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平面设计的主修课程

平面设计的主修课程

平面设计的主修课程

平面设计的主修课程范文第1篇

1.专业结构

目前,我国工程管理类专业主要分为工程管理专业、工程造价(管理)和自主设立的专业。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原有的管理工程专业(部分),涉外建筑工程营造与管理、国际工程管理和房地产经营管理(部分)调整为工程管理专业。2003年4月,工程造价本科专业的设立得到教育部的批准,从而提升了该专业的学科地位,为工程造价专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另外,为了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部分高校结合其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优势领域,在《专业目录》外自主设立专业。在回复问卷的102所院校中,截至2004年,设立工程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已有91所,设立工程造价(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已有24所,自主设立相关专业的院校有32所。

2.学校类型

为了了解设置工程管理类专业院校类型分布情况,我们对此进行了调查统计。调查显示,目前设置工程管理类专业的院校,在院校类型上(根据本课题实际我们进行了院校类型划分)主要分布在理工类院校、职业技术院校和综合类院校。设置工程管理类专业的各类院校的具体数量和百分比分布。

二、我国工程管理类专业本科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方案

我们将1998年7月教育部组织有关专家编制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及相关资料对工程管理专业业务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作了进一步完善,进一步扩大工程管理专业内涵,使其不再仅仅局限于土木建筑工程。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具有管理学、经济学和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也可描述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工程技术及与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训练,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管理人才。业务培养要求是: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工程技术知识;受到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能力。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方案:本专业培养方案采用基础课程+平台课程+方向课程的结构体系。平台课程包括:技术平台课程、经济平台课程、管理平台课程、法律平台课程。方向课程包括:工程项目管理方向课程、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方向课程、投资与造价管理课程、国际工程管理方向课程和物业管理方向课程以及其它相关方向课程。

三、调查情况

1.工程管理专业方向结构

工程管理专业的服务面较宽、涵盖内容广,许多学校在工程管理专业下设置专业方向。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在校时间有限,在学完专业基础课程后专攻某一方向才可能学深学透;另一方面,专业方向的设置增强了专业的适应性,可满足社会对工程管理某一专业方向特殊人才的需要。为了解目前的工程管理专业重点方向和其反映的社会需求情况,我们对工程管理专业的设置方向进行了调查。工程管理专业是该工程管理类专业中的主体专业,在我们调查的102所学校中,有83所院校在工程管理专业下设立有专业方向。我国工程管理专业涉及方向较广,但主要方向有房地产方向、工程项目管理方向、工程造价管理方向、工程管理方向等,这些方向与工程建设领域密切相关,这是由于目前我国社会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对工程建设领域的需求无论是绝对量,还是与其它需求相比的相对量,都将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所以,对工程建设人才数量和质量都提出更高的要求,促进了相关方向的建设与发展。[3]

2.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可以体现专业培养目标、学生的知识结构,是工程管理专业培养兼具“工程”和“管理”特色的保证。(1)各方向课程设置我们根据收回的48份教学计划对工程管理专业主要方向的课程设置进行统计,结果如下: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方向的课程体系在回复48份教学计划的学校中,开设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方向的共16所,平均总学分要求115。房地产方向的课程体系中学科基础必修课平均学分要求为41,占该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36%;专业必修平均学分要求为27,占该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23%;专业选修课平均学分要求为17,占该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15%;实践课平均学分要求为30,占该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26%,主要开设课程及开设学校比例如表3-1所示(表中的百分比指此方向中开设某课程的学校占设置该方向学校的百分比)。在回复48份教学计划的学校中,设置工程项目管理方向的共15所,平均总学分要求108。工程项目管理方向的课程体系中,学科基础必修课平均学分要求为37,占该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34%;专业必修课平均学分要求为24,占该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22%;专业选修课平均学分要求为17,占该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16%;实践课平均学分要求为30,占该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28%,主要开设课程及开设学校。在回复48份教学计划的学校中,设置投资与造价管理方向的共8所,平均总学分要求115。投资与造价管理方向的课程体系中,学科基础必修课平均学分要求为42,占该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36.5%;专业必修课平均学分要求为19,占该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16.5%;专业选修课平均学分要求为23,占该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20%;实践课平均学分要求为31,占该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27%,主要开设课程及开设学校比例如表3-3所示。工程造价方向的课程体系在回复48份教学计划的学校中,设置工程造价方向的共6所,平均总学分要求114。工程造价方向的课程体系中,学科基础必修课平均学分要求为28,占该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25%:专业必修课平均学分要求为28,占该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25%;专业选修课平均学分要求为18,占该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16%;实践课平均学分要求为40,占该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35%,主要开设课程及开设学校比例如表3-5所示。工程管理方向课程体系在回复48份教学计划的学校中,设置工程管理方向的共6所,平均总学分要求109。工程管理方向的课程体系中,学科基础必修课平均学分要求为37,占该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34%:专业必修课平均学分要求为27,占该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25%;专业选修课平均学分要求为18,占该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16%;实践课平均学分要求为27,占该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25%,主要开设课程及开设学校。(2)各方向学分设置另将各方向平均学分要求及各类课程平均学分占总平均学分的比例整理。

