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影像艺术论文

影像艺术论文

影像艺术论文

影像艺术论文范文第1篇

一些大学生因害怕就业或者缺少对就业的信心,想得多做得少,因此紧张慌乱,心理负担重。正因为如此,传统简单、教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经与当今大学生的现实状祝不才目匹配,因此,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扩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渠道,使思想政治教育更贴近学生,并使学生更乐于接受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当前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变化,如何有效的结合时代特征、新兴媒体和当今大学生的特殊性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创新和运用最恰当的载体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实现青年学子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最佳匹配,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的挑战,也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而影像艺术作为与大学生相约相伴,深受大学生喜爱的媒介,应当成为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必备和广泛使用的手段和形式。

二、影像艺术作为大学生生思想政治工作载体的优势

影像艺术包含的范畴有流动影像、静态图片、新媒体艺术等。影像艺术以其生动、逼真的表现形式和便捷的传播手段,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将影像艺术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以下优势:一是视听直观,感染力强。影视艺术以其直接、真实、生动的画面形式反映事实、记录生活、传播信息,使学生能直观地在视听形象中得到认识和感受;二是综合性强,涵盖内容广。影像艺术可以有机地、有针对性地将风土人情、文学、音乐、表演、绘画、摄影、设计、戏剧等多种艺术融合在一起,使其在或静或动的影像中得到更突出的发挥三是形式丰富多样。影像艺术不仅包括了新闻报道、专题专访、电视散文诗歌、科教动画、故事片、微电影、自制DV、各类型片等,还包括静态的摄影作品、平面广告、公益广告、插画等;四是传播速度快,社会覆盖面广。影像艺术在传播上不仅便捷、高效甚至同步,并且广泛地进入到每个百姓人家,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青年大学生对影响艺术感知尤其灵敏,这一艺术形式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观念信仰、信息结构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五是趣味性强,使大学生乐于接受,不仅能给大学生带来视、听上的感官刺激,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激发和调动他们的情绪,使他们的体会由被动变为主动。影像艺术作为当下非常流行的艺术形式,将它运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是非常可行的。积极主题下的影像艺术对当代大学生的积极影响是自然而亲切的,也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这种影响是通过影像艺术这一载体长期、综合、细致的渗透和辐射而产生效应的,这种直观、形象、生动、真实而又充满趣味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运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既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也符台友学生生理、心理特征。

三、影像艺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1、优秀影视作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据统计,大学生每周观看影视作品的时间为2一3个小时的占58。跳,占第一位,4八石小时的占32。戳,而且大学生观看影视作品的时间大有上升的趋势。既然如此,高校思政工作者可以采取每周影视推荐的形式,指导大学生有选择性地观看。在开发校园网影视资源库的时候应该注重影片的思想性,贴近现实,筛选一些富有积极意义的影片来指导学生们观看。指导老师带头或鼓励学生在学生人气集中的网站或“校内”发表出彩的影评,节选一些优秀台词和片段与参与者分享,并可以尝试开辟影评专栏,影评内容以提高学生影视欣赏能力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目的。

2、运用影像艺术增强思政工作者主题讲座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每学期为学生开设各种主题的讲座是必不可少的,讲座要取得好的效果,除了有好的内容,也离不开好的形式。在讲座中很多老师会运用到P户1、,而普通的P户1、很难长时间吸引学生的视听感官。如果我们利用多媒体插入一些切合主题的视频、动画或昔图片,并引用所给材料,通过分析人物、环境、事件来提高讲座的互动性,那么该讲座对学生的吸引力必定会大大加强。运用鲜活、生动的形式,寓教于乐,也更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运用影像艺术丰富主题团日活动

