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青少年科学研究

青少年科学研究

青少年科学研究

青少年科学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青少年;足球;运动员;选材

科学选材是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以科学的测试和预测方法,从众多的儿童少年运动员后备力量中,准确地选拔出那些在先天和后天条件方面均较为优秀的运动员人才。科学选材属于多科学、多层次、多水平、多指标的综合性和整体性的选材。当前科学选材的重点是对选材指标的研究、多指标的综合评价及青少年身体发育程度的鉴定。因此,运动员选材设计可以理解为是一个双界面的问题:横向角度需要考虑选材的指标问题;纵向角度需要考虑选材的时机问题。一名优秀的足球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因此,所选指标必须能够较全面地反映各个方面的信息,要对儿童少年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现状进行诊断,并对未来的发展潜力进行预测。

一 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科学选材指标的主要内容

进入90年代,足球运动员选材多采用多指标的研究方法,根据每类指标对于本专项的相对重要程度及贡献的大小,分别给以不同的权重,尽可能包括影响足球运动能力的各方面指标,通过综合指标的科学测试才能客观的反映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我国足球运动员大型选材指标的综合特征包括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心理素质、技术、战术、场上作风、遗传因素及专项素质与技术测验、教练员评定等。

1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科学选材中身体形态选材指标

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发现很多研究者都将身高作为足球运动员科学选材的研究指标,并且与身高相关的指标也都作为研究者研究用的科学选材指标。但也有研究者认为,身高对于足球运动员并非绝对重要,根据足球运动项目的特点,身材匀称粗壮,有利于激烈对抗。可见“体重/身高”作为足球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指标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2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科学选材中生理机能选材指标

运动是以肌肉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而肌肉活动又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并以一定的生理变化和生理反应予以实现,肌肉可以说是运动的介质,并且因为遗传因素对足球运动员选材有明显的影响,这种特点和规律在客观上提供了从潜在的生理机能上判断一个人运动能力的发展和可能达到的水平。在足球运动员机能指标的选择中,主要为测定心肺功能的指标,其中筛选出的肺活量、最大摄氧量两项指标比较符合足球比赛的特点,对评价足球运动员的有氧及无氧代谢能力具有参考价值。

3 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中身体素质选材指标

身体素质是一名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基础和前提,依据足球运动的特点和规律,将速度、耐力、灵敏以及腿部肌肉力量等方面作为衡量一名足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主要内容,在足球运动员身体素质选材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解决采用何种指标对各方面素质进行定量评价的问题。虽然以往研究在身体素质选材指标的确定上略有不同,但其代表的身体素质方面是一致的,可以看出对一名足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要求。

4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科学选材中心理素质选材指标

实践证明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名优秀的足球运动员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心理选材始终是足球运动员选材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能力是指与运动能力有关的心理过程很多方面的发展特点,是掌握运动知识、形成运动技能、提高整体运动能力的基本因素。可以说,越是优秀的运动员,他的心理素质也就越高,了解足球运动员的个性特点有助于教练员因材施教。足球运动员整体特点有如下倾向:聪慧水平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反应快、接受能力强、思维敏捷、精力充沛、轻松活泼、独立性和自我控制能力强,有一定的适应性,说明足球运动员的性格整体应该是外向型。

5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科学选材中运动技能选材指标

现代足球技术复杂多变,运动员可以根据对临场情况的判断选择不同的技术和战术,或者将多种技术结合起来运用,甚至可以创造出新的动作和技术。总结归纳研究表明,在选择反映运动员全面技术和训练水平的测试项目时,只要是从运球能力、射门能力、传接球能力、抢断球能力、头球能力和球性几个方面进行。

6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科学选材中遗传学选材指标

每个人都不同程度的携带他们父母的遗传基因,因此他们的形态、生理、生化、免疫等各种各样的特征与他们的父母相似。例如:身高、体形、最大吸氧量、脉搏最高次数、红白肌纤维比例、骨骼肌纤维的数量、血乳酸浓度等。此外还有些疾病的遗传,包括形态、机能、运动能力、生物年龄等。遗传选材尽管在科学选材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将其应用于运动员选材实践的时间不长,故在方法上尚不够完善,技术上不尽人意。因此在运动员科学选材过程中,还不能完全仅凭遗传选材来确定预选对象的取舍,必须将其与其他选材方法密切结合,对预选对象进行综合评定,进而提高选材成功率。

7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科学选材中教练员经验选材指标

在影响足球运动员能力的诸多因素中,有些因素是可以通过各种测试手段进行定量测量的,也有一部分因素需要依靠教练员的客观判断,长期从事教学、训练实践的教练员在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研究制定经验选材与科学测试结合的模式标准,运用教练员评分和评价的方法来选择测试指标以及评价足球运动员能力水平是值得推广的。

二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科学选材指标的可行性分析

通过上述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科学选材指标的研究分析,目前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选材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何将这些研究成果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并进行广为深入的研究成为我国今后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科学选材工作的重点。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科学选材研究涵盖了身体形态、心理机能、技术、战术和素质以及综合选材等众多方面,交叉有遗传选材、经验选材方面的研究。已经有部分应用到选材实践中,今后足球运动员科学选材应以深入研究足球运动发展的本质规律、以足球运动员选材实践为源泉、以能够指导我国足球运动员选材实践,提高我国足球运动水平为目的,是选材指标的精确、选材质量的提高和选材意义的保证同步实现。

选材指标应该尽可能的选择能够直接评价的指标,因为这些指标符合测量学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客观性的要求。但也有一些问题无法采用具体明确的指标进行测试,在选择能够直接评价的指标前,应对指标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客观性进行严格的论证和检验。这样,选材评价的结果才能客观的反映被选对象的实际能力和水平。从各种有关文献的查阅中可以看出,目前足球运动选材的指标多采用能够直接评价的指标进行测量。在指标确定的同时,还要考虑现实条件,选材指标尽量少而精、简单、容易、可行,能为广大教练员和儿童少年所接受,尤其是初、中级选材指标,更应该从这个实际出发,即科学合理又简便易行。

参考文献:

[1] 郑晓鸿,吴铁桥.对运动员科学选材若干问题的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9,15,(3):21—22.

