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通信技术应用

通信技术应用

通信技术应用

通信技术应用范文第1篇

因为卫星通信具有不受到实践地点以及环境等影响的限制,其在传输上具有远距离传输、容易开通以及组建网络方式灵活,可以实现多个地址之间的连接,同时可对图像数据以及语音进行双向传输等优势,越来越受到应急通信的欢迎。在突发性灾害发生时,地面通信系统到致命的破坏,外界需要对灾区信息进行了解,就需要借助于卫星应急通信手段对重要信息和数据进行传输,使得相关部门或者指挥中心可以得到更为准确的情报,这对救援工作的顺利执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卫星通信系统为主的应急通信系统的建立具有重要的作用。

2VSAT卫星通信传输技术简介

目前,国内有三类传输体制被应用到卫星通信系统中,其分别是:TDM/TDMA、MF-TDMA和SCPS/DAMA。

2.1TDM/AlohaTAMA

TDM/AlohaTAMAZ体制作为一个纯星状的卫星通信网络,其系统中心站是利用出向广播TDM载波,在远端站进行接收,并在其中选择信息进行发送,使得可以有出境的信道;同时在主站进入境内的方向,借助于Aloha机制进行远端站以竞争的方式进行TDMA载波发送,以有入境信道的产生,这种信道的建立方式借助于碰撞后对信息的重新发射来保证通信的可靠性的。其主要特点在于:第一,多个远端站点以竞争和碰撞的形式进行重新发射,因此并不适用于通信效率低、系统通信时间延长以及对信息实时要求很好的情况;第二,由于这种体制使得每一个端站都要占据一个带宽,于是无论有没有业务数据的处理都要占用信道,使得信道复用效率会大大降低;第三,由于此类卫星系统是单一的网络系统,因此要借助于庞大的中心站进行广播信道传播以及小站进行信号接收,这存在着带宽比较大以及建设成本高等问题。

2.2MF-TDMA

MF-TDMA是在传统的时分多址方式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其原理是将原来系统中一个高速TDMA载波以不同速率的小TDMA载波进行分解后,网络的所有站点可以根据实际通信对这些小载波进行选择通信。这种方式的特点有:第一,系统可以进行跳频和调速处理,这是由于多址方式对一个网络中不通速率和不通频率的载波进行信息接收和发射的支持,使得网络系统在处理信息时变得更加灵活方便;第二,单一平台上可以进行单跳、全网状以及星型和混合型的拓扑结构。这是MF-TDMA的TDMA体制的优势显示出来的,其可以适用于全网状业务的应用以及同时可以配置成星状业务的应用等,但不是十分适用于树状业务的应用;第三,系统是借助于TDMA的成帧格式对信息进行传输的,就需要对帧同步要有严格的建立;第四,系统的固定突发包以及固定帧的设计,使得对于带宽的利用上效率变低;第五,TDMA载波的速率不能过低,目的在于使得TDMA帧的效率得以提高;第六,纯TDMA体制比较昂贵,因此在选择卫星网络时要注重价格的选择。

2.3SCPC/DAMA

在对原来的FDMA技术进行改造后的SCPC/DAMA,可以使得每个信道上按照占用需求进行载波方式上对2个节点之间的通信。在该系统中,设置有专门对系统中信道的建立与释放的信令广播信道。远端站点支持对DAMA按照需要进行分配来对信息回传,可以借助于SCPC方式对任意两点进行通信处理。这种方式也具有一些特点,第一,SCPC/DAMA体制采用的是频分多址的处理方式,比TDMA通信的效率高很多;第二,SCPC/MADA体制的系统可以借助于DAMA按照需求进行反向回传分配,使得卫星带宽可以节约和提高对空间信道资源的使用率;第三,业务信道采用连续的载波方式,使得载波进行中断后恢复以及对系统进行加密更加便利;第四,SCPC体制的中心站建网初期费用比较低;第五,根据系统的设置对信道的申请分配自动的实现;第六,适用于星型、多级星型等网络传输方式。

