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启蒙教育的作用

启蒙教育的作用

启蒙教育的作用

启蒙教育的作用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三百千;儿童启蒙教育;识字;文化;思想;作用

中图分类号:G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8-0000-02

三百千”即是我们俗知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它们在中国的流传和应用有一千年多之久,是古代儿童蒙学教育的重要读本。启蒙是一个人学习的开端,对今后的发展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在现代,“三百千”也被广泛运用与儿童的启蒙教育中,并在许多不同的方面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一. “三百千”内容简介

1.《三字经》,它最初的版本的成书时间是在南宋末年,作者为王应麟。《三字经》历经很多次修订,最近的一次是在2008年,它以明朝赵南星本为底本,总共修改,调整共计49句。《三字经》全文共一千多字(历史上有很多不同版本,字数从1120字到1722字不等),其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天文、地理、教育、历史、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等。

2.《百家姓》成书于北宋初。其内容都是基本上无实际意义的姓氏。

3.《千字文》是这三部著作中成书最早的,编写于南朝梁武帝时期,作者为周兴嗣。在编写体例上四字成句,并且押韵,一共250句,内容上涉及广泛,言简意赅,琅琅上口。

二. “三百千”在识字教育上的价值

关于“三百千”的用字问题,一直都是众说纷纭,没有确切的数字。但是,大体上《三字经》用字在1200字左右,字种在550个左右(据笔者统计2008修订版《三字经》(见于《共产党人》(2008.11))收字1188字,出现556个不同的字。)。《百家姓》历经各朝修改和编订,字数有极大的不同,就各家统计而言,大约都在550字左右,字种500个左右(据笔者统计通用版《百家姓》(见于百度百科)用字量为568个,出现497个不同的字。)。《千字文》的用字问题相比之下就比较清楚,字数一共为1000字(繁体版共1000个不同的字,简体版为994个)。是梁武帝命周兴嗣从王羲之的书法之中选1000个不同的字并编写成文。从整体上看,“三百千”总字数在2750个左右,字种在1400个左右。

对于儿童的识字教学,在传统的“课堂教授,课后抄写,教师听写”的机械三部曲的基础上应采用更为灵活的方法。广泛的阅读便是提高儿童识字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若儿童能在启蒙阶段反复诵读“三百千”,而不是单纯依赖于机械性的抄写与听写,就能基本识得1400左右个字,为整个小学阶段识字打下良好的基础。其中,有一部分字反复多次出现,说明那些是极为常见的字,这使儿童在诵读的过程中能反复见之,反复巩固,加深印象。

众所周知,汉字包括音、形、义三部分。就儿童认识的顺序性来看,儿童启蒙识字教学的重点应放在音、形上。“三百千”总字量大,满足儿童启蒙识字“形”的需要。使用注音版“三百千”让儿童反复诵读,能使他们不断练习汉字的正确读音。对于“三百千”中每个字确切的字义不能强求。在启蒙阶段,儿童能掌握“三百千”的大体意思即可。

纵观中国启蒙识字教学的发展和变革,识字教学并不能单单依靠一种方法,一部教材。“三百千”作为流传甚广的古代优秀启蒙识字教材,在现代的教育中也要以科学的儿童认知发展规律为基础,顺应时代的发展,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与科学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手段相结合。

三. “三百千”在文化教育和思想教育上的价值

(一)《三字经》

从《三字经》的内容看,它基本分为六个部分。

1.“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意”部分,讲的内容是对儿童及时进行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地开展教育的方法。其中举了孟母三迁和窦禹钧教育儿子的例子,共84个字。

2.从“为人子,方少时”到守孝弟,次见闻”部分,讲的是礼仪与孝道。列举了了黄香温席,孔融让梨的故事,共42个字。

3.从“知某数,识某文”到“十二支,子至亥”部分,讲的是计数、三才、三光、三纲、四时、四方、四民、四声、四宝、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十干、十二支,共240个字。

4.从“凡训蒙,须讲究”到“文中子,及老庄”部分,讲述的是古代中国重要的典籍著作,包括四书、六经、三易、四诗、三传、五子等。此外还介绍了儿童阅读这些书籍的先后顺序,共204个字。

