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插花线上教学

插花线上教学

插花线上教学

插花线上教学范文第1篇

1汉魏六朝宗教花初起

东汉时期,佛教传入我国。佛教的传入在某种程度上给当时的人们以精神的寄托之外,同时也产生了中国传统插花的雏形——佛教插花。佛门称花为“华”,花、华不二,献于佛菩萨前的称为“献花”,“借花献佛”一词就源于此,散布坛场四周的称“散华”。佛教的十供养像香、花、灯、涂、果、茶、食、宝、珠、衣,其中又以香和花最为普遍。在坛场的供桌上,花更是重要的供品之一。佛经里有许多与花相关的典故和用语,如拈花微笑、天女散花、花开见佛、舌灿莲花、花果自成、花开莲现、九品莲花、百鸟衔花、梦幻空华、镜花水月、莲华藏世界等,都使花的精神更加提升。

另外,在东汉最初的佛教造像艺术中,如江苏连云港市孔望山的东汉佛教造像已出现了用莲花供佛的图像,在佛像之旁,一名高鼻深目的胡人右手执一枝三瓣莲花,用以供佛。东汉的康孟祥译的《修行本起经》中写道,“须臾佛到,知童子心时,有一女持瓶盛花,佛度光明,彻照花瓶,变为琉璃……”。从中可以看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扎根的同时,佛教插花也传入了中国。佛教徒多在佛像前供花,或是在佛像出巡、佛经的讲授会堂上供花,主要有3种形式的供花:散花、皿花、瓶花。散花,就是用银线穿各色珠子以及莲花瓣、花形剪纸等,于佛像出巡或佛经讲堂时散下,以助其盛。东晋高僧法显在其《佛国记》中记载佛像出巡时:“门楼上夫人采女遥散众华,纷纷而下”。后秦的鸠摩罗什译的《金刚经》亦有“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以诸华(花)香而散其处”。故而在佛画中多见飞天散花的形象,多源于此。皿花,是一种盆碗状的器皿内放置花朵、花瓣,供于佛像前。瓶花,是以宝瓶插上莲花,供养佛像,多喜用玻璃制宝瓶,象征光明、清净。在北魏时代的龙门石窟浮雕中,有一幅宾阳中洞的石浮雕画——《帝后礼佛图》,极为著名。此图表现北魏皇室成员拜佛之情景。其中一名贵族妇女,手执花束,以一枝盛开的莲花为主,两边各衬一枝比主花低的莲雷、莲蓬,比例恰当,十分美观,表现了当时插花供佛的情形。

南北朝时,以贮水容器插贮切花已有明确的文字记载。《南史•晋安王•子懋传》记载,王子懋为其母求平安,献花供佛,众僧将所献的莲花插于铜罂之中,以水浸其根,使花不萎衰。《南齐书》记载:“沙门于殿前诵经,武帝为感,梦见优悬钵花于经案。宣旨使御府为铜花,插御床四角”。以铜为花,无萎谢之忧,插于床边,象征对佛教之信奉。汉魏六朝时期,道教插花艺术也已有雏形。在早期的道教仪式中,就有以花果祭神的习俗,并用大量的实有或幻想的花果代表着长生、成仙等愿望,这些成为道教插花的基础。早期的道教盛行神仙说,在汉代的画像石艺术中,多有西王母等神仙的画像石。西王母身边常有仙人随侍,手执嘉禾、灵芝,西王母本人手执嘉禾,如山东仓山县城前村画像。在当时,道教把西王母敬为善良的女神,故而以嘉禾、灵芝相伴。又如《拾遗记》,记有青莲、素荷、冰荷等仙境之花。在佛教和道教的双重影响下,汉魏六朝时期的插花的类型主要以宗教插花为主,其特点是追求清静恬淡,庄严肃穆。花材也多以与宗教有关的莲、灵芝、果实类等为主。

2隋唐的院体花在宫中流行

隋唐时期,国力昌盛,文化、艺术也得到了大力发展,呈现一派繁荣的景象。园艺技术的进步,为赏花、插花的广泛流行提供了物质基础。隋唐时,思想界实行三教并尊,宗教哲学进入全盛时期。当时,佛教中的禅宗盛行,禅宗六祖慧能,主张以顿悟之法领悟佛家真理。他喜爱梅花,所过之处常插梅花作为标志。隐含着佛理之喻,对后世禅家起到肇始之功。唐代卢愣迦绘的《六尊者图》中有缸插牡丹,为禅家花较早的图画记载。在举世闻名的敦煌佛教壁画中,绘着人们去拜佛时多执花枝或皿花供佛。在许多窟中绘有的手执托盘的飞天,凌空飞起,正是佛家皿花的写照。在《西游记》中描绘的观世音菩萨就有手托宝瓶中插柳枝的造型。另外,在佛家的讲经法会上,也设有瓶花为装饰。一幅绘有唐代高僧玄奘讲经的《玄奘讲学图》上,绘有两瓶莲花,花叶相称,成对装饰于讲经堂前,瓶中花型对成,组织严谨,以正中一高枝为主,两边各配对成的花枝。道教以崇尚长生、成仙,多吟诵使人长寿的松、枸杞等植物,以表心意。至于《八十七神仙卷》中诸位神仙手持的盘花、瓶花更是丰富的插花艺术资料。哲学上的兼容,促使了思想的一致,同时,隋唐时期,国家大一同,社会、政局较为稳定,呈现繁荣的景象。这种繁荣也影响着艺术领域,雍容华贵的气质、大气自由的精神贯穿于唐代的插花中。再加上盛唐时期,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为唐代插花艺术提供了发展的涨力。在这种背景下,唐代的插花艺术更加注重形式美。盛唐主导“势壮为美”,“文质彬彬”、“尽善尽美”,在花材的选取上,讲究雍容华贵的气质,主要以花形硕大的牡丹、芍药为主,此外,还经常选用一些富含吉祥的花材,如用梅、竹、松、柏、山茶、水仙、瑞香、月季、天竺、剑兰等十种花材,寓意“十全十美”。在插花的花型上也是以富贵壮丽的风格为主,故此时期的主要类型为宫体花,亦称院体花。宫体花,主要流行于隋唐时期的宫廷中,花材以牡丹、芍药为主,体现富丽之感。此花形体硕壮,色彩艳丽,花枝繁盛,结构严谨,装饰味浓,充满宫廷煊赫堂皇的气势,庄严大方。此种花型要求衬托平衡,避免过疏过密,花枝长度约为花器高度加半径之和。

