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林经济专业就业方向

农林经济专业就业方向

农林经济专业就业方向

农林经济专业就业方向范文第1篇

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中,农林经济管理是较早设置的专业,为国家的农林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专门人才。浙江农林大学是浙江省唯一的农林本科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浙江农林大学具有办学实力和办学特色的老专业。该专业成立于1985年,其前身是林业经济管理专科专业,1996年林业经济管理专业招生本科生,1998年更名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03年被评定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2007年批准为浙江省本科高校重点建设专业。近年来,对照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的指标体系,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并在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建设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基本情况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隶属于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自林业经济管理专科专业招生至今,已为社会培养了25届1600余名本专科毕业生。毕业生就业选择余地较大,就业呈现多元化趋向,从单一的以农林业单位为主向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自主创业等多种类型转变。据不完全统计,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中已有100多人走上了科、局级以上领导岗位,体现了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注重知识、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近年来,每年招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60名左右,现有在校生247人。现有专任教师3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2人,占教师总数的32.4%,副高级职称20人,占总数的54.1%;54.1%的专业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有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学科组专家1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浙江省“151人才”4人。

二、近年来专业建设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1)多方参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为了保证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小组,开展多层次的调查研究,充分收集和分析全国农林院校及综合性大学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改革情况,对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召开了“农林经济管理省级重点专业建设委员会工作会议暨专业培养方案修订研讨会”、“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家研讨会”等,最后邀请专家对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

(2)根据社会需求和学校层面人才培养目标,适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离农倾向明显,就业去向与其他经管类专业并无差异,特色与优势不明显。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肩负着为现代农林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新”的人才的历史使命。同时,2009年,浙江林学院升格为浙江农林大学,随即制定了《浙江农林大学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纲要》明确了学校的人才培养为:“培养品德优良、基础扎实、能力强,具有生态文明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此,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适时调整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具体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农林业发展需要的,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农林业科技知识,掌握农林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各级政府涉农部门、农林企事业单位、农村基层经管单位等从事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科研与教学研究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顶天立地”的师资队伍

为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主要采取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措施。引进包括专任教师及兼职教师的引进。建设期内,共引进博士7名,其中国外高校1名,国内985院校3名、211院校1名。聘请4名具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地方工作人员和农林企事业单位人员、3名国外著名高校的教师为兼职教授。积极鼓励年青教师到国内外名牌大学和一流的科研院所攻读博士学位、及到基层挂职锻炼。建设期内,5名教师获得了博士学位,其中中国科学院1名,985院校3名,211院校1名。有10位教师到国外著名大学访学,5位教师到农村基层或农林业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通过这些措施,使师资队伍真正做到“顶天立地”(既掌握学科前沿又了解农村实际),职称、学历、学缘结构显著优化。高级职称比例由2007年的70.3%上升为2011年的86.5%,其中副教授比例由37.0%上升为54.1%,成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从事教学第一线的主力军。博士学位比例由2007年25.9%上升为2011年的54.1%。教师由原来主要毕业于林业院校,改变为既来自国家重点农林院校,也有来自于国内外著名综合性大学。

(2)注重科研与教学研究,着力提升专业教师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水平

努力营造良好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氛围,鼓励老师从事科研与教学研究。建设期内,共立项科研课题8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38项,科研经费达44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53篇,其中被三大检索系统(sci或ssci、ei、istp)收录18篇;出版学术专著16部。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浙江省科技兴林奖等各类科研奖励共20项。主持浙江省新世纪教学改革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共3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4项,获得浙江省教学研究成果奖、校级教学研究成果奖共5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5篇。从近年的发展来看,专业教师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为科研促进教学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为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撑。

3.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强化课程与教材建设

(1)构建“理论、实践、特色”三结合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为了实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时修订了教学计划,着重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了“理论、实践、特色”三结合的课程体系。具体表现在:

第一,重理论。课程体系的设置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理论基础课程由两个平台构成,公共基础平台及学科专业基础平台,学分合计为40.5,占总学分的24.5%。为培养学生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提供保证。

第二,强实践。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课程设置强调实践环节。一是加强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如“林业概论”、“现代农业概论”等课程设有实习环节,“会计学基础”、“统计学原理”等课程均设有模拟实习。二是安排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等,专业综合实习主要设置了为期2周的“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为期1周的“农林企业管理综合实习”。三是设置“社会经济调查与应用文写作”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社会经济调查及应用文写作的能力。

第三,显特色。为了显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与其他经管类专业的差异,充分发挥学校和地域优势,在专业选修课中,按方向设计了两个模块,一是“农村经济发展”模块(选修模块ⅰ),二是“农林企业管理”(选修模块ⅱ)。

转贴于

(2)强化课程与教材建设

建设期内,有计划地开展了以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为重点的课程与教材建设工作。具体包括:

①重视精品课程建设。专业教师高度重视精品课程的申报与建设工作,新列入校级精品课程8门,现有校级精品课程14门,通过学校验收的8门。“林业经济学”和“林业财务与会计”2门省级精品课程,均于2010年顺利通过浙江省教育厅验收。②加强教材及教辅资料的建设。以精品课程的申报与建设为契机,鼓励教师编写教材。在已有主编《现代林业企业管理学》、《管理学案例》、《会计学基础》、《林业财务与会计》等教材的基础上,主编教材5部、副主编2部、参编2部。同时,加强教辅资料的建设,如“林业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等有实习环节的课程均有相应的实习辅助资料。③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首先,倡导国际参与式课堂讨论方法。如在“林业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介绍乡村快速评估技术(rra)和参与性评估方法(pra)时,设计一些主题,以行政班为单位分为5~6个小组进行讨论,每组只分析其中的一个主要问题,规定每组的讨论时间和汇报时间,由小组成员自主确定每组的协调人、观察员、记录员等展开。其次,采用案例教学法。如“经济法”、“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原理”等课程全面推行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次,开展网络课堂网上互动。各课程组在建设网络课堂的过程中,开通网上讨论,使师生互动不断加强。

