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语文好课堂的特征

语文好课堂的特征

语文好课堂的特征

语文好课堂的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新课改 课堂教学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2.008

不同的教学理念能够对课堂教学产生不同的影响,进入新时期的教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新的教学理念引入课堂教学。小学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教师不仅在实际的教学中积累了一些有效的教学经验,新课改过程中也提出了很多有助于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理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的将新的教学理念运用于课堂教学,进而更好的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寓学于乐

获取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十分奇妙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令人十分快乐的过程。作为一名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并不是每一个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都能够感受到其快乐,有些学生将学习视为一种压力。进入新时期,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学习知识点,也为了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快乐,新课改过程中提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也能够更好的感受到快乐。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积极的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将一些有助于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元素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很好地将学生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基于语文学科的特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从多个角度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教师既可以就授课内容本身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也可以通过对知识点的拓展达到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目的。总之,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快乐,既是学生有效进行知识点学习的要求,也是新课改的要求。

二、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展开教学活动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一个重要的哲学理念,同时也是我们做好事情的重要保障。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明白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而且还要与实际的教学活动结合起来。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就积极的响应新课改过程中提出的教学理念,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为了做到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展开教学活动,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 本人认为教师应该从以下几方面下工夫:

(一)掌握小学生的一般特征

小学语文教师在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展开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对小学生的一般特征有清楚的把握。这样才能对学生从宏观上进行掌握,结合学生的特点制定有效教学策略。

(二)有效把握班级学生的具体特征

教师在掌握小学生的一般特征的基础上,还要对小学生的具体特征有清楚的把握,教师的教学活动是针对班级学生开展的,因此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具体特征有清楚的把握。一方面,教师要从整体上对班级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有清楚的把握,进而制定出更加适合班级学生的教学策略;另一方面,教师对具体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也要有清楚的把握,这样才能结合具体学生的特征制定出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吻合的教学策略,进而使学生得到更好的进步。

三、发挥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在新时期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既是学生有效进行语文学科学习的要求,也是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转变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是新课改过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在新时期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的落实到实际的教学中去。在实际的教学中本人发现发挥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人翁地位具有重要意义,而就学生的语文学科学习而言,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人翁地位十分必要。

想要学好语文学科,不仅需要学生有效掌握基础知识,而且需要学生能够有效的领会文章的意境与所要表达的含义。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人翁地位,那么,学生在学习知识点的过程中就十分被动,非常机械的掌握知识点,更不要说对知识点进行灵活应用了。反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人翁作用,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独立去获取知识,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鼓励学生积极的思考,大胆的寻求教师及其他同学的帮助,学生的学习激情势必被更好的点燃,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四、注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发挥语文学科的特点,通过语文学科教学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现代社会要求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人才,因此学校在培育人才的过程中,也要注重与社会接轨,通过多种有效途径培育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学生。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对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都有很大帮助。例如:通过语文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情操,使学生成长为有道德、有修养的人,通过语文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更好的与人进行沟通与交流。总之,通过语文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教师要引起重视。教师在通过语文教学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要讲究方法,教师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的时间也是有限的,因此,如果教师在语文课堂上专门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也是不现实的,只有有效的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将不同的知识点与不同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

语文好课堂的特征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口头语特征 非口头语特征 问题类型 和谐氛围

一、引言

课堂话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话轮转换,教师的反馈和提问等方面都有许多研究成果。然而,对中学课堂话语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多,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因此,本文根据Chaudron(1988)及Richards 和Lockhart(1996)对问题的分类,Chaudron(1988)对话语修饰(speech modification)的分类,以及Widdowson(1978)对语言课堂的交流的分析,对转写的一节中学英语课的语料进行了深入分析。观察发现,许多提问策略都体现在这节课中,对中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有一定的启示。

