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健康教育的模式

健康教育的模式

健康教育的模式

健康教育的模式范文第1篇

[关键词]健康信念模式; 糖尿病; 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12-231-02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1]。糖尿病是社区常见的慢性病,一旦确诊需要终身治疗,如果在日常生活中采纳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有效地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健康教育是督促患者采纳健康行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全民性社会教育活动,将有关生育保健的知识传播给人们,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认识危害健康的因素,使人们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减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2, 3]。

健康教育者只有更深层次地了解影响人们行为改变的因素,才能通过有策略地教育,实现人们行为的改变,达到健康教育的既定目标。健康信念模式(Health Belief Model, HBM)是用社会心理学方法,从人们健康信念形成的角度出发,解释影响人们采取健康行为因素的重要理论模式[4]。在临床护理实践中,运用健康信念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于促进个体采纳健康行为配合临床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健康信念模式(HBM)

HBM是由霍克巴姆(Hochbaum)于1958年在研究了人的健康行为与其健康信念之间的关系后提出的,其后经贝克(Becker)等社会心理学家的修订逐步完善成为健康信念模式。此模式主要用于预测人的预防性健康行为和实施健康教育[3]。健康信念,即人如何看待健康与疾病,如何认识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易感性,如何认识采取措施后的效果和采取措施所遇到的障碍[5]。

HBM认为,健康信念的形成,主要受三大方面因素的影响。①个体知觉因素,包括知觉到易感性和严重性;②调节因素;③个体对行为效果的期望,即知觉到益处和知觉到障碍。知觉到易感性是个体对自己是否易患某种疾病的估计。知觉到易感性越大,采取健康行为的可能性越大。知觉到严重性包括个体对患病引起的临床后果和疾病引起的社会后果的知觉程度。过高或过低的知觉到严重性均会阻碍个体采纳健康行为.只有中等程度的知觉到严重性才能够促进个体采纳健康行为。知觉到易感性和知觉到严重性这两种个体知觉程度,形成个体对某种疾病知觉到威胁,从而引起个体采纳健康行为。调节因素包括个体的年龄、性别、经济条件、疾病知识等,还包括采取行动的氛围,如大众传媒对某疾病相关行为的报道,亲友的患病体验,来自他人的劝告等。在对行为效果的期望中,知觉到益处和知觉到障碍之间的比较,会影响个体是否采纳某种健康行为[7]。

综上所述,HBM认为,当个体通过各方面的调节因素知觉到自己对某种疾病的易感性高、患这种疾病的严重性大,并且相信自己改变不良行为的益处大于害处时,才会努力去改变不良行为方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当护士期望个体采取健康的行为方式促进健康时,可以利用HBM来帮助个体达成目标。

HBM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2]。临床护理工作中,可以通过健康教育改变护理对象的行为方式。护理工作者首先对服务对象的健康信念和影响因素进行评估,然后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其树立或增强健康信念,最终使个体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

1 HBM对糖尿病患者评估的指导作用

1.1 评估个体知觉 评估知觉到的易感性和严重性

1.1.1 评估个体知觉到的易感性 根据疾病的流行趋势、易感因素、危险因素、易感人群等评估个体对该病易感性的认识程度。护理工作者在为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首先应了解接受教育的个体对糖尿病的流行趋势;易感因素(如是否具有家族遗传史);危险因素(如饮食、肥胖等)的认识。

1.1.2 评估个体知觉到的严重性 评估个体对该疾病引起的临床和社会后果的认识程度。对于糖尿病患者,护理工作者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评估。(1)临床后果: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生理方面:①初期消瘦、疲乏、体重减轻; ②疾病进展引起的感染、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③不遵医嘱用药等引发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并发症;④个体运动锻炼、饮食、糖尿病足护理方法不正确或根本不重视等。心理方面:患病后产生焦虑和恐慌。(2)社会后果:①糖尿病需要终身治疗,药费昂贵,常年服用增加家庭经济负担。②注射胰岛素以及服用降糖药的时间要求严格,外出聚会、旅行等增加麻烦和困难,影响个人事业、导致交际圈狭窄。③发生急慢性并发症,需要家人长期照顾,给家人增加社会及心理负担,进一步影响到家庭关系。

1.2 评估调节因素

① 评估个体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经济条件等。青年、女性、受教育程高、经济条件优越的个体相比中老年、男性、文化程度低、经济条件差的个体来说更容易采纳建议的健康行为。②评估个体自身、亲人、朋友对个体采纳健康行为的看法及支持程度。糖尿病患者个体及其社交圈内的人如果支持健康行为,其更容易采纳建议的健康行为。③评估个体自身及其亲人朋友中有没有人是糖尿病患者或者对糖尿病的严重性有深刻的认识,如有很有利于个体健康行为的采纳和实施。④评估个体是否对媒体关于该病及其相关行为的报道有所关注,及由此获得的了解程度。个体如果平时比较关注糖尿病方面的知识和新闻报道,对建议的健康行为的采纳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⑤评估个体是否乐于采纳他人的建议、是否看重他人的看法。糖尿病患者如果是一个乐于倾听、积极接受他人意见的人,则易于采纳建议的健康行为。