2.4各种传输技术的比较

三种传输技术中,从对卫星通信网络的可以扩展性以及对网络应对位置业务的能力提升和对拓扑建设性能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SCPC/DAMA系统具有较强的扩展性和灵活性,因此对网络进行建设时应该主要采用SCPC/DAMA系统。

3卫星应急通信网络系统的实现

根据某大型电网公司对卫星应急通信建设的要求,采用SCPC/DAMA系统进行系统建设,使得其中的每一个站点都能够和上一级节点站之间进行通信,并且可以根据业务上的不同需求对卫星信道链接进行自动的建立和断开,可以基于使用业务的传输流量的大小关系使得卫星带宽可以随时自动的调整。各个站点之间都要发射一个SCPC载波来建立双方向的卫星信道。当然,卫星的链路也能够采用非对称的信道方式,也即上行速率和下行的速率可以不一样的。电网应急通信建设方案中,可以对电网的调度中心建立其一个“一发射和六十接收”的中心站点,在各个厂站点上建立其“一发射和两接收”的远程端站点,各个厂站点之间可以直接的进行通信。加入后期需要在一个远端站和另一个远端站之间建立直接通信关系,只需要在原有的远端站上对系统进行升级处理即可,采用系统临时分配的子载波进行数据通信。

4结束语

通信技术应用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军事;通信;技术;应用;发展

引言:

1通信技术在军事方面的应用概况

1.1脉冲无线通信技术

全称为脉冲无线电超宽带技术,属于无线通信技术的一种,脉冲无线电通信技术是在超宽带无线电技术基础上产生的,具有诸多的优势特点,成为在军事领域中一项非常重要的通信技术。脉冲无线电通信技术在持续的应用中耗电量较低,在较低的占比空间条件下,能够发挥出比一般远红外通信技术更强的穿透性能,其最突出的优势就在于能够较为灵活的进行收发动态数据的调整。

1.2多媒体通信技术

多媒体通信技术是将传统的语音通信、视频、数据传输、数字电视等各种通信手段相结合,形成更加完整和统一的通信网络,是未来军事通信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给军事通信提供了更为安全和有效的保障。一是战术通信技术,主要是在战术指挥的应用,二是在战前训练中的多媒体通信技术应用主要应用在仿真教学和模式交互式实战操作中,对于提高训练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三是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更加全面、及时的数据、情报等信息的共享,四是有利于丰富军事人员的业余生活,对于军人业余生活的丰富以及学习交流都是十分有益的;五是利用多媒体通信技术能够实现电话电视会议,对于及时的进行作战安排部署以及传达指示都是十分便捷和有效的;六是利用多媒体通信技术能够实现对关键的军事部位的实时监控,能够及时的发现各个部位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并将隐患、故障以及对应的处理情况存档备案。

2国内外通信技术在军事方面的应用及发展

2.1卫星通信

卫星通信是通过无线电通信中继站的人造地球卫星来进行的,是整个卫星通信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无线电信号来实现地面站之间或地面站与航天器之间的通信,可传输电话、电报、电视、传真和数据等。卫星通信可作为大型地面站之间的远距离通信干线,也可为机载、船载和车载的小型机动终端甚至手持终端提供通信服务,还能根据需要迅速建立同各个方向的通信联络。卫星通信已成为现代通信的重要手段,在军事指挥控制方面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通信卫星已成为现代军事通信的重要手段,在联合作战方面它将分布于陆、海、空、天的侦察监视系统,指挥控制系统和武器打击系统,用信息链连成一体,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2英国军事通信卫星移动