二、提问的策略

提问策略对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互动是非常必要的。根据前人的研究,本文侧重讨论展示型问题(display questions),参考型问题(referential questions),会聚型问题(convergent questions)和发散型问题(divergent questions)。在二语课堂中,会聚型问题多于发散型问题(Richards&Lockhart,1996:187),另外Long和Sato(1983)发现以英语作为二外的课堂中老师使用参考型问题明显少于展示型问题(Chaudron,1988:127)。

Chaudron(1988:54-86)对修饰技巧(modification technique)进行了系统分类。本文运用这些理论分析了提问的修饰策略,如语音(phonology),自我重复(self-repetition),停顿(pause)等。

口头话语模式进行的交流(communication)不是通过讲(speaking)来实现的,而是通过说(saying)来实现的,因为它使用了如手势,面部表情等副语言方法(paralinguisitc devices),这些方法通过视觉媒介(visual medium)得以传达(Widdowson,1978:73)。因此,本文将口头语特征(verbal features)定义为那些能够通过听觉媒介(aural medium)传递的特征,非口头语特征(non-verbal features)定义为能通过视觉媒介(visual medium)体现的特征,如手势语,面部表情等。

基于前人的研究,我们发现还存在以下不足:(1)在SLA课堂的交流分析中,提问的非口头语特征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2)前人的研究对问题的类型进行了分类,但是很少在具体的课堂中分析它们各自的功能;(3)国内研究多集中于对大学英语课堂话语的分析和探讨,较少涉及中学课堂,而且营造和谐课堂氛围的策略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这篇文章对一节中学英语课进行了转写和分析,然后讨论这节课中所使用的提问策略。

三、研究设计

1.研究问题

(1)这节课中存在什么类型的口头语特征和非口头语特征?

(2)有哪些类型的问题,它们分别在这节课中有什么样的功能?

(3)这节课中使用了什么提问策略来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2.数据收集和转写

本文的语料来自对一节实录的英语课视频的转写。这节课总时长约45分钟。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我们仅对该视频的四个部分进行了细节分析,其中教师的问题用红色字体标出。转写过程以Riggenbach(1998:213)的转写规则为参考,再加入我们自己的话语转写符号。教师的问题和相关特征用不同的符号进行了凸显,如“:”(表示元音拖长),“?坭?坨”(表示升调和降调)(详细见文末的转写附录)。

四、语料分析和讨论

通过对这节课的转写发现这节课中教师提问时经常使用口头语特征,非口头语特征,等待时间和问题类型等策略,营造了和谐的课堂氛围。以上策略在如下转写材料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Transcription 1

00:20—01:16

[The whole class are looking at the beauty in ppt.]

T:So they mean...a beauty should be like this?坭or[this?坨?[with gestures indicating fat and then slim]1

PP: [this?坨

this?坨. 2

T:Ah, so, what’s that? [gestures indicating slim]3

PP:Fat. 4

T:Fat?坭? 5

PP:SLIM.[in a loud voice] 6

T:Slim, right, slim. So a beauty should be slim. 7

But how about this one?

PP:Woo [Woo 8

T:[Look at her face, right, her face? [gestures indicating wide/fat]9

PP:Fat.10

T:Yeah,a little FAT.So that mean,in…Tang Dynasty,Ok,Aha beau:ty should be...[FAT,should be fat. 11

PP: [Fat. 12

T:Woo, how about these ladies? 13

PP:Woo woo 14

T:Do you want to be such a lady like...like her,ok?... 15

PP:[Long neck xxx. 16

T:[Long neck, Ah, xxx. 17

How about these gentlemen? [(laughter)

