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西音乐差异论文

中西音乐差异论文

中西音乐差异论文

中西音乐差异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艺术无国界;差异;审美;含蓄;豪放

人们常说“艺术无国界”,但是在不同的审美观念下,艺术还是有它自己独特的风味,一千个人的眼中就有一千种对艺术的体悟和理解。中西方各有其不同的社会土壤和文化环境,西方审美形态习惯于分析,中国则习惯于综合,这种思维与表达方式的不同,也导致了中西方音乐上的差异。

一、中西艺术歌曲比较

在《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词典》中,“艺术歌曲”被定义为“一种由专业作曲家创作且与民歌相区别的,具有严肃艺术意味的歌曲体裁”,在《新哈佛音乐辞典》中,“艺术歌曲”被进一步解释为“是作为室内音乐会目的而创作的歌曲,以区别于民歌和流行歌曲。它在传统上是为诗歌所谱写的音乐,歌词具有很强的文学性,而且与大多民歌和流行歌曲有所不同。艺术歌曲的伴奏是由作曲家制定创作的,而不是表演者即兴发挥改写而成”。西方艺术歌曲源于19世纪在德奥时期的浪漫主义歌曲。而中国艺术歌曲,从一开始是以借鉴外国艺术歌曲的表现手法为基础进行创作的,同时又注重与我国的民族语言、民族气质和民族情感表达方式相结合。按一般意义上的界定,中国艺术歌曲是中西结合产物,迄今在我国只有近百年的历史。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诞生一方面是受西方艺术歌曲的影响,而另一方而应归功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在新文化运动以后,一批具有国学功底,在创作上崇尚个性、自由和感情表达艺术思潮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相结合,成就了中国的艺术歌曲。总体上来说,中国音乐的创作喜好将主题思想放在最后,正如一句诗中描写的那样,“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而西方音乐讲求豪放,属于开放式的风格,一开始就出现主题,然后再慢慢阐述具体内容,有震撼力。

西方自古希腊音乐体现为对音乐结构的动机、乐汇、主题、乐句、乐段及各种曲式、各种体裁探索。即探索它们本身的意义和它们在结构中的作用,探索它们的表现能力等等,侧重于从音乐结构的内部来研究音乐,探索音乐的表现力和音乐的美学。因此西方艺术歌曲内容明确、技法简练、创作快捷且直抒胸臆,它能快速捕捉瞬间情感,使一部个性鲜明的音乐作品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并生动、感人。

二、中西方音乐审美差异

风俗习惯、历史典故等文化壁垒是文化差异的有形的外部表现。而其内在的、无形的表现则是由于民族心理原型差异。在西方,人们更多的倾向于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所以,神秘的宗教便成为西方古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西方文化从本质上讲就是宗教文化。而在审美方式上中国在古代审美思维方式上是“贵悟不贵解”,主张审美主体要进入“悟”的心理状态去体验美和创造美,要求审美主体在“心与物会”、“情与景合”的浑然统一中,去体悟宇宙万物的生命意蕴和美的性质。

具体的中西方音乐审美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西方由于音乐地域、民族以及时代的差异,所以中国音乐美学和西方音乐美学也存在着差异。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对中国音乐的营造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音乐追求意境深远、模糊朦胧,以含蓄、淡泊、空灵为上品,以抒情为主和追求意境深远为特征。它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意境,美好的意境可以给欣赏者留下美好的想象空间,带来思想上的深化和情感上的升华。而西方美学发展过程中则主要有两大思想流派,即“他律论”和“自律论”。所谓“他律论”强调的是音乐的美受音乐形式之外的(包括情感社会)影响,它强调一种内容,内容决定形式,即情感音乐美学;而“自律论”正好相反,它强调音乐的美仅仅来自音乐自身,内在的要素决定音乐的形式美,强调音乐的内容。

2、从音乐作品特点的比较,中西方因思维方式不同,在音乐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简而言之,中国为“一曲多用――重再创;西方为专曲专用――重原创。”“一曲多用”是以尊重原有作品的风格和原有欣赏习惯为价值取向的,创作中仅将某“基本曲调”稍加变化,可赋予该曲以新的内涵。“专曲专用”则以作品的个性为追求目标,无论在作品的形式上还是在创作技法上,均以不重复别人、不重复自己为原则。

