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物医药行业的估值方法

生物医药行业的估值方法

生物医药行业的估值方法

生物医药行业的估值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物制药;投资价值;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9-000-03

引言

近年来,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生物医药产业的繁荣,生物技术药物在全球医药市场比重从2006年开始年年攀升,预计每年以7%的速度快速增加。虽然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起步较晚,但我国高校及研究院所中拥有大批科研人才,有充分的潜力发展生物科技,更重要的是我国生物医药产业不断获得政策上强有力的扶持。随着“十二五”战略规划中生物医药被列入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以及重大新药创制科技专项、生物医药863计划、《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年)》、《医药工业“十二五”规划》、《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资本、人才等资源今后将会向生物医药产业聚集,未来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因此,生物制药产业具有诱人的投资前景和巨大的投资潜力,吸引了广大投资者的目光。正确认识生物制药上市公司投资价值,进行理性投资,将投资风险最小化是投资者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1]。

本文建立生物制药企业价值投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分析法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对在我国沪深两市上市的生物制药公司的内在价值进行实证研究。将所得综合因子得分排名与市盈率排名进行对比,寻找最具有投资价值的公司。利用聚类分析方法,进一步说明投资者需要采取不同的手段发掘各公司的投资价值。

一、资料与方法

1.样本选取

根据最新的行业分类标准,2012年度在沪深股市交易的生物制药上市公司有27家,再对这些样本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剔除了最新上市和连续三年亏损的四家,最后得到的样本公司为23家(见表2)。

2.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2012年年度报告,结合财务管理、统计学等专业的理论知识,运用SPSS19.0和EXCEL数据处理与分析工具进行数据的定量分析。

二、生物制药上市公司价值评价

1.生物制药上市公司价值评价指标选择

结合财务管理、投资分析的知识以及参考相关文献[2-6],本文选取了每股收益等15个指标建立评估体系,见表1。

2.因子分析过程

(2)确定公共因子数量

利用KMO检验和Bartlett's球形检验进行因子分析适用性检验[7]。方差贡献率由各变量对某一个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加总而来,是表示某个公共因子相对重要性的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前五个特征值的方差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9.279%,因此只需要选取前五个公共因子就可以保留原始变量提供的89.279%的信息。

(3)因子得分

为了增强各公共因子和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更好地解释公共因子代表的含义,本文以最大方差法旋转因子载荷矩阵。分析成份得分系数矩阵可知,公共因子F1在净资产收益率、资产报酬率、每股剩余收益、营业利润率、本科以上人员比例上有较大的载荷量,可以理解为代表着公司的盈利能力;公共因子F2在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上有较大载荷量,可以理解为代表着公司的偿债能力;公共因子F3在营业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每股收益增长率上有较大载荷量,可以理解为代表着公司的成长能力;公共因子F4在每股净资产、每股收益、每股剩余收益上有较大载荷量,可以理解为代表着公司的市场表现;公共因子F5在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上有较大载荷量,可以理解为代表着公司的经营管理能力[8]。

通过计算每一个公共因子旋转后的方差贡献率乘以对应样本的相应因子得分进行加总,因子得分越高其内在价值越大,见表2。

3.因子分析结果

表2的综合得分反映了各公司的内在价值大小,但是内在价值高的公司并不代表投资价值最高。根据价值投资的观点,要选择股票市场中内在价值被低估或者说市价被高估的上市公司股票作为投资目标。各公司每股市价也是一个绝对的概念,我们要把它用一个能在各公司之间横向比较的指标替代。市盈率是最常用来评估股价水平是否合理的指标之一[9]。

市盈率是(普通股)每股市价与每股收益的比率,反映了投资者愿意对每一元净利润支付的价格,可以用来比较公司股票的投资报酬和风险。市盈率越低,说明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强或每股市价越低,因此投资风险就越小。但需要注意的是,市盈率指标只适用于同一行业中不同股票的投资价值的比较,因为他们的每股收益接近,具有可比性[7]。本文研究对象仅限于生物制药行业,所以适用该指标。

