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

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

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

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农村;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3-0046-1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先后制定了许多具体政策解决农村问题,使农业得到加强、农村得到发展、农民得到实惠,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创造了重要条件。但必须看到,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解决好“三农”问题依然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十六大以来,党强调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走统筹城乡发展的道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这五句话,内涵丰富,要求明确,全面体现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主要方面,不仅勾画出了现代化农村的美好图景,而且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系统思路。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作出新的部署,强调要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受教育落后、农民增收难度大、农村金融事业落后等多方面的限制,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农村基础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新农村建设最坚实的基础是农村基础教育,它承担着培养和造就新一代农民的重要责任,并且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目前,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国家对农村地区义务教育投入不断增加,农村地区基本上实现了普及义务教育。但是,“现有的一套体制基本上是围绕硬件发展、规模扩大、普及率来运作”。也就是说现有的一套体制并没有从根本上改革农村教育。因而,农村教育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例如:课程设置是以升学率为其单一目标;农村师资力量薄弱且年龄、学科结构不合理;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等。这些问题关系着农民整体的文化素质。进而影响着新农村的建设。

亿万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其素质决定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环节就是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存在着基础教育落后,无法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严重问题。它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障碍,严重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所以说改善农村教育是目前我们党的工作的重中之重。

1.2 农村金融事业落后

农村金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命脉,广大农民的日常生产生活包括建设新农村的20字要求都离不开金融。随着国家政策对农村扶持力度的加大,农村金融组织和机构的发展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农村金融体系改革还没有满足农村多层次的金融需求,从而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其中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村金融网点分布不平衡,农民存贷款困难;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很难满足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要;农村资金外流,金融对农村经济的支撑日趋弱化。

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无论是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促进粮食的增产和农民的持续增收,还是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都离不开农村金融发展这一关键的环节。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要素配置,其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而如今,农村金融发展滞后,则严重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因此,农村金融改革势在必行,抓好这项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以此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1.3 农民增收难度大

新农村建设以来,由于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各地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得到加强,农民收入也不断增加,生活水平得以提高。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特别是农民增收困难的深层矛盾还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解决的不好,将会严重影响新农村的建设步伐,也会制约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其中问题表现为: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影响着农民的增收;农业的主要资源缺乏影响着农民的增收;农民自身的素质影响着农民的增收。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问题,而其中农民的问题主要指的是农民的增收问题。如果农民增收缓慢,会影响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度增长的局面,会阻碍我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去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从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扎实的经济基础。

1.4 基层组织建设薄弱

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和国家政权大厦的基石,是党和政府直接联系群众的桥梁,是我们党领导群众进行改革和新农村建设的战斗堡垒,其作用十分重要。但是,在新的时期,一些地方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建设由于出现了问题,不能发挥其对新农村建设的组织和引导作用。主要表现为:党员干部科技文化素质偏低,不能发挥领头羊的作用,从而无法很好的带领农民群众致富;农村党员干部民主意识普遍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基层民主的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目标,而且还必须实现“管理民主”的目标。因为,基层民主不健全不仅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也无法为农民群众的物质利益和民主利益提供一个保障机制,更不能让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享受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所以,加强基层政权和民主建设是新农村建设改革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2 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2.1 改革和发展与农村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基础教育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影响和制约新农村建设的因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的因素。因此,我们必须从战略全局的高度出发,把农村基础教育摆到教育发展的优先地位,不断改革和创新农村教育体制,使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首先、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实施“双证式”教育。“所谓双证式是指中学毕业证书和绿色证书”。 “双证式”教育它承担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双重任务,形成了农村教育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为农村社会培养更多合格劳动者的基本理念。其次、提高农村教育投入,统一城乡办学标准。“为了平等地对待所有人,提供真正的同等机会,社会必须更多地注意那些天赋较低和出生于较不利的社会地位的人们”。因此,政府要优先保障农村教育发展,在资源配置上适当向农村地区倾斜。第三、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为了提高农村教育水平,最重要的就是要稳定和提高现有的农村教师队伍。第四、完善教育监督机制,保证城乡教育师资平等。

2.2 大力加强农村金融环境建设

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命脉就是农村金融,在新农村建设中,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必须要依靠农村金融的支持。为此,我们应切实加强农村金融建设,改变目前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因素,使农村金融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求,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首先,促进农村金融机构多元化;其次,积极发展小额信贷,建立多层次的小额信贷载体;第三、选择合适的农村金融模式,以弥补我国地区差异大,农业生产不平衡的特点。