1.3 评估个体对行为效果的期望

①评估个体对采纳健康行为益处的认识。如个体认识到严格遵医嘱服药、合理运动锻炼、合理饮食,能够有效地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进而能够获得家人负担减轻、关系和睦,一定程度上的自我实现等益处。②评估个体对采纳该行为障碍的估计。如个体是否有信心坚持体育锻炼,改变以往的不良饮食习惯,控制体重;是否认为这些行为与日常生活时间安排冲突过大、开销过高等。个体对采纳健康行为益处与障碍的权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患者是否采取健康行为。

2 HBM对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计划制定的指导作用

2.1 让个体知觉到糖尿病的威胁和严重性。根据上述评估的结果,如果个体对糖尿病的严重性没有足够的认识,没有知觉到糖尿病对个体、家庭及社会造成的威胁,就不可能积极地采纳健康行为。因此,护理工作者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个体,使其形成对糖尿病严重性的认识,从而促进个体采纳健康行为。具体措施包括:①向个体介绍糖尿病的流行趋势、易患因素、危险因素、易患人群以及个体现有的不良行为(如高糖饮食、缺乏运动等)与糖尿病发生的密切关系。②让个体了解糖尿病的临床后果,不能有效控制血糖,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导致失明、残疾甚至死亡的严重后果。③与个体共同讨论糖尿病的社会后果,如角色转变、家庭经济负担增加、个体兴趣爱好受限、工作中断或丧失。在讲解和讨论的时候,适当配合医院科研的统计数字和严重并发症患者的图片,使个体有直观的认识和视觉上的冲击,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励个体去改变。请一些患者进行现身说法、病友之间沟通交流,这样效果会优于单纯的说教。通过上述措施,当个体认识到自身不良行为方式与糖尿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明确了糖尿病会产生失明、残疾甚至死亡等的严重临床后果时,显示个体已经感知到糖尿病对健康的威胁,知觉到易感性和严重性,于是接受采纳健康行为的建议。这个步骤要求护理工作者要根据个体差异掌握适度的原则,不能导致个体过于恐慌和担忧。

2.2 强化调节因素对个体采取健康行为的影响 具体措施如下:①向个体的亲友介绍利于糖尿病患者治疗和护理的健康行为,使他们对这些健康行为有正面的评价以此来促进个体采纳有益的健康行为。②如果个体的亲朋好友中有人有糖尿病,可以请其讲述自己治疗过程中经历。同时告知个体糖尿病的遗传易感性等,这样可以有效地帮助个体认识到采纳糖尿病健康行为的重要性。③向个体提供与糖尿病相关的报刊杂志、健康宣教手册、相关电视节目,定期电话随访、邮寄健康提醒卡等帮助个体从各个渠道及时获得相关知识,提高采纳健康行为的意识。④在社区中,还可以协助糖尿病患者形成互助小组,让组内成员相互督促、相互鼓励,分享经验,共同采纳健康生活方式。

2.3 帮助个体知觉到采纳健康行为的益处,克服知觉到的障碍 个体认识到疾病的危害性和严重性以后,也会知觉到采纳健康行为的益处和障碍,个体权衡了利弊后,才会决心克服困难采纳健康行为。护理工作者告知个体,积极改善生活方式、遵医嘱用药,可以减少或延迟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反之,易发生致残、致死的并发症。同时,帮助个体知觉到障碍,即克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难处。鼓励个体用坚强的意志坚持。通过上述指导,帮助个体扩大知觉到的益处,缩小知觉到的障碍,意识到通过努力克服障碍能够获得更大的益处,使其有动力积极主动地去采纳健康行为。

小结

以上是健康信念模式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初探。在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中运用健康信念指导健康教育的计划与实施,能够有效地提高个体的健康意识、促进个体采取健康行为、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率。

参考文献

[1] 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 黄津芳,刘玉莹.护理健康教育学[M].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2000:368.

[3] 李小妹.护理学导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6.

[4] 李小寒.健康信念模式在护理实践中的运用[J].继续医学教育,2006,20(29):21-24.

[5] 马骁.健康教育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32.

