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药会计做账实操

医药会计做账实操

医药会计做账实操

医药会计做账实操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医院财务;药品会计;医院药品;会计核算

一、医院药品会计的工作职责

1.规范药品管理药品质量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规范医院药品采购、调拨、消耗行为,并对其环节进行相应的会计核算与监督,对保障医院药品的质量管理有着重大的意义。由此可见,药品会计工作必须规范药品管理,同时对药品相关业务提出要求,确保药品核算的准确性,避免出现管理漏洞。2.准确把握控制点医院实施药品管理,除了遵循新医院会计制度要求,还应准确把握控制点。首先,药品管理应执行“金额管理为主、数量管理为辅、实行实耗实销”管理原则,建立相应的明细账。其次,要建立定期盘点制度,对盘点时发现的盈亏药品,应进行账务处理。医院的“药库药品”“药房药品”“药品条件盈亏”应分类核算,并制作药品收支汇总报表。这些报表可为后续采购定额管理提供依据,有利于医院药品管理水平的提升。3.设置补救措施医院药品管理中,药品赊销现象较为普遍。各供应商药品款会因付款方式的差异而出现拖欠时间不同的现象,给药品应付账款核算及管理造成阻碍。另外,药品管理中还存在药商开票不及时、药品采购合同与药库入库记录有出入、供应商信息与入库记录不一致、药品频繁调价以及医院药品管理系统滞后等状况。这些情况的存在,易导致药品会计核算混乱。因此,医院药品会计管理要采取相应补救措施,避免药品账实不符的情况出现。

二、药品会计在医院药品管理中的重要性

1.监督采购,确保采购真实医院药品需求量大,采购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为满足药品需求,确保药品资金的使用效率,就要严格控制药品库存,做到低库存、高周转。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做好药品采购监督与调拨管理。药品会计通过定额管理、周转管理、供应链管理,便可保障药品采购、调拨、消耗在可控范围内,避免出现药品积压的情况。2.监督药品流向,杜绝资产流失不同类型的药品价值不同,会牵扯诸多利益相关方,在很多环节上都容易出现违纪违规现象。例如,药品采购环节,采购人员私自与供应商达成协议,“吃、拿、卡、要”;药房药库管理中,发生贪污盗窃行为。做好药品会计,严格监督药品调拨过程,对药品的数量、品种、金额进行针对性管控,便可遏制营私舞弊,维护医院财产安全。3.有助于人才培养,实施轮岗制度由于药品种类多,生产厂家、生产规格存在较大区别,药品管理、会计核算具有较强专业性。药品会计业务处理难度高于传统的企业会计核算,涉及财务、药品、管理等相关专业知识。因此,要求药品会计具备一定的信息整合、分析能力,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相关人员在药品会计岗位熟悉后,综合素质将得到明显提升,可适应多岗位轮岗,便可为轮岗制度的实施提供人力资源支持,有助于医院管理人才的培养。

三、药品会计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1.“药品收入”确认不规范“药品收入”是医院主要收入类科目之一,指医院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住院药品和门诊药品的收入。但一些医院在药品业务处理中经常出现问题,“药品收入”确认存在漏洞,离规范化操作仍有距离。例如,药品入账数目和药房药品数量不一致;报销不真实、不准确,存在虚报情况,导致“药品收入”金额与药房药品售出金额不一致甚至一些人员违规操作、,将不在医保范围内的药品通过医保进行支付。2.“应付账款”业务处理不及时医院药品赊销情况非常普遍,且医院与药商之间经常出现债务问题。例如,在药品采购过程中,医院药品付款的周期在6个月左右,医院会产生相应的流动负债。由于药品供应商众多,需要频繁的挂账与冲账,所以“应付账款”核算难度大,易产生错误。然而,很多医院存在对账不及时、账务处理不及时的情况,导致账务错误无法在第一时间发现,严重影响了后续“应付账款”核算准确性。3.忽视药品“库存成本”和“管理成本”由于医疗服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很多医院生存与发展面临挑战。医院要开源节流,做好库存成本和管理成本的控制。然而,部分医院忽视了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导致大量流动资金被占用,资金停留在药品存货的流转中,不仅增加了药品库存成本和药品管理成本,还导致医院失去了应得的资本利息,严重影响了医院药品收益率和资金利用效率。4.缺少管理效果考核评价虽然很多医院都在积极建设药品会计管理机制,但大多围绕的是管理标准、管理程序及药品会计核算等相关内容,忽视了药品管理效果考核评价问题。目前大部分医院未构建配套药品管理效果评价机制,考核评价很多时候是在走形式。考核评价结果难以为药品管理体系的完善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且由于缺乏相应考核评价,导致相关管理人员对工作的严谨性缺乏重视,造成药品管理漏洞难以被及时发现。

