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范文第1篇

一、充分认清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学员思想政治素质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尤其是军队使命任务的不断拓展,要求我们必须从时代的高度审视学员思想政治素质培养问题,以创新精神推动学员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工作。

(一)面对意识形态领域尖锐复杂的斗争形势,学员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必须始终坚持强化“军魂”意识这个根本原则

当前,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国际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日趋激烈。一些西方国家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与国内、、“民运”分子等勾结在一起,用各种手法妄图改变我军性质的图谋一刻也没有停止。军校学员作为我军建设的未来和希望,如何使他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复杂斗争中,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和坚定立场,对于我军的建设和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在学员思想政治素质培养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强化“军魂”意识这个根本原则,真正使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信念在学员头脑中深深扎根、毫不动摇。

(二)面对国内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和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实际,学员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必须着力灌输追求正确价值取向这个重点内容

改革开放30年多来,各种利益关系不断调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国际国内思想舆论互动性增强,传导途径日益拓宽,传播速度不断加快。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上一些错误的、落后的东西,不可避免地会渗透到军队中来,对官兵的思想道德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和侵蚀。军校学员世界观人生观正处于形成阶段,由于他们在价值追求上的从众性强、成长成才上的可塑性大等特点,在东西文化碰撞、利益关系冲突、新旧观念交织、精华与糟粕并存的影响下,能否永葆革命军人本色成为我们面临的严峻课题。因此,在学员思想政治素质培养过程中,必须把塑造正确的价值取向作为重点内容一以贯之,毫不含糊地抵制错误思想、落后观念和陈旧意识,使学员牢固确立与履行职责相统一、与党和人民期待相符合的崇高追求。

(三)面对军校学员新成份不断增多、思想更加活跃的状况,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必须紧紧围绕提高履行使命能力这个目标要求

当前学员中独生子女、国防生等大量增加,少数学员怕苦怕累、使命意识不强、战斗精神淡化、“当兵打仗、带兵打仗、服役期内打仗”思想准备不足,缺乏提高自身能力素质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这就要求对于学员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必须紧紧围绕提高有效履行使命能力这个目标要求来筹划安排、展开实施和检验评估,使院校培养的学员能够忠于使命、献身使命、不辱使命。

二、科学构建学员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四位一体”的内容体系

围绕相关要求来确立目标、安排内容、拓展方法、完善机制,是学员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的基本思路。在当前,自觉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学员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要求。为此,必须从院校学员实际出发,将学员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目标可以具体化为“爱党忠诚、爱国奉献、爱民服务、爱军精武、爱校笃学”五个方面,其中,爱党忠诚是政治灵魂,爱国奉献是价值追求,爱民服务是阶级本色,爱军精武是神圣职责,爱校笃学是成才基础。可以说,这五个方面集中反映了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和学员思想政治素质的内在要求,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学员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的目标体系.并围绕这一目标,科学构建与此相适应的必修内容、选修内容、实践内容、拓展内容“四位一体”的学员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内容体系。

(一)以必修内容为统领,夯实理论基础

必修内容是学员必须熟悉和掌握的基础课程,也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的最直接反映。它对于军校学员坚定理想信念、校正价值取向、履行神圣使命、实现全面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应该是学员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的基础性、核心性内容;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思想品德修养,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重要方面,是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现实需要,是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是确保学员根正苗红、先进属性的关键内容。因此,对于这些必修内容,必须使学员系统学习、重点掌握、深刻领悟,并使之真正转化为自身的理论素养,使其切实打牢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基础。

(二)以选修内容为辅助,汲取精神营养

选修内容是学员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学员头脑,不单纯是哪一门课程的事情,而是整个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共同职责和任务。为使学员在有限时间内尽快掌握和领会其精神实质,避免授课内容的交叉重复,达到教育教学的最佳效果,这就必须在学深悟透必修内容的基础上,把党和人民军队的光辉历史、世界近现代史、时事政策,外国政党兴亡史,以及哲学、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等作为选修内容,使学员从更加广阔的范围汲取政治营养、提升思想境界。

(三)以实践内容为牵引,提高能力素质

培养学员思想政治素质离不开社会实践。为此,必须注重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引导作用,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开放式教育,充分利用驻地悠久辉煌的社会资源,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引导学员领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强烈的爱国热情。根据课程学习内容,适时组织学员参观见学,长期坚持引导学员开展假期社会调查,撰写调研报告,让学员在实践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学员的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尤其要围绕提高履行使命能力,把我军优良传统、和谐社会建设成果、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科技发展成就等内容纳入到教学实践活动当中,促使学员知行统一,激发爱军尚武热情,提高履行使命能力。

