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当代政治哲学读书笔记

当代政治哲学读书笔记

当代政治哲学读书笔记

当代政治哲学读书笔记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是由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和任务决定的,又是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必然要求。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传授知识和提高能力是紧密相连的。知识是培养能力的前提和基础,能力是掌握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条件。因此,我们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多方面的,本文着重谈谈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高考政治试题越来越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全面考查,这是教育体现知识经济的创新要求,这对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思想政治课教学应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探索开放性教学模式;注重学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旨在促进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自学能力是指个体对相当明确的目标进行学习,并达到所学目标的主观条件。具体的说,自学能力是指学生能够独立进行阅读,理解其精神实质,积极主动地从各方面获取知识,有不断提高自己知识水平和思想政治水平的能力。目前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基本形成自学能力的条件,他们在学习上的兴趣性、积极性、自觉性明显增强,观察力、注意力、思维、概括、理解、分析、记忆等心理机能进一步发展,开始能领悟各门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并且,他们为探究新知识已经打下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既是需要,又有可能。

    一、激发学生兴趣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前提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培养和提高对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有了兴趣才会有自主学习的动力。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就学科而言,学生一般对理科颇感兴趣,对文科文史感兴趣,针对这一情况,可以利用兴趣的迁移性特点,从旁的学科入手,把学生的兴趣引导到思想政治课中来,并在此过程中揭示马列主义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性,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的热情。

    学生对数学很有兴趣,于是可以在高中《思想政治》第一册(哲学常识)前言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讨论数和形这些抽象概念的来源,使学生们认识到无论“数”还是“形”都来源于客观的物质世界,数学这门极其抽象的研究量的科学产生于人们的生产实践,而这种认识观点就是哲学中唯物主义,数学中的每一个原理都包含着极其深刻的哲学道理。学生对物理也有兴趣,我们可以用牛顿研究“第一推动力”的悲剧,说明正确的哲学理论在科学世界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自然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对于这样的教学,学生们觉得很新鲜,不枯燥,有收获。

    学生需要是多方面的,有近期的也有远期的,学生最主要的需要应该是升学、就业、成才。我们要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才能有助于升学、就业、成才。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使学生认识课程的性质及学习的意义。用科学理论来武装学生的头脑,让学生明白,学好《思想政治》课,就能使自己拥有了“哲学(智慧)头脑’丫‘经济头脑”和“政治头脑”,这不仅能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而且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都与《思想政治》课有关,从而将《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变成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通过增强社会责任感来深化和提升这种需要,这样学习就有了真正可行的动力。

    二、加强指导是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的关键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要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把培养和提高能力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突破口。

   1、坚持平时训练,掌握自学的一般要求

    阅读能力是自学的首要能力,教科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在教学中,要适量的安排阅读并进行一般指导。首先,“读书要用笔”。阅读时用笔在书上作各种帮助记忆和理解的符号,动笔在书上作旁批、眉批,动笔写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其次,“读书用多问”。学问即学又问。注意表扬提问题的学生,并将学生提出的有普遍意义的问题交大家讨论。再次,“读书要多思”。古人说:“学而不思则殆,思而不学则惘”。要求学生动笔,实质要求学生动脑。动笔则不能不思。不思则无问,也无法问,思考得深才能有价值的问题。

    2、认真组织课内和课外阅读,精心设计课堂讨论和讲授

当代政治哲学读书笔记范文第2篇

《理想国》又译作《国家篇》、《共和国》等,与柏拉图大多数著作一样以苏格拉底为主角用对话体写成,共分10卷,其篇幅之长仅次于《法律篇》,一般认为属于柏拉图中期的作品。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理想国读书笔记范文,供大家参考。

理想国读书笔记范文1苏格拉底和玻勒马霍斯的对话。探讨的主题是正义。玻勒马霍斯的观点一开始是“欠债还债就是正义”,经过苏格拉底的修正和概括之后,这个观点被明确成为了“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适如其份的报答”。这里其实涉及到伦理学的一个黄金法则:道德回报的对等性。《论语》当中有一段很著名的对话,“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孔老夫子对于以德报怨的观点是持否定态度的,他认为如果以德报怨的话,那么用什么来报答德呢,所以应该用怨来报答怨,用德来报答德,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这个观点同玻勒马霍斯的所引用的观点非常类似。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些纰漏,比如说如何确定报的对象,这些都在后面被苏格拉底抓住了。