5.从“经子通,读诸史”到“通古今,若亲目”部分,讲的是古代三皇到近代辛亥革命封建帝制近五千年的朝代和皇帝更替,高度浓缩了中国的历史,共311个字。

6.从“屈原赋,本风人”到“凡学者,宜兼通”部分,讲的是古代有名的文学家和诗人:屈原,韩愈、柳宗元,李白、杜甫,共24个字。

7.从“口而诵,心而维”至“戒之哉,宜勉力”部分,讲述的内容是儿童学习要勤奋、刻苦,好好学习长大才能有所作为。其中举了很多的例子,有:孔子、赵普、温舒、公孙弘、孙敬、苏秦、车胤等,共282个字。

启蒙教育的作用范文第2篇

国际象棋是一项文明高雅有趣的游戏活动,国际象棋具有趣味性,有利于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欲望;国际象棋具有竞技性,有助于刺激孩子们的竞争力;国际象棋具有娱乐性,有助于孩子们集体意识的形成。国际象棋游戏在幼儿园启蒙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国际象棋 幼儿园 教育活动 整合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园通过对往届生的调查反馈得知:幼儿进入小学往往好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时间观念淡薄,坚持性稍差,竞争合作能力欠缺,幼儿园与小学存在一定的差异。那么如何切实搞好小幼衔接,如何实施大班幼儿由动转为静?我园深入研究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发现5-6岁是幼儿即将进入更高一层的学习要求的重要阶段,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常规,比较清楚地认识自己尤为重要,于是我们选择在大班开设国际象棋活动。

二、国际象棋是一种有趣的游戏活动

幼儿园的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建构以幼儿的主体性为特征的幼儿园教育活动体系,培养与发展儿童的主体性,创造与幼儿年龄特点相适应的幼儿园生活.棋奕是一种有趣的游戏活动。它具有趣味性,竞争性,益智性,规则性,交际性等特点。在幼儿园开展国际象棋,既是对传统教学课程改革的尝试,又是改变教育观念的大胆探索,既是人类智慧的试金石,又是人类智慧的磨刀石。

(一)国际象棋具有趣味性,有利于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欲望

著名的国际象棋大师谢军曾自豪地说,“噢!那是一本多么美妙的书,它使我的童年丰实多彩,使我在与唐老鸭,米老鼠的游戏过程中掌握了一个奇妙的东西―国际象棋。”

当你初次接触国际象棋,你是否会被那造型古朴生动的大大小小的棋子所吸引,你是否像中了魔法似的置身于童话世界的小人国一样,那头上顶着十字架的皇帝,那漂亮而又威风的皇后,那高墙四耸的车和形象逼真的马,那披上圣衣圣帽的像以及矮矮的圆乎乎的小兵。是否让你有跃跃一试的冲动,是否让你从内心深处产生一股十分强烈的弈棋欲望,是否让你有想统帅两支“木头人大军”中的一支,并想战胜对方来显示自己的指挥才能,是否让你产生马上就想和小伙伴一起美滋滋地摆开战场杀一盘的感觉。国际象棋具有趣味性,按照特定的棋规弈棋,布阵、吃子、将杀、敌王等等。掌握这些内容的过程本身就给孩子们带来了相当大的成功感,同时棋势的变化繁复,不间断地把全新的阵势推出,又使孩子们产生程度不同的兴奋感.国际象棋的趣味性,能够促使孩子们在较长的时间内集中思考一系列与棋有关的问题,有助于孩子们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二)国际象棋具有竞技性,有助于刺激孩子们的竞争力

在国际象棋对弈过程中,得失胜败带来的欣喜与沮丧,强烈地刺激着孩子们的竞争心,促使着他们集中注意力去寻找更好的着法,争取最后胜利。我园幼儿王长红自从参加国际象棋活动以来,各方面有了飞速发展,首先对下棋产生浓厚兴趣,在老师的辅导和家长的陪练下成绩突飞猛进,从而赢得女子国际象棋冠军,从此,自信心提高了,荣誉感增强了,对自己有了一定的要求,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是我省幼儿组唯一的女子冠军。还有小棋手陈帅竹小朋友参加全省棋士等级赛每次都能名列前茅,但在一次参赛中却遇到年龄大的棋手对弈,他年龄最小结果输了4盘,心里很失落,新学期老师给予他鼓励和支持,在失利的情况下他没有中途退出,坚持下完,自信心明显增强,同时培养了克服挫折的能力。还有田晨小朋友连获三次冠军并晋升为三级棋士,他们多次参加大赛分别获奖,通过弈棋不仅培养了他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及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还提高了竞争能力,双方的协调能力和面对复杂局面的分析判断能力。还有张佳伟等小朋友升入小学后在比赛中连连获胜,使他们在小小年纪便体会到了胜负的感受,勤奋与懒惰的差别。长期积累的能量奠定了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品质,实现了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国际象棋具有娱乐性,有助于孩子们集体意识的形成