青少年科学研究范文第2篇

(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山东曲阜273165)

摘要:对《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概念模型建构与量表研制》-书进行评述,研究认为该书从自主性这一层面对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的解读,深入到了青少年健身行为的核心。综合运用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从主观能动性视角,引入青少年积极发展的理论,初步提出了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的概念及概念模型,构建了具有较高信效度的量表。

关键词: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概念模型;量表研制

中图分类号:G80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68X(2015)04-0053-03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13BTY045)。

随着“阳光体育”、“全民健身”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由政府倡导、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健身的行列中来。据2011年国家体育总局官方网站的《2010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持续20多年的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下滑趋势开始得到遏制,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总体有所改善。这固然令人欣喜,但也引发了我们无限的深思:学生体质状况是在阳光体育运动“刺激”下才有所改善,如若没有了他律的、强制性的制度约束,学生健身的坚持性能否持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到底是自觉、自愿,还是迫于学校体质达标测试的压力呢?经过初步调研,曲阜师范大学房蕊教授观察到当前青少年健身自主性缺欠的现象,并就此展开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概念模型建构与量表研制》一书就是这些研究成果的结晶。

该书是房蕊教授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由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年11月出版发行。全书共七章,主要围绕“什么是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如何评价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两大基础问题进行探讨,整合了社会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多学科的相关理论,从自主性和能动性两个层面深入解读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较为恰当地界定了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的概念及概念模型,研制了具有较高信效度的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的评价量表,填补了“自主健身行为”在理论与评价指标研究方面的空白。

1 独特的研究视角:引入青少年积极发展理论

外因需要通过内因来起作用,如果作为行为主体的青少年健身行为自主性没有被调动起来,长期处于被动状态,即使外部环境再完善,其健身的坚持性将难以持续,增强体质的持续性也难以保障。而在已有的研究中,“自主健身”仅仅是一个使用性语词,尚未上升到概念界定的理论高度。作者的这一发现,就使其必须寻找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才能实现理论及测量工具的创新。为此,该书从主观能动性的视角出发,引入了青少年积极发展的理论,全面、深入地解读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建构了概念模型,确保“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成为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及外延的科学概念。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学界对青少年发展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青少年问题行为和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上,虽然这一研究取向对于防止青少年犯罪,纠正青少年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做出了很大贡献,但这种狭隘的研究逐渐背离了青少年发展研究的本意,因为对青少年发展研究的根本目的并不仅仅是消除青少年心理或行为上的问题,而是要激发青少年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引导他们正向发展。该书遵循着这一研究取向,在建构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概念模型时,引入了两个有关青少年积极发展的理论,即自我决定理论与意向性自我调节理论。前者是关于人类行为的动机理论,强调人的自主性,即人类行为在多大程度上是自愿和自我决定的。后者是关于个体行使主观能动性的行动过程理论,个体通过设立目标,积极协调情境中的要求、资源和个人目标之间的关系来调节自身的发展。通过对青少年积极发展相关文献的全面梳理,作者明确指出,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中的“自主”采用自我决定理论中自主的含义,但是仅凭这一理论并不能充分解释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它缺乏对自我调节过程中行为策略的关注,忽视了人的能动性,而意向性自我调节SOC理论提出的选择、优化和补偿策略则成功地弥补了这一缺陷。基于此,作者整合自我决定理论(SDT)和意向性自我调节(SOC理论)的相关概念,从自主性和能动性两个层面对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的价值脉络作了清晰的界定,归纳得出了一个可操作化的概念。这就从理论上厘清了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的本质和内涵,使人们对于自主健身行为有了一个整体印象和全面的理解。

2全新的解读方式:注重行为主体对行为的经验解释

运用符号互动论和解释现象学分析的研究方法解读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是该书的一大亮点。从研究内容上看,已有关于健身行为的研究内容多为现象或经验性描述统计,主要体现在健身行为特征、影响因素、现状及对策等方面,至于附着在行为上的意义和解释则被忽略了。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很大程度上与我们的研究路径和理论薄弱现状不无关系。国外体育锻炼行为、体育健身行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对我国健身行为领域的研究很有借鉴意义,但由于社会制度、文化背景、人种等方面的差异,这些理论及理论模型很难直接用来预测、解释我国青少年健身行为的发生和发展。该书作者在这方面付出了很大努力,力图从行为主体的角度解释青少年健身行为的发生和发展,注重行为主体对行为的经验解释,颇有新意。

研究伊始,该书就从探索青少年关于健身行为的经验世界出发,自下而上地为现象寻找理论,并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与整合中,建构了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概念模型。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此借鉴了符号互动论中的方法论思想和解释现象学分析的研究方法。作为一种行为分析模式,刺激一反应( S-R)公式在解释行为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它仅仅把人的行为看成特定环境刺激下做出的反应,至于人为什么如此行为则不曾涉及。在社会心理学中,符号互动论对人类行为的研究则走出了简单的刺激一反应分析模式,它关注人类行为的主观领域,主张对附着在行为上的解释和意义进行分析。因此,作者认为,对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的研究,既不能重复地沿袭行为主义的刺激一反应(S-R)分析模式,也不能自上而下地直接运用某一现有理论来解释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的发生和发展,必须从行为主体的角度理解行为意义本身。从这条独特的思维轨迹出发,该书采用自下而上的解释现象学分析的研究方法,从研究参与者自身对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的经验感知中,获得了一个敏感化概念。虽然从某种程度而言,“敏感化概念”缺乏对属性和事件的详细说明,但它却提供了从何处去发现经验现象的线索和启示。根据敏感化概念提供的线索和启示,作者对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具体表象的现象信息与自我决定理论及意向性自我调节理论进行互动解读,最终归纳出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的操作化概念。这种从行为主体的角度解释行为发生和发展的研究路径,对我国体育行为研究来说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尝试,整体上颇具启发性和可操作性。

3高度的方法论自觉:提供了分析问题的思维程序

毫无疑问,方法论不等同于具体方法。在对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追问与反思中,张力为教授深有体会地说:“体育科学研究者亟需解决的不仅仅是研究的技术手段和具体方法问题,而更应关注的是对世界的理解、科学与哲学的关系,科学与宗教的关系等更深层次的问题。”这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实质上就是研究者所秉持的方法论理念,它决定了我们采用哪种具体研究方法和工具,指引着整个研究的取向。尽管学界已认识到方法论在整个研究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但在实际研究中,却没有给予方法论应有的重视,甚至没有形成方法论的自觉,导致研究程序出现逻辑错误而损害研究的科学性与合法性。有学者曾对我国体育学300篇博士学位论文进行研究发现,我国部分体育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存在明显的方法论缺失问题,科学方法论与方法的自觉意识在体育科学研究中还没有形成制度性的氛围。难能可贵的是,该书作者则表现出了高度的方法论自觉,在明确而突出的方法论意识指导下,科学规范地选择与运用研究方法,既合乎逻辑又合乎经验地完成了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概念模型建构与量表研制工作。