三、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学员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的方法途径

方法途径是解决问题的“桥”和“船”。同志说过,我们的任务是过河,没有“桥”和“船”就是瞎说一通。如果从增强科学性的角度来讲,以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基本内涵的学员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应该着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注重层次性,全过程培养

针对学员思想政治素质培养需要系统抓、反复抓、长期抓的规律,区分层次、循序渐进。一是要建立在校本科生“四年一周期”核心价值观培养机制。基础课学习阶段,依托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实施相关教育。专门开设《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概论》等必修课及选修课,着重讲清基础理论;专业课学习阶段,主要是渗透教育、开设专题讲座、开展系列活动,引导学员强化实践养成。二是建立研究生学习阶段“三年一周期”核心价值观培养机制,拓展学习内容,组织专题研讨,培养践行榜样,进一步坚定崇高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做到知行统一,促进自我完善。三是建立健全本科生、研究生毕业前的“学员思想政治素质答辩考评制度”,运用撰写自评论文、组织民主测评、开展现场答辩、导师讲评和综合考评等方式,使毕业学员能认真对照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的目标要求,剖析自我,小结人生,找准主要差距,明确努力方向。

(二)注重系统性,全方位培养

针对学员思想政治素质是在环境、氛围、实践等综合因素影响下形成,并具有渗透性、从众性、可塑性等特点,坚持思想教育、舆论引导、文化熏陶、典型引路、实践强化、制度保障并举共抓,院校、部队、社会、家庭四方共育。一是强化课堂教育灌输。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增加《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概论》教学课时,开展教学竞赛,提高授课质量,灌输基本理论。二是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注意发现典型,注重培养典型,善于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和导向作用,是学员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为此,应广泛组织群众性“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活动,开设多种形式的“周末讲座”,邀请优秀毕业学员回母校作报告,请身边先进典型巡回演讲。三是浓厚校园文化氛围。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是一种无形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资源,能够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心灵受到感染、情操得到陶冶。尤其在信息时代,应利用校园网开设网上论坛,抓实搞活官兵网上自主教育;组织学员收听收看主流大众媒体重要节目内容;充实完善寓教于学、寓教于乐的第二课堂活动。四是严格组织教育管控。积极探索和走开依靠党团组织提高培养效益的路子,制定和实施党团组织生活质量标准和监控办法,重点提高党团课的针对性和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质量,切实增强党管干部、团管青年的教育感染力和激励约束的实效性。

(三)注重实践性,全介质培养

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心理特点;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

收稿日期:2013-05-05

作者简介:张小燕(1968- ),女,中国人民理工大学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心理教育;董磊(1981- ),男,中国人民理工大学指挥军官基础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军事理论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坚定受教育者理想信念、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的过程,它在本质上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动的学习过程。教育者施加的任何教育影响,只有经过受教育者的心理接纳、主动选择、消化吸收、自觉内化等环节,才能体现为内在的思想转化和外在的行为改变。可见,受教育者的学习心理特点及其规律,是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实践需求。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不能单纯地从教育主体的角度出发,必须重视教育客体的实际情况,只有把握受教育者的心理特点,才能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一、注重实际思维水平,增强受教育者的信服感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而个体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又受制于自身的思维模式和思维水平。因此,根据受教育者的思维特点,用科学的道理启发受教育者的理性思维,切实增强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信服感,帮助受教育者明辨是非,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是解决受教育者思想问题的根本,也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保证。