四、课程设置的结构分析

在基础必修课中,开设管理学原理课程的学校最多,有28所,占样本的58.33%,其他依次为:开设经济学原理的学校26所,占样本的54.17%,开设会计学的学校24所,占样本的50%,开设运筹学的学校22所,占样本的45.83%。学科基础必修课主要涉及经济、技术、管理基础知识,这部分的学分比重几乎最大,平均学分要求在40左右,所占比重基本在35%左右,说明各学校对该方向学科基础较重视。在专业选修课中,开设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和物业管理的学校最多,有18所,占样本的37.5%;开设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学校15所,占样本的33.33%;开设专业英语的学校14所,占样本的29.17%。各方向对专业选修课程的学分要求基本保持在15-20,占各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15%左右。开设主要方向相关课程,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这部分由于学校及方向不同往往差异较大,一些学校选修课程比例小,学生对课程选择余地不大,不利于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专业必修课中,开设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学校最多,有21所,占样本的43.75%,其他依次为:开设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的学校16所,占样本的33.33%;开设工程估价的学校15所,占样本的31.25%;开设工程经济学的学校11所,占样本的22.92%。各方向对专业必修课程的学分要求基本在20-30,占各方向平均总学分的20%左右,该部分基本上反映了各方向的特色。投资与造价管理方向专业必修课程平均学分仅占该方向平均总学分的16.5%,必修课程设置特点不明显,建议增开部分专业必修课程。在实践课中,设有毕业论文(设计)实践课的学校最多,有37所,占样本的77.08%,其他依次为:开设军训的学校31所,占样本的64.58%,开设毕业实习的学校25所,占样本的52.08%,开设认识实习的学校24所,占样本的50%。实践部分的学分要求基本在30左右,占各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25%左右,但在工程造价方向的课程体系中,实践课平均学分要求为40,占该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35%,表明该方向比较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程建构时,应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放在重要位置,要使实践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过程,有效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五、结论

(1)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既受学校类型和办学定位的影响,又受办学单位实力制约。方向名称根据各学校实际情况和特点各有不同,比如,工程项目管理方向、工程管理方向虽然名称不同,但开设课程及学分结构基本一致。

(2)目前,工程管理专业主体仍主要依附建筑业,技术平台课程趋同。随着电信网络工程、水利工程管理的产生,技术平台课程差异将越来越大。工程管理类专业课程设置往往因该专业依附的产业不同,其技术平台课程与方向课程有较大差别。

平面设计的主修课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Bb网络教学平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网络课程

中图分类号:G25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1-0067-04

Blackboard在线教学管理平台(以下简称Bb网络教学平台)是一个功能强大、集成高效的网络“教”、“学”环境。它以课程为核心,教师负责建设课程资源,组织教学活动,学生则根据自身情况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利用平台提供的同步和异步的交流协作工具,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互动。教师还可以通过平台布置作业,调查和自测,组织丰富的教学活动;再结合课程统计工具,从而实现基于教学效果和教学过程的综合评价。总之,图文并茂的学习资源,交互的学习过程,不受时空限制的网络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全国大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2008年河北师范大学开始了本课程的网络资源建设,同年被评为河北省级精品课。2009年河北师范大学引入Bb网络教学平台,我们开始了基于Bb网络教学平台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络课程建设,实现了课程资源的动态更新并应用于教学实践。Bb网络教学平台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络课程呈现了本课程的本校教学特色和优势,2010年被教育部评为部级精品课。同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组的大多数教师通过Bb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辅助教学。随着对Bb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我们越来越发现结合课堂教学,实施网络辅助教学是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本文将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络课程的设计原则、设计内容以及网络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和讨论。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络课程的设计原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络课程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于一体的网络教学环境,其内容要涵盖整个教学过程,包括预习、课堂教学、课后答疑解惑、学生复习、在线作业、释疑、在线测试等每一个环节。其设计主要遵循如下原则:

