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发展县域经济的措施

发展县域经济的措施

发展县域经济的措施

发展县域经济的措施范文第1篇

对县域经济概念它的内涵外延,还需要理论界认真研究。因为,这对探讨县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发展规律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应从县域经济与市域、省域经济、与国民经济的共性与个性,各个县的共性与个性以及当前县域经济所处的历史方位等不同方面,深入研究县域经济的特点、规律等,以此更有效地指导县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宏观、微观政策和措施。

一、关于县域经济的发展思路和发展重点

对于县域经济的发展,当前各界最关注的是“三农”及相关问题,特别是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工业化和城镇化、农业劳动力转移、农业产业化经营等等,并对这些问题都有了比较丰富、比较深入的探讨。

我认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基本任务是加快“三农”问题的解决,突破口是加快工业化进程,基础配套和发展的集中体现是城镇化程度的提高。其中:基本任务是加快“三农”问题的解决,即“三农”问题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县域经济的整体工作要围绕着或立足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来展开,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突破口是加快工业化进程,即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要靠工业来带动,包括农产品增值主要靠工业来转化,农业劳动力转移首先靠工业来吸纳,城镇建筑业、服务业的发展首先要工业发展来创造需求和积累资金等等。所以,县城经济发展中,工业是重中之重,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出路所在。基础配套和集中体现是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即一二三产业特别是二、三产业的发展需要城镇化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硬件环境来配套,而城镇化水平要与一二三产业特别是工业的发展需要相适应。城镇化水平滞后会制约一二三产业的发展,而太超前则不仅不会必然推动一二三产业的必然发展,还会成为无本之木,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关于县域经济的发展思路以及发展规划,当前应特别注意要立足县情,辩证地、全面地看问题。特别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既要跳出“三农”抓“三农”,也还必须立足“三农”抓“三农”。跳出“三农”抓“三农”,从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看,无疑是正确的,这是我国抓“三农”思路的一个重大进步。但现在流行的一个热门话题是:跳出“三农”抓“三农”,就是“三农”要“三化”,即农村城市化、农民居民化、农业工业化。我认为,这就走向了极端,既是不可能的,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也会是十分有害的。无论到什么时候,“三农”只会减少,不可能被全部“化”了。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三农”工作的整体思路还只能只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在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立足“三农”抓“三农”的同时,不断提高农村的城市化水平,农业的工业化程度和农业劳动力向非农劳动力的转化。如果现在的工作重点就把农业自身的现代化扔到一边,都去跳出“三农”搞“三化”,不仅“三农”会遭受巨大损失,“三化”也必然成为空中楼阁。偏向不纠正,可能会给实际工作造成极大混乱。

2、既要立足“县域”抓“县域”,也要跳出县域抓县域。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首先立足本县资源优势的转化,这无疑是对的,但市场经济是开放的经济,我们的眼光切不可自觉不自觉地被行政区划的边界框住,只注重行政区划内自然资源、经济要素的组合。对于本地的资源优势,要放开眼界,发挥其辐射力和吸引力,进行“走出去”和“请进来”,在较大范围内进行优势的整合、重组,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同时,对于本地没有的自然资源,同样可以利用本地人文的、地理的、体制的和环境的等各种优势去吸引过来,聚合成本地的经济优势。实际上,这一点在许多地方都早已存在了,但恐怕有的是自觉的,而有的是“自发”的,只有十分明确地确立这个思路或指导思想,才能更主动地、全面地、充分地去指导、引导和支持这项工作的开展。

3、加速发展的目标规划,既要防止保守,又要防止冒进。十六大确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已经深入民心,但实际要贯彻好,还需要艰苦努力。在当前各地纷纷制订发展规划,明争暗赛加快发展中,有许多现象值得冷静研究,以防止出现偏向,比如:

一是许多地方制订的发展规划和配套政策措施,都明确了要发展、扶持的重点产业、产品,年度计划确定了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等。一方面,这是很必要的,只要提高科学性,对实际工作就会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促进作用。但是另一方面,如果这些规划、计划和配套扶持政策过于具体、过于钢性,不能充分体现市场经济瞬息万变、新增长点和新衰落点都在不断涌现,特别是优胜劣汰等规律性,则这些规划计划就仍然“计划经济”的性质太多了,必然会制约经济发展。最明显的是对重点企业、重点产品、重点项目的规划、计划和扶持政策,如果不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则要么会使经济发展受损失,要么使规划、计划变成一纸空文。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就是如此。所以,我们制订的规划、计划等,一定要有动态性、开放性、开发性。对发展重点,包括重点产业、行业、企业、项目等,要动态管理,见了好苗就浇水,扶不起的阿斗就不硬扶。

二是许多地方制定的规划及实际的工作都在争取跨跃式发展,跨跃的原因和措施都是资源、改革、观念等后发优势。这个加快发展、竞相前进的指导思想和精神状态是必要的。问题在于,这都必须建立在从自己的实际条件、实际可能出发,真正弄清究竟有哪些后发优势,其后发的条件能达到多少,发挥的效果能有多大。要十分注意防止在这种情况下非常容易出现的领导导向“”,指标逼出浮夸风,追求政绩“放卫星”。

二、调整财政金融政策,加大和改进国家对县域经济特别是“三农”的支持力度。

关于为什么要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各界已有广泛讨论。除“三农”发展对整个经济的重要性外,许多同志还特别强调了计划经济下行政干预造成的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户籍制度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等,以致造成了工业剥削农业,城乡差别等,所以现在需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我认为这确实是一个原因,但不能片面强调。因为这必然导致只要放开农产品价格、放开户籍管制制度就可以解决问题了。我们还必须看到并充分重视问题的另一方面:农产品不可能象工业品那样通过快速的、大量的更新产品而获得超额利润;各类家庭在温饱问题解决后思格尔系数下降必然造成农产品供应日益加剧的“相对过剩”;农业生产方式中生产资料的改进特别是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土地集中、农业经营方式和组织结构的调整等,在城市和工业发展到相当程度之前不可能象工业生产方式那样快速的发展和提高。这样,在工业出现和发展的过程中,农业在与工业的竞争中必然处于不利地位,必然是不平等的竞争,价值规律在这方面的缺陷只靠市场竞争是不可能解决的。同时,由于工业主要是依托城市而产生、发展的,所以上述“不平等”因素也就决定了农村发展与城市发展在社会整体发展中必然处于不利地位、必然是不平等的竞争。正因为如此,世界上多数发达国家在“发达”之前都存在“工业剥削农业”,而它们在发达过程中也都实行了各种各样的政府保护农业、支持农村的政策和措施。所以,在当前“三农”问题的解决不仅是“三农”自身的需要,也成为社会整体发展的需要,成为工业发展的需要时,就必然由政府主导这只看得见的手去干预经济,以财政、货币甚至直接行政手段去支持农业的发展。如果只任市场去调节,则这种社会畸形只能不断加剧。

关于财政政策的调整,值得注意的有三个问题:一是要加大支农力度和调整支农资金结构。加大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尽快改变对农村“取大于予”的局面,这一点已基本形成了共识。值得研究的是,现在支农的对象多是农业基础设施、农村公用设施、纯农业的开发项目等,而对农村中的能直接生钱、创造效益的二三产业的支持还微乎其微。实际现在许多农村的资源开发、农产品转化项目因资金制约无法起步,或无法迅速扩大的问题比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更突出、更迫切,财政支农资金应加大对它们的扶持力度,这样做对这些地方的整体发展更有利、作用更大。二是改进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式。现有的各类财政支农资金主要是拿给县、乡、村去直接投资搞项目建设,或直接给农户去搞生产开发。这种方式往往效果差、风险大、资金流失严重。实际上,其中许多项目可以由县、乡、村出面组织或农民合作组成各类开发性实体或经营性企业,财政支农资金以补助、配股、担保、贴息、项目保险或奖励等形式去支持这些事业的发展,投资农业投资项目,以等量的财政资金去“四两拨千斤”,撬动各类民间资金和银行资金投向“三农”项目。这样做的实质,是以财政资金作补贴,使社会资金投向农业能获得与投资工业大致相当的平均利润,弥补价值规律在调节“三农”发展方面的缺陷。同时,项目的企业化运作,还会因产权清晰、主体明确而大大提高运营质量和效果,会通过财政对农业开发的支持而加速农村市场化的步伐。三是要注意扶优扶强,扶持重点。要按照“抓龙头就是抓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指导思想,尽量改变现有许多扶持农业结构调整、扶持农村搞开发的资金撒胡椒面,直接用于支持所有农户或零星小户的做法,把有限财力重点用于支持各地的各类龙头企业的发展,以加快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带动农民增收和农业结构调整。现在好多支农资金因没有好项目或农民不愿干而用不出去,同时又有好多龙头企业因资金困难不能迅速壮大,就充分说明了这样调整的必要性。