团日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对于培丫养大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构建多元知识结构,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生活方式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团日活动要想取得不错的效果,必须要有吸引大学生的方式,比如体验式活动、心理小测试、哲理小话剧等等,其中影视教育片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方式。比如在在汉川大地震后,组织学生看相关的专题片,教育学生爱国,勇于伸出援手,珍惜生活、真爱生命、学会感恩。2010年至2011年,传销势力张狂地走进大学校园。老师们通过班会、张贴通知、发邮件、开辟专栏等途径向广大学生宣传传销的危害性和迷惑性,在学生的认识里也知道传销害人,但是传捎到底怎么迷惑,危害有多大,学生了解并不深刻。2011年湖南科技学院组织全体学生观看打击传销的教育专题片《黑梦》,效果显著,学生不仅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传销组织欺诈的内幕及传销泯灭人性、扭曲良知的丑恶行径,还在班会上掀起了热烈的讨论。这样的影片教育效果胜过我校之前组织的所有关于传销的教育活动。

4、校园DV创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

校园DV创作指的是以在校大学生为创作主体,采用数字影像技术和现代综合艺术手段,来形象地记录和展现大学生学习、生活、思想、情感等变化的视听形式,是通过以网络为主的多种传播方式进行传播的影像作品。从广义上来讲,只要是学生使用设备拍摄制作的作品都属于校园创作。随着数码摄像机的普及,作为个性化的视觉艺术表现工具很自然地进入大学生的视野,全国各大高校学生都在自发地进行创作。通过创作使大学生多了一条表达自我意识的途径,既反映出大学生观察问题的独特的视角,也记录了校园现实生活中最真实的一面,有助于营造校园人文气氛,繁荣校园文化。2008年湖南科技学院美术系辅导员老师带领学生在母亲节前进行了一次DV创作,整个作品第一步是每个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场景和自己的妈妈打招呼;第二步是记录同学们在宿舍、画室、食堂以及各种活动中决乐的场景;第三步是每个同学面对镜头和自己的妈妈说几句心里话并祝福自己的妈妈,辅导员老师做简单地总结;第四步是同学们站立成妈妈的队形,面对高空记录的DV齐呼:“妈妈,我们爱你!”由学生自己通过传输视频或寄送光盘的方式送给自己的妈妈。该项活动不仅教育了学生感恩母爱,也在活动过程中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l申,活动方式深受学生喜爱,学生参与的激情相当高,同时也让家长更深切地感受到子女在大学校园的健康成长和学校老师对学生的悉心教育,效果显著。另外,通过DV记录和创作,也可以表达学生对社会、对国家、对自然的热爱,对百姓生活的关心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用镜头表达他们这代人的内心情怀,以及他们的理想、他们的快乐、悲伤和忧愁。湖南科技学院美术系学生在2007年自编自导了《我的大学时代》,2009年教育系自编自导了《青涩的梦》,都反映了他们的内心世界,也体现了学生的创作激情和独特的视角,在学生中引起强烈共鸣。通过这些校园DV作品,不仅能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也能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将自己紧紧地与时代和社会相连。在校园DV的制作过程中,参与组织者要各行其责,这样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校园DV从构思到最后制作完成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教育,这种教育蕴含其里,参与的同学首先就教育了自己。

5、摄影活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

当今大学生,拥有相机的不在少数,在很多高校既有专门的摄影课程,也有摄影选修课。用图片记录生活也是大学生非常热衷的一种方式。利用各种主题的摄影展、照片征集活动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方式。以湖南科技学院为例,该校每年都要举办大大小小好几次的摄影展。针对不同时事给予不同主题,引导学生发现美,发现问题。比如举办反应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摄影展,首先同学们必须深入到乡村,去了解农村的变化,通过摄影,把素材带回学校,让校园里所有的同学来共同分享和见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巨大变化,这样既增强了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也增强了同学们建设好国家的信心。比如举办以”珍爱生命”为主题的征集校园最美丽的笑脸的摄影活动,首先同学们感受到笑是人类最美的表情,笑脸不仅愉悦自己,也会愉悦他人,在直观的图片面前,同学们感受的是青春的美好,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无限美好。这些活动的开展,起到了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四、结语

