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古典文化的传承

古典文化的传承

古典文化的传承

古典文化的传承范文第1篇

1 中国古典舞蹈艺术的历史发展

中国古典舞蹈艺术有一个漫长的演变,并且在戏剧的基础上形成戏剧舞蹈,之后又经历了中国古典舞和学院派古典舞三个阶段。古典舞继承了戏剧舞蹈的动作,经过演变形成自己独特个性,又给学院派古典舞提供了发展基础。

戏曲舞蹈是中国戏剧的重要形式与中国古典舞之间有很深的渊源关系。中国古典舞初建阶段,吸收了戏剧舞蹈的精髓,承接戏剧舞蹈的文化精神和舞蹈动作,加快了古典舞的发展步伐,为其建立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1950 年中国古典舞正式命名,并且脱离了戏剧舞蹈的称谓,以自己独特的艺术特性向前发展,也为学院派古典舞发展打下基础。学院派古典舞是在前两个阶段基础上进行完善和发展,也赋予了其新的内容,产生了比较典型和有代表性的作品。回顾中国古典舞的历史经历,我们不难发现,古典舞的发展历程中观念不断变化。

2 中国古典舞蹈艺术的现状

中国古典舞传承着中国的历史文化,延续和保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在过去的半个世纪多的发展历史进程中有着明显的变化,却具有强烈时代感。中国古典舞通过不断创新和探索成为当代舞蹈艺术体系一员。但是中国古典舞不可能离开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底蕴。否则将造成古典舞的精髓大量流失,失去本来面目。中国古典舞首先要弘扬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继承传统民族审美特质。因此未来中国古典舞的发展之路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返璞。为了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古典舞也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中国古典舞学科继承与发扬传统舞蹈中的风格特征,更深刻的认识传统艺术的精髓。同时中国古典舞也可以吸收外来因素,完善中国古典舞。

中国古典舞在当代的舞蹈创作中,很容易直接“引用”现代舞技法,造成了大量古典舞剧目内容相似。忽略了古典舞要表现的人物思想和特征,甚至个别编导直接吸收西方舞蹈,减少了传统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学中的审美特征,古典舞的艺术价值大大减弱,弄得中国古典舞千疮百孔的。

3 中国古典舞蹈艺术的未来

中国古典舞艺术要传承民族文化,坚持民族化的审美,在面对异域文化冲击时,守护好自己的文化疆域,必须坚定自身的优势,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求发展。

3.1 整合中国古典舞语言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象征,中国古典舞创作语言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完善与丰富中国古典舞的语言体系才能为古典舞的未来发展提供传播的基础。整合中国古典舞语言非常必要,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巩固以及再提炼,是传承的要求。中国古典舞蹈语言具有古典舞审美特征的经典语言,加强和完善语言系统,形成自身独特性,特别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和广漠的土地上,给中国古典舞提供了全新的素素材。在传承与整合中,要抱有谨慎的探索精神,挖掘出古典舞语言最精粹的素材。同时在如今的大量古典舞作品之中,许多现代舞、当代舞语言词汇已经渗透进来。中国古典舞不断传承和发展变化,才能承载时代赋予的使命,克服重重困难,为创建古典舞学科打下基础。

3.2 继承与开拓创新

中国古典舞蹈艺术未来发展,不仅需要开拓创新,更需要进行有效的传承,重视传统文化,寻找一条属于古典舞自己的独特的道路。中国古典舞要与时代紧密接轨,只有在不断地发展演变中,把立足点构置于现当代,建立中国古典舞学科,我们后来者要继承他们的衣钵,通过不懈的探索与实践,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让中国古典舞继续辉煌在舞台上。

3.3“和谐”发展中国古典舞原则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品格,是中国文化中的整体体现,是自然与人的审美境界合之为一,它深刻影响了古代审美体验与生命体验。在当今社会,中国古典舞遵循“和谐”发展的原则,建立在中国传统审美基础上,代表中国古典的形象。目前,中国古典舞学科正处于不断构建完善的状态,需要我们以“和”的态度,开放式的思想,接纳新的元素,反复试验,最终为我所用。