PP: [(laughter) 18

T:Handsome? [eyes contact with students] 19

PP:NO. [together, in a loud voice]20

T:How to say?Er? 21

PP:Terrible. 22

T:Terrible, Aha, maybe terrible. 23

以上例子中,教师提问的对象是全班学生,我们可以发现这位教师与学生有很好的互动。

这节课中提问的口头语特征有:首先,在第9、15、21行存在许多对某些话语的自我重复。Chaudron(1988:84)指出重复可以给学习者提供更多的机会对信息进行加工或者跟随教师的模范指导。第9行的重复是为了突出重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到课文中所提到的美人的脸上。21行的重复是为了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加工输入的信息并且思考所提出的问题。此外,在第1、5、11、17行分别出现了笑,元音拖长,升调和降调,单词重音(word stress)。其中,第1行的升降调用来对比一对反义词,如“胖”和“瘦”,当升降调和相关的手势结合的时候,这个问题就非常形象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变得更容易理解。而且,元音拖长和单词重音的使用能强调重要的知识点或者表达个人的情感以便更有效,更自然地与学生互动。

在第1、3、9、19行提问的时候还有许多非口头语特征,包括和学生的眼神接触和许多手势语。当这些非口头语和口头语策略结合使用的时候,它们对课堂融洽氛围的营造起了重要作用。

Transcription 2

09:28-10:20

T:And then...true or false questions...I don’t think it’s difficult for you...en...[students are thinking about these questions] first one, do you know first one? 24

PP:False. 25

T:False.Why? Ah, don’t tell me together.Yes,don’t tell me together. Any volunteer? (7.0) Ah so volunteer,please.[say it very quickly] 26

P1:[hand up] 27

T: Please?坭 28

P1:Keep their faith. 29

T:Er...keep their faith.Ah(2.0) do you agree?(2.0)[eyes contact with the whole class]30

PP: Yes. 31

T:Yes. Ok, thank you. You can sit down. Ok, that means ×××. It’s not consistent,ok. 32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还有许多其他提问策略被使用。在第26,30行中,一些问题的等待时间长于一秒,其中一个问题的等待回答的时间甚至长达七秒。这种现象表明当面临较难问题时,教师会给学生空出较多时间来思考使学生能有更准确的回答和更多的语言输出。另一个较长等待时间的原因可能是回答问题的对象是个别学生而不是全班学生,因此学生可能对自己的答案不够有信心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思考。

Transcription 3

15:57—16:40

T:OK, how about...how about this?OK,now please volunteer. [ gestures calling for answers]33

PP:[In the ××× 34

T:[Ah in the ×××. It’s...please. [ nominate one student] 35

P2:Tattoo. 36

T:Tattoo,en...To what, for what? [gestures indicating what]37

P2:××× 38

T:Yes, anything else? 39

P2:××× and...[can’t give a right answer] 40

T:Ah, ok, thank you all the same. Yes, please. [nominate another student] 41

P3:××× 42

T:Er, do you agree? 43

PP:Yes. 44

T:Yes, OK. Thank you. Very good. 45

Transcription 4

23:30—25:17

[ The question in ppt is: According to the writer, what three things influence people’s ideas of beauty?]

T:What three things? (2.0) 46

P4:[hand up] 47

T:Yes [nominate P4] 48

P4:××× 49

T:Do you agree? 50

PP:No. [ in a loud voice together]51

T:Aha... I’m so sorry. OK. [ nominate another student] 52

P5:Society, history and culture. 53

T:Er...society:?坭 [history:?坭and culture?坨[with gestures indicating the first, the second and the third]54

PP:[history 55

T:Yes? 56

PP:[Yes 57

T: [Yes, ok, yes. That’s it. ××× 58

How about second one?

P6:[hand up] 59

T:OK,JingMing。 60

P6:××× 61

T:Er… that’s all? 62

P6:Yes, that’s all. 63

T:That’s all. OK,thank you. Yes? Do you agree? That’s all? Anymore?Only a complete by ×××,that’s all? Between two things. OK...so which one is (1.0) is goo:d?坭,is better, is ba:d or something like this?坭[some murmurs among students] (4.0)