1.与课堂教学同步性原则

与教学同步性原则是指随着课堂教学过程的深入,教学资源逐步有序地开放或关闭,从而实现了对学生网络学习的进程进行控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络课程有关课程全局资料(比如教学大纲、教学进度、主讲教师、参考资料等)整体。而教学课件、案例分析、自测练习、作业等主要教学资源,会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根据教学需求将逐步开放。在这些直接教学资源中根据每次课堂教学需要也会有不同的开放次序,比如教学课件和案例分析可能在课前一至两周内开放,供同学们预习,提前思考。经过课堂教学之后将开展自测练习、完成作业等教学活动。经过一学期实际教学,构建成一门完整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络课程。

2.以学生为本原则

网络时代的大学生自主意识很强,单一灌输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教学。本门课程是大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发现自身成长的问题、合理分析问题的过程,是大学生构建道德知识体系,并内化为自己价值观念的过程。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网络教学恰好满足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特点,在网络课程教学设计中处处以学生为本。[1]首先在课程资源设计方面以学生为本,以易学易用为目标,从学生学习视角去组织、设计教学资源。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络课程设计过程中,为了方便学生学习,提供了课程结构示意图,建立学习导航,结合学生兴趣和心理特点,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资源。其次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主体参与为目标,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让每个学生参与网络教学活动(比如课堂讨论、分组教学等),充分发挥网络教学优势,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完善与发展。再者教学评价也要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突出过程管理,结合教学效果,综合评价学生的整体学习过程。同时还可以通过个人主页、博客等工具给学生提供彰显自我的空间。

3.互动性原则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日益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同,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相互协作的过程。[2]而以完善学生个人修养,提高个人法律意识为目标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更需要全体师生全身心地共同参与。教师不了解学生,就会照本宣科,脱离实际;若学生不主动反馈,教师就会无的放矢。学生不参与教学过程,不反思自省,课程就流于形式,达不到真正的教学目的。心灵的互动、思想的碰撞,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性质决定的,教师唯有面对学生的真实思想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因而,在课堂教学一对多的面对面情感交流基础上,通过网络课程,充分发挥网络互动的优势,要尽可能多地构建互动机制。Bb网络教学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同步或异步沟通工具,可以实现互动的多样化。可以实名互动,也可以匿名互动;既可以一对多,又可以一对一,甚至多对多;既可以人机互动,还可以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通过论坛,学生可以针对关心的内容公开发表个人见解。消息功能可以实现一对一的沟通,直抵心灵误区。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络课程的结构设计上,还设立虚拟课堂、调查、作业、测试等多种交互环节。

平面设计的主修课程范文第3篇

一、变革历程

第一阶段经验总结期

新专业目录颁布不久,天津美术学院开始思考设计艺术学科的发展模式。在实践中,学院逐步认识到原有的艺术设计专业各系分散管理的模式忽略了学科各专业间共性因素的相通共济及各专业间个性因素的互补作用,妨碍了学科结构调整和体系化建设,不利于人才培养。[2]2000年8月,天津美术学院在装潢设计系、环境艺术设计系、工业设计系、服装染织系的基础上成立设计艺术分院,并按照“大学科”概念,建立基础课教学部承担一年级新生专业综合基础课的教学任务,以打通学科内各专业的基础课教学。基础部的成立集中体现了课程结构的变化。[3]虽然,当时学院已经提出了本着“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正确处理设计教育“通才”与“专才”培养的关系的指导思想,并且提出了了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的问题,但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结构的调整事实上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发展阶段,这一点可以从几年间基础部开设课程的变化情况清晰地反应出来。2000-2001学年基础部开设的课程可分为两部分:其一,各专业学生均须修读课程29周。包括:素描、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计算机等;其二,各专业分别开设的课程3周。一年后、基础部面向全体学生新开设了“创意思维”课程并将各专业分别开设的课程增至6周。而在02-03学年,基础部课程又发生了与上一年调整方向相反的变化,取消了各专业分别设置的课程。02年修订完成的《天津美术学院设计学科(全日制本科)教学计划与课程大纲》统一了各专业课程的结构。将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大类,并要求学生学习期间进行不少于4周的市场调研或产品开发等实践活动。其中,必修课部分包括:公共基础课966学时、专业综合基础课910学时、专业课1784学时、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300学时。而选修课总学时为200学时、允许学生跨专业修读,其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能力。以此《教学计划与课程大纲》的颁布为基础,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与课程建设全面展开。

