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监察管理制度

企业监察管理制度

企业监察管理制度

企业监察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一、加强工作指导,推进中央企业效能监察工作全面规范发展

(一)着眼整体发展,快速推动中央企业效能监察工作全面普及。

国资委成立以后,通过每年下发效能监察工作意见,统一组织中央企业立项,开展专题效能监察,组织经验交流,编辑《中央企业效能监察理论与实践》书籍,编发专题简报和业务培训等一系列的工作,在中央企业积极营造整体推进效能监察工作发展的浓郁氛围。到**4年年底,仅仅两年的时间,开展效能监察工作的中央企业由93户发展到162户,中央企业开展效能监察工作新增69家,普及率比国资委成立前提高了52.6%。此后,普及率一直保持的98%以上。

(二)深入理论研究,探索出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效能监察工作理论。

**3年,在中央企业效能监察工作理论研讨会上总结了企业效能监察的六条基本经验。**4年,在中日企业监管暨效能监察论坛上,阐述了中国国有大型骨干企业效能监察工作的理论问题、法律依据、发展趋势和实践操作等问题。**5年,在全国国有企业效能监察工作座谈会上,总结了企业效能监察六点规律性认识。**6年,我们指导企业开展专题研究,在效能监察理论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提出了适应企业改革发展的新的理论认识。**7年8月召开中央企业效能监察工作座谈会,进一步总结交流了效能监察工作的理论成果和新的工作经验。

截至目前,中央企业效能监察工作在基本概念、主要特征、业务边界、监察标准、监督方式、监督内容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上有了新的共识。一是探讨内设监察与企业效能的联系,明确了通过效能监察工作促进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升,规范经营管理者履职行为的监督作用;二是探讨效能监察在强化企业内控机制中的定位,突出了效能监察在完善管理,加强控制,提高效益等方面的促进和保证作用;三是探讨效能监察在企业管理中的监督职能,提出了督促检查经营管理者规范履职、廉洁从业的工作标准,确定了效能监察的关键监控环节;四是探讨企业效能监察工作责任体系的建立健全,形成了与企业反腐倡廉建设要求相适应的“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工作格局。五是探讨了在效能监察过程中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着重预防”的基本方式;六是探讨目标管理对效能监察的基本要求,强调了树立在监督中服务,在服务中监督,运用经济管理手段发现和解决问题,维护企业效益的工作理念。

(三)坚持制度创新,填补企业效能监察史上的制度空白。

国资委成立以前,中央企业效能监察工作正面临缺乏规范性依据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效能监察的规范发展和整体提高。为使中央企业效能监察具备统一、规范的工作依据,我们先后对100多户中央企业进行座谈和实地调研,对所有中央企业十几年来开展效能监察工作的几十个指标进行全面普查,对效能监察的工作定位、工作思路、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工作关系、工作方式和监督职能等进行分析研究,把具体经验系统化,系统经验理论化,理论认识和有效作法制度化,从整体层面上指导企业不断加深认识和把握效能监察工作规律。**4年,以国资委办公厅的名义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央企业效能监察工作的指导意见》。**6年,国资委颁布了《中央企业效能监察暂行办法》,填补了我国国有企业效能监察史上的制度空白,为中央企业效能监察工作提供了规范化依据。同年,还收集汇编了《中央企业效能监察单项操作规程选编实用手册》,又填补了效能监察单项操作过程的制度空白,指导企业健全和规范工作程序,着力推进了中央企业效能监察工作融入管理、进入流程、规范发展。目前,绝大多数企业已经制定了规范的效能监察工作制度和单项效能监察操作规程,效能监察的规范化程度有了极大的提高。

二、全面履行监控职能,发挥强化管理、防治腐败、提高效益的综合作用

中央企业始终围绕促进管理、提高效益、防治腐败这个中心任务,有针对性的开展效能监察工作。5年来,二级以上中央企业效能监察共立项71648个,节约资金120多亿元,避免直接经济损失311.42亿元,挽回直接经济损失76.21亿元。

(一)围绕国资监管重要工作统一开展专项监察,促进中央企业强化资产管理。

国资委成立后,随着企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效能监察逐步延伸到企业兼并重组、改制和国有产权转让等资本运营层面选题立项。效能监察先后在清产核资管理和不良资产管理等资产基础管理层面选题立项。

**3年至**4年,为保障中央企业清产核资工作的顺利实施,国务院国资委纪委、监察局统一组织中央企业开展清产核资效能监察工作。我们统一组织中央企业围绕中央企业清产核资工作开展效能监察工作。据统计,中央企业在清产核资效能监察中共立项4855个,1.16万家企业(包括二、三级企业)对清产核资进行了自查自纠,挽回经济损失14.56亿元。