3、从音乐作品的创作方式上看,中国与西方的创作也有所不同。中国传统音乐作品的创作方式,具有集体性,一二度创作的一体性等特点。所谓集体性,是指作品中所凝聚的劳动不是某一作曲家的个人行为。所谓一二度创作的一体性,是指创作时,作曲家是歌唱家或演奏家于一身的。作曲的同时也就是歌唱或演奏的过程,没有一二度创作的分工,具有极强的即兴性。而西方音乐作品(主要指西方专业作曲家的作)的创作方式,具有个体性,一二创作分离的特点。西方音乐作品属于作曲家个体劳动而为,体现出浓厚的个性特征。同时,在一二度创作上呈分离状,即作曲家的创作仅仅是完成乐谱而已。

总之,随着文化发展的日益国际化,多元化,追求多层次、高品位的精神享受已成为社会时尚,具备时尚品位、典雅风范的艺术歌曲其审美价值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使得艺术歌曲在人们精神享受空间中得到了空前繁荣。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带来音乐创作手法及审美观的差异,我国艺术歌曲创作是在与欧洲文化的不断碰撞中交融,借鉴西方音乐精髓的同时,充分肯定其本土性,在保持原有风格的基础上逐步的借鉴、进步。

参考文献:

[1] 李曙明.中国艺术歌曲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2] 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 何震.文化差异与挑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中西音乐差异论文范文第2篇

人们常说“艺术无国界”,但是在不同的审美观念下,艺术还是有它自己独特的风味,一千个人的眼中就有一千种对艺术的体悟和理解。中西方各有其不同的社会土壤和文化环境,西方审美形态习惯于分析,中国则习惯于综合,这种思维与表达方式的不同,也导致了中西方音乐上的差异。

中西方音乐差异的实质是文化的差异,主要是由中西音乐所发挥的社会功能和所承担的文化角色不同所导致的。因此,中国艺术歌曲与西方艺术歌曲这两种不同思想文化体系下音乐形式的美的体现也是有所不同的。

一、中西艺术歌曲比较

在《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词典》中,“艺术歌曲”被定义为“一种由专业作曲家创作且与民歌相区别的,具有严肃艺术意味的歌曲体裁”,在《新哈佛音乐辞典》中,“艺术歌曲”被进一步解释为“是作为室内音乐会目的而创作的歌曲,以区别于民歌和流行歌曲。它在传统上是为诗歌所谱写的音乐,歌词具有很强的文学性,而且与大多民歌和流行歌曲有所不同。艺术歌曲的伴奏是由作曲家制定创作的,而不是表演者即兴发挥改写而成”。西方艺术歌曲源于19世纪在德奥时期的浪漫主义歌曲。而中国艺术歌曲,从一开始是以借鉴外国艺术歌曲的表现手法为基础进行创作的,同时又注重与我国的民族语言、民族气质和民族情感表达方式相结合。按一般意义上的界定,中国艺术歌曲是西乐中融产物,迄今在我国只有近百年的历史。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诞生一方面是受西方艺术歌曲的影响,而另一方而应归功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在新文化运动以后,一批具有国学功底,在创作上崇尚个性、自由和感情表达艺术思潮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相结合,成就了中国的艺术歌曲。从总体上来讲,艺术歌曲是诗与乐高度融合的音乐艺术载体,既包含有诗意的文学成分,又具有强烈的音乐本体的抒情性和歌唱性。因此,中国的艺术歌曲如同坚忍的中华民族,具有高雅、细腻、含蓄、理智的性格特征,常常用音乐语言描写外在的环境和气氛,歌曲曲调清新优美悠长,词曲的结合如同中国的国画,音乐与中国诗词的结合表现出一种语言的音乐性,营造出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

20世纪初产生的中国近现代艺术歌曲是我国音乐文化中的瑰宝,中国艺术歌曲自诞生发展到今天,在中国的各历史时期都产生过一大批受到当时人民群众欢迎的作品,并且这些作品大多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丰富的内涵,形象地反映了所处时代的现实生活与思想情感。现实主义的创作思想一直是我国作曲家创作艺术歌曲的主导思想;借古喻今,反映时代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与美好生活的歌颂赞美,始终是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主要题材。早期的赵元任、黄自等人在艺术歌曲方面的创作实践,就以民族性为目标,不断吸收西方优秀文化、借鉴西方作曲手法,大胆实践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民族化。所以,力求创作出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艺术歌曲是近现代我国作曲家所追求的方向。在中国艺术歌曲民族化上,“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继承和发扬中外优秀音乐文化遗产和宝贵经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民族审美情趣等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的同时,学习和借鉴国外的音乐创作技法和经验,从中获得丰富的音乐创作养分和灵感。罗艺峰教授曾将中国艺术歌曲的性质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带有明显的室内乐性质、趣味高雅而内在、是创作而非民歌、形式精致而规模不大、演唱声音修炼而有控制、具有诗性的境界和深刻的情感以及个人性的表现与美学追求。并指出中国艺术歌曲之“人的发现”是其哲学化存在的根本;“内在性”是其美学品格要素;“小叙事”是其创作的出发点;“精致”是其雅文化的表现。

