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物学科课程标准解读

生物学科课程标准解读

生物学科课程标准解读

生物学科课程标准解读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课外读物;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新课标,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是一个全新的教学目标,它即包括教师教的过程与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过程与方法。此项研究就是在此过程中希望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使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从而使学生的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开阔学生的思维,这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高中历史新课改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学习课外读物的必要性

(一)高中历史教学的独特性

1.高中历史教学与初中历史教学的区别

首先,新课程标准对于初高中历史课程目标的要求不同。从初高中历史教学目标上来看,初中生的历史学习重在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教学过程侧重学生的感性认识与学习热情的培养,从而为以后历史学习打下基础。高中历史教学目标,除了要求掌握基本知识以外,还对学生能力培养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如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查询、搜索资料的能力,阅读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迁移运用历史知识的历史学科能力。

2.高中文科科目学习的特殊性

高中历史的学习已经不能仅限于死记硬背了,测量与评价侧重的是能力的考查。在文科考题中有许多是考查学生的理解记忆能力与知识迁移与运用的能力。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来说,概念教学非常重要,历史概念、基本理论是理解记忆的前提。而知识的迁移运用,则需要利用昕学知识与课识的补充才能更好地理解运用。把学到的知识串起来,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和理解。

(二)高中历史教学的迫切性

1.历史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

历史课外读物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史料的形式,作为教科书内容的补充。历史教师对历史课外读物的阅读过程既是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也是努力实现历史教学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的过程。不论是多媒体辅助教学,还是导学案教学都是以史料阅读、分析来突破课堂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在史料运用与历史测量、评价中,材料主体则是课外读物的章节片段,所以历史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是离不开历史课外读物的。教师选择并推荐学生阅读课外历史读物,其实就是课堂历史教学向课外的拓展。

2.历史高考改革的迫切需求

近几年高考考试说明中多次强调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历史考试中也多以材料的形式出现,考查学生判断、分析材料的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以及运用材料及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这种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依靠一星半点的教科书材料就能解决问题的。近年来的高考试题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古诗、对联、名言警句、古人的论断、专家学者的经典论断等,没有相应的阅读能力,对考题中出现的这些材料理解就成问题,最终的结果不言而喻。因此,高中历史与阅读是密切相关的,但这不能仅靠语文阅读水平的提高来解决问题。

二、历史课外阅读指导的目标

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实施课外阅读指导,就是要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进行课外阅读,是学生在获取历史知识、提高阅读能力掌握史论结合分析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地改变传统的、被动的学习方式,进入一种自主的、探究的、体验的历史学习状态。

(一)激发学习兴趣,塑造自主学习的意识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先就是要激发学生“想学’’历史的强烈愿望。就是要使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通过接触大量的历史读物,既达到扩展历史知识的目的,又可以是材料中原本县的枯燥的内容精彩定格回放,从而增加历史学习的感性认识和趣味性。

另一方面,历史教师指导课外阅读的过程,也是对学生进行历史学习方法指导的过程。在持续进行的历史课外阅读中,学生必然要不断地获取历史信息、掌握历史信息、并运用历史信息解决实际问题,这个不断地对历史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恰恰体现的是历史学科学法指导的主要内容和目标。@学生只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可能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

(二)培养问题意识,塑造研究学习的能力

与自主学习一样,探究学习也是信息时代所倡导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具有强烈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哪问题是探究学习的起点和主线,也是探究学习的归宿,没有问题,就没有学生探究学习的动机。

学生在探究学习中问题的产生和解决,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背景之上的。尤其是历史这门所谓“学问与思考的学科",面对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它永远也不可能摆脱自身固有的规律:论从史出,离开历史材料而进行的探究学习是根本不存在。在实际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广泛地进行课外阅读,就是要使学生在接触大量丰富的历史读物的过程中,提取大量的历史信息,同时不断地生成新的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不断地塑造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体现人文色彩,增加历史学习的体验

历史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人文教育,成功的历史教育应当体现的是对健康的人的塑造。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充分地体现了历史教育人文本质的回归,强调历史学习中塑造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与传授知识、技能并重,而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塑造上,新课程又强调了体验和内化。