**5年,我们组织开展清产核资后续管理效能监察工作。不仅促进了企业清产核资后续管理工作的进一步规范,防止了国有资产的流失,而且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据对162家中央企业上报数据统计,中央企业纪检监察机构在清产核资后续管理中效能监察共立项8157个,参与资产处置85830项,涉及金额221.6亿元,建立账销案存制度8559个。

**6年,我们组织开展了不良资产管理效能监察工作。中央企业二级以上企业共开展不良资产管理效能监察立项8834个,制定或完善规章制度8520个,纪检监察部门参与资产处置100487项,参与资产处置金额723余亿元,参与追索收回资产金额50余亿元。

**7年,我们组织开展了招标管理效能监察工作。通过招标效能监察提纠正招标工作中的偏差,使企业真正形成通过市场竞价机制来降低采购成本,防治商业贿赂。二级以上中央企业通过效能监察节约资金20亿元,挽回经济损失6亿元,避免经济损失12.2亿元。

(二)结合企业的管理实际自主立项监察,促进企业全方位完善经营管理。

强化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我们一方面从强化国资监管的角度统一组织专项效能监察,另一方面又充分指导企业结合实际针对经营管理的突出问题自主立项,进行更加灵活的效能监察工作。根据对二级以上中央企业23344个立项的抽样调查,围绕生产经营活动开展的物资设备采购、工程项目管理、清收清欠、财务管理和销售服务管理效能监察为12217项,占立项总数的60%;围绕企业改制和资本运营活动开展的清产核资和产权转让效能监察为2933项;围绕企业完善科学决策开展的“三重一大”效能监察为491项;围绕亏损企业进行的整体效能监察为190项。效能监察的内容由生产经营向资本运营和资产产权的基础管理延伸;方法由事后监察向过程监察改进;方式由单项检查向综合检查发展,延伸了对经营管理的监督链条,改进了监督方式,丰富了效能监察工作的实践,促进了企业全面加强经营管理。

(三)坚持惩防并举的工作方针,全面推进中央企业反腐倡廉建设。

一是严格纠偏,从严治标。五年来,各级中央企业纪检监察机构认真履行监督职能,效能监察责任追究的力度不断加强。在开展效能监察过程中,对于发现的违规违纪人员按照规定给予惩处,**4年清产核资专项效能监察处理人员338人,**5年清产核资后续管理专项效能监察中处理人员458人,**6年不良资产管理专项效能监察中处理人员657人。**7年效能监察发现案件线索723个,其中立案396个,给予党政纪处理682人,移送司法机关163人,查出违纪金额1.33亿元。

二是注重建设、着力治本。五年来,我们始终把效能监察工作的落脚点放在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系统的完善上,通过开展效能监察,及时发现管理缺陷和制度漏洞,提出监察建议,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从源头上堵塞管理漏洞,效能监察的治本功能不断得到强化。**4年清产核资专项效能监察中提出监察建议4328个,制定或完善规章制度3950个;**5年清产核资后续管理专项效能监察中提出监察建议6404个,制定或完善规章制度1568个;**6年不良资产管理专项效能监察中提出监察建议5877个,制定或完善规章制度8520个;**7年中央企业效能监察中完善规章制度25229个。

三、继续与时俱进,进一步深入推进中央企业效能监察

工作规范发展

(一)以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契机,进一步把效能

监察发展为现代企业制度中不可或缺的监督力量。

按照十七大的部署,中央企业正在全面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如何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把握好工作定位,使效能监察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实践证明,效能监察是企业内部管理控制中的综合性监督工作,具有企业其他监督方式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监督力量。我们要研究效能监察在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体制、定位和方式等问题,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企业效能监察职能,加强对经营管理权力运行过程的监督,促进企业权力运行机制的健全和高效运转。

(二)以完善内部控制为抓手,进一步把效能监察发展为

促进企业完善管理制度的重要方式。

促进企业完善管理系统是效能监察工作的重要目标。“进管理、入流程”是效能监察发挥作用,促进企业完善管理制度的前提条件。企业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进程,为效能监察工作融入经营管理不断提出新的工作内容,企业不断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为效能监察工作进入业务流程提供了新途径,企业不断强化执行力的管理目标为效能监察工作融入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进一步把握和适应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我们要以完善企业经营管理制度为抓手,使效能监察真正“进管理、入流程”,发展成为促进企业不断完善管理制度的重要方式。

(三)以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系统为载体,进一步把效能监察发展为加强企业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途径。

开展效能监察工作的过程就是贯彻落实“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着重预防”的过程。效能监察工作把综合监督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履职行为的正确性作为监督的核心内容,抓住了规范和监督权力运行这条构建惩防腐败体系的主线,是企业反腐倡廉建设的主要途径。我们要把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任务与经营管理活动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继续研究和不断丰富监督检查经营管理者履职行为的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和时限性的工作内容,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中容易产生腐败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部位的监控,及时化解经营风险,保证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促进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廉洁从业,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企业监察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企业;效能监察;难点破解;思考

