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桩基工程监理细则

桩基工程监理细则

桩基工程监理细则

桩基工程监理细则范文第1篇

关键词:灌注桩;监理;基础

某商住楼工程,共12 层,总建筑面积1.4万m2 ,其地质情况(淤泥地质) 较差,属于软弱土地基。由于软弱土具有抗剪强度较低、压缩性高、渗透性小等特性,极易出现局部剪切乃至整体滑动失稳的危险,不能作为持力层。因此,设计单位选择灌注桩基础并对其进行人工处理,以提高软弱土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减小基础的沉降。桩基础是一种常见的软弱土地基处理方式,它能有效地把上部结构荷载传递到深层的地层上。但由于桩基础是在地下施工,隐蔽性和技术性都很强,因此,必须更加严格地监理其施工过程,才能保证工程质量。结合监理实践,谈一些对灌注桩基础质量监理的体会和看法。

一、监理要点

根据"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三个阶段的划分,灌注桩工程质量监理的全过程控制可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一)前期工作阶段

前期工作阶段在监理工作中,事前控制是最有效的手段。灌注桩工序的不可逆转性和隐蔽性决定了其前期监控工作的必要性。

1.编制监理细则:根据工程验收规范和实际要求,编制可行的监理实施细则。

2.体系审查:开工前,应审查施工单位现场项目管理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审查承建单位的资格、技术与管理水平、以往的施工业绩、特殊工种人员上岗证书等。

3.审查施工组织设计:监理人员应重点审核施工方案、施工机械及打桩顺序,尤其是关键工序的工程质量控制及保证措施,主要包括桩位控制、钻孔控制、钢筋笼制作及下放、混凝土灌注等。

4.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图纸会审主要是研究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桩位图、施工图、复核桩设计承载力等;设计交底主要是设计人员讲明设计意图和施工技术要点、监理人员明确质量控制标准、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图答疑等。

5.审查进场原材料:审核钢材、水泥等的出场日期、力学及化学性能、出厂合格证、复检报告等。

6.桩位放线及标高复核:根据施工图,对桩位轴线放样情况及标高进行复核。

(二)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监理是保证整个桩基础质量的关键。灌注桩施工阶段的监理要点如下:

1.原材料抽检:主要检查钢筋、水泥、石子、砂等主要原材料的质量。如水泥要进行标准稠度、凝结时间、抗压和抗折强度试验;钢筋要进行拉力、冷弯等实验;砂石要检测其级配、含泥量等。如果采用商品混凝土,则需要认真核对水灰比,确保符合现场地质条件。

2.钻孔过程监督:在每次钻孔前应该重新复核该桩位及标高,确保无误;检测终孔的孔深、孔径、孔斜度及二次清孔后的沉浆密度、沉渣厚度。参照地质勘探报告,检查是否已经达到设计持力层以及进入持力层的深度。施工中如果遇到地质变化,进入持力层深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加深0.5m~1.5m,以保证达到设计承载力。沉浆密度应符合规范要求。沉渣厚度不大于100mm。

3.钢筋笼检查:主要检查钢筋笼的制作质量、下笼、焊接质量、搭接长度。分段制作的钢筋笼的长度以钢筋的定长为宜,但不宜短于6m,连接时50%的钢筋接头应予错开焊接,且两钢筋轴心在一直线上。为避免灌注导管挂笼及钢筋笼上浮,笼底钢筋略成喇叭状。对非全长配筋的桩,钢筋笼顶标高低于地面时用吊筋将钢筋笼焊接牢固,防止下落。钢筋笼的保护层最好是设置成混凝土滚轮,厚度为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每隔2m均匀布置4个,穿在箍筋上,这样既保证保护层厚度,又能减少对孔壁的扰动。在夜间施工时要特别注意焊缝的饱满程度。