结语:

历史课外读物是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基石,也是史料教学在课外的继续拓展运用,更是学生历史学科知识积累的桥梁。新课程要求学生提高阅读的能力和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高考改革的趋势更加强调学生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以及迁移运用的学科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历史学习的关键。历史课外读物给历史学习提供了新的途径,但课外历史读物种类繁多,图书质量也层次不齐,如何使学生在课外能够最大限度的获取历史资源,促进学生知识积累,这就需要教师对课外历史读物进行仔细甄别。从学生不同程度的阅读水平来看,又需要教师因材施教,有选择性地推荐最适合学生发展的历史读物。

参考文献:

[1]王飞翔 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需强化学生课外阅读 [期刊论文] -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5)

[2]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2003

生物学科课程标准解读范文第2篇

下面展示几组常见的教学目标设计有偏差的案例。

[案例1] Words: big, small, long, tall, short, strong, thin, happy, old, new

Sentences: Look at the elephant. It has big ears. A rabbit has long ears and a short tail. I'm tall. You're short. You're thin. Happy new year!

[分析] 这是把“学习内容”当作“教学目标”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密切有关,但二者不能画等号。否则,就会导致“教教材”的结果,而不是“用教材教”。

[案例2]

(1)能听、说、认读词汇fat; 听、说、读、写tall、short,并能在真实生活中运用。

(2)能够理解、说出句子 Look at the elephant.It has big ears.A rabbit has long ears and a short tail. I'm tall. You're short. You're thin. Happy new year!并在真实情境中运用与交流。

(3)能够运用本单元的核心句型、词汇对人物、动物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描述。

(4)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

[分析] 照搬教参,对目标的设定缺乏理论支撑,第四条学习目标也不是“本课化”的,是所有学科所有学段的。过分关注语言目标,游离于课型之外。

[案例3]

(1)语言知识目标:复习本单元词汇 big , small , long,tall,short,strong,thin,happy,old,new;句子Look at the elephant.It has big ears. A rabbit has long ears and a short tail. I'm tall. You're short. You're thin. Happy new year!

(2)语言技能目标:能读懂故事并进行朗读和表演;能发挥创造性,尝试续编小故事。

(3)学习策略目标:认真倾听,积极主动思考,猜测故事内容,锻炼思维能力。

(4)情感态度目标:能体会阅读的乐趣,乐于感知并积极尝试英语在小组活动中能与其他同学积极配合合作。

[分析] 教师确实认真研读了课标,具备了一定的目标意识,力求学以致用。但所确定的教学目标全盘罗列,多而杂乱,列出的各项目标不具体,也没有明确的重点。第四条的“情感态度目标”直接选用了课程(学科)目标,定位过大过宽。

[案例4 ]

(1)借助图片、录音、动画,通过教师提问,能看懂、听懂并逐步理解故事,初步表演故事。

(2)借助插图、多媒体,通过阅读能听说认读fat、big等11个形容词,Look at..., A rabbit has a short tail, I'm /You're…, I have a …句型并灵活运用。

(3)通过创设情境,小组合作表演故事、创编故事,能够描述人物和动物的外貌特征,体会故事的趣味,发展想象思维,并形成合作意识。

(4)通过模仿录音跟读,能正确朗读故事并了解句子有重音、停顿的现象。

[分析] 教学目标具体化,明确重点目标并与课型相匹配,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不仅明确教学行为的主体是学生,而且明确学生通过学习后能完成的具体任务是什么。

如何能设置出合理的英语课堂教学目标呢?“基于标准的教学”提出“目标源于课标”的核心特征,参照教育部国培专家吴江林提出的“五步法”研制行为目标的思路,笔者认为大致有以下几点:

STEP1:从课型着手,从《课程标准》中抽离出若干“标准”,确立学科目标体系。

λ 课标中关于故事教学的相关要求

λ 确立学科目标体系

1.词汇、句型的掌握。

2.故事的看懂、听懂、理解、读懂、朗读、表演。

3.功能的理解与运用。

4.了解句子有重读、停顿、语调等现象。

5.阅读乐趣,阅读技巧,与他人合作,了解文化。

[结论分析]

