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影像技术ct出科小结

影像技术ct出科小结

影像技术ct出科小结

影像技术ct出科小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 CT;低剂量扫描;肿瘤诊断;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 R735.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29-0079-03

目前,螺旋CT影像技术在各个医疗机构已经普遍应用,并且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各种CT设备不断更新,已经发展到具有320层的多层螺旋CT(MDCT),同时,双源多层螺旋CT也已经成功地应用于临床。螺旋CT技术的发展和更新使得依托CT技术的成像技术也得到很好的发展,这些成像设备更具有专业性,如肿瘤灌溉成像和心脏冠脉成像等。但在临床应用时,螺旋CT影像技术又被普遍认为是有较高辐射剂量的成像技术,CT是医源性辐射品中的最大人工辐射源。与X线摄片相比,每次CT检查辐射量是X线摄片的10~100倍。针对CT检查的高辐射性问题,1990年开始提出了CT低剂量扫描概念,该种低剂量扫描方式没有改变CT的扫描参数,而是通过降低管电流等技术来实现的。近年来,CT低剂量扫描已成为临床应用研究的热点,本文就CT低剂量扫描检查的经验,分析CT低剂量扫描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总结CT低剂量扫描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现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11年8月~2013年4月间在我院影像科行胸部CT检查的242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是肺癌高危人群,且均是使用螺旋CT低剂量扫描检查诊断。其中男178例,女64例,年龄45~79岁,平均(55.4±9.7)岁。长期吸烟患者169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痰中带血、发热、胸痛、胸闷等。

1.2 诊断方法

所有患者在CT扫描前需要进行呼吸训练,患者按照要求在吸气后屏住呼吸一次并完成一次扫描。在进行CT低剂量扫描时,采用西门子Somatom Sensation 16 CT扫描仪低剂量Lungcare扫描程序。设置扫描仪的参数如下:电压120 kV、扫描电流25 mA,准直器宽度16 mm×0.75 mm,CT扫描时间0.5 s/r,重建层厚度2.5 mm,层间隔2.5 mm。一次CT低剂量扫描的时间在9~12 s之间,扫描结果以三维信息的形式呈现出来,扫描结果需要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观察图像并记录结果。

1.3 观察内容

1.3.1 结节的观察判定 观察患者CT低剂量扫描的图像,患者肺内有结节的为阳性,无结节的为阴性。对于有结节的患者,依据结节的钙化是否为良性划分结节的性质,良性钙化主要通过结节的完全钙化、板层样钙化、中心钙化和爆米花样钙化判定。确实结节是否为良性钙化后可以将结节分为钙化结节和非钙化结节。钙化结节又可以划分成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和非实性结节,三者的划分主要依据肿瘤病灶所在被掩盖的程度及病兆的形态区别。CT扫描获取图像后,详细记录结节以及肿块边缘的形态、分叶、毛刺、结节与血管之间的关系等。

1.3.2 支气管病变观察 在CT低剂量扫描图像中,在观察患者肺内是否有结节时,同时需要观察患者支气管内壁是否有结节、支气管腔是否狭窄、支气管壁是否增厚等病变情况。在扫描图像中遇到可疑病变时,需要采用动态随访的方法进行间隔复查,甚至可颖采用手术或者支气管镜活检的方法进行确认,指导患者疾病的诊断和确认。

2 结果

2.1 肺结节

肺结节Ⅱ期影像表现为肺门淋巴结肿大,伴肺浸润。肺部病变广泛对称地分布于两侧,呈1~3 mm的结节状、点状或絮状阴影。经过CT低剂量扫描,242例患者中,61例患者的CT影像检查出结节,单发性结节12例,多发性结节49例。结节位置在左肺上叶前段22例,下叶外基底段11例,尖后段3例,后基底段18例;右肺上叶前段4例,下叶背段4例,尖后段7例,外基底段3例。非钙化结节有13例,钙化结节有48例。见表1及封三图3、4。

2.2 支气管病变

支气管病变包括支气管狭窄,影像学表现为两肺纹理稀疏紊乱,两肺散在小点状,索条样密度增高影。支气管结节影像表现为支气管有小结节影及支气管壁增厚。在所有患者的CT低剂量扫描中,支气管均能够清晰地观察到。242例患者中,16例支气管病变患者,其中支气管结节4例,支气管管腔狭窄5例,支气管管壁增厚7例。见封三图5、6。另外,在扫描图像中,还检查出38个纵隔淋巴结,直径超过1 cm的有6个。