苏格拉底是如何驳斥“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适如其份的报答”这个观点的呢?苏格拉底首先通过一系列例子说明在生活实际中人们更加需要的是一种技术上的帮助,而不是宽泛的“正义”——“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这样会推出一个悖论,也就是说正义是无用的东西,技术才是有用的东西。苏格拉底这番“助产术”的最主要用意我理解是在于说明“正义”是一种专门适用于国家管理的政治才能,而不是一种技术。接着苏格拉底谈论到如果一个人既能够把善给予他人,又能够把恶给予他人,那么这个人本身也很难说是一个正义的人。这一点在后面还有一些具体展开。

第三个部分苏格拉底和玻勒马霍斯讨论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什么才是真正的敌人,也就是确定道德回报的对象。得出的结论是“假使朋友真是好人,当待之以善,假如敌人真是坏人,当待之以恶,这才算是正义。”也就是说,对正义进行进一步的限定。第四个部分苏格拉底从这个点出发,讨论说正义是人的一种德性,那么人不能用一种不正义的行为使他人正义,也不能用一种正义的行为是他人不正义。说得有点绕,不过意思还是明白的。这里其实可以和《孟子》的一段话相互参证:“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孟子·滕文公下》)——扭曲自己,是不可能让别人正直的——用不正义的手段,是不可能实现正义的目的的。用现在的时事来说就是打着高尚目的的旗号,比如说世界和平啊,民主人权啊,人道主义啊,然后用暴力恐怖手段来推进,这其实就是一种不正义。就像当年小日本宣称他们对亚洲各国的侵略其实是为了“大东亚共荣”,为了“把亚洲国家从殖民主义解救出来”这样的论调。被苏格拉底绕了四次之后,玻勒马霍斯彻底晕了,倒向了苏格拉底这边,反对“正义就是助友害敌”这个提法。以上读到第15页。

第三段对话主要是苏格拉底和色拉叙马霍斯的对话。这段对话讨论的主题有两个,一是正义是否是“强者的利益”,另一个是“不正义的人和正义的人,哪个更加快乐?”。色拉叙马霍斯在对于苏格拉底的装B作出了批评之后,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正义不是别的,就是强者的利益。”这个观点看起来似乎有点像现在的所谓“强权即是公理”这样的提法。苏格拉底先对这个观点的确切含义进行界定。接着苏格拉底找到这种提法中隐含的悖论,统治者有可能制定出对自己利益有损的法律,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在这种情况下,正义就不能说是“强者的利益”,相反,却有可能成为“强者的损害”了。

理想国读书笔记范文2柏拉图不仅是古希腊哲学家,也是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通过苏格拉底与他人丰富多彩、环环相扣的对话,给后人展现了一个完美优越的城邦。这个城邦是历史上大大小小“乌托邦”的开山鼻祖。

该书是柏拉图中期思想的总结,其语言华丽,逻辑缜密,想象丰富,阐述精彩,在历史上颇具影响力。

理想国的宗旨是缔造一个秩序井然至善至美的正义国家。围绕这个宗旨,柏拉图开篇不久就开始讨论什么是正义的国家,而不是什么是正义的人,他从城邦至公民、从上往下、从大往小地理想化地安排了城邦公民的一切,生活、工作、教育及一切。

所谓理想国,是柏拉图推理出的一个充满正义和美德的国家,这个国家由立法统治者,国家护卫军普通劳动民三个阶级组成。该书的核心思想是哲学家应该为政治家,政治家应该为哲学家。哲学家不应该是躲在象牙塔里死读书而百无一用的书呆子,应该学以致用,去努力实践,去夺取政权。政治家应该对哲学充满向往,并不断的追求自己在哲学上的进步,并用哲学思想来管理民众。而这些所要体现的东西在他的《理想国》开始时候并没有直接提出来,他是利用了正义二字逐渐将其拓展并且引申出来的。正义是一种好的表现,然而什么是正义呢,面对这个看似很好理解的词语,柏拉图首先对它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拉图的《理想国》里面不仅有着他对理想国的阐述,也包含着一种朴素的辨证主义观点和应变的思想,他自始至终没有明确给出正义的定义,也暗示着人们,这里没有什么正确的定义,还需要继续的探索研究,只不过他的想法是让人们去利用这个探索研究构造他那种柏拉图式的理想国。

