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命科学研究技术

生命科学研究技术

生命科学研究技术

生命科学研究技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命科学;伦理道德;社会责任感;道德冲击

1.生命科学发展对伦理道德观的影响

1.1对生命观的影响

1.1.1改变人类进化过程

达尔文进化论奠定了人类起源的基础理论,他认为,人类是从低级动物经过自然进化成高级动物,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关于人类性别以及个性也是自然选择。但是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生物技术达到一定水平能够进行克隆技术,1996年科学家利用克隆技术克隆了一头羊叫多利,打破了传统伦理道德上的自然生命规则,传统科学中哺乳动物的繁衍需要依靠两性生殖细胞完成,而克隆技术的出现意外着无性繁殖成为未来生命诞生的可能,人类由自然进化走向自主进化,自主进化过程中对人类进行复制成为了世人关注的焦点,其面临的伦理道德使大众难以接受[1]。

1.1.2改变人类健康观

在传统的思想中,人是由躯体和精神共同活动的结合体,这种观点引入到现代健康观念中则是传统医学中提出的形与神。中医健康观讲究养生之道,需形神俱备,而西方健康观受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影响较大,主要强调身体的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有着明确的定义,即身体、心理以及社会都处在完全健康的状态。但是生命科学发展研究认为疾病产生的根源在于基因,因此,有关心灵、精神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在基因的作用下显得很渺小,导致人们对于健康的认识走向片面化。

1.2对公平观的影响

普遍人们所理解的公平则是指人与社会、自然、人之间公平享有的生存价值。比如在伦理道德范围内所有人具有同等的自由、机会、自尊以及荣誉等,然而生命科学的发展冲击着这种作为人所拥有的基本公平体系。在目前的生物分子研究过程中发现,人的性格特征以及行为方式等被证明与遗传基因有关,比如基因研究认为具有XYY染色体的男性犯罪几率较高,这种遗传基因决定的行为方式冲击着人类生而平等的观念。当生命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人类具备相关技术为下一代选择优秀基因时,由于个人的基因信息被公共化,则无可避免挑战人类关系中的公平观,对于基因有缺陷的人来说,由此可能引发社会对于遗传基因的歧视问题。

1.3对家庭观的影响

1.3.1影响人伦关系

家庭是整个庞大社会的基础组成部分,家庭通过婚姻以及血缘关系组成,因此,家庭也是法律与道德的出发点。在家庭中,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秩序。根据成员的身份组成进行家庭义务的分配是传统伦理道德观所遵循的原则,也是符合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基础原则。然而生命科学大发展衍生出克隆人,打破了这种世俗人伦关系,甚至在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变得模糊不清。利用无性繁殖复制的人类,从遗传学上看,与一卵多胞胎相似,但是年龄上又存在差距,无法界定是亲子关系还是同胞关系,搅乱了家庭成员中对于关系的定位,造成长幼无序的混乱局面。

1.3.2影响家庭两性关系

传统家庭被赋予了繁衍的社会属性,在家庭中两性关系影响着人口的生理健康。家庭不仅给与人类生存物质保障,还提供亲情和友爱。当生命科学发展到一定地步,不再需要两性关系进行人类繁殖,家庭生育功能随着生命科学发展逐渐淡化,引发对家庭存在的质疑。在传统伦理道德观念中,父母赋予子女生命,子女是父母情感的结晶,家庭和谐血缘关系功不可没。克隆技术的发展使得两性之间没有亲子血缘关系,家庭成员之间亲情观念淡薄[2]。

2.生命科学家行为的伦理道德责任

2.1生命科学家的科技伦理道德责任

目前,由于人们对于生命科学的认识不够,通常认为生命科学只要不停止就是在进步,其本质上是中性的,与伦理道德不存在任何关系。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对人类造成的负面影响越来越严重时,人们才逐渐意识到,生命科技与伦理道德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社会意识形态、政治决策、宗教信仰以及伦理道德规范等都会制约着生命科学的发展。生命科学家作为生命科学研究的主体,其伦理道德观影响着生命科技研究的目标定位,同时对生命科技研究的内容及方式也有着影响。生命科技的研究方向,及其成果应用范围无不包含着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伦理道德的因素,因此,生命科学家在进行生命科学研究活动时需要承担起科技带来的伦理道德责任,为生命科学研究承担后果。

2.2生命科学家的社会伦理道德责任

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逐渐面对生命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危害进行反思和讨论,例如生命科学家曾经对重组DNA技术研究可能存在的潜在危害进行论证。近年来基因组计划、克隆技术也引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伦理道德观念的讨论。但是对于生命科学研究中存在潜在危险的生命技术是否加以限制,并没有得出有效的结论。因此,生命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不仅是为人类发展提供更先进的技术层面支持,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生命科学精神给社会公众带来正能量。另外生命科学家对生命技术进行研究,有专业的知识能够预见生命科学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作为人类社会的精英,生命科学家有能力参与重大社会发展决策,以保证生命科学发展实验的安全和可靠[3]。

3.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伦理道德的政策约束

生命科学研究成果的应用,对人类的影响极为深远。人类面对生命科技应用过程中存在着伦理道德风险,必须制定合理的生命科技政策进行约束,通过政策引导生命科学研究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生命科学研究的复杂性要求生命科技政策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生命科学研究与科技政策之间保持良性的平衡以求获得伦理道德的认可。在生命科技政策具体制定过程中,需要综合多方意见,对科技成果有充分的认识和把我,遵循生命科学发展与人文伦理相结合的原则,对应用范畴进行规范。目前,社会上已有许多政策规范了现有的生命科技应用,比如1998年我国颁布实施遗传资源管理暂行条例;2003年加拿大正式提出法律草案,该法案禁止克隆人类的行为,禁止婴儿性别选择等。

