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商商业模式分析

电商商业模式分析

电商商业模式分析

电商商业模式分析范文第1篇

内容摘要:电子商务是一种全新的商务模式,在全球引发了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随着企业信息化和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当代企业竞争的关键手段。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和电子商务日益繁荣的大环境,企业借助电子商务手段催生出来的各种商业模式创新成为市场竞争的热点。本文基于此,分析了电子商务环境对企业传统商业模式的影响及其创新思路。

关键词:电子商务 企业 商业模式 创新

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推动世界经济进入全球化状态,缩短了产品生命周期,企业为了生存下去,就要不断创新商业方法与产品,使自己与竞争对手相区别,实现产品与服务的差异化,并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成本,增加客户价值,而这一过程也就是商业模式的创新过程,电子商务整合了商务活动中的信息流、资金流与商务流,协调并减少物流成本。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的巨大挑战是如何具备敏锐的意识、利用电子商务创新商务活动,获取长期利润,对商务模式分析的价值在于让企业集中思考在商务活动中各种要素如何有效组织在一起,如何整合内外部资源。

电子商务对传统商业模式的影响

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和电子商务日益繁荣的大环境,企业借助电子商务手段催生出来的各种商业模式创新就成为市场竞争的热点。因此,企业在现有模式的基础上,顺应电子商务发展的大趋势,以推动企业模式创新,培养持续竞争优势。

(一)技术进步加快新兴行业的产生

在电子商务时代,由于技术的高速发展与进步,加快了很多新兴行业的产生和发展,尤其是虚拟经济与虚拟社会的产生。互联网中流行的信息交流方式也在对传统的商业模式起着直接的影响,如传统的信件交流就被电子邮件逐步取代,传统的电信产业也存在被即时通讯工具取代的可能、网络传播逐渐取代平面传媒而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力和传播面。这些都将直接导致传统商业模式被改变甚至被取代。面对这种现实情况,商业企业要想保持以往的竞争优势,必须顺应时展,积极调整企业的经营战略。

(二)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成本

在传统的商业模式下,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步骤是:搜集商品信息选购商品商品运送。其购买成本不仅包括商品本身的零售价格,还包括运输费和交易的时间、精力成本。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消费者的购买成本只包括商品费用(电子商务大都提供送货业务,减少了运输成本)、上网的费用及时间、精力等,这就大大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成本。并且,电子商务时代的重要特征是电子通讯,这使得整个世界在网络环境中成为一个地球村,人与人的信息交流不再是远隔千山万水,而是在瞬间就能实现信息的传递,这就使得让顾客能及时掌握着不同区域之间的价格优势,从而增强了顾客的议价能力。最后的结果是商业经营者的利润空间下降。对于这种情况,企业只有不断在产品的差异性上下功夫,从不同程度和层次上刺激个性化的需求模式,才能扩展盈利的空间和渠道。

(三)加快企业开发新产品的周期

电子商务时代,供求关系依然存在, “有求有供、有供有求”才是一条良好运行的商业链条。因此,在上文的论述中,消费者购买成本的降低必然促进企业为了保持盈利水平而开发新的产品,更加注重产品的差异化生产。

与此同时,由于互联网络在人们生活中的日益重要,同时也在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习惯。网络提供的方便性和随意性,使得消费者深陷其中,特别是都市的上班族们,无论是理财,还是购物休闲,都会借助互联网,即时通讯软件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看电影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电脑前实现,而不用去电影院了,这些也使得企业必须持续不断提供独特的服务,以保证企业的正常发展。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从不同的方向影响和改变着传统商业模式的竞争结构。对于这种改变和冲击,我国企业必须适时调整战略方向,及时创新商业模式才能使企业在电子商务时代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思路

(一)树立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

企业是商业模式创新的主体,商业模式决定企业成败。尽管已经确认了在电子商务时代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作用,仍需进一步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引导企业由渐进式的产品创新扩展到突破式的商业模式创新。另外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要注重企业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发展,据统计,美国企业40%的创新是技术创新,60%的创新是商业模式创新。现阶段我国商业模式的创新必须借助信息化技术,从而提升传统产业,开发新市场。因此,新商业模式并不排斥传统产业,正是传统产业通过信息化技术能够开发出新的市场空间,再造新优势。

(二)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创新

积极引导企业注重新技术的市场开发,通过互联网把有限市场变成无限市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创新传统的商业模式才能进一步的解放生产力。长期以来,我国的科研成果难以在市场获得成功,然而没有市场的技术等于一纸空文。商业模式创新有赖于新技术的推陈出新,但它比技术创新更为现实。注重科技与市场的结合,关键在于创新商业模式,让市场接受技术研发成果,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商品化。

(三)完善政府服务

除了企业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之外,各地政府部门应该健全审批办理协调机制,推行行政审批代办制。政府对商业模式创新要积极培育、用心呵护,并且要善于通过孵化器来培育新商业模式,合理规划,引导投资资金。对于商业模式创新企业,可设立相应的评比称谓,同时享受相应优惠政策,以充分享受政策扶持。并且,政府部门也应该加强政务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将政府的公共服务产品外包给企业,这样一方面推进了政府服务机制的改革,另外又为新商业模式提供发展空间。

