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青少年心理服务

青少年心理服务

青少年心理服务

青少年心理服务范文第1篇

(一)公共图书馆

国际图联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年联合颁布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发展指南》给出了比较正式化的表述;它侧重法律的界定,讲究措辞,例如:公共图书馆组织支持者的构成:社区/地方、地区或国家政府,或者一些其他社区组织支持和资助的机构,受益对象不受种族、国籍、年龄、性别、宗教信仰、语言、能力、经济和就业状况或教育程度的限制。

(二)公共图书馆针对青少年和弱势群体心理引导服务

公共图书针对青少年和弱势群体心理引导服务是公共图书馆运行和服务的模式或机制。公共图书馆针对青少年和弱势群体心理引导服务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公共图书馆独立或通过合作方式提供的图书馆服务的综合。公共图书馆服务体所有公共图书馆加上任何形式的合作平台形成的非营利性的、实现资源共享,传播先进文化,以保障大众基本文化需求的社会公共文化针对青少年和弱势群体心理引导服务。

二、我国公共图书馆针对青少年和弱势群体心理引导服务建设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自从党中央、国务院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启动以来,公共图书馆这一重要载体的建设受到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2012年2月《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全面落实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总体部署,确立了到2015年,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进一步明确了以公共图书馆为依托的一系列加强文化建设的措施。国家图书馆与省市、县公共图书馆四级服务网络框架构成进一步完善;公共图书馆针对青少年和弱势群体心理引导服务正在进一步激活,我国各地公共图书馆针对青少年和弱势群体心理引导服务建设十分活跃。

三、我国公共图书馆针对青少年和弱势群体心理引导服务问题

(一)资源发展不均衡问题制约公共图书馆服务体推广延伸

城乡之间呈现出利益上不均衡、发展机遇不公平、生存环境反差大的严峻现实,给国家公共图书馆针对青少年和弱势群体心理引导服务构建冲击很大,东西部之间,在西部公共图书馆服务重视程度最低,相关投入少,经费严重不足,甚至有些地区公共图书馆平均建筑面积还不足国家规定的达标面积三分之一。公共图书馆针对青少年和弱势群体心理引导服务严重失衡。与东部发达地区的人均读者数量相差近30倍。不利于公共图书馆针对青少年和弱势群体心理引导服务的建设和完善,给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带来了困难。

(二)缺乏完善的法律规范保障

由于我国全国性的“公共图书馆法”的欠缺,地方的公共图书馆条例,还在实践论证的不断摸索阶段,对建设公共图书馆针对青少年和弱势群体心理引导服务各个方面都没能明确规定。各地区各级公共图书馆的发展也极不均衡,这都是由于现有的保障机制不完善而导致的结果。公民文化权利意识淡薄,很多人不清楚自己应该享有哪些文化权益,一些领导干部也无视公民的文化权益,忽视自己的职责,但是由于现有文化服务需求表达机制不健全导致公共文化决策机制的失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能充分体现民愿,一部分公民的文化需求难以实现。

四、对我国公共图书馆针对青少年和弱势群体心理引导服务价值体现建设几点建议

(一)加大公共图书馆心理引导服务的推广力度

公共图书馆针对青少年和弱势群体心理引导服务建设和完善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服务于广大市民,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广大市民的科技文化知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推广和宣传公共图书馆及针对青少年和弱势群体心理引导服务应该由政府有关部门来主导,利用电视、电台、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多种方式来宣传公共图书馆针对青少年和弱势群体心理引导服务的社会地位、职能,加深广大市民群众对公共图书馆及其针对青少年和弱势群体心理引导服务的认知和理解。各级公共图书馆也应该利用各种媒介介绍该馆的基本情况以及进行查阅、借还的方式方法,加强广大市民群众对公共图书馆情况的了解,方便其进行图书资料的查阅。

(二)建立制度保障机制

图书馆公共服务政策应在在各项公共服务上建立操作性强的标准化细则,一个系统的公共服务政策步建立和完善服务规范、质量标准和行业自律机制,是公共图书馆保持持久活力的重要保障。他要求工作人员不断提高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切实有效的建立一个对图书馆的服务进行监督的平台,促使图书馆服务更好的开展,增强可操作性。我们应该不断的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根据我国国情,我国图书馆自身特色,建设共性与个性并存的图书馆公共服务政策,从而为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三)坚持科学发展的统领作用

要根据实际发展的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广大市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变化,适时地调整各馆之间的资源配置、图书馆规模。优化公共图书馆针对青少年和弱势群体心理引导服务结构。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地开展建设和完善工作;加大对公共图书馆针对青少年和弱势群体心理引导服务的研究力度,充分发现和改善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保证公共图书馆的运行经费,维持和逐步改善公共图书馆的环境和配套设施;要出台相关扶持政策,给落后地区适当的政策倾斜,加大公共图书馆的推广力度,扩大公共图书馆普及。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公共图书馆针对青少年和弱势群体心理引导服务。

努力做到公共图书馆针对青少年和弱势群体心理引导服务人的和谐,物的和谐,环境的和谐。

青少年心理服务范文第2篇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丽水市12355青少年服务台正式开通仪式。借此机会,我代表市政府向12355青少年服务台的正式开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所有为12355服务台建设付出辛勤劳动的志愿者、配合单位和团干部们表示亲切的问候!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其素质和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未来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影响到未来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而衡量他们素质和能力高低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心理健康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开放的不断扩大、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所有制结构、社会组织、经营方式、就业方式以及人们的思想等都出现了多样化。这些多样化也必然会反映和影响到各个学校和青少年。目前在青少年成长中确实存在不少问题,诸如学习负担过重、心理压力过大、恋爱低龄化、沉迷网络、犯罪低龄化、合法权益被侵害、农村留守孩子问题、教育均等化等等,由这些问题又引发出诸多社会问题。可见青少年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加强对大学生、青少年健康心理的塑造、健全人格的培养、维护其合法权益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下发以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加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力度,各相关单位、各级共青团组织也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广泛开展青少年维权活动,为未成年人和青少年权益保护做了大量具体的工作,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

丽水市12355青少年服务台的开通,是我市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一次重要实践,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工作的一次全新探索和有益尝试。同时也为共青团组织更好地服务青少年、服务社会提供了有效载体,搭建了信息化的服务平台。

我希望全市各级团组织要以12355青少年服务台开通为契机,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整合各方资源,加大我市青少年权益保护的工作力度,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更加宽松、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氛围。各新闻媒体、单位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方式,宣传报道12355青少年服务台的具体职责、服务内容和服务流程,宣传报道12355受理的青少年反映的普遍问题以及社会关注、家长关心的热点问题,不断扩大服务台的影响力和覆盖面,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参与热情,在全市上下营造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浓厚氛围。

