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女生心理健康表现

女生心理健康表现

女生心理健康表现

女生心理健康表现范文第1篇

本研究通过对260名女大学生的调查,试图了解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并分析专业、年级、月消费水平、恋爱与否、城市与农村和不同价值观等因素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调查对象是集美大学中文、小学教育、数学、英语及会计专业的女大学生。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60份。其中,各专业人数为数学29人、会计53人、英语64人、小学教育57人、中文57人;各年级人数为大一73人、大二52人、大三73人、大四62人;农村籍136人,城市籍124人;恋爱中的有93人,没有恋爱的有167人。

2.研究与统计工具

采用心理测量表《SCL-90临床症状精神量表》,同时结合自编《女大学生生活现状调查问卷》,严格按照指导语进行测验。对调查结果采用相关心理学测评软件及教育统计学相关知识进行统计。

二、研究结果

1.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现状

通过对英语、中文、小学教育、数学和会计专业260名女大学生的调查,根据scl-90自评量表5级评分制,统计个体总均分的情况如表1,有1.15%的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相当重,21.15%的女大学生的心理中度异常,69.62%的女大学生的心理轻微异常,8.08%的女大学生的心理正常。可见大部分女大学生个体心理健康水平介于正常和中度异常之间,主要集中在轻度范围内,总检出率为91.92%。

将统计结果与全国青年常模进行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如表2。

由表2可以看出,女大学生的scl-90总均分与常模有极显著差异,p0.001。而各因子得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极显著的因子依次是强迫、焦虑、精神病性、偏执、躯体化、恐怖、忧郁,而人际敏感无显著差异。

2.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因素分析

本调查还从专业、年级、是否城市籍、是否恋爱以及价值观的角度来研究影响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

第一,专业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通过对英语、中文、小学教育、数学和会计专业的女大学生的调查,经F检验法,F=5.63,查F表,F(4,260)0.01=3.41。F>3.41,说明不同专业的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极显著[1]。

对各专业之间的差异显著性再经t检验,t(0.05/2)=1.96,t(0.01/2)=2.58,如表4,可看出数学与小学教育、中文专业达到极显著差异,其次是英语与数学、中文以及会计与中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

第二,年级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通过对73名大一、52名大二、73名大三、62名大四学生的调查与统计,经F检验,结果如表5,F=2.53,查F表,F(3,260)0.05=2.65,F<2.65,可见虽然大二的总均分高于其他年级,但各年级的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并无显著差异。

第三,月消费水平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经过预备调查,发现96%的女大学生的月消费水平在1000元以下,所以在正式调查中将女大学生的月消费水平分为两个档次,500元以下的有95人,占36.5%,500-1000元的有165人,占63.5%。

经过t检验,t′=1.51,小于t′(0.05/2)=1.96,即p>0.05,因此不同月消费水平的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无显著性差异。再经过对各因子的t检验,发现在精神病性、偏执、敌对、躯体化等方面,月消费水平低于500元的女大学生稍高于月消费水平为500-1000元的的女大学生,但差异不显著。

第四,恋爱与否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调查中有93人报告在恋爱,占35.8%,167人报告没有恋爱,占64.2%。

对恋爱与否的女大学生SCL-90差异显著性检验发现,恋爱中的女生心理健康水平稍微低于没有恋爱的女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经过t检验,t′=0.38,小于t′(0.05/2)=1.96,即p>0.05,无显著差异。再经过对各因子的t检验,二者在敌对、躯体化等方面有所差异,但也无显著差异。

第五,籍贯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本次调查的女大学生中有124人为城市籍,占47.7%,136人为农村籍,占52.3%。

经过t检验,t′=0.19,小于t′(0.05/2)=1.96,即p>0.05,可见,来自城镇的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来自农村的女生并无显著差异。

第六,价值观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在以往关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中,没有涉及价值观与其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本研究通过自编问卷,从恋爱观、家庭观、事业观、性别观、幸福观等角度对女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并将价值观分为积极和消极两个级别,结果发现248名占95.4%的女大学生持有积极的价值观,有12名占4.6%的女大学生持有消极的价值观。

由表6可以看出,持有积极与消极价值观的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极显著差异,p0.01。而各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极显著的依次是偏执、人际敏感、敌对,差异显著的依次是精神病性、躯体化、忧郁、焦虑,而强迫、恐怖无显著差异。

三、分析与讨论

1.女大学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女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水平介于正常和中度异常之间,主要集中在轻度范围内,总检出率为91.92%。女大学生的scl-90总均分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有极显著差异,而各因子得分与常模比较,除了人际敏感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均有显著差异或极显著差异,尤其是强迫、焦虑、精神病性、偏执、躯体化等因子达到0.001显著差异水平。

2.不同专业的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极显著差异。其中数学和中文、小学教育专业达到极显著差异,其次是英语与数学、中文以及会计与中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说明专业不同,导致心理健康水平的不同,倾向文科的专业如中文、小学教育、英语,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倾向于理科的专业如数学、会计专业。这与已有研究中的结论“随着专业难度的加大,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呈降低的趋势”[2]有所不同,也与另一研究中的结论“不同专业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无显著差异” [3]不一致。从这次调查的情况看,中文、小学教育专业的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数学系,达到了极显著差异的水平,尤其是中文专业的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应引起关注。

3.不同年级的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无显著差异。主要原因是不同的年级女大学生所处的环境在不断变化,面临的问题有所不同,如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及恋爱、就业求职、考研等方面的问题,但总体上各有各的烦恼,并没有显著差异。