健康教育的模式范文第2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建构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1-0007-03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包括理论工作者与实践操作者)在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根据自己对工作的认识、理解,或总结、或建构出来的对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及其组织形式特征鲜明的简要表述,通过这种简要表述,能够让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内容、实施途径与方法等一目了然。可以说,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展现了现实与未来的传承,体现出心理学理论与具体实践的通融。一个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比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更具可操作性,比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经验更具推广性。

一、传统主流心理学背景下对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分析

“积极”( positive)不是积极心理学的新发明,但是积极心理学却在恰当的时机,通过恰当的方式把“积极”凸显出来。积极心理学认为以往的心理学,即积极心理学出现以前的心理学――传统主流心理学存在消极、悲观的取向,同样,以传统主流心理学为背景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也不可避免带有消极、悲观色彩。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很多,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视角对其进行区分与探讨。

1.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形成的方式看。毫无疑问,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学学科之林的一员,但它究竟属于基础理论学科,还是属于实践层面的应用学科,不同的人还是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在不同的取向下,产生了两类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一类是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建构的模式;一类是以理论模型作为起点,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形成的理论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这两种取向的模式体现着实践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在各自熟悉的环境中努力耕耘的痕迹与烙印。在实践中建构的模式大多源自心理健康教育一线教师的探索与实践,如武汉理工大学的“课堂教学、教育活动、指导咨询、危机干预、调查研究‘五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浙江大学的“‘三理健康教育功能’的指导思想、‘三个台阶’的发展步骤、‘三位一体’的工作内容、‘三级网络’的工作体系和‘三者结合’的工作队伍”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等,都属于这种类型。理论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则大多由心理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共同完成,如“医学型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模式”与“教育发展型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模式”,“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立体型模式”等,都属于这种类型。

2.从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的目标与功能看。心理健康教育是否具有存在的价值?受实证主义思潮的影响,不管是理论工作者还是实践操作者,常常都以学生心理问题严重作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理由,因此,如何消除学生心理问题就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把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分为三大类:治疗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以消除学生心理疾病为目的,采用心理治疗的方法,具有明显的医学特征;保健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维护学生心理健康为目的,采用教学讲座、咨询指导的方法,具有明显的教育特征;提高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为目的,采用活动、训练的方法,具有明显的训练特征。

3.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背景看。心理学是一个交叉学科,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也必然与其他学科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因此,从不同的学科视野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与认识心理健康教育。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发现现存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也存在所谓的医学模式、社会学模式、教与学模式以及心理学模式。

传统主流心理学先天的悲观与消极色彩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也不可避免地关注问题的消解,这种以问题趋向为主要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必然存在着以下不足与缺陷:

(1)把学生当作被动的、缺乏主动性的个体,不仅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因素,也把学生置于了教师的对立面。

(2)在对心理健康本质的认识与理解上,认为心理健康就是没有心理疾病与心理问题,或者是心理疾病与心理问题的减少与消除。

(3)强调学生问题的消除,常常把没有问题的学生排除在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之外。

(4)认为大多数师生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对未来缺乏信心。

(5)重视教师的教育与引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动性与发展性。

(6)重视课堂的主阵地作用,忽略家庭、社会中的积极因素与学生的真实生活。

二、积极心理学给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带来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的出现,必然对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产生影响。积极心理学对人性有着更科学的理解与认识,它关注人们幸福的获得、潜能的发挥,致力于建构一个积极的组织与社会,体现出了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思考,流露出了浓厚的人文关怀,散发出了强烈的时代气息。这种思想必将拓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视野,促使他们把积极心理学的思想、理论与自己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努力建构更加科学的、人性的、和谐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与传统主流心理学背景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相比,积极心理学背景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带有以下特点:

1.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该强调人的潜能,应该关注人的潜能的挖掘与发挥,潜能才是个体发展的源泉与保障。

2.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帮助人追求幸福的生活,而不是帮助人消除所谓的什么问题。

3.心理健康的本质并不等于没有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或者是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的消除,还应该包括身心积极因素的增加。

4.应该保持乐观的态度,对问题寻求积极的解释有助于我们从更高的角度,全面地看待学生的心理问题。

5.应该重视学生的自我调节与体验。因为每个人的生活都无法由别人替代,只有自我调节能力提高了,免疫力才会得到增强。学生不仅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也是教师健康的促进者。

6.应该充分利用一切有益于心理健康的因素。学校、家庭、社会中的一切积极因素都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土壤,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真实的生活,而不是脱离学生的实际。

三、建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几点建议

(一)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依据

积极心理学把人看成是有潜能的个体,强调人的主观性与能动性,认为心理学的使命应该是帮助人开发潜能,使人乐观地面对生活,追求人生幸福,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人、人类及社会各种问题的预防与治疗,所以,有人依据积极心理学的这种对传统主流心理学悲观、消极取向的批判,把它称为心理学中的一股力量,也有人把它当作一种变革,更有人把它看作是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积极心理学目前主要有三个研究领域:积极情绪、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积极人格的研究以及积极组织、社会环境的研究。我们认为,积极心理学的积极研究倾向必将赋予心理学工作者一个崭新的视角,深化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与理解,给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带来无穷无尽的奇思妙想,也给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理论背景。