第二阶段:理性探索期

2002年初,天津美术学院启动由“学年制”向“学分制”改革的研讨。同年,以“21世纪初天津市普通高校教学改革项目”申报为契机,天津美术学院掀起一次理论研究的高潮。《艺术设计学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与实践》、《创建现代化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新模式》等课题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学改革进行深入的探讨。2004年,这些课题相继完成,比较系统地为“学分制”的实施在理论上做了奠基性的工作。学院明确建立“学生选课”“、导师导学”与“科学管理”相结合的运行机制是学分制改革的中心任务。[4]2004年秋,天津美术学院全面实施以学分为基础、基本学制为四年的弹性学制。同年,再次修订了《天津美术学院设计学科(全日制本科)学分制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与课程大纲》。鉴于该次修订确立了现行的天津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基本架构,本文对其略加展开说明。新的课程体系意在体现“完善综合能力系统,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的理念,致力于构建“厚基础、宽口径、重结构、多元化的课程修读架构,强调学生实践力、创造力和适应力培养。整体架构为包括必修课、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和全校性任选课四大类课程,分“公共文化课程”“、专业综合基础课程”及“专业方向课程”三个层次的模块结构,共3206学时,155.5学分。(如图)学生在一年级时,统一由设计学院基础部管理,学习“公共文化课程”与“专业综合基础课程”。1、公共文化课程由学校(社科部)统合管理,面向学校全体学生,1090学时、38.5学分。2、专业综合基础课程定位于共性的设计基础教育,544学时、22学分。包括专业综合理论基础课、专业综合造型基础课,采取教学组的方式,面向设计学科全体一年级学生。学生升入二年级后由各系管理,学习专业方向课程。1、专业主修课程专业主修课程为1092学时、65学分。其中“专业方向基础课”定位于各专业方向的共性基础教学,包括各专业方向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设计表达等设计基础课程,为主修方向课程的前置课程。“主修方向课程”由若干课程群组构成,包括设计观念、设计技巧、设计程序与管理、设计与创新方法等内容。2、专业拓展课程学生可在“专业拓展续修课程”或“专业拓展延修课程”中自由选择共480学时、30学分的任选课程。二者皆由专业方向基础和主修方向课程交叉而成,其不同点体现在两个方面:面向对象不同,设立目的不同。前者面向本专业方向学生开设,其目的在于满足学生在完成主修限选课的同时对本专业领域继续拓展、深化的学习要求,而后者面向除主修本专业以外的全校各学科、专业的学生,以满足各专业学生在完成各自主修专业课的同时,向其他专业领域拓展延伸的学习需求。3、拓展综合课属实践性质的“拓展综合课程”包括:参加学术活动、市场调查与设计采风、社会设计实践以及作品参展参赛与各种技能资格培训等。也是在这个时期,学院形成了以实验室(工作室)教学为纽带,理论、实训、实验(工作室)与实习(社会实践)教学结合互动的课程体系,优化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两翼关系。[5]在教学管理方面,学院自主研发了学分制教学管理系统、明确了实行“长短学期制”具体措施、建立了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出台了一系列管理规章,保证了04年学分制改革的顺利实施。

第三阶段:深度优化期

2005年,天津美术学院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教学改革在新的起点上不断深化。在发展定位问题上,学院明确培养目标是高素质的具有的艺术创造力的人才,既有应用型特征,也有学术研究型特征。[6]学院制定的《关于加强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较为系统的回答了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和基本措施。各专业相继制定了课程建设规划,有力地推动了课程建设工作。几年间,设计艺术学科7门课程建设成为天津市或天津美术学院精品课程,一批主干课程教材相继出版。这些教学研究成果,使得教师群体对课程体系有了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2008年,学分制教学方案完成一个周期的运行。在对四年多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学院第三次修订了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与课程大纲。本次修订强调将学科发展与地域特点相结合、与国家发展战略相结合。要求课程设置保持适度的前瞻性、凸显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修订的重点是主修方向的调整,在确定的主修方向内继续强化主干课程的建设,而课程结构基本保持了05年培养方案所确立的课程整体架构,其变动之处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变革上,有两个特点:

