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健康口腔活动总结

健康口腔活动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健康口腔活动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健康口腔活动总结

健康口腔活动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口腔卫生;健康促进;结果评价(卫生保健);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9 R 78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3-0217-02

Effective Evaluation on the Oral Health Promotion Activities i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of Shenzhen Shiyan School/LIANG Rui*, XIAO Yue, ZHANG Yong-ping.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Shenzhen, Shenzhen (518035),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oral health promotion activities in Shenzhen Shiyan School,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school oral health service. Methods Data of clinical oral health examination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were collected from new arrival students and original students in Grade 3 in 2004. The prevalence of dental caries and oral health care knowledg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Original students'oral health status was better than the new arrivals. DT in original students (0.38) was lower than the new arrivals (0.79,P=0.001) and FT was higher in original students (1.25) than the new arrivals (0.75,P=0.007). The difference in the level of oral health knowledge and oral health behavior of the two groups of student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Conclusion The oral health promotion activities which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Shenzhen Shiyan School is effective in prevention of caries and impoving the level of oral health knowledge of the students.

【Key words】 Oral hygiene; Health promotion; Outcome assessment (health care); Students

深圳市实验学校是一所从小学到高中的全日制学校,由于学校有良好的条件和较丰富的资源,学校校医室的建设比较完善。20世纪90年代初,学校聘任了一位具有口腔执业医师资格的口腔医师为校医,还配备了一套牙科治疗台来为学生提供口腔卫生服务,同时在学校开展口腔健康促进活动,包括定期的口腔健康教育,免费的口腔健康检查,实施窝沟封闭、龋齿充填,定期开展口腔健康知识竞赛。每名学生从小学入校开始即建立口腔健康档案,每年追踪检查和提供相应的治疗等。笔者分析2004年该校初中三年级学生的口腔健康检查和问卷调查结果,比较从一年级入学开始就已经建档的本校连读生(本校生)和该年外校新转入的新生(新生)的口腔健康状况、口腔保健知识水平以及口腔卫生习惯,评价该校实施的口腔健康促进活动的效果,为今后学校口腔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4年12月选取深圳市实验学校初中三年级全体学生进行常规的口腔健康检查和问卷调查。初中三年级学生总数为396人,其中本校生241人,男生121人,女生120人;新生155人,男生86人,女生69人。新生的纳入条件为于初三学年内由深圳市其他学校转入的学生,原所在学校内都没有口腔医师编制。

1.2 方法 口腔健康检查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第4版《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1]的标准检查并记录。检查者由该校具有口腔执业医师资格的校医独立完成,该校医每年都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口腔流行病学专家进行龋病临床检查和诊断,一致性实验Kappa值均在0.88以上。396名初中三年级学生在4 d内完成了口腔健康临床检查,在检查过程中,每天从已经完成检查的学生中,每10人随机抽取1名学生进行标准一致性实验的重复检查,计算检查者的自身重复一致性,其Kappa值均在0.90以上。

问卷调查是在教师监督下且没有相互干扰的情况下由学生自己填写完成的。内容包括学生的基本状况和口腔保健知识、卫生习惯等。

1.3 数据分析 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学生龋病患病率和口腔保健知识水平、口腔卫生习惯的差异,采用t检验比较2组学生龋均间的差异。

2 结果

2.1 口腔健康状况 396名初中三年级学生都完成了口腔健康调查。本校生和新生在性别分布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总体龋病患病率为47.7%,龋均(DMFT)为1.67。虽然2组学生龋病的患病率和龋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本校生的平均龋坏牙数(0.38)显著低于新生(0.79,P=0.001),平均充填牙数(1.25)也显著高于新生(0.75,P=0.007)。

2.2 问卷调查结果 见表1。

由表1可见,本校生在口腔保健知识的问题中回答正确的人数百分率均显著高于新生(P值均<0.01),拥有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的本校生也显著高于新生(P值均<0.05)。