中国人讲求含蓄,在音乐表达上也是如此。总体上来说,中国音乐的创作喜好将主题思想放在最后,正如一句诗中描写的那样,“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而西方音乐讲求豪放,属于开放式的风格,一开始就出现主题,然后再慢慢阐述具体内容,有震撼力。

在整个西方文化中,还没有哪一个人物能够像耶稣基督这样在艺术中得到如此多的表现。在音乐而言,博爱、宽容、谦卑中透着坚毅刚强,为人类无私奉献的耶稣基督,成为一代代音乐家着力表现的一个美学意象,成为音乐中一个永恒的审美理想。

西方自古希腊音乐体现为对音乐结构的动机、乐汇、主题、乐句、乐段及各种曲式、各种体裁探索的肇端。即探索它们本身的意义和它们在结构中的作用,探索它们的表现能力等等,侧重于从音乐结构的内部来研究音乐,探索音乐的表现力和音乐的美学。因此西方艺术歌曲内容明确、技法简练、创作快捷且直抒胸臆,它能快速捕捉瞬间情感,使一部个性鲜明的音乐作品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并生动、感人。

形式逻辑在希腊发端后,大大地推动和影响了西方哲学与科学的发展。正因为希腊 形式逻辑较为发达,因而西方后世音乐艺术的曲式进入专业创作后就得到了有意识的发展,有一段的民歌、民谣,有单、复二段体和三段体曲式,有回旋曲式、变奏曲式、奏鸣曲式。不仅有各种各样的体裁结构,而且还善于适中地运用各种形式去表现各种情感、思想、内容。

二、中西方音乐审美差异

风俗习惯、历史典故等文化壁垒是文化差异的有形的外部表现。而其内在的、无形的表现则是由于民族心理原型差异。在西方,人们更多的倾向于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所以,神秘的宗教便成为西方古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西方文化从本质上讲就是宗教文化。而在审美方式上中国在古代审美思维方式上是 “贵悟不贵解”,主张审美主体要进入“悟”的心理状态去体验美和创造美,要求审美主体在“心与物会”、 “情与景合”的浑然统一中,去体悟宇宙万物的生命意蕴和美的性质。

具体的中西方音乐审美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西方由于音乐地域、民族以及时代的差异,所以中国音乐美学和西方音乐美学也存在着差异。中国的音乐美学思想的源头是儒道两家提出的音乐美学思想,皆由春秋前萌芽状态的诸多音乐美学观点发展而来。中国两千多年的音乐美学发展史,一直都是以儒道两家音乐美学思想为主流。既追求音乐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人与宇宙的和谐统一,又强调“洪天音真”。反对束缚人生、束缚音乐。所以中国音乐的审美标准是有情感而不狂放,有欲望但却含蓄。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对中国音乐的营造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音乐追求意境深远、模糊朦胧,以含蓄、淡泊、空灵为上品,以抒情为主和追求意境深远为特征。它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意境,美好的意境可以给欣赏者留下美好的想象空间,带来思想上的深化和情感上的升华。 而西方美学发展过程中则主要有两大思想流派,即“他律论”和“自律论”。所谓“他律论”强调的是音乐的美受音乐形式之外的(包括情感社会)影响,它强调一种内容,内容决定形式,即情感音乐美学;而“自律论”正好相反,它强调音乐的美仅仅来自音乐自身,内在的要素决定音乐的形式美,强调音乐的内容。

2、从音乐作品特点的比较,中西方因思维方式不同,在音乐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简而言之,中国为“一曲多用——重再创;西方为专曲专用——重原创。”“一曲多用”是以尊重原有作品的风格和原有欣赏习惯为价值取向的,创作中仅将某“基本曲调”稍加变化,可赋予该曲以新的内涵。“专曲专用”则以作品的个性为追求目标,无论在作品的形式上还是在创作技法上,均以不重复别人、不重复自己为原则。