从表中可以看出,小学阶段的故事教学中应该以引导和培养学生认读所学词语,乐意听故事、讲故事、演故事,逐步形成以培养语感为主要目的,而不是重点讲解语言知识。这也是“课程标准技能教学参考建议”中明确指出的。因此,故事课的教学目标也应来源课标,由于四年级上册Unit6 Fun story是低年故事的复习课,应当完成一级目标,因此,先从“课标”中抽离出关于有关故事教学的一级目标要求;而《基于标准的课程纲要和教案》中明确提到“基于课程标准”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特征,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应该成为学科教学的质量底线;因而,教师抽离出关于故事教学的二级目标,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适当补充拔高教学目标,建构适合自身的知识体系。

STEP2: 分析教材、学情,明确学习结果和教学的重难点。

教材分析:

四年级上册Unit6 主要功能是描述人物和动物的外貌特征,Lesson36 Fun story 位于本单元的最后一课,通过小故事复习本单元的重点词句和会话,因此是一节故事复习课。需要复习的语言点有fat,big 等11个形容词,Look at..., A rabbit has long ears, I'm/You're…,Happy New year!四个句型。语言功能就是描述人物和动物的外貌特征。这个小故事中包含的语言点有big,long,short3个形容词,Look at...,I'm..., I have…3个句型。故事简单,没有新词汇、新句型,生动有趣,容易理解。

学情分析:

据调查结果表明,故事是最受学生喜爱的课文之一。四年级的学生们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对英语学习有好奇心,在学校学习了一年英语,掌握了一些日常交际用语及基础词汇,能听懂教师的简单课堂用语,能介绍自己的家人、朋友本单元学习了有关描述人物、动物的形容词,能初步运用所学词汇、句型。课上逐步形成小组合作,根据图片简单猜测,按意群阅读的良好习惯。

1.能熟练掌握本单元fat,big等11个形容词,Look at..., A rabbit has a short tail, I'm/You're..., I have a …句型。

2.能看懂、听懂、理解故事并进行朗读和表演。(Important Points)

3.能描述人物和动物的外貌特征。(Important Points)

4.了解句子有重读、停顿的现象。

5.体会故事的趣味,积极思考,与他人合作,了解世界各国如何庆祝新年。

STEP3:分析教材、学情,确立行为条件。

1.通过创设情境、唱歌等方式进行复习

能听、说、认读本单元fat, big等11个形容词,Look at..., A rabbit has a short tail, I'm/You're..., I have a …句型。

2.借助图片、录音、动画和教师提问辅助教学

能看懂、听懂并逐步理解故事并表演故事。

3.通过创设情境,小组合作续编故事

能够描述人物和动物的外貌特征。

4.通过模仿录音跟读

能正确朗读故事并了解句子有重音、停顿的现象。

5.创设情境、小组表演、续编故事

体会故事的趣味,发展思维,形成合作意识,了解世界各国如何庆祝新年。

STEP4: 综合呈现五维教学目标(顺序,梯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总目标由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构成,体现了英语学习的工具性,也体现了人文性。但英语课程的这五维目标是不能分割的整体,不能分开续写。因此,把上述目标综合续写为:

1.通过创设情境进行复习,0%的学生能熟练掌握fat,big等11个形容词,Look at...,A rabbit has a short tail, I'm /You're…, I have a …句型。了解世界各国庆祝新年的文化意识。

生物学科课程标准解读范文第3篇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为了编好适合学生需求的教辅读物,教辅图书的编辑人员面临着新的思考和工作方向,应深入学习领悟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而不能把课程改革看成只是教师、编者的事。

一、领会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

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首先是调整目标定位,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学科课程目标力求体现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作为社会人的全面素质、健康体魄、终身学习能力、初步创新和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环境意识以及四有精神;而在过去,基础教育仅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重知识的多寡,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没有得到重视,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素质、人文素质的培养也被忽视。

2. 调整课程内容选择,体现学科新特点,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反映当代社会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而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偏多、偏难、偏旧,脱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课程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距离较大。

