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循环经济研究分析

循环经济研究分析

循环经济研究分析

循环经济研究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灰色预测;GM(1,1);灵敏度分析;MATLAB

2016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农业部、国家林业局联合了《关于加快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指导意见》,这是呼应中央提出的加强供给侧改革策略,强化农业供给侧生产方式创新,促进产业组织结构优化,推动农业绿色循环发展,完成农业经济和农村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农业是第一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底,然而随着农业的发展,整个产业面临着突出的资源约束和环境问题。人均资源占有量低、投入产出比例低、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低效益、生态环境恶化严重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

一、数据的获取及假设

数据来源于2005年-2009年安徽省各市粮食产产量、化肥和农药使用量;2004年-2014年安徽全省除涝面积等。我们提出以下假设:(1)假设环境和政策没有变动,在模型建立和数据选取的情况下一致;(2)选取的各指标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3)选取的经济指标是准确有效的。

二、综合研究安徽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1.研究思路

影响耕地质量的因素主要有:立地条件、剖面性状、耕层状况和土壤管理四大方面。而这四个大方面又包含诸多不同的指标,故需要运用相关分析法筛选出主要指标,然后再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最后得出综合评价指标,制定出耕地质量等级标准;随着土地整治又会各指标的得到一些改善使得基础地力有改变的趋势,可通过灰色预测方法预测2020年的基础地力。建立农药、化肥施用量与粮食产量的模型,并给出要使到2020年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的零增长,化肥利用率应提高的百分点。

2.耕地质量综合评价指标

(1)耕地质量综合评价分数

计算耕地质量综合得分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2)预测

由于在土地整治过程中土地的理化性质像立地条件和剖面结构变化比较微弱,因此我们收集到了历年来有机化肥的使用量、气体SO2的排放量、水库的库容量和排涝面积数据来分别反映土壤有机质含量、PH值、灌溉保证和排涝能力,最后我们用其综合变动百分点直接说明基础地力等级变化。

①数据处理

首先对收集到的数据都处理成今年相对于前一年变动百分比,计算公式如下:

②预测

我们根据上述得出的2005年到2014年10年的综合变动百分点,运用灰色预测方法预测2020年的综合变动百分点,预测步骤如下:

运用MATLAB计算结果和误差检验结果,由此可知预测到2020年的综合变动为0.4849个百分点,与政府要求提高0.5个等级比较相近;用有机化肥使用量变动百分点来反映土壤有机质变动百分点,运用同样的方法预测出2020年提高0.5814个百分点。

3.建立农药、化肥施用量与粮食产量的模型

(1)模型的准备

我们选取了安徽省2005年-2014年合肥、淮北、亳州、宿州等十个主要市区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农药使用量、化肥施用量构成面板数据。

以1995年的化肥利用率为基础,即该年化肥利用率近似为100%,我们根据2005年-2014年安徽重要市区的粮食作物播种面e、粮食总产量、农药使用量、化肥施用量用stata估计出近20年的化肥利用率,然后把化肥利用率的变化趋势绘制成图,见图。

由上图可知,安徽省近20年的化肥利用率自1995年起呈现先逐年下降,在1995年附近达到最小值后又平稳上升的趋势。查阅资料得知,2014年之前农民对于施肥方面还存在着盲区和错误认知,施肥方法不科学,施肥技术也较为落后,没有重视微量元素的作用。近年来由于政府的科技和财政补贴,对施肥方面相关文件的出台,使得化肥利用率渐渐提高。

4.模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GM(1,1)模型

(1)模型的准备

安徽省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依据典型样点灌区全年现场典型观测的灌溉用水资料、灌溉试验和计算分析,得出典型样点灌区年度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

(2)模型的建立

三、结束语

为贯彻落实《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实施方案》,实现到2020年,安徽省全省耕地基础地力提高0.5个等级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2个百分点的目标,建立耕地质量等级评价体系,有利于提高土壤的有机物含量比例以及耕地基础地理力。

实施化肥和农药零增长行动。建立农药、化肥施用量与粮食产量的模型,主张化肥减量提效、农药减量,积极采取措施控制有害物质。使得到2020年,全省化肥、农药使用量达到零增长,利用率提高6个百分点。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进农村沼气工程转型升级;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模型,以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到2020年,安徽省农业发展方式取得积极进展,农产品的供给能力和产品质量得到全面改善,提升了全省的农业效益,从而保证了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使整个农业经济体系有条不紊地运行,农业市场更加充满生机。

参考文献:

[1]胡存智.中国农用土地分等定级理论与方法研究--兼论《农用地分等规程》总体思路及技术方案设计[J].中国土地科学,2012(03).