二要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合力。共青团组织、市教育局、关工委等单位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和联合,有效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动员更多热心青少年事业的专业人士参与到青少年维权服务工作中来,不断充实服务力量,壮大工作队伍,为12355青少年服务台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工作保障。同时,也希望各相关单位关心、支持共青团的工作,关心支持12355青少年服务台的各项工作,为服务台更好地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要深化机制建设,提高水平。团市委要加强12355青少年服务台的机制制度建设,完善组织机构,健全规章制度,创新工作方式,逐步建立健全12355青少年服务台长效运作机制。加强对志愿者的日常培训和管理,不断提升专业服务质量,凝聚更多的志愿者为青少年提供服务,使12355真正成为广大青少年的“连心桥”、“开心锁”。

四要完善服务功能,办出特色。服务台要围绕青少年的自身实际,拓展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方式,当前要着力实施热线电话,并尽快使热线接听规范化、面询服务扩大化。同时,要针对部分学生网络依赖、青春期性教育和在校学生打工期间的权益受侵害、青年就业等一些热点问题,开展重点调研,并设计制作丰富多彩的服务栏目,如专题讲座、专业咨询、交流心声、案例分析、现象点评等等,力求把服务台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成全国的样板服务台。

青少年心理服务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与特定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在中国外生后发、政府主导的社会工作发展模式下,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关键在于从内部挖潜,探索一条既符合本土现实条件和实际需要,又充分吸收国际社会工作先进经验的内生性发展道路。武汉市友谊青少年空间在资源的利用和整合、空间会员的自主管理、文化传统的融汇、志愿团队的组织和发展、社会工作者工作经验的继承和转换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青少年空间项目的进一步推广需要在集中挖掘重点资源、完善会员激励制度、创新传统文化濡化的形式、开展系统的志愿者培训、加强文化对话与交流等方面寻求突破。

社会工作本土化问题一直是制约中国社会工作向纵深发展的瓶颈,围绕此问题一直有过很多学术上的争论,有从制度上的考虑、文化价值观的培育、社会工作教育的创新等观点,但如何通过一种新的社会工作机构形式的引入来实地探讨由此获得的成效及其发展路径仍然是社会工作本土化进程中值得关注的话题,香港青少年空间的引入及推广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个案。

一、青少年空间项目在全国的发展现状

青少年空间是针对青少年而设、面向社区的公益性活动场所,它根据青少年的多元化成长需要,为青少年及家长提供专业化、社会化、个性化的服务。经过几十年的实践,青少年空间在香港取得很大成功,成为青少年社会教育的典范。2007年4月,中国青少年宫协会与香港青年协会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推广一项名为《设立社区青少年空间 扶助新一代健康成长》的试点计划,目的是在全国的青少年社会工作领域中,引入“服务”的概念和经验性有效的运作模式,于社区设立青少年空间,提供成长辅导、学习支援、升学就业和义工参与等多元化培育服务,进一步强化为青少年服务的功能,辅助内地青少年解决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协助他们健康成长。从2007年始,青少年空间项目先后在武汉、杭州、海宁及成都设立了12个试点,成都市于2008年12月在锦江区、双流县、武侯区、温江区挂牌成立4个青少年空间,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共青团协调管理、专业团队承接的模式发展青少年公共公益服务。浙江省于2008年8月在杭州市下城区长庆街道和海宁市硖石街道先后建成2个试点,其特色是街道出资、市财政定额补助、共青团和街道联合管理,青少年空间的性质暂定为市财政定额补助的事业单位(或参加社团法人登记)。武汉市自2007年以来,积极借鉴香港的成功经验,按照“先期试点、适时推广、规范运作、管理有序、整合资源、突出实效”的工作思路,根据“统一标识、统一外部形象、统一管理模式、统一师资力量、统一核心活动项目”的“五个统一”标准,在5个中心城区和1个远城区试点建设6个青少年空间,还有2所正在筹备之中。2009年5月,武汉市成立性质为群众性组织、由团市委和市民政局联合管理的青少年事务工作委员会,将各个青少年空间纳入委员会的管理体系之中。

我国采取的“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策略促使我们从外部寻找解决问题的经验,在将香港社区青少年服务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引入内地的过程中,如何在政策、文化、社会制度等方面找到外生后发的社会工作同本土问题的结合点,一方面需要政府的主导和支持,另一方面需要从事社会工作的职业群体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和能动性。两年以来,青少年空间项目得到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除了提供场地及财务支持外,更一直积极探索青少年空间的管理模式和工作策略,对推动内地社会工作及青少年服务有着深远影响。体制上政府主导、社会化运作,方式上教育与服务并举,强化服务,充分发挥青少年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这是目前青少年空间项目试点建设经验模式的雏形。

作为主导的政府在给青少年空间提供不可或缺的资源支持的同时,需要对青少年空间进行服务过程和服务效果的考核。资源提供上,在体制转轨的中国,社会对社会服务的有效需求与社会工作者及其资源的供给存在巨大差距。管理运行上,从管理到服务的行政机制的转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对青少年空间有效的考核标准暂未形成。综合资源提供和管理运行两方面的困境,政府在发展青少年空间项目时在长期内可能存在资源供应不足、管理方面“越权”、体制不健全等缺陷。因此,青少年空间能否在管理体制、运营模式和服务成效上取得进一步突破,成为中国社会教育服务体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取决于青少年空间从内生性的问题出发,通过内部挖潜创设一种适应于社会工作发展的有利环境。本文从青少年空间项目在全国的发展现状入手,通过分析友谊青少年空间的内生性发展经验,为青少年空间项目的进一步推广提供路径选择。

二、友谊青少年空间的内生性发展经验

友谊青少年空间于2008年6月1日建成并投入运营,位于武汉市江汉区青少年宫内,建筑总面积1040平方米,辐射社区多为老城区开放式社区,呈现“三多一少”的特点,即老旧房屋多、小商小贩多,流动人口和下岗失业人员多,可发展和利用空间少。因此可辐射范围内青少年需求情况也较复杂,一些社区单亲家庭子女受到父母离异的影响,身心疲惫无心学习;有些孩子由于家庭贫困,厌学情绪较浓;有的完成国家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后就一直闲散在家,成为三失青年(失学、失业、失管);有些家长为了生活疲于奔波,无心管教子女,任由其自生自灭。

友谊青少年空间按照公益普惠的原则每天定时开放,并由三名社会工作者负责引导、管理,为青少年及其家长提供游戏娱乐、兴趣学习、拓展训练、社区参与等9大类15项活动,帮助青少年解决成长过程中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压力、困难和问题,使之成为青少年学习的加油站、心灵的后花园、时间的实验室、快乐的发源地。友谊青少年空间一方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政府主导模式下的资源优势开展活动,一方面争取职业自主性,克服政府统一管理模式下的体制限制,走出了一条既符合本土现实条件和实际需要,又吸收了香港青年工作先进经验的社会工作内生性发展道路。

(一)多方面整合和利用资源,致力空间的长足发展

新时期青少年的多元化需要完善的社会服务,而全方位的社会服务以雄厚的资源作后盾。由于福利资源的提供具有一定的刚性,政府对青少年空间的财政支持必定存在一定限度,既能保证青少年空间的公益性,又能充分调动青少年空间整合多方资源的自主性,不至于造成巨大的财政负担。友谊青少年空间在资源获取上探索出了一条立足社区、注重多元优势的整合模式,主要体现在整合家校资源、社区资源、公共资源和企业资源方面。