3. 调整课程结构,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课程门类及合适比例,设置综合课程,强调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而以往课程划分较细,课程之间缺少联系,学生基本不能选择学习科目,课业压力较重。

4. 调整教学策略,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促进学生能动发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发展个性学习,强化信息技术的教学、学习作用,同时教师角色定位由知识传授者调整为探究者、合作者、指导者、学习者、反思者和研究者;而过去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对学生学习的有效指导,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情感体验,自尊心得不到尊重,自信心被压抑,缺乏自由活动时间,师生关系紧张,造成学生消极的学习体验。

5. 调整课程评价体系,评价的功能是促进发展、提高、改进,构建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及个性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内容、方法、标准、主体多元化,重视评价过程,即时建立成长档案;而过去的考试方式、考试题目、学生评价使学生忧虑,使教师的教学引导能力受到制约。

6. 调整教学管理政策,课程由政府、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参与、决定、建设、开发,教师能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展开教学,教材多样化,学校有一定比例的自主选择空间,加强外语学习,促进先进文化交流。

二、结合新一轮课改编好教辅读物

在深入理解教改内涵的同时,教辅读物编辑应与教育部门、教师、学生保持密切联系,了解教改的进程、教学模式的变化、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在充分认识教改精神和贴近教改实践的基础上,才有编好适应教改新形势的教辅读物的保障。

1. 教辅读物应紧密配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现教改精神。新课程标准教材正在逐年推行,也在逐年的教学过程中逐步修改,同时原有教材也在使用而且也在按教学的需要修改,因此,教辅读物最基本的要求是随教材内容的变动而相应变动。

2. 为了贯彻教改精神,教辅读物需要精心设计,质量上乘。基础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丰富,但均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健康体魄为主体目标。学生学习的学科虽分文科、理科,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却是不能分割的,文科学习和理科学习都同时承担着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这就对教辅读物的作者和编辑的主体意识、知识结构、文化素养有较全面的要求,对教辅读物从整体框架、栏目设置、知识梳理、方法诱导、针对练习、阶梯训练到单元、期中、期末测试都要精心设计,素质培养和学科学习互相渗透,整体呈现,从内容、文字、版式、印制,都是上乘的。

3. 了解读者,精于服务。教辅读物编写和编辑出版并不是以教辅读物为中心,而是要以读者为中心。教辅读者的需求是多层次的,因而形成的教辅产品也是成系列的,学生用书按不同版本的教材配不同教材版本系列教辅,同一版本教材要配有同步、单元、升学系列教辅,教师配有教师用书,同一本教辅中不同功能的部分做成不同的适用开本,等等。

生物学科课程标准解读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阅读教学;开放性;新课标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其中,对阅读教学的要求就体现了开放性。第一,更新观念,创设开放的阅读教学情境传统的阅读教学,教师观念陈旧,用单一的师问生答的刻板的教学模式,来指导学生的阅读活动,追求统一的阅读方向,统一的阅读结果。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只有更新观念,解放师生。

(1)树立崭新的阅读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准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也就是说,阅读教学应减少繁琐的分析,反对讲深讲透,反对阅读过程繁琐化。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因此,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以及收集、处理阅读信息的能力。阅读教学提倡品味、体验,重在情感熏陶、个性发展、语感的培养。

(2)建立开放的师生关系语文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彻底摆脱“师道尊严”的心理,应建立一种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大胆质疑,敢于辩论,敢于向老师挑战,敢于标新立异的学习氛围。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教师应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开放、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解放学生的心理压抑,使学生身心愉悦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去。

(3)构建开放的阅读教学课堂语文课标要求:“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学习者自我认知建构的过程,知识不是被动地直接从外界输入到学习者的头脑中,它将知识的习得归结为学习者积极主动建构的结果,而且十分强调知识是学习者自我主观建构而成。在开放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求知欲,关注学生成功感和交往的需求。问题让他们提、疑点让他们辩,结论让他们得。教师在课堂中,应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应尽可能地减少统一的要求,还给学生学习的自。新课标倡导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选择的教学方式应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第二,注重联系,构建开放的阅读教学形式开放的实质是联系。从时间上说是向前后辐射,从空间上说就是向校内外,家庭、社会辐射,从内容上说就是从书本向各学科、自然界辐射。只有注重联系,才能实现阅读教学的开放。