4.改革实践教学体系,重视教学条件建设

(1)构建“一、二、五”分类实践教学体系

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除课程实习外,构建了“一、二、五”分类实施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指一个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中心,“二”指两个平台,面向全体学生的平台和面向优秀学生的平台。“五”是指五个支撑点,包括面向全体学生的“中期论文及毕业论文”、“专业综合实习”两个支撑点,面向优秀学生的“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会”、“科研创新基金项目”、“大型专题调研”三个支撑点。

一是通过专业综合实习、中期论文及毕业论文的实施,构建“基于应用性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使学生掌握学术论文写作的一般要求和规范,在第四学期至第五学期,安排专业老师指导学生撰写中期论文。中期论文的基本要求是利用所学的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对农村经济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必须有实际的调查资料和数据支撑。毕业论文是高校实践教学的必修环节。在毕业论文环节,强调选题需理论联系实际,尽量与导师的课题相结合。通过实施中期论文,强化对毕业论文的指导,使学生完成的毕业论文质量较高。2007-2011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入选校级优秀论文12篇,毕业论文的优良率达41.24%。专业综合实习主要包括“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农林企业管理综合实习”,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社会经济的调查方法,提高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以为期2周的“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为例,第1周为外业调查,第2周为内业整理和综合分析报告撰写。调查以小组为单位独立开展工作,教师轮回指导和检查。这一以专题调研为特色的综合实习,使学生围绕某一主题从“提出问题和目标-设计问卷-实地调查-数据资料整理、分析-撰写报告”得到全过程的训练。经过多年的实施,综合实习制度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二是通过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会、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大型专题调研等第二、第三课堂,构建“基于创新型目标的研究型实践教学体系”。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会由高职称、高学历的专业老师担任指导老师,有针对性地指导社团开展学术活动,并组织学生参加两年一届的全国大学生林业经济研讨会。由于师生的共同努力,在第十二、十三、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林业经济研讨会上共获得了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0项、优秀奖11项的好成绩,在校期间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篇。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积极鼓励学生申报学校和浙江省的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由专业教师负责指导申报和实施的全过程。2008-2010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成功申报项目共24项,其中省级6项。大型专题调研主要是指部分学生参与知名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大型专题调研。2009年以来,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挑选了共28名学生参加了农业经济相关课题的调研。通过参加大型专题调研活动,使学生的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2)重视教学条件建设

建设期内,主要抓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图书资料的建设。

一是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建设。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主要依托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总面积600m2,下设6个实验分室:财务会计模拟实验分室、工商管理模拟实验分室、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分室、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分室、市场营销模拟实验分室、金融模拟实验分室。建设期内,新增教学设备(包括软件)近158万元。现有教学设备总值近432万元。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面。新建实习基地11个,现有校外实习基地达21个。

二是图书资料建设。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所需的图书资料除由学校图书馆提供外,由学院图书资料室和专业特色资料室提供。经济管理学院图书资料室,每年及时采购能反映专业发展动态与趋势的图书资料。现有藏书1.5万册、学术期刊310种、报纸40余种。同时,建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特色资料室1个,现有各类资料和藏书800余册。为学生研究性学习和教师从事科研活动提供了保障。

三、几点思考

首先,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后,如何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从近几年学生就业情况看,就业趋向是以非农企业、政府管理部门(公务员等)为主。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为了体现特色与优势,适应现代农林业发展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但是,大学生毕业后是否愿意真正走上服务“三农”的就业岗位,也就是说如何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除通过对培养环节、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的调整与优化外,更需要加强就业指导,努力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同时打通高校毕业生通向农村的路子。

其次,实践教学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同时实践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紧紧围绕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密切结合,全方位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奠定稳固的基础。同时,应该注意到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突出地位,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实习基地的作用,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农林经济专业就业方向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林高校 经济发展 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5-212-02

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在于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而人才资源无疑是各类资源中最为关键的部分。高等院校具备丰富的人才资源优势,特别是行业特色鲜明的高等院校,行业人才优势更为明显。同时,我国广大的农村和林区发展需求大量人才资源支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广大农村和林区也为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充分施展个人抱负提供了广阔空间。如何实现农林类高校人才优势与农村和林区发展人才需求的有效对接,不但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推进速度和建设实效,也是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以黑龙江省为例,农林资源禀赋优势非常突出,顶层设计改革红利释放空间巨大,如何实现有效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破解人才外流,加快农村林区发展,不仅需要农林类高校自身改进人才培养,更需要从体机制方面进行深入创新,建立农林类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平台和保障平台有效科学运转的机制具有重大意义。

一、高校“就业难”与地方经济发展“人才饥渴”悖论

一方面,高校扩招以来,就业难就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高速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越发乏力。2015年,全国毕业生人数达到749万,从总量上看,当前的经济增长速度并不足以吸纳如此巨大的就业需求。据有关研究,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大约吸纳100万左右的就业量,换句话说,就业难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就业难直接涉及到社会总体、个人以及家庭福利改善,成为重要的社会经济问题。尤其是行业性背景较强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业景气度依赖性极强,农林类高校表现更为突出。

