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思想政治教育课题

思想政治教育课题

思想政治教育课题

思想政治教育课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主题化 中职 政治思想课程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1 中职学校政治思想教育课程现状

1.1 学教主体不明确

现在教与学的通病是学教过程中的主客颠倒,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学生则在下面默默地听讲。在课堂上本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现在的教育方式俨然把教师当成课堂的主体。这样的教学方式离素质教育越来越远,教师和学生同时成为当下教育体制的一种工具。这样对教师和学生极为不利,教师在教课的过程中白白耗费了许多的精力而没有收获,学生也学不到真正的东西,还丧失了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完完全全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方式。学生没有学习课程的主动,教师又没有提供更合理的教学方法。由于学教主体不明确,让教育改革的步伐越来越缓慢,长此以往中国的教育制度必然更加不合理,会对新一代的学生造成学业上的危害。

1.2 学教方式不合理

主题化思想政治的教育是一门相对其他知识性学科更灵活、更生动,含有更少的知识含量却能够直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人际关系交往能力的学科,它还能间接地影响到我们以后在工作中的走向。因此说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门离我们最近的学科,它不需要我们付出多少的心血,却对我们将来很有用。这决定了在对思想道德的授课中一定要保持课堂氛围的生动,增加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而目前关于思想道德教学的方式不适合,课堂氛围没有生动的气氛,反而很严肃和紧张。教师对学生要求很高,完完全全把思想道德课程知识化,缺少互动和交流,学生们则对这样的授课方式很反感,经常采取逃课的坏习惯。正是由于授课方式的不合理,让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也是倍感无聊的。

1.3 学习效果不理想

由于教学主客体倒置,加上讲课方式的不合理,课堂气氛无聊,学生养成了逃课、上课不听讲的坏习惯,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学不到真正的东西,教师也觉得很没有成就感。这些原因造成了学习效果是很不理想的,理想的教学效果是教师能从教课的过程享受巨大的精神上的回报,会因为自己的教课给学生带来的收获感到欣喜和满足,另一方面,对学生而言,学生能喜欢上课,从老师的讲课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和修养。而现实的学习效果是很不理想的,老师和学生都没有从教课和学习的过程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反而会因为上课觉得厌烦、枯燥和无趣。

2 主题化教育的优势与机理

2.1 主题化教育相关理论

主题化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题,而不是把教育本身作为重点的发展对象。学生是学习的主题,这对学生的要求是要有足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主题化教育的目的是立足于将学生培养成有道德有价值的个人,学生有自主学习、成就自我的能力和素质。学生应在主题化教育的学习中增加学习的经验、体验生活的乐趣,增进人际的交往,培养健全的人格和思想,从而实现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主题化教育的终极意义。主题化教育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体现着素质教育的本质内容,旨在培养真、善、美和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知识体系,促使教育制度的改革。

2.2 主题化教育实施条件分析

若要有效地实行主题化思想教育,需要各方面因素的积极配合,这些因素包括:教师的勤教、学生的善学,正确合理的教学体制和教学方式。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对学生起到点拨作用,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对课程的把握到位,积极对学生负责,有重点、有侧重地将学习传授给同学们。对于学生来说,要努力地提高对学习的兴趣,积极地配合老师的讲课,培养自身的素质、提升自己的能力,这都是至关重要的。此外要改革教学方式,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同时也要积极配合教师的讲课方式。还有至关重要的是要改革现有的教育体制,不能以功利的心态对待主题性思想的学习,也不能总为考试得高分而学习,以功利的心态对待学习的效果必然是令人失望的,学习的过程也必然是被动的。

2.3 主题化教育实施框架

对于主题化教育方案的实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学校对主题化思想教育的积极整顿、教师教学的反思和学生对教育的期待。对于学校来说,领导要积极地探讨此学科的重要项目和基本的学科走势,在教育体制下积极地整顿和探索学与教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写出来,作为改革的典例和方案;教师们也要积极地反思教课过程中的障碍,分析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采取多角度、多路径地对课堂的授课方式进行整合和改动,力争让学生学到真正的东西;学生则应该提出自己的建议,希望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授课方式以及想学到什么内容,增进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强化学习效果。

3 主题化背景下政治思想课程改革对策

3.1 课程内容的选取

课程内容的选取要新颖,能广泛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其乐融融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们乐学、爱学,把学习当作一件快乐的事,这是最重要的。关于思想道德的教育,教师可以选择实事案例作为教课的素材,一方面可以引起大家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还能提高学习的效果。