So who wants to try again? (2.0) [nominate one student]64

P7:Inner beauty in more important than physical beauty. 65

T:Yes? Do you agree? 66

PP:Yes. 67

T:More important a:nd don’t forget more one, more... 68

PP:××× 69

T:En,subjective.Don’t forget this.More subjective?坭 but more importance?坨. 70

在这两个例子中同样存在一些较长等待问题回答时间的问题,如第46、64行,而且之前所提到的策略也都有体现,但是现在我们重点探讨提问的类型。

根据Chaudron(1988:126-7)的问题分类,随着对语言课堂交流的关注的增加,Long和Sato(1983)对展示型问题和参考型问题进行了区别,指出教师已经知道问题的答案只是为了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的问题叫做展示型问题,而参考型问题是指教师自己也没有确切的答案,这类问题被认为能够让学生有更多的输出言语并且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有意义交流。根据Richards和Lockhart(1996:185-7)的研究,会聚型问题是指围绕某一特定主题需要做出简短回答的问题,发散型问题类似参考型问题如:“Sally,what do you think?”。

根据上面所提到的理论,我们不难发现在这两个例子中,在第33、35、39、58、62行的参考型问题和43、50、56、64、66行的会聚型问题占教师所提问题的绝大多数。展示型问题少于参考型问题这一结果和之前的研究相矛盾,而在43、50、56、64、66行中的会聚型问题远多于发散型问题这一结果和Richards和Lockhart(1996:187)的结论一致。大量的参考型问题反映了教师意在促进学生产生更多的自然的语言输出,得到更长,更准确的答案。越多的参考型问题被提出,教学效果将会越好(苗,2010)。此外,大量的会聚型问题如:“Do you agree?”被用来营造融洽的互动氛围并在学生中产生共鸣。

另外,在转写材料1和材料4中,我们可以发现教师和学生经常同时说出相同的信息如在第1、2、11、12、17、18、54、55行,这些都能够促进产生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

最后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教师在提问的时候经常使用自己的偏爱句子(preferred sentences)。从上面的转写材料中不难发现,“Do you agree?”这个句子出现了大概五次,这是提问时的又一个口头语特征。我们能感受到这位教师在努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频繁使用这个句式,营造了和谐的课堂氛围。

五、结语

通过对一节中学英语课的录音转写材料的分析,教师的提问策略如口头语特征、非口头语特征、等待时间和问题类型等对中学课堂教学有一定的启示。具体讨论结果如下:(1)这节课中教师使用的口头语特征包括对某些词或短语的自我重复,偏爱结构或句子,单词重音,元音拖长,升降调;非口头语特征包括面部表情和手势语。(2)问题可以分为参考型、展示型、会聚型、发散型问题,大量的参考型和会聚型问题能促进学生在更加自然和放松的条件下有更多的语言输出。(3)一些提问的其他策略,如等待学生回答问题的时间和通过师生共同说出相同信息来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虽然我们只对部分转写材料进行了分析,但这节课中所使用的提问策略对中学课堂教学有一定的启示。教师应该更注重提问策略的灵活使用,努力营造更加融洽的课堂氛围以促进学生有更多的自然的语言输出。

参考文献:

[1]Chaudron,C.1988.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Research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McCarthy,M.2002.Discourse Analysis for Language Teachers.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3]Richards,J.C.& C.Lockhart.1996.Reflective Teaching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Riggenbach,H.1998.Discourse Analysis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Vol.1).Michigan: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语文好课堂的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语文课堂 教学艺术 探讨

Chinese classroom instruction art discussion

Chen Guijun

【Abstract】In the long-term Chinese teaching practice felt more and more a hall rich artistic teaching, can stimulate student’s intellectual curiosity fully, initiates the student strong study interest, the knowledge information with ease, happily and inputs in effectively student’s brains, thus achieves the classroom instruction the goal. How then can manifest Chinese classroom the artistry?①The fervor directs the interest, the establishment atmosphere;②The capture curiosity, the establishment is anxious;③Stimulates the happy psychology, realizes the emotion exchange;④Chinese originates from the life, the classroom cannot leave the life;⑤Standard exquisite teaching language.