3.4“融合”优秀的古典舞素材

古典文化的传承范文第2篇

【关键词】古典舞;文化内涵;审美理念

中图分类号:J7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0-0153-01

一个民族的文化代表着这个民族的精神与灵魂,同时也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所有的艺术都是在文化的土壤里孕育发展的,艺术与文化在相互渗透中发展演变,彼此影响、参证。想要了解一个时代的舞蹈审美特征,可以结合当时的音乐、绘画、文学以及建筑,去寻找一个时代的审美共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挖掘出具有文化价值的审美信息。

一、通过特定文化视角,解释古典舞的非世俗化审美理念

在前的古典舞蹈作品中,那些对于道德伦理的情绪表达和矛盾冲突在有意无意中都明显带有儒家思想的痕迹。儒家的天命等级观念使乐舞的教化作用有所增强。比如《中国古典舞蹈的“和”品格》一书中,就把“雅乐”作为一种功能性很强的祭祀、礼仪乐舞来宣扬德操、功德、祀神。乐舞不单纯是艺术,更像是一种政治手段,这就形成了中国古典舞蹈礼乐文化。道家的理念在中国古典舞蹈中也有所体现。道家所崇尚的自由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解放,追求的是一种忘物我、超利害、同天一、无思虑的“至乐”。古典舞所继承的是道家率性和畅心的自由品格。佛家的极乐境界对中国古典舞蹈也有很深的影响。在中国古典舞中,唐代的《天竺乐》和《霓裳羽衣舞》,宋代的《菩萨队》等舞蹈中都可以看到佛教思想的痕迹。佛教文化在中国的影响力巨大,佛教石窟艺术对中国古典舞蹈艺术输入了佛教文化营养。像“飞天”、“敦煌彩塑”、“丝路花雨”等优秀舞蹈作品的创作都借鉴了石窟壁画飞天、天宫伎乐等宗教艺术形象,提升了舞蹈的艺术境界,丰富了乐舞的文化内涵。

二、了解古典舞的起源发展,阐释古典舞的传统文化因素

中国古典舞其实是对古代的戏曲、舞蹈文化的复兴,它是对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以及审美原则和审美理念的传承。中国古典舞蹈历史极为悠久,从西周起朝廷就专门设有礼乐舞蹈的专门管理机构,一直沿袭到隋唐五代。周代有六个比较著名的乐舞,而唐代的《九部乐》、《十部乐》多数都是为统治者的奢靡享乐而创作的。宫廷舞的创作是以他们的审美情趣作为依托的,这就导致宫廷舞有些作品有一定的骄奢的艺术风格和消极的内容形式。

宫廷舞也吸收了中国民间舞蹈的灵感,继承了传统艺术的精美之气。元明清时期主要以传统文化的戏曲舞蹈为主,随着生活和社会矛盾的复杂化,舞蹈的内容和形式逐渐丰富。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人们对古典舞蹈研究更加深刻与丰富,在古典舞蹈中融入了中华武术的精髓和戏曲舞蹈元素,借鉴了芭蕾舞的精华部分,创作出了多部优秀古典舞作品,比如《丝路花雨》、《编钟乐舞》等。中国古典舞是中国形态美学和韵律美学的结晶,它完美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气质。用自己独有的审美理念吸取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彰显出中国古典舞蹈的魅力光辉。

