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语文教学的要求

语文教学的要求

语文教学的要求

语文教学的要求范文第1篇

【关键词】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学生

职业中学教育教学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大量的初级、中级技术人才,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就直接步入社会从事社会实践工作。所以,学生主要以学习专业知识为主。而语文在中等职业学校中也不再是主要课程,它只作为文化基础课程。因此学生对文语文课的学习热情不高。再有,就是职业中学的学生基础差,学习兴趣不浓厚,而如果教师只满足于沿袭传统的教学内容、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用教普通中学生的方式教中专生。这样做的后果是使学生认为语文学习缺乏价值,缺乏内涵,从而彻底轻视语文课,丧失了语文学习的兴趣与信心,转而也会导致教师自身对语文课程的忽视。

笔者结合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实践,阐述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特点及教学要求。 一、根据职业高中语文基础性特点注重突出基础训练

职业高中语文课本在编排时,有意识地增加了一些基础训练、阅读训练、写作训练,还有语文基础知识。通过这些方面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在高中阶段应该具备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为他们毕业后的就业打下一定的语文基础。

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注意突出基础训练。如阅读训练,可以用“课内自读课文”让学生自行阅读,尝试让学生自己分析阅读课文,并在课堂上试讲,教师再加以点拨,并指出所以然,教给方法。训练的次数多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在不知不觉之中得到明显的提高。再如写作训练和说话训练,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题材,尽量发挥自己的水平去写、去说。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信心,让学生感到这种训练有趣、活泼、生动,而乐意参加说话训练。这样多训练几次,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也会有所提高。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训练也应该加强,应要求学生准确地遣词用字,正确地组合句子,务必让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前最大限度地消灭错别字和病句,能够写出文句通畅的文章。

二、根据培养目标实用性特点注意突出教学内容实用化

职业中学的语文教学内容的实用化,指中职学生对语文这门课程的首要需求是“能用”。许多语文教师也认为语文就是一门培养学生基础能力的课程,通过语文课程学到的东西也许不会直接作用于学生的生活与工作。根据职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直接走上工作岗位的中、初级技术人才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也应当注意突出这个特点,加强实用文体的教学。特别是应用文和说明文,对于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学生来说,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教说明文,可让学生练习写“产品的说明文”,某个生产程序的说明,某种常见的生活用品的说明。教实用文,可加强学生的书信、通知、请示、报告、计划、总结等方面的写作训练,这些文体是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掌握好它们的特点和写作方法,对学生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其实,语文课所涵盖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语文中的某些内容如A、开设实用文体写作专门课程。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实用文体要比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等文体要常见得多,如总结、报告、会议记录、合同等都在职场中运用广泛。B、开展口语训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职场上,常常要用口头语言和上司、同事、客户等他人交流,有些就是通过说话展开工作的,如保险员、营销员、咨询员、导游、律师等。而我们职中生的说话水平堪忧。虽然学生上课爱讲话,下课后也会“吹牛”,可一旦要他们上台发言,或在正式场合交谈,就会胆怯,不是支支吾吾,就是词不达意。所以,在学校学习阶段就开展口语训练很有必要。这些内容就能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工作,而这样的学生也更受企业的欢迎。

三、根据专业化特点不同专业与学习需要多角度挖掘专业因子

专业化指语文学习必须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结合起来,做到有的放矢,不学纯语文,而要学与专业有关的语文。因此在语文学习的内容上,各专业应有所选择、有所侧重、有所变化,让学生了解到语文是可以与自己专业相结合的、可以变形的、有生命力的学科。职业中学的语文教学应结合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寻求语文与专业全方位的接触,应根据不同专业与学习需要,多角度挖掘隐藏于教学内容之中的职业元素、专业因子,找准与专业知识的关系以及与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突破口,才能在语文教学中真正实现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才能使学生学有所得,为今后立足社会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四、根据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灵活性特点教材内容要有一定的弹性

职业高中语文教材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弹性,根据专业设置的不同情况,哪一些可以多教一些,多训练一些,哪些内容可以少教一些,少训练一些,可以比较灵活地处理,有较大的机动余地。这一特点有利于教师根据所教专业,增加与本专业关系最密切的内容,使学生学有所用,用有所长,更好地发挥专业知识的优势。笔者认为职高语文教学应以启迪学生自主意识、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为主。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的角色应该是个指路人、引导者,把学生引入到学习状态中。所以要摈除满堂灌、一言堂,要抛弃一两种课型贯穿学期始终的做法,总而言之要有一定的弹性。

五、根据教材单元整体性特点教师要抓好三个“点”