4.不同月消费水平的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无显著性差异。在已有研究的资料中并未涉及女大学的月消费水平与其心理健康水平相关性的研究。但从此次对月消费水平与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发现,月消费水平的不同,对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影响,但差异不显著。

5.恋爱与没有恋爱的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没有显著差异。已有研究未涉及女大学生恋爱与否与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关系。这次调查显示恋爱中的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稍微低于没有恋爱的女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原因可能是恋爱中的女大学生更容易遇到各种情绪的变化以及困惑,但经过对各因子的t检验,二者虽然在敌对、躯体化等方面有所差异,但并无显著差异。

6.城市与农村的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没有显著差异。有的研究发现两者的差异性显著,城市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好于非城市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4]。而此次研究却发现无明显差异。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农民在经济上的负担也轻了些,娱乐活动的增加丰富了人民的生活,因而农村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减少了。

7.持有积极价值观与消极价值观的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极显著差异。已有研究没有涉及女大学生的价值观与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研究,但从此次的研究发现二者有很大相关性。价值观积极的女大学生相对心理健康水平也较高,而价值观消极的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这是因为有着积极价值观的女生,对事物的看法较为乐观,心情相对也舒畅,因而心理健康水平较高,而有着消极价值观的女大学生,对于一些事情的看法比较极端,情绪比较变化无常,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这类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

现代女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是女大学生各项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与其成材密切相关,同时也关系到女性的人生幸福与未来家庭子女教育的质量,因而有针对性地对女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引起各个高等院校的关注。根据此次调查的结果,高校除了应该普遍开展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外,还需要加强文科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工作和课外活动等途径培养女大学生正确理性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计算出来F值与表上的值进行比较,有两种情况:(1)F>F0.01,差异极显著;(2)F0.01≥F>F0.05,差异显著.下同.

女生心理健康表现范文第2篇

关 键 词: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3)01-0070-04

一、 引言

女教师在我国高校教师队伍中占有很大比重,据教育部统计,2010年我国普通高校有专任女教师624 341人,占普通高校专任教师的46.48% [1] ,了解和提高她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保障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包括智力正常、情绪稳定愉快、行为协调统一、人际关系良好、适应能力良好等心理特征 [2-3] 。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师自身的生活、工作以及家庭。资料表明,美国至少有6%~8%的教师有着不同程度的不良适应。1975年,日本的学者加滕诚研究指出: 教师要比一般劳动者患心理疾病的比例偏高, 其中神经病高出9个百分点、癫痫高出4.9个百分点、头痛高出1.9个百分点、分裂症高出0.8个百分点。在国内,2004年哈尔滨理工大学教师心理健康研究课题组对高校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高校教师心理问题的检出率高达33%;2005年, 邱毅对陕西省34所高校进行调查,发现高校教师随着学历、职称的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呈下降趋势;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存在着显著差异,随着年龄的增加,心理问题有加速增多的特征 [4] 。

目前学界关于心理健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心理健康与个体的关系。如汪向东 [5] 认为心理健康与其教育程度呈显著正相关性, 心理健康者的性格更倾向于乐观、开朗、积极的方面,积极的应付方式可能与心理素质的好坏有关。 二是心理健康与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 如陶芳芳 [6]等研究了家庭经济压力、 社会舆论压力等对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三是阿娜 [7] 、邵光华 [8]等进行的对心理健康的跨文化研究。如对加拿大和克罗地亚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了研究,指出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是文化教育和教育理念共同影响的结果。 这些研究丰富了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内容,对改善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然而这些研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在研究方向上,以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研究为主。这些研究只是停留在简单的理论分析与一般的经验总结层面,局限于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一般影响因素分析。有关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的深入研究则更少, 且缺乏相应的教育、辅导和维护方面的系统研究。(2) 取样存在一定偏差。往往一些研究仅限于某一地区本科或者高职院校,缺乏一类本科、二类本科到专科学院和地域的全面性。因此其外部效度如何有待进一步考证。

本文通过对我国部分高校的1800名不同层次的女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并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这些女教师进行心理测评,探讨高校女教师心理压力的成因,分析不同教龄的高校女教师在不同因子上的差异是否具有显著性,并就如何提高我国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二、研究方法

1. 采用问卷调查法。本次调查从上海大学、西南大学、兰州大学、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西北大学、内蒙古大学、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武汉大学等高校中随机选取1800名女教师作为研究对象。本次发放问卷1800份,回收1660份,有效问卷1430份,有效率86.14%。其中,25~30岁380人,31~40岁530人,41~50岁310人,51岁以上210人; 博士220人,硕士1010人,本科200人;教授290人,副教授220人,讲师780人,助教140人;211重点院校600人,普通类本科570人,专科260人;理科类370人,工科类460人,文史类120人,体育类260人,其他220人。

2. 工具。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该量表包括90个条目,共9个分量表,即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

3. 数据处理方法。采用自填问卷法,使受试者根据自己的情况如实填写。 根据调查结果建立Excel数据库,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总体状况

在被测试的1430人中, 有阳性因子的人数为370人, 约有25.9%的高校女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一调查比率比全国常模(24.92%)高出1%。其中,躯体化因子与全国常模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