由上表结果可知,按照综合因子得分的排名与市场上表现的上市公司市盈率排名存在明显差异。表明在上市公司中存在价值被低估或者被高估的股票,也就是说有些上市公司是具有获得超额收益投资价值。由于市盈率排名越高,股票价格越高,存在着价值被高估的可能越大,从而投资风险越大。所以因子得分排名越高即公司内在价值越高、市盈率排名越低即投资风险越小、价值被低估的股票越具有投资价值。因此,公司价值被市场投资者低估的股票有:天坛生物、长春高新、科华生物、双鹭药业、上海莱士、安科生物、千红制药。这些股票按照因子分析结果在2013年具有投资价值,投资者可以以此作为参考获得高于市场的平均收益。

4.基于因子得分的聚类分析

上述的结论分析已经为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提供了一定的信息,但是因为投资者在做投资决策时,出发点往往各不相同,投资理念差异很大。为了更深入细致地分析行业板块的情况,帮助投资者发现投资价值,本文将进一步根据上文研究结果中的因子得分将这23家生物制药公司进行聚类分析,以期得到更多投资分析的有用结论。

本文利用聚类分析中的系统聚类法,测量尺度选用平方欧氏距离,聚类方法为离差平方和法[10],将23家生物制药公司划分为4类,结合各公司多方面能力排名(表3)分析如下。

第一类:该类别囊括了生物制药上市公司的大部分,一共有15家,这些公司的综合排名位于市场中等或者偏下的位置,且各自在一两个指标上低于市场平均水平,有待进一步的改善。但是个别指标表现突出,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投资者如果希望寻找股市中的“黑马”,应该对该类别股票给予密切关注。

第二类:包括3家公司。该类别公司在盈利或经营管理能力方面表现较好,但是市场表现低于平均水平,偿债不佳,希望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高投资回报的投资者在选择该类股票时需谨慎。

第三类:包括4家公司。该类别公司偿付债务能力具有很大优势,抗风险能力强,容易获得银行投资者和债务持有人的青睐。但是大部分的盈利报酬能力低于医药行业整体水平展望未来,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继续深化改革和连锁药店规模的逐步扩张,医药流通业的盈利报酬能力应该会有所改善。

第四类:莱茵生物一家。观察分析结果可知,只有莱茵生物市盈率为负值,这是因为2012年度该公司一项投资的项目资金需求较大,公司新增借款额度较大,其财务费用支出和管理费用大幅增加,但该项目部分收益无法确认,造成该年度净利润为负值。由于该公司存在这一特殊情况,其与同行业的其他公司并不具有可比性,不能因综合排名居于后位而否认该公司的投资价值,投资者可以追踪观察该公司动态及投资进展,以寻求合适的投资时机。

这些公司分别具有不同的特色,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投资理念和策略从中选择适合的投资对象,构造合理的投资组合。

三、讨论

我国生物制药上市公司数目少,上市年数短,可获得的数据十分有限,很多评估方法无法使用,对于它们投资价值的评价是非常复杂和困难的。本文利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进行综合分析,涉及的指标因素众多,可较全面的反映上市公司的盈利、偿债、股东回报、成长多方面能力,有利于投资者依据自己的投资理念构建投资组合,尽可能的提高投资收益,降低投资风险。但是本文仍存在着以下不足:(1)由于某些指标难以在公司之间比较或者很难量化,本文选择的指标大多数仍属于财务指标,不能完全反映公司的业绩状况。(2)生物制药公司可能会因为某些突发事件而受益,业绩出现爆发性的增长,这种分析方法无法考虑这一点对投资价值的影响。(3)本文只研究了生物制药上市公司2012年一年的数据,没能从动态的角度反映出生物制药公司的发展趋势。这其实也是受限于我国生物制药上市公司上市年数太短,追溯到五年前或者三年前样本数太少,难以反映问题的实质。

参考文献:

[1]李泉,陈雪花.股票市场CAPM和三因子模型分析――兼议中国股市的未来发展[J].发展研究,2015(6).

[2]吴伟容,王召.基于奥尔森模型的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

[3]邵永同,陈淑珍.基于DEA方法的我国上市生物医药企业融资效率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33(2):174-178.

[4]陈D.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生物医药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以华兰生物医药为例[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2(1):35-36.

[5]Casey C. Corporate valuation, capital structure and risk management: A stochastic DCF approach[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1, 135(2):311C325.

[6]范颂华.研发型生物医药企业风险投资的价值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1):9-11.

[7]张应应.稳健性因子分析在股票评价中的应用[J].统计与决策,2015(16):76-79.

[8]郑向前.基于因子分析法对我国生物制药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9.