另一方面,农林产业利润率低下,导致就业吸纳能力下降,而农林产业的发展对于人才又处于饥渴状态。随着广大农村现代化的逐步推进,农业劳动力密集产业特征逐步褪去,农业就业吸纳能力明显下降,加之农业产业利润率低下,农村人口呈现净输出状态。广大林区,特别是国有林区,受到资源危机与经济危困的双重影响,就业吸纳能力甚至为负值。以黑龙江省伊春市为例,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全市每年高考升学人口迁出大约在6000-7000人左右,而每年就业档案回流仅有不足1000人。自然条件更为恶劣的大兴安岭地区这一现象就更加明显。同时,农林产业发展又非常需要人才支持,需要大量掌握现代生产经营理念和技术的人才。以林业为例,在当前生态功能为主要林区发展定位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林业经营方式已经不适应时代需要,如何实现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发展林区特色经济,人才的作用毋庸置疑。

这就形成了“高校就业难”与地方经济发展“人才饥渴”悖论。以往对于高校就业问题的研究多致力于高校与学生就业政策与观念等方面寻找问题解决突破口,没能从行业特征出发分析;而对于农林等弱质产业地区经济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问题,对策也都集中于如何增强产业发展自身吸引力角度出发,没能分析清楚因果关系,即提高农林产业利润关键之一就在于人才。而这种将二者分割开来进行研究的研究思路有一定弊端,解决就业难,就要迎合社会需要,虽然农林产业发展存在对于人才的需要,但却不能形成有效的人才流入,导致很多农林类高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偏离产业背景,一大批行业背景特别突出的专业被调整,而对于一个像我国这样的农业大国来讲,农林类高校存在、行业背景突出的专业存在当然不仅必要且具战略意义。

综上,农林类高校“就业难”与地方经济发展“人才饥渴”悖论的关键在于将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统一在一个框架下进行研究,而将二者有机联系起来的中间环节就是要确立一套长效机制。

二、区域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是吸引人才的关键

比较优势理论告诉我们,地方经济发展以及资源聚集能力的提升,从根本意义上是依赖于当地的资源优势,这里的资源可以是人力资源、社会资源以及自然资源等等,即使是自然资源非常富集的地区的经济起飞也一定是依靠当地其他资源的支持,比如良好的政策环境,人力资源丰富等。如斯坦福和硅谷之间的良性互动。当然,经济学里还有关于资源诅咒之说,即当一个地方资源过于丰富,容易形成某种依赖,使得当地经济发展乏力。以东北为例,这里无论是工业基础、人力资源以及自然资源都具有比较优势,但是,大约从上个世纪末开始,东北经济发展处于失速状态,进而有人用“资源诅咒”来解释。应该说,这种解释有一定道理,当资源优势的边际获利能力没有消耗殆尽时,人们容易形成路径依赖,导致创新不足,更重要的是创新环境的改善不足。

但是,即使存在某种资源诅咒,东北地区的资源比较优势依然明显。东北的农业资源异常丰富,加之国家对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充分重视,良好的发展前景预期是东北广大农村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巨大的潜在需求市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时代大背景下,广大林区,特别是国有林区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适应生态安全需求处于首要地位的广大林区为大学生就业,尤其是拥有良好行业教育背景的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广阔舞台。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优势都是潜在的,农林行业的弱质低利润性依然是吸引人才的关键障碍。

农林行业具有明显的外部性特征,虽然农业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重要进展,但是,农业涉及到国家安全,涉及到社会稳定,所以,不能期望用市场化的方法解决所有问题,尤其是对于农业弱质性的战略补偿,是国际通行做法。同时,林业的外部性、公益性以及事业性就更为明显,这是一个市场失灵领域。所以,将农林产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政府应该起到主导作用。政府应该为进入农林行业的大学生就业以及创业提供政策支持,以弥补弱质产业与平均利润行业之间的利润差额。

这里需要强调的问题是,诸多研究成果认为政府应该在高校农林专业学习的学生提供支持,以鼓励更多人学习相关专业。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种政策效果明显不如补偿进入农林行业就业的末端补偿来得有效。

总之,将农林行业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才是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向农林行业流动的根本举措,而这种转化,要依赖于政府将行业利润差额予以补偿。产业发展比较优势突出,必然会吸引更多人才,有了人才,才会有更好发展。

三、政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是高校发展与行业发展良性互动、融合的必然选择

政府支持可以弥补农林行业利润低的不足,推动当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但是,这还只是将人才需求单方面的行动,形成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良性互动,即高校智力支持地方发展、地方发展推动高校发展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政产学研”平台建设是必然选择。政产学研平台可以作为政府施政提供参考和指向,克服农林产业弱质性以及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实现政府施政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政产学研平台可以高效率地将行业需求转化为学校科研方向,行业生产实践推动高校科研进一步提升,实现生产与科研融合;高校利用智力优势成分发挥市场创新,为行业生产提供市场营销保障,实现生产与市场融合;行业发展趋势走强,可以进一步提升对于高校人才与科研创新需求,实现高校与行业发展融合。

政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关键是选择适合农林行业特点和农林高校特点的合作模式。现阶段,农林行业经营比较分散,即使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也很难形成有效的智力服务需求;农林类高校受制于行业背景限制,在专业设置上有较强的退出意愿。针对以上特点,农林类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政企研合作模式可以采用以下模式展开。