1.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科学性与价值性的有机统一。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强调科学性,要把真理性贯穿于教育全过程。真理的力量就在于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进步趋势,掌握真理才能说服人。思想政治教育要为受教育者所接受,必须与客观事实相符合,揭示社会和人发展的正确方向,具有理论上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彻底性,满足受教育者对真理的追求。任何对事实的歪曲、对真相的掩盖、对受教育者的欺骗,最终都会导致受教育者的否定和教育的失败。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科学性,为受教育者认识与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又必须注重价值性。科学性回答的是真与不真(或真的程度)、善与恶、有用与无用等问题。同时,我们不能否认,并不是所有具有科学性的东西都一定能为受教育者所接受,受教育者还要从自身价值的角度对它进行审视和取舍。科学的东西可能会被人们认为没有价值而拒绝接受,不科学的东西也可能会被人们认为有价值而盲目接受。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究竟哪些教育信息能够被受教育者有选择地注意、理解和接受,不仅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本身所体现的科学真理,而且取决于广大受教育者内在的价值尺度和价值取向,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对受教育者需要的满足。如果我们只讲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不讲它的价值性,或只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整体价值,不重视它对个人发展的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与受教育者的人生追求和需要相脱节,就会造成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缺失,受教育者就很难认识和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势必会形成“真理归真理,对我没有用”的心态,难以引发受教育者的接受渴求。因此,把受教育者视为受教育的主体,就必须充分考虑受教育者的思想需要,满足受教育者的思想诉求,化解受教育者的思想困惑。当前,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广大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要求空前凸现,受教育者在关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也注重个体利益的追求和个体需要的满足。从根本上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指导,也是一种服务,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研究其本身与接受者的关系,在遵循科学性的基础上努力体现其价值性。只有把揭示客观真理与满足受教育者价值追求有机统一起来,思想政治教育才具有感召力、吸引力,才能成为受教育者的接受对象,进入受教育者的思想领域。

2.以理服人和以事服人相结合。通过摆事实的方法把道理讲透,在青年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运用得十分普遍。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这种方法有时收效不大,一方面在于教育者没有把事实摆足,或是教育者了解的事实过少,缺乏说服力;另一方面在于教育者没有把道理讲透,或是教育者没能掌握更多、更好的道理,无法讲透。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讲道理和摆事实两者都不可偏废。光有理,没有事,受教育者很可能会认为这个道理是空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只有用大量的事实证明所讲的道理,正确的道理才能被大家所接受。此外,在实际工作中,教育者为受教育者排忧解难,多办实事好事,就是最生动、最直接、最有说服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们应该看到,现在受教育者中存在的思想问题,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实际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而引起的。如果只讲空话,不办实事,既会引起受教育者的反感,又会破坏思想政治工作的声誉。

3.教育和示范相结合。李瑞环同志曾经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真正说服人,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人格的力量。这句话概括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威力的来源:既要以理服人,又要以身作则。教育者的行为举止往往是一种无声的影响,受教育者会自然而然地跟着他走,照他的样子做。实践表明,凡是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教育者的模范作用大都比较好;而那些问题较多的单位,教育者在以身作则方面往往有问题。在对受教育者进行理论灌输和思想引导的同时,教育者要身先士卒、身体力行,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带动和影响受教育者,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很多情况下,受教育者的思想问题不是光靠说理就能解决的,还要靠身教。因此,教育者在实际工作中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要树立真抓实干、真学实练、勇闯难关的形象。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我们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光身教,有时候就会启而不发、带而不动。因为言教是身教的继续和升华,离开了言教,身教的作用就不会得到最有效地发挥。

二、最大限度地吸引注意,提高受教育者的兴趣度

现代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知倾向,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满足个体兴趣的事物,容易成为人们的注意对象,进入人们的认知视野。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最大限度地吸引受教育者的注意,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条重要途径;而吸引受教育者的注意力,关键在于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

提高受教育者的注意力,通常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一是强烈刺激吸引法。心理学研究认为,在相对情况下,凡是受强烈刺激作用的对象都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根据这个道理,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在关键环节上加大刺激强度,即在开头、结尾、重点等关键处多下功夫。如开头要不落俗套,力争第一句话就引起听课者的注意;结尾要含义隽永,耐人寻味;讲到重点、难点处提醒听课者注意,并选用最佳的道理和例证进行讲述,还可以配以激昂的语调和起落分明的动作,重点词和观点可用彩笔予以板书或标上醒目的符号等。二是对比刺激吸引法。心理学研究表明,刺激物同其背景的对比越鲜明,越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根据这一规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讲两面理,既要讲好正面的道理,也要点出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各种歪理,在正反面的强烈对比和反差中启发受教育者的思维。三是新异刺激吸引法。心理学认为,在人们的认知背景中,任何一个事物都可能成为个体的注意对象,但是只有新奇的东西才容易成为人们注意的对象,进而使人产生探究的好奇心。如授课的新内容、新问题、新教具等,都容易引起人的注意。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观点要有时代感,要紧跟形势,反映新时期的要求,即使是老观点,也要赋予新内容,讲出新意来;要给受教育者提供尽可能新的信息,采用新的教育手段,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设备提高受教育者的关注力。四是期待刺激吸引法。人们期待的事物最能引起人的注意。根据这一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要尽可能同受教育者急切期待解决的问题挂钩,力争做到课堂上讲的正是受教育者想了解或百思不解的问题。例如: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围绕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大局,切实回答在改革开放、社会转型和利益调整中涉及的一系列急需的问题,回答与受教育者切身利益相关的现实问题。