4.结束

生命科学研究技术范文第2篇

论文摘 要:食品科学创新理论及研究开发的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理论及创新思维方法相吻合。科技革命可以看作食品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动力,加强产学研合作,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食品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现代科技革命对传统的食品加工产业的加工方法、检测标准、检测手段、质量控制预警体系乃至食品科学技术的理论框架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并提供了新颖的技术研究平台,为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食品科学技术在不断创新的同时,也促进科技革命的进程。

所有自20世纪以来出现的科学与新技术革命实例统属于当代科技革命范畴,其主要包括以化学、物理学、分子生物学、天文学等基础学科为重点的科学革命,以及以现代自动化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空间技术、海洋工程技术、电子计算机与微电子信息技术、激光光纤超导技术等应用技术学科为重点的新技术革命[1]。在当代科技革命不断推动人类经济与精神面貌日益改善的进程中,人类-科技-自然协调发展模式将成为新时代亟待展现的主题,科学技术与人类及生态环境关系的问题将成为当代科技革命关注的热点。毋庸置疑,当代食品科学技术革命推动了食品工业的迅猛发展,与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相悖的伪应用技术不断在科技革命的浪潮中被淘汰。在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食品及副产物精深加工技术、天然食品添加剂加工技术、功能活性因子活力保护与保持技术等方面,可以深刻体现出科技革命和科技新思潮演变对食品科学技术良性循环发展的支撑作用[2]。食品科学是在农学、园艺学及生物化学等多种学科方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交叉复杂、应用性强的工科专业,多学科知识的积淀与创新造就了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及研究平台,食品科学领域的发展时刻展现着当代科技革命的历史推演成果。

一、当代科技革命是推动食品科学发展的原动力

(一)百年来食品科学发展的历史思考

我国食品学科发展历史悠久,自1902中央大学创办农产与制造学科开始,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期间经历了萌芽期(1902—1952)、发展初期(1952—1978)、发展期(1978—90年代中期)及快速发展期(90年代中—)四个阶段,可以说我国食品学科的发展受到过战争因素的洗礼,经历过“文革”的停滞不前,而今在当代科技革命的推动作用下,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食品科学技术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3]。目前我国的食品学科本着科学、规范、拓宽的原则,已发展成科技含量较高,学科方向系统性强的朝阳学科,如果没有当代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与推动力,就不会有今天食品科学技术长足、完善的发展,因此科技革命是食品科学发展的原动力。

(二)当代科技革命与人们对食品科学认识程度的提高

人们对食品科学认识程度的提高和当代科技革命的兴起紧密相连。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种植与养殖、规模化加工,并通过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农药、兽药、激素及初级食品添加剂等以促进农畜产品生产与加工的增值,在提高食品数量安全,满足国民温饱的同时,严重忽视了食品质量安全对消费者造成的潜在危害以及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的破坏。随着食品科学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诸如农药残留超标、重金属污染、微生物繁殖及各类添加剂肆意使用等问题已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安全、营养、便捷、风味”的饮食理念成为食品科学领域改革与完善的主要目标。与此同时,食品科学专业通过充实完善及科学发展,引领食品加工企业良性循环发展。作为任何一名食品专业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必须牢记“每一份良心创就每一块食品”。

二、发展食品科学技术的对策思路

当代科技革命使整个科学方法和科学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在食品加工模式上,由单纯的传统加工模式转变为“方便-安全-营养”的现代加工模式。现代食品加工的创新理论与高新技术在新科技革命的形势下越来越显示出其勃勃生机。但是由于科技条件及科技成果应用的局限性,目前对于某些食品加工过程中品质劣变的机理与控制技术的研究欠缺,相关现象的追溯与解释过于模糊,食品加工产业所涉及的各类标准与规程尚待优化集成。这些都给食品生产者在处理具体的质量问题时带来模棱两可、无所适从的困惑。但这些并不能否定我国食品科学技术发展方向的正确性。正因为食品科学领域存在着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抓住当代科技革命所赋予科技发展的机遇。由此,我们可以提出发展食品科学技术的对策思路是:坚持以食品加工开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指导,立足绿色食品的主体地位,积极引进现代产业化高新科学技术(包括食品加工的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弥补特色食品、功能性食品开发及安全检测等方面的不足。在当代科技革命的条件下,加强产学研合作,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食品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4]。食品科学发展历史上的任何一次学术繁荣都是通过吸收当时最新的科学文化成果进行创新实现的,要实施食品技术科研成果与食品加工企业的示范和推广的有机结合,坚决反对食品加工企业、食品科学技术研究机构两张皮的局面。

(一)完善政府职能部门对食品加工企业的监管体系及扶持办法

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与揭露不断提醒建立完善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重要性。首先,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需针对本区域食品加工企业产品生产类型进行细致统计与分析,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及现代分析技术建立品质控制的检测方法及感官鉴评方法,做到监管方法的科学性与时效性,尽可能避免采用非特殊现象实施评价而造成的食品监管的盲目性,如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粮油食品的可燃问题等;其次,依据区域资源优势,建立特色优质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副产物精深加工等问题,完善政府职能部门对区域龙头企业的扶持办法,如抓住本区域食品加工技术的瓶颈问题,扶持建立特色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介服务机构及产学研创新联盟体系,实现现代食品加工技术与现代食品加工企业的有效对接,高效发展区域优势食品加工产业。

(二)依靠重大科技创新和科技革命,确立食品科学发展的重点

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发生将催生重大科技创新和科技革命,该重大科技创新和科技革命的成果,可为确立我国食品科学技术发展重点提供科学性的依据。能源危机、气候环境污染及食品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创新型食品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是节能减排,提高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程度,并明确提出加快把食品生物技术培育成为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和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基于对生物产业发展前景以及新世纪新科技革命战略机遇的判断,也是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举措[5]。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原有食品加工方法、检测手段、质量控制预警体系乃至食品科学技术的理论框架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完善,符合当代科技革命阶段性发展目标。