一是实践基地模式。农林类高校行业背景特殊,在传统就业观念束缚下,农林行业一直不是大学生就业的热点。这就要求农林类高校强化学生实践、实习方面的投入,建立政产学研平台是一个合适选择。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平台的人才流动应该是双向的,要积极鼓励企业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到高校担任兼职教师。实现人才联合培养,订单式就业,既有利于企业积累后备人才资源,更有利学生提前熟悉行业发展,培养兴趣和形成适合自身的科学的职业发展规划。

二是科研机构共建模式。政府提供科研基础设施服务,包括支持建设科技园区、制度环境建设服务等方面,推动龙头企业与高校共同建设实验室、研发机构,实现企业技术优势、市场需求信息优势与高校科研优势有效集聚。以市场为导向,实行政府政策支持与龙头企业出资结合提供科研经费,高校提供科研人才服务,实现资金与人才对接。构建科研机构独立研究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行委员会制度,具有独立的经营自,以科研成果产权为核心,建立明确的利益分配机制和成果产业化利润分享机制,给高校科研积极性提升以最大化激励。

三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模式。以政府投入为主,以公共科研资金为基本保障,充分利用高校智力资源优势,创建面向农村和林区的公共科级服务平台,为农村和林区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政府通过提供财政资金支持高校开展面向农村和林区需求的科技创新活动,以购买产权的方式向需求方提供技术创新支持,有利于减少需求方资金负担。同时,在购买创新成果时可以考虑给予一定奖励,可以考虑以企业利润比例分成的方式对高校进行补偿,这样安排的好处是,提高研究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有机融合,更好地推进成果转化落地。

四、促进政产学研合作平台健康科学运转的保障机制

政产学研平台健康科学运转的关键是构建高效的保障机制。该机制的核心在于为高校提供足够的激励开展面向农林行业的科研创新活动。因为,高校在这一平台建设方面激励明显不足,从解决就业难角度来看,高校可以根据市场需要转变办学方式以及专业设置。但是,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特别是从行业安全角度出发,农林行业虽然不能提供充足利润空间以吸引人才流动,行业发展依然对高校开设适合农林行业的专业和学科具有必然要求。所以,农林类专业不能过度追求适应就业市场变化,开设和并提高这些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意义重大,这就要求有一套完整科学的保障机制推动促进政产学研合作平台健康科学运转。

一是公共资金投入保障机制。从顶层设计出发,针对农林类高校、服务农林的专业进行定向补贴。农林行业具有天然弱质性以及较强的外部性特征,中央财政补贴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现实需要,符合国际通行做法。建立由中央财政支持的专项补贴制度,降低农林类专业学生求学成本。设立专项科研创新基金,鼓励高校学生结合行业需要进行科研创新;设立人才流动激励基金,鼓励毕业生向农林行业流动。

二是高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激励机制。除了应用科研以及就业鼓励政策激励以外,为更好地提高高校创办农林行业类专业,考虑由省级地方政府统筹,建立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即省级政府根据本省农林行业发展需求,以及社会、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情况,通过订单式培养,定向就业,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更有利于农林行业吸纳专业人才。

三是企业和高校合作利益分享机制。通过政府购买、企业有偿使用等方式,提高高校科研创新积极性,核心是保证创新成果的产权明晰。由政府公共资金支持的科研项目,实行政府科研成果购买,并向企业有偿转让,降低企业知识产权购买成本,同时,以企业利润分成方式给高校以一定补偿;以企业出资支持的科研项目,建立企业和高校成果利润共享机制,保障企业和高校的积极性,同时,有利于促进成果落地;由高校自主创新的科研项目成果,实行政府兜底创新成本以及企业提供利润分享机制。对于人才联合培养平台,订单式培养等除企业设立奖学金方式降低学生求学成本外,对于面向农林行业公共服务就业的学生,要保障学生就业后与高校的紧密联系,降低行业需求和高校人才培养信息不对称成本,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锐洪.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根源剖析与对策研究.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9)

[2] 王有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新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3] 王有志.制度成本、林区困境与生态补偿.林业经济问题,2015(4)

[4] 李锦斌.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现代教育科学,2005(7)

[5] 王清义.高校应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转型.决策探索,2015(3)

(作者单位:王有志,沈自峥,东北林业大学;宋阳,哈尔滨金融学院金融系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农林经济专业就业方向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大学生就业

农经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农村基层部门、农村金融财会、农业政策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但是,许多农经专业的毕业生极少愿意到农村和西部地区就业,城市的学生不愿意到乡镇工作,一样来自农村的毕业生不愿意回到农村,这与农经专业培养目标不一致;而有些非农经专业的的毕业生却选择了如大学生村官等这样的职业。现如今在就业取向“功利化”,人们通过对马克思关于小农经济的悲观论调的影响,使农民跌入生活的底层,造成了人们对农业的偏差认识,认为只要跟“农”字沾边的就会受到歧视。因此,通过调查分析新疆农业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改善毕业生就业现状,能有效地促进我国本科教育的不断发展。

一、数据获取

文章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方法获取数据,调查对象为新疆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已毕业与在校生。主要涉及:第一,在校生的就业取向;第二,本科生对为了来发展的认知。共发放问卷100份,2010级30份,2011级45份,2012级25份,共收回问卷100份,回收率100%,样本可用。

二、农经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取向

(一)专业选择与学科认同度

专业的选择说明学生们一开始对本专业的认同度,对以后的学生学习与老师教学有着重要影响。调查显示,只有60%的学生把农林经济管理作为第一志愿。影响选择的因素中,学科认同度极为重要,个人喜好、父母影响也有着一定的影响(见表1)。