(二)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年龄分析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加,不同的心理问题呈现年龄性的特征, 其各因子的表现与总体特征相比并不完全一致。 在人际关系敏感这一因子上,各年龄阶段的表现为:25~30岁女教师均值高于31~55岁之间的教师。躯体化的均值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焦虑因子在31~40岁年龄阶段分值最高。 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教师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见表2。

由表3可知,以年龄为自变量,各项因子分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发现,不同年龄段在躯体化因子分数(F=2.337,p=0.001)上有显著性差异,经过进一步地多重比较分析,发现年龄在强迫症因子分数(F=2.154,p=0.003)上有显著性差异;在敌对因子分数(F=1.674,p=0.032)上也有显著性差异。

(三)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教龄分析

高校女教师的教龄最小1年,最大29年。统计结果表明,教龄分布的6个组在心理健康水平的总分上并无显著性差异(见表4),而在躯体化、强迫、敌对因子分上却存在差异(见表5)。

由表5可知,以教龄为自变量,各项因子分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发现,教龄年限在躯体化因子分数(F=2.292,p=0.049)上有显著性差异,经过进一步地多重比较分析,发现教龄年限在强迫症因子分数(F=2.425,p=0.038)上有显著性差异;在敌对因子分数(F=2.313,p=0.047)上有显著性差异。

(四)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任教科目分析

所调查女教师的任教科目中,理科类370人,占25.9%;工科类460人,占32.2%;文史类120人,占8.4%;体育类260人,占18.2%;其他220人,占15.4%。不同任教科目的教师在焦虑因子、偏执因子分数上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见表6。

由表6可知,经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不同任教科目的教师在焦虑因子、 偏执因子分数上有显著性差异。且经过多重比较发现,任教科目不同的女教师在焦虑因子维度上的差异显著(p=0.022),在偏执因子维度上的差异显著(p=0.002)。其他类教师在焦虑因子上的平均得分高于有具体任教科目的教师,文史类教师在偏执因子的得分高于理工科和体育类的老师。

(五)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职称分析

不同职称的女教师在SCL-90的各项因子的均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F=3.503,P=0.017);职称不同的女教师在抑郁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精神病性因子分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见表7。

由表7可知,以职称为自变量,各项因子分数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经过进一步地多重比较分析,职称不同的女教师在抑郁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 精神病性因子分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抑郁、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分数上,助教的得分高于其他三类;副教授的抑郁因子分数(23.73±2.72)高于教授(22.66±3.28)和讲师(23.08±3.16)。

(六)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在工资水平上的差异

工资水平不同的女教师在SCL-90的各项因子的均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F=5.096,P=0.002)。女教师在其抑郁因子、恐怖因子分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见表8。

由表8可知,以工资水平为自变量,各项因子分数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比较发现:工资在5000元以上的女教师在抑郁因子上的得分高于其他类收入水平的教师;工资水平在4000~5000元的教师在恐怖因子上的得分高于其他三类教师。

四、结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结论如下:

1. 不同年龄阶段的高校女教师, 心理健康水平存在着差异,且呈现年龄性的特征。通过上面分析发现,各年龄阶段的表现为:在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上,25~30岁的女教师均值高于31~55岁的女教师, 说明她们刚刚踏入社会,参加工作,需慢慢熟悉摸索社会规则, 在人际关系处理上还存在诸多问题。躯体化的均值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这是人体生理自然规律影响的结果。焦虑因子在31~40岁年龄阶段分值最高,追求工作上新的奋斗目标、建立家庭的计划安排,会让这一年龄阶段的女性忙于各种工作、生活上的安排计划。这符合研究假设,也与陶芳芳 [6] 等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

2. 不同教龄的高校女教师在心理健康的总分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但不同教龄的高校女教师在躯体化、强迫、敌对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杨明、徐光明 [10] 、朱斌等学者的研究结果支持这一结论。但师建国,郭芝芳,贾瑞 [9] 等学者则认为高校女教师随着教龄年限的增加,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会逐级递增,而不同教龄年限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3. 任教科目不同的高校女教师在焦虑、 偏执因子分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22,P=0.002)。在偏执因子上,文史类女教师的均值高于其他三类女教师,可能是文史类的教师投射性思维较强,天马行空、思想无边无际;也可能由于从事所教专业的束缚,造成她们大脑思维的牵制,易使思想偏于极端而不能理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 不同职称的高校女教师, 心理健康水平存在着差异(F=3.503,P=0.017)。职称不同的高校女教师在抑郁、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分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42,P=0.027,P=0.041,P=0.003)。其中,助教在抑郁、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因子上得分最高。

5. 不同的工资水平层次, 其各因子的表现与总体特征相比并不完全一致。在抑郁这一因子上,工资在5000元以上的女教师均值高于其他四类女教师,说明工资高的女教师虽然薪水获得高,但她们内心并不开心,工作上的劳累、家庭事务的压力,都可能对她们造成心理压力。 在恐怖因子上, 工资在4000~5000元的女教师的均值高于其他三类女教师,可能是对更高薪酬的向往以及对低等工资的不满,造成了心理上的压力。

五、建议

解决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 既需要高校教师的自身努力, 同时也离不开教育部门和全社会给予的支持和帮助。 对于高校女教师来说要从自身心理调适方面寻找突破点, 而对于教育部门来说则需要加大力度推进制度改革, 以适应新的社会条件下高校女教师的心理需求。

