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众心理学论文

大众心理学论文

大众心理学论文

大众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篇

如果是这样,我们真的还能继续相信群众吗?

虽然国人对于勒庞的理论照单全收,但是对于勒庞本人及其学说的背景却不甚清楚。英国政治学家约翰・麦克莱兰(JohnS.McCleland)在《群众与暴民:从柏拉图到卡内蒂》(TheCrowd andtheMob:FromPlatotoCanetti,何道宽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一书中对此做了较为详细的交代,然而与国内的看法不同,本书却对勒庞评价不高。在麦克莱兰的笔下,勒庞的学说缺乏原创性,明目张胆地将法国学者泰纳、西盖勒、塔尔德的成果据为己有。而且他的整合也极其拙劣,拼凑出了一个漏洞百出的群众心理体系。为了证明勒庞是个剽窃惯犯,麦克莱兰还提供了一个细节:勒庞曾致信爱因斯坦,要求对方公开承认,勒庞自己才是相对论的发现人,并指责说这是德国人忽视法国科学的又一个臭名昭著的例子。爱因斯坦在回信中提醒他说,偷窃思想的勾当不是国家干的,而是个人干的(242页)。

麦克莱兰认为勒庞更大的污点还不是剽窃,而是他不惜牺牲学术研究的基本逻辑,通过恐吓大众来赢得声誉。勒庞用大写宣称我们已经进入“群众的时代”(theearofcrowds),任何人都是群众的一员,都可能在群众的心理同一律中迷失自己。这打破了之前精英主义群众理论所设定的“我们”与“他们”之间的界线(这意味着读者自己就是群众的一员,这是大部分缺乏反思的中国读者未必意识到的推论)。但是究竟何为“群众”?勒庞在他的著作里从未给出过令人信服的定义。他认为群众就是像群众一样进行思考、符合群众心理同一律的群体。这种同义反复,正符合他笔下的群众领袖驾驭群众的手段―――简单重复。所以麦克莱兰认为:“《群众心理学》的重点不在于大众心理学,其重要性也不在于大众心理学,它本身就是大众心理学的一番实践”。换句话说,正是粗制滥造的《乌合之众》等一系列著作的成功,证明了大众心理的存在。不是吗?阅读着《乌合之众》频频点头、自以为洞悉了网络暴民心理的读者并不一定意识到,自己的阅读行为才真正地展现和承认了自己作为乌合之众一员的特性。

勒庞把一切群众心理归结为“无意识”,匿名性、传染性、暗示性等都是无意识的体现,似乎群众社会或大众社会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宿命;但另一方面,他又宣称可以科学地控制大众。可以说勒庞身上具备了现代社会工程师的大部分特征:先卖弄专业术语,危言耸听,然后再开出药到病除的药方。

只有更多的知识,才能免受类似勒庞这类“学术明星”忽悠。中国目前正深受勒庞之流“乌合之众”理论之害,麦克莱兰这本梳理群众理论前世今生的《群众与暴民》无疑是一副及时的解毒剂。中国读者应该对约翰・麦克莱兰不陌生,他的《西方政治思想史》在大陆曾先后在海南出版社和中信出版社出版。在这本《群众与暴民》里,麦克莱兰再次展现了其作为政治思想史专家的功力,从古希腊开始顺流而下,梳理了柏拉图、李维、塔西陀、马基亚维利、孟德斯鸠、麦迪逊、杰斐逊、吉本、卡莱尔、米什莱、泰纳、西盖勒、塔尔德、勒庞、弗洛伊德、希特勒、卡内蒂等人在群众问题上的论述,通过长时段的考察和结合社会语境的文本细读,展示出了一幅群众理论变迁的历史长卷。

从长时段的视角来看,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大部分政治学者对于群众看法的底色基本没有什么变化,群众基本上总是和非理性与残暴联系在一起,所不同的只是他们的论据和论证方式而已。群众理论话语里最显著的是说话者的优越感。

谁是群众?―――肯定不是我。

传播理论里有一个所谓“第三人效果”的理论,它假设人为了追求某种优越感,会对负面的信息持一种不正确的看法,即认为它们对自己没有影响,但是对其他人却十分有效。我们所讨论的群体与我们的社会距离越远,对自己与他人的差异化判断就越明显。比如我们对于所谓“网络谣言”或色情信息等社会影响的判断中,就明显存在自我与他人的双重标准。类似的,所谓群众理论,其主要功能在于进行“我们”与“他们”的区隔,为维护自我优越感提供合法证明。

归根到底,群众理论与民主有关。长期浸淫于政治思想史的麦克莱兰发现西欧政治思想的起源包含着一个根深蒂固的成见:“民主即人们的自我管理必然会演变成暴民。”(第4页)。从柏拉图开始,政治学家们便对群众不信任,事实上,群众似乎也从未真正成为历史的主角,一直到法国大革命之后,关于群众的理论和话语才真正大量涌现。恰恰是随着民主制度的扩散,政治理论家们才开始严肃地对待群众。正如勒庞所提出的,群众不再是偶然出现的现象,而是成为常态,甚至现代社会本身就以群众的形式出现。甚至可以夸张地说,群众理论是伴随着法国大革命才真正登上历史舞台。

正如华勒斯坦所说,社会科学诞生于法国大革命之后。正是社会科学的科学话语,使得群众理论真正走出了简单的暴民模式,成为一个被心理学和社会学凝视的对象。当然,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群众也就成为这一新的科学话语的研究对象。在此之前,精英对于群众的论述相当隔阂,他们要么关注群众中的个别人(尤其是群众领袖),以偏概全,要么将群众当成一个面目模糊的整体看待,忽略其内部的差异。而社会科学,尤其是心理学的介入,使得关于群众的话语逐渐变得清晰起来。在麦克莱兰看来,这一转折不是从勒庞开始的,而是始于米什莱和泰纳。19世纪中叶以来,尤其是1848年、1971年法国的“暴民政治”使得学者们被迫关注这一新的政治行为主体。关于群众的话语开始爆炸,他们被描述为疯狂的暴民,被误解的民众,受骗上当的政治炮灰,寻求正义的古老冲动的载体,倒退到动物境遇的,对当前的威胁,对未来的希望……米什莱率先对于法国大革命中的群众予以了负面评价。泰纳则将大革命的叙事由英雄转向暴民,法国大革命的群众是返祖的外省农民,“神经机能振动”和“接触感染”使他们变成了原始的动物。他认为社会进步的动力是科学,而不是其对立面―――群众。他首次将政治精神病理学的解释引入群众理论,与之前的解释不同的是,毕竟开始追求一种普遍的“科学”的解释,这开启了现代的群众理论,从勒庞到弗洛伊德对群众心理同一率的论述,再到社会心理学对于个人及群体的认知、判断缺陷的研究、民意研究对于选民之多变与轻率的证明,这一群众理论的传统至今绵延不绝。