(二)专业认同度

1.课程设置的认知度

入学前,90%的学生对农林经济管理这个专业不了解,在对“你对农经专业的教学大纲和培养方案是否了解?”这个问题时,2%的同学非常了解,14%比较了解,不太清楚的占42%,42%完全不了解。(见表2)。

调查表明,新疆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各个年级的学生对自己专业的认知度各有不同,学生的回答说明了同学们对农经专业课程设置的认知度不够。通过上表显示,随着课程的深入,年级的升高,了解程度也在慢慢升高,有此表可以看出,2010级的学生随着即将迈入社会,也对学科的设置有了很深的认知。

2.课程设置的满意度

(1)对授课内容的满意度。从整体看,学生对授课内容的满意程度,2010级、2011级的变动趋势基本一样,学生多数选择比较满意和一般,非常满意和不满意人数较少。而2012级农经专业学生意见多数集中在一般,造成这样的原因可能是新生入学对大学课程的不适应,期望值过高,从而导致对授课满意度整体较低。

(2)就业对授课的需求。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内容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差距,基础理论创新是农林经济改革的理论基础。大部分农经专业学生在学习专业课以前的课程安排专业性不强,不适应市场需求体系。学生在近4年的大学生活学习中,大部分基础课程没有得到改革,现阶段已经不符合社会对农林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

(3)实践教学的满意度。各年级都认为实践教学都不能得到满足,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往往动手实践能力较弱。随着现代农业发展、人才需求的转型、大环境的变化,农业已成为我国重中之重。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体系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三、我校农经专业本科生对专业未来发展的认知

调查数据显示,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政策的改变,新疆农业大学学生对毕业后继续读研也有所变化。通过比较,随着毕业的临近,计划读研的学生人数在逐渐增多,大多数学生认识到读研的必要性。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通过大学课程的学习,了解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就业的困难和市场需求带来的专业认同度不高。而通过个别访谈结果显示,在问及“是否考取本专业的研究生”时,大多数受访者表示,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设置适应我国市场体系,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能得到高度的社会认可时才会选择本专业。由此可见,在提高本专业在学生认同度方面没有得到解决。

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通过对农经专业就业竞争优势的调查中反映,农经专业本科生认为所学知识广泛,可以从事跟农业相关或无关的的经济管理的工作。

四、促进农经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建议与对策

通过本次数据调查分析处理,农经类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和学校的专业设置之间存在的问题已基本显露,作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更好的解决农经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

(一)加大社会关注力度,建设完善的就业体系

目前,我国农业不够发达,农业市场的建立还不够完善,从而导致了就业的困难,社会应该加大关注的力度,建设一个更完美的就业制度,政府应该在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中发挥主导作用。加大资金的投入,建立统一的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网站和健全的就业信息反馈机制,为大学生好就业提供更好的就业发展平台。

(二)顺应市场需求,合理设置专业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学院校的“计划性”招生不利于我国农经专业的学生就业。学校传统的办学方式已经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为了更好地顺应市场的需求,作为学校方面,增加专业特色的建设、加强专业实践活动、重视学科交叉,以市场为导向培养专业型人才已经,有目的的培养农经类的专业人才。

(三)强化就业思想,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我们学生也应强化就业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更新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来应对市场的考验。(作者单位:新疆农业大学2013级经济与贸易学院)

参考文献

[1] 樊平军知识视野中的中国大学专业设置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0.

[2] 林玲.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力培养初探[J].科技信息,2011,(10):476-478.

[3] 许家林.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高等农经管理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及体系的改革[J].农业经济问题.1996.4.

[4] 纪军,杨鹰.市场经济人才需求与计划型培养模式冲突下的普通高校研究生就业状况分析与对策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8,(1):107-109.

农林经济专业就业方向范文第4篇

1问题的提出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以服务“三农”为特色的学科,其职责是为农业领域提高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者结构,培养不同层次的农村经营管理人才,以促进农业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然而,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和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中国传统农业正快速向现代农业转型,农业生产力水平全面提高,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程度日益明显。现代农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也使得农村经管人才的需求类型与层次发生了明显变化。为了更好地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主动服务“三农”,许多农业院校从各个方面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近期,湖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系主任罗峦副教授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实践教学环节与教学内容等方面对这些学校的改革举措进行了归纳,并提出了新时期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方向及思路[1]。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目前和今后较长时间内各地区对农村经管人才的需求究竟如何?如果有需求,具体需求类型是哪些,需求层次侧重在哪个方面?要培养出与实际需求相匹配的农村经管人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又该如何规划其职业发展?基于以上问题,本课题组走访了湖南省部分村级干部,重点了解各地区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对农村经管人才的需求变化,以期为新时期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职业发展的明确规划、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人才培养类型的适应性提供现实依据。

2农林管理专业职业发展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耦合情况

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发展的融合状况是衡量一个专业的职业发展是否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基本尺度,也是衡量一个专业的职业发展是否与区域社会发展相互协调的重要指标。