1. 高校应为女教师创造良好、公平的从教环境。高校应重视女教师生理和心理特点, 充分认识到女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适当减轻她们的劳动强度,维护她们的基本权益。在制定教学和科研相关的工作指标时,应注意切实可行,建立合理的评估体系,实行人性化管理, 关心女教师的家庭生活, 帮助解决其家庭困难,排除其后顾之忧。维护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需要个人、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学校、社会、政府部门应积极配合,生活上关心,政治上爱护,创造一个和谐的心态环境,使她们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合格的人才而发挥其聪明才智。

2. 高校要为女教师提供心理健康检查和心理健康辅导。高校通过建立女教师心理状况定期检查和心理素质测查制度,建立教师心理档案,可以让女教师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其调整心态提供依据,为缓解女教师心理压力、诊治心理疾病提供帮助,以便对其进行各种形式的心理服务。另外, 学校应当聘请心理学专家开设一系列心理卫生知识讲座,向女教师传授心理调适的技巧,学习处理压力的相关方式,提高女教师的心理免疫力,以应对焦虑、抑郁、孤独等不良情绪,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

3.调整认知,找准压力源,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心理压力并不是凭空产生的, 是客观事物在人大脑中的反映。因此,高校女教师应该找到它的源头,比如自我期望值过高、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不正确等, 这些都会造成心理压力。在同一环境里,对压力的评价不同,主观感受不同,体验到的压力程度就不同,有许多压力是自己制造出来的,因此高校女教师要正确、客观地看待和评价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势,也要承认自己的不足,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把自己看作是命运的主人,通过加强个人修养,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4.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总分与工作满意度中的“工作本身”和“人际关系”两个维度有着非常显著的相关性,充分证明了心理健康与工作满意度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密切的联系。善于发现每个人的优点,接纳与赞许他人,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积极、主动地与人合作,乐于助人、心胸坦荡,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各级各类学校女教师、女教职工数[EB/OL].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 http://www. moe. edu. 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200/201201/129612. html.

[2]梁红勇. 心理健康的标准[DB/OL]. http://cs. mlrfid. com/jiankang/473. html,2010-4-3/2011-10-10.

[3]邱毅. 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与体育锻炼关系研究[J]. 教育研究,1999(3):42-46.

[4]金锋,宋明杰. 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J]. 沈阳大学学报,2008,20(2):104-106.

[5]汪向东.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出版社,2004:33-39.

[6]陶芳芳,尹平. 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医学与社会,2006,19(2):29-32.

[7]阿娜. 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分析与对策[J]. 前沿,2006(2):184-186.

[8]邵光华. 国外教师压力研究综述[J]. 比较教育研究,2002(11):20-24.

[9]师建国,郭芝芳,贾瑞等. 西安教授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3):135-142.

[10]杨明,徐光明,朱斌. 影响高校教师身体健康的因素及增进健康措施[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3):122-126.

[11]王建平.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M]. 北京:开明出版社,2011:11-28.

[12]石晶,郑子建,唐燕等. 陕西省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J]. 医学与社会,2009,22(2):50-53.

[13]张石磊,王剑,郑子健等. 陕西省高校教师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 校园心理,2009(4):75-77.

女生心理健康表现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黎族 女性 心理健康 社会性救助策略

中图分类号:C955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女性的关注不仅仅局限于对婚姻家庭、教育、就业和参政等传统领域的关于男女性别平等的话题,而是逐步拓展到社会保障、身心健康等直接体现女性生活质量与性别安全的方面。其中,女性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性别焦点。女性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不仅有利于改善她们的性别生存与发展,而且还能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个体的心理健康由许多成分构成并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少数民族作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日益受到关注。①然而,在对少数民族进行研究时,由于可能涉及到宗教问题和语言等方面的障碍,②所以对少数民族的心理健康研究不多。此外,早期心理学家对于个人心理方面研究的主要针对于男性,而对女性的心理关注较少,③对于少数民族女性的心理健康研究更为缺乏。

心理健康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不易量化的健康概念,学界对心理健康的界定有了相对稳定的共识,但所用的衡量标准或所认定的主要表现却不尽相同。④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心理健康的10条标准:充分的安全感;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当的估价;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与现实环境能保持接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度的情绪表达及控制;在不违背团体要求的情况下,能做有限度的个性发挥;在不违背社会成规的情况下,对个人基本需求能予以恰如其分的满足。⑤

本研究参照叶文振⑥提出的女性心理健康定义,把黎族女性心理健康定义为:黎族女性具有心神境况、智能发展、社会互动与道德修养处于和谐完好的状态。其中心神境况是核心,决定其他构成和谐完好的程度,同时,其他构成也反过来影响心神境况的质量。黎族女性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包括心境良好、意志坚强、人格健全、智力正常、道德高尚、人际关系和谐、社会反应适度以及心理表现符合年龄特征等。

1 黎族女性的心理健康

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海南省黎族人口有127.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4.73%,占全国黎族总人口的94%。在我国56个民族当中有百万人口以上的黎族排在第18位。黎族主要聚居在海南省的三亚市、五指山市、东方市、白沙黎族自治县、陵水黎族自治县、乐东黎族自治县、昌江黎族自治县、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境内,其余散居在海南省万宁、儋州、屯昌、琼海等市县以及浙江省和贵州省等地区,和汉族人民杂居在一起。

