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药化学论文

医药化学论文范文精选

医药化学论文

医药化学论文范文第1篇

(1)从中医药的角度来看

有机化学是药学研究与药物应用的有力工具。用于临床上的大多数药物(包括合成药、生化药、天然药等),其主要成分几乎都是有机化合物。因此,合理使用各类药物,充分发挥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避免由于药物使用不当引起的不良反应,这都需要我们了解及掌握药物的化学结构与性状。有机化学同时也是中药研究与创新的必备手段。中医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继承与发扬中医药在治疗疾病的优势与特色,深入研究中药的作用机制,充分发挥与应用中药的特长,开发与创新临床上有效的中药新品种,是我国医药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临床上使用的中药方剂组成成分复杂,同一种中药出现在不同的方剂中其所起的功效不同,这与中药本身含有多种成分有关,可以说一种中药自身就是一个小小的复方。比如:中药的配伍,即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中药组合使用。在熬煮中药的过程中,药与药之间发生了某些相互作用,其实也就是发生了化学反应,使中药材中原有的主要成分结构发生了改变,而结果是有的增进或减低了原有药效,有的则抑制或消除了毒性和烈性。因此,弄清每种中药的有效成分对临床用药是多么的重要。这也就是需要我们好好学习有机化学的又一原因了。

(2)从化学学科的分类上来看

有机化学在大化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大化学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在大学的课程安排中,都是先学习无机化学,然后再学习有机化学,最后学习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即没有有机化学的学习,是学不好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的。有机化学还是中药相关专业学生考研的一大必考科目,考研的同学只有在学习有机化学时打下坚实的基础,掌握学习方法,才能取得优异成绩,从而成为顺利通过考试的一个关键。由此看来,无论是从有机化学的历史上、从它与生活的联系上,从它在临床用药上、在中医药的研究领域上还是在大化学中的作用上、在学生考研上,它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2学好有机化学的方法

有机化学虽然知识点多、记忆困难,但是只要你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学好它不是问题。

2.1首先,要做好学生的本职工作——课堂上认真听讲

做好笔记(1)听课是学习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在有机化学体系中,各部分知识是相互联系的,如果对某些知识不了解,那么在学到与之相关的知识时就会特别吃力。例如,醇、醛、酮这几章节的内容没学好,后面再学习糖类化合物这一章节时就很吃力。因为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糖类是多羟基醛(酮)及其缩聚物和它们的衍生物,糖的结构中含有醇羟基、醛基和酮基,它同时具有醇和醛、酮的性质。因此课堂上能不能跟随老师思路,不错过老师讲的每一个知识点,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关键。(2)老师在课堂上会反复的强调某些内容,这些内容一般都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而考试恰恰不都是考重点难点么?如果掌握了这些,在考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应该就不成问题了。(3)老师教学多年,不管是在知识层面上、解题思路上还是在常见错误分析上,经验都十分丰富,尤其是我们的大学教师,他们大部分都是优秀的硕士、博士甚至是教授。在课堂上,老师大都遵循着这样的古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千百年来留下来的古训必定有它的道理。老师除了传授给我们知识外,更多的是传授给我们解决问题的经验与方法。一旦我们掌握了这些经验与方法,定能学好有机化学。

2.2课上做好笔记至于笔记

我建议大家记些老师强调的重难点、解题思路、方法以及例题。不懂的课下可以问老师,即使将来忘记了,还可以再复习。俗话说的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是这个道理。因此,上课时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做个有心人就显得特别重要,也许这就会成为你学习有机化学更好的捷径。

