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资产评估方式

资产评估方式

资产评估方式

资产评估方式范文第1篇

关键词:资产评估 项目化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2-229-02

培养与社会实际接轨的应用型人才是现代应用型大学的主要目的,资产评估是高校财务管理、会计与金融专业中的专业基础课,它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对资产评估活动的技术性及专业性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标准。迄今为止,教师从事资产评估的教学工作以讲授为主,主要讲授评估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相脱轨,不利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结合《资产评估》课程的特征,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较好的方式。

《资产评估》项目化教学课程模式的重点是:教师把学生的现实基础和学生职业未来发展结合在一起,对评估课程所要讲授的内容进行合理设计,让学生所要学习的课程较接近实际,不追求高深的理论,适度降低课程难度,以实用性为主;同时,为了增强学生对学习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生对学习专业知识的认识和对这些知识能掌握程度的多少,选取一些适合学生进行专业学习的相关项目、评估情景,提高学生对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与此同时,要运用相应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对资产评估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该课程对自己未来找工作以及执业发展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而能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该课程,以提高其主观能动性。

一、目前高校资产评估教学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资产评估课程体系过于追求形式上的全面性。资产评估的从业人员进行评估时要以所评估资产的性能、目的和所处的特定的市场环境下资产的市场价值估测,评估的资产的价值是在特定条件下资产价值的客观反映,是不怕来自各方面检验的。因而,从事资产评估的从业人员需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熟练地进行实务操作的技能。《资产评估》教学课程安排基本上以理论课程讲授为主,片面地追求所讲内容形式的全面性,因而所讲内容较多,所讲内容也以理论讲授为主,与实际结合较差;另外,过多的知识点使学生不易掌握评估所授课程的相关重点内容,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不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许多评估教材侧重于过度强调完整的课程体系和在形式上强调所涉及内容的全面性,几乎每一种方法在每一章节内容上都讲,忽略了资产评估具体实务在特定条件下对评估方法的适应性要求,不利于学生培养实际评估技能。所以,现在评估教学应以实践教学为主,那种侧重理论教学作为主要教学方式的评估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对复合型、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的要求。

2.资产评估课程采用的教学手段及方式较少。现在《资产评估》课程多数都是以老师讲课为主,而且讲授的内容大多是理论知识和实际情况相脱节,老师在整个授课中处于重要地位,学生作为一个积极取得知识的主体作用被忽视,不能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这种填鸭式教学模式,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资产评估课程采用的教学手段及方式较少,其中资产评估教学中案例教学是评估教学中的弱项,评估案例只是简单地介绍所要评估资产的基本情况,没有对评估案例所处的环境及情景进行深人分析,导致学生不能用资产评估的主要方法进行实际的评估工作,从而使用来培养和锻炼学生资产评估实践技能的课程教学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学生没有真正模拟参与资产评估实践活动的真实场景,缺少真正参加资产评估过程的机会,不利于资产评估实际操作能力的形成。

3.评估课程以试卷考核为主,形式较简单。大多数高校评估课程多以试卷考核为主。由于考试时间,老师讲授的知识范围,学生的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考核方式主要以相关的概念、选择,判断、简答以及针对某一方面的计算来进行。它只能反映学生在某一方面对所学相关理论知识掌握的好坏,而对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形成及实际专业综合素质的优劣不能进行全面评估。

二、项目化资产评估教学模式设计

1.项目化资产评估教学总体设计。

(1)教学总体目标设计。项目化《资产评估》教学的总体目标设计强调学生应牢固的掌握理论专业知识,同时更应具有进行资产评估的实务操作的实践技能。通过这种项目化教学使学生能够进行专业综合素质的培训,提高其资产评估的专业综合素质的能力,最终通过项目化教学培养的学生,当其毕业后可以顺利地胜任评估工作,保证其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不需要太多的适应期,较好地完成相应的资产评估工作。

(2)课程设计要充分考虑所选取的项目的综合性。在课程设计中应考虑拟采用的资产评估教学项目要具有综合性,使学生能够理解资产评估的相关理论,从整体的评估过程出发,力求能够全面掌握整体评估过程。因而,课程设计要充分考虑所选取的项目应注重其综合性、实用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

(3)项目化资产评估教学任务的设计。原有的教学模式是以资产评估方法介绍和资产分类评估为基本框架的学科式教学体系,项目化资产评估教学任务的设计应把特定的资产评估项目作为主要核心来整合相关的知识。例如,将相关的资产评估方法的讲述和应用渗透到机器设备评估和无形资产评估中去,凭借资产评估项目在评估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和步骤,使学生能把学习评估知识与培训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学习中要使让生通过课堂教学的学习,能运用其所学的知识独立地完成单项资产的评估任务,同时也应有目的地培养和训练学生根据所处的工作环境背景开展分工合作的能力,使其将来到工作岗位能与他人较好地分工与协作,有利于促进其今后的职业发展能力的提高。