三、分析古典舞的舞蹈形式,体会舞蹈的审美艺术功能

以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例,古典舞舞蹈风格与审美特征以抒情为主,这一时期的舞蹈舞姿轻曼柔妙,情调婉转缠绵。以白舞为例,白舞在早期带有清新朴素的民间歌舞的风格,舞蹈者以着白舞衣为特色,轻柔洁白、清新可人。在南朝梁以后舞衣风格逐渐走向豪华,审美也逐渐趋于绮靡妖艳的风格。白舞的精巧舞袖飞舞徐转、舞步轻盈、节奏鲜明。与汉代的舞蹈相比,魏晋舞蹈的表现力以及抒情化的功能有所增强,舞蹈功能也由道德教化转向了审美艺术。在南朝和北朝一直都有《清商乐》在传播,南北朝统一后在隋唐的宫廷乐舞中还专门成立了清商乐部。在漫长的岁月流传中,《清商乐》一部分进入庙堂,一部分修入雅乐,经过乐舞艺人的加工创作后,成为了精美的舞蹈作品。比如“巾舞”具有精湛的舞巾技巧,热情奔放、潇洒自如。在现代的民间绸舞中还可以看到巾舞的踪迹。魏晋南北朝舞蹈继承了汉代舞蹈的妖娆和轻盈的掌上舞技法,摒弃了豪放粗旷的豪健之美,更加注重舞蹈自身的独立性和艺术性,淡化了其实用功能。

总而言之,中国古典舞展现了舞蹈与文化融合的魅力,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使古典舞向有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的方向发展。中国古典舞正是传统文化内涵的体现,传统文化提升了舞蹈的审美价值,也使国际社会对中国古典舞的研究和认同度更为广泛和深刻。只有融入中国文化元素,古典舞的审美内核才会更加长久、稳定,才能发挥出中国舞蹈独有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邓捷.论中国古典舞之传统文化内核[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109-112+116.

古典文化的传承范文第3篇

关键词:古典舞;发展趋势;审美特征

中图分类号:J7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4-0235-02

一、前言

中国古典舞讲究一定的动态特征,最典型的就是圆、曲、拧,古典舞在运动轨迹和动律上都有不同的韵味,在造型和节奏力度上也是非常突出的,在中国古典舞表演中,它表现的是欲上先下,欲前先后,逢冲必靠,有开有合、欲左先右的方式进行。挪、转、闪、腾都是中国古典舞的不同技巧,并且舞蹈的造型也变化不断,在表现的形象、气质、意境也是丰富多彩的,舞蹈中的气息、节奏和力度的不同表现都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不同价值和新时代的背景,要想传达中国古典舞的民族文化就必须通过表演动作“形”和“神”来体现。在中国古典舞表演中表现的动作行云流水,动静相结合得非常好,身体表演中展现出婀娜多姿,柔曼而优雅的翻转腾跃动作也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音乐节奏气势磅礴,这样把中国古典舞的神韵倾刻间体现出来,把天地运转的气势也放射出来,使人们达到很好的视觉效果,更留给了舞蹈爱好者对中国古典舞的审美印象。所以说中国古典舞不但要营造出唯美的舞蹈意境,还要让舞蹈演员把身体韵律充分的展示出来。这就是古典舞中的“神”,它充分展现出了中国古典舞厚重的文化底蕴,并且还体现出了古典的戏曲文化,展示了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这些中国的民族文化都给人们留下了不同的审美观念,使中国传统的审美意念渗透到人们的脑海。

中国古典舞是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上的一种独特的舞蹈形态。它是以戏曲舞蹈主要基础,融合中国民族民间舞,吸收芭蕾舞等元素,经过后期人们的不断创新和实践,更能体现出中国古典舞的古典风格特色和不同的典范意义的舞蹈。它充分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美学意蕴,成为彰显神韵的典型的中国传统意象艺术。

二、中国古典舞的发展趋势

中国古典舞并不是人们所说的古代舞蹈,而建立在深厚的传统舞蹈美学基础上的中国古典舞,能带给人们美的享受,使人能深入欣赏到更新、更现代的新古典舞。经过加工、创新后的古典舞都是以民族性为主体,依靠武术、戏曲等民族美学为载体,借鉴并吸收芭蕾舞,与西方艺术相结合,使中国古典舞发展成为更加独立的,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的体系和舞种。这样才能使中国古典舞得以更好、更新的传承,使中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和审美意识一起发展并与时俱进。