影像艺术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视觉文化 美术教育 观念转变

当下社会文化出现了视觉转向,表现为以下两个特征。第一,许多重要的信息资料都是透过视觉图像来接收。人们获得资讯的方式不同了,电视新闻从一小时缩短为半小时,内容也着重于政坛、经济、娱乐和天气等。我们的社会已经变成视觉导向的社会,所以我们所见、所闻、所感有时都脱离了真正的问题。第二,由媒体产生的影像、音效、动作,却被人视为真实。当代青少年是在视觉媒体产生的影像、音效、动作这些新的语言模式影响下而成长的,更重要的是他们都受这种新式语言操控。

我们再来思考这个问题,是什么将艺术(美术)带进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是流行文化,结合了媒体影像、音乐动作的流行文化。现在很少有人专门去美术馆或音乐厅欣赏艺术。但由于传播方式的改变,现在的孩子可以很便捷地直接从数字电视、互联网上取得数字音乐,任何地方都可以变成音乐厅,卫星可以传送几百个频道和高品质的数位音乐。视觉影像亦然,我们的社会已经受影像所主宰。日常生活中无处不是视觉影像,甚至电脑也变成以影像为基础,各种小小的图示取代了以往动辄几百页的使用说明;随便翻开各大报刊,都可以证明视觉图像在我们生活中有多重要。互联网让孩童可以即时得知偶像的最新动态、演唱会时间地点;各大美术馆的艺术图档,也都能在家里联网欣赏。由此,我们进入了一个由模拟(simulations)和拟像(simulacra)组成的“超现实”的时代。

如上所述,在我国美术教育中开展影像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但在视觉文化背景下怎么样进行美术教育的理论研究方面,国内基本处于刚起步的阶段,其湾地区对于此领域的研究略有成果,有专门的论文和专著。而在美国,已于上世纪后期开始对美术教育怎么面对视觉文化进行研究,提出了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的理论,并在实践、开始摸索,并总结了一些经验。鉴于我国大陆地区,缺乏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所以有必要向美国和台湾地区借鉴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以促进我国在影像教学方面形成自己的体系。

一、美国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理论和实施状况

在面对视觉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当今社会,美国学者提出了“视觉文化艺术教育”(Visual Culture Art Education, 简称VCAE)。美国学者认为美术教育是社会机构,会随着每一个新时代而产生新课程为社会提供再次重新建设的机会,且广义的视觉文化教学应是学生从生活经验中透过视觉对象探索、理解、批判和统整自身与社会文化的学习,因此,“视觉文化艺术教育”就是学习有关视觉艺术的一切。美术教育者在面对时代转变时,试图响应视觉文化在日常生活的重要性,视觉文化对艺术教育的重要启示,在于其内容构成的选择,在于取得文化与社会意义,并从视觉文化图像的学习汲取一套探索、研究与批判人类所生产的视觉产品的方法。

有关“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的课程,这种课程是新范式,是跨文化的。美国学者的观点是将历史的文本脉络、社会与文化的观点,带入艺术教育之中,透过社会学、文化学、视觉分析讨论生活中的影像议题及影像创作( image-making),培养学生的批判理解能力( critique understanding) 与为学生赋权( empowerment) (邓肯Duncum, 2002)。邓肯(2002)在Clarifying Visual Culture Art Education一文中提出更深入的说明:①

(1)影像创作( image-making)和批判( critique)是共生的。“视觉文化艺术教育”最重视的是批判理解能力及为学生赋权(empowerment),而非艺术上的表现。强调透过自由的影像创作探索其个人意义,批判的议题包括图像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阅听者的反应、媒体关系、多元主观的建构以及图像的本质,这些都在学生的创作活动中及议题讨论中形成。

(2)“视觉文化艺术教育”(VCAE)同样重视美感价值及社会议题。“视觉文化艺术教育”课程,虽将学习的内容扩张为视觉文化的视觉产物,其意并非将此课程带离艺术的审美领域,而是以融入文化社会观的方式,学习意识如何透过视觉、美感运作,或相反地美感如何推展意识,因此,“视觉文化艺术教育”(VCAE)同样重视美感价值及社会议题。