国际象棋是一种有趣的游戏活动,也是一种简便易学,行之有效的益智玩具,更是一种“准交际手段”。作为在启蒙教育中使用的一种益智玩具,国际象棋比之于其他国际象棋游戏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国际象棋的棋子造型古朴生动,棋子和棋盘的色彩鲜艳,这和孩子们熟悉的各种玩具具有相同之处,因而能够自然地唤起孩子们的亲近感,激发孩子们参与活动的欲望和兴趣。

启蒙教育的作用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中俄 铜管乐 启蒙 教育 比较 研究 宏观 微观 艺术 技术 素质 应试

铜管乐是典型的西洋乐器组,主要包括大号、小号、长号、圆号、萨克斯号等乐器。铜管乐启蒙教育是整个铜管乐教育的起步与基础。中俄铜管乐启蒙教育,分别代表着中西文化与中西音乐教育的主导思想与教育原则。对二者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找出中国在这方面的不足与差距,从而改革与提高中国铜管乐启蒙教育。

具体而言,中俄铜管乐启蒙教育的主要差异,可分解为以下三个层面进行系统化的比较研究。

一、宏观教育与微观教育

中俄铜管乐启蒙教育的第一大差异,是宏观教育与微观教育的不同,也就是说,俄罗斯铜管乐启蒙教育,是典型的西洋音乐的宏观教育;而中国的铜管乐启蒙教育,则是传统的微观教育。所谓“宏观”,“同‘微观’相对。源出希腊语makno,意为‘大’。后转化为前缀macro。宏观物体和宏观现象的总和。……在社会现象中,常与全局、总体同义。”[1]而所谓“微观”,“与‘宏观’相对。源出希腊语mikros,‘小’的意思。如:从微观考察。后成为前缀micro-,……”[2]

也就是说,俄罗斯铜管乐启蒙教育,多从全局出发,从大处着眼,囊括了铜管乐的概念内涵、音色特点、乐器功能,在整个交响乐队中的地位与作用等等。

而中国铜管乐启蒙教育,多从局部出发,从小处着眼,只强调铜管乐的特点(例如音响最强、音色高亢等),有时甚至只局限于铜管乐中的单件乐器。(如小号、大号、长号、圆号、萨克斯号等)的演奏,而忽视每件乐器与其他铜管的关系与异同、每件乐器在整个交响乐队中的地位与作用的教育。

从上述比较中可以得出结论:中国铜管乐教育的微观教育是无可厚非的,也是必要的,但略嫌欠缺,应当向俄罗斯铜管乐启蒙教育的宏观教育学习,从中吸收有益的成分,以充实自身,力求做到微观教育与宏观教育有机结合、完美统一、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艺术教育与技术教育

中俄铜管乐启蒙教育的第二大差异,是艺术教育与技术教育的不同,也就是说,俄罗斯铜管乐启蒙教育,凸显的是艺术教育;而中国的铜管乐启蒙教育,则突出的是技术教育。

所谓“艺术教育”,是包括铜管乐演奏艺术中的作品分析、理解(包括作品思想内容中的题材、主题、形象、事件、情感等与作品艺术形式中的体裁、结构、艺术语言、艺术手法、艺术风格等),乃至包括作曲家的生平简历、艺术道路、美学追求、思想等等的了解。换言之,这种艺术教育强调的“软实力”培养。

而所谓“技术教育”,指的是仅限于铜管乐某一件乐器的演奏技术上,例如小号的启蒙教育,主要重点就定位在小号的演奏技术上,包括小号的“断音奏法”(单吐法、双吐法、三吐法)、“按半键奏法”、“加用弱音器(con.sordino)奏法”、“号品装匣(Bellincase)奏法”、“泛音奏法”等等。

从上述比较中可以得出结论:中国铜管乐启蒙教育的技术教育,也是必要的,勿庸疑的。但又是不全面的、不完整的、有一定局限的,也应当向俄罗斯铜管乐启蒙教育的艺术教育学习,从中借鉴有益的东西,做到艺术教育与技术教育有机结合、完美统一,双轮驱动、比翼齐飞。

三、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中俄铜管乐启蒙教育的第三大差异,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不同,也就是说,俄罗斯铜管乐启蒙教育,强调音乐素质的培养;而中国的铜管乐启蒙教育,则强调考试、考级等应试教育。

音乐素质包括对音乐艺术的感知力、联想力、想象力、理解力、情感力、感悟力、创造力等等;而应试教育则主要是某件铜管乐器的演奏技术。

显而易见,素质教育培养的是铜管乐未来的演奏家;应试教育只能培养铜管乐的艺术匠人。

由上述的比较中可以得出结论:中国铜管乐启蒙教育更应当向俄罗斯的素质教育学习,着力培养学生的音乐艺术的基础能力,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重大转变,以此作为我国铜管乐启蒙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核心与关键。

综上所述,中俄铜管乐启蒙教育相比较,中国应当向俄罗斯学习的地方很多,我们必须全面借鉴,用以强壮自己。

参考文献:

[1]辞海[M]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P1218.