2.3课上、课下积极地记忆“记”即记忆

与数学、物理等理科相比较,“记忆”对有机化学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学习化学的最基本方法。这是由于化学本身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系统”——化学用语。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对这些化学用语的熟练掌握是化学入门的首要任务,而其中大多数必须记忆。当然不能死记硬背,而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找出不同的记忆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记忆的方法有很多,有理解记忆、有意记忆、联系实验记忆、对比记忆、归纳记忆、趣味记忆、记错记忆等等,这么多方法并不是每个都适合我们,我们要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记忆方式,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做好实验我们都知道有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因此,要想学好有机化学就必须先要做好实验。在做实验时最重要的就是自己动手,不要眼高手低,而且要学会观察。前苏联著名生理学家巴浦洛夫曾在他的实验室的墙壁上写着6个发人深思的大字:观察、观察、观察!瓦特由于敏锐的观察而看到“水蒸气冲动壶盖”进而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蒸汽机。由此可以看出观察的重要性。在化学实验中,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是学好有机化学的重要条件之一。因为实验不仅可以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反应,从而更轻松地记住反应。

2.5学会思考柏拉图曾说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

华罗庚曾说独立思考能力是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的一项必备才能。历史上任何一个较重要的科学上的发明,都是和发明者深入看问题的方法密不可分的。可见在学习知识上,学会独立思考很重要,它会使你对知识有更透彻的了解。尤其是有机化学,更要学会独立思考,要能从个别想到一般,从现象想到本质,从特殊想到规律。

2.6培养信心与兴趣以上的学好有机化学的方法

医药化学论文范文第2篇

蒙医药学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蒙古学的重要研究领域。蒙药学专业是实践性强,动手能力要求高的专业。本专业是培养具有化学、生物医学、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经过长期的临床试验,从事药物及其制剂的设计、制备和分析检验、新药开发及药品注册、合理用药、药品营销等工作的实用型药学人才。精选课程教材,优化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直接反映了教学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是教育创新的核心。教材是教学内容重点部分,好的教材是教学质量的保证。根据有机化学的基本内容丰富、理论复杂而深刻、实验性较强、与不同专业和多门学科互相交叉的特点,必须把教材的选择和教材建设做好。有机化学的内容丰富而复杂,需要结合专业特色认真挑选有机化学授课内容。对蒙药学专业的学生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特征性地引入蒙药的有机结构,化学成分,结构鉴定等的实例,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系统总结,将学过的知识串起来。蒙医药学教育有着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不断与现代医药学、中医药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生教育互相影响,相互交叉渗透,共同发展。教师有必要为学生准备精彩纷呈的教学内容,首先在准备每一堂课时,教师都必须为保证所授知识的准确性而翻阅足够多的参考类书籍,并在讲课当中以具体的例子来引导学生掌握内容,并从多方面、多角度理解教材,丰富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创新意识。对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学科的专业,在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内容选材上需要注重专业特色,选用与之适应的教材内容和讲授方式,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比较容易地接受知识,掌握要领。另外,尽可能在教学内容上体现时代性。

二、教学方法

1.学生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需要一个衡量标准,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为主要学习方法,定期的教学考核很有必要,它可以有效地体现学生的知掌握情况,在有机化学的教学考核中应注意选题的多样性和灵活性,除一些有机结构性、常识性的题目外,其余的应该贴近现实学习过程进行拟题,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课堂中做习题、短时间的试卷测试、实验操作等,鼓励倡导学生对有机化学创新与独特的思维方式。在教学中,对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考核指标主要有出勤情况、课堂纪律、完成作业情况、实验课中的操作能力及学习积极性等几个方面。教师结合教学情况做好考核记录,课程结束时进行各章内容总结及每章之间贯穿起来整体总结,结合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评定平时成绩。同时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应使用不同的考核方法,鼓励学习。

2.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蒙药学专业的学生进大学前一直是蒙语授课,蒙语授课和汉语授课转换需要一定的过程。所以教师在多媒体上多做一些学生容易接受的图表,让学生慢慢适应汉语授课。由于学生的基础差,只有通过多媒体慢慢让学生认识到有机化学课的重要性,才能提高学生学好本课程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加一些与蒙药学专业相联系的知识,在教学中,列举一些与蒙药学的药物结构、药物分析和用途、药物合成等有关的实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将有机化学基础知识联系到蒙药学中去,为将来从事蒙医药学研究的学生打基础。