3 讨论

3.1 螺旋CT

CT是一种断层扫描成像技术,主要应用于医学影像检查、工业监测和安保检测等。在医学上,CT能够依据人体内的不同组织对X线的吸收不同而发现体内的病变,对疾病诊断的价值较高。螺旋CT是突破了传统CT的缺点之后改进的一种成像技术。传统的CT技术在扫描过程中都需要经历启动、加速、匀速、取样、减速和停止这六个步骤,不能进行连续扫描,操作起来比较麻烦。相对于传统CT,螺旋CT克服了以上的困难,可以进行连续的扫描。螺旋CT能够实现分段显示技术、三维重建图像、实时成像技术和心脏功能评估等,这些都是传统CT无法完成的。

单层螺旋CT出现后,相继出现了双层螺旋CT和多层螺旋CT,相对于单层螺旋CT,多层螺旋CT提高了扫描检查的速度和成像质量,同时还增加了很多新功能[1]。医学影像检查使用螺旋CT具有以下优点:①使用螺旋CT检查患者的整个器官或者病灶,不会产生遗漏现象;②随着螺旋CT分层的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扫描检查速度也会随着提高,减少了造影时产生的运动伪影,提高了造影剂的利用率;③CT造影成像可以重建;④使用容积扫描,提高了造影成像的质量。

3.2 降低CT辐射剂量的方法

螺旋CT的使用对疾病的诊断具有很好的指导性意义,临床上使用也较广泛。但是,螺旋CT的经常使用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X线是螺旋CT的放射源,X线对CT工作者和患者都会造成辐射伤害,大量的辐射能够引起人体组织内细胞凋亡或癌变,甚至能够影响到人的遗传性。因此,如何在保证CT造影成像质量的前提下,降低螺旋CT的辐射源对CT工作者和患者的伤害是临床影像研究的热点。这就需要在了解螺旋CT成像特点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选择成像方式和扫描参数,并做好CT工作者和患者的防辐射护理工作。依据临床经验,总结降低CT辐射剂量的常用方法如下[2]:(1)降低螺旋CT的管电压。相关研究表明,将CT的管电压从120kV降到100kV,螺旋CT的辐射剂量会降低45%以上,降低螺旋CT的管电压会降低X线的穿透力,人体组织对X线的吸收力会增加,但是会对图像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2)增大螺旋CT的螺距,可以降低CT的扫描时间,与此同时,X线照射的时间会缩短,辐射剂量也会降低,而且还不会降低CT的成像质量。(3)设置螺旋CT其他参数不变,只改变管电流的话,管电流降低时,辐射剂量也会降低,两者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动态调整CT管电流技术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多层螺旋CT中,使用时,系统以及患者的体形和病变部位不同而动态地调整管电流,在保证成像质量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CT的辐射剂量。(4)另外,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技术应用于CT低剂量扫描具有重要的意义,其能显著性地提高CT成像质量,并降低CT的辐射剂量。

3.3 CT低剂量扫描在胸部肿瘤诊断的应用

临床上,CT低剂量扫描主要应用于早期肺癌、乳腺癌等的筛查和相关分析。对于使用CT低剂量扫描检查早期肺癌和肺癌高危人群的筛查,近年来,国外已经进行了相关性的研究,其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X线检查肺癌相比,使用CT低剂量扫描高于传统X线的8倍以上,尤其是对于早期肺癌和肺组织中非钙化的结节筛查。朱晓华等[3]使用CT低剂量扫描对早期肺癌进行筛查,并研究了降低辐射剂量的最佳扫描条件。他们认为,将螺旋CT的管电流设为50 mAs时,患者肺部组织中直径小于5 mm的结节都能够被清晰可靠地发现;同时,将螺旋CT管电流设置为30 mAs时,扫描结果既能满足临床需求,又能够有效地降低CT工作者和患者的被辐射量。与朱晓华等研究不同,李树平等[4]采用动态改变管电流的方式对最早期肺癌患者进行筛查,研究表明,在螺旋CT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先设置较低的管电流对患者的全肺进行扫描,找出可疑病灶,针对可疑病灶,再在较大管电流下进行扫描,不仅能够获取更多的影像信息,同样能够有效地降低辐射剂量,还能提高患者病变的检出率。另外,闫秀云[5]、翟淼等[6]、黄明刚等[7]也使用CT低剂量扫描对早期肺癌进行了诊断和筛查,均证明CT低剂量扫描对于早期肺癌和肺癌高危人群的筛查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乳腺癌的诊断是CT低剂量扫描用于胸部肿瘤诊断的另一大方面,主要应用于致密型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筛查,与早期肺癌的诊断和筛查不同的是,诊断和筛查致密型乳腺癌常使用CT低剂量灌注成像,不仅能够有效地诊断乳腺癌,还能够研究乳腺癌的血供变化特点,对于乳腺癌的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陈雁卉等[1]使用CT低剂量扫描诊断乳腺癌并对最优参数进行了优化。

CT低剂量扫描除了应用于胸部肺癌和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外,对于心脏的临床检查应用也比较普遍,对于心脏和冠状动脉的成像,使用螺旋CT时应该严格控制辐射剂量,降低辐射对患者的影响。