四、医院药品管理中加强药品会计管理的策略

1.规范“药品收入”确认导致“药品收入”确认不规范的原因,既有业务操作原因,也有会计核算原因。如,收费过程,相关人员缺乏责任心,出现科目串户情况,就会影响数据准确性,导致“药品收入”数据失真;会计核算不准确,账务调整不及时,也导致会计信息发生偏差。为保障药品收入核算的准确性,确保相关会计信息的有效性,必须要规范相关的业务操作行为,并明确药品会计核算的相关规定。具体来讲,对于收费操作人员、会计核算人员,要积极进行思想教育,使其重视岗位责任,从而降低人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会计核算方面,实行收费处计算机“药品收入”科目与药房发出金额“药品核对制”,确保药品收入和药品收支结余的正确性。而且每月月末要根据差额盘点相关药品,对数量进行核算,从而减少误差,使相关报表能真实反映出医院的“药品收入”。2.提升应付账款核算质量为了及时发现、处理应付账款核算中的错误,不仅要积极与药库对账,还要与药商核对往来账,并对相关账务处理提出要求。具体来讲,在“应付账款”科目下,可设置药品供应商名称以及二级明细科目。相关账务处理过程中,必须要审核相关手续是否齐全,并核对票据号码,确认是否存在信息错误情况。月末要根据药库送来的手续齐全的发票和入库单审核,借记“药品――药库――西药(中药)”,贷记“应付账款―一甲公司”“药品进销差价”。另外,为给后续查错提供有效依据,要填制一式两份的收款通知单,一份上报,一份交由业务员,据以收款。且设置收款通知单,可降低对账难度,提高核算效率。3.强化成本管理与控制药品会计管理中,要采取相应管理措施,在满足医院正常药品需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药品库存,控制药品的库存成本与管理成本,避免医院流动资金被长时间占用。例如,在库存成本管理方面,可实施药品库存期控制以及药品ABC分类管理方法。以药品库存期控制为例,该方法将药品库存成本分为固定库存费与变动库存费两大类,并对两种费用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通过“利润=毛利固定库存费每日变动库存费×库存天数”的计算方式来控制成本。基于该方法进行库存成本管理,可加速药品的周转、降低流动资金的占用、缩短存货的库存周期。但实际管理过程中,要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不可一味减少库存成本,要在不增加管理成本的前提下,合理加强库存管理,考虑到库存管理中的成本因素,找准库存成本与管理成本的平衡点,从而使药品资金价值得到充分发挥。4.构建药品管理效果的考核为提高药品核算质量,医院要构建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制定配套账表,从根源上提高药品核算的准确性、规范性。例如库存药品明细账、药品损失报告表、处方收入汇总表、销售汇总表、盘点清册等。另一方面,要设置相关考核指标,对药品管理效果进行考核。例如,设置库存误差率、药品资金周转率、药品调价损失率等指标。在考核评价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明确评价标准、方法、范围、对象。尤其指标的设计,要科学、合理,符合医院药品管理规则,从而确保考核评价的客观性、有效性。考核评价后要加强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和利用。例如,通过考核评价结果进行差额分析,找出药品管理成本波动原因,确认药品资金使用效益。根据最终的分析结果,医院就可以对药品管理体系进行针对性优化,从而做到查漏补缺,全面提升医院药品管理质量。

五、结语

若医院在药品管理中存在不足,药品会计核算存在信息失真情况,将给医院带来财务风险,影响药品的利用。为规范医院药品的入库与调拨,医院要做好药品应付账款核算,加强药房、药库监督,并完善药品收入确认制度,对药品管理效果进行相应考核评价。

参考文献

1.韦裕杰.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及药品物资规范管理策略.大众投资指南,2020(04).