3.合理使用双语教育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有机化学教学大纲的要求不同,课时的多少也不一样,专业侧重点应当有所区别。双语教育对蒙药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是特别重要的。双语教育是指在学校里使用第二种语言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我国目前开展的双语教学主要是指学校中全部或部分地采用外语(主要是英语)传授非语言学科知识的教学。有机化学教学本身有很多特点,而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的有机化学教学又有与众不同的特殊性,尤其是对蒙药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有特殊含义。汉语、蒙语,英语相结合的有机化学教学对蒙药学专业的未来肯定会带来突破性的进展。

三、教学与蒙药学科研相结合

有机化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要想教好有机化学这门课,一定要积极参与科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是有机化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实验可以说是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也是化学专业的特色和优势。学生在课堂中获取的知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消化、理解和掌握。有机化学基础理论学科教学改革及现代科研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既要发扬蒙药学的专业优势,也要应用现代教学与科研的先进方法和手段。一般来说学生通过化学实验加深对有机化学理论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这个过程中更准确更全面地掌握知识。只有将基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才能使学生全面掌握和应用知识。随着我们国家教育系统的完善我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使学生在课题研究实践中不断思考问题、激发创新思维,锻炼能力,培养科研实践能力,这也是促进教学的有效途径。

四、结束语

医药化学论文范文第3篇

学科化服务营销是让医学科研用户广泛了解学科化服务的有效方式。科研人员已经习惯于到图书馆或图书馆网站寻求服务,而学科馆员主动了解需求、主动为用户设计服务、上门服务、主动配合科学研究提供知识化服务是大多数科研用户所不了解的,要让科研用户知道、认识、接受并依赖学科馆员的服务,从而提升信息资源的利用。因此,建立一套适合科研用户的学科化信息服务营销策略具有深远及其重要的意义。

1.1突出中医药图书馆在科研、医疗和教学中的支撑作用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各种信息源也呈现爆炸式增长。面对当今这样信息泛滥、供过于求的环境,用户对信息的需求虽然强烈,但是却不知从何入手,鉴别、组织、利用有效信息的能力明显不足。因此,图书馆必须转变以往传统的服务观念,充分推销自己,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主动了解科研人员的信息需求,为之提供学科化信息服务,加强信息资源利用,主动引导用户使用有效信息,以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使中医药图书馆真正发挥在中医药科研、临床及教学中的支撑作用。

1.2提高用户对专业图书馆的认知度,以提升图书馆在行业中的核心地位

由于目前信息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各种网络搜索引擎和检索工具的快速发展,使很多用户已经将搜索引擎作为信息获取的首选,结果导致用户与搜索引擎的关系日渐密切,使图书馆失去了很多用户。因此,中医药图书馆要想在竞争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发展,就必须创新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采取学科化服务营销,加大学科化服务的力度,让科研用户广泛了解并接受学科化服务,以提升图书馆在行业中的核心地位。

1.3深化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提高信息资源利用

图书馆拥有海量的信息资源,包括各种馆藏资源、中外文文献数据库等。学科馆员要不以盈利为目的推荐宣传使用,提升这些资源的利用价值。在新的信息环境下如何进一步深化学科馆员的服务,真正满足科研用户对中医药信息的需求已成为图书馆努力的方向。实施学科化服务营销,是和科研用户进行有效沟通,便于科研用户更好地了解图书馆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源和各种服务的有效手段,也是深化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提高各种信息资源利用的需要。

2学科化服务营销策略

中医药图书馆实施学科化服务营销,其核心内容是资源营销和服务营销,资源营销也是信息营销。拥有众多的信息资源是我们营销的基础,加强信息资源的利用,促进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提升学科化服务质量是我们营销的目的。

