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国防教育

高中国防教育范文精选

高中国防教育

高中国防教育范文第1篇

杨东平教授认为,“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一些人热衷于总结‘中国模式’,将这一经济发展成就上升到社会理论的层面。但在概念界定、理论内涵和具体表达上人言人殊,远没有形成共识”。“中国模式”的概念正在被迅速泛化,也成为高等教育活跃的主题。有人认为,凡是体现中国元素、打下中国烙印,“从中国发展出发就是中国模式”。杨东平教授指出,与“中国模式”相比,“中国特色”的提法显然更为恰当。因为中国模式与中国特色很不相同,后者是对在中国所发生事物的描述性表达,所有发生在中国的事情都具有中国属性,具有与国外或一般经验不同的特点、特征,乃至特色;但只有那些可以总结、上升为具有共性的特征、规律的做法,才能称之为“模式”。倡言“中国模式”,实际是认为中国已经形成了比较确定的发展经验;既然是模式,它应该是可复制、可推广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必须发问: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真的已经形成确定的模式了吗?如果有的话,它的具体特征、价值、方法究竟是什么?杨德广教授对杨东平教授以上观点表示完全赞同。

《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模式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有学者认为,模式’这一用语,原指数学上的数学方程,也可以指借助数学符号或图示对一种理论的表述”。波兰经济学家布鲁斯认为,“使用‘模式’这个术语的正确意思是表示经济机制运行的图示,它是撇开复杂细节、提供经济运行的主要原则的图示”J。其实,“模式”概念较早见于经济领域,一般称为“经济发展模式”,现在已被各种领域广泛应用,并衍生出企业模式、市场模式、管理模式等,在教育领域有教育模式、办学模式、培养模式、课程模式等等。在社会学中,模式是研究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的理论图式和解释方案,也是一种思想体系和思维方式。本文提到的“中国模式”,显然主要指“中国发展模式”。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所谓“发展模式”,其基本涵义是指“在一定地区,一定历史条件,具有特色的经济发展的路子”。笔者依据上述关于模式与发展模式的观点认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国模式”是指,在中国大陆,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路子。依据以上认识,综观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可清晰地看出,经历了学习苏联(1949年至1957年)、“革命化”(1957年至1977年)、面向世界(1977年到1990年)、跨越式发展(1990年到2003年)、科学发展(2003年到现在)五个发展时期。

回顾与反思这五个发展时期可以看出,每个时期都形成了具有该时期特征、价值与方法的发展模式。(1)以苏联为师模式:即高等教育发展以苏联为榜样,接受和学习苏联模式,实行院系调整,以培养工业专门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建立专门学院。(2)“革命化”模式:即高等教育发展走上了摒弃一切外国“模式”,复归“传统”的道路。摒弃外国“模式”是指在“独立自主”的旗帜下,拒绝来自国外的任何“模式”。复归“传统”是指力图用党在战争年代、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延安等根据地举办高等教育的经验与方法来指导高等教育改革。(3)面向世界模式:即中国开始了拨乱反正与改革开放,恢复高考招生制度,高校复学并不断改革,从根本上扭转了高等教育的停滞局面、重新面向世界。(4)跨越式发展模式:即进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扩大高校招生规模,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呈现出高等教育规模的跨越式发展。(5)科学发展模式:即高等教育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实现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变。综上可见,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高等教育与国家共命运、与时代共进步。无论从“”前的“政治化”价值取向,还是“”后的“经济化”价值取向,直到今天的“科学化”价值取向,高等教育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把功利主义和理想主义统一起来,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就是说,不同时期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都是在全球化的环境中,从中国国情出发、因地制宜地进行改革,形成了具有当时的特征、价值与方法的“中国模式”。

二、关于中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有关问题

杨东平教授认为,如同在经济领域一样,“中国模式”成为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直接动机。其结果是:其一,以效率优先的高校扩招,主要追求规模、数量的扩张,导致高校超负荷运行,出现了庞大的贫困生阶层,造成教育质量滑坡、大学生就业难等突出问题;其二,政府直接干预的高校合并调整,有悖市场或学术的逻辑,造成高校片面追求高层次,定位和培养模式趋同,以及行政化和官本位价值蔓延;其三,用工程思维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追求短期效益、重数量的“计划学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术按其自身规律的健康发展,损害了研究型大学向世界一流进军的努力。杨东平教授抓住了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模式的主要问题与后果,但如何看待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行全面的辩证分析。

