总到收费站,收费站监控员进行当班数据的汇总,统计核对收费数据。收费站站务员对收费数据复核,并进行必要的数据纠错,提供本收费站正确完整的汇总数据。同时收费站的原始数据实时通过TCP/IP协议上传总中心,汇总数据在站务员输入的同时也上传总中心。所以,收费站一级是总中心收费数据的基础。分中心和中心本地不保存收费数据,它访问收费站获得它要的数据。总中心的数据统计、数据查询和清分是依据收费站上传的数据。

五、从具体数据看信息管理系统在高速公路交通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一)车流流量统计与分析应用

车流流量统计与分析应用是信息管理系统在高速公路交通数据分析中的一个方面,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我们能够实现对高速公路车流流量统计与分析。下表为某城市路段高峰车流量分析表,见表1: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能够明确的看出个收费站在高峰和低峰期车流量,及各个时间段的变化和平均小时流量的变化,并根据相关数据合理安排各收费站的工作人员情况,更好的确保交通的畅通性。

(二)车流流向统计与分析应用

车流流量统计与分析应用是信息管理系统在高速公路交通数据分析中的另一个方面,下表是某城市途经A路段的绿色通道车辆流向统计表,见下表:

路段 其他路段站码 入口车辆数 出口车辆数 合计

A路段

101 108 10782 10890

105 754 137 891

206 43 59 102

501 202 42 244

705 1158 47 1205

803 3330 11520 14850

821 77 933 1010

909 1490 3596 5086

921 2590 3352 5942

999 359 1770 2129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清楚掌握途经A路段的绿色通道车辆在全区部分路网中分布和走向情况,为高速公路管理者更清晰地认识高速公路通行费减免情况,并提供精确数据以合理决策。

(三)路段综合信息车流量统计分析和应用

路段综合信息车流量统计分析和应用是信息管理系统在高速公路交通数据分析中的又一个方面。下表为两段高速A、B年度车流量综合统计分析表:

分析项目 A 路段 B路段 AB高速合计

路段内收费站数量 5 6 11

里程(公里) 72 116 188

拆分所得通行费 16805万 20854万 37659万

收取路段通行费 4693万 14420万 19113万

每公里路段发生的通行费 233万 180万 200万

路段内收费站出入口车流量 1639616 3576253 5215869

日均断面车流量 5911 8009 6955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出了两路段的综合信息车流量统计分析,透过数据,我们能够了解到路段通行费,从而实现更好的费用管理。

六、小结

信息管理系统在高速公路交通数据分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速公路交通数据分析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以上只是将车流量进行了简单的统计,交通数据分析还要对通行费、通行卡进行综合统计。单方面通过某一种交通数据是无法的得出正确的交通数据分析结果,只有通过上述方式将多重数据综合进行分析,才能得出所需要的结论,为高速公路的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正确的分析依据,促进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段广云,沈振宇.高速公路交通信息系统实际应用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公路交通技术,2009年,第06期: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