3宋元理念花、心象花并蒂争辉

宋元时期,中国插花进入了普及时期。宋时,国力已不如唐时强盛,但毕竟结束了五代的割据局面,经济文化更加进步。花卉如牡丹、菊等品种进一步丰富,而其观赏更具多样性。插花艺术因而得以继续发展。元代继承宋代插花之余绪,也显得绚丽多彩。宋代提倡理性,三教合一发展到了宋代被统称为理学。理学是以宋儒论学多言天地万物之理而命名的,其中以朱程理学为代表。强调理高于一切,认为应存天理,灭人欲,极为重视道德思想;更进一步提倡阴阳互变,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观,要求人们静观万物,从中体会到时光变迁,宇宙奥秘。理学又是北宋以后政治经济发展的表现,宋代的社会动荡不定,许多文人士流为避现实多退隐于山水之间,寄情于山水花草之间,以表心意。正如周敦颐的学生程颢诗云:“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对花开花落等景象更为敏感。因而,宋代花卉艺术更深入地倾注入作者的思想,表达着作者的高尚品德。宋代插花比之唐代插花更显得意味深长。理性内涵加清丽外形,具有清纯美丽的形态。宋代的社会比不上唐代的博大气概,文人不再狂放,而是内敛;不再激情汹涌,而是冷静地思考。宋朝的时代精神就是清雅、隽秀之气质。这种气质反映到花卉文化中,形成了精细描绘,以花抒写理性的主流。所以,在插花构图中,讲究线条美,常以梅花、腊梅等枝条来插制。这与唐代喜用牡丹的富丽不同。司马光《独乐园记》记述了他迁居洛阳后,难与时人相同而独居独乐园读书游赏的情趣。文中还记载了许多花卉,在其中独自逍遥“迁叟平日多处堂中读书,上师圣人,下友群贤,窥仁义之原,探礼乐之事。……”从这里可以看出,宋代的儒士总是把哲思与花木、与大自然相联系。所以,文人义士常以花材影射人格,在花材的选取上喜用松、竹、梅、柏、兰、桂、山茶、水仙等寓意深刻的花材,表达人生抱负、理想等。表现在插花花型上,就是理性内涵加上清丽的外形,自有纯美的意境,因而,宋代的插花花型以理念花为主。理念花以瓶花为多,以理为表,以意为理,或解说教义,或阐述教理,或影射人格,或嘲讽时政。花材多用松、柏、竹、梅、兰、桂、山茶、水仙等素雅者。结构以清为精神之所在,以疏为意念之依归,注重枝叶的线条美。

元朝的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中后期,极为注重吸收以儒学为主的思想文化,继承了宋代的理学思想。与此同时,在艺术领域也继承了宋代的绪统,尤其是花卉文化继承宋代之风流,同时又具有时代特色。元朝实行的种族歧视制度,使汉族文人受到元统治者的歧视,落魄不得意,多追求闲适自在,不屑为官。所以,元代的艺术中有这种闲散、淡雅的味道。另外,还受到文人画和花鸟画的影响,插花多为借花消愁或表达个人心中的追求,花材多以梅、竹、菊、兰等名花表现文人清雅、闲韵、伤逝等情感,从而出现了“心象花”。心象花,为文人借花消愁以舒心中积郁所做,作品偏于狂怪孤傲,或荒寒冷僻,表现出浪漫、无拘无束、轻巧秀丽和潇洒,表达个人内在之冥想。花型不定,多种多样,花器也古里精怪,瓶花吊花不一,纯属作者心里的表达,他人不易领会其中之含义。这种花型与院体花恰恰相反,常人多不采用。

4明清新理念花、文人花、写景花和象形花竞相峥嵘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萌芽的壮大,花卉商业生产盛行,插花也向市民普及。在思想领域,明代的王守仁继承发扬了宋陆九渊开创的心学思想,完成了心学体系。明中期以后,心学几乎取代朱程理学,在思想领域影响颇大。心学认为,“心外无物,无外无理”,“身之主率便是心,心之本体便是理,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心外无物”。认为“心”与“物”二合一,不可分离。虽然这是一种主观唯心学说,但也表现出当时的文士更注重于自我性灵的发展。将自我与宇宙万物结合起来,寄托着心性于山水花卉等事物之间,驾御着宇宙事物自由地观照、思考自然与人生。诗人、花艺家袁宏道便以此为依据,提倡在文章中抒发真形,不加矫饰。他的《瓶史》写及插花,构图、造型上也崇尚天然美、纯真美,远离名利等污浊之物。这些思潮,都继承了老庄的哲学,又有时代之特征。明清时期的陈腐礼教,森严的等级关系,腐败的朝政,都促使这种思潮出现,产生了抵御黑暗的力量。而严重的思想扼制,没有言论自由的大环境,又是不堪忍受的,这更促使人们转向自然,更加爱花,以花为伴侣,抒发真情,隐逸于其间。如明代的高启《寻胡隐者》诗:“渡水复渡水,看花复看花。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有如清代诗人龚自珍著名的《病梅馆》一文借用当时的人不爱自然之梅,偏爱病态的梅花,映射封建阶级严酷的思想遏制。所以,在花材的选取方面,注重木本花材的折取,例如,松、柏、杉、柳、枫等情趣木本,还有一些寓意深刻的花材,如,“岁寒三友”、“四君子”等,主要目的是借花草抒情,影射人格,以寄心意。插花名家高濂、张谦德、袁宏道、陈氵昊子等无不如此。在这种背景下,明清时期出现了4种插花的花型,主要是新理念花、文人花、写景花以及象形花,贯穿于明清时期的插花艺术发展中,而这4种花型又不是相续发展,而是交错于其中的。新理念花盛行于明初,此类花型为院体花和理念花结合之产物。结构以中立型为骨干,花材有10余种,以瓶花为主,花器比例为二比一,有高大壮丽之特色。文人花,主要指文人人格花。文人插花不重排场,不为祈福,主要讲求情趣。所用的花器较为朴实,花材则以色彩素雅的“四君子”、“岁寒三友”等为主,借花明志抒情。并注重陈设环境的衬托,使作品清雅脱俗。写景花,模仿盆景表现手法,描写赞美自然景观,诸如深山幽谷、小溪池畔、庭院一角等,达到具备风情雨露,精妙入神的境界,以盘花为多。在色彩选择上,多采用绿色、棕色系统之色彩,如深绿、浅绿、棕色、黄色、白色等。写景花仿照盆景之手法,但取材与盆景不同,花器用水盘、平盘、平板等,花材则可采用松、柏、杉、柳、枫,或梅、竹、桃、梨、樱等树枝,以及枯干、树根、苔木、苔藤、苔石等,再配以山野花草点缀,必能表达出山野景况,通过插花艺术这一巧妙的手法,“取得缩龙成寸,小中见大的效果”,可以解说教意,影射人格,借境抒怀,或狂热潇洒,或孤僻冷漠。象形花,源于花材与古董的自然结合,以干材或疏果的外形和色泽为造型基础,进行设计布置,根据时令、场所、个人爱好、时代特征进行创作,往往籍著作者的想象,利用点、线、面、块的组合,予以技巧的运用。象形花名目繁多,应用极广,有的以花头编扎而成,有的以常绿花、叶绑扎制作,有的利用瓜果、食物雕塑成形。形状有鸟、兽、鱼、虫、人物、亭台等。花材多用、月季、桂花、黄杨、雀梅、山茶、石榴、葛藤等。