医药会计做账实操范文第2篇

关键词:药品核算管理;流程;药品会计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会计的职能是核算和监督,药品会计的职责是会计职能的有效结合和最佳体现。为了保证医院药品财产的安全,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促进经济活动的健康发展,药品会计从保证医院资产安全完整和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入手,用一整套科学的管理手段和独立的核算方法,建立以会计为中心,覆盖医院经营管理各个环节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真正做到了账账相符(即药品支出额与财务收入相符),账实相符(即药品账与实物相符)通过数量控制、实物控制,规范医院会计行为,确保医院药品资产的安全、完整。建立采购与验收环节的管理制度,对验收程序做出明确规定,加强采购计划、验收入库单、采购发票等原始凭证的相互核对工作。同时,对药品的出库、消耗、盘存管理也制定了相应的内部控制措施,确保药品管理流程的合理性。

一、严格把关,加强药品管理

药品是医院为了开展医疗活动而储存的各类药品,药品管理要严格执行《药品管理法》、药品价格政策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有关规定,遵循“计划采购、定额管理、加速周转、保证供应”的原则,努力把好药品的质量关,并制定相应的药品管理制度。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成立了招标采购办公室和物流中心,招标采购办公室负责医院卫材、药品及固定资产的招标采购,规范了药品的采购流程,减少了中间环节,减少了药品价格虚高的现象,节约了成本。物流中心的一部分职责是负责全院的药品及公用药如酒精、碘酊等公用药的存贮、发出、药品的质量控制及特殊药品的管理工作,以保证临床用药的供应等等。搞好医院药品的存贮,是有效开展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基础。用最低成本、最优方法来存贮最优品质、最佳数额的药品,来满足医院各科室良好的运行需要,为了减少药品的积压,避免药品过期失效,加快流动资金周转,药品“零库存”管理就显得尤其重要,必须加强管理。药品消耗占医院各种物资消耗的比重最大,药品的储备和周转是医院资金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通过药品资金的周转给医院带来的药品加成收入是医院主要业务收入的来源之一。

二、规范药品的核算管理流程

规范药品的核算管理流程,首先应该加强认识,这不仅是医院财务部门的事情,还涉及招标办、物流中心及临床科室等多个部门,药库、药房、财务、临床科室之间相互监督,各负其责。对药品的采购、入库、领用调拨、报损、消耗等要按规定程序办理有关手续,必要时需报请院领导签字,会计方可准确进行会计核算。药品会计应每月编制药房药品进销存明细表,结合自身医院实际分为西药和中药(包括中成药和中草药),并按期与财务部门的有关收入账进行核对,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以我院为例,药品按性质分为西药、中成药、中草药3类,药房也按分工的不同分为住院西药房、中药房、门诊西药房和中药房,以及社区卫生所药房(随着“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号召的提出,社区卫生所应运而生)。住院病人在住院药房领取药品(中、西药),主要形式为记账;门诊病人在门诊药房领取药品(中、西药),主要形式为支付现金或使用医保卡。每个月月末,地段药房负责人根据药房实际收支,上报财务数据,药品会计进行审核,并与财务部门药品收入账进行核对,准确无误后方可进行财务核算。对住院药房和门诊药房,药品会计则根据药品管理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形成在药库、药房、财务、临床科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确保药品管理业务得到有效控制的局面。

医院对药品的核算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我院的工作比较特殊,为了保证临床和门诊病人用药的供应,对液体和品以及常用药品实行当月结账,对不常用或用量极少的药品实行3个月一结账,减少资金占用。建立健全药品出入库制度,提高内部控制意识,抓住药品采购、入库、保管、出库、领用等环节,同时,通过信息化系统加强管理,设置每个岗位的人员经过授权只能按照所授予的权限进行操作,对每一个功能模块都设置操作权限和密码,防止非法操作和越权操作,以确保经济信息和会计信息的及时、准确、可靠与可验证性。

1、药品采购。药品采购首先要查询供货单位的质量状况,是否具备三证,即“合格证”、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许可证”、工商管理部门颁发 “营业执照”,然后从多种渠道了解该企业信誉状况。药品采购人员应有高度的责任感,紧密配合临床用药,有计划地采购药品,我院根据自身需要,成立了招标采购办公室,加强了药品采购的透明度,减少了中间环节,节约了采购成本。

2、入库管理。药品的购入必须建立健全入库手续,药品入库时,药库保管员应对药品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价格、供应商、厂商、生产批号等与采购计划和发票逐一进行核对,药品会计现场监督,对不符合规定的和临近有效期的药品拒绝验收入库,并及时进行退换处理。验收合格后,由药品会计输入微机,如有调价事宜,据有关文件进行调价,并负责通知各药房相关负责人,并负责药品转换量的计算:(因我单位实行的是药品入药库是按盒为剂量,调拨出库到药房是按最小转换量发放),按照发票或随货同行入账,并打印药品入库单,月末由药品会计和库房保管员共同签字后连同发票或随货同行交领导核准盖章后,由药品会计将核对无误的发票、入库单汇总、加盖药品会计审核章后交财务科,财务科据以入账。