(二)以积极的心理机能为培养目标

在传统主流心理学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与学科化的倾向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外显化,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问题或是掌握与具备一些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着重于“心”,应该着重于内在的心理机能。一个人所具有的良好的心理机能,表现在个体的心理过程、个性品质上,表现在个体与自己、他人、自然、社会的和谐相处等诸方面。班华先生认为心理机能在心理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心理教育的目标就是优化人的心理机能。理解了心理机能的涵义,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不同表述,都可以归结到心理机能上来。心理障碍、心理疾病是心理机能的缺失或紊乱。心理素质、心理品质是心理机能的具体表现,心理潜能是潜隐的心理机能。

因此,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就在于培养人的积极的心理机能。是否有目的地影响心理机能、改善提高心理机能,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区别于其他非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分界线。

(三)以积极的品质为研究内容

由于传统主流心理学的消极目标取向,心理健康教育着眼于心理障碍与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于问题的解决。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深入研究和充分发展人的积极品质,发展和提升现代人类人性的优点比修复人类心理的疾病更有价值、更有意义。消极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可能真实地理解与解释人的本质,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转向关注、研究人的光明面,应该研究与培养人的积极心理品质。因为,需要、乐观、实现、幸福、快乐、满意是人类的主要动机,人类的积极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核心要素,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以更加开放的、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从重视对个体缺陷的弥补、伤害的修复转移到对人类积极品质的研究上来。因此,以积极的品质为研究内容是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思想所在。

(四)以积极的心理体验为主要方法

积极心理学强调人的“主体―发展性”。主体是人,所以应该凸出人的主体性,突出人的发展性。“主体―发展性”意蕴着心理健康教育尊重人、关爱人、理解人、发展人,人是自身发展的主体,是自身心理建构的主体。

这就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落脚点与出发点是强调主体性与发展性的学生。那么,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怎么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与发展性?充分相信学生,注重与增强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就成了众多方法中最受到重视的方法。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关心自己的心理发展;“要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使未成年人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注重学生的积极心理体验并不是积极心理教育模式的特有专利,但正如前文所述,只有在积极心理学的背景下,在对人性积极的认识上,这种方法才能充分地体现出它应有的价值与魅力,人的主体性与发展性才能充分被重视。

(五)以积极的解释为关键所在

传统主流心理学对人类和社会发展作出过很大贡献,这一点就连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Seligman也承认,但实践表明,人类的幸福不能依靠对问题的修补与消解,相反,必须转向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人与人、人与万物的关系组成我们的社会,人只有积极地对待他人,对待万事万物,社会才能和睦相处而安宁,人类才能获得永久的幸福。积极心理学强调用积极方式对心理问题作出适当解释,并从中获得积极意义的这一思想启示我们用各种积极的正面的教育方式影响学生,充分展现积极方面,消解、克服消极因素。只有秉承着这种积极的解释的思想,我们才能从传统主流心理学悲观与消极的泥沼中走出来,才能摆脱传统主流心理学的问题意识,研究人的潜力和美德,致力于人的幸福生活才能成为可能。因此,是否具有积极的解释的倾向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消极与积极倾向。

(六)以学生的幸福感为奋斗方向

2006年3月20日的中国青年报“青年调查”栏目曾刊登了题为《“幸福感”要成为政绩考核指标――一些社会人士提出行政手段不宜过多干预老百姓生活的主观感受》的文章。由此可见,关注个体的幸福感与幸福生活不仅是积极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研究领域,而且已经成为老百姓非常关心的一个话题。那么,什么是幸福,怎样才能幸福,幸福需要哪些条件,就成了我们需要思考与回答的问题。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该摆脱消极心理学的消极影响以及应试教育的桎梏,从学生的长远发展与教育的终极目标考虑,把学生的幸福感与幸福生活当作自己的努力方向,在自己的实践中,培养学生收获未来幸福生活的能力与素养。这不仅是积极心理学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的一个新要求,而且也是时代赋予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新的历史使命。

四、结语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中一股新的力量,它给原先略显沉闷与消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活力,也给了我们一个重新考察心理健康教育的视角。但积极心理学是否能如一些积极心理学家所讲的那样,给心理学带来一场根本的变革,则还需要我们认真加以审视。此外,我们还应该认识到,积极心理学也并不是包治百病的万能药,它也存在诸如缺乏实证研究、纵向研究及表现出一定话语霸权等不足之处。因此,积极心理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赵俊峰.生态学定向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启示[J].高教探索,2006.3:89~91.

[2]崔景贵.中等职校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模式的建构[J].职教通讯,2006.4:20~22.

[3]屈正良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模式研究[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学科学版),2006.2:61~64.

[4] 吴发科编著.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作与管理[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7

[8]心理素质教育研究中心编著.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指导手册[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0.43

[5]郭子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立体型模式[J].中国健康教育,2004(11).