2.1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了农村经管人才的需求

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办学扩大了空间,为农村经营管理人才才能的发挥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据笔者2009年7月对湖南株洲主要村级干部的调查结果显示(表1):(1)增加了总量需求。92.5%的村级干部认为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当地对农村经管人才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2)扩大了需求类型。据调查,各地急需的农村经管人才已由过去单纯只需要村级管理干部扩大到农村企业经营人才、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协会带头人、村级管理干部、种植能手、养殖能手和加工能手,其比重分别为77.5%、70%、50%、47.5%、45%和45%;(3)提高了需求层次。各地急需的农村经管人才的层次主要集中在大专生、当地土专家以及本科生,其比重分别为57.5%、45%和32.5%,同时,对高层次的人才——博士的需求也较大,其比重占到20%。这一方面可能与当下“高学历崇拜”的错误观念有关,但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地方对具有全局把握能力与前瞻性高素质人才的渴求;(4)增强了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从调查中发现,复合型人才普遍受到欢迎,几乎全部的村级干部希望本单位的农村经管人才既能具备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能具备现代科技、社会学等深厚的文化素养;既能具备科学决策、开拓创新、沟通协调、政治鉴别、做群众工作等能力,又能具备对现实热点问题、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各自的工作思路和对策有清晰的把握能力。

2.2现有的农村经管人才满足不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管人才表1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经管人才的

需求的变化,众多农业院校都在调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但是从目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来看,还远远满足不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趋势的需要。据笔者2009年7月对湖南某县主要村级干部的调查结果显示(表2):(1)人才总量满足不了实际需要。当问及“本村农村经营管理人才的总量是否满足当前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时,82.5%的村级干部表示“无法满足”;(2)人才层次与知识结构满足不了实际需要。当问及“本村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学历、专业知识的结构是否适应当前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时,67.5%的村级干部表示“不能适应”;(3)人才类型满足不了实际需要。在调查中,当问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您认为最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能否在未来产业结构调整中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时,65%的村级干部表示“无法给予肯定回答”,究其原因,主要是资金不足和缺乏人才,包括专业技术人才、领导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3新时期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职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是专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为了满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发展对农村经管人才的迫切需求,需进一步明确规划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职业发展,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3.1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三农”问题的解决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进入21世纪,中国农业发展的总体目标调整为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化、产业化与市场化,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而据有关专家预测,中国要完成新农村建设所需的时间大约是50年左右,在这个长期的战略中必将伴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现代农业与农村改造将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对农村经营管理人才的能力要求日益提高。这就要求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坚定专业定位、主动服务“三农”的基础上,“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作为办学宗旨,“以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作为办学理念,重点培养学生“能思、能写、能说、能做”的综合能力。所谓“能思”是指通过先进思维方式的培养,为培养创新型、研究型农村经管人才打下扎实基础;“能写”就是通过写作训练,培养学生能以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将自己的素质和风格表现于字里行间;“能说”就是通过演讲等训练使学生能以口头方式充分表达出所思所想,把自己的观点能用优美流利的语言表达出来;“能做”就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能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独立解决问题。

转贴于

同时,考虑各个地区的自然环境、要素禀赋、产业结构、历史发展基础、社会人文条件以及未来主导产业等的不同,各农业院校尤其是地方性的农业院校要增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还需要对国家和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区域产业结构布局等进行调查研究,并预测其未来发展走向。在此基础上,应及时根据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并在发展层次、规模、人才培养计划与人才培养模式上突出区域性和泛区域性[2],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教育的周期滞后性为目标,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既能满足现实需求,又能兼顾长远需求,真正实现在保证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的同时,又可以提高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提供专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例如,日前湖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就以本省烟草这一优势产业为立足点,通过与本校特色专业烟草工程相结合,确立了烟草经济与贸易的研究方向,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该专业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

3.2优化调整知识体系,加强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纵观当前农业发展,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各区域间的竞争已不在于规模与数量,而在于发展水平和质量。其中,决定农业发展水平和质量的最关键因素又是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这就意味着建设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可以在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和能力结构方面与区域农村经济发展要求实现对接,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经济发展培养出具有各种能力与素质的农村经管人才,从而使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成为促进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源。那么,在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后,如何才能切实地培养出具有各种能力与素质的农村经管人才,以满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需要?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对农村经管人才的需求主要侧重于农村企业经营人才、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协会带头人、村级管理干部等三种类型。由以上三种人才类型可看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经管人才的需求大致可归纳为三大类,即:对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企业性质的农业生产单位进行管理和经营的生产经营管理类人才、为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各种服务以及在现代农村出现的为人们生活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管理类人才、对一定区域内的现代农业建设进行方向性与政策性引导和管理的宏观管理类人才。这就决定了农村经济管理专业要培养出适应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满足于现代农业发展实际需要的农村经管人才,需要进一步调整知识体系,完善课程设置,并在专业理论学习上实行“分类培养、分级教学、梯度推进”的教学计划,采用分类、有重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学生教育成一专多能、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村经管人才[3]。例如,在培养农村企业经营人才等生产经营管理类人才方面,可加强或增设农业生产概论、农产品加工概论、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企业经营预测与决策、企业财务管理、产品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课程;在培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协会带头人等服务管理类人才方面,可加强或增设合作理论、法律制度、财务会计、市场营销、效益评价等方面的课程或专题讲座;在培养村级管理干部等宏观管理类人才方面,可加强或增设农村经济管理、农村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农村社会学、农村统计学、农业政策学等方面的教育。同时,考虑调查过程中,各地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已逐渐显现,这就要求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未来的发展中还应重视研究生教育,在抓好在读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同时,为本科生进一步深造创造良好的条件,为研究生培养打好良好的生源基础。例如,笔者所在的湖南农业大学从2004年开始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施“创新实验班”教育计划,选拨部分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成立实验班,通过多项措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研究能力。

