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林专业论文

农林专业论文

农林专业论文

农林专业论文范文第1篇

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中,农林经济管理是较早设置的专业,为国家的农林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专门人才。浙江农林大学是浙江省唯一的农林本科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浙江农林大学具有办学实力和办学特色的老专业。该专业成立于1985年,其前身是林业经济管理专科专业,1996年林业经济管理专业招生本科生,1998年更名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03年被评定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2007年批准为浙江省本科高校重点建设专业。近年来,对照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的指标体系,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并在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建设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基本情况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隶属于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自林业经济管理专科专业招生至今,已为社会培养了25届1600余名本专科毕业生。毕业生就业选择余地较大,就业呈现多元化趋向,从单一的以农林业单位为主向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自主创业等多种类型转变。据不完全统计,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中已有100多人走上了科、局级以上领导岗位,体现了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注重知识、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近年来,每年招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60名左右,现有在校生247人。现有专任教师3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2人,占教师总数的32.4%,副高级职称20人,占总数的54.1%;54.1%的专业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有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学科组专家1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浙江省“151人才”4人。

二、近年来专业建设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1)多方参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为了保证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小组,开展多层次的调查研究,充分收集和分析全国农林院校及综合性大学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改革情况,对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召开了“农林经济管理省级重点专业建设委员会工作会议暨专业培养方案修订研讨会”、“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家研讨会”等,最后邀请专家对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

(2)根据社会需求和学校层面人才培养目标,适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离农倾向明显,就业去向与其他经管类专业并无差异,特色与优势不明显。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肩负着为现代农林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新”的人才的历史使命。同时,2009年,浙江林学院升格为浙江农林大学,随即制定了《浙江农林大学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纲要》明确了学校的人才培养为:“培养品德优良、基础扎实、能力强,具有生态文明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此,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适时调整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具体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农林业发展需要的,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农林业科技知识,掌握农林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各级政府涉农部门、农林企事业单位、农村基层经管单位等从事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科研与教学研究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顶天立地”的师资队伍

为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主要采取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措施。引进包括专任教师及兼职教师的引进。建设期内,共引进博士7名,其中国外高校1名,国内985院校3名、211院校1名。聘请4名具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地方工作人员和农林企事业单位人员、3名国外著名高校的教师为兼职教授。积极鼓励年青教师到国内外名牌大学和一流的科研院所攻读博士学位、及到基层挂职锻炼。建设期内,5名教师获得了博士学位,其中中国科学院1名,985院校3名,211院校1名。有10位教师到国外著名大学访学,5位教师到农村基层或农林业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通过这些措施,使师资队伍真正做到“顶天立地”(既掌握学科前沿又了解农村实际),职称、学历、学缘结构显著优化。高级职称比例由2007年的70.3%上升为2011年的86.5%,其中副教授比例由37.0%上升为54.1%,成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从事教学第一线的主力军。博士学位比例由2007年25.9%上升为2011年的54.1%。教师由原来主要毕业于林业院校,改变为既来自国家重点农林院校,也有来自于国内外著名综合性大学。

(2)注重科研与教学研究,着力提升专业教师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水平

努力营造良好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氛围,鼓励老师从事科研与教学研究。建设期内,共立项科研课题8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38项,科研经费达44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53篇,其中被三大检索系统(sci或ssci、ei、istp)收录18篇;出版学术专著16部。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浙江省科技兴林奖等各类科研奖励共20项。主持浙江省新世纪教学改革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共3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4项,获得浙江省教学研究成果奖、校级教学研究成果奖共5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5篇。从近年的发展来看,专业教师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为科研促进教学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为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撑。

3.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强化课程与教材建设

(1)构建“理论、实践、特色”三结合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为了实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时修订了教学计划,着重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了“理论、实践、特色”三结合的课程体系。具体表现在:

第一,重理论。课程体系的设置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理论基础课程由两个平台构成,公共基础平台及学科专业基础平台,学分合计为40.5,占总学分的24.5%。为培养学生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提供保证。

第二,强实践。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课程设置强调实践环节。一是加强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如“林业概论”、“现代农业概论”等课程设有实习环节,“会计学基础”、“统计学原理”等课程均设有模拟实习。二是安排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等,专业综合实习主要设置了为期2周的“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为期1周的“农林企业管理综合实习”。三是设置“社会经济调查与应用文写作”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社会经济调查及应用文写作的能力。

第三,显特色。为了显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与其他经管类专业的差异,充分发挥学校和地域优势,在专业选修课中,按方向设计了两个模块,一是“农村经济发展”模块(选修模块ⅰ),二是“农林企业管理”(选修模块ⅱ)。

转贴于

(2)强化课程与教材建设

建设期内,有计划地开展了以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为重点的课程与教材建设工作。具体包括:

①重视精品课程建设。专业教师高度重视精品课程的申报与建设工作,新列入校级精品课程8门,现有校级精品课程14门,通过学校验收的8门。“林业经济学”和“林业财务与会计”2门省级精品课程,均于2010年顺利通过浙江省教育厅验收。②加强教材及教辅资料的建设。以精品课程的申报与建设为契机,鼓励教师编写教材。在已有主编《现代林业企业管理学》、《管理学案例》、《会计学基础》、《林业财务与会计》等教材的基础上,主编教材5部、副主编2部、参编2部。同时,加强教辅资料的建设,如“林业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等有实习环节的课程均有相应的实习辅助资料。③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首先,倡导国际参与式课堂讨论方法。如在“林业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介绍乡村快速评估技术(rra)和参与性评估方法(pra)时,设计一些主题,以行政班为单位分为5~6个小组进行讨论,每组只分析其中的一个主要问题,规定每组的讨论时间和汇报时间,由小组成员自主确定每组的协调人、观察员、记录员等展开。其次,采用案例教学法。如“经济法”、“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原理”等课程全面推行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次,开展网络课堂网上互动。各课程组在建设网络课堂的过程中,开通网上讨论,使师生互动不断加强。

4.改革实践教学体系,重视教学条件建设

(1)构建“一、二、五”分类实践教学体系

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除课程实习外,构建了“一、二、五”分类实施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指一个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中心,“二”指两个平台,面向全体学生的平台和面向优秀学生的平台。“五”是指五个支撑点,包括面向全体学生的“中期论文及毕业论文”、“专业综合实习”两个支撑点,面向优秀学生的“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会”、“科研创新基金项目”、“大型专题调研”三个支撑点。