3.4 CT低剂量扫描在腹部肿瘤诊断的应用

CT低剂量扫描可以应用于患者腹部肿瘤的诊断和筛查,但是,由于腹部内各个器官之间的密度差较小,没有形成很好的天然对比,这就提高了腹部肿瘤诊断的难度。同样的,在低密度差的前提下,如何更好地检查出腹部内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之间的微小误差对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傅强和刘婷等[8]利用螺旋CT管电压对辐射剂量的影响作用,使用调节CT管电压和管电流的双重方式,对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应用于腹部肿瘤检测进行探讨。近年来,双源CT低剂量扫描在上腹部增强检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9],国内外开始将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技术(ASIR)应用于低剂量CT扫描,并将低剂量CT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用于腹部肿瘤的诊断,与传统的螺旋CT相比,该种扫描技术很大地提高了腹部肿瘤的诊断率,并降低了CT的辐射剂量[10]。低剂量CT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对结肠癌的术前诊断较为准确[11],对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指导性意义,在结直肠癌患者双源CT扫描和T分期评估中,用个体化剂量调节方案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双源CT低剂量扫描可在不影响T分期评估准确率的情况下显著降低患者辐射剂量[12]。在国内,胡玉明等[13]、马周鹏等[14]分别使用16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膀胱癌和大肠癌进行诊断,均具有良好的诊断率。

此外,低剂量CT扫描对于腹部其他疾病的诊断也具有很高的诊断率,尤其是急性阑尾炎、泌尿系结石和肠梗塞等急腹症的诊断。对于急腹症的诊断,低剂量CT扫描配合多平面重组技术,不仅能够显著地提高诊断率,还能有效地降低辐射量。

综上所述,螺旋CT已经普遍应用于临床检验,对于人体疾病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临床工作经验,使用低剂量CT扫描对早期肺癌的诊断和筛查也验证了螺旋CT诊断的高效性。另外,低剂量螺旋CT对于其他器官的肿瘤诊断率也较高,常用于早期肺癌、早期乳腺癌等胸部肿瘤以及结肠癌、膀胱癌、大肠癌等腹部肿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但是,螺旋CT的辐射问题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多层螺旋CT虽然使用较广泛,但是技术尚未成熟,如何在保证扫描成像质量的基础上降低辐射剂量,需要多学科的合作进行分析、研究和解决。

[参考文献]

[1] 陈雁卉,李杰,王峰,等. 低剂量薄层动态增强多排螺旋CT诊断乳腺癌的分析[J]. 肿瘤研究与临床,2011,23(5):324-327.

[2] 闵祥强,武爱勤,孟祥福,等. 减少CT扫描辐射剂量的方法探讨[J].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4,2(4):298-300.

[3] 朱晓华,李士骏,薛永明,等. 胸部CT低剂量扫描的图像质量与吸收剂量关系分析[J].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3,10(37):945-950.

[4] 李树平,王敏杰,史丽静,等. 肺部肿瘤首过期CT灌注成像及其临床应用价值研究[J]. 临床放射学杂志,2008,27(9):1215-1219.

[5] 闫秀云. 低剂量螺旋CT扫描诊断早期肺癌的价值[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2):2815-2816.

[6] 翟淼,于朝阳,张本超,等. 早期肺癌动态进展的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诊断研究[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1,22(7):495-497.

[7] 黄明刚,王青,齐敏,等. 低剂量螺旋CT筛查肺癌的诊断效能及价值[J]. 实用放射学杂志,2008,24(8):1030-1034.

[8] 傅强,刘婷,张琳,等. 低剂量扫描方案在CT定位像中的应用[J].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9,43(8):862-866.

[9] 袁元,李真林,杨行,等. 双源CT低剂量扫描在上腹部增强检查中的应用[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2,5(19): 556-561.

[10] 杜广芬,李海亮,韩中山,等.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的临床应用现状[J]. 中国辐射卫生,2012,21(2):246-247.

[11] 梁妍,陈志仁,毛海英,等. 低剂量16层螺旋CT结肠成像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62-65.

[12] 杨子峰,王锡明,唐军,等. 结直肠癌T分期评估中双源CT个体化低剂量扫描可行性测试探讨[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12(6):941-945.

[13] 胡玉明,罗越凡. 16层螺旋CT低剂量仿真内镜对膀胱癌的临床诊断价值[J]. 中国社区医师,2012,14(16):248-249.