()加强同社会、自然的联系,开放阅读教学的时空语文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家庭、社会、自然是知识的源泉。开放的课堂教学,不应只局限于教室、校园内,应加强同家庭、社会自然广阔的教育资源的联系。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斯涅克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小语阅读教材,许多内容都是抽象的,甚至都是远离学生生活的实际的。因此,必须开放阅读教学的时空,应充分利用网络、图书馆、博物馆、报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课程资源。

(2)加强生生之间的联系,开放阅读教学的组织形式未来信息社会是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上的。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学生合作学习的互相影响力。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争议、意见综合等有助于学习者建构起新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因此,教师应如课程标准所述的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生生之间的联系,使之学会交流、合作。应形成一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元互动的交往方式,通过语言、暗示、情绪感染、合作竞争、角色互换等交住活动。从而在交住中整合,归纳阅读材料,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3)注重知识的渗透、整合小语阅读活动是一次系统活动。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美国教育家杜威就强调过学习过程中经验的重要性。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观赏和评价的能力”。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有助于通过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整合、归纳、回顾,从而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如:让学生归纳总结学过的写景的文章,感受写景文章的特点;让学生归纳学过某家的作品,去理解、评价其作品的特点;让学生回想学过的有关春天的诗句、文章,去欣赏,去体会等等。小语阅读课同时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新课程标准提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因此,阅读教学应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充分理解课文内容。如《月光曲》一课,找出贝多芬同名曲来让学生结合内容欣赏,加强了与音乐学科的联系,陶冶了学生情操,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生物学科课程标准解读范文第5篇

课题研究自2012年2月启动,2012年10月10日、2013年12月19日和2014年10月28日,课题组成员许帮正、骆波老师3次在江苏省教研室组织的“教学新时空・名师课堂”展示了相关研究课例.2016年7月,课题荣获江苏省第四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

1 技术路径和研究内容

课题研究以《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为依据,以课题组所在学校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学生的学习为视角,以苏科版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为途径,技术路径如图1所示.

研究的关键点是学习目标的制定和目标导引下的“探究行为”设计,尤其是保障“探究行为”发生的“思维载体(问题)和资源载体(实验)设计”;重点是“以'探究行为'为核心学习行为的课堂组织”,以及通过“行为评价”和“学习检测”真实、有效性地获取学生学习的信息.

研究中遵循“学习”特质.“学习”是借助与他人的团结和协作而实现的“协同性实践”,是三种对话性实践的综合:同客观世界的对话;同他人的对话;同自己的对话.倡导组建探究小组,提倡合作学习、竞争学习和个体化学习.

研究中坚持“以评价促进学习”.遵循基于标准的评价,为探究任务的选定及任务目标的确定提供依据;遵循“认知过程的评估理论”,对课堂学习中学生的探究行为提出设计要求;遵循“形成性评价理论”,为在课堂学习中评价学生的探究行为提供策略支撑.

需要说明的是该路径具有循环性,意味着“探究行为”的设计和“课堂组织”具有生成性和需要不断优化.

2 主要认识及研究成果概述

课题研究始终聚焦初中物理课堂学习,秉持行动研究的程序与特质.按照路径规划,进行了“课标解读”、“文本研读”、“学习载体设计”、“探究行为的设计和课堂组织”、“课堂学习评价”等系列研究,所取得的主要认识及成果如下:

2.1 明确“探究行为”是初中物理的核心学习行为

就初中物理学习而言,什么是学生核心的学习行为,厘清并围绕这一问题开展研究,才能凸显研究的价值.

《课准》指出,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并将“科学素养”归结为:终身发展必需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方法以及良好的思维习惯;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运用研究方法的意识;探索科学的兴趣与热情;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与此对应的具体的教学实施建议是“重视科学探究式教学”,重在让学生在经历探究中领悟科学方法、培养探究能力.