2.1资源营销

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是中医药医学文献信息中心,拥有众多的信息资源,包括图书、期刊、数据库等。我馆馆藏图书32万余册,其中中医古籍5千余种6万余册,约占存世中医古籍的50%;中医珍善本为1300余种1.6万余册。1911年以后出版的图书5.8万余种,其中中医药图书达2万余种,外文传统医学图书3000余种。另有馆藏中文期刊1867种,现订阅中文医学期刊650余种;馆藏外文传统医学及相关期刊过刊280余种,现订阅期刊180种。还有近百个专题文献数据库,以及声像资源、电子全文数据库等。下面将我院图书馆的主要电子资源进行简要介绍。

2.1.1电子图书

超星电子图书,读秀学术搜索,方正电子图书,EBSCO(艾博思科)外文电子图书,中医药古代文献知识库,中医古籍全文数据库,信息科学与信息技术辞典数据库,期间中草药实用手册。

2.1.2中文文献数据库

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文摘型,中医民国期刊文献数据库-题录型,《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中医药专题(1949年以前)-题录型,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文库)-文摘型,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题录型,CNKI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1994年以后)-全文型,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世纪期刊,1993年以前)-全文型,CNKI期刊、论文、会议、报纸、生物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库群(镜像库)-全文型,万方数据资源库群(远程访问)-全文型,维普医药资源信息系统-全文型,中国引文数据库-题录型。

2.1.3外文文献数据库

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SCI-Expanded)、外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情报服务系统(FMJS)、OVID循证医学全文数据库(EBMR)、OVID药物信息全文数据库、OVID国际药学文摘数据库(IPA)、EBSCODynaMed(循证临床信息数据库)、EBSCOAltHealthWatch(补充替代医学)、EBSCONatural&AlternateTreatments、EBSCOMedline1400种全文期刊、PubMed、HighWirePress、NSTL(NationalScienceandTechnologyLibrary)提供的外文现刊数据库、NSTL提供的外文回溯期刊全文数据库、FreeMedicalJournals、Socolar、《医师信息和教育资源》(Pier)、InfoSci-OnlinePremium数据库、冷泉港实验室实验方案、F1000Posters壁报文献开放获取数据库等。通过上述介绍,便于科研用户更好地了解我院图书馆可以提供的信息资源,使之能够有效地被利用,从而满足医学科研、临床及教学对信息的需求。

2.2服务营销

2.2.1加强宣传

图书馆现在虽然拥有众多的信息资源,但是在使用方面尚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图书馆还未建立一站式检索,所以文献查找比较繁琐,并且大部分用户缺乏相关检索知识,对图书馆拥有的电子资源和馆藏纸质资源不甚了解。因此学科馆员应该走出图书馆,面向广大科研用户加大宣传力度,制作《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信息资源与服务指南》宣传手册,向各科研单位发放,让广大科研用户真正了解和学会使用众多的信息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2.2.2挂牌建立学科化服务站

在我院各二级院所挂牌建立学科化服务站。与各临床院所的图书馆配合,服务站就设在二级院所的图书馆。学科馆员通过宣传、培训、拜访研究所领导与科研人员等方式,主动开展信息资源与服务宣传介绍,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使科研人员开始认识并逐渐接受学科馆员为科研用户提供学科化的知识服务。在我院各二级院所挂牌建立学科化服务站是我们实施学科化服务营销、加强学科化服务的重要举措。

2.2.3建立学科化服务平台

学科馆员以科研人员需求为导向,以满足科研用户需求为目标,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主页上建立学科化服务平台。一是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建立资源链接,以提升信息资源的利用价值。二是科研用户通过平台与学科馆员进行实时沟通,科研用户提出学科化信息服务需求,学科馆员根据科研用户的信息需求,提供有针对性、具有使用价值的学科化信息服务。或通过飞鸽、飞信、微信、QQ、MSN等网络工具与科研用户建立交流沟通渠道,学科馆员可以不受时间、不受地点制约,随时掌握科研人员的信息需求,提供实时的学科化信息服务。