[2]崔远来,李远华,陆垂裕.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尺度效应分析[J].中国水利,2009(03).

[3]彭世彰,艾丽坤.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水安全[J].水资源保护,2012(03).

[4]许建中,赵竞成,高峰,黄修桥,李英能.灌溉水利用系数综合测定法实例分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5(01).

[5]毕守东,王冬平.安徽省粮食产量的最优加权组合预测[J].预测,2000(03).

[6]王建林,王宪彬,太华杰.中国粮食总产量预测方法研究[J].气象学报,2000(06).

循环经济研究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县域循环经济支撑体系构成功能

县域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有效的支撑体系做保证,这是县域循环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保障。从实践来看,建立健全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撑体系,已成为推动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撑体系主要包括:法制支撑、政策支撑、技术支撑以及舆论支撑等。它们为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规范政府、企业和公众的行为,优化配置资源;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循环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法制支撑体系的构成与功能

法制支撑体系的构成。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制支撑体系包括法律法规支撑和制度支撑体系,它们分别由不同要素组成,担负不同功能,目的是为县域循环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和制度环境。县域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包括:基础法规和分项法规。基础法规是县域循环经济的基本法律,是分项法规制定的基础;分项法规是在基础法规的基础上,针对循环经济活动的特定环节或循环经济的特定活动内容制定的法律法规,是循环经济基础法规的具体化。图1显示了县域循环经济法律法规的层级构成。

法制支撑体系的功能。法制体系对循环经济主体起着规范、引导和约束作用。政府通过立法保护环境,对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依法予以惩处,使循环经济的发展做到有法可依,保证循环经济良好运行。除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外,政府还可以利用一系列的制度,引导循环经济的发展。

一、规范主体行为功能。法制支撑体系对循环经济发展主体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引导作用。良好有效的法制体系可以引导循环经济主体按照循环经济的运行规则与要求组织生产、安排生活,从而改变与循环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行为模式。而不合理的法制体系对循环经济发展主体的行为起不到应有的规范作用,对资源有效利用及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效果有限,甚至会导致资源环境问题进一步恶化。二、协调利益主体关系功能。县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涉及多个利益主体,需要相互协调配合,共同推动。如果各方利益关系协调不好,必将影响到各主体发展县域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会制约县域循环经济的发展。合理的法制支撑体系能够协调和平衡各利益主体的各种利益关系,调动各主体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功能。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目的就是要合理有效配置生产要素,实现资源效用最大化,而循环经济的本质特性决定了难以完全依赖市场机制配置生产要素,需要良好的法制体系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只有健全的法制体系才能将各种生产要素组织起来,进行优化配置,产生协同效应,实现资源效用的最大化。四、推动循环技术创新功能。县域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技术作支撑,并不断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其发展,而技术创新总是在特定的法制环境条件下进行的。建立与循环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法制体系,有利于促进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技术的进步。只有合理有效的法制体系才能不断激发创新实践者的热情和积极性,推动技术进步。而且,法制体系是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前提和条件,没有合理有效的法制体系,技术创新成果也难以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

政策支撑体系的构成与功能

政策支撑体系决定循环经济主体的具体行为目标,对循环经济主体产生诱导作用。县域循环经济的政策支撑体系主要由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金融政策以及科技政策五个方面构成,这些政策对循环经济主体具有激励与约束的双向作用。

政策支持是政府为解决县域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机制失效而采取的一系列保障措施。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尤其在起步阶段,往往面临资金需要量大、循环经济效果不理想的发展困境,面临着“循环”不“经济”的发展障碍,特别需要政府通过出台一系列发展政策,激励和引导循环经济的发展,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调动各个主体参与循环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总体上看,政策支撑体系的功能表现为提供循环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技术进步等。

财政政策能够为循环经济发展直接投入大量资金,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税收政策可以从多个环节进行调控:通过在经济活动的投入和产出阶段设置资源开发税和排污税限制自然资源开发和废弃物直接排放;在生产活动过程中,通过税收优惠,鼓励不可再生资源的循环高效利用和替代资源的研发。金融政策通过为县域循环经济发展设计特定的金融产品或者对循环经济实施者提供贷款保障,为循环经济的推进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产业政策通过影响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的优化升级,实现资源朝有效利用的方向发展。科技政策为县域循环经济技术研发提供动力,通过制定科技规划、增加科技投入,促进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