(一)关于高校扩招原因的问题

杨东平教授认为,20世纪“90年代末的高校扩招是当时‘教育产业化’思潮的产物,具有很强的经济主义属性”。杨德广教授则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不符合事实的。我国高等教育至今没有走出困境,正是对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认识不清,正是没有发展教育产业,教育产业化不完善的结果。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既有公益性、事业性的特点,又有产业性、非公益性的特点。发展教育产业、拓展教育市场,是提高办学效率、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发达国家,教育产业、教育市场的观念和实践很早就有。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体制机制之所以比较灵活,能培养出大量杰出人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走教育市场化的道路,高校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笔者认为,教育是不是产业,这个已经有定论。中国加入WTO时,就已经将教育划归第三产业。至于教育产业化,是颇有争议的问题。一般认为,教育不能产业化,不能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就是说,以经济的手段操纵教育是不被认可与支持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实际上,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为了拉动经济发展,中国政府确实是把教育与基础设施、房地产、汽车产业作为刺激经济复苏的途径。这是高校扩招的直接动因,但并不是唯一的甚至根本动因。正如杨德广教授所认为的,高校扩招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某一方面的因素,应全面地、客观地、从多视角来分析。杨德广教授认为,新中国成立以后,高等教育发展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及许多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蓬勃发展,人才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各行各业都感到人才紧缺是制约发展的瓶颈。这是第一个动因。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供需矛盾非常突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江苏、浙江、山东等地因人才紧缺,高校便“擅自”扩招,背着教育部突破招生计划,还受到教育部批评,但并没有制止扩招之风的蔓延。这是第二个动因。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日益感到知识的作用、人才的作用越来越大。“知识能够改变命运”,“人才是第一资源”,越来越深入人心,再加上独生子女群的出现。广大家长都希望子女接受高等教育。这是第三个动因。杨东平教授也认为,1999年之后的高校扩招,在很大程度上是对20世纪90年代前高等教育停滞不前的一种反弹,因而具有很大的合理性。

(二)关于高校扩招带来的问题

杨东平教授认为,扩招导致“高校出现了庞大的贫困生阶层,造成教育质量滑坡,大学生就业难等突出问题”。对于这三方面的问题,杨德广教授则认为,在一部分地区和高校确是存在的,但与扩招为各行各业培养的大量人才相比,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相比,与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上大学需求相比,是次要的、非主流的。表面上看,扩招后贫困生多了,实际上是贫困生上大学的人多了,这是好事,并非坏事。关于“教育质量滑坡”问题,不能笼统地、抽象地说质量滑坡。扩招后,完全可以通过抓发展、抓改革不断加以解决。另外,从整体而言,高中毕业生变成了大学毕业生,质量肯定提高了。关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表面看就业市场压力很大,但如果不让高中生上大学,他们在知识、能力、整体素质等方面没有提高,就业则更加困难。杨德广教授强调,我们应充分肯定扩招的必然性、必要性、发挥的巨大作用,不能一叶障目,全盘否定。扩招的主流是好的、积极的,是顺应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意愿的,也加快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步伐,为我国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大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笔者认为,任何改革措施都是有利有弊的,高校扩招也不例外。近年来,扩招确实出现了杨东平教授提出的问题,这是客观存在的,谁也无法否认的事实。但如何解读这些问题,关系到中国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从积极的方面来看,扩招对于高等教育来说,不仅带来了规模、结构、功能等方面的变革,同时也使社会对高等教育的看法、社会的就业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扩招对于高校来说,不仅带来了学生数量的增加和办学条件的改善,更为重要的是激发了高校的办学活力。比如:增强了质量意识、调动了办学的积极性、推进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专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明确了自身的发展定位。从西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情况看,高校规模扩张随之而来的是不同程度的质量下滑。从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来看,规模与质量交替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规模大发展时期,由于师资准备不足、生源质量的较大差别、对学生不同要求的迁就以及校舍和设备的不足等,质量必然会受到相当大的影响;在规模扩张后的时期,就需要狠抓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协调好数量、质量与效益的关系。因此,高校扩招出现的问题,是改革发展中的问题。今天我们反思扩招的利弊,应该运用辩证法,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既要实事求是地找出问题,又要积极肯定成绩,以便在未来的发展中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三)关于独立学院是假民办的问题

杨东平教授认为,“公办大学举办的假民办的独立学院造成的不公平竞争,损害了真正的民办高校的发展”。杨德广教授则认为,这种批评太武断,不符合事实。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产物,是在高校扩招与民办教育发展过程中异军突起的一批新型高校。无论是“民有民营”、“公有民营”,还是混合所有制的独立学院都是真民办而非假民办,其共同特点是非政府投资和举办的高校,主要办学经费不是依赖政府而是依靠受教育者及社会投资,这正是“中国特色”的民办高校。杨德广教授强调,独立学院挤占民办高校招生名额是不公平竞争的说法,也难以成立。因为,每所高校的招生名额都是独立下拨的,不存在谁挤占谁,民办专科院校只能招收大专生,与独立学院存在与否没有直接关系。独立学院不仅不会损害到其他民办高校的发展,而且有力地推动了民办本科教育的发展,也有利于满足社会和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高等教育选择。笔者认为,独立学院是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特殊产物,前身是公立高校下设的民办二级学院。它是在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热情高涨,而公立高等教育的投入不足和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困难的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自下而上地探索出来的一种新的办学模式。杨东平教授说独立学院是“假民办”,主要是指独立学院建立之初的民办二级学院,既利用了民办之机制便利收取高额学费,又在实际上借助公立高校的教育资源办学,具有优于民办高校的教育资源与本科学历优势,与民办高校处于不公平的竞争地位。正因为如此,教育部才自上而下地对公立高校的民办二级学院进行规范后称为独立学院,并本着“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改革创新”的发展思路,对其提出了“六个独立”的办学要求。这实际上是对民办二级学院普遍存在的公共治理结构不合理、管理体制不健全、民办机制不完善等重大不明晰关系的积极调整,让民办二级学院转变为独立学院,真正回归民办高校的属性。