空客防务与航天公司还出租Telesat公司的“阿尼克”-G1卫星的X频段寄宿载荷——它覆盖了美国和太平洋部分区域(包括夏威夷和复活节岛)。空客防务与航天公司英国分公司主管科林•佩因特称,“Skynet-5星座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抗核辐射加固和受保护的、军事X与UHF频段卫星”。“天网”-5A卫星从东经6°移至东经94.8°,将扩展空客防务与航天公司向结盟政府提供亚太区域受保护与安全军事卫星通信服务的能力。该卫星将在2015年秋季达到新位置。空客防务与航天公司在2015年3月举行的“卫星2015大会”上宣布了关于“天网”-5A军事通信卫星的移动计划。该计划将使“天网”星座可覆盖西经178°到东经163°得范围,涵盖了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区域。这将提供近全球军事X和UHF频段覆盖,保障该区域英军获得核心服务并增强盟军能力。

2.3国外发展

目前国外已经建立军用通信卫星系统的国家和国际组织有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和北约组织。典型的军用通信卫星有美国的“国防通信卫星”、“军事星”、“宽带全球卫星”和“先进极高频通信卫星”,俄罗斯的“闪电”、“虹”、“地平线”、“子午线”、“鱼叉”中继卫星,英国的“天网”-5D,法国的“电信”、“锡拉库斯”和北约“纳托”等。通信卫星曾在近期的多次局部战争或武装冲突中为战场提供通信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移动卫星通信在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多地采用Ka波段。正如上面所说,许多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的用户装备了在X波段和Ku波段工作的移动卫星通信终端。采用X波段进行军事通信的问题是只有大约500兆赫的频谱分配,这意味着它远远不能满足对于卫星通信服务的高度需求。采用Ku波段提供了一个潜在的解决方案,但是它也难以满足军事和商业卫星通信用户不断增长的需求。因此,寻求新的、未充分利用的无线电频谱将变得越来越迫切。在未来几年,Ka波段在这方面可以为一些军事卫星通信用户提供急需的空间,不论是移动还是其它方式。

2.4美国卫星服务

美国海军已经接受了第三颗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制造的移动用户目标系统(MUOS)通信卫星提供的服务。2015年1月20日发射的MUOS-3已成功完成在轨测试,正在准备相关迁移业务的受理工作。MUOS-3利用与商用手机技术类似的先进波形,提供移动用户超视距通信,包括安全的语音和数据传输,以及高速互联网协议为基础的系统任务数据。MUOS-3将网络扩展覆盖到全球的四分之三,能够提供移动军事力量更显著覆盖的网络服务。MUOS-4预计于2015年末加入该网络,以提供接近全球覆盖的网络服务。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军事方面通信技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内容,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进行创新和发展,推动我国军事的不断进步和完善,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强博.音频信息隐藏技术在军事通信中的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

[2]王兵.数字签名技术在军事网络通信安全中的应用[D].兰州理工大学,2005.

[3]王亚.图像信息隐藏技术及其在军事隐蔽通信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5.

通信技术应用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光纤网络 传输容量 超高速 超长距离 全光网络

【中图分类号】TN9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1-0100-01

光纤通信是以光波为载波,利用纯度极高的玻璃拉制成极细的光导纤维作为传输媒介,通过光电变换,用光来传输信息的通信系统。从国家骨干通信网到城域网以及到用户的接入网,基本上都是采用光纤通信的方式实现的。光纤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是信息化的两大核心支柱,计算机负责把信息数字化,输入网络中去;光纤则负责信息传输的重任。目前,我国累计敷设光缆近400万公里,累计光纤用量近8000万公里。随着当代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信息容量日益剧增,为提高信息的传输速度和容量,光纤通信技术有了突破性的发展,成为继微电子技术之后信息领域中的重要技术。

随着网上办公、3G移动通信、远程移动存储等新业务的应用,人们对光纤通信网的传输速度和容量需求不断增长,甚至有些地区的单用户接入速度要求达到1Gb/s,因此必须建设速度更快、容量更大的光纤通信网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为了满足更高的用户服务质量要求,对基层传输协议的更新也是很重要的。光纤网络快速发展的另一个应用领域是网格计算以及商业化的云计算,在未来几年,这样的计算将不再仅仅局限于科学计算,而将进一步扩展到商业领域和军事应用领域。如在军事上成功应用的传感器网格和美国国防部耗资几十亿美元的“全球信息栅格”计划,都是网格计算的应用。