2.通过分组讨论、案例教学和具体实务操作三个环节的分工、协作,在资产评估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资产评估技能。项目化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分组讨论、案例教学和具体实务操作。一般情况下由教师设定要进行讨论的话题,组织各项目小组的成员进行讨论;再由各小组讨论找出分析问题的主要思路和打算采用的评估方法。让学生在讨论中集思广益,在讨论中学会沟通和协作,促使其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要评估的项目所面临的问题。在进行资产评估的案例教学分析中,运用相关的评估理论和评估方法来分析具体案例,能增强学生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实务操作是项目化资产评估教学的必要环节之一,以房地产评估为例,依据资产评估的目的,要求学生收集相关的房产和地产的原始资料、选择相应的评估方法,最后通过具体的分析给出相应的评估结果以及完成房地产评估报告的编写。通过三个环节的分工、协作,在资产评估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资产评估技能。

3.项目化资产评估教学考核方式的设计。理论基础可以指导资产评估项目的评估方向,它对于资产评估项目非常重要,这一点是肯定的。但在资产评估教学中我们进行资产评估教学任务的关键依然是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资产评估实际操作能力和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能力。所以,评估课程的考核方式应注重强化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和运用评估的相关理论来解决在现实中资产评估存在问题的能力,同时适当弱化资产评估的相关概念和一些条款的考核。利用项目化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模拟现实生活中的相关评估工作,让学生进入评估的角色中去,考核他们对评估技能的掌握程度。考核课程掌握的程度主要包括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的考查、对课堂上学生表现状况的具体考查、学生出勤率和作业完成情况考查,以及对具体的案例分析的深入程度以及实务操作等情况的考查,可以以考试的形式和教师评价的形式作为主要考核方式,各项目小组互相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估作为辅助的考核方式。

4.资产评估项目化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的保障配套措施。

(1)教材设计改革。教材设计改革的基本要求是要从实际工作岗位出发,重点要加强理论与实践技能的有机结合。《资产评估》教材的内容编写上不遵循传统的教材编写模式,主要从资产评估实际工作岗位设计的教学任务出发,通过资产评估的相关案例作为主要手段,促使学生能够根据案例中所涉及的评估情景,学习资产评估理论知识。同时,要在教材所设计的案例中加入一些相关的评估知识和必要的提示,引导他们根据项目评估的流程进行实践活动。

(2)重视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化教学的主要地点是实训基地。在实习基地中,通过模拟资产评估的真实环境,使老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学习都置身于这个环境中,相当于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实训基地中就能进行实际的评估工作和了解相关的评估工作要求。所以,开展模拟实际工作环境的教学实训基地是提高项目化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评估的日常实践活动大部分可以在学校的实验基地进行,也可以通过校企联合办学基地,通过和学校结成校企联合办学的一些评估机构让学生深入到企业去,并在企业中感受真实的工作情景和工作流程、明确从事评估工作的评估人员的岗位职责是什么,明白在真正的评估中的工作竞争压力和从事评估工作的现实环境。

(3)在项目化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具有理论与实践都过硬的“双师型”的教师。项目化教学要想顺利实施,必须有一批业务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因此对从事资产评估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他们具有专业评估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实践操作业务能力;同时,资产评估教师最好可以在评估机构兼职或在评估机构进行不定期的挂职锻炼。通过这些方式来提高他们的资产评估实际业务操作能力,从而保障项目化教学,并且能够将资产评估任课教师培训成为“双师型”教师。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资产评估课程项目教学模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BC1212084)

参考文献:

[1] 侯文顺,胡英杰.关于项目化教学改革的考核评价探索[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10)

[2] 张建波.资产评估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探索[J].教法研究,2012(10).

资产评估方式范文第2篇

关键词:资产评估;产学研;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8-0205-02

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不断加快,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化市场中介服务行业,我国的资产评估行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根据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的数据,截止目前,我国已有3 000多家评估机构,3万多名评估师,从业人员超过8万人。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关键时期,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向纵深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企业重组不但为资产评估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资产评估行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但是,相对于资产评估行业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现有的资产评估机构和从业人员短缺,人才缺口很大,后续的人才培养存在问题,资产评估人员数量和职业能力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资产评估行业人才培养现状

资产评估人才的来源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学历教育,一是通过职业培训。学历教育是在社会对资产评估人员有更高专业要求的情况下,由高校培养资产评估专业学生。而职业培训则是由其他专业人员通过资产评估职业培训后成为资产评估师,在资产评估行业早期通常采用这种模式。资产评估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资产评估行业属于高智力知识密集型行业,从业人员素质是咨询行业健康发展的保证。二十多年的发展,资产评估行业人才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首先,初步建立了资产评估人才队伍建设的制度体系;其次,基本建立了行业人才培养体系;第三,行业人才队伍日益壮大。

与此同时,当前资产评估行业人才发展整体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还不适应,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注册资产评估师的总体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三是行业人才培养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四是高端人才规模增长速度不适应行业发展速度。在经济转型发展新形势下,需要不断开创行业人才培养新局面。

二、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等的不同环境和不同资源,努力发挥各自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从培养学生全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入手,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应用人才。[1]目前,全国各省区市基本都出台了培养资产评估行业专业人才的管理办法。财政部、各高校、中评协、地方评协也致力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培养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理论研究型人才将成为资产评估行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产学研结合培养资产评估人才的必要性

我国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引进“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教育模式以来,经过20多年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由于资产评估行业起步较晚,资产评估专业“产学研合作”的实践探索进展缓慢,没有形成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没有形成资产评估专业可资借鉴的产学研合作模式。要加强资产评估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高层次资产评估人才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是创新资产评估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由之路,只有结合资产评估领域特殊性,分析现行产学研相结合关系和合作方式,研究与之配套的措施与方法,才能探索出适合资产评估行业发展的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之路。