[6]张公社.中国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的几种取向[J].教育科学,2003(3).

健康教育的模式范文第3篇

一、健康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一)健康的界定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健康概念的认识也不断发展完善。截至1990年WHO提出了现今的健康观念,即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完善的四维健康观。同时,新的健康又有躯体、情绪、心灵、理智、职业、环境和社会七个维度层面,告知人们用发展和动态的眼光看待健康。四维健康观既是整体的健康观,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最后还要力求达到以上各个方面的静态平衡。

(二)健康教育的界定

健康教育是以传播、教育、干预为手段,以帮助个体和群体改变不健康行为和建立健康行为为目标,以促进健康为目的所进行的系列活动及其过程。健康教育通过向大众传播健康信息,对目标人群进行健康观、价值观的认知教育以及保健技能的培训,针对特定行为进行干预,通过这些系列工作可以有效地帮助工作对象掌握健康知识,树立正确的健康价值观,改变不健康行为和采纳健康行为,避免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主动追求健康,提高健康水平。

(三)“五位一体”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

由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受到内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加之自身能力薄弱,如若再受到家庭中不和谐或不健全的状况、社会的不良风气、学校教育的缺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极易产生高危行为。所以基于动机理论,以个人为主体,建立学校、政府、家庭和社会“五位一体”的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值得探索。

(四)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对大学生高危行为的影响

国外的健康教育模式一直推崇的是综合性的教育模式。全面的性教育(CSE)也被罗列其中,同时强调教育要包括禁欲,禁欲可作为很好的疾病预防策略。综合性的教育模式提供了医学上关于避孕药和避孕套的准确信息,推广禁欲与有保护的性行为;综合项目包括禁欲的详细信息,并且致力于防治艾滋病、性病等,通过教育项目使大学生自我克制主动避免婚前性行为以及婚外性行为,减少高危行为的发生,预防艾滋病,使学生成为健康、自信、快乐的人。

二、理论依据

现代病的根源往往是人们的无知且缺乏正确的信息来源、贪欲却不自制、精神滑坡,导致道德上的缺陷,从而导致不健康的行为(即高危行为)的产生。建构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基于特定路径与理论依据,从全新的视角和源头出发,对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建构分析。

(一)引用建构主义

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建构主义,不仅形成了全新的学习理论,也正在形成全新的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传统的教育模式只是教师、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简单联系,现代的教育逐渐引入了媒体、非营利组织等多部门,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旨在通过多方协作、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更好地完成教育。

(二)动机理论视野下的模式构想

动机是指“发起并保持目标指向的行为的过程”。认知动机理论认为动机的两个来源是对于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的考虑、预测和自我树立目标作为行为评价的标准;保护动机理论(PMT)认为健康相关行为来自于个体对结果的预期和感知价值,涉及个体所认知危险的严重性、对威胁的易感性、保护行为在抵御威胁方面的有效性和个体采取保护行为的能力四个因素;人本主义动机理论强调个人的自由、选择、自我约束、为个人成长而努力等因素,注重内部的动机;行为主义的强化动机理论为健康教育提供了抑制、引导的强化策略。从动机理论的发展来看,学界正在寻找将人是机器的比喻和人是神的比喻相结合的普通动机理论,即日益强调动机的多元性。因此,大学生健康教育既要注重身体健康,又要注重心理健康;既要注重普遍原则,又要关注个体性;既要注重外在诱因、环境的影响,又要注重内在原因;既要注重理性认知,又要注重情感诉求。

三、构成框架

(一)随机通达教学设计

指学习者可以通过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和理解。学校教育可采用以课堂教学为主体,采用多途径、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学模式,运用“讲授+活动+咨询”参与性互动模式,采用课堂讲授、阅读、讨论、案例教学、观摩、角色扮演、咨询服务等教学方式,以现代传媒技术为传播载体来有效提升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认识水平。此外,学校教育要不光停留在知识层面,也要注重艾滋病反歧视教育,关爱艾滋病患教育。

(二)抛锚式教学设计

也称情境式教学设计,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好的办法是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求解。健康教育过程中要综合多种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情景体验,移情作用、少年妈妈现身说法、男生体验孕妇装等让学生从心理上认同健康教育,意识到高危行为的危害,懂得自身对于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和义务,继而主动学习健康知识,培育健康的性生理、性心理和性道德,远离高危行为以求健康。

(三)中西结合,五位一体,协同教育

借鉴国外健康教育中的成功案例,比如美国开展综合性学校健康教育(CSHE)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密西根课程模式,英国中学的个人、社会和健康教育课程(PUSH)教育卓有成效,挪威建立全国目标,墨西哥教育部和卫生部密切配合,加拿大成立国家指导委员会,澳大利亚在全国开展新的健康教育计划,日本颁布学校保健法。加强学校、政府、家庭和社会主体之间的多维互动,协同教育,由点到面创造全方位的健康教育支持系统。其中,政府注重要大力支持,加大宣传,起好带头作用,挣脱传统文化的束缚,为学校和社区提供性教育资源,并且各个单位主体要试图建立相关机制,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对大学生开展综合性性教育。