职业高中语文教材中单元的各个组成部分是一个有机整体。要实现整体性,就要求教师要抓好三个“点”,即出发点、联系点、落脚点。“抓好出发点”,就是在设计单元教学之前,必须有单元的整体观念。单元的组合因素很多,从范文来说每个单元包括六篇课文;从每篇文章来说,包括字、词、句、段、篇和修辞逻辑等。这就要求教师从单元的整体教学目标出发加以取舍。“抓好联系点”,就是在设计单元教学之前,要明确单元中各因素的性质,分析它们的作用,找出相互间的联系。“抓好落脚点”,就是教师的单元教学可有多种多样,可有不同的侧重点或角度,但在具体实施时只能选择最佳方案,在单位时间内,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达到最优最多。

总之,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特点别于普通高中,只有突出职业高中教学特点,采取科学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学到更有实用价值的语文知识和技能。

语文教学的要求范文第2篇

1.要在语文对话教学的对话理念的支配下教学

理念是行动的理论依据,行动要靠理念来支配,所以语文对话教学是在对话精神支配下的教学。教师是对话教学理念的执行者,教师必须深谙这个道理。克林伯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

在对话理念支配下的语文教学,是最能体现教学观念的教学,能真正实施主体性教育;是体现教学方式的教学,变独白式教学、被动性教学为主动性学习;在对话理念支持下,教师由教学的权威宣讲者变成教学的平等参与者,要求教师到学生中间,和学生对话,以海纳百川的胸襟与学生产生真正的交流,这当然对教师素质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对话理念的支配下,教材由权威性知识载体变成师生的对话平台,真正实现由“教教材”向“用教材”的转向,改变着教材的传统意义上的作用。

总之,对话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只有贯穿于语文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中,才能把语文教学引进全新的对话时代。

2.语文对话教学要求教师把教学方式与教学目的统一起来

语文教材本身具有的特点和性质,使得语文教学内容本身就蕴涵着引发对话的各种基本条件。教材中选编的文章绝大多数文质兼美,不仅文法符合语言规范,而且语言非常典范,同时文章还饱含了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各种不同观点、思想的冲击碰撞与对话不仅仅是重要的教学方式,更是追求其精神内涵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荷塘清韵》时,嵇康老师就“如何理解周一良先生所赐的‘季荷’两字”问题与学生充分展开对话。学生认为季老有荷花那种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即他的个性像荷一样。嵇康接着又问,是否还有同学有不同的看法时,有的同学又答,季有季节的意思,在等待之后,厚积薄发,体现季老醇厚的品质。嵇康老师又问:“除此以外,还有别的理解吗?”又有同学答季老对荷花有感情。老师问:“什么感情?”学生答:“爱”。这样的问答式对话到这里似乎可以结束,可嵇康老师却更深一层地让同学讨论,看是否还有其它的理解。这样不仅是内容的、思想的深入,更是对话形式的扩展,由师生对话发展到生生对话,使对话得到升级。讨论后学生的回答就更深入了,这样的对话让师生互动非常活跃,而且问题得到深层的探讨,情感得到升华。[2]

3.语文对话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平等、真诚、理解的对话教学,教师要为对话创设平台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社会活动,其本身就是一种关系的存在。参与教育过程的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参与教育过程是三者相遇、相融的过程。对话的理论启示我们,在语文教学课堂中,师生双方应构成平等、真诚、理解的对话关系。

教师与学生人格平等和教学民主是语文对话教学的前提。教师在教学时不论在意识上还是在语言上都要有给学生对话的空间和激情。在对话教学中,师生双方都是作为真实、完整的主体,为了共同的教学目标而展开对话。这样,学生才能畅所欲言,智慧的源泉才会得以充分喷涌。

正如多尔创设的“舞蹈型课程”,其中的舞步是“两个舞步之间――教师与课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课本――交互作用的结果。这样,意义不是从文本中提炼出来,它是我们与文本的对话中创造出来的。”[3]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有这样的思想:教学活动是一个不断创造、意义不断生成的活动。教师指出一条路,学生经由这条路能够理解并能进入他(她)们自己的那个活着的、流动的传统中去。[4]我们要通过语文课堂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与创作能力。

4.因为语文的对话教学信息量大、技术难度高,所以对老师的知识储备和教学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