第一,整合家校资源。家庭和学校是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在重视血缘关系的中国社会,家庭在其功能逐渐弱化的现代化潮流中仍然在青少年的抚养和教育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青少年空间与青少年集中的学校加强合作则可以提高服务的效率和覆盖面,通过有效利用学校的教育和其他资源以降低运营成本。在整合家庭资源方面,友谊青少年空间做了如下尝试:首先,注重家长辅导,为存在诸多教育困扰的家长提供咨询服务,对教育方法不当的家长提供跟踪服务,以期改善亲子关系,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和生活氛围。其次,以公益项目为主,辅助以少量低收费项目运营。对一些成本较高的项目,鼓励家庭自备活动材料,既能保持青少年空间项目的公益性,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持运营成本。再次,培养家长领袖,发展不同家庭的父母间的互助精神,鼓励家长参加志愿服务。在整合学校资源方面,友谊青少年空间重点关注附近地区以外来务工子女为主体的某初中,并与之发展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该初中教育资源相对缺乏,很多学生受到不良家庭环境的影响存在行为偏差,而青少年空间的服务理念则为该校校长所认同并在教师和学生中大力发扬。友谊青少年空间举办大型活动一般会与该校联系以增加活动的“人气”,该校则负责组织学生并由老师带领参加活动,这样既减少了活动宣传费用,又能在教师的帮助下保证学生参加活动的人身安全,还能使学生“名正言顺”地参加活动。

第二,整合社区资源。武汉市青少年社会服务项目体系包括两大体系,一是对违法犯罪青少年进行社区预防和社区服务的项目,二是对一般青少年开展的社区青少年学校服务项目、“小时候”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项目以及青少年空间的试点项目,因此,青少年空间项目作为武汉市青少年社会教育体系的一部分,拥有强大的外显或潜在的社区资源。友谊青少年空间一方面借助社区青少年学校,扩大服务阵地和服务规模,一方面充分利用空间主任在担任某社区党支部书记时积累的社会资本,争取社区居民对空间活动的支持,促进社区居民参与空间服务,充分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和潜能,发挥了社区内的非正规支持网络在空间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整合公共资源。公共资源的对于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意义是我国政府主导的社会工作发展模式及国家保障公民权利的公共责任决定的。友谊青少年空间一方面进行活动策划,向未成年人社会教育活动指导中心申请活动经费,一方面借助武汉市“小时候”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扩大活动影响。“‘小时候’公司是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产物,从职能部门体系看,“小时候”项目形成了相互协作、共创共建的特点。如市教育、民政、文化、公安、妇联、新闻媒体等联动协作,开展了系列丰富多彩的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1]小时候文化传播公司拥有强大的资源优势,在服务理念、活动目标、服务项目等方面与青少年空间有很多相似之处,因而成为友谊青少年空间强有力的合作伙伴。

第四,整合市场资源。“市场资源指是指营利企业可以提供的服务资源。”[2]市场资源虽然庞大,但是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建立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如何挖掘潜在的市场资源以满足巨大的公共需求是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共同的难题。友谊青少年空间在整合市场资源方面的有益尝试是通过打造服务品牌实现的,例如,在“小脚丫·走武汉”系列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受到媒体的关注后,可口可乐公司主动联系到友谊青少年空间,希望能够与空间建立合作关系。该公司为该活动赞助了活动器材并承担了活动宣传费用,并诚邀空间组织青少年会员集体参观可口可乐公司。

(二)推行青少年空间会员自主管理,培养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青少年空间的针对青少年及其家长建立会员管理制度,以增进会员对空间的归属感,让空间社工在了解会员背景资料的前提下全面、及时了解会员的成长需求以提供恰当的服务。会员管理制度应具备合理性、权威性、有效性、可操作性和延续性等特征,一方面规范会员行为,限制空间部分活动的参与人数,使其爱护空间设施,遵守空间规则,一方面培养会员对空间的归属感,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及家长成为空间会员,增加其义务参与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在设置会员制度方面,各个青少年空间都尝试在引入香港经验的同时结合地区特色实现制度创新,如成都武侯区玉林青少年空间对会员实行积分制管理,会员通过参加扫地、擦桌子等义务劳动赚取积分,然后用积分换取参加活动的机会,以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而友谊青少年空间的会员管理制度最大的特色在于引入赋权理论,实现会员自主管理,在不断强化会员的责任意识的同时,使社会工作者与会员建立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培养会员遵守空间规则和参加义务劳动的自觉性。

友谊青少年空间会员管理方面的自主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设置空间管理员岗位,制定时间安排表,由青少年、家长或大学生会员轮流“上岗”,把部分会员管理权移交到空间管理员手中。其二,鼓励和引导会员自主建立社团,自由开展活动,开发青少年的兴趣爱好,培养青少年的群体归属感,达到挖掘潜能、提升能力的目标。

(三)融汇文化传统,为社会工作本土化奠基

青少年空间项目在大陆的发展方向是用新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手法补充传统青少年教育的不足,使之成为青少年社会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青少年空间的母体是香港青年空间,其服务理念、工作方法和服务项目很大程度上借鉴了香港的成功经验,然而香港与大陆在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人们心理特征等方面有诸多不同,香港成功模式在大陆并不具有普适性。因此,友谊青少年空间将文化传统与专业体系相融合,集中优势资源和空间特色重点打造了两大服务品牌,即“心语室”和“小脚丫·走武汉”系列活动。

“心语室”的服务理念结合了个案工作技巧和实际社会工作经验,是既符合本土实际需要又吸收了国际社会工作先进经验的社会工作本土化成功案例。该空间的空间主任是武汉市首个社区心理咨询室的建立者,多年的实际社会工作经验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使其心理辅导具有很强的适用性,而香港挂职培训、专业培训等经验使其将现代社会工作观念和技巧融入到服务之中。而空间另外两名经过社会工作本科教育的专业社工,在开展心理辅导时则拥有知识技巧的优势。

“小脚丫·走武汉”系列活动则是用新的专业手法向青少年传输中华传统美德的典范,通过组织青少年参观武汉市的名胜古迹,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和人际交往能力,促使其在开拓视野、增长知识。该品牌活动在活动资金上,选择免门票的参观场所,参加活动的青少年自备车费,以最大限度地节省成本;活动安全上,选择武汉市区内的名胜古迹,活动时间均不超过一天,每个青少年由其家长或志愿者一对一全程看护;活动方式上,引入历奇游戏、小组工作的工作技巧,寓教于乐,吸引青少年自助、自主地参与其中,活动成效显著,体现了挖掘潜能、参与、发展性的助人观念等社会工作理念。