关于金融政策:金融业务近年来在农村的大幅减少,既是市场经济发展中工业农业生产方式、产品市场特点的必然结果,同时它又必然加剧农村经济发展的萎缩。农村经济要快速发展,必须有金融业务在农村的大发展为前提。一是要引导商业银行恢复和扩大农贷业务。一方面,要运用前述财政、担保、贴息、保险、资金补助等手段吸引商业银行资金向农村投放,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农村发展需要,对各类涉农项目分别确定使项目运营能获得“平均利润”因而银行对农业贷款也能获得平均利润的“补贴”额度。另一方面,现在商业银行出于自身经济效益,把许多精力转向了“中间业务”。对农业的贷款甚至整个业务中全部贷款业务的比例都在大大下降。对此,国家应硬性进行干涉,即对各金融机构整个业务量中贷款业务应达到多大比例,贷款业务中涉农贷款应达到多大比例等应作出硬性规定。政府不应该指令银行给哪个企业、哪个项目贷款,但适应宏观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对整个银行的业务结构、贷款结构进行干预则是必需的,否则,经济结构调整不可能顺利进行,而结构失衡却在所难免。二是农业发展银行应名实相符,成为与国家“三农”政策相对应的、全面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性银行,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各方面进行全方位支持。三是农村信用社的改革要审慎进行。农村信用社虽然一直挂着“集体”性质的牌子,实际在相当长时期内其管理与运作跟国家商业银行没什么区别。因此,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包袱同样应享受与国有银行一样的“核呆”政策;否则,农村信用社不仅不可能真正承担“振兴农业”的应有作用,反而是引发金融风险“定时燃烧弹”,一旦条件成熟就会爆炸,在农村信用社今后的运营中,一方面,农村信用社来自储蓄存款的资金应与国家商业银行一样按市场机制运作,另一方面,从当前各个银行和农村的实际看,农村信用社又必需承担一定的政策性业务。那么,它承担的这部分政策性业务的资金来源和效益、风险等,则应由国家给予补助或补贴。四是邮政储蓄对农村的抽血机制应尽快改变。例如通过中央银行再贷款给本县的农村信用社,或其它合适的方式、途径等。五是对县以下企业的“评级”标准应进行调整。如果把它们的要求与城市企业一样要求,则银行资金再充裕也很难轮到给县以下企业贷款。

三、正确引导和支持农业劳动力的转移

正确引导并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也是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有战略性意义的问题。但是,无论当前还是长远看,我国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却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的原则,即既注重向城镇的转移,又注重就地转移。有两个很明显的原因:一是我国农业人口众多,要象西方发达国家那样把农村人口降到10%甚至5%以下,不说不可能,起码会比它要漫长得多。二是在工业化、城镇化及与此相联系的农业劳动力及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方面,越后发达国家困难越大,有多方面甚至是不可比的,因为越后发达国家向世界市场输出产品的能力整体上与先发达国家越无法相比,因此,靠世界市场拉动本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成份就越小。任何忽视就地转移而只强调“向城镇转移”的理论和政策导向,都是要不得的。