(四)重新定义顾客价值

过去的创新主要集中体现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领域,而在今天,商业模式的创新比技术创新更重要,商业模式之争已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新的商业模式可以通过细分市场重组流通渠道,以新技术为手段创造新的市场,把人们潜在的需求转化为现实的需求。宝洁公司创造性地改变产品服务的路径,将薇姿护肤品的销售渠道只限于药店,从而取得成功;苹果公司通过重新定义顾客价值,成功开发ipod产品并使企业重新焕发活力;五粮液通过与金六福的品牌联盟进行市场运作,则是改变了其收入的模式。

(五)坚持人才创业的理念

人才集聚是商业模式创新的基础。成功的商业模式往往不可复制。而人才才是企业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商业模式创新依靠人才的好的商业创意。很多企业都认为现在最稀缺、最宝贵的是“懂技术、懂管理、懂市场”的“三懂人才”。现在,大多数成长型企业都在培养和收集有实践经历的人才,以适应商业模式创新的需要。

创新商业模式只是一种发展手段,电子商务中的互联网也只是一个途径,因此互联网不可能颠覆传统渠道。然而,创新的目的在于发掘新的市场需求,同时建立新的竞争优势,但是创新不是万能药,也并非任何企业都要打着创新的旗号对自己原有的模式全盘否认。电子商务时代,企业只有在现有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才能培养持续竞争优势,获得成功。

电商商业模式分析范文第2篇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自美国率新打破电信业的垄断以来,随后世界各国的电信业纷纷效仿,并不同程度的将市场竞争引入到本国的电信业中。因而如今从全球来看,各国的电信产业正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并且机遇与挑战并存。然而,随着ASP(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应用服务提供商)这种新的增值业务的出现与发展,从而为电信业的转型指明了方向。

二、电信运营商的ASP发展战略的现状分析

自2004年始,我国电信业增加值为5187.6亿元,对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直接贡献率为 3.80%,比上年下降0.05个百分点,这是自1999年以来电信业对GDP增长贡献率的第一次出现下滑。而紧接着随后的几年,电信业对国内经济的直接贡献率开始了大幅的下降,并且电信运营商特别是固网运营商陷入了增量不增收的发展怪圈,因此中国电信业必须实现战略转型,以扭转其发展的颓势。而据CECA(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2007年到2009年间,将会有69.3%的中小企业信息化从初级进入中高级阶段,而2007年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市场规模为1609.5亿元。因此,电信运营商通过推动ASP业务的发展,以及搭建合理的商业模式,必将实现电信业的又一个发展高峰。

1.ASP的定义及内涵

IDC (International Data Coporation,国际数据公司)认为:“ASP是指从一个集中管理的组织中提取应用的部署、供应、管理,以及对应用访问的契约式服务,服务的主要形式是外包。” 因而,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它是基于企业客户对信息化外包需求而产生的,并且它是一种全新的服务类型或者商业模式,而不是指某种特定的企业,其内涵可以延展到不同的行业或各种企业类型中去。

2.ASP的发展现状分析

据Gartner Group调查数据显示,2003年,全球ASP市场已达到220亿美元,增长率高达70.3%,预计2008年全球市场将达到3123.68亿美元,而中国市场将达到137.12亿人民币。因而,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潜力,2005年至2006年间浙江网通与中国电信先后推出了自己ASP业务,从而引发了电信运营商之间的激烈竞争。

然而,从总体来看ASP的发展虽然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相对于中小企业信息化需求的市场规模来说,发展还较为缓慢。究其原因,这主要是人们还没有寻找到一个合适的商业模式去具体的运营该项电信增值业务。而就ASP的商业模式而言,我认为应该通过三方面的分析,一是以电信运营商为核心的ASP服务平台的产业价值链分析;二是ASP产品与服务的分析;三是ASP的盈利模式分析。

三、以电信运营商为核心的ASP服务平台的产业价值链分析

通常认为以电信运营商为核心的ASP服务平台是由IDC(互联网数据中心)、电信运营商、硬件提供商、系统集成商、ISV(独立软件分销商)等构成的,而再由电信运营商进行整合,从而构成面向企业客户信息化需求的ASP服务平台。

1.ASP服务平台产业价值链上的信息流分析

系统集成商是信息流的主要提供者。它为ASP服务平台提供了两方面的信息:一方面是来自于市场上客户的信息,这部分信息为ASP的产品或服务提供了准确的市场定位;另一方面是来自于产业链上游的ISV与硬件提供商的信息,这部分信息提高了ASP平台的外部采购能力与效率。而客户的信息流并不是简单地流向电信运营商,而是针对ASP的服务将对应的信息流一一流向产业价值链中所对应的各个参与方,使其能更好的满足甚至创造客户需求。

2.ASP服务平台产业价值链上的物流分析

作为物流的主要提供方,ISV与硬件提供商在该产业链中扮演着为ASP服务平台提供软件与硬件产品或服务的角色。它们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直接影响着ASP的服务质量与客户的满意度。

3.ASP服务平台产业价值链上的资金流分析

资金流的源头是来自于目标市场上的客户,因为它们是ASP服务的最终受用者和获益者。由波特的价值理论我们可知,资金流的大小取决于客户愿意为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所支付的货币。因此,根据产业价值链上各成员对价值创造贡献大小的原则,资金流进行合理的分配,从而延续了企业的生存,维持了稳定的产业价值链。