一是通过专业综合实习、中期论文及毕业论文的实施,构建“基于应用性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使学生掌握学术论文写作的一般要求和规范,在第四学期至第五学期,安排专业老师指导学生撰写中期论文。中期论文的基本要求是利用所学的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对农村经济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必须有实际的调查资料和数据支撑。毕业论文是高校实践教学的必修环节。在毕业论文环节,强调选题需理论联系实际,尽量与导师的课题相结合。通过实施中期论文,强化对毕业论文的指导,使学生完成的毕业论文质量较高。2007-2011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入选校级优秀论文12篇,毕业论文的优良率达41.24%。专业综合实习主要包括“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农林企业管理综合实习”,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社会经济的调查方法,提高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以为期2周的“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为例,第1周为外业调查,第2周为内业整理和综合分析报告撰写。调查以小组为单位独立开展工作,教师轮回指导和检查。这一以专题调研为特色的综合实习,使学生围绕某一主题从“提出问题和目标-设计问卷-实地调查-数据资料整理、分析-撰写报告”得到全过程的训练。经过多年的实施,综合实习制度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二是通过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会、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大型专题调研等第二、第三课堂,构建“基于创新型目标的研究型实践教学体系”。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会由高职称、高学历的专业老师担任指导老师,有针对性地指导社团开展学术活动,并组织学生参加两年一届的全国大学生林业经济研讨会。由于师生的共同努力,在第十二、十三、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林业经济研讨会上共获得了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0项、优秀奖11项的好成绩,在校期间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篇。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积极鼓励学生申报学校和浙江省的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由专业教师负责指导申报和实施的全过程。2008-2010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成功申报项目共24项,其中省级6项。大型专题调研主要是指部分学生参与知名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大型专题调研。2009年以来,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挑选了共28名学生参加了农业经济相关课题的调研。通过参加大型专题调研活动,使学生的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2)重视教学条件建设

建设期内,主要抓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图书资料的建设。

一是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建设。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主要依托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总面积600m2,下设6个实验分室:财务会计模拟实验分室、工商管理模拟实验分室、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分室、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分室、市场营销模拟实验分室、金融模拟实验分室。建设期内,新增教学设备(包括软件)近158万元。现有教学设备总值近432万元。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面。新建实习基地11个,现有校外实习基地达21个。

二是图书资料建设。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所需的图书资料除由学校图书馆提供外,由学院图书资料室和专业特色资料室提供。经济管理学院图书资料室,每年及时采购能反映专业发展动态与趋势的图书资料。现有藏书1.5万册、学术期刊310种、报纸40余种。同时,建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特色资料室1个,现有各类资料和藏书800余册。为学生研究性学习和教师从事科研活动提供了保障。

三、几点思考

首先,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后,如何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从近几年学生就业情况看,就业趋向是以非农企业、政府管理部门(公务员等)为主。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为了体现特色与优势,适应现代农林业发展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但是,大学生毕业后是否愿意真正走上服务“三农”的就业岗位,也就是说如何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除通过对培养环节、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的调整与优化外,更需要加强就业指导,努力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同时打通高校毕业生通向农村的路子。

其次,实践教学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同时实践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紧紧围绕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密切结合,全方位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奠定稳固的基础。同时,应该注意到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突出地位,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实习基地的作用,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农林专业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学生需求

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自2004年以来连续了多个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计划。在中央精神的指导下,各地把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中心工作来抓。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政策扶持、资金投入、技术支持,更需要人才支撑。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肩负着为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新”的人才的历史使命。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我国高等农林院校的传统及优势专业。长期以来,专业人才的培养始终处于如何体现优势、特色与兼顾就业的两难境地,人才培养的正确定位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大难题。在专业方向设置和课程设置上离农现象严重,专业特色不明显,与其他经管类专业相比,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及农村就业环境及政策的改善,目前该专业大学生投身于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愿望也在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本文基于浙江农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校生和毕业生的问卷调查,试图根据学生需求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在保留原有特色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自身能力,从而提高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情况

我国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原来分为农业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和林业经济管理本科专业,1998年才将这2个本科专业调整为1个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不同农林高等院校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各有侧重,通常农业院校(如中国农业大学等)构建的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偏重于农业经济管理,而林业院校(如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则偏重于林业经济管理。但都有涉及农林业、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浙江农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由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及实践教学环节等构成,具体课程设置情况见表1。

实践教学环节基础会计学实习、统计学原理实习、社会经济调查与应用文写作、农林业概论实习、技术经济学实习、农林企业管理综合实习、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暑期社会实践、中期论文、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

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求调查——基于学生的调查

本研究对浙江农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校生和毕业生发放问卷165份,共收回有效问卷151份,有效问卷率达91.52%。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1.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总体认知

调查问卷中询问了学生填报高考志愿情况、对专业优势及就业方向的认知、对专业喜爱程度的变化情况、未来就业方向的选择等。调查发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第一志愿的学生只有75人,占调查总数的49.7%。认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最大的优势在于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其次认为专业知识面涉及农业、林业、经济、管理四大学科范畴,师资队伍强、拥有课题多,提供的综合实习等机会多也是该专业的主要优势。对未来就业方向完全了解的学生仅有2人,占调查总数的1.3%;基本了解的学生有115人,占调查总数的76.2%;不太了解和完全不了解的学生分别占19.9%和2.6%。与刚入学相比,17.9%的学生越来越喜欢该专业,17.2%的学生越来越不喜欢该专业,而64.9%的学生认为和之前差不多。在“未来的就业方向”这一问题上,选择在一般企业就业的最多,其次分别是事业单位、公务员和考研,而选择大学生村官、农林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自己创业的较少,另外也有少数在校学生表示没有考虑过未来的就业方向。说明目前学校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大部分学生对该专业没有充分的了解。学生长期以来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投身于“三农”的愿望往往较弱,其就业去向选择绝大多数与“三农”无关。

2.对课程设置的看法与要求

(1)对课程体系总体上的看法与要求。调查结果显示,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完全了解的学生仅有4人,占调查总数的2.6%;基本了解的学生是110人,占调查总数的72.8%;不太了解和完全不了解的学生分别占23.3%和1.3%。从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度来看,仅有1.3%的学生感到非常满意,41.7%的学生感到较满意,49%的学生感到满意,仅有8.0%的学生表明不满意。当问及该专业最需要加强的是哪方面的课程时,有40.4%的学生认为最需要加强的是实践类课程,30.5%的学生认为是农林类课程,15.9%的学生认为是管理类课程。当问及目前急需补充的知识是什么时,53.6%的学生表示急需补充相关的专业知识,39.7%的学生急需补充通用知识,剩下6.7%急需补充其他方面的知识。