2.3 发展新农村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根本的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收入,实现新农村建设“生活富裕”的目标。因此我们必须以提高农民收入为基础,全方位开辟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渠道和途径,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步伐。首先、改造传统农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又快又好的发展;其次、大力发展劳务经济。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业来实现。第三、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农民文化素质较低、技术能力较差是农民增收难的内在因素,因此,我们要培育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以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2.4 强化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推进民主管理,深化农村改革

加强村干部的文化素质,重视农村领导班子建设是农村政权建设和民主管理的核心环节。为此,我们要抓好基层干部的学习教育,对农村村级主要负责人实行培训制度,提高农村干部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以此,带领农民致富,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同时,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健全民主管理机制。通过民主评议制度我们可以选拔优秀的能干的好干部,通过村务公开制度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进一步强化了群众民主监督机制。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不倦追求的一个社会目标,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任何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而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农业、农民所面临的问题自始至终是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由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全党全社会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因此,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同时,从制度、经济、社会各个角度去寻找综合解决的办法,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最终的胜利。

参考文献

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范文第2篇

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由城市转入农村建设的新阶段。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为了解掌握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召开座谈会2次,走访村庄10个,访谈群众30人。

一、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1、政府层面。县乡重视,高位推进。从县级层面来讲,新农村建设作为县级对乡镇三农工作考评的重要方面,每年乡镇精心打造一至两个精品示范点,且县四套班子及县直相关部门对各乡镇新农村建设现场观摩、评比,设定单项奖。新农村建设的好,作为乡镇领导干部在评比中有荣誉,在群众心中有份量。从乡级层面来讲新农村建设“书记工程”,高位推进。作为乡镇,党政主要领导挂帅负责的工作项目,无论是人员配备,还是资金调度投入,都会得到有效的保障。新农村建设从开始之初就作为乡镇像计划生育、招商引资、综治等几个重点工作之一,而新农村更是列为书记工程,由乡镇党委书记主管、主抓,到一线指导、调度,从人财物等方面优先考虑,重点倾斜,建设得到了充分保障。

2、群众层面。在之前,国家建设主战场在城市建设、工业发展,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市基础建设日益优化完成,而农村投入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生活环境治理投入相对有限。在农民收入不断增长的基础上,群众对生活环境改善的期望要求越来越强烈。自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符合广大群众期盼,群众建设家园积极性高涨。在前几年新农村建设点有限的情况下,村民想方设法到乡镇争取新农点,都想尽早改变村民环境,有时乡镇因为选点还要协调村庄先后顺序,做好工作,逐年解决。在建设中,群众主动拆除破猪栏、厕所,主动筹资筹劳,有的建设要占用群众老宅基地、祖业,都积极主动配合工作,与乡村一起共建家园。

3、成效明显,村庄环境大大改善。农村建设,规划先行。建设前,乡村组共同商讨,拿出规划方案,从“三清八改五普及”到现在的“七改三网”都是着重围绕“拆、改、建”,围绕群众最期盼的建设项目开展,从路、塘、沟、渠、厕、房等最基本的要求必须达标做起,到后来的精品点打造,像文化广场、健身步道、路灯、绿化等环境提升,农村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成为让城里人羡慕的一方乡土。

二、当前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新农村建设也逐渐显露一些新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政府主导与群众主体问题。随着近几年新农村建设点大面积铺开,建设从上到下变成必须全面完成的工作,群众积极性有所降低,从“我要建”变成“你要建”,从“主动拆”到“谈条件”,思想变了,问题随着而来,建广场要拆成旧猪栏厕所腾场地,村民提各种要求。从主动筹资酬劳到不闻不问,甚至指手画脚,家家提要求、户户不买账,作为乡村,为了推进工作,有时只有做出让步。

2、资金问题。一是成本增加。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从开始10万到现在的30万,看似增长不少,但是现在的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更是翻番增长,能做的工程量较前几年大幅减少。二是建设要求提高,筹资酬劳逐年减少甚至没有。精品示范点建设开展后,村庄之间的攀比心理严重,总认为精品点做的好,本村庄投入不够,而且村民筹资酬劳这一块建设逐年减少,无形增加了政府的建设资金压力。三是程序成本增加。现在新农村建设虽然没有明确规定要求招投标,但是一些不明情况群众总是认为乡村有“猫腻”,本可以作为奖补资金的建设变成项目资金,走程序招投标,要有公司资质,实际上一个有市政资质的建设公司根本不会去参与一个30万元的新农村建设招投标,最后施工的仍然是个体老板,无形中增加了一些列费用,最终买单的还是政府,受损的还是群众。四是统筹资金困难。作为乡镇本可以争取像水利、一事一议、扶贫、交通等项目资金,但是上级部门并不能与乡镇按一个节拍走,乡镇为配套新农村建设给甲村争取一事一议项目,结果上级主管部门安排到乙村,对上级资金根本统筹使用不了,资金压力巨大。