三、科技革命为食品科学提供了创新发展平台

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已明确科学理论的发展与革命往往会引领应用技术的革命,从而导致应用技术的创新变革,最终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整体发展[6]。食品学科的发展史同样表明,虽然政治、经济等因素影响着食品学科发展的进程,但是科学技术进步仍然是其直接动力来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进步是食品科学发展的重要标志

食品检测技术是食品安全科学发展的核心标志,也是一个国家食品质量监管与控制能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针对食品安全检测领域中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攻关研究,在精密检测仪器设计、食品安全预警模型构建及不安全因子协同评估等方面成果显著,并基于单元技术成果集成,初步建立了食品安全预警系统。突破检测技术壁垒将成为保障我国食品安全生产的关键,新科技革命已经带动了智能芯片技术及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持续发展,通过自主研发与引进改造相结合的创新模式,研究制定了系列适应现代食品工业发展的高新检测方法与标准,提升与完善了我国食品安全标准检测技术体系及食品质量监控体系,产品国际市场接受力度大大提高,如通过技术创新与集成,我国制定并实施了新的浓缩苹果汁生产及质量控制标准(gb/t18963-2012),有效推动了我国果汁加工业的技术进步;再者,酶联免疫及蛋白质组学等分析技术的发展亦显著提升了食品不安全因子检测和食品毒理学评估的水平。由此可见,食品安全标准检测技术的进步及科学性革命是食品科学发展的直接动力来源之一。

(二)生物技术对食品科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当代生物技术在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遗传学等领域发展迅速,在推动并促进生物技术从传统技术研究领域转化为高新技术领域的同时,对食品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利用分子克隆、dna重组、细胞融合及活力保持等技术可以对食品加工过程和食品品质进行改良,并且通过分子标记等技术,可实现危害或功效作用机制的有效评价,更为准确地实现构效关系的定量与定性分析;利用宏基因组学技术可获得优质传统发酵制品中的特征性表达基因,有力克服了传统培养与分离方法对不可培养微生物的失效性。由此可见,生物技术的进步对食品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促进了食品科学的变革与发展。

四、当代科技革命赋予食品科学技术研究的思考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由于食品经济的长足发展带给了国民富足且多彩的饮食享受,也给人类健康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其中食品加工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健康问题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如何将当今科技革命带来的先进技术及管理理念嫁接于我国食品加工业,不断提高加工型食品的市场接受力度,是每位食品科学技术研究工作人员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努力学习和掌握先进的加工技术与方法

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即是科技与知识频繁更新的时代,努力学习和掌握先进的加工技术和方法是食品科技人员,尤其是一线工作人员的首要任务,食品研发人员与食品加工具体操作人员知识层面严重脱节是目前食品加工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食品加工操作人员自行对加工工序简化与调整的现象屡见不鲜,致使产品生产有章不遵、品质难以保障。同时众多食品企业研发机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较为滞后,单凭嗜好性为评价指标的勾兑或调配方式成了某些食品企业研发部门开发产品的主要形式,涉及食品营养协调、质量安全评估及食品重组性能的研究较少。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学术讲座及学术交流可成为食品加工企业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学习和掌握先进的加工技术和方法的主要方式。

(二)通过创新开启食品加工业新纪元

创新意识是科学研究的源泉,依据“安全、营养、健康、便捷”的创新原则,实施产品升级是食品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食品科学技术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是,重复性跟踪研究较多,产业化应用技术成果较少,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如在人工合成抗氧化剂和防腐剂的安全性受到普遍质疑的今天,通过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开发天然的具有抗氧化及防腐性能的食品添加剂或应用产品,将开启食品加工业的新纪元。总之,从意识形态及创新体制等多方面对食品加工业进行彻底变革,才能真正营造食品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

(三)开展校企联合攻关,加强科研团队意识

一方面,目前食品科技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主要原因在于实验室科研数据与企业生产放大的差距较大,个别科研人员缺乏团队精神,科学研究不够严谨,研究结果可信度与可靠性较低;另一方面,我国一些食品企业产品开发与科技更新意识淡薄,忽略了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的附加值,甚至形成了企业与科研机构独立行事、互不信任的局面。以企业为技术示范基地进行科学技术成果实践验证,或开展校企联合攻关,是食品科学技术长足发展的必由之路。

遵循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积极总结食品科学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及新挑战,时刻围绕特定时期的重大科学问题及技术瓶颈进行不断创新,才能有效应对新时期科技革命的更大挑战,正确处理各时期人们饮食、营养及健康之间的关系是当代科技革命赋予食品科学发展的根本使命。

参考文献:

[1]赵建军.世界新科技革命与自主创新[j].理论视野,2006,(6):30-31.

[2]夏道宗,王慧铭,等.现代科技革命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及其伦理学思考[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2(6):710-711.

[3]章海风,路新国,等.现代科技革命对餐桌安全的影响[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9,(12):12-13.

[4]曹孝斌,张建.现代科技革命与我国食品安全问题[j].中国西部科技,2009,8(2):23-25.