效能监察是企业内部一项综合性的监督,是推进企业强化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和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最佳结合点。通过开展效能监察,促进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从而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推动企业党风廉政建设。

一、什么是企业效能监察

企业效能监察是指企业监察部门,在企业党组织和董事会的领导下,由主要经营者负责,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企业的规章制度,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水平、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的,针对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或可能出现的影响企业发展的职务不廉洁问题,对监察对象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的监督检查。

二、国有企业开展效能监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效能监察是国有企业保持可持续发展动力的内在需要。企业效能监察是内部监控的一种重要手段,是依据领导授权对企业管理运行的能力以及所产生的效果等进行的专门监督检查。从一定意义上讲,效能监察是领导监督检查工作的延伸,是对企业各级行政管理人员切实履行职责情况的监督,能及时纠正管理工作中的偏差,保证企业管理工作计划、任务、目标的实现。建立效能监察机制,是企业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保持可持续发展动力的内在需要。(2)效能监察是国有企业的优势所在。国有企业内部的管理部门,如审计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信用管理部门等,都是按照自己的业务范围实施专业性的监督检查,而企业纪检监察部门则对各业务管理部门和业务监督部门都有监察的责任。这不是分工的不同,而是不同层次的监督检查。因此,企业效能监察是对企业内部监督工作的再监督。这种监督具有高层次性和综合性。同时,效能监察可以选择在事前、事中或事后介入,主动性和灵活性大,这种功能是企业内部其他监督检查部门所不具有的,是特有的优势。(3)效能监察可有效密切监督和被监督部门之间的联系。过去国有企业的纪检监察部门都是以查处、检查问题参与到被监督部门的工作中去的,容易给被监督部门造成一种心理压力,甚至产生对立情绪。如果换一个角度,实行效能监察,从帮助被监督部门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出发,就会得到被监督部门的欢迎,并予以配合。这样不但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同时对产生问题的症结又能及时进行整改,协助企业领导和有关部门建立、修订和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总结经验教训,加大对落实制度的检查力度,同时加强教育,提高监察对象素质,对违章者进行惩戒,以警示他人,使相应的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加强。(4)效能监察可有效推动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效能监察是既抓廉政又抓勤政,抓廉政促勤政,抓勤政保廉政的有效形式。效能监察能拓宽案件线索来源,而且能第一时间掌握有根据的事实材料,发现违纪问题。

三、效能监察机制如何在国有企业管理中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

1.领导层的认同和支持,是效能监察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的组织保证。笔者在工作实践中深刻体会到,效能监察工作在企业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中,只要能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就一定能得到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反过来效能监察又能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如笔者所在的公司,从公司党委、总经理到直接分管的领导,由于在日常工作中深刻体会到了效能监察对保证公司各层级管理人员廉洁履行职责、提高公司诚信形象和经济效益等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因此,他们对在企业内部开展效能监察,都高度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为了保证效能监察工作的顺利进行,对每项效能监察,公司均成立项目小组,即根据公司权限的设置,组成由总经理、公司副职、监察对象部门负责人为组长的项目小组,明确项目责任人和协办人,做好人员职责分工。细化实施计划,制定时间进度。形成各级领导主抓,有关部门主办,纪检监察部门组织协调的相互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从而有效保证了相关项目的高效、高质完成。

2.广大职工群众的认可,是效能监察机制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土壤。效能监察只有领导的支持还不够,还必须赢得广大职工群众的认同,才能让其顺利地实施有扎实的基础。这就必须让群众认识到在企业管理中实施效能监察不论是对企业发展,还是对他们个人的利益,都是具有积极的保障作用。在日常工作中,要经常通过各类会议和宣传手段,向广大职工群众宣传开展效能监察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引导相关部门把“被动应付”变为“主动配合”,特别是对重点部门关键岗位的员工进行廉政谈话教育、警示教育等,提醒他们算好政治帐、前途帐、经济帐、健康帐、家庭帐、名誉帐等“六笔账”,使他们把好权力关、名利关、操守关,从而使效能监察逐步成为公司每个职工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堵塞漏洞的自觉行为。

3.明确效能监察的标准和依据,是开展效能监察的制度保证。效能监察在企业管理中推行,必须依靠制度,规范操作,即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和操作程序,才能做有依据,行有规矩。如笔者所在的公司,配合效能管理制度的推行,先后建立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上至针对党委、行政领导班子的《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党风廉政建设岗位职责的规定》、《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行重大决策失误责任追究的暂行办法》、《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关于贯彻落实“三重一大”规定的实施意见》等,下至针对企业运营的《工程招标投标及报价评议办法》、《关于加强工程项目管理试行办法》、《原材物料采购管理制度》、《赊销信贷管理制度》、《关于企业业务接待费使用的规定》、《广告、展览会管理制度的规定》等,这一系列制度的建立,为效能监察的推行提供了明确的标准和依据,为全面开展效能监察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4.审计参与是效能监察的科学支撑。在企业内推行效能监察,纪委、监察部门必须与审计部门联合办公,才能形成开展效能监察工作的整体合力,从而为效能监察提供科学认证的有效支撑。一是利用审计结果进行效能监察,可分析查找问题存在的深层次原因,提出纠正或解决问题的方法;二是通过遵循性审计,可发现企业制度的不健全或不完善造成的隐患,为开展效能监察建章立制提供依据;三是通过审计可以发现有力的书证,为效能监察案件提供证据,进一步提高办案质量。