麦克莱兰在书中隐约提到了这一线索,但是遗憾的是,作为政治思想史的研究者,知识结构偏向导致他并没有对于现代社会科学与群众理论之间的关系从知识与权力的角度做深入探讨。他更关注的是群众理论在思想史上的位置,尤其是群众理论与其他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

19世纪以来的群众理论对于社会思潮来说是一个尴尬的存在,它对一系列当时颇受关注的社会观念形成挑战但又能和平共处,其中最明显的是群众理论对于社会达尔文主义、自由主义和唯心主义(本书译为“理想主义”)就是如此。按照泰纳的解释,无理性的残暴的群众是一种退化现象,是人类从文明重新回到野蛮的表现。人类通过长期努力建立起来的社会秩序,一夜之间就会被群众弃之不顾,甚至包括理性本身,他们让社会重新回到受感情和冲动支配的状态。这种破坏性让心有余悸的社会精英不禁怀疑社会进化论在群众身上并不适用。群众的这种非理性状态,否定了启蒙时代以来自由主义对理性的信仰。洛克、康德以来的自由主义者确立了个体、理性、常识的心灵,坚信启蒙是自我认识的康德认为理性和天上的星空一般确定。自由主义的这些看法反映在现实之中便是美国的宪法,国家被按照理性加以设计。正如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文集》中所说,世界不再依靠偶然的给予和力量加以治理,而是靠反省和挑选加以治理。但是如果群众如此容易被情感操纵,如何能将国家的权力交与他们行使?当然,群众理论对自由主义的冲击还远远比不上对唯心主义者的冲击。后者认为社会及其制度是人脑决策的产物,心灵即社会。但是这种心灵的栖息地不是自由主义者所说的个体的心灵,而是抽象的集体理性。正因为如此,黑格尔断言,国家不应该尾随多数公民而降低到物质生存的低水平,只关心下一顿饭如何解决,那会使人看不见国家的宗旨是什么。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来临,黑格尔所说的代表着理性的政治精英们不得不将权力让渡给大众,勒庞所说的群众心理取代了唯心主义者所说的群体心理。

本书对于群众理论与19世纪以来社会思潮的讨论似乎还忽略了另一个重要的部分―――社会主义对于群众的矛盾态度。它一方面认为群众是革命的,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但另一方面又认为群众处于自发状态,需要从外部进行思想的灌输与引导。从马克思、列宁、到切・格瓦拉,工人阶级时而是革命的动力,时而又是社会主义“新人”的改造对象。其实不仅社会主义思潮,大部分主张激进社会变革的思潮都会呈现上述矛盾心态。

因此群众理论一方面几乎成为19世纪以来大部分政治思想家的共识或“常识”,经常被各种意识形态阵营的思想领袖提起,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又有意地忽略了群众理论所引申出来的结论与其他“常识”(如上面提到的进化论、自由民主理论等)之间的冲突,将群众理论降低为一种简单、肤浅的口号。这导致群众理论常常处在一个既中心又边缘的矛盾状态。不少人接受它的结论,但却并不对它的意义做更进一步的思考。

按照本书的逻辑,群众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群众理论从智商、素质、人种差异的角度解释群众所表现出来的异常行为,这种简单的等级制思维方式通常是古典群众理论的主要立场。第二个阶段的群众理论则是19世纪以来在对法国大革命所做的研究中提出的,它以人的退化现象解释群众缺乏自我约束的行为。紧随其后与第二阶段相互重叠的第三个阶段使用群体心理学的科学话语描述群体的某些“本质”特征,基本上不做道德和价值评价,将群众的暴力行为或牺牲行为归结为不可避免的社会规律。第四个阶段则在第三个阶段放弃对群众做价值判断的基础之上,承认群众心理的合理性,继而寻找更积极的方式进行控制与疏通,比如通过仪式化(如狂欢和娱乐)的方式,将群众的暴力引导到无害的地方(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互联网暴力也可算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宣泄和净化)。当然,更常见的做法是将暴力体制化,例如议会制和选举制对于群众不满和革命的消解,还包括战争的集体暴力,甚至还会出现将整个社会变成一个暴力集团的制度,如同纳粹德国所做的那样或某些国家的民粹政治放任群众行使暴力。

麦克莱兰此书最大的贡献在于清晰地梳理了群众理论的发明脉络及其背后的理由,继而在一个更大的语境中,让我们思考如果不加质疑地接受群众理论,我们实际上默认了什么前提―――这些前提有许多其实并未得到确证。作为政治思想史的研究,本书还给我们留下了更多思考的空间。

首先是为什么选择了这些人作为群众理论的代表?仅仅因为他们在政治思想上闻名,还是因为他们在群众理论的发展上做出过独特贡献?除了政治学者外,现代对群体心理研究得最多的是社会心理学、传播学和社会学。作者最后将卡内蒂奉为群众理论的终结者,实在令人难以认同,且不说他的理论在当下的政治学讨论中是否能够被认可,即使他的理论成立,也只能视为传统政治哲学范式的继续,作者未注意到20世纪以来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围绕着群众(crowd)与大众(mass)展开的研究与争论,比如20世纪20年代李普曼与杜威之间关于公众意见是否理性的分歧,30年代关于大众文化的争论,以孔豪塞和米尔斯为代表的新一代大众社会理论,传播学哥伦比亚学派40年代对小群体及社会网络的重新发现否定了大众社会的假设及大众传播具有强大效果的“常识”,法兰克福学派版本的大众社会理论反过来将大众看作被精英控制的受害者,英国文化研究学派中受众研究一支对于大众解读能力的部分肯定否定了法兰克福学派的部分论证,提供了一个更复杂的图画。本书写于20世纪80年代,近年来对于新社会运动、粉丝及迷群、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社会行动的研究已经超越了书中讨论的提问方式和立场,逐渐肯定了群众的主动性与有组织性。总之,新群众理论早已突破了传统的坐而论道的阶段,积累了许多量化、质化的经验研究成果,对群众及群众社会有了更多面的发现。