三、发挥期望效应的作用,激发受教育者的主动性

所谓期望效应,是指教育者的期望能激活受教育者的身心潜能,从而使受教育者取得所期望的进步。期望效应的思想基础是对受教育者潜能的信赖,是教育者对每一个受教育者寄予的期望。每个受教育者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然而,这并不妨碍教育者对他们寄予期望。此外,每个受教育者都有积极向上的要求、有自我完善的愿望。这种要求、愿望和潜能是一种内隐的潜质,它在每个受教育者身上是普遍存在的,它一旦被教育者的期望和爱心所激发,就会或快或慢、或迟或早地展现其积极的方面。相信受教育者的潜能是期望效应的前提,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设置期望的起点和依据。为此,应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树立期望教育观。建立期望教育观是发挥期望积极效应的基础和前提。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看,教育始终有一个目标,使受教育者从原有的认知基础向更高一级的目标靠近,获得成功。没有这种目标,就无所谓教育;同样,没有学生获得成功的信念,教育也就失去了意义。期望教育观是一种新的理念,相信每个受教育者都有成功的愿望,也都有成功的潜能,应以此教育信念为依托,对教育者的教学态度、方式、要求、评价等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应坚信每个受教育者都有成为成功者的潜能,相信受教育者都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可能性,只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并接受合适的教育,他们都有可能成为有思考力、觉察力和创造力的成功者。

二是及时给予表扬。心理学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均表明,教育者的期望影响学生对学习成绩的预期判断。被高期望者的努力如果及时赢得奖励和表扬,那么努力学习就得到了强化;相反的,被低期望者因失败而受到批评,那么他们可能认为集体是他们的“惩罚源”。因此,当受教育者取得进步时,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及时地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让他们体验到努力的收获。一旦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言语或非言语的肯定评价时,受教育者会从教育者那赞赏的语气、鼓励的微笑中,通过主动地分析、综合,获得自我认知的信息,激活心中的情感需求,产生自我奖赏的满足感,增强自我实现的信心与动力,不断激励自己去实现更高一步的目标。

三是确定合理目标。期望目标对受教育者的激励水平与受教育者的期望值相关,如果受教育者认为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目标,即受教育者主观上认为达到教育者预设的目标的期望概率很高,他们就会有信心,就会焕发强大的力量;如果受教育者认为目标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即,犹如海市蜃楼,或者是目标太低,易如反掌,唾手可得,则难以发挥他们的潜力。因此,受教育者的发展分为两种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表现为他们能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独立地解决问题;第二种水平是潜在发展水平,表现为他们还不能独立地解决困难,经过教育者的启发帮助才能达到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落差幅度可称之为“最近发展区”,即“教育最佳区”。期望目标应建立在受教育者的“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即教育者建立的期望目标应该是让受教育者明确地认识到经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由于这样的目标富有挑战性,实现这个目标,受教育者既有一定的把握,又没有充分把握,要想成功就必须全力以赴,因而能最有效地激发受教育者内在持久的心理动力,激励和推动他们努力去实现自我,不断朝着教育者期望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任其平.教师非言语评价的心理效应[J].教育评论,2000,(3).

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关广大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是一项基础工程、民心工程和希望工程,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然而,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由于各种社会现象及社会思潮影响,在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价值取向呈多元化倾向;扩招使在校生人数剧增,学生的政治素质和学习成绩参差不齐,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一是由于一直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着眼点比较多地放在了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工作上,缺乏敏锐性,不能积极应对大学生的热点问题。

二是网络的普及使得交往变得平面化,大学生的自主、平等意识增强,导致主导价值观念、社会公共权威和教育者权威的削弱,使得传统的社会调控系统失灵。

三是在学生充满个性化的当今社会,传统的单向灌输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也会导致教育的有效性降低。

本科生导师制的工作内容主要是把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思想提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人际沟通能力和学生就业指导等方面给予指导。可以说本科生导师制是对大学生思想教育有效的补充。

一、本科生导师制的发展与现状

我国本科生导师制始于20世纪30年代初,在浙江大学竺可桢校长和费巩训导师的倡导下,浙江大学率先借鉴英国导师制的优点实施了本科生导师制,当时的本科生导师制的理念是为了启迪学生思想、陶冶学生人格、增进师生关系。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部分高校实行了学分制、弹性学制和专业改选等方面的改革,对本科生广泛实行选课制和导师制。当时我国高等教育处于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的更替阶段,培养精英人才,服务四化建设,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当时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的一个重要任务;与此同时,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学会做人也是另一重要任务。