(二)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1.校企联合的培养模式,开展校企联合办学是提高资产评估教育资源使用效益及促进资产评估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十二条指出,“国家鼓励高等学校之间、高等学校与科学研究机构以及企业事业组织之间开展协作,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通过院企合作,学产联合,共享教育、产业资源等方式,校企双方可以借助各自的优势,在专业建设、教学质量、实训基地建设、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使资产评估人才的培养、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这样,不但能增强高校的办学活力,同时可以提升行业的整体水平,使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紧密衔接,确保人才供需结构的总体平衡。

2.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适合资产评估行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必须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开设资产评估专业的高校在专业建设中,可以一方面挖掘现有教师潜力,采取多样性、多渠道培养或培训专业教师,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一方面根据实际需要,在行业、企业等部门聘请既具丰富实践经验又有相当理论水平的资产评估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讲授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从而形成教师结构合理,师资优良、特色鲜明的教学团队。

3.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为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改变当前重课堂讲授,轻实习实训的现状。高校应依托产业 、行业优势,建立多种形式的稳定的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学生通过实习实训、顶岗操作,可以直接参与生产、服务、管理、研究的实际过程,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对接,从而更好的掌握职业技能,成为综合素质能力较高的专业人才。由于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需要软、硬件条件的支持,因此必须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整合各种资源,围绕着资产评估行业或岗位技能要求,通过与相关企业签订协议,由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

4.加强教研、科研活动指导。资产评估研究领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研究行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为行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二是研究行业发展中专业技术难题,为行业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三是研究资产评估学历教育阶段的知识结构、目标定位,确立教学计划,制定培养方案,开展多种培训,为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建立作基础研究。

5.后续教育的跟进。资产评估师的后续教育是评估行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资产评估行业人才培养的至关重要的一环,是评估师的“加油站”,但由于发展时间短、在教育体系、形式、内容及措施方面尚存在一定缺陷和不足。[2]因此,作为产学研结合的主体,生产、教学和科研部门应加强合作,在资产评估后续教育领域开展深度合作,使资产评估行业能够持续、健康发展。

三、结语

为了提高资产评估行业核心竞争力,确保资产评估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有效发挥其职能作用,必须加强资产评估行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高层次资产评估人才,并以此引导和带动资产评估人才队伍发展。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资产评估领域特殊性,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企业和科研院所具备的不同教育环境的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工作有机结合、多方参与的方式来培养适合用人单位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是创新资产评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资产评估方式范文第3篇

【关键词】资产评估;价值类型

一、资产评估价值类型的意义

资产评估是对资产现时价值的计量活动,侧重研究资产的量。任何事物皆是质与量的辩证统一,评估师要客观估算资产的价值量,首先要选择适用的价值尺度。唯有此,评估结论才有现时的参考意义。而资产评估价值类型正是对评估结论的定性认识。

资产评估的价值类型是指资产评估结果的价值属性及其表现形式,是对评估结论的定性认识。不同的价值类型反映出资产评估结果的不同价值属性,同一资产的不同价值类型所反映出的评估价值不仅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在数量上也往往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价值类型在评估实践中的意义在于:(1)同一资产具有不同的价值类型,评估师应当避免使用未经定义的、笼统的价值概念;(2)评估师应当在与客户进行充分讨论之后,根据评估目的选取合适的价值类型;(3)价值类型制约评估方法,评估师应根据价值类型合理选择评估方法;(4)不同的价值类型代表不同的价值涵义,在评估报告中评估师应当对所选用的价值类型进行明确定义和说明。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评估人员对其评估结果性质的认识,便于评估人员在撰写评估报告时更清楚明了地说明其评估结果的确切涵义;同时有利于评估人员划定其评估结果的适用范围和使用范围。评估结果使用范围关系到评估结果能否被正确使用或被误用的问题。限定评估结果的适用范围的责任由评估人员承担,评估人员应在评估报告中将评估结果的适用范围给予明确的限定,从而避免因价值概念不清而造成对评估报告的使用不当。

二、资产评估价值类型分类回顾及简析

由于所处的角度不同,以及对资产评估价值类型理解方面的差异,人们会按照不同的标准、条件和依据去划分资产评估的价值类型。从我国资产评估实际情况看,资产评估的价值类型大致有四种分法:第一种是以资产评估的估价标准形式来划分资产评估的价值类型,具体包括重置成本、收益现值、现行市价和清算价格。这种分类方法是按照资产评估的估价标准来表述的。该分类方法承袭了现代会计理论中的资产计价的理论和划分标准,将资产评估与会计的资产计价紧密联系在一起。第二种是从资产评估假设的角度来划分资产评估的价值类型,具体包括继续使用价值、公开市场价值和清算价值。由于资产评估前提假设是按资产评估的市场条件以及资产评估对象使用方式分别设立的,因而以此为标准划分的价值类型带有某些片面性的成分。如持续使用可以成为一个假设,但是它不具备作为一种划分资产评估价值类型的标准。第三种是从资产业务的性质,即资产评估的特定目的来划分资产评估的价值类型,具体包括抵押价值、保险价值、投资价值、清算价值、转让价值、交易价值等。这种划分方法强调资产业务的重要性,认为有什么样的资产业务就应有什么样的资产价值类型。很显然这种划分方法并没有对资产评估结果的价值属性进行抽象和归纳。严格地说,这不是一种资产评估价值分类方法,只能算做是一种对资产评估结果的叫法。第四种以资产评估时所依据的市场条件、被评估资产的使用状态以及评估结论的适用范围划分资产评估结果的价值类型,具体包括市场价值和市场价值以外的价值两大类。第四种划分方法不仅注重了资产评估结果的适用范围与评估所依据的市场条件及资产使用状态的匹配,而且通过资产的市场价值概念的提出,树立了资产公允价值的坐标,使价值类型与评估目的结合起来。资产评估的一般目的是评估资产的公允价值,资产的市场价值是公允价值的基本表现形式,市场价值以外的价值是公允价值的特殊表现形式。