(四)关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问题

关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问题,笔者完全赞同杨东平教授的观点。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国模式”,普遍存在着一种贪大求全和盲目攀比的心态。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制度中,缺少一个科学的分层标准和有效的分层管理制度来引导和规范高校的分工与分层。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曾经区分了两种高校的分层体系。在第一种体系中,等级是由政府分配给各高校的职能、权利、特权和资源决定的。高校的学术地位和生死存亡是由政府通过一定的政策和措施来控制的。在第二种体系中,高校的分层以各高校的相互竞争为基础,高校通过市场竞争获得有助于提高学术声望的条件(如著名教授、研究经费、捐赠等等),从而提高自身的地位。在第一种体系中,一个国家的一流大学是由政府分配和扶持的;在第二种体系中,一个国家的一流大学是市场竞争的优胜者。欧洲的一流大学主要属于第一种类型,是由政府扶持的。美国的一流大学则分为两种情况:私立大学的地位是通过市场竞争来确立的,公立大学是由市场竞争和政府扶持两方面结合决定的。中国一流大学的地位是由什么决定的?中国冲刺世界一流水平大学的高校是在市场竞争中成长,还是靠国家政策来扶持,或国家扶持与市场竞争相结合呢?从过去与现在的情况来看,中国高校的地位主要是由政府分配的,一流大学的地位主要是由政府通过政策倾斜和给予特权来扶持的。本质上说,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国际竞争的产物。因此,我国要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高校,引入到国际竞争的序列。总而言之,未来无论是从冲刺世界一流水平的角度出发,还是从规范高校竞争、提升高等教育整65zk~的角度出发,都亟待培植高校公平有序的外部竞争环境,确立科学合理的分层标准和制度,在引导所有高校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催生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

三、关于中国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问题

高中国防教育范文第2篇

人以健康为本;依法治教,确立“以人为本。均衡发展”教育理念,坚持素质教育价值取向,突出教育“特色发展年”主题;积极拓展学生活动空间,努力搭建学生展示平台;以面向全体学生的活动为载体,以中小型竞赛为杠杆;打造阳光校园,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二、总体目标

竞赛活动广泛开展,认真贯彻落实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措施、方案。确保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艺术修养、科学素养、国防意识有新的提高;确保按《课程设置方案》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环境教育等课程。团队建设水平不断提升;确保全系统不发重大食物中毒事故和传染病暴发流行。

三、主要任务

学校体育工作:

着眼于每个学生的素质提高,学校体育、卫生、艺术、科技、国防教育工作一定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关注大多数学生的利益,努力拓宽学生的发展空间,努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认真贯彻执行《课程设置方案》开齐开足体育、卫生、艺术、科技、国防教育课程。各校要把落实课程计划作为贯彻教育法规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各校阳光体育活动方案、总课表一律按区教育局要求上网向社会公布。区教育局将对此项工作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将在全区范围内通报,并取消评优资格。

2.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各校要进一步强化体育课程管理。保证学生每天参加1小时体育锻炼,让“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口号深入人心。把时间、空间还给学生,把兴趣爱好还给学生,把体育、美育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在诸方面得到发展。学校要为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提供条件,要组织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团队和竞赛活动,提高学生兴趣,提高课外体育活动的吸引力。年,区教育局将组织召开阳光体育运动集体项目特色展示活动,同时推出区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评价指标,客观公正的评价各校阳光体育运动的效果。校长要亲自动员和号召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中小学班主任、体育教师要做体育活动的积极组织者和推动者,形成人人参与、人人争先、生龙活虎、生气勃勃的校园体育氛围。

3.认真上好体育课。各校要以课程改革为契机。明确“三变六不变”体育课改基本原则。即教学思想变了教学模式变了教材内容变了但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不能变;体育技能形成规律不能变;教学常规要求不能变;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不能变;养成学生终身锻炼习惯的目标不能变;教学五认真不能变。坚持纠正以安全为由,取消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精神的运动项目教学和活动的做法。因此,各校要制定对体育课的监测、考核、评价办法,加强指导和管理,实现学校体育常态课堂向高效课堂转变。

4.进一步开展“学生体质增强年”活动。增强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各校在这方面要有活动计划、具体措施,确保取得成效。确保年月日前完成学生测试、成绩登记和上报国家数据库工作,此项工作列入“区办学绩效评估内容。让每个家长在中国学生体育健康网站”上能找到自己孩子的体质数据,自行对照,从而引起家长的重视。