自1999年以来,随着我国高校连年扩招,学生人数和课堂教学规模逐步扩大,在给予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同时,也使师生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学生管理问题日益凸显。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科生导师制的作用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这时的本科生导师制已经兼有了育人制度和管理制度两方面的性质。

北京大学本科生导师制是为了贯彻个性化教育,本科生导师既不是研究生导师也不是班主任,而是顾问教师,有责任心的教师才可以担任这个顾问教师,目前该院本科生导师制收效显著,主要表现在新生对大学生活的快速适应和本科生对科研活动的积极参加以及师生关系的日益密切和融洽。

清华大学的本科生导师采取双向选择的办法,以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本学科发展情况和热点问题为主要方向,在将科研和教学融入同学们日常生活的基础上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深入交流,同时也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

华中师范大学把本科生导师制的工作重心放在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上,通过导师组织学生活动,个别指导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排除学生各方面的心理障碍,给学生提供了正确有力的方向指导。

二、本科生导师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以及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对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情况进行多方调研,经过对回收问卷的信息汇总和分析,本科生导师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同,主要体现在:

(一)有助于师生及时交流,帮助老师跟踪大学生思想动态

根据导师制落实的具体规定,导师或导师组与同学保持通畅的沟通,定期或不定期联系交流,经常性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在这样频繁密切的交流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可以更加深入,更易于导师及时了解大学生正在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发现大学生的思想倾向,以便更加有目的地对大学生关于学习和人生规划上进行引导和教育。

(二)有助于使师生之间的关系趋于平等自由,更易落实思想政治教育

经过长期的交流和沟通,加上导师制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是轻松、自由并且融洽的,没有明显的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取而代之的是忘年之交的朋友式交流,这样,同学们更易接受导师的在思想上的建议和指导,遇到问题也更愿意向导师倾诉或寻求帮助。在我们的调查也显示,近一半的同学表示会在遇到困难时视困难的情况与老师交流来解决问题。

(三)有助于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增强有效的沟通和教育

导师制的交流与传统交流模式的一个重要差别就在于导师与同学之间的交流是实时并且双向的,教育的形式由模式化的灌输方式转化为自由的交流方式,同学们在与导师交流的过程中会吸取导师提供的宝贵信息,同时也会有所反馈,易于教育工作者深层次地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三、本科生导师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调查中,我们也发现目前本科生导师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师生沟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

我们的调查中反映出,有一半的学生不知道自己导师的职称,而且在老师与学生的沟通方面,只有不到10%的同学自己主动联系导师,其余都是老师主动联系学生。出现这样的结果,从导师方面来说,沉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使教师没有太多额外的精力积极投入到指导同学学习和生活的工作上来;从学生角度来说,虽然最初普遍对导师制抱有较高的期望和认同,但在实行过程中也缺乏主动性,很难形成良好的沟通氛围。

(二)导师制的制约和测评机制尚不健全

由于本科生导师制倡导在师生之间建立自由和谐的沟通交流关系,从而无法利用过多定量的指标来限制执行标准并评价实施效果,这就容易导致部分导师和学生缺乏激励,使导师制的优势不能完全发挥。这也导致了我们在对导师制满意度调查中所出现的结果,只有不到3.2%的同学对导师制表示满意,36.7%的同学表示比较满意,而不满意的同学接近五成达到49.3%。这说明导师制目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认真总结经验不足,及时完善。

(三)导师的分配制度无法全面考虑到所有学生的所有需求

大部分高校的导师采取随机分配的原则,导致部分学生与导师之间没有达到最优最默契的组合,影响到师生对导师制互动缺乏动力。在我们的调查中显示,57.3%的同学表示在遇到困难时由于跟导师不熟,缺乏信任感,不会选择跟导师倾诉。最后的结果是只有12.4%的同学认为导师制让自己受益匪浅,20.5%的同学认为导师人很好,但不主动找学生使自己觉得不受重视,59%的同学认为和自己预期相差很大。这说明了广大同学在和导师的相处过程中有所收获,但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导师制的实施存在一些问题,没有让导师制的作用得到完全显现。

四、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建议

为了适应当前社会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如下政策建议,旨在充分发挥导师制的作用,使其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有效补充,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服务。