人们对海南黎族的印象最能代表其民族精神风貌的多来自黎族女性,比如人们谈论最多的像文身、织锦等黎族文化遗产,还有人们津津乐道的冼夫人、黄道婆、红色娘子军等。⑦可以看到,黎族最具民族特色和价值的传统文化遗存等多以黎族女性为主体的创造性劳动。刘正刚和罗彧⑧也曾从生活史的角度审视了海南女性在社会、经济、婚姻、家庭等领域的地位,并认为海南女性对汉黎风俗互化起到了积极作用。总之,黎族女性在黎族历史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黎族女性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可忽视。

海南建省办特区以来,全省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善,海南岛黎族地区社会也发生了快速、急剧的变化,并呈现出较为显著的个性特点,⑨在经济开发和旅游建设背景下,当代黎族女性在遭遇各种文化和经济冲击等之后,她们的心理健康面临严峻的挑战。

随着主流文化的冲击和整个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黎族女性在面对这些变化时,不同的个体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因而其心理健康状况也呈现出差异性。例如,很多黎族女性常常在观念上舍弃了本民族的价值尺度和生活习俗,倾向于对汉族主流文化的认同、对现代化进程中的观念形态的认同等。孙绍先和欧阳洁⑩调查研究发现,在汉化越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黎族中心地带,黎族女性的生存状况和心态显得越是自由和乐观。然而,那些离开黎村进城求学和务工的黎族女性她们却面对更多的压力和适应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当黎族的较为浓厚的乡土观念与城市文化发生冲突时所导致的强烈的心理冲突,此外,可能存在的某些歧视感和黎族女性来到陌生环境的缺乏归属感也引发了其心理冲突而导致可能隐藏的心理健康问题。

不同的民族文化孕育了特定民族的群体个性。黎族女性心理健康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隐藏着更为深层的社会历史因素。本尼迪克特认为“任何群体的绝大多数个人都是由文化塑造的,也就是说,大多数个体都受着他们生活于其中的文化影响。以往研究表明,少数民族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多地与文化适应所带来的冲击关系非常密切,文化适应过程会对适应者个体心理上产生重要的影响(例如,压力、抑郁和心理疏离感等),这在很多研究中都得到了证实。例如,Aycan和Berry豙的研究别强调文化适应过程中经济的融入给心理健康和适应带来的影响。高承海豛等人发现,采取不同文化适应策略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自尊和幸福感存在显著差异。

黄淑瑶豜认为,随着历史的发展,黎族女的社会价值被贬低,男性的权力和地位得到维护。随着夫权(父权)社会在海南的确立和不断加强,女性在经济上的突出表现并未给其带来真正的独立和自由,而“女劳男逸”的积习却使得海南女性实际上比中原女性的社会地位更低、负担更重。这也给黎族女性带来了隐蔽的压力。

黎族女性主要从事的职业多为种植业为主,黎族由于历史和地理位置及价值观的影响,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尤其是女性。她们只有极少数一部分走出家门。社会竞争环境下,黎族女性可能要面对工作机会不均等、工作报酬不平等等问题,这也严重影响了其发展并给身心健康带来了损害。同样,由于黎族女性对于心理卫生知识教育的缺乏,她们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极为匮乏,许多人根本不认识心理疾病,有的人只知道在医院内科门诊去寻求生物学的治疗。这也是导致黎族女性心理健康问题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

2 提升黎族女性心理健康的社会性救助策略

心理健康是一项系统工程,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则是其中的基础工程。提高黎族女性的心理健康水平,需要整合社会力量,为改善黎族女性心理健康状况营造更加富有支持力度的性别文化与制度环境。

2.1 建立心理健康的社会性救助体系

针对黎族女性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结合临床和理论心理学基础,整合社会力量,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来建立心理健康的社会性救助体系,为改善黎族女性心理健康状况营造更加富有支持力度的性别文化与制度环境。救助需对她们的心理健康作出更加科学的、全面和客观的评价,发现其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明确要给予特别关注和扶助的群体。为有效地减少女性心理疾病的发生需设立基层心理卫生服务机构,扩大心理服务机构服务范围。

2.2 建立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公共服务体系

提高黎族女性的心理健康水平需要建立一种切实可行的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与教育、心理保健咨询与指导、心理疾病发现与治疗三位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重视心理健康医学与社会学的学科发展和专门人才培养,让心理健康教育进入城乡社区,进入大中专校园,在日常的两性互动中了解心理需求和心理表现的性别差异,用彼此的尊重和关爱,用相互的理解和分担,减轻现代生活给女性带来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增强她们自我爱护和科学调适的能力。豝

应努力为黎族女性创设适合女性的、合理的、健康的生活与工作的环境。以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方向,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黎族女性的心理健康干预,积极运用并发挥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公共服务体系的作用,建立健全的对黎族女性的社会支持体系,并通过媒体宣传、健康讲座等方式,促进黎族女性心理健康水平。针对黎族女性的心理健康问题,能够做到提供及时、有效、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对有严重的心理问题的个体及时给予干预和治疗,从而降低心理不健康人群比例。

2.3 提高黎族女性自身的心理健康素养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 “健康素养代表着认知和社会技能, 这些技能决定了个体具有动机和能力去获得、理解和利用信息,并通过这些途径能够促进和维持健康”。豞根据健康素养的概念,Jorm在1997年引伸出“心理健康素养”这一术语,并将其定义为“帮助人们认识、处理或者预防精神障碍的相关的知识和信念”。它包括对于精神疾病的识别,查找病因或危险因素,自助,寻求专业帮助等方面的知识。豟豠因此,提高黎族女性的心理健康水平,要注重对黎族女性的健康人格的培养,提高其自身的心理健康素养。

