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语文教育教学

高中语文教育教学

高中语文教育教学

高中语文教育教学范文第1篇

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成为德育的主体因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道德准则,只有它们被学生去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语文学科具有现实的社会性,高中语文更是与社会生活、与学生的成长实际融为一体。因而,在教学形式上,高中语文教学必须要由封闭走向开放,由课内走向课外,将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结合在一起,采取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以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德育过程之中,成为德育的主体因素,从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创设语文活动课,让学生的思想在活动中得到体现,得到升华。在学习曹禺的《雷雨》时,笔者让全班学生进行讨论:周朴园对鲁侍萍的爱情究竟是真诚的还是虚假的。同学们畅所欲言,纷纷表达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从而在民主平等的交流中认清了周朴园对鲁侍萍爱情的实质,也为自己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奠定了初步基础。由学生饰演的课本剧《哈姆莱特》,动作滑稽,语言冷峻犀利,对剧中人物心理的挖掘很到位,让学生在表演中体会剧中人物的情感。在学习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时,笔者组织了一次学生演讲,演讲的题目也是《我有一个梦想》。同学们积极参加,从不同的角度谈了自己的梦想。笔者便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要胸怀广阔,志向高洁,要从平凡的小事做起,在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工作中实现自己远大的梦想,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灵活生动,符合学生心理发展,学生在主动的参与中能将外在的道德观念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情感。在学习散文的写作时,笔者将学生带到山林里,带到嘉陵江边,让学生走进自然亲近自然感受自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深刻领会自然景物的美妙,陶冶情操,从而写出了真情实感的好文章。在学习对联的创作时,笔者要求学生为南部县城创建部级卫生城市这一创建活动拟创一幅对联。同学们热情很高,纷纷进行思索,既学习运用了知识,又关注了社会生活,提高了环保意识。在学习语言知识的运用时,笔者让学生学习写主持人主持节目的串词,并创设条件,让学生主持一台“五四”晚会。在灵活的教学中,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既提高了能力,又增强了团结意识、合作意识,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了自己的道德情操。学生主动地使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并积极参与其中,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成为德育的主体因素。高中语文教学从来都不是封闭的,在信息时代,学生更应借助电视、报纸、网络等先进媒体,在了解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加强自身修养,增强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新闻联播”节目能让学生感知社会主旋律的脉搏,“感动中国”能激发学生以先进人物为榜样,不断超越自己不断发展自己。《人民日报》能让学生学会理性地看待、分析各种社会现象,《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栏目则成为学生深度了解社会的窗口。借助网络,学生可以“秀才不出门而知天下事”,而学生主动地在“强国论坛”留言讨论,则更是彰显了当代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言传身教

充分张扬教师在德育因素中的自身人格魅力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固然许多事有赖于学校的一般规章,但是最重要的东西永远取决于跟学生对面交往的教师个性,教师的个性对年轻人的心灵影响所形成的那种教育力量,是无论靠教科书、靠道德说教、靠奖惩制度都无法取代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的德育作用是巨大的。这体现在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学习的指导者,而且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因而,教师也是重要的德育因素。教师的一言一行,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会产生持久而深远的影响。语文教师要有爱心。爱便是教育。热爱教育工作,热爱学生,是做好全部德育工作的基础。在语文教学工作中,笔者与学生平等相处,注重与学生思想的沟通,注意理解学生的要求,尊重学生人格,培养学生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并注重对学生情感进行关怀和指导。同时,尽可能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德育的主体地位,“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激发学生兴趣,树立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精神。在日常教学中,笔者有意识地针对学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门别类地进行指导,如:高中生心理障碍与调适,女生安全问题,怎样看待自身与家庭,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怎样提高学习效率等,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及时得到解决,在老师爱心指引下走向成熟、走向成功。语文教师要为学生做出表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把言传和身教结合起来,为学生做出表率,成为学生仿效的对象。教师自身良好的人格魅力不仅使老师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召力,而且良好的教师人格形象本身就给学生成长提供“最直接、最有益的营养”。在语文教学中,笔者深入钻研教材,注重提高自身素质,注重教学艺术的提高,用自己过硬的本领打动和征服学生。笔者注重提升自己的工作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也坚决不做。笔者注重自己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关心学生但也严格要求学生,对待学生公平公正,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工作和生活,保持身体和心理健康,以良好的师表形象和职业道德出现在学生面前,引领他们健康成长。语文教师是德育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在语文教学中,德育内容的选择,德育方法的采用,德育机智的展现,德育效果的形成,都是教师主动参与德育过程的结果。在语文教学中,笔者主动参与到德育过程中,既教书,又育人。