插花线上教学范文第2篇

一、高等农业院校设置“插花艺术”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一)实践教学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

实践能力已经成为当今人才不可或缺的素质之一,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既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多年以来,我国实践教学体系不断完善,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果。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对高等教育实践教学越来越重视。2011年4月,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1]。“插花艺术”课是高等农业院校的特色课程,其实践教学对于高等农业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实践教学是开展“插花艺术”课程的必要手段

各门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插花艺术以鲜切花花材为主要素材,通过艺术构思和适当的剪切整理及摆插造型,表现花材的活力和自然美。插花艺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趣味性和艺术性,因此,“插花艺术”课兼有实践技能培养、艺术教育和素质教育等功能。这一特点决定了“插花艺术”课要侧重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创新思考能力。

二、高等农业院校“插花艺术”课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体系不够规范

“插花艺术”课是一门多学科相互融合、相互发展的综合性课程,既包含有自然学科知识,又有人文学科知识,还蕴含着许多丰富的生活体验。但它在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开设时间还比较短。“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改和完善。”[2]因此,该课程实践内容安排不够全面和系统,选修人数也存在限制。

(二)实践教学投入不足

许多学校管理层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插花艺术”课实践教学在创新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方面的重要性,因此,在“插花艺术”课实践教学的投入上相对不足,甚至没有建设专门的实验室、实习基地。例如,中国农业大学“花卉艺术”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没有专门的插花实验室,实践活动只是在普通教室开展,插花过程所需的花材、花器及各种工具等需要教师自行负责,这给插花艺术教学带来诸多不便。由于资金投入有限,限制了野外采风、参观花卉市场等实践环节的进行,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教师队伍严重不足

目前既具备插花艺术理论教学素质,又具备实践教学素质的“双师型”教师寥寥可数。我国高等农业院校“插花艺术”课的教师很多是从园林、园艺或生物专业通过自主学习和系统训练等方式转型而来,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但教师数量偏少。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系统讲授“插花艺术”课程的教师只有一位,而上课的学生有400人左右,教师授课时间紧张,工作量大,力不从心。

(四)教学对象接受程度不同

选修“插花艺术”课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学院和专业,因此他们学科背景不同,个人人文素养水平各异,对课程的接受程度也就不同,这使“插花艺术”课程实践教学面临个体差异的困难。

三、影响高等农业院校“插花艺术”课实践教学的主要因素

插花艺术分为东西方插花,其课程以多项学科领域的知识为其理论基础,包含了深刻的思想内涵[3]。笔者借助鱼骨图研究方法,尝试从学校、教师、学生和社会四个维度来构建高等农业院校“插花艺术”课实践教学影响因素的模型,深入分析影响“插花艺术”课实践教学的因素。鱼骨图由日本管理大师石川馨先生所发明。其理论依据是,问题的特性总是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通过头脑风暴法可以找出这些因素。如果将这些因素与特性值一起按相互关联性整理,并标出重要因素,就可以生成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的特性要因图。因其状如鱼骨,又叫鱼骨图。它是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方法。问题或缺陷(即后果)标在“鱼头”外,在鱼骨上长出鱼刺,上面按出现机会多寡列出产生问题的可能原因[4]。按照这一理论,笔者提出鱼骨图中鱼脊为影响高等农业院校“插花艺术”课实践教学的因素,此为主线;并以此访谈“插花艺术”课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深入交流探讨,列举各种因素,问题由大到小,由主到次,以原因的逻辑和层次关系来进行探讨,绘制鱼骨图主干图(见图1)、支线图(见图2~5),最后进行归纳、整理,完成鱼骨图的构建。