1、我国光纤光缆发展的现状

1.1 普通光纤

普通单模光纤是最常用的一种光纤。随着光通信系统的发展,光中继距离和单一波长信道容量增大,G.652.A光纤的性能还有可能进一步优化,表现在1550rim区的低衰减系数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光纤的最低衰减系数和零色散点不在同一区域。符合ITUTG.654规定的截止波长位移单模光纤和符合G.653规定的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实现了这样的改进。

1.2 核心网光缆

我国已在干线(包括国家干线、省内干线和区内干线)上全面采用光缆,其中多模光纤已被淘汰,全部采用单模光纤,包括G.652光纤和G.655光纤。G.653光纤虽然在我国曾经采用过,但今后不会再发展。G.654光纤因其不能很大幅度地增加光纤系统容量,它在我国的陆地光缆中没有使用过。干线光缆中采用分立的光纤,不采用光纤带。干线光缆主要用于室外,在这些光缆中,曾经使用过的紧套层绞式和骨架式结构,目前已停止使用。

1.3 接入网光缆

接入网中的光缆距离短,分支多,分插频繁,为了增加网的容量,通常是增加光纤芯数。特别是在市内管道中,由于管道内径有限,在增加光纤芯数的同时增加光缆的光纤集装密度、减小光缆直径和重量,是很重要的。接入网使用G.652普通单模光纤和G.652.c低水峰单模光纤。低水峰单模光纤适合于密集波分复用,目前在我国已有少量的使用。

1.4 室内光缆

室内光缆往往需要同时用于话音、数据和视频信号的传输。并目还可能用于遥测与传感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在光缆分类中所指的室内光缆,笔者认为至少应包括局内光缆和综合布线用光缆两大部分。局用光缆布放在中心局或其他电信机房内,布放紧密有序和位置相对固定。综合布线光缆布放在用户端的室内,主要由用户使用,因此对其易损性应比局用光缆有更严格的考虑。

1.5 电力线路中的通信光缆

光纤是介电质,光缆也可作成全介质,完全无金属。这样的全介质光缆将是电力系统最理想的通信线路。用于电力线杆路敷设的全介质光缆有两种结构:即全介质自承式(ADSS)结构和用于架空地线上的缠绕式结构。ADSS光缆因其可以单独布放,适应范围广,在当前我国电力输电系统改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内已能生产多种ADSS光缆满足市场需要。但在产品结构和性能方面,例如大志数光缆结构、光缆蠕变和耐电弧性能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ADSS光缆在国内的近期需求量较大,是目前的一种热门产品。

2、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对光纤通信而言,超高速度、超大容量和超长距离传输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而全光网络也是人们不懈追求的梦想。

(1)超大容量、超长距离传输技术波分复用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光纤传输系统的传输容量,在未来跨海光传输系统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波分复用系统发展迅猛,目前1.6Tbit/的WDM系统已经大量商用,同时全光传输距离也在大幅扩展。提高传输容量的另一种途径是采用光时分复用(OTDM)技术,与WDM通过增加单根光纤中传输的信道数来提高其传输容量不同,OTDM技术是通过提高单信道速率来提高传输容量,其实现的单信道最高速率达640Gbit/s。

仅靠OTDM和WDM来提高光通信系统的容量毕竟有限,可以把多个OTDM信号进行波分复用,从而大幅提高传输容量。偏振复用(PDM)技术可以明显减弱相邻信道的相互作用。由于归零(RZ)编码信号在超高速通信系统中占空较小,降低了对色散管理分布的要求,RRz编码方式对光纤的非线性和偏振模色散(PMD)的适应能力较强,因此现在的超大容量wDM/OTDM通信系统基本上都采用RZ编码传输方式。WDM/OTDM混合传输系统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基本上都包括在OTDM和IIWDM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中。