生命科学研究技术范文第3篇

2011年5月5日和9日,《科学时报》连续发表了《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机遇与对策》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截至5月26日,共收到108位院士的反馈意见,意见充分显现出两院院士崇高的民族责任感、爱国使命感和科学精神。

一、院士意见的统计

关于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专家意见表”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和22个议题。院士对22个议题的看法,分为同意、反对和不确定三种;22个议题的支持率在12%至83%之间,反对率在0%至37%之间。统计结果显示,院士对第六次科技革命相关内容的支持程度比较高。

1. 关于22个议题的专家意见的统计

在“专家意见表”列出的22个议题中,21个议题的支持率高于反对率,1个议题的反对率高于支持率;14个议题的支持率达到或超过50%,10个议题的反对率约为0%或1%。

关于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主体部分的支持率约为46%~72%,反对率约为0%~6%。关于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扩展和带动部分的支持率约为36%~81%,反对率约为0%~4%。

2. 关于5个方面的专家意见的统计

首先,关于主要标志的看法。信息转换器和人体再生的支持率最高,分别为72%和69%。两性智能人的支持率最低,仅为12%;反对率达37%,反对率超过支持率。合成生命、新生物学和人格信息包的支持率分别为39%、34%和29%,它们的支持率都高于反对率。

其次,关于主体部分的看法。信息和仿生工程的支持率最高,达到72%。思维和神经生物学、纳米和仿生工程、生命和再生工程、整合和创生生物学的支持率分别为64%、61%、58%和46%。关于主体部分五个方面的反对率为0%~6%。

其三,关于扩展和带动部分的看法。生命科学的相关学科、材料科学和生物材料的支持率比较高,皆为81%。地球和环境科学、绿色超级制造和超级运输的支持率分别为79%、50%和36%。关于扩展和带动部分五个方面的反对率为0%~4%。

其四,关于受影响的学科的看法。空间科技、能源科技、海洋科技、国防科技等的支持率为83%。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等的支持率为69%。科技伦理学和现代化科学等的支持率为60%。

其五,关于政策建议的看法。中国战略技术研究院的支持率为51%,反对率为10%。中国现代化研究院的支持率为34%,反对率为13%。中国高等科学研究院的支持率为33%,反对率为18%。

二、院士的具体建议

关于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专家意见表”的第六部分是请院士对前五个部分(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主体部分、扩展和带动部分、受影响部分和政策建议)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院士们的看法和建议,存在一定的多样性,不同部分之间有一些交叉。

1. 关于第六次科技革命的内容建议

部分院士认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应包括:再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脑科学和认知科学的突破、延长人类有效生命、人的平均寿命提高、人的健康和医药方面的成就(包括人类各种慢性病、遗传病等)、攻克癌症和艾滋病、人类更健康和更有智慧、生命延续和再生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大发展、未来人体系统、知道人思维发展的极限、智慧化感知+认知+用知(自适应)、高级机器人、智能机器的革命、机器智能重大突破、解决能源危机、新能源与资源学革命、能源变革、绿色能源取代既用的石油煤矿、清洁能源为主的能源体系、材料科学拓展、降低人类社会生产发展风险的科学、部分环境控制和预报、强震预报和抗震设施的研究突破、地球科学、人与自然更趋和谐、新农业革命和新工业革命等。

部分院士认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主体部分应包括:生命科学、再生工程、生命生物信息工程、生命与仿生、生物医学、药学、癌症预防和治疗、神经生物学、脑科学、认知科学、智能科学(心智科学)、信息与电子学、信息和仿生学、信息科学与材料、纳米、仿生学的结合、纳米材料学、材料科学、能源科技、核聚变能源的成功和商业化、绿色低碳、能源创生和能量再生的技术革命、地球表面系统科学、地球和环境科学、巨大天灾的应对、人工部分气候控制、地球物理灾害、宇宙灾害控制、制造工程科学和复杂系统科学等。

部分院士认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扩展和带动部分应包括:生命科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合成生命、生命科学中的生命电子学科、生物医学、未来医药学、医学工程学、种植业养殖业能够持续发展、人类赖以健康和幸福生存的相关学科、信息综合技术、材料科学、材料与环境、环境科学、地球和环境科学、地球科学带动水灾、旱灾、地震、海啸等预测、空间科技、航天国防、海洋科技、能源科学、深海给取、干泳技术、超深勘探科学、绿色制造和绿色运输、气象、物理化学、宇宙学、天文学、工程技术、自然哲学、人口科学和现代化科学等。

部分院士认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受影响部分应包括:能源科技、海洋科技、空间科技、航天科技、宇航科技、材料科学、国防科技、环境科学、环境的控制和修复、演变规划、灾难规避、生态学和自然科学、人类进化科学、信息科技、先进制造、液化炔化工学科、二氧化碳储存利用技术、复杂性科学、科技伦理学、社会科学等。

2. 关于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政策建议

关于组建中国高等科学研究院、中国战略技术研究院和中国现代化科学研究院的建议,院士意见不完全一致。主要观点包括:三合一先试办;三个研究院应有一个组织负责协调,可以另起炉灶;对现有中科院的基础研究所彻底改造,不要另起炉灶;可建在中国科学院;利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社会科学院和现有各职能部门的研究机构进行综合研究,不必另设机构,否则机构重叠,职能难以划清。

有院士认为:针对科技革命的挑战,改变国家科技体制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发挥科技人才的才能而不是浪费,改革教育体制,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设立科技性研究院,高级科学研究院(如美国的NIH在人类健康领域的成就),和本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的组建现代化研究院等对策都是必要的。要注意研究生命科学中动物体内部信息传递及抗扰机制,量子阱器件的发展与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交叉融合。尽快建立相关研究机构和投入研究经费。有院士建议,组建中国能源和资源研究院、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和中国未来人研究院。

关于科技政策的院士建议包括:加强投入,集中一批优秀人才,深入探索研究;建议制订关于伦理、生物安全和生态平衡方面政策法规;纠正各种不利于科技创新活动的政策和规定;注意科技革命与社会科学的关系,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更好结合;完善评价机制、推进体制改革、科学学、教育学研究;中国在第六次科技革命中如何解决企业创新力差的关键问题;注意布局,择优支持,切忌扎堆;自由开放,反对垄断;从小学基础教育中加入文明进步史知识;联合全世界科学家研究减少工业化、城市化给人类生产带来的生存危机和风险,提高人类生存的幸福指数(而不是懒惰指数)等。

三、院士的三种观点

院士对“关于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机遇与对策”的研究报告的看法大致分为三大类:支持类、中性类和反对类。其中,多数院士表示支持,有些院士持中性意见(没表示意见),少数院士提出了反对(或部分反对)意见。有院士对第六次科技革命提出了警示意见。

1. 院士的反对意见

有院士认为:(1)21世纪人类生存最重要的问题,应该是绿色能源问题。(2)电子和信息革命只是刚刚开始不久,至少需要数十年才能达到下一个科技革命时代。(3)人类进入太空,探索宇宙奥秘是公认的,但提出开发太空和宇宙移民则是天方夜谭。(4)可能需要将第六次、第七次科技革命次序颠倒,或者交叉进行。(5)解决人类健康与生存,人类优生和永生,而不是人类个体的永生和人体再生,这不符合自然规律,人类没有生死循环,数量无限膨胀,地球空间、资源有限,地球无法承载,人类如何永生?

