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特色文化建设

特色文化建设

特色文化建设

特色文化建设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特色文化 区域性 民族风情

1主要目标

到2020年,基本建立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布局合理、链条完整、效益显著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形成若干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特色文化产业带,建设一批典型带动作用明显的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区和示范乡镇,培育一大批充满活力的各类特色文化市场主体,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文化企业、产品和品牌。特色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特色文化产业产值明显增加,吸纳就业能力大幅提高,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推动城镇化建设、提高生活品质、复兴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等方面作用更加凸显。

2主要任务。

(1)发展重点领域。鼓励各县(市)发展工艺品、演艺娱乐、文化旅游、特色节庆、特色展览等特色文化产业。工艺品业要在保护多样性和独特性的基础上,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促进特色文化元素、传统工艺技艺与创意设计、现代科技、时代元素相结合。演艺娱乐业要鼓励内容和形式创新,创作文化内涵丰富、适应市场需求的地域和民族特色演艺精品,支持发展集演艺、休闲、旅游、餐饮、购物等于一体的综合娱乐设施。文化旅游业要开发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旅游产品,促进由单纯观光型向参与式、体验式等新型业态转变。特色节庆业要发掘各地传统节庆文化内涵,提升新兴节庆文化品质,形成一批参与度高、影响力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好的节庆品牌。特色展览业要依托各地文化资源,突出本地特色,实现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引导特色文化产业与建筑、园林、农业、牧业、体育、餐饮、服装、生活日用品等领域融合发展,培育新的产品类型和新兴业态。

(2)发展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带。加强对地缘相近、文脉相承区域的统筹协调,鼓励发展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特色文化产业带。发挥现有区域合作框架作用,建立和完善特色文化产业区域合作机制,加强整体规划,围绕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推动产业要素有效配置,促进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按照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总体部署,依托丝绸之路沿线丰富的文化资源,调动各方力量,推动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建设。持续推进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合理规划、引导实施一批特色文化产业项目,突出民族文化特色,推进文化与生态、旅游的融合发展,建成国内、省内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和有示范效应的特色文化产业带。

(3)建设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区。加强规划引导、典型示范,鼓励各地结合当地文化特色不断推出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建设一批文化特色鲜明、产业优势突出的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区。对投入力度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示范区予以重点扶持,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引导各地深入研究评估当地可业开发的特色文化资源,提出资源利用和转化规划,推动特色文化产业有序集聚,形成一批集聚效应明显、孵化功能突出的特色文化产业基地、园区和集群。通过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区的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全国范围内特色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不断增强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区域文化品格,打造地方文化名片。

(4)打造特色文化城镇和乡村。将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纳入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承载文化记忆和乡愁,建设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特色文化城镇和乡村。明确城市文化定位和文化产业发展重点,把特色文化产业项目与城市景观风貌、功能布局紧密融合,形成地域特色,避免千城一面。突出传统特点,彰显文化特色,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乡村原始风貌、自然生态,鼓励文化资源丰富的村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建设一批文化特点鲜明和主导产业突出的特色文化产业示范乡镇、特色文化街区、特色文化乡村,促进城镇居民、农业转移人口和农民就业增收。

(5)健全各类特色文化市场主体。培育和引进特色文化骨干企业,发挥其在创意研发、品牌培育、渠道建设、市场推广等方面的龙头作用,带动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打破地区、行业分割,主动开放市场,鼓励外地企业到本地投资发展特色文化产业,鼓励其他行业企业和民间资本通过多种形式进入特色文化产业,把引入外部资源和做强做优本地企业有机结合。鼓励各类合作社、协作体和产业联盟在整合资源、搭建平台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扶持各类小微特色文化企业和创业个人,支持个体创作者、工作室等特色文化产业主体发展。

特色文化建设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社区文化特色文化和谐社会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社区文化为代表的城市文明必须与之和谐发展。城市社区文化是城市基层社会的文化现象,它表现为社区居民的信仰、价值观、伦理道德、思维方式、组织制度、历史传统与生活方式等内容。文章对如何活跃社区文化建设做了探讨。

随着全国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管理重心的逐步下移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人们在社区学习、工作、栖息、休闲、娱乐,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了社区,这给社区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社区文化增添新的内涵和功能,不断满足广大社区居民的精神需求。

一、加强阵地建设,创造优美环境

一个良好的社区文化环境,是大多数居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社区的设施阵地的建设和各类文化资源就是影响社区文化建设的两个重要因素,这两个重要因素也是顺利开展社区文化工作的前提和保证。