【Keywords】Chinese classroomTeaching artDiscussion

从事语文教学至今已近20年了,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越来越感到一堂富有艺术性的教学,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把知识信息轻松、愉快而有效地输入学生的头脑中,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那么怎样才能体现语文课堂的艺术性呢?

1.激情引趣,创设氛围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研究也表明: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探索它,认识它;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特有的意向,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启发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启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根据中学生的好奇、 好胜、喜欢探究新异事物的特点,课堂教学内容要有新意,用真情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动了“情”,继而便有了“趣”。如《春》这篇优美的散文,在讲授时,摈弃了传统的讲法, 采取向学生提问的办法:春天的活力是通过什么景物传神地表现出来的?这样就引发了学生 对春天的兴趣和对其所表现内涵的探索心理,继而在读“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时,明白“钻”、“闹”、“抚摸”、“笼”字的形象比喻,掌握了“春的活力给人带来的是希望和力量”的主题。这正如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主要途径之一。”

2.捕捉好奇心,设置悬念

文章的重难点是教学文章的关键。重点不明,就不能把握文章的主旨;难点不清,就不能解决学生的疑惑。在重点处巧妙设疑,让学生反复揣摩,深刻理会;在难点处巧妙设疑,让学生由浅入深,各个击破,让学生体会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设置悬念的方法可以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悬念设置巧妙得当,学生的心理活动指向就会自然而然地集中于你所讲的知识对象上,引导学生进入知识的“迷宫”, 接受知识要点。《白杨礼赞》一文中“象征”手法的运用是教学中重点,又是难点。我引导学生思考并问答了这样一些问题:“白杨树和北方的农民有无相似之处?”(明确象征的本质:“相似”包括“形似”或“神似”两方面。)“哪种修辞也强调相似,它和象征有何区别?”(明确象征和比喻的差异)“在什么情况下运用象征?”(明确象征对表现文章的作用)“你觉得哪些文章也运用了象征手法?”通过这种方法组织的课堂教学也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交给了学生。学生通过教师巧设悬念组织的自学训练,学会了在学习中多提问题,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3.激发愉快心理,实现情感交流

课堂教学艺术的情感美就是指教育者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和学双方的积极性,在情感相互交流融合之中,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受到教育。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是心与心的交汇,是灵魂对灵魂的对白,是生命节律的和谐振动。教学时教师用美的形式、美的内容、美的语言、美的行为去触动学生的心灵,审美主体面对千姿百态的美的形象,会被激起一种特有的愉快的心理状态,即美感愉悦和享受。

语文教材中多有情景交融的诗歌,诗情画意的散文,引人入胜的小说等文学作品,都蕴含着浓郁的情感色彩,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课文中的情感因素,以文导情,激起学生内心的感情波澜,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共鸣。另外,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讲究轻重缓急的节奏,抑扬顿挫的语调,丰富多彩的内容;要有恰当的体态语言,激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要有广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艺术,健康丰富的情感,这样才能充分地体现课堂教学艺术的情感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语文来源于生活,课堂离不开生活

新课标明确地指出要“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其用意明显是要提升教育的真实生活的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超越知识符号的课堂,构建生活课堂,放飞学生的心灵,并使之自由穿梭于生活世界与理性世界之间,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的时代要求。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走向生活大课堂,要兼顾到学生的生活现状和知识背景,善于找出课堂内外的结合点,从他们身边的点滴小事出发,从他们对生活中的事物所闻所思出发,将生活中丰富的教育资源引入课堂,让他们真切地体会到语文课堂的形象生动,丰富多彩,具有无穷的魅力。真正地体现出新理念倡导下的课堂,学生不仅可以得到知识的积累,而且可以得到精神的洗礼、智慧的启迪和情操的陶冶。