1、课程模块化特征更加凸现本次修订按照“扩大信息量、增加新知识”的原则,引入了专业领域的新知识并删减了重复或过时的内容,将课程作了相应的调整。各专业方向限选课程均调整为“专业方向基础模块”与三到四个“研究方向模块”相组合的结构。以视觉传达专业平面设计主修方向为例,在05年制定的教学计划中开设的限选课程为26门,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重叠现象,各课程间的关系较为松散。本次修订后重组为以专业方向基础、视觉形象设计、印刷设计、平面广告设计四个模块为基本内容、共18门课程的结构。课程模块化特征更加凸现,达成了把本学科领域中反映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的新理论、新观念、新方法,融入到教学中的目标。

2、注重综合能力培养新修订的教学计划优化了不同性质课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与理论教学和各类专业课程有机结合、更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无论从开出课程数量或学时安排来看,都表现出更加强化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能力。

平面设计的主修课程范文第4篇

一、普通高中外语选修课程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目标不清

在新课改理念下,除了完成必修的国家课程外,学校可以结合地区,尤其是学校的特点设置特色的选修课程,建立学校独特的课程体系,实现学校的自我培养目标。然而,学校特色的培养目标不清,课程体系设计不够科学合理。外语选修课程及其他课程开设不能充分体现学校特色培养目标,整体性不强。另外,外语选修课程目标定位不准,表述不清。学校没有很好地定位学生的未来选择与需要,为他们开发适合其发展的、广泛的外语系列课程。在课程开发中,学校和教师没有清楚、合理地设计与表述每门选修课程的目标和学习结果。

(二)没有完整的体系与层次

目前,开发的外语选修课程比较零散、孤立,横向的宽度和纵向的深度不够。在宽度上,外语选修课程不能涵盖外语在升学与就业两方面的需求。也就是说,选修课程没有使学生了解和学习在将来学习与工作中所涉及的内容,如文学、语言学、商务英语、法律英语、旅游英语等。

(三)开发的渠道单一,开发的数量不足

目前,学校将英语选修课程开发的压力单一地转嫁在英语教师身上。然而,英语教师课程开发时间与能力有限,不能保质保量地开发课程,导致陷入应付了事的泥潭。外语作为“语言与文学”领域的一个科目,其目的是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而提高应对信息化社会环境的能力。然而,除了英语作为最主要外语语种以外,很多学校并不开设其他外语,更谈不上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这样,学生不能根据个人爱好与需要自主选择需要的语种学习。另外,学校针对现有语种开发的课程数量少,且没有层次性。因此,学生的可选择性很小。

二、普通高中外语选修课程开发问题的解决对策

为了提高普通高中外语选修课程开发的质量,建立科学合理的外语选修课程体系,可通过明确目标、优化结构、丰富渠道、增加选择等措施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明确课程开设的目标

为了改变千校一面的现状,每所学校都应该结合自己的历史、文化、环境、师生状况等因素提出自己的特色培养目标,建立独特的课程体系,使外语选修课程有机地融入该体系,成为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部分。另外,为了能够准确定位需开发的外语选修课程及外语选修课程的目标,达成外语选修课程开设的整体目标,在选修课程的开发前必须进行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决定外语课程设计科学性的首要因素。[2]需求分析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即当前情况分析、学习需求分析、职业需要分析。当前情况分析大体上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分析学生情况,包括学生的年龄、教育背景、学习动机、学习水平、学习目的与期望、语言技能的弱项、学习方法,等等;第二,分析教师情况,包括任课教师的专业基础、语言水平、教学经验、语言技能的强项、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的期望,等等;第三,分析环境,包括学校所处地区的基本环境、学校环境、班级环境,等等。学习需求分析就是对学习外语的目的进行分析,包括学生需要的语域、文体、语言技能、语言功能、语言水平等。职业需要分析就是分析社会对人才在外语方面的需求。需求分析时,首先确定调查对象,如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等政策制定人、教师、学生、专家学者、雇主、职业培训专家家长及区域内重要机构等。然后,对调查对象进行定性与定量研究,包括访谈、观察、讨论会、问卷调查、测试等,了解需开设的外语选修课程。确定需开设的外语选修课程后,要完成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首要问题就是确定课程的目标,详细地列出修习课程后的学习结果。这些学习结果既包括语言方面目标,也包括非语言方面的目标和过程性目标。对于语言方面的目标,可以使用行为性目标表述。行为性目标包含四个要素:第一,以学生为主体;第二,用行为动词描述学习后的表现和行为;第三,说明学生展现获得所学的条件;第四,说明教学后所要求的最低表现水平。[3]非语言方面和过程性目标涉及学生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方式方法等方面。高中外语新课程倡导学生参与、体验、合作、探究,拓宽国际视野,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与能力。