三.总结

高中语文教育教学范文第2篇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到有许多学生学习语文并不是因为他们真正地喜爱语文,而是因为必须应付高考才不得不学习,存在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自身文学语言教育、想象力培养、健全人格养成的严重缺失。文学教育是为了让学生产生主动阅读各种文学作品的兴趣,对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以及道德思想品质的健康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同时,能够让语文教学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和情感世界,进而让学生真正地爱上语文,让他们的文学素养与人文素养都能够有所提高,逐渐成为一个独立、自主、主动的阅读者,让他们自己产生出对未来世界的向往。那么,如何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进行文学教育呢?

一、加强学习,提高教师自身文学修养

文学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进行表达的一种艺术。一个人如果拥有较高的文学素养,那么这个人所拥有的生活、情感、实践的经验也就较为丰富,同时其表达能力也较强。一个具备较高文学修养的语文教师会更受学生的敬爱,只有敬爱才能生成热爱。所以,想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地进行文学教育,教师自己就必须加强阅读,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一个语文教师每年不读五六本书,几年之后,他就不能当教师了。”

现行高中语文教材具有极大的自主性、开放性和人文性,特别是教材选文,包含了相当丰富的人文内涵以及十分鲜明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无论是章节编排还是内容的选择都注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这给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留下了很大的发挥空间。面对如此内容丰富的教材,如果教师自身缺乏足够的文学素养,那就难以真正地挖掘出教材所蕴含的意蕴,也难以帮助学生架起与文本进行沟通的桥梁。如教师在讲授《女神》时,若没有足够丰富的知识储备,就没办法和郭沫若的后期作品进行比较,也不能使学生全面了解郭沫若及其文学创作,课堂就没有了情趣。所以,语文教师应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以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和学生进行心的交流对话,或如高山之瀑,或如长河激流,抒情叙事,皆成文章。“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作为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教材中所包含的文学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够知道该从什么地方着手去教,才能够让所教授的内容更加吸引学生。

二、鼓励创新,拓宽学生文学阅读视野

大量文学作品的阅读,能让学生对生活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受到思想和审美熏陶。在对学生的阅读有效性进行衡量时,不应只注重阅读的量,还必须要重视阅读的质。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对于文学与阅读的内容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并且教学要求也十分注重实用性。因此,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文本来教给学生具体的阅读策略,让学生真正学会阅读。在此基础上,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变机械灌输为鼓励创新,即鼓励学生创新性阅读,让学生能够进一步地对文学作品进行拓展、延伸,也就是要超越文本,超越束缚、禁锢、定势,尽情享受创新阅读带来的乐趣,大胆展示内心的感受,实现历史与现实的沟通。

在进行文学教育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打开认识人生、自然和社会的大门,为学生展示出真、善、美的新天地,为学生创设出陶冶情操、完美人性的良好外部环境。教师要清楚认识到,文学教育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就能够发挥出效果的,而重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自我的体会。例如,学习《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时,只有了解了作者的创作背景,才能够更好地了解文章的文学价值。朱自清还是一位诗人,因此在“荷塘月色”中还蕴含了诗性美的三个元素:音乐美、词藻美以及意境美。同时,还必须要认识到课外延伸阅读的重要性,通过延伸阅读来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并以此来丰富自身的情感,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