语文对话教学的课堂形态是博大精深的,但还是有着最基本的标准,即开放、互动、介入、创新、反思。

课堂中不允许有旁观者,语文对话教学要使教育中的各种关系“我――你”式的在场相遇,而不是“我――他”式的在场不相遇。在对话的语文课堂上,师生都应积极参与介入,教师、学生、文本三者应融合得十分完美。介入能使每一个当事人都有一种集体意向性,都意识到“我们在”。只有持一种介入态度,才能使“我”真正生活在“我们”之中。如果没有一种参与、介入的心态,教学活动根本无法维系,对话教学也只能成为一种空想。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支撑起自己的人性,必须有着高超的教育智慧支撑起自己的灵性,必须有着广阔的视野支撑起自己的活性。而这一切都来源于读书学习。所以,一个语文教师,必须在文学作品中、在教育教学的论著中、在广博的阅读中找到语文的灵性。另外,教育是一种影响,人格的一种熏陶,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人的精神境界提高和人格的发展与完善。对学生的理解,对事物的宽容,对美好的追求,都将了无痕迹却又清晰鲜明地印在心头。最后,语文的对话平台是一个模拟生活的平台,作为一个语文教师,琴、棋、书、画、吹、拉、弹、唱、学、说、逗、仿都应懂得一些,擅长一两门。[5]这些都能使对话教学更流畅、更精彩,这些绝活也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对话的积极性。教师也会因为有这样精彩的对话教学感到教学的无限的乐趣,学生也会因为有这样的教学而感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在开放的语文对话教学中,对话者与文本、他人的互动过程是一个不断反思的过程。不仅是文本、他人,更重要的是,自我也成为反思的对象。对话者不仅进行慎思式的自我反思,在与他人的对话过程中也进行反思性理解。听取他人的发言,是与他人协商,是一种接受外源信息的“外对话”;反思自己的理解,是与自己协商,是一种回归自身的“内对话”。两种对话交叉进行,学生既能理解他人,又可澄明自我,实现意义的构建与智慧的生成。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好主导作用,学生才能更好地体现他们应有的主体性。

参考文献:

[1]王富仁.语文建设.情感的培养:语文教育的核心,2002:5.

[2]嵇康南通通州中学.在连云港新海中学优质示范课录像《荷塘清韵》.

[3]多尔.后现代课程观.教育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34.

[4]谢登斌.美国课程规划的社会张力.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1).

语文教学的要求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缩写句子;方法;要求

教学是一种艺术,教学方法是指教师为了达到课堂教学的目标而采用的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的总称。它没有固定的模式,即“教无定法”。教无定法,不是说没有方法,而是说方法因人而异,只有研究、掌握、遵循教与学的规律,才能科学的做好教学工作。缩写句子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句子转换的一种题型,所谓缩写句子,是指去掉句子中修饰限制的“繁枝茂叶”,留下句子的主语、谓语和宾语,把句子改写成一个最简单的句子的过程;如果把一个很长的句子比作一棵大树的话,缩写句子就是砍掉大树繁茂的枝叶,保留大树的主干的过程。虽然“教无定法”,但是“贵在有法”。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单句中的主谓句缩写句子的方法及要求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缩写句子的方法

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多年,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我把小学生缩写句子的方法总结为两种,即“保留法”和“补充法”。

(一)保留法。

所谓保留法,是指抓住句子的主谓宾进行缩写句子,即“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去掉句子的定状补等修饰限制的成分,只保留句子的主谓宾成分的一种缩写句子的方法。具体有以下几种可以操作的办法。

(1)删除“的”之前修饰限制的部分。

如“寒冷的冬天过去了。”一句中,“寒冷的”是用来形容冬天寒冷程度的,是修饰的成分,在缩写句子时可以删除这部分,因此,这个句子缩写后就变成了“冬天过去了。”删除“地”之前修饰限制的部分。如“人们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中,“都忍不住惊讶地”是用来限制“呼喊起来”的,在缩写句子时,这部分内容要删去。这句话就缩写为“人们呼喊起来。”删除“得”字后面补充说明的部分。如“如海力布着急得没办法。”中“没办法”是对“着急”的程度进行补充说明的,在缩写句子时,把“没办法”删去,这句话就缩写为“海里布着急”(2)删除表示方位的词语。如“我们在清澈的小河里游泳。”这个句子中,“在清澈的小河里”是表示方位的修饰限制的成分,在缩写句子时要删去,缩写后应写成“我们游泳。”(3)删除表示数量的词语。如“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这个句子中,“一串串”是表示数量的词语,在缩写句子时要删除,缩写后的句子应写成“花炮升上天空。”