3、出库管理。药品的领用必须建立健全药品出库领用手续,各药房及各科室应当提前填写药品请领单交由负责药品采购的人员。领用药品时,药品会计应根据各个药房领用药品的数量和规格打印药品出库单,并由仓库保管人现场清点无误后与药品领用人共同签字后方可领药。药品会计通过微机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出库管理,原则上采用“先进先出法”,并遵循有效期在前的先发出,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和药库药品的核算管理。

4、调价、报损管理。如遇药品价格调整,药品保管员应及时清点调价药品的数量,而药品会计应当根据国家物价部门的通知,结合本院经营情况,确定应调价的品种进行调价,并及时通知各个药房进行核对。如果药品报损,药品保管员也应及时填写药品报损单,交由分管院长签字后,由药品会计现场监督,方可进行报损处理。

5、药品“零库存”管理。药品“零库存”管理可使库存压缩到最低限度,所需采购的品种和数量都相应减少,从而减少因库存量大而占用较多资金的现象。提高了药品库存管理水平,降低了成本、节约了资源。财务管理中的ABC分类法正是药品“零库存”管理的最佳方法。这个方法概括起来就是:分清主次,分类管理。ABC分析法用于库存管理,是库存物资按品种多少和资金占用额的大小进行分类。医院药品种类繁多,有的药品尽管品种数量很少,但金额巨大,如果管理不善,将给医院造成极大的损失。相反,有的药品虽然品种数量繁多,但金额微小。因此,医院很有必要对药品分成ABC类进行严加管理。A类药品的特点是金额巨大,但品种数量较少,应当严格管理、重点管理、严格控制;B类药品金额一般,品种数量相对较多;C类药品品种数量繁多,但价值金额却很小,对于这类药品应当一般管理、一般控制。三类药品的金额比重大致为70%、20%和10%。而品种数量比重大致为10%、20%和70%。通过对药品进行ABC分类,可以使医院分清主次,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6、盘存管理。药品盘点是药品核算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定期进行,我院药库每月月末对药品进行一次全面的盘点。药品会计根据打印的库存价目表与药库药品管理人员全面核对实物,对盘盈、盘亏的药品要如实填写药品盘盈盘亏表,并对盘盈盘亏的原因做出书面说明,由药库领导签字报请分管院长审核核准后,财务科据以入账。药品的盘点工作量大,药品会计要不定期地根据药品库存价目表和药品进销存表抽查核对药品的库存量,以加强药品盘点工作的准确率。按规定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充分发挥财务人员在物资清查中的作用,真正起到药品会计核算监督的作用,保证医院药品财产的完整。

每月月末,药品会计要进行会计报表工作:根据药库、药房药品账账、账实核对无误后,药品会计要编制药品进销存月报表,(药品期初余额+本月购入药品增加发生额+药品调价发生额-药品出库发生额=药品本期期末库存金额),与财务科主管人员对账。

药品是医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医疗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药品会计的作用日益凸现。因此,确保药品质量,严格控制药品消耗,切实管理好药品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加强药品采购、领用、库存等环节的管理及财务会计核算,有效地规范药品管理核算流程对于确实保证医院资产的安全完整、加速资金周转、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起着重要作用。医院应增强卫生体制改革的紧迫感,重视药品收支核算管理,准确计算药品收支结余,力求医疗收支差额与药品收支结余保持大体平衡,使医院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

(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吴方全.强化药房药品管理提高医院两个效益.财会通讯,1998.9.

[2]周勋,张秀荣,侯敬慧.加强药品管理,促进医院经济发展.中国卫生经济,1995.12.