3.2 课程教学方式的变革

课程教育的改革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必须要时刻反省现存制度中出现的问题,多加改进才会让教育方式更加完美。这些改革既包括学校的侧重点上的改革,还有老师授课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必须要全面、全方位地对主题性道德教育进行改革,才能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从整体规划好的实施框架出发,提高改革速度,加大改革力度。

3.3 课程教学活动的转化

最好的教学方式是寓教于乐,就是在学生快乐、课堂活跃的氛围里学好所学的课程,对主题化思想政治的教育,是可以实现这一思路的。因为快乐和学习是不冲突的,快乐学习是一种能力。教学活动的转化是很有必要的,这能大大地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课堂的生动性,也能真正地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对主题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化,对教育的改革是一种极大的推动作用。

3.4 课程考核方式的变化

考核方式从客观上讲决定了同学们对待学科的态度,或者说考核的方式就是学生学习的侧重点,这对学生的发展是很不利的,现在的考核方式多为闭卷考试,即使是开卷考试也有严格的规范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创造力。主题性道德思想的学习,不该有严格的条条框框对学生加以束缚,改变了考核的方式,能大大地缓解同学们的学习压力,这对教育本身是有好处的。

4 结语

加快对中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改革是教育迈向成熟的重要一步,是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从主观上提高了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这能大大加速我国在教育制度改革中的步伐,实现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是很重要的,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切实地重视起这个问题,为中职思想政治课程的改革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荣生.浅议中职学生的思想教育[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2).

[2] 林胜德.人本教育思想与中职思想政治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09(12).

[3] 陈静.浅谈德育课程的模块化教学[J].职业教育研究,2008(3).

思想政治教育课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新课题

该文为河南省教育厅立项课题《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课题编号2013-MYB-085)的阶段性成果。

1.校企合作模式的提出及其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1 校企合作模式的提出

2005年,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改变传统的以学校课堂为中心的做法,职业教育的课堂有些要设在学校,有些可以设在工厂车间、服务场所和田间地头。”同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正式提出“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规定高职院校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训时间不得少于半年。次年,教育部又颁发了《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要求职业院校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

2010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为解决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热,企业冷”的问题,《纲要》还首次提出要“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

近年来在中央政策文件的指引和肯定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和重要途径。

1.2校企合作模式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用人单位联合办学,利用高职院校和企业两种不同教育环境与资源,共同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与传统的“以学校和课程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校企结合具有更加鲜明的职业性、开放性、实践性和灵活性,必将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第一,校企合作使高职教育的职业性更加突出。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常态。学生从以校园活动为主转向与特定职业活动的联系加强,从单纯的“学校人”过渡为“职业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内容和方式上进行相应的调整,转向更加注重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培养上来;第二,校企合作把高职教育从封闭的校园环境置于开放的工厂车间、实践基地、社区街道、服务场所和田间地头,使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也必须随之向校外延伸并与企业、社区、家庭等教育主体相互配合,形成合力;第三,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背景下,学生更多地参与实践实训实习等活动,必然要求高职思想政治实践教学进行多方面资源的优化整合和方式创新,更好地发挥实践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同时,学生在校外的活动时间增加,也对学生思想政治自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四,在校企合作背景下,企业、社区的加入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资源、形式变得多元、丰富,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如何变“危”为“机”、扬长避短也是一个重大挑战。

2.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校企合作背景下,为了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任务,学校和企业结合成为一个高职教育的命运共同体。这种校企共同体培养模式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带来了全新的课题。研究并解决这些课题,对于建立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进行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增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2.1关于动力的引入问题

动力包含两种含义,本义是指机械做功的各种作用力,如水力、电力、风力等。引申义用来比喻推动工作、事业等发展的力量。本文的“动力”是指作用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引起、激发和推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好教育效果的各种力量。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学生不仅与学校、家庭相联系,而且与企业、社区、实践基地等社会组织有了更多的联系,这些动力都应该发挥其作用,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一直以来,人们普遍以为“高职学生教育是高职院校的职责,与社会和家庭关系不大”。这导致了社会和家庭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的长期缺位,从而使得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战场的学校教育独木难支,效果不佳。其实,教育的过程也是学生社会化的过程,学生只有在成长的过程中与社会各种成员的接触和交流,才能逐渐形成和完善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企业实习可以让学生体会工作环境中的合作与竞争,社区服务教会学生的是爱心与奉献,而家庭能够给予学生情感的支持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因此,必须充实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动力源,形成以学校为核心、家庭、企业、社区和包括政府在内的各种教育动力紧密配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才能真正实现全员教育、全过程教育和全方位教育,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多重保障。