1、向城镇的转移及城镇的发展。首要的还是工业的展,以工业发展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城市的发展也即以二、三产的发展为劳动力转移创造就业岗位和收入来源,以城镇发展为劳动力转移创造安家的条件。现在许多同志在谈“三农”问题时首先谈城镇化建设,其实城镇化建设必须与一、二、三产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脱离了一、二、三产业,特别是一、二产业发展需要盲目扩张城镇建设,很容易造成城镇建设的泡沫化,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应该指出的是:①工业发展与农业发展必须兼顾,不考虑工业发展的需要,而只强调“三农”需要是片面的、不切实际的;②在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中,支持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是已定的产业政策,这个政策应进一步完善。即现有支持政策中对企业的选择标准,绝大多数县域企业是很难达到的,所以,在这些政策的支持标准中,应降低对县域的资源转化型企业、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门槛。这样做,无论就政策发挥的经济效益、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还是对整体工业布局的调整都是有利的。

农业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真正实现,是农民居家迁入城镇,而不是所有的“打工者”。要有针对性地制定鼓励转移的政策和措施,就必须进一步分析哪些人可能是“居家迁入者”,具体用什么鼓励措施。就当前情况看,今后一个时期可能居家迁入城镇的主要是:到城镇创业并已有一定规模、有一定发展者;夫妻双方都在城镇打工,已有一定积蓄者;夫妻双方都在城镇打工而生育子女者,他们为了子女的发展会千方百计在城里定居;农村中已有一定规模的私营企业主或以各种途径先富起来、有了相当积蓄而追求生活、文化等条件提高者等等。一般的打工人员,由于其收入低、工作不稳定、家庭成员多数还在农村等,很难居家迁入城镇。如果我们盲目地鼓励、鼓动这部分人入城,则要么政策目标难以实现,要么他们迁入了城镇后,成为城镇中的贫困人口,从而引发新的社会问题。

2、就地转移及乡镇企业的发展。要实现大量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就必须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一提发展乡镇企业,许多人都感到犹豫或忌讳。其实过去乡镇企业曾蓬勃发展,说明了它的发展潜力,而大批乡镇企业的快速灭亡,主要原因是其集体性质的产权弊端。现在我们要发展的乡镇企业,是乡镇村属地内的各种类型的民营企业,完全不必担心过去那种现象的重现。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需要形成氛围特别是消除过去“阴影”的影响,需要营造各种有利乡镇企业发展的环境外,特别还需要前面已提到过的财政货币政策的支持。从现有财政支农资金中切出一块来,用于对乡镇企业的贷款贴息、担保、资金补助、配套贷款、保险等,无论其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果,肯定都会好得多。一些人思想上总认为财政支农资金无偿贴给国有企业,或无偿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科教文卫事业,或以退耕还林等形式给予所有农户等是应该的,而若用于无偿扶持个体、私营或合伙企业就不应该,这种观念必须尽快转变。

现在还有一种意见,就是为了加快城镇化步伐,应采取措施把农村的乡镇企业搬迁到城镇去。这无论从正确性还是可能性上看都是明显不妥的。我们只能用城镇的聚集效应使企业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便于发展来吸引乡镇企业,万万不可不顾经济帐而盲目“拉郞配”。可行的政策选择是:一方面引导乡镇企业增量部分到城镇去办。一方面对在农村更便于发展的乡镇企业也要一视同仁地大力支持。

发展县域经济的措施范文第2篇

【关键词】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措施

县域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其发展影响着我国区域经济的进步,所以积极的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是目前各个县区的重要任务。在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经历了由乡村主导向城市主导的转变,在这种转变的过程中,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结构日趋合理,农业经济和非农经济的协调性变得更强。虽然说现在的县域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在发展中依然表现出了动力不足、特色不明显等显著问题,所以积极的探讨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策略意义十分重大。

一、目前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不足

从目前县域经济的发展来看,发展动力不足是其主要表现。就目前的现状分析,县域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结构优化不够深入。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深化结构调整,促进结构合理性能够为经济发展带来强劲的动力,但是目前的这种调整科学性不足。第二是对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没有充分的认识。增长即是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强化对增长极的认识,又可以进一步的分析县域经济的发展潜力,但是目前的这种分析明显不足。

(二)区域经济的特色性不明显

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县区的资源优势各有不同,发展区域特色对于县区经济的发展十分的有利,但是目前的县区经济发展,重复化发展模式明显,导致了区域特色的明显性降低。所谓的重复化道路主要指的是大部分的县区发展都在走一些区县的发展道路,这种模式的照搬和应用导致了原有特色的减弱,从而形成了目前的现状,而这种现状对于县区经济发展的持续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三)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力不足