二、补充法

所谓“补充法”,是指在缩写句子时,先抓住句子中的动词和形容词,再补充句子的主语和宾语的一种缩写句子的方法。

(一)抓住动词补充法。这种方法适合于动词谓语句的句子的缩写。如“教我们语言的王老师一丝不苟地批改着我们的作业。”中的动词是“批改”,在缩写句子时,先抓住“批改”,再给“批改”补上主语“王老师”和宾语“作业”,这个句子就缩写成“王老师批改作业”。

(二)抓住形容词补充法。这种方法适合于形容词谓语句的句子的缩写。 如“春天到了,八叔家地里的小麦绿油油的”这个句子中的形容词是“绿油油”,在缩写句子时,先抓住“绿油油”这个形容词,再给“绿油油”补上主语,这个句子就缩写成“小麦绿油油的”。

三、缩句的要求

(一)缩写后的句子主要成分必须是词或词组。例如:“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嫩叶的柳丝。”这个句子,不能缩写成“风吹丝。”,而应该缩写成“微风吹拂柳丝”因为“微风、吹拂和柳丝”都是完整的词组,而“风、吹和丝”只是语素,不能用语素来代替完整的词组。

(二)“了”、“着”、“过”仍需要保留。“了”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已经完成,“着”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正在进行,“过”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过去。如: “守城的两个团的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了工事。”这个句子,应该缩写成“敌人筑好了工事。”,而不应该缩写成“敌人筑好工事。”

(三)复指成分应完整地保留。例如:“县长焦裕禄为了让兰考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这个句子应该缩写成“县长焦裕禄献出了生命。”,而不应该缩写成“焦裕禄献出了生命。”

(四)表示方位的词组应该完整地删除。 形如“在……下”、“在……里”“在……外”“在……中”等句子中表示方位的词组作状语时,都不能保留“在”字,应该同状语一起完整地删除。例如:“我们在明亮的教师里专心地学习。”应当缩成“我们学习。”不能缩成“我们在学习”。

(五)正确处理补语。动词谓语后面的补语一般应保留中心词;其次,形容词后面的补语一般删去。如“发表作文后的张小南高兴得跳起来”,可缩成“张小南高兴”。

(六)保留必要的成分.例如:“六年级的先进学生经常主动热情地帮助后进学生”。如果缩成:“学生帮助学生”则意思模糊,只能缩成“先进学生帮助后进学生”。保留了“先进”和“后进”两个必要的成分。

语文教学的要求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课标 语文教学 新要求

1.着眼于语文素养。语文教学大纲的重点是对语文教学工作作出规定,主要包括基本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若干教学建议,使教师更加关注知识点,关注学习效果,容易忽视语文学习过程与方法,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与教学大纲相比,课程标准最显著的变化是课程目标发生了根本转变。新课程标准不仅对学生语文认知水平提出要求,而且对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提出目标要求,这将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适应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同时,语文课程目标力图在课程标准、内容目标和实施建议等方面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重视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培养社会责任感,树立远大理想。这种过程将深刻影响他们思想道德的形成,影响他们的人生设计和选择。

此外,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张扬人文精神,强调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强调全球视野、科学精神和现代意识。

2.突破学科中心。为了给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语文课程标准首先根据基础教育的性质和基本特点,确定哪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同时重新界定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概念,改变教科书难、繁、偏、旧的状况,密切教科书与学生生活以及社会发展的联系。语文课程标准加大语文阅读量,加强口语交际环节,重视培养语感,降低对语法、修辞、逻辑的要求,鼓励跨领域、跨学科的综合性学习。在学习方式方法上,课程标准则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改变授受习得的传统学习方式。

3.立足于学生发展。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学生的发展。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是课程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语文课程标准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规定了学生的学习目标。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将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摆在了重要的地位,重视学生主动地学习与探究,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从而享受学习的乐趣。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得到确认,教师的角色自然需要发生转变,教学方式也要作相应的转变。

课程不仅是规定好的一系列学习内容的组合体,而且是学习主体一学生和学习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必须有学生参与的过程。学生主动地学习是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重要标志。简言之,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学生学习的原有状况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依据。备课当然要“备教材”,但更主要的是“备学生”。重在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出教材内容与学生认知结构之间的结合点,变“教材内容”为学生的“学习内容”。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角,教师是组织者。教学评价以学生的学习过程及结果为主要标准,除教师讲授外,还要看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创设的教学条件是否合适,是否有效。

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点,在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已经得到体现。比如,语文实验教材的呈现方式就是要多站在学生角度说话。以前教材开篇的编写说明,多侧重于讲编写的原则、教科书的结构,这一次则有所不同。语文出版社的七年级《语文》前言是“给同学们”,结尾处是:“希望我们能多多联系,真诚欢迎你们提出意见,真诚欢迎你们推荐新的课文、活泼的练习设计和设计有趣的附件。祝你们学习进步!”还留有通讯地址、电话、网址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上册《语文》也是用“写在前面”开篇,把语文学习设计为“语文之旅”。