引入新动力,一要解决激励问题。以往,企业、家庭和社区不能充分认识自身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不愿甚至抵制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为此,政府要建立企业、社区和相关社会组织在安排大学生实习实践方面的奖惩制度和评价体系,强化校、企、社区和家庭等多方的利益契合点,并通过政策的引导、制度的保障等激励他们主动、全力地参与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来;二要解决体制机制问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家庭、学校、企业和社会各力量合力教育的结果。因此,要树立“大思政”观,建立集各方动力在内的联动体制机制,统一部署、分工协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科学合理的教育体制链条,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保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效发展。

2.2关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问题

理论联系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我们都知道的教育规律。但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际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往往脱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课程设置理论课时多,实践课时少。时下,许多高职院校出于专业课任务重、经费不到位等方面的考虑,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上普遍存在校内理论课时多、校外实践课时少的状况。高职学生虽然学到了许多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理论知识,但养不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不到知与行的统一。为此,应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的教学力度。

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高大全、理论性强、生活化不足。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培养一律高标准的社会“精英”或称“圣贤”,培养无产阶级先锋队或者说是革命接班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养的人才往往是高标准、全方面、完美型的要求。但实际生活中不是所有人都能当圣贤、先锋。我们只要能培养出“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即可。“可靠接班人”实际上是对大学生政治上的要求,即拥护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而“合格建设者”则暗含有一定知识技能的“合格公民”的意思。因此,应降低标准,以公民教育为主导,因为合格公民是“合格建设者”、“高素质劳动者”的基础。同时,依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加强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

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大背景下,我们需大胆改革,精炼理论内容、减少理论课时,强化实践教学、增加实践课时,把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学生的实习、实践活动中去。同时,要加强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的合理性的研究,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符合并指导校企合作环境下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也使这一背景下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来发展和改进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2.3关于校企文化的融合问题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虽然都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又各自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校园文化是相对较“雅”的一种文化,以育人和服务社会为己任,注重的是社会效益。而企业文化偏向于“俗”文化的范畴,更加注重绩效、更多地是追求经济效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直接导致两种文化的冲撞,必须进行融合,把两种不同文化要素、现象根据现实的需要,建构成一个具有内在有机联系的文化整体,使两种文化及其内部保持协调。

第一,推动校企文化的融合必须高扬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责任意识。企业文化发源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其精神内核难免带有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痕迹。如果我们一味迷信“企业文化”,全盘照搬的话,就可能掉进“全球化陷阱”。因此,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坚持服从国家意志的本性,在引导学生认识、吸纳一切先进人类文明成果的同时,要注重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帮助学生增强对各种思潮的辨别力和对腐朽思想的抵御能力,从而顺利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推动校企文化的融合必须开拓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校企文化的融合,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建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一要择取企业核心价值观与高职校训、精神相一致的文化,并根据工学结合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新变化,拓展诸如创新精神、团队精神、服从意识、职业素质等教育内容;二要大胆舍去与高职教育文化相冲突的企业唯利是图文化,坚决抵制社会上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等低级庸俗文化;三要努力汲取有着共同文化基调与地方区域特色的企业文化、社区文化。通过选择性的文化融合,使得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生活化,更具有实用性。

2.4关于人文性与技术性的协调问题

在高职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人文与技术长期处于分离状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会让学生更加关注技术-经济-利益之间的关联,注意到与经济收益有直接关系的学科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从而更容易忽略人文性的教育。其实,技术与人文是相互促进的。社会越向前发展,获得物质利益和科技成果就越需要人具有强大的动力和顽强的意志。也就是说,技术的高度发达,越来越离不开作为推动技术进步的主体――人的人文素质的提高,技术性必须以人文性为导航和助推器,二者是辩证统一的。黄炎培先生也说过:“仅仅教学生职业,而于精神的陶冶全不注意,是把一种很好的教育变成‘器械的教育’,只能是改良艺徒的培训,不能称之为职业教育。”