健全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硬件保证。一是完善社区活动室。加大对社区文化阵地建设的投入,添置适合老年人锻炼的健身器材,活动设施,提升活动室的活动功能,丰富居民的文化体育生活。二是落实社区公益性活动场地。社区的小广场、公益性活动场地是社区居民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要不断改造完善原有老小区、住宅区的空闲场地,扩展公益性活动空间。三是拓展社区文化活动空间。为弥补社区活动场所有限、活动设施短缺的缺限,充分发挥“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的共建优势,积极与辖区学校、单位联系、协商,通过协调在不影响辖区单位、学校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与他们共用运动场、活动室、职工之家等文化体育设施场所,用于社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社区的各类文化人才资源是各社区文化建设的宝贵财富和主要力量。各类文化人才资源一般由文化组织管理队伍、文化艺术队伍和群众文艺骨干组成,而这支队伍的整体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社区文化建设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状况。为了保证社区文化的广泛性、普及性,社区要注重强化社区文化骨干对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业务指导作用。逐步吸纳社区内热爱体育事业、长期从事社区居民健身活动组织的民间团队的队长、教练组成文化骨干队伍,并选有文化工作经验或有文艺专长的有能力、有精力、愿意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居民加入这支队伍,特别是一些离退休老同志,让他们继续“上岗”,发挥作用,奉献余热。

二、开展“特色文化”活动,提升人居生活质量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高品位的文化氛围能提高一个城市的人居生活质量,提升一代人的精神境界,拉动一个地方的社会全面进步。为此,要保证社区群众文化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可以把开展大型活动与推行日常文体活动相结合作为社区文化建设的强劲动力。

(一)让广场文化成为培育社区文化的一块沃土

社区内的广场、健身点及公众广场是居民室外活动的集中场所。良好的广场文化,不仅直接为居民所接受参与,更能吸引居民自发性地参与社区文化活动,提高居民的愉悦程度,增强居民对于社区的认知度和归属感。利用大礼拜和节庆长假,结合不同季节,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不断推广普及全民健身运动,让居民能唱的唱起来、能跳的跳起来、能动的动起来,小区里每当夜幕降临或旭日初升时,都能够随处可见跳舞、唱歌、练拳、舞剑、舞扇的,让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成为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聚餐”。

(二)让文体活动队成为社区文化的主力军

社区要针对小区老同志喜爱文体活动的特点,把文化建设的侧重点放在加强老年活动团体的扶持上。把老年合唱团、老年豫剧团、老年舞蹈队、书画协会组织好。让这些特色文化队成为受众面广的社会效益和亮点,营造文化氛围。

(三)让学习文化成为推动和谐社区文明进程的主阵地

把教育引导与创建学习型社区紧密结合,发挥“老年大学”分校、各类协会组织、文化站、图书阅览室的功能,组织“五老”(老教师、老劳模、老专家、老医生、老干部)开办各类知识讲座、技能培训班,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大型宣教活动。组织安全文化书画比赛、“11·9”消防安全自救演练、“法制宣传日”活动、职业病防治、优生优育、节能环保等宣教服务活动,学习《劳动法》、《合同法》、《治安处罚法》等法律法规,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的学习需求。

(四)让邻里特色文化步入社区文化的主导行列

随着社区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居民的文化需求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一种能及时反映人与人之间的人往的文化需求正逐步走入社区文化的主导行列,那就是以促进与家人之间、与邻里之间、与小区这个大家族之间的感情文化——邻里文化。培育社区居民“友善亲和、关爱互助、和睦相处、文明和谐”的意识,形成以邻里文化建设为主线的文化活动平台。广泛开展“文明楼道”、“文明家庭”、“有为老人”、“好儿媳、好婆婆、好伴侣”等评选,改善了邻里关系,又增近了大家的理解和沟通,增强了大家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让社区里“邻帮邻、老帮老,互帮互助乐安居”的和谐氛围日趋浓厚。

三、五个结合,活跃社区文化

社区文化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软、硬件各方面的内容。只有运用辩证的分析手法,把社区文化的各个组成部分结合起来考虑,才能统筹兼顾社区文化的发展。

(一)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相结合

软件是指那些没有物化形态存在的内容,如思想理论、道德规范、习惯礼俗、行为模式、科学技术和某些种类的艺术等。硬件则是指凝结着人们精神劳动成果的物化了的劳动产品和人们从事精神文化活动所需的物质条件,前者可充分体现人们丰富而深刻的精神文化内涵,后者如图书室、活动室、广场及其内部的各种相应的设施等物质性内容。社区文化建设必须软件、硬件同时抓好,而且要相互协调、统一,发挥应有效能。

(二)整体规划与主体发展相结合

整体规划就是要在总体上对社区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有一个通盘的安排。两者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要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原则,促进相互协调发展。要适时引进专业文化、艺术团体来社区开展交流与演出,支持并推动高雅文化的发展,做到雅俗共赏,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如果把这些具有进步意义的特色的文化资源加以整合,必然能产生更大的提升作用,从而使社区文化建设跃上一个新台阶。

(三)环境感化与理念灌输相结合

一是要使活跃的社区文化活动不断升温,用更加贴近居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活动来吸引居民参与,在参与中慢慢地培养他们对社区的情感;二是要充分发挥各类社区教育阵地的思想教育作用,让居民意识到社区家园对个人生活和自身完善拥有多大的意义,从而自觉地走出家门去积极参与;三是发挥社区组织的协调、沟通作用,既落实好各部门对社区文化发展的各项要求,及时了解居民对社区文化建设的需求,使各项政策更为贴近现实、贴近居民,快速、有效地解决现实问题,满足居民需要。