3小结

医药化学论文范文第4篇

构建科学合理的医药院校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必须调整和优化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医药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医药应用型的特点。具体来说,在2013年新版培养方案中,我们优化了课程设置体系,适当减少了专业基础课程的学时,同时强化和突出了专业课程和毕业实习环节。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校生物技术专业的主干学科定位为生物学和基础医学。公共基础课由语言、法律、经济、管理等人文社科类课程和数、理、化、计算机等自然科学基础课程组成。主要专业课程有人体解剖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生理学、药理学、基因工程、酶工程、微生物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生物信息学等。在教材的选用上,原则上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出版的最新教材。在专业课程的整合方面,使其相互衔接,尽量避免重复,使学生系统而深入地掌握专业知识,以适应不同医药生物技术相关领域的需求。同时在一些条件较好的课程建设中,比如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等课程中,我们也加强了双语课程的教学和精品课程的建设。

二、强化实践教学体系

对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来说,具有较高的技术应用能力非常重要。实验、见习和实习等实践教学体系是生物技术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针对我校的实际,围绕生物技术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我们构建了分类设计、分层施教的选修与必修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具体来说,桂林医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分为如下几方面:一是课程实验(见习)教学。课程实验(见习)教学安排在各门课程学习期间,通过实验室教学和校外企业参观,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掌握实验技能的目的。为保障学生在课堂实验教学中有更多的动手机会,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我们适当增加了各类课程的实验(见习)学时,加大了实践课程的比例。必修课程中理论课与实践课学时的比例:2010年培养方案中从1554∶755(2.1∶1)调整为2013年新版培养方案的1700∶1061(1.6∶1)。二是毕业实习,主要到生物、医药及生物制品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相关企业和部门进行专题研究,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三是第二课堂,在2013年新版培养方案中,我们增加了早期接触专业、早期接触科研和早期接触社会实践的“三早”实践教学方案。此外,第二课堂也包括劳动教育、举办专业知识讲座和演讲等。四是其他实践,包括入学教育、军事训练、毕业教育及就业指导。

三、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

当前,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培养应用型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需要,不能满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需要,也不能满足学生创造力培养的需要。因此,我们特别强调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鼓励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尝试,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因材施教,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现场教学等教学方法,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更好的条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思维的能力。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我们注重使用多媒体技术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合理运用因特网来进行教学。同时加强优质教学资源如教学课件的共享,提高教学水平。为保证生物技术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我们还采取引进、培养、聘请等途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加强具有医药生物技术领域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的培养和引进。

四、改革课程成绩评价体系

为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就必须深化生物技术专业考试制度改革,改革课程成绩评价体系。我校生物技术专业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分为:

(1)形成性考核,包括课程平时考核、课程期中考核和课程实验考核。课程平时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情况(含学习行为、动手操作、平时作业、课堂提问等);课程期中考核主要考查学生对课程前半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课程实验考核主要在期末以笔试、实验操作等形式进行,主要考核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操作的能力及实验报告的撰写情况等。

(2)终结性考核,每门课程结束时或期末,采用闭卷或开卷笔试的形式进行考试,教师根据课程的性质和要求选择考试方式,对于专业基础课程和一些与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影响较大的核心课程,可以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对于选修课程和其他非核心课程可以采取开卷考试、课程论文等方式进行考核。

五、总结

医药化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学改革;中药化学;网络教学平台;互动交流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正在走向信息化、网络化。网络教学平台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高等学校所采用,正逐渐成为当今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3]。网络教学平台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互动性作用,即学生利用网络平台进行阅读、思索、应用和创造,通过利用网络平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两者之间不需要生活在同一个空间即可实现无障碍交流,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4-6]。中药化学是中药学类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中药化学是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科学如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现代医药学等理论和技术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对实现中医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具有重要作用[7]。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中药中所含成分的结构类型、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检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熟悉中药所含成分的结构鉴定方法,为学好其他后续相关课程和就业后从事中药现代化研究和研制新药等奠定基础[8]。由于中药化学教学所涉及的化合物结构类型和理化性质复杂多样、提取分离方案变幻莫测、结构分析抽象难懂等问题,学生在学习的初期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因此网络平台对于中药化学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1平台组成