影像技术ct出科小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CT成像技术 螺旋 多排螺旋

中图分类号:R4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8-004-01

一、CT成像技术概况

20世纪70年代医学成像技术进人了飞速发展的时期。各种新技术相继被应用到医学成像系统中,这些不同的成像方式所提供的人体结构或生理参数的图像为提高临床诊断与治疗的有效性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发展起来的CT成像技术,曾给医学影像学带来一场深刻的革命而医学成像设备已成为现代化医院的一个重要的标志。CT(computed tomography)成像技术包括:数据采集技术、图像重建技术、重建图像后处理技术;其主要特点是利用X射线管绕人体的某一个层面扫描,探测器测得该层面各个点吸收X射线的数据,利用计算机的高速运算和图像重建原理,获得该层面的图像,利用CT值可以测量人体组织密度。经过不断地改进、完善、更新和发展,CT成像技术现已经成为临床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随着科学技术进步,CT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

CT成像技术的发展主要从非螺旋CT向螺旋CT发展,单层CT向多层CT发展,单源螺旋CT向双源螺旋CT发展。此外,CT的发展还包括探测器,球管、扫描方式、采样重建系统、反投影重建算法的不断改进及发展。计算机的性能提升及快速发展也给CT的图像后处理技术带来突飞猛进的发展,为临床诊断带来立体诊断模式,使得CT的临床应用有了进一步的突破,把医学影像学的推向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CT成像技术原理

CT是用X线束对人体的某一部分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线,所测得的信号经过模数转换(ADC),转变为数字信息后由计算机进行处理,从而得到该层面的各个单位容积的X线吸收值即CT值,并排列成数字矩阵。这些数据信息可存储于磁光盘或磁带机中,经过数模转换(DAC)后再形成模拟信号,经过计算机的一定变换处理后输出至显示设备上显示出图像,因此又称为横断面图像。CT的特点是操作简便,对病人来说无痛苦,其密度分辩率高,可直接显示X线平片无法显示的器官和病变,它在发现病变、确定病变的位置、大小、数目方面非常敏感而可靠,而在病理性质的诊断上存在一定的限制。

CT与传统X光摄影不同,在CT中使用的X光探测系统比摄影胶片敏感,一般使用气体或晶体探测器,并利用计算机处理探测器所得到的资料。在这两种检查系统中都使用大致相同的方法产生X光。CT的特点在于它能区别差异极小的X光吸收值。与传统X光摄影比较,CT能区分的密度范围多达2000级以上,而传统X光片大约只能区分20级密度。这种密度分辨率,不仅能区分脂肪与其它软组织,也能分辨软组织的密度等级,例如能区分脑脊液(CSF)和脑组织及区分肿瘤与其周围的正常组织。这种革命性技术显著地改变了许多疾病尤其是颅内病变的诊断方式。在每次曝光中所得到的资料由计算机重建形成影像。计算机会计算每个像素(Pixel)中的X光衰减(吸收)值(Attenuation Value)。

三、CT成像技术的发展

1、螺旋CT

螺旋CT扫描主要具有以下优点:(1)螺旋CT连续扫描的能力,使得整个器官或一个部位可以在一次屏气中完成扫描,从而避免漏扫或重扫。(2)由于没有层与层面之间的停顿,使得一次扫描检查的时间明显缩短,有益于危重病人和不配合病人的检查。(3)对于肺脏、肝脏等受呼吸影响的脏器,由于在屏气情况下一次完成扫描,可以避免小病灶的遗漏。(4)病人运动形成的伪影,由于扫描速度的提高而得以减少或避免。(5)可进行任意回顾性重建,没有层面间隔大小和重建次数的限制。(6)单位时间内扫描速度的提高,使CT增强扫描时对比剂的利用率提高和增强效果改善。(7)由于螺旋CT扫描得到的是容积扫描数据,因此使得多平面和三维重建图像的质量有了明显改善。

2、多排螺旋CT

多排螺旋CT和单螺旋CT的主要区别是探测器的结构不同。如前所述,单层螺旋CT的层厚由准直器决定,而多层螺旋CT的层厚由探测器的宽度及其组合而决定。在非螺旋CT扫描中,X射线束完全是一个垂直的平面,图像的重建过程可以直接采用投影的数据,不需要做任何的修正;多层螺旋CT(尤其是4排以上者)由于探测器排数的增宽,使得X射线呈锥形束,在扫描过程中,X线球管在X、Y平面上运行,而病人是在Z轴方向上移动,两者的同时运动所采集到的数据实际上是一个螺旋状的扫描数据段,对于横断面图像重建来说,不能直接采用某一个断面的投影数据,必须先采集重建层面邻近数据的内插,然后才能按照非螺旋CT扫描图像重建的方法重建出横断面图像。多排螺旋CT具有以下优点。

(1)提高扫描速度。多层螺旋CT扫描架旋转一周可以扫描多层,旋转速度比单层螺旋CT快1倍,同时螺距为单层螺旋CT的4~8倍,相同的扫描时间内可获得范围更长或范围相同但层面更薄的容积数据,有助于重建出高质量的横断图像和三维图像。另外,扫描时获取的具有高的纵向分辨率的容积数据,有助于减少部分容积效应,从而提高了图像的质量。