(一)中国古典舞的继承发展

中国古典舞是从北京舞蹈学校成立以后才正式形成的,经过多年人们对古典舞不断的探索、尝试对中国古典舞还是没有达成共识,由于人们对古典舞的传统理解概念不同,因此都有不同的说法和看法,就连舞蹈学院都有多种看法……。因此,研究学者在对古典舞的传统与当代、发展与继承的关系中有不同的争论。因此,对如今的中国古典舞究竟应该是当代化呢还是继续古代化,把古典舞当代化了,那要怎么才能更好的体现出古典舞的当代化,要怎样面对当代化,如果要让中国古典舞走向世界,就必须为世界所考虑,所以为了保存我们自己的中国古典舞,就不能把古典舞世界化,当代化。要想让中国古典舞有所发展,就必须根据社会功能、文化底蕴来创造、创新中国古典舞,人们通过对历史传统进行发掘整理并进行分析,对传统进行创造转化和重新审视的愿望,希望中国古典舞得到更好更高的发展。如果不对古典舞的发掘与创新,那么中国古典舞就失去了它的生命力,也是发展不前的,因此,中国古典舞还是必须把传统与当代相结合起来进行不断的创新,才能更快、更好的推动中国古典舞的继承与发展。

(二)与时俱进的中国古典舞

由于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古典舞也在不断的发展,在发展中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和机遇,中国古典舞不但要坚持以前时代性、民族性和本身的舞蹈性,还要跟上时代,怎样能跟着的时代的发展走,让现在的人们接受以前传承下来的固有的、熟知的舞蹈模式,让新的古典舞能走上国际大舞台,让全世界的人们欣赏到全新的中国古典舞,这就需要我们的研究者不停的变幻、探索、创新。所以说要研究当代中国古典舞的审美取向和形式特色,剧目的创新与创作、舞台的意境布置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人们欣赏中国古典舞的着眼点,这也是中国古典舞向当代性创新结果的最终展示,让人们欣赏到不同的、新颖的古典舞剧。在中国古典舞剧目的编排中,如今不受时代、人物身份的限制,给了创编者更广泛的拓展空间,使编舞者让中国古典舞文化和精髓自由的展现,这样才能使中国古典舞真正的与时俱进,使中国古典舞在世界舞台上得到更好的展现。

三、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色

通过人体动作姿态来表现出舞蹈的美,在欣赏舞蹈的过程中体现出人们审美的情感和人们所以映出来的生活审美情趣,这都是人们表达欣赏艺术形式的。中国古典舞实际上就是中国古老戏曲舞蹈,它一直体现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通过中国历史的演变和中国文化的熏陶,注定了中国古典舞就是要以中华民族的特征来进行审美。

(一)达意、道德教化与意境的和谐统一

“文以载道”是中国文化艺术的宗旨,在古代有许多舞蹈的经典言论都是体现出当时的人们对舞蹈的审美意向,他们当时并不关心人们展示的肢体美,而主要关心的是舞蹈中包含的“达意”功能,还有社会的政治道德教化功能,因此他们对舞蹈的律动展示出来的感性美并不在乎。中国古典舞由很早以前的宫廷乐舞发展到戏典舞蹈,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离不开不同的舞具来展现出舞蹈的不同意境氛围,比如以前舞蹈中的剑舞、羽舞和干舞等都是运用舞具来展现的,所以说从很早以前人们就知道运用意境美来烘托出中国古典舞蹈之美。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古典舞注重舞蹈者的精、气、神的和谐统一与通融圆润,还把中国古典舞应用于理性教化功能对舞蹈意境美感的体验,使舞者、内容与意境达到和谐统一。

(二)“圆、倾”是审美艺术的表现风格

传统文化追求的“圆”能充分的显示出中国文化对“天”和“地”的敬畏和依赖。“天圆地方”是中国前人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那时的人们认为“圆”是周而复始运行的天道,是天道不变的运行规律,人们认为那是象征圆满的符号,也象征着吉祥,从中就延伸出了万物变化终始过程的价值观。因此,在中国古典舞的肢体表演中会不断重复的出现“圆”的表演,这也体现出了中国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和行为模式。人体根据音乐律动的过程中动静承接转合的表现是“倾”,由于中国文化的动静结合,刚柔相济的文化使得中国戏典舞蹈表演中体现出“倾”,由于“倾”的表演,就更好的体现出了舞蹈中的“静中有动”和“动中有静”的刚柔相济之美。所以“圆、倾”是中国古典舞审美艺术的表现风格特色。