3、土地问题。土管法中虽然有一户一宅的规定,但是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在农村所谓的老宅基地、老业根本就清理不了,即使要拆有的村民要求乡村给他出证明,拆可以,但地方是我的,建其他设施就不行。碰到这样的村民实在不行的要不就回避改变规划,要不就只有强拆,干群矛盾激化,做好事变成了做“坏事”。

4、后期维护问题。新农村建成后,交由村庄管护,但是大部分村庄无集体收入,即使有,也存在等靠要思想,认为这是政府的事,有的村民连自家门口的苗木干旱了一桶水都不愿浇,更不用说其他的管护,绿化无人修剪、路灯停电、公厕无人清扫,往往是两三年之后又回来的杂草丛生。

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工作责任。年初,我乡就成立了由乡长任组长,由我任副组长,各村“两委”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通过督促、指导、协调新农村建设项目,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听取干部群众意见,确保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高效有序推动和运转。

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2019年度全乡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预计总投资242万元。其中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240万元,群众自筹2万元。硬化组户路约4.5公里,受益455人。通过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条件。

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范文第3篇

我镇积极落实各项农村政策,从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入手,积极做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我镇主要抓好太山、耿坡、姚店、罗湾、刘坡等村的通村公路建设和黄集、薛刘、胡岗6个村的饮水工程建设。对陶家、毛岗、程营、温岗、长王、太山等村进行了详细的村庄规划,积极做好新型合作医疗政策宣传,目前已有90%以上的群众参加了合作医疗。成立沼气工作专班,积极做好沼气建设的宣传和引导,目前已申报毛岗、太山、耿寨、程营、胡岗等9个村共2000多户,发展沼气项目。向上争取项目,黄石路已修建完工、岗马路已投入修建,已落实陶家、耿寨万亩优质水稻基地,胡岗、温岗、王庄等村的5000亩高产棉基地建设,力争做大板快经济。

当前存在的问题:

1、群众主体意识不强,参与程度不高,新农村建设缺乏内驱力。

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基层干部群众是“既喜且忧”。基层干部喜的是新农村建设使“三农”工作有了新抓手,忧的是政府的配套建设资金可能难以落实;基层群众喜的是农民有了新盼头,政府会有新举措,农村会有新变化,忧的是公益事业自己是否“掏腰包”,农民负担是否会借机反弹;怕的是盲目铺摊子,搞面子工程,形成新的债务,还有少数群众则存在“急、怨、冷”的心态:一是“急”。期望值很高,恨不得马上建成新农村,过上小康生活;二是“怨”。有些群众看到电视上和周边村组发展建设比自己村好,埋怨本村组干部工作不力,带领群众致富门路少;三是“冷”。有的村基础条件较差,缺少致富门路,群众对新农村建设漠不关心,冷眼相看,认为这是政府和干部的事,想参与,但积极性不高。此外,等、靠、要现象普遍存在。在新农村建设中,一些干部缺乏主动和创新精神,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坐等上级的扶持,向上级要资金,要服务,主观能动性不强,主体作用渐弱,有些干部和群众表示有心无力,坐吃“财政饭”,所以新农村建设受到的外在驱动多,而缺乏群众的积极投入,内驱力不足。

2、有政策无资金,“拖慢”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然需要大量的投入,尤其是资金的投入,但从调查的情况分析,资金上的短缺将严重制约新农村建设。由于财力有限,部分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好政策很有可能因为拿不出配套建设资金而无法实施,进而影响整个新农村建设的进度。几年来我镇通村公路多修60公里,但没有计划,上级应拔付资金未到位。向村民征收公益事业经费非常困难。

3、认识上的制约,束缚新农村建设的力度。

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范文第4篇

一、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会计基础工作普遍薄弱

主要表现:一是原始凭证记录不全,白条入帐现象严重。一些行政村的票据中存在着大量无经办人、无证明人、无审批人的白条,有的根本没有几张正式单据,大量的公款和税款都从这些白条上流失。二是帐务处理不规范。一些行政村不按规定进行会计核算,会计科目使用混乱。三是会计档案保管不善。一些行政村不按规定保管会计档案资料,会计资料不进行移交,谁管的帐谁带回家,造成会计资料严重受损、丢失,甚至人地销毁。