四、ASP产品与服务分析

1.ASP产品与服务的客户群分析

(1)大型企业市场需求分析:作为大企业用户,其特点是企业生产管理区域分散、广域网成本高,建立并维护一个庞大的信息系统将会为软件、硬件和人力资源付出高昂的费用。

(2)中小型企业市场需求分析:中小企业指员工人数25人~500人不等,ASP的应用使得他们的IT部门的职能发生转变,从应用开发者成为应用使用者,从而为其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时间成本,以及财务成本等,使企业能够更加专注自身的核心业务发展。

(3)个人用户市场的需求分析:即个人用户、经营电子商务、B2B网站的企业,主要指的是企业分散在全国各地小的分支机构,以及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或个人。而就ASP服务而言,他们要求电信运营商所提供的应用服务简单易用,特别是费用要低,而他们也愿意接受高标准程度的应用服务。

2.ASP产品与服务的市场定位分析

经效度分析,得出该测试项Cronbach系数为0.899,属于非常可信的。再结合因子分析,将ASP业务的客户认可程度的相关因素综合为一个因子,经直角转轴法, 反复检验测试项,得出3个评价因素。

(1)企业内部基础设施因子:大多数企业试图通过ASP这一类应用服务来满足企业基础管理活动的信息化,如像邮箱、办公自动化和人力资源管理等。

(2)企业信息传播因子:各个企业越来越重视企业内外部的信息传播与沟通,期望通过应用软件与Internet等手段,改变以往传统的沟通与协作方式。

(3)生产管理因子:产品生产始终是企业一如既往关注的问题,因此企业纷纷试图通过软件来管理生产活动。

五、ASP的盈利模式分析

1.基于电信的ASP服务平台的成本和收益分析

ASP服务平台的毛利润大概在20%到45%之间。但就以ASP的发展现状来看,它们基本上还没有达到这么高的利润。这是由于ASP在建设初期需要投入大量的固定成本,并且这些固定成本要分别摊销到每个会计年度中,因而影响了ASP服务平台的利润。因此,如果通过ASP产业价值链上的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尤其是电信运营商,吸纳更多的客户,达到一定的经济规模,那么ASP服务平台的利润将得到极大的提高。

2.企业客户的成本和收益分析

通过应用ASP服务,企业客户只需要支付的成本为:一是ASP为企业所提供的应用服务使用费(相比传统IT服务非常少);二是电信运营商的互联网接入费;三是硬件费用(如终端个人电脑等)。因此,从客户成本的角度来看,客户节省了一大笔的费用。再从客户的收益角度分析,ASP为企业所带来的收益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它满足了企业的信息化需求;二是它节省了企业额外的网络连接费用,从而转化成为企业的收益;三是它提高了企业的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ISV与硬件提供商的成本和收益分析

在传统IT服务模式下,ISV通过向企业客户售卖其产品和产品的升级进行获利。而在ASP的模式下,ISV与硬件提供商向ASP售卖所获取的收益显然低于传统IT服务模式下的企业收益,然而,ISV与硬件提供商通过这种ASP产业价值链上深层次合作,它将获取一些间接性的收入,例如:通过附加服务的销售(非软件和硬件)广告,以及来自电信运营商的一些补贴。而就ASP的长期发展来言,我们必须通过深挖其潜在业务和盈利方式,通过新的高附加值的业务收入以弥补部分成员的收益损失,才能不断的促进该业务的稳步发展。

六、结论

一个好的商业模式是ASP成功发展的前提条件,因而我们需要不断地完善它:一是按照企业客户的实际信息化需求进行市场细分,并针对每一细分市场推出与客户需求相匹配的ASP业务;二是电信运营商通过与ASP产业价值链上的知名企业合作,以便借助他们雄厚的资金和成熟的技术,吸纳更多的客户;三是恰当地处理ASP产业价值链上的收益分享和成本分摊问题,以兼顾产业价值链上参与各方的利益,从而维护它的稳定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董亮卢向华黄丽华:ASP平台运营的原模型分析[J]. 管理学报,2007.57~60

电商商业模式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网络;模式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8.015

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是一种互为条件互为动力的关系。一方面,现代物流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先决条件,现代物流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物流配送系统为电子商务提供了支撑;另一方面,电子商务为物流企业提高效率和效益提供了技术条件和市场环境,为物流功能的整合提供了有利条件,实现了物流企业的经营规模化经营,促进了物流基础设施的改善和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影响和改善了物流运作形态,推动着物流社会化和国际化,同时电子商务环境也要求物流企业创新客户服务模式。

1.电子商务企业在物流方面存在的问题

Internet的无边界性特点导致了电子商务客户区域上的离散性与不确定性,这要求物流企业具备很强的信息管理能力和技术手段才能提供集约化的高效物流服务,这方面国内企业还需要继续完善。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证实,哪个物流企业能抓住电子商务推广这一机遇,率先采用数字化技术,就可以占据市场竞争的有利位置。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跨区域的即时信息交换和传输成为可能,随着网上支付的普及,构建跨区域的物流网络更为方便和可行。物流业要积极参与电子商务的分配,形成一个国家、城乡的物流配送体系,是市场的需求。目前,配送网络太分散,固定成本高,规模经营水平低,服务价格太高是电子商务企业在物流中的主要问题。