(三)古典舞中“身韵”的审美

中国古典舞已经形成了很长的时间,人们对固有的舞蹈形式已经根深蒂固,要想改变很难。由于舞蹈的发展,人们的不断创新,由此就出现古典舞的“身韵”,“身韵”的出现,无疑给中国古典舞添加了新的元素,让古典舞能更好的与新时代相结合起来,就能创编出千姿百态的舞蹈,但是由“身韵”创编出来的舞蹈又不会脱离传统舞。中国古典舞通过“身韵”的舞种,提炼出新的元素,强化了舞蹈中的韵律,使得创编者有机会运用古典舞的动作形态来支配古典舞的内在动律,这样就把古典舞的灵魂抓住,也更好的体现出了古典舞的精髓,为中国古典舞打开了新的突破口,为创作者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舞蹈打开了一扇门,这样中国古典舞在今后的创作中就不再局限于戏典风格和历史题材了,为人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审美境界,为古典舞走上国际大舞台打下了更好的基础。在以前的古典舞蹈创编中,通过加入古典舞身韵元素,再和舞台相结合起来,这就补充和丰富了古典舞的语汇,并以民间舞的群众性体现出了舞蹈民族群体的气韵,这样就充分的让舞蹈者脱离了戏曲,让表演的情景转化为情绪的发泄与渲染,使舞蹈剧变更加吸引人。通过古典舞身韵元素的兼容性与时下审美情趣的结合,既体现出古代舞的“古舞新韵”,又能体现出人们对新时代的审美观念有所进步,对舞剧的趣味选择和提炼的不同,还有对他们交融的组织方法不同,这就使得中国古典无限多姿多彩的,新的审美形态出现。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中国古典舞的发展是传统性与当代性相结合起来,由以前的传统态度转变为当代的态度,由于态度与思想观念上的转变,中国古典舞才取得了今天辉煌的成绩,才让中国古典舞出现异彩缤纷的发展趋势,这将成为今后继续发展的态度。研究者在重建中国古典舞和完善中国古典舞的过程中,肯定会找出新的办法,也会注入新的舞蹈元素进去,为创编出更精彩的舞蹈而努力,当然,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也会有新的问题出现,但是人们会以更饱满的激情投入到舞蹈的创编中,会更有信心的迎接新的发展和新的挑战,为中国古典舞事业的发展与审美形态做出贡献。当然,中国古典舞的不断创新还是要在尊重中国传统文化美学的前提下进行创新,以舞蹈的固有特征发展为目的,在传统舞蹈文化和时代的审美情趣和进代的精神相结合中发展,尽力开拓出绚丽的辉煌,以鲜活的生命力、独特的审美特色,让中国古典舞立于世界舞蹈艺术之林。

(二)建议

中国古典舞虽然要不断的开拓创新,但是在此基础上不能脱离传统文化,舞蹈的创编应该基于传统文化之上的,中国古典舞应该是传统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的一面旗帜,随着历史的走向,沿着新时代的方向去创造属于新时代的民族舞蹈艺术,只有与时俱进才能让中国古典舞与时代的发展同步。

参考文献:

[1]杨军.中国古典舞的发展趋势及审美特征[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09).

[2]张文晶.中国古典舞对“圆”的追求和发展[J].艺苑,2010(06).

[3]陈苗.中国古典舞的文化内涵与审美理念[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02).

[4]李正一.论中国古典舞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在中国古典舞高峰论坛上的发言[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9(01).

[5]冉少敏.论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形、神、劲、律[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3).

[6]金浩.论中国古典舞的当代审美取向[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0(04).

[7]朱南轩.中国古典舞对青少年审美教育的文化价值[J].大众文艺,2013(07).

[8]马亮.论中国古典舞“圆”的运动路线及审美特征[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05).