[9]曾贵.市盈率在股票投资分析中的适用性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4,21(2):68-72.

[10]杨林,王天翊,赵桂梅.金融业股票投资价值分析――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J].中国市场,2014(10):87-88.

作者简介:

张婷婷(1990-),女,浙江临海人,硕士,研究方向:医药产业经济及政策。

生物医药行业的估值方法范文第2篇

医药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其战略位置、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都需要借助研发来实现突破。众所周知,研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是医药企业实现战略腾飞,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另一方面其投入大、风险高和周期长的特点制约了医药企业的研发步伐。毋庸讳言,研发一直是我国药企的软肋。由于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多数企业集中于低水平重复,特色极不明显。随着微利时代的到来,医药企业竞争演变为产品竞争,而医药产品价值的根本就在于其独特性及创新性。

1研发投入与产出现状

2004年至2007年,我国全社会在研发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加(见表1),其中医药制造业的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总投入的比例从1.3%增加到1.82%,其增长率远远大于全社会研发投入的增长率。医药研发投入的快速增长说明医药研发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然而,研发投入的增加并未带来预期医药创新的快速发展。国家药监局的数据显示:2006年全年批准新药临床申请1426件,新药生产申请1803件;2007年批准新药临床申请758件,新药生产申请176件。随着新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推行,2008年共批准新药临床申请434件,其中有52种属于新化合物;批准新药生产申请165件,涉及119种药品,其中包括1类新药5个;批准仿制药生产申请1502件,涉及614种药品。虽然批准新药临床及生产的数量在逐年减少,技术含量在逐年提高,但是,其中1、2类新药仍然太少,仿制药申请仍占了很大的份额。这与我国医药企业低水平重复严重的现状密不可分。如何充分利用已有资金投入,充分挖掘新药价值,不断创新突破,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2新药功能价值的确认

新药研发过程中凝结了不同于普通商品的创新性的脑力劳动耗费,形成了由新药研制者智力劳动创造的新价值以及物化劳动的转移价值[1]。所谓功能是指价值工程分析的对象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对产品而言,其功能就是它的用途[2]。人们使用产品实际上是使用它的功能,即企业生产产品实际上就是为了生产产品的功能,用户购买产品也就是为了购买产品的功能。如患者购买药品就是为了能预防、治疗或缓解病情。能满足某种需求也就具有了一定的功能价值。新药的功能价值就是新药在满足患者某种需求时所具有的价值。

且不论国内外新药定义的差别,在新产品的认同方面存在的差别也使得新药功能价值的确认比较困难。国外新剂型、新复方、新的给药方式的产品能得到普遍的认同,而同样的产品在中国市场上却难有作为。比如二甲双胍:普通产品每片仅为0.1元,将一天三次的服用次数减少为一天一次的缓释片却要价每片2元,这对于需要长期用药的中老年群体也许很难接受。“缓释片”这个先进性也许并不足以让患者支付6倍的溢价!又如,新复方制剂一般可以增强疗效或减少副作用,但价格却差别较大。如复方利血平片每片0.1元,而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售价1元/片。如果利尿效果的增强得不够理想,也许这10倍的溢价也很难让人接受!再如,口服胰岛素比起注射胰岛素来,方便易行,一旦使用可以节约不少医疗资源,但究竟定价多少才能得到老百姓的认可?等等这些都需要经过仔细地分析论证。总之,进行新药功能价值分析,充分挖掘新药的价值,才能以更让人信服的理由得到患者的认可和接受。

3新药价值评估的好方法——价值工程

新药研发是指新药从实验室研究到上市,扩大临床应用的整个过程,是一项多学科,需要多部门、多员工共同协作才能完成的复杂工程。如今,不少医药企业采用项目管理的模式进行新药研发。新药研发项目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发现和甄别、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新药申报四个阶段。本文的价值工程研究即以新药研发项目的生命周期作为研究对象。

价值工程作为一种现代管理技术和思想方法,其目的在于为用户制造真正的价值[3]。具体来说,是以使用者的需求为出发点,应有组织、有计划地按一定工作程序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功能分析,系统研究功能与成本之间的关系,致力于提高对象价值的创造性活动。对新药研发项目进行全面、详实和准确可靠的评价分析,为最佳研发方案的确定提供科学而客观的依据。目前,中国有上百项自主研发的新药已进入临床一期、二期阶段,另外还有一大批已完成了临床研究,正等待报批。尽早开展新药研发项目的功能价值评估,将价值工程贯穿整个项目全程,才能更有效地控制成本,充分挖掘出新药价值。