另外,考虑各地对具备全面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偏好,还要求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尤其应加强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现代科技、社会学等基本理论与知识的学习,以及将其运用到现实热点问题、地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各自的工作思路和对策等方面的分析与研究的能力,并重点培养科学决策、开拓创新、沟通协调、政治鉴别、做群众工作等能力,最终培养出既具备强大的理论武装与深厚的文化素养,又具备准备把握事物发展动态与科学决策等多项能力的复合型农村经管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3转变单一的教学方式,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的是以服务“三农”为目的、并能立即投入实际工作中的复合型人才,只有理论和实践真正得到良好的结合,才能确保该专业真正成为带动一方经济的主力军,促进现代农业与农村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因此,应转变过去单一的教学方式,进一步建设好自己的实验基地,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为此,一方面,在讲授专业理论的同时,应强化案例教学,尤其是应把当地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的典型案例纳入教学实践中,从而在增强学生直观感受的同时,提高案例的解剖深度与广度。同时,针对一些现实中的焦点问题与热点问题,可组织学生深入农村进行专项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报告,并召开师生一起进行讨论,以培养学生“能思、能写、能说、能做”的综合能力;二是采取多种形式与种养大户、农业龙头企业、乡镇部门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教学实践基地,从而不仅为本专业的在校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实习场所,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加深对现代农业的理解,帮助其尽快树立市场意识,而且还能为广大在职人员的再教育与再培训提供场所,以满足在职人员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工作需要。这是因为,据调查,当问及村级干部“您希望学校以什么样的形式给您提供职业发展方面的帮助?”时,67.5%的村级干部希望学校能“提供学习考察基地”。

3.4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增强学生学农、爱农意识

农林经济专业就业方向范文第5篇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5-212-02

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在于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而人才资源无疑是各类资源中最为关键的部分。高等院校具备丰富的人才资源优势,特别是行业特色鲜明的高等院校,行业人才优势更为明显。同时,我国广大的农村和林区发展需求大量人才资源支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广大农村和林区也为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充分施展个人抱负提供了广阔空间。如何实现农林类高校人才优势与农村和林区发展人才需求的有效对接,不但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推进速度和建设实效,也是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以黑龙江省为例,农林资源禀赋优势非常突出,顶层设计改革红利释放空间巨大,如何实现有效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破解人才外流,加快农村林区发展,不仅需要农林类高校自身改进人才培养,更需要从体机制方面进行深入创新,建立农林类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平台和保障平台有效科学运转的机制具有重大意义。

一、高校“就业难”与地方经济发展“人才饥渴”悖论

一方面,高校扩招以来,就业难就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高速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越发乏力。2015年,全国毕业生人数达到749万,从总量上看,当前的经济增长速度并不足以吸纳如此巨大的就业需求。据有关研究,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大约吸纳100万左右的就业量,换句话说,就业难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就业难直接涉及到社会总体、个人以及家庭福利改善,成为重要的社会经济问题。尤其是行业性背景较强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业景气度依赖性极强,农林类高校表现更为突出。

另一方面,农林产业利润率低下,导致就业吸纳能力下降,而农林产业的发展对于人才又处于饥渴状态。随着广大农村现代化的逐步推进,农业劳动力密集产业特征逐步褪去,农业就业吸纳能力明显下降,加之农业产业利润率低下,农村人口呈现净输出状态。广大林区,特别是国有林区,受到资源危机与经济危困的双重影响,就业吸纳能力甚至为负值。以黑龙江省伊春市为例,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全市每年高考升学人口迁出大约在6000-7000人左右,而每年就业档案回流仅有不足1000人。自然条件更为恶劣的大兴安岭地区这一现象就更加明显。同时,农林产业发展又非常需要人才支持,需要大量掌握现代生产经营理念和技术的人才。以林业为例,在当前生态功能为主要林区发展定位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林业经营方式已经不适应时代需要,如何实现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发展林区特色经济,人才的作用毋庸置疑。

这就形成了“高校就业难”与地方经济发展“人才饥渴”悖论。以往对于高校就业问题的研究多致力于高校与学生就业政策与观念等方面寻找问题解决突破口,没能从行业特征出发分析;而对于农林等弱质产业地区经济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问题,对策也都集中于如何增强产业发展自身吸引力角度出发,没能分析清楚因果关系,即提高农林产业利润关键之一就在于人才。而这种将二者分割开来进行研究的研究思路有一定弊端,解决就业难,就要迎合社会需要,虽然农林产业发展存在对于人才的需要,但却不能形成有效的人才流入,导致很多农林类高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偏离产业背景,一大批行业背景特别突出的专业被调整,而对于一个像我国这样的农业大国来讲,农林类高校存在、行业背景突出的专业存在当然不仅必要且具战略意义。

综上,农林类高校“就业难”与地方经济发展“人才饥渴”悖论的关键在于将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统一在一个框架下进行研究,而将二者有机联系起来的中间环节就是要确立一套长效机制。

二、区域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是吸引人才的关键

比较优势理论告诉我们,地方经济发展以及资源聚集能力的提升,从根本意义上是依赖于当地的资源优势,这里的资源可以是人力资源、社会资源以及自然资源等等,即使是自然资源非常富集的地区的经济起飞也一定是依靠当地其他资源的支持,比如良好的政策环境,人力资源丰富等。如斯坦福和硅谷之间的良性互动。当然,经济学里还有关于资源诅咒之说,即当一个地方资源过于丰富,容易形成某种依赖,使得当地经济发展乏力。以东北为例,这里无论是工业基础、人力资源以及自然资源都具有比较优势,但是,大约从上个世纪末开始,东北经济发展处于失速状态,进而有人用“资源诅咒”来解释。应该说,这种解释有一定道理,当资源优势的边际获利能力没有消耗殆尽时,人们容易形成路径依赖,导致创新不足,更重要的是创新环境的改善不足。