4.混凝土浇筑的旁站监理: 根据建设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旁站监理管理办法》的要求,对混凝土灌注桩的浇筑过程应进行旁站监理,主要应检查施工企业现场质检人员到岗、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以及施工机械、建筑材料准备情况、执行施工方案以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情况以及混凝土的搅拌、配比和浇注质量,对于导管的检查一定要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灌注水下混凝土:灌注前应检查孔内的泥浆性能指标和孔底沉渣厚度,如超出规定应进行二次清孔。混凝土应有较好的和易性即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只有这样才有良好的抗离析能力,才能真正保证桩身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应检查其均匀性和坍落度是否满足规范要求,若不符合应进行二次拌和。二次拌和后仍不符合要求,禁止使用。通过实践表明桩基浇筑过程中的堵管也与混凝土的离析有关。首批混凝土下落后,混凝土应连续浇筑,没有特殊原因,不得长时间中断,防止坍孔情况发生,最好使用商品混凝土。钢筋笼上浮的预防:为防止钢筋笼上浮,当导管口低于钢筋笼底部2m~3m ,且混凝土表面在钢筋笼下1m 左右时,应放慢混凝土浇筑速度,当混凝土面上升至骨架底口4m 以上时提升导管使其底口高于钢筋笼底部2m 以上,恢复正常的灌注速度。除上述方法外还应从钢筋笼自身加以考虑,将钢筋笼骨架中4 根主筋伸长至桩底,实践证明,上述方法是有效的。混凝土桩身局部夹泥,灌注当中遇到不良地质,诸如流砂、淤泥层等应改变施工工艺,连续快速地浇筑,提高混凝土坍落度,防止夹泥情况的发生。例如有一项工程两根桩凿除桩头过程中发现桩身处有大小不等的夹泥情况发生。事后分析是由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中断时间太长造成桩孔局部坍孔所致,通过采取预防措施,类似的情况以后没有发生。灌注即将结束时要预防短桩情况的发生,可采取加大侧锤的重量;加水稀释泥浆,使之达到泥浆参数规定的上限,以防坍孔;仔细核对混凝土方量,混凝土应超灌0.5m~1.0m ,通过以上方法可有效避免短桩事故的发生。桩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混凝土的质量。监理人员必须及时督促施工单位做好现场取样,预留试块,并做好旁站监理记录和监理日记,保存旁站监理原始资料。

5.报表:编制监理月报表,定期向业主汇报。

(三)工程验收阶段

在工程验收阶段,监理人员的工作主要包括成桩检测和质量评价两个部分:

1.桩检测:包括桩位偏差、桩身质量、桩的承载力检测等。该工程采用了应力反射法检测桩体质量,未发现严重的缩颈、夹层和混凝土不密实等缺陷。桩的承载力检测包括静载试验、动力测试两项。规范要求:作静载试验的桩数不少于总桩的1%,且不少于3 根;检验桩体竖向承载力的动力测试取桩总数的10%~15%。

2.质量评价:监理人员在完工后应根据桩基施工过程记录、成桩检测及试块试验结果对施工质量做出评价报告,对工程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及处理意见作详细说明。

二、结语

由于灌注桩基的特殊性和隐蔽性,其质量监理主要依靠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事后的检测和补救措施很难达到设计要求。因此,监理人员必须全面详细地熟悉整个施工工艺流程,事先提出质量控制和检验标准,监督施工单位严格遵守和执行,从而达到预期的质量控制目标,为上部结构的施工提供良好的基础。

桩基工程监理细则范文第2篇

关键词:监理,质量控制,断桩处理,试桩验收资料

高层建筑地基处理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的较多。地基处理工程属于百年大计、千年大计工程,而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的技术环节较多,质量控制难度较大。本文根据笔者实践经验,就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过程中,监理方在质量方面的重点控制环节进行一些研究。

1监理方质量控制的准备工作

地基处理一般是监理进场后的一项首要施工监理工作。监理方要做的准备工作很多,这里仅列出做好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监理的主要准备工作。一是监理人员熟悉图纸、地质报告、规范规程等文件。对于这些工程资料要研究透彻,这是开展监理工作的前提条件。二是审批施工方的施工组织设计、钢筋混凝土桩的施工方案。监理批准后施工方才可按方案施工。三是编制监理细则。监理细则是根据监理规划编制的对钢筋混凝土工程的监理方案,监理细则应包括工程概况及特点、编制依据、监理工程流程、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和目标,监理工作的方法和措施。