5.加强学校特色创建。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积极开展特色学校创建活动。各级各类学校要以体育、卫生、艺术、科技、国防教育为突破口,把创建特色学校作为学校办学的品牌战略,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各校要根据自身特点及长期积淀形成的思想、文化、经验,制定“以素质教育为基点,创新教育为核心,教育科研为先导,特色教育为龙头,自我发展为目标”特色学校创建计划,校校均要着手成立有特色的品牌运动队、合唱团、管弦乐队等等,随时能拉出来、随时可演出、随时能有精彩表现。已取得特色学校称号的学校,要认真总结经验,巩固和发展特色学校成果,尚未取得特色学校称号的学校要有目标、有规划,尽快创建成特色学校。

6.抢抓机遇。从年起,每年新建一批学校塑胶运动场地和室内场馆,年完成全区中小学11片运动场地塑胶化。此项工程的上马将全面提升中小学体育设施质量,实现学校体育的硬件高位均衡,为学校体育腾飞、为“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年是学校运动场地实施区级配比的最后一年,尚未建设的学校要确立“学校早建设、学生早受益”思想,与街道加强沟通,积极配合区教育局及早确定修建方案,尽快进入招标、施工程序,为学校体育教学和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创造优良的条件。

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

学校卫生工作将围绕“特色发展年”主题,年是五计划的收关年。以学校健康教育为主线,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树立健康生活的观念,一手抓巩固,一手抓特色。

1.学校将健康教育内容纳入学校公共安全教育内容。授课内容侧重个人卫生、食品营养与卫生安全、青春期卫生保健、传染病防治等,授课形式为专题讲座,时间45分钟,以授课光盘形式参赛。区教育局将选送优质课参加省、市级竞赛。

2.按照《省中小学生健康教育教师指导用书》和《学校卫生纪念日指导手册》要求。

3.加强预防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重大传染病的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加大《艾滋病防治条例》血吸虫病防治条例》宣传力度。确保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达80%以上。组织参加第十届省中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竞赛。

4.认真贯彻《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学校卫生和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依据省县(市、区)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考核指标(试行)要求。促进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质量水平的提高。

5.通过省教育促进学校和市无烟学校的创建。

6.做好学生常见病、传染病和学校食源性疾病的防控工作。督查学校的领导责任、应对机制、防范措施、人员分配等落实情况,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7.定期体检。根据市教育局、市卫生局、市物价局、市财政局联合下发的转发<省教育厅省卫生厅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使用全市统一的市学生健康档案”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检费用由学校在公用经费中开支,普通高中学生体检费列入财政预算,其他类型学校学生体检费在学费中支出。

8.加强学校食堂和食品安全管理。学校食品采购索证、质量核验、餐具用具消毒、饮用水、饮用奶质量等达到规范要求,新建满一年的学校食堂必须申请等级创建。确保不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故。

建立和完善青少年营养干预机制。学校艺术教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加强青少年营养指导。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全区各中小学要从管理入手,加大艺术教育的工作力度,全面推进艺术教育,提高艺术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益。年主要工作任务是

1.以艺术课教学为主渠道。开齐上足艺术类课程,积极开设艺术选修课,充分利用艺术教育硬件设施和器材,按照《课程设置方案》课程计划》开齐开足音乐、美术课,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挤占音乐、美术课时间,同时要按照国家课标不断提高课教学质量,提高全体学生艺术素养,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2.以“艺术竞赛活动”为契机。营造良好的艺术教育氛围。各校要依据地区特点及学校特色制定计划,选拔优秀文艺节目、艺术作品和艺术教育教学论文,参加省、市、区组织的相关竞赛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发现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艺。

3.拟组织“区第届小学生合唱大赛”区中小学生美术书法比赛”和参加由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举办的第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充分展示我区艺术教育成果。抓住契机,制订计划,及早准备,扎实开展艺术教育活动,让更多的学生有才艺拓展、展示机会。

学校科学教育工作:

特别是时间和经费上要给予充分的保障;要把科技教育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各校要关心和支持科技普及工作。为学生搭起更多的科技“舞台”切实提高他科技素养。

1认真落实环境教育。将环境教育纳入公共安全教育。并结合相关课程、实践活动和纪念日等进行渗透教育,环境教育普及率达90%以上。

2开展具有广泛参与性、较高普及性的科技教育活动。以“全国科普日”科普宣传周”科技节”科技夏(冬)令营、科普讲师团进校园等活动平台。

高中国防教育范文第3篇

【摘要】军训是学生履行兵役义务,接受国防教育的基本形式。本文结合高职学生特点,对军训效果进行调查研究,为更好开展高职学生军训工作提供一些依据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学生军训效果调查增强

1引言

我国《兵役法》规定高等院校的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须接受基本军事训练。开展军事训练是学生履行兵役义务,接受国防教育的基本形式,其训练内容也是国防教育的基本内容。在大学生入学时开展军训,不仅是传授军事知识,培养军事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正确人生观的过程,为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智力素质和身体素质提供重要保证。对高职院校来说,目前的生源层次不高、类型复杂、文化基础较差、整体素质偏低,从而导致高职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相对较差,容易受到不良社会习气的浸染。那么通过学习军事知识、开展军事训练对高职学生的成长成才是否有所帮助,效果如何呢?本文结合高职学生特点,对军训效果进行调查研究,为高职院校更好开展学生军训工作提供一些依据和建议。