2.费用支出混乱

农村财务违规违纪现象时有发生。一是巧立名目,多发工资,乱发奖金和实物,侵占集体资产。巧立名目发放所谓的山区建设奖、统筹提留奖;二是坐收坐支现象严重。村集体实现的收入应先足额送存乡镇经管站代管,开支使用时再按规定提取。有些村干部怕花钱不方便、受限制,以种种借口不按上级规定办,坐收坐支。此类情况占总村数的60%左右。三是借支挪用。有些村干部,该交的款项不交,打张条顶着,自己需要钱或亲朋好友需要钱也到村里随便借支挪用。

3.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力

票据不规范,审批不正常,是农村财务管理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有些发票无经手人和未写明用途、无审批人审批、白条便条人账等。此外,农村集体的工程项目建设透明度不高。有些工程项目无预算,无公开投标,无承包合同或承包合同保管不善,工程完工没有及时结账、及时公开。

4.收支无预算,债台高筑

有的村兴办公益事业不量力而行,民间借贷突出,不少村借贷量大,利息高,集体包袱越来越重,形成越穷越借,越借越穷的恶性循环,严重阻碍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还有一些村不及时清理集体财务,造成村集体财产账目混乱,使一些集体固定资产流失严重。

5.透明度不高

审计监督力度不够,帐务透明度不高。一些乡镇审计监督不够,没有形成规范的审计监督制约机制,有的乡镇对审计出的问题处理不坚决。有的行政村帐务不公开、不透明.群众不了解本村的财务状况,无法进行理财和监督。

二、农村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形成原因分析

1.领导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

乡村干部普遍存在重经济发展,轻财务管理的认识。担心严格的财务管理,等于束缚了自己,缺乏了自,不利于自身工作的开展,会影响自身在群众中的权威地位,这种认识上的误差,导致基层领导对村级财务管理掉以轻心,对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群众反映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到位。

2l村干部缺乏法规观念和责任意识

有些村干部不学法、不懂法,对于财会知识知之甚少,加之宣传教育跟不上,部分村级财会人员又不注重业务学习,当村级财务管理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各级各部门对财务管理的要求越来越规范时,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难以胜任新形势下的财会工作,使得会计监督管理职责得不到充分发挥,造成财务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不断出现。

3.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主体错位

农村集体资产的所有者是全体村民,其管理者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管好、用好集体资产,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职责。但是,目前部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已名存实亡,一些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没有正确地为村民服务,相反却,,使村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管理权和监督权不能充分发挥,造成集体资产被少数人侵占、挪用、浪费,集体资产大量流失,村民因集体资产问题到各级政府上访告状不断。

4.财会人员队伍不稳定,人员素质差

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范文第5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屯绿化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9006102

1 引言

村屯绿化工作不仅是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同时也是当前我国农村地区进行绿化的重点环节,对于进一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这项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对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将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基于此,城镇和乡村在建设的过程中就需要对村屯绿化工作进行全面分析,明确总体目标,为创建更优美的居住环境打下工作基础。笔者研究了村屯绿化工作,确定当前这项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希望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2 开展村屯绿化工作的重要性

为了更好的实现农村城镇化发展,尽可能缩短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距,在农村的发展过程中需要重视绿化工作,将农村的村屯绿化工作放在农村建设工作的重点环节。这也是当前农村城市化建设的一项重点内容[1]。在农村的建设过程中,村屯的绿化工作担负着建筑和自然、人类和自然的过渡和协调作用。农村小城镇的建设和绿化工作不可分割,绿化工作的有效开展也将对农村城镇建设工作的开展,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不仅保持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同时二者还相互影响,互相促进。

3 当前我国农村村屯绿化情况

笔者对柳州市的农村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确定柳州市农村在人口密度上比较小,土地的利用率不高,田园特征更为显著,但是绿化水平欠佳,没有系统性的规划和工作方案,造成树种林种的形式比较单一,保持常绿的树种的类别少,生态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其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点。

3.1 村屯周围绿化问题现状

经过笔者对柳州市的研究,发现柳州地区有90%以上的树木都是由桂花树组成,但是在林带的宽度分布上却存在明显不同[2]。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树木建设过程中,树种相对比较多样,逐渐出现了木棉、洋紫荆等树种,但是由于质量得不到保证,并且植株在种植的行距上还存在明显的不合理情况,导致病虫害十分严重,对树木的生长和发展都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在90年代初期,国家大力宣扬护村林的种植,虽然在这种前提下,我国很多桂花树、洋紫荆等树木的质量都得到了更新和质量的完善,但是在树种的选择上大多数还是由这几种传统树种组成,在树种的形式上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扩展,因此难以进行新的突破和发展,使得病虫害的发生始终处于潜在危机,对绿化工作的开展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3]。当前很多村屯中甚至还存在四周无林的状态。