医药会计做账实操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医院 药品成本核算 方法

0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医疗事业越来越发达,社会对就医条件以及价格的关注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药价高”是一个普遍性问题。医院加强药品成本核算管理,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综合管理水平,同时也能够减轻人民的就医负担,对于我国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加强药品成本核算管理,是所有医院共同需要思考的问题。

1当前医院药品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新的医疗机制规定取消药品进销差价,这项政策使药品恢复了正常职能,药品不再是医院创收工具,而是转化为医疗成本以及收入的一部分,这对药品管理方式提出新的要求,从目前状况来看,当前医院药品管理中仍旧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相当一部分医院对于药品管理与核算工作不够重视,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管理秩序混乱。一方面,管理人员不熟悉管理知识和核算知识,另一方面,具体操作人员不够重视,操作随意,影响基础数据,这些都导致实际核算工作效率不高。

其次,医院缺乏科学的药品管理体系,管理中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存在账实不符现象,账目不能为成本核算工作提供真实、准确的数据。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很多种,第一,一些医院没有对入库药品进行严格登记,导致实际入库药品与账目数量不符;第二,一些药品入库时虽然认真记录了数量,但是没有对单价以及总价进行准确记录,在核算成本金额时出现问题;第三,药品在出库时没有按照流程登记,进行总体盘点时也没有按照管理系统规定进行自动盘点,盘点时发现问题不能及时查明问题所在,而是人为修改数据;第四,各个科室之间缺乏有效沟通,配合度不高,科室间信息不对称问题比较严重;最后,具体操作人员对药品管理工作不够重视,过分依赖信息系统,未能及时发现账实不符问题。医院在对药品进行成本核算时,需要将出库、入库以及盘点数据等作为根本依据,如果数据混乱,账目记录与实际情况不符,成本核算水平自然不会高。

2加强医院药品成本核算的方法

2.1重视药品的入库和出库管理

要想提升医院药品成本核算水平,首先就要做到账实相符,这就要求医院重视药品的入库和出库管理,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医院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药品入库程序,由于入库药品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因为在保证数据齐全的情况下尽量简化程序;第二,实行批次管理,药品入库时要明确每一批药品对应的单价与金额,记录清楚药品类型、名称、厂家以及入库数量等重要信息。管理人员每天要对出、入库药品数据严格按照程序流程进行整理,确保药品在每一流转环节均做到批号、数量、金额上的账实相符,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日后无从查找,影响成本核算工作;第三,具体操作人员应明确自身职责,严谨履行自身义务,熟悉管理系统操纵流程,及时发现账实不符问题,主动查明原因并准确调整,确保基础数据维护的真实性与准确性。第四,要按照国家规定公开药品价格,所有药品收费都要有相应的票据,医院药品收入要做到日清月结,保证账实相符、票实相符,为成本核算工作提供完整、准确的数据。

2.2数量金额同步核算方法

(1)核算方法分析

数量金额同步核算方法又称为直接核算法,这种核算方法的工作量比较大,因此比较适合那些网络信息系统比较发达的医院。其本质就是对药品进行实库存管理,对药品批次、数量和金额进行同步控制,做到药品入库和出库的随时盘点,具体做法如下:患者在领用药品时,系统自动读取就诊卡中已付费药品信息,自动与药房库存匹配,其中包括药品的进货单价、销售单价、数量、批号、入库日期以及等,管理人员确认发药后减少相应的系统库存。如此操作,只需按设定周期将这些信息进行汇总,即能提供准确的销售成本以及收入;如果出现药价调整问题,则需要根据上调或者下调金额来计算存量市值。要求管理系统具备日期选择汇总功能,方便核算工作的开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每天都核对一些药品收入信息与收费处报表信息,有利于发现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另外,目前浙江省部分医院响应国家号召,对于部分医院实行零差率政策,就是对一些常见病的基本药品进行进价销售,中间不再产生利润,医院利润则由政府补贴,通过这种方式让利于民。医院对零差率药品要分开管理,由于进价与售价相等,只要记录清楚进价即可,要将记录重点放在数量上,方便补贴金额的核算。

(2)特征分析

采用直接核算法,能够直接精准的控制药品进价以及数量,通过批号的追踪进一步确认每一份药品相对应的进价金额,及真实、具体的反映药品调价所影响的升溢或亏损金额。同时管理人员能够随时随机盘点药品数量,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有针对性的发现药品缺溢情况,包括具体名称、进价售价以及库存数量等,并将这些信息作为依据来调整药品库存结构、采购计划,降低药品总成本。

3总结

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药品管理政策以及方法发生很大改变,医院加强药品成本核算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医院应该重视对药品的入库和出库管理,使用数量金额同步核算方法核算药品成本,打破固有思维的束缚,尝试创新的管理模式,在满足社会效益的同时提高自身经济效益,实现我国医疗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参考文献:

[1]韦健.医院药品管理与成本核算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卫生经济,2013,12(07):94-95.