2高职学生特点

高职入校生已经完成了三年的高中教育或中专技工、职业高中教育,正处在从不成熟或不够成熟向成熟或比较成熟转化发展的阶段。显然,与同龄的其他在校大学生一样,他们都具备当代青年学生共同的特征,如思想活跃、勤于思考、独立自主、积极上进、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强烈自我意识、情感世界敏感而丰富等等。但高职学生也不可避免地具有与其他高校学生不同的特征。

2.1职业素养需求较高,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强

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就是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因此对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要求比较高,进校的目的也相对明确,即要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和业务能力以及培养良好的身心素质。这也是高职学生符合市场需求就业情况转好的重要原因。在这样的前提驱使下,高职学生体现出特有的务实性,并注重培养实践动手能力,有一定的努力拼搏、不断进取的积极性,适应能力强。这些也需要在学生入学后的各个教育教学环节中加以引导和提升。

2.2高考阴影影响较大,观念转变和心理调适难

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有幸能进入高职院校的新生,基本上可以说是竞争的胜利者,但高考的结果,与他们的人生理想相去甚远,高中三年的辛勤付出没能实现自己或家人上本科乃至一流学府的美好理想和愿望,这对于年轻的他们来讲,无疑是人生路上的一个沉重打击。部分新生自认为高考发挥不好,没有进入名校,读高职院校是不得已而为之,因而产生自卑心理,还有部分新生进入高职院校后发现,在群英荟萃、强手如林的环境下,以往的优势不复存在。因此,高考过后的阴影在他们进入高职院校后无法迅速挥去,从而导致不能很快调整心态面对现实,在学习上缺乏奋斗的目标和动力,易对生活悲观失望。这对开展高职学生思想教育的形式和方法提出新的要求。

2.3自我主体意识增强,团结协作和集体观念弱

进入高职院校后,没有了升学的压力,自由时间相对较多,作为年轻人他们精力充沛,朝气蓬勃,开始思考自己的问题、深入探索自我,表现出独立性倾向,对教师的依赖性明显减弱,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和求知欲,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然而由于缺乏生活历练和独立生活能力,更因交往能力的欠缺而产生自我否定的负面情绪,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依赖长者的庇护帮助或者本能地自我封闭,以自我为中心,造成集体主义观念淡化,团结协作能力变差,而且会因人际关系不和谐产生较强的心理压力。

2.4学业内容目标变化,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差

与高中系统的基础知识相比,进入高职专业学习,教学方式、方法难以适应,部分学生学习基础差,不会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所学知识,学习吃力。加之有的进校前专业选择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与自己理想中的专业有一定差距,易产生心理落差。尤其随着独生子女学生的增加,部分学生艰苦奋斗观念淡化,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及克服困难的毅力,追求自我实现与现实相悖产生心理冲突,不能正确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接纳,对自身的优缺点和实际情况认识不足,易产生偏执、逃避等消极情绪。

2.5未来发展认识不够,自信心和上进心缺乏

由于社会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一线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增加,使得就业形势有所好转,但这一现象使得高职院的学生产生心理偏差,许多学生片面理解为突出技能,忽略理论,认为毕业后也就是简单的操作工,学校能够提供就业岗位,就业压力相对减小和自我定位偏低使得高职学生缺乏明确的目标和动力,部分学生易产生茫然不知所措的不良情绪,甚至出现难以适应或放纵自我的情况,缺乏足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易受社会上一些观念误导产生不良影响。

3军训调研情况

结合高职入校生的特点,为更好引导学生,避免产生心理问题,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职生活,并为今后的职业生活打好基础,应上好新生入学的“第一课”。为切实了解新生开展军训的效果,笔者以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07级学生为对象,以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形式展开调查。问卷采取不记名形式,共发放1100份,回收1071份,回收率97.36%。其中男生640人,占59.76%,女生431人,占40.24%;来自城市323人,占30.16%,来自农村748人,占69.84%;高中阶段所学主要课程偏文科456人,占42.58%,偏理科615人,占57.42%;高中参加过军训936人,占87.39%,高中阶段未参加过军训135人,占12.61%。调查对象基本符合全院新生整体分布情况。此次问卷调研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内容展开:学生认为开展军训的必要性,对本次军训的态度,对军训内容的自我评价,军训过程的感受,军训前后变化的比较等。

3.1开展军训的必要性及学生对军训的满意率

从图表1中可以看出,认为大一开展军训有必要的占91.32%;没必要和无所谓的不到9%,说明绝大部分学生能够接受入学时开展军训。图表2看出学生对本次军训非常满意和较为满意的占到98.04%。本次调查是在军训结束后开展的,这反映出军训对学生的影响,有一定的效果。

3.2学生对军训内容的自我评价

由于场地等原因,2007年军训的内容主要有队列步伐、军姿军容训练,学习军体拳及宿舍内务训练等。学生自我评价如图表3。除军体拳因时间原因训练效果有所差异外,其他项目自我评价优良的达到90%以上。