3、从音乐作品的创作方式上看,中国与西方的创作也有所不同。中国传统音乐作品的创作方式,具有集体性,一二度创作的一体性等特点。所谓集体性,是指作品中所凝聚的劳动不是某一作曲家的个人行为。所谓一二度创作的一体性,是指创作时,作曲家是歌唱家或演奏家于一身的。作曲的同时也就是歌唱或演奏的过程,没有一二度创作的分工,具有极强的即兴性。而西方音乐作品(主要指西方专业作曲家的作)的创作方式,具有个体性,一二创作分离的特点。西方音乐作品属于作曲家个体劳动而为,体现出浓厚的个性特征。同时,在一二度创作上呈分离状,即作曲家的创作仅仅是完成乐谱而已。

从审美观念来观察中西方音乐我们发现,中国音乐讲究作品的意境、气韵,强调创作的神妙,风骨,注重表现的含蓄、婉转,喜好艺术形式的中和适度。而西方音乐一开始就带有浓重的宗教气息和道德教化色彩,表现形式较为固定,常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神圣感。随着其自身的发展,西方音乐逐步加入上生活气息和现实性,对感情的表达直白、激烈,具有强烈的情感表现能力。到了20世纪,西方光怪陆离的音乐现象已很难被人理解和接受。但是,中国的艺术歌曲创作将中国诗歌文学、中国民歌与欧洲传统技法、中国传统音乐技法,现代创作技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和风格的艺术歌曲。欧洲艺术世界此时受到东方文化的滋润并逐步渗透到欧洲的文化情趣和生活之中,而欧洲作曲家对中国音乐的兴趣,也开始从异国情调与题材上表现了出来。打开了西方人的文化视野,掀起了一股“中国文化热”。

总之,随着文化发展的日益国际化,多元化,追求多层次、高品位的精神享受已成为社会时尚,具备时尚品位、典雅风范的艺术歌曲其审美价值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使得艺术歌曲在人们精神享受空间中得到了空前繁荣。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带来音乐创作手法及审美观的差异,我国艺术歌曲创作是在与欧洲文化的不断碰撞中交融,借鉴西方音乐精髓的同时,充分肯定其本土性,在保持原有风格的基础上逐步的借鉴、进步。

参考文献

[1]李曙明.中国艺术歌曲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2]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何震.文化差异与挑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中西音乐差异论文范文第3篇

音乐,在人类的文明社会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它在不断发展,不断跨越,不断融合,逐渐形成不同的分支,不同的风格。当今有一股最重要的音乐势力叫摇滚。摇滚不仅是一种音乐形态,实际上它是一种“人生的态度和哲学”,也正因为如此,摇滚乐才有别于一般流行音乐,中西摇滚才会有各种不同点。

1.西方摇滚音乐的历史背景

摇滚20世纪中期发源于美国乡村音乐与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黑人布鲁斯音乐的结合。从30年代欧美的经济大萧条,到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球荡乱,再到经济复苏和战后的生育高峰期,那个特别的年代孕育了富有想法,思想激进的一代年轻人。年轻的自由、荷尔蒙的冲动、离经叛道,这些元素都被无拘无束的年轻人们带进了摇滚这种音乐的创造过程中。当时的摇滚也在一出生就成为一发不可收拾的热潮。在西方人眼中,摇滚富有一种独特的英雄主义式魅力,舞台上演奏的乐手们都像是一个个斗士,奋力挥洒着汗水和音符。无论是激情四溅的美式摇滚,还是绅士般儒雅中透着豪放的英伦摇滚,熊熊似火的摇滚烈焰,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欧美各个国家中蔓延开来。

2.中国摇滚音乐的历史背景

猫王,披头士,滚石乐队,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在上世纪80年代传到了遥远的东方。在当时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共同影响下,摇滚在华夏大地上的“反文化”中生根发芽了。崔健,唐朝,beyond等乐队都是中国摇滚的开路先锋。90年代初期,摇滚在中国的影响达到了历史最高峰。随后各种原因的叠加导致摇滚乐在中国走向衰退,从而被流行乐取代。从中国摇滚这20几年的发展历程来看,中间充满了曲折和起伏。这完全是由摇滚自身的特点与中国上层建筑不相符的本性所决定的。摇滚揭示社会问题,而且往往是一些非常丑陋的问题,这种揭露不是在理论界的所谓求同存异、百花争鸣的争论,而是直接将一些敏感的问题暴露出来,再加上音乐这种艺术形式大众化的特点,极易在比较广泛的范围内引起大众的共鸣,在社会价值观日益多元化的进程中,摇滚无异于是洪水猛兽。所以,从摇滚在中国诞生的那天起,就注定了其要面临压制和隔离的命运。20多年来,从刚诞生时的旺盛的生命力,到后来的快速生长和发展,再到这些年来的半死不活,中国摇滚在光荣地刻下自己的名字的同时,也迅速地跌落到了低谷。20几年不长不短的时间,摇滚在这片充满着社会主义营养的土地上,不尴不尬地生存着。