医药会计做账实操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医疗改革 会计制度 衔接

财政部卫生部于2010年12月颁布了新修订的《医院会计制度》(财会[2010]27号)和《医院财务制度》(财社[2010]306号),并且已于2011年7月1日开始在公立医院改革的国家试点城市进行了试行。这一制度对1998年11月财政部会同卫生部颁发的《医院会计制度》(财会字[1998]58号)和《医院财务制度》(财会字[1998]148号)(以下简称“原制度”)进行了全面的修订。新修订的《医院会计制度》和《医院财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为我国医院会计制度改革的衔接提供了政策依据。下面,笔者结合新制度谈谈医院应当如何做好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工作。

一、药品核算问题

新制度未设置“药品”、“药品进销差价”的科目,但设置了“库存物资”科目。新制度将药品存量的账面价从零售价转换为购进价,在药品发出时,则采用先进先出法来确定药品的实际成本,也就是说,药品核算的范围在扩大。为了应对这种调整,应当对药品差价率的核算方法做出相应的调整。具体看来,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在药品零差价制度启动之前应当对药品的库存总量进行盘点,并计算原零售总价与总进价之间的差额,进而计算出差价率,同时根据价格的差价做出相应的账务处理,减少库存药品的价值。转入新账中药品的价值等于原账中药品与原账中药品进销差价的差额。(2)在医院取得药品时,应当按照药品的成本入账,并对其实际进价进行确定。对于自行加工的药品,应当以药品材料的成本以及加工费用和其它的间接费用的合计来确定药品成本。对于捐赠的药品,应当按照市场价格或者是有关项目凭证表明的价格入账。(3)药品发出时,应当按照药品的进价来核算药品的支出和收入,并且使二者相等,从而实现零差价核算,使之符合新制度下的药品核算要求。

二、固定资产核算问题

新制度设定的“固定资产”科目,对固定资产的核算方式进行了比较大的调整。一是在固定资产的确认上有了新的规定,原规定中一部分作为固定资产来核算的固定实物资产将被转换为低值易耗品。二是增设了“累计折旧”的科目,取消了原有的“固定基金”的科目。折旧支出的提取也根据资产的来源不同而有所区分。针对这种变化,笔者认为,应当在会计制度衔接工作中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为了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并合理而有效地配置和利用国有资产,医院应当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并且制定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对国有资产的利用进行管理,使国有资产的管理有组织保障,真正落实到位,责任到人。(2)建立入账制度,开展盘查分类。首先,由于固定资产的入账单位已经发生了变化,因此应当建立新的固定资产的入账制度,以确定固定资产的成本。其次,要根据新制度的要求,对原有的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盘点。再次,还应当以固定资产的来源以及折旧分类表对固定资产进行一定的分类。按照资金来源的不同,应当将其分为科研资金、财政资金和自筹资金三类。最后,应当根据不同的资金来源相应的账目进行合理的会计处理。(3)建立三账一卡制度。为了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有必要建立三账一卡的管理制度,即由医院财务部门负责总账和一级明细分类账,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负责二级明细分类账,使用部门则要建立资产管理台账(卡)。同时,为了加强对账目的监管,还应当每年定期进行盘点,保证三级管理资产的账、物、卡相符,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4)原列入固定资产科目核算的图书,新制度规定不再作固定资产处理。因其价值不高,对当期的损益影响不大,为简化账务处理手续,可以一次性的计入当期的管理费。

三、管理费用的处理问题

新制度取消了“管理费用分摊”的核算方法,并且对管理费用率的控制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对现行管理费用核算方法进行一定的调整。因为在现行的医院会计核算方法中,对于不能直接计入医药收入的费用一般先归入为管理费用,在月末结账的时候,再按照人员的比例进行分摊。这样,一方面医疗收支亏损,另一方面,药品收支则出现过多节余,与“收入和成本以及费用相配比”的会计核算基本原则不相符合。在医院进行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对于不能计入医药成本的间接成本往往也按照人员的比例进行分摊,这虽然在核算理论上比较合理,但是医疗部门却往往无法接受,因此,在实行的过程中往往会收到临床医疗部门的质疑,甚至还有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

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应当尝试将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并用,并控制管理费用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应当尝试以成本核算系统作为会计数据采集的工具,而不是以会计核算软件作为支出数据的采集工具。因为后者往往会增加会计档案的数量和会计凭证的记录量,当成本核算系统以汇总方式采集发现问题时又难以追溯。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