2.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模式分析

电子商务的具体实施有多种模式可以选择。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是信息化物流,物流企业采用网络化设备、软件系统及先进的管理手段,严格按用户的订货要求,进行一系列的整理、编配、分类、配货等理货工作,定时、定量地交给广阔地理范围内的各种用户,满足用户的消费需求。这种新型物流更容易实现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合理化、简单化、现代化和社会化,使物尽其用,货畅其流,既减少了企业的库存,加速了资金周转,也提高了物流效率,降低了物流企业成本。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模式可以采取以下几种。

2.1电子商务与普通商务活动共用一套物流体系

公司可以在自有普通商务系统的基础上,利用原有的物流资源,通过互联网建立相应的电子商务销售系统,来承担公司电子商务的物流业务。制造商或经销商拥有完善的流通渠道,其开展电子商务业务相对于互联网经营者更得心应手。

从事普通商务活动的企业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制造商、批发和零售商。制造商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不仅要大力发展其核心业务如商品开发、设计和制造等,还要负责销售。有些制造企业的物流配送网络覆盖了整个销售区域,其物流设施比专业物流公司的设施还要先进,这样就不需要再进行物流配送方面的投资,完全有可能利用原有的物流网络和设施来发展和支持电子商务业务。对于批发商和零售商来说就更简单了,因为其本身就是流通业,电子商务产生的物流完全可以与一般销售的物流业务一起开展。对于这三类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两种业务产生的物流系统的资源整合。

2.2自己组建物流企业

因为国内的物流公司大多是由魍车牟执、运输公司匆忙转型而来的,往往不能满足电子商务的物流需求,因此,国内一些企业与国外的信息企业建立电子商务公司时,在物流配送方面的选择是自己组建物流企业。因为电子商务和物流业务是两种不同的业务模式,企业在组建物流企业时必须评估自身的资源、确定相应的目标、制定可行的策略和配套的操作流程,必须按照物流的客观规律运作才能成功。在组建自有物流企业的初期,不要把物流服务水平定得过高,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物流需求,可以先寻求其它物流公司的帮助,不断学习、培育、发展、完善自有物流企业,让自有物流企业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电子商务的需求。

2.3外包给专业物流公司

根据供应链的理论,将不是核心业务外包给一家专业公司做,从原材料供应,生产和销售的各个环节,在该领域的核心竞争力的专业公司协调完成,使供应链将有更强的竞争力。将物流业务分离出来,并外包给专业物流公司是大型企业管理物流的普遍做法。比如,戴尔公司将物流外包给联邦快递;亚马逊公司在美国国内的电子商务物流业务由自己承担,美国以外的物流业务则外包给联合包裹公司去做。将物流配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是电子商务企业较为理想的方案。随着越来越多的跨国物流公司进入我国物流领域,虽然会给国内物流公司带来很大的竞争压力,但对促进我国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也有好处。我国的专业物流企业要适应这种发展需求,并不断努力和改进。

2.4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电子商务系统

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具有物流网络上的优势,这些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可以延伸到零售行业,向电子商务方向发展。例如,美国联邦快递在1999年开始和一家专业的BtoB和BtoC公司Intershop合作开展电子商务,其发展电子商务的理由有三个:第一,联邦快递一直把自己归属于信息业而不是快递业;第二,公司的物流网络已经涵盖了全球211个国家和地区;第三,公司成功开发的信息网络,可以使全球的消费者在网上查询其物流跟踪状况,利用现有的物流网络和信息网络就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很好的电子商务服务。像联邦快递这样的专业第三方物流公司发展电子商务业务,完全有可能更充分的利用现有的物流和信息网络资源,使两个领域的业务经营都实现专业化。

3.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模式选择

目前,越来越多的电子商务企业开始重视物流的发展,同时物流模式对电子商务企业也越来越重要。所以说,电子商务企业在进行物流模式的选择时应遵循以下几点:

3.1物流对电子商务企业的影响程度

对于电子商务企业来说,物流对企业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对物流模式的选择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如果物流对企业的发展影响程度特别大,但是企业对物流的处理能力不足,更适合选用第三方物流;如果物流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大,特别是物流企业的处理能力高,更适合于他们自己组建物流;如果物流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不是很大,同时,企业的物流处理能力不足,可以给物流外包。

3.2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系统总成本

就专业角度而言,企业的物流系统成本有多方面组成,包括基本投入成本、运输配送成本、库存成本、包装成本、管理成本、流通加工成本等。电子商务企业在进行物流模式选择是,通过对物流总成本的所包含的各个成本进行估算和判断,最后结合企业的自身情况选择最佳的物流系统。

3.3电子商务企业产品自身所具有的物流特点

对于那些生产以及经营的的商品单位价值高的电商企业,更适合选用自建物流;对于那些生产以及经营的产品单位价值低的电子商务企业,更适合选用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如果是分销鲜活产品或者大量的工业原材料,应该使用固定的物流渠道;要是物流服务需要较强的技术性,企业应该使用外包的方式展开;如果企业制造的设备并非统一标准,自营物流虽然可以盈利,但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支出,更分担在主流业务上的投资,企业应该选择第三方物流来承担物流业务。