3 讨论

全国第2次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2~18岁年龄组人群从未听过口腔健康教育课的约占40%,近2 a定期检查口腔健康情况的均在25%以下,检查同时进行洁治、窝沟封闭、涂布氟化物的人数少于0.5%[2]。究其原因,目前我国的学校编制中只有普通校医,缺乏口腔医生,因此最基本的口腔预防及治疗手段都必须到医院才能完成,使很多处在龋病高发阶段的在校学生无法接受窝沟封闭、龋洞充填等防治措施,从而导致许多乳牙和年轻恒牙的严重龋坏、早失甚至牙颌发育畸形。与香港及国外的学校医疗服务水平相比,我国的学校卫生服务体系存在着较严重的问题。

深圳市实验学校在校医编制中设置了口腔医生。该名口腔医生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充填治疗,而且坚持开展广泛的口腔健康促进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向学生介绍口腔保健知识,开展形式多样的口腔健康知识竞赛,每年进行全校学生的口腔健康检查,以及应用龋病预防措施如推广用含氟牙膏刷牙、实施窝沟封闭等。调查结果表明,参与了9 a学校口腔健康促进活动的本校学生比新转入的学生有较少未经治疗的龋坏牙齿,有更多的龋坏牙齿已经接受了充填治疗,说明该校长期的口腔健康促进活动改善了学生的口腔健康状况。同时,这些学生的口腔保健知识水平明显高于没有参与口腔健康促进活动的新生,口腔卫生习惯也好于新生。口腔保健知识水平的提高和良好口腔卫生习惯的养成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腔健康水平提供了基础。笔者对2004年深圳市实验学校小学生的患龋状况调查发现,该校小学生的患龋率也显著低于外校转入的学生[3]。

深圳市实验学校有条件在学校中开展口腔健康促进活动,是我国学校口腔健康促进的一个先例。通过开展这种长期的、广泛的学校口腔健康促进活动,学生的口腔保健知识水平得到了提高,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口腔健康水平也明显改善。深圳市实验学校的这种口腔健康促进模式值得在全国有条件的学校中开展和推广。

4 参考文献

[1] WHO.Oral Health Surveys:Basic Methods.4th ed.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997:21-24.

[2] 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94-95.

健康口腔活动总结范文第2篇

20__年9月20日是第__个全国"爱牙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健康每一天,从爱牙开始"。为增强我校学生的各个方面的自我保护意识,普及少年儿童的口腔健康教育,同时通过学生向家长传护齿健康知识,让学生从小养成爱护牙齿的好习惯,关注自己的未来。我校决定在全校1-6年级开展校园口腔健康月的教育活动。

一、活动主题:健康口腔伴成长,幸福家庭展笑颜。

二、活动时间:9月22日

三、活动对象:1-6年级学生

四、活动内容:

1.""健康每一天,从爱牙开始"活动,参与活动的1-6年级各班主任老师利用班会课借助相关资料向同学们传播讲解护齿知识,请同学上台向大家介绍关注口腔健康的必要性。学校利用午休时间向全校播放爱牙知识宣传视频,各班组织学生收看,并向学生家长发放宣传材料。

2.""健康每一天,从爱牙开始"国旗下讲话活动。鼓励学生把自己学习到的口腔知识向父母、爷爷、奶奶宣传口腔健康知识。

3. "健康每一天,从爱牙开始"手抄小报创作活动。号召同学们以关注口腔卫生健康和护齿教育为主题收集有关资料制作手抄报。内容可包括:口腔护齿的小知识,爱牙护齿的好习惯和不良行为等等。版面以图画和贴画为主辅以文字内容。

4.""健康每一天,从爱牙开始"黑板报评比活动,内容可包括:口腔护齿的小知识,爱牙护齿的好习惯和不良行为等等。版面以图画和贴画为主辅以文字内容。

5.面向全体学生进行一次口腔自我检查。

五、活动要求:

1. 希望参与活动的各班级认真组织落实,让学生在活动受到教育,增长知识,得到锻炼。

2. 3-----5年级每班挑选四张手抄报,各班出一期关于口腔健康的墙报。

3.认真收看爱牙健齿活动动画片.