首先,黎族女性要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生活态度,增强自我意识。一个人的自我认识和对生存环境的认识与实际情况愈接近, 社会适应能力就愈强。一个人能认识自己、接受自己,相对的自卑心理就要弱一些。一个人对所处的生存环境有着清晰正确的认识,并敢于面对,将有助于提高其生存能力,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当代黎族女性, 能否有效地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很好地生活、学习和工作,极为重要的一点取决于她是否正确认识所处的生存环境,并敢于面对劣势,接受自己。

其次,黎族女性要善于学会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做到有困惑时合理疏泄,培养一种乐观开朗的性格。心理健康的黎族女性,总是能对其自身素质和社会地位有一个相对客观、冷静、清晰的了解与认识。她们不自怨自艾,怨天尤人,而是对周围环境和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心理适应,并自觉地提高自身素质。此外,她们还应该要通过多渠道增加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以提高自身的心理素养。

注释

① 罗鸣春,黄希庭,苏丹.中国少数民族心理健康研究30年文献计量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3):17-20.

② 景晓芬.少数民族女性的社会支持网络研究——以东乡族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11:274-281.

③ 林志斌.性别与发展教程[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

④⑥叶文振.中国女性心理健康:现状、原因与对策[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5:165-168.

⑤ 王金玲.女性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⑦ 王建成主编.海南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文集[M].海口:海南出版社,2013.

⑧ 刘正刚,罗彧.明清边疆社会的习俗互化——以海南女性生活为例[M].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8.18(4):99-109.

⑨ 范士陈,陈思莲.建省办特区以来海南岛黎族地区社会变迁研究[M].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8(5):1-7.

⑩ 孙绍先,欧阳洁.黎族女性文化专题研究[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8.

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王炜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Aycan Z., & Berry, J. W. Impact of Employment-Related Experience on Immigrants’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nd Adaptation to Canada[J]. Canadian Journal of Behavioural Science,1996.28(3):240-251.

高承海,安洁,万明钢.多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文化适应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3(5):106-113.

黄淑瑶.性别、权力与海南古代女性[M].社会,2012.32(6):204-219.

叶文振.提高女性心理健康水平[N].福建日报,2009-03-31:10.

肖瓬,陶茂萱.健康素养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健康教育,2008.24(5):361-364.

女生心理健康表现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医科大学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分析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适应社会需要的必备基本素质。大学新生经历了高中阶段的紧张学习,进入大学,出现了“理想真空地带”和“动力缓冲地带”,随之而来的是心理适应期与环境适应期。由于大学生处在青年中期,这一特殊时期是大学新生形成成人固定心理结构和人格优化重组的重要时期。加之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因素,因此,大学新生是好发各种心理问题的特殊群体。我国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资料显示,存在心理困扰的学生中30%左右是入校新生。河北医科大学石秀杰等学者对某高校大一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29.2%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北京大学王登峰教授则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不良的比例颇高,在校大学生中出现心理障碍达30%~40%。且呈上升趋势,精神、心理疾病已成为大学生易患的主要疾病之一。

目前,国内关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较多,但大多针对综合大学、理工科院校、师范和高职院校,针对医科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很少。同时,以往的研究大都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该量表不是专门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编制,属于较粗略的心理评定量表。而本研究所用的测量工具《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是2005年国家教育部召集心理学专家依据我国大学生主要的行为问题和困扰症状并参照国外相关量表编写而成的,专门评估大举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筛查工具,能够客观反映出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故本研究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对本校2006级入校新生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以四川泸州医学院2006级2201名新生作为调查对象。剔除无效问卷,获得2182份有效问卷,其中男生1025名,女生1157名,平均年龄20。19岁。

1.2 方法

1.2.1 工具 采用国家教育部统一编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该量表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的12个维度。①躯体化;②焦虑。③抑郁;④自卑;⑤社交退缩;⑥社交攻击;⑦偏执;⑧强迫;⑨依赖;10冲动;11性心理障碍;12精神病倾向。CCSMHS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a系数)为0.746~0.893。根据每个维度的T分,划分为:T分数区间≥66的为症状明显,59~65为可能有症状。43~58为一般,≤42为无明显症状。量表中,每个项目的答案分5级(没有=1,偶尔=2,有时=3,经常=4,总是=5),即对每个题目描述的症状,按出现频率从1(没有)到5(总是)采用5点记分。各分量表的分数由属于该维度题目被试的得分相加而得,只计算分量表分数,不累加总量表分数。

1.2.2 施测时间 本调查安排在新生入后1个月(2006年10月)。

1.2.3 施测方法 以系为单位进行集体测查,学生填涂CC-SMHS之前给予统一指导语。根据最近1周内的自我感觉答题,独立完成。测查时间统一为45分钟,当场收卷。应用光标阅读机自动输入计算机,再运用SPSS 11.0统计软件处理分析。

2 结果

2.1 性别差异比较女生的躯体化、自卑、社交退缩、社交攻击、性心理障碍、偏执、强迫、依赖、冲动、精神病倾向等因子得分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男生(见表1)。

2.2 不同家庭所在地新生比较 生长在大城市的学生其躯体化、焦虑、抑郁、自卑、社交退缩、偏执、强迫、依赖、精神病倾向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生长在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三地的学生。生长在农村的学生其焦虑、自卑、社交退缩、性心理障碍因子得分显著高于生长在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这三地的学生。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生长的学生其冲动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学生(见表2)。