4新药功能价值的分类

为了充分挖掘新药研发项目的功能价值,首先要明确新药项目的功能价值所在。笔者选取了入选美国标准普尔评级(Standard&Poor’s)的进入研发后期、预计未来两年有可能在美国上市的最具市场前景的10个新药进行分析认为,可以将新药项目的功能价值分为技术功能价值、经济功能价值、社会功能价值。

对上述入选原因进行分析、概括如下:

技术功能价值是指产品本身功能优势产生的价值,包括:新剂型、新的给药方式、新复方制剂、用药可逆性、疗效好、副作用少、安全性好等。一些经济指标也会导致产品功能价值的增加,即经济功能价值,主要包括:市场容量大、利润率高(自主研发)等。社会功能价值是指全社会医药研发现状对新药研发可能产生的价值,表现在:研发平台优势、一线用药、公司研发压力及现状(研发线合并)、适合公司产品线要求、竞争品种少、审批进度等。

当然,上述分类并没有列举出全部的功能价值内容,比如,还可以通过预期的投资回收期来衡量新药项目经济功能价值,然而投资回收期并不是越短越好,只能是在新药级别确定的情况下,尽可能缩短投资回收期来提高价值,因此比较难衡量。另外,其它一些定量数据较难获得,可以根据具体项目再具体考察是否将其作为功能价值指标。

5新药项目功能价值评价方法

新药研发过程受到了社会经济、政治及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市场、技术、组织管理等方面充满了不确定因素,因此其功能价值评价方法也应该采用不确定情形的评价方法。不确定情形的经济评价方法就是,方案实施后,存在若干种不同的自然状态,并且每种自然状态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即状态出现的概率),又是可以根据历史资料的统计分析或主观经验判断加以合理确定的时,对方案设想的经济效果的综合评价[4]。

不确定情形的评价是建立在概率意义上的综合评价,其所依据的评价标准主要是期望值。所谓期望值就是全面考虑该事件的所有可能出现的状态以及各种可能状态出现机会大小的情况下,从概率意义上讲,该事件最终最可能出现的结果,也就是客观上人们可以期望的该事件的最终结果。不确定情形的价值评估方法如下:

5.1期望值法

根据损益矩阵表计算出各方案设想的收益(损失)期望值,再依据期望收益值最大或期望损失值最小为标准,择优选出最好方案。

5.2决策树法

决策树又称为决策图,是由方块和圆点作为节点,并由直线连接而形成的一种树状结构。方块节点为决策节点,即代表一待评估决策点,由决策点引出若干条树枝,每枝代表一个方案,称为方案枝。圆圈节点是状态节点。由决策点引出若干条树枝,表示不同的自然状态。这些树枝称为状态枝。在状态枝的末端列出不同状态下的收益值(或损失值)。一般决策评价问题具有多个方案,每个方案可能遇到多种自然状态,因此,图形由左到右,由简到繁就组成一个树形网状图。ChristophH.Loch教授以BestPharma公司为例,对该公司的三个研发项目采用了决策树方法进行了价值评估,为我们今后新药项目VE研究提供了参考[5]。

5.3综合评分法[6]

综合考虑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三面,通过选定评价指标,确定其加权系数,然后对各指标进行评分后,得出总评分,来确定出最佳方案。其中加权系数的确定是由评分法确定的。具体的评分法可以分为:直接评分法、0-1两两对比法、0-4两两对比法、多比例两两对比法、实现困难度评价法、逻辑流程法、功能系数评分法。如果指标不复杂的话,还可以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分。

5.4实物期权法

所谓实物期权,就是在不确定条件下,与金融期权类似的实物资产投资的选择权,是由StewartMyers(1977)在麻省理工(MIT)时提出的,他指出一个投资方案其产生的现金流量所创造的利润,来自于目前所拥有资产的使用,再加上一个对未来投资机会的选择;也就是说企业可以取得一个权利,在未来以一定价格取得或出售一项实物资产或投资计划,所以实物资产的投资可以应用类似评估一般期权的方式来进行评估[7]。实物期权的核心思想不仅与期权的基本特征相承,而且与研发项目投资决策的不确定性、不可逆性等特征紧密相关,是最近兴起的一种价值评估方法,其中二叉树模型是包含管理期权不确定性的项目评价中最常用的模型。柯昌文[8]等认为二叉树模型是新药研发价值管理的有力工具。