3.2 村屯中街道绿化情况

现在很多村屯在街道的建设上都将桂花树作为主要树木,但是在对栽种过程中没有进行品种的筛选工作,所以树种经常出现杂乱种植的情况,一旦到了开花季节很容易出现花瓣乱飞的问题,这将对村屯的环境建设和道路整洁化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如果不及时清理散落的花瓣,也容易产生病虫害蔓延的情况。在这个过程中,曾经栽种的针叶街道林也很容易受到排水或是天气环境的影响,最终出现存活率的情况,对绿化工作有序进行将起到阻碍作用[4]。

3.3 村屯中企事业单位绿化问题

农业经济产业的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对农村企事业的发展产生起到推进作用。现在的企事业单位已经基本实现了绿化工作,但是绿化的形式比较单一,也没有达到统一的标准,因此在这项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仍旧保持着传统的工作模式,没有形成相应的环境保护意识,影响了绿化工作的整体效果。

4 对村屯进行绿化工作的基本原则

在对村屯绿化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需要将科学发展观作为基本的指导原则,并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要工作目标,从而更好对农村环境、人民居住条件和生活为重点环节,通过这种方式加强对村屯绿化工作的开展和有效进行,因此在对这项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需要将以下原则进行落实。

4.1 整体性原则

在对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将总体规划工作放在村屯绿化工作的重点中,通过内容上的丰富和完善,对其进行统筹和规划,加强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有效减少和避免重复建设的情况。在对村屯进行绿化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不仅需要将村屯的整体景观做到美化的程度,同时还需要建设其完善的生态环境和系统,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促进生态系统的建设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为更好的实现生态环境提升起到更大的帮助作用[5]。

4.2 多样性原则

在对村屯绿化工作进行开展的过程中,为了充分展现自然环境特点,还需要采用较为科学和合理的方式对空间结构进行调整,以便更好地提升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发展,减少物种单一或是结构不明的情况。村屯绿化还需要进一步结合地域文化特点,从而更好的设计出具备文化内涵的景观生态布局和方案。

4.3 适宜性原则

在对村屯绿化工作进行开展的过程中,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结合当地环境和土壤情况等,有效开展G化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还应该坚决遵守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土壤情况对树木进行种植,加强对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问题的研究,从而保证造林工作中的成活率得到更大提升。

5 村屯绿化工作的发展策略

5.1 提升人民群众对这项工作的认知

首先,应该加强对村屯绿化工作的宣传工作,向广大人民群众宣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人们了解国土绿化工作的意义,引导农民认识绿化工作,充分掌握对环境的绿化也是对自己家园的爱护,是中国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农村居民对自家院前院后的环境进行绿化,其次,还应该对农村周边环境进行绿化,这样才能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中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做好铺垫。

5.2 正确处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的关系

应该将村屯绿化工作放在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前提上进行,对其经济效益进行全面分析。如果一项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没有相应的经济效益作为最终保障,那么其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就难以得到保证。因此在这种前提下,要想将这项工作得到有效开展,在对树种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就应该选择一些生长速度快,产品种类丰富的树种或是经济类型的树种。种植树种过程中还应该保证将速生丰产林和经济林按照比例进行种植,这样将有效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对于强化经济效益也将有着重要帮助。

5.3 应用科学技术,提升村屯绿化工作的质量和标准

在对绿化工作进行开展的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应用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对科学技术的应用,对整个工作质量和标准的提升也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就需要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从而保证掌握科学技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

6 结语

通过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村屯绿化工作研究,确定了当前我国在进行绿化工作开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没能得到有效解决,制约了这项工作的开展和提升。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也对问题进行了相应阐述。确定在近年来的农村工作开展过程中,村屯的绿化工作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因此这项工作作为当前我国农村建设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项组成环节,而如何对村屯绿化工作开展建设,是当前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的问题。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能在更大程度上推动我国农村绿化工作的开展,全面提升我国整体绿化水平,为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彼波.百色市新农村建设中的村屯绿化规划设计探究[J].农业与技术,2016,36(3):134~135,162.

[2]毕海英.浅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村屯绿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29(21):214.

[3]潘剑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的村屯绿化浅谈[J].南方农业,2016,10(15):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