造成这些盲点的原因是本书及书中涉及的大部分学者对于群众(crowd)一直采取了笼统的、整体的定义。本书所讨论的群众理论家们使用了“人民”“群众”“暴民”“大众”等不同的称谓来指称乌合之众。按麦克莱兰的解释,“人民”是个18世纪的用词,相当于战舰的“乘员”(crew);“群众”(crowd)则是与精英(话语主体)不同的人,需要被领袖指引的人;“暴民”(mob)则是指制造骚乱并可能找到领袖的群众;而“大众”(mass)则偏向于负面和文化的冷漠,复数masses则偏向“在行动”和文化敌视(11―12页)。换句话说,传统的群众理论对群众基本上是不加区分的,这种整体观反映了说话者俯视芸芸众生的精英意识。作者所推崇的卡内蒂在这一方面有所改进,提出了一套基于不同标准的群众分类学(四种对立类型,五种感情类型,加上上述类型间的相互转变,共形成280种群众)(356―357)。但是这些分类仍然是基于本质主义的描述,缺乏明确性,在应用时存在着不可证伪的特性。比如在这280种群众中,什么叫“从停滞转向有节律的逆反型群众”?如此一来,这些群众理论或对这些群众理论的梳理能告诉我们的东西就相当有限了。

比整体性、模糊性更难理解的是本书在群众定义上的本质主义缺乏对于不同时代群众差异性的考察,仿佛从有“群众”起,群众的特征与行为方式就从来未曾发生过变化。不同的文化、制度和技术条件下,群众就真的从未有过变化吗?根据麦克莱兰的研究,暴民(mob)一词来自移动(mobile),正是摆脱了被权力中心的控制,可以自如行动,普通民众才掌握了新的权力。巧合的是,移动互联网技术正改变着今天的暴民,让他们成为“聪明的暴民”[smartmobs,这个名称来自于瑞恩古尔德(HowardRheingold)在2002年的一本同名书]。就像“快闪族”一样,今天的暴民可以通过移动社交媒体迅速聚集并无声地消失,他们遵守秩序,文明礼貌,在中国大连的PX项目游行、台湾的太阳花学运大游行中,都可以看到不少有关群众大规模有组织聚集后有秩序撤离,甚至不留垃圾的“传奇”。瑞恩古尔德和《人人时代》的作者舍基(ClayShirky)都认为,新媒体技术为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可以避免类似于囚徒困境之类的群体非理。制度的进化也保障了建立在充分沟通和信息透明基础上的集体合作,比如人人都可以编辑修改的维基百科并未因参与者的良莠不齐而一塌糊涂,反而保持了相当的准确性。那种因为缺乏充分信息和协商机制而造成的暴民行为很可能只是特定条件下出现的现象,而非群众的本质特征。这就回到美国哲学家杜威的主张上,他针对20世纪20年代新闻工作者沃尔特・李普曼提出的公众意见非理性导致民主缺乏牢固基础的主张,提出不是公众缺乏理性判断的能力,而是社会未给他们提供足够的条件,如果具备正确的信息和充分交流的机会,公众可以得出理性的结论。这个传统对于群众理论是一个巨大挑战,遗憾的是本书对这一线索关注得不够。

大众心理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人民群众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从抽象到具体,成为指导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生产实践的指南。在关注理论发展的同时也强调实际应用,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提高理论的应用水平,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传播学作为贴近百姓生活的一门显学,在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建设性效能。尝试从传播学视角探索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思路。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表征

首先是实践性。实践性就是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实践相结合,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赢得大众的认可,特别是在当前复杂形势下,要牢牢抓住马克思主义实践品质,坚守马克思主义思想阵地。因此,实践性也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属性。其次是时代性。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历史阶段,内涵和范畴也会出现诸多新变化,在全方位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也要做到与现实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理论,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时代特点,既体现时代要求,也能全面把握时代特征,指导群众使用科学的理论,提高理论认知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最后是民族性。中华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建构了独立的文化心理结构,这一文化心理结构具有独立价值判断、处理现实问题的辩证法理念。在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同时,要实现在更高层面推动实践理性发展,让马克思主义被越来越多的人掌握,是一项长期的工程。

传播学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价值

提高传播时效性。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发展上实现互补,使传媒业发展步入了新阶段。借助媒体能够快捷、精准把握党与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及时参与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讨论中,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时效性,激发人民群众融入理论学习的主动性。

提高理论的普及度。在信息化时代,信息资源不仅能实现共享,还能被广泛运用,因此,全面借助信息化发展方式,扩大理论影响面,能加快大众化发展,特别是通过建立门户网站,提高网站信息量与影响力,这些网站传播的信息,不仅速度快,而且信息量大,与此同时,信息资源的普及化,也便于受众及时查阅、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拓宽了理论成果服务范畴,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普及水平。

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新模式要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具体化、通俗化

一是倡导传播手段大众化。强调用具体内容、大众式语言、通俗表现形式,加快传播马克思主义内容,让理论更接地气,由深奥变通俗,成为大部分人掌握的科学理论,为此,既要做好理论的系统宣讲工作,也要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将理论术语转变为通俗易懂,被广大人民群众理解和掌握的语言,通过舞台剧、通俗读物等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做好理论宣传工作,得到群众认可,当然,也可以尝试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理论的精准宣传,让群众更易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指导生活、开展工作。

二是推动传播主题专业化进程。在实施理论传播过程中,需要广大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充分利用现有材料,结合具体案例,用简洁的推理来推出结论,这样能引导群众更好理解理论,这更易引发人们的思考,同时,还需要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始终坚持为群众服务的理念,深入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科学运用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

三是传播模式多元化。在信息化时代,应构建适合的马克思主义传播模式,推动传播模式的现代化进程,利用广播、网络、电视等载体,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尤其是网络传播。依靠网络优势,能扩大理论的辐射面,提高传播效率。运用科学的传播运作模式,抢占理论宣传高地,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主动权。当然,也要探索传统媒体和大众媒体结合的宣传方式,建设覆盖全面、传播迅速、立体化互动式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体系,加快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大众化进程。

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新模式要关注社会大众的内心世界,了解其现实诉求

马克思主义理论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社会实践中指导广大人民群众做好实践工作,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这是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源泉。在实现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大众化的同时,通过社会实践去关注社会大众的内心世界,了解其现实诉求,推动马克思主义人学发展进程,将人视为整体,开展系统分析,采用科学的观点,紧密围绕人的本质是开展社会实践,进行全面研究。在全面探索“人”的进程中,深入生活实际,了解群众心理所依,运用现代化手段,和群众开展深入交流、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并注重开展心理指导,做好沟通工作。还要看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需要通过生活实践去检验理论,通过实践去不断检验并丰富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也需要广阔的胸襟、悲悯的情怀、清醒的头脑,拥有责任感,深化对群众认知,善于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传递给大众,让马克思主义与我国传统文化相衔接,与时展相契合,内化成个体的思维模式。在生活中,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汲取进取的能量,从而全面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中,要尝试不同媒体、信息技术构筑整体概念,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阵地。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也要依靠信息技术,建立信息交叉传播体系,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传播密度,让社会大众不仅可以通过传统媒介来获得知识,也能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体,能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启迪,让理论与群众生活实践相结合,加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也要结合受众的情况,通过宣传展板、黑板报及开办讲座等形式,让马克思主义理论走进家庭,拉近群众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距离,激发群众掌握理论的积极性,更好完善传播系统。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受众本位理念,注重受众的参与度,发展平等交流、沟通传播,坚持并不断强化群众路线在理论大众化传播中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强调大众化,需要在传播过程中,将传播内容让广大受众所接受、了解与掌握,才能更好开展实践指导,这样的传播才是科学的、有效的。因此,在开展传播过程中,要科学认知受众地位,注重受众参与,多和群众开展平等沟通,也要在传播实践中,建立宣传反馈机制,改正传播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调整传播方略,更好地满足受众需要,提高宣传效果。