(2)提高图像的空间分辨率。由于多层螺旋CT的扫描速度提高,在相同的扫描时间内可获得范围更长或范围相同但层面更薄的容积数据,有助于重建出高质量的横断图像和三维图像。

(3)CT透视的定位更准确。单层螺旋CT使用CT透视功能仅能获得一层的透视图像,在做CT引导下的穿剌活检时仅可以实时显示针尖的位置,而多层螺旋CT可以同时进行多层透视,应用实时重建功能可以同时显示3个层面的3幅透视图像,CT引导穿剌活检时,不仅可准确定位穿刺针尖的位置,还可以显示进针的方向。这说明应用多层螺旋CT可提高CT透视的纵向分辨率,使CT透视引导穿刺的定位更准确。

影像技术ct出科小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多排螺旋CT;骨折;诊断;临床治疗

骨折是临床最常见的意外损伤,骨折患者年龄分布广,骨折后痛疼感强,能否在首次就诊中就对患者的骨折情况做出准确、全面的诊断,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结果,甚至会成为医患纠纷的导火索。当前医院对骨折诊断的方式主要是:X线诊断和CT诊断,以CT诊断的效果为好,对于隐匿性骨折、复杂解剖部位的骨折及骨折情况较复杂、需医学鉴定的骨折等情况一般采用CT诊断结果来定诊[1]。本文以近年我院诊治的骨折患者的影像诊断及临床诊治资料为依据,说明多排螺旋CT在骨折诊治中的优势和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38例骨折患者,其中男性92例,女性46例,男女比例为2:1;年龄9~73岁。就诊间隔1h~1.5个月。骨折成因以跌伤、打伤、高处坠落、车祸、撞击及碾压为主。骨折部位:上肢骨折37例,下肢骨折32例,鼻骨骨折9例,肋骨及胸骨骨折30例,胸、腰椎骨折12例,盆骨骨折18例。

1.2方法 对全部患者先进行X线检查,后进行16排螺旋CT检查,之后对比这两种检查方式的差异性。X线检查:根据不同部位摄取相应常规,运用适当摄影条件,然后在柯达CR成像系统中进行阅片诊断。多排CT检查:使用沈阳研制与生产的东软16排螺旋CT机,对骨折或可疑骨折部位行薄层厚及薄建像间隔(1~3mm)螺旋扫描,根据诊断需要可行更薄层厚及建像间隔重建(最小层厚0.75mm、建像间隔0.375mm)行骨窗或/和软组织窗成像;在2D、MPR(CPR)及VR图像中进行诊断。

1.3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对比数据采用标准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计算,采用χ2检验计量数据,以P

2 结果

两种骨折诊断方式的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见表1。

根据数据结果可知,138例患者中X线检查结果准确率为(确诊102例)73.9%,16排螺旋CT检查确诊率为100%。其中X线下102例/133处骨折、15例/17处可疑骨折、21例未见明显骨折患者经16排CT检查分别可见102例/143处、15例/22处、21例/30处确定骨折。对比两种检查结果的漏诊率,16排CT明显优于X线,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

3 讨论

3.1 X线优点及不足 X线是常规首选骨折检查方法,装备普及率高,具有操作简便、费用低、辐射量小、技术难度低等特点,在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医院对骨折治疗精度的提升X线已经出现明显的局限性和不足[2]。X线图像是二维重叠影像,对移位明显的骨折情况具有捕捉能力,但对于骨质连续性中断、骨折位移小、骨折情况较复杂、复杂解剖部位的骨折等情况下的骨关节结构及其邻近组织关系的显示能力明显不足,图像细节模糊,很容易造成漏诊、误诊,甚至延误治疗进度。