理想国读书笔记范文3《理想国》是一部政治学经典,但在读这本书时,我的思维常常在字里行间悄悄的远行,所以有时候不得不停下来想想自己的思维跑到了哪里,是怎样跑的。这本书不是很容易读懂的,在细读起来总是觉得在和先哲对话时少了那份开阔与气度,多了些唯唯诺诺,人云亦云,很想用自己的话去理解去探索可那毕竟是一道很漫长且艰辛的路,所以我将慢慢的前行,那样收获的也许才更多。

在《理想国》里苏格拉底刚开始讨论的话题就是“正义”问题。正义真的是一个很难解答的问题,有时想与其长期的在屋里思索理念上的正义还不如做一件正义的事,为一些不公发发自己的声音来的更为实际。也许这是浮躁也许这也是心虚,因为正义千百年来许多人都未明白,仿佛自己能恍然若悟的几率也很小。但我却相信自己和柏拉图一样,对正义有着强烈的憧憬与向往!可他认为绝对的正义在神那里,作为一个唯心主义者这是一个很好的答案。而对于自己甚至对于整代中国人来说缺乏信仰总是让我们有时候焦虑、孤寂、无所适从,不知未来、过去,甚至不明白现在。柏拉图最后说“让我们永远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我很喜欢,也许理解不同但真的很喜欢因为有了自己别样的感触。

柏拉图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学家也是一位哲学家,其哲学智慧尽管没有专门的哲学专着,但却几乎体现在他的每部着作当中。不论是从早期的《理想国》,过渡阶段的《政治家》还是思想有了较大转变的《法律篇》,都闪耀着西方哲人的智慧之光。

在哲学上,柏拉图继承了苏格拉底的唯心主义,成为西方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始祖。他建立了以理念论为核心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在阅读《理想国》这本书时,柏拉图的一个主导的观念及其对话的起点就是:理念本身是实在的,感知、具象与经验的都是虚幻的。比如说,在书中就柏拉图与大家辩论的缘起正义而言,什么是正义?苏格拉底的对手给出了正义的多种解答,诸如传统的仰或当时流行的:正义是有话实说、欠债还钱、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帮助朋友,伤害敌人等,这些都是正义的具体事例,正如现在问我们一样我们总会回答成正义的人或正义的事。因为他认为真正的知识是理念,不是存在于客观可见的物体之中的。而其哲学观点可以简单的总结为认为理念是事物的永恒不变的“范型”,是独立于个别事物和人类意识之外的实体。感性的具体事物是不真实的,它是完善的理念的不完善的“影子”或“摹本”。这些都在《理想国》的正义论与洞穴理论部分得到了很好的阐释。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他的理论是典型的唯心主义,但作为一个智者与先驱他建立了以理念论为核心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一个人的哲学观对其理论有着很大的影响,其理论也随处可以看到其哲学观。在《理想国》里柏拉图的这种理念说对其在辩论中思维的展开、发展都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是这本书对话的起点也是其中的一个主导观念。在看这本书时我常想起中国的哲学问题,想起另一位的哲学大师王阳明,也许他们观点什么的相关的真的很少,也许唯一的关联就是他们都被称作唯心主义,而唯心主义在过去思维里,在我们从小被教导或明或暗的教导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时,我们对唯心主义也许不是厌恶反对但至少也退而远之,不敢亲近,就如王阳明大家很多人也许只知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句话。这句话充满了诗意与人生很难理解的韵味,可这句话也是我们在哲学上所批判的。而真正的进一步知道王阳明是余秋雨的书里提到了这位老乡,这位在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人专门派人为其守墓,有个日本将军甚至有个腰牌上写道“一生俯首拜阳明”,读到后我深深的触动了,觉得如此对一个厉害的人物在我们厚厚的课本里竟然没有提过,自己也知之甚少。后来也大概了解了一下王阳明,明白了其伟大,尽管我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但这不能阻止我们去欣赏他的伟大。