四、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的特色

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在借鉴国外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同时,注重主体的能动性,客体的协同性,内容的多样性,及时更新并不断完善,关注危险的性行为的共通性,关注高危行为的触发点,使当代大学生建立全面的健康教育观念,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通过有效干预降低高危行为的发生率,预防艾滋病,从而获得社会的、自身心理的、大学生身体健康的多方收益。提倡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即强调实施主体的综合性,教育内容的综合性,阶段和方法的综合性。

(一)综合性的实施主体

健康教育需要建构实施主体和受众的畅通桥梁,多渠道、广范围、有深度的教育。“五位一体的”综合性模式在发挥自身动机的基础上,可以调动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力量协同教育。其中,大学生是主体,具有不可替代的内因作用,一切的健康行为活动都应以其为根本导向。健康教育要注意调动其内在动机,运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KABP),充分发挥知、信、行的基础、动力、目标作用。就实施主体来说,首先,学校是实施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健康教育需要提升大学高层教育主管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度和重视度,提升师资水平以整合教师队伍,完善教材,创新教育方法,健全教育设施。其次,政府是健康教育的主导,政府健康教育立足于宏观调控,调动教育部、卫生部、学界、新闻媒介等多方力量,树立全国目标,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引导教育新方向。再次,家庭是健康教育的港湾,父母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向孩子及时灌输相关教育知识,尤其是离异或者单亲家庭更要积极引导孩子。最后,社会是健康教育的保障,发挥非政府组织的非凡作用,开展社区教育、社会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以上四方要多多配合,可以建立联动模式,统筹协调,分期监控教育成果。

(二)综合性的教育内容

当前我国青少年性成熟年龄明显提高,未婚同居及未婚妊娠现象较普遍。大多数学生缺乏避孕意识、避孕措施使用率低,或对避孕知识一知半解、避孕方法不当。健康教育需要按需而教,寓教于乐。教育内容要涉及生理教育、心理教育、社会适应教育和道德教育四个方面,避免部分内容的缺失,改变当今教育中“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状。对于大学生,尤其需要注意性健康教育,综合性的性教育应该囊括性心理、性生理和性道德多方面,培养其自律和理性选择的能力,为其成为独立文明的公众打好基础。基于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在素质教育中发展全面的健康教育,向大学生灌输科学的性知识、青春期知识、安全知识、艾滋病知识、伦理知识等。

(三)综合性的阶段和方法

健康教育需要注重科学性、阶段性和系统性,青少年是幼稚和成熟的矛盾体,因而大学阶段的健康教育也不容忽视。运用随机通达教学、抛锚教学、中西结合的方法,做到健康教育从娃娃抓起。

健康教育的模式范文第4篇

关键词:网络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适应模式

从具体的实践过程来看,在明确了网络背景下我国高校执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要性以后,应用型本科高校需着手从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与线下“一对一”沟通相结合的方式来推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实施环节中,需要进一步理顺应用型本科高校心理适应模式的基本内容,并且,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课程建设的内容及其实践效能等方面来逐步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执行力度,以便大学生及其相关的心理健康辅导人员能更好地适应当前的教育环境,使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挥更大的效用.

1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模式分析

通过研究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课程体系建设情况,以及移动终端教学平台的相关内容,能够得到将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推行下去的有效策略,进而令整个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真正起到作用,帮助到大学生解决心理健康方面的实际问题.另外,我国高校内部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以及学生会干部等人,要能够从线上教育平台筛选出一些有潜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并与之进行线下的“一对一”沟通,如若发现其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则要及时进行教育辅导.从长期以来的教育工作中可以看到,在网络信息时代的氛围中,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适应性日益向好,大学生普遍能够接受此种基于网络平台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

1.1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其适应模式

简单来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展开需要现代教育事业的总体氛围良好,无论教职员工还是大学生群体都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所关注,并能够理解该类型教育所具备的教育意义.实际上,针对一项工作的适应模式的研究较为繁琐,需要与之配套的适应机制来加以巩固.适应机制指的是环境内的个体对环境所产生变化的适应,主要可以通过先天或后天的学习得来的反应方式.从这样的定义来解读适应机制,能够对适应模式有一个更理性的认识,进而通过科学化的策略来开展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当前纷繁复杂的社会形态之中,大学生所接触到的信息十分多元,如若其心理建设不够强大,则很可能在繁冗的信息中被淹没,甚至很可能会对其人生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对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言,需要以一种“温和”的教育方式来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策略化的方式来缓慢推进网络时代氛围中的高校心理健康工作.