从方法论的角度而言,该书之所以能够实现理论与测量工具的创新,首先在于并没有将研究视野局限在刺激一反应( S-R)的行为主义模式下,而是站在社会学、哲学的高度,运用整体、辩证、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观来看待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这一体育人文社会现象,并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渗透在整个研究设计和过程之中,使得青少年健身行为的研究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其次,作者力图实践上下求索方法论,通过对“什么是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如何评价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两大基础问题的探讨,实现了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的完美融合,提供给我们体育行为研究纵深拓展的范例。在理论建构方面,作者本着向上求索的“论道”精神,采用质化研究,综合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知识,解读、探讨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具体表现,并且建构了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的概念模型。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在于如何精确地解读附着在青少年健身行为上的“自主性”,它关系到后续现象信息与相关理论的整合,直接决定着继之而来的建模工作和论证过程,关系到整个研究工作的成败。为此,作者借鉴了符号互动论的方法论思想和解释现象学分析的研究方法,全面、深入地分析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具体表现的现象信息,从而保证了研究结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这也成为该书的一大亮点。为了不流于单一论证,作者继续实践向下求索的“道论”理性,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等量化研究手段进一步探索、论证概念模型,进而研制出具有较高信、效度的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评价量表,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青少年科学研究范文第3篇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展,对青年的科学研究已纳人了国家科学研究的规划,青年社会学的研究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也出现了争论。这对于推动研究的展开,是一件大好事。为了参加这个讨论,现在将我的观点陈述如下。青年社会学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研究体系,它既区别于其它社会科学,也区别于青年科学系统中的其他学科(如青年生理学、青年心理学、教育学等)。青年社会学的研究层次和方法论结构可以具体划分为:①作为总体的青年社会学研究;②专门的青年社会学研究,③具体的青年社会学研究。按一般习惯,第一层次可以称之为青年社会学的理论部份,第二次和第三层次可以统称为它的应用部份。当然,广义地说,整个青年社会学都可以看作应用科学。总体青年社’会学把社会规律作用于青年群体的一般机制、青年群体在社会主体活动中的一般性质及其发展规律,作为自已的研究对象。青年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使青年社会学区别于他科学的根本标志,是青年社会学本身质的规定性。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社会学的任务是:对我国青年群体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为解决社会主义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社会性青年问题,为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制订有科学依据的、有利于青年全面发展和发挥青年社会作用的指标和规划、培养和造就共产主义新人。青年社会学的应用部份是:专门的青年社会学研究和具体的青年社会学研究。它们的研究对象是:在各种层次和水平上研究青年群体的某一侧面、具体运动现象所反映出来的特殊规律和发展趋势。因此,青年社会学应用研究直接担负帮助青年自已认识自已,为教育机构、党团组织和政府机构提供有关青年的情报资料、建议预测以及咨询的使命。

一、育年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客观基础

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存在着相当数量的青年群体,他们处于人生发展时期的一个特殊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他们呈现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特点。青年群体既是一个特殊的自然群体,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作为自然群体,他们具有共同的年合特征、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作为社会群体,他们的基础是共同的利盘和需耍、共同的社会心理和他们与社会的共同联系机制。另一方面,这一群体中的每一个体在其发展过程中,既表现为个体的自然发展过程,也表现为社会发展过程的个性化。青年个体既包含着自然属性,也包含着社会属性,他是二者的排证统一体。把青年群体看作人类自然群体和社会群体的统一,把青年个体看作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是我们确定青年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客砚基础。对科学本质的认识,是我们确立青年社会学对象的重耍理论基础。科学的本质是什么?科学不是“思维罗辑的证明”,也不是自然主义的“摄象”。科学是对隐藏在一切偶然现象后面的客观必然规律的认识。青年社会学既是一门科学,就必然受到科学固有特质的支配。不了解科学的特质,也就不可能了解青年社会学的特质,对青年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就会产生动播或者表述得模糊不清。什么是规律?规律就是事物的联系,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青年群体是人类社会中的一个横断子系统,‘仑在发展过程中的联系(包括内部的和外部的联系)是多维、多层次的,这种复杂多维的联系使青年群体具有多质和多面性。青年群体在各种客砚的特殊联系中规定的不同的质,是把青年科学又分为不同分支学科的客观依据。到目前为止,已知的以青年为客体的科学研究有:青年(青春期)生理学、青年心理学、教育学、青年社会学、青年犯罪学等等。青年生理学着重研究青年期的自然过程方面,青年社会学和教育学着重研究青年群体的社会过程方面,而青年心理学则在于揭示青年个体的自然过程与社会过程的“交合点”。不难肯定,青年科学是一组科学群,青年社会学是这一科学群中的重耍成员。把青年社会学与青年科学区别开来是有益的,这样做更有利于我们确定青年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正如青年群体的多维联系既有区别又完整统一一样,青年科学各领域之间也是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包含、相互渗透、辨证统一的。因此,当我们阐述青年社会学研究对象时,林毫也不应排斥或者忽视其池青年学科的领域和研究成果。现在已有几种关于青年社会学对象的表述。一种是“问题论”。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关于成立青少年研究所的通知中说:“青少年研究所的研究对象以当代青年的现实问题为主,兼顾少年问题。”楚岛生同志在《青年社会学之我见》中作了如下表述:“青年和青年问题是青年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虽然他在文中曹提到耍“研究青年与社会的必然联系”“及其成长规律,”但他认为,这只是青年社会学理论部份的“重要课愚”而非对象。第二种是“综合科学论”。张黎群同志在《开展青少年研究的初步经验和若干问题》中提出:“青少年研究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它是运用新的科学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的一门新兴的学科。”唐若听同志也作了同样的表述,他在《青年学—一门正在兴起的新科学》中写道:“青年学是一门正在兴起的综合学科”。第三种是“关系论”。刘承坚同志在《社会学问答》一书中写道:“青年社会学研究重点应当是青年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第四种是“特殊矛盾论”。谢昌遨同志在《关于青少年研究的方法》一文中所作的表述是:“社会与青少年相互之间适应与否的特殊矛盾性,就是青少年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将它与别的学科相区别的分水岭。”以上四种表述,都对青年社会学作出了有盆的探索,但都有表述不够清楚的地方,因为,第一种表述即“问题论”是自然主义的,没有触及科学的本质特性。所谓“问题”,即事物的表象,青年问题既青年群体的表象。青年社会学如果不揭示青年群体的矛盾规律,而仅仅为了描述表象,它就没有质的规定性,也就不可能形成独立的科学体系。第二种表述即“综合科学论”的根本缺陷在于他们只抓住了青年社会学的表面特征,而没有说明这门科学的质的规定性。本世纪以来,科学已经开始由专门化向综合性发展,特别聂系统论的出现,更大大加速了这一发展进程,这一进程是人类认识运动的辨证发展过程。当今,已经没有任何一门科学可以不吸收他学科的成果,不带有“综合性”的特征。但是,现代科学一体化的综合性特征,绝不可能取消或代替各学科的独立对象,‘白只是丰富了各学科的研究手段。唐若听同志在解释综合性时说:“青年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向各门学科提出了研究课题,耍求它们从本学科的角度做出科学的解释,提供科学的规律。”这样,青年社会学就实际上失去了自已独立的研究对象,成为各门学科的“附属品”或“实证”。刘承坚同志的“关系论”虽然比问题论进了一大步,但仍然没有超出自然主义的立锡。将重点放在研究青年与社会的关系上,那么,青年群体的质的规定是什么?青年群体在社会系统中有没有自已的运动规律:显然,“关系论”只注意了研究对象的一个方面,即社会规律作用于青年群体的方面,而忽视了另一个重耍方面,即做为社会关系的承担者—青年个体和群体的特殊性质及其运动规律。这样,青年社会学的研究就变成对一般社会关系的描述,甚至会变成只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论证。在以上四种表述户,我比较赞同“特殊矛盾论”,它正确地指出了青年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但对于它的表述方法我认为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谢昌送同志把“特殊矛盾性”规定的内涵为“社会与青少年相互适应与否,”这就给人们留下两个漏洞:青年群体的特殊的质是否仅仅表现为他们对社会的适应?社会作为全体成员的共同体,有没有可能只适应于青年全我认为:第一,青年不仅是社会的客体,同时也是社会的主体,在社会活动中,他们不仅表现为对社会的适应即“社会化”,同时也表现为对社会的改造,在社会形态发生冲突或者病态时期,青年还会出现“化”的倾向,对于这一问题,本文将在第二部份展开l阂述。第二,社会是全体成员的共同体,它不可能只适应共中按年令划分的成员(按阶级划分又另当别论),虽然社会主义把关心青年,造就一代新人作为自已的目标之一,但也不可能把这一日标规定为对青少年的适应。