(作者为中共驻马店市委党校副教授)

【参考文献】

①王国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路径探析》,《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3期。

②钱耀敏:《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创新传播路径的思考》,《中国广播》,2009年第5期。

大众心理学论文范文第3篇

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2)12-0006-04

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理论创新的基本方向、主要渠道和重要内容。2012年5月12日成立了云南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会,并在云南大学召开了首届“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术研讨会。会议收到学术论文150多篇,来自省内外的180余名学者与会,多位学者在会上作交流发言。在本次研讨会上,学者们围绕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研讨,取得了一些新成果,为今后开展好研究会的学术活动明确了方向,集合了队伍,奠定了更加坚实基础。

一、学术成果综述

本次学术研讨会以“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主题,对艾思奇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的特殊贡献和重要启示进行了集中讨论,对艾思奇的思想成就和学术成果进行了广泛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及科学理论大众化的规律、道路和方法进行了专题探讨,学术成果主要体现为如下几方面:

1从全国性视野和本土化情怀高度评价艾思奇《大众哲学》的意义和价值

一方面,学者们系统评述了《大众哲学》的历史贡献和理论价值,并阐述了艾思奇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通俗化、现实化过程中的开拓性成就,以及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系统化过程中的突出贡献。这些成就和贡献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和普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依然具有现实的启迪意义。另一方面,与会学者普遍认为,艾思奇《大众哲学》是大众化、通俗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经典读物,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和普及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做出了巨大贡献。

2充分展现艾思奇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做出的突出成就

学术界存有这样的共识:对艾思奇的关注和研究,主要缘于他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所做出的特殊贡献、所揭示的理论创新道路、所带来的思想启示及其所具有的象征意义。从本次学术研讨会的主题确定、学术论文及专家发言情况看,这一思想共识和研究指向得到进一步凝聚和凸显。从会议收到的论文看,不少作者紧扣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主题,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高度,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理论与现实的不同方面,或总结概括学术界对艾思奇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所做贡献的研究情况,或从学理上阐发艾思奇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或从宏观上阐述艾思奇在传播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的开创性地位及其特殊成就,或从微观上深入探析《大众哲学》所揭示的哲学大众化道路。在这些研究中,学者们往往直接以艾思奇哲学大众化道路为切入点,以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深入阐述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理论武装工作和群众教育活动的历史经验与主要成就。

3系统总结艾思奇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的成功经验和现实价值

有的学者认为,艾思奇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的主要经验是: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发扬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革命精神和批判精神,并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与他们利益直接相关的现实问题做出马克思主义的回答;善于运用通俗的语言文字、形象的生活事例、巧妙的比喻、明快的文笔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表达出来。这些经验是艾思奇给予当今理论界、学术界的重要启示,对于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方法论意义。学者们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具体的历史的任务,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使命和任务、途径和方法不尽相同。在当代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其核心任务是增强人民大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的认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学者们认为,尽管时代条件和实践环境发生了变化,但艾思奇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的成功经验,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4力图探求新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路径和方法

有的学者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研究是前提,宣传教育是关键,联系大众是根本。唯其如此,方能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广大党员普遍信仰、人民大众普遍认同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有学者认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研究(科研)、宣传教育(科教)、推广普及(科普)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才能从科学理论转化为大众的自觉认同。有学者指出,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必须结合具体的时代条件和实践需要,契合接受主体及其思想文化特点,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还有学者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纳入文化建设进程,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真正融入人民大众的现实生活过程、文化生活需要和素质发展要求中。

5努力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思想教育、宣传普及、实践运用等方面的课题

这是此次学术研讨会的一大亮点。有学者结合当前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增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主导地位的重要途径。有学者把开展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结合起来,着力于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这就为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注入了新的内涵。一些成果立足现实需要,反映当前的研究趋势,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般要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边疆民族地区党的建设和理论创新工作、高校党建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等方面结合起来研究。这些新探索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精神,对于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与方法、拓展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相关领域,颇具意义。

6注重对艾思奇的哲学观和哲学研究方法论进行探讨

谈到艾思奇,很多人都会联想到《大众哲学》,这有利于推进哲学的大众化,但也会带来遮蔽艾思奇哲学思想等问题。这在本次会议的论文中已受到关注。有学者透过《大众哲学》探索艾思奇的哲学观和哲学研究方法论,并指出艾思奇能写出脍炙人口的通俗论著,正是他在哲学尤其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上厚积薄发的表现。学者们普遍认为,艾思奇的哲学思想是自成一体的,其中蕴涵着他对哲学的独到理解,以及如何对待和研究哲学的方法论原则。另外,一些学者还探讨了艾思奇哲学思想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关系。学者们基于艾思奇所开辟的哲学道路指出,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有的存在形式,作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最锐利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生成于群众生活中、呈现于哲学家自觉建构活动中的哲学和智慧,它应以大众的语言、朴实的风格和简明的道理来呈现。

二、理论向度及学术特点

在本次研讨会上,部分知名专家做了大会发言。会议交流研讨与提交研讨会的论文,使本次学术研讨会呈现出鲜明的理论向度和学术特点。

1从研讨的切入点上看,与会学者多从艾思奇成名之作《大众哲学》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等方面的研究切入,这反映了近10年来研究艾思奇的一个重要趋势

具体而言,或从《大众哲学》文本、语言、叙述等方面的特点研究切入,讨论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大众化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或从《大众哲学》的学术意义、思想主线、时代精神研究切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从而探索马克思主义的世dylw.net 界观和方法论意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巨大价值和作用以及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效方式和成功范例;或从《大众哲学》的当代启示视角切入,认为《大众哲学》作为一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中国化道路上产生重要影响的著作,在当代哲学研究中的借鉴作用不容忽视,更不能低估。

2从研讨的思路上看,本次研讨会呈现两个方面的学术取向

从艾思奇的思想成就、学术成果及其所揭示的道路和启示方面开展研究,力图通过阐释艾思奇哲学思想的基本问题及当代启示,以求凸显和再现艾思奇哲学思想的学术体系,这是开展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思路;另一个重要学术取向是从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来开展研究,力图通过研究艾思奇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等方面的重要贡献,以求探索和揭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规律和当代启示。显然,这两个方面的研究取向也就构成了当下开展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两个基本思路,而其间又总是相互联系与相互交融的。