(四)创造文化与享受文化相结合

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并努力营造条件实现居民应有的创造和享受文化的权利。首先,要最大限度发挥广大业余文艺爱好者的作用。要始终不懈地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创作空间和条件,鼓励他们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弘扬主旋律,体现时代精神,为广大居民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其次,要实现好、发展好居民享受文化的权利。大力构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重建设一批小而精、多而全的文化设施,形成纵横交错、点线结合、方便市民的文化服务网络,让居民足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公益性文化设施体系及公共服务带来的便利。

特色文化建设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校园文化;丰富内涵;和谐多样 ;文化校园

1 写在前面的话

只有赋予学生和老师以“我是文化人”的自由创造的广阔天地,才能创造服务于师生的教育环境,从而实现编织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基地,搭建教师专业充分发展的广阔舞台,实现全体被教育者帮助学校特色发展的愿景。

作为教师,我们能够坚信影响未来并乐于施教,原本就只因教育是最关乎人自身发展的事业。教育的使命就是要给文化传承以希望,给具有本色素色特色生活以希望,给所有读书人以希望。因此学校教育的必然选择就是要求要以文化促发展、以和谐求进步。 人文底蕴是促进一个人的长久、健康发展的精神动力、精神支持的综合体。“人文”的内涵即尊重人的真实情感,关心人的真实需求,思考人的积极发展。而“底蕴”是不张扬的,却时时刻刻影响着人。试想一个具有人文底蕴的人,他的心智必将是达观积极的,他的情感必将是纯净稳定的,他的意志必将是经得起磨砺有定性的。而一个人活在受人尊敬,积极体验、感到和谐,活动选择自主的环境中,该是怎样的幸福者啊。

2 不少校园让人感到雷同,千校一面

曾经进了不少学校的大门,参观也罢,学习也罢,考核也罢;无不深感学校“生命的内在因素”不是越来越多而是越来越少了!所谓的基础条件好的、校园经济实力过得去,建筑实体较新的学校,也只不过显得老屋更“洋气”罢了。而读书人想要的自己的“书香韵美”的学校,往往由具体的硬件设施填充,学校就是简单数字,例如“多少栋多少册多少平米”。事实上“让每一块砖都在教育熏陶被教育者”,已经变成了让人感到空洞不愿花心思的口号!终于现在有人吼出了一声:“不要庙子、宾馆、写字楼”式样的校园。

关于大至国家小至家庭的建设大家都知道。“硬件”一旦有钱,就容易建起来,但“软实力”的提升,那才叫难。从某个角度讲“贵族气质”获取,要一百年,或许可以让我们理解。最难受是某些情形下,校园总是建成简易的钢筋水泥平板房,而且一看还以为是车间。新时期所提倡的“花园式学校、绿色校园、书香校园、环保校园、艺术特色学校”已经多年。美很美,但又有一些让人看不敢亲近的校园呈现。并不考虑建筑成本且愚笨的我作为教育战线的一员,无不担忧地想呼吁:还给我一个本色的校园。我从众多学校的图书馆现象思考出一个几乎不敢奢望的改变;我不要'撤去书桌黑板";不要“不给人走动的美丽过道”;我不要“流连忘返的小桥流水;不要空空不用的豪华大礼堂;不要借书很麻烦的图书馆”。您呢?想来您也知道“家中无字画,必是俗人家“的俗语,说的就是要有一种“一生与书结缘的读书人环境、书生的家”。

3 根源:缺少开拓气质,校园匮乏“人文底蕴”

教育作为予人以灵魂、思想的载体,它不仅包括“教人以知,授人以道,给人知识;同时还包括在教的基础上进行各种各样耳濡目染”,“陶铸人的灵魂、思想,给人以心灵的自由”。教育的绩效,既要看到知识的积累,又要看到思想的熔铸;既要有能力的铸造,又要有精神的升华:既要追求文创造化的承接,又要给学生发展自我机遇。这不仅仅靠“教学育人”,至少还应该有“环境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历史育人、自在育人”!

课改条件下,我们的班级管理,体现了良好的“管”,但令学生感动,文化浸濡进到生命骨缝的“情理”的份量却远远不够。做人的道理、事物的情理远远没有深入人心,化为自觉行为。

如果真正花时间来想一想――给我们有的学校及班级管理把一把脉,我们就会得到一个深刻的启示:有的学校、班级管理缺少一种和谐的校园文化或者干脆就理解成“人文底蕴”。说白了就是缺少一种大家都维护并且能够融入我们身体化作实际需要的精神动力。

基于这种教育现实愿景,我们应该将构建和谐本色的校园文化提到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形成教师及班主任、班级、年级和学校各个层面富有特色的文化建设广阔的自由天地。

4 新课改时期,文化校园的特色、素色与本色

班主任文化,用他们的教育观、学生观、发展观,对班级管理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班主任具有人文底蕴,他就会懂得尊重学生作为一个“人”的价值和尊严,就会努力挖掘班级管理中的人文价值,就会真心实意为学生的发展、需求着想。

教师文化渗透在教师的言谈举止中,对学生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在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应倡导成为教育的研究者,超越背负的现实压力,成大器,为名师;在教师队伍中弘扬人文精神,合作精神,科学精神,求实精神、创新精神。时时称许那些对事业热爱忠诚的教师,感谢那些能调动学生学习激情的教师。