(一)学校维度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学设施、实践教学改革和实践教学研究等都会对高等农业院校“插花艺术”课程实践教学产生影响(见图2)。其中,教学管理方面主要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建设和评价考核体系;教学设施方面包括插花实验室、校内实习基地、多媒体教学、网络平台等。具体而言,教学管理方面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建设和评价考核体系从制度管理层面直接影响实践教学的质量。插花艺术在改革开放后重新得以发展,但高等农业院校对“插花艺术”课的定位不一致,开设情况各不相同,其实践教学没有形成完善统一的标准,没有供参考的学大纲和教材,教学内容多由各个高校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由于各高校在教学基本条件、师资力量和教学目标等方面存在差异,使得“插花艺术”教学内容体系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插花艺术”课一大特点是实践教学占主体地位,如果与普通实践教学模式和规范完全一致,就会影响“插花艺术”课实践教学的最佳效果。此外,目前还缺少一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实践技能操作水平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方法,缺乏对“插花艺术”课实践教学的督察制度,这也影响了“插花艺术”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教学设施是实现教学效果的载体和保障。许多高等农业院校对“插花艺术”课的重视程度不够,或者由于经费的问题,没有建设规范、标准化的插花艺术专业实验室,加上地域因素等的影响,许多高校没有专门的花卉实习基地和合作企业。另外,农业院校普遍没有建立完整、系统的插花艺术电子资料库,包括电子教案、课件PPT、教学光盘、文献资料、图片、相关网站等[5]。长期的教学实践已经证明,科学、合理地选择适宜的多样化和现代化教学方法并能进行优化组合,是实践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障。而现实当中,多媒体技术、网络教学平台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插花艺术课上的利用明显不足。教学设施捉襟见肘严重制约了“插花艺术”课教学实践的开展。实践教学改革和研究对提高“插花艺术”课教学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是改进现有教学现状的重要手段。但由于缺乏经费投入等原因,国内在插花艺术实践教学内容、方式方法等的系统研究和探索方面所做的工作较少,统一的教学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和建立,目前的实践教学现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插花艺术教育的发展。

插花线上教学范文第3篇

侯军生,花艺讲师、花艺设计师。1993~1995年与东南亚排名第一的新加坡籍花艺设计师JOJO老师学习,并工作3年。2000年,前往上海向JOJO老师继续学习花艺工程设计方面的知识,并与JOJO老师参加了多项大型花艺工程的设计与制作,从而积累了大量的实际工作经验。2003年,受邀参与撰写“中华人民共和国插花员培训教材和等级考试题库”。2002~2005年,主要从事花艺设计教学工作,在此过程中摸索出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受到学员的广泛欢迎。

东方插花简史

1. 中国插花

中国插花历史悠久,至今已有1500多年了。在经历了六朝以前的萌芽阶段,再至隋唐时期的普及与发展、宋元时期的繁荣阶段、明清时期的成熟完善,直到今天,插花已成为中华艺术百花园中的绚丽奇葩。

中国插花起源于佛教的佛前供花。佛教徒在田间、野外采摘一些野花放入罐中,并注入清水供于佛龛前(佛前供养“三宝”即香花、灯明、饮食)。在南史中就有这样一段描述:“有献莲华供佛者,众僧以铜罂盛水,渍其茎,欲华不萎。”也许“借花献佛”之名也是因此而来的。

中国插花源远流长,随着社会环境不断变化,所以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插花形式,总的可分成佛教插花、宫廷插花、文人插花和民间插花四种。

2. 日本插花

中国插花对东方各国影响很大,尤其是日本,至今仍可觅其踪迹。

公元六世纪末至七世纪初,日本圣德太子派小野妹子到中国(隋)建立邦交,作为遣隋使节,小野妹子在潜心研究佛学之时,兼学佛教插花。回到日本后,他住在六角堂・池坊,积极传播插花,很快,使中国当时的佛前供花在日本发展起来,形成了“池坊流华道”(日本插花的一个流派)。纵观池坊插花的历史,就是日本插花的历史。

中国文人插花对日本插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明代袁宏道的《瓶史》一书传到日本后,许多人争相揣摩研究,并形成和发展了很多的插花流派。同时,中国儒家思想融入了日本插花艺术。例如,把三个主体花枝比作是天、地、人。创办于明治时期的“未生流”吸收了中国的阴阳五行思想,其插花技法崇尚自然,富于写实。日本插花的流派号称有三千流之多。

西方插花简史

西方插花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尼罗河文化时期。从古希腊直到罗马后期,经历了中世纪的文化停滞时期,14世纪至16世纪才奠定了现代西洋式插花的基础。

西方插花与东方插花相比较,西方插花强调的是实用性和设计理念,能较好地融入生活,达到装饰和美化环境的效果。

西方插花分为两大流派:“形式插花”和“非形式插花”。形式插花即为“传统插花”,讲究格局,以花卉的排列和线条的运用为原则,适用于特殊社交场合;非形式插花即为“自由式插花”,崇尚自然,不讲究形式,配合现代设计,强调色彩的视觉冲击力,适合于日常家居摆设。

学习插花

现在,我先来给大家介绍一种实用性很强的西方插花:圆形。

圆形插花:适合摆放于餐桌、讲台、茶几。

花材如下:

步骤如下:

1.将花泥安放于花器(可用扁平的盘子)内,沿花器顶端横向向外插入8片排草。

2.再插入8枝红玫瑰,插出圆形的底部(注意花头等距间隔)。在花泥顶端垂直插入1枝红玫瑰定出高度(高度是从花泥顶端向上一拳距离)。

插花线上教学范文第4篇

由于地域、环境及文化背景的不同,插花从起源和发展的风格上可以分为两大流派,即东方式插花和西方式插花。东方式插花以中国和日本插花为代表,西方式插花以传统的欧洲插花为代表。

东方式插花起源于中国,早在西汉时,已有把花枝均匀地插在盆中的简单的插花形式。到东汉末年,插花成为佛事活动的供养物之一,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插花都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隋唐时,插花从佛前供花扩展到宫廷和民间,出现了花文化,插花艺术日趋成熟,并于这个时期随着文化、宗教等的交流开始传入日本。

日本花道在中国的影响下得到发展,大约于500年前形成了日本独特的风格和花道精神:流派颇多,有以草月流、小原流、古流派为代表的大约有300多个流派。对东西方插花艺术的交流与融合起到巨大的作用。

西方插花也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2500年古埃及就有将植物材料用于装饰目的的做法。中世纪的宗教仪式中百合花为主要材料的插花成了的象征;文艺复兴后,插花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传统的几何形、图案形风格,初步形成了西方大堆头式插花风格。