2. 院士的警示意见

有院士认为:(1)我国已失去四次机会,而第五次机会成绩平平的主要原因是从上到下普遍的“实用主义”,若要不失去第六次机会,需力主从“实用主义”中脱身出来。(2)生命再生工程除涉及伦理问题外,还会带来不平等和人炸问题。(3)不首先解决能源供应及环境污染以及人类道德、伦理问题,人类文明有可能出现倒退危机。(4)过了极限,人类将否定自己,政策制定要防止挑战极限。(5)第六次科技革命到底是不是人类需要的?国家决策要慎之又慎!

3. 院士的支持意见

徐光宪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认为:“这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进化史的一次质的飞跃,由国家之间依靠战争来争夺天然资源,走向依靠科技来获得地球人的可持续发展。”谢联辉院士认为:“第六次科技革命”是以人为本,以生命科学为先导,兼融合其他科学文明,推动人类未来的思想和行为范式的质的突变。

生命科学研究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本质;特征;范式;分析

科学革命就是从结构到结构的转变,即范式的转换。“范式”一词是著名的科学历史主义家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一个中心范畴,它是某个科学共同体共同的承诺的集合,而且是一种具有较强指导意义作用的范例,究其本质简言之就是一种科学发展的范例。他认为科学革命的本质在于科学结构的根本变革,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也不例外。范式,因其不可通约性和一个科学共同体成员的信奉而发挥作用,推动着整个科学的发展。

科学历史主义的代表人物库恩在1962年出版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对整个学术界,包括哲学界、科学界等,产生了巨大的轰动作用。这个轰动效应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提出的“范式理论”而引起的。范式,作为库恩理论的核心范畴之一,对科学乃至人类文明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影响。范式的应用最初应用在分析科学技术发展的科学中,提出了对于科学技术发展独到的见解,随着范式理论在分析科学发展过程中作用的不断显现,它的应用也超出了单纯科学发展的研究领域而进入了许多人文科学的研究,可以说,“范式理论”的提出是库恩在20世纪给人类文明做出的一大贡献。

1 “范式理论”的应用首先体现在指导常规科学的发展之中

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库恩从科学史的角度阐述了他对常规科学的一般理解。“常规科学”是坚实地建立在一种或多种过去科学成就基础上的研究,这些科学成就为某个科学共同体在一段时期内公认为是进一步实践的基础。科学共同体是具体科学赖以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科学实践者们达成的一种前提性的承诺,同时又是科学革命的对象,或者,至少是对象之一。常规科学的存在与发展就是建立在科学共同体知道世界是什么样的假定之上的。可以说,科学共同体是某一领域内的科学实践者之间在科学实践过程中达成的一种共识、一种用以指导自己在此领域从事科学实践活动的契约。而范式则是那些公认的科学成就,这些科学成就在一段时间内为实践共同体提供典型的问题和解答,是一种具有指导性意义的科学成就。某一个领域范式的出现,使这一领域研究的范围会变得越来越小,深度也会越来越深。取得了一个范式,取得了范式所容许的那类更深奥的研究,是任何一个科学领域在发展中达到成熟的标志。一门科学(我们姑且将其称之为科学),在未取得相应的范式以前,它的成员们就会为取得这个范式而努力。一旦取得了这个范式,那么,这门科学就进入了常规科学时期,此时,科学实践者们就会在这个范式的指导下展开研究活动。在这里,总的来说,范式指导的目的,也就是常规科学的三个基本问题就出来了,即确定重要事实、确保理论与事实相一致与阐明理论,其实质都是为范式辩护,扩展、维护并完善范式,使其能更好地指导科学共同体成员的研究活动。范式之所以获得了它们的地位,是因为它们比它们的竞争对手能更成功地解决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为实践者团体认识到是最为重要的。但这些也仅限于常规科学发展的初期。到了中期,则会出现反常。所谓“反常”,即出现与范式所预期的结果不相符合的现象,也就是范式无法解决的难题。在常规科学中期,科学家经常努力去解决各种反常问题。到了后期则会面临着范式危机,此时,科学共同体中的成员唯一能做的就是用一个新的范式来代替旧的范式,于是“科学革命”便应运而生。科学革命就是从结构到结构的转变,也就是范式的转换,即一种范式通过革命向另一种范式的过渡。这也从一个侧面向我们说明了“理论要作为一种范式被接受,它必须优于它的竞争对手,但它不需要,而且事实上也绝不可能解释它所面临的所有事实”,这也是科学革命得以发生的先决理论条件,也为我们从事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原则。

这就是范式在整个常规科学发展过程中的应用和在科学革命中所扮演的角色。研究常规科学发展过程中范式的重要作用离不开对其在每一个阶段所发挥的作用的研究。常规科学发展的初期是整个科学革命酝酿及发生过程的初始阶段,如果说常规科学为科学革命铺设了道路的话,那么对常规科学发展的初级阶段,即解谜阶段则显得更加重要,事实也是如此。