学校帮助每一个教师找到自己的优势找到自己的定位。既要注重学科教育成果,更注重人文教育成果。以广大教师的发展,促进学校的发展。

先试试下面几个学校的做法:

某校作为“收集学生作业本建立博物馆”的学校,把学生作品看做“学校历史最需要展示的最紧要的一部分”,开辟了一条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之路。某校多达百余个社团,其中诗歌协会活动精彩并且成果卓著。也成就了特色加人文味道浓烈的诗意学校,有的学校回归因材施教,教无定法,同课异教,让几个教师同时进班上一节上两百人的自课,实现精心组织晚自习,教师的跨科辅导的本色学校。

我还觉得值得推荐盐津豆沙中学。他们的教师评比评出了特色、和气和积极性!评出教师二十类,学生二十类,其中有“管理优秀型教师,普通话优秀型教师,教育科研型教师;自我管理优秀生、通俗演唱明星学生、坚强勇敢优等生、研究学习巧法优秀生等等”,这所学校的付登高校长坦言,“护住优点比揭了老疤管用”!

另外,昭通市一中有一面年代久远毫无特色的老墙被学生申请保留,校长智慧地精心安排了全校研究性学习成果图片的展览,让学生作品满墙挂,成为学生成长生命的记录墙,而备受学生的欢迎教师的喜爱!还记得彝良一中那数十米的围墙上,一位教师用手抹上拌好的水泥细沙团,来包裹并附着在那墙上密集的水泥钉上,用极低成本、极丰富的情感底蕴,画出一幅当地少数民族民众生活实际情形立体壁画。这样一堵本来平淡的墙体,成就了老师,成就了学校,而这里正是学校宣传师生“爱校,爱生活”素材中最好的画卷!

5 让自主与合作统一,建设个性完善、全面和谐的学生文化

学生文化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氛围,包含学生特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是学生个体间不断传递着的文化信息和共同拥有的文化时空,是一种群体意识圈。以“文化”为切入口,以德育为核心,通过环境信息、以形式多样活动为载体建设高品位的班级文化和学生文化。学生参与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应是高水平的环境文化、制度文化、服饰文化和自治文化等的共同建设。

有一个江浙一带的校长十分宽容的说,花园不让学生进去,草地不让踩,留着它们做什么!于是“无充分思考的人”就会觉得这个校长“真是乱来”!我却深深钦佩他!校园原本就不是“别墅区,高档工艺品”,也不应当“批量下流水线,没有自我”的工厂或者“准烧香磕头或者不准思辨”的庙堂”。

有人已经这样做!例如:学生们拿出读过的书在校园书市上选书、交换读书笔记。在活动中展示才干,锻炼能力,养成一生爱书习惯。重在坚持活动:同学们在主动参与和管理实践的过程中,已经增强了责任意识,提高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美好的道德情操、高雅的审美情趣、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健康向上的文化中可以逐渐形成。

加强年级学生团体建设,办好“种类多、规模大,上档次、高水平”的学生社团,以此带动全体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这种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形式将构成鲜明的学生文化特色。有的学校办美食街,举办学生组织的艺术活动节,组织违纪生家长学生团队听诊会。利用节庆;应放手让学生做,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比如:一年一度的感恩节、中秋节、元旦晚会、歌手大赛,为学生搭建了展示才华的舞台,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每位同学都能在参与中得到成功的体验和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将学生从“学奴”,老师从“监工”中解放出来。坚持学生自我服务的育人原则。不能让教师疲于奔命;学生却无动于衷。由年轻有为又有激情的教师带领学生会在社区花时间来锻炼沟通能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6 重视学生参与建设的“环境”――累并快乐着

校园、教室、学生宿舍不仅是学生生活的场所,而且也是学生学习交友的重要平台。教室、学生宿舍的环境氛围如何,对青年学生的成长、品格的形成和学风建设都将产生很大影响。每一个角落的布置都教育熏染学生为出发点。

例如:提倡“建设特色班级创优争星”“宿舍是我家,爱她靠大家”的环境创建。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教、自律、自管的作用,把学生宿舍建成育人的重要阵地。要求学生美化宿舍环境。让洁净生活空间,形成第二课堂。

通过努力,我们会见到宿舍内有学生自创的名言警句自书于墙,宿舍被冠以富有特色的温暖的名字“思辛”“云帆”“猪窝”。男生挂起了窗帘,摆上所能够买得起的植物……教室方面:有的班级组织了手办橱窗,有的将老师语录摘抄贴墙,有的开创了“许愿池”,上面飘扬着“学生的理想”;有的班级将黑板报出的你叹为观止,立体而眩目。有的窗帘边拉起了同心结,门上贴上了欢迎语和特色“贴花”。

“主题”团活动,以时尚话题凝聚团员,贴近学生生活。例如;消费话题,诚信话题,交往话题,性别话题等。此外,年级通过举办各种年级活动如取个温暖的名字,听听书声,比比谁嘴甜、校服服饰设计,跳绳比赛,演讲比赛,书法比赛,歌手选拔,主持人选拔,黑板报比赛,卫生大评、教师课桌比装饰等,可以进行班级交流。有的年级通过组建网购砍价队、文艺队、演讲队、兴趣小组和文明监督岗,让他们活跃于每个同学的身边,为年级的守纪、和谐、发展而努力着。