(2)对公共基础课设置的看法与要求。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主要包括英语类、数学类、计算机类、体育类和思想政治类课程。其中,大多数学生认为英语类、数学类、计算机类需要加强教学力度,尤其是计算机类和英语类课程。在计算机类课程方面,学生希望可以开设办公自动化、计算机应用软件、统计分析软件、数据库等课程。关于英语课,仅有6%的学生认为大学英语课对其英语水平的提高很有效果,38.4%和32.5%的学生分别认为有些效果和效果一般,认为不太有效果和没有效果的学生占23.1%。可见,大部分学生认为英语课对其英语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效果。当问及英语课开设几个学期比较合理时,有56个学生选择“6个学期”,53个学生选择“4个学期”,35个学生选择“2个学期”,其余7人选了“其它”选项。当问及数学课难度如何时,认为很难的有5人,占调查总数的3.3%;认为较难和一般的分别有48人和83人,分别占31.8%和55%;认为较容易和很容易的学生占9.8%。可见,有相当部分同学对目前英语课安排4个学期不太满意,有37.33%的学生希望延长英语学习时间;有45.1%的学生认为数学课程偏难,应适当降低难度。(3)对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设置的看法与要求。本次调查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相关内容进行了满意度调查。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可见,总体上,学生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满意度较高,但相比之下,对课程的授课方式、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满意度相对较低,有12.6%的学生对课程的授课方式不满意,11.9%的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满意,18.6%的学生对考核方式不满意。当进一步问及“如果对授课方式不满意时,应增加哪些授课方式”时,有68人作了回答。选择“增加案例教学”的有46人,选择“实习、实验室模拟”的有45人,选择“综合性课程设计”的有30人,选择“课题讨论、辩论”和“专家讲座及论坛”的分别有27人和21人。在回答“若不满意,认为教学内容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时,有64人做了回答。选择“知识面很宽,但缺乏深度”的有45人,选择“内容枯燥、过时,缺乏热点问题”的有41人,选择“不同课程之间,部分内容经常重复”的有27人,选择“教材不统一,不够系统”和“重经济学,轻管理学”的分别有23人和19人,而选择“重国内理论,轻国外理论”的仅有8人。在回答“若不满意,应增加哪些考核方式”时,有46人作了回答。选择“撰写小组论文或研究报告”的有19人,选择“撰写个人论文或研究报告”的有11人,而选择“开卷测试”和“考试和撰写论文结合”的分别有6人和2人。可见,学生对改革目前传统的填鸭式为主的教学方式、单一的闭卷考试的考核方式的呼声较强,希望采用启发式教学和多样化的教学和考核方式。

3.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看法与要求

对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所开展的实践环节,42人认为最有效果的是“农林业概论等课程实习”,35人认为是“会计学基础、统计学原理实习”,也有35人认为是“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32人认为是“毕业实习”,而选择“社会经济调查与应用文写作”和“暑期社会实践”最有效果的分别仅有4人和1人,余下2人觉得以上实践活动均没有效果。由于综合实习是农林经管专业的一大特色,且对学生起到一定的历练作用,因而对综合实习作进一步了解。调查结果显示,60人认为综合实习的时间“两周”最宜,52人认为是“一周”,21人认为是“四周”,18人认为是“三周”。当然,学生也反映目前综合实习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问题有:综合实习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的效果;经费不足,补助标准过低;难寻合适的实习单位;时间安排不合理;缺乏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考核依据;实习地点偏远;人数安排不合理等。

三、对策建议

1.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

调查发现,学生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未来的就业方向等均不是很了解,而且“轻农”思想较为普遍。因此,高等农林院校可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发放宣传册和师生交流会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专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同时,应注意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指导,尤其是就业指导,改变其传统的思想观念,增强学生对该专业的热爱,培养学生的“三农”情结,鼓励他们到农村基层工作,尤其是到农林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选择大学生村官作为将来的就业方向。使大学生成为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

2.根据学生需求适当调整公共基础课

各类公共基础课中,学生认为最需要加强计算机课程。除《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和《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外,建议增设办公自动化、计算机应用软件、统计分析软件和数据库等较为实用的课程。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调查显示,约37%的学生希望英语课能开设6个学期,因而可以适当增加英语学时,或者延长英语课的学习时间,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英语学习的机会。此外,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降低数学课的难度。

3.改革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和考核方式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在大学生的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部分学生寄予了厚望。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改革力度。首先,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授课方式,采用启发式和参与式的授课方式,增加案例教学,实习、实验室模拟,综合性课程设计,课题讨论、辩论和专家讲座及论坛等授课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重视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其次,要改革教学内容,教师应经常性的开展教学讨论,注意避免不同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重复,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适时加入热点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要改变单一的期末闭卷考试的考核方式,根据课程的性质,有选择地采用撰写个人论文或研究报告、考试和撰写论文结合、开卷考试、口试等考核方式,以测试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4.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

农林专业论文范文第3篇

国外林业经济科学的发展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资本主义工业化对木材的需求促使林业成为一个独立的部门或行业,随着林业的发展,林业的经济和政策问题也随之而生,逐步有了更多的林业经济与管理问题的研究,并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林业经济管理。我国的林业经济管理学科起步较晚,国内普遍认可把1959年北京林学院和东北林学院设置林业经济专业,并开始招收本科生作为中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正式诞生的标志。但对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起源,则存在不同的观点。吴水荣、侯元兆等认为,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前苏联林业经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起点是1955年前苏联林业经济专家谢•瓦•马雷歇夫在东北林学院开办的研究生班和教师进修班。张建国提出林业经济管理学科是从课程发展起来的,西方最早出现的林业经济专门课程是“林业政策学”。张教授虽然提出了林业政策学课程为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起源的观点,而且提及20世纪初期国内已有人在大学里开始讲授林政学和林业经济学课程,但他认为,由于当时我国林业尚未发展,国家又处于不安定状态,且讲授的只是一些外国的内容,所以中国的林业经济管理学科起步于解放后,标志是20世纪50年代初,按苏联林业专业的教学计划开设的两门课程———林业经济学和林业企业组织计划(后来发展为林业经济学和林业企业管理学)。王琳也是以建国以后为起点,研究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但起点是1952年北京林学院朱江户开设的林业政策与管理课程。温亚利等认为,20世纪40年代,前辈学人朱江户与王长富等林学家曾在一些农林学校讲授林业经济及林政学课程,使得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开始了在中国的发展之路。温亚利的研究遵循了张建国以课程作为林业经济管理学科起源的观点,但突破了学科起步始于解放后的传统观念,把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历史的视角扩展到民国晚期。

在这个问题上,熊大同等认为,晚清兴新学,曾仿照欧洲与日本开设了新式学堂,并正式设立了近代林业教育机关,可以说林业教育的系统讲学开始于此。胡孔发等则指出,民国时期的林业教育有不可忽视的发展,很多高等院校设置了森林或林学系,而且还进行了教学实践,他认为这应算是中国高等林业教育的正式开端。分析以上研究成果,笔者认为:首先,中国正式的林业经济管理教育虽然是建国后在苏联的影响下开始的,但与晚清和民国时期的老一辈学者所做的铺垫和基础工作是不可分割的,深入研究其渊源与背景,有利于揭示我国林业经济管理教育和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第二,学科的本质是根植于大学的教学和科研活动,研究学科的起源应以高等学校的相关教学科研活动为研究对象。基于以上考虑,本文以在高等学校(大学)开设林业政策学等林业经济管理核心课程作为起点,研究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起源问题。