在实际应用中,究竟采用哪种方法进行新药项目的功能价值评估,可以根据评估人的经验等实际情况选择进行。

生物医药行业的估值方法范文第3篇

一、基本原则与指导思想

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检查评估工作遵循“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标准量化、促进提高”的原则。通过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检查评估,促进乡镇、街道(工业园区),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药品安全监管,把药品安全工作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落实“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健全药品安全监管机制,杜绝重大药品安全事故发生,促进医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确保公众用药安全。

二、检查评估对象及实施机构

(一)检查评估对象是各乡镇、街道(工业园区),各相关监管部门,药品(含医疗器械,下同)研制、生产、流通、使用各环节的企事业单位。

(二)区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检查评估领导小组(附件1)负责组织实施全区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检查评估,指导各有关单位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自查自评;组织对全区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进行检查评估。

三、检查评估的内容及标准

(一)各乡镇、街道(工业园区)及相关监管部门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重点检查评估组织领导、整治重点、安全保障、宣传信息等方面工作开展情况和整治工作的成效。检查评估标准详见《区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检查评估表》(附件2)。

(二)药品质量状况评估。以省级药品质量公告为依据,重点检查评估辖区内基本药物、特殊药品及血液制品、生物制品、注射剂等高风险产品的生产、经营、使用各环节质量状况。

(三)药品安全群众满意度。主要包括对国药准字公信力的评价、对打击假药的看法、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对药品广告的意见、对安全用药知识的掌握。

(四)企事业单位自查自评情况。主要包括各类生产经营企业对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标准的执行情况、生产经营基本药物和高风险产品企业风险控制情况、电子监管码实施情况、质量受权人制度落实情况、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药品医疗器械研发资料的真实性、诚信建设、规范医院制剂使用和临床用药管理等。

四、检查评估的方式方法

(一)检查评估方式:采取自查自评与上级检查评估相结合的方式。

(二)检查评估方法:采取听取汇报、查看资料、现场检查、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法,全面了解被检查评估对象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情况。

1.听取汇报。听取各乡镇、街道(工业园区)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和各相关监管部门的工作汇报。

2.查看资料。查阅专项整治工作文件、会议纪要、工作报表以及有关工作制度规定、违法犯罪案件查处卷宗、新闻宣传等资料。

3.现场检查。随机选择辖区内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疗机构、药品研发、检验机构等单位进行实地检查,抽查各类型单位均不少于2家。

4.召开座谈会。召开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和群众代表参加的座谈会。

5.问卷调查。对社会公众、经营单位营业人员、医疗机构药品管理人员、基层执法人员等进行随机访问和调查。

(三)评分办法:采取具体工作量化评分的方法,分项加权汇总,共分以下四个部分:

1.综合评估。主要评估各乡镇、街道(工业园区)及相关监管部门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完成情况。分值100分,权重0.6。

2.药品(含医疗器械)质量状况评估。以省级质量公告和抽验结果为依据,自我评价质量状况。分值100分,权重0.2。

3.药品安全群众满意度调查。组织网上问卷调查或发放问卷(不少于100份),自我评价群众满意度。分值100分,权重0.1。

4、企事业单位自查自评情况。在生产、经营、使用单位自查自评基础上,抽查辖区内各单位自查报告,自我评分。各企事业单位(包括药品、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经营、检验单位及医疗机构)每类别不少于1家。分值100分,权重0.1。

以上4项中,第1项由区检查评估组参照各参评单位自查自评报告、按照评分标准内容检查评分;第2、3、4项直接采纳各参评单位自查自评报告中的相关数据并随机抽查核实。各项评分加权汇总后,得出总评分,满分100分。根据各参评单位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的突出成绩和明显不足,在总评分的基础上可适当加减分,分值为5分。最后得分95分以上为优秀,85分以上为良好,80分以上为合格。

五、工作进度安排

(一)上旬,结合辖区内实际情况,制定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检查评估实施方案。

(二)上旬,组织药品研发、生产、经营、检验单位及医疗机构进行全面自查自评,形成自查自评报告。药品研发、生产、经营、检验单位和医疗机构的自查自评,由区食品药品监管分局负责组织。