7 寒冬还未开始,他们远见卓识地走在前进的路上

至于其他领域包括校园环境建设、校园历史传统建设和校园建筑文化“审美意识”的建设……

特色文化建设范文第4篇

当我们看到公交车上没有人给老人让座,让了座的也不言谢的比比皆是,富裕了的人为了一点小事大打出手的、要了人命的也在长春出现了,倒地的老太是否要扶,等等,这种种现象不能赢得国人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尊重。

我们说的小康仅仅是物质生活上去了吗?如果物质生活富裕了,那么没有更高的精神追求,我们就小康了吗?

从吉林省的现状来看,我们到了要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开展文化建设的时期,而较为发达的高等教育基础和众多的科研院所是吉林省的特色,就长春市来说,吉林大学基本上成了长春市的代名词,“长春市坐落在美丽的吉林大学校园内”之说不胫而走。事实上合校之后吉林大学成了全国最大的一所大学,有国内大学的航母之称。因此,可以毫不过分地说高校的文化特色才是长春市最具优势的特色。

2004年以来,国家作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决策,为东北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大量的资金和活力,作为一个副省级城市,长春市自然成为吉林省发展的领头羊。近年来为了发展经济,吸引更多的旅游和投资资源,年年兴办电影节、农博会、汽博会和各种展会,近年来还开始兴办糖烟酒会,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都得到了一定的回报。但也不尽如人意,一些游客到长春后,认为最深刻的感受是市内林立的“洗浴中心”和“皇宫”,长春好像是一个缺乏健康文化的城市。这一评价,对于长春市来说无疑是一种灰色的幽默,也是长春市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充分利用高校资源的悲哀。

其实,除了汽车、电影之外,长春市所拥有的深厚的高校文化底蕴一些省份无可比拟,如何有效地挖掘这一资源为吉林省的经济建设服务,对吉林省的发展与城市定位都将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吉林省的长远定位要充分考虑突出吉林省的高校文化资源,在吉林省市政建设中要与高校共建具有高校文化特色的文化城市。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认真审视吉林省的高校文化特色,建议吉林省的长远发展定位成突出高校特色的文化城。

特色文化建设范文第5篇

关键词:特色小镇;高职院校;文化建设

作者简介:朱伟芳(1978-),女,浙江绍兴人,绍兴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交际、地域文化。

基金项目:绍兴市哲学社会科学2016年度规划重点课题“人文旅游发展背景下绍兴地域文化对外交流译界研究”(编号:135017),主持人:朱伟芳。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23-0037-05

一千多年前,当牛津大学的几十位教师与学生来到剑桥创立剑桥大学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这些师生带来的不仅仅是育人的知识与育人的理念,更重要的是大学的文化――一种具有浓厚宗教色彩、哲理色彩和科学色彩的大学文化,影响、感染着剑桥人,经过一千多年的文化发展与文化融合,今天的剑桥小镇已经被剑桥大学进行了彻底的文化洗礼,成为了具有浓厚桥剑特色的文化大镇。中世纪的大学对所在的城镇在文化方面产生的影响之大,是后人难以想象的,以至于在人们的心目中,大学文化与宗教几乎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影响和引导着人们对于文化的渴望与文化的追求,这不能不承认大学文化的独特魅力。今天,虽然大学已经不再是原来的大学――大学的使命和功能发生了巨大变化,小镇也不再是原来的小镇――小镇的经济实现了现代化、小镇的文化更加多元且更加综合,但是,研究大学与小镇的文化融合,尤其是研究具有浓厚区域特色和产业特色的高职院校文化与具有鲜明水乡特色的浙江小镇文化的融合,仍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瓶颈

我国高职院校一直重视文化建设与文化育人,在研究与实践方面已经取得了许多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养成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理想情操的要求出发,研究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内涵,认为“大学文化,是指一切在校园内部环境和校园外部环境的互动下,形成的特定的校园生活方式,是学校以青年学生特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为核心,以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行为方式以及由青年学生参与创办的报刊、讲座、社团及其他文化活动和各种文化设施为表征的精神环境、文化氛围”[1];“深厚的校园文化底蕴、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和丰富而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陶冶师生的情操、塑造良好的人格、激活积极性和创造力,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教学育人的不足”[2-3]。二是研究高职院校文化环境建设对培育学生人文素质与职业素质的推动作用,提出“在校园的标志性建筑上布置校训,在校园显著位置放置校训石,在办公场所悬挂与专业相关的名人字画”“通过校内外的环境布置来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性格及职业操作能力”[4]。三是研究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特征,提出高职院校文化具有“层次性”“包容性”“延展性”“继承性”“创新性”,“大学领导”“教职员工”“学生”等多重主体影响着高职院校文化的建设[5];“师生通过完成融入文化元素的教学或学习任务,加深对学校的认知,提升对学校的责任感与归属感”[6]。四是从职业需求出发,研究具有企业特色的高职院校文化,“营造企业化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体现职业特色,实现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与耦合”[7-9],等等。这些高职院校文化研究成果对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有很大帮助,但对学生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帮助不大,反映出高职院校在文化育人方面的偏执与缺失,许多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似乎已经陷入了瓶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提出校镇文化共建,既发挥高职院校文化研究与文化创新的特长,又发挥小镇特色文化的优势,使小镇文化要素更加完整,使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内涵更加丰富。