(二)优化课程结构,增加学生选择宽度与学习深度

优化外语选修课程应首先考虑它与必修课程的衔接。必修课程的修习是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为学生的升学和就业提供一个基本的平台。选修课程开设是建立在该基础之上,以在必修课程中所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能力为基础。因此,选修课程的设置首先要罗列学生已经获得的基本语言知识与能力,在此基础之上,遵循大纲的要求,选择词汇、语法,分层定级。

锁定学生的起点能力后,方可设计与构建一个相对独立的外语选修课程体系。外语选修课程是必修课程的延续与拓展,是一体的,都是为了两个中心任务的完成,即为升学与就业做准备。因此,外语选修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以这两个任务为中心,可以从横纵两个维度来构建。从横向上看,关注外语选修课程的并列关系,解决其并列的宽度范围。为了升学,学生须在高中毕业要求的基础上继续提升语言水平。目前,对于英语语言来说,设置了英语[ ](6)到英语(11)六个模块的顺序选修课程,以帮助有 升学需求的高中生提高英语语言水平,以满足高考的需要。为了满足学生个性需要,除此之外,还可以设置英语分项知识与能力方面的短期课程,以帮助语言知识与技能发展不平衡的学生快速提高。并为学有余力的、对外语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开设文学、语言学、翻译等课程,助他们顺利完成大学学习,并在专业领域内取得更高学术成就奠定基础。对于有就业需要的学生,可以根据社会需要的外语职业进行开发与设置。例如,英语语言方面可以设置商务英语、法律英语、旅游英语、酒店英语等。须注意的是,要以职业和工作为中心设置,以其需要的知识与能力为核心,可以将牵涉的知识与能力分散到相关学科中。因此,在学生选择修习时,生涯指导教师要给予具体指导,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获得和形成基本的、必备的知识与技能。

从纵向上看,首先是课程的连续性,也就是说,课程是否成系列,使课程能够满足不同水平的学生选择修习。在开发课程时,不仅要详细说明每门课程的目标、主要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等,还要详细地说明每门课程修习的条件。对于一门课程来说,要描述课程性质,明确起点与终点水平,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设计课程结构,为有效教学做准备。[4]在描述课程性质时,需说明课程名称、课程针对的对象、主要的教学内容与形式等。开发一门课程,确定课程的起始水平与学生修习该课程后的水平是十分必要的。只有明确了两个水平体系,才能够更有效地组织不同课程的衔接,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制订与考核、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等。教学内容的选择是课程开发的一个最基本问题。材料的选择能够反映课程开发人员的语言观、学习观、教学观。材料选择的广度与深度以及材料的排列顺序也是课程开发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教学材料可以按照难易度、时间顺序、社会的需要程度、整体到部分或部分到整体、螺旋式等方式组织安排。设计课程结构的目的是为教学建立一个合适的形式与顺序,也就是说,选择教学大纲并建立教学单位。现有的语言教学大纲有语法教学大纲、词汇教学大纲、功能教学大纲、情境教学大纲、主题教学大纲、技能教学大纲、内容教学大纲、能力教学大纲、任务型教学大纲、综合教学大纲等。为了使课程更具可教性、可学性、连续性,需建立一个合理的教学单位。目前,模块和单元是两个常用的教学组织结构。模块是一个独立的教学单位,其有自己的教学目标,是一种灵活的课程组织形式。通常,一门课程可以均分成几个模块,每个模块结束后进行评价。因此,学生感觉目标达成感更强、更直接、更具体,学生获得成就感更强。单元是一种最常用的课程和教学材料的组织形式。它通常比模块短,但比课时长。它通常围绕一个教学焦点,如话题,将一些课组织在一起。单元是通过一套结构式程序将学习活动组织起来达成学习目标的。

(三)拓展开发的渠道,增加外语语种与选修课程数量

平面设计的主修课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平台 模块 人才培养 教育技术专业

[作者简介]曹育红(1967- ),女,吉林长春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学、教育信息化、知识工程。(广东 广州 51066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信息技术类卓越工程师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WYM_0088)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6-0112-03