2监理方质量控制的重点环节

对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的监理,重点应控制好以下环节:1)抓好原材料的控制。原材料的规格、型号、品种必须符合设计的要求。必须有国家规定的出厂合格证和性能测试报告,有的材料还需有生产许可证。重点把好钢筋、水泥、商品混凝土的材料质量关。需复试的材料要进行抽样送检复试,抽样送检要符合见证取样规定。2)检查机械设备的质量。设备的品种、规格、性能要符合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的规定,设备要有合格证,并需有定期检测合格证明。操作人员需要有合格的上岗证件。3)严格桩位控制。对水平网放线成果监理方要复核验收,确保定位准确。对高程放线,要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高程点,把高程数值准确地引至施工现场。施工过程中,每个桩施工前必须进行桩位和高程的复核。对各桩位进行编号,按施工方案和设计要求的顺序打桩。4)对桩径、桩体长度进行控制。对桩径的控制首先要检查桩机桩头的直径尺寸,同时要检查所成桩孔的直径,使直径偏差符合规范要求。对桩体长度的控制现在一般采取线锤测量法对桩孔深度进行控制,对每根桩都必须实测实量。5)对桩的垂直度的控制。垂直度的控制主要靠调整设备来控制。在设备上设置好控制的指示仪,使设备钻杆或冲击钻头保持垂直。6)对钢筋笼安装质量的控制。钢筋笼安装质量重点控制钢筋笼的直径,主筋的间距、数量,箍筋的间距,主筋与箍筋的焊接质量。主筋连接时要保持同轴心焊接,且搭接焊必须满足规范规定的搭接长度,焊接质量要达到规范要求。7)对泥浆护壁成孔的工艺,要控制泥浆的比重,检查水中添加物料的质量,使泥浆护壁达到工艺要求的效果,防止塌孔情况发生。8)对钢筋笼入孔的定位和安装要进行控制,要检查多节钢筋笼对接时的焊接质量,检查钢筋笼保护层是否符合设计,对控制保护层的控制件的安装,应预先在施工方案中确定,按施工方案执行。9)对灌注混凝土的控制。一是要安装导管,使导管底端距桩孔底的距离符合施工工艺要求。原则是既要使混凝土挤排走孔底的水,又不可使导管中的混凝土受堵排不出来。二是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要将导管上下抽动,使混凝土密实。对桩顶以下5m以内的混凝土用振捣棒振捣。三是浇筑过程中,注意浇筑的连续性,防止形成已浇混凝土凝固,造成施工缝;也防止导管在混凝土中停留太长,造成导管拔不出来,形成浇筑失败。此外,需做好混凝土强度试块,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温度等是否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对浇筑后的桩孔进行覆盖,避免混凝土受冻并防止人员坠落孔中。10)对后压浆的控制,目前多数工程的钢筋混凝土灌注桩采用了增加后压浆工艺。对后压浆要做好压力、压入水泥量、压浆起始时间等环节的控制,使之符合图纸、规范和设计要求。对后压浆管的安装要按设计和工艺要求进行。11)地基处理属监理旁站项目,监理方安排监理人员全程旁站监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做好旁站记录。

3关于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断桩问题的处理

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在钢筋笼安装、成孔、浇筑等工艺环节中都可能出现一些质量通病。这些通病一般都是容易整改的,而且整改后能够达到合格水平。但是如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出现断桩问题,则既不容易整改,一般的整改措施也不容易达到合格水平。对整改措施,多年来各施工单位各有千秋,但近年来逐步趋同。这里笔者根据多年的监理实践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本文所谓的断桩,是指泥浆护壁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灌注混凝土过程中,桩孔中的水进入导管中,再灌注的混凝土与原灌注的混凝土之间渗入了水,而使混凝土桩体质量不合格的情况。造成断桩的原因,主要是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在边拔导管边上下抽动导管振动混凝土时,将导管拔出了混凝土外,造成水进入导管。多年来,处理这一问题时,有些施工单位采取了以下一些方法:第一种方法是把导管再次插入桩孔内混凝土中进行浇筑,使导管中的水通过再注入的混凝土从管内向上将水挤出。这种方法由于导管内留存的水不易全部挤出,经多年实践,在仪器检测时,桩体有60%以上的比例不合格。第二种方法是,把导管再次插入先前灌注的混凝土中,用抽水机或者塑料管将导管中的水抽出,然后再灌注混凝土。这种方法,经统计,桩体不合格率仍在50%左右,也不可取。第三种方法,笔者认为最可靠,也是近年来多数施工方采取的方法,即用冲击钻将桩孔中的钢筋笼及已灌混凝土砸碎(如已凝固)取出,重新安装钢筋笼,重新浇筑。这种方法可确保桩体合格。当然经过设计方同意,移位重新打桩也是一种方法,但可能造成布桩结构不合理,不能采取此方法。