3.中西摇滚音乐的差异

3.1环境上的差异

每一种文化和艺术类别的发展都需要与之相呼应的环境,如襁褓般孕育着它。西方的欧美摇滚主要建立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背景之下,年轻人们真实,狂野,愤怒,向往自由,不愿跟从大流,彰显个性。在思想开放,艺术形式多样的西方社会中,摇滚这种势力正符合了人们的口味。而在中国,儒家文化下的华人谦虚,内敛,甚至保守,迂腐。加上社会媒体的不推崇,摇滚走了下坡路,而流行乐如日中天。在本人看来,中国的大背景虽然不利于摇滚的发展,但它的现有环境正在往适合摇滚的方向渐渐改变,中国的摇滚乐不必复制西方,但必要的近似和正面的环境是需要的。

3.2意识形态的差异

美国的价值观是个人主义,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人权,自由等其他内容。通过对美国摇滚的发展史研究可以看出,美国摇滚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这种价值观的形成,而这种价值观也促进了美国摇滚的发展。山姆.安德森在1968 年就感觉到摇滚“不再只是一种大众音乐形式,而是一系列新价值观的宣言”。可以这么说摇滚乐与西方的价值观相辅相成,而在总体上摇滚乐与西方的价值观是一种同构。性自由与暴力是西方价值观的两种反映,这个应该在西方的电影中屡见不鲜,而在摇滚中这也是经久不衰的主题。虽然在摇滚乐的历史上发生过多次与政府的对抗,但那是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

在中国,这种泊来品与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却是相悖的。中国受儒家传统的影响,价值观是以社会为主。这与摇滚的“消极自由”是背道而弛的。暴力为中国传统价值观所不容;自由的追求被局限在要求的范围之内;摇滚乐手的叛逆,“颓废”个人行为为社会所不容;歌词的内容一般较含蓄,委婉,表面上看是政府不允许,实际上深层次的原因还是价值观的问题。但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部分中国人已接受了西方的价值观,或者深受西方价值观的影响。中西摇滚的差异会愈来愈小。

3.3未来走向的差异

在西方,摇滚的地位正接受着饶舌等各种新的音乐形式的挑战,而中国也在为了摇滚的崛起而不断努力和斗争。要让摇滚重新站起来,国内媒体乌云盖天般地推崇流行乐和偶像主义风潮势必要得到改观,那些正为理想为生活而挣扎在“地下”的摇滚乐队们势必要用更好更贴切的音乐征服挑剔的听众。西方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中国的迷笛音乐节;西方的大小乐队的演唱会,中国的红色摇滚演唱会……无论是在中还是在西,摇滚里的每一个分子都无时不刻在活跃地跳动着,从未停止也必然继续。

中西音乐差异论文范文第4篇

一西方音乐理论术语都来自欧洲。为了能正确理解每个术语的意思,首先必须把它正确地译成汉语。术语的翻译过程涉及翻译学,有必要从翻译学理论出发,探讨音乐理论术语的翻译问题。

索绪尔(FerdinanddeSaussure)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把翻译分为“能指”(signifier,信号的声音)和“所指”(signi-fied,概念本身)两个范畴。例如,英语cheese意指农家鲜奶酪,即严格意义上的cottagecheese,而德语K覿se、西班牙语queso却不完全等同于cheese的这种所指,也涵盖干奶酪的意思。

雅各布森(RomanJacobson)发展了索绪尔的理论,指出翻译是“以一种语言的讯息来替代另一种语言的整体讯息,而不是替代个别的代码单位”①。例如,德语Geschwister(兄弟姐妹)包括英语的brother加上sister,而英语却没有与其对等的单个代码单位。雅各布森认为,翻译过程实质上是“译者将从别处来的讯息重新编码和传递,因此,翻译牵涉两种不同代码之间的两个对等讯息”。这里,重要的是“重新编码和传递”实现“两个对等的信息”。严复“信、达、雅”的翻译理论实际上指实现“重新编码和传递”的不同程度,“雅”的境界就是以目的语传递出与原文完全对等的信息。