(一)在思想认识上,提升本科生导师制度的地位

1.提高师生双方认识,加强宣传工作。在导师中充分宣传导师制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让导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中去,尤其选择有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的教师担任导师,可以采取导师组的形式,保证每组内的导师相互协调搭配;鼓励同学与导师联系,给予部分经费支持。

2.树立典型,奖励模范。在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可以进行阶段性的评估,对活动形式好的和沟通交流效果突出的小组给予物质或者精神上的奖励,并不断在导师和学生中间宣传导师制的作用和学校相关政策,定期表彰先进典型事迹,对其他导师组的活动和工作给予指导。

(二)在制度上,完善和健全各项相关机制

1.完善激励和测评机制。对于在导师制的工作中表现出色的导师应及时给予宣传和嘉奖,但对工作的评价应主要考虑学生的表现,特别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主要成果,可以定期开展座谈和调研活动,及时跟踪导师制实施情况。

2.完善导师分配制度。起初分配导师可以采取随机原则,但后期应根据师生双方意见给予调整机会,使导师的配备达到最高的效率,尽量提高同学对自己导师或导师组的满意程度,以激发同学们的活动热情。

(三)在形式上,期待多元化和创新性

1.发展多种沟通渠道和活动形式。学校和学院之间相互学习成功的经验实例,将师生之间的活动多元化,扫清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厌恶情绪;利用现代的互动方式,包括博客和公共主页等信息平台,击破部分院校地理上的限制,更深层次地与广大学生交流、沟通,将导师制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

2.与学长辅助互动有机结合。可以让优秀的高年级同学加入导师制执行计划,即每个导师或导师组配备若干名学生助理,负责与同学的日常定期沟通和常见基本问题的解决,同时,同龄人的加入往往可以让广大同学对导师制增强亲切感。

3.把严肃的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本身是一个严肃的问题,老师单纯的说教已经不能适应这些个性突出的学生,所以娱乐性的教育有时却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所以导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爬山、组织娱乐演唱等活动来调动其积极性,增强其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能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并且艰巨的工作,而导师制是近年来新兴并展现出强大生命力和实施效力的工作方式,相信在新时期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导师制的优势,以弥补传统教育方式的不足,定能取得可喜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潘懋元.高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2]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3]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4]田建国.高等教育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

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科学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1-126-01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现在有些地方学校和部门的领导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够重视。社会关心和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尚未形成。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实效性不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思想实际结合不够紧密,有些学校的社会科学教科书过去陈旧,没有足够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致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形势发展要求不适应,为了是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时代的发展,适应社会环境的要求,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这一论点。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必要性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面临重大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既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又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随着“90后”成为大学生的主体,学生思想发生了巨大改变,教育环境也有所不同。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迫切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运用科学化的方法把握教育的内在规律,创新方式。因此,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要求思想政治教工作者在工作中不仅仅要热情、富有经验,还要将热情和经验提升为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实践来丰富教育的内在规律。因此,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现状分析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探索,从第一次学术讨论会上提出的知识化和标准化,到研究和工作方法中引入现代科技成果,再到范畴体系的规范化,学者们对此的认识也经历了逐步深化的过程。学者们已经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范畴体系到目的性、规律性以及有效性等不同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内涵给出不同的阐述,各有侧重,既有共识,也有异见。当前,学者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追求一定的合理性和逻辑的必然性,并积累了一些成果,对学科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也侧面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水平。但要防止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中出现的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科学标签化”的倾向,也就是将“科学”作为标签贴在思想政治教育前面,以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这种不注重内容只注重形式的“科学化研究”不仅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研究的推进,反而将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研究引向了低俗化。这种倾向反映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缺乏规范的方法和科学的工具。另一种是“自然科学化”的倾向,用自然科学的标准来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科学化判定,并按照自然科学中的模式来构建所渭的“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而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性,而形成这种倾向的主要原因是对科学的片面认识。

三、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路径分析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的科学化。首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经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的发展也是依靠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结果,换句话说,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的研究必然要充分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过程中的指导思想。