4做好试桩、验收、资料工作

桩基工程监理细则范文第3篇

【关键词】PHC管桩;支护;围护;施工要求;应急措施

1 工程概述

北海某工程,总建筑面积约45000m2;采用PHC管桩围护结构的18#楼总建筑面积35551m2,其中,地下建筑面积:2880m2,地上建筑面积:32712m2,地上34层,地下1层,剪力墙结构;14#楼建筑面积9616m2,地上18层,框剪结构。14#楼与18#楼地下室剪力墙之间的距离最近处5.38米。

2 基坑和地质情况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和基坑施工安全,首先优选综合实力和信誉良好的地勘单位进行现场勘察工作,其次督促监理单位加强对现场勘察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确保现场地质情况的准确性。具体情况如下:

2.1 18#楼基坑综合情况

18#楼的地下室设计将北边的主楼基础为800mm厚筏板基础,南边非主楼部分设300mm厚的筏板作抗水板。主楼部分挖深为:-6.55 (垫层底标高),300mm厚的抗水板部分挖深至-5.65,局部挖深电梯井挖至-8.55m,其他局部挖深在6.55至8.55间。因场地为-2.00标高,所有挖深在实际开挖时应减去2 m的深度,本基坑为二级基坑。

2.2 基坑周边环境情况

东、西、北边最近点离18#楼地下室外墙为10.4 m,对基坑无影响。南边80 m与同一标段的14#楼主体较近,最近处5.38 m,与14#楼的电梯井基础边3.88 m,边坡必须要承受已先施工的14#楼共14层楼产生的侧压力。两栋楼基础高差 2.5m,此处两楼之间及中间的止水桩与防护桩关系复杂。场地确认开挖基坑范围内没有地下管线。

2.3 地质情况

2.3.1 地层土情况:

据地勘钻探表明,场地岩土层自上而下主要由素填土、含粘性土粗砂、含粘性土砾砂、粗砂以及粘土组成,根据土的成因类型和结构特征。

2.3.2 地下水位的测定

本工程14#楼塔吊基础及基坑先行开挖,开挖过程中测得周边地下水位为:-3.85 m。

2.3.3 勘察单位对护坡和止水的建议

根据地质资料所述,18号楼建议采用钻孔灌注桩支护,钻孔灌注桩既能护坡又起挡水作用。本场地对采用水泥搅拌桩止水方案有利,在基坑打1-2排水泥搅拌桩,桩长打至粘土层,该层土埋藏浅,隔水性好,这样把整个基坑封闭起来,达到止水目的。对护坡也起到一定作用,对周边建筑物无影响,应为首选方案。

3 止水围护方案的确定

根据地勘报告的内容和建议,要求设计单位详细对围护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并邀请专家参与全过程设计,对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提出宝贵的建议,并对最终确定的设计方案进行论证,确保围护施工时的安全性。具体设计方案内容如下:

3.1 止水桩采用φ600水泥搅拌桩,中间重叠交叉200mm不间断方案。支护部分与止水桩结合进行。

3.2 支护桩

3.2.1 本项目的支护桩模型设想采用钢筋砼灌注桩支护,主要考虑因素是:14#楼的有效防护、没有工作面开挖时进行垂直开挖的边坡支护、因在基坑的南边堆放钢材所产生的侧压力所需对基坑的支护。按照地勘单位的建议应优先采用桩径为φ800钢筋砼灌注桩保证支护安全;缺点是施工周期长。

3.2.2 确定方案:为了抢在北海雨季前完成地下室施工,必须缩短施工周期,在空间允许下调整采用PHC预应力管桩进行支护,满足围护安全下节约施工时间。管桩的选型由地勘单位按照周边因素重新建模计算,经验算后选择φ500预应力管桩替代φ800钢筋砼灌注桩,桩头采用800*600冠梁连接,在中部采用局部土钉锚杆加强,达到抗剪和抗弯要求。止水采用桩与桩之间打两排φ600水泥搅拌桩,形成前后排止水桩。

3.2.3 桩间土的护坡方法

垂直开挖后,支护桩之间的土在外,易受雨水的侵袭,为此,在桩间土(经过固化处理的)表面按打入土钉(间距1000mm的φ8钢筋,长约700一头打弯卡住钢丝网+挂钢丝网,规格为50mm×50mm×2mm+抹水泥砂浆50厚的做法。