2 常规科学既是解谜

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库恩从科学史的角度阐述了范式的理论,他认为一些科学成就要成为范式,应具备以下两个基本特征:它们的成就空前地吸引一批坚定地拥护者,使他们脱离科学活动的其他竞争模式。同时,这些成就又足以无限制地为重新组成一批实践者留下有待解决的种种问题。一种理论要成为范式是不易的,通向常规科学的道路也是艰难的。在进入常规科学阶段后,科学家也就开始了“解谜”的活动。在这个解谜过程中,范式的作用便首先凸现出来。

前面已有论述,在常规科学时期,科学实践者的使命不是再进行重复繁杂的重建工作,而是扩大范式所能应用的范围和精确性。科学家正是在范式的指导下,从事着常规科学中的“解谜”工作,推动科学向前发展。在这个解谜过程中,规则与承诺的作用不容忽视,而规则与承诺也导源于范式,前两者只不过是范式得以在这个过程中起作用的途径罢了。

谜是一个特殊的问题范畴,谜的驱动作用也是科学实践者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动力之一。而谜成为这个动力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则在于存在着一个以上的解,这也是我们评价一个问题为谜的主要标准。如果一个问题被看成是一个谜,那么这个问题必定要有一个以上确定的解为其特征。但是,也应该看到,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有一个规则或参加的科学实践者所达成的承诺作为限定这个谜的解的前提性理论。谜底必须有限制性,必须与理论相联系。解谜活动是有一定的目的性的,而这个目的性则是由这些规则与承诺所共同提供的,这也就决定了谜底也具有一定的预见性。

这些规则都来自于范式,是科学家得自范式之承诺的信息,在这些范畴中,最明显和具有约束力的范畴就是那种类型的概括。我们现在所习以为常的许多科学定律的陈述大都与这些类型的概括分不开。例如,牛顿定律在18世纪与19世纪时就发挥了这样的功能。而这样的规则侧重的方面乃是方法论上的,其后又有了一类更高层次的并且很少受时空限制的形而上学层面的规则和承诺,这类承诺再向上发展则是概念型的规则了。这是个越来越接近某个领域范式的过程,也是一个越来越抽象和哲学化过程。各种承诺――概念的、理论的、工具的和方法论的――所形成的牢固网络的存在,是把常规科学与解谜联系起来的隐喻的主要源泉。这又为我们展现了范式的巨大作用。在这里,还需要指出的就是范式的优先性。即不依赖于规则而存在并发生作用的性质。范式在离开规则的情况下也能介入常规科学并指导其发展。

在常规科学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有新的问题出现,即不断产生新的谜,常规科学的发展即是一个不断解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这个科学共同体产生的范式衍生出了规则,这些规则构成了解谜所需要的种种承诺,这些承诺为科学实践者解出谜底提供了限制性条件,也就提供了解谜的可能性,也就是说,范式指导常规科学解谜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范式又具有不可通约性和优先性,这两个因素就给与科学革命发生以可能性,也决定了科学革命的实质是结构、是范式的变化,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革命。范式是一种在新的或更严格的条件下有待进一步澄清和明确的对象。

在论述完范式在指导常规科学解谜过程中的应用后,我们再来重点看一下范式在处理常规科学发展过程中反常与危机以及促进科学技术革命中的应用。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众多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的概念,包括“范式”(paradigm)理论以及不可通约性、学术共同体、常态、危机等概念,创造性地提出了“革命是世界观的转变”的观点,极为深刻地揭示了科学革命的结构。这些新的理论在分析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本质特征的过程中应起到重要作用。

从物理学革命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物理学革命发生和发生的动力,即原有的物理学知识不能满足当时科学实践者们从事的物理学研究,运用范式理论则是在常规物理科学发展过程中,反常出现,进而引起了科学发展危机的产生。常规科学的发展会把一个以前只是使人苦恼的反常转变成危机的来源。伴随着这种危机程度的加深,科学共同体的实践者们越来越不满意他们以前所遵循的共同的科学范例,不仅如此,该领域的越来越多的实践者开始关注这些反常,当然也包括一些杰出的人物。当这种反常对科学发展的阻碍作用日益显现时,这些杰出人物就开始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了。常规科学的规则也就越来越模糊,虽则范式依然存在,但很少有实践者能同意别人对它的诠释。甚至以前已解决了的问题的标准解答也开始受怀疑了。一场以结构的根本转变为主题科学革命呼之欲出。

从以上理论中,我们也很清晰地看到了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发生的一些理论原因,适应新的科学发展的需要和现实的需求,寻求继续促进整个科学发展的一种新的科学发展理论,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从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中的过程及结果中我们也看出,整个科学技术革命均是伴随着新的科学理论的发展和应用于科学实践--技术而发生和走向深入的。正如前面所论述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革命逐步走向深入,人们的对于科学技术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或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危机是新理论出现的前提条件,科学技术发展过程的反常和危机的出现和发展是促进当代科学技术革命得以产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

结束语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促进当代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场开始于上世纪中叶,以新科学理论的广泛出现和普遍应用于技术为特征的社会变革至今仍非常深刻地影响着我们。若我们究其本质而言的话,它仍是一场科学革命,是结构的根本转变,是范式的转换。当前国内学术界,对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着较多的缺陷,最主要和显著的就是对科学史研究的缺乏。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给我们提供了契机,我认为,我们此方面的研究应更加注重对范式的研究,注重从更深一层次去研究范式理论,力求在基于范式理论层面上理解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本质特征,推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继续走向深入。

参考文献

[1]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韦日平,冯志东.库恩模式中常规科学研究的特征及其演变[M].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0:5.

[3]涂向阳,赵兴太.库恩的思想:常规科学如何形成[J].前沿,2008,2.