各医疗卫生单位:

今年9月20日是第二十四个全国“爱牙日”,为认真落实《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爱牙日”活动的通知》(卫办疾控函.201X.735号)文件精神和要求,进一步普及口腔卫生知识,强化公众对口腔卫生的关注,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订本次“爱牙日”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

主题:健康口腔,幸福家庭

副主题:关爱自己,保护牙周

二、活动背景

口腔卫生工作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腔疾病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尤其是儿童口腔健康状况与家长的口腔保健知识水平和重视程度有很大关系。家庭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在口腔保健中能发挥重要作用,开展家庭口腔健康教育,是改善全民口腔健康状况、提高儿童口腔保健水平的重要途径。

三、围绕主题,开展多样化的宣传活动

紧紧围绕“健康口腔,幸福家庭”的宣传主题,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

等手段,广泛开展社会动员和宣传,营造全社会关注儿童口腔健康的良好氛围。使公众了解爱牙日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增强公众主动参与意识。健康教育所要做好宣传工作,切实加强重点防治人群的口腔卫生工作。宣传重点是:牙周疾病的常见表现和防治方法,切实提高宣传教育实效。让群众了解早晚有效刷牙、饭后漱口、戒烟限酒等自我口腔保健行为的养成,对维护口腔尤其是牙周健康的科学道理和重要意义;让群众了解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早诊早治,对控制牙周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作用。

四、认真落实各项宣传措施

各医疗卫生机构要在宣传日当天组织一次集中宣传活动,具体工作要求如下:

1、开展一次以“健康口腔,幸福家庭”为主题的宣传咨询活动,并对前来咨询的人群进行口腔检查。在“爱牙日”宣传活动期间,通过进学校、进社区等形式,发放宣传单、爱牙知识问答、有线电视宣传等方式,一方面宣传爱牙知识,一方面掌握学生与各类人群对口腔知识的了解情况,以便在下次宣传中有针对性,努力促进学生与各类人群保护好牙齿。

2、在主要街道或人口密集区域开展宣传活动时悬挂至少一条宣传横幅。

3、出一期以爱牙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栏。

4、组织一次爱牙知识的健康专题讲座。

一、活动背景及目的

201X年9月20日是第__个全国“爱牙日”。今年的爱牙日活动主题是“窝沟封闭,保护牙齿”,旨在普及口腔卫生保健知识,推动全社会关注儿童口腔健康。为了倡导广大群众爱护牙齿、关注口腔保健,更大程度地加强爱牙日的宣传工作,我口腔医学系团总支特开展了此次爱牙日活动。

二、活动主题

窝沟封闭、保护牙齿

三、活动对象

学龄儿童(6——12岁)

四、活动时间

201X年9月19日——-201X年9月20日

五、活动内容

1、采访附院口腔科,邀请__副教授宣讲窝沟封闭的意义

及适宜人群。

2、在学院及附院宣传栏上张贴爱牙日主题板报,扩大爱牙日的影响。

3、在附近的小学和幼儿园开展爱牙日主题知识课堂宣讲活动,张贴爱牙日主题海报。

健康口腔活动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口腔健康教育; 社区; 中老年人

[中图分类号] R78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11-267-02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也逐步形成和不断深入。“阿拉木图宣言”对健康的阐述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心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它反映了人类生命活动的生物、心理、社会三个相互联系的基本方面。它将影响健康的因素进一步扩大包括多种因素:环境因素、社会能够提供的保健设施、个体及群体的生活方式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六位一体的功能,决定了口腔健康教育的具体工作则是由社区医务人员主要承担的。

1 口腔健康教育[1]