5.纪检监察部门要在推行效能监察中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要推行效能监察,纪检监察部门自身首先就要有过硬的素质,不仅每个工作人员要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熟悉党的方针政策和各项廉政规定,而且要首先完善本部门内部的管理制度,确保本部门工作在人手少任务重的情况下能高效运作,而且每个同志都要学会做群众工作,努力成为职工群众可信任、可交心的人,以改变纪检监察部门只是“会找茬”的形象。开展了效能监察的单位,纪检监察部门应该有三大变化:由单纯办案变为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任务完成情况的全面的监督检查;由坐等举报变为主动出击;由和被监督部门的对立变为得到他们的积极配合。纪检部门的工作重点,不再是案子,而是效能监察和教育,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而这一工作重心的转变也对纪检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效能监察必须选准“切入点”才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要紧紧围绕企业管理中的重点部位开展效能监察。原材料成本的高低是直接影响企业效益的重要因素,在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条件下,采购一旦缺乏监督、制衡,必然成为一些人趋之若鹜的“分肥场”。如笔者所在的公司,多年来始终把原材料采购作为公司纪委开展效能监察的对象,在这个环节的监察工作中重点抓好以下几点:一是调查研究,多渠道了解公司的采购情况。在做广泛调查了解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原材料采购等方面的几点意见》的监察建议,提供给公司党政领导参考,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二是完善制度,落实责任。随着公司管理水平的提高,利用SAP企业信息化软件和ISO9002管理,不断创新、修改、完善《原材物料采购管理制度》,使责任更加到位,做到事前有规范、事中控制、事后有监督,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提高监督管理水平。三是关口前移,强化监管。对大宗原材料采购实行邀标、评标,成立由供应、质检、技术、纪委、财务、审计等方面人员参加的评标小组,纪委全程监督采购邀标、评标工作,使原料采购工作真正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科学的原则进行。

2.要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难点问题开展效能监察。如应收帐款是生产经营的主要环节,可通过效能监察协助有关部门建立信用分析数据库,有效防范信用风险的发生,确保足额、及时地收回应收账款,保证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如笔者所在公司,开展效能监察协助销售部门从七个环节做好应收款的监控:客户资信环节、合同管理环节、赊销审批环节、货款收回环节、应收帐款清欠环节、责任考核环节、诉讼追索环节,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应收款天数遂年下降、周转率遂年提升。

3.要紧紧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效能监察。如基建设备工程历来都是企业的热点问题,做好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效能监察,对于控制工程投资、降低建设成本,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所在的公司,始终将基建设备工程作为效能监察的重点之一,在工作中认真抓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细化管理,严格监督招投标过程,坚持做到工程项目合同会签,并与施工方签定《廉政协议书》;对预算、计划、合同等的执行结果进行审计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从而为公司节约了不必要的开支。

五、效能监察必须把握“延伸点”才能发挥其促进企业良性发展的终极目的

效能监察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作,不能简单地认为经过检查阶段、实施了必要的奖惩、提出了整改建议,整个工作就可以鸣金收兵了。要真正体现管理的再管理,监督的再监督,还有一个重要环节不可忽视,这就是必须把握“延伸点”,抓好对监察对象的整改情况的跟踪检查,使效能监察工作善始善终,确保达到预期目标。如何把握“延伸点”,做法有二:一是建立跟踪检查制度。提出限期整改建议后,要听取监察对象整改措施的专题汇报,并通过不定期的抽查,对整改效果进行跟踪检查。二是建立总结报告制度。

在实践中,笔者深刻体会到,开展效能监察是纪检监察工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有效途径。通过开展效能监察,能够更好地使企业的各个运营环节协调、廉洁、高效地运作,并及时堵塞企业内部管理的漏洞,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纪委.《抓住三个环节搞好效能监察》

[2]中铁大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围绕企业经营管理中心深入开展效能监察》

[3]甘肃省张掖电力局纪检监察室.《效能监察促进企业发展》

企业监察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煤炭企业;效能监察;四性检查法

效能监察是企业内部一项综合性的监督,是企业纪检监察工作融入企业管理和服从服务于企业发展大局,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有效途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监督方式。煤炭企业纪检监察工作通过开展和创新效能监察,不仅促进了企业管理,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而且有效地发挥了监督作用,推动了煤炭企业党风廉政建设。