二、高职院校与特色小镇文化共建的逻辑起点

高职院校与特色小镇文化共建的逻辑起点主要有两点:一是特色小镇的文化挖掘、文化培育、文化创新,无论是人力物力,还是方法途径,都需要高职院校的参与;二是高职院校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提升校园文化品质,实现文化育人,同样需要小镇特色文化的充实。

(一)特色小镇的文化建设离不开高职院校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文化建设也需要快速跟上,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浙江省政府正是在这样的一种前提下提出特色小镇的文化建设。到目前为止,经国务院批准,浙江已经有两批共200个小镇正在进行特色小镇建设。特色小镇建设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特色经济建设;二是特色文化建设。经过政府职能部门的统筹协调、资金运作与产业发展,特色小镇的经济建设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在文化建设方面相对缓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少高职院校师生的参与,需要与高职院校文化融合。

1.小镇特色文化的挖掘需要高职院校的帮助。由于战争和自然灾害的原因,江浙一带小镇的许多特色文化已经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又由于改革开放几十年,人们过于注重经济发展,疏忽了文化建设与保护,使得原本已经保留不多的小镇文化又丢失了许多。要做好小镇的文化建设,首先要做的是文化的挖掘和保护,这是一项既没有经济收益,又费时费力的事情,虽有政府的发动,社会响应寥寥无几。但是,这项工作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则具有不同的意义,小镇特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文化在内涵上具有趋同性与互补性,而且高职院校师生具有一定的文化积淀与文化创新能力,比较适合从事小镇文化的挖掘工作。

2.特色小镇的文化内涵需要高职院校文化来充实。正是由于小镇保留下来的特色文化越来越少,因此,要丰富小镇特色文化不仅仅需要对遗失的小镇文化进行挖掘,还需要融合其它文化内容,充实小镇文化。但是,可以融入小镇文化的“外来文化”必须具有小镇的地域特色和产业特色,而高职院校的文化恰恰具有这两个特点。其实,高职院校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本身就是地域文化与专业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以高职院校文化反哺小镇文化正是小镇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3.特色小镇的文化传播需要高职院校师生的推动。小镇的文化建设不仅仅只是文化元素的增加与文化产品的增多,同样重要的是对小镇文化的宣传与发扬,虽然许多人可以从事这项工作,比如,小镇人通过日常生活习俗与文化产业内容传播小镇文化,通过旅游服务和文化服务传播小镇文化,但是,与每年都在不断变更的高职院校学生的数量相比,这些从事小镇文化传播的人则显得数量不足,发动来自全省乃至其它省份的高职院校的学生传播小镇文化,会更显成效。

(二)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离不开特色小镇

高职院校文化不但具有高校特色,还具有地域特色,高职院校文化的地域特色越丰富,文化育人的内容就越丰富,育人的效果也就越好。高职院校要尽可能传承、吸收更多的小镇文化,并将之内化为学校文化。

1.高职院校文化的地域特色源于小镇文化。高职院校的办学目的是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在育人方面,招生与就业数量最多的是本地学生;在开展科学研究方面,合作与服务最多的是本地的企业、行业、产业;在依托专业与技术开展社会服务方面,主要面向的也是当地的企事业单位、社区居民、政府职能部门。因此,高职院校在育人、科研、社会服务中形成的文化,主要元素或是起主要作用的也依然是当地的特色文化,即小镇文化。

2.高职院校创新文化产品离不开特色小镇。文化产品的创新设计是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重要内容,每一所学校都有文化产品的研发功能。学校研发的文化产品必须有其自身特色,这一特色应体现出教师的专业特色、本地的产业特色、区域的文化特色,其中,教师的专业特色取决于学校的专业设置与当地的产业布局,而当地的产业布局与区域文化有紧密的衔接与因果关系。因此,学校研发的文化产品关键是体现出本地的文化特色,要体现本地文化特色就离不开对小镇文化的挖掘、研究,而且,在设计、制造出文化产品之后,还要依托小镇的文化企业、旅游产业实现产品的交易销售。

3.高职院校提升文化育人水平也要依托特色小镇。高职院校的根本目的是育人,丰富学校文化内涵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育人,但是,仅仅依靠学校本身很难提高文化育人水平,必须要依靠社会、依靠企业、依靠政府,尤其要依靠特色小镇,依靠小镇的文化元素与小镇的文化活动,要安排学生到小镇进行文化调研、学习观摩、研究思考,最好能够融入到小镇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之中,以小镇特有的文化元素培育学生。