雅各布森的对等(equivalence)理论并不是指原文与译文的完全对等,而指它们之间差异的对等。因为,原文与译文分别代表两个不同的语言系统,译文的能指要体现原文的所指,就必须与原文的差异对等,即两种不同语言系统词语信息差异的对等。张伯瑜谈到,把中文“颐和园”译成英文,无论SummerPalace或音译YiheYuan都未实现差异对等,可以考虑“增加解释性语句,……YiheYuan:JoyfulandHarmonicPalace,theSummerPalaceoftheroyalfamilyduringtheQingdynasty.”②翻译学上称之为“释译”(glosstranslation)。

因为,欧洲语言是拼音文字,一音多义现象司空见惯,注释的方式有助于人们理解一音多义的能指。然而,汉语是象形文字,字形就包含对能指的解释,如“人”。因此,汉语尽可能限制每个能指的多义性,即用不同的信号声音区别不同所指概念,如音乐的“乐”与快乐的“乐”。汉语的一音多义只是个别地区的现象,如粤菜的菜名。因此,汉译音乐术语不能沿袭欧洲语言的一音多义,必须使汉语的能指和所指尽可能对等于原文能指和所指的差异。音译仅仅模拟原文的声音代码,即用目的语文字复制原文的能指,回避了译出所指,实际上未完成翻译过程。人名、地名的音译历来约定俗成,这本来无可非议。

但是,若音译音乐理论术语,就等于不去翻译它的原文的所指,更不谈差异对等了。王光祈最早把symphony译为“西恩尼”;今天有谁会用这个音译?同样如此,奏鸣曲的音译“溯拿大”、钢琴的“辟阿诺”、小提琴的“崴沃林”等都已被历史所淘汰,意译符合汉语的习惯。又如,奥尔加农(Organum)译为“和音陪衬”、第斯康特(Discantus)译为“对置歌咏”、康塔塔译为“咏唱剧”、克劳苏拉(clausula)译为“尾式”、托卡塔(Toccata)译为“点触曲”、赋格曲(fuge)译为“追逸曲”、法布顿(Faburdon)译为“对低音声部”、Fauxbourdon译为“错低音声部”等等,意译名能简要地接近目的语“所指”,这应该是音乐理论术语翻译的第一个要求。

可是,有些音乐术语很难意译。例如,古代调式名称大都来自地名、个别术语来自人名(如兰迪尼终止式),约定俗成应该音译。其它难以意译的术语有:哈利路亚(Allelujia)是圣咏的组成部分,表达信徒对耶稣诞生表达的欢欣之情,原文的能指与所指已完满地融为一体,因此只能音译。(如汉语“加油”无法意译。)虽有“圆舞曲”那样妥切的所指译名,舞曲名称一般很难意译,如翻译“萨拉班德”、“吉格”、“恰空”等舞曲要求译者具有舞蹈学知识,否则只能保留音译。

卡农(Canon)源于希伯莱语quaneh(测量枝条),它的拉丁语对应词是canna(管、管状物)。卡农最先表示用芦苇管制成的杆子,后来表示测量尺度,由此引伸出标准、规定的意思。音乐理论术语卡农最先是单弦定音器;在中世纪音乐里,这个术语先指作曲家写作乐谱上的指令,后指对声部严格模仿主声部的复调作曲技术。鉴于这个词的词源学,它先后曾在音乐里用作律学测定、作曲、对位法的术语,因此,很难以一个意译名与这个术语的所有差异对等。

二1955年,德国音乐学家埃格布雷希特在导师古利特鼓励下,发起音乐术语学研究,迄今已成为西方音乐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它运用“域”的数学理论③,探究每个术语所属的“团”,从词源学、术语历史上的变迁来弄清它的来源及其相关变异,事先排除一切可能的误解。音乐术语学成果系统地体现在西方大型音乐百科全书里,尤其体现在德语音乐百科《音乐的历史与当今》(MGG修订版,1994年起)④、英语音乐百科《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词典》(第2版,2001年)⑤里。笔者编著的《音乐术语学概要》(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年版)从这两套百科挑选出最适于中国读者的词条,把音乐术语学引入汉语读物。