在各单位自查自评的基础上,组织开展辖区内自下而上的检查评估工作,并形成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自查自评报告和工作总结,于前提交市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中旬,迎接市政府检查评估组的检查评估。

(四)下旬,迎接省政府检查评估组的检查评估。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乡镇、街道(工业园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检查评估工作的组织领导,按照“全区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工作格局和属地化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要切实加强领导,精心部署,周密安排,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真正抓出成效。

生物医药行业的估值方法范文第4篇

在欧美债务危机的影响下,全球股市受挫。面对危机,我们既可以选择在逆境中求生的优势题材股,也可以寻求“巴菲特式”的危机抄底机会,而十月前的中报行情似乎也成为了危机中的一缕曙光,那么才能把握其中的机会呢?

据Wind资讯统计,截至8月18日,两市披露2011年中报的上市公司已达1090家,约占全部上市公司总数的五成。从这1090份中报来看,上半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正的上市公司共有997家,占已披露公司的91.46%。

防御性板块稳字当头

在这种通胀和熊市的背景之下,一般医药类和消费类是表现较好的板块。

首先,先看医药板块。由科技部牵头、其他相关部委合作起草的《“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十二五”医疗器械产业科技发展专项规划》、《“十二五”医学科技发展专项规划》、《“十二五”先进生物制造科技发展专项规划》已形成征求意见稿,预计八月底九月初将公布。医药生物已经成为近期反弹时的领涨板块。

截至8月19日,沪深两市92家医药生物上市公司披露2011年半年报,其中有63家上半年实现了主营收入及净利润的双增长,占比68.48%。这63家公司有多达46家在三季度实现了逆市上涨,占比73.02%。从细分行业看,医药器械和中药类个股的业绩相对较好,东富龙一、二季度净利润环比增长都在20%以上,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达到了50%,鱼跃医疗单季度利润分别同比增长了59%和42%。而中药产业的天士力、上海凯宝二季度净利润的环比增长都在35%左右,天士力二季度同比增长64%。

医药行业利润增速回升将推动医药板块行情开展,同时,下半年医药行业政策力度有可能放松,医药板块短期仍有表现机会,但是由于行业相对估值较高,继续制约了板块大幅上涨的空间,精选个股将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医药板块投资的核心。

其次,消费类中的酒类,食品及饮料行业也都有着不俗的表现。据wind资讯最新统计,食品饮料板块中有66只股票,截止目前,有44只已公布今年中期业绩报告,加权平均每股收益0.5776元,平均每股净资产(整体法)4.9537元,每股经济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7875元,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10517万元,同比增长40.79%。目前行业估值适中,动态市盈率为39.37倍。

另一方面,酒类行业则仍然维持着高景气。据WIND数据显示,白酒1-7月累计增速28.8%,高增长势头不减:7月单月产量69.7万千升,同比增长33.8%,增速比6月上升0.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快27.8个百分点;1-7月份累计产量547.3万千升,同比增长28.8%,增速比1-6月上升0.8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上升2.5个百分点。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行业维持较高景气。

低估值板块机会潜伏

目前A股中,金融行业与资源类个股,动态估值已相当低。比如银行股,无论是市盈率还是市净率均处于历史最低水平,但增长依旧维持在30―50%的高水平。这类股票是估值洼地,外加增长强劲,我们能否潜伏其中,追随他们一起分享价值投资的红利呢?

先来看金融行业。市场信息显示,目前已有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浦发银行、深发展A等多家银行公布了2011年中报,上述五家银行在报告期内均取得不俗的经营业绩,上半年合计实现净利润451.8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5.26%。其中,民生银行净利增长速度最快,达到57%,深发展、农业银行和浦发银行增速也分别为53.2%、45.3%和45.2%。业内人士预计2011年行业收入端增速仍在30%以上。

生物医药行业的估值方法范文第5篇

摘要:本文从医药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及其成因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医药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的管控策略。

关键词:医药企业 并购 财务风险 管控

企业并购(Mergers and Acquisitions,M&A)包括兼并和收购两层含义、两种方式,通常将兼并和收购合在一起使用,即指企业之间的兼并与收购行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宏观经济政策向“调结构”转变,结构调整、行业整合和产业升级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条主旋律。并购是企业快速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每一次产业结构升级都伴随着大规模的并购浪潮,并购已然成为目前最为关注的热点话题。