二、青年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矛盾统一

青年社会学把社会规律作用于青年群体的一般机制、青年群体在社会活动中的一般性质及其发展规律作为自已的研究对象,包含着两个范畴的矛盾统一:作为社会活动客体的青年群体和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青年群体的相互矛盾和统一,二者统一的基础是青年群体包括社会实践在内的社会活动。青年社会学研究对象两个范畴的矛盾统一,是对客观的青年群体矛盾运动的概括和反映。所谓作为社会活动客体的青年群体,主要是指青年社会化过程的一面。“社会化”是社会学著作中一个重耍的但又解释很不一致的范畴。按聋的理解,社会化主要是指人在其发展中学习和吸收人类知识、接受社会信息和社会规范、积累社会活动经验并充当一定的社会角色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形态中,人的社会化过程具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不同的质和量,社会化贯穿于人生的始终,但青年期是人的社会化过程的关键性阶段。从社会化角度看,人是其对象,是社会活动的客体。由于青年期总是表现为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时期,因而青年给社会的形象,首先是社会化的对象和社会活动客体的形象,这是不足为奇的。但是,这种看法是片面的。没有理由仅仅把青年看作社会活动的客体和社会化的被动对象,青年同时也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他们在社会活动中有特殊的利益和需耍、有作为社会主体的个性化的行为方式,他们在社会活动的主体群体中,是举足轻重的社会力量,在社会活动发生变革和飞跃的时期,青年往往还起着某种先锋和桥梁的作用,为社会进步作出有特殊意义的贡献。这绝不是理论上的假设,而早已为人类社会活动的历史所证实。歌德说过:“改造一切非凡事物的那种神圣的爽朗精神总是同青年时代和创造力相联系在一起的。”同志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在社会主义时期尤其是这样。”歌德为我们指出了青年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一般特征,同志在为我们指出青年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一般特征时,还特别指出了社会主义制度下青年作为社会活动主体应有的社会地位和时代特点。青年群体作为社会活动客体和社会活动主体的关系是相互对立的。一方面,作为社会客体,社会不仅耍求青年学习前人的知识,而且耍求青年接受现存的社会规范以及一切现存的社会活动条件;另一方面,作为社会活动主体,青年在发展过程中又有其特殊利益和需要,有自已的价值取向和理想,有社会个性的行为特点,使他们不满足于现存社会化的要求和社会条件而趋向于革新,甚至对于先辈的经验和知识,也‘要求在新的条件下加以批判和改造。不难理解,这两方面是相互矛盾、相互对立的。一般地说,在社会机体健康和谐地发展的时期,青年的这对矛盾不具有对抗性质;一旦社会有机体出现病态和趋向腐朽没落时,青年的这对矛盾就会转化为对抗性的矛盾,这时青年群体呈现出“化”的趋势。青年群体中的局部或者个体“化”的现象,在任何时代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发生,但在青年群体中形成一种趋势,只能发生在社会矛盾激化和出现病态时。在人刹削人的社会形态中,青年群‘体总是呈现出“化”的倾向。本世纪初,我国青年掀起的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从这方面意义上说,也可以视之为当时我国青年“化”的运动,他们不仅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卖国政府,也反对整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反对这个社会的一切规范、反对这个社会的文化,拒绝担当这个社会给他们安排的社会角色。可见,青年群体的这对矛盾本质上是社会矛盾的反映,但又不能视同于社会矛盾,它具有自已特殊的性质。作者大胆地把这对矛盾看作为贯穿于青年群体及其个体发展过程的基本矛盾。当然,在社会活动的其他群体中,也同样存在这种矛盾现象,但毕竟没有青年时期的这种矛盾表现得这么经常、突出和鲜明。正因为如此,人们才常说青年问题是社会问题的缩影,青年问题在历来社会中才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有时甚至到达言必谈青年的地步。青年群体的主客体矛盾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表现为对立的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互为因果。青年群体主客体矛盾统一的条件是:包括青年的社会实践在内的一切社会活动。只有在社会活动中,青年才能完成主要的社会化过程,社会规律才有可能通过特殊机制作用于青年群体,同样也只有在社会活动中,青年群体才有可能产生和实现(或者部份实现)自已的特殊利盎和需要,才能作为社会主体参加对社会的改造。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坏境的改变与人的活动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我们只有系统地、全面地了解青年群体的一切社会活动,才有可能揭示青年群体的矛盾机制和发展规律,这就离不开对青年群体各个活动领域的大量精确的调查和分析。