3.3 排水沟的设置

基坑排水采用坑内和坑外集中排水的方式:在坡脚处和离边坡顶约1.2m沿坑四周均设置300X300断面的排水明沟,将水统一汇集到集水井后排入沿坡顶设置的PVC管,由管排入北面低洼处。 降水及排水用的排水总管采用φ300PVC管,沿基坑周边布设,统一排放。

3.4 监测措施

3.4.1 观测点的设置:有支护桩的按20 m设一个点,14#楼北面墙设三个观测点;基坑周边地表竖向位移观测设在转角处和中间部位。

3.4.2 监测的预警值设定为20mm或坑顶水平位移连续3d大于5mm/d。

3.5 止水支护方案的确定:

结合本工程实际特点,根据“安全、经济、快捷施工”的原则,选择采用东西北三侧自然放坡开挖;南侧PHC管桩支护,近14#楼处局部土钉锚杆加强围护,止水采用水泥搅拌桩的围护方案是比较经济合适的。

4 施工要求和现场监测

4.1 施工要求

施工准备阶段,组织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召开专题会议,要求施工单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应编制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专项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并按方案的内容指导现场具体施工;要求监理单位认真审批专项施工方案,并确定方案的可行性,同时,要求监理单位应编制专项监理实施细则,并按细则的要求对现场的施工质量和安全进行控制。

施工阶段,采用的PHC管桩都是定长的,PHC管桩的控制确保按照预定间距和标高控制即可,管桩施工完成按照设计方案做端部冠梁施工。止水桩施工重点要求控制桩间间距和水泥含量保证止水桩在外部水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能达到止水效果,避免局部搅拌桩强度不足出现大量、大面积渗漏。局部土钉墙围护是随着基坑开挖的进行逐步实施的,要求基坑土方开挖应结合土钉墙施工,分层、分段进行,每层开挖深度不超过1.5 m,长度不能超过25 m,开挖面宽度不能小于同层土钉长度,严禁超挖或在上一层未加固完毕就开挖下一层。做好现场和隐蔽工程验收。

4.2 现场安全监测

现场施工时,要求监理单位严把质量关,加强对现场的巡视、检查和平行检验等确保现场的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必要时,应采取旁站的方式对现场施工过程进行控制。由于与相临建筑物近,除了进行安全可靠的围护体系设计、施工外,应定期进行现场监测,做到信息化施工。

本基坑监测内容如下:

4.2.1 基坑开挖过程,基坑周边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监测;

4.2.2 基坑外土体的沉降观测;

4.2.3 周围环境监测:主要是14#楼沉降。

4.3 应急措施。

基坑开挖过程中,如出现边坡水平位移超过警戒值,可采用坡顶超前锚杆注浆,加长加密土钉处理办法,必要时采用基坑内回填措施等。在开挖过程中,确保场地内有一台挖掘机可以随时调用,便于采取应急措施。

5 结束语

桩基工程监理细则范文第4篇

关键词:粉喷桩;施工方法;工艺流程

中图分类号:U4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2)042-0169-01

1准备工作

1)原地表已整平完毕,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2)现场测量、放样及粉喷桩定位已准备就绪。

2施工工艺

2.1桩长小于8 m时

桩机定位搅拌钻进至持力层下50 cm重复搅拌提升并喷粉,距离地面0.3 m时停止喷粉,搅拌机搅拌提升至地面全桩复钻复搅,复搅提升至地面时关机打印资料,填写报告,清理机械,检查储灰量,移机进行下一根桩施工。

2.2桩长大于8 m时

桩机定位搅拌钻进至持力层下50 cm搅拌提升并喷粉,至分段标高时停止喷粉,重复搅拌钻进至桩底,然后复搅上提复搅上提至分段标高下1 m时开始二次喷粉,提升至原地面整平高程下30 cm时停止喷粉,继续搅拌提升至地面再次搅拌下钻至分段标高下1 m,然后复搅上提至地面打印资料,填写报告,清理机械,检查储灰量,移机进行下一根桩施工。

3具体施工方案

3.1定位

对每排桩横向按顺序编号,自左向右1-n(路线前进方向),钻机施钻,不得遗漏,配套检查进场钻机、钻头、空压机和喷灰系统,对水泥计量装置和深度标尺及空压机压力表进行标定,合格后方可使用。移动钻机,将粉喷机移到指定桩位,使钻头对准桩中心,对中、双向调整桩机垂直度,以铅锤吊线进行控制,垂直度偏差控制在1.0%以内。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0 mm。