电商商业模式分析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 商业模式的定义在理论界有多种不同的理解,对商业模式创新尚缺乏完善研究。针对该问题,从商业模式的概念入手,对当前电信运营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方式进行了分析,指出电信运营商商业模式创新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在产品层面,着重于电信产品设计规则参与、产品创新和服务标准化;二是在企业层面,着重于电信业务组件和组织管理的再造和梳理;三是在产业层面,着重于外包策略和网络联盟在实现价值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面对今天高度竞争的环境,许多企业对于商业模式是什么?该怎么设计和创新商业模式,现有的研究很难形成一个系统的、普遍适用的理论分析框架。

另一方面,截至2006年底,我国电话用户总数已经达到8.25亿户,其中固定电话3.7亿户,移动电话4.55亿户。2006年,全国通信业务收入已超过7000亿元人民币,固定电话和手机普及率分别超过30%和35%。如此巨大的市场正在吸引全球投资者的目光。本文试图对电信运营企业的价值创新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一个电信运营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理论框架。

1、电信运营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分析框架

由于人们对商业模式本质认识上的分歧,准确界定商业模式很困难,[1]但绝大多数学者都同意,商业模式从根本上讲是企业价值创造的逻辑。[2]如afuah&tucci(2000)[3]和amit&zott(2000)都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为自己、供应商、合作伙伴及客户创造价值的决定性来源。WWw.133229.COm[4]mahadevan(2000)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价值流、收益流和物流的混合体。[5]hamel(2000)将商业模式分为四大要素,在四大要素间产生出三种不同的连接,这些连接重点就是公司如何赚得应有的利润。[6]thomas(2001)认为商业模式是开办一项有利可图的业务所涉及的总体构造。[7]dubossonetal(2002)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进行价值创造、价值营销和价值提供,以产生有利可图且得以维持收益流的客户关系资本。[8]ches-brough&rosenbloom(2002)认为,商业模式是反映企业商业活动的价值创造、价值提供和价值分配等活动的一种架构。[9]afuah(2003)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指出,商业模式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卓越的客户价值并确立企业获取市场价值的有利地位的各种活动的集合。[10]rappa(2004)认为,商业模式就其最基本的意义而言,是一种能够为企业带来收益的模式。

商业模式创新的本质是获取更大的价值。就商业模式创新的方式,thomas(2001)认为,商业模式创新涉及企业的流程、客户、供应商、渠道、资源和能力的总体重构。dubosson等(2002)认为,商业模式创新涉及企业结构及其合作伙伴网络革新。rappa(2004)认为,商业模式创新意味着企业必须明确开展什么样的活动来创造价值、在价值链中如何选取上游和下游伙伴中的位置以及与客户达成产生收益的安排类型。罗珉等(2005)认为,商业模式是一个组织在明确外部假设条件、内部资源和能力的前提下,用于整合组织本身、顾客、供应链伙伴、员工、股东或利益相关者来获取超额利润的一种战略创新意图和可实现的结构体系以及制度安排的集合。高闯,关鑫(2006)指出,商业模式创新是通过对企业全部价值活动进行优化选择,并对某些核心价值活动进行创新,然后再重新排列、优化整合而成。

综上所述,商业模式的本质是企业价值创造的逻辑,而价值创造是通过企业本身以及上、下游的合作而被创造出来的,并在它们之间进行着传递和消费。因此,商业模式创新绝不仅仅是一个企业内部的事。就电信业而言,随着数据增值业务快速发展和3g时代的日益临近,电信业价值创新系统演变呈现出如下趋势:一是电信产业链由链状演变为网状。纵向方面,新加入环节增多,更为细分化;横向方面同一环节内的企业不但数量大幅增加,而且更为专业化。

这种趋势要求对电信运营企业对产出重新定位或重新创造,与其他相关企业结成联盟,以使企业的能力和价值创新活动相匹配。二是在电信业价值创新系统内部,各环节对价值创造的贡献被重新界定,价值和利润在系统中发生转移,向对价值创造起关键作用的环节聚集,表现为网络运营环节的价值将不断下降,内容和应用方案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因而电信运营商业务外包成了必然选择。同时,每一环节的运作效率对整个系统的影响越来越大,各成员企业间联系更为紧密,逐渐发展成以战略联盟、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流程对接和文化融合等为特征的深度合作。三是由于3g技术的开放性和不确定,因此对电信产业相关标准的竞争将越来越成为竞争的重要方式。四是在三网融合、固定移动融合的技术背景下,原来看似没有联系的不同产业变得越来越相关联,并出现重叠、替代、交叉和趋同等变化,并且不同生产网络之间加速价值整合的步伐越来越快。它们相互间的协作关键就在于合理的结算、利润分配模式,只有双赢的分配方式才能保证跨行业业务的顺利推进。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本文按照由低到高的层次,将电信运营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分为三个层面(见图1)。

产品层次的创新,包括电信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其实质是产品模块分解和集成。电信运营企业层次的创新,包括业务创新和管理的创新,其实质是电信运营企业业务和管理功能的梳理和优化。电信产业层次的创新,按照合作的层次和深度,可以将企业间的协作分为业务外包和战略联盟两种形态。电信运营企业可以利用模块分解将非核心业务外包,集中有限的资源于自身比较优势的环节,利用模块整合和网络联盟,实现价值创新。