青年群体的社会活动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其中包含着丰富多采的、急剧变动的新陈代谢运动,这一运动的总趋势,是使青年逐步实现由以社会客体性质为主导方面向以社会主体性质为主导方面的转化,是一个量变质变的过程。在人的青年初期,基本上只是社会化的对象,社会客体性质占据主导地位,这一时期他们的活动内容主耍是学习和接受知识(包括原始的和现代的、简翠的和复杂的、低级的和高级的)。随着社会活动领域的扩展,青年逐步成为社会活动的主体,使主体性质上升为主导地位。青年成为社会活动主体的重要标志,是他们参与社会生产活动的程度,这是由于,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基础。这实际上已经告诉我们,要给青年群体的社会主体性质占据主导地位的时间划一个年合界限是不现实的,因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经济形态、甚至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阶级和阶层,青年参与社会生产活动的开始时间是不同的,这就使青年群体的各个组成部份及其个体的主客体矛盾具有特划性,从而成为分类的青年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青年社会学正是耍在认识青年群体社会活动大量特殊性的基础上,把握这种矛盾运动的普遍规律。有同志把青年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表述为:“青少年成长的一般规律。”这种表述方式基本上只是把青年群体当作社会客体—社会化对象来看待的,它是“关系论”的另一种表达方式。这里所说的“成长”,不过是指社会化过程,它显然没有包含青年的社会主体活动,因为不会有人提出要研究成老年人的“成长”规律。我认为,“青年成长规律论”只提出了青年社会学研究对象两个矛盾范畴的一个方面,它没有也不可能抓住青年群体的基本矛盾机制;另外,人类历史证明,青年群体在社会活动中并不总表现为循规蹈矩的社会化对象,相反,他们在历史变革中却总是充当“化”的先驱。这一事实告诉我们,“成长规律论”式日“健康成长规律论”不能完整地揭示青年群体的运动规律,最多只能在社会处于相对静态时对青年群体进行功利主义的描述,而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革命是历史前进的火车头,丧有社会变革,就不会有人类社会的进步。不可能设想,在社会不同性质的各个时期中,青年群体会具有共同的“成长规律”或共同的“健康成长规律。”总之,青年社会学只有把青年群体在社会活动中的主体和客体性质的矛盾统一作为对象,才能完成青年群体矛盾运动规律的完整使命。在简述青年社会学研究对象时,有许多同志将青年研究的对象和少年研究的对象相提并论,这是不严谨的,也是不科学的。青年与少年虽然是两个相互联接的人类社会群体,它们之间有许多共同点,但是,这是两个不同性质的社会群体,主要表现是它们在社会活动中主体和各体的矛盾具有不同的性质,在量的方面,少年群体基本上以客体性质占主导地位,而青年群体则是完成以客体性质向主体性质转变的时期。因此,把青年社会学研究对象与“青少年研究对象”相提并论,必然导致含糊不清的表述,给青年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确立带来困难。

青少年科学研究范文第4篇

青少年科学DV活动是倡导青少年利用DV的手段去记录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个科学探究活动,可以在教师或家长的协助下,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完成。青少年科学DV活动与一般的校园DV的区别在于,前者是青少年基于一个探究式课题的拍摄,并在拍摄中提高科学素养和拍摄技术的活动。

在我国,一些发达地区的中、小学大都开设了DV课程,一些校外俱乐部也有DV活动。但是,绝大部分仅仅局限在对拍摄、编辑技术的学习上,还没有特别系统地开展这种“基于一个探究式课题的拍摄,并在活动中提高科学素质和DV技术”的课程或是活动。目前,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在借鉴日本儿童科学影像节的经验基础上,集中了青少年科技活动辅导、组织、培训,以及硬件设备、软件开发、文学创作等方面的专家,正在研发“基于探究式课题DV拍摄”的青少年科学DV活动资源包,计划近一两年内在国内中、小学校和科学俱乐部、科学工作室、科技场馆中推广青少年科学DV活动,并计划纳入全国青少年科技大赛的展示活动,同时,还将组织选拔优秀的作品参加国际相关交流活动。

2006年,在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的支持下,郑州市率先开展了青少年科学DV拍摄比赛的试点活动,短短三个月内,有几十所学校的数百名青少年参加了这项活动,最终拍摄完成59部作品,取得了宝贵的活动经验,并选送了4个科学DV作品参加了2007年1月在东京举办的第五届日本儿童科学影像节活动,其中3个项目获得了海外特别奖。

一个成功的青少年科学DV活动是科学、技术和人文的完美结合,可以通过科学探究、DV采编和脚本创作三个方面的训练来实现。这三者各有侧重,又相辅相承,是培养青少年STS(Science-Technology-Society)的良好载体。其中,科学探究是青少年科学DV的主题,只有准确把握它的内涵,才能创作出合适脚本反映主题,并利用DV技术将之实现。

青少年科学DV涵盖了青少年科学探究活动的三层内涵:科学探究过程、所探究的科学现象和相关知识,以及探究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本文将结合日本历届儿童科学影像节上的获奖作品来分析以上三层内涵。