一、当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呼唤“平台+模式”人才培养模式

(一)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目标

1994年美国教育技术传播与技术协会(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al and Technology,AECT)发表教育技术领域定义(简称“AECT94定义”),即“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2004年AECT对教育技术定义作了进一步修订,即教育技术是通过创建、利用、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与改进绩效的研究和实践。针对上述有关教育技术的定义,国内各高校纷纷制定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纵观各高校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宏观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总体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具备在信息化环境中从事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源系统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能力,掌握数字教育媒体创作或教育软件开发技术的教育技术学科高级专门人才。微观上,从专业能力素质出发,以培养理论和技术并重的教育技术创新型人才为教育技术人才专业能力培养目标。其中,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目标要求掌握现代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完成教学系统的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分析、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环境和资源的利用、教学思路和流程的设计等;教学资源开发能力的培养目标要求掌握各类教育信息获取、存储、传播、表达等信息处理技术,强化信息处理能力的训练;教学媒体开发能力的培养目标要求具有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掌握教学过程中设计、开发、应用、管理、评价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源的能力。

教学技术涉及教育学、心理学和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因此有必要研究符合社会发展需求、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的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并建立与此相适应的课程结构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是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而采取的培养方式,目前国内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相对单一,课程体系存在知识系统性强但知识互相渗透性差、知识的专业化和深度性强但知识面相对狭窄、理论知识和传统知识多但实践环节相对缺乏等问题,在学生的创新教育与创业训练方面缺乏重视和投入。“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科大类的基础上,设置“平台+模块”结构的课程体系,实施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适合教育技术学科特点,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和培养模式的个性化,有利于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表现和核心内容,因此,构建与“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是实现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

(二)“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

“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以通识教育为平台基础,即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共性的必修基础课程;以专业教育为辅助模块,即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中与专业发展方向相关的课程组块的集合。教学技术涉及教育学、心理学和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采用“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特征的教育技术人才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1.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根据教育技术学科特征建构科学的基础课程体系,以保证教育技术人才培养规格的统一性和学科专业发展的基础性;根据社会对教育技术人才专门知识的需求建构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以保证教育技术人才达到“专”“尖”的水平,将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有机结合,以培养复合型教育技术人才。

2.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社会需要。“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在实现共性发展培养目标的同时,充分考虑学生潜能、秉性、能力、志趣、特长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学生个体差异对人才培养的影响,根据专业发展方向趋势、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社会需要设置柔性专业方向模块,通过自由、自主地选择专业模块实现不同专业方向的多元化人才分流培养,实现知识的高度细化,有利于学生发挥特长,满足社会对各类教育人才的需求。

3.有助于实施素质与创新教育。为保证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平台除提供涉及专业知识结构的基础课程外,还基于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设置思想道德素质类公共课程,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文化人格;“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的模块除提供专业知识结构的优化外,还设置创新类辅修课程,在保障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的专业规格基础上,使学生个性的发展得到张扬,激发学生的创新性,突显知识经济的时代特征。

二、构建“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育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结构体系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构成、课程比例进行组织建设,集中反映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目标,最终以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作为检验标准。“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育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构成通识教育平台,由专业方向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构成专业教育模块。

(一)平台

“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结构体系中的平台设置依据学生的共性发展和学科特征要求,以必修课程的形式体现学科和专业的基础教育和共性教育,强调知识体系的综合性、基础性和全面性,满足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层次要求。公共基础平台和专业基础平台是实现教育技术人才的基本预设目标的基础保障。公共基础平台提供的课程必须满足国家规定的素质要求,是保证教育技术人才培养规格的前提条件,主要包括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课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等;提高学生身体与心理素质的课程,如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势与政策、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就业指导等;为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培养基本能力而设置的通识教育课程,如大学英语、大学语文、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等。专业基础平台提供教育技术领域和相关学科领域的基础课程,是为不同教育技术专业方向学生提供应该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设置的基础课程,是教育技术学科门类中各专业方向学生达到专业知识要求的必修课程,为各专业方向的相通和发展奠定基础,培养学生从事教育技术领域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学科基础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教师口语技能、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论等;学科主干课程,如教育技术学导论、摄影技术、视觉传达设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基础、网络技术原理与应用等。

(二)模块

“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结构体系中的模块由专业核心技术模块和专业拓展模块两部分组成,是根据教育技术专业的发展趋势和社会行业分工变化而设置的,实现不同专业方向的人才分流培养,拓宽教育技术人才培养口径,与社会需求衔接。学生在修完平台课程的基础上自主选择模块课程,模块课程的设置充分体现限选课程的方向性、灵活性和典型性,增强学生选择的灵活性,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突出教育人才培养的多元性、整合性、创造性和可操作性。