因此,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避免在校企合作环境下导致学生往“机器人”、“经济人”片面化方向发展,高职院校的职业素质训练应坚持人文性与技术性的协调统一。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增开人文素质课程、举办各种人文讲座、成立学生文艺社团,努力营造生动而健康的人文氛围;另一方面,要在学生实习实践过程中注重人文性的指导,引导学生将技能发展与做人相结合。

2.5关于学生的自我教育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能够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但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没有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主观能动性,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期陷入难以突破的“瓶颈”。为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一般都要定期或不定期安排到企业集中实习或校外分散实习,这就更多时间地脱离了学校教育管理,但同时也为学生的自我教育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使得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为此,我们应该:

第一,正确把握学校教育管理与学生自我教育之间的关系。突出学生思想政治自我教育,并不是完全放弃学校的教育管理,自我教育应该是学校教育管理主导下的自我教育。学校要对学生进行方向引导、计划安排和行为监督,同时,也要大胆放手,创造条件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推动学生自我反省、自我体验、自我调控。

第二,搭建学生自我教育平台。要进行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为学生自我教育的实现搭建平台。除了顶岗实习、基地实训外,还可以开拓专业社团活动、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自愿者服务、职业素质拓展训练、科学和技能大赛等实践平台,给学生广阔的自我教育空间。

第三,发挥党团、社团、实习小组等组织力量。要加强党团、社团和实习小组的建设,争取做到全覆盖,把每个学生都吸纳进来,并通过各个组织的学生领导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建立点面结合的网格化管理体系。这样才能做到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既能放下去,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又能拢上来,使学生自我教育不至于疏于管理或偏离方向。

参考文献:

思想政治教育课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低碳经济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课题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绩,但发展中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在复杂的国内和国际环境下,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而低碳经济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发展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那么,在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高等教育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是如何树立低碳消费理念?作为社会中的个体,大学生如何养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消费行为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二是如何培养环境居民和社区居民理念?作为社区的成员,无论在宿舍、校园,还是毕业后的居住区,大学生作为社区的居民享有社区自治的权利,同时负有关注和参与社区发展的义务。通过社区居民理念的培养,大学生成为社区的一分子,把社区作为自己的家园,关注社区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并积极参与社区的建设,这是气候变化约束条件下亟待解决的课题。三是经济方式的转变对大学生就业会不会产生影响,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大学生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也是高校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低碳消费理念的培育

社会个体的消费行为是个人行为还是社会行为?我们往往看到消费是个人的事情,与他人无关。个人的消费是基于自己的收入水平、消费偏好、产品价格和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的综合选择。个人消费什么产品、消费多少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偏好。并且,个人消费自己偏好的产品对其他人并没有产生负性的外部影响。这种理念和行为方式是经典消费者行为经济理论的基础。但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个人的消费行为和偏好不仅是个人的事情,而且具有社会意义,具有鲜明的外部性。这种个人消费行为的社会意义源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一公共产品。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个人消费产品的原材料的采购、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经济活动中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正是这些无数社会个体排放的温室气体的积聚,导致全球气温的提高和气候变化的加剧,给社会成员带来经济上的损失和生命健康的损害。

对于大学生来说,低碳消费的理念和行为的培养尤为重要。因为大学生在正处于心智可塑阶段,低碳消费理念的教育可以加强大学生对气候变化和碳约束的关注,进而加强对理性消费行为的理解,并将低碳消费的理念贯穿到大学生自己的日常行为中。低碳经济要求人们转变对“现代化生活方式”含义的片面理解,越盖越高的摩天大楼、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越来越高能耗的能源消费不是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对高耗能、高排放生活方式的依赖不仅会引发身体疾病,而且会导致精神活动的空虚和孤独。

具体而言,低碳消费的概念有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者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理,不造成环境污染;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社会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应当注意的是,低碳消费理念和行为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自觉地、有意识地培养。

二、环境居民和社区居民的培养

环境居民和社区居民的理念是指居住在特定区域内的社会成员是该社区内不可分割的一分子,承担保护社区环境的义务,积极地参与当地社区的环境保护,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可持续性。大学生生活在相对集中化的社区内,有的高校已经开始探索社区学院的培养机制。在集中化的大学宿舍区内,大学生通过自治性组织积极行动起来,把宿舍区看着自己的家,这样才能有意识地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环境居民和社区居民理念下,应当扩大吸收大学生的自愿性参与,培养大学生的环境居民意识。