(3)“视觉文化艺术教育”(VCAE) 深切基于历史:强调将影像放在其历史文本脉络中审视,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影像的历史,一如同视觉文化必须置于文化的脉络中审视,影像的历史是视觉文化艺术课程的重要构成因素。

在具体“视觉文化艺术教育”教学过程中,现任国际艺术教育学会主席、美国北伊利诺斯大学道格拉斯・波顿教授(Prof. Douglas Boughton)提出:②学生必须更加“自主导向”,而不是像过去数十年来那样,完全由教师决定课程内容要学哪些知识,由教师安排成容易消化的单元,同一套教材按部就班教给所有的学生……视觉文化的艺术教育,让孩子创造自己的视觉文化,成为教学与创作的合伙人……因为孩子知道的视觉文化层面,也许比教师更多。

影像艺术论文范文第3篇

摄影是具备记录性的一门视觉性艺术,这是摄影的一项重要特质,而这一特质决定了摄影需介于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在客观方面,摄影具备表达传输信息的功能,摄影作品直接体现了摄影对象的客观形象。而在主观方面,摄影具备对摄影师个人情感、思维等主观因素表达的功能。正因如此,摄影在当代艺术领域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何理解“艺术作为摄影”和“摄影作为艺术”的真正内涵是该文研究的关键。

1 艺术作为摄影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从摄影诞生的时候开始,就与艺术有着较为激烈的冲突。艺术作为摄影这一艺术理念的提出表达了摄影技术不单单是一门简单的技术,更是以一种艺术的形式存在,并且不断发展完善。在摄影技术和艺术的激烈对抗中,反驳“摄影作为艺术”这一艺术理念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派别。一种派别为“据斥派”;另一种派别为“辩护派”,这两大派别持有不同的观点,争议激烈。

其中,“拒斥派”认为摄影跟艺术与生俱来的高贵性不相符,摄影是不具备艺术审美价值的,摄影只是普通庸俗的事务,无法与艺术的神圣相匹配。它以固有艺术审美理念为思想阵地,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摄影与艺术进行融合,认为摄影与艺术之间本不该存在着关联。因此,在艺术领域,没有摄影的一席之地,摄影无法作为一门艺术而存在。

面对这一理论,相关摄影工作者开始对摄影进行辩护。值得注意的是,在一般性的辩论中,大多数辩论局限在摄影作为艺术层面的美学思想上,而忽略了艺术作为摄影的社会意义。在摄影与艺术的长期抗衡中,前者逐步地取得了优势与胜利,在艺术领域拥有合法的地位。在影像资料日益增多的当今时代,有部分人仍然抱有对摄影的偏见,坚持认为摄影是一门较为低级的艺术,但这一情况不会影响摄影作为一门艺术的形式存在。

摄影自身具备双重表达形式,即是对客观事物的表达,更是对摄影者自身思维与情感的表达。然而正是由于摄影的这一特质,在理解与认知“艺术作为摄影”与“摄影作为艺术”时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在摄影与艺术的争辩中,摄影表面上取得了胜利,但不得不说,这是一场虚假的胜利,这场胜利是建立在一定的代价之上的。

2 摄影作为艺术

根据哲学方法论的指导,将“摄影作为艺术”转变成“艺术作为摄影”只是从单纯美学角度出发,向哲学社会角度进行转变。

在当今社会,影像技术高速发展,所存在的影像资料层出不穷。各种机械化所复制的视像内容极为丰富,例如:广告、电视等。视像在不断增加,与印刷文化为中心的传统文化不同,当代的视觉文化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今人民对文化的感知更多地依赖于影像资料。“摄影作为艺术”可以看作是一种思考方式,而这一思考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将摄影的产生只当作为艺术史的一个组成部分。摄影为当代文化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使其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将“艺术作为摄影”当成思考角度是一个无法规避的文化现象。与此同时,“摄影作为艺术”也是一个同样无法忽视的角度,在当今历史发展潮流中,这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又是完全不相同的两个概念。在表面上只是简单的词语位置替换,但却有着本质的区别,对“艺术与摄影”和“摄影与艺术”之间进行明确地区别,同时又进行科学地辩证看待,是十分必要的。