健康教育是一门交叉科学,它包涵了医学、教育学、行为学、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美学等诸多学科,以教育方式增加大众的卫生保健知识,通过反复强化教育而加深保健知识的确知信深度,强调自觉自愿,提高自身保健行为和实践能力。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并鼓励人们有达到健康状态的愿望;知道怎样做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促进每个人或集体努力做好本身应做好的一切;并知道在必要时如何寻求适当的帮助。它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公众自觉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预防和控制疾病、促进健康。它的目标在于帮助人们寻求能够达到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指导人们如何能更健康的生活。口腔健康教育包涵于健康教育。WHO在1970年指出:口腔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们认识到并能终身做到维护口腔健康。采取教育手段如口腔健康教育活动、口腔健康咨询、信息传播等促使人们自觉自愿的采取有利于口腔健康的确行为,以达到建立口腔健康行为的目的。口腔健康教育是让人们理解并认可接受各种口腔疾病预防措施的一种教育步骤。

2我国中老年人群的口腔健康状况及危害

口腔健康是人体健康不可分割且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生活质量的决定因素。WHO制定的口腔健康标准是“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疼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制定的口腔健康目标为:80岁老人,至少应保持20颗功能牙。根据国情,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2010年人人享有初级口腔卫生保健”的目标是:65岁及以上老年人保持20颗功能牙的人数百分率农村要达到60%,城市要达到80%。然而我国中老年人群的口腔健康状况较之其它人群尤为令人忧虑。无牙颌、牙根面龋、不健康的牙周及粘膜组织是中老年人主要的口腔问题。而中老年人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是龋病和牙周病。

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2]结果显示:乳牙龋均和患龋率为4.48%和76.55%;人群中6个区段均健康的人数很少,牙石检出率高达52%一94%。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35~44岁中年人龋齿率为88.1%,65~74岁年龄段的老年人患龋率为98.4%,龋均为14.65颗;城市低于农村,男性低于女性,东部地区最高。该段人群根龋患病率为63.6%,根龋龋均为2.74颗;城市低于农村,男性低于女性,东部地区最低;所患根龋中,龋、补构成比分别为98.1%和1.9%。龋齿患病水平呈上升趋势。全国65岁~74岁老年人牙周健康率为14.1%,城市低于农村,女性高于男性,中部地区最低。 各地近几年的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也均显示出相似的结果[3-7]各地的中老年人群口腔健康状况不均衡,其健康保健状况与当地的宣传教育、预防保健措施、经济发展等息息相关[8-11]。总体上,中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状况令人忧虑。具体表现:牙龈萎缩与牙周附着水平丧失明显,牙间隙增宽,牙根暴露是中老年人口腔组织变化的特征;与老化有关的主要组织问题是牙根面龋,无牙颌与不健康的牙周与黏膜组织。由于中老年人各种疾病的患病率,功能障碍与残疾率较青壮年时期明显增高,所以对医疗保健的需求量增加。随着年龄的增长,缺牙人数与缺失牙数均增高和增多。而当缺牙占全口牙的四分之一以上时,就会影响到口腔功能,特别是咀嚼功能,影响口腔功能也就影响了食物的消化吸收,从而影响人的生活质量。

WHO对老年人的流行病调查报告指出,牙周疾病虽患病最多,但是重视程度最差.中老年人现在虽已认识到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的危害性,但对口腔疾病的危害及其与其他全身疾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却知之甚少。牙周病是引起中老年人牙齿脱落的主要原因。更是影响心脏、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导致各种死亡率极高疾病的重要成因。老年人肺炎与牙周疾病;心脑血管病与牙周疾病;消化道疾病与牙周疾病;糖尿病与慢性牙周病[12]等,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已被医学界所证实,揭示了很多作用机制[13]-[16],但公众对此却缺乏一定的了解。

3中老年人口腔健康知识的现状

调查研究[17-18]显示:老年人口腔健康知识匮乏,口腔健康信念差,口腔卫生行为错误率高。口腔健康教育停留在传统知识层面上,内容不全面,对龋病和牙周病病因的不了解,阻碍了老年人采取自我保健措施。同时,口腔疾病与多种慢性病密切相关,其直接影响机体健康。仅有5.5%的老年人知道糖尿病和牙周病有密切关系。糖尿病会加重牙周病的病情,而牙周病又会影响血糖的控制。口腔疾病给全身健康带来巨大的隐患,而绝大多数老年人对口腔疾病的危害还没有正确认识。老年人口腔健康知识的匮乏不但影响其口腔健康,还直接影响其慢性病的治疗,影响其全身健康。中老年人缺乏对牙齿脱落、龋病、牙周病的病因及预防措施的了解,使得其无法建立正确的口腔健康信念。同时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等因素共同影响老年人口腔健康信念的形成。向老年人讲授正确的口腔健康知识,帮助老年人确立正确的口腔健康信念,是今后开展口腔健康教育的关键。