(四)发展志愿团队,促进社会认同

青少年的需求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决定了青少年空间服务项目设置具有全方位、多层次的特点,同时政府和公众的高期待及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的滞后也使得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必须重视志愿团队的建设。社会工作者队伍的建设如果囿于行政编制的局限,非但青少年空间的发展将止步不前,青少年及公众社会参与的热情和自治意识也可能受到损伤。友谊青少年空间在开展活动一方面在会员中发展志愿团队,一方面与高校保持密切联系,参加和指导社工专业学生组织的专业实务活动,发掘潜在的大学生志愿者,并力争获得社会工作教师和学者的支持。

友谊青少年空间成立了青空志愿者联盟,其成员根据自己的服务意向自由组成服务小组,目前已建立“护绿小卫士队”、“爱心传递员”等服务分队。该空间还将青空志愿者联盟交给某大学的社会工作协会管理,一方面给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提供了开展专业实务的机会和自主权,一方面减轻了社会工作者的工作负担,丰富了活动内容和形式,提高了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此外,青少年在青空志愿者联盟中增加了义工参与的机会,逐渐培养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体现了助人自助的社会工作理念。

友谊青少年空间在发展志愿团队,鼓励志愿者为青少年空间作贡献的同时,还注重对志愿者的回馈和精神奖励,如在运作资金中拿出一部分资助贫困的志愿者学生,充分体现社会工作的人文关怀。志愿者团队的建立和发展体现了“参与”、“助人自助”等社会工作理念,给了各个年龄群体参加社会服务、体现个人价值的机会,有助于青少年空间取得广泛的社会认同和建立相互关怀的社会氛围。

(五)继承和转换工作经验,促进职业认同

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政府提供了岗位设置、专业培训,并且在增进社工间的沟通交流、精神层面的鼓励方面做出一定努力,然而明确的岗位职责、合理的薪酬制度短期内无法确立,社会认同低、资源缺乏、人力不足、工作的过渡负荷等种种考验使得社会工作者对前途充满不确定性,人员流动性高,随时可能遭遇“职业耗竭”的侵扰。“社会工作者所面临工作压力的独特性,使得社会工作者自身成为职业倦怠的易感人群。我国社会工作现行的城市已经发现社工职业倦怠加剧的状况。”[3] 友谊青少年空间主要通过继承和转换工作经验的方式,提升职业认同,预防职业耗竭。

友谊青少年空间拥有三名社会工作者,均为共青团武汉市委统一招聘选拔,一名拥有丰富社区工作经验,其余两名则接受了社会工作本科教育。空间主任基本都是有实际社会工作经验的人员担当,他们中有的原本从事社区工作,有的原本是街道的青教干部,他们宝贵的工作经验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友谊青少年空间的成长。他们一方面用优质的服务和勤恳的工作态度争取服务对象和资源提供者的肯定,争取职业自主性以维护专业价值,一方面联合老组织,与民政部门、居委会加强合作,将专业技巧与现成的、卓有成效的工作方法相结合,提高服务效率,增强专业价值、知识和技能的适用性。

三、青少年空间内生性发展的路径选择

在同等条件下,社会工作者只有使其服务的“性价比”取得优势,才能使其独立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逐渐得到政府和社会的认同,进而才有资格要求取得专业特权含义的专业地位。由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和香港青年协会共同引进的青少年空间项目正处于试点运营阶段,来自香港的服务理念、服务手法在融入本土的过程中必然存在一定的冲突。友谊青少年空间在本土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也是整个青少年项目进一步推广的障碍,青少年空间项目的内生性发展需要在集中挖掘重点资源、完善会员激励制度、创新传统文化濡化的形式、开展系统的志愿者培训、加强文化对话与交流等方面寻求突破。

(一)深入挖掘重点资源,多方面争取政府支持

社会服务的巨大需求和服务资源的相对短缺之间的矛盾使得众多学者普遍强调社会工作者的资源整合能力,友谊青少年空间全方位整合和利用资源的思路虽然短期内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民间资源供应具有不稳定性,具有公益性的社会服务不可能将其作为主要来源。且社会工作者的核心任务是开展社会服务,一味追求多渠道获取资源极大地耗费了其工作精力和时间,最终损害的还是青少年服务对象的利益。

“资源是社会工作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落实互助责任、提供多元服务的基础。公共资源是政府可以提供的资金或非资金资源,是社会工作的关键资源。”[2]。社会工作作为公益性行业,其发展离不开政府提供的资源支持和制度保障。青少年空间项目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多方面争取政府支持,而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发扬青少年空间的主观能动性。

青少年空间可以从以下方面争取政府支持:第一,制定科学的活动方案,创造品牌服务项目,促进政府购买服务;第二,参与制定和贯彻社会政策,以有效建立满足青少年需求的长效机制。第三,开展实务研究以有效影响政府决策、提高专业服务水准。第四,以专家身份向政府部门、有关机构和公众提供咨询意见,增强社会工作的专业影响力。这要求社会工作者具有独到的政策眼光、敏锐的觉察力与专业的批判精神,还需要较高的知识水平和丰富的实务经验。

(二)完善会员激励制度,增加对会员管理能力的考核

友谊青少年空间将“赋权”、“增能”、“参与”等理念引入空间管理制度,强调会员的自我管理,以培养会员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会员自主管理的初步尝试在培养会员遵守空间规则和参加义务劳动的自觉性、减轻社会工作者的工作负担等方面值得借鉴,然而会员的自主管理权一旦“越位”,一方面可能造成青少年空间管理上的困难和组织上的松散,另一方面也可能忽视了会员的能力培养和真实需求,使得他们在自主管理中缺乏有效引导,丧失对青少年空间的归属感和信任感。

青少年空间的会员自主管理制度以相应的会员激励制度和针对管理能力的考核制度为支撑,才能实现有效的会员管理。一方面必须科学评估会员的需要,完善会员激励制度,激发会员自主管理的积极性,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另一方面增加对会员管理能力的考核制度,控制会员的自我管理权限,提高会员充当空间管理员的门槛,注重对会员管理能力的培养和考核,促进会员在自主管理的过程中提升能力和获得自我认同。

(三)创新传统文化濡化的形式,健全活动评估体系

在全球化背景下,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出现了青少年传统文化濡化的“文化断裂”,面对纷繁复杂的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和挑战,友谊青少年创造了“心语室”和“小脚丫·走武汉”系列活动两大服务品牌,在有效融合了文化传统与专业体系,在被家长、学校和政府普遍认可的同时,也存在不能充分满足青少年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的弊端。活动评估体系的落后导致目标模糊不清,难以体现青少年的真实需求,例如,在“小脚丫·走武汉”系列活动中,“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怀”的活动目标过于抽象,导致活动效果只能通过图片资料和社会工作者相对抽象的总结报告加以体现,并且这一目标很难调动青少年的参与兴趣。青少年空间若要得到进一步推广,就必须在服务方式上体现其优势,以新型文化传播形式使青少年更好地接受中华优良文化传统的熏陶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通过健全活动评估体系促使服务配合青少年实际需要。