对大学生居民和社区居民理念培养的障碍主要来自于后勤管理社会化服务。有的高校宿舍管理和教室卫生清洁服务已经由专门的物业管理企业进行经营,环境卫生服务已经商业化。这种社会化的服务虽然方便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但是不利于学生行为的培养。在社会化服务体制下,学生极易形成依赖心理,学生的自觉性没有得到积极调动。在无约束的环境下,学生会在无形中养成懒散、追求奢侈等不良的行为习惯。

尽管学生的居住社区会发生变化,但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是在社区居民的培养下逐渐养成的。这种大学生环境居民和社区居民意识和行为的养成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生宿舍区和学习区的环境保护中,如何处理好学生的志愿活动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服务的关系就成为问题的关键之处,实则涉及高校管理的基本理念和体制。

三、就业的绿色化

《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地球不是我们从父辈那承来的,而是从子孙后代那里借用。这个论断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破坏的严峻性。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就必须改变人类的消费行为和生产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大学生最现实的挑战就是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我们可以看一组数字。2009年2月和6月,美国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制定了《美国复兴与投资法案》和《美国清洁与能源法案》。根据美国政治经济研究中心的《投资清洁能源的经济利益》的研究报告,这些投资每年将会增加250万个就业岗位,同时也会导致近80万传统能源领域的失业,但每年可净增就业岗位近170万个,即绿色就业岗位。

从上述数字的变化可以看出,气候变化的解决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大学生就业方向和职位选择有重大影响。按照国际劳工组织提供的定义,绿色工作指那些可以减少企业和经济部门对环境的影响,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又符合“体面劳动”标准的工作。作为一个庞大人口而生态环境脆弱的快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对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非常敏感,全球变暖同时威胁到国家的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就业战略提供了双赢的解决方案,以实现经济增长、创造工作岗位、就业保障和保护环境的宏伟目标。在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实现劳动力市场的积极转型。

那么,如何扩大绿色就业岗位呢?这需要高校、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一系列的条件。就高校而言,应当对大学生职业规划进行及时指导,以及绿色就业的技术教育和培训。在专业课和公共选修课程中增加绿色就业的内容。重要的是,大学还会积极地与非政府组织等第三部门进行沟通和合作,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对我国高校而言,应当积极与国际劳工组织进行战略合作。至目前,国际劳工组织已经与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的政策研究和实践项目。同时,国际劳工组织还提供了一些培训课程,我国大学应当积极地参与国际合作。对企业而言,企业应当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积极地进行技术化改造,扩大绿色就业机会。政府出台优惠的政策,鼓励社会成员从事绿色职业,并对特定的环保行业和岗位提供政府补贴资助。

四、绿色大学的实践

绿色大学一词在国际间的共同意义是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为愿景的各类活动,代表了高等教育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应负的重要责任。我国的部分高校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已经开始了绿色大学的建设,在绿色教育、绿色科技和绿色校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绿色教育、绿色科技和绿色校园的有机结合,不仅有效地实现了生态理念塑造和行为培养的结合,而且有机地实现了生态环境和生态主体的结合。尤其是每一位学生对绿色校园的亲历参与,对生态理念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锻炼机会,将永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观念融入大学教育中,充分发挥大学教育的功能。

为了促进绿色大学的发展,有的高校内部设立了独立的机构负责绿色大学的建设和实施。如清华大学设立了绿色大学建设领导小组和绿色大学办公室,专门负责绿色大学的实施机制。为了更好地吸引外部智力因素和专家力量,清华大学还设立了专家委员会。在其他高校,也存在类似的机构设置。另外,绿色大学建设的实施特别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对学生低碳行为的培养,一些学生自治性的社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自治性学生社团的辐射作用在校园生态氛围的塑造不可或缺。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自治性社团积极开拓校外的合作,建立了形式多样的绿色学生社团联盟,不仅扩大了其在校园的影响力,而且在社团之间相互交流经验和技术信息,提高社团组织的效率。

参考文献:

思想政治教育课题范文第4篇

一、“以学生为本”的生本理念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工程的出发点

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意见》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确立为重大“课题”。这就要求高校德育创新工作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围绕“育人”这一课题,深刻领会其本质内涵,在德育实践中真正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与运行机制,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以学生为本”的生本教育理论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人为本的思想相切合