三、高职院校与特色小镇文化共建的理论基础

高职院校与特色小镇文化共建既要符合文化建设要求,又要研究方法途径,还要搭建平台,设立建设项目,组织活动内容,因而需要研究内在规律。

(一)文化渗透的布朗运动规律

在高职院校和特色小镇文化共建过程中,两种文化之间必然会产生文化元素的渗透,这种渗透方式符合布朗运动规律。布朗在高分辨率的显微镜下观察到两种不同浓度的液体混合在一起时,分子之间存在着从密度高的一方向密度低的一方渗透的现象。将两种浓度不同的文化元素混合在一起,也会存在从文化元素密度高的一方向密度低的一方渗透的现象,渗透的快慢取决于两者接触的频率以及接触的范围。

(二)文化再生的生长规律

挖掘小镇传统文化是文化共建的重要内容,挖掘的方法遵循学术规律。但是,传统文化不能仅仅停留在挖掘层面,还需要让挖掘出来的文化能够得以传承和发展,这就需要研究小镇文化生存的外部条件。传统文化之所以需要挖掘,就是因为小镇的环境已经不再适合传统文化的生长,要使它们重新生根发芽,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就要象对待植物的种子一样,进行浇水、施肥,提供空气、阳光等生长条件,文化的再生也需要营造生长环境。

(三)文化重构的发展规律

文化共建的另一个内容是文化创新。犹如两种不同液体混合到一起必将形成一种新的液体一样,两种不同特色的文化相互渗透不只是简单的叠加,而是会出现大量的文化创新。与液体相互混合产生化学反应所不同的是,在文化融合过程中存在着人的思想与人的行为这一特点,所以,文化的融合所带来的文化创新,其内涵更加丰富,对人们的影响更加深远,而且文化的融合、文化的创新等文化重构现象将会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每一次文化重构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形式上更加多样,也就是说,小镇文化与高职院校文化的文化重构符合融合、重构、再融合、再重构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规律。

四、高职院校与特色小镇文化共建的要素构成

了解文化渗透的布朗运动规律、文化再生的生长规律、文化重构的发展规律,并以此为理论进行高职院校与特色小镇文化共建,应强调以下几个要素:

(一)文化融合的充分性要素

产生布朗运动的充分条件是将两种不同浓度的液体倒入同一个容器之中,使两种液体充分融合,同理,欲使两种不同特色的文化达到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目的,也需要保持两种文化频繁互动、充分接触。

1.文化交流的多样性与制度性。多样性可使文化交流的内容更加丰富,制度化可使文化交流的机会更有保障。因此,高职院校应在多种层次、多个维度,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文化交流。例如,安排师生到小镇参与文化调研,参与小镇文化志愿者服务;开展小镇文化宣传与特色文化产品研发,将高职院校文化元素、小镇文化元素融入到特色文化产品中;邀请小镇文化名人到学校讲课,介绍小镇的生活习俗、特色饮食、四季风光、名胜古迹、历史文化、文化名人,制订文化活动的长效机制,不断丰富与创新小镇的特色文化内容。

2.文化渗透的基层性与特色性。文化产生与发展的基础是小镇百姓,只有依靠小镇人,才能更好地继承、发扬小镇文化,因此,要让众多的小镇人参与文化共建,尽可能调动小镇人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挖掘小镇人热爱的文化内容,为他们组织喜爱的文化活动。例如,利用各种传统节日为小镇营造文化氛围,培养小镇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豪,养成自觉维护传统文化的习惯;通过制造、销售、宣传小镇文化产品,扩大文化渗透范围,提高小镇文化影响力;开发文化旅游,开放文化场馆,建设文化雕塑,提升文化品牌,在提高小镇特色文化影响力的同时,提升小镇人的文化品味。

(二)文化挖掘的再生性要素

传统文化的再生需要做好两件事情:一是将已经淹没于历史长河中,具有鲜明特色并能很好地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文化内容挖掘出来并加以发扬;二是营造文化氛围,加强文化宣传,提高文化活力,使挖掘出来的传统文化得以“再生”。

1.对小镇传统文化的挖掘。高职院校可成立小镇特色文化研究基地,聘任高水平文化研究专家、小镇长者、有兴趣和专长的学校师生、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专家作为基地的研究骨干,长期研究小镇的文化发展史;成立课题组,通过走访调研、专家研讨、文献分析、实物论证等方式,挖掘不同历史时期小镇的文化特色,分析产生特色文化的历史背景和人文背景,研究特色文化在特定历史时期对小镇人的经济、生活所产生的影响;研究特色文化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成因,研讨小镇各历史时期特色文化的产生、发展、变迁、融合,将已经流失的、正在流失的、将要流失的文化,利用各种平台、渠道、方式方法进行传承、发扬。

2.小镇传统文化的“再生”。文化再生至少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一是能够丰富现代人的精神生活;二是能够融入到现代文化之中或是独立生存;三是虽然当下不具备生存的环境,但可以用文字、图片、实物等形式保留下来。为此,高职院校至少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强挖掘出来的再生文化的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再生文化,欣赏、享受再生文化带来的愉悦,将再生文化融入到生活、工作、学习中,让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二是撰写再生文化书籍,以文字、图片的形式,为再生文化提供新生平台,甚至将再生文化融入到春节、元宵、端午、七巧、中秋等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中,使再生文化展现出新的活力;三是将再生文化融入到小镇的特色建筑之中,使小镇人习惯于再生文化习俗。