5.规范优美的教学语言

语文教学同其他学科教学有着相同的科学性,但与其他学科又有区别。这是因为语文学科除了它的科学性之外,还有一个其他学科很难具备的艺术性特点。因此说,语文教学真正是科学美与艺术美的高度统一体。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使这种完美统一得以展现的中间媒介,便是教师规范优美的课堂教学语言。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

语文好课堂的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初中 语文 课堂 有效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学科教学内容具有复杂性,诸如:小说、诗歌、戏剧、散文、说明文、议论文、文言文等不同文体,使得单一的教学形式很难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语文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以实现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1有关有效教学概述

1.1有效教学的涵义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教学有效用,即当前的教学方式对以后的学习会产生很好的影响,如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等,使学生变得更加聪明、有文明。

1.2有效教学的特征

有效教学的特征指有效教学的独特征象、标志等。即有效教学区别于低效甚至无效与负效教学的标志。国外研究者歇尔孟指出:“有效教学具备多种特征,其中正确的目标、充分的准备、科学的组织、清楚明了、充满热情等五种特征被研究者经常地提到。”此外其他研究者认为有效教学还有以下特征:促进学生学习、以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高效利用时间、激励学生。

2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

2.1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有效性策略

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仅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对教师自身的成长也至关重要。

(1)作为语文教师,要时刻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语言,追求课堂语言艺术,要巧妙运用导入语,精心设计提问语,仔细推敲讲授语,灵活应用评价语。

(2)增强教学语言的功底。教学语言如同写文章,都是为了表达一定的思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提高教学语言的修养,包括思想修养、知识修养和语言修养。

(3)要常反思,多动笔。作为教师不仅仅要经常反思课堂的表现,撰写教育叙事,记录教育生涯的点点滴滴,还要善于思考,善于积累。

(4)要不断锤炼。在公共场合善于表现自己,敢于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这类人的表达能力自然不会太差。

2.2提高备课效率

备课是一门艺术,它实际上就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艺术。教师要想使得教学更有效性,就必须讲究备课艺术。备课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需要独立钻研、独立思考。所以个人的观点很重要。在个人备课基础上还需要集集体的智慧于一体,它可以在综合各自的观点的基础上再达成共识,然后选择最佳方案,尽可能使教学方案实现最优化。从备课内容看,一次完整的备课应该备全七要素,包括:备好课标,备好教材,备好学生,备好目标,备重难点,备好板书,备好作业。总之,教师要像对待一门艺术那样真正备课,巧妙安排教学内容,唯有这样,教师的教才会得心应手,才能充满灵气,知识的甘露才会深深沁入学生的心,学生思维的火花才会被点燃,才能在实际的教学中真正贯彻新课程,让有效的备课成就有效的教学。

2.3激发兴趣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上课不仅是一场学习经历,更是一次充满情趣愉快的情感旅程。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分”。可见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学习内驱力。因此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2.4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

语文课堂要实现有效教学,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是必不可少的。课堂上,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多说鼓励的话语,让学生感觉到亲和力;要注意自身的举动,教师对学生会心的微笑、亲切的点头、关爱的抚摸、赞赏的眼神等,都能给学生以信心、鼓舞;还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对于课堂出现的偶发事件(如学生睡觉、搞小动作、交谈等等)要冷静处理,因势利导,用情趣调动学生,用幽默感染学生。这样,课堂才能充满活力,充满生气,才会激发学生的兴趣。

2.5综合运用多种教学形式

语文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传统教学形式的基础上丰富了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形式,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形成和掌握一套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1)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仍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指导者,自主学习的内容、方式、讨论、评价等环节都需要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当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当学生成功时给予表扬,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2)合作学习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有效的合作学习实施要和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只有当课文的主题有一定内涵、深度和广度,教师通过传统问答模式不能帮助学生挖掘出课文的主旨、完此精华,这是合作学习才可以发挥它的作用,学生们集思广益,交流想法,共同成学习任务。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应该是一个观察者、倾听者、指导者、参与者。