3.2下钻钻进

启动主电动机,待搅拌钻头接近地面时启动空压机送气。以Ⅰ、Ⅱ、Ⅲ档逐级加速的顺序,正转预搅下沉。转进至试桩桩长所对应的标高附近时,观察电流表变化,确保钻入持力层50 cm。为不使喷口堵塞,从预搅下沉开始直至喷粉为止,在钻杆内连续不断的输送压缩空气。

3.3喷粉、提升、搅拌

在确定加固料已喷到孔底时,依据下沉工作时单位时间喷粉量,按照每延米喷入水泥的要求确定搅拌机提升速度,以满足设计喷粉量和保证桩的质量。当搅拌钻头提升至距原地面整平高程以下30 cm时关闭粉体发送器,用压缩空气吹尽输送管道内的

余灰。

提升、粉喷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以下措施工作,以确保粉喷桩体强度和均匀性。

钻机提前检查安装电子计量装置,喷粉开始时应将电子计量装置归零,以便全过程记录水泥每米的用量; 施工时有专人负责成桩记录,详细记录每根桩位置、编号、压力、喷粉量、喷粉深度、停灰面高程、钻进速度和提升速度等,原始记录确保详细、完善,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或采取补救措施。

发送水泥时不允许发生断灰现象。在进灰口设置网筛,以防水泥编织袋等杂物堵塞输灰管道。

严格控制喷灰量和提升速度,以保证桩体内每一深度都得到充分拌和。每延米水泥用量不得少于设计值的5%,总量不少于设计;为保证水泥用量在施工过程中安排专人负责对电子流量仪、钻进速度、平均提升速度、搅拌速度及喷灰时管道压力进行观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施工中检验钻架的垂直度和平台的平整度,确保成桩质量。

3.4复钻复搅

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所有的粉喷桩均进行全桩复钻复搅,搅拌机反向旋转,按喷粉要求的速度提升钻头,并将钻头缓缓地提出地面。复钻复搅时,对第一次提升喷灰时喷灰量不足的部分在复搅时喷入,补灰时与上下临接段落重叠0.5 m。

3.5资料整理

成桩结束后,立即打印成桩资料,所有打印资料均应在一根桩成桩结束后进行,严禁补打资料,成桩资料打印必须有旁站监理监督,打印完成后交旁站监理检查小票上各项参数是否符合要求,确认合格后在打印小票上予以签认,不合格时应立即要求施工人员在原桩位进行处理或返工。

3.6清理移机

成桩完毕且经旁站监理签认后,关机,清理搅拌叶片上裹附的土块及喷灰口,旁站监理检查贮灰罐储灰量。桩机移至另一桩位,开始下一根桩施工。

4常见问题成因及排除

4.1夹层、断桩

如因喷灰不均、漏管、堵管、停电、机械故障等原因形成夹层、断桩,影响桩身质量时,应在3小时内采取补喷措施,补喷重叠以不小于1.0 m为宜。如超过3个小时应重新打设,新桩距报废桩的净距离不能大于桩距的15%,宜紧贴成重叠1/3桩径,并填报在施工记录中备查,所有接桩及补桩都必须报专业监理批准并做好记录。偏位桩、倾斜桩视为不合格桩,补打时按上述方法执行。

4.2沉桩

1)提升时未等待送粉到达桩底,直接提升致使桩底无水泥。处理方法:观察,至粉喷桩施工结束时仍在下沉,则按报废桩处理。如下沉已稳定,则只需在桩头处进行人工补桩。如某一机组重复出现类似问题,在第二次出现时即按报废桩处理。2)因钻进、提升时管道压力较大,钻孔淤泥的孔壁四周受挤压形成空洞,导致扩桩。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在高含水量(≥70%)区,按原定试桩工艺正常施工仍导致沉桩,这种沉桩现象必然是成片出现。处理方法:在问题桩处人工补桩,同时进行二次试桩,调整钻进、提升速度,管道压力以不堵塞出粉孔为原则,必要时增大喷灰量;第二种情况:人为操作原因,钻进和提升速度过快,管道压力过大,尤其在桩底1 m范围内,快速施工对桩底土层扰动太大,从而导致沉桩,这种沉桩一般属个别现象。核实后,按报废桩处理。3)冒灰。钻头提至桩顶2.5 m范围内时,由于上覆土层薄,表层含水量小,土体硬,被搅松散体颗粒大,若复搅提升速度过快,易导致喷灰出的高压水泥粉体穿透地表而产生“冒灰”。处理方法:“冒灰”的控制,需在试桩时实现,在钻头提至桩顶2.5 m时,应变档提升,档位的变化应在施工工艺中说明。