1.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课程建设的策略及其实践效能

对于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言,构建大学校园网络教育平台当中的师生互动模块十分必要,一方面可以促动学生多与人沟通,另一方面能够令学校的教职人员及时掌握学生动态,这是推进网络时代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根本意义所在;同时,更要从不同的角度、以一种合理化的适应模式以及差异化的策略来持续执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更具实践价值与社会意义.(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课程建设的核心策略分析.在时代当前,网络的复杂性有目共睹,对于大学生群体所处的年龄阶段而言,需要极强的心理建设以及思想建设,才能应对纷繁多变的网络时代,避免大学生出现思想上的误判.从我国高校思想教育的角度来看,在过去的一段时期里,往往缺乏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因此,更需要借助网络平台,构建一整套相对独立的心理健康网络教育课程平台或模块,以便于大学生来此学习和交流.实质上,在以往的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发现,针对高素质人才的思想教育将直接关系到我国新时期社会建设的成果,而且,目前我国的国情仍旧十分艰巨,需要一批有文化素养且有坚定思想政治基础的大学生去推进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社会各领域管理.即便是在网络时代环境中,通过校园网络课程平台,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无论是综合类还是专业类的高校,专门负责大学生心理教育网络课程的教职员工或者是学生社团组织都可以在其学校的公共网站上开辟一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板块,每天更新教育内容,鼓励学生进行阅读、分享,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融合一部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以此来促动学生关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在校园网络平台所设置的该模块中,不仅能够让学生学到一些心理健康知识,而且,还有利于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运作的实践效能研究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到一个“大数据”的时代环境中,甚至已经有一部分在校学生或是社会人员运用了网络教育平台的渠道来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是时展的必然趋势.所谓“大数据”,顾名思义即为通过标准数据库技术高效处理的规模巨大且复杂的数据信息.纵观大数据时代的演进,可以清楚的发现,这些“大数据”来自于人们在使用电脑、手机以及其它电子终端设备时所留下的痕迹,社交网络中的大数据信息尤甚,每日的数据量不可估量,当代大学生更是手机不离手,每天大量的信息都是从移动网络终端所获得的,微信、QQ、微博等沟通方式盛行,因此,学校在推进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的过程中,也要从这些移动终端着手来建设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公共服务平台,以一种平易近人的温和方式来逐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对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的运作及其管理而言,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或是执行者运用较为有效的适应模式来推进实际工作,进而让学生乐于在网络平台上学习知识或是结交友人等等,这是选择良好的适应模式所能够达到的效果.

1.3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线下“一对一”教育辅导

从国家以往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每一年毕业的大学生群体的数量较以往有了很明显的增长,这是国家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成果,但同时,我们也能够看到,有一部分大学生群体在面临就业时,对自身价值的衡量并不客观,甚至偏离了社会发展的趋势,甚至有一些大学生在临近毕业时滋生了心理扭曲的想法,逃避就业,甚至思想偏激等.因此,在学校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通过构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来渗透教育信息给大学生群体,还需要高校的教职员工与学生会管理干部的共同努力,发现有偏激思想的学生,并给予正确的心理健康辅导,发挥“一对一”线下教育指导的作用,扭转个别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意识.

2如何更好地强化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执行力度

2.1逐步渗透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高校教学管理的稳定发展

从实际工作来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培养教育过程,也并非硬性传授文化知识就能够达到理想的教育目标,而是要在生活中慢慢渗透,尤其是对于处于大学生而言,教育模式的选择极为重要,因为大学生群体正处在争取思想独立性的阶段,绝大部分大学生都在追求较为自由宽松的思想文化氛围,如若将一类传统文化硬灌输到学生群体当中,则极可能适得其反.因此,采取适应模式来推进网络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较为可行.从实际情况来看,鉴于我国大学生群体的数量与日俱增,大学生群体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我国总体教育的成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大学生群体所承载的是传统文化与人类智慧,只有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之下,才能将这些文化与智慧转换为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动力之源.所以,在当前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都十分重要.高校要尽可能采取科学化的教育策略来推进网络心理教育教学的相关内容,使学生在愉悦氛围中坚定其自身的未来奋斗目标,树立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职业观.