科学探究过程

无论是科学家的研究工作,还是青少年的科学探究活动,都有着共同的探究过程,主要包括观察提问、猜想假设、计划组织、事实证据、模型解释以及表达交流六个步骤。

观察提问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开端,是个科学DV的选题的由来。科学DV的选题往往来自于青少年从身边的生活中观察到的问题和想知道的现象。

猜想假设是探究者尝试做出的回答。“不敢猜想的科学家,就像是没有望远镜的天文台。”猜想和假设可以是大胆的,但同时也应具有逻辑性。此外,猜想和假设是需要验证的,否则就不能称之为科学探究。例如,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至今仍是一个假说,仍然在验证的过程中。

计划组织是探究者对人、财、物、时的安排,主要是参加研究人员的分工和配合,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设计,实验仪器设备的选用等。计划组织是探究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但也需要在探究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

事实证据是一个探究活动的核心,通过深入观察、调查、实验等方法搜集并记录下来相关数据结果,然后整理绘制成图表,这是回答问题、验证假设、揭示现象的重要科学依据。

模型解释是一个探究活动的亮点。探究者运用数学曲线、物理模型、绘图等方式来展示科学现象、揭示隐含的问题,使答案简洁、直观易懂,充分表现科学之“美”。

表达交流是科学探究者呈现科学研究成果的形式。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公开和发表,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神秘的自然现象和它蕴含的规律,因此,表达交流也贯穿在探究活动的全过程中。而青少年科学DV活动的特殊之处就在于要利用DV这样的现代化设备和技术进行表达交流。

在已经举办了五届的日本儿童科学影像节中,最优秀的作品往往不只是单纯地强调拍摄技术,而是突出了科学DV的探究主题。例如,冈崎市东海中学八年级的4名学生气象员的作品《南方的北国?――东海学区的冬之谜》,就是严格按照科学探究的六个步骤完成的作品,最终获得了第三届日本儿童科学影像节中学组最高奖“教育部长奖”。该项目的具体探究过程如下。

观察提问: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发现。虽然东海中学地处冈崎市最南部,但校区却是最冷的――北部地区春暖花开了,东海学区还是白雪皑皑;北部地区日上三竿了,东海学区却是晨雾蒙蒙。于是学生们产生了疑问,想要揭开东海学区的冬之谜。

猜想假设:通过查阅冈崎市的地图,学生们作出了大胆的猜想,东海学区特殊的小气候可能和冈崎市南侧的地势有关。

计划组织:他们组成一个研究小组,分工合作;设计了调查、监测和实验三种研究方法,并且借来了太阳高度角测量仪等设备。

事实证据:通过调查了解市民的看法、教师的意见、观察周围环境变化等方式采追踪谜团,然后选择不同的地点用仪器监测太阳高度角随地势的变化情况,并且记录了大量温度变化的数据。

模型解释:先用橡皮泥模拟出地势变化的横断面,并夹在两块玻璃中间,然后将干冰形成的冷雾倾倒在玻璃中间。这个简单的实验模拟了气流在冈崎市的流动和变化,破解了谜团。同时学生们还用电脑动画模拟气流变化和地势之间的关系,作出了更加明确的解释。

表达交流:利用DV技术拍摄了整个探究过程,并在结构、配乐、解说词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的编辑,让观众清楚地了解了这个科学现象。标题有画龙点睛的效果,“南方的北国?――东海学区的冬之谜”题目引人入胜,受到了评审委员会的高度评价:“即使是职业的摄影家,起一个震撼人心的标题也是不容易的”。

科学现象和知识

每一个青少年科学DV活动都需要利用DV技术展示青少年所探究的科学现象和相关知识,从摄影、摄像到数据图表,再到解说旁白,都是在揭示科学现象、传达科学知识。即使是青少年的探究活动,所用的科学术语也应当是尽可能准确的。青少年科学DV不仅可以把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地理、气候、宇宙、环境等学科的现象和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同样 也可以研究安全、防灾、交通、考古、民族学、美术、工艺、医疗、福利、老龄化、民族文化等人文科学,甚至是民俗庆典等社会科学的问题。总之,就是要让青少年以镜头做为眼睛去了解科学的世界。

从2006年第4届日本儿童科学影像节获奖作品名单可以看出,中小学生研究动物、植物和生态系统的兴趣十分浓厚。在16个获奖作品中,只有3个是非生命科学的作品,分别是《沼气蕴藏的巨大能量》、《变化的颜色》和《不可思议的沙丘》。2007年中国选送参加日本儿童科学影像节的作品《我做鸡妈妈》、《蝈蝈之谜》、《背着房子的旅行家――蜗牛》、《蜜蜂的研究》也都集中在生命科学领域。

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青少年科学DV活动是科学探究的活动,更是科学教育的活动,其目的是引导青少年在培养科学探究能力、了解科学知识、掌握DV技术的同时,综合提高科学素养,特别是树立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包括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好奇心,抓住不放、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的意志,合作的意识和乐趣,以及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精神和亲近自然、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等。

《南方的北国?――东海学区的冬之谜》这个项目获奖后,学生在获奖感言中谈到:“作品的制作确实很辛苦,特别是今年虽然很早就决定以学区的气候作为主题,但直到10月下旬,也没有出现我们想象的雾。因为天气反常而遇不到拍摄的时机,真是为难……非常花时间!我们得到学区的各位同学的许多帮助,也幸亏这样,一直以来的谜团才终于解开了。”

另一个获得教育部长奖小学生组的作品《黑穴蜂巢穴的探索》,作品由高松市立鬼无小学6年级学生波多翼和父亲共同制作。作品通过对自己家屋檐下的黑穴蜂进行观察,把黑穴蜂筑穴、储存食物、保护巢穴、巧妙击退天敌蜥蜴,特别是蜥蜴夺取黑穴蜂的猎物的精彩瞬间也纳入了镜头。对此,评审委员会的成员们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另外,作品的配乐是由作者的哥哥独立完成的。整个作品充满了全家人共同的感情,让人感到人间的温情。

青少年科学研究范文第5篇

10年,可以使一个蹒跚的幼儿成长为康健的少年,可以使一株幼嫩的新芽抽枝为青葱的树苗。10年间,学校研究生教育经历了初期摸索、规范前行、追求质量的发展道路,为学校由教学型院校向教学研究型院校的转型奠定了基础。党委常委、副校长王义军教授指出,学校研究生教育开办10年来,为学校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教育形象,形成了很好的社会影响。