“艺术作为摄影”发展到“摄影作为艺术”是对摄像工具功能进行更深层次地挖掘,单从摄影的角度出发,这一发展是不值一提的,因为摄像工具的本职工作就是摄影。而这一发展对于艺术而言,却是发生了质的飞越,而这一转变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现有的艺术格局,在新的艺术格局中,摄影占据了主流的地位,而绘画却被更进一步地弱化了。

影像艺术论文范文第4篇

 

一、DBAE对儿童中心论的批判与改革

 

我国近20年美术教育科学的发展,尤其是21世纪初兴起的美术新课标改革,跟美国兴起的主流教育思潮息息相关。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20世纪80年代,由盖蒂艺术教育中心推动的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即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台湾译为学科取向的艺术教育),简称DBAE。DBAE提出艺术课程的科学结构包括艺术创作、艺术史、艺术批评和美学。它产生于1980年代,是对1960年代以来以布鲁纳、艾斯纳为代表的学科中心论(即本质论)学者的探索成果沉淀与延续推广。DBAE理论在美术教育目的、教学、评估、资源等方面构建起以四个学科为基础的系统理论体系,体现出美术教育全面、综合、均衡、连续等特征,对世界范围内的美术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1]

 

DBAE作为“本质论”,其革新除弊的对象是“工具论”——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论。现在,我们反思本质论和工具论的冲突历史和争论焦点,就能更深入体会先辈们对艺术教育认知的艰辛和执着。首先,儿童中心论的孕育与壮大,植根于1890年代美国国民社会性热情勃发的进步主义运动,解除束缚、追求自由的政治文化生态诉求对应到艺术教育,就是杜威和帕克的进步主义运动教育,他们相信教学应该以儿童的自然发展和真实体验为基础。这种朴素的进步主义教育理念,由于对当时不成熟的、研究艺术才能的心理学成果的植入,形成了执行力明确的儿童中心论教育热潮,儿童的创造性被空前重视,教师的作用则被高度警惕。由此,进步主义美术教育演变成影响更为广泛的表现主义美术教育,即真正意义的“工具论”。在表现主义教育中,罗恩菲德及其被翻译成七种文字的《创造与心智的成长》影响深远。

 

然而,正如哲学“自由”议题中“过度”与“适度”辩证律,儿童中心论过犹不及的弊端逐渐显现,在其后DBAE的拨乱反正中,欧美国家的艺术教育清醒认识到其反理性内核,如艾夫兰一针见血地指出:“只要这种偏见继续流行,我们就无法用系统的方法来解决艺术教育的课程问题。因为任何内容设计都会被视作不适合儿童的成人标准的强加行为。”[2]

 

DBAE之所以成功,与它处理艺术问题的开阔眼域密不可分。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儿童中心论,其教育理念的关键词集中在“儿童自身的体验”“天生的艺术家素质”“创造性自我表现”等,要求教师不是教美术,而是创造一个具有激发作用的环境,打开孩子的创造力之锁。然而,美国从1960年代开始的数次艺术教育质量调查工作,无情地将儿童中心论华丽辞藻下隐藏的主观、非理性教育内核以及政府、社会的不作为揭开。例如1974年-1975年的调查表明:开设艺术课与没有开设艺术课的学校学生总体创造力并无多大差异,46%的学生迷茫于何谓“艺术的重大意义”。其次,儿童中心论认为:儿童中心学校一心一意要把儿童从被认为阻碍个性发展的社会和心理压力下解放出来,该提法有现实的依据,但是,妄图以开建实验学校的方式解决政府和社会对艺术不重视的现状,无异于杯水车薪,缘木求鱼。至于阻碍孩子个性发展的心理压力,不过是忽视人多样化命运与分工的假想敌,是进步主义思潮和表现主义思潮的乌托邦式的时代诉求罢了。