2.2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

健康教育的模式范文第5篇

一、网络环境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消极影响

(一)错误价值观的形成。在网络的环境下,各种信息资源传递方便快捷,容易得到,多重价值观存在于网络环境中,网络信息又良莠不全。在当代教育中,提倡教育资源的网络化,网络在整合教育资源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有利于为现代教育提供多种多样的资源,也有利于教育的现代化发展。但网络中,价值观的不同又导致了人们对正确的价值观念的脱离。有些恶意分子在网络中大肆宣传西方的价值观念,鼓吹自己国家的政治力量,力图通过网络来瓦解人们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有些不法分子更是企图通过网络散播反动言论和错误的观念。而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人员,由于身心健康发展还不全面,分辨力比较差,很容易受到这些言论和思想的影响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念,导致走上人生的歧途。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在形成的过程中,在网络环境下,很容易受外界的支配而形成错误的的意识。

(二)人际关系的紧张。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沟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主要依靠网络工具的使用,这样的方式存在很大的虚拟性,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仅仅依靠虚拟的网络,没有在很正实现感情上的交流。在网络中,即使是两个陌生人也可以通过网络建立友好关系,形成自己的朋友圈。在这样的陌生环境下,大学生可以随意抒发自己的情感和秘密,也有助于情感的发泄,舒缓压力。但网络本身的虚拟性决定了它自身的缺点,因此在网络中的交往也带有很大的虚拟性,如果大学生长期利用这样的方式进行交往,会导致与现实的人际交往逐渐脱离,与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会逐渐的疏远,对身边的人和事会漠不关心甚至渐渐变得冷淡,容易使大学生产生孤僻等不良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学习动力下降,意志力薄弱。需要是产生学习动机的前提,也是学习需要产生的内在条件,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有的大学生沉溺于网络,把对网络的需要当成了人生的需要,这也渐渐地削弱了大学生的意志力。大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全部都集中在了网络游戏中,把上网当做生活中的一部分。虽然网络的快捷性使得大学生在学习中的资料变得更加丰富,但也会让大学生失去思考的能力。网络信息纷杂,干扰了大学生对于信息的选择和利用,影响了大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在网络环境中,消磨了了大学生的思想意志,让他们原有的意志在上中慢慢的抹去。网络影音视像发展阻碍了大学生对于事物的客观思考,形成了思维定势,阻碍了学生的学习动力的提升。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出现的问题

(一)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不够全面,缺乏针对性的研究。由于我国的网络技术发展比较迅速,网络环境下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3产生的影响令人始料未及,因此在这方面缺乏相应的理论研究和科学的实践经验,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也只是很肤浅的认识,对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的成长缺乏相应的关注和研究。在目前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学教育的课程当中,也只是简单的学习了一些心理学知识,比较常用的也只是进行简单的心理测试,对大学生在网络下的心理健康成长和问题并没有过度的关注。在教育理论上知识沿用了简单的心理学知识,并没有结合当期的网络环境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创新的理论。因此在解决网络环境下爱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二)在网络心理健康方面缺乏相应的网络资源的投入,对学校的网络资源没有充分的开发。在目前的高校当中,网络只适用于计算机课堂的使用,并没有把网络技术应用于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在心理学教育网站上的开发利用还不足,网络的数据更新缓慢。在教师队伍方面缺乏相应的专业人才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家,对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

三、网络环境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转变

根据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所受的影响和当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中所出现的问题,构建一种适合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的模式,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转变。

(一)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让每一个大学生都有机会接触到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学校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公开的面向全体学生,把学校的工作任务放到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推广当中,让学生在课余中的学习中自觉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加强心理健康方面的预防措施。在学校的课程学习中,不应当只注意知识的学习,应当还要开设相关的心理健康辅导课程,同时多展开心理健康方面的检测,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特点,开展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和报告,在校园中利用各界的媒体广泛的进行宣传,在校园中形成浓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二)在学校网络上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和途径。网络文化的特性中,传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显得十分的单调和枯燥,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不起来,因此必须在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上,开拓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在学校中,可以利用网络的系统模式,针对大学生的心理方面的特点,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心理辅导。在学校的网络系统上,应建立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站,有效地整合网络上心理健康方面的资源优势,开展网络心理健康课程和在线辅导,利用网络的便捷化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服务。在网络上可以开展电子邮箱和在校交流活动,实现师生的互动交流。其次,还可以在网上开展网络论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文娱活动,并通过在线视频的方式开展心理讲座,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宣传。最后,在网上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调查以及心理方面的测评,及时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出相应的教育方法,在线进行心理辅导,弥补传统心理教育方面的不足之处,为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三)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建立新型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需要有力的网络技术支撑,更需要教师拥有雄厚的教学技术。因此在学校中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教师培训队伍,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性工作。让教师在网络的教育环境之下,更加科学的分析网络带给大学生心理方面的影响,并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制定相应的心理健康辅导计划。高校应该针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建立一支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加大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力度,构建完整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统。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教师团队中,建立良好的教师团队,对教师进行定期的心理健康培训,让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变化和网络时代的变化给学生的心理健康提出切实可行的计划,预防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疾病的发生频率,做到未雨绸缪,提高心理健康辅导的质量和效率。

(四)更新教育观念,转变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在网络发达的时代。教师要适当根据网络的发展变化和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及时更新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主导,以学生的心理健康为中心,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对待网络的虚拟性特征。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用教师的引导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高效性。把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与新型的模式结合起来,更新教育的新理念,为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生机与活力。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