4加大对中老年人口腔健康教育是社区口腔健康的发展趋势

研究证实了[19-23]:广泛而深入的口腔预防保健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可以帮助人群维持良好的口腔健康。开展多种形式的口腔健康教育来改变人们对口腔保健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以增进中老年人群对口腔卫生服务的需求。改变观念 调整服务目标 在注重口腔常见病治疗的同时,更应当注重口腔预防的作用。治疗的得益人群相对我国的13亿人口而言,微乎其微,费工利微;但得益于预防的人群却可以成百上千的增加,而且一代人的认知行为的改变可以对他们的后代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这一层面而言,却是薄工利重。由此可见,口腔健康教育应通过社区的口腔医务人员实施深入于个人、家庭、和社会各个阶层;而社区的口腔医务工作者也应转变观念,建立“大卫生”的新观念。从“以病人为中心”转为“以健康人为中心”,从“个体为中心”转为“群体为中心”。

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口腔健康知识多来源于媒体的广告宣传,从健康教育讲座中获得知识的极少。由于媒体宣传缺乏系统性、科学性,使得老年人口腔健康知识模糊。维护老年口腔健康,做好老年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已迫在眉睫。在社区,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平台,开展针对性强的口腔健康教育,系统科学地向老年人讲解口腔健康知识,尤其应做好以下内容的健康教育:牙菌斑的相关知识,口腔疾病的病因及早期症状,正确的口腔健康信念和口腔卫生行为。在社区进行口腔健康教育的探讨社会在进步,进行教育的方式也应与时俱进

1)改进方式强化社区行动,进入社区,建立口腔健康小组;

2)多元化的宣传教育方法如利用就诊时的个别交谈;小型专题讨论会;利用教育媒介如挂图、声像资料或其他教科具进行讲授;举办讲座,围绕具体问题进行现场示范,让听者亲自练习加深理解并掌握具体的技能。

3)目标细化确保适宜措施针对特定人群制定特定的目标;

4)联合团队的伙伴之力,建立档案、加强研究管理、建立口腔健康档案,阶段性评估工作效果与成效,适时调整工作计划与进度。

5 总结

社区是中老年人生活的主要场所,中老年人是社区保健的重点人群,从中老年人特点出发,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做好社区不同中老年人群的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帮助中老年人建立正确的口腔健康观,以实现健康老龄化和人人享有初级口腔卫生保健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卞金有,胡德渝.预防口腔医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08.

[2] 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8-21.

[3] 王薇,杨汴生,何健,钟娅,张丁.65岁~74岁老年人口腔疾病流行病学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06,13(3):607-609.

[4] 余哲,韩宁,范勇斌,邵东升.745例老年患者的口腔疾病调查[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07,5(3):146-147.

[5] 松,吴敏节,姜婷,吕亚林,方超,张伟.北京市城区1219名老年人咬合支持状况的调查[J].北京医学,2008,30(7):392-395.

[6] 范卫华,欧,章锦才,等.2005年广东省中老年人余留牙和无牙颌抽样调查报告[J].广东牙病防治,2007,15:167-170.

[7] 胡祥文,周仁,李萍,郑杰,等.糖尿病患者口腔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J].口腔医学,2007,27:162-163.

[8] 刘忠民,高文荣,单楚.延吉市社区老年人口腔卫生保健状况的调查研究.吉林医学[J]. 2008,29(5):436-437.

[9] 丁林灿,卢友光,冯岩,苏柏华,林挺,赵爱梅. 福建省中年人口腔健康状况调查.福建医科大学学报[J].2004,38(1)83-85.