晚清时期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萌芽

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始于清朝末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后效仿日本的学制,兴办了各类现代学校。根据杨绍章《中国林业教育史略》,早期的林业教育作为一个学科,被设置在农业大学(最早称为农科大学)的体系之中;而中国最早成立的农业大学为京师大学堂农科(1898),其中林科设于1903年;但大学中的林科,在整个清朝末年未能实现,只是在一些相当于大专或中专的农业学堂内设置了林科。因此本文重点探讨京师大学堂农科的林业教育及其中所包含的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线索。京师大学堂是1898年清光绪帝批准设立的。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京师大学堂遭到破坏,校舍被占,图书设备被毁,被下令停办。1902年初,光绪帝下令恢复京师大学堂,同年8月制定出《京师大学堂章程》,规划大学堂共分7科35目,其中农业科下设农艺学、农业化学、林学、兽医学共4目。这是我国设分科大学之最早蓝图,农科大学设森林系,溯其渊源亦肇于此。1903年6月,清政府组织修订学堂章程,于1904年1月修订完毕。修订后的学堂章程称《奏定学堂章程》,该章程规定大学堂内设分科大学,分科大学下设的专业由“目”改为“门”,这样原规划的农科林学目更名为农科大学林学门。《奏定学堂章程》还规定了林学门的详细课程(见表1,表略)在《奏定学堂章程》林学门的课程设置中,林政学已经规划为独立课程,而与林业经济管理学科核心内容相关的课程还有森林算学、森林管理法等,这些课程构成了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雏形。虽然1904年初已制定出正式的章程,但由于成立分科大学的条件不具备,之后一直处于筹建期,直到1910年,除医科外的7个分科大学(经科、法政科、文科、格致科、农科、工科、商科)才正式开办招生。其中农科大学于1905年开始筹建,1910年开始招生,仅开农学一门,招收学生17人,暂以日文教授。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农科大学一直没有正式开办林科。从上述史料中可以得出结论,清朝晚期,大学里的林学教育仅仅停留在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的纸面上,并没有付诸实践。不过该章程详细规定了农科大学林学门的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为后来农科大学林科的开办奠定了基础。清政府的林业教育规程中已包含了林政学等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相关课程,因此,这个时期是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萌芽期。

民国时期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起源

(一)民国初期大学开办林科

1.民国初期的教育制度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了满清王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体。民国建立以后,蔡元培被任命为教育总长,于1912年(民国元年)4月接管前清学部,组建教育部。同年10月,教育部《大学令》,效仿美国学制将大学分为文、理、法、商、医、农、工等7科,林学归属于农科;《大学令》还规定具备文、理两科,或文科兼有法、商二科,或理科兼有工、农、医者,可以称为大学,其余皆称专门学校。1912年12月,教育部颁布第33号令《专门学校令》,其中农业专门学校规程中规定林学科的科目有30门课程。1913年1月12日,教育部颁布《大学规程》。民国《大学规程》与清朝《奏定学堂章程》相比,农科林学门课程增加了农学总论、测树学、林价算法及森林较利学、森林管理学、林产制造学、制图学、殖民学、地质学实习、森林工学实习、制图实习等课程,取消了森林算学、林学通论、森林管理法、森林道路实习等课程[8]。民国初期的教育规程中,无论是《专门学校令》规定的农业专门学校林科课程体系,还是《大学规程》规定的农科林学门课程体系,林政学都成为其中重要的专业课程。森林管理法课程变更为森林管理学。森林算学在《专门学校令》中变更为森林数学,在《大学规程》中变更为林价算法及森林较利学。#p#分页标题#e#

2.民国初期在大学中开办林科按照杨绍章在《中国林业教育史略》中所述,民国初期,全国共有4所大学,其中设置林科最早的是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1914)和江苏南京私立金陵大学(1915)。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的前身即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成为北京大学农科大学。1914年2月,根据北洋政府教育部令,北京大学农科大学改为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脱离北京大学独立办学,于3月1日正式成立;1914年7月,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增设林学科,同年8月正式招收学生,第一期共招收林科学生14人。北京林业大学长期以来都将办学历史追溯至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农业科林学目。实际上如前文所述,京师大学堂林学目并未实质办学,1914年的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林学科,才是北京林业大学的办学起点。在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开设林科一年后,由美国基督教会在中国创办的教会大学———金陵大学也于1915年开设了林科,成为另一所于民国初期开办林科的大学。

(二)民国初期大学开设林政学等课程

根据杨绍章先生的《中国林业教育史略》,民国时期首先设置林科的大学是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1914)。因此,本文以北京农业专门学校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林政学课程的开设为线索,探讨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起源。

1.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林政学课程的开设时间根据《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规则》,林学科修业年限为3年,科目包括森林测量学、森林保护学、造林学、森林利用学、森林工学、林产制造学、森林数学、森林经理学、森林管理学、林政学、化学、物理及气象学、地质及土壤学、森林动物学、森林植物学、数学、法律概要及森林法律、经济学、财政学、狩猎学、殖民学、农学总论、德文、动植物试验、化学试验、测量及制图实习、制造实习、造林实习、实地演习,共计29门课程,其中前10门为核心课程。以上核心课程中,林政学、森林数学(林价算法)为第二学年全学年授课,森林管理学为第三学年全学年授课。《北京农业专门学校四年度周年概况报告书》(1915年8月─1916年7月)所记载的林学科第二年级授课时间统计表[9]显示,林政学、森林数学等课程已按规定完成授课任务。根据以上资料可以确定,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于1915年下半年,正式开设了林政学课程,这可视为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起源。到1916年,林政学、森林管理学、森林数学(林价算法)这几门课程已经在中国大学里开始讲授,中国林业经济管理教育的核心课程体系已经初步建立起来。