 

鉴于此,DBAE开出的改良药方就是在一盘散沙的艺术教育中,注入系统化、结构性基因。首先,1963年的美国教育大普查对艺术教育设定了五个评定目标,即对艺术的认识和反应能力、评价艺术能力、创作艺术能力、理解艺术能力、鉴赏艺术能力的测评。罗恩菲德认为艺术唯一目的就是催生儿童的创造能力,美术创作是儿童表现自我的最佳方式,显然该评定目标是对罗恩菲德的片面性认识的反思。其次,艾斯纳认为美术教育应该做出唯有美术本体才有的教育价值,对儿童中心论中将艺术教育视为一种自由轻松的非文科科目,在教育场域中将成人或教师“后撤”,神圣化儿童笔下的自然图像作了反正。最后,DBAE给出了艺术课程内容的四大学科结构,把教育者的眼光从艺术创作狭隘的空间拽出,让从事艺术学习的人从人类历史和人类社会进化的角度,关注伟大的艺术作品。

 

毋庸置疑,正是本质论对工具论的批判与改革,才使美术教育的现代性内核爆发出勃勃生机。

 

二、VCAE对DBAE的内核升级

 

本质论代表人物艾斯纳认为,美术教育必须具有内容和方式上的视觉独特性。这是极具前瞻性的观点,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当时他还无法廓清视觉独特性的内涵,这一任务由VCAE来进一步完成。VCAE,即Visual Culture Art Education(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由美国学者保罗·邓肯姆(Paul. Duncum)于2002年提出,现在已成为美国艺术教育的重要思潮,波及其他国家。[3]

 

VCAE理念的学术背景可概括为四个关键词:后现代主义、视觉文化、视觉艺术和视觉素养。后现代主义伴随着文艺理论从“语言理性中心”转向“视觉感性中心”,人们“每天的日常生活中能建构并传达吾人态度、信念以及价值观之视觉经验”(台湾·郭祯祥)—— 也即“视觉文化”,成为文化主流。作为视觉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视觉艺术,其“文化”转向是新的时代特质。台湾学者赵惠玲对视觉文化有三点概括:一、关注视觉影像产生的个体及社会脉络背景;二、关注“观者心态”(spectatorship),即观者观看影像的心理反应,因为这关乎视觉影像的影响力;三、关注日常影像,不再局限于定义狭窄的精致艺术。这些概括,使学科中心论的相关系统得以进一步充实,我们不再停留于对视觉产物的关注,更注重对其产生、传播、使用的社会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等层面的研究。

 

因此,对美术教育而言,“视觉素养”(即对图像的阅读、理解、价值判断、有效地表达和创造的综合能力,此概念由美国学者戴伯思于1969年提出)成为重要目标。1960年代,国际视觉素养协会成立,其目的是帮助人们更多地了解视觉学习、视觉思维和视觉语言,推动各国视觉素养的研究和实践探索。

 

浸润“视觉文化”的美术教育,需要一套新的思想范畴和不同的艺术表现模式对其进行重新定位。1996年,美国艺术教育协会就启动了国家教育改革五年规划,即“通过艺术挑战转变教育”。1980年代,欧美教育界出现对DBAE进行后现代主义的反思。近年来,艺术教育则进一步受到视觉文化理论的强烈冲击,产生了邓肯姆所谓的VCAE理念。

 

邓肯姆认为,当今艺术教育已从对机构的艺术世界之研究改变为对视觉文化之研究。21世纪是视觉影像的世纪,就算它无法取代文字,它也史无前例地影响着我们对世界的思考和感觉。视觉艺术信息爆炸,人们往往强调直接、短暂和强烈的感觉,忽视其实质的内容意涵。所以艺术教育必须突出视觉文化的意义引导教育。他指出,视觉文化的学习,是一种“看”和“如何看”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建构个人的态度、信念和价值观。

 