(1)将医院的原始凭证进行分类,先分为收支类和非收支类两大类,再将收支类细分为出纳类和非出纳类。并且根据原始凭证填写成本分配表单,并详细记录到成本核算台帐。(2)通过成本核算系统对数据进行自动归纳汇总,收支类中的出纳类利用两套系统的接口功能计入出纳日记账,并且通过会计软件通过日记账目生成记账凭证。同时,对于收支类中属于非出纳的,则由成本核算软件进行直接汇总,再按照收支接口生成相关的记账凭证。最后,对于非收支类则应当直接计入到会计核算系统。(3)对于所有数据按照其发生的日期进行采集,并且对期间费用按照会计分期及进行统计,同时,通过成本核算系统及会计核算系统的无缝链接,实现成本核算报表及会计核算报表的平衡稽核。

四、公共卫生收支与基本医疗收支分开核算

公共卫生的收支,包括重大疾病,尤其是重大传染病,比如肺结核、艾滋病、非典的预防监控,对药品、食品和公共安全卫生的监督和管制以及相关卫生知识的宣传、疫苗的接种收支等等。在医改过程中医院,特别是有特殊性质的医院,应当合理地对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收支进行分开核算,这也符合医改中“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基本思路。所以,医院对于公共卫生的收支和基本医疗的收支应当进行正确核算,并且在账务上进行分开处理,从而为国家财政对于公共卫生的补偿提供一定的依据。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

(1)明确公共卫生科室范围。对于医院中的各类科室,不论是临床还是科研,只要承担了一定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就应当将其归入公共卫生性质的科室,在会计核算时,将其划入公共卫生收支核算中,以此划分公共医疗收支和基本医疗收支。(2)在医疗改革中,我国初步建立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并且建立了完善的药物目录遴选、调整管理和供应保障机制。因此,医院在药品收费项目中,应当按照药品的治疗功效和医疗项目的性质,对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进行相应的划分。(3)根据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的功能划分,开展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的核算。

五、坏账准备的调整问题

与原制度相比较,新制度下坏帐准备的计量发生了变化:一是原制度规定坏账准备按照年末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和应收医疗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新制度规定坏账准备的提取范围为应收医疗款和其他应收款;二是医院执行新制度可能调整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和方法。医院应当按照新制度重新计算坏账准备的计量金额,按照重新计算的金额与原账中“坏账准备”科目余额的差额进行账务处理。

六、结语

以上是对于新会计制度下,医院如何做好会计制度改革中新老制度衔接问题的一些思考和体会,希望能对医院的实际工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陈志军. 浅谈做好医院会计制度改革衔接的若干工作[J]. 中国医药指南. 2011(06)

[2] 郭成杰,吴新勇,王立. 药品零差率下医院收费核算方法必须转换[J]. 卫生经济研究. 2010(07)

[3] 杨宜勇,刘永涛. 我国省际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J].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8(05)

医药会计做账实操范文第5篇

关键词:药品管理;报废;医院

药品是医疗业务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物质保证和重要手段。药品材料消耗占医院各种物资消耗的比重仍然较大,药品收入仍是医院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随着人类对健康认识的发展变化,加强药品科学管理,健全规范药品管理制度和提高药疗服务质量应是管理中的必然和当前药学界的一个发展趋势。

1更新药品管理理念

加强药品管理意识,规范工作操作程序是今后医疗工作的趋势。提高零距离、渗透人是“药学服务”中的内容。由于市场经济大气候的影响,药剂科同样受到冲击和干扰,药品市场混乱、购销中的不正之风、各种巧立名目的宣传费、促销费、临床观察费、统方费等等,给医院药品管理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阻力和难度,使医院的药房工作难以正常运转,正常进来的药品积压,不带促销费的药品不用,面临着不断出现的问题,我们采取了相应的对策,避免了药品的损失,保证了临床药品的供应和需求。

2分区管理,落实到责任人

一个综合性医院,尤其是“三甲”以上医院,药品品种繁多,销售量大。管理好药品有效期,减少药品报废,杜绝向病人发放已过期药品,是每个药学工作者的职责。但一个药房完全靠一、两个领药人员来管理是比较困难的,也不太可能抽出专业人员来专门管理药品的有效期。鉴于此,医院药房可以实行分片管理,即将药品所有药柜、调配台等分成若干个小区,每个小区由2个人负责,管理本小区内药品的有效期,每1个月至2个月内对小区内的药品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记录好近期的药品情况,药房负责人再对各个小区记录情况进行综合整理。还需要专人具体落实各项电脑管理措施,如根据电脑效期报警检查、核对药品效期,近期药品整理、清退等工作。根据各类效期药品的管理特点,分别设置各类药品协管员,协助各部门管理效期药品,责任到人,确保药品全面质量管理。