一、开展煤炭企业效能监察的意义和作用

(一)企业效能监察含义

“效能监察”这一概念,是在1989 年底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监察工作会议上第一次提出的。企业效能监察是企业监察机构针对影响企业效能的有关业务事项或活动过程,监督检查相关经营管理者履行职责行为的正确性,发现管理缺陷,纠正行为偏差,促进企业规范管理和自我完善,提高企业效能的综合性管理监控工作。其主要形式是依托企业权力、财力、人力等可控资源,对组织的管理现状及要求、管理行为过程及结果,运用监察手段,实现管理目标。目的是通过强化企业内部监督,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提高企业效率,增加企业效益,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二)煤炭企业开展效能监察的意义及作用

近年来,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影响,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的矛盾突出,煤炭需求减少,煤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部分煤炭企业已出现严重亏损局面。因此,要想争取生存空间,必须从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入手,进一步深入内部挖潜,促进煤炭企业实现安全高效发展。对于煤炭企业来说,在其内部开展效能监察工作不但能使企业政令畅通,而且还是实现煤炭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的最佳切入点,加强企业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企业效益。对于神东公司而言,随着四公司的整合,基层单位增多,人、财、物规模扩展,点多面广、人员分散,管理跨度大;各基层单位自主支配人、财、物权,环节繁多,监管难度上升,出现了O管漏项或监管不力现象,充分发挥效能监察的再管理、再监督作用,及时堵塞管理漏洞,提高我公司管理效能,显得尤为重要。

在企业管理中,效能监察有以下三种作用:

1、预防作用。一是防止企业管理中问题的发生。特别是对企业开展事前、事中检查,通过建立行为规范,对办事程序、依据、时限等都做出明确规定,使每项工作都有章可循。二是防止贪污受贿、失职渎职等案件的发生。贪污受贿等案件的发生,与管理中的漏洞有直接关系。通过效能监察,建立健全制度,使每个管理人员恪尽职守,按章办事,让那些想贪污受贿的人无机可乘。

2、促进作用。一是促进监察对象勤政意识的提高。通过开展勤政教育,查处失职、渎职行为,为领导干部自觉履行职责,加强管理,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二是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三是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减少或避免经济损失。

3、监督作用。效能监察既对个人行为进行监察,也对企业行为开展监察;既有预防性、约束性,同时也有惩戒性。因此,对失职、渎职、、错误决策等不良行为,通过效能监察,进行有效地监督和制约,达到完善管理、提高企业效益目的。

二、“四性检查法”在神东公司的应用

通常我们在开展企业效能监察工作过程中,立足于对人的监察,对象是人的履职情况的监督。随着现代企业规模大、地域分散、经营管理活动复杂、层次多,管理幅度变大,并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对人的监督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企业改革发展的监督需要,企业效能监察对象由经营管理人员转向经营管理流程。近年来,对于神东这种大型国有煤炭企业,公司效能监察采用的工作方法是“四性检查法”,即“制度建设充分性、业务过程符合性、执行结果有效性、业务流程适宜性”检查与评价。该方法是刘占书、樊光中两位同志在长期效能监察实践和理论研究中总结出来的,为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开展效能监察管理岗位培训所讲授的方法。这个方法解决了企业效能监察实践中找不准监察点、难以发现问题、方法不科学、标准不统一,文书格式不规范等问题,较好的满足了我公司的效能监察工作需要。下面我着重讲下在效能监察项目实施检查环节中该方法的的应用。

(一)制度建设充分性检查与评价

首先我们收集与效能监察项目相关的业务制度,尤其是与监察对象最密切的制度。经过反复审阅制度,确定重点工作内容,即工作流程,确定流程目标,然后对该流程中的每一句话、每一项规定内容进行逐条分解,找出其中的关键动词,如确定、签订、验收、评价、审核某一项工作内容,一个动词对应一项工作内容。对每项工作内容按照1+6制度模式,逐项列入充分性检查表中,对照工作内容分析和查找工作步骤、责任主体、工作记录、工作标准、工作方法,判断流程中的“有”和“缺失”。如在我公司外购煤管理效能监察中,采用这种分析方法,发现制度规定中存在51项制度漏洞与缺失。经过统计分析,发现主要缺失内容为责任岗位、工作标准、工作方法及工作记录,相应地向公司提出了提出制度完善与补充的建议。