专业核心技术模块由多个相互独立、知识融合的专业方向限选模块组成,体现教育技术专业特色和创新,包括专业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学术科研项目、实习实验、研究论文、毕业设计等体现专业方向特色的课程,如教学系统设计、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网站设计与开发、多媒体软件设计与开发、计算机动画原理与应用、电视摄像、电视编辑、教育技术项目实践等。针对教育技术专业的两个专业方向――数字媒体教育和教育软件工程,开设数字音频创作、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三维动画设计与创作、影视后期包装等课程,支撑数字教育媒体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开设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的编程与设计、计算机操作系统与安全技术、软件工程等课程,支撑教育软件工程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

专业拓展模块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和综合素质教育要求设置任意选修课程群,如电视广告创作、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手机媒体开发。中小型网络集成与维护、可视化程序设计、Flash高级交互编程技术、WEB编程、人工智能初步、流媒体技术及应用、网站编辑与营销、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DV创作、虚拟现实技术、网络教育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法、教育技术新发展讲座、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等。专业拓展模块课程的设置充分体现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的知识综合性和学科交融性,有效增强教育技术专业的社会适应性,满足社会和市场对教育技术人才的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三、“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下教育技术人才培养实施策略

“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下教育技术人才培养实施过程是不断探索、发展、认识和完善的过程,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充分重视学生个体的存在,发挥“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在教育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制订切实可行的、优化整合的具体实施方案,有效进行平台课程的分类与模块课程的组建,规范培养方案编制的操作程序,优化专业知识结构与完善人格化的个体知识。“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下教育技术人才培养实施策略在按学科类别基础上,实施“2+2”分段培养方式,即学生入学后的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学习公共基础平台和专业基础平台课程,第三学年和第四学年学习专业核心技术模块课程和专业拓展模块课程,实现专业和专业方向的二次分流。

(一)平台设置

“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平台建设以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教育的时间周数安排活动,以表格的形式体现课程设置、学时和学分安排。

(二)模块设置

“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模块设置建设以表格的形式安排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模块课程的教学进度,体现其与课程对应的学时和学分的具体要求。

(三)大力开发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是对学生专才教育的拓展,其课程设置的质量和数量是“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环节,要理顺限选课程与任意选修课程的关系,遵循课时短、内容新、难度适宜的原则开发设置合理的选修课程结构,使选修课程内容兼顾理论与实践,增强实践性教学环节,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既强调教育技术学科专业教学,又注重学生个人专业特长和能力的培养。任意选修课程采用网上公选的方式进行;限选课程只允许学生选一个方向模块,其他方向模块可以作为任意选修课程由学生自由选择。影响选修课程开发的制约因素很多,如课程结构体系不健全、选修课比例偏低、教师教学水平限制、教学管理工作不到位等,因此学校要增加财力和物力的投入,积极挖掘校内外教师资源。依托校内教师层面进行选修课程的开发需要从课程和教师两个方面制定相应的配套制度。对于课程,既要建立相关的扶持激励政策来鼓励开设新的课程,又要建立相应的审核机制来保障课程的质量;对于教师,既要鼓励教师开发自身潜能,又要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学术交流,不断吸收最新和最前沿的专业信息,积极参与企业社会实践活动,促进教学科研专业实践的结合。外聘教师是开发选修课程的宝贵资源,既可以解决师资问题,又可以弥补学科不足。要吸纳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作为外聘教师,将教育技术的前沿科技带入选修课程。外聘教师开设的选修课程作为对校内教师开设课程的补充也要严格把关,贴近社会、对学生就业有帮助。

(四)实施自主选教

实施自主选教对学生来说能提高其学习自主性,对教师来说能起到督促作用,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调动教学积极性、增强竞争意识。对于平台课程可以全面推行自主选教,对于模块课程可以部分实施自主选教,在安排课程时尽量把自主选教的课程放在同一时间,采用一课多师的方式允许学生试听1~2周,学生试听结束,确定所选课程后,就必须按教学要求完成该课程的全部学习过程。

教育技术专业“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对教育技术学科教学过程的积极探索,针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加以完善,在思想观念上,将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进行全面推进,制定相关政策,促进教育技术专业“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的贯彻落实,把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能力作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一项重要任务,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赵复查.地方高校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教学版,2007(3).

[2]俞德鹏.基于“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的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J].职教论坛,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