3.2东软16排螺旋CT特点 东软16排螺旋CT机是我国自主研发和制造的CT成像机,现以普遍应用于各大中小医院中,并取得良好的临床实用效果。东软16排螺旋CT采用了最新设计的宽体检测器,使信噪比和扫描时间更加优化;应用了专利飞焦点技术,保证了在断层和螺旋扫描中获得更高的空间分辨率,产生细节更加详尽的图像;该产品还采用了平衡式机械系统设计以及专业的驱动伺服系统确保系统实现平稳、高速度扫描。具有扫描速度快;图像厚度薄、基本实现了各向同性扫描;实时成像、多种重建(MPR、CPR、VR、SSD、MinIP、AIP、MIP)等特点。能够提供高清晰度、多方位、多角度细致的二维和三维骨折影像[3]。3.3 16排螺旋 CT的优势 16排螺旋CT诊断是现下应用范围较广、使用效果较好的一种医学影像检查方式,它同时做到短时间、薄层厚、长范围扫描,使各向同性扫描真正用于实践,在各向同性扫描的基础上运用二维重建和三维重建成像,其成像效果具有清晰度高、视角广、角度多、细节捕捉能力强等特点,使骨与关节结构和骨折显示更清楚直观,从而提高骨折诊断的准确率;并有利于骨折治疗方案及手术方案的选择。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包括MPR(多平面重组)、CPR(曲面重建)、VR(容积重现)、MIP(最大密度投影)成像技术。MPR技术能够从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斜面等任意平面呈现出任意骨切面图像,尤其对水平骨折有较强的成像能力[4]。CPR技术能够有效呈现弧形骨折图像,尤其对肋骨骨折等显示清晰、细节呈像佳,是临床对肋骨骨折诊断的金标准。VR技术能呈现色彩逼真、分辨率高、可任意旋转角度的图像,可以清楚、多角度地观察骨及关节三维立体解剖关系;对骨折手术方案的制订、预测手术的可能性及评价手术结果有很高价值[5]。MIP技术能够实现任意角度切割图像、全位旋转,观察角度佳,可有效降低重叠影像所带来的干扰,呈现立体的骨态空间关系。

3.4 16排螺旋CT薄层扫描及其图像后处理技术在显示骨皮质皱折和连续性中断、骨折移位小、骨折情况较复杂、复杂解剖部位骨折中的应用举例。见图1~图7。

图 1 图 2

图1、2为同一患者胸骨骨折的MPR矢状位及横断位图像;而CR图像上不能显示胸骨骨折。

图 3 图 4 图 5

图3、4、5为同一患者多根肋骨骨折及胸椎左侧横突骨折的MPR横断斜面、冠状斜面及横断面图像;而CR图像上不能显示上述骨折。

图 6 图 7

图6、7同一患者的CR图像及CT薄层扫描VR图像,VR图像能清晰显示肱骨外髁骨折并肱骨小头骨骺分离,而CR图像显示不明显。

通过上述数据比较及对X线CR图像不足与16排螺旋CT图像优点的分析和16排螺旋CT薄层扫描及其图像后处理技术显示骨折应用实例知,16排螺旋CT检查可明显提升骨折诊断的准确率,为医生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和清晰、细致、多方位的骨折图像,有利于骨折的诊断及治疗。

参考文献:

[1]张新潮,强金伟,张飚.螺旋CT和三维重建技术在鼻骨骨折中的应用[J].中华骨科杂志,2010,20(08):473-475.

[2]囤荣耀,相爱华.16层螺旋CT及3D重建诊断不规则骨骨折50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6(07):3405-3406.

[3]杨毅,张伟,康鹏.肋骨骨折的CT扫描方法及检出率与肋骨平片的对照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2,03(15):171-172.

影像技术ct出科小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胆管造影术;胰胆管梗阻;多排螺旋CT胰胆管三维成像;MR胆胰管水成像

胰胆管梗阻疾病是消化科常见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梗阻性黄疸表征,多是由于该部位的结石或者肿瘤病症所致[1]。患者多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改变相应的病症情况,因此需要结合影像学技术对患者的胆管系统有明确显示,了解其解剖结构的同时对官腔内外情况有详细的了解,同时对术式以及手术后转归情况有很重要的影响[2]。本研究对一段时间内在我院诊治的胰胆管梗阻性疾病患者进行多排螺旋CT胰胆管三维成像和MR胆胰管水成像诊断效果进行分析对比,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对此做相关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诊治疗的胰胆管梗阻性疾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年龄在40~80岁,平均年龄为60.6岁,其中28例患者为肿瘤类疾病,其中15例患者为胰腺癌、13例患者为胆管癌,22例患者为非肿瘤类病变,其中18例患者为胆管结石,另外4例患者为胆管胖淋巴结压迫所致梗阻。