2.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林政学等课程的授课教师《北京农业专门学校四年度周年概况报告书》(1915年8月─1916年7月)虽然记载了林政学课程的授课时间,却没有记载授课教师。直到《北京农业专门学校七年度周年概况报告书》(1918年8月─1919年7月)才有各课程授课教师的信息记载。根据王希群的研究,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林学科于1914年正式开始招生,当时只有程鸿书、张联魁和梁希(1916年任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教师,1917年继程鸿书之后任学校第二任林科主任)3名林科教员。《中国农业大学史料汇编(1905─1949)(上卷)》在第200页收录了北京农业专门学校1916年呈报教育部的职工名册,资料显示,当年该校林学科的教员为:程鸿书(任林学科教务主任,承担森林经理学、森林数学、物理及气象学课程教学)、张联魁(任学监主任,承担造林学、林政学、法律概要课程教学)、梁希(专任教员,承担森林利用、森林工学、林产制造课程教学)、郑镇瀛(兼职教员,承担森林测量学教学)、钟毅(兼职教员,承担森林管理学、狩猎术的教学)。《北京农业专门学校七年度周年概况报告书》(1918年8月─1919年7月)记载,该学年林政学的授课教师是郑镇瀛,森林数学的授课教师是程鸿书,森林管理学的授课教师是钟毅。分析以上资料可得出结论,1915年由张联魁在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首先开设了林政学课程。张联魁在该校任职时间不长即离去,后由郑镇瀛接替张联魁讲授林政学课程。张联魁,字惺午,生卒年不详,山西代县人,早年曾留学日本,回国后历任孙中山及北洋政府参议员等职,1914年任北京农业专门学校学监主任、教员,1915年在国内大学首开林政学课程,后离职,林政学课程由郑镇瀛接任。郑镇瀛,生卒年不详,湖北崇阳人,1916年到北京农业专门学校任教,后接任张联魁承担林政学课程教学。除林政学外,国内最早开设的其他几门林业经济管理学科核心课程的授课教师是:程鸿书,生于1880年,卒年不详,湖北汉川人,清朝及中华民国教育家、林学家,1909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农科大学(今东京大学农学部)林科;1914年创办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林科,任林科主任,并承担了森林数学(林价算法)等课程;1921年离任回到湖北,曾任湖北教育厅厅长、湖北省立农业专科学校校长、湖北省立农学院教授,其后生平不详。钟毅,生于1886年,卒于1969年,江西省南昌市人,1914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林科,1916年到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林学科任教,承担森林管理学等课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曾任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江西省第二、三届政协委员。以上几位教师成为了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首批拓荒人。除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外,金陵大学也是中国林业经济管理教育的先驱。金陵大学于1915年开设了林科,传教士裴义理(JosephBailie)任主任。据1929年《金陵大学农林科课题概要》所述,已有林政学、森林管理学等课程,何人主讲已不得而知,考虑到早期金陵大学的各系主任、教师都以外国人为主,首批教授这些课程的也可能是外籍教师。金陵大学林政学等与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直接相关课程的开设时间也要晚于北京农业专门学校。

民国时期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

1919年以后,随着农学院的增建和学校升格,国内开办林科高等教育的学校增多,分别是广东大学农科(1925)、中央大学农学院(1927)、山东大学农学院(1926)、浙江大学农学院(1929)、河北大学农学院(1930)、四川大学农学院(1931)、江西农学院(1934)、安徽大学农学院(1934)、东北大学农学院(1946)等。到解放前夕,共有19所大学(含专业农学院)设置了森林系[7]。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不仅是国内首先开设林政学课程的大学,也是国内首先开设林业经济学课程的大学,并首先在林科下设置了林政学门(专业)。根据《中国农业大学史料汇编(1905—1949)(上卷)》记载,民国10年(1921)11月,承奉教育部核准,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改本科为4年,并在农科和林科下设门:农科分农业经济学、农艺化学、植产学、畜牧学4门;林科分林政学、造林学、利用学3门。各科一、二学年统一课程,三、四学年采用选课制。在林科3个学门课程设置方面,规定林政学门第三学年必修科目为造林学泛论、森林保护学、森林经理学、财政学、经济学、法学通论、数学、测量学、德文、造林实习、测量实习的制图、计讲义;第四学年必修科目为林政学、林业经济学、森林经理学、森林管理学、法律学、森林法、殖民学、德文、法律演习、计讲义、实习。造林学门和利用学门也把林业经济学列为必修科目,但林政学和森林管理学没有列入必修科目。在次年(1922)的毕业名单中,林科造林学门毕业生8人,利用学门毕业生5人,没有林政学门毕业生。查询其他资料,也没有发现有林政学门毕业生的记录。根据以上资料可知,虽然北京农业专门学校在1921年即设置了林政学门(专业),但由于招生等方面的原因,没有实质性办学。但林业经济学课程的开设是可以确定的,因为该课程是造林学门和利用学门的必修课,1922年两个学门的毕业生须在第四学年(1921年8月—1922年7月)完成林业经济学的课程学习。考虑到当时的专业课都是按学年排课,可以确定1921年下半年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在国内正式开设了林业经济学课程。这也是可以查到的国内最早开设林业经济学课程的记录,但没有查到授课教师的有关资料。1923年3月,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更名为国立北京农业大学,林科变更为森林系。1927年8月,国立北京农业大学并入国立京师大学变更为国立京师大学农科,森林系更名为林学系,农业经济学门升格为农业经济系。1928年10月,国民政府北伐胜利后,国立京师大学农科变更为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由于政局动荡、生源不足,该校林学系的林政学专业一直没有开办起来,只开设了林业经济学课程。#p#分页标题#e#

根据1932年5月《北平大学一览表》中林学系课程指导书记载,林业经济课程为林学系四年级必修课,全学年开课,每周2小时,共4学分,内容为“讲授土地资本劳力分配诸原理与森林企业之关系”;林政学是全系四年级必修课,全学年开课,每周2小时,共4学分,内容为“讲授森林事业对于国家社会及人生之关系,并注意于限制维护保护奖励及发达之方策等等”;森林管理学内容为“讲授管理森林业务上之各种组织”;林价算法及森林较利学内容为“教授林地及林价计算上之理论与方法,并考定各种作业法制损益之方法”。除了开设林业经济学课程外,当时国内也出现了林业经济学的教材。根据张建国记载,国内最早的林业经济学教材是曾济宪的《林业经济学》(1927年由上海新学会社出版)。如前所述,20世纪20年代是民国时期我国高等林业教育发展的黄金期,中央大学农学院、中山大学农学院、山东大学农学院、浙江大学农学院、河北大学农学院都是这个时期设立的林学系(森林系)。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核心课程在这个时期也有所发展,在林政学、林价算法及森林较利学、森林管理学的基础上,林业经济学也发展成为独立课程,并出版了《林业经济学》教材。然而,高等教育和学科的发展最终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和科技的需求。20世纪初期农林生产的兴起,加之日本及欧美林业教育思想的传入,促使了中国林业高等教育的兴起和发展。由于军阀混战、经济萧条,民族危机日益严重,20世纪30年代以后我国的林业教育出现了停滞甚至退步。据杨绍章先生的《中国林业教育史略》所述,1927年以前,北京农业大学和南京金陵大学学习林科的人数每年都在10人以上,以后开始逐年减少;1931年北平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只招到一名学生;金陵大学森林系1938和1939年未招到一名学生;中央大学森林系从1931年有毕业生开始,至1949年的10多年间,共有毕业生130人,平均每年不到6人。抗战胜利后局面虽有所缓和,但仍发展缓慢。资料显示,国立北京大学农学院森林学系1947—1949年间的毕业生人数分别是3、10、10,而该院1928年才成立的农业经济学系同期的毕业生人数分别达到14、31、29。在这种大环境下,中国的林业经济管理教育事业也处于停滞甚至有所倒退的状态。到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国立北京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和中央大学农学院森林系的课程体系中都没有了林业经济学课程。我国林业经济学课程发展出现断裂,建国后只能在前苏联的体系下重建,这也是造成后来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