(三)文化重构的创新性要素

小镇文化表现为三种形式:已经被传承的文化元素、获得再生的文化元素、不断创新的文化元素。三种元素的交叉出现,必然会出现文化重构。创新文化元素是文化重构的主要源泉,文化创新是文化重构的主要动力。

1.小镇需要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既是被动的,又是主动的。被动的文化创新,是指小镇之外的外来文化潜移默化地改变小镇的文化内涵,将新的文化元素渗透到小镇的主流文化之中,使小镇的文化自然而然地产生变革。主动的文化创新,是指人们根据小镇所处的社会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在原有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文化创造、文化重构,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可以说,被动的文化变革一直在发生,这也是一种文化渗透的布朗运动,这种被动的文化变革有可能使小镇文化往好的方向发展,使小镇文化内涵更加丰富更加健康,也有可能往坏的方向发展,外来文化占据文化主阵地之后,必然排挤小镇传统文化。在校镇文化共建中,需要更加主动地开展文化创新,在融合小镇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文化的前提下,使创新文化的内容更加丰富又更加健康。

2.高职院校应在小镇文化创新中发挥积极作用。文化的创新需要经济的支撑,文化的创新又有利于文化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文化产品,对经济有推动作用,这样的文化创新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高职院校应当在创新特色文化产品、加强特色文化创意设计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高职院校可以利用教师和学生的专业特长,利用小镇的文化资源、旅游资源、产业资源、市场资源,从生活、娱乐、消费等角度,研究人们对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爱好需求、特色需求、数量需求,将文化元素融入到生产、生活、学习、工作的各个环节,开发、挖掘各种文化产品,开创小镇的文化经济。

五、文化共建使校镇双方得益

文化共建不但有利于小镇的文化建设,也有利于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使校镇双方皆可得益。

(一)学校得益

1.丰富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内容。教师通过参与小镇文化建设,可以开阔文化视野,拓宽文化研究范围,提高文化素养;学生通过参与小镇文化建设,可以扩大文化活动空间,获得更加丰富的文化知识;学校通过文化共建,利用在特色文化研究方面有专长的专家学者为学校服务,可以丰富大学文化元素,增加文化育人的渠道,提高文化育人水平。

2.加强学校区域文化特色。将小镇文化与高职院校文化相结合,在高职院校文化中增添了文化元素,尤其是小镇已经传承下来的文化元素,曾经流失在历史长河中被研究和挖掘出来的文化元素,受到外来文化侵入而产生变异的文化元素,以及融入到文化创新产品中的文化元素,这些元素具有明显的时域特色和地域特色,使高职院校文化更加多样、更具特色。

3.锻炼教师文化研究能力。高职院校教师通过参与具有区域特色的小镇文化的研究,可以弄清楚小镇文化的发展规律以及影响小镇文化生存与发展的特征要素,学会高职院校文化与小镇文化的融合方法,锻炼文化创新产品的实践能力。而且,项目研究有抓手,研究内容实用性强,感同身受,趣味性好,投入感强,教师研究能力提升较快。

4.提高教师文化服务能力。由于高职院校在帮助小镇、社区进行文化建设与文化服务方面重视不足,教师的文化服务能力已经远远落后于技术服务能力,教师的技术与文化之间已经失衡,通过与特色小镇进行文化共建,可以有效地改变这一现象,不但使教师越来越重视文化育人,而且通过文化挖掘、文化研究、文化实践,大幅度提高文化服务能力,为学校回归文化育人奠定师资基础与文化基础。

(二)小镇得益

1.完善小镇传统文化。通过师生对小镇传统文化的挖掘、再生以及对传统文化产生、发展、变迁、融合的研究,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文化创新产品之中,并与政府职能部门合作,开发文化旅游,开放文化场馆,加强文化宣传,提升文化品牌,创新、完善、发展小镇的传统文化。

2.丰富小镇文化生活。通过师生挖掘小镇人热爱的文化内容,帮助他们组织喜爱的文化活动,调动小镇人对文化活动的参与热情;利用传统节日为小镇营造文化氛围,培养小镇人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豪,养成自觉维护传统文化的习惯,提升小镇人的文化品味,丰富文化生活。

3.拓展小镇文化产业。高职院校为小镇研发特色文化产品,设计特色文化创意作品,研究人们对小镇特色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爱好需求、数量需求,将特色文化元素融入到文化产品中,将文化创意设计融入到包装、服装、影视作品中,利用小镇的旅游资源、市场资源,发展小镇的文化产业,开拓小镇文化产业。

参考文献:

[1]孟庆浩.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5(8):52-53.

[2]曹孙志,谭学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分析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8(23):77-78.

[3]刘长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素质教育的辩证关系[J].职业技术教育,2013(5):88-91.

[4]李向妃.从校园环境谈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5(3):55-56.

[5]曹赛先.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略论[J].大学教育科学,2003(3):76-79.

[6]王亮,钱群雷.社会学习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证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5(23):65-68.

[7]俞立军.企业化视阈中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10(7):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