3从研讨的内容上看,主题明确,选题多样

比如:艾思奇的学术思想、理论成果及其历史贡献与当代价值;艾思奇在马克思主义“三化”方面的特殊贡献及其当代启示;艾思奇所揭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道路、规律和特点;还包括艾思奇生平历程及学术成果的文献资料评述、艾思奇思想成就及学术成果的理论梳理等等。可以说,论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近期云南学术界关于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一次盛会。

4从本次学术研讨会的目的指向上看,在于立足本土优势,探讨当代中国和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中理论创新及其实践运用的问题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大决策,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是当今时代的历史任务和现实需要。在近10年的一个时期内,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基本目标,就是要解答在当代中国的前提下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俗化的模式和路径问题,探究马克思主义由大众化到中国化的具体途径问题。

三、深化研究的构想

毋庸讳言,在艾思奇家乡云南成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会,并有组织系统化地开展艾思奇与马dylw.net 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首届学术研讨会及所提交的学术论文呈现的丰富的研究成果,涉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方面的一些前沿性问题,也形成了一些新的学术观点,为云南学术界进一步开展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论文选题存在一定的重复性,研究视野不够开阔,研究论域有待拓展,研究方向有待凝练,学术研究的理论生长点不够活跃和丰富,针对这些问题,加强和深化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学术研究活动,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要加强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学术队伍建设

目前,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主要力量有三:一是 “专业队伍”,主要是由把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作为研究对象和研究方向的专家、学者组成,其中不少是中青年学者;二是“地缘队伍”,一般由艾思奇革命生涯和学术活动主要发生地的学者们构成;三是“亲友队伍”,主要由与艾思奇有过生命联系、生活交往、工作接触、师承学缘关系的研究者或见证人构成。这几支队伍和研究力量各有其特点和优势。但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科研工作还主要体现为以个体研究者的形式来开展研究,有组织、集成性开展研究的科研队伍需要进一步建设。从云南本土的人文情怀来看,艾思奇是云南的骄傲,是值得云南思想理论界的学者们认真学习并引为榜样的。对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云南应努力走在全国前列,在本土形成有全国性影响的研究队伍和研究基地。通过进一步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通过集成社会科学界的相关力量,形成稳定的科研力量。这就是说,在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具体的研究课题上,需要进一步解决“谁来研究”的问题,目的在于增强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主体性力量。

2要系统整理艾思奇与马克思大众化研究的相关成果和文献资料

在解决了“谁来研究”的问题后,我们应进一步思考在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上“研究什么”的问题。现有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开展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奠定了重要的文本文献基础、学术理论基础、概念范畴基础、研究内容方法基础、研究目的价值基础、研究领域方向基础。今后,开展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系统整理这几个方面的学术文献是十分重要的。以云南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会成立为契机,发挥各会员单位的优势,建立“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资源信息中心”,利用互联网络的优势,建设资源共享的“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信息库”,把目前相对分散的各种学术文献加以收集整理,健全和完善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学术资源库。

3要准确把握和及时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学术动态

在对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现有成果和文献资料系统整理的基础上,为方便学术界开展新的研究活动,研究会有必要全面把握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学术动态dylw.net ,并按照科学化、系统化、信息化、快速化的要求,向专家学者们定期、不定期地公布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动态资料,以便研究者全面把握研究状况和学术前沿。

4要鼓励从学术层面开展艾思奇思想研究,不断提升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水平

大众心理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网络媒体 传播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即是指运用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的语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宣传教育,便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掌握。当今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网络媒体已不再是简单的交流工具,它已经成为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平台;成为真实反映社会思潮和公众诉求的场所;成为公众信息传递与意识形态碰撞的阵地。借助网络媒体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就是积极借助新媒体信息技术用生动的多媒体语言,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人心。

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面对新时期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实现网络传播媒体在传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作用、实现马克思主义思想大众化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面临的一项重要的时代课题。

网络媒体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联系

一直以来,传播媒体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动中功勋卓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离不开传播媒体的宣传推动。正是因为传播媒体的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富有感染力与吸引力,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回顾我国历年来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历程,我国的传播媒体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工作。辛亥革命时期,媒体就充分利用自身宣传优势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初步介绍;时期,《时事新闻》、《新青年》、《每周评论》等传播媒体发表了大量宣传和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中共建党时期,《共产党宣言》、《马克思资本论入门》、《新青年》等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的公开宣传及与反马克思主义的公开论战。①很显然,传统传播媒体对意识形态的控制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当今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随着网络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网络传媒的功能也显现出强大的操控力,其影响力远远超过了传统的大众媒体。网络媒体不仅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也快速地改变着人们接受新理论新知识的方式。据统计:“截至2012年1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网络媒体普及率较2011年提升了4个百分点,达到38.3%;同时,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同比增长17.5%,网络媒体大众化的趋势日益显现。”②可以说,网络媒体传播的大众化趋势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增添了新平台,网络媒体传播的多样性、复杂性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当然,随着网络技术的向前发展,它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人们的生活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对网络媒体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系的研究成为当今一个非常必要而且紧迫的课题,它不仅关系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更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大众生活事业的稳定。一方面,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必须要有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标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进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法宝,是网络媒体阵营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只有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宣传与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另一方面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传播,需要借助于网络媒体这一崭新的平台。在当今信息泛滥、知识爆炸的生态环境下,谁掌握了媒体话语权,谁就掌握说话的主动权,只有充分利用网络这一新形式、新空间、新载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得到真正实现。

网络媒体的传播有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

利用网络媒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一支高水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专业团队。当今时代,单打独斗、个人英雄主义已经越来越不被社会所接受,讲究团队分工协作,多元化的交流模式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培养一支拥有较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又能够熟悉掌握网络技术的专业宣传团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的关键。这支专业团队中的人员,借助网络媒体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日常社会生活实际结合进行系统宣传,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内涵又能够在民众中留下良好的口碑。例如,专业团队工作人员可以开通网络工作电话跟民众进行网络聊天,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生活实例结合起来进行讲解与宣传,并邀请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群众来到现场现身说法,使得理论与实际完美结合,观点鲜明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同时,又能够拉近民众之间的距离,一举两得。同时,专业团队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媒体新闻报道,挖掘社会生活实际中民众自觉履行马克思理论精神的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将这些素材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起来精心制作宣传短片在网络上进行播放,达到宣传的目的。