(3)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语文学科和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教师应努力创设探究性学习的情境,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激发学生提出疑问,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也应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探究中去,适当地给学生鼓励发现和体验。同时,教师使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成功的体验、生活的美好。学生还可以通过探究性学习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学会用推理、演绎、总结等方法进行学习,培养对科学研究的兴趣爱好,树立较强的科学探究意识。

参考文献

[1] 宫瑞静.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有效性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

[2] 陈燕.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

语文好课堂的特征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交际教学法 高中英语课堂 应用

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必定要根据教学目的选用一种或多种合适的教学方法。诸多种类的教学法应运而生。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以传统的语法翻译法为主(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其重语法,重阅读,培养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翻译及写作能力,忽视听说的重要性。这也是造成我国绝大部分高中学生会做题而开不了口,即所谓的“哑巴英语”的根源。此种教学法虽说在知识结构上给学生打下了坚实基础,但是有悖于语言最基本的功能――“交际”,其弊端可见一斑。在此大背景下,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传入我国的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恰好弥补了这一空缺。

一、交际教学法的含义与特征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Hymes最早提出交际能力的概念。他指出:一个人语言掌握的好或是不好,不仅仅取决于他会造很多合乎语法的句子,也取决于他是否能够正确的运用语言(1972)。交际教学法是以语言功能项目为纲,培养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一种教学法体系。它的核心思想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即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英语的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具体体现为重视语言的使用,打破传统教学中语言传授的局限性。作为20世纪语言学的突破性成果,Maley总结了交际教学法具有以下特征:

1.强调语言的流畅性,而不仅仅是准确性;

2.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互动性,而不以教师为主体;

3.强调通过语言完成交际任务,而不是机械操练;

4.强调学生的个体差异,而不是按部就班的教学方法

二、交际教学法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根据交际教学法的特征,在此种方法指导下的课堂,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必然会发生巨大改变。从传统的教师“满堂灌”“填鸭式”教学转变为“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模式。在英语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已经不再是传统的讲授语言知识,而是通过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提高交际能力。

1.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将课堂还给学生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可以对课堂放任自流,不管不问。反而,教师更应该精心准备,悉心引导,打造自由民主又井然有序的课堂。从交际教学法的特征来看,教师虽不唱主角,却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灵魂。(马雯虹)教师要组织好课堂,将整节课划分好环节,保证事先准备好的课堂任务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并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教师是问题的启发者与解决者。作为课堂可以利用的最有效的资源,教师在课堂上充当着问题的启发者与解决者的角色。教师应具有一定得技巧启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提出问题,而不是一味地听从教师,盲目记忆。同时,在交际过程中,学生由于知识的局限性,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作为老师,应当及时给予词汇,表述,文化背景方面的指导。

3.教师是课堂的参与者。这就要求教师放下课堂权威人士的架子,把自己摆放在与学生对等的位置上,积极融入到学生中,成为课堂的参与者,成为学生的学习搭档。只有当学生真切感受到自己与教师是对等的个体时才会主动与教师交流,对教师充分信任,积极配合。

三、交际教学法在英语课堂上的应用

交际教学法传入中国40余年,一直受到外语教育界的高度重视。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前言部分就明确指出高中英语课程应当“改变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此处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即为学生的交际能力。2004年颁发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进一步指出高中英语教学总目标为“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新课标的制定表明了国家对于英语课程改革的决心,极大的促进了英语课程的交际教学。下面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具体阐明交际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课堂上的应用。

1.用心的备课是成功的关键。交际教学法指导下的课堂,教师的重点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自主参与到课堂中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及教师潜移默化的引导,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因此,在一堂课中如何才能实现这个目标,教师课前备课环节可谓是重中之重。如何才能设计出丰富多彩有趣实用的教学步骤,如何才能吸引住他们的注意力使其自主参与课堂活动,又如何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自由而不散漫,轻松却能学到知识?这是每个在交际教学法中摸索的英语教师都是一个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