也许以下一组数据更能诠释“10年迅速发展”的含义:2004年,招收首届研究生25人,2013年,招收第10届研究生270人;2004年,2个专业点,2013年,20个专业点;2004年,校内导师9名,2013年,校内导师125名,校外兼职导师89名。2004年,培养单位2个。2013年,培养单位7个。2013年,拥有6个一级学科授予权……10年,在研究生教育的道路上,我们一直在前行。

制度建设,为研究生教育保驾护航

《孙子兵法》讲求“谋定而后动”,对于学校研究生教育同样适用。如何将“开办时间晚”的后发劣势降到最低?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使研究生教育正规化?从制度建设开始。

经过研究生教育初创时的建章立制和2011年10月较大规模制度修订两个阶段,目前,学校已经构建了研究生培养与管理的基本规范。

在研究生教育起步之初,首任研究生处处长史柏年教授就带领同事们先后深入考察多所同类院校的研究生教育工作,借鉴别人的经验,先后制定出台了《硕士研究生导师遴选及管理办法》《硕士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研究生入学考试命题细则》《研究生招生考试保密细则》等制度。

然而任何制度都不能保证一劳永逸,随着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10年前制定的20多项制度有的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的需求。

2011年,学校对研究生处和学生处就研究生培养和学生事务的相关工作进行了重新分工,在此基础上,研究生处按照研究生培养流程和规律,设置了招生办、培养办、学位办,细化了岗位职责,为规范研究生培养与管理奠定了基础。

2013年10月,研究生处启动了研究生教育开办以来第二次较大规模的建章立制工作,召开首届研究生教育论坛,向学校提交了《研究生教育与管理制度修订草案绿皮书》。

在现任研究生处处长王文的牵头下,在梳理已有制度的基础上,经过充分调研论证,研究生处修订和完善了《硕士研究生课程考核及成绩管理办法》等7项制度,新增了《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实施办法》等15项制度,同时废止了《硕士研究生学籍管理补充规定》等3项制度。

至此,学校构建了完整的研究生教育制度框架,使学科建设、培养方案制定、导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学生学术资助与学术规范有了制度依据。

完善的制度体系对研究生教育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王文介绍说,就拿《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和《关于启用“学术不端行为文献检测系统”的暂行办法》两项制度来说,“研究生阶段,反对学术不端、学术抄袭,倡导学术诚信是研究生处一项很重要的管理任务,两项制度从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论文写作、学术引文、学术评价等诸多环节规范研究生学术行为。”特别是“学术不端行为文献检测系统”的启用,使得研究生论文在开题、中期答辩和终期答辩之外,又增加了一道关口,极大推动了其论文质量的提升。

提质量、显特色,抓住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

早在十几年前,学校的本科生教育就提出了“狠抓质量和特色”,并形成了“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理念。同样的,研究生教育也离不开质量和特色。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特色,有助于提升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也许10年来研究生专业点的增加和学科授予权的提升,也表明了上级部门和社会对学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认可:2003年,取得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刑法学两个专业点的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经济、经济法学、社会学、新闻学5个专业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2011年,获批哲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新闻与传播学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并自主设置了数量经济学、外国哲学等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学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了青年与国际政治、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两个目录外专业。这是学校专业点设置从目录内发展到目录外布点的有益尝试。

研究生处按照学校要求抓好顶层设计,而具体的培养行为却更多地需要各院系去实施和落实。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伟认为,该院研究生培养已经具备了不同学科相互支撑,形成增量协调优势。青少系主任吴鲁平也指出,该系研究生导师人数不断增加,导师队伍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学科结构日趋合理。为该系不断探索并创新思政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持。研究生处表示,近年来,学校研究生生源较办学前期有了极大的提升,这也为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了保障。

具体到培养层面,各院系都有相应的“提升质量”的做法。比如,青少系为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每学期都会安排学生作文献解读和课堂呈现,呈现结束后由学生讨论和教师指导。同时,为了“逼”着学生增加阅读量,该系采取了严格的考核制度,在论文考核和平时成绩考核外,增加一项期末考试,3个小时的开卷考试,有5道题,只有对教师布置阅读的书目作深入阅读,才有可能知道如何作答。

不仅在教学过程中严把质量关,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上,同样也对质量紧抓不懈。

2013届青少系研究生申洁对自己的毕业论文写作记忆深刻。“我本科是新闻专业毕业的,所以在研究生的论文选题上我就想选和纪录片相关的一些选题,这样我会更有能力去做好。”申洁告诉记者,“但是这个过程不是一遍就过的,我当初想选的是西欧纪录片中的中国印象,因为西欧的纪录片制作发展历史很长,作品时间跨度大,选用价值更高。但是开题之后,教师对此予以了反驳,认为时间跨度大、选材范围广未必是一件好事,反而有可能造成杂乱无章,得不出正确结论。所以在导师王文教授的建议和指导下,我最终选了《2000年后美国涉华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研究》这个主题。”

开题遭遇波折,申洁感受到了毕业论文考核的严格和严谨。但这只是毕业论文考核的第一个环节而已。在中期答辩到来之前,申洁走访了国家电影博物馆和中国电影资料馆,通过查阅资料和馆内资料管理员访谈等形式了解相关情况。后来还和新闻系的教师了解相关的纪录片资源,力争做到最好。对于论文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尽管记得不是很清楚,但她十分坚定地告诉记者:“我在论文里面肯定标明了!”因为青少系对学风抓得很严,所以申洁丝毫不敢松懈。事无巨细,只要导师提过的修改意见,还有她自己想到的,都一一作了严谨求证并在论文中作了标注。经过充分准备,申洁最终通过了毕业论文答辩,她的论文还被评为优秀。

据了解,青少系现在研究生论文答辩采取导师回避制,并邀请校外专家参与答辩,力求公正和严谨。

在抓质量的同时,学校研究生教育着力体现出中青院的特色。2010年,时任研究生处处长的陆玉林提出,“中青院的研究生道路,正在走出自己的特色”,“申硕时,我觉得最难的是如何提炼本专业的办学特色及规划专业培养的研究方向,方向的延伸正是特色的突显。通过在本科毕业生中的调研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总结在本科教育过程中已有的特色教育意识,结合参考其他重点高校的办学经验,最后,学校研究生教育的专业特色浮出水面:围绕‘青年’这一方向作为科研和教学的重点,进一步寻求特色,增强优势。”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最早落户中青院的硕士专业点之一。在“申硕”过程中很多专家就说过,“像中青院这样一所院校,应该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而且应该办好。”王义军指出,“我们与其他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不同,我们有明显的针对性,我们突出的就是青年特色。”