一、理解“观看”的意义。视觉文化影响下,观看内容、观看方式、观看手段、观看场域均有不同的内涵。就观看内容而言,要在视觉文化,即沃克·查普林划分的精致美术、工艺/设计、 表演艺术及艺术庆典、大众与电子传媒四大领域中寻求日常生活中能够建立和传达态度、观念和价值的可视物作为教学载体[5]。就观看手段而言,视觉技术媒介化,高科技的机械之眼(镜头)延展了人类肉眼的功能,将视觉信息精细化,多维化。就观看方式而言,重视“看”之过程的意义性,如瞥视(look)、凝视(gaze)、观察(observe)、环视(survey)和获得视觉乐趣的方式均与意义关涉。就观看场域而言,打破了现实与虚拟,消解了中心与边缘,因此,视觉信息的接受成为人类生存的生活必须素养。二、探讨影像的社会背景:视觉文化背景的意义包括生活经验、制度架构、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功能等象征意义。三、影像的批判与省思:透过影像找寻它的社会关联,探讨深藏在影像背后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这一点也成为一些现代教育学者对VCAE诟病的把柄,本文不予置评)。四、了解影像在不同文化的诠释及建立对本身的认同:全球影像的意义有高度的异质性,不同国家、种族、团体诠释相同影像会有不同方法,人们会协商、抗拒、挪用影像的意义来做为他们自己文化倾向的名词。学生能从各种不同文化的影像中获得理念,应用影像为其文化进行诠释,在诠释过程中建立对本身的认同及对不同文化的尊重、了解与欣赏,并在此过程中建构出个人的态度、信念与价值观,进而教导学生批评思考,以建立正确的价值观。[6]

 

可见,VCAE是DBAE与时俱进的产物,它是视觉文化、多元社会、高科技发展中艺术教育的具体而真实的面对。其落脚点是为学生打造涵盖视觉思维能力、视觉交流能力和视觉学习能力的视觉素养。

 

三、余论

 

在我国,视觉文化、视觉艺术、视觉素养的研究起步于1990年代中期,主要集中于文艺学、艺术学、传播学、人类学、教育学等领域。艺术学领域的主要代表是李淞、易英、殷双喜、尹少淳、钱初熹等的教育理论研究。教育技术领域则出现了以张舒予为代表的南京师范大学的“视觉文化素养研究”。在2000年之后,上述研究不断深入发展,出现了跨域研究和系统建构的热潮和本土化转向,并逐渐引入美术教育领域,在义务教育和高中新课程标中,明确了视觉文化概念,如“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等。

影像艺术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传统元素;实验影像;中国态度;观念;

中图分类号:P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0-00-01

在中国当代艺术实践中,各种各样的东方符号已经被当代艺术家运用了十几年。但在实验影像中的表现相对综合与复杂,它没有图片的固定性与平面化,也不像纯装置那样可以在空间中引发作用,实验影像还是用镜头的语言与人们对话。中国一些艺术家的影像作品常常带有神秘的东方色彩,他们的作品往往会流露出浓重的中国情结,从心理层面关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的变迁和状态做为始发点,中国式的命理成为中国早期实验影像艺术的主要内容。

一、形态 物

在众多的实验影片里,东方要素以物的出现尤为直接与日常,无论是在镜头中的东方元素的运用还是表达艺术家对于东方的哲学,文化及思想理念的投射,或许我们的艺术家有意无意间就会涉及到关于东方的问题。王功新是中国最受尊敬的录像艺术家之一 , 他的作品《关联――与Ya有关》是一个彩色有声的9屏影像作品 。影像里出现了竹子,京剧里人物的扮相,还有就是类似东北大秧歌里的人物,这些具有中国标志的符号在影像里承载着只是一个镜头与下一个镜头的衔接,可没能并无这些元素本身的象征意义。