创新是县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但是目前的县区经济,创新严重不足,主要有两种表现。第一是在发展模式上,大都照搬照抄其他县区发展的模式,完全不考虑自身特点,导致了县区经济发展的雷同化严重。第二是在自身特色资源的利用上,缺乏整体开发和综合利用的发展理念,依靠的单单是产品或者资源的单一价值,这种无创新的开发造成了经济发展的后续乏力,所以县域经济的持续性比较弱。

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一)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结构合理性

为了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结构的合理性是重要的措施。优化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主要从两方面做起:第一是合理规划县域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比例,并制定科学发展规划,使得产业结构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通过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会得到强化。第二是要充分的认清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关系,从而从产业间的互补性出发,加强产业间的联动趋势,最终实现县域经济在合理的结构调整中稳步发展。

(二)强化创新,提高县域经济发展动力

创新是目前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而要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创新必不可少,所以在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持续不断的进行创新培养与运用。就创新能力的强化而言,主要有两方面的措施:第一是理念创新。就经济发展而言,理念非常的重要,有了全新的理念,经济措施才会有相应的突破,所以理念认知必须要在经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提高。第二是措施创新。措施创新主要指的是在经济发展规划执行的时候使用的具体策略。通过措施创新,经济发展规划的作用效果会发挥到最大,而且其性价比也会提升。

(三)加强区域特色开发,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独特性

就县域经济的发展而言,特色经济是其巨大的竞争力,所以为了将这种竞争优势扩大,必须要强化区域经济特色的开发。区域经济特色的开发主要有两项措施:第一是深化区域特色的分析,加强对其内涵的理解,这样便可以将经济发展和区域文化等进行有效的融合,在文化特色的推动下,经济的特色性会更加的显著。第二是要加强区域特色资源的整合。资源整合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通过区域特色资源的整合,区域资源的利用效果更加明显,价值体现也会更加显著。

(四)促进产业化发展,实现县域经济的综合进步

促进产业化发展,实现县域经济的综合进步是目前县域经济发展的有利措施。从过去的县域经济发展来看,经济的整体性表现不强,而这种整体性不强的经济发展模式很难带动区域的整体提升,通过区域特色经济的开发,然后在产品的基础上进行上下游的建设,这样,特色经济产业化便建立了起来。通过不断的强化和完善,使得特色经济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带动力量,并在这种带动下完成县域调整和整合,从而实现整个区域的综合开发。这样,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性会越来越明显。

三、结束语

县域经济是我国整体经济的基础,所以要想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就必须强化县域经济的开发。目前,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还存在着动力不足、创新不够的问题,所以积极的进行县域经济创新能力以及动力性提升等方面的探讨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赵子龙,曾艳华,韦慧,郭栋.桂西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因子分析―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J].南方农业学报,2015,10:1920-1925.

发展县域经济的措施范文第3篇

年初以来,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实现“三年进入全省富县行列”奋斗目标,按照县委九届三次全会的工作部署,振奋精神、同心同德、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保持了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上半年,全县生产总值实现15.9亿元,同比增长9.2%;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实现2.3亿元、6.4亿元、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7%、9.2%和9%。1——8月份,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1.62亿元,同比增长10.31%。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完善了新农村建设规划,明晰了建设标准、工作重点和推进措施。县直机关单位包扶试点村全面启动,一批帮建项目开始实施,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农业生产战胜了春旱夏涝等自然灾害,农作物长势良好,大田作物丰收在望。畜牧业稳步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取得新成效,目前已转移3.1万人,实现收入1.6亿元。工业经济在克服困难中前行。继续巩固煤炭公司整合成果,将原有15个煤炭公司按区域重新调整为12个,提高了公司化管理水平,促进了煤矿安全生产。