(二)业务过程符合性检查与评价

按照独立、客观、随机、均匀、重点的原则,抽取能够代表整个监察期间的全部业务执行特征的业务样本。采用穿行测试法、询问法、审阅法,客观描述业务执行全过程实际步骤和横向每个步骤的实际责任部门与岗位、完成的实际工作任务、形成的实际工作记录、实际达到的过程工作标准(工作质量)和实际采用的工作方法,按对比分析法与前面充分性监察描述的现有制度各项要求进行逐项对比分析,哪些细节不符合制度规定,哪些符合制度规定。符合性监察表内容与充分性描述表内容不一致,前者的内容不能实质覆盖后者的全部内容描述,即判断为“不符合”。如我公司2015年效能监察共发现被监察对象53处未按制度规定执行,共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物资自购不规范,未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二是物资采购后合同执行不力,验收考核不严不细。三是业务监督部门和单位未严格按制度规定进行检查、考核,监督职责履行不到位。四是二级单位制度建设不完善。五是各单位基础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与精细化管理还存在一定差距。六是制度学习、培训不到位,具体业务人员对法律法规、公司制度不熟悉,不能做到按规定执行。七是个别单位没有严格执行财经纪律。

(三)执行结果有效性检查与评价

根据所抽取样本的结果资料和分类、分规格执行结果、总的整体执行结果统计资料,用询问法与审阅法,客观描述业务三个层次在各时间段的实际达到执行结果,对比企业管理者设定的管理目标和年度责任书设定的绩效考核目标,发现业务执行实际结果未达目标的情形。对样本没有实现目标,建议业务部门对其原因调查、分析、反馈。询问不合格事项原因。实际工作中,项目涉及效果的应考虑有效性监察,主要涉及经济效益,实施前和实施后的经济数据对比分析。如我公司2015年开展节能工作管理效能监察,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效能监察期间公司电力消耗逐月下降,10月份公司电力总消耗、吨煤电耗均达到2015年最低水平;节能管理措施得力,与效能监察前对比共节约成本费用3606.07万元。

(四)业务流程适宜性检查与评价

适宜性检查是在充分性检查基础上进行更加深度的分析,按照制度规定需要内控、简洁、直观、清楚、可操作、管用的要求,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检查。具体操作上根据充分性监察表,在相应的适宜性检查表中对工作方法和工作标准进行分析,判断工作标准项目中“时间标准、质量标准、验收标准”和工作方法项目中“工作依据、组织形式、方法技巧“的完整性。制度不适宜表现在工作标准缺陷、工作方法缺陷及制度过时(实际做的比制度规定更好)。如在我公司外购煤管理效能监察中,通过适宜性检查与评价发现存在62处不适宜的地方。从统计分析情况来看,缺失最多分别为验收标准、时间标准及方法技巧,分别占总缺失数量比率27.37%、21.05%及23.16%。相应地向公司提出62条制度修改与改进的建议。

效能监察实施过程中,根据影响效能主要原因,可能是四性监察中的一性、二性、三性或者四性监察,实践中,效能监察人员要根据即定监察方案选择进行。从近年来效能监察工作实际情况看,制度建设是持续完善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相比其他单位,国有煤炭企业的制度建设相对全面和完善,突出的问题表现在不按制度办事、有章不循、有令不止的问题。因此在后来的的工作中我们重点对“四性”中的“业务过程符合性”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该整改的进行整改,该移交的进行移交。如2015年对“八项规定”执行情况效能监察,向纪检监察部纪律审查室移交问题线索7个。

三、煤炭企业效能监察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存在偏差

思想认识是制约企业效能监察工作健康发展的根本原因。一是有些管理者不重视效能监察工作,认为效能监察工作是纪检部门的事情,与自身业务的开展无关;其二,业务部门对效能监察工作的误解。一般来说,在企业内部开展效能监察工作,很容易就使业务部门产生一种不受信任、被监督的感觉,所以不可避免地就会存在敷衍了事的现象;其三,干部职工对效能监察的意义理解不深。导致效能监察工作不能有效推进。

(二)工作制度不完善

大部分煤炭企业都制定了切合自身的效能监察制度和规定,但其制度和规定原则性、抽象性的内容居多,效能监察的过程控制、有关标准、内容和实施等方面的机制尚不健全。另一方面监察依据为相关业务规章制度,而实际工作中,由于业务制度建设不完善、不配套,煤炭企业管理层级多,各级管理单位制度建设不均衡,越至管理层级末端的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相关的制度越少,管理“推诿、扯皮、不作为”现象时有发生,监察工作也因制度缺失无规可循。

(三)监察力量不足

一些煤炭企业兼专职效能监察人员配置很薄弱,尤其在经济形势不好的大环境下,一些煤炭企业精简人员和机构,压缩政工人员编制,监察力量不足。二是一些监察人员学习不够,经验不足,对相关业务不熟悉,政治敏感性不强,不能准确有效地检查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更不能进一步发现深层次的问题,导致效能监察工作流于形式,成效不明显。

(四)督促整改不够,责任追究力度不大

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有的纪检监察部门只是下发监察建议,对于具体的整改措施、建章立制等没有后续复查,导致部分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根治。有的企业在效能监察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却长期停留在查找问题、堵漏洞上,对发现的问题和相关责任人、责任单位不进行查处或处罚力度不够,未起到警示作用,纵容了各种违纪违规行为现象的发生。