2、电信运营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实现策略

2.1 产品层次的创新

2.1.1 电信产品创新

电信产品创新涵盖了产品设计标准制定、产品设计开发、营销、品牌等诸多方面。其主要目标是通过产品结构优化,实现对质量、成本、可靠性、可服务性、响应速度的提升。按照创新的内容与程度,电信产品创新可分为几类:一是以全新技术开拓全新市场。二是对现有市场提供新的产品组合。三是利用现有的资源增加产品种类,即产品线延伸。四是改善现有产品性能。五是改善附加产品。

在进行电信产品创新时,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要突出自主品牌,力争成为电信产品设计标准的制定者或主要参与者。二是要细分并紧密联系客户需求。个人用户的电信需求至少包括:必需的信息传递、情感交流、工作和自我发展、使生活更为便利、兴趣或娱乐需求。组织用户的电信需求至少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提高内部运营效率和加强与用户、合作伙伴之间的联系。

2.1.2 服务创新

服务模块化创新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电信产品提供过程中相关服务的标准化、人性化和规范化,并为产品创新提供业务、技术和政策保障。具体包括:①推进产品专业化服务,特别是各项增值服务,拓宽服务范围。②建立与品牌发展相配套的服务规范和标准化服务体系。③提高服务质量,实现对客户的个性化服务。

2.2 企业层次的功能再造

2.2.1 电信业务重整

电信业务的重整涉及营销与业务办理、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建设与安装模块、定价与收费、网络管理、客户服务6个功能模块。对业务模块再造的主要目的是对企业内部业务要素重新配置,充分发挥其盈利潜能。业务再造的主要方法是对业务环节的清除、简化、整合和自动化。清除主要指对企业现有业务环节中的非增值活动予以清除。简化是指在清除非必要的非增值的环节后,对剩下来的活动做进一步的简化。整合是指对分解的业务环节进行整合,以使业务运作过程顺畅、连贯,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自动化是指采用自动化解决方案,减少数据反复的采集及降低单次采集的时间,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与分析,增加信息的利用率等。

2.2.2 管理模块化再造

目的是打破传统的组织业务部门分割状态,通过对企业管理职能的重组,支撑产品、技术和服务创新,快速相应顾客需求。对电信企业,可以将组织管理分为三个模块:前端、后端和其他职能模块。前端模块负责业务发展,集中市场营销与销售的职能,针对不同细分市场的客户特点不同,需要采取有差别的营销策略。后端模块设立客户响应中心,作为前后端的接口,保障端到端的服务开通与故障排除流程的顺利运行,以及负责对网络运行情况的维护与资源的调配和管理。

2.3 电信产业层次的创新——构建价值创新网络

由于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三网融合趋势正在加强,在极大地拓展电信行业发展的空间的同时,也将原来3个不同产业的企业放在同一个竞争平台上。单打独斗式的企业难以在所有环节建立起核心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日益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对电信企业的技术、资金、知识、渠道等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在竞争中合作成为必然选择。按照合作的层次和深度,可以将企业间的协作分为业务外包和战略联盟两种形态。运营企业可以利用模块分解将非核心业务外包,集中有限的资源于自身比较优势的环节,利用模块整合和网络联盟,实现价值创新。

2.3.1 外包策略

外包策略的实施是在电信产品或业务模块化分解的基础上确立的。电信企业外包有两种基本类型:业务外包和管理外包。业务外包主要是指对前后台业务进行外包;也有一些企业对内部独立性较强的管理职能进行外包,被称为管理外包。业务外包主要是将前后台业务进行外包。管理业务外包相对较少,主要有财务管理中应收账款业务外包,人事管理中招聘员工管理外包等。一般认为,将非核心环节业务或职能外包给其他企业,有利于降低经营的不确定性风险和生产成本,提高质量,加速了技术和产品创新,有利于发挥各价值模块的核心优势,在合理利益共享机制下实现协同。

2.3.2 建立价值创新网络联盟

随着电信运营环境和技术复杂度不断增加,电信价值创新网络也日趋复杂,已从过去简单的“软硬件提供商—电信运营商—用户”合作模式,转变为由电信运营商、供应商群(设备制造商、系统集成及软件提供商、内容服务提供商、终端设备提供商)、竞争者、相关企业、用户、政府、科研院所以及相关服务机构共同参与的网络,随着合作关系日益密切,电信企业通过战略联盟获得整体的优势,成了企业的可行的选择。战略联盟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契约,参与成员通过联盟带来比自身单独参与竞争更为丰厚的收益。从电信运营商角度,电信业联盟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态。

一是电信运营商与供应商的联盟。包括:①与设备系统集成及软件提供商联盟。②与终端设备提供商联盟。中国联通在推广业务时,采用与重点终端设备提供商在资本和技术层面合作的方式。③与内容/服务提供商的联盟。

二是与竞争者的联盟。包括:①与运营商之间的联盟。②与潜在竞争者的合作。

三是组建跨行业联盟。与教育界进行合作提供远程教育服务,与游戏开发商合作开发手机游戏,与银行合作开发电子银行,与医疗界合作提供远程医疗,与政府合作提供电子政务等等。跨行业合作,一方面,为个人用户提供了服务,合作连接了多元化的利益群体,锁定用户群体,创造差异化的特色服务优势,使用户从单一的对电信产品消费转变为一种对生活方式和社会身份认知的依赖,从而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达到吸引和巩固客户的目的另一个方面,这些企业中的部分企业也是电信运营商的行业用户,他们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同时也满足了这些行业用户的需求,增加了他们各自的业务范围,为企业创造了价值。