技术支撑体系的构成及其功能

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目的是资源有效利用和环境有效保护,相应地,其技术支撑体系的构成包括资源利用技术和环境保护技术两大基本技术,具体表现在八个方面:资源化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替代技术、无害化技术、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环境工程技术和环境监测技术。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构成及其功能构成如图2所示。

资源化技术。资源化技术是指将经济活动过程中(包括生产、流通、交换和消费各环节)产生的废弃物再次变成有用的资源或产品的技术,实现废旧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如废纸、废旧饲料制品的回收利用技术;工业生产活动过程中的固体废弃物处理再加工等技术。

替代技术。替代技术是指通过新技术的开发和使用替代原有技术,替代原来所使用的材料、资源、产品和工艺。功能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避免或减少经济活动过程中对环境的压力。

再利用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再利用技术是指实现材料和产品多次和反复使用,减少资源消耗及废弃物产生的技术;清洁生产是指实现生产过程中无废或尽量少废、生产绿色产品的技术。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和污染物排放最小化。

无害化技术和减量化技术。无害化技术主要是指把经济活动过程产生的无法资源化而且对环境有害的废弃物(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在对外排放之前将其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技术。功能是防止废弃物对环境的破坏。减量化技术是指通过该技术的应用能减少资源的消耗以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达到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有效保护的双重功效。如节能技术、节水技术等。

环境工程技术和环境监测技术。环境工程技术是指治理环境污染,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消除环境污染的技术;环境监测技术是指对县域范围内的水环境、大气环境等实施监测,监测有害物质排放量以及分析排放有害物质的成分和含量的技术。其功能是有效掌握县域范围的环境质量和对废弃物排放实施监督。

舆论支撑体系的构成与功能

循环经济研究分析范文第3篇

循环经济规划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11]。从规划范围来看,可分为国家层面、省市层面、区县层面(园区层面)三级体系。《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定:国家编制全国循环经济规划,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编制本行政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如在国家层面,2013年1月,国务院了《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从规划载体和功能看,可分为2类:1)专门的循环经济规划;2)在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和一些专项规划中融入循环经济的理念和要求,增设部分章节和内容。循环经济规划要与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相协调。

2循环经济规划的发展阶段

伴随着循环经济的发展,我国循环经济规划可分为3个阶段:(1)模式探索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2005年)如前所述,循环经济最初是作为污染预防和源头控制的重要抓手发展起来的。2003年,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理论探索和试点基础上,了《循环经济规划示范区编制指南》。2003年,贵阳成为我国首个完成循环经济规划的城市,而辽宁、江苏、上海等省市,以及苏州高新区、天津开发区和苏州工业园区等工业园区率先完成了循环经济(生态工业)规划。截至2005年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批准建设的全国循环经济试点省市有8个,生态工业示范园区17个[5]。(2)全面试点阶段(2006—2012年)2005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的要求。2005年和2007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启动了2批循环经济试点,共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产业园区及省市层面的178家单位参加了试点工作。2008年,国务院批准了《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09年1月,《循环经济促进法》正式实施,该法律明确将循环经济规划作为基本管理制度之一。2009—2010年,国务院先后批复甘肃省和青海省柴达木的循环经济总体规划。2010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了《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编制指南》,用以指导各试点单位的循环经济规划编制工作。(3)生态文明建设新阶段(2013年—)党的十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明确要求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化和生态文明战略地位的提升,我国循环经济理论和具体内涵将进一步深化,我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深化发展阶段[12]。

3循环经济规划方法综述

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其他各类规划一样,其内容涉及现状及问题分析、目标和指标确定、总体设计、空间布局、重点任务和重点工程识别、投资效益分析、保障措施分析等方面。其规划方法也遵循区域规划、产业规划、环境规划等所采用的通用方法,如模型预测、空间规划、数学规划、情景分析、投入产出分析、系统分析等方法。这里仅根据循环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要求,对具有循环经济特色的分析和评估方法进行综述。