(2)光孤子通信,光孤子是一种特殊的ps数量级的超短光脉冲,由于它在光纤的反常色散区,群速度色散和非线性效应相互平衡,因而经过光纤长距离传输后,波形和速度都保持不变。光孤子通信就是利用光孤子作为载体实现长距离无畸变的通信,在零误码的情况下信息传递可达万里之遥。

光孤子技术未来的前景是:在传输速度方面采用超长距离的高速通信,时域和频域的超短脉冲控制技术以及超短脉冲的产生和应用技术使现行速率10-20Gbit/s提高到100Gbit/s以上;在增大传输距离方面采用重定时、整形、再生技术和减少ASE,光学滤波使传输距离提高到100000km以上;在高性能EDFA方面是获得低噪声高输出EDFA。当然实际的光孤子通信仍然存在许多技术难题,但目前已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使人们相信,光孤子通信在超长距离、高速、大容量的全光通信中,尤其在海底光通信系统中,有着光明的发展前景。

(3)全光网络,未来的高速通信网将是全光网。全光网是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的最高阶段,也是理想阶段。传统的光网络实现了节点问的全光化,但在网络结点处仍采用电器件,限制了目前通信网干线总容量的进一步提高,因此真正的全光网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全光网络以光节点代替电节点,节点之间也是全光化,信息始终以光的形式进行传输与交换,交换机对用户信息的处理不再按比特进行,而是根据其波长来决定路由。

目前,全光网络的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但它已显示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从发展趋势上看,形成一个真正的、以WDM技术与光交换技术为主的光网络层,建立纯粹的全光网络,消除电光瓶颈已成为未来光通信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未来信息网络的核心,也是通信技术发展的最高级别,更是理想级别。

通信技术应用范文第4篇

关键词:通信传输;传输网;应用技术

1 引言

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运营商所提供的基本业务在速率和数量上也都在飞速的膨胀,而且为了不断满足用户的需求,各种新业务不断的出现。作为基础的传输网络自然也日趋庞大和复杂,特别是本地传输网,作为传输网络中最为繁杂和庞大的部分,经过不断的发展,在安全性、可控性、高效性和扩展性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和隐患。针对目前传输网存在的这些问题,对现有传输网进行优化显得非常必要。通过优化使传输网络结构清晰化,有利于提高网络利用率,发挥设备的功用,提高网络安全性,同时也有利于网络的扩容、升级以及便于各种新业务接入。

2通信传输应用技术的热点

2.1 多功能。

多功能又被称为多业务传输,它以小型化为基础将过去分由各个独立设备传送的信号或实现的功能集成到如今的一台设备中,至少可减少对光缆芯数的占用,也提高传输线路容量的利用率,当然也因之增加了同一对线缆传送的业务类别。 典型的如 SDH与以太网融合,PDH提供 10Base―T以太网接口等,还有出于运营商内部设备系统管理应用或电路出租的需要。要求传输设备额外提供相应的V.35、RS232等数据接13或音频接 13,用于传输监控信号及运营管理 自身需要交换的信息,也为一些专门的用户提供电路。

多功能突出的优势特性主要为,它使过去纯粹用于传送信号的设备具有了直接的接入功能,这就提高了设备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给予了传输设备提供增值业务的能力,使得一些过去因分散孤立,接人起来显得成本太高的所谓网络边际用户可以方便地接入。特别是传输设备融合了以太网信号传送以及业务接入功能后 ,使得任何具有传输网路并取得经营执照的运营商都可以方便的间人互联网信号传送,以及 ADSL宽带接人和IP电话业务,这恰恰是当前颇具吸引力而又正在进行市场竞争和划分的巨大蛋糕。