三、对资产评估价值类型的再认识

从中国资产评估行业短暂21年发展的历史看,资产评估价值类型的运用发生了较大的变迁。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89年中国有第一例资产评估至2003年,这一阶段沿用的是第一种分类方法;第二阶段从2004年至今,资产评估的价值类型开始和国际评估行业接轨采用第四种分法;而第二种和第三种分类在资产评估实务中没有真正使用过,只是从理论分析的角度作为分类方法列举出现的。这种变迁一方面反映了评估行业理论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评估执业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也标志着评估行业开始走向国际化,逐步和国际接轨。然而事实上,由于中国资产评估行业历史较短,对价值类型的理解和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总的来说,价值类型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评估理论界和实务界人士研究解决。

从目前国内研究的现状来看,资产评估价值类型的研究主要解决了两个问题,其一是明确了价值类型在资产评估中的地位和作用;其二是明确了价值类型包括市场价值和非市场价值。

在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2002年征求意见稿)中,第一次提到资产评估价值类型分为市场价值和非市场价值。在2004年财政部批准的《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中规定“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资产评估业务,应当根据评估目的等相关条件选择适当的价值类型,并对价值类型予以明确定义。”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于2004年的《金融不良资产评估指导意见(试行)》中规定“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金融不良资产评估业务应当根据评估目的和评估对象等具体情况明确价值类型,并对具体价值类型进行定义。金融不良资产评估业务中的价值类型包括市场价值和市场价值以外的价值。”

市场价值指资产在评估基准日公开市场上最佳使用状态下最有可能实现的交换价值的估计值。市场价值以外的价值也称非市场价值,凡不符合市场价值定义条件的资产价值类型都属于市场价值以外的价值。市场价值以外的价值不是一种具体的资产评估价值存在形式,它是一系列不符合资产市场价值定义条件的价值形式的总称或组合,例如,在用价值、投资价值、保险价值、课税价值、清算价值等。其中在用价值是指作为企业组成部分的特定资产对其所属企业能够带来的价值,而不考虑该资产的最佳用途或资产变现的情况;投资价值是指资产对于具有明确投资目标的特定投资者或某一类投资者所具有的价值,投资价值较为典型的案例是企业的并购。从两种非市场价值列举中可以清楚看到非市场价值的共同特点就是它具有特定指向。

由此可见:两种价值类型的区别在于:资产的市场价值是在公开市场上对于所有潜在的买者或卖者来说都是相对公平合理的;市场价值以外的价值只对特定的资产业务当事人来说是公平合理的。评估结果公平合理性所能涵盖的范围基本上就限定了评估结果的适用范围和使用范围。

资产的市场价值适用于评估基础相同的条件下任何正常的资产转让、交易、投资等资产业务,资产的非市场价值只适用于与其产生的条件相同的各种特殊条件下的资产业务。资产的市场价值和非市场价值都是资产的公允价值,只不过两者公平的条件及适用范围有宽窄之分,由于资产评估的条件与资产评估的适用范围具有内在逻辑关系,以此作为资产评估价值类型的划分标准,从理论上讲是比较严密和可行的。将资产评估的价值类型分为市场价值和市场价值以外的价值两大类旨在合理和有效限定评估结果的使用范围。资产评估准则明确指出第四种分类是由注册资产评估师在执行资产评估业务过程中选择和明确的价值类型。

显然,资产评估的价值类型分为市场价值和市场价值以外的价值两大类,目前已经在评估行业内得到公认并且正在使用者。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这种分类也有不足之处,它主要侧重于评估结论的运用,忽略了评估对象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使用状态。笔者认为第一种分类方法,即以资产评估的估价标准形式分为重置成本、收益现值、现行市价和清算价格也不能摒弃,它正是站在资产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使用状态的角度来划分价值类型的。要深入理解价值类型必需回归到评估对象即资产自身所处的状态去考量。