3.3学生对军训过程感受

学生对军训过程的感受通过军训目标、对待军训的心态、军训作息时间和训练强度等方面调查。对军训目标的调查为多选项,其中认为可以增强大学生组织性和纪律性的占88.61%,认为可以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和保卫祖国观念的占60.50%,认为可以为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做准备的占49.21%,认为可以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的占68.16%。

对待军训的心态,能够积极面对、迎接挑战的占63.03%,能够坦然面对、尽量做好的占32.40%,持无所谓态度的占1.77%,认为虽然不满意但还要参加的占2.80%。对本次军训作息间和训练强度的比例如图表4和图表5。

3.4军训前后变化的比较

学生对军训前后自己的变化从体质、纪律观念、集体荣誉感、团队合作意识、对军训的认识、对日常行为的养成、人际关系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如图表6。4军训对高职学生的影响和存在问题

4.1通过军训能够磨练学生毅力、增强学生自信心

对军训训练效果的自我评价中,除军体拳因时间原因训练效果有所差异外,其他项目自我评价优良的达到90%以上。高职学生在高考前面对的升学压力以及高考后的成绩落差,使得他们需要各种机会获得自信,能够在新的环境中发挥自身的潜能。在这项调查中发现学生自我评价都能以优良为主,结合学生在训练中的表现,证明了军事训练在增强学生的毅力和自信心方面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4.2军训中需加强对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的培养

在有关军训目标的调查中,认为可以增强大学生组织性和纪律性的同学占88.61%,认为可以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的同学占68.16%;而认为可以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和保卫祖国的观念以及认为可以为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做准备的同学分别仅占60.50%和49.21%。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高职生的社会责任感相对比较薄弱,而自我意识比较强烈。

4.3军训内容简单,需科学安排作息时间和训练强度

作息时间与作息强度的调查,直观的反映出学生对新环境适应能力的差别,对于天南海北聚到一起的大学生,严格纪律性的军事训练在新生适应新环境方面确实产生了影响并发挥了相当的作用。

4.4通过军训能帮助学生适应环境,需进一步巩固军训成果

通过对军训前后变化的调查,在纪律观念、集体荣誉感、团队合作意识以及新同学之间的相处方面,大部分同学都认为有显著的改善和提高。这就可以总结出军事训练作为新生入学的“第一课”为新生的大学生活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不管是集体还是个人在军事训练中都得到了锻炼,在由陌生到熟悉的环境中起到了良好的过渡作用。

5对策及建议

5.1军训中注重加强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高职院校培养的专门应用性人才是企业、社会发展重要的人力资源之一,是否具备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至关重要,而军训是有效途径之一。军训期间,通过组织学生学习军事思想、军事战略、现代军事科技和我党我军光荣传统,使学生在了解军队史的基础上,明确当今安定、祥和的社会局面是几代人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可举办国际国内形势报告会,使学生深刻意识到不稳定的因素仍然存在,提高危机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在军训这一特殊的课堂上,让学生充分感受军队的光荣传统,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分析,明确军训的目标和意义,从而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5.2军训中可结合入学教育内容加强培养,促进校风建设

在入学初做好迎新工作时,亟需帮助他们尽快熟悉环境、消除陌生感,目前高职院校一般是在新生入学的最初几天开展入学教育,但有的因为时间有限,内容大多以了解学校基本情况、学习《学生手册》为主。其实入学教育不是一两次就能完成的好,要丰富入学教育内容,如开展安全法制纪律教育、专业教育及学习方式教育等,而要想提高效果,帮助新生尽快适应新生活环境和学习方式,就必须在一个较长的过程中根据新生实际情况随时随地进行。开展军训是新生步入高职院校学习的第一课,可以依据具体情况,将入学教育的部分内容穿插在军训中进行或分期延续进行。如在军训间隙组织联谊活动,加强组织纪律观念、团结协作精神,帮助建立和谐融洽的同学关系;通过讲座、报告会、在校生对新生的帮辅等形式加强专业教育,让新生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学习动力,树立自信心;组织新生学习学校的条例制度,结合典型事例开展法制讲座等。为建设良好的班风、学风和舍风打下坚实基础,从而促进校风建设。

5.3加强军训期间心理辅导及思想教育,增强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

针对高职生心理上存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在军训期间,适时做好新生心理辅导及思想教育,及时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会使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心理压力得到适当缓解,对学院产生信赖感,使军训成为新生尽快熟悉新生活,消除对家庭的依赖感的一个过渡,同时对辅导员、班主任顺利做好今后的工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军训期间学生容易出现思想上、身体上和生活上的不适,需要做好在学生军训心理发展过程各阶段的教育辅导工作。军训前期做好宣传工作,进行我军优良传统教育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明确军训目的和要求;中期做好引导工作,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后期做好巩固工作,把军训成果转化为学生的行动,进一步强化对军训的认识,激发社会责任感,把好的作风和品质延续到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去。同时,在军训各阶段可以穿插邀请本校优秀学生或毕业生做亲历报告或请德高望重的人士进行人生理想教育,用大量实例以及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认可加强引导教育,使新生化解消极心理,振奋精神,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