产品的多功能也吸引着移动通信设备制造商,我国的移动通信在目前仍是以 GSM制式为主流,投资建设一方面少不了要扩容,更主要的是拓展网络覆盖范围 。因此满足边际网要求的基站占据着投资建设重点在网络的边际建设基站主要是为着消除盲区,尽可能实现无缝,能够以小的投入而又保证质量的加以实现将非常受运营商的欢迎。于是基站制造商也走上了小型化和多功能之路 不仅把用于此类建设的基站做得小巧精细,使用起来无需再建机房和铁塔,挂装便可运行,而且还集成了多样化的传输功能,应用时根据传输媒介的条件,可选择使用 SDH、PDH、铜线、微波以及卫星等制式的设备。

2.2 小型化。

小型化的直观体现就是产品外型的大大减小,如光纤收发器以及信号延伸类传输产品已做到巴掌大小甚至可以更小,相对低速率的光传输设备,无论是 SDH制式还是 PDH制式以及以太网传输,已经完全形成了单板化,产品高度不会超过 2个 U。产品外型的缩小,直接的好处是制造商材料成本的相对降低,甚至连发货运输的费用也会减少,这就为提高产品的性能价格比带出了空间,因为可能以比原来低的价格销售。对于运营商而言,延伸站点或扩容可能无需增加机房建设,有些产品在远端己经可以直接挂在建筑物墙壁上使用,而且能够实施远端监控,这对缩短建设周期,降低投资成本是极其有利的。

小型化是当前国内各具有传输研发能力的制造商研发的重点技术之一,其产品的应用惠而不费,主要支持点对点传送信号 ,在本地传输网中实现从 El到155Mb信号的延伸传输。以及完成需要的接口变换,有的还能实现单纤芯传输。小型化产品在实际中使用广泛。主要被用作站点间中继传输和集团用户、小区用户、互联网的接入,以及提供租用信道等。

高集成度芯片技术是支持整机产品小型化技术发展的主要基础,再加上 FPGA等可编程器件的广泛应用,制造商在产品研发中几乎很少因选用不到合适的器件而使项目搁浅,况且有的整机制造商本身便具有芯片的研发能力和条件。有的芯片制造商甚至推出了系列套件,以他们在电路设计方面的技术优势,为整机制造商提品在器件上的一揽子解决方案,从而使得整机制造商可以缩短产品设计周期,很快将实用化的产品推向应用。

小型化的产品不仅吸引着整机制造商和通信运营商,也吸引着器件制造商,至少是这三架大功率的马车共同在推动着小型化的传输产品技术走向热门和成熟。

2.3 传输的一体机技术

传输的一体机技术目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各个同速率的单板机集成为一体,使多台设备同居一框,实施统一的监控管理,可以分散供电,也可以集中供电。当然,这类设备不会是简单的物理集合,一套监控管理系统使它们成为了有机的整体 ,还可在重要的路由上设置备用系统,方便及时地控制倒换的实施。再一是将不同速率的传输和接 口板卡混插于一框 ,这类设备主要是SDH制式,提供的速率是根据使用的需要在 ZMbPs与 2.SGbpS之间任意选择,可以任意分插 ,更能够利用分插技术对电路进行分配,整个监控管理技术比较完善,用来组建一些局域环网和容量要求不算太高的本地环网十分方便。

目前国内传输产品的需求主流主要在城域网、局域网、本地网和接入网,这是一个可以吸引和接纳全部成熟传输技术的市场,尤其还鼓励一些新兴的实用技术和产品去与之相适应。一体机产品可以为之提供优化的传输资源分配方案 ,技术再先进些的产品还能预留升级方案,由此既降低建网成本,在将来可能的升级和扩容也能缩短用于建设改造的时间,因为对于预留有升级方案的一体机而言,升级和扩容可能只需增加一些传输或接口插板,或将原低速率的插板换插为较高速率的插板,然后再通过系统软件作一些指配,甚至无需厂家人员到场,由运营商自己都可以在现场实现