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在马克思看来,“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2](P.67),“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3](P.532)。从这个意义上看,人类解放的基本内容是人类获得自由,就是个人的自由的、全面的发展。既然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一刻也不能脱离思想政治生活,那么,现实社会中的人就理应像社会历史的主体一样,成为思想政治生活的主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做人,而要想使学生学会做人,首先必须承认学生是人,承认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能动创造的人、有思想情感和兴趣需要的活生生的人;其次要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判断力、选择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品德,可见,生本理念内在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二)“以学生为本”的生本教育理论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相契合

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教育过程的终端是学生的发展,而不是老师的自我展示;学生是教学的本体,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应为这个本体服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智育与德育内在同一的显性的德育课程,如果其教学改革还是停留在“教师如何”,即灌输的方式上,无疑把其置身于封闭静态的状态之中,则难以使教学的内容和结论内化为学生的品德和操行,无法贯彻“一切为了学生”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新思路,这势必会削弱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和主渠道作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施生本教育,教师“全面依靠学生”,让学生自由选择,自主探索,自我感悟,互动交流,让学生分享学习和教育的主动权,则能更好地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和践行的目的。

二、“以学生为本”生本教学模式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必然走向

随着时代的剧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出现了一些弊端,目前存在着教学内容滞后于社会的急剧发展、脱离学生思想实际,课程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合理性,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最根本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没有很好地从“以学生为本”的角度,与时俱进地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与实践,使之有所创新和发展。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原有“师本”教学模式的弊端

无论是从教学现状,还是从历史来考察,我们可以发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以教师为本”教学模式,即教师通过讲解、讲演、讲述等方式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以求学生在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发生改变。这一教学模式的特点在于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强调教科书内容在学生知识经验中占据强势地位和权威性,不重视学生自身的自主体验强调全体受教育者的统一性,忽视每一个学生作为不同的个体所具有的差异性。这种教学模式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种种缺陷和弊端:一方面是造成学生主体价值的缺失。“师本”教学模式中的师生关系就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作为主体,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用讲授的内容来“填满”学生。作为客体,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听讲,把教师所讲的储存起来。在这种教学中,师生之间没有对话,没有交流,教师与学生是一种垂直关系,而不是一种平行关系。在这种教学关系中,学生的独立性和主体性失落,学生的求异思维得不到发展,探究精神得不到培养。久而久之,学生自动地把思想的权力交给了教师,教师代替学生思想,学生能做的就是对概念、原理、规范的记忆和背诵。另一方面是禁锢学生个性的发展。长期以来,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总是把大学生当工具来打造,当容器来灌输,实施“非人”教育,忽视他们的人格尊严、情感需要和知识需求,忽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了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且容易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我教你听、我拉你走”的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教师在扮演着“纤夫”的角色。这种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学生行为,束缚学生手脚,窒息了学生的自主性的发展,禁锢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这种模式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不高、效果不佳。这些问题的出现最根本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没有很好地从“生本”的角度,与时俱进地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与实践,使之有所创新和发展。要扭转这种局面,必须贯彻生本理念,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

(二)“以学生为本”的生本理念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实践的关键

教育理念是指教育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只要有教育行为发生,就一定有教育理念在起作用。教育理念一旦形成,就会成为相对稳定的精神力量,它会影响一名教师如何看待教育的意义,如何看待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如何处理教育教学中的各种矛盾等。新的教育理念首先要体现时代的先进性、开放性和科学的规定性,同时要反映法律的严肃性和对传统陈旧的教育观念的超越性,更重要的是必须思考教育对象―人的主体发展性。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在众多教育理念中,以学生为本则是核心理念。因为它包含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价值和它的目的。以学生为本的核心在于对人性的充分肯定,对人的潜能智慧的信任,对人的自由和民主的追求,最广泛地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最充分地激发人的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人的健康人格和个性的培养和塑造方面,对每一个教育对象我们应该给予宽容、尊重和理解,最大程度地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生本理念,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获得学生的积极参与,体现出实效性。只有如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在注重学生个体发展时,获得整体的发展。因此,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无疑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的强劲动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生本理念,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树立“牧者”的教师观,“教者是学生的服务者、帮助者、保护者,唯独不是他们的任何动作的代替者。并且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保证他们的生命独立性。而这个时候,教师的职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过去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抛砖引玉者、穿针引线人。”教师的作用是将个体的全面发展与个性的发展统一起来,将个体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统一起来,将个体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统一起来,“这就是说,不仅仅是文化启蒙,更重要的,或更经常的,是要进行精神生命的启蒙,”让学生知道“在人类社会文化环境之中,他是有可作为的,而且不因为别的,只是因为生命的赋予。”从而帮助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里正确进行知识选择和创新,帮助他们实现人格的升华、自我价值的实现,只有如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永葆青春和活力。