尽管控制档位可以有效控制“冒灰”,但由于表层土的性状,粉喷桩施工完毕后,不可避免的会使地表产生隆起,地表形成一层土加灰(水泥)的混合物。在路基施工前,应对原地表进行平整,个别“冒灰”所形成的高点应进行凿除,然后进行压实,力图使之恢复到原地面整平高程。

5施工中重点控制

1)每根桩开钻后必须连续施工,严格控制搅拌速度、管道压力、喷灰时间和停止时间等技术参数,不得间断。严禁在水泥尚未达到喷灰口的情况下提升钻杆,确保粉喷桩的有效长度和成桩质量。开始喷粉前,贮灰罐内的贮灰量不得小于本段设计最长桩的用灰量加200 kg,否则不得进行喷粉作业。2)发现喷粉量不足时,整桩复打,喷粉中断时,复打重叠段大于1 m。3)施工前复核桩位,以防止桩位偏移。4)对使用的钻头直径在开钻前定期检查,其磨损量不得大于1 cm,不宜采用直径大于桩径30 mm的钻头。5)施工时设专人负责成桩记录,详细记录每根桩位置、编号、喷粉深度、停灰面标高、钻进速度和提升等,原始记录确保详细、完善,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或采取补救措施。

6结束语

随着粉喷桩施工技术的日臻完善,它在施工中定会得到更多的实际应用。今后相信通过广大公路工作者的努力,我国粉喷桩的施工技术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桩基工程监理细则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监理

1.前言

钻孔灌注桩是桩基础中常见的一种基础形式,其是指在工程现场通过机械钻孔在地基土中形成桩孔并在其内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做成的桩。由于它具有承载力大、抗震性好、低噪音、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无挤土效应等特点,近年来在高层建筑、旧城改造的桩基础中被广泛应用。但由于钻孔灌注桩技术复杂,且大部分施工是在水下及地下进行,影响施工因素较多,因此,为确保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加强对施工过程中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监控至关重要。

2.钻孔灌注桩施工前的监理

2.1测量定位控制。在施工前,为确保孔位的准确性、钻孔的垂直度以及控制基准面标高的准确性,施工单位及监理人员应严格采用适宜精度的经纬仪及激光测距仪进行测量放样。一般,要求桩位的偏差控制在±5cm范围内,群桩并且是中间桩可以按±10cm进行控制。同时,还应用钢尺和相邻的桩位进行校正,检查所测距离与计算值是否一致。

2.2应检查机械设备的选择是否与现场土质、成孔、桩径、桩孔深度等要求相符;同时要确保机械设备的数量应满足施工方案计划。

2.3检查钻机转盘中心、桩位中心及天轮悬吊中心是否重合,要求其最大偏差

2.4护筒埋好后,监理员应检查护筒中心位置是否满足施工规范的偏差要求。

2.5核查钻孔机、起吊、灌注、清渣与排浆以及加工和压浆等设备状况。

2.6审核混凝土配合比及检查施工配合比。

2.7检查现场排污,排渣通道及储存的位置,不能堵塞城市下水道和污染周围环境。

2.8在施工前,应选择具有代表性地质层的位置进行2-3根实验试钻桩,以确定钻孔桩的各种技术参数,如桩长、基岩标准等。

3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的监理控制措施

3.1钻孔施工。钻孔是一道关键工序,在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以确保成孔质量。1.成孔时应采用隔孔施工法,以防止坍孔和缩孔。2.为保证成孔垂直精度满足设计要求,应采取扩大桩机支承面积使桩机稳固,并经常校核钻架及钻杆的垂直度,要求其垂直度控制在2‰以内。3.为避免孔壁坍塌,应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按规定埋设钢护筒,且严格控制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线偏差不大于15mm;下设钢筋笼及升降机具时要防止偏斜。4.孔底沉渣是影响桩承载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监理人员在成孔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泥浆的比重和粘度,要求比重以1.1-1.2、粘度为l8-25s为宜。5.为有效防止塌孔、缩孔及孔偏斜等现象,监理人员应要求减压钻进防止钻头摆动或偏位,在成孔过程中还应要求徐徐钻进(要求在软粘土钻进的最快速度为0.2m/min;在细粉砂层钻进速度为0.015m/min;对于淤泥质土,最大钻进速度不宜大于1m/min),以便形成良好的孔壁。