[2]同上.P971.

启蒙教育的作用范文第4篇

摘要:中国教育历史悠久,国学选修课《周易》中的蒙、观等卦,所论及到的我国早期教育的一些原理、原则、方式、方法等,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曾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其合理部分甚至对当今教育仍然有用。如春秋时期伟大教育家孔子的“有教无类”、“困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光辉思想,都直接或间接来自《周易》。

关键词:周易;古代教育思想;探源

中国教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源自何处?可以追寻到古老的儒家经典――《周易》。《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易经》六十四卦,乾、坤二卦之后,紧接屯、蒙,事出自然。天地乾坤生万物,万物初生受屯难,此时正处于蒙昧无知的浑沌状态,亟需启蒙教育将之引上正途。《易经》中的蒙卦,可以说正是为此应运而生,系统地阐发了我国朴素的教育思想。

蒙卦的卦辞为:“蒙,哼。匪(非)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告渎,渎则不告。利贞。”“蒙”,即蒙昧,“童蒙”是指蒙昧无知的幼童。这就是说,人类初生处于蒙昧之时,就应接受启蒙教育,这样才会通达顺利。不是我去求无知的幼童,而是无知的幼童求我。这就象占卜一样,第一次求占,给予告示,一而再再而三地求占,就是亵渎神灵,神灵就不再告诉。显而易见,这里是以求占做比喻,说明求教必须诚心诚意,不能三心二意,而且还必须主动求教。仔细体味卦辞的内涵,至少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人类初生时蒙昧无知,蒙昧无知的人接受教育,这样就会通达顺利,表明启蒙教育何等重要。二是受教育者要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应该诚心诚意,主动求教,这样必会通达顺利,表明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这里所涉及的教育原理正是我国古代早期教育乃至后来教育的一些基本原则问题。

再看蒙卦的爻辞: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这里的“发”,就是启发、启动、打开;“发蒙”,就是接受启蒙教育,开启智慧之门,而教育的方式也应该是启发式。此时蒙昧无知的幼童好比一匹野马,顽劣难驯,要用一些责罚犯人的方式,甚至不惜动用枷、锁等刑具,“痛加惩责,使知敬学”。实际上这里是指对“童蒙”要用一种严格管理的制度,这种制度在我国一直沿用了几千年,象以前的蒙学馆、私塾里的教书先生,手里拿着一把戒尺,对不用心听课的学生就打手心,这就是一种体罚学生的手段。解放后,国家教育部门制订了《学生守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废除体罚学生的行为,教育并督促学生自觉遵守,用以制约学生不良行为的发生。这比过去那种体罚学生的做法当然要文明得多,但作为规章制度毕竟还带有一定的强制性,这对于从严治无疑是必要的。另有一种解释,就是尚秉和先生在《周易尚氏学》中援引《诗・大雅・思齐》“刑于寡妻”等例,认为“刑”与“型”同,“刑人”就是“典型”。据此解释,这条爻辞是说,要利用典型来进行启蒙教育,以便使人知法守纪,免于犯罪;如果采用“用说桎梏”等暴烈方式并用过了头,则会适得其反,引来灾吝。所以,这条爻辞告我们,对于幼童的启蒙教育,要采取正反并用、宽严相济的教育方式,这才是正确的治学之道。

“九二,包蒙,纳妇吉,子克服家。”“包”:包容、广纳;“克”:治理。“包蒙”,是指接受教育的人要包括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人,甚至连女子在内,都要兼容并包,这才吉利。就象聚新媳妇,又象儿子代父治家,也同样吉利。这里实际上是借指所接纳的教育对象应当包容广大,包括女人在内,都要被纳入受教育者的行列,这就是后来孔子所提倡的“有教无类”。