20世纪随着东西方插花艺术的交流,西方插花也吸收了东方插花的一些特点,开始注重用枝、叶表现线条美,构图上也开始追求下垂、弧形、不对称的倾斜等流畅线条,出现了大堆头——线条混合式构,更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西方艺术插花的风格。

(二)插花类型。

一、根据用途大致可以分为礼仪插花和艺术插花。

礼仪插花是指用于社交礼仪,喜庆婚丧等场合具有特定用途的插花。它可以传达友情、亲情、爱情,可以表达欢迎、敬重、致庆、慰问、哀悼等,形势常常较为固定和简单。

艺术插花是指不特别的要求具备社交礼仪方面的使用功能,主要用来供艺术欣赏和美化装饰环境的一类插花。

二、根据艺术风格可分为东方式插花,西方式插花和现代自由式插花。

1、东方式插花。东方式插花有中国插花和日本插花之分。

(1)中国花艺从先秦、汉、魏、六朝、隋唐五代,宋元、明代、清代式直至当代。

其特质是:

自然之真:依花草树木之自然生态,掌握季节之变化。

人文之善:经济效用、敦睦人伦、花卉德性(花文化)。宗教之圣:以花供佛、以花修道、对花之崇拜。

艺术之美:花材艺术、花卉艺术、整合艺术。

其主要类型是:

园花:种在花园中,考虑植物艺术的生长姿态。

盆栽:种于盆、钵中,根部尚存可与花卉搭配。

秉花:把花当饰品,讲究衣饰和花卉之搭配。

佩花:将花插在头上或襟上,注重花卉和衣饰之关系。

篮花:插置于篮中,注意花和花篮的亲托效果。

瓶花:折花置于水盘或花瓶中,较具时代意义,是世界花艺中主要的一类,有盘花、瓶花。

果供(供花):以果实为主,极富教化和艺术。

(2)日本式插花要旨。

奉献:有如大自然界将花和树最美的一面无私地献给人类。

耐性:把一枝一花放在最适当的地方,需要宁静的心。

精力:收集花材处理枝、茎、叶均需要充沛的精神。

专注:要抛开繁琐,才能真正创造完美的作品,所谓精神所至,金石为开。

智慧:自我训练到花、人成为一体,达到纯静的程度,日本的花艺依不同的插花理念发展出相当多的插花流派,如松圆流、日新流、小原流、嵯峨流等各自拥有一片天地与西洋花艺完全不同的插花风格,可以说是花艺界里具有影响力之艺术。

东方式插花的特点。

(1)注重意境和内涵思想的表达,体现东方绘画“意在笔先、画尽意在”的构思特点,使得插花作品不仅仅具有装饰的效果,而且达到了"形神兼备"艺术境界。

(2)以线条造型为主,追求线条美,充分利用植物材料的自然形态,因材取势,抒感,表达意境。

(3)在构图上崇尚自然,采用不对称式构图法则,讲究画意,布局上要求主次分明,虚实相间,俯仰相应,顾盼相呼。

(4)注重作品的人格化意义,赋予作品以深刻的思想内涵,采用自然的花材表达作者的精神境界,所以非常注重花的文化因素。

(5)色彩以清淡、素雅、单纯为主,提倡轻描淡写。也有重彩华丽的但主要用于宫廷插花。

(6)手法上多以三个主枝为骨架,高低俯仰构成各种形式,如直立、倾斜、下垂等等。

2、西洋式插花区分为两大流派:形式插花和非形式插花,形式即为(传统插花),有格有局,以花卉之排列和线条为原则,非形式即为(自由插花)崇尚自然,不讲形式,配合现代设计,强调色彩,传统式适合特殊社交场合,自由式适合于日常家居摆设。

西方插花艺术的特点。

(1)插花作品讲究装饰效果以及插作过程的怡情悦性,不过分强调思想内涵。

(2)讲究几何图案造型,追求群体的表现力,与西方建筑艺术有相识之处。

(3)构图上多采用对称均衡的手法,表达稳定、规整,体现人为力量的美,使花材表现强烈的装饰效果。

(4)追求丰富艳丽的色彩,着意渲染浓郁的气氛。

(5)表现手法上注重花材与花器的协调,插花作品同环境场合的协调。常使用多种花材进行色块的组合。

三、根据所用花材的不同分为鲜花插花,干花插花,人造花插花和混合式插花。

1、鲜花插花。全部或主要用鲜花进行插制。它的主要特点是最具自然花材之美,色彩绚丽、花香四溢,饱含真实的生命力,有强烈的艺术魅力,应用范围广泛。其缺点是水养不持久,费用较高,不宜在暗光下摆放。

2、干花插花。全部或主要用自然的干花或经过加工处理的干燥植物材料进行插制。它既不失原有植物的自然形态美,又可随意染色、组合,插制后可长久摆放,管理方便,不受采光的限制,尤其适合暗光摆放。在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十分盛行干花作品。其缺点是怕强光长时间暴晒,也不耐潮湿的环境。

3、人造花插花。所用花材是人工仿制的各种植物材料,包括绢花、涤纶花等,有仿真性的,也有随意设计和着色的,种类繁多。人造花多色彩艳丽,变化丰富,易于造型,便于清洁,可较长时间摆放。

(三)插花基础。

一、插花基本造型。

1、水平型。设计重心强调横向延伸的水平造型。中央稍微隆起,左右两端则为优雅的曲线设计。其造型最大特点是能从任何角度欣赏。多用于餐桌,茶几,会议桌陈设。

2、三角形。花材可以插成正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或不等边三角形,外形简洁、安定,给人以均衡,稳定、简洁,庄重的感觉。多作典礼、开业、馈赠花篮等用。若在大型文艺会演及其他隆重场合应用,亦显豪华气派。

3、L型。将两面垂直组合而成,左右呈不均衡状态。宜陈设在室内转角靠墙处。L型对于一些穗状花序的构成往往起重要作用,大的花果用于转角处,小的花自己向前伸延,给人以开阔向上的感觉。