第一,创新传统文化濡化的形式,增强青少年学习接触和认知自身文化的自觉性和信心。现存的文化传承有说教、榜样教育和宣传教育等主要形式,忽视了青少年与成人世界的互动参与和自觉探索学习的主动性。青少年传统文化素养下滑和教育效果的弱化反映了文化传承形式需要革新。“在外来文化面前,传统文化面临着如何生存、发展和创新的问题,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继承与发展的过程。”[4]青少年空间应深切把握新时期青少年的心理和思想特点,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拉近青少年与传统文化的距离,切实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

第二,健全活动评估体系,促使服务配合青少年实际需要。完整而系统的活动评估体系包括明确具体、可量度、可达成的活动目标和考核标准,一方面有助于全面地认识和了解案主的问题和需要,促使服务配合社区和服务对象的需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提升专业水平,令社工开展服务有明确的目标,有助于社会工作者之间相互合作和总结经验。另一方面能明确活动效果,以争取更多的政府支持。以问卷调查和回访等方式将青少年作为评估的主体之一,也有助于其参与积极性和主人翁意识的提升。

(四)针对志愿者开展系统培训,提高志愿服务的社会效应

青少年空间社会工作者的数量少和工作负担重的矛盾使得发展志愿团队成为必然选择。友谊青少年空间的志愿团队分布在各个年龄群体,既扩大了服务的规模和覆盖面,减轻了社会工作者的工作负担,还能有效满足青少年的成长需求,又给了社会人士回馈社会的机会,因而获得了良好的社会认同,然而其发展志愿团队的具体做法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志愿者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服务质量及社会效应;其次,志愿者因缺乏有效引导,服务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在志愿服务中缺少收获感,因而志愿者流动性很大。

开展系统的志愿者培训、建立有效的嘉奖制度、培养志愿者领袖等措施能起到突破青少年空间在建立志愿者团队方面的局限性,提高志愿服务的社会效应。对志愿者开展系统培训,有助于志愿者内化服务的先进理念,在服务中学习和进一步发挥学习效果,提高志愿者的服务水平,增强服务收获感。青少年空间可以尝试用志愿者聚会、服务检讨会、有效的服务证明、车费补贴等多元化的嘉奖方法代替口头表扬的单一嘉奖方式,维系志愿者与机构的关系的作用,提高志愿者参与服务和开展长期服务的积极性。通过培养志愿者领袖,引导志愿者领袖开展志愿者培训,则能使培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加强文化对话与交流,加速社会工作本土化进程

友谊青少年空间的社会工作者由有实际社会工作经验和接受了社会工作本科教育两部分人组成,这一人员构成有助于工作经验的继承和转换,起到提升职业认同,预防职业耗竭的作用。然而,“早期的从业者要求和被要求开展社会服务,并不代表自身已经具备了社工的自治和素质,以及价值的内化。”[5]实际社会工作者在运用原本有一定成效的工作经验开展青少年工作时,可能存在闭目塞听、盲目排外和固步自封的现象,而接受了西方理论教育的社会工作者又可能存在全盘西化的倾向。

单纯通过空间内部工作经验的积累和交流不足以满足青少年空间项目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强文化对话与交流,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的助人方法,吸收和借鉴西方社会工作的经验和理论,融汇中外文化之精华,把握本土与外来文化的结合点,提升社会工作者自身的职业认同感,“在挖掘本体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倡导多元宽容以及文化理解,在对文化的普遍价值及共同性的精神追求中,以及对文化的独特价值及共同性的精神追求中,培育文化的个性,实现文化的发展。”[6]具体而言,各青少年空间应加强与本地乃至全国青少年空间的合作交流,加速经验积累和相互借鉴,同时注重与香港同行的沟通,学习先进的工作经验,培养自主学习和总结反思的能力,将知识转化为专业素养,加速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进程。

四、结语

青少年空间项目在全国的试点建设是中国外生后发、政府主导的社会工作发展模式的典型例子,其本土化发育程度和职业化发展速度能否满足社会的巨大需求对中国未来社会工作发展的意义重大。该项目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于从本土化的内生性问题着眼,增强专业化服务,进一步拓展社会化资源,增长自身发展的潜力,发现和延伸专业社会工作同本土性社会工作的亲和性,创建符合中国社会需要的社会工作模式。

青少年空间项目要实现在全国进一步推广的目标,需要政府和空间自身共同创造条件,而青少年空间的自我培育是该项目本土化发展的根本。对于作为主导者的政府而言,应尽可能对青少年空间“放权”和“充权”。“放权”是简化行政监管职能,“充权”是通过建立有利于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的资金投入和分配机制,充分调动青少年空间开展项目运作和计划实施的主观能动性;其次,各职能部门应该协同建立一个促进社会工作发展的统一的政策体系。对青少年空间而言,应加强社会工作职业化的自我培育,通过组织和扩充中长期志愿者服务以及自助服务,扩大社会工作服务的受众范围,促进社会认同,催化NGO和NPO的产生和发展,为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培植土壤。而社会工作者应该认真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转型期社会体制和多元价值观交织影响下的助人活动。

友谊青少年空间作为青少年空间项目中的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其内生性发展经验有其借鉴意义,而存在的不足代表了全国各青少年空间在运营过程中的普遍困境。具体而言,友谊青少年空间在资源的利用和整合、空间会员的自主管理、文化传统的融汇、志愿团队的组织和发展、社会工作者工作经验的继承和转换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青少年空间项目的进一步推广需要在集中挖掘重点资源、完善会员激励制度、创新传统文化教育的形式、开展系统的志愿者培训、加强文化对话与交流等方面寻求突破。

总之,作为专业助人事业的青少年空间项目,应自觉探索适应中国人思维特点的价值观体系,继承和发展政府以往成功的救助经验,满足新时期青少年的多元化需求,形成社会工作的专业亮点,以期顺利嵌入中国转型期的社会制度,突破社会工作“行政化、非专业性”的发展困境,在已有的庞大的青少年社会教育体系中体现其独特价值和存在意义,成为作为一般性助人事业的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李晓凤.武汉市青少年社会教育经验模式研究——从青少年社会服务的角度.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第12期,P26.

[2]顾东辉.公共财政: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资源.新资本,2007年第1期,P83.

[3]沈 黎.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倦怠:国际研究与经验启示.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P31.

[4]黄高锋.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文化挑战与对策.青年探索,2009年第3期.P80.