就使用的教材而言,刘炳N教授主编的苏科版义务教育物理教科书注重从“三维目标”出发,以“探究”为核心,围绕“物质・能量・运动和相互作用”三大主题及其相互间关系,构建了不同层次又相互紧密联系的教材逻辑结构体系(图2),并据此设计各单元内容的安排顺序.注重把“探究活动”作为“构建物理基本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体现课程理念”的主线.

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物理教研室主任陶昌宏先生结合自身几十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成果,提出了“物理教学的基本特征”,核心内容是:物理教学要坚持以创设问题情景为切入点,以观察实验(事实)为基础,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以提升学生探究能力为重点.

而课堂教学中要做到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一是教师应把“科学探究”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使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方式、教学评价发生改变;二是教师要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善于观察、形成并提出问题;三是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生的探究能力体现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在具体的行为中逐步提升.换言之,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不可能只通过理解就能实现,学生必须经历探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有相关的“探究行为”(科学探究中有目的的探查活动和体验行为),某一方面的基本能力一定是和相关的行为联系在一起的.

所以,无论从课标要求、教材特点还是基于一线实践的研究,就初中物理而言,“探究行为”是学生核心的学习行为,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应注重学生探究行为的设计;要评价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应着眼于学生探究行为的评价.

2.2 基于标准的文本研读策略

结合课题研究的观课活动,课题组归纳了当前的物理课堂存在的不足主要有如下几点:对课程标准的把握不清,依据经验改变教学内容;对教材构成和栏目价值不清,重难点把握偏差,课堂时间分配不合理;对章节物理知识建构特征不了解,活动设计和有效导引不到位.要克服这些问题,需要基于物理课程标准进行文本研读,这也是中学物理教师必须培养的“学科教学知识”.

从课题研究的角度而言,基于标准进行文本研读,是建立以《课程标准》为基准的课堂学习目标体系,导引课堂探究行为和评价设计的需要.具体策略如下:

2.2.1 解构教材,整体设计“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设计要建立在对教材的分析基础上.首先必须细致阅读本节教材主体内容,对照课程标准做好解读.不仅要明确知识结构和内容编排,还要关注知识展开的方式,明确物理研究方法.同时还要关注本节教材的前伸性内容和拓展内容.根本目的是保证课堂教学的总体走向及时间划分.

案例1 《力 弹力》教材分析与流程设计

本节教材由“力是什么”、“形变和弹力”、“力的测量”三个模块组成.课标要求是“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弹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会测量力的大小”;所以,“力是什么”和“力的测量”是本节的重点,“形变和弹力”是“力是什么”的典型例证和“力的测量”的原理分析,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本节在知识结构及内容编排上,秉承了苏科版教材的风格,以体验或探究活动为主线.在研究方法上的最大特点是举例归纳,如通过“运动员举起杠铃、铲车举起重物”等多组实例说明物体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再通过“手压气球、压弹簧、拉橡皮筋”等实例归纳一种特征很典型的相互作用――弹力,给出弹力的产生条件并定性地给出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最后通过活动“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学会测量力的大小.在“生活・物理・社会”栏目通过举例说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

其次,本节是本章的第一节,章首图信息“力――联系宇宙万物的纽带”,意在说明“世界万物是有联系的,联系的纽带就是相互间的作用――力”.

所以本节重要的研究方法“归纳法”在授课时必须充分体现,对力的认识则重点要突出“相互作用”的本质特征.紧扣课标,用好教材提供的素材,我们可以确定本课在课堂授课时的总体流程如图3所示.

2.2.2 基于标准,分知识模块设计“学习目标”

首先要明确课程标准的要求,把握教学的基本起点;更为重要的是要将课标与教材内容结合,思考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明晰重、难点内容需要达到的具体效度以及实现途径.具体到课时学习目标,一般应该分模块考虑才能获得更加细致的要求.如“形变和弹力”模块,其学习目标可以确定为:体验“手压气球、手压弹簧、手拉橡皮筋”,知道弹性形变;经历“探究弹性形变与外力关系”的活动,了解弹力及其产生条件.