结语

农林专业论文范文第4篇

温亚利等认为,20世纪40年代,前辈学人朱江户与王长富等林学家曾在一些农林学校讲授林业经济及林政学课程,使得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开始了在中国的发展之路。温亚利的研究遵循了张建国以课程作为林业经济管理学科起源的观点,但突破了学科起步始于解放后的传统观念,把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历史的视角扩展到民国晚期。在这个问题上,熊大同等认为,晚清兴新学,曾仿照欧洲与日本开设了新式学堂,并正式设立了近代林业教育机关,可以说林业教育的系统讲学开始于此。胡孔发等则指出,民国时期的林业教育有不可忽视的发展,很多高等院校设置了森林或林学系,而且还进行了教学实践,他认为这应算是中国高等林业教育的正式开端。分析以上研究成果,笔者认为:首先,中国正式的林业经济管理教育虽然是建国后在苏联的影响下开始的,但与晚清和民国时期的老一辈学者所做的铺垫和基础工作是不可分割的,深入研究其渊源与背景,有利于揭示我国林业经济管理教育和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第二,学科的本质是根植于大学的教学和科研活动,研究学科的起源应以高等学校的相关教学科研活动为研究对象。基于以上考虑,本文以在高等学校(大学)开设林业政策学等林业经济管理核心课程作为起点,研究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起源问题。

晚清时期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萌芽

这是我国设分科大学之最早蓝图,农科大学设森林系,溯其渊源亦肇于此[8]。1903年6月,清政府组织修订学堂章程,于1904年1月修订完毕。修订后的学堂章程称《奏定学堂章程》,该章程规定大学堂内设分科大学,分科大学下设的专业由“目”改为“门”,这样原规划的农科林学目更名为农科大学林学门。《奏定学堂章程》还规定了林学门的详细课程在《奏定学堂章程》林学门的课程设置中,林政学已经规划为独立课程,而与林业经济管理学科核心内容相关的课程还有森林算学、森林管理法等,这些课程构成了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雏形。虽然1904年初已制定出正式的章程,但由于成立分科大学的条件不具备,之后一直处于筹建期,直到1910年,除医科外的7个分科大学(经科、法政科、文科、格致科、农科、工科、商科)才正式开办招生。其中农科大学于1905年开始筹建,1910年开始招生,仅开农学一门,招收学生17人,暂以日文教授。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农科大学一直没有正式开办林科[8]。从上述史料中可以得出结论,清朝晚期,大学里的林学教育仅仅停留在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的纸面上,并没有付诸实践。不过该章程详细规定了农科大学林学门的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为后来农科大学林科的开办奠定了基础。清政府的林业教育规程中已包含了林政学等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相关课程,因此,这个时期是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萌芽期。

民国时期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起源

(一)民国初期大学开办林科1.民国初期的教育制度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了满清王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体。民国建立以后,蔡元培被任命为教育总长,于1912年(民国元年)4月接管前清学部,组建教育部。同年10月,教育部《大学令》,效仿美国学制将大学分为文、理、法、商、医、农、工等7科,林学归属于农科;《大学令》还规定具备文、理两科,或文科兼有法、商二科,或理科兼有工、农、医者,可以称为大学,其余皆称专门学校。1912年12月,教育部颁布第33号令《专门学校令》,其中农业专门学校规程中规定林学科的科目有30门课程。1913年1月12日,教育部颁布《大学规程》。民国《大学规程》与清朝《奏定学堂章程》相比,农科林学门课程增加了农学总论、测树学、林价算法及森林较利学、森林管理学、林产制造学、制图学、殖民学、地质学实习、森林工学实习、制图实习等课程,取消了森林算学、林学通论、森林管理法、森林道路实习等课程[8]。民国初期的教育规程中,无论是《专门学校令》规定的农业专门学校林科课程体系,还是《大学规程》规定的农科林学门课程体系,林政学都成为其中重要的专业课程。森林管理法课程变更为森林管理学。森林算学在《专门学校令》中变更为森林数学,在《大学规程》中变更为林价算法及森林较利学。2.民国初期在大学中开办林科按照杨绍章在《中国林业教育史略》中所述,民国初期,全国共有4所大学,其中设置林科最早的是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1914)和江苏南京私立金陵大学(1915)[7]。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的前身即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成为北京大学农科大学。1914年2月,根据北洋政府教育部令,北京大学农科大学改为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脱离北京大学独立办学,于3月1日正式成立;1914年7月,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增设林学科,同年8月正式招收学生,第一期共招收林科学生14人[8,9]。北京林业大学长期以来都将办学历史追溯至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农业科林学目。实际上如前文所述,京师大学堂林学目并未实质办学,1914年的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林学科,才是北京林业大学的办学起点。在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开设林科一年后,由美国基督教会在中国创办的教会大学———金陵大学也于1915年开设了林科,成为另一所于民国初期开办林科的大学。