前八个月,全县煤炭产量达到240万吨,小煤矿税收实现379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3%和14.1%。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县确定实施重点建设项目20项,已启动建设12项,竣工投产8项,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28.1亿元,完成税金2亿元以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实施城镇建设“六项工程”,一批重点建设项目成为城市建设的新亮点。特别是加大旧城区改造力度,目前已开工建设16项,建筑面积22.9万平方米,总投资达1.7亿元,年末开工面积将达到30万平方米。和谐*建设取得新进展。突出抓好以“一通三防”为重点的煤矿安全整治,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平安*”建设不断深入,工作不断加强,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较好解决,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双拥等工作取得新成果。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紧紧围绕“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圆满完成了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广大党员的素质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为民服务意识进一步强化,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改善,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大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包村干部和回村大学生作用,促进了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乡镇换届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党风政风进一步好转。以“*人热爱*主题文化年”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各种创建活动,调动了全县人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为促进*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人大、政协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围绕县委中心工作做出了新贡献。统战、工会、共青团、妇联、社区建设等工作取得新成就。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受产品季节性生产、市场价格等因素的影响,企业产品销售率较低,效益下滑;龙头企业建设迟缓,尚未形成产业拉动效应;招商引资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少数干部作风不实,责任心不强,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不和谐、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等等。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抢抓机遇,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是县(市)行政区划范围内的经济总和,是我国区域经济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县(市、区)一级行政区上承省、市,下启乡、村,处于强国、强省、强市和为民、安民、富民的第一线,是统筹城乡发展、维系群众生活和巩固基层政权的关键点。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县域经济,20*年,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若干意见》和《关于扩大十强县(市)经济管理权限的决定》,实施了支持强县、扶持弱县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了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前不久召开的省委九届八次全会,又把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摆上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专题研究发展县域经济问题,结合我省经济发展实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这是新时期发展县域经济的一个指导性文件,为我们进一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和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省政府近期还要出台《关于扩大县(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实施意见》、《关于在全省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垦区示范带动作用的意见》、《关于财政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政策性文件。因此,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完善措施,推进县域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一是要用活省里的优惠政策。省委出台的《决定》,涉及县(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财政支持、建设用地管理、金融服务等多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可操作性之强,含金量之高,涉及面之广,在我省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各自实际,认真学习省委出台的《决定》精神,一项一项去研究,逐条逐句对照分析,加快与省市沟通衔接,争取省市的政策支持,千方百计把政策用足、用活、用好、用到位。

二是要加快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按照省委《决定》精神,坚持从实际出发,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坚持工业强县,依托我县资源优势,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搞好资源开发,着力谋划一批市场潜力大、科技含量较高的项目,推进资源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延长产业产品链条,实现多层次加工增值。加快城镇化步伐,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城镇功能。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认真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有针对性地制定更加灵活的政策措施,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县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发展县域经济的措施范文第4篇

近几年来,湖北省全省上下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坚持把发展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实现湖北振兴崛起的战略举措来抓,坚定不移地走“一主三化”的路子,不断加大改革开放和结构调整力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好势头。

一手抓武汉城市圈建设,一手抓县域经济发展,是省委、省政府组织全省经济发展的重大部署。各级党委、政府都要切实把加快县哉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放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适应新的形势、新的变化和新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勇于实践、开拓创新,以新的视野、新的举措,推动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实现新的发展,力争经过几年努力,使全省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深化对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内在规律的认识,牢牢把握新一轮发展机遇

加快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当前,无论是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都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变化,各级领导尤其是县(市)领导一定要深入研究,敏锐把握。一是要密切关注国家的政策走向,充分利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扶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有利时机,紧紧抓住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实施以及国内外产业转移带来的新机遇,不失时机地推动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加快发展。二是要深化对工业化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内在规律、特点的认识,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各地的资源禀赋不一样,基础和条件不一样,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尤其是在工业化初始阶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弱,经不起折腾,一定要注重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适应市场需求,着眼形成区域特色,批准发展定位,明确发展目标、产业重点和工作举措,减少盲目性,增强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紧编制好县域经济“十一五”规划。“好的规划是成功的一半”。要深化对市情、县(市)情的认识,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以科学的战略的眼光和视野来谋划县域经济的发展。规划的制定,既要有加快发展的气魄,更要有务实的举措,坚持实事求是,要经得起历史、实践和群众的检验。