2.3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比较 非独生子女的躯体化、焦虑、抑郁、自卑、社交退缩、性心理障碍、强迫、精神病倾向等因子得分显著或极显著的高于独生子女(见表3)。

3 讨论

3.1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性别差异的分析本次调查发现,女生的各因子得分均高于男生,其中在躯体化、自卑、强迫3个因子上差异显著,在社交退缩、社交攻击、性心理障碍、偏执、强迫、依赖、冲动、精神病倾向8个因子上差异极其显著。这说明,大学新生中女生的心理健康整体水平低于男生。这与国内的一些相关研究结论一致。一般而言,与男生相比。女生的心理特点具有:内向、心细、善感、保守、被动、依赖、顺从、嫉妒等特点。而男生则相对具有刚强、独立、有主见、好斗、有雄心、主动、支配,理性、智慧等心理特点。因此,面对从高中到大学的环境过渡。以及女生特有的生理、心理特点,女生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3.2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家庭所在地差异分析 该研究显示,生长在大城市的新生其躯体化、焦虑、抑郁、自卑、社交退缩、偏执、强迫、依赖、精神病倾向9项因子分显著低于家庭在中小城市、小城镇、农村的大学新生;家庭在农村的学生其焦虑、自卑、社交退缩、性心理障碍4项因子分显著高于生长在大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的学生。此外。中小城市、小城镇学生的冲动因子分显著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这表明,生长在大城市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好于来自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的学生;来自农村的学生较之其他3类家庭所在地的学生更易产生各类心理问题。这与我们一般认为的“来自大城市的新生,由于环境过度优越,‘从小在温室长大’,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农村学生从小生活在较为艰苦的环境,意志顽强,相对不易产生心理问题”的观点相矛盾。产生以上结果的原因可能是。来自大城市的学生由于成长于充分承载现代文明成果的中心城市,生活环境优越,自小接受的是重视素质教育的城市初、中等教育。因此,来自大城市的学生在人际交往、口头表达、组织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才艺等方面均优于家庭在中小城市、小城镇,尤其是来自农村的新生。故大城市新生能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并且心理的问题的产生几率明显比其他3处家庭所在的新生少。相反,来自农村的学生由于所处地区经济、文化、交通、信息等相对落后,再加上传统思想的影响,他们承载了父辈们更多的期望,也就增加了更大的心理压

力。进入大学后,面临生活环境巨大的反差,高额的学杂费和生活费,陌生的人际交往环境以及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式,加之相对薄弱的家庭社会支持系统。相当一部分农村新生一时难以适应,容易产生焦虑、抑郁、自卑、社交退缩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同时,由于生长环境的影响,来自农村的学生往往具有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个性品质,因此来自农村的学生在冲动因子得分上却明显低于来自中小城市、小城镇的学生。

3.3 新生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状况分析 本调查还发现,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整体水平普遍低于独生子女,其中躯体化、焦虑、抑郁、自卑、社交退缩、性心理障碍、强迫、精神病倾向这8项因子的得分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独生子女。这说明非独生子女比独生子女更易产生心理问题,特别是产生焦虑、自卑、社交退缩、性心理障碍等问题。目前学界有两种明显分歧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独生子女是“问题少年”;另一种观点认为独生子女的性格中不存在任何值得注意的“特异性”,只要教育得法,独生子女的性格特征和行为特征将会发展良好。本研究结果支持后一种观点,即非独生子女更易产生心理问题。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我校独生子女大多来非农村。他们较多来自农村的非独生子女具有更广泛的兴趣、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在思想上较注重现实,更能适应环境变迁。

综上所述,医科大学及教育管理部门要重视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特别是女生、农村学生和非独生子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首先,学校应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档案。在每年新生入校时,学校应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把心理健康普查作为新生入学的必须程序,并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档案,对普查时发现的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根据其不同的严重程度给以有针对性的帮助。如约请到心理健康咨询中心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其次,学校可以针对心理问题好发的女生、农村学生、非独生子女等进行针对性团体心理咨询与辅导。其优点在于把许多有相似心理问题的个体集中起来,通过团体成员的互动,彼此分享信息、观念或者行为技能。因此,团体咨询与辅导有助于大学新生学会交往,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帮助大学新生认识自我、提高自我和调节情绪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大学新生学会学习,增强其学习适应性和学习能力。同时还可以解决当前大学中心理健康专业教师数量不足与学生不断增加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再次,应该完善大学心理健康三级保健网络。一级保健网络即由心理健康工作者在学生中宣讲普及心理健康、心理自助知识。形成大学新生广泛的心理知识储备;二级保健网络即对学生科长、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进行心理知识专业培训,使他们具有识别和解决一般心理问题的能力;三级保健网络是指学校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对广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筛查存在较严重心理问题的新生;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必要时转介到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和相关医疗机构进一步治疗。最后,医科大学应积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如果说前3项措施是“因病施治”,那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则是“整体施治”。校园文化是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积淀和形成的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是以广大师生为主体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及承载这些财富的载体、实践活动和物质形态。研究表明,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不仅有利于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从长远看,还有利于大学生培养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4 结论

4.1 医科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低于男生,突出问题是躯体化、自卑、社交退缩、攻击、性心理障碍、偏执,强迫、依赖、冲动和精神病倾向。