5.4让辅导员、班主任积极参与军训实施过程,做学生的知心人和引路人

针对高职生具有的独特特征,在军训组织实施过程中应让辅导员、班主任老师积极参与。辅导员、班主任老师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尤其在高职学生逐渐增强的自我意识和较强的依赖性产生矛盾时,尤其需要帮助和引导。目前学生军训多以军训团组织形式开展,可以让辅导员、班主任以连、排政治指导员的角色开展对新生的教育指导工作。辅导员、班主任老师要对新生给予更多的人性化关怀,经常深入宿舍、训练场所,与新生交心谈心,了解新生所思所想,为新生排优解难,做好各方面的介绍和解释,使他们尽快熟悉环境,适应新生活,同时教导新生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以及宽容、忍让的道理,使他们顺利地度过心理不适应期,尽快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同学关系,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训练和今后的学习中去。院系可充分利用晚上等休息时间组织新生举行拉歌比赛、文艺活动等并让辅导员、班主任参与进来,帮助新生消除彼此间的陌生感和距离,同时班主任、辅导员老师可以利用训练之余组织班会、课外活动等加强对学生的人身安全教育、财产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法制纪律教育等。

实践证明,学生军训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对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随着高校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也为学生军训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加强军训对高职学生的作用,提高军训效果,应从实际出发,精心组织,与时俱进,不断总结、不断发展、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王立丁.高职院校学生军训的实践和思考[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1):99-101.

[2]宋汉利.浅谈高职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J].辽宁高职学报,2006(8):152-153.

[3]冯国凡.高职学生心理特点及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31):26-27.

[4]张军强.浅议新时期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及其教育对策[EB/OL].

[5]陈乙玮,付飞.浅谈大学生军训期间心理辅导以及思想教育[J].时代教育,2007,(6):52-64.

[6]肖雅琴.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及途径[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0):59-61.

高中国防教育范文第4篇

校内树木参天,一中是一所有着百年文化传承的老校。环境幽雅,非常.适合学子读书进学。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的办学精神和文化凝聚为笃信、谦恭;好学、弘毅”校训。尤其是近年来,学校集思广益,锐意进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高考升学一年一个新台阶,深受社会各界好评。求知识、考大学不是大家追求的唯一目的三年后,当涂一中以培养合格人才为目标}方案范文.库.整.理^进入一中。学校还将培养你具备以下素质,这一点,从今天开始,大家务必要牢记:

1崇高的理想。感恩的心是个人品质的基础。要对祖国、对社会、对父母心存感恩之心,要不断追求真、善、美,使自己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2强烈的求知欲。注定是没有前途的当然,学习过程中还应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3不懈拼搏、团结协作的精神。要想成功就要拼搏。也重视团结协作的精神。大家同学三年,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4健康的体魄和心理。成功、幸福的首要条件在于健康。才能在学习、工作中不断取得优异成绩。当涂一中努力培养大家做一个身心都健康的人。

学校、县人武部精心组织这次军训活动此我提几点要求和希望:

1.一切行动听指挥”每一位同学都要充分尊重教官。争做优秀学员。

2.加强组织纪律性。一律不得缺席或请假。

3.要态度端正。教官的一招一式,都要仔细观察,刻苦学习。要评选表彰军训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学员、优秀射击手、优秀班排长,

4.注意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每一个人都应具有抵抗侵略,同学们作为新中国的公民。捍卫国家主权的强烈意识。这次军训,将对大家进行正规化、军事化的训练和管理也是对大家进行的一次特别的国防教育。要磨练意志,提高心理素质,促进个性发展,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相信:这段时间的军训生活将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高中国防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军训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学生军训工作在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关怀下,越来越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这项工作的开展,对于在新形势下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要使这项工作更加健康地发展,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但重中之重是抓好思想政治工作与军训工作的有机结合,这也是搞好军训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

一、摆正思想政治工作与军训的关系

学生在校期间思想品质、道德素质是逐步形成的。刚入学的新生虽然都怀有远大抱负,但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可能因思想脆弱而出现偏差。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不少学生习惯于从自我的角度思考虑人生,看待社会。对为谁而学、怎样做人、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及为社会服务的思想观念比较模糊。通过对学生进行军训,一方面进行解放军光荣传统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用典型事例来规范学生的言行,用时代的楷模,先进事迹激励同学们养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军训中的严格要求,能够变成同学们的自觉行动,使他们不怕吃苦,乐于吃苦。另一方面让同学们懂得实施军事训练,是贯彻《兵役法》、履行兵役义务、接受国防教育的基本形式;从人才培养的角度,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措施。更重要的是,军训可以提高学生的国防意识、国防观念,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一项长期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措施。世界上一切主权国家都十分重视,并采取各种手段,不断强化人民的国防意识,不重视国防教育的国家是危险的,没有国防意识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通过军训这一课,增强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