学生主体地位的确认使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是基于这样的事实:在信息时代,教师在拥有知识方面,不再具有绝对的优势,学校和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已不能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学习渠道多样化,如电视、网络等,让学生有更多更快捷地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法和渠道,这与我们以往的学习环境已经有了根本性的改变。这样,与知识的传授相比,方法的学习和寻求知识的观念更为重要;与接受知识相比,选择知识更为重要。因此,教师的职能不能只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上,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要改变。教师在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科专家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使自己成为教学专家,成为学生有效学习的促进者和组织者。

语文教学的要求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师;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118-01

1.做一个科研型教师

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市井风俗,涉及的内容非常广。这一特点决定了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只局限于认读生字、分析文章结构等现存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是要突出语文学科审美性与人文性的性质,重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与全面发展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光凭已有的经验来教学,这无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会让教学陷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做一个科研型教师是现代教育理论的基本要求,有着必要性与重要性。因此,我们不仅要成为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成为知识的构建者与创造者,要顺应教育形势的发展,不断丰富自身的认知结构,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我认为,要做一个科研型教师,就要多读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所以,在平时我们要养成勤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要注重积累,不要等到用时才读。具体来说,一方面要认真研读教材。教材是我们教学的主要依据,但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照搬教材的原文,我们要改变以往教学中教教材的教材观,实现用教材教。因此,在平时我们要深入研究教材,对教材的内容准确而全面地掌握,要对教学顺序与教学主次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以使教材更加符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更能激起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广泛阅读其他书籍。教师不仅要专,更要博,这样才能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的视野。因此,教师在平时要博采众长,多看"闲书",如经典名著、富有时代特色的当代优秀作品等适合学生阅读的作品,这样教师才能厚积薄发。

2.做一个创新型教师

要更新观念。最主要的是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是重新认识教学内容。作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师,要有开发语文教育资源的意识,即有整合包括教科书在内的语文教育资源的能力。二是重新认识语文教学。语文教师要树立起新课标倡导的“要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等这些富有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

首先,认真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观念,提出要将创新教育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中。新课程标准是进行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要真正落实创新教育,就需要认真学习这些新的教学思想与教学观念,来武装我们的头脑与课堂,并将这些理论思想贯穿于教学实践中,在实践中检验,在实验中完善,以真正达到对新课程标准的深入理解与落实。

其次,转变教师角色。创新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更加关注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与能动性,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勇于发表个人见解,使课堂教学中闪现学生智慧与创新的火花。我们要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发挥教师课堂教学组织者与学生学习指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参与到积极的教学活动中来,并主动思考,积极思维,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得到有效培养。

再次,设计开放式教学。传统教学是封闭的,教学只是对文章进行支离破碎的分析,只局限于对教材的教学,提出的问题是具有标准答案的,这样的教学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整合教材,开放教材,以此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问题,从而提出个性化见解。

3.做一个反思型教师

叶澜提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再优秀的教师,再精彩的课堂,也难免会有瑕疵,如何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这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勇于面对问题,深入反思,养成良好的自我反思的习惯,做一个会反思、善反思的教师。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学进入最优化的状态,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与提高。

3.1 在学习中反思。学无止境,我们的教学也无止境。我们要在不断地学习先进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加强反思,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相统一,在学习中反思,并付诸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掌握最先进的符合学生学情的教育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

3.2 在实践中反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对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进行反思,除了要总结一节课教学的成功与失败之外,还要认真思考哪些目标顺利达成,哪些没有达成,没有完成的原因在哪里;教学中哪个环节最精彩,哪个环节学生参与意识最强等等。这样才能更好地扬长避短,对以后的教学进行优化与改革。

3.3 在借鉴中反思。现在各学校都非常重视让教师观摩优质课,以使教师借鉴其他教师先进的教学方法,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课堂教学。在教师相互借鉴的过程中,我们要引导教师进行反思,由于不同的学生群体对同一教学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教学表现,我们在借鉴其他教师成功的教学案例时要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切忌不分教学对象的盲目照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我们要改变以往教学中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学角色,做一个科研型、创新型与反思型的教师,不断实现自身素养的全面提高,使学生在教学中身心愉悦地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苗淑芬,樊荣华.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转变[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2,(10).

[2] 金树培. 深化课程改革:教师践行三策略[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9).

[3] 柳佳丽.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素质之我见[J]. 学周刊,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