青少年心理服务范文第4篇

一、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切实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首要政治任务,切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团员意识教育结合起来,坚定广大青少年的理想信念。

1、坚持不懈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构筑青年一代的精神支柱。根据不同青年群体的特点和不同领域、不同战线实际,改进学习方式,创新学习载体,拓展学习途径,通过开展各类学习、宣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的活动,切实把广大团员青年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团的各项事业上来,把团员青年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引导到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任务上来。

2、切实加强和改进以未成年人为重点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深入贯彻中发[2004]8号、16号文件,X团联[2004]14号文件精神,坚持实践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充分发挥团队组织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教育引导青少年成长成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一是加强服务未成年人工作的品牌建设。立足“党政所需,未成年人所求,团队组织所长”,以“五·四”运动86周年、“一二·九”运动70周年、长征胜利70周年和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为契机,通过开展“五爱、四有”等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在青少年中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广泛开展18岁成人教育、手拉手、“争戴小公民章,做合格小公民”等青少年道德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自觉实践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二是加强服务未成年人工作的阵地建设。充分发挥青少年宫、村落文化宫、业余党团校和各类实践基地的作用,推进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志愿者行动、乡村青年文化节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这些阵地成为未成年人接受教育、陶冶情操的重要场所;三是加强服务未成年人工作的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落实团队组织的各项规章制度,把好的经验、做法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坚持下去,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团队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既创新团队工作机制,又探索社会资源的整合机制。

3、深入持久地开展团员意识教育活动。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把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强化团员意识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根据青年群体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学习教育方式,深入持久地开展团员意识教育活动。团员意识教育活动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并落实到团员发展、团员民主评议、组织生活等各项工作中去,努力做到“五个一”(过一次组织生活、举办一次团日活动、读一本红色经典、开展一次民主测评、组织一次先进事迹报告会);通过戴团徽、唱团歌、过团日等形式的活动,积极营造培育团员意识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增强共青团员的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全面开展团员青年舆情监控工作,强化舆论宣传,发挥电视台、报刊、网络等大众传媒和团属新闻舆论阵地的宣传导向作用,及时总结推广教育活动中的成功做法和新鲜经验,大力宣传教育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向社会各界积极展示各级团组织和共青团员的先进性,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舆论氛围。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带领青年主动迎接大桥经济时代

以青年人力资源开发为主线,着力培养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能力,转化创新成果,团结带领青年推动经济发展,积极投身到我市“四大基地”的建设中。

1、组织青年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学习型团组织创建为载体,大力倡导青年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宣传各类青年学习标兵,鼓励青年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继续开展青年农民培训,深化争创青年岗位能手活动,着力提高青年学习能力和创业本领,培养一批现代新型青年建设者。

2、服务青年创新创业。继续实施青年科技创新和青年农民示范基地工程,重点建设好青年农业发展促进会、青年企业家协会、硕/博士联谊会和青年科技人才队伍;联系协调有关职能部门,为青年生产创业提供政策、资金、信息等方面的扶持;组织青年创业者参加各类招聘会、展览会、商洽会、推介会,及时掌握科技信息动态;通过开展创新创效活动、青工技术比武活动,鼓励企业青工提高科技素质,促进企业管理创新、营销创新、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加大对“青年星火带头人”、青年农民特别是失地农民的培养力度,组织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切实提高青年农民的致富能力;发挥共青团的组织网络优势,丰富和完善共青团联系、举荐优秀人才的渠道和措施,积极向各行各业推荐人才,为优秀青年人才施展才华搭建舞台。

3、营造青年创业环境。通过各类交流活动,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向市内外广泛宣传我市良好的创业环境,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通过创业设计大赛、青年人才洽谈会、创业培训、创业论坛等多种形式,引导青年把创业设想与投身实践统一起来;通过各线优秀青年评选活动,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大力倡导“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理念。小陈老师工作室原创

三、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标,引领青年开风气之先

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一目标,继续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着力深化品牌工作,引导青年努力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新型人际关系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倡导者。

1、推进志愿者行动。进一步规范志愿者的组织建设和阵地建设,努力使志愿者协会的各项工作良好开展起来;大力推进志愿者注册制度,对所有的志愿者档案进行记录整理,形成较完备的台帐,努力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志愿者协会——志愿者指导站——志愿者大队——志愿者中队——志愿者小分队”的网络体系;将“三·五”、“一二·五”等重要志愿者服务日集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与平时分散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相结合,将专业志愿服务活动与常规志愿服务活动相结合,大力开展“弘扬雷峰精神、参与志愿服务、建设精神文明”主题活动;围绕“平安XX”建设,继续推进社会闲散青少年服务专项行动,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参与治安夜巡,举报违法犯罪线索;加强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宣传,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文明新风,切实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起到倡导者、实践者和推动者的作用。

2、深化青年文明号创建。拓展青年文明号创建领域,把创建单位延伸到学校,在做好原有窗口单位、青年文明号一条街、非公企业青年文明号、各类市场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的基础上,做好学校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拓展青年文明号服务领域,在服务范围上向社区、农村、广场拓展,开展青年文明号服务进万家活动;提高青年文明号创建的档次,在不断提高青年文明号创建数量的同时,提高质量,拓展影响;丰富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内容,积极开展青年文明号信用评议等活动,动员和组织青年文明号集体为构建社会道德体系和信用体系作贡献,进一步发挥青年文明号在强化企业基础管理中的积极作用,使创建活动成为企业管理创新的一种模式;探索青年文明号网上申报管理系统,实现各级青年文明号申报、评选、监督、命名的信息化动态管理;在青春XX网站上设立青年文明号监察投诉网页,接受社会对青年文明号创建单位的监督;充分发挥青年文明号监察委员会和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大对青年文明号的暗访力度,保证青年文明号信誉和质量。

3、繁荣青少年文化。在指导各镇、街道、开发区广泛开展乡村青年文化节活动的基础上,在市级层面上重点推出以“创业致富奔小康,欢乐平安进万家”为主题,包含“青春·形象”、“青春·风采”、“青春·爱心”、“青春·希望”四大系列活动的第七届乡村青年文化节活动;把农村青年文化建设与村落文化宫这个有形阵地有机地结合起来,举办“VYBA”三人制篮球赛、青年健身舞蹈推广活动、青少年网络歌手大赛、“三下乡”活动等,满足青少年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进一步深化青少年新世纪读书计划,广泛开展各类主题读书活动,及时总结经验,推动读书活动深入开展;精心设计文化节庆活动,促进社区文化、村落文化、广场文化、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发展。

四、着眼青年的全面发展,竭诚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

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发展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努力使团的服务工作能够覆盖到更多的青年,使团的服务内容能够满足青年更多的需求。小陈老师工作室原创

1、加强服务工作。积极探索服务新载体,不断优化青少年的成长成才环境。继续深化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雏鹰行动”,完善“雏鹰争章”活动评价体系,使“雏鹰争章”成为对少年儿童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依据;大力加强青少年维权工作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重点开展青少年“绿色网吧”和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进一步关心来X务工青年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为他们提供法律援助、医疗服务、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服务,开展“十佳优秀青年外来务工明星”的评选活动;推进“青春XX绿卡”发行工作,进一步拓展“青春XX绿卡”的服务功能,更好地为广大市民特别是团员青年服务。

2、加强阵地建设。在利用好现有的青少年阵地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新的宣传、教育、活动阵地。加强青少年心理发展中心、青联俱乐部、硕/博士联谊会会所的管理。加大对青少年宫的指导和监督,大力发展青少年服务项目,努力使青少年宫成为团市委协助政府管理青年事务的实施部门、青少年服务的主阵地、社会教育的排头兵;加大青年中心建设的探索力度,充分发挥其依托阵地整合资源、直接服务团员青年、辐射带动基层团组织整体活跃的职能;加快青少年天文台的建设,组建青少年天好者学会,促进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提高。