4、扇形。按基本的三角形插花造型作变化,在中心呈放射形,并构成扇面形状。适宜于陈设在空间较大之处。

5、倒T字型。整个设计重点成倒T字型的构成。纵线及左右横线的比例为2:1,给人以现代感。适合装饰于左右有小空间的环境中。

6、垂直型。整体形态呈垂直向上的造型,给人以向上伸延的感觉。适合陈设于高而窄的空间。

7、椭圆形。优雅豪华的造型。采用大量的花材,集团式插法,对结构、对比要求比较低,呈自然的圆润感。以古典的花瓶作容器,宜置于教堂或典礼仪式等空间位置较大的场合。

8、倾斜型。外形是不等边三角形。主枝的长短视情况而定,整个构图具有左右不均衡的特点。多用于线状花材,可有效的表达舒展,自然的美感。

二、插花中尺寸的确定。

花材与花器的比例要协调。一般来说,插花的高度(即第一主枝高)不要超过插花容器高度的1.5-2倍,容器高度的计算是瓶口直径加本身高度。在第一主枝高度确定后,第二主枝高为第一主枝高的2/3,第三主枝高为第二主枝高的1/2。在具体创作过程中凭经验目测就可以了。第二、第三主枝起着构图上的均衡作用,数量不限定,但大小,比例要协调。自然是插花花材与花器之间的比例的配合必须恰当,做到错落有致,疏密相间,避免露脚,缩头,蓬乱。规则式插花和抽象式插花最好按黄金分割比例处理,也就是说,瓶高为3,花材高为5,总高为8,比例3:5:8就可以了。花束也可按这个比例包扎。

三、插花色彩的配置。

插花的色彩配置,既是对自然的写真,有是对自然的夸张,主色调的选择要适合使用环境。浓重温暖的色调(红、橙、黄)适于喜庆集会,舞场餐厅,会场展厅;明快洁净的中性色调适用于书房,客厅和卧室;而冷色调(浅黄、绿、蓝、紫、白)常用于凭吊悼念场所。

就花材的种类而言,本木求其深重有力,草本求其鲜明可人。自然式花艺以丽不乱性,艳不眩目的色彩为主,纵使无花,亦可用苍松翠柏作主角。而图案式花艺则以色彩浓厚,火爆热烈,亦可将反差强烈的颜色集于同一作品之中。

就花材与容器的色彩配合来看,素色的细花瓶与淡雅的有协调感;浓烈且具装饰形的大丽花,配釉色乌亮的粗陶罐,可展示其粗犷的风姿;浅蓝色水孟宜插以低矮密集粉红色的雏菊或小菊;晶莹透剔的玻璃细颈瓶宜插非洲菊加饰文主,并使其枝茎缠绕于瓶身。

就东西方花艺特点而言,西方的花艺,花枝数量多,色彩浓厚且对比强烈;而东方的花艺则花枝少,着重自然姿态美,多采用浅,淡色彩,以优雅见长。

(四)插花道具。

一、插花器皿。

花型设计的必需品花器的种类很多。陶器、玻璃器皿、藤、竹、草编、化学树脂等在材质、形态上有很多种类。花器要根据设计的目的、用途、使用花材等进行合理选择。

玻璃花器。玻璃花器的魅力在于它的透明感和闪耀的光泽。混有金属酸化物的彩色玻璃、表面绘有图案的器皿,能够很好地映衬出花的美丽。

塑料花器。比较经济的道具。价格便宜,轻便且色彩丰富,造型多样。设计用途广泛。

陶瓷花器。花型设计中最常见的道具。中式、日式、西洋式各有千秋,且突出民族风情和各自的文化艺术。所以在使用选择上首先应与设计的式样一致为佳。

藤、竹、草编。形式多种多样,因为采用自然的植物素材,可以体现出原野风情。比较适宜无造作的自然情趣的造型。

金属花器。由铜、铁、银、锡等金属材质制成。给人以庄重肃穆、敦厚豪华的感觉,又能反映出不同历史时代的艺术发展。在东、西方的插花艺术中,它都是必不可少的道具。

素烧陶器。在回归大自然的潮流中,素烧陶器有它独特的魅力。它以自身的自然风味,使整个作品显得朴素典雅。

二、插花基本道具。

花的造型艺术是离不开各种基本的道具的。合理地选择和使用道具可以延长花期,同时反映出设计者的艺术修养和技术水平。这里介绍的是最基本的道具和资材。

粘性胶带。有纸和塑料的。一般用来包在铁丝的外面,特别是经过加工后的花材为了防止脱水而使用。颜色有许多,要根据花茎的颜色和设计的目的选用。

铁丝(或铜丝)。固定或保持花枝的形态、人工性地弯曲加工时需要用到铁丝。铁丝的种类很多,而且有不同的型号,根据粗细分为18-30号之间,根据设计意图来选用。

花剪、花刀。花剪、花刀是剪切花茎、枝条最主要的工具。根据修剪的花材的不同,有选择地使用。一般而言,修剪一些韧性的枝条时用花剪,修剪鲜花的长短时用花刀,因为花刀的切面较平缓,切口要求是斜面,以益于保鲜。

花泥。花泥是用来固定花材的、吸水性很强的化学制品。保水性好,使用方法简单。花泥分为鲜花泥和干花泥两种。干花泥一般是茶色的,而鲜花泥是绿色的。花泥有各式各样的形状,要根据花型选定。。干花泥用于干花设计,不能吸入水分。鲜花泥需要充分浸透水分才能使用,浸水时要尽量使花泥自然吸水,不要施加任何压力,否则会造成外湿内干的状况,直接影响切花的吸水效力。

(五)花材选择。

一、哪些材料可用于插花

只要具备观赏价值,能水养持久或本身较干燥,不需水养也能观赏较长时间的,都可以剪切下来用于插花。当然,插花的材料不止限于活的植物材料,有时某些枯枝及干的花序,果序等也具有美丽的形态和色泽,同样可以插花。

现在的花卉市场上还有许多人工加工的干花,也是很好的插花材料,他们虽然没有鲜花那样水灵和富有生机,但却具有独特的自然色泽何止低,或者倍加工成独特的色彩。另外,还有各种质地的人造花,如绢花,塑料花,纸花,金属花等等,用它们做成的插花作品摆放在居室,既能起到花卉的装饰作用,又比较经济实惠,且易于管理。