3.2终孔清孔。1.确定终孔的3个要素,即设计深度、孔底渣样和钻速及取样。首根桩达到要求时,应请地勘单位技术人员和设计师现场鉴定。2.清孔要分两次进行。当确定可以终孔时,先进行第一次清孔,待下放钢筋笼及接入导管后,浇注混凝土前应再进行第二次清孔,并及时做好检测及记录。3.清孔的泥浆浓度应是逐渐减小。泥浆的控制指标是:粘度测定17-20s、含砂率≯6%、胶体率≮90%。4.在进行一次清孔时,须不断地补充新鲜泥浆,将孔内含砂量大、性能差的泥浆置换出来;二次清孔时宜采用泵吸反循环清孔。清孔结束后,用测锤反复提放,敲击孔底岩面,判断孔底沉渣是否清除干净。5.监理人员应监控清孔换浆后至混凝土开浇时间。在施工时,一旦换浆合格后,即应督促施工人员尽快进行钻杆拆卸钻机移位、终孔验收、下钢筋笼、导管下放等工作;从清孔停止至混凝土开始浇灌,应控制在1.5-3h,一般不超过4h,否则应重新清孔。

3.3安放钢筋笼。1.在吊放钢筋笼前,监理人员应对提前制作完成的钢筋笼应进行验收,检查其直径、长度和钢筋绑扎焊接质量是否满足图纸和规范要求;并检查钢筋的品种、规格、焊条品种、焊缝质量及焊缝长度、主筋和箍筋以及加劲箍的制作、绑扎及偏差等及钢筋笼保护层和钢筋笼对接时应隐蔽验收焊接质量等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2.安放钢筋笼时不能碰撞孔壁,如安放困难,应停止吊放并寻找原因,不能加压强行下放。如因钢筋笼没有垂直吊放,应提出重新垂直吊放;如果是成孔偏斜.则要求进行复钻纠偏。3.沉放导管时要检查导管的连接是否牢固和密实,以防止漏气漏浆而影响灌注。4.安放好钢筋笼后,在灌注混凝土前,则可利用导管进行第2次清孔。清孔时,准备1个清孔接头,一头接导管,一头接胶管,在导管下完后,提离孔底0.4m,在胶管上接泥浆泵直接进行泥浆循环。

3.4成孔浇注混凝土。1.应选择拌和均匀、和易性好、内阻小、初凝时间长、性好的商品混凝土,要求其坍落度为18-20cm;水泥宜采用标号不低于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细集料宜选择中粗砂,含砂率为40%-45%;粗骨料最大粒径

8.处于地面或桩顶以下的井口整体或刚性护筒,应在灌注混凝土后立即拔出;处于地面以上能拆除的护筒部分,须待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5MPa后拆除。

9.混凝土试块数量每根桩不少于1组(3块)。有监理人员在场时制作试块,试块应进行标准养护。

10.按施工规范规定,桩身混凝土的充盈系数必须>1,宜在1.10-1.25。

4质量检测。4.1桩基检测的方法:是目前检测钻孔灌注桩合格与否的方法有静载荷法、动测法和取芯法,在实际检测中,时常选用上述1~2种。4.2桩基检测的允许偏差:GB50202―2002表中规定:①桩径±50mm;桩顶标高+30mm、-50mrn。②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主筋间距±10mm,箍筋间距±20mm,钢筋笼直径±10mm,钢筋笼长度±100mm。③钢筋笼安装允许偏差:钢筋笼安装深度±10mm,钢筋笼保护层±10mm。④桩的位置偏移:单桩1/6d,条形桩基垂直轴线方向和群桩基础边桩1/6d,条形基础沿中心线方向和群桩基础中间桩l/4d;⑤成桩垂直度≤1H/100。

5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钻孔灌注桩具有承载力大、抗震性好、低噪音、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无挤土效应等特点,近年来在高层建筑、旧城改造的桩基础中被广泛应用。在本文中,主要叙述了建筑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监理控制措施,以期能确保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覃刚.浅谈建筑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监理[J].企业导报.2011,(11).

[2]黄桂贵.浅谈建筑施工技术中钻孔灌注桩的应用[J].建材发展导向,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