3.1物质流分析

物质流分析(MFA)是一种以质量单位追踪物质从自然界开采进入人类经济系统,后流经经济系统各环节,最终回到自然环境的研究方法。MFA可以分为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EW-MFA)和特定物质的物质流分析(SFA)。EW-MFA方法可追踪进入国家或者区域经济系统的全部物质流状况,而SFA则是主要追踪特定的某种或者特定的大宗物质流,如针对重金属、碳等特定某种物质或者木材、能源等大宗物质。20世纪90年代初,奥地利、日本和德国首先应用MFA方法进行经济系统的自然资源和物质流动状况分析,此后主要发达国家先后完成了国家层面的EW-MFA。通过EW-MFA,可得到输入指标、输出指标、消耗指标、平衡指标、强度和效率指标、综合指数六大类共10多个物质流分析指标,为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指标设定提供量化依据。迄今,国内多位研究者对物质流分析方法及其应用进行了综述[13]。鉴于循环经济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MFA必然成为循环经济规划的重要工具。日本循环型社会指标体系的构建就是基于物质流分析。国内东北大学、清华大学、中日环境友好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单位较早利用MFA,开展国家和区域层面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14-17]。此外,也有一些聚焦某行业的物质流分析,如分析钢铁生产流程的铁流对铁资源效率的影响[18]。

3.2工业代谢分析

工业代谢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Ayres等提出的,它通过研究物质、元素和能量代谢关系,分析经济运行中物流、能流和环境影响,有助于把握工业系统的整体运行机制,识别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优先解决的目标;有助于人们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预防环境污染[19]。要针对不同的研究范围(工业系统、区域、流域或整个国家)以及不同的研究对象(如污染物、污染元素、资源、产品等)研究工业代谢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以及研究如何通过有效的技术途径和政策途径来减少环境影响。段宁等[20]进一步将工业代谢深化为产品代谢和废物代谢。其中,产品代谢以产品流为主线,即上一个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初级产品作为下一个生产过程的原辅材料,随着产品链延伸产品的经济价值也随之增加。产品链采用生态设计方法,优化产品结构,从而提高资源效率,降低环境排放。废物代谢以废物流为主线,通过废物流动,将上一个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物作为原材料输入到下一个生产过程,再次形成产品和废物。随着废物链不断延伸,初始输入的原材料的利用率显著提高。循环经济的发展,不能停留在废物代谢阶段,即在废物产生之后才考虑再用和循环,而应主动研究和优化产品代谢过程,通过革新现有的产品链,补充和完善产品代谢链网,使废物在产生以前就被减少或消除,或者在产生以后有利于再生利用,这也是强调产品代谢的意义所在[3]。

3.3生命周期评价

生命周期评价(LCA)始于20世纪70年代,源于美国开展的针对包装品的分析和评价。1998年,我国开始全面引进LCA国际标准———ISO14040系列标准,将其等同转化为国家标准。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广大学者的推介,LCA成为国内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领域新的研究亮点之一,并在多个领域进行了应用[21-22],包括:1)绿色产品的评价,主要应用LCA进行产品环境性能比较和改善评价,如绿色建筑材料评估、产品节能减排绩效评价、面向回收的汽车产品设计[23]等;2)工艺、技术的环境评价,应用于工艺的环境影响评价、不同工艺之间的比较、工艺优化及再循环工艺设计等;3)农业及服务业中的应用,如运用LCA方法,进行沼气生态农业模式、酒店服务业的优化评价;4)废物资源化技术路线评价,如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进行LCA,识别污染特性和判断末端处置工艺的优劣,从源头上消除污染[24]。LCA所需数据种类繁多且处理量大,需要相关软件及数据库系统的支持。国外已形成多种较为成熟的评价软件和数据库。我国在引进国外软件和数据库的同时,也开发了自己的LCA数据库,如四川大学、亿科环境科技公司开发的CLCD,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开发的RCESS,同济大学开发的中国汽车替代燃料生命周期数据库,宝钢开发的baosteelLCA等[22]。

3.4生态足迹分析

生态足迹分析是一种计算人类的消费、衡量生态可持续性的工具,将生态足迹的现实需求与自然能够提高的生态服务的实际供给两方面进行定量比较,可以反映人类是否生存于自然系统的生态承载力范围内。1992年,Rees等首次提出生态足迹概念,此后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如欧洲委员会将生态足迹概念纳入区域可持续性评价的共同指标集[25]。国内研究者开展了相关案例研究。如龙爱华等[25]对上海市的研究表明,由于城市化快速发展,上海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的生态足迹不断增大,生态“黑洞”越来越大。当前的城市化必须摒弃过度扩张的发展模式,杜绝奢侈消费,发展循环经济,从而降低城市人均生态足迹和支撑区域的生态压力。岳强[26]对辽宁省1995—2002年生态足迹的研究表明,2002年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赤字达到最大,化石燃料用地在生态足迹构成中比例很大,生态足迹构成的分布严重不均,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较低。