二、纹样 图案 平面化

(一)文字的表现。邱志杰的《重复书写一千遍兰亭序》,该作在若干年后成为中国录像艺术与书法传统之间的对话的经典之作。1992年,他开始创作这个作品时,采用录像记录该过程时采用的是松散随机的方式,但第二年就重新用录像记录书写过程的前五十遍,在因重复书写而变黑的背景上,只有一只执笔书写的手在微妙地连动,录像本身具有了一种鬼魅似的气氛。之前的作品是这一书写过程的照片,但当邱志杰把它换成了影像,这个影像直接带给观众及作者虚拟中合一的超验。

(二)传统国画的表现。艺术家黄岩最近的艺术实践也有着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烙印,尽管他原来的艺术作品和现实社会的关联更加密切一些,但他最近挪用传统山水画和纹样而完成的作品的确值得在理论上进行更深一步的探讨。1996年,黄岩制作了实验影像《剪花》,在这个3分45秒的录像里,艺术家将自己的脸手都画上花鸟画,然后将一盆一点点的修剪,直修剪殆尽,这是个颇有禅意的作品,画鸟画作为中国传统的国画形式出现在人身上还是颇为新奇,为什么黄岩最近这么热中于中国符号呢?而一般认为,海外的中国艺术家使用中国符号更为得心应手,而中国大陆的艺术家并没有太多关注于传统中国符号。中国山水画是我国古代艺术的优秀代表,也是东方古老文明的象征之一。从表面上看,使用这样的文化符号代表了在国际艺术舞台上的文化认同,即一种显而易见的东方性。因此,在黄岩的作品中,传统文化符号的使用却具有某种反讽的味道,只是这种反讽不是犬儒主义的方式,也不是解构性的,而是将其遍平化,空洞化,标签化和泛化。

(三)传统民间剪纸的表现。剪纸在民间流传极广,历史也很悠久。剪纸在我们的印象里一般都出现在窗户上,喜庆的婚礼上,但艺术家宫林把这古老的民间手工带到了实验影像里,从平面化的花纹图样在流动影像里作为主要创作元素,是中国传统民俗的一种当代载体的一种再现。在计算机里,试图让这些花一样的人脸按照我的意图活动起来,既消解了传统剪纸的民俗意义,又保留了民间窗花的审视距离,让人们对“剪纸”的概念和造型的方式有一个重新认识。

三、环境

影像中呈现的环境,应该说是影片的场景往往对于片子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如果在录像艺术不是那么明显和讲究的话,那么在实验电影是相当主要的一部分,这里面以杨福东的电影最为直接。以影像作品具有水墨画般的印象美而着称的杨福东总是在通过各种方式巧妙的捕捉飞速发展的中国的一个个影像。当艺术家如此这般“断章取义”的借用了中国文化中一个耳熟能详的典故,如果我们依旧把批评的重心置于“断章”及其符号上的渊源和变形,而不去其呈现的作品中去发现艺术家所以“取义”之然,那么无疑是蠢笨的。中国人赋予“竹林七贤”的意义和由此引发的种种争议,从魏晋南北朝直到当代,对这一个宽袍大袖惊世骇俗或隐逸风流的群体及其象征,可谓史不绝书。自20世纪初90年代初期至今的十几年时间,中国Video艺术真正形成了自己的语言风格,几乎在影像实验、计算机技术、装置空问等所有方面都进行了全方位的实践,并逐渐在国际艺术界获得广泛关注,很主要关注我们也是因为我们的艺术家呈现的作品越来越成熟,也越来越注重我们独特的内心诉求,应该说在中国当代实验影像不断发展的今天,那些不同于常规叙事和单纯记录的实验影像中东方要素还是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荔(著)[新媒体艺术发展综述]第1版 (2009年11月1日)同济大学出版社

[2]爱德华 W 萨义德 (作者), 王宇根 (译)[东方学]第2版 (2007年7月1日) 三联出版社

[3]许江 吴美纯[非线性叙事:新媒体艺术与媒体文化]第1版 (2007年1月1日)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4]曹恺[纪录与实验:DV影像前史]第1版 (2005年11月1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朱其[VIDEO:20世纪后期的新媒介艺术]2005年11月1号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