三、精心指导,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文学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学观念。语文教师不能只注重各种语文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在对各种文学形象进行解读时要防止步入僵化教条的境地,不能将教师个人的阅读鉴赏体验强加给学生,而必须是经过学生自己的想象力与情感的内化。当学生能全面立体地去感受文学形象时,就能够对自己的人格和辩证思维进一步完善,并对作品中所蕴含的意蕴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对于一部文学作品,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而非去直接界定或得出一个结论,影响学生的判断。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通过这样的方法来提升他们的鉴赏能力,并让学生亲身体会到文学鉴赏的乐趣所在,学会如何独立去思考、感悟。例如在教授《项链》一课时,作者通过“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识项链”这个过程来对资产阶级的虚荣心进行了批判,同时还批判了享乐主义思想,但是如果只是告诉学生文章批判了什么,那么学生就可能产生出“女主人活该倒霉,文中人物都是自作自受”等类似的想法,而不会去想到小人物自身的艰难处境,也难以理解小人物在底层进行挣扎的那种悲哀命运,到最后连起码的同情心也不会有了。然而这种教学现象是非常普遍的,这不能说都是教师的错误,很多时候是现行高考制度导致的悲哀。

文学是一种艺术,有其自身所独有的个性,这种个性并不是一些笼统的大概念能够概括的。有人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但是在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做法却与此相反,我们的语文教学造就的是千千万万个读者最终却只有一个鲁四老爷、一个王熙凤。要怎样才能够改变这样的现状呢,最好的做法就是能够引导学生去自己进行体验。《项链》一课不仅仅需要让学生体会到路瓦栽夫人的爱慕虚荣,还必须让学生体会到路瓦栽夫人的诚实坚强和勤劳以及在后来面对佛来思节夫人时的巨大勇气。为此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你是喜欢十年前的路瓦栽夫人还是喜欢十年后的路瓦栽夫人,请给出理由。”由于对文章的理解、学生自身的认识水平和体验等都不相同,那么观点、理由等自然就不会相同,这是很正常的,语文教师要做的就是鼓励他们。

四、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文学写作兴趣

文学教育仅有教师的“教”是不够的,学生自身的积累也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而学生要积累就必须要对文学有足够的兴趣,并将兴趣转化为动力。赞可夫曾说过:“应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情经验,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但是该如何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呢?古人之所以能够写出流传千古的锦绣文章,并不是光靠想,他们都有着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人生体悟。因此,在教学中要尽可能从学生自身的体验着手,创设生活情景、活动情景、情感情景、想像情景等。例如进行景物写作训练时,习作前,先带学生去风景秀丽的公园进行参观,而不谈习作的事。学生面对公园的美丽景致,很自然地就会产生出很多的感想和感叹。面对这样的情景,教师需要抓住契机,适时地问一句“这么美的公园,我们怎样才能让它永留心中?”以此来作为引子,激发出学生的表达欲望。这样不仅使一次具体、生动的习作能够轻松完成,更重要的是学生喜形于色,乐于写作。

高中语文教育教学范文第3篇

一、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渗透

新课标背景下的中学语文阅读新教材中选用了大量“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加之语文教学本身富有美的形象性、感染性、社会性和创造性的因素,教师以此作为载体,极有利于美育的施行。当然,对于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教师在进行美育的教育渗透时,要各有侧重、区别对待。

首先,对于文学作品诗歌、散文教学中的审美,可重点从语言、意境上把握。

语言是支撑文章的基石,离开语言,文章即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诗歌的语言简洁凝炼,散文的语言纯美睿智,它们都营造了至真至善之美,教师可以此作为切入点,使学生通过对作品的反复朗读、咀嚼、品味,感受作品的语言之美,从而受到美的熏陶;还可引领学生由作品的浅层深入到作品的深层,导之入境,体会作品的意境之美,从而受到美育的教育。

如,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的古体诗《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见高中语文教材・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中的语言描写就非常壮美:“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唐军守边将士们在西北边塞飞沙走石、雪寒风厉的恶劣环境中豪迈坚强的精神风貌。这里,诗人把“风之狂”写成了可以把“如斗”的大石头吹得满地乱滚,大胆的夸张和贴切的比喻连用,愈显得形象、生动。因此,教师只要让学生抓住作品中直观性的语言描写,激感,对学生进行审美意识的引导,学生定会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从而达到在语文教学中审美的目的。