下面举两个例子,说明音乐术语学两项主要任务———词源学、术语的历史变迁。巴洛克时期西班牙琉特琴指法谱里已出现Sonata。

它源于意大利语sonare(鸣响、演奏),是cantare(歌唱)的反义词。这个音乐术语最早指以复音织体作曲的器乐曲,应译为“演奏曲”(教堂演奏曲、室内演奏曲),例如科莱利的《三重演奏曲》。在威尼斯乐派G.加卜莱利、蒙特威尔第的多团组作品中,演奏曲流行了半个世纪之久,经常与器乐歌谣曲(Con-zone)⑥混用。奏鸣曲(Sonata)出现于18世纪。它的特征是主调织体,首位乐章采用奏鸣曲式(主部、副部主题的调性、性格对比,以及再现部副部主题的调性回归)。从D.斯卡拉蒂开始的Sonata应译作奏鸣曲,因为它的形式是奏鸣曲式前身的古二部曲式。

Symphonia来自希腊文συμψωνια,意为“和谐”,它的拉丁语译文是consonantia。柏拉图用它指音程;毕达哥拉斯用它指简单比数关系的和谐音程;中世纪作者用它指音乐中和谐的合响。16世纪,德国新教的一些乐谱用它作书名,它成为观念术语,应译作“和谐曲”,例如“神圣和谐曲”(Symphoniaesacreae,圣谐曲),而收在集子里的乐曲是经文歌。许茨(HeinrichSchütz)的《神圣和谐曲》乐谱有些段落标为“Symphonia”。它们没有歌词,纯器乐演奏,分别处于乐曲的开头、中间、结尾,与它们前后的声乐段落没有明确的段落划分记号。这些段落显然不是指观念或体裁,不能译为“神圣和谐曲”,应译为“合奏段”。17世纪开始,这个术语成为音乐体裁术语。意大利人率先改用sinfonia的拼法(后来德国理论家又把它改回来),称呼大型声乐作品中的器乐段落和意大利歌剧序曲。从18世纪开始,米兰作曲家萨马蒂尼及其身边作曲家在歌剧序曲基础上,率先创作套曲形式的“交响曲”。

可见,音乐术语在其历史演变过程中意义发生了变化,术语译名绝非一了百了。依据翻译学差异对等原则,必须以多个译名对等地体现出这些所指的差异,否则就会犯“域”理论的错误。因此,任达敏说音乐术语学翻译“陷阱重重”,例如,古希腊术语enharmonic只能译成“四分音音列”⑦,在大、小调和声出现后译为“等和声”;tenor在早期多声部音乐译为“基础旋律声部”,16世纪后译为“男高音声部”⑧。

现存音乐理论术语翻译存在几个问题。

西语中dominant一词意为“占优势、统治、支配的”,绝无“从属”之意;dominantaccord指具有导音倾向支配声部走向主和弦的和弦。旧译“属和弦”来自日本明治维新后的新语,把它译为“属和弦”,刚好指向原文的“所指”相反的方向。建议译为“枢和弦”,取“枢纽和弦”之意(保留中文习惯“属和弦”的能指)俞。与此相应,“下属和弦”改译为“下枢和弦”,“属音”改为“枢音”,“属调”改为“枢调”。与斯波索宾和声体系不同,“重属和弦”在德文术语里为“中间枢和弦”(Zwischendominant)。

发展变异(developingvariation)是勋伯格提出的作曲观念,指从节奏、音程、和声、旋律等极其有限的材料编织出广泛的关联。它是德奥古典音乐传统作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主题、动机写作的规则。

在海顿、贝多芬的音乐里,发展变异主要(尽管不唯独)是一种展开的技术;勃拉姆斯使之成为全部作曲的重要原则,使之渗入每个部分,意味着质量飞跃,成为作曲观念。这里的variation并非变奏、变奏曲,应译为“变异”。

西方语言中form一词,在音乐学里兼有“形式”、“曲式”两层意思。曲式指西方音乐理论工艺教学的曲式分析,主要任务是划出音乐作品各个部分的结构框架及特点;形式指作曲家设置乐音的思维过程,尤其分析主题、动机的构思、写作、展开。这两层意思应分别翻译。

Polyphonie(英语polyphony)旧译“复调”,似乎意指“多条旋律”。这个术语的原意指“多个音”,与曲调、旋律无关,应译为“复音”。

中西音乐差异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欧洲芭蕾舞;差异

中图分类号:J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5-0186-01

一、欧洲芭蕾舞表演与中国古典舞在肢体表现上的差异

在我国的历史文化中,道教、佛教、儒教这三大教派对我国的精神文化及思想追求的影响最为深远,我国许多传统艺术中,都会体现出这三大教派的部分思想理念,中国古典舞更是如此。例如,中国古典舞中讲究划圆的动律特征与S形的肢体动作,就是受到“太极八卦图”中“阴阳鱼”的影响,才会出现“刚柔并济”的动作连接方式,这不仅是中国古典舞的特点,也是东方文化精神追求的体现。