如果思想政治工作脱离实际的简单说教,不结合学生特点去做工作,实际上是一条腿走路,就思想政治工作抓思想政治工作,往往给人以“空”的感觉。首先,军训中教官的形象影响到学生,使人感受到军人的威严。他们来自军营,那种舍小家保大家的奉献精神,那种不怕吃苦刻苦训练、严格要求自我的优良作风感染着同学们,这时再配合革命英雄主义教育,讲要按照“双六条”严格要求的重要意义,让同学们懂得良好素质和优良作风的培养能为同学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精神力量和思想保证。在军训中开展向解放军学习的教育,比日常的说教要更起作用。其次,军训使同学们了解和体验了军人的生活,从理解军人到敬重军人、热爱军人,进而学习军人、以军人为榜样。随着军训的开始,同学们对军训的认识逐步提高,增强了参加军训的自觉性。军训刚开始时有不少学生对军训认识模糊,有的认为军训耽误学习时间;有的抱怨参加军训又苦又累好像是“惩罚”。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和火热的军训生活使大家的态度发生了变化,消极变成了积极;担心变成了放心;怀疑变成了信任。05级经济学专业的一名女同学很激动得给家长的电话中说:“虽然军训又苦又累,但它让我学会了吃苦和克服,今后遇到了什么困难也不怕了!”

实践证明,这种结合军训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既提高了同学们的军事素质,同时也使他们的思想觉悟产生了一个飞跃,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综上所述,抓军训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和进步打下良好基础。

二、军训中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

1、提高认识做好工作

军训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应提高认识,从领导到具体工作人员、军训教官,都要结合形势和任务的要求,从点滴入手,深入细致的做好工作。只有各级领导的认识提高了,各项工作从布置到实施才能做到任务落实、工作到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着重培养人的工作,抓军训中严格管理

军训要本着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主题,根据学生在军训中的思想变化,结合实际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缺少的正是严格的纪律性、集体主义和吃苦精神。针对这个特点,要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军训中的严格要求,正是对自己思想觉悟和克服困难精神的一次检验。要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完成军训任务。在军训中,05级英语专业的一名男同学因在雨中训练产生畏难情绪,并说脏话抱怨。受到了连排长的严厉批评,团部领导耐心给他做思想政治工作,讲军人不怕吃苦的奉献精神,并用同学们中的好人好事对其启发教育,最后这个同学终于说出了自己怕吃苦,后悔说脏话的心里话,表示一定要用实际行动弥补自己的过错,后来这个同学在的训练中一直表现得很好。

3、选配合适的教官

军训过程中,配合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条件,这就是教官的素质。教官思想觉悟高、技术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不仅会给学生树立仿效的样板,也会增强教师和学生的责任感。因此,要求教官必须发扬我军的优良传统,模范地执行命令,严格落实条例和规章制度,认真负责,时时处处作榜样,取得学生的信任。我校此次军训的承训部队是西安武警指挥学院的官兵,他们具有丰富的军训经验,和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在实际的训练中得到了学生普遍的赞誉,使教官的军政素质在这个特定环境中展现出来,配合学校做好了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4、宣传军训中的典型事例

军训中同学们得到的锻炼是其它工作不可替代的。充分利用军训中的典型事例教育大家,起到的作用比一般的说教要大得多。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过宣传典型事例把蕴藏在同学们中的优秀品德体现出来,使大家学有榜样,赶有方向。05级法学专业的一名学生,家庭条件很优越,但他对自己要求特别严格。训练中脚扭伤了,但他硬是忍着疼痛不说。教官发现后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高中时我经历过军训,但没有这次体验深刻,从动员大会开始,我下决心把自己当成一名军人对待,我把这次军训当成一次考验。”05级英语专业的王茹同学为参加学校评估晚会的排练,一直在两校区之间奔波,排练完舞蹈又坐车回来坚持军训,从不叫苦叫累,也从未缺勤过。正是由于同学们对军训有了明确认识,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好人好事,在“军营”传开,变成了一股力量,激发了同学们的训练热情。

5、发挥指导员老师的作用

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特别是辅导员老师要对学生日常管理工作负责,军训中多接触学生、了解学生、关心学生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好时机。要根据学生思想变化情况,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讲艰苦锻炼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充分利用军训这个机会充实自己,培养优秀品质。在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注意发现学生骨干分子,为今后工作打下基础。

三、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抓军训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1、要加强对军训工作的领导

对高校学生进行军训,是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和措施。因此首先要把抓学生军训工作提高到育人的高度来认识,要有布置、有要求,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完成这项工作任务。工作中注意及时研究军训中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真正做到关心、支持、协调好工作,通过军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通过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落实思想政治工作

军训中开展活动要结合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如开展歌咏比赛,事先对节目顺序和内容都周密安排,选择曲目要健康,要有气势,抒发激情,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通过开展有教育意义活动,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激发训练热情。

总之,军训是对学生培养锻炼的重要一课,通过加强军训中的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促进军训工作顺利进行。这项工作为军训育人开辟了一条新路,只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军训工作就会越做越好。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高等学校学生军事训练大纲.1995.

[2]崔乃鑫.军事教师素质论[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0,(4)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