从某种意义看资产评估和会计的研究对象均为资产,两个学科对资产内涵的界定基本一致。资产要么处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要么在市场上流通着。社会再生产过程简化为投入和产出,处在投入阶段和产出阶段资产价值决定因素是不同的。处在投入阶段的资产大多是单项资产,它的价值基础决定因素是成本,资产评估要判断的是资产的现值,因而此时的成本应该是重置成本;而处在产出阶段资产大多是整体资产,整体资产的价值基础决定因素是未来的获利能力即预期收益,因而要用收益现值作为价值尺度评判整体资产的价值量。资产暂时脱离社会生产过程在市场中流通着,要么在一般的要素市场,要么在特殊要素即产权市场流通,两个市场价值决定因素也是有别的。资产评估涉及的评估对象较为复杂和广泛,有可能处在社会再生产过程的投入阶段,也还有可能处在产出阶段;有可能是单项资产,或可能是整体资产。不同的资产状态应选择不同价值尺度即价值类型去反映其自身的价值属性。当评估对象处在投入阶段时一般应选择重置成本标准;当评估对象(整体资产)处在产出阶段时一般应选择收益现值标准;当评估对象是单项资产,正常退出社会再生产过程时应选择现行市价标准;当评估对象被迫退出社会再生产过程时应选择清算价格标准。

资产评估价值类型以资产评估的估价标准形式来划分为重置成本、收益现值、现行市价和清算价格,该分类方法承袭了现代会计理论中的资产计价的理论和划分标准,其实质是从资产自身所处状态的角度来看待价值类型的,比较容易理解价值类型的不同表现形式;第四种分类法是从资产评估结果的使用范围角度来划分价值类型,它更有利于评估结论的正确运用。实际上两种分类方法并不冲突,是可以对接起来的:会计准则等相关规范涉及到的主要计量属性及价值定义包括公允价值、现值、可变现净值、重置成本等。在符合会计准则计量规定的条件时,会计准则下的公允价值等同于评估学科的市场价值;重置成本、收益现值、现行市价、清算价格等可以理解为评估学科的市场价值或市场价值以外的价值类型。

总之,将两种分类方法结合起来更有利于对资产评估价值类型的全面理解和把握。

参考文献

[1]全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用书编写组.资产评估[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10-17.

[2]郑华苹.谈资产评估价值类型[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6),93.

资产评估方式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资产评估;现状;变化;影响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在当前会计环境下,新的会计制度对资产评估方式以及结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资产评估需要利用专业的工具,这项工作在企业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评估的过程中,需要将财务报告作为评估的参考,这种评估方式应用比较广,而且可以保证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在新会计准则颁布后,对资产评估业务带来了较大的挑战,会计工作者必须结合新会计准则提出的要求,对资产评估的方式进行优化与修改。

1.资产评估业务的发展现状

资产评估是企业会计部门一项重要的工作,其对企业的健康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可以防止资产流失现象的出现,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还可以降低资源、资金浪费情况的发生。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企业的性质以及股份制出现了较大的变化,企业资产重组或者兼并的情况越来越多,企业对资产评估的需求比较大,对评估的准确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的会计人员必须对评估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还要保证评估的规范性。在新会计准则颁布后,对资产评估准则进行了调整,会计人员必须了解这些新的制度与要求。资产评估是一项重要的工具,其可以避免企业出现经营风险,可以保证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在评估前要参考财务报告,所以,会计人员要保证会计报表的真实性以及可靠性。

2.新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

新会计准则对资产评估的方法进行了优化,还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对公允价值的定义进行了完善,对一些会计要素进行了重新定义,这影响了会计人员的工作理念,改变了会计人员以往的处理方式。新会计准则对财务信息披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对公允价值提出了新的限定条件,还对会计利润进行了调节,这可以真实的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现状,可以保证股东利益分配的合理性,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有利于促进企业健康、长远的发展。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业务进行了调整,对资产评估业务进行了优化,对评估的方法进行了改进,下面笔者对新会计准确对资产评估的具体影响进行简单的分析与介绍。

3.新会计准则对资产评估的影响

3.1新会计准则对资产评估、资产认定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对一些会计要素重新定义,也提出了新的资产概念。新会计准则对资产的新界定,一方面扩大了资产评估的业务范围,要求对一些原来不需要评估的资产进行评估,如原来未纳入核算范围的生物资产;另一方面,对于评估客体的界定给出了相应的规范,要求评估工作的第一步就是在熟悉新会计准则中资产定义的前提下,根据资产特征明确评估对象。原来可能分别评估不能产生独立现金流的三个相关资产,而三个资产组成的资产组能产生独立于其他资产的现金流,现在应以三个资产所组成的资产组为评估对象,确定相应的评估方法。

3.2新会计准则对资产评估价值类型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及公允价值等五种计量属性,为会计业务提供了更为灵活的处理方法。同时,《资产评估价值类型指导意见》明确规定了资产评估业务价值类型的选择,规范了资产评估中的价值类型与会计准则中价值类型的关系,要求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资产评估,应当根据会计准则等相关规范关于会计计量的基本概念和要求,恰当选择市场价值或者市场价值以外的价值类型作为评估结论的价值类型。

3.2.1公允价值确定的专业性分析

公允价值的使用加大了对资产评估服务的需求,进一步突出了评估师专业水平的重要性。资产评估师得出的公允价值不仅影响到被评估资产,也为相关行业的同类或类似资产提供了一个资产价值标准。使用的价值是否公允,是否符合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如何得出合理的公允价值,都是关乎评估质量的核心问题。

3.2.2公允价值确定的操作性分析

公允价值的广泛应用对资产评估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评估人员首先必须熟悉公允价值的实质含义及其可靠计量标准:在市场活跃时,公允价值等于市场价;当市场不够活跃时,公允价值应当以类似的资产的交易价格为基础确定;对于不存在同类或类似资产可比交易时,公允价值则需要通过其它估值方法得出。