三、实施“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

为了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精神,做好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生本”教学模式,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实践。

(一)重视教师队伍的制度建设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支重要的力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素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当前,我们的社会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新的课题。与此同时,学生的思想也日趋复杂化、多样化,长期以来一直进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需要。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必须健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机制,一方面从制度上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资格的获得上、教师工作考评、学术研究和职称提升等方面必须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另一方面,从思想上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素养与人格素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不断加强学习,具备较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较高的教学水平、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丰富的科研成果;加强自身修养,提升人格魅力,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的教师才能把思想性、理论性和知识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实践,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

(二)树立学生参与的主体意识

“以学生为本”,必然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忽略学生的感受,“教育以学为本,而且我们所谓教的行动,不过是为学设置而已。教的目的,教的过程的核心,教的实际价值的体现,全在于学。教学的本质是学,教要转化为学。”“学生学会任何东西,最终都要通过自己的内化,因而,这个最后过程并不是教师完成的。”[7](P.59)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与实践中,应积极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去吸引学生的主动参与,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产生接受知识的求知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大学生基本上都是成人,具有独立的个性、人格和行为能力,同时学生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和启发的关系。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是实现学生主体性的根本保证。因此,在思想在政治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作为形式上客体的大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与实践中,学生参与得越多越积极,主体性的感性体验就越强,主体意识和能力也会在参与的体验中逐渐提高。从而在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三)构建师生互动的教学体系

随着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大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泛,学校传统的以单向式为主的课堂教育方式受到挑战。学生通过多渠道收集到的资料信息使教师的学识捉襟见肘、教学资料相形见绌。在高科技发展和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应站在时代的前沿,充分利用新的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崭新的教学方式,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以获得更佳的教育效果。学生的主体意识活动推动着教师的再深造,而这种再深造的结果又更能把学生推向前进。正如孔子所说“学而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由此可见,师生互动体现着一种富有再生能力的发展模式。在这种互动中,教师“培养”了学生,学生“促进”了教师,教师又“提升”了学生,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采用多种方法,构建师生互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本教育模式。其一是采用热点讨论教学法。“在生本教育的课堂中,几乎天天有讨论,堂堂有讨论,人人进行讨论。讨论,就是普遍地让学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的一种良好方式。”[7](P.144-145)我们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增加了学生讨论的时间,让学生围绕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课堂讨论、主题研讨、中心发言等等方式进行,由学生主持,将自己在生活中听到的、看见的、亲身经历的事件作为讨论的话题,由其他学生出主意,提出解决的方法和途径,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然后再由教师对学生的讨论予以正确的指引。其二是采用“以生为本”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应仅限于传统的板书式教育,而应利用电子课件将教材与网络等大众传媒相结合,运用计算机网络超媒体链接技术和其他网络交流手段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和相关信息的交互,学会运用和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网络及多媒体技术直接引入课堂教学,不仅可以实现师生之间知识、资料和信息的双向交流与互动,而且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是积极的、主动的,教师主动引导学生走入知识、资料信息的海洋;而学生一旦“下海”,就可以自己主动地在“海”中畅游,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教育对象真正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动力。

思想政治教育课题范文第5篇

关键词:蒙语授课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1-0146-02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思想政治教育。具体来说,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以大学生日常管理和第二课堂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由以辅导员为主体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组织实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蒙语授课大学生是内蒙古地区未来发展的建设者和蒙古族传统文化的继承者,是内蒙古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人力资源。增强蒙语授课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非常重要的,是因为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影响着内蒙古的社会经济以及蒙古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一、蒙语授课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现状