2.2.3 把握物理知识建构特征,设计探究活动突破“教学重难点”

每个教学章节的重难点一般分为知识性和方法性的,知识性方面较为显性,方法性方面一般依托或蕴含于知识建构中,这就需要我们明晰每一章节典型的知识建构特征,然后依据认知过程设计探究活动.一般而言,初中物理学习的典型特征是充分体现物理认识论的观点,注重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再从理性回归到实践,符合物理知识建构的一般原则:形成认知表象――获得认知技能――构建认知图式.

2.3 以“探究行为”为核心学习行为的物理课堂操作要点和顶层设计思路

在课题研究中,课题组一直在不断探索如何构建以“探究行为”为核心学习行为的初中物理课堂.经过“探究行为”设计和评价同步进行的系列课堂实践,课题组归纳了基本的操作要点并获得了顶层设计思路.

2.3.1 把握课标,研读文本,基于学情,将教材结构转换为学生可学的方式

教材是课堂学习的载体,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体现方式一般表现为具体的知识模块.为构建以“探究行为”为核心学习行为的物理课堂,必须准确把握课标要求,明晰教材中每个模块的学习目标,以探究活动的方式设计学习任务.

“浮力”的学习任务设图如图4所示.

案例2 “浮力”的学习任务设计图

2.3.2 关注学生思维发展,注重学生“探究行为”的设计

教学组织上要通过创设丰富的情景或有效的实验增强学生体验,注重探究的有效导引,让“探究行为”自然发生.

案例3 探究浮力方向

学生(体验):

1.用手将气球拉到某一位置后松手,观察气球最终静止时细线的状态;

2.倾斜容器,观察乒乓球最终静止时细线的状况.

问:上述的两组实验中(图5),细线为什么总是呈现竖直状态?它说明了什么?

学生思考、交流后回答: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2.3.3 设计“探究行为”时要注重考虑探究行为发生的载体设计

首先是思维载体的设计,为使思维活动既连贯又不乏跃迁,应将问题整合成具有内在逻辑的问题链,要以“问题链”引动探究行为;其次是资源载体的设计,要以“实验”体现探究行为.物理课程的实践性很强,我们倡导把实验作为核心的课程资源,成为体现学生探究行为和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案例4 “动能 势能 机械能”问题链设计

问题链1:概念建构(探究活动的准备)

下列物体是否具有能量?你是如何感受到的?

①运动的锤子将铁钉钉入木板;

②拉长的橡皮筋能将子弹射出;

③被举高的砖块能使小桌陷入沙子中.

问题链2:提出猜想、设计实验(探究行为的设计)

①以小车为研究对象,怎样让它运动起来?

②如何显示小车的动能大小?

③根据生活经验,动能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④怎样研究上述因素对动能大小的影响?

问题链3:应用(探究结论的应用)

①为什么要规定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什么卡车限速要低一些?

②为什么建造水电站时要建造拦河大坝将水位抬高?

问题链要围绕“探究行为”进行系统设计,要利于“探究行为”广泛、有效地发生.问题链与“探究行为”的关联,如图6所示.

就顶层的思考而言,构建以“探究行为”为核心学习行为的初中物理课堂,首要考虑的应是准确解读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分析教材和学生学情的基础上,把课程标准的要求转化为具体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策略,即把教材结构转换为学生的学习行为;其次,在学生学习行为设计上,着眼于“探究行为”,注重体现学生“思维”的发展,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而言,“行为”是“思维”的体现,“行为”又可以促进“思维”的创新,“行为”与“思维创新”要紧密结合,结合的纽带就是“有价值的问题”和“思维可视化”方式的研究,思维可视化的手段可以是实验或具体实例,也可以是创设物理模型的理论论证,实验必须是现象明确,理论论证则要求注意思维的条理性和物理模型的典型性;再次,要注意渗透“理解性学习”的理念,探究式教学和物理研究本身都强调理解,注意围绕物理核心概念和规律,思考前概念误区,采用合适的认知手段促进学生理解.教学策略上要以实验为基础、以思维为中心、以行为为主线、以变式为手段,重视学生自身的思维冲突和深入思考,在概念或规律的重新建构中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构建以“探究行为”为核心学习行为的物理课堂顶层设计思路,如图7所示.