3.2.3公允价值带来资产评估业务量的增加

许多原来以历史成本计量的资产,在新会计准则中要求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如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将带来资产的价值重估。企业交易活动中也大量引入公允价值,这意味着对资产评估业务需求量将大大增加。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规定,当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时,应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3.3新会计准则对评估技术的影响

新准则对部分资产价值含义的规定有所变化。《固定资产》准则规定,企业外购的固定资产付款期限若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固定资产的价值等于购买价款的现值,而非各期付款总额;对于一些特殊行业的特定固定资产,应考虑弃置费用,其现值应计入固定资产初始成本。这些规定要求评估师在进行固定资产评估时,应明确固定资产的付款期限是否超出正常信用条件;如果存在融资性质,固定资产的价值是否应全部归属企业。

收益法是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它涉及三个基本要素:被评估资产的预期收益、折现率和被评估资产取得预期收益的持续期间。要素的确定与资产特征、所处行业密切相关,在评估实务中有许多相应的技术方法。新会计准则规范了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的原则,《资产减值》准则中明确了资产未来现金流量预计的内容、基础、考虑因素和方法以及折现率的预计方法。要求在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时,要考虑是否存在改良、重组等事项,不应包括筹资活动和所得税收付产生的现金流量,内部转移价格应当调整。

4.结语

新会计准则是会计行业不断发展的产物,在当前会计环境下,必须对传统的会计方法进行优化,要拓展资产评估业务,还要提高会计服务水平。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企业的经营方式多种多样,企业并购以及合资的情况比较多,这对资产评估这一工具有着较高的需求量,对评估的质量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会计人员必须结合新会计准则,对资产评估方式进行调整,要优化评估的流程,保证会计报表以及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参考文献】

[1]沈菊琴,傅江蕴.浅析新会计准则对资产评估业务的影响[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9(01).

[2]蒋骁.浅析准则变化对资产评估业务开拓的影响[J].中国资产评估,2009(01).

资产评估方式范文第5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 资产评估 模拟评估

一、引言

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项中介活动,资产评估存在于商品经济和社会再生产中的各个领域。资产评估学是运用商品价值理论对特定资产的价格给予客观、公正、合理的评定和估算,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应用性学科。但是在资产评估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都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说教式的教学模式,即课堂教学注重知识的灌输,理论体系的传授。该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治学的条理性和严肃性,但由于课堂上学生缺乏主动参与的主动性,其资产评估的实际操作能力当然欠缺。为了使资产评估理论与实践能够更加紧密地结合,并且增强对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具体认识,在教学活动中逐渐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增加案例讲解、案例分析、案例讨论的内容,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资产评估的教学实践中,应积极尝试案例教学,并通过科学合理地组织实施案例教学,不断探求和摸索资产评估理论与实务的最佳结合方式。

二、资产评估案例教学法的特点、分类及意义

(一)资产评估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casemethodsofteaching)最先运用于法学界和医学界,其后运用于管理学界,在教育学界特别是师资培训中得到运用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事情。从广义上讲,案例教学法可界定为通过对―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一定意义上是与讲授法相对立的。在资产评估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是指通过分析和研究现有的案例,解释成资产评估和内容并推动资产评估的发展与完善的一种辅教学方法。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案例教学法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即在资产评估教学过程中的不同阶段,适时地运用现有案例解释和研究资产评估,其具体形式包括课堂讲授理论中评析案例、专门组织案例分析、模拟评估、课堂讨论等形式。二是案例教学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不仅可以使理论讲授变得生动活泼,具有启发性,而且有利于学生尽快掌握抽象的资产评估原理,并能灵活运用、举一反三,最终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三是案例教学法在资产评估教学过程中,一方面用来解释资产评估,另一方面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从中可以发现资产评估的成功与不足,进而针对资产评估漏洞寻求填补方法,以推动资产评估的发展与完善。因此,通过案例教学既可以把握资产评估的精髓,也能够增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资产评估案例教学法的分类 笔者认为可将资产评估案例教学方法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种:一是案例讲授法。即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对所列举案例的讲解,来说明资产评估理论、内容或某一实践问题。其目的在于揭示现象、说明问题、为所讲解的内容服务。比如在讲解房地产的市价类比法时,就可选择―个贴近实际的案例,根据给定的资料讲解如何进行资料的选择、差异的比较与量化,最终如何评定估算得出该房地产的评估价值,这样学生会真正掌握好这种方法的精髓。二是案例讨论法。这是对资产评估课程的某一主要章节进行讲授后,为了加强学习印象,巩固学习效果,检验学习水平而组织学生进行的案例讨论。比如在讲解本课程中“资产评于占的方法”这一章时,为了让学生及时掌握几种常见的评估方法,了解各方法之间的不同以及如何进行资产评估方法的选择,就可以选用适当的案例让学生进行讨论,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在运用这一方法时要求教师必须事先准备好有一定针对性和难度、有不同意见和结论的案例。这类案例必须具备主要情节和细节,教师在介绍评估对象后,提出有关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资产评估理论和有关制度准则来解决实际问题。可分小组讨论,也可以大班讨论;可以先合后分,也可以先分后合,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最后教师还要对学生中出现的不同意见进行评析。它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三是案例模拟评估法,即模拟资产评估。当学生在学习某一资产评估方法和程序后,或者在学习了资产评估报告编制程序后,教师就可以发动、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搞模拟资产评估。由学生扮演资产评估师,再现案例情景,给学生以真实、具体的情境感受,然后引导学生对模拟的资产评估案例进行评析。它不但可以掌握知识,更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以及组织和创造能力。四是现场案例法。这种方法是指教师为了配合讲课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资产评估师办理资产评估事项时,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学习,或者聘请一些资产评估方面的专家学者搞一些专题讲座。本人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教按排一到两次课让同学们深入评估现场观摩学习或聘请相关评估人员搞一些讲座。这既让同学们拓宽了知识面,又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种方法作为一种现场教学方法,能加强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资产评估案例教学的意义 在资产评估课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是增强学生对资产评估的感性认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活动中有关产权转让、资产重组、破产清算、资产抵押,以及财产保险、财产纳税等经济行为的日益增多,这些行为的开展都离不开资产评估活动,资产评估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日显突出。但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由于起步较晚,资产评估人才较缺乏,这种局面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所以加强资产评估教学研究,培养更多的资产评估实用人才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资产评估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则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很好的教学方式。通过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资产评估的基础理论,增强感性认识,加强学生对资产评估操作程序的理解和掌握,锻炼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案例教学法强调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了其学习的主观性和能动性。在案例教学过程中,由学生唱主角,师生双方地位完全平等。老师由传统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成了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案例讨论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三是案例教学法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与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的关键就在于将注重“教学”的环境转变为培养“学习”的环境,实现从“素质教育”向“素质和能力相结合”转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实际工作