3.5生态效率分析

根据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的定义,生态效率是“提供有价格竞争优势的、满足人类需求并保证生活质量的产品或服务,同时逐步降低对生态的影响和资源消耗强度,使之与地球的承载能力相一致”。生态效率可以表示为产品或服务的价值与环境影响之比。生态效率越高,表示能以较少的环境代价获得较大的经济收益,这与循环经济的宗旨一致。周国梅等[27]根据生态效率指标,初步提出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诸大建等认为,生态效率的概念揭示了循环经济的减物质化本质,循环经济的发展可以用生态效率指标来度量,最直接和科学的是2类指标:1)基于GDP与资源投入的资源效率指标,如直接物质投入生产率(GDPDMI)、能源生产率、水生产率、建设用地生产率等;2)基于国内过程输出(DPO)的环境效率指标(GDPDPO),如固体废物产生产出率、废气排放产出率、废水排放产出率等。据案例研究,上海市虽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其生态效率远低于发达国家,大多数生态效率指标还低于国内先进水平,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不高[28-29]。

3.6系统动力学模型

系统动力学(SD)由Forrester于1956年创立,目前已成为研究复杂性科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它针对实际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从系统的整体出发,充分估计和研究其影响因素和相互关系,特别注重研究系统内部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协同以及延迟效应。循环经济系统是涵盖人口、经济、环境和资源等子系统的复杂系统,特别适合使用系统动力学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江卫[30]从煤炭行业、生态矿区、煤炭企业等3个层面分析了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建立了企业生态系统主要变量的反馈控制关系,构建了一个通用的煤炭行业生态系统动态仿真模型。秦钟等[31]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广东省循环经济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循环经济发展的3种不同情景进行了模拟和比较,指明了转变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采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3.7循环经济规划方法对比

几种循环经济规划方法并不是相互排斥的,有些还可以在规划实践中同时使用。不同方法在分类上也有些交叉,例如,尽管LCA是一种规范化和程序化的工具,但其他各类方法均应遵循生命周期的理念;物质流分析可以看作是工业代谢分析的一种方法;生态足迹是一种广义的物流分析;生态效率方法中的输入、输出的物质量,需要通过物质流分析来获得。相关方法的对比见表1。

3.8循环经济规划指标体系

国际上,日本的循环型社会指标体系最为完善,该指标体系乃基于MFA分析而获得。2008年,日本制定了新的《循环型社会推进基本计划》,新计划中使用了2类指标:1)物质流指标,反映循环型社会建设过程中物质输入、循环和输出状况,包括3个核心指标(资源生产率、循环利用率、最终处理量)和2个辅助指标(金属矿物生产率和CO2减排),其中辅助指标为新计划新增;2)措施指数(effortindices),包括表述定量目标的目标指数(废物减量化、公众的意识和行动变化、推进循环型社会商务、具体循环法律和计划的实施)和监控近期变化的监控指数(包括出租业的市场规模和重装商品的出货率、制定循环基本计划的地区数等9个指数)[32]。在国内,不少学者基于MFA、生态效率等方法开展了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研究。这些研究基本上反映到了政策层面,并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1)国家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国家《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提出了我国“十二五”期间的18项指标,可分为3类,即资源产出指标(主要资源产出率、能源产出率、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总产值等),资源消耗指标(主要再生有色金属产量占有色金属总产量比重、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资源综合利用指标(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等)[10]。此外,《循环经济促进法》明确提出,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应包括资源产出率、废物再利用和资源化率等指标。可以看出,这些指标基本上是输入、循环端的指标。(2)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2007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编制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宏观层面和工业园区层面两部分,分别有22和14项指标,用于指导全社会、各地以及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该指标体系包括4类指标,分别是资源产出指标、资源消耗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和废物排放指标[33]。与上述国家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相比,明确包括了废物排放指标,即输出端指标。(3)生态工业园区标准环境保护部等三部门为推动生态工业园区示范建设,颁布了综合类、行业类和静脉产业类3类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标准,分别包括24、19和20项指标,这些指标分属于经济发展、物质减量与循环(资源循环与利用)、污染控制以及园区管理4类指标[34]。该指标体系包括了输入、循环、输出端指标和管理指标,突出了环保要求。