(二)民国初期大学开设林政学等课程根据杨绍章先生的《中国林业教育史略》,民国时期首先设置林科的大学是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1914)。因此,本文以北京农业专门学校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林政学课程的开设为线索,探讨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起源。1.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林政学课程的开设时间根据《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规则》,林学科修业年限为3年,科目包括森林测量学、森林保护学、造林学、森林利用学、森林工学、林产制造学、森林数学、森林经理学、森林管理学、林政学、化学、物理及气象学、地质及土壤学、森林动物学、森林植物学、数学、法律概要及森林法律、经济学、财政学、狩猎学、殖民学、农学总论、德文、动植物试验、化学试验、测量及制图实习、制造实习、造林实习、实地演习,共计29门课程,其中前10门为核心课程。以上核心课程中,林政学、森林数学(林价算法)为第二学年全学年授课,森林管理学为第三学年全学年授课[9]。《北京农业专门学校四年度周年概况报告书》(1915年8月─1916年7月)所记载的林学科第二年级授课时间统计表[9]显示,林政学、森林数学等课程已按规定完成授课任务。根据以上资料可以确定,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于1915年下半年,正式开设了林政学课程,这可视为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起源。到1916年,林政学、森林管理学、森林数学(林价算法)这几门课程已经在中国大学里开始讲授,中国林业经济管理教育的核心课程体系已经初步建立起来。2.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林政学等课程的授课教师《北京农业专门学校四年度周年概况报告书》(1915年8月─1916年7月)虽然记载了林政学课程的授课时间,却没有记载授课教师。直到《北京农业专门学校七年度周年概况报告书》(1918年8月─1919年7月)才有各课程授课教师的信息记载。根据王希群的研究,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林学科于1914年正式开始招生,当时只有程鸿书、张联魁和梁希(1916年任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教师,1917年继程鸿书之后任学校第二任林科主任)3名林科教员[10]。《中国农业大学史料汇编(1905─1949)(上卷)》在第200页收录了北京农业专门学校1916年呈报教育部的职工名册,资料显示,当年该校林学科的教员为:程鸿书(任林学科教务主任,承担森林经理学、森林数学、物理及气象学课程教学)、张联魁(任学监主任,承担造林学、林政学、法律概要课程教学)、梁希(专任教员,承担森林利用、森林工学、林产制造课程教学)、郑镇瀛(兼职教员,承担森林测量学教学)、钟毅(兼职教员,承担森林管理学、狩猎术的教学)[9]。《北京农业专门学校七年度周年概况报告书》(1918年8月─1919年7月)记载,该学年林政学的授课教师是郑镇瀛,森林数学的授课教师是程鸿书,森林管理学的授课教师是钟毅[9]。分析以上资料可得出结论,1915年由张联魁在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首先开设了林政学课程。张联魁在该校任职时间不长即离去,后由郑镇瀛接替张联魁讲授林政学课程。张联魁,字惺午,生卒年不详,山西代县人,早年曾留学日本,回国后历任孙中山及北洋政府参议员等职,1914年任北京农业专门学校学监主任、教员,1915年在国内大学首开林政学课程,后离职,林政学课程由郑镇瀛接任。郑镇瀛,生卒年不详,湖北崇阳人,1916年到北京农业专门学校任教,后接任张联魁承担林政学课程教学。除林政学外,国内最早开设的其他几门林业经济管理学科核心课程的授课教师是:程鸿书,生于1880年,卒年不详,湖北汉川人,清朝及中华民国教育家、林学家,1909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农科大学(今东京大学农学部)林科;1914年创办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林科,任林科主任,并承担了森林数学(林价算法)等课程;1921年离任回到湖北,曾任湖北教育厅厅长、湖北省立农业专科学校校长、湖北省立农学院教授,其后生平不详。钟毅,生于1886年,卒于1969年,江西省南昌市人,1914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林科,1916年到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林学科任教,承担森林管理学等课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曾任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江西省第二、三届政协委员。以上几位教师成为了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首批拓荒人。除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外,金陵大学也是中国林业经济管理教育的先驱。金陵大学于1915年开设了林科,传教士裴义理(JosephBailie)任主任。据1929年《金陵大学农林科课题概要》所述,已有林政学、森林管理学等课程[11],何人主讲已不得而知,考虑到早期金陵大学的各系主任、教师都以外国人为主,首批教授这些课程的也可能是外籍教师。金陵大学林政学等与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直接相关课程的开设时间也要晚于北京农业专门学校。

民国时期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

1919年以后,随着农学院的增建和学校升格,国内开办林科高等教育的学校增多,分别是广东大学农科(1925)、中央大学农学院(1927)、山东大学农学院(1926)、浙江大学农学院(1929)、河北大学农学院(1930)、四川大学农学院(1931)、江西农学院(1934)、安徽大学农学院(1934)、东北大学农学院(1946)等[7,12]。到解放前夕,共有19所大学(含专业农学院)设置了森林系[7]。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不仅是国内首先开设林政学课程的大学,也是国内首先开设林业经济学课程的大学,并首先在林科下设置了林政学门(专业)。根据《中国农业大学史料汇编(1905—1949)(上卷)》记载,民国10年(1921)11月,承奉教育部核准,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改本科为4年,并在农科和林科下设门:农科分农业经济学、农艺化学、植产学、畜牧学4门;林科分林政学、造林学、利用学3门。各科一、二学年统一课程,三、四学年采用选课制。在林科3个学门课程设置方面,规定林政学门第三学年必修科目为造林学泛论、森林保护学、森林经理学、财政学、经济学、法学通论、数学、测量学、德文、造林实习、测量实习的制图、计讲义;第四学年必修科目为林政学、林业经济学、森林经理学、森林管理学、法律学、森林法、殖民学、德文、法律演习、计讲义、实习。造林学门和利用学门也把林业经济学列为必修科目,但林政学和森林管理学没有列入必修科目[9]。在次年(1922)的毕业名单中,林科造林学门毕业生8人,利用学门毕业生5人,没有林政学门毕业生[9]。查询其他资料,也没有发现有林政学门毕业生的记录。根据以上资料可知,虽然北京农业专门学校在1921年即设置了林政学门(专业),但由于招生等方面的原因,没有实质性办学。但林业经济学课程的开设是可以确定的,因为该课程是造林学门和利用学门的必修课,1922年两个学门的毕业生须在第四学年(1921年8月—1922年7月)完成林业经济学的课程学习。考虑到当时的专业课都是按学年排课,可以确定1921年下半年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在国内正式开设了林业经济学课程。这也是可以查到的国内最早开设林业经济学课程的记录,但没有查到授课教师的有关资料。1923年3月,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更名为国立北京农业大学,林科变更为森林系。1927年8月,国立北京农业大学并入国立京师大学变更为国立京师大学农科,森林系更名为林学系,农业经济学门升格为农业经济系。1928年10月,国民政府北伐胜利后,国立京师大学农科变更为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由于政局动荡、生源不足,该校林学系的林政学专业一直没有开办起来,只开设了林业经济学课程。根据1932年5月《北平大学一览表》中林学系课程指导书记载,林业经济课程为林学系四年级必修课,全学年开课,每周2小时,共4学分,内容为“讲授土地资本劳力分配诸原理与森林企业之关系”;林政学是全系四年级必修课,全学年开课,每周2小时,共4学分,内容为“讲授森林事业对于国家社会及人生之关系,并注意于限制维护保护奖励及发达之方策等等”;森林管理学内容为“讲授管理森林业务上之各种组织”;林价算法及森林较利学内容为“教授林地及林价计算上之理论与方法,并考定各种作业法制损益之方法”[13]。除了开设林业经济学课程外,当时国内也出现了林业经济学的教材。根据张建国记载,国内最早的林业经济学教材是曾济宪的《林业经济学》(1927年由上海新学会社出版)[2]。如前所述,20世纪20年代是民国时期我国高等林业教育发展的黄金期,中央大学农学院、中山大学农学院、山东大学农学院、浙江大学农学院、河北大学农学院都是这个时期设立的林学系(森林系)。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核心课程在这个时期也有所发展,在林政学、林价算法及森林较利学、森林管理学的基础上,林业经济学也发展成为独立课程,并出版了《林业经济学》教材。然而,高等教育和学科的发展最终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和科技的需求。20世纪初期农林生产的兴起,加之日本及欧美林业教育思想的传入,促使了中国林业高等教育的兴起和发展。由于军阀混战、经济萧条,民族危机日益严重,20世纪30年代以后我国的林业教育出现了停滞甚至退步。据杨绍章先生的《中国林业教育史略》所述,1927年以前,北京农业大学和南京金陵大学学习林科的人数每年都在10人以上,以后开始逐年减少;1931年北平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只招到一名学生;金陵大学森林系1938和1939年未招到一名学生;中央大学森林系从1931年有毕业生开始,至1949年的10多年间,共有毕业生130人,平均每年不到6人[7]。抗战胜利后局面虽有所缓和,但仍发展缓慢。资料显示,国立北京大学农学院森林学系1947—1949年间的毕业生人数分别是3、10、10,而该院1928年才成立的农业经济学系同期的毕业生人数分别达到14、31、29[13]。在这种大环境下,中国的林业经济管理教育事业也处于停滞甚至有所倒退的状态。到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国立北京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和中央大学农学院森林系的课程体系中都没有了林业经济学课程[7,13]。我国林业经济学课程发展出现断裂,建国后只能在前苏联的体系下重建,这也是造成后来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