四、加强煤炭企业效能监察对策及建议

针对企业效能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对效能监察的组织领导

效能监察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系统工程,单靠监察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充分发挥各部门的合力,形成“行政主管领导负责、监察部门组织协调、业务部门各负其责、员工群众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一是建立领导机制。效能监察必须得到党政领导的重视,特别是行政领导的支持,才能使监察部门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中去,确保效能监察不走过场、取得实效。二是完善宣传教育机制。效能监察能否顺利实施、能否最终达到规范运作、完善管理、查漏补缺、提高效益的目的,关键取决于企业管理人员和广大员工对效能监察工作的认知和重视程度。三是整合相关部门的资源。必须加强与企管、审计等管理部门、专业部门的合作,增强效能监察合力和效果,解决效能监察自身人手紧、专业性不强的问题。神东公司成立了由总经理为组长、纪委书记和业务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纪检监察部主任及各业务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效能监察领导小组,对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和人员调配,2013年以来各业务部门和单位指派工作人员31人次参入效能监察工作,较好地保障了效能监察的开展。

企业监察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一、总体要求与基本原则

中央企业效能监察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企业内部制度,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主要任务,不断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促进企业加强和改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为中央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保障。

中央企业效能监察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坚持效能监察与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治本抓源头相结合;坚持建章立制与完善企业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相结合;坚持过程监督与重点监控相结合;坚持纪检监察机构组织协调和实施与相关业务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相结合。

二、组织领导与工作机制

中央企业效能监察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中纪委、监察部和国资委有关开展企业效能监察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国资委纪委、监察局要加强对中央企业效能监察工作的指导和组织协调,围绕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有关方针政策和国有资产监管法规规章的贯彻落实,有重点地提出开展效能监察的任务,开展调查研究,组织理论研讨和工作交流,总结推广经验。

中央企业主要负责人要重视效能监察工作,充分发挥企业纪检监察机构的组织协调作用和业务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形成企业领导班子领导、主要经营管理者负责、纪检监察机构组织协调和实施、相关业务职能部门密切配合、职工群众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

三、基本任务与主要职责

中央企业效能监察的基本任务是: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企业内部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监察对象履行岗位职责及从事管理活动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企业管理效能、效率和效益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纠正和处理生产经营管理中的违规违纪行为。

中央企业纪检监察机构负责本企业效能监察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实施,主要职责是:贯彻上级有关效能监察工作的要求,结合本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实际,提出效能监察年度工作计划,与有关业务部门积极配合并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实施;针对重大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研究和提出效能监察的选题立项;组织调查研究和项目跟踪监督,纠正生产经营管理中的违规行为,及时发现违纪违法案件线索;分析查找企业管理体制、机制和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和建议;认真做好效能监察工作的总结、归档,宣传交流经验,及时主动向上级反映工作情况等。

四、工作重点与方式方法

中央企业效能监察要针对企业各自的特点,从生产经营管理的薄弱环节和易发生腐败的关键领域和重要部门(岗位)入手,围绕企业存在的效益、效率、质量、安全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开展工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结合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等重点工作开展效能监察。

中央企业效能监察工作的程序一般为:选题立项、制定方案、组织实施、查清问题、分析原因、整改处理、总结工作、成果评审、跟踪监督等。

各中央企业要从实际需要出发,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展效能监察工作的方式。在继续坚持以往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的同时,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改进效能监察工作方式。特别要注意针对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以及运用现代管理方式等新情况,加强学习,勇于实践,深化效能监察理论研究,积极探索开展企业效能监察的新途径和新方法,进一步推动中央企业效能监察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五、监督检查与责任追究

企业监察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企业管理;制约机制;效能

中图分类号: C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企业效能监察是指企业纪检监察部门对其监察对象履行职责情况所进行的监察活动。即对企业管理组织和管理人员在管理活动中的行为能力、运转状态及产生的作用、效果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进行监察。企业效能监察主要从管理入手,围绕安全、质量、效益、效率、控制力、执行力等方面的重大问题,重点监督检查监察对象违反职责和行政法规、制度以及指令、工作程序,并造成严重影响或重大经济损失的错误管理行为,以保证企业内部政令畅通,提高管理效率,增加经济效益。一、效能监察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对于执行力的有效提升起推动作用。

 效能监察是国有企业监督体系创新的产物,它在创新中产生也必将在创新中发展。效能监察工作,对于国有企业加强内部监督,提升管理水平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而由于效能监察目前主要是由企业纪检监察部门开展的监督检查活动,它在系统管理中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提升执行力,则要求从整体上提高经营和管理的效能,这对企业效能监察提出了新的课题。