[9]陈蕾.从“意境”角度浅谈对中国古典舞的审美[J].教师,2011(12).

[10]龙岳.论中国古典舞的特点[J].歌海,2009(04).

古典文化的传承范文第4篇

我国古典园林设计文化悠久,从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开始,到清朝末年,历经了众多园艺大师的创造与发扬,才形成了独特的属于中国的古典园林风格,同时在世界的园林设计史上也写下了恢弘的片段。我国古典园林设计同西方园林设计最大的区别在于其体现了民族对于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反应了古代的哲学观点:即“天人合一”。那么,历经岁月的磨练,现代园林设计中对中国古典园林有哪些传承呢?以下简要进行论述。

沿袭了古典园林设计中的“道法自然”

在我国古代进行园林设计时,推崇的是“道法自然”,即向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但是,现代园林设计多遭受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过分追求整体设计的对称性,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大量融入线条,并注重比例关系,使园林布局工整、统计的同时,却丧失了原本的自然风韵。对于现代园林设计来讲,应继续沿袭我国古典的园林设计中“道法自然”的观点,崇尚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发展的设计理念,将对自然的尊重作为设计园林的重要标准。另外,在园林设计施工前,要再一次确认其是否表述了设计的观念与想法,实现了设计的价值。

传承了古典园林设计中的“见微知著”

我国古典园林设计多应用象征手法,除了帝王家的园林设计外,都体现着“见微知著”的意境。而今,伴随园林行业的不断发展,现代园林设计传承古典园林的设计观点,在“道法自然”的基础上,将有限的空间进行规划、设计,给人以无限的视觉享受。第一,可以在细小的空间借用层次的方法进行园林设计,将其独有的特点体现在高低、比例、外观等方面。在地域较为宽阔的场所设置大面积草坪、树木等进行意境的烘托;第二,可以设计出延绵不绝的小路,为园林设计出意味深长的氛围。例如:我国北京的奥林匹克公园就将“见微知著”的理念很好的融入设计中,奥林匹克公园内的下沉花园就有着我国古典的设计特点,从皇城的红墙到北京的四合院,一号庭院的宫门、二号庭院的花亭、三号庭院的礼乐等都以“见微知著”的设计手法展现老北京的景象与特色。

传承了古典园林设计中的“因势利导”

我国古典园林设计推崇的是“因势利导”,不但要保证所设计的园林适应恰当的地理环境,同时要使设计符合整体园林需求,建立好适宜的主配关系。在现代园林的设计中,根据地势进行园林设计是每个设计师都需掌握的基本设计方法,但却经常忽略园林自身的意义。进行园林设计的目的在于在规定的范围内将自然特性及文化表现出来,为人们创造舒适、优美、独特的园林环境。当代园林设计不但要传承古典园林设计中的“因势利导”,同时还要考虑人力、财力方面的内容,控制设计成本,以最经济的价值创造最灵动的设计。

传承了古典园林设计中的“曲水流觞”

我国古典园林设计中受到山水、诗词的影响较深,园林设计师们也在追求将“曲水流觞”表现在园林的设计中,展现深邃的氛围。对于我国古典园林设计来讲,最常用的设计素材为竹林、清泉、假山、奇石等。这些素材虽然很小,却可以为空间营造一种深邃、恢弘的山水氛围,表现了我国人民对自然的热爱。在古典园林设计中,任何一个细节、每一个角落都在竭力展现意境,崇尚立体感,进而使园林设计不管是从整体还是局部都体现了浓重的诗情画意。现代园林中也传承了古典园林设计中的“曲水流觞”,根据场地的不同,借用设计素材,展现设计师们的理念。例如:上海的世博会就传承了古典的“曲水流觞”设计理念,在中国馆、意大利馆等展馆的四周,展厅的房顶都设计了一些蜿蜒的流水,配置了精小的山石,并没有依靠科技方法,就营造了一种“曲水流觞”的氛围。想到“曲水流觞”,不得不提起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也正是设计师们的兰亭情结,才转化为设计理念,实现在园林设计中,也就可以说,《兰亭集序》不但是我国书法艺术的巨著,同时也是园林设计的根本,影响着我国古典园林设计的风格。