其次,以人为本的思想。思想政治教育是建构在“人”的基础之上,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做到入情入理、情理交融。更要做到教育学生、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理论思想。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才能准确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基本规律,以综合的措施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的科学化。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任务、内容、环境和对象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如何增强高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而努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是高校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方面。而思维方式正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思维工具去描述、理解、把握客观事物的思维活动样式。科学的思维方式,能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推动客观事物发展,以其巨大的力量推动社会的进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符合新时期特点的科学思维方式,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科学化。在这个富有挑战性的时代,只有不断改进思想教育的工作方法,才能使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跟上时展的需求。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要想不断进步,就应该注重工作方法的科学化,进而增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生机和活力。随着时代的飞速变化和发展,大学生的思想信念和价值取向都呈现出复杂化特点,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随着科学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改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科学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将科学思想、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融会贯通的过程。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研究中注重丰富其方法体系;运用现代科技和传播手段的发展,发挥网络和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这些迎合时展的方法综合运用,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4.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科学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机制上,要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是高校工作的生命线,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纳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规划之中,融合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贯穿于教学、科研的各个环节,把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目标纳入整体培养目标,把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内容纳入党政领导的工作职责,使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与其工作融入为一体。全员育人,就是要增强全体教职工育人意识,敬业爱生,教书育人;全程育人,就是要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目标,根据不同阶级要求,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分层递进;全方位育人,就是要依靠全社会力量,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资源,营造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氛围。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75

2.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刘建军.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J].思想政治教育,2011(6)

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范文第5篇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之人的现有研究逻辑

21世纪以来对人的普遍关注使人学范式逐渐成为具有支配性价值的研究范式。呼应于时代的要求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现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的研究围绕人而展开,这种研究趋向体现在以下两个维度:

一是从人的思想和人的活动视角聚焦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之人。其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是人的思想。有学者从认识论视角强调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此确证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对象。[1]也有学者运用系统思维方式指出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内生机制的源泉。[2]再者,通过对人的思想的进一步诠释,有学者指出人的思想价值观念应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这种认定更能明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范围;[3]其二,人的活动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有学者借用实践发生学的研究途径指出中国共产党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原初境遇。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域。[4]也有学者通过对现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著的分析,确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5]

二是以人的活动为认识视域,以规律论现象说等观点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之人的认识。如从思想政治教育之人的活动视角讨论的两个规律论[6]。具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以及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7]。也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现象也应是学科重要研究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现象与活动规律。[8]有学者进一步表述为以意识形态为中心的思想、行为及其关系在内的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及其内含的特殊的矛盾性[9]。此外,有学者尝试通过概论的方式解决现有研究分歧,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应是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该问题着重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建设等内容。[10]

然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之人与政治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研究的人异同何在,它的独特性何以体现,显然现有研究并未加以明确表述,仍在一般抽象概念中演绎和推论。所以,无论是用人的思想还是人的活动来具体描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这种研究仍是抽象的。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之人的问题反思

现有研究的困境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首先,欠缺思想政治教育本体论承诺的研究理念。哲学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本体论承诺,旨在作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的理论假设,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理解的逻辑前提和基础。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是什么的背后须有一个本体论的承诺,它给出我们判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的逻辑依据和理论假设。尽管现有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拥有立论的基本共识性信念,但很少去寻问它确立的标准依据和内涵。例如根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可以得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存在方式[11]。唯物史观在人文社会学科研究中起方法论指导之用,它为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研究设定了对象域。但是,对象域并非每门学科独特的研究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应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象视域下具体化的人。

同时,如何区分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的人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关注的人也是需要加以辨别和论证的。首要的是明确人为何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这就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及其构成进行探究。这必然是一个哲学问题,更需要运用哲学知识进行论证,而现有研究显然缺乏哲学逻辑推论在该问题中的运用,这无疑反映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哲学的缺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困境正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的本体论问题在学界还未形成普遍共识,这给现有学科研究对象的研究带来了极大困难。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这一本体论问题的解答是生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的合法性依据。只有在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这一本体论问题得以确证的前提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的边界才能进一步明确。

其次,泛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这种泛化体现在与交叉学科研究对象的区别认定中辨识度较低。在以人的思想人的活动来认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时未免有泛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之嫌。例如思想政治教育学与德育学都关注人的教育,二者都涉及对人的思想的引导,但德育学针对的群体与思想政治教育学面向的群体不同,一般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学关注群体多为高校学生,与德育学研究之人的年龄阶段不同。鉴于此,仅以人的思想之维认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显然还是模糊的、不明晰的。再者,思想政治教育学对人的活动的理解与行为科学对人的活动的研究侧重点不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的活动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思想领域的实践活动,凸显为政治性的思想实践活动。显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与交叉学科的研究对象认定上未能彰显学科特色,而使研究对象加以泛化,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学科群中辨识度不高、规范性不够的重要因素。