2.4 构建基于探究行为的课堂学习评价的生态系统,以评价促进学习

课堂学习评价有三个关键要素,即清晰的学习目标是前提,科学的评价标准是杠杆,适时的反馈与指导是保障.换言之,教师首先要有“课程标准”的意识,要把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内容标准”转化为教学中的“质量标准”,转化的途径是依据课程标准、解读教材文本确定清晰的、可测量、可界定、可评价的课时学习目标.没有课程标准参照的教学无异于失舵的船,没有学习目标参照的评价更像是没有刻度的仪表盘.

具体到课堂学习评价策略,课题组研究认为,应该由“基于标准”的测量和与学习过程相伴的形成性评价共同组成.

关于测量技术,可以依据“课时学习目标”采用“习题选择”和“任务设置”的方式进行.关于形成性评价,课堂学习中主要采用“评估”技术.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只要我们能够构建以“探究行为”为核心学习行为的课堂生态,以问题作为指引,然后再设计一定的情境,组织学生通过有目的的实验、研讨或思维交流活动解决所设置的问题,充分体现出学生的“探究行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采用“答问”,而非“问答”的方式,组织好师生评估,这就是一种质性评价过程.只有跳出特质论的窠臼,从研究特质向研究过程转变,强调能力与过程的动态、且可控制的相互作用,才能切实起到以评价促进学习的目的.下面,笔者以“长度的测量”学习为例加以说明.

案例5 利用评价突破“长度的测量”学习重、难点

例1 刻度尺如何放置?

学生一般的回答如图8甲所示.

老师问:这样放可以吗(图8乙)?生答(略)

老师再问:两种放法的区别在哪儿呢?生答(略)

老师再问:薄透明尺(学生用)怎么放呢?生答(略)

评价总结语: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靠被测物体.测量要了解工具的结构特点,这就是规则意识.

例2 关于估读,究竟应该保留到哪一位?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分度为1m的尺子让学生读所测物体长度(图8丙).

学生答:0.8m.

逐步添加1dm、1cm分度后再让学生读.

评价总结语:测量的目的是为了逼近真实值,减小误差,读数时应根据分度值作出估读.

例3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计算结果保留到哪一位?

学生回答后可以设问:物体的长度是靠我们测出来的,还是算出来的?

评价总结语:改进测量方案可以减小误差,但是必须遵循测量的规则.

2.5 构建初中物理“行为课堂”模型

综合系列研究案例,课题组构建了初中物理“行为课堂”模型(图9).

由模型图可知,构建初中物理“行为课堂”共分三个环节:首先,是对课程标准的学习以及文本研读,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情确定课时学习目标;其次,是“探究行为”的先行设计,依据课时目标,设计“探究活动”,将教材知识结构转换为学生可学的方式,重点考虑保障学生“探究行为”发生的“思维载体(问题链)”和“资源载体(实验)”的设计;再次,是“着眼学科思维”的培养,以“探究行为”为核心的学习行为组织课堂学习.构建中需要建立“课堂评价的生态系统”:一是利用“评估技术”建立随问题而生的形成性评价;二是利用“习题选择”和“任务设置”技术,对照课时学习目标进行终端测量评价.

归纳研究成果,课题研究的实践价值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一是录播或编撰基于课程标准、基于“探究行为”设计和评价物理教学的课例24组,可以为同行设计和组织探究教学提供有益参考;二是发展以问题链为主的思维载体设计技术,开发以实验为主的物理课程资源,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思维活跃、积极探查),保障“探究行为”的充分发生和适切有效;三是探索学生学习行为评价的新范式,从以量表或试题、具体任务为工具的终端测量走向更能有效关注学生认知过程的质性评价,尝试建立课堂教学评价的生态系统;四是通过理论建模,梳理并形成“行为课堂”顶层设计思路和构建模型.

课题研究也积累了一批物化成果,成员发表了有关课题研究的论文27篇,其中6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3 课题研究的后续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