二、切花选购要诀。

(1)花枝越长越新鲜。为保持新鲜,提高吸水性能,花店每天都要将切花枝茎的下端剪去一段。因此,茎越长的花越新鲜。

(2)观察花材的整体形态。凡是叶面稍有萎焉,发黄或浸入水中的花茎,叶片变成褐色,黑色的花枝,新鲜度差,不宜购买。

(3)用手触摸水中的花枝。用手触摸花枝水中的枝茎部分,有滑溜溜的感觉,说明花枝已留放了5-6天,新鲜度差,不宜购买。

(4)花朵大部分全开的不宜购买。

(5)花型过小不宜购买。花型过小的原因,有时可能是将残缺的花瓣去除所至。

(6)花色应鲜艳。花瓣应有弹力,颜色应鲜艳。

三、花材形态。

线形花(线状花)。LineFlower整个花材呈长条状或线状。利用直线形或曲线形等植物的自然形态,构成造型的轮廓,也就是骨架。例如:金鱼草、蛇鞭菊、飞燕草、龙胆、银芽柳、连翘等。

定形花(形式花)。FormFlower花朵较大,有其特有的形态,是看上去很有个性的花材。作为设计中最引人注目的花,经常用在视觉焦点。本身形状上的特征使它的个性更加突出,使用时要注意发挥它的特性。例如:百合花、红掌、天堂鸟、芍药等。

簇形花(块状花)。MassFlower花朵集中成较大的圆形或块状,一般用在线状花和定形花之间,使完成造型的重要花材。没有定形花的时候,也可用当中最美丽、盛开着的簇形花代替定形花,插在视觉焦点的位置。例如:康乃馨、非洲菊、玫瑰、白头翁等。

填充花(散状花)。FillerFlower分枝较多且花朵较为细小,一枝或一枝的茎上有许多小花。具有填补造型的空间、以及花与花之间连接的作用。例如:小菊、小丁香、满天星、小苍兰、白孔雀等。

四、花材的保鲜处理。

1、切口处理:

(1)花材买回或采切放置了一段时间后,应在水中将原切口之上三厘米左右剪掉,插入新鲜水中,利用新切口吸水。注意,在插花创作中,每一个将插的花枝都要在水中剪切;

(2)要把枝条下部浸入水中的叶片去掉;

(3)斜剪切口或将基部轻轻敲碎(木本枝条尤须如此),以增大吸水面积;茎较硬的木本花材还可将基部纵向劈开,中间夹一石子;

(4)草本花卉尤其是吸水性较差的花卉或含乳汁的草花,如剑兰、晚香玉、大丽花、、银边翠等可用80-100度开水烫切口(茎端2-3厘米)约40秒,然后立即放入水中浸凉。如果花茎或花葶较嫩,则浸烫的温度以60-80度为好。对于失水萎蔫的花材也可用此法急救复苏;

(5)吸水性的含、多肉的木质茎花材(如牡丹、一品红、橡皮树等)剪切后可立即用火烧焦切口;

(6)波斯菊、牵牛、水仙、紫藤等常将切口在酒精中浸几秒钟;

(7)水生花卉、桔梗、向日葵可用硫磺粉、硼酸、稀盐酸或食盐摩擦切口;

2、使用保鲜液(这里仅介绍一些家庭常用的方法)。

(1)加入2%的蔗糖或葡萄糖;

(2)加入一两片维生素C或B;

(3)加入少量的醋酸或白醋;

(4)加入0.01%-0.5%的明矾(钾明矾、铵明矾、硫酸铝、多氯化铝等)。

3、萎蔫花的复苏采用如下的补救办法,如能抢救及时常可使萎蔫花复苏。

(1)深水急救法。将花枝用潮湿的报纸或吸水纸包住,剪去旧切口,插入水桶或其他高身容器中,加水仅至花头露在外面,置于凉爽避光的地方数小时,使其复苏;如果花材枝茎较软,可将其平放于浅盘中,剪去旧切口,加水将整个花枝淹没,置于凉爽避光处,数小时后可望恢复。

注意:用此法抢救不可将花长时间的浸于水中,一旦花朵吸水饱满,立即取出使用或按常规方法将枝条下部的叶去掉将基部插入水中。

(2)注水法。一些茎部导管较大的植物材料及水生花卉,可用注射器将水从茎端注如茎内。

(六)材料的处理。

一、枝条的剪切与造型。

木本枝条在中国传统插花艺术中应用极为广泛,通过不同花卉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来体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并用枝条完成作品的主要轮廓与构图。

枝条的剪切与造型分如下步骤来完成:

1、分清枝条的阴阳面,确定枝条的主视面。插花时,应将枝条的阳面向外,还要确定枝条的最佳观赏度。

2、(1)根据容器的大小高低及所要插作的作品的体量来确定枝条的高度与长度,然后进行修剪。同时要注意去掉病枯枝、交叉枝、平行枝、垂直向前枝、过密以及姿态不美的枝条。(2)另外,还要考虑不同植物的分枝习性。如对生的枝条要避免左右的枝条等长显得呆板,应短截或去掉其中的一枝;先端分叉的枝条应从主视面考虑短截其一,避免两者并头而削弱了枝条的走势。

3、造型时应尽量顺其自然。如梅枝应表现其苍劲之感,而柳枝则应该是柔软下垂、婀娜多姿。但现代插花中也有仅从构图需要出发将枝条作成各种特殊形状的。

进行枝条造型时有如下常用的方法:

(1)对于柔软或较嫩的枝条,握于掌中,通过掌心的温度慢慢使其弯曲;

(2)细软的枝条可以用细铁丝缠绕后再根据所需形状造型。在作品露出的茎段要用绿铁丝缠绕,以免有碍观瞻;