但是,即使存在某种资源诅咒,东北地区的资源比较优势依然明显。东北的农业资源异常丰富,加之国家对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充分重视,良好的发展前景预期是东北广大农村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巨大的潜在需求市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时代大背景下,广大林区,特别是国有林区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适应生态安全需求处于首要地位的广大林区为大学生就业,尤其是拥有良好行业教育背景的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广阔舞台。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优势都是潜在的,农林行业的弱质低利润性依然是吸引人才的关键障碍。

农林行业具有明显的外部性特征,虽然农业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重要进展,但是,农业涉及到国家安全,涉及到社会稳定,所以,不能期望用市场化的方法解决所有问题,尤其是对于农业弱质性的战略补偿,是国际通行做法。同时,林业的外部性、公益性以及事业性就更为明显,这是一个市场失灵领域。所以,将农林产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政府应该起到主导作用。政府应该为进入农林行业的大学生就业以及创业提供政策支持,以弥补弱质产业与平均利润行业之间的利润差额。

这里需要强调的问题是,诸多研究成果认为政府应该在高校农林专业学习的学生提供支持,以鼓励更多人学习相关专业。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种政策效果明显不如补偿进入农林行业就业的末端补偿来得有效。

总之,将农林行业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才是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向农林行业流动的根本举措,而这种转化,要依赖于政府将行业利润差额予以补偿。产业发展比较优势突出,必然会吸引更多人才,有了人才,才会有更好发展。

三、政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是高校发展与行业发展良性互动、融合的必然选择

政府支持可以弥补农林行业利润低的不足,推动当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但是,这还只是将人才需求单方面的行动,形成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良性互动,即高校智力支持地方发展、地方发展推动高校发展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政产学研”平台建设是必然选择。政产学研平台可以作为政府施政提供参考和指向,克服农林产业弱质性以及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实现政府施政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政产学研平台可以高效率地将行业需求转化为学校科研方向,行业生产实践推动高校科研进一步提升,实现生产与科研融合;高校利用智力优势成分发挥市场创新,为行业生产提供市场营销保障,实现生产与市场融合;行业发展趋势走强,可以进一步提升对于高校人才与科研创新需求,实现高校与行业发展融合。

政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关键是选择适合农林行业特点和农林高校特点的合作模式。现阶段,农林行业经营比较分散,即使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也很难形成有效的智力服务需求;农林类高校受制于行业背景限制,在专业设置上有较强的退出意愿。针对以上特点,农林类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政企研合作模式可以采用以下模式展开。

一是实践基地模式。农林类高校行业背景特殊,在传统就业观念束缚下,农林行业一直不是大学生就业的热点。这就要求农林类高校强化学生实践、实习方面的投入,建立政产学研平台是一个合适选择。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平台的人才流动应该是双向的,要积极鼓励企业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到高校担任兼职教师。实现人才联合培养,订单式就业,既有利于企业积累后备人才资源,更有利学生提前熟悉行业发展,培养兴趣和形成适合自身的科学的职业发展规划。

二是科研机构共建模式。政府提供科研基础设施服务,包括支持建设科技园区、制度环境建设服务等方面,推动龙头企业与高校共同建设实验室、研发机构,实现企业技术优势、市场需求信息优势与高校科研优势有效集聚。以市场为导向,实行政府政策支持与龙头企业出资结合提供科研经费,高校提供科研人才服务,实现资金与人才对接。构建科研机构独立研究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行委员会制度,具有独立的经营自主权,以科研成果产权为核心,建立明确的利益分配机制和成果产业化利润分享机制,给高校科研积极性提升以最大化激励。

三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模式。以政府投入为主,以公共科研资金为基本保障,充分利用高校智力资源优势,创建面向农村和林区的公共科级服务平台,为农村和林区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政府通过提供财政资金支持高校开展面向农村和林区需求的科技创新活动,以购买产权的方式向需求方提供技术创新支持,有利于减少需求方资金负担。同时,在购买创新成果时可以考虑给予一定奖励,可以考虑以企业利润比例分成的方式对高校进行补偿,这样安排的好处是,提高研究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有机融合,更好地推进成果转化落地。

四、促进政产学研合作平台健康科学运转的保障机制

政产学研平台健康科学运转的关键是构建高效的保障机制。该机制的核心在于为高校提供足够的激励开展面向农林行业的科研创新活动。因为,高校在这一平台建设方面激励明显不足,从解决就业难角度来看,高校可以根据市场需要转变办学方式以及专业设置。但是,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特别是从行业安全角度出发,农林行业虽然不能提供充足利润空间以吸引人才流动,行业发展依然对高校开设适合农林行业的专业和学科具有必然要求。所以,农林类专业不能过度追求适应就业市场变化,开设和并提高这些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意义重大,这就要求有一套完整科学的保障机制推动促进政产学研合作平台健康科学运转。

一是公共资金投入保障机制。从顶层设计出发,针对农林类高校、服务农林的专业进行定向补贴。农林行业具有天然弱质性以及较强的外部性特征,中央财政补贴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现实需要,符合国际通行做法。建立由中央财政支持的专项补贴制度,降低农林类专业学生求学成本。设立专项科研创新基金,鼓励高校学生结合行业需要进行科研创新;设立人才流动激励基金,鼓励毕业生向农林行业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