1.2方法 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多排螺旋CT胰胆管三维成像和MR胆胰管水成像检查,患者进行腹部增强CT扫描采用GE公司Brightspeed 16层螺旋CT对动脉期、门静脉期以及平扫期三期扫 描[3],患者在检查前需要空腹6 h,在扫描前半小时口服对比剂后对十二指肠和邻近空肠进行扫描,对怀疑有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可不服用对比剂,在扫描过程中要采用仰卧,同时进行均匀屏气。采用35%碘海醇100 ml作为血管对比剂,控制速率3.0~3.8 ml/s进行肘前静脉推注。完成扫描后重建门脉期数据,层厚0.625 mm,采用多平面重建、容积在现、曲面重建及最大密度投影等方法进行数据重建,然后对所得图像进行分析进行诊断[4]。MR胆胰管水成像检查,使用美国GE公司OPTIMA MR360型1.5T超导型MR成像设备。患者在检查前空腹6~8 h,结合8通道相控阵线圈进行扫描,应用腹部相控阵表面线圈,常规行轴位和冠状位T2WI(TR/TE:7826/91,层厚8 mm,矩阵320×224,FOV=38x38),MRCP采用FR-FSE序列扫描(TR/TE:6667/889,层厚7.5 mm,矩阵256×192,FOV=36×36),沿胆管长轴取斜冠位,每次屏气,然后对患者进行膈顶至肝下缘部位的轴位扫描得到相应的扫描图像[5]。同时对患者进行肝内外胆管、胆囊以及胰腺部位进行多平面重建,病灶部位则进行曲面重建。对得到的扫描图像进行观察和数据采集分析,由两名资深影像诊断医师进行图像分析,并且对病变部位和性质进行确定。梗阻根据其部位分为四段,分别为肝门段、胰头上段、胰头段、十二指肠段,结合患者的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分析对应的诊断准确性。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值表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一次成功完成CT和MR检查,结合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分析显示多排螺旋CT胰胆管三维成像的诊断准确率为96.0%(48/50),2例胆囊颈管病变患者漏诊,MR胆胰管成像的诊断准确率为90.0%(45/50),5例十二指肠段病变患者误诊为胆总管胰头段病变,其诊断准确性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定位诊断中其符合率分别为86.0%(43/50)、80.0%(40/50),其诊断定位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3 讨论

在胰胆管疾病的临床诊断中采用高质量的内镜进行逆行胰胆管造影是诊断的金标准[6],但是由于检查方式有创,目前临床常规检查采用CT或者核磁共振,但是在胆管系统管状结构的轴位显示不是很清晰全面[7]。核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技术,无需造影剂,无插管痛苦,无X线辐射可直接成像,能够立体展现梗阻病变的敏感性,其临床接受度较高;但是其也有一定局限性,如呼吸运动影响图像质量,三维重建图像可掩盖小的病变,大量腹水的患者效果不佳等。近年来,多排螺旋CT胰胆管三维成像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其图像层次越来越清晰,同时分辨度有所提高,重建所得图像的清晰度也有很大的提升。MR胆胰管水成像对管壁及其周围组织的显影检查,部分患者容易出现误诊,尤其较为容易误诊为外压性狭窄,MR胆胰管水成像的影像信息较为丰富,其在管壁轮廓以及腔内结构方面有较好的显示,有助于临床医师对病灶部位的信息采集。而多排螺旋CT胰胆管三维成像的影像信息层次更为丰富,解剖结构清晰,其密度分辨力较高,对管内外病变有较好的区分,其图像更为容易读懂,因此两种影像技术联合应用互补有无,联合诊断能更进一步提升诊断准确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多排螺旋CT胰胆管三维成像的诊断准确率为96.0%(48/50),2例胆囊颈管小病变患者漏诊,MR胆胰管水成像的诊断准确率为90.0%(45/50),5例十二指肠段病变患者误诊为胆总管胰头段病变,其诊断准确性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定位诊断中其符合率分别为86.0%、80.0%,其诊断定位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因此,在胰胆管梗阻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多排螺旋CT胰胆管三维成像和MR胆胰管水成像均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而采用多排螺旋CT胰胆管三维成像有更好的临床应用性,是MRCP检查的一种有效补充。所以,2种方法结合使用,不仅有助于提高定性准确度,而且能提供临床更充分的参考信息。

参考文献:

[1]郭万亮.胆总管胚胎发育、胰胆管合流异常合并胆管扩张影像改变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2.

[2]符惠宏,李F,黄勇.MRCP与CT技术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3(04):631-632.

[3]华凤伟.64排螺旋CT多模式重建及VR融合技术在肝门部胆系手术术前评估中的应用[D].大连医科大学,2012.

[4]王灵杰,张瑞平,姜增誉,等.胆道梗阻性疾病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应用现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1,09(03):73-76.

[5]王克扬,董馨,贺文.多排螺旋CT胰胆管三维成像与MR胆胰管成像对胰胆管梗阻性疾病诊断的对照观察[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26(03):521-524.