最后,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的匹配度不高。因果决定论的思维习性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象研究的应有思路。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的研究中,从规律与现象等维度探讨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科学化研究的一种模仿性尝试。这种模仿性尝试源于对自然科学研究方式的推崇,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一门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在研究对象的认知上是不同的。自然科学是将研究对象作为客体来认识和把握,而这一客体又存在不变的规律与现象。然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与主体性的人相关,必然不是所有经验研究,因果决定论所能完全说明和描述的。因此,以自然科学在对其研究对象展开认识的思维路径来判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对象,显然是不恰当的。例如有关人的信仰问题的研究,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可以得出不同人群信仰的比例,但为何有这种信仰等问题,就不是实证研究方法所能说明的,这更需要运用解释学的方法进行理解。

根据哲学解释学,人在认识所要认识的对象之前就已经和该对象有了互动和交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主体本身带有一定的价值判断,这个价值来源于它的经验、传统习惯、知识结构等因素。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研究就并不能采用直线性、照镜子的理路,研究主体与客体在历史进程中是相融共生的,对其认识就应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性认识。例如对人的行为的说明和理解,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思维习性是不同的。在特定背景下,人的行为具有可控性,因而可以进行量化研究和说明。然而,在历史进程中,人的行为并非是静态的,而是相对的和动态的,对它的把握是需要借助于理解和说明来共同实现的。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之人,尤其是面对现代化过程中多样的精神政治现象时,我们对它的理解需要融入历史的背景中以解释学的视域来描述和说明。因为,我们在对这种现象进行说明之时,已带着我们已有的知识积累和价值判断,这种独特的理解模式就要求与之相匹配的研究方法。

三、思想政治学科研究对象的研究路向

根据现有研究成果的评估与反思,我们认为,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象研究的问题域,需要从认识路径、研究方法构建、关注思想政治教育语言等维度着手:

首先,在交往视域中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的研究属于学科认识论问题。欧阳康先生在《人文社会科学哲学》一书中论述了人文社会科学的滞后性特征。他指出这种滞后性源于人文社会科学认识对象的特殊性与复杂性。人们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之后,或者在某一历史过程较充分展开之后,才能通过对已经历的过程与已形成的结果进行反观和反思,并对其真正加以认识和把握。[12]我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的认识滞后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发展与社会化进程带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分化与整合都在不断更新着我们的认识。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的研究而言,这本身就是一个认识研究对象的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的研究作为一种认识活动,具有作为一般认识活动都具有的主客体认知模式。但是,这种主客体认知模式并非是传统的反映论模式,而是在主体间性的交往视域中展开的,即主体与客体之间是相互理解,相互建构的。我们在认识对象的过程中,对象也在不断更新,改造着我们的认识。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本身就是在不断地交往中互相作为认识对象。具体表现为:其一,研究对象本身的发展变化。网络多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认识的对象本身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符号。例如通过人表述的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网络语言与行为都构成了我们的认识对象。其二,在对研究对象的认识的过程中,也不断更新着我们的前认识。对不断更新的含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网络语言与行为的认识会不断更新我们的前认识。因而对研究对象的研究已不能仅仅局限在传统反映论式的经验决定论,而是需要在交往视域中认识研究对象。

其次,阐释学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的基本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相匹配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生产方式的前提条件,二者在历史的进程中相互生成。从历史视角讨论思想政治教育,这是从社会科学维度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解,而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来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精神世界的理解和认同,则是从人文学科层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的认识。[13]因而,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不同的研究对象,需要采用相应的研究方法。当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时,它的研究对象是我们的感觉经验所能把握的研究材料,具有科学层面的可知性,可以采用经验的、定量的研究方法,增强研究的精确性和可信度。当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时,它的研究对象是人,这种关注人的主体性研究,实际研究的正是人与人间的社会关系及其相互构建的意义世界,运用适合这种研究对象的独特方法更为匹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的特性。

探寻人的思想和人的活动及其规律的边界依赖于对意义世界的深刻领会和把握。舒茨在分析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关系时提出了意义性理解与因果性说明的区分。而现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界多是围绕因果性说明的方法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因果性说明并不是针对人们行动产生内在意义的针对性说明,而只能是使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知识成为客观科学知识的条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的特殊性通过人而体现,尽管学界已触及到这一特殊对象的外壳,而如何去有效研究仍然是空白的,这表明:以意义性理解为特质的阐释学研究方法还未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中得以有效阐释与运用。阐释学作为一种理解的方法,重在描述、解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特殊的人文社会现象,这对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特殊的精神政治现象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它所针对的研究对象的研究,更多是对研究对象本身内涵的意义性理解。当然,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的具体境域,并非要秉持非此即彼的研究思维习性,而需要采用相应的研究方法,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说明和解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