我国医药行业并购活动同样活跃。据WIND数据统计,2014年我国医药行业内排除跨境并购单笔1亿元以上的并购重组案总额已达到673 亿元,并购数达到99起,交易额同比增长53%。对于医药行业的并购活动,国内外学者进行了一些实证研究。然而根据研究结果表明,并购成功率还未达到30%,医药行业的并购大部分还是失败的。所以加强医药企业的并购行为研究,深入探讨其财务风险的防控,对于我国医药行业兼并整合和促进产业调整升级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一、医药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及其成因

(一)并购定价风险。在企业并购活动中,并购定价主要涉及并购价值评估和交易价格谈判两个环节。其中,并购价值评估包括目标企业价值评估和并购产生的价值增量,是产生并购定价风险的主要原因。从并购价值评估的风险来源来看,主要有信息不对称风险、估值风险两个方面。

目前我国医药行业仍存在企业规模小、经营管理不规范、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等问题,要想真实、完整地获得被并购企业内部与外部的、财务与非财务的各种信息较为困难。而且一些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出具材料的公信力也存疑,甚至有粉饰编造的情况。在所获得信息的真实性、可用性较差时,并购方容易对其财务报告问题、资产质量、负债状况、抵押担保等情况估计不足,对其业务竞争力、盈利能力、成长性和持续性做出误判,使得估值出现偏差。

估值方法不当是导致并购定价风险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目前企业价值估值的理论与方法还不够完善,一些估值方法在实务运用中操作性不强,存在诸多局限。在实务中,评估过程往往需要大量主观判断,人为来加以调整,可靠性存疑。

(二)融资支付风险。融资风险主要表现在并购资金保证和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对于并购方来说,实施企业并购行动往往会消耗大量资金,而并购后的日常运营和后续发展也需要强大的资金后盾,融资要谋划在先。企业并购融资按来源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内部融资主要是依靠留存收益筹集并购资金。内部融资速度快、成本低,但大量使用留存收益会影响企业现金流和周转资金规模,可能带来现金短缺风险;外部融资包括股票、债券、并购贷款等。同时外部融资的成本和规模,还受法律法规、融资环境、融资渠道资源和自身资本结构的影响。

目前企业并购有股票支付、现金支付、混合支付三种常见的支付方式。现金支付是并购中最简单的支付方式,能够快速完成并购交易,但是现金支付会给企业形成现时资金负担和资金流动性风险;股票支付则是通过发行新股用于支付并购对价,它能够减轻资金负担,筹划得当也可享受税收优惠,但企业原股东股权会被稀释,加之增发募资程序繁杂、周期长、成本高,容易丧失并购机会;而混合支付是前面两种方式的结合,各种支付工具可相互补充,但其操作复杂,也会增加并购后整合的难度。企业在并购中选择支付方式不当,比如现金支付过多、支付结构不合理,都会产生支付风险,影响并购活动。

(三)财务整合风险。我国当前医药企业并购多数属于同业间横向并购,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规模扩张和进入新市场领域。虽然市场环境、客户群体、经营模式、工艺技术都有许多方面相似,但企业之间发展战略、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经营团队仍会有显著差异,容易产生并购整合风险,所以不可轻视。

(四)医药企业并购应关注的其他问题。医药企业行业监管严格、技术壁垒高、产品周期长,往往对医药企业的投资并购比其他行业更为复杂、更具有挑战性。风险事项通常不是孤立的,往往环环相扣,相互影响。所以在应对并购财务风险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前后环节、不同层次综合分析,要特别关注所处行业的高风险领域。在医药行业中,主要包括许可及经营资质、知识产权、药品质量、安全环保4个方面。(1)许可及经营资质。在我国药品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业监管非严格,生产经营企业必须在获得许可、认证和相应经营资质,方可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否则,就属于非法经营。所以在医药企业并购中,对目标企业进行许可和经营资质核查是必要程序。(2)知识产权。对于医药企业来说,知识产权问题极其重要。目标企业所拥有的药品专利、工艺技术(药品批文)、研发成果、品牌商标往往决定了其竞争力、创新性、成长性和盈利能力。并购中应对目标企业的知识产权进行充分调查,以确认其所持有的知识产权权利,是否存在侵害知识产权情形和其他风险,关注药品技术(许可批文)转让限制、专利或技术的来源及其保护期,并对其价值作合理判断。(3)药品质量。(4)安全环保。投资医药企业,安全环保风险也是必须谨慎对待的风险之一。药品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但随着医药行业环保标准的不断提高,企业环保费用支出和环保治理工作难度持续加大,若医药企业在安全环保方面投入不足,一旦出现安全生产事故或环保污染事件,势必会对企业造成巨大影响。