再如,现代诗人徐志摩在其代表作《再别康桥》(见高中语文教材・苏教版・读本必修一)中,为了表达对康桥的依恋怀念之情,对诗中的意境可谓是苦心经营、倾心打造: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柳荫下的清泉魂牵着迷人之梦,寻梦不到,只有别离的笙箫和沉默的夏虫相伴。这样就烘托出一种梦幻般的惆怅气氛。最后诗人无奈地发出了“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愁叹,怅然若失之情顿时跃然纸上。整首诗情因景生,景因情活,情景交融,物我一体,构成了整首诗深邃惆怅的意境,给读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所以,教师在对这类作品进行教学时,要因时诱导,抓住作品中能打动读者的共鸣点,透过作品的语言表层走进作品中所营造的意境的深层,学生定会从中得到精神上的愉悦,从而达到审美的目的。

其次,对于文学作品小说、戏剧教学中的审美,要抓住作品中的主要因素――人物形象,进行审美。

小说、戏剧中的人物形象都是典型丰满的,教师可引导学生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让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在自己的脑海中活起来,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喜共悲,从内心深处体验到作品中的人物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美主要表现为外部的形象美和内在的心灵美。形象美表现在身材相貌、衣着服饰、体态行为、风度气质等方面,形象美既是自然形成的,又是社会造就的,它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细节的再现。如,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祝福》(见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第二册)中的主人公祥林嫂死前的木刻式呆滞,是封建社会和吃人的礼教的“异化劳动”对形象美摧残的结果。而现代著名剧作家丁西林的独幕剧《三块钱国币》(见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第四册)中的主人公杨长雄所表现出来的正义感、同情心的外在举动,正是火热的民族斗争熏陶的结果,他是当时抗日战争时期富有民族血性和正义感爱国青年的典型代表。所以说,文学作品中的形象美体现了一定阶级、一定社会的美,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真正的形象美,这对于当今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和个人的立身处世都是有价值的。

当然,对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审美,最重要的还是心灵美。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心灵美所表现出来的爱国爱民、理想崇高、品德高尚、情操美好、善良诚实、乐于助人、大公无私等,都体现了我们现在所需要的时代精神。语文新教材中不乏这方面的作品,它们所承载的思想内容,具有很好的审美教育作用。如,现代作家沈从文的小说《边城》(节选)(见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第二册)中的主人公翠翠――天真善良、温柔清纯、忠贞爱情等,在她身上,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保留至今的美德,是作者通过主人公的悲喜,呼唤传统美德的回归的体现。中学语文新教材中所收录的文学作品里面为数众多的人物形象都蕴蓄着崇高的品质美、境界美和人性美,教师以此为凭借、引导学生走进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定能引起学生思想的共鸣,激起他们蓬勃向上的追求和正义的感情,使他们的灵魂得到“净化”。

最后,附带说明的是,对于非文学作品教学中的审美,如说明文教学,要注重其科学美和艺术美。

例如现代作家叶圣陶先生的《景泰蓝的制作》(见高中语文教材・苏教版・课本必修五)这篇说明文具备文章的结构美,而它的制作过程又反映出艺术美,可以说该文是兼有科学美和艺术美的。而对于议论文的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作者标新立异的观点及其雄辩的逻辑论证上去审美”。

学习这类应用文,如果教师只从应用文体的角度去教学,就忽视了它的美学价值,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去挖掘文章中固有的多种美的形态,形成智育和美育的综合效应。

二、在写作训练中,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渗透

作文训练是培育学生表达美的兴趣和能力的最好凭借,审美的目的在于创造美。高尔基说过:“照天性来说,人人都是艺术家。”每个人都有创造的愿望,青少年特别强烈。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的创造活动是带有模仿性和尝试性的。这些都是为将来创造现实美和艺术美打基础、做准备的。他们的创造欲望主要是一种对美的表达欲望。