[10] 廖旭辉,林焕彩,卢展民,等.广东省中老年人的牙周健康状况[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0,21(4):314-315.

[11] 沈家平, 王林, 陈宁, 王一均, 陆平成.江苏省中老年人牙周健康状况调查[J]. 疾病控制杂志2007,11(1):64-68.

[12] 程睿波,张颖,陶薇,等.辽宁省中年和老年人缺牙及义齿修复情况调查分析[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7,25:576-579.

[13] 刘萍.糖尿病与牙周病的关系[J].国外医学情报,1990,20(8):35.

[14] 张代杰,赵先芝,杨学馨.糖尿病与牙周病临床相互关系得初步研究[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4,14(10):571-574.

[15] 范丽凤,陆菊明,晋敏,等.糖尿病患者合并牙周病变及其口腔保健知识与行为的调查[J].护理杂志,2004,21(11):31-33.

[16] 王勤涛.牙周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间的相互关系[J].国外医学.口腔分册,2003,30(2):135-137.

[17]刘艺敏,朱炎,严浩军,刘洋,张海霞,李一凡.上海市中老年居民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25(5):428-430.

[18] 樊明月, 张惠琴, 郑磊.社区口腔门诊保健知识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9,8(8):559-560.

[19] Nowjack-Raymer RE,Gift HC:Knowledge of common of gumdisease[J].J dent Res 72:277,1993.

[20] Sintes J,Butler M,Richardson R,Lover J:Dental caries amongfirst-grade smdems in Oakland[J].J Dent Res,1993,72:279.

[21] Loupe M,Goodkind R Smith B,Clay D:An education to improving acceptancc of dentures by geriatric pafiens[J].J DentRes 66:326,1987.

健康口腔活动总结范文第4篇

牙齿对于人体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具有咀嚼、辅助语言发音、面部驻容功等功能,是人体重要的器官。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牙齿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临床上进行口腔修复是对牙列及牙体的缺损以及缺失的常用治疗手段。在进行口腔修复前,了解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对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选择及患者治疗后健康恢复情况都有着一定的影响。本次研究对120例行口腔修复的患者进行了调查,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06月至2016年0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行口腔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需行口腔修复;排除合并严重心、肺、肝功能不全者;排除患有合并精神认知障碍者;所有患者知情并同意本次研究。其中男性患者65例,女性患者55例;年龄16~79岁,平均(52.7±4.24)岁;依照患者年龄,将所有患者分为16~41岁组(25);41~56岁组(35);56~79岁组(60)。除年龄外,三M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 通过医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对患者的口腔健康情况进行全面调查,详细问卷包含:其一,患者的基本资料(性别、年龄、职业、教育程度)与生活习惯;其二,知情同意书;其三,口腔卫生情况调查表。

1.2.2 口腔检查 使用一次性口镜和镊子等工具进行临床检查。详细包含:牙齿有无折裂、缺失或龋坏等;有无义齿修复、牙齿填充及其他修复体等;评估造成牙齿缺失的原因,例如牙周病、龋坏、正畸治疗、先天性缺失或外伤等;查看、评价残余牙的松动程度。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120例病患调查结果,并进行综合性总结与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检验,(P

2.结果

120患者统计资料比较情况详见表1,数据分析可知,患者口腔健康问题检查主要以龋齿、牙龈出血、牙齿缺失、牙齿缺损、牙结石及牙齿松动为主。其中各项口腔问题均随年龄的增加呈递增的趋势,以56~79岁接受调查患者的发病率最高。接受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主要口腔健康问题为龋齿,且龋齿患病率随年龄增加呈递增趋势,龋齿数量随年龄也呈递增趋势。

3.讨论

牙齿不仅能咀嚼食物、帮助发音,而且对面容的美有很大影响,随着人们对口腔问题的不断关注以及对口腔卫生要求的不断提高,口腔健康逐渐成了人们关注的重点[1]。本次研究对120例行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各个年龄段人群均有可能患口腔疾病的风险。且口腔健康问题在老年患者就诊比率中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通过对患者进行口腔修复治疗,改善了患者的牙齿咀嚼和美观功能,口腔修复治疗后患者口腔健康问题均可以得到一定水平的缓解与好转。