四是与用户的合作。用户能够提供需求信息,帮助运营商构建产品概念,参与评估运营商的合作对象和合作过程,实现新产品或服务的设计要求。

五是运营商与相关辅助机构的联盟。包括:①与公共研究部门、教育机构和专业化公共支持部门等科研院所的联盟。②与包括电信行业协会、通信企业家协会、人才培训机构、中介咨询机构等专业服务机构的联盟。

从中国电信行业已有的战略联盟的情况来看,缺乏电信运营商的市场导入作用,而且与专业sp合作较少,与设备制造商之间的整合程度不够,因此造成业务的低质、重复。在电信行业战略联盟的组建过程中,电信运营商应该更加注意对sp的引导作用,使其能够更快地掌握电信行业的专有知识,建立特定的营销模式。对于终端制造商,则应该加大整合的程度,电信运营商与终端制造商双方在判断客户需求、研发产品等环节上要加大以客户为导向的力度。值得注意,由于机会主义行为的存在,电信联盟在带来利益的同时也有风险,包括:合作伙伴的能力风险,合作关系风险,投资套牢风险,信息共享风险等。因此,如何提高伙伴间信任、降低联盟风险就显得非常重要,电信企业间联盟关系管理是构建战略联盟的关键。电信企业间伙伴关系管理可以从以竞合的思维选择联盟伙伴、协同联盟之间的文化、增加联盟沟通、提高联盟之间的信任与忠诚以及合理分配战略联盟利益这几个方面着手。

3、结论

商业模式的本质是企业价值创造的逻辑,电信运营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绝不仅仅是运营企业内部的事。在当前的现实背景下,按照由低到高的层次,本文将电信运营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分为三个层面:产品层次的创新,企业层次的创新和产业层次的创新。在产品层次的创新上,应该尽量谋求成为设计规则的参与者或提供者,注重从模块分解与集成的角度对电信产品进行创新,从标准化角度对电信服务进行规范,尽快提升我国电信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在企业层次再造上,注重从管理和业务模块功能梳理的角度,促使企业组织管理模块化,以及业务组件清晰。在产业网络层次的创新上,应借助外包和网络联盟等策略,实现价值创新。

参考文献

[1] 王伟毅,李乾文.创业视角下的商业模式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27(11):32-40.

[2] 原磊.商业模式体系重构[j].中国工业经济,2007,(6):70-79.

[3] allanafuahandchristopherl.tucci.internetbusinessmodelsandstrategies:textandcases[m].newyork:irwinmcgraw-hillhighereducation,2000.

[4] raphaelamitandchristophzott.valuecreationine-business[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01,22(6/7):493-520.

[5] b.mahadevan.businessmodelsforinternet-basede-commerce:ananatomy[j].californiamanagementreview,vol.42,summer2000(4)55-69.

[6] garyhamel.leadingtherevolution:howtothriveinturbulenttimesbymakinginnovationawayoflife[m].boston,massachusetts:harvardbusinessschoolpress,2000.

[7] russellthomas.businessvalueanalysis:copingwithunrulyuncertainty.strategy&leadership,2001,29(2):16-24.

[8] magalydubosson,alexanderosterwalderandyvespigneur.e-businessmodeldesign,classificationandmeasurement[j].thunderbirdinternationalbusinessreview,2002,44(1):5-23.

电商商业模式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物联网;邮政电子商务;SWOT分析;“三网一体”

    一、引言

    自2005年在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概念正式诞生以来,世界各国高举物联网大旗:2008年欧盟智慧系统整合科技联盟(EPOSS)在《2020的物联网:未来蓝图》报告中大胆预测物联网的发展;2009年美国IBM公司提出了“智慧的地球”策略,使物联网在全球受到热捧,当年美国将新能源和物联网列为振兴经济的两大重点;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提出建设“感知中国”以后,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并写入《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物联网在中国受到了全社会极大的关注。由此我们看出,由物联网掀起的又一次信息化产业浪潮正在扑面而来,我们即将进入继互联网之后的物联网时代。

    物联网不仅是一种技术,也是云计算理念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延伸和拓展,是一种动态资源管理理念[1]。在物联网技术和理念下,电子商务的运作得到了新发展。物联网将以信息流为主导的电子商务活动过渡到“物”的管理阶段,也就是说,在电子商务体系里,人、资金、商铺、商品等均成为“物”,这些“物”在一个电子平台通过数据联接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网”,实现数据的同步和实时处理以及信息的共享化和透明化,最终提升整个电子商务行业的水平。

    作为政府电子商务试点单位,从2000 年开始,中国邮政开始了在电子商务领域的探索和尝试。回顾过去的十多年,我们在发展邮政电子商务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先后建立包括183网站、185客户服务中心、绿卡支付网关、邮政安全认证系统、递送调度信息系统等电子邮政工程系统。但是,面对物联网时代趋势,原有的邮政业务运作模式显然不能适应时展需求,需要加以创新,探索邮政电子商务的运作新模式。