 1、坚持事前监察与事中、事后监察相结合。开展效能监察,既是对企业监察对象的决策行为和决策内容是否正确科学,实施决策所采取的措施是否得当进行事前监察,对监察对象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是否履职到位进行事中监察。在认真跟进中杜绝懈怠,并有效防止和减少问题的发生,或及时发现和解决过程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做到关口前移,监督到位。更要对已经发现的问题进行检查、调查,揭露和处理违纪违法行为,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堵塞管理漏洞,认真开展事后监察。

 2、坚持创新制度建设与监督检查相结合,强化监督制衡。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规范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开展效能监察,提升执行力,必须创新制度建设。一方面,企业须借助于系统管理的作用,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用制度来保证执行力的提升,用制度统一员工与组织的执行行为,用制度建立一个执行力的奖罚机制,使制度保持它的权威性与严肃性。另一方面,效能监察要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新形势以及企业效能监察的性质、特点、规律、任务,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制度,完善操作规程,规范监察行为。围绕企业制度创新,进一步规范和深化效能监察。着力从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减少腐败机会、提高有效预防腐败能力的角度,深刻分析经营管理中的漏洞及原因,促进制度建设和整改措施的落实,加强企业内部机制建设,发挥效能监察在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和风险防范方面的监督作用,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在制度制定后,企业纪检监察部门要以效能监察为切入点,在职责范围内,督促检查制度落实及执行力的落实。同时,在管理过程中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实现有序管理,按制度办事,从而将制度和执行力落实到位。强化对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监督机制。发挥纪检监察和各职能部门的监督作用,通过对制度贯彻落实情况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保证制度的贯彻落实。

3、坚持强化管理者执行力与绩效考核相结合。管理者决定了整个团队的执行力,一个部门的领导者决定一个部门的执行力。执行力的实施要靠领导者与员工之的沟通和示范来推动。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对象是各级管理者,因此,在开展效能监察中,必须对企业各级领导班子和管理者进行全过程的廉政监察,调查了解管理者履行职责、落实执行力情况,全面掌握其思想、品质、能力、作风,坚持以事实为依据,客观评价管理者,根据管理者业绩实施奖惩。积极通过绩效评价和责任追究,将自律、监督、惩戒、奖励等制约机制有机结合,惩防并举,促进各级管理者廉政勤政,高效优质地工作。为此,企业纪检监察部门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围绕强化管理者执行力和绩效考核,结合企业实际,全面履行职能,监督落实各项制度,从政治、思想、纪律、作风上为强化管理者执行力和绩效考核提供有力保证,使纪检监察工作真正成为企业内在的需要。

4、坚持执行文化与廉政文化相结合。有识之士指出:三流的企业靠人管理,二流的企业靠制度管理,一流的企业靠文化管理。当企业发展到较高层次时,企业文化的作用也愈加凸显。而实践证明,在诸多优强企业文化的建设中,打造执行文化,提升执行能力正逐渐成为其核心方面的内容。执行力源自企业文化本身,更完善于这个企业近乎教义般的企业信仰,且反作用于企业文化,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廉政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结合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及经营管理理念的塑造,引导员工树立良好的自律意识和行为习惯,大力宣传执行文化和廉政文化,通过理念导入和灌输,不仅能在员工形成“效能优先”的价值观,也让员工强化对目标的认同和凝聚,最终提高执行的意识。所以,企业纪检监察部门在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活动中,不仅要依靠组织力量,而且还要依靠社会力量和家庭力量,通过组织条规教育、先进示范教育、案例警示教育、知识竟答活动等廉政教育的多种形式,强化企业领导干部“为民、务实、清廉”意识,扩大企业党风廉政建设成效影响面,营造出良好的廉政文化氛围。

二、效能监察在企业中发挥约束和规范作用。

效能监察是一种管理监察,涉及到管理行为的监督检查,目的是督促监察对象勤政务实,执行企业规章制度,履行好职责。通过预防性的事前监察,或者是惩戒性的事后监察,都可以对监察对象的管理行为作出评判,从而约束和规范监察对象的履职行为,既廉洁又勤政地搞好本职工作。企业效能监察对企业管理有强化作用,能实现从源头治理的效果。效能监察可以发现企业管理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协助企业领导和有关部门建立、修订和完善规章制度,加大对落实制度的检查力度,同时加强教育,提高监察对象素质,对违章者进行惩戒,以警示他人,使管理工作得到完善和加强。

三、效能监察对企业的增效发挥促进作用。

效能监察在经营管理的效率、效益上作文章,如对工程项目和物资采购实行效能监察,能降低投资和采购成本,产生直接经济效益。效能监察在管理行为、能力、运转状态上作文章,如对执行安全、质量、规章制度情况实施效能监察,防止发生质量差错、安全事故,就能产生间接经济效益。因此,可以说是效能监察出效益。

1、对企业领导干部履职情况开展效能监察。如果领导干部在工作中不能全面履行职责,或者履职出现偏差,或者工作效率不高等等,都会使所分管的工作不尽如人意,造成计划、任务、目标落空。所以,对领导干部履职开展效能监察是当前的重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