“青年特色”从学科布点、课程设置、学术研究、论文撰写等多个方面都有体现。王文认为,这一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以本科的专业学科建设为基础,研究生教育凝练和提升了青年特色。如“青年与青年工作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青少年犯罪及少年司法”“青少年社会工作”“传媒与青少年”等,它们或是研究生培养的一个专业方向,或是一门课程。其次,研究生教育的开办突破了学校现有专业学科设置的局限,设置了本科无法完成的任务,如“青年与国际政治”“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专业点的设置,都与“青年”和“政治”密切相关,未来研究生教育还将覆盖更多与“青年领导力”等相关的政治学管理学学科专业。再次,在学科专业特色建设方面进行了探索。比如,“青年与国际政治”最初只作为青少系研究生教育的一个方向,随着一些课程的建设和开设,整合了一批师资,撰写出版了系列丛书,经过若干年的特色培育,研究生论文选题逐步集中在“青年与‘大国形象’”“青年与‘公共外交’”等研究领域。时机成熟,该方向已经建成为一个专业点,并将在2014年单独招生。最后,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特色的培育也是学校进一步申请博士授予权的生长点。

三管齐下,探索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

在研究生教育已经渐趋大众化、研究生水平越来越“水”而饱受诟病的今天,中青院应该怎样培养研究生?能不能走出一条自己的研究生人才培养之路?为此,学校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尝试。

2012年,学校加大了对研究生教育的投入,增设了学科点负责人专项、学生课题专项、学生境内外交流与学术活动专项、教材建设与出版专项、试卷库建设专项以及优秀硕士论文出版专项等。并在院系一级增设学科建设专项。以一个个专项为抓手,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图景越来越清晰。

王文介绍说:“三管齐下的方式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注入了强劲动力――主修文献阅读目录的编订着眼于提升学生学术素养,科研课题的训练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海外访学和交流互换实际上是学生对外视野的培养。”

各专业的主修文献阅读目录规定了学生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必须阅读的文献资料,包括中文著作、重要中文期刊、外文著作、重要外文期刊和重要互联网资源5个部分。目前,已完成26个专业(方向)的主修文献阅读目录编订。编订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各专业具体的编订内容需要导师们商讨定夺。确定研究生主要阅读的文献及阅读量,到中期考核就是以考核这些文献的阅读情况来检验学生的阅读量,以及他们对此的解读能力。

刚刚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研究生面对繁杂的现有研究成果,分辨能力十分有限,常常在阅读文献时做一些无用功。吴鲁平教授告诉记者,他曾把一些研究文献分发给学生,让他们对文献按照学术水平、课题前沿性等标准作一个分类,很多学生的分类结果表明,他们对此没有正确的认知。

笔者了解到,虽然各院系、导师都会向学生推荐一些本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以及高水准的学术著作或文章,但是像这一次这么系统而完整,并且整理成主修文献目录的行为,还是第一次。所以目录一出台,很多研二研三的学生都表示很遗憾,“主修文献目录‘相见恨晚’。”他们在自己“补补课”的同时,也相信目录会给未来几届的研究生提供很大的帮助。

除此之外,学校还一直致力于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对外视野的拓展。在最新修订的2013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明确注明“硕士生一般用1/2时间从事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其他时间进行学术研究、社会实践及教学实习等”。2012年,首次对研究生课题进行专项资金资助,周期一般为1年,目前第一批课题成果已经进入最后的整理汇总阶段。第二批的推行工作也已展开。

其实对于完成一项高质量、高学术水准的论文来说,1年的时间难免仓促。那么学校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在研究生中推行课题论文的目的是什么呢?“训练学生研究能力,为将来的毕业论文乃至更高层次的学术研究要求做准备。”王文说。

确实,尽管时间紧张,但获得课题的各个院系对此却一直严把质量关。把研究主动权转交给学生,并不意味着导师在此期间会扮演“甩手掌柜”的角色。2011级社会学研究生郑彩侠,是该项目的首批受益者。谈及此事,郑彩侠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原来她当时有两个题目,一个是关于白血病儿童的,一个是司法和社会工作。虽然对两者都很感兴趣,但是二者之中只有一个能够成为自己毕业论文的选题。“这个时候出台了‘研究生课题’项目,我当时很高兴,因为这两个自己都感兴趣的课题都能够继续下去了。”郑彩侠最终选择了《司法社会工作在维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方面的作用探析》作为“首推课题”的研究主题。她的导师许莉娅多次找到她,从论文结构、研究思路多个方面进行了严谨的指导。郑彩侠回忆,“有一次,我论文的一部分没有做好,就发给了老师。那接下来的几天我都没有睡好觉,做梦都梦到老师了。后来,还是赶在老师出差回来之前,又重新认真做了一遍,这样才安心。”

青少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一名研究生也向笔者表示,研究生课题项目很有意义,“一年级的研究生需要掌握一些高级的统计软件,同时还要学习定性和定量研究的相关方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学到的相关方法有了用武之地,在正式的毕业论文之前,能用这样近乎实战的机会来实践,查漏补缺。”

谈到对外交流,王文特别肯定了某些院系的“1位导师,2个课堂,3所学校”的“123培养模式”,即每名研究生都有一个导师负责(主要是针对学术型硕士而言,专业型硕士配备双导师),同时参与校内知识课堂和校外实践课堂的培养,学校提供机会输送部分研究生赴海外或国内其他高校(中青院+国内一所著名高校+国外一所著名高校)互换学习或访问学习。“我们一直致力于为学生提供最好的平台和资源。”

对于“3所学校”,学校已经初步完成探索和尝试,和西南政法大学建立起良好的研究生互换交流机制,已有3批研究生互派学习;和贵州省铜仁市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实践提供了良好机会。国外高校的拓展方面,已与新加坡、美国、日本等国的部分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2013年暑期,首批研究生已经赴美访学。

“教育是良心事业,教育政策走了弯路,毁掉的就是一届学生,这样的代价太大,学校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要坚决避免此类现象发生。这也是我们下大力气狠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初衷所在。”王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