口头作文和书面作文,为中学生创造美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机会。学生的作文和文学创作不一样,是学习运用美的语言去把真实生活中的美表达出来。这种表达能力的培养,既要指导他们从范文中吸取美的滋养,又要引导他们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去锻炼发现“美的眼睛”,汲取“美的源头活水”。另外,还要鼓励他们对自己的“创造成果”作出审美评价。用美的力量去激发他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如,2008年江苏高考语文卷写作部分的《好奇心》这一命题作文,很多考生在作文里写道:“牛顿由苹果落地触发‘好奇心’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指出:“因为‘好奇心’才有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因为‘好奇心’才有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它反映了在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中贯穿的审美追求。”这是在写作训练中进行美育渗透的典型之例。

三、在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渗透

教师应广泛地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在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辨别美丑,区别真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或新闻采访,让学生感受现实生活中可歌可泣的真人真事,定能引起他们灵魂深处的震撼。如: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有的学生通过各种媒体耳闻目睹了灾区人民和广大官兵所表现出来的一幕幕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从内心深处体验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炎黄子孙的抗争精神,以及人间的真情、生命的宝贵……当然,教师也可组织学生去野外考察,引导学生投入自然的怀抱,去感受自然的雄伟坦荡、妩媚恒常、无私多情,去发现自然与人类的内在的和谐统一,从而领悟到一种自然美。

语文课外活动实践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教师集思广益、正确引导,亲临其境的学生定会在人格和气质等方面得到发展、完善、升华,从而达到对“真、善、美”的追求。

四、凭借教师美、利用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渗透

这里所说的教师美,绝非指教师的外表美,而是指教师的心灵、行为,以及自身的知识、能力所表现的一种美,可以说,不论是在何种的语文课型中,教师美都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要不断地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用自己的魅力去赢得学生的信任、佩服。

高中语文教育教学范文第4篇

在高中教育的过程中,语文不单单是众多课程中的一种,更是一门语言艺术。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改革,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并能够同语言的运用相结合,切实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文章对人文教育的相关概念进行阐述,并结合笔者自身的实践经验,就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高中语文 人文教育 回归

在高中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在教授学生相关语文知识的基础之上,能够使得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继承,使得我国文化能够得以延续。在丰富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使得学生的精神水平得以提升。相对而言,学生的高中时期是其建立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是其认识世界、内外检修的关键时期。因此,在高中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引入人文教育的精神,能够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人文理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1.人文教育目标及内涵

人文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对其思想水平进行提高,正确的对其人格进行塑造,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

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引入人文精神,其任务在于使得学生能够通过对人文精神的感悟,加深对人文科学的理解。高中语文的人文教育应在教会学生如何正确的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等之间的关系,并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使得学生能够认识科学。热爱科学,对其价值进行探索。高中语文的人文教育,也是精神层面的教育,能够使得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化进行继承与发扬,对其内在的精神进行传播,致力于研究科学、索取知识、培养创新意识等。

2.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缺失的原因

第一,教学内容的原因。语文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各个时期的精神文化均在其中有所体现。通过对语文的学习,能够使得学生对人文精神有所感悟。然而,在现今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将教学内容的重点放在语言知识的讲解方面,例如语法知识等。这就使得教学的重点向着语言工具的方向发展,句子成分的分析很大程度上破坏了文章的整体性,也使得字里行间中流露出的人文精神遭到破坏,最终使得语文中的人文内涵得不到体会。

第二,误解人文精神。在多数高中语文老师的理解中,人文教育如同思想教育,应是政治课程中的内容,与语文并无联系。然而,人文教育的精髓在于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以及知识程度对情感的领悟。而语文学科作为文化的载体,是同人文教育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科。作为人文精神最有力的体现,高中语文教师应对其中的内涵进行深入分析,对语文学科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进行认识,使得语文能够真正发挥出其在人文教育中应有的作用。

第三,应试教育的影响。处于高中时期的学生面对升学的压力,教师以及家长均将学生的成绩放在关注的首位,对考试过分的看重,而对学生的思想情况、综合素质、价值观等方面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被剥夺了体会人文精神的时间,所领悟出的人文精神也将得不到支持与理解。因而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之下,教师对人文教育并没有给予重视,这就使得人文教育无法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正常开展,致使学生发展相对失衡。