能力,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这种教育理念完全符合知识经济时代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四是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推理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学生能通过学量的现实案例来掌握枯燥的法律条文与基本原则。同时通过对案例的具体分析,也培养了学生能像法官、检察官一样对案例做出正确的判断,使其在分析案例、进行辩论等方面的技能得到强化与提高;而且案例教学法通过给学生提供一种认识和解决资产评估问题的模拟临战的机会,使其资产评估职业的思维能力和技能得到充分的训练。而这样的人才正是我国现在资产评估市场所需要的。

三、资产评估的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方法

(一)学校的专业培养目标中要体现现行资产评估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人才培养目标不但决定着人才的培养质量,也是确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和关键。资产评估高等教育培养的学生主要就业目标应是与资产管理与评估相关的部门和单位,其中从事资产评估社会中介活动将是该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方向。由此,高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化”人才培养模式转化,培养复合型人才便成为越来越多高校专业培养的目标。而这就需要资产评估的教学运用案例教学法才能更好的达到这一要求。因此,资产评估人才培养目标中应对资产评估课程的教学有一些明确的要求,否则,本课程的教学就没有―个正确的方向。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在制定具体的资产评估教学大纲和计划中,应对本课程的教学提出一系列案例教学方面的要求,在教学课时中按排适当的实践课时等等。比如在教学中要求按排一定数量的学生现场实习或专业讲座等,在课程结束后,可利用假期等按排两周左右的资产评估实习实验。而现在许多学校在专业培养目标或教学计划中没有体现这方面的具体要求。另外,由于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是一个源于会计学、集经济管理学与工程机械学为一体的新兴交叉学科,由于资产评估高等教育开设时间较短,其课程体系并不完善。为了培养应用型资产评估人才,对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做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设计是十分必要的。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学生能否成功就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专业能力高低,而学生专业能力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体系设置是否完善。许多学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对于资产评估课程要么课时很少;要么将本课程设置为考查课或选修课,甚至是财务管理专业也对本课程也不够重视。结果许多学生毕业后从事资产评估相关工作时感觉这方面知识欠缺。