审美追求方面,“以气为本”的学说是中国古典舞最本质的美学特征,由“气”产生“韵”,由“气韵”逐渐产生了“神”,再加上肢体表现,使得中国古典舞在表演过程中展现出独有的魅力。

芭蕾舞作为欧洲经典舞蹈,又被称为“足尖舞”,一切舞蹈动作都以脚尖的撑与立为主,无论是旋转还是跳跃都是如此。这主要是受到了欧洲传统文化“立”的影响,以及“向天”等思想追求的熏陶。不仅如此,芭蕾舞在带给观众美的享受的同时,舞者也可以在其中感受到平衡的乐趣。从肢体表现方面来看,芭蕾舞主要体现出欧洲宫廷王子的“绅士风度”;在精神方面,绷紧的足尖不断进行弹腿、跳跃,体现了与地心引力相对抗的思想追求,这也正是欧洲芭蕾舞表演所要体现出的精神文化。

二、欧洲芭蕾舞与中国古典舞在情感表现方面的差异

从情感表现方面来说,东方人与西方人有明显的区别,这主要是因为文化背景不同。这种区别与差异在舞蹈中体现得十分明显。中国古典舞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发展出多种流派,体现出的文化思想也各有不同,但核心思想都是讲究收放自如、刚柔并济,倡导中和平正,体现出了中国古典舞中的“中和之美”。

如果说内敛是中国古典舞体现出的东方人的情感特点,那么欧洲芭蕾舞表演则体现出西方人热情外放的情感特点。欧洲芭蕾舞表演强调的是完美连接各个舞蹈动作,强调舞步的精准,在情感方面的表达需要与音乐、灯光等方面的配合才能得以体现,这也是歌舞剧产生的主要原因。

三、欧洲芭蕾舞与中国古典舞在服饰上的差异

在舞蹈表演中,不同时期的舞蹈服饰可以展示出不同时期的文化特点,不同地区的舞蹈服饰也可以展示出不同地区的地域特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讲究由内而外散发出的美感,因此,“遮掩”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一种极其强烈的美感。除了服饰,中国古典舞在道具方面的使用可以算是“世界之最”了,无论是绫罗绸缎,还是刀枪剑戟,甚至连折扇、扁担等生活用品也能成为舞蹈道具。

欧洲芭蕾舞表演在服饰方面与中国古典舞截然相反。演员的服饰从最开始的豪华型服装裙式逐渐演变到今天的细纱露肩短裙,体现出欧洲的浪漫主义情眩这种服饰可以良好表现出舞者优美的肢体,使得舞者的动作更加轻盈,是动态美与体态美的完美结合。

四、欧洲芭蕾舞与中国古典舞在音乐形式上的差异

无论是欧洲芭蕾舞,还是中国古典舞,它们与音乐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舞者随着音乐的节拍与节奏舞动,增添了舞蹈的美感。欧洲芭蕾舞在与音乐的结合方面可以说达到了极致,许多经典的芭蕾舞剧,例如《天鹅湖》《胡桃夹子》等,舞蹈动作优美,剧情离奇曲折,其音乐的重要性也是不能忽略的。由于芭蕾舞在服饰方面的单一性与舞蹈动作方面的局限性,音乐便成为其展示剧情变化与情感表达的重要因素之一,许多观看过芭蕾舞表演的观众都会有同样的感觉,不仅感叹于芭蕾舞演员精湛的舞蹈技巧,也会被现场的音乐带入到剧情中去,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就是欧洲芭蕾舞表演与音乐相结合展现出的特殊效果。

中国古典舞在这方面则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历史关于舞蹈的记载较多,而音乐舞蹈相配合的记录并不多。在节奏的掌控方面,中国古典舞名没有严谨的节拍与舞步,快慢的变化与情感的处理完全依靠舞者的临场状态,以现代乐器进行配合是无法体现出那种效果的。因此,中国古典舞对于舞者个人的表现能力要求更高。

五、结语

综上所述,精神文化与思想追求方面的不同,造成了东方与西方在舞蹈领域的区别,这也是中国古典舞与欧洲芭蕾舞表演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作为东方舞蹈与西方舞蹈的标志,中国古典舞与欧洲芭蕾舞势必会在东西方文化的传承方面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