3合理制订药品管理计划

合理制订药品管理计划,加强药品的效期管理,规范药品的储存保管,杜绝药品因过期或变质报废。长效期药,一般购进后半年左右用完,有些药不常用,但必备,如急救药等。短效期药,时间在1―2个月内用完,有些药也常用,但用量少。还有些临床患者急需而效期很短的药,如生物制品等,这类药应根据病人需求,做到少进、勤进、勤销。新药特药,必须有申请医生填写书面申请单(品名、规格、数量、科别、申请医师、申请科主任、药剂科主任意见),经申请科主任签字,交药事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药剂科主任签字并安排采购,做到用多少进多少,采购后的药品,药剂科通知申请医师负责使用。避免了盲目购进和药品、经费双积压的现象,盘活了资金,减少了浪费。

4严格药品出入库手续

药品入库验收是有效期管理的源头,必须严格执行。对于 6 个月内到期的药品拒绝入库,特殊情况须请示报批;对于 6 ~ 8 个月内到期的药品实行专帐登记,做好以下工作:①把好入库验收关。凡购进的药品必须入库验收,以购药发票为依据,认真核对,西药看药品的名称、规格、数量、批号、效期,中药看药材的真伪、优劣、是否发霉、生虫、掺假、变质,核对检查无误,验收人员签字方可,办理入库手续。②及时入账,做好登记,账物相符。验收后的验收单,药库、药品会计都及时入账,进人微机,做到账账相符,账物相符,使各种账册制式化、统一化。③建立严格的药品发放制度,坚持无方不取药,从医院实际出发,实行医保、农保、统筹、保健、自费、一类管理等制度,建立品一类专柜双人双锁、帐册登记管理。做到合理用药,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外流,对毒麻药品、一类采取双人保管,定时盘点,负责到底。

5规范配置人员的操作

药品配置过程中,规范配置人员的操作,降低因操作不当引起的漏液、药液变色或其他情况造成的药品报废。定期组织配置人员进行药物理化性质的学习,规范化操作培训。对于性质极不稳定的药品、细胞毒药品、营养药品、以及单价较高的药品,按规定要求配制,新配制药品及时使用,保证患者用药的有效性、安全性,尽量避免了患者因病情变化停药产生的费用及药品的浪费。

6减少多环节的药品破损

药品的破损主要集中在拆包、上架、排药的过程,在拆包过程中,要正确使用工具,根据不同药品的包装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拆包方法,不得使用惯性将药品倒出,严格分清包装外壳和药品,防止漏拆和丢药; 在上架过程中,安瓿瓶装药品是重点保护对象,不得整筐倒入,防止药品相互碰撞破损; 排列药品过程中,拿药动作要轻、要稳,防止药品落地,加强排药各环节工作人员的协作,加强责任心,最大限度降低药品破损。对于玻璃瓶装药品,在领药过程中应注意安全运输,拆包后在货架集中排列放置,成品物流传输或人工配送时,都应妥善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对于安瓿瓶装药品,首先是标准拆包、上架、排药的操作,其次是排药区合理的货位设置。将瓶装药品放置在工作人员易拿取的位置,瓶装的拆另药品及贵重药品,原包装上架。对于用量较大的安瓿瓶装药品,用大号排药筐存放,直接整筐上架放置,降低上架过程中的破损。

7完善滞销期药品淘汰制

门诊、病区药房月度盘存中发现的滞销效期药品必须登记在滞销药品表中上报药剂科主任,并通知临床使用。对连续3次上报的品种,由药剂科主任通过药事委员会对滞销品种进行综合考评,并与临床科主任进行协商以确定停用药品目录。对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批准停用药品要及时通知临床各科室,门诊、病区药房将库存药品退回药库,汇总后退到相应的医药公司。新引进的效期药品在半年内为药品试用期,在半年内如临床疗效不佳、滞销的药品可由药剂科根据临床信息和反馈提出意见经药事委员会批准停用。

参考文献

[1]陈立德,吴芬华.医院药学的管理与发展[J].兰州医学

院学报,2001,27(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