生命科学研究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数据生命周期模型;学术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体系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数字化资源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增长。根据IDC的全球数据研究报告,预计到2020年全球数据总量将超过40ZB。E-Science时代海量科研数据的产生与应用,迫切需要相关学术机构结合其特点,通过数据采集、组织、存档和研究,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保障这些科研数据的合理利用。学术图书馆作为研究型文献管理机构,长期以来一直通过管理文献资源的方式辅助科研活动,在助力科研创新方面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数据生命周期是从数据生成、加工、到利用的循环过程,表现了基于科研全过程的数据管理[1]。面对E-Science背景下科研范式的发展,以及用户对科研数据组织、存储和利用的新需求,学术图书馆积极探索科研数据管理内容,建设基于数据生命周期的科研数据管理体系,发挥在数据增值服务方面的作用,有助于提升科研数据服务能力。

1数据生命周期理论与模型分析

1.1数据生命周期理论概述生命周期的概念最早被应用于生物领域,此后经过不断演化被应用于多个领域。国外学者通过研究数据信息的生命周期,探讨了数据生命周期的内涵,指出它代表一种数据在特定环境下,经过加工、存储和管理,实现资源发掘和利用的过程。具体而言,数据生命周期就是对数字化资源进行加工处理和长期保存,并在科研项目、决策制定中实现再利用的活动[2]。通过总结各流派的相关理论,可知科研活动是数据生命周期的来源,而一个完整的数据生命周期涉及到生成、加工、知识抽取等多个层次。从内容层面分析,数据生命周期包括数据初加工、再加工和获取附加值等环节,涉及到基于数据加工的一系列知识抽取活动。1.2数据生命周期的作用由于科研周期与数据生命周期存在关联,因此通过宏观分析数据生命周期,就可以大致了解科研过程中科研人员的数据需求。E-Science时代科学研究与基础信息设施的发展,逐渐向数据密集型方向转变,科研创新更加依赖对科研数据的再利用。如何帮助科研人员提高科研数据利用率,促进科研数据的开放共享,是学术机构关注的问题[3]。然而对于科研数据的研究与管理,涉及到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协调作用,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数据生命周期为科研数据管理提供了基本框架,可以发现科研数据演变阶段研究者的需求,描述复杂的数据管理和流通过程,明确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此外,数据生命周期来源于科研周期,在研究数据生命周期的基础上构建模型,也可以准确映射科研活动全过程。1.3数据生命周期模型数据生命周期为不同利益相关者提供了价值评估工具,也为科研数据服务实践提供了途径。为方便分析和利用,澳大利亚、英国等研究机构结合实践经验,构建了多个数据生命周期理论模型,如DDI3.0模型、I2S2模型、DataONE模型等。常用的数据生命周期模型大致分为矩阵状、链状、环状3种,在应用场景和构成要素方面存在差异[4]。其中DDI3.0为链状模型,不同环节呈一定的次序排列。I2S2矩阵模型属于数据生命周期模型的子集,也是对链状模型的深化。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为满足科研开发需求,阐释数据存储和管理实践中彼此间的关系,提出了首尾相接的环状DataONE模型,体现了数据生命周期的循环过程(如图1)。

2学术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的主要内容

科研数据包含了科研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所有能够存储的数字资源,以及能够转换为数字形式的数据,如遥感勘测数据、仿真数据等。学术图书馆开展科研数据管理,不仅能够避免科研数据丢失,实现科研数据的长期存储和共享,也是满足科研人员动态信息需求和促进图书馆发展的必要措施。2.1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学术图书馆独立构建数据仓储进行科研数据管理的案例并不多见,一方面与图书馆在资金、技术方面存在不足有关[5]。另外,面对E-Science时代学术资源开放、共享的趋势,图书馆领域更加推崇协同合作,营造科研数据管理的硬件环境,采取资源互补、技术共享的方式共同建设机构仓储。学术图书馆也可以与科研项目机构合作,借助外部设备和项目的支持,构建满足不同学科需求的数据仓储,使科研数据管理跨越单个机构的限制,帮助科研人员获取更多有用资源。例如,澳洲国立大学图书馆与其他院校、机构知识库合作,共同搭建科研数据管理的硬件环境,可以为大量科研项目提供数据存储服务。2.2科研数据集成服务科研数据产生于数据生命周期的任意阶段,与科研活动、科学文献等都存在关联,只有通过关联分析发现内在规律,才能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学术图书馆是科学文献存储中心,在数据集成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很多学术图书馆已经可以利用智能化工具,为科研人员提供数据关联组织和个性化推荐服务。科研数据作为具有极大应用价值的信息,必然要求图书馆通过科研数据关联集成,将某一类型或某一领域的数据集和科学文献结合起来,帮助科研人员发现不同数据的潜在联系,进一步利用好各类资源。此外,图书馆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处理科学文献,如学术专著、会议纪要、发明专利等,以数据生命周期模型为纽带,将原始数据与再生数据关联起来,实现多学科资源的汇聚,也方便科研人员迅速获取有价值信息。2.3科研数据存储服务在开放获取运动的推动下,很多国家对于信息机构的科研数据都要求开放共享[6]。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术图书馆作为长期提供科研数据服务的场所,自然要求顺应开放获取的发展趋势。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很多学术图书馆正在尝试开展科研数据开放存储服务,而科研人员也乐于借助图书馆存储科研信息或成果。在科研数据存档方面,学术图书馆构建专门的机构知识库,通过IR拓展的方式为科研数据管理提供支持,也可以建设科研数据档案库,引进专门的软硬件设施开展科研数据服务。由于E-Science背景下科研人员的数据管理需求日益增长,学术图书馆必须尽快拓展科研数据存储空间,并且通过寻求政府部门、基金会的支持,以解决新增业务带来的成本增加等问题。