本人在内蒙古地区的6所蒙语授课大学的高校全日制在校生中发放了800多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821份,回收率达到了97.5%。调查中发现:当前蒙语授课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有以下几种特点:一是蒙语授课大学生思想政治的主流是好的,但是不少同学的分析能力和识别能力较弱,不能及时纠正认识上的偏差,出现了不关心政治、政治意识淡薄、重视个人利益、功利色彩较突出等问题。二是蒙语授课大学生的价值趋向具有双重选择、人生态度和追求积极向上、具有社会责任感等特点。但是一小部分学生在人生价值取向上出现利己主义倾向。三是蒙语授课大学生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非常关心本民族权益的维护,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对民族问题,民族关系上过于敏感,有时无关紧要的一些“小事情”他们确认为权益的不尊重,然后出现情绪大波动,甚至会做出不理智的行为。四是对宗教问题上有含混不清的认识。五是蒙语授课大学生的大部分学生学习目的比较明确,有正确的学习观,但是一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意识淡化的现象。六是蒙语授课大学生对就业问题表现出担忧,蒙语授课大学生所承担的就业压力要比汉语授课学生大得多。那么使蒙语授课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通过系统的培养与教育,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紧密的结合起来,提高蒙语授课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至关重

要的。

二、蒙语授课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面临的困境

近年来,蒙语授课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载体、方法、管理上不断丰富和完善。因此,蒙语授课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总体上呈现稳定健康的趋势。但是由于蒙语授课大学生自有的特点,造成了蒙语授课大学生价值观念、为人处事等的复杂性。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历史性遗留问题

一是蒙古族是一个游牧民族,崇尚安逸、自然,生活节奏一向缓慢,而当今社会是一个快节奏和激烈竞争的社会。而蒙语授课大学生时间观念和竞争意识跟不上社会的潮流。二是应试教育留下的后遗症。我国是一个应试教育由来已久的国家。基础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考上大学。千辛万苦考上了大学便有了动力缺失和目标迷茫的现象。

(二)学校教育忽视蒙语授课大学生自有的特点,教育内容单一,针对性不强

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忽视蒙语授课大学生的一些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比如说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个人阅历、内在需要的差异性等。盲目的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去研究蒙语授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特殊性。导致学生信心慢慢消失、自卑心加重等现象。

(三)蒙语授课大学生择业难、就业难

蒙语授课大学生由于受本民族的语言以及所学专业的限制,就业范围受到限制,再同汉语授课学生的竞争,大部分蒙语授课学生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生成了就业择业的弱势群体。而学校对就业择业弱势群体基本上都没有进行 “一对一”指导,盲目的进行就业指导工作。从而缺乏针对性和协调性。大多数蒙语授课高校注重把大学生推向社会,但对大学生如何在社会上择业就业等缺乏指导。从而导致蒙语授课大学就业信心不足,甚至造成就业亚历山大。

三、蒙语授课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对策

(一)加强蒙语授课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首先要实行“知行合一”的教育。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其中前者是解决“知”的问题,后者是解决“行”的问题。“知行合一”才能使蒙语授课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真正的提高。所以要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要求,着眼于蒙语授课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发展的需要创新和完善蒙语授课大学生行为规范的内容体现针对性和操作性。其次引导蒙语授课大学生坚持“自律”。使学生严格要求自己,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要让他们养成无人监管也能做到好的行为

规范。

(二)蒙语授课高校要用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氛围影响学生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蒙语授课高校应该营造积极的文化氛围,让蒙语授课学生在校园文化的氛围中去感受和领悟。基本实行学校一种氛围,体现一种精神。这样学生在多种氛围中学到多种知识,可以丰富同学们的业余生活,也可以培养同学们的发明创新精神。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种实践中得到的知识又是很难让人忘记的。

(三)蒙语授课高校应建立就业课程体系,设立和完善就业指导机构

蒙语授课高校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现实条件以及社会的需求考虑科学的选择教育教学内容。把就业指导课纳入学生的必修课程里,而且就业指导课的内容要全面,要有针对性,如职业的性质、就业的难易程度、专业和学科的发展等。在就业观念方面,从二三年级就以就业观念引导、就业心理素质、综合能力培养等教育为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蒙语授课高校也应与劳动人事部门、用人单位之间加强联系,为蒙语授课毕业学生提供专业化的就业指导服务。

蒙语授课大学生是蒙古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希望和未来,也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正确了解蒙语授课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蒙语授课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需要,也是发展蒙古族地区经济,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苗丽芬.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101、124.

[2] 陈江.新形势下蒙古语授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9:15-27.

[3] 张大权.对蒙语授课大学生思想现状的调查与对策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8,(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