二、医药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管控策略

(一)并购行动要符合战略和价值导向。医药企业在并购中必须克服一味追求规模,盲目“做大”的面子倾向。企业在选择并购扩张时,要符合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导向,也要符合企业长期发展战略。对于不符合战略方向和主业要求的并购项目不投;对于超出自身能力的并购项目不投;对于投资回报率低的并购项目不投;对于风险不可控的并购项目不投。避免因并购投资战略方向不清,并购动机盲目,致使并购行动失败,而产生各种财务风险。

(二)全面深入了解目标企业经营活动。双方确定并购意向后,企业应展开尽职调查工作,全面了解目标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收集真实、完整的信息是保证并购估值可靠的重要前提,并购方可以委托具备较强执业能力的中介机构实施,并选派丰富工作经验和具备专业胜任能力人员参与调查。调查时,除了收集各种资料外,也要注意分析其管理团队、业务模式、盈利模式、业务协同性和发展可持续性,同时针对医药行业特有的一些经营要素、竞争资源、风险领域要重点突出的排查,以形成对目标企业客观、立体的全面认识,减少误判。

(三)基于并购价值和收益作定价决策。企业并购价值包括目标企业的价值,也包括因并购产生协同效应而产生的价值增量。企业并购定价决策应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即要并购净收益大于0,这样并购才是可行的。目标企业的价值与并购产生的价值增量之和就是并购价值。并购产生的价值增量与并购交易费用之差就是并购溢价区间,即并购双方的谈判区间,最终成交价应落在此区域。

(四)以增加股东价值为目标进行稳健融资。企业并购中,管控融资环节财务风险主要是处理好并购资金对资本结构影响的问题。融资风险管控的目标是通过合理安排资本结构,在有效控制财务风险的前提下降低融资成本,增加股东价值。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要准确测算融资需求量;二要拓展并购融资渠道,提高资金保障能力;三要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和期限搭配,划定债务融资极限,防范偿债风险;四要立足于自身实际情况提出融资方案,并通过EBIT-EPS(或ROE)无差别分析,比较不同融资方式对EPS影响大小。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选择成本最低、股东价值最高的方案进行融资。

(五)通过盈利能力支付计划兑付对价。并购对价支付是并购中的关键环节,不同支付方式对并购双方的财务影响明显不同。选择恰当的支付方式也可能较大程度降低企业并购成本和支付风险。并购企业一方面要与目标企业确定合理的资金支付时间和数量。另一方面要综合考虑资本结构、税收筹划、资金压力等因素,选择适当的资金支付组织,保证并购活动顺利进行。

同时,由于医药行业政府管制严格、关系营销盛行,目标企业原股东公共关系网络、技术技能对并购后的稳定经营非常重要,包括出于限制原股东从事竞争行业的考虑,往往需要其继续服务一定年限。为锁定目标企业核心人员,对符合条件的并购采用盈利能力支付计划兑付部分对价,是一项次优选择。盈利能力支付计划,即并购交易的最终价格部分取决于目标企业在所有权转让后的经营业绩,是一种弹性较大的支付方法。

(六)实施整合计划,促进财务融合。并购后整合是发挥协同效应、实现协同的关键。并购企业要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系统地实施整合,包括实施经营战略整合、人力资源整合、管理体系整合和企业文化整合。各板块的整合是相互关联、相互支持的,各项整合工作协同推进,才不会使财务整合孤掌难鸣。财务要“刚柔并济”实施整合,促进财务管理目标、机构人员、制度流程、会计核算、资金资产和业绩考核的融合。

在进行企业并购时,充分考虑并购失败的可能性,并制定财务应对策略和其他退出安排,及时止损。并购后,一旦并购预期出现重大偏离,并购协同效应不能实现,并对并购后企业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时,企业应采取果断措施,实施包括出售资产、撤资转让在内的退出办法,防止财务风险扩散,影响并购方自身的经营安全。

参考文献:

1.余浩翔.上市医药企业并购重组中的财务风险及其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