3基于数据生命周期模型的学术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体系构建

学术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涉及多个环节和利益主体,具有动态性和复杂性特征。笔者在分析国内外科研数据管理成果与掌握科研人员数据管理需求的基础上,将人力资源、技术平台、服务内容作为重点,构建了基于数据生命周期模型的科研数据管理体系(见图2)。3.1调研科研数据管理需求纵观国内外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体系的设计,均是建立在充分调研图书馆用户科研数据管理需求的基础上的。学术图书馆掌握科研人员的实际需求,是设计科研数据管理体系的出发点,也是完善科研数据管理流程、保障科研数据管理效果的基础。一方面,学术图书馆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科研人员如何开展数据存储、备份,是否存在成熟的元数据等。问卷调查适用于规模较大的需求分析,在调研准备阶段需要做好宣传工作,对问卷的设计注重问题的选择和答题时间控制,避免相同性质的问题重复出现,并做好问卷整理、统计工作。另一方面,学术图书馆也可以采用直接访谈的方式,了解科研人员对科研数据管理的认识,并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科研数据管理的需求动向。3.2建设完善的技术平台技术平台包括与科研数据管理相关的一系列软硬件系统、存储设备和服务器等,为学术图书馆开展科研数据管理活动提供了保障[7]。技术平台的构建可以采取学术图书馆与其他机构共建的方式,如档案馆、科研单位等,发挥各自优势,协作搜集与科研数据管理相关的工具、设备,整合不同类型的数据资源,如资源链接、元数据标准等,解决整个数据生命周期中存在的技术难题,保障技术平台的完整性、可靠性。例如,伊利诺伊大学与校外云服务公司共同构建科研数据存储库,可为科研人员提供数据保存服务。学术图书馆也可以结合自身优势与发展需求,明确数据管理政策机制,自行购买或引进专业化工具设备,解决数据信息安全控制问题,通过网页链接、社交平台等整合资源,建设满足科研人员需求的技术平台。3.3人员配置与服务内容学术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设立专门的科研数据管理团队,保障科研数据服务顺利开展。具体实践中可以采取对外招聘的方式,吸引专业人才参与科研数据管理工作,也可以通过内部培训的方式提高图书馆员的科研数据管理技能,弥补在科研数据管理方面的缺陷。同时要求图书馆员结合数据生命周期制定科研数据管理计划,提供与科研数据管理密切相关的设施、工具和服务内容,具体包括数据引用、数据出版、数据加工等。开展科研数据服务的方式包括参考咨询、在线交流、教育培训等,并要求服务人员做好数据备份和数据加密工作,避免出现知识版权纠纷,提升数据使用安全性。

4基于数据生命周期的学术图书馆科研数据服务保障机制

学术图书馆是科学研究与教学资源的聚集地,具备提供、存储信息资源和促进资源共享的职能。在充分利用科研数据收集、管理的相关成果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应依据数据生命周期构建相应的保障机制,为科研数据管理与服务提供支撑。4.1规范数据管理政策学术图书馆作为科研数据管理服务机构,需要注重协调多方利益,明确不同主体的权责,并制定科学的数据管理规范,保障科研数据管理效率。在科研数据服务实践中,图书馆应结合数据生命周期模型探索合适的数据管理政策,如开放获取政策、科研数据使用流程等,为科研数据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并规范研究人员的数据利用行为。谢菲尔德大学图书馆为促进科研数据共享,了关于科研数据开放获取的政策,开展了数据管理咨询、数据管理培训等服务。学术图书馆要想实现科研数据共享,需要结合不同类型科研数据的特点,采取学术交流、主题讲座等方式,分析科研数据的开放获取条件,探索如何解决科研数据的存储、再利用问题,以及如何提升科研人员的共享意识等。4.2引入数据处理系统学术图书馆引入数据处理系统对原始科研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实现数据价值扩展,是保障科研数据服务效果的必要方式。数据密集型科研活动的完整生命周期包括数据采集、组织、管理、分析等环节,而科研数据管理涵盖元数据构建、数据映射、语义描述等活动。因此,对科研数据的加工处理,首先需要借助专业数据分析软件研究外部数据集,为数据挖掘和语义描述奠定基础,然后对原始数据进行初加工与深加工。其中数据初加工的目的,就在于实现采集数据向长期存储与利用的过渡,再加工的目的在于研究外部数据集与已有数据的关系,通过添加语义注释、数据融合等方式,实现数据补充和优化,保障数据的完整性和可操作性。数据挖掘是科研数据管理和服务的基础,未来学术图书馆在科研数据管理方面将引进更多智能化工具,融合数据关联分析更好地提升服务效率。4.3开展科研数据素养教育开展数据素养教育是推广科研数据服务的基础,学术图书馆应从科研生命周期出发,联合不同信息机构和组织,以图书馆为主导形成跨机构协同机制,共同开展科研数据素养教育工作。例如,康奈尔大学图书馆通过多方合作,协同创建与实施数据管理计划,并能够提供数据生命周期任意阶段的数据管理服务。同时学术图书馆应联合科研机构、高校、信息化中心等,共同建设科研数据素养教育平台,设计完善的功能模块,推出优质科研数据教育资源,保障图书馆用户获取数据的高效、准确性。在科研数据素养教育课程设计方面,可以聘请专业教师参与平台整体规划,实现专业课程教学与科研数据素养教育融合,全面提升图书馆用户的数据意识。

5结语

当前学术交流模式的变革和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使科学研究活动呈现数据密集化的趋势。随着国外图书馆相继制定科研数据管理规范和共享政策,更是掀起世界范围内科研数据研究的浪潮。学术图书馆作为科研项目的支持机构,应积极承担科研数据管理任务,构建支持数据驱动的技术平台,是应对全新科研环境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刘桂锋,卢章平,阮炼.美国高校图书馆研究数据管理服务内容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5(8):137-144.

[2]徐坤,曹锦丹.高校图书馆参与科学数据管理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4(5):92-98.

[3]陈丽君.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科学数据管理服务实践与启示[J].现代情报,2016(4):110-114.

[4]王秀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图书馆数据管理服务及启示[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5(4):95-98.

[5]武琳,林明春.牛津大学科学数据管理经验与启示[J].图书馆学研究,2015(24):48-53.

[6]黄如花,赖彤.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图书馆参与科学数据管理的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6(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