    二、物联网时代邮政利用电子商务开展业务运作的SWOT分析

    1.优势(Strengths)分析

    中国邮政作为服务型企业,集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于一身,具备支撑邮政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天然优势。首先,中国邮政的百年品牌和良好信誉是其最根本的优势,在此优势下客户的了解和信赖是邮政拓展业务、赢得客户的基础和重要优势;其次,中国邮政具有强大的物流配送网络实力,邮政形成了包括平邮和EMS快递再累的多重物流配送系统;第三,具有认证、支付、配送、清分功能于一体的在线结算能力和安全保证;第四,具有多元化的电子商务平台,能够综合全面的电子交易服务,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此外,邮政系统还拥有丰富的数据库资源和短信平台。这些优势使得中国邮政具有不可替代性,在物联网时代能够迅速在电子商务领域站稳脚跟并开展业务运作。

    2.劣势(Weaknesses)分析

    首先,邮政缺乏在电子商务方面明确的发展策略及策略开发机制,没有形成一套战略实施的策略和程序;其次,由于邮政与政府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外完全的市场化,造成其服务水平不高,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少,人们对电子邮政的具体服务还较模糊;再次,技术装备水平较低,现代物流技术(如条形码技术、射频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在邮政业务中没有得到普遍应用,业务运作效率低。最后,邮政上游供货商的产业链还不完善,针对下家客户的管理也尚未形成规范。

    3.机会(Opportunities)分析

    2007年中国邮政实施政企分开,成立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直面市场竞争。公司在考虑发展战略时,确立发展电子商务是邮政公司长期发展战略之一,这是中国邮政在市场化条件下利用电子商务开展业务运作的契机。2008年的“全国邮政电子商务工作会议”确定了其“支撑、服务、运营”的发展定位,并开始制定邮政电子商务的发展战略。另外,各地方邮政如南京、广州等地纷纷创新邮政电子商务的运作模式,这是创新发展我国邮政电子商务业务运作的良好机遇。

    4.威胁(Threats)分析

    首先,邮政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着已形成一定规模的电子商务品牌的竞争,包括有实体支撑的电子商务企业(苏宁、麦网等),采用B2B电子商务模式的企业(阿里巴巴、慧聪网等),专业化经营企业(卓越网、当当网等)以及淘宝、易趣等采用C2C电子商务模式的企业等。这些企业的电子商务发展较成熟,势必在市场上与邮政业务展开激烈的竞争。其次,传统邮政形象牵制电子邮政的品牌树立和形象突破。这些都对邮政电子商务的长期发展构成了威胁。

    三、物联网时代邮政电子商务的业务运作模式创新---构建“三网一体”的业务网络运营平台

    物联网时代,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是中国邮政做强做大的客观需要,是中国邮政由传统邮政向现代邮政迈进的必经之路。中国邮政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创新业务运作模式,根据邮政的传统业务优势和网络化发展的机会,规避自身的弱势和发展的威胁,提出了以邮政物流业务为核心,协调发展电子邮局和邮政金融业务的发展业务组合,构建“三网一体”的业务网络运营平台,并最终实现三类业务并举的中国邮政电子商务实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三流融合”的发展模式。

    1.邮政物流网:物流业务运作模式创新

    中国邮政在物流领域上有很强的优势,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进军电子商务领域时,需要从根据自身优势,核心发展物流业务。目前,物流行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竞争主要集中在区域配送上,因此业务运作模式创新主要是针对物流配送市场。根据中国邮政的网络特点,物流业务运作需借助“第三方物流”模式来加以创新。

    邮政电子商务物流业务运作需按照(l)一(6)如下的顺序完成: (l)客户上网浏览商品,对某种商品的需求确认,并完成商品的登记和货款的交付;(2)邮政系统确认信息后,同时下订单到供应商与供应商所在地的物流公司;(3)(4)物流公司与供应商之间的取货与配送过程;(5)邮政内部网络传递到客户所在地的物流公司;(6)物流公司将货物投递到客户。

    2.电子邮局网:电子邮局业务运作模式创新

    电子邮局类业务主要是利用邮政数据库资源和计算机综合网平台,实现传统邮政业务的电子化,把传统邮政和其他邮局类业务进行排列组合,通过邮政计算机综合网,共享信息和资源,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3.邮政金融网:金融业务运作模式创新

    邮政应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开展真正的网络银行业务,如网上汇兑、支付、B2B 和B2C结算、转账等。可以同四大商业银行联手把银行—企业或银行—个人的交费、结算、托收承付等业务通过邮政计算机综合网平台连接起来。通过在邮局计算机综合网上开设的账户可以很方便地与同城或异地顾客进行商务交流,省去顾客和银行打交道的繁琐手续,发挥邮政金融网的理财潜能。

    4.“三流”融合:构建“三网一体”的业务网络运营平台

    以上邮政物流网、电子邮局网和邮政金融网分别是邮政电子商务的实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各自需要建立的独立网络系统。但是他们不能孤立地发挥作用,必须在邮政系统的综合计算机网络下,将“三网”统一起来,才能实现“三流融合”,最终实现邮政电子商务的发展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华.物联网下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问题探讨[J].中国商贸,2011(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