“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这里是说,不要娶这样的女子为妻,因为她见了有钱有势的男人(金夫)就投怀送抱,贞洁不保,这种婚事是没有好处的。这里以娶妻作比,说明对启蒙教育者应该加以选择,如果接纳那种见钱眼开、不知廉耻的女子入学,那是没有什么好处的。言外之意,蒙卦注重德育,强调“蒙以养正”的道理。

“,困蒙,吝。”是说被蒙昧所困,必有悔吝。为什么会出现困蒙?因为是阴爻,离九二、上九两阳爻较远,所以处于阴气蒙蒙之中。这里暗示着由于教育环境差,或是缺乏明师施教,使启蒙教育处于艰难的境地,所以被困在蒙昧之中,得不到开发启蒙,这就是“吝”。正如《论语》所说:“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六五,童蒙,吉。”是说孩子的幼稚,为吉;幼童接受启蒙教育,也同样为吉。过了“”的困惑,进入“六五”尊位,就会变得谦逊待下,以“童蒙”自处,屈尊请教,甘心接受童蒙启发教育,自然无不吉利。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击”:打击、惩治。“击蒙”,就是施用暴烈过甚的方式去教育儿童。这里与“初六”爻辞“利用刑人,用说桎梏”相呼应,进一步说明:严于治校,严于施教,对受教育者严格要求,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必须严之有度,必须掌握好火候和分寸,切不可过激过头。如果“利用刑人,用说桎梏”等“击蒙”的方式而又使用不当,受教育者就会产生逆反心理,破罐破摔,不但不能将之培养成才,反而促之“为寇”。“不利为寇,利御寇”,实是教育的至理名言。就是说,我们的教育方式,不应利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盗寇,而应利于把他们培养成抵御盗寇的卫士。

纵观上述六爻,有五爻都讲到“蒙”:发蒙、包蒙、困蒙、童蒙、击蒙。发蒙是指启蒙教育,要用启发式开启智慧,不要用粗暴过激的方式对待学生;包蒙是讲教育的包容性、广泛性;困蒙是指教育条件不好或缺乏明师而使教育处于艰难的境地;童蒙是一种系列的正规教育;击蒙是指不能采取过激过头的教育方式,否则会适得其反。惟有“六三”爻没有讲到“蒙”,是说对那些道德品质不好的人不宜受教,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教育应注重德育。

除了蒙卦专论启蒙教育外,《周易》中还有一些卦对教育也有所涉猎。例如《观卦・象》曰:“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观卦・象》亦曰:“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意思是说,看到天的神秘规律从而春、夏、秋、冬四时运行没有差错,圣人就用神秘规律建立教化,天下人都能信服,先王也到各地巡视,了解民情,建立学校以教育民众。这里都强调“设教”,实为建立学校教育先造了舆论。