3 通信传输应用技术注意事项

3.1 散热

产品体积的缩小和集成度的增高,变相的也在把热量集中,这也是必须认真考虑散热的重要原因。构成产品电路的任何器件都可能是一个发热源,设计时必须考虑如何散发这些热量,以免热量聚积使设备内部工作温度升高,给稳定运行带来危害。安装使用也要充分考虑散热问题,尤其因设备体积小了,不少机房都可能使用专门定制的综合机柜来集中放置若干台设备,这无疑又是进行了发热源的再次集中,问题会变得更加突出了。

集中放置的设备必须考虑设备间留下足够的间隔,保证机柜内部空气通道的畅通,可在定制机柜时要求加装风扇盘,能够监测温度并适时启动散热风扇则更好。散热在设计中可能会是一个技术问题 ,有时还能 带来一定难度,特别是在与设计中的其它问题进行综合考虑需要取得某种平衡的时候。但对于使用而言,散 热不应是难题,需要的是认真对待并恰当地采取措施。

3.2 静电

抗静电能力如果解决不好,不仅会完全抵消设备因集成度提高所带来的可靠性提高,甚至可能会成为设备稳定运行的致命伤。越是高集成度的器件越需要严格防范静电的损伤,解决问题的关键自然应在器件设计环节和整机设计环节,而且在这些先期的环节确实也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并从设计上便采取了多方面的预防保护措施,在生产环节也会具有必备的工艺措施加以保证。

研发中注重提高产品的抗静电能力,如此并不意味着应用环节就可以掉以轻心,据一些技术部门介绍,当前一些产品的防静电设计反而会是某种技术挑战,因此安装环节,使用中的机房环境,维护中的操作等,静电防护也是必不可少的,以免百密一疏而给设备带来 损伤留下隐患。

3.3 维修

设备维修复杂度的增加也是产品高集成度所带来的必然结果之一。实际上运营维护部门对于这类产品已不可能实施现场维修,不能说是不具备技术能力,即便通知制造商派员到现场,对板卡上的电路也是极少能现场修理的,因为不具备条件,实际上也不可能花上一大笔钱在每个运维现场创造维修的条件,因而对于必然要发生的设备维修,除了运营商自建维修中心,直接的办法是将故障设备返回制造商进行修理,目前更多采用的是返厂修理的办法。矛盾之处在于,无论由谁来修,也无论修理者的反应有多么快,均需要时间周期,在这个周期内,故障设备所在的传输线路会停止运行,这对运营商而言是最大的忌讳,不仅影响收入,可能还会遭致投诉,损害信誉,导致顾客满意度下降。

解决维修周期的问题是现成的,那就是配置备用设备。并不需要一对一的备用,而是根据设备品种及重要度等客观情况,在建设预算时便列入备用计划,一套或者两套,统一管理起来,运行中的同类设备出现故障时用以替换,保证送修期间线路不断。修理好的设备又进入备用。

通信技术应用范文第5篇

一、无线通信技术的简介

无线通信技术是利用电磁波信号进行信息交换的一种通信方式。而无线通信主要分为卫星通信和微波通信。微波的传送距离很短,一般只有几十千米,但是由于它能够携带数量较大的通信信息,而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利用微波传送信息时,必须借助于微波中继站来完成。卫星通信就是将通信卫星作为地球站或移动体之间的中继站,使它们之间能够通过微波进行通信联系。

二、无线通信技术的分类

无线通信技术的主流技术目前只有四种,主要是WLAN、WMax、WMN、3G等

2.1WLAN技术简介

WLAN技术也称为Wi-Fi技术,是一种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在局部范围内建立起来的通讯网络。它是以无线信道作为媒介,发挥类似于传统有线局域网的功能,使用户能够随时随地地接入宽带网络。WLAN可以延伸到附近90m左右,而且传输速率较快,特别适合同一楼层的用户接入使用。WLAN技术的研究已经趋于成熟,与其相关的应用产品也非常丰富,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WLAN技术是利用空气发送和接收数据,使其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容易受到外界攻击,而使覆盖范围内的数据遭到盗窃。另外,由于WLAN的相关应用产品参差不齐,使其传输的信号不是很稳定,让用户得到不好的体验。