(二)提高教师队伍水平,重视资产评估案例教学 资产评估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应用学科,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是关键,这就要求必须有一支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创新精神的综合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第一,提高专业教师业务水平。学校可建立一些资产评估学科建设基地,为教师参与资产评估研究活动、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提供条件。如可组建―个资产评估研究所,每年要求相关教师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并通过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使任课教师不断吸收新知识和新思想,使其业务水平得到提高,为案例教学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可鼓励教师大胆地将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中,作为相关章节教学内容的扩展,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分析和讨论。这样,不但使学生对本学科的前沿问题有所了解,同时也可使学生掌握如何去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使案例教学法的效果更好。第二,走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锻炼和提高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活动只有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使教学和科研水平上一个新台阶,因此,笔者提倡教师应在评估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能力。为了提高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可安排一定经费,要求相关教师经常到资产评估事务所去,参与一些资产评估实践活动,锻炼自己解决资产评估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收集一些评估案例,为案例教学提供素材。第三,广泛收集案例资料,不断提高教师的案例教学水平。案例教学的首要环节是根据教学目的和讲授内容选择恰当的案例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案例为教学提供线索、背景,案例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除了要与教学内容相匹配,以使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外,所选案例应具有一定程度的疑难性,主要指在评估方法的定性、评估环境的性质、评估目的的承担、评估结果的适用等方面存在着分歧意见。而各种意见、方案及理由均应提供出来,从而给学生开辟―个广阔的思维空间,避免采用单一化、模式化的僵硬思维方式。资产评估教学案例的收集有以下两种渠道。一是通过实践锻炼收集。资产评估教师离不开资产评估实践,资产评估实践锻炼是收集案例的最佳渠道,在办理具体评估的过程中,能够充分了解评估的细节,体会理论与实际之间的细微之处,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生动、形象、细致地予以讲解,使教学与实际紧密结合,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资产评估的兴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二是通过查阅资料收集。阅读有关材料是教师经常使用的收集资料的方法,这也是收集案例最方便的方法,即通过阅读资产评估方面的报刊杂志、上网等收集案例。特别是那些在社会上、评估界引起关注、争议的评估案例,是教学的良好素材,不仅可以说明资产评估理论的一般问题,而且可以透视资产评估理论与实践的之间的盲点,强化学生学习、研究资产评估的意识和责任。有了足够的资产评估案例教学的案例资料,还要求老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尤其是老师,在教学中要在适当地方、适当时间,运用适当的案例和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要具备组织、分析、评价的教学能力,还要通过不断学习,掌握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相关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三)灵活运用资产评估案例教学方法 在资产评估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运用相应的案例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形式与不同教学目的相适应。可以将教学目的分为知识掌握性教学、知识应用性教学和知识创新性教学三个层次,不同教学目的应实施不同内容的案例教学方法:一是知识掌握性教学,该层次教学主要是以学生对资产评估及相关学科的知识掌握为核心,主要是围绕专业课程的教学进行的。这一阶段的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同时配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通过提问、练习等形式,使学生掌握所学科目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关键知识点。该层次教学旨在帮助、引导学生理解、巩固和深化资产评估相关课程的基本知识,了解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情况和认知程度,为顺利开展第二层次的教学奠定基础;二是知识应用性教学,该层次的教学是以知识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教学内容以案例课、讨论课和实验课为主,通过学生的亲自参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对常见类型资产、不同评估目的下评估案例的分析,使学生对资产评估理论和方法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同时也为今后参与资产评估工作奠定了基础;讨论课通过对资产评估理论及实践中常见问题的讨论,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和锻炼;实验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房地产和机器设备等模拟评估对象的评估,熟悉资产评估的整个流程和资产评估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通过这种实践教学,使学生对第一层次教学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有了较深刻的理解,解决了以教师课堂理论讲

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带来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培养、锻炼和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沟通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收集和整理信息等方面的能力。这一层次的教学既是第一层次教学内容的延伸,又是第三层次教学的起点;三是知识创新性教学,这一层次的教学是以知识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以激发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其创新能力为目标,主要采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同时并举的方式。对学生理论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评估案例分析与模拟评估操作的基础上,提出发现新的问题,通过课后查阅文献资料和收集相关数据,探索解决新问题的方法,使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升华;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是结合教学实践和实习,组织学生到资产评估机构参与资产评估项目,从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一层次的教学将课堂进一步向外延伸,通过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2)采用项目小组学习法。在资产评估案例教学法改革中,可以采用项目小组学习法,该方法主要包括四层内容:一是模拟资产评估机构,组建资产评估项目小组,形成学习团队。比如可将班级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并指明各小组负责人,为以后学习工作任务分工做好准备;二是以项目小组为单位,开展课堂讨论和课外练习,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资产评估案例分析和讨论都是以项目小组为单位,先由每个小组成员就评估案例中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再由小组负责人汇集小组意见并阐述各组的主要观点,并展开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和总结。通过每个学生参与评估案例的分析和讨论,让每个项目小组和每个人都活跃起来,解决了由于学生人数多、课上发言的机会少和学生表达能力难以得到锻炼的问题;三是配合课程讲授内容,实行项目小组负责人轮换制,在各类具体资产评估案例讨论中,分别由不同学生担任项目负责人,每学期每人至少有一次担任负责人的机会。学生在担任项目负责人期间,其主要职责是组织本组人员展开讨论,汇集每个人的观点;对于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协调;代表本组在全班阐述本组主要观点和意见,并组织本组人员对其他小组提出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辩驳;课后总结课堂讨论内容,完成一份案例讨论总结报告。为了组织好本组的讨论,学生们都非常珍惜担任项目负责人的机会,课前对案例内容进行预习,查阅与案例相关的资料,为讨论做了充分的准备。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调动了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培养和锻炼了每个学生的组织管理项目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发挥;四是采用综合成绩考评法,综合考察学生各方面能力,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笔者认为应对传统的只以试卷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做法进行改革,提倡综合成绩考评法。即:每个学生的期末成绩可由五个部分组成,包括评估基础知识、案例分析与评价、讨论总结、观点阐述和项目小组满意度~等几个组成部分。其中,评估基础知识和案例分析与评价部分的考察主要采用试卷答题的方法,重点考察学生对资产评估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讨论总结以其在担任项目小组负责^过程中所完成的课堂讨论和课后讨论总结为依据,重点考察学生的总结和文字表达能力;观点阐述部分的考察主要以其在担任项目负责人期间代表项目小组的总结发言及课堂发言为依据,重点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项目小组满意度部分的考察主要由每个项目小组成员为其他组员进行评价和打分,重点考察学生对评估项目的组织能力和参与小组活动的积极性。这种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既有对基本知识掌握程度的考察,又有对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察,从学生的基本知识、文字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到项目的组织管理能力各方面进行考察,体现了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目标要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