从本组120例患者中,统计问卷调查以及口腔检查我们可以发现,口腔健康问题在口腔修复治疗患者中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次研究结果发现,患者口腔健康问题检查主要以龋齿、牙龈出血、牙齿缺失、牙齿缺损、牙结石及牙齿松动为主。并且,各项口腔问题均随年龄的增加呈递增的趋势,以56~79岁接受调查患者的发病率最高。本次研究认为,随着年龄不断的加大,牙齿功能呈逐渐下降趋势,加上不够重视口腔卫生,导致口腔健康及功能水平下降。并且,不正确的刷牙方式和口腔护理习惯是引起口腔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2-3]。因此,应该加强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与刷牙方式对于预防龋病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进行口腔修复治疗前患者存在不同严重程度的口腔健康问题,应该加强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提高患者的护牙意识,对预防以及降低口腔问题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冬梅,张倩,郭建徕,等.口腔修复治疗效果主观评价-250例调查分析[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4,30(3):161-164.

健康口腔活动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口腔保健;口腔卫生指数;作用体现

         口腔是人体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牙健康是牙、牙周组织、口腔邻近部位及颌面部均无组织结构与功能性异常。牙清洁、无龋洞、无疼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龋病、牙髓病与根尖周病、牙龈病与牙周炎、口腔黏膜病、口腔颌面部疾病、牙齿缺失这些都是我们最常见的口腔疾病。在医院临床当中我们对患者开展口腔教育工作意义是十分重大的,这个工作是一个有计划、有目的的过程。为了验证我们进行这一工作的效果,特对我院600例口腔疾病患者开展了口腔健康教育工作看,对其干预效果跟踪观察,总结归纳出一下心得。

        1  研究调查的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的研究对象都是于2004~2010年这一阶段在我院口腔科就诊的患者,总数大概600人次,男女所占比例相同,年龄分布大致为6岁~20岁100例,20岁~25岁350例,46~66岁150例。

        1.2 研究方法  这次研究的主要方式以问卷调查为主要手段,对所有口腔疾病患者进行口腔健康观念与行为方式的调查,等全部问卷填报完整后后再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口腔健康检查的过程都是由资深口腔医师采用新探针、平面口镜、牙周探针在自然光线下进行的。把所有问卷人的口腔健康观念与行为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口腔健康检查的结果填入统一设计的表格,对这些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初诊后随机抽取30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活动,另外3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口腔健康教育。6个月后对所有口腔病患者再做一次完整的复诊调查,对其进行口腔健康检查,检查方式与第一次的完全相同。

        1.3 在口腔疾病当中口腔卫生指数的计算方法  我们一般通过视诊检查龈上牙石、软垢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然后用光滑的尖探针查根面有无龈下牙石,尤其检查口腔中具有代表性的6 颗牙,16、26、11、31 的唇颊面及34、46 的舌面。作好相应的检查记录计算出口腔卫生指数(OHI)。OHI是用以衡量人们口腔卫生状况及口腔健康教育的效果。其计算公式可归纳为为OHI=DI+CI。软垢指数(DI)的记分标准可以总结为:0=牙面上无软垢;1=软垢覆盖面积占所有牙面的1/3 以下;2=软垢覆盖面积占所有牙面的1/3~2/3之间;3=软垢覆盖面积占所有牙面的2/3 以上。牙石指数(CI)的记分标准总结为:0= 龈上、龈下无牙石;1=龈上牙石覆盖面积占所有牙面的1/3 以下;2=龈上牙石覆盖面积占所有牙面的1/3~2/3 之间或在牙颈部有散在龈下牙石;3=龈上牙石覆盖面积占牙面的2/3 以上或在牙颈部有连续而厚的龈下牙石。

        1.4 对于调查数据的判定标准  OHI值为0或1时认为该值为低值;OHI值达到4或5时认为该值为高值;中间值为2或3。

        1.5 对于调查数据的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中的χ2检验来进行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