传承了古典园林设计中的“四季风韵”

四季风韵,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将一年中四季的变化通过花草、山石、流水等展现在园林设计中。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一般以迎春等植物象征春天的勃勃生机,以杨柳等植物象征夏天的郁郁葱葱,以枫柏等植物象征秋天的萧飒,以松梅等植物象征冬天的素雅。现代园林设计也传承了古典园林设计中的“四季风韵”,利用不同特点的植物为人们勾勒四季变化,带给人们以视觉的盛宴。

总 结

总而言之,现代园林在不断追求对称性、整体性的设计理念同时,更应传承古典园林设计的设计思路、自然情怀。现代园林设计应在传承古典的同时,大胆进行创新,将古典文明同现代文化相融合,这样,不仅传扬了我国自身特有的美学意境,同时为园林设计提供更多的思路。

(作者单位:河南东宝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

古典文化的传承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古典;文学:研究:现实意义

20世纪以来,中国的社会和思想都发生了根本的变革,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传统文化。在大力弘扬民族文化之际,国学作为民族文化的物质承担载体和精神主体,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在全球化背景中增加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主动参与世界新局面建构的重要精神依据。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39,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智慧结晶,也是古代作家艺术地理解世界的一种象征。它所倡导的思想、观念、道德等对塑造当代社会人的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更是有着强烈的社会政治色彩和自觉的人文关怀,它以其独特的方式沉淀着中华民族的共同追求和理想的道德规范。

在中国文学理论研究领域里,古典文学的研究积累十分丰富,尤其是进入新时期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古典文学的意义和内涵不是某个时期的某个人或某个流派所规定的,而是结合具体的时代精神积累形成的。一切古典文学研究都是在当代意识下进行的。从古典文学研究的目的来看,挖掘其审美价值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接受古代文化遗产,领略感受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之美;从古典文学研究的功能来看,既可以满足人们对人类心灵历程的认识、理解和把握的需要,还可以为当代艺术与文学的创作提供经验素材,促进当前文学的繁荣与发展;从古典文学研究的观念与方法上来看,必须具备当代的研究观念,掌握当代的研究方法,才有可能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不管是古典文学的传播者还是研究者,都应从多个角度诠释中国古代经典的现实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学的继承和发扬中,真正树立世代传承、坚韧有力的精神支柱。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有利于传统民族精神的传承,彰显坚强乐观的民族魂。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分析中国文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洞察到文学家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总结评价文学好坏的是非标准和最终取舍,都具有认识价值。作家们把自己一腔的理想与国家、人民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得他们的作品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各自时代的风貌,反映了人民的理想与追求,具有深刻的人民性和现实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我们更应该大力挖掘和积极倡导这种民族精神。

第二,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作家作品,文学典型可以引导人们提升人格品位。

学习的根本价值在于能塑造人的灵魂。人文素质教育应把培养当代人的高尚人格与远大理想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我国古代众多文人的人格高贵,他们的作品都是自身崇高人格的自然流露,传达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追问,讲究人格修养与操守,呼吁强烈的民族感和社会意识。屈原的不苟世俗、竹林七贤的洁身特立、司马迁的刚直不阿、陶渊明的淡泊明志等高品格使当代人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自觉地感受和体验其中的人格精神,使之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三,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为和谐社会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中国现在不断倡导和谐社会,和谐发展,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体现,也是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的一大阐释。只有将感性与理性、人文和科学精神高度统一,才能培养出和谐发展的人,才能用审美的方式按照美的规律来构建现实世界。我国传统文化注重和谐社会的宝贵精神传递的同时,注重古今的融汇贯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文学艺术是人类的精神财富,而文学的和谐在某个方面促进了思想精神的和谐。古典文学与现当代文学的和谐与融通,在很大程度上既扩展了古典文学的传播范围,也为古典文学基础上的新文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契机。

第四,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有利于民族文学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