女生心理健康表现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中学阶段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将告别天真无邪的童年走向独立人生道路,又特别是对于刚入学的新生来说更加意义非凡(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是初一和高一的入学新生)。在这个阶段,中学入学新生正经历着从未定型到定型的“疾风骤雨”式的快速变化。生理的变化、心理矛盾、升学的压力、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致使中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的几率逐年上升。因此关注入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改善及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校心理健康及卫生教育的重要任务。本研究用问卷式调查方法对达州市某重点中学的入学新生进行随机抽样。以了解达州市入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以达州市某所重点中学的在校入学新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于2014年9月~10月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评定。共发放量表700份,回收有效量表676份,有效回收率为966%。其中男生327人,占484%,女生346人,占512%,初一学生124人,占183%,高一学生552人,占817%。

1.2 方法。本研究采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即MMHI―60,由王极盛先生编制),对达州市某重点中学入学新生心理不平衡状况进行评定。本量表共有60个项目,分为10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由6个项目组成,每个项目采用五级计分法,无为1分,轻度为2分,中度为3分,较重为4分,严重为5分。2-299分,说明该因子为轻度。3-399分,说明该因子为中度。4-499分,说明该因子为较严重。如果是5分,说明该因子为严重。本研究以评分大于等于2为界定标准,判定为心理异常。该量表的重测信度在0716-0905之间,同质性信度在06501-08577之间,分半信度在06341-08726之间,说明该量表有较好的信度[1]。量表总分与各分量表的相关在07652-08726之间,各分量表之间的相关在04027-07587之间,说明该量表有较好的效度[1]。

1.3 统计学处理。整个调查结果的数据处理,都是利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30 )和EXCEL软件完成的。

2.结果

2.1 对676名中学生调查的结果显示,只有敌对和心里不平衡这两个因子异常低于40%,其余的因子都高于40%,其中强迫症状更高达 742%。

2.2 另外,中学生心理症状检出情况为轻度心理异常的各个因子中,最高和最低的分别是强迫症状578%、敌对272%。中学生心理症状检出情况为中度心理异常的各个因子中,最高和最低分别是学习压力感237%、心理不平衡41%。

分析不同性别的初一中学生各分量表心理症状检出情况的结果,显示在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学习压力感、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心理不平衡分量表上,初一男生得分低于女生,但未达到统计学上显著性差异;在抑郁、焦虑分量表上男生得分低于女生,且差异性显著。总体上看,男生相对于女生来说,其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但男生个体之间的心理健康差异较大,所得出的结果与绍兴市初中生心理健康调查[2]的结果不一致。这可能是由于地域不同和样本取样的原因所致,今后需要进一步验证。

分析不同性别高一中学生各分量表心理症状检出情况的结果,显示在适应不良、学习压力感、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偏执、情绪不平衡、心理不平衡等分量表上女生得分低于男生,但未达到统计学上显著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强迫症状、敌对、焦虑分量表上,男生得分低于女生,但未达到统计学上显著性差异;在抑郁分量表上男生得分低于女生,且差异性显著。这个结果与北京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和河南省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的结果一致[3,4]。这可能是由于女生相对男生更内向,从而更容易抑郁所致。

3.讨论

3.1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基本情况。本调查结果表明,10种心理健康问题中,中度及中度以上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学习压力感、情绪不平衡、焦虑、强迫症状、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适应不良、敌对、偏执、心理不平衡,其中检出率最高的为学习压力感296%,与部分相关研究一致[2,6],同时也与国内部分相关研究不一致[7,8],这可能是由于本调查对象为重点中学中学生,学习负担重,家长和老师的期望及残酷的升学压力,会对其产生较大的影响而造成。

3.2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

3.2.1 初一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 本调查结果表明,在强迫症状、心理不平衡、偏执、敌对、适应不良、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情绪不平衡、学习压力感分量表上,男生得分低于女生,但未达到统计学上显著性差异;在抑郁、焦虑分量表上男生得分低于女生,且差异性显著。总体上看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女生,这个结果与国内相关研究不一致[2]。这可能是由于样本取样的原因所致,今后需要进一步验证。

3.2.2 高一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 本调查结果表明,在情绪不平衡、偏执、学习压力感、适应不良、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心理不平衡分量表上男生得分高于女生,但未达到统计学上显著性差异;在强迫症状、敌对、焦虑分量表上,男生得分低于女生,但未达到统计学上显著性差异;在抑郁分量表上男生得分低于女生,且差异性显著。与国内相关研究一致[3,4]。这可能是由于女生相对男生更内向,从而更容易抑郁所致。

3.3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年级差异。本调查结果表明,在心理不平衡分量表上,初一学生得分高于高一学生,但未达到统计学上显著性差异;在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分量表上,初一学生得分低于高一学生,但未达到统计学上显著性差异;在抑郁、适应不良、焦虑、学习压力感、情绪不平衡等分量表上初一学生得分低于高一学生,且年级差异性显著。总体研究看初一学生在心理健康状况上优于高一学生,与国内相关研究一致[5]。(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汪洁,沈晓维,谢珊珊,李慧君.邵兴市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1,27(3):310-312.

[2] 段佳丽,车宏生,吕若然.北京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校医,2004,18(4):302-306.

[3] 王小新.河南省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5):343.

[4] 何健,张丁,孙经,王旭.河南省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3)310-316.

[5] 朱丹,赵福,石艳梅.示范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J].毕节学院学报,2013,31(11):9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