3、帮扶弱势群体。深化希望工程,不断充实贫困学生信息库,继续推进“大学生助学计划”,通过青年联合会、青年企业家协会、青年文明号集体以及其它社会群体广泛开展为青少年弱势群体送温暖活动,解决他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加大对民工子弟学校的帮扶力度,大力开展“手拉手”互助活动;加强青少年维权工作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加大“两法一例”的宣传力度,增强青少年法制意识,同时在全社会努力营造关爱弱势群体的良好氛围。

五、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团的自身建设

坚持“党建带团建”,突出以制度落实、信息化建设和学习型组织创建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和团员队伍建设。

1、大力加强制度落实。抓好“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规范“双推”工作办法,不断优化团工作环境;完善“五四红旗团组织”创建机制,提高团建整体水平;落实团市委常委联系基层团组织工作制度,加强对基层团组织的指导,促进团干部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加大基层团内民主建设步伐,建立健全团员民主评议制度,推广镇团代表常任制,努力拓宽、畅通团员反映心声、献计献策、民主监督的渠道;在基层团组织中切实抓好团员发展制度、团日活动制度、团支部“”制度、团籍年度注册制度和流动团员组织关系接转及身份确认等组织制度的贯彻落实;在机关内部管理中,抓好6S管理制度,加强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规范各项团工作流程,推进办公自动化系统,强化机关考核,扎实推进机关效能建设,提高机关团干部的工作水平和服务青年的能力。

2、大力推进共青团信息化。进一步建设好“青春XX网”,探索建立网上青少年技能展示和开放互动的网上活动机制,使之成为深受广大青年欢迎的门户网站;深入实施市属团委上网工程,推行团务管理软件,提高团务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团内信息调研工作,着力在考核机制、队伍建设上下功夫;积极稳妥地推行集组织服务、银行服务和生活服务三大功能于一体的青春XX绿卡,有效实现“团员管理信息化,团员服务有形化”。

3、切实加强学习型组织创建。通过团干部读书会、培训班、学习会、团委中心组、邓小平理论学习小组等载体加强团队干部的交流和教育,促使团队干部树立五种理念:“学习为本”的理念,“终身学习”的理念,“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理念,“团队学习”的理念和“创新性学习”的理念,从而提高团队干部整体素质,促进团队干部全面发展。

青少年心理服务范文第5篇

一、流动青少年性教育研究的意义

从理论角度看,理论研究是推动实践的重要基础。正确的理论研究能够促使实践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开展流动青少年性教育研究是有效推动流动青少年性教育的重要保证。其次,从社会工作视角出发,来进行流动青少年性教育服务,将为流动青少年性教育理论创新提供新的视角和途径。

从实践角度看,性教育服务是全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流动青少年的基本权利。从社会工作视角出发,将完善流动青少年公共服务体系,达到预防和控制各种传染性疾病、减少流动青少年性犯罪的目的。其次,通过流动青少年性教育服务,可以促进流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进而有助于农民工家庭及其子女的生活和人生发展,也会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第三,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指导下的流动青少年性教育服务,将服务融入于社区,扩大了社工的社会知晓度。通过这一项目的实施,社工服务的师生们积极融入社区,参与到服务的每一个环节。服务对象对社工的认知一点点深化,走过了陌生——认识——熟知——接纳这一过程,让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了解了社会工作者,提高了社工的社会知晓度及社会认同感,丰富了社会工作在流动人口领域的本土化探索,有助于促进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

二、流动青少年性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流动青少年性教育逐步进入专家、学者的研究视野,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从总体上看,流动青少年性教育的实施显得举步维艰。理性审视流动青少年性教育的开展情况,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一)流动青少年性教育内容片面

目前,对流动青少年性教育偏重于生理知识以及疾病预防。笔者认为,流动青少年性教育绝不能是单一的性生理教育,其内容应该更为广泛,应包括性生理、性心理、性的自我保护、性法律、性人权、人际交往等等。笔者在这里特别要强调点:性教育离不开性别教育。

流动青少年性教育,往往忽视了性别教育,对于性多元教育更是绝口不提。而即使涉及到性别教育,较多是性别刻板印象教育,即使能打破性别刻板印象教育的禁锢,也往往会陷入其他误区。

笔者在开展小组工作中,部分流动青少年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分享了自己认识的性别平等。其中存在着以下误区:第一,忽视了男女平等的本质是人格的平等,狭隘的追求绝对平等。第二,把男女平等误解为男女之间的对立,没有理解男女平等的核心是男女共同发展。第三, 即使采用社会性别的视角分析两性问题时,也往往本能的就将女性作为关注点,毋庸置疑,在传统文化的禁锢下,社会性别对于女性的压迫确实很大,也应该关注女性,但是社会性别同样的给男性带来了束缚和枷锁,同时也使他们成为“强大”的奴隶。

因此,社会性别主流化不仅仅关注与女性,也应该关注男性。性别平等教育不应该是性别刻板印象教育,也不应该是极端女性主义范畴下的性别教育。我们的性别教育应该吸收女性主义的思想,也要吸收男性解放的思想,如此,两性平等的构建才是对男女两性共同的解放。

(二)缺乏性教育监督评估机制

性教育监督评估机制作为一个系统化的概念,是指对性教育监督评估的制度建设层面、组织机构层面以及体系动力学层面的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等各种要素的总称。它可以保证性教育的有效实施,可以科学的说明性教育对及性健康状况的影响,并可以看出性教育服务主体对性教育的重视程度,发现工作中的遗漏和不足之处。促使我们改变性教育策略,指引我们用最少的花费取得最大的收益和效果。

而事实上,缺乏性教育监督评估机制是我国流动青少年性教育的重要问题之一。笔者发现,我国已经逐步形成了流动青少年学业教育的监督评估机制,以学校教育为例,“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自评为主,监督为辅”往往是学业教育监督评估机制的指导原则,其监督评估主体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相反,流动青少年性教育却隔离于教育监督评估机制之外,仍处于“真空”状态。“真空”并不是指“没有”,笔者在此使用“真空”一词恰恰想表达缺乏系统的性教育监督评估机制。目前,针对流动青少年性教育效果的评估大多局限于专家、学者的研究,而其成果也往往不对外公开或者仅限于学术讨论,并且监督评估工作也不具有可持续性特征。

(三)性教育服务主体各自为阵,难以互补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一个性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获取性知识渠道日益多元化:家庭性教育,学校性教育,同伴性教育,社会性教育。提供服务的主体虽包括政府、社区、学校、家庭、社会组织、医院、媒体,主体具有多样性。但是提供服务的主体具有多样性,并不意味着效果好,提供服务主体的数量与效果未必成正比关系,实施服务主体之间只有协调一致,相互配合,才能充分发挥性教育服务主体多元化的优越性。近年来,我国性教育服务主体之间虽然增强了相互的配合,但由于性教育的目的不一致,因此理念、方法、侧重点各不相同,仍无法发挥主体多样性的优势,往往各自为阵,难以互补,不仅没有实现1+1≥2,更造成1+1