南京中医药大学的网络教学平台功能涵盖了课程建设、课程学习、学习分析和课程管理等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可以利用该平台进行课程建设、学习效果评估、课程组织管理,该平台支持纯网络教学、混合教学、网络辅助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9]。学生可以利用该平台登录课程网站进行学习、作业、考试、讨论等学习活动,还可以查看教材和学习记录,进入学习社区进行分享和交流,利用网络扩展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学习知识。网络教学平台中教师管理页面包括的主要内容有讨论、统计、通知、作业、考试和管理。编辑章节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插入视频、图片、文档、音频、讨论等内容,并设置任务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完成特定的任务,便于教师检测学生的学习状态[6,9-10]。

2任务和内容

针对中药化学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在网络教学平台上主要设置了4个方面内容:中药化学成分的基本结构类型、中药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中药化学成分的检识和结构鉴定。希望学生在通过网络平台学习可以直观地认识中药化学这门课程并能理解中药化学在中医药理论体系研究中所能发挥的作用,为后续进入相关工作岗位奠定基础[10]。

2.1中药化学成分的基本结构类型

中药化学成分虽然数量繁多、结构复杂,但都是生物体通过众多酶参与的生物合成形成的。如经醋酸-丙二酸途径生成脂肪酸类、酚类、蒽醌类等,经甲戊二羟酸途径合成萜类化合物。因而从生源合成途径出发,中药化学成分根据结构母核不同可分为醌类、苯丙素类、黄酮类、萜类、甾类、生物碱等。近年来的教学反馈表明,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中药化学成分的基本结构类型时,都会感受到所接触到的抽象、复杂的结构类型过于难懂,跟不上课程的进度。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很重视本科生化学基本技能的培养,在大一、大二学习有机化学、有机波谱学等课程时,通过实践训练,学生基本上可以运用专业的Chemdraw软件绘制化学结构。利用学生已有的基本技能,让每个学生将中药化学成分的基本结构类型的生源合成途径采用Chemdraw绘制出来,并将绘制的结果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最终采用学生互评和教师评讲的方式,确定每个学生的掌握情况。实践结果显示,学生的学习热情都比较高,绘制出完美的生源合成图,学生既可以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又可以真正地理解不同结构类型的演化过程,加深对中药化学成分结构类型的理解。

2.2中药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

虽然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构复杂多变,每一个成分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但相同结构类型的成分往往具有一些相同或相似的理化性质,归纳不同结构类型成分的理化性质共性,对了解具体类型化合物的性质和开展初步研究具有重要作用。教师经常关注中药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包括性状、溶解性、酸碱性、显色反应等。中药化学成分研究的结果提示这样一条规律即成分的结构决定其理化性质,理化性质决定药材中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案的设计及贮藏条件的选择。换言之,中药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关系到中药生产应用的大部分环节,因此,中药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在中药化学课程讲解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本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能够利用各类成分的理化性质与实际应用相关联,进而指导化学成分结构类型的鉴别、分析条件的选择、提取制备条件的选择和储存条件的选择。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学生可以掌握不同结构类型的成分各自具有的理化性质,但是用已有的知识分析生产实际中的具体问题时,显得尤为不自信,导致少数学生缺乏学习热情。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师在课堂中没有足够的时间分析过多生产实践的实例。即使分析一些生产实践的实例,学生也没有时间认真体会,也不能深刻理解,这样反而影响教学效果。为了提高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效果,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展示更多课堂无法讲解的实例,并将科研成果及论文展示在平台上,课后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讨论、分析与交流。课堂上通过提问、讨论、辩论及讲解的方式,一方面督促和了解学生利用平台学习的情况,一方面改变传统说教式的授课方式,引入辩论和讨论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生产问题上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切实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实践结果提示:通过以上举措能够快速实现教学目标,学生基本掌握中药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