4循环经济规划展望

4.1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循环经济规划还存在不少问题:1)指导循环经济规划的理论体系尚待完善,特别是在生态文明背景下,需要进一步界定循环经济内涵,探索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对于循环经济的认识容易出现“泛化”现象,一些地区脱离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甚至违背经济规律,借发展循环经济的名义,上一些高耗能、高污染项目。2)规划体系不完善,循环经济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缺乏协调性,国家、区域、地方规划衔接不够,可操作性有待提高;规划指标虽多,但规划指标约束性缺失,导致规划难以考核。3)规划方法不健全,传统的预测、模拟和规划方法与循环经济特色的规划、评估方法脱节,规划的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4)规划的基础数据缺乏,缺少物质流分析的统一、规范的数据平台。5)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不健全,循环经济制度建立刚刚起步,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市场经济机制尚未形成。

循环经济研究分析范文第4篇

>>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视角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研究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物流园区发展研究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我国商务旅游发展研究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的绿色物流发展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探析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电力企业价值链构建研究 循环经济理论与发展循环经济对策探讨 循环经济理论的实践应用 基于体验经济理论的休闲体育隐性需求的开发研究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青岛市建筑固体废物再利用模式研究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下的电力企业经济管理 循环经济理论发展及其立法的经济学思考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下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分析 我国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综述 循环经济理论国内外研究综述 循环经济理论对电力工业发展模式的影响 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创新 金融计量经济理论的创新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人民日报评论员.同筑中国梦[N].人民日报,201-03-18(1).

[4]郑继全.我国退役运动员再就业路径选择[J].南京体育学院学院学报,2010(3):63-66.

[5]彭丰.多视角下的我国退役运动员安置问题探析[J].源流:教育版,2011(1):79-81.

[6]许巍.我国退役竞技运动员安置问题研究[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9):94-95.

[7]马海涛,温来成.公共政策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446.

[8]刘炜.科学发展与循环经济模式构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24-26.

[9]周宏春.循环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16.

循环经济研究分析范文第5篇

>> 论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有效发展对策 浅析我国低碳经济的有效发展路径及政策建议 现代循环农业经济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有效出路 “绿色发展”理念与我国农村循环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发展循环经济与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 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路径探究 循环经济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路径选择 我国零售业发展ECR的有效路径探讨 我国城商行发展模式转型的有效路径‘ 我国省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类型分析与路径探讨 浅析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路径选择 论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中的法律权利实现 我国绿色经济发展面临制度困境与创新路径分析 我国循环经济实现的途径研究 有效实现林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考 论述我国果树的有效经济发展 浅谈我国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创新与路径依赖 我国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发展的现状及有效路径 循环经济的本质与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选择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②数据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数据中心网站http:///整理得到。

③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数据中心http:///trs/query.action?docsource=all。

参考文献:

[1]OECD.The OECD Green Growth Strategy[R].2010.

[2]曹东,赵学涛,杨威杉. 中国绿色经济发展和机制政策创新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5):48-54.

[3]郑红霞,,黄宝荣. 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J]. 工业技术经济,2013(2):142-152.

[4]朱婧,孙新章,刘学敏,宋敏. 中国绿色经济战略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4):7-12.

[5]冯之浚,周荣. 低碳经济:中国实现绿色发展的根本途径[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4):1-7.

[6]刘纪远,邓祥征,刘卫东,李海英,Robyn KRUK,Derek THOMPSON,Peishen WANG,Xuemei BAI. 中国西部绿色发展概念框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10):1-7.

[7]胡鞍钢. 绿色现代化:中国未来的选择[J]. 学术月刊,2009(10):73-78.

[8]张雅静. 绿色发展:中国第三代现代化的路径选择[C]//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人民政府.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6分会场――绿色经济与沿海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人民政府:2011:4.

[9]黄志斌,姚灿,王新. 绿色发展理论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辨析[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8):108-113.

[10]刘思华,方时姣. 绿色发展与绿色崛起的两大引擎――论生态文明创新经济的两个基本形态[J]. 经济纵横,2012(7):3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