结语

农林专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农林人才培养 复合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1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是新时代对高等农林人才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

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支柱产业,农业的快速发展,对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类专业的服务主体及服务内涵都出现新的转变;农业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大幅度推进,以及企业深层次发展内在的需求,要求农业人才知识储备复合化、能力创新化。这就需要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及时确定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准确把握专业定位,调整和提高农科类专业输出人才的素质。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供求的错位。近年来,畜牧生产各种问题频频发生,如“三聚氰胺”事件、“布鲁氏菌”事件、“瘦肉精”事件等,这充分说明农业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亟待提高。因此根据社会需求,适应社会发展,构建合理完整系统和科学的知识学习体系,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十分必要的。

宜春学院农业类各专业如农学、园艺、农科类、动物医学等专业,是在1958年经原宜春农学院开办的农林专科专业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这是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依据专业特点和江西农业发展的需求,宜春学院农科专业建设的定位是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适应并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立足江西、服务全省、辐射全国,以学科建设为支撑,以培养思想品德优良、专业基础理论扎实,具有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农林人才人才为目标。变“知识本位”进一步拓宽专业范围,输出“复合化实用型”人才,为江西农业持续强劲发展的后劲提供人才支撑。

2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方略

(1)建立培养卓越农林人才“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遵循国家教育部教育改革精神,根据本校农科类专业教学与实践的特点,结合国内畜牧行业人才要求,探索地方院校卓越农林人才卓越人才教育培养的质量标准技能要求,以及达到这些要求的课程体系设置,形成完整的培养卓越农林人才“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

(2)创建校企互融,实现产学共赢。卓越农林人才师培养计划需要多方合作,从校企双方长期利益考虑,在“互惠互利、双向受益”的基础上建立L期、稳定的校企互动合作关系,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形成一套相关合作管理机制,使之能成为一种有效的,可实施的制度化,规范化的合作模式。

(3)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实验、技能综合训练、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环节为一体的学生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以教师、实验技术人员或实习技术人员、学生为参与主体,构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学与生产相结合、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三结合”实践教学体系。

(4)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从学生适应实际工作需要的能力和满足企业岗位要求出发,通过开办培训班、综合技能训练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以企业需求为依托,联合企业共同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技能竞赛活动,并由企业出资设立科研基金和奖学基金,进一步浓厚学术氛围,吸引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实践活动,是理论与实际联系更加紧密。

(5)培养一批专业技术好、具有健全人格的高素质创新型农林人才人才。

3卓越农林人才卓越人才培养具体改革措施

3.1实行“3+1”人才培养方案

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设置,强化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前三年重点是强化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训练,与同类高校交流,在课程设置和考试考核方面统一标准、统一试卷;最后一年让学生在畜牧企业预上岗培训、顶岗训练,按企业正式员工一样进行管理,完成综合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整个实施过程,由学校和企业联合进行,由学校专职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指导与组织,实施地点以企业为主,实施内容为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中的技术改革、新产品开发、良种繁育体系、疫病防控体系的建立等于企业发展紧密相关、亟待解决的问题。

3.2开办企业特色“培训班”加强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从2000年开始,宜春学院先后与北京大北农集团、江西正邦集团和北京伟嘉集团开办了大北农班、正邦班、金色农华班和伟嘉班,校企联合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农林人才人才;并从2008年开始,宜春学院一直免费为学生组建了“适合中国特色养猪模式场长(经理)培训班”。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农科类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形成了适应地方经济和发展需要,符合教育规律的新教学模式,宜春学院农科类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认同率非常高。本科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为95%以上。师资队伍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在校企合作办学,创新人才培养上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办学经验。

3.3建立校内外创新基地

依托宜春学院畜牧养殖基地――宜春市学苑生态实验农场的平台,自主设立校内实训和创新基地;吸引企业来校共同设立动物疫病诊断中心、动物生产技术研发中心等。选择与专业相关的行业龙头或代表性企业,签订协议,确立长期合作关系,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企业与高校人才培养的范围、深化合作内容,探索培养农林人才专业卓越人才的有效途径。从2005年至今,宜春学院先后与北京大北农集团、江西正邦集团和北京伟嘉集团等合作开办了大北农班、正邦班和伟嘉班。

3.4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

以培养卓越农林人才卓越人才目标设置课程,改革课程体系和优化教学内容,建立突出农林人才职业技能培养的课程标准,加强课程建设规划与研究工作。对通识课和学科基础课进行整合,按照基础优先,理论与实践结合,后期个性化教学实践为主的教学模式设置课程组织教学。近年来,宜春学院抓住教育必须适应经济发展、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核心,及时进行教学改革,设立了面向动物生产的实践类课程,建立了由校内、外环节共同构成的科学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涉及实用性立论、专业技术、技能训练、综合素质与职业素质等。在现有课程体系上,针对“卓越计划”,制定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

3.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很多高校教师都是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教师岗位,从高校到高校,缺乏生产实践方面的经验,包括对动物生产、动物疾病防治等方面的经验。农科类专业是应用科学,应用科学必须与生产相结合,才能体现出它的应用性和直观性。所以,首先应该重视年轻教师的生产实践,要定期安排有关专业的教师到校内和企业实习基地工作,他们从生产和可科研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聘请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专家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高级农林人才师,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3.6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

卓越农林人才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必将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和企业可以在科研、教学、培训、实习等方面开展多层次的合作。通过教师下企业开展产品研发、技术服务、员工培训等方式,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调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开创校企共赢的局面。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必须源于实习,并受学校指导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指导。除了校企共同参与卓越农林人才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全过程,学院还与企业联合参与学生管理,成立卓越教育实践领导小组,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将学生安全稳定放在首位。

参考文献

[1] 薛伟,郭德禹,林文树.基于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森林工程专业教学体系的研究[J].森林工程,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