2.3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

提取、分离中药中的化学成分是中药化学研究中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内容需要学生根据所研究对象中的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灵活选择所用的提取分离条件,巧妙设计提取分离方案。由于中药化学成分众多,理化性质差异较大,可以选择的分离材料多种多样,因此,不同学生设计的提取分离流程会出现千差万别的现象[11]。由于提取分离这部分内容灵活机动性较强,掌握起来难度较大,从而导致很多学生反映对于自己最终设计的提取分离流程是否合适总是心存疑虑。面对此问题,一方面尝试将具体的实验过程借助学校的虚拟仿真平台制作成的微视频,另一方面将对应的实验操作所用到的抽象难懂的分离原理制作成直观易懂的微动画形式。

2.4中药化学成分检识与结构鉴定

在中药化学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各类化学成分的检识与结构鉴定,教师需要总结以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常见问题和关注点,分类和总结各类型化合物的图谱,并建立各类型化合物的图谱平台,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没有捷径,需要学生做大量的图谱解析工作,从而找到图谱解析的感觉。在网络教学平台上,提供符合学生学习实际所需要的练习图谱主要来自于教师平时科研工作中积累的各类化合物的图谱、利用ACD、Chemdraw、Nmr-sim等软件工具模拟的图谱和Spec-tralDatabaseforOrganicCompounds(SDBS)等相关网站上收集的代表性图谱。此外,为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网络教学平台上也会提供结构鉴定纠正的文献报道,例如川楝素结构早在1975年被确定为I式,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后来发现川楝素的结构鉴定有误,于1987年将川楝素结构修正为Ⅱ式[12](图2)。通过科学研究中的实例告诫学生,要敢于提出自己的质疑,养成科学严谨的批判性思维。

3教学实施的情况分析

3.1学生参与情况分析

根据中药化学的学科特点,设置家庭作业,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资源,学习和讨论指定的内容。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化学成分的检识和结构鉴定。在51名学生中,人均阅读/翻译网络平台提供的指定SCI论文为

3.2篇;学习使用

ACD、Chemdraw、Nmr-sim等软件绘制化合物结构或模拟其核磁共振图谱的学生为31名;主动到实验室参加中药化学实践训练大于5次的共计29名;主动点播网络教学平台上的微视频和微动画大于5次的共计35名;在网络教学平台上与教师互动交流的学生为43名;自主完成网络教学平台上提供的作业超过3次的学生为34名。3.2学生考试成绩分析在中药化学学科2017-2018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中,全班学生(共计51名)的评均分为73.25分。按学号将学生分成5组,1~4组每组10名,第5组11名,分析显示学生成绩无显著差异,但是如果按学生参与网络平台学习的情况进行分组,则表现出较大差异。应用SPSS16.0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学生,阅读/翻译网络平台提供的指定SCI论文超过5篇的学生,考试成绩为(78.3±10.2)分,优于其他学生组的(71.4±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习使用Chemdraw、ACD、Nmr-sim等软件进行中药中化合物结构绘制或化合物核磁共振图谱模拟的学生的成绩为(80.1±9.7)分,与其他组学生成绩(66.8±7.9)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动到实验室参加中药化学实践训练大于5次的学生成绩为(77.8±9.7)分,与其他学生组成绩(70.1±8.7)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点播网络教学平台上的微视频和微动画大于5次的学生成绩为(81.5±7.4)分,与其他学生组成绩(65.7±9.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网络教学平台上与教师互动交流超过3次的学生成绩为(78.2±10.3)分,优于其他学生组成绩(72.3±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主完成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的作业超过3次的学生成绩为(81.1±9.5)分,优于其他学生组成绩(74.2±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