笔者探访Y社区时,发现各类医疗机构的小广告层出不穷,其中不乏“无痛人流”、“终止妊娠”等相关内容。可以清晰的发现,在此时的医疗机构扮演的性教育主体角色是站在发生后减少危害的立场,站在安全性教育的立场。然而,针对流动青少年性教育民办老师则往往站在禁欲型性教育的立场,灌输“性耻感”理念。

面对迥然不同的两种立场与答案,流动青少年是充满困惑的。在现实生活中,似乎谈其性教育,似乎我们都可以侃侃而谈,然而事实上,针对性教育,其并没有一个公认的模板,关于性相关问题也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这也是性教育真正的难点所在。

三、流动青少年性教育的出路

(一)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指导下的性教育实践

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指导下的性教育实践与传统性教育实践相比,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以人为本,与“需”俱进。“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是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工作实践的灵魂。而与“需”俱进则是以人为本的集中体现。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指导下的性教育实践,是以人为本的性教育实践。

第一,充分考虑服务对象的性生理及心理需求,以服务对象为本,根据流动青少年的特点,运用小组工作中游戏、情景剧、集体讨论等专业方法与技巧,使在学校中干巴巴的教学模式变得生动具体,进而弥补学校性教育中的不足。

第二,通过回应需要去满足需求。通过本次流动青少年性教育实践,笔者发现虽然服务对象对于性教育服务是有需要的,但对于参加小组活动的本质动因却是对于归属与爱的需求。流动青少年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在城市中是被边缘化的群体,参加小组活动的本质动因是归属与爱的需求,享受性教育服务却是附属物、副产品。在Z社区服务中心,笔者发现很多流动青少年参加了各种各样的兴趣小组,几乎把Z社区服务中心提供的服务都参加了(甚至有些学生发现与学业、自身的经历相冲突,却仍乐此不疲的参加),像这些青少年往往较为开朗,敢于表现自己,在参加兴趣小组的过程中,不断寻求老师的认可、自我的肯定,而自我肯定的方式多数来自于老师、家长的认可——库利“镜中我”理论。以这样的方式,去满足归属与爱的需求。另外就是一些比较害羞的青少年,在小组过程中,往往不怎么讲话,害羞于在他人面前表现自己。在整个小组过程中,以聆听的方式为主,从内心深处渴望获得归属与爱的需求,却又自己给自己打着一把保护伞,有一个青少年在小组过程中分享到:在课堂上,无论自己说什么,不会有嘲笑。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指导下的性教育实践,不仅仅是单一的性教育服务,而是通过回应流动青少年的性教育需要,去满足他们的需求。

2.整合资源,增强归属感。社会工作在开展性教育服务时,能在性教育实践中起到整合资源的作用。笔者在服务过程中,不断整合NGO、民办学校、社区的资源,通过大量的调研获得了关于流动青少年性教育状况的一手资料。同时,通过介入与干预,也使得NGO、民办学校、社区逐步意识到流动青少年性教育服务的重要性。在NGO机构中的性教育服务过程中,笔者通过激活已有的机构资源,为流动青少年创造了交流互动的平台。通过流动青少年性教育小组这一平台,改变了他们以往自我封闭的状态,使其学会与人交流,提高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对小组组员的赋权,挖掘流动青少年的自身潜力,使其在小组过程中充分展现自我,充分调动流动青少年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培养了一批社区志愿者活动骨干,增强了他们对于机构、社区的归属感。笔者相信,这亦将成为社区性教育服务的重要形式。

(二)具体建议

1.破除陈旧的性教育观念,树立开明的性教育观念。破除陈旧的性教育观念,树立开明的性教育观念是流动青少年性教育发展的首要前提。笔者认为开明的性教育观念必须是以学生为本的性教育,学生才是性教育的主体。在具体服务中,转变狭隘的态度来面对青少年性教育就是第一步。每个人从小就有与性的接触,拥抱、牵手都算是其中的一种,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更是很多家长不知所措也是极需正视的问题。我们提倡性教育,并不是不分年龄不分阶段地把所有与性相关的东西囫囵吞枣地教给青少年,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应该掌握的知识,对于这些知识,家长、老师都不应该耻于去谈,我们想让青少年在遇到与性有关的问题时更加坦然,更加理性,那么我们也应该先坦然和理性起来,唯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面对和努力,一些自尊自爱的性责任感、性道德观才会全方位地树立,性教育的目标和期望也才可能达成,对一个青少年性价值观的影响也才能持久并富有效力。

2.构建多元立体化性教育服务体系。流动青少年性教育服务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但目前性教育还处在一个各自为阵、难以互补的局面,因此,有效整合各方资源,构建多元立体化性教育服务体系至关重要。

首先,加强学校性教育,学校是性教育服务的最佳场所,而其中同伴性教育也是性教育的重要手段。在此过程中,笔者以为鉴于民办学校师资力量薄弱的现实情况,并没有必要专门聘请性教育方面的老师,但是必须加大对民办学校老师相关知识与方法的培训力度。其次,家庭是流动青少年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鼓励家长为其子女提供家庭性教育。同时加大对其性教育方式、内容的指导。再次,由于流动青少年成长环境的特殊性,社会性教育将有效弥补家庭性教育的缺陷,作为学校性教育的有效补充。在社会性教育中,应重视纳入各类社会服务组织,使他们成为流动青少年性教育的新鲜血液。

构建多元立体化性教育服务体系需要各方面倾力为之。多元立体化性教育不在是各自为阵,难以互补的性教育。它是在开放的性教育理念下,各性教育服务主体之间协调一致,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充分发挥服务主体多样性的优势,创造1+1>2的局面的服务体系。

3.完善性教育监督评估机制。性教育监督评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整体推进。针对我国目前性教育评估工作的现状,要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性教育监督评估机制,主要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力:第一,针对性教育的具体特征,有效借鉴学业教育监督评估机制。目前,我国的学业教育监督评估机制已日益完善,充分借鉴学业教育监督评估机制可以有效降低性教育监督评估的成本。第二,建立完善的监督评估指标体系。在选用更为科学、更能反映性教育质量实际的教育指标的同时,选择一批反映性教育发展环境、体现性教育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以及人民群众满意程度等方面的指标,关注反映性教育质量、公共财政投入与产出效果、教师队伍建设等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第三,在性教育监督评估体制中,应鼓励各性教育服务主体互为监督评估的主客体。只有这样,各服务主体才能相互了解,相互补充,真正做到以评促建。

参考文献

[1] 徐莉,刘爽.对青少年性知识、态度、行为模式和性教育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0(06).

[2] 高亚兵,骆伯巍,叶丽红.中小学生家庭性教育现状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03).

[3] 王福忠.青少年性教育研究现状及展望[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4] 邹婷.我国青少年性教育现状之思[J].中国性科学,2009 (12).

[5] 方刚.将性别教育引入学校性教育的思考[J].中国性科学,2007(10).

[6] 李文虎,雷良忻,黄海.青少年学生性生理、性心理发展及性教育现状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3(04).

[7] 方刚.“性信息传输”与性教育内容多元化构想[J].新学术,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