2.2WMax技术简介

WMax的传输距离比较远,最远可达50Km的范围。它是一种新型的无线通信技术,能够通过静止和半静止的状态来进行网络访问,比较适用于互联网的高速连接。WMax的传输速率非常快,一般可以达到10M-70M左右,完全可以满足用户对于宽带上网的要求。而且WMax技术能够为用户提供不同形式的宽带连接,比如:固定式、移动式和便携式,以满足用户在不同情况下的互联网接入要求。WMax技术由于推出时间晚,相对其他无线通信技术而言,要更为先进一些,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还未解决的问题,比如利用率低、频率复用性小等,并且由于其完成标准化的时间不长,还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检验,才能进行推广应用。从应用前景来看,WMax技术的网络信号覆盖面广,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减少中继站的数量,节约电力通信的成本。由于先进的技术和超远的传输距离,WMax技术被认为是未来无线通信技术的方向,受到了业界的青睐。

2.3WMN技术简介

WMN是源于AdHoc网络研究与开发的一种无线网状通信技术,其承载的信息量大,传输速度快,融合了WLAN技术和AdHoc网络的优势。WMN利用网络拓扑结构,有效避免了中心网络拥塞和单点故障等缺点,而且它能够与多种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相结合,组成有效的无线网状通信网络。WMN虽然还处于研究之中,但是融合有不同的无线通信技术特点的WMN技术,将会在无线宽带接入中得到广泛应用。它的对象检测和数据采集功能,能够在环境检测和交通运输,以及工业生冯丽莉产中发挥巨大的作用。虽然目前还没有研究出相对成熟的产品来支持WMN技术的广泛应用,但是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完善,不久之后,WMN必然能够在电力通信系统中占据一席之地。

2.43G技术简介

3G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是指能够通过较高频率进行数据传输的一种蜂窝数据通信技术。3G技术是将国际互联网和无线通信相结合的一种移动通信技术,它的传输速率一般是几百kbps以上,用户可以通过3G技术传送声音、图片、以及数据信息等。目前的3G技术一般只有CDMA2000、WCDMA、TD-SCDMA这三种标准。从1996年提出标准开始,到2000年制订出完整的标准,再到如今的广泛应用,3G技术已经拥有相当多的实践经验,并且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理论。从应用前景来看,3G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许多地区都已经得到了应用,比如欧洲国家、韩国以及日本等亚洲国家都已经将3G技术投入到了商业应用之中,此外,还有许多国家正在实现或者即将实现3G网络的全覆盖。

三、无线技术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

3.1电力通信对无线通信技术的要求

首先,电力系统中采用的无线通信技术,在灾难发生时,要能够作为紧急的通信工具,维持灾难发生区域与外界的正常联系。其次,由于部分地区之间相隔距离较远,架设光缆通信的费用较高,便可以考虑无线通信技术。再次,我国的配电系统自动化技术仍然比较落后,通过采用无线通信技术,不仅可以对配电系统进行实时监测,还能精确覆盖各个节点,减少线缆的成本。最后,对于电力楼层和电厂等小范围的网络覆盖,可以选择无线通信网络,这不仅可以避免综合性较强的布线系统,节省布线的成本,还能够在接入宽带无线网络时更加方便,迅速。

3.2无线通信组网

对几种无线通信技术分析发现,WMax和Wlan以及卫星通信等技术,比较适合应用于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应急通信,而且WMax也适合于配电系统通信。因此,如果能够将WMax作为电力通信中的主要无线通信技术来研究,有望解决电力通信中的各种问题。为了避免平时对应急通信网络的闲置,减少网络建设的投资成本,可以考虑将WMax技术、Wlan技术以及卫星技术相结合,并研究出相应的解决方法。目前,光纤传输网和数据网络发展快速,可以通过利用它们现有的资源,将无线通技术进一步发展,使应急通信网络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也能得到良好应用。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