利用网络媒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一批制作精良的专业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网站。当今时代,网络日益成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人们思想观念的形成往往依附于网络媒体。马克思主义思想宣传团队必须依靠网络,建立一批有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网站,在网站上对马克思主义著作、音像制品、杂志、期刊等等进行合理地宣传,通过生动形象的网络语言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浅出地加以阐释,在民众心目中留下良好的口碑。马克思主义专业网站不等同于普通网站,考虑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阅读过程中有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网站的建设者在建设过程中综合各种因素,进行精心设计,努力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变得生动有趣,寓教于乐,在快乐中学习。

利用网络媒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一套完备有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体系。网站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宣传应该建立一套完备有效的机制,加强网络媒体的建设、应用和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传播优势,合力将网络媒体开辟成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管道、新平台,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的社会影响力。

第一,网络媒体传播的时效性。“快速、及时”是新闻传媒的显著特点。传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方式主要通过相关图书、期刊、报纸的出版发行、影视剧的播放来实现,这样的传播方式具有传播的信息量小、速度慢、时效性差等缺点。传统的传播方式脱离人民群众需要,站在领导者的角度对政策进行宣讲,使大众与理论建设者之间缺乏必要的信任,沟通与交流没有得到加强,导致民众主体意识没有被激发与调动起来,传播效果非常不理想。当前应该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与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特点具有一致性,都要求在第一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向人民大众进行传播,让民众能快速、详尽地了解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崭新成果,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时效性。目前,网络传媒通常采用网上直播的方式,将各种信息、理念在第一时间向全球网民进行同步播放,缩短了传播的时间又能够增强信息的可信度,大大方便了人们了解并掌握新知识、新理念。

第二,网络媒体传播的亲民性。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成功经验告诉我们,革命的成功来自于人民。同样,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只有依靠人民、贴近人民,才能在实践中获得深入的发展。长期以来,由于认识上的差异,理论决策者没有正视群众教育水平方面的差异,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仅仅依靠专家学者研究来进行,事实证明这样的做法不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如今,理论决策者只有深入实践,在充分了解群众思想状况的基础上,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转换网络思维,用通俗的网络语言文字,生动活泼的声音、图像、动画甚至影视作品,更好地回答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解答群众的疑惑。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给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传播手段、方法带来全新的变化,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激起民众学习的热情,提高广大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实际的觉悟。只有当人民群众接收、认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才会取得更大的胜利。

第三,网络媒体传播的批判性。网络媒体的开放性决定了网络传媒的意识形态的决定性作用,网络传媒、网络舆论要坚持做好正面导向性的宣传工作,重视网络媒体传播的批判性,完善法律规章制度,加强对网站的监督和管理,建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传播的新渠道和新模式。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正确指导思想是净化网络空气的窗户,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网络道德建设,传播积极、进步的道德价值观,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意识,网络媒体才能真正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传播的一方净土。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为网络传播指明方向

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确保积极健康的进步思想在网络媒体文化中的发展。在网络媒体发展的冲击下,民众社会思想文化空前活跃,价值观念日趋多样,人们的思想意识、精神世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前网络传播逐渐走“下里巴人”之路,而“阳春白雪”曲高和寡推崇的人越来越少。随着网络大众化的普及,网络不再是为传统精英、白领服务,日益走向生活、走向实际,因此就出现了追求感性享受而轻视理性诉求、追求世俗化而反对精英化、追求现实反对精深的文化趋向。

面对网络世界去中心理论、去权威化思想以及当今网络文化“后现代”的人文倾向,如何对网络媒体进行建设与管理,这不仅关系到国家经济的繁荣和稳定,更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确保网络媒体在我国的健康发展,只有将马克思主义思想大众化作为网络媒介的指导思想,让马克思主义思想占领网络空间并发挥引领社会思潮的作用,才能真正实现网络文化的“干净化”。

面对网络媒体中出现的色情、暴力、恐怖、剽窃、欺诈、诽谤、盗窃信息,颠覆国家政权、损害国家荣誉和人民利益的信息,破坏民族团结、宣扬的不良信息,广大民众应该自觉行动起来,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武装自己头脑,坚决加以抵制和举报,用法律条例及时控制和制止,还网络媒体一个纯净的空间。只有将马克思主义思想大众化作为网络媒体的指导思想,通过网络媒体平台,积极培养人民敏锐分辨是非曲直的能力、坚守社会主义思想政治信念、完善社会主义的品德修养,网络传媒空间才能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网络文化传播才能积极健康地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网络媒体中的传播。党的十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长期以来,网络媒体一直是社会意识形态斗争的最高统帅,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如何跟上时展和科技进步的步伐,加强网络媒体上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工作,用丰富的理论教育形式满足人民大众的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社会思潮,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紧迫任务。”③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通过网络媒体向中国民众宣扬资本主义价值观念,彰显资本主义生活的优越性。妄图粉碎共产主义思想在中国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瓦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理想。事实证明,群众的眼镜是雪亮的。中国的网络传媒必须要擦亮自己的眼睛,懂得将网络媒体与中国国情相统一,建设中国特色的网络传媒阵地,为中国人服务。中国的网络传媒不应该照搬资产阶级的思想,弘扬资产阶级理论,而是有的放矢,借助网络传媒的优势,建设成面向人民大众传播马克思主义、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代载体,坚持在网络传媒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百年不动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是中国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基,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网络媒体中的传播,它关系到人民大众对党的政治路线的认同,关系社会主义事业的稳定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确保科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媒体中的形成。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促进了社会的文明进步,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构建了新时代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崭新平台,满足了不同层次人们的物质文化、精神生活的需要。但是,网络传媒的迅速发展与当前我国相对落后的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碰撞,使社会发展形式变得严峻。

“马克思主义思想大众化”要求借助网络平台,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武装网络传媒,倡导科学品性、政治意义、文化品格的和谐网络思想文化,完成网络传媒自身弘扬先进、推崇高尚的历史使命。长期以来,网络媒体传播一直在寻求一种客观、公平的大众传播模式,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这种新型传播模式的建立在不久将会成为可能。新型大众网络传媒以探索平等交流、合作对话、民主协商为特征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主要传播平台,打破人与人之间交流传播的隔阂,倡导自由健康发展的新境界。

利用网络媒体传播确保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原则。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的主体地位不动摇,鼓励“百花争艳、百家争鸣”的文化思想大交流、大融合,中国科学社会主义才能取得长足进步。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只有通过网络媒体传播的方式来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才能实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新风尚。

(作者为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注释】

①王磊,王仕勇:“新闻传媒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新闻界》,2010年第10期。

②宗成峰:“网络媒体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探讨》,2012年第5期。

大众心理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生活世界,现实之基,困境溯源,现实路径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3)01-0072-04