(3)粗硬的枝条可将局部茎段在热水中浸泡,稍软后在作弯曲,或在要弯曲的部位剪一切口,再行按压。太硬的枝条可在切口处插上从硬木上剪出来的小木片,帮助造型。

二、花的造型。

1、花葶的弯曲:马蹄莲、郁金香之类的花的花葶粗壮,韧性较大,可以握之于掌心,慢慢拉动,将花葶作成一定弧度。

2、花朵的分解:在做头花与胸花时常因手边的花朵太大而用到花朵的分解。一般选择花瓣失水较慢,没有水分供应也能叫长时间保鲜的种类,如康乃馨。将需要分解的花朵分成小瓣,然后用绿胶带和铁丝将每一朵小花的基部绑扎住。

3、花朵的加大:当需要较大的花朵时,可在一朵花的一层层的加上同类花的花瓣,最后再加上绿色的花萼。或者将单瓣的花朵叠加在一起,构成复瓣或重瓣。固定方法是将每一个花瓣和萼片的基部缠绕上细铁丝,最后束在一起,用绿胶带缠住。

三、花葶(枝)的加固。

一些花材的花葶(枝)纤细或易失水而变软,插作时不易保持固有的形态而影响构图,因而需要用铁丝加固。另外,在对花枝造型时注意不要违背其自然生长规律。

常用加固方法如下:

1、将铁丝从切口插入花茎;

2、用铁丝作托;

3、将铁丝一端完钩然后从花心穿过;

4、将铁丝从花中心穿过,然后双股缠绕于花葶;

5、铁丝从花托穿过;

6、荷花睡莲等花瓣易落或再闭合的花可在花瓣基部滴以溶蜡。

四、叶的造型。

1、将过大的叶片剪小;

2、将过于厚实的叶片镂空;

插花线上教学范文第5篇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苏教版中学信息技术教材七年级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掌握“WPS文字”基本操作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利用“插入”选项卡插入指定行数和列数的表格,通过模仿任务驱动完成制作任务,为“WPS文字”高层次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在“WPS文字”中插入表格的方法,了解表格的行列单元格;会区别行与列、会合并单元格、会制作斜线表头和插入内容。

过程c方法:通过模仿制作表格,训练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教师示范、任务驱动,让学生快乐学习新知。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知生活中表格的应用;培养学生对表格信息的处理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体会表格给信息带来的便捷作用。

教学重难点

学生掌握在“WPS文字”中插入表格并会模仿制作表格,制作斜线表头。

本课设计理念

七年级学生有意注意力时间大概30分钟,活泼好动,对新事物有好奇心探知欲。通过PPT展示,生活与学习密切结合中,激发学生更多的求知欲,从问题“桑蚕的观察记录表”出发,让学生亲历真实任务解决实际问题。

本课设计思路

教师利用网络收集一些现实中表格应用的实例,为学生提供动态信息,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感受和体验学习,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通过模仿制作和任务驱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通过给予学生有效的学法指导,使学生乐学爱学会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3分钟

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表格(超市里的物品价格表、课程表、班级座位表、值日表、桑蚕的观察记录表、凤仙花的观察记录表)。你们想学习制作表格吗?想。你们想制作哪一种表格,1,2,3等等,那今天我们就从基础的表格做起,同学们愿意跟老师一起制作表格吗?愿意。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让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生活联系学习,学习为生活服务;以实例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通过观察分析表格,插入表格,合并单元格,制作斜线表头,插入内容

1、观察分析表格,了解行列的一些简单概念。 3分钟

我们今天先来看看,高年级同学小刚做的“桑蚕的观察记录表”(PPT展示)。

这张表详细而客观的记录桑蚕一生的经历,如果你想制作这张表格,你会先怎么做呢?

引导学生思考,并能说出,行和列。

设计意图:观察思考分析,是学习的源泉。只有学会观察思考分析,才能真正的学会学习。重在引导学生,说出行和列。

2、利用“WPS文字”制作表格。

教师网络广播教学,示范讲解。 4分钟

a、启动WPS,建立一个新文档。

b、插入表格。

①写入表格的题目:桑蚕的观察记录表。

②将光标移动到需要插入表格的位置。

③单击“插入”选项卡“表格”下拉菜单中的“插入表格”命令,弹出“插入表格”对话框。

④在列数框中输入5,在行数框中输入6,然后单击确定。

(师:再次讲解列和行,并引入单元格。师用教学工具,划线解说)

c、合并单元格

看PPT最下面一行,原本的4个单元格,变成了一个长的单元格。

选定需要合并的4个单元格,单击表格工具选项卡中的“合并单元格”按钮。

(师:讲解单元格,并用术语表达)

同学们你们也来试一试,制作这张桑蚕的观察记录表。

生动手操作:打开wps插入题目,制作表格并合并单元格。

6分钟

(师:训查并指导学生动手操作)

3、制作斜线表头。

PPT展示小刚制作好的“桑蚕的观察记录表”,大家观察。提问:表格中除了文字,还有一个重要的细节没有完成?答:表头中的斜线。

这个斜线如何插入呢,请同学们认真看老师的示范。

教师网络广播教学,示范讲解。 2分钟

①单击第1行第1个单元格将光标移到此处。

②单击“表格样式”选项卡的“绘制斜线表头”按钮。

③在弹出的“斜线单元格类型”框中,选择第1行第2个样式,单击“确定”。

生继续动手操作:制作斜线表头。 2分钟

(师:训查并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提醒注意第1步必须先单击第1个单元格)

4、插入内容。

还有最后一步,我们就可以完成表格了。即:输入内容。

教师网络广播教学,示范讲解。 1分钟

将光标移到要输入文字的单元格,然后输入。 5分钟

设计意图:教师广播讲解,示范操作;学生观察学习,动手操作,轻松掌握学所内容。

三、任务驱动伙伴互助分层练习(完成实践园) 8分钟

1、任务主题:两个同学一组分别完成“凤仙花的观察记录表”并保存。

2、伙伴合作练习完成任务。

3、教师给与个别指导。

4、教师检查学生完成任务情况。

四、任务评价表扬 3分钟

1、小组间相互欣赏,评选做的好而快的组。

2、教师网络广播优秀作品,师生共同欣赏。

3、优秀作品,给予表扬。

设计意图:任务驱动法,在任务中完成巩固练习培养能力;小组合作,互助互学,掌握巩固新知;作品评价表扬肯定学法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