二、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到位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必须有好的环境。当前,我们有很多好的思路、好的政策和措施难以落实到位,既有工作作风不实的问题,有督办不力、缺乏抓落实的机制问题,更有政府职能转变滞后的问题。现在我们的政府和部门,还管了许多管不了、不该管、管不好的事情,习惯于搞“审批经济”,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过多,等等。这些问题不解决,抓落实就是一句空话。为此,必须从转变政府职能入手,进一步健全抓落实的机制和制度。一是各级政府和省直各部门要彻底改变计划经济的传统观念和作法,下决心把那些不该管、又管不了的事情下放给基层或交给企业、市场和社会中介组织,切实把主要精力放在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二是要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要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更好地为基层、企业和社会公众服务。这次会后,省委、省政府将出台《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和《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各部门要结合本部门的职责,尽快拿出具体的实施意见和措施,实实在在地支持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三是要明确责任,建立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省经委等部门要动态掌握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的状况,以及各项政策的落实情况。比如,我们讲每个县经过三至五年的努力,都要有一两个骨干企业、大多数县(市)都要有几个税收过千万元的企业,现在,已有三年了,全省有多少个县(市)达到这个目标了,还有哪些没有达到,是什么原因。对工作上的部署,要有检查、有督办,不能停留在一般号召上。再比如,省里对扩权县市下放的权力落实了没有,哪些还没有落实,等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今年下半年,省里将对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的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

发展县域经济的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中部崛起;特色经济

县域经济是县级行政区划地域范畴内各类经济要素发展的总和,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之一。中部地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中部和东部经济最大的差距在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上。落实中部崛起战略,必须提升县域经济的实力,构筑其新的管理体制,发展特色农业实现经济转型。

一、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谋求跨越式发展,必须发展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区域辽阔,资源丰富,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是县域经济的发展主题和方向。

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全国现有2070个县域经济体。这些县域经济体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4%,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60%,财政收入占全国的24%。具体到中部6省的县域经济数据见表1。

中部6省地处内陆腹地,土地面积占全国的10.7%,人口总数占全国的28.1%,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5左右。中部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历史资源,区位优势和综合资源优势也比较突出。这里有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能源基地和重要的原材料生产基地,拥有比较雄厚的工业基础;这里是我国区域关联度最强的地区,承东启西、接南近北,吸纳四面、辐射八方,发挥着独特的东西互动的桥梁纽带作用。

但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差距在6倍以上,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幅度上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人口众多、经济结构不尽合“三农问题”依然严峻、城市化率低等问题十分突兀。这种严峻的形势使我们认识到:发展县域经济是一条促进中部崛起、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支撑。县域经济的发展,对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提升中部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既有利于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提高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也有利于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和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还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举措,县域经济发展壮大了,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提高了,就会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二、构筑县域经济新的管理体制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离不开创新,必须用新的思路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这不仅仅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县级政府要大胆探索、努力实践,制定一套新的管理机制:

大力推进政府体制和机制创新,加快职能转变步伐,强化服务,规范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培育市场化的投融资主体,拓展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明确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切实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提高服务效率,建立健全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倾力打造服务政府和诚信政府,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对于县域工业发展问题,一要扶持,二要创新。具体而言,可以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扶持体系,如创业辅导中心、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等,要为初创和发展中的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方面的、财务方面的服务;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企业体制创新。县属企业在采取包、租、股、卖等改制办法的同时,要着力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培育和壮大懂经营、会管理、善营销、素质高的企业家队伍,还要通过企业联合、兼并重组和资本运营等方式,实现企业组织结构的整体创新。要团结一切愿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社会各阶层,鼓励他们创业,保护其合法权益。大力加强创业文化建设,发动群众创业致富,营造全民创业的社会氛围。进一步完善鼓励全民创业的政策支持体系,消除制约全民创业的体制。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抓住培养、吸引、使用3个关键环节,重点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建设,开创广罗人才、人尽其才的新局面,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发展县域经济还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措施。要坚持“扶持、赦税、让利”的方针,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付、依法减免税费等各种措施,减轻基层企业和农民负担,壮大县乡财力。要因地制宜,哪种政策措施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能够使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就采取哪种政策措施。