马克思主义认为,从现实的、人的生活世界出发是理解全部社会历史问题的钥匙。生活世界是一切活动的现实基础和意义之源,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所当然离不开生活世界的关照。基于此,本文将以生活世界为基本视域来考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问题,以期找到障碍因素和实现路径。

一、生活世界的探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现实之基

“生活世界”这一哲学范畴最早由现象学大师胡塞尔在其晚年著作《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一书中提出。据胡塞尔所言,生活世界是感性的、经验的、直观的世界,是人的一切活动和社会产物都得以产生的具体的生活境域。“生活世界是相对于科学世界提出的,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科学世界是把生活世界中的一部分抽取出来加以理论化、形式化的结果。” 〔1 〕 (P61 )面临科学世界的危机,胡塞尔认为只有回到生活世界才是消解危机的必然选择。继胡塞尔之后诸多西方哲学家都把研究旨趣指向了生活世界,如维特根斯坦在他的“生活形式”中提出了以语言为重要内容的人的生活形式是科学行为的意义之源;海德格尔提出“日常共在世界”理念来阐释他对生活世界的关注;而哈贝马斯则提出了建立在交往基础上的“生活世界”观。纵观西方哲学家的生活世界理论,包含了一种生成性的思维方式,它主张现实生活是其他一切活动的价值与意义之源,社会生活的其他问题应到生活世界中寻找答案。生活世界理论为解决当今的理论困境与时代课题提供了全新视角与重要启迪,是一场方法论与认识论的哲学变革,具有重大意义。但西方哲学家的生活世界理论明显存在着主观主义缺陷,他们的生活世界并不是从实践着的人的生活世界出发的,在他们那里“生活世界不过只是通向其超验还原的一个通道。就是说生活世界本身仍然只是一个课题性的概念” 〔2 〕而不是一个现实的世界,只是一种主观意识活动。虽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在他们的文本中明确的提出“生活世界”这一概念,但他们的整个哲学理论体系却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活世界思想。在马克思看来,首先,生活世界是现实的人的生活。生活是人的存在方式,“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 〔3 〕 (P96 )。生活是人为了生存、发展而进行的实践。“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本身” 〔4 〕 (P47 )。其次,生活世界是其他一切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其他活动只是对现实感性活动的符号化、观念化。“无论思想或者语言都不能独自组成特殊的王国,它们只是现实生活的表现” 〔5 〕 (P525 )。再次,生活世界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物质与精神相统一的现实世界。社会生活既不能理解为感性的直观,也不是纯粹抽象的精神活动。这样,马克思的生活世界思想就避免了西方生活世界理论主观主义倾向这一根本缺陷,实现了在理论深度和阐释空间上对西方哲学的超越。西方哲学中的生活世界为我们进行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借鉴,而马克思的生活世界思想则是我们进行研究的直接指导思想。

根据马克思的生活世界思想,社会生活对于观念和意识具有优先性和根本性,“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6 〕 (P3 )从而有关意识和观念的一切问题都应该到现实生活中去寻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种观念体系,价值认同说到底是一种观念认同,生活世界在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中具有本体论意义。首先从价值认同的主体来看,价值认同总是有一定价值主体指向的认同,即谁来认同的问题。人民群众是核心价值认同的主体,而人总是生活在具体生活实践中的,不能离开生活世界空谈抽象化的人。其次,从价值认同的客体来看,即认同什么的问题。价值客体来源于生活,现实生活是价值的活力之源,核心价值只有扎根生活,才能彰显生命力、吸引力。再次,从价值认同的实现途径来看,即怎样认同的问题。价值认同即生成某种价值观念的过程,价值观的形成总是以实际生活体检为基础和载体。核心价值的功能只有通过生活世界才能发挥作用,通过渗透到生活世界转化为生活体验,才能在实践中生成价值观念。这样,价值认同的三大要素都与生活世界息息相关。基于此,笔者认为生活世界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真实根基,具有本体论地位。

二、生活世界的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困境溯源

生活世界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真实根基,对价值认同问题的考量不能离开这一基本视域。然而,在实际中的价值认同问题却缺乏对生活世界的关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生活世界脱离,具体表现在:

1.理论研究的书斋化:生活底蕴的抽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开放的,其生命力在于与大众的生活实践相结合,从中提炼升华、创新发展。“哲学不仅在内部通过自己的内容,而且在外部通过自己的表现,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 〔7 〕 (P121 )这表明,理论必须突破思辨的樊篱,走出书斋、走进人民群众的生活世界,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存在方式与出场路径。然而,不少理论研究者,只注重在学理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诠释,对于为什么要促进认同,以及如何促进认同仅进行理论上的逻辑论证。这种以追求纯粹学术性研究为理论旨趣的书斋化的研究方式,缺乏对生活世界的现实关照、缺乏走出书斋与大众的平等交流、缺乏对大众的日常认知图式和精神世界的了解。理论研究一旦抽离了生活底蕴就成了与大众无关的思想独白。“书斋化”研究取向不仅造成了理论与生活关系的断裂,而且也导致了同大众的内在紧张。每当大众生活需要表达自己呼声时,恰恰就是“书斋化”理论研究失语之时。这种对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和解读的“文本危机”,直接导致了价值体系认同的“现实危机”,使得大众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深的学问,是少数理论家和学者的事,是书斋里的学问,与自身无关。

2.宣传教育的工具化:生活主体的失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辩证统一。目前,在宣传教育中,存在着片面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工具价值而遮蔽其人本价值的倾向,表现在实践中,就是把大众看成被动接受的客体。这样一来,就忽略了个体实际价值诉求和人的主动性、创造性,使大众的主体性无法施展,造成生活主体的失落。价值理论也因刚性的“理论叙事”与生活世界的脱节而缺乏应有的阐释力与吸引力。工具化的意识形态教育把充满丰厚生活底蕴的价值体系,抽象为凌驾于生活之上的空洞戒律和政治教条,把大众看成“待认同”、“被认同”的对象。这种宣传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遮蔽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人本价值,失去了对人民主体性的关照,无法调动人们的参与热情。没有主体参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然游离于人的现实世界,难以融入大众的内在精神世界和信仰之中。

3.实践转化的悬空化:生活现实的脱节。价值本身是一关系范畴,需要实体来呈现,价值理论与价值事实应该是相对接的。但是,在实际中却存在着价值理论与价值事实脱节的倾向,价值承诺仅停留于表面,缺乏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内容和价值事实的呈现,使得价值理论处于悬空状态。而生活世界才是价值实现的真实根基,没有现实生活依托的价值理论体系最终会因缺乏真实内容成为流于形式的政治标签。如果社会倡导的道德、信仰、诚信等价值理念没有付诸于行动意义上的呈现,落实到生活中践行,那么不管是多么美好的词语表达,都会成为流于形式的向善愿望。悬空化的价值理论非但不能让人民群众认同和信仰,反而还会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受损,降低在大众中的公信力。大众就会误解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是流于形式的政治口号。这种价值理想与事实空间的脱离,不仅会带来社会进一步的道德流失的危险,还会造成普遍的社会的人格分裂,人们可能在表面上高喊神圣的口号但现实中仍然我行我素。“价值观与生活实践相背离的状态。一般说来,这是主流价值观建设中最大的误区。” 〔8 〕这样一来,价值理想与现实生活的脱节就造成了价值认同的最大障碍。