启蒙教育的作用范文第5篇

纵观一些经典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实录,发现有一共同点:一堂课的精彩之处出现高频率的瞬间,多是在抓住阅读材料对学生进行启蒙教育时。为此,笔者在阅读教学中开展了启蒙教育实践活动,一时间“启蒙教育”竟然成了阅读教学的点睛之笔。在此,我将结合实践中的点滴之感,抛砖引玉。一、启蒙教育在阅读教学中的特征启蒙教育,以前在阅读教学中多是处在无意识之中。有意识的在阅读教学中开展启蒙教育,在实践中发觉,它犹如给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方法和策略等注入新的血液。如:一是,可以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增设一个启蒙教育教学环节,丰富教学资源环境;二是,可以把启蒙教育作为了一个教学目标,对学生产生影响。1、启蒙教育在阅读教学中是课堂智慧的体现我想先用一个例子来加以说明。“自古无场外的举人”,“这是范进的格言”,前一句是《范进中举》一文中主人公范进说的一句话,后一句语文老师对同学们说的。这是笔者在读初中时,我的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讲的一句话。为什么多年前的一句话多年后还有学生仍旧记忆犹新与受用?这个案例实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所搞的启蒙教育,从中可以看出,启蒙教育在阅读教学中作为了一种新的精神生产,实是一种教育智慧,并以一些鲜活的“智慧”在影响学生的发展。2、启蒙教育在阅读教学中是灵感的闪现我还想用一个例子加以说明。如:“曹操是好人还是坏人?”《赤壁之战》一文的教学已进入了尾声,突然班上一个同学站了起来,向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于是我便抓住这一问给学生讲解:此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有关章节来改写的,公元208年的冬天,孙权手下的周瑜、黄盖等针对曹军的弱点,在赤壁用计打败了曹操。这是一个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曹操是好人还是坏人”,关于曹操的好人坏人之论,中国历史书中写到曹操是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伟大的诗人,他一生为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历来是不以胜败论英雄的,刘邦打败了项羽,谁能说项羽不是英雄。此时我又因势引导,提示同学们在课余最好阅读如《三国志》、《三国演义》等书籍,去了解曹操是好人还是坏人,以此最终完成了对学生这一问题的解答。从笔者的教学实例中也已感悟出,阅读教学中的启蒙教育是“教与学”灵感的闪现,关键在于要善于抓住能进行启蒙教育的契机!3、启蒙教育只是一个过渡,能及早的给孩子未来的发展导向。阅读教学中的启蒙教育,它能使学生产生出一种自觉,一种个人的内在性要求朝着某一方向发展的意识。如:我曾记得读初中时,我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讲“唐伯虎三点秋香”的故事,于是才有我以后在读师范时,在工作后,只要是能见到有与唐伯虎相关的书籍、资料、影片等,无不是如渴的去见识。阅读教学中的启蒙教育能启迪学生的兴趣与理想,具有发展性。启蒙教育只是一个过渡,能及早的给孩子未来的发展导向。二、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实践启蒙教育俗话说“师傅引进门,修行在自身”,如果我们的老师对自己的学生们连门都没有引进去,我想“修行在自身”的话就不要谈了。为什么有的学生会对阅读教学感兴趣,我认为是他在这门学科上遇见启蒙老师了,他的启蒙老师可能在你之前,可能就是你,是启蒙引导着他跨进了这门学科的门槛。用哲学理论的说法,事物的发展由外因和内因两种因素决定,那么启蒙对学生的学业发展来说,不就是一个重要的外因了。阅读教学中的启蒙教育,一种特殊实践活动,让我的教学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启蒙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1、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学生天生的好奇心是对对学生进行启蒙教育的基础。好奇心又是兴趣的先导,从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就要激发好奇心,从而使学生主动阅读,“迷”上阅读。为此,教师为学生选择的阅读教学内容必须是学生感兴趣的,是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教师要善于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兴奋点,并善于把学生自发的观察纳入到教师有组织的阅读活动中去。为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教师还要鼓励和接受学生的新奇想法和做法,并给予学生提供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如:教学中学生产生类似“曹操是好人还是坏人”的想法,学生有这一问,教师之我在教学中能够引起重视,并训练迁移,这样的阅读教学,学生不但在课堂上学到了书本上从没有的,更能给学生以后的学习导向,去找到自我需要的东西。课内与课外都是发展学生阅读兴趣的很好场所,那里有丰富的阅读材料,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想象、创造。从小培养的阅读兴趣会成为学生以后喜爱阅读的强大动力。可以说,阅读教学课堂中通过启蒙教育所培养起来的兴趣,对学生一生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2、多渠道地在阅读教学中开展启蒙教育活动在阅读教学中巧妙、灵活组织启蒙教育教育活动,如果教师能巧妙设计、有效组织教学活动,就能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主动性。例如,《琥珀》一文的教学,学生在教学中已明白琥珀化石形成的条件,作教师的我本给学生出了一个紧扣教材的提问:“给你松脂球,你能否将其变为化石?”班上同学们说不能时,作教师的我结合科技的发展提醒,就有同学回答到:“化石的形成要几千年,但这是常规。以前铁树要六十年才开花,如今的新科技不是让它几年就能开了吗,我今天还不能将松脂变成琥珀,明天也许我行,不是再需要万年,而是几年就能让松脂球变为化石。”我的阅读启蒙之花又还开到了课外,有不少的学生还真捡回了一些化石,着手研究了起来。就是这样的阅读教学课堂,学生正是在浓厚的学习兴趣的推动下,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之中。3、在启蒙教育中创设愉快宽松的阅读环境在学生回答课堂问题时,教师创设愉快宽松的阅读环境,是寻求学生的真实认识及其来源的源泉。如:《理想的风筝》一文的教学,教师提问:作者为什么只要春天一到,就想到了刘老师?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教师有意启蒙,就有了这样的答案:也许是作者因春天来了,通过燕子飞回,由燕子而想到了刘老师的那两只双飞的燕子风笋,想到了刘老师的高大形象。老师,我长大了也要当一名向刘老师那样的爱护学生,爱护生活的教师。在启蒙教育中创设愉快宽松的阅读环境中可以看出,学生会根据自己对阅读材料的真实感受做出回答和解释。因此,在启蒙教育中创设愉快宽松的阅读环境,才能尊重和接纳每一个学生的观点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