吸引资金发展县域经济。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事业和领域。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方面,与其他企业享有同等待遇。这一规定为吸引资金发展县域经济提供了政策依据。

县域经济融资方面要创新(以小城镇建设为例)。积极运用多种先进的运营模式,提高城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水平。除了要继续推广BOT(建设-经营-转让)及TOT(转让-经营-转让)等业已成熟的模式外,要大胆尝试国外近年来兴起的PPP(公共民营合作制)、ABS(资产收益抵押)、DOT(开发-运营-移交)、FBOOT(筹资-建设-所有-经营-移交)、BLT(建设-租赁-移交)及BOO(建设-所有-经营)等新的融资建设模式。

要着力抓好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在保护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并把调整的重点放到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优化布局上来,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引导农民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发展优质专用无公害农产品,推进农业标准化;加快发展畜牧业,加大良种引进和繁育力度,搞好重点养殖场建设,因地制宜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动优势农产品带建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条的主体,培育龙头企业可以带动农村工业化的发展,进而促进小城镇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要通过政策、资金扶持,积极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落实好对龙头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和措施,引导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农民之间建立起有法律保障的互惠互利关系。支持农民按照自愿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搞活农产品流通。

加快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继续推进乡镇企业改革和调整,鼓励发展个体和私营经济,大力发展有资源优势的农畜产品加工业、运销业和农村服务业,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小城镇经济,发挥其在产业聚集和吸纳就业方面的作用。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原则,创造良好的人口流动、迁移、居住的政策环境,引导农民到城镇务工和就业,加强农民工专业技能培训,搞好对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组织协调和信息服务工作。改善就业环境,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努力拓展外部增收空间。继续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在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加大对人畜饮水、节水灌溉、乡村道路、农村沼气、基础教育、文化设施和公共卫生等公益服务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在项目实施中,尽可能多地吸收广大农民参与工程建设,直接增加农民的劳务收入。积极推进农村改革,坚持不懈地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和农村扶贫工作。

另外,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是促进开放、加快发展的重要条件。在搞好县域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软环境建设,大力营造团结奋进的用人环境、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务实高效的服务环境和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为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三、发展特色产业实现经济转型

宏观环境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固然重要,但作为县域经济本身如何定位,每个具体县选择发展战略和思路也是十分重要的。

(一)发展特色,形成模式

大体说来,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模式:

“资源拉动型”模式。以自己丰富的资源和能源为龙头,拉动经济增长。需要指出的是,过分依赖资源,必须不断调整自身发展与环境容量、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

“开放带动型”模式。“引进来”――招商引资吸引外部资本进驻,“走出去”――促使产品市场国际化。“走出去”的要注意提高产品附加值,“引进来”的要注意土地及其他相关政策。

“产业集群型”模式。即将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同类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的中间服务业高度密集地集中在一起,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以降低生产和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农业产业化带动型”模式。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通过突出龙头带动作用,培育农业合作组织,实施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化生产,走出一条“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路子。河南的鄢陵、汤阴等就是其典型代表。

“回归经济型”模式。这实际上是“劳务经济”的一种延伸,即“打工者”将外出的劳务收入变成在家乡的资本投资,转换身份为“创业者”,兴办工厂,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县域经济的发展,中部地区的崛起,也同样需要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closing materials cycle)经济的简称,是相对于传统的线性经济而言的。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循环经济与线性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后者内部是一些相互不发生关系的线性物质流的叠加,由此造成出入系统的物质流远远大于内部相互交流的物质流,形成“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的经济特征;而前者则要求系统内部要以互联的方式进行物质交换,以最大限度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达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结果。根据中部6省的实际,县域经济的发展要走“以现代生态农业和环保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是一条兼顾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较为理想的经济发展之路。为此,要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公众参与。实施清洁生产,建立生态系统,建设生态型城镇。

此外,在县域经济的产业发展上,要抓好主导产业和战略产业。所谓主导产业就是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即一些非农产业和第二、三产业。所谓战略产业,主要是第一产业、流通业和生态农业。

参考文献:

1、范慧抿.关于实现中原崛起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6(3上).

2、陈群胜,罗兰.中原崛起推行循环经济的理性思考[EB/OL].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