3.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的建议

3.1正确领悟人文教育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对语文教育中的人文教育进行清楚的认识,对其重要性以及必要性进行深入了解,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念,根据人文教育的相关要求,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进行合理的确定,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价值体系。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相对较大,因此,广大语文教师应在重视学生人文精神提高的基础上,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使得学生能够以教师为榜样,努力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质,提高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效果,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2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高中语文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致力于打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相对而言,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更加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学习,更加有利于人文教育效果的提升,更加有利于学生将语文工具同人文精神紧密联系。从而使得学生在熟练掌握相关语文知识的基础之上,精神水平以及综合素质能够得到全面的提升。笔者认为,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小组学习的方式,能够有效的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加大对小组内学生的学习状态的关注,协调学生的合作,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团队合作意识,增加学生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的基础之上,建立良好的价值观。

3.3制定合理的评价体系

在素质教育全面实行的今天,对学生的评价不应仅局限在其成绩的优劣,而是应对学生的整体表现进行合理的评价。因此,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在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价的基础之上,对学生日常的学习精神、情感的领悟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达到真正全面评价学生的目的,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其对语文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进行鲁迅先生的《祝福》一文学习中,教师可以将鲁迅先生的时代背景、作品意义以及人生指导等安排成课下作业,让学生搜集资料完成作业。在评价的时候采取教师评价、课堂表述、学生评价相结合。鼓励学生实践“知人论世”的同时也在多种评价指标下衡量学生的自学能力。

【结 语】

总而言之,在素质教育全面实行的今天,人文教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人文精神的载体,高中语文的人文教育效果将直接决定人文精神的继承情况。因此,广大语文教师应改变思想,深入分析人文教育,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使得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邹诗鹏. 人文教育怎样才能成为“做人之学”【J】.高等教育研究,2012(04)

高中语文教育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以人为本 高中语文教学 人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B-0083-02

如果将学生对语文学习比作婴儿学习走路的过程,那么小学和初中对语文的学习就是“学步”的过程,而高中对语文的学习就是婴儿“独自走路”的过程,这一过程对于学生能否有效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和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的本质,不仅仅是将相关的知识教授给学生,更是通过知识的教授,使学生加深对中文这门语言的热爱,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心灵、人生进行精神上的净化和升华。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渗透人文精神,采取有效的方式来实现“教而化之”的目的。

一、基本概念阐释

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之人文路径探讨之前,首先要明确“人文教育”的基本内涵及实质,以保证方向上的正确性。

(一)“人文”的含义。在我国古代的优秀思想中,充溢着浓厚的人文精神,如孟子所主张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孔子在教育方面所主张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那么,究竟什么是“人文”呢?《易经》中首先提出了“人文”:“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是以“天文”相对的,所谓的“天文”,就是自然界,观察天文的目的,是为了掌握自然界运行的规律,而“人文”是“文明以止”,即达到一种晓畅的状态而停止,也就是处于一种文化和文明的状态,而观察“人文”的目的就是通过文明和文化来感化天下人。那么“人文”与文明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呢?“人文”中的“人”,是一种具有理想人格的人,而“文”是一种外在的载体,因此“人文”就是通过外在的文化等载体来实现理想的人格,而理想的人格是什么?就是一种文明的状态,就是一种晓畅的状态。综上所述,所谓的“人文”,就是通过文化等外在的载体,顺应人性,来达到人所应该有的一种文明的、晓畅的状态。

(二)人文教育的实质。对于人文教育内涵,有的学者认为是指:“通过教授给受教育者相应的人文的学科知识,从而使其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以及处理事务的能力得到提高。”这里将人文教育理解科教育的综合,与上面所阐述的“人文”的概念是极其不相符的。因此我们所理解的人文教育是指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和认知层次,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从而实现其对于知识的内化。目前的很多高中语文教学,实际上是一种功利化、应试化、知识化的教育,即希望通过知识的灌输来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其实这是一种工具理性的产物,而人文教育却打破了这样的教育方式,将教育重点放在教育的过程之中,而非教育的结果,这是一种价值理性的产物,因此人文教育的实质就是一种价值理性。