三、生活世界的回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现实路径

回归生活世界就是要实现理论与生活的对接,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理论文本中走出来,融入生活世界,把理论逻辑转化为生活逻辑,通过各种形式回归到大众日常生活的现实场域,关注与大众生存与发展相关的现实问题。

1.理论建构的生活回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前提条件。理论要说服人就要彻底,理论的彻底就是理论本身的科学性、真理性,这是大众认同与接受理论的根本前提。只有进行科学的理论建构,才能增强价值体系的阐释力、说服力。生活实践是理论建构的基础和现实出发点,理论只有向实践开放,随着实践不断完善,才能保持生机与活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建构,是指核心价值的归纳、整合与提升的过程。核心价值体系就其本质来讲是来源于生活的,是生活世界的理性,价值体系的理论建构也应该回归生活世界,不断从生活世界中挖掘当代中国社会的基本价值进行理论提升与价值整合,从而丰富和发展核心价值体系。一切旧哲学的致命弱点就是站在生活之外去谈论生活的真理性,历史在他们看来总是“某种脱离日常生活的东西,某种处于世界之外和超乎世界之上的东西” 〔9 〕 (P545 ),而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4 〕 (P55 )可见,真理的科学性、生动性在于把自己融入生活世界之中,对生活真实的观察、真诚的关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从来不是书斋里的学问,必须从大众的日常生活和认知规律出发,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对生活世界进行价值整合、引领与批判。

需要强调的是,回归生活世界的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建构最本质的在于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把生活世界作为理论建构的出发点,不断提炼群众的生活话语、整合思想、升华理论,不断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建构。同时回归生活的理论建构还在于用生活化的内容、语言来表达,以喜闻乐见的语言、材料来重组,把“深入”的理论体系转化为“浅出”的大众话语,使理论化、系统化的理论充满生活韵味。

2.主体角色的生活回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群众基础。生活世界是人的现实世界,“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10 〕 (P118-119 )回归到大众生活世界,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是实现价值认同的必然要求,价值理论只有尊重大众才能赢得大众的尊重与认同。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地位、实现价值认同,就是要做到:首先,尊重人民群众的接受习惯。除了运用大众化的传播方式和表达形式,使核心价值体系“喜闻乐见”、“通俗易懂”外,最重要的还是要实现宣传教育中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转变。改变以往的认知模式下理论宣教者与大众的支配与被支配、教化与被教化的关系,树立民主平等理念,宣教者与大众应该是“主体—客体—主体”的结构关系。〔11〕宣教者应从大众的内心感受和内在需要出发,与大众平等交流、共同探讨,这样才符合大众的接受习惯而不会产生抵触情绪。其次,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差异。随着社会发展,大众也逐渐分化成不同的群体和阶层,而不同的群体和阶层由于其不同生活境遇和社会地位,对理论的理解与需求程度以及对理论的对接方式上都有很大差异。因此,要实现价值认同应以尊重大众的主体差异为前提,尊重不同群体的价值选择和价值需要,分层次推进价值认同,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达成价值共识。再次,尊重人民的智慧和首创精神。“人民大众是‘改变世界’的实践主体,也应当成为理论创造的思想主体,大众理论不过是人民大众表明自己作为主体的精神存在方式” 〔12 〕 。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总结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广泛采纳群众来自生活切身体会的合理建议,提升群众的社会实践对于理论发展的意义。

3.物质利益的生活回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关键因素。价值认同归根到底是一种利益认同。“‘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 〔13 〕。在现实生活中,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在本质上是以自身利益需求是否得到满足以及满足程度为依据来评判的。观念产生于人们的物质行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 〔4 〕 (P7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回归生活世界最根本的是回归到大众的物质利益的生活世界,“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融入到具体的民生问题中加以探讨,使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这些理论是他们自己的理论、自己的心声,增进对党的理论的共识和认同。” 〔13 〕所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必须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物质利益问题为突破口,把信仰建设与改善民生、价值认同与权益保障密切结合起来,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让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认同与信仰。反之,如果理论回避有关人民生存与发展的现实问题,那么,人民也会回避理论,对理论报以消极与冷漠。直面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现实问题,为民众答疑解惑,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理论维护的是自己的切身利益,关切的是自身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才能在改善民生中获得认同。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活回归最关键的还是要关切大众的民生需求,使价值理论转化为改变民生幸福的现实逻辑,才能为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4.人文关怀的生活回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思想基础。价值认同本质上是一种利益认同,同时也体现为情感认同,基于情感基础上的认同更具稳定性,情绪、情感等非理性因素在价值认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回归生活的人文关怀,是激发大众情感认同的必然选择,理论只有走进大众的情感世界,才能触碰到大众的内心深处。基于日常生活的情感体验和价值关怀,要以理服人、更要以情感人,建立与大众情感沟通的桥梁,要适应群众的接受习惯和心理特点,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生活世界大众认同的契合点,解决群众的思想疑虑和困惑。“探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科学性与大众文化趣味性、意识形态崇高性与民众心理世俗性的结合点,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社会生活的解释而非‘遮蔽’作用” 〔14 〕,通过大众对核心价值体系的情感认同转化为对核心价值本身的认同。如果理论不关注人的现实生活世界、不注重人的价值需要,就会成为一种只专注逻辑推演而忽视现实根基的“形而上”思辨。这就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本质上是关心人、尊重人、爱护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解放人的理论旨趣和实践旨归相背离。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需求和精神诉求的空间一旦出现“空场”,人民群众在生活中的困惑与疑虑不能有效解决,那么理论就会失去掌握群众的魅力,失去在群众中的话语权,最终导致理论的“退场”。所以,要实现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发自内心的认同,必须做到以情感人、以情化人,从思想上去解决群众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和疑虑,为人们认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打好思想基础。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体现人文关怀中、在解答大众的精神困惑中、在满足情感诉求中得到理解和认同,最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德〕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2〕邹诗鹏.生活世界话语的困限与生存论的自觉〔J〕.教学与研究,2000(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8〕李德顺.当前的价值冲突与主导价值观到位〔N〕.学习时报,2010-03-29.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11〕张耀灿,刘 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内涵初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2).

〔12〕任 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出场者的身份辨识与路径选择〔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