影像技术ct出科小结范文第5篇

通讯作者:周存凉

【摘要】 目的 探讨周围型肺癌CT的图像特征,以提高周围型肺癌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随机选择2004年1月~2010年12月周围型肺癌82例作为研究对象,常规肺CT扫描,层厚10 mm,层距10 mm;病灶或可疑层面加做薄层2~5 mm CT扫描;15例增强检查。结果 左肺45例,右肺37例。肺内肿块呈圆型、类圆形肿块或不规则形结节,大小为0.43 cm×0.45 cm×0.54 cm~11.53 cm×13.32 cm×15.5 cm,CT值26~79 HU,平均54.6 HU。肿块直径大于3 cm者58例,直径小于3 cm者24例,CT征象分叶征65例;毛刺征42例、空泡征4例、细支气管充气征2例、磨玻璃征2例、钙化10例、血管聚集征8例。结论 通过周围型肺癌的CT基本征象可以反映周围型肺癌改变,是周围型肺癌CT诊断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周围型肺癌; CT; 影像学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周围型肺癌的检出率也越来越高,肺恶性肿瘤早期切除的5年存活率达70%,晚期切除5年存活率仅为10%,所以周围型肺癌的早期诊断及鉴别对临床有重要意义[1]。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性肺癌患者的CT资料,探讨周围型肺癌CT的图像特征,以提高周围型肺癌诊断的准确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04年1月~2010年12月经手术、支气管镜检及痰或胸水细胞学检查证实的周围型肺癌82例作为研究对象,男49例,女33例,年龄35~82岁,平均(56.54±12.52)岁。病理类型:鳞癌32例,腺癌4l例,鳞腺癌4例,肺泡细胞癌3例,低分化癌2例。76例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痰中带血或咯血、气短、呼吸困难、消瘦、乏力等。6例患者因健康体检偶然发现。

1.2 方法 采用仰卧位,常规肺CT扫描,层厚10 mm,层距10 mm;病灶或可疑层面加做薄层2~5 mm CT扫描;15例增强检查,造影剂为优维显370 100 ml,高压注射器团注,注射速率3.5 ml/s,动脉期扫描。由2位高年资放射诊断医师进行阅片,确定有无结节以及结节的特点。

2 结果

2.1 发生部位 左肺45例(上叶28例、下叶17例);右肺37例(上叶19例、中叶13例、下叶5例)。

2.2 CT征象 CT表现为肺内肿块或结节,形状呈圆型、类圆形肿块或不规则形结节,肿块大小为0.43 cm×0.45 cm×0.54 cm~11.53 cm×13.32 cm×15.5 cm之间,CT值26~79 HU,平均54.6 HU。其中肿块直径大于3 cm者58例,密度均匀者50例,8例瘤体内可见坏死、液化及空洞形成,瘤体内见钙化者8例,边缘呈分叶征50例,毛刺征34例,血管聚集征6例,胸膜凹陷征10例。肿块直径小于3 cm者24例,空泡征4例,小结节征6例,片状征6例,细支气管充气征2例,钙化征2例;边缘可见分叶征l5例、毛刺征8例、血管聚集征2例、胸膜凹陷征8例。

3 讨论

周围型肺癌是指发生于肺段或肺段以下各级支气管的肺癌,由于管壁结构薄弱,很容易侵入肺内或通过局部淋巴结播散到肺小叶内生长,形成肿块或结节[2],X线胸片和断层检查诊断肺癌,因受纵隔、横隔或脊柱重叠的影响,对肺尖部及心后区、奇静脉食管窝、脊柱旁、气管内、肺门旁、纵隔内、胸膜缘和胸水所掩盖等隐蔽部位的较小病灶,一般难以发现。CT扫描显示胸部薄层横断面图像,无解剖结构相互重叠之影响,所以断面中的组织结构和隐蔽部位病灶均可清楚显示,同时CT密度分辨率高,能更好地显示肺癌病灶的内部结构和边缘形态[3]。

通过本组资料观察发现,周围型肺癌>3 cm者常见,CT征象有空洞、钙化、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细支气管充气征、血管聚集征等特征性表现。分叶征:肿瘤边缘浅而宽的凹陷,为周围型小肺癌最常见的基本征象[4],本组显示率为79.27%(65/82),尤以深分叶对诊断具有特异性;毛刺征肿瘤周边细小的棘状突起,共42例(51.22%,42/82);空泡征表现为病灶内小灶状透光区,直径

综上所述,周围型肺癌的基本征象主要有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胸凹陷征、血管聚集征及空洞、钙化等,反映了周围型肺癌的病理学改变,但这些征象在同一病例中可能并不同时出现。根据病变的形态大小、边缘征象、病变内部特点及邻近组织的CI表现,对绝大多数的周围型肺癌可做出诊断。对于少数基本征象少或者不典型的病例,应对病灶进行CI连续加强扫描,仍不能确定诊断者应行CI导引下经皮穿刺活检,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或短期内定期复查[7],以免造成周围型肺癌小结节病变的误诊和漏诊。

参考文献

[1] 李铁一.现代胸部影像诊断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33-37.

[2] 李果珍.临床CT诊断学.北京:中国科技技术出版社,1994:355-369.

[3] 潘纪戍,张国桢,蔡祖龙.胸部CT鉴别诊断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163-165.

[4] 郑劲鹤.CT在周围型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山东医药,2006,46(26):73-74.

[5] 张唐世,张建新,靳宏星.肺炎性假瘤与周围型肺癌的CT鉴别诊断.中国药物与临床,2009,9(11):1084-1085.

[6] 黄钢,左书耀.影像核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