二、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人文教育的缺失

在工具理性作祟下,我国目前的高中语文教育出现了人文精神严重缺失的问题,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都产生了阻碍作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观念层面人文精神的缺失。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之下,高中学习面临着一个巨大的考验――高考,而证明高考取得成功的唯一标准就是成绩,并且高考的重要性对学生来说是毋庸置疑的。在这样的环境和压力下,高中教育自然滑向了“应试教育”,很多语文老师在教学的课堂上重视的不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以及人文情怀的培养,而是能否记住字词句,能否写出可以得高分的作文。在这样的理念之下,学生应该从语文学习中获得的“人”的本性没有获得,与之相反,获得的只是冷冰冰的知识。比如,在学习必修一的《鸿门宴》时,司马迁在撰写时对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形象的刻画都用了浓重的笔墨和娴熟的技巧,而教师在讲授此文时,却对这样的核心内容只是进行了轻描淡写地讲述,而将重点放在字词句的讲解以及记忆上。

(二)教学评价方式层面人文精神的缺失。高考的压力,让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学生,对教学的评价设定了一个标准――成绩。只要语文成绩提高了,至于学生是否能够从语文学习中学到人生的感悟,是否体会到了我国文化的灿烂,都变得无关紧要,于是出现了“不能让语文成绩拖后腿”、“语文成绩关乎高考的成败”等口号。在这种教学环境下,语文教师只好采取“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的策略,以期望学生的成绩能够提高,对知识点的教学代替了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说明方法、议论方法都有着固定的模式和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敢有丝毫差错,如此机械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明显缺乏人文精神。

(三)教师教学层面人文精神的缺失。这主要体现在教师自身个性的缺失。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在语文课堂上能够风趣幽默、旁征博引的教师非常受学生的欢迎,但是慢慢的这样的教师越来越少,逐渐所有的教师出现趋同化的特征。其实出现这样的现象不难理解,因为在评价标准――成绩面前,有个性的教师也会慢慢地变成标准化的生产机器。

三、高中语文教学实施人文教育的策略

(一)教育理念上要彰显人文精神。在教育理念上要彰显人文精神,需要从两个层面来实现。第一个层面是保证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二元平衡,通过成绩的评价来选拔人才确实有一定的效果,而语文成绩的提高对于证明自身的能力也非常有说服力,但是如果仅仅将语文的教学定位于此,则丧失了语文教学的魅力和应有之义,语文教学不仅仅在于其结果,更在于在教学过程中感受语文自身的“黄金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做的不是偏重于一项,而是要实现两者之间的平衡。第二个层面是要树立文化语文的理念,语文与物理、化学不同,其中除包含理性的分析外,还有着浓厚的文化色彩,而这才是语文真正的灵魂,如在学习《赤壁赋》时,对字句的积累是次要的,而其中作者所要表达的豁达的胸襟才是文章的关键所在,学生学习的重点应该在此,因此只要树立了文化语文的概念,人文教育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二)建立人文化的评价策略。人文化评价策略的构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要更新评价理念,语文教学重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但是人文素养并不是能够通过成绩来彰显的,甚至可以说,一旦企图通过成绩来衡量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教学的目标将会出现南辕北辙的错误。第二,要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体系,由于语文学习具有情感体验的特点,而情感是无法通过定量来确定的,因此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实现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策略。

(三)充分发挥教材的人文教育作用。教材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整个教学过程必须围绕着教材进行,否则再好的教育也不可能实现高中语文的教学目标,因此在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人文教育作用。首先,要充分发挥语文课本中的人文教育作用,高中语文教材中文章的选取,是众多专家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目标,经过反复论证而选取的,因此是人文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统一,既具有深邃的、博大精深的人文内涵,又经得起审美的咀嚼,所以教师要对课本进行深挖掘,将其中包含的丰富的、精彩的人文精神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其次,要充分发挥课外教材的人文教育作用,语文课本毕竟只是异彩纷呈的语文世界的冰山一角,因此对于语文人文教育的进行,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本中,而要让学生多多接触课本之外的语文世界,以真正激发学生内心的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