理想国读书笔记范文4《理想国》一书,讨论的热点是正义哲学的问题。苏格拉底与克法洛斯、玻勒马霍斯、色拉叙马霍斯等智者展开了激烈的交锋。他们先后讨论了“欠债还债就是正义”,“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适如其份的报答”,“正义就是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等观点。苏格拉底一一进行了驳斥,并最终得出了正义的真正概念。然而文章没有仅仅落在关于个人正义的讨论上,柏拉图其实着眼于城邦的正义。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认为正义是理想城邦的原则,并将这条正义原则归结为:“每个人务必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或“每个人都作为一个人干他自我份内的事而不干涉别人份内的事”,也就是各守本分、各司其职。当然,柏拉图的城邦是不是所谓的众生平等,是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压迫的人人平等的国度。他所谓的城邦是分等级的,也就是城邦分为统治者、军人、劳动者。所谓“各守本分,各司其职”乃是统治者、军人、劳动者各守其责,互不僭越的意思,同时,也有和谐分工,互助合作的思想。城邦正义是柏拉图理想国的准则,城邦没有正义,理想国也就成为所谓的空中楼阁了。或许这种“各守本分,各司其职”,与此刻所提倡的人人皆平等自由是格格不入的,或许还有种专制专职的色彩。但是术业

有专攻,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不可能穷尽所有的知识,所以只能对自我感兴趣的,重点研究的领域有所成就。比如让爱因斯坦去画油画,贝多芬去做发明,这就滑天下之大稽了。柏拉图是如何确立“政治家就应为哲学王”的思想的呢?根据史料,柏拉图就应是经历恩师之死后,感受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败,

才得以萌发政治家就应是“哲学王”想理。在他为实现理想政体而游历的12年中,在游历塔仑它木时结识的当地民主政体的领袖、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主要代表阿启泰,则为他的“哲学王”理想,带给了现实的雏形。阿启泰本人,既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统帅,受到当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又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

理想国读书笔记范文5在书中,柏拉图借苏格拉底的对话引出:理想国是由卫国者、士兵、普通公民组成的;三类人各司其职,为了城邦的利益而努力。这句话还可以说得更加通俗:每个人的价值就是做好自己的工作,为国家、为整个人类的发展做贡献。

这真的是一种伟大的思想!但是,或许是这句话太过宏大,或许是我的思想境界不够,也或许是在这个社会分工高度发达的时代里人们已经很难从自己的职业中找到满足,我总是感到自己无法像柏拉图说的那样,一直怀有这样高尚的信念,不动摇地度过自己的人生;也总是感到困惑,感到痛苦,总是在想什么才是一个人真正的意义。

当代政治哲学读书笔记范文第3篇

关键词:自学能力; 兴趣 ;能力培养

当今的世界突飞猛进,然而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与时代的发展已不合拍节,然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搞好教学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高中思想政治课而言,自学能力是指学生能够独立进行阅读,理解其精神实质,积极主动地从各方面获取知识,有不断提高自己知识水平和思想政治水平的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呢?

一 、 激发学习兴趣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前提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培养和提高对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了兴趣才会有动力。例如,高中《思想政治》“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一节,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矛盾。教师可以这样做:“我们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方面,是不是总觉得有不顺心的事情,如同学之间闹矛盾,学习成绩不理想等,但我们要正确对待他,因为矛盾具有普遍性,它存在于一切事物中,所以我们要正确对待矛盾,并用乐观的态度去解决矛盾”。这样学生就能对自己烦恼的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师还可以用学生感兴趣的课引出。例如,学生对数学很有兴趣,于是可以在高中《思想政治》第一册前言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讨论数和形这些抽象概念的来源,使学生们认识到无论数还是形都来源于客观物质世界,数学这门极其抽象的研究量的科学产生于人们的生产实践,而这种认识观点就是哲学中唯物主义,数学中的每一个原理都包含着极其深刻的哲学道理。

二、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关键

(一)坚持平时训练,掌握自学的一般要求

阅读能力是自学的首要能力,教科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在教学中,要适量地安排阅读并进行指导。首先,读书要用笔。阅读时用笔在书上作各种帮助记忆和理解的符号,动笔在书上作旁批、眉批,动笔写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其次,读书要多问。注意表扬提问题的学生,并将学生提出的有普遍意义的问题交大家讨论。再次,读书要多思。古人说:“学而不思则殆,思而不学则惘”。要求学生动笔,实质要求学生动脑。

(二)认真组织课内和课外阅读,精心设计课堂讨论和讲授

首先,要向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阅读目的和要求。这里要注意循序渐进,最初只要求学生从教材中找出基本概念和原理,并学会用符号表示出来。以后逐渐要求学生能运用阅读中可以理解的原理分析说明一些实际问题,并能写出阅读笔记和心得。最后要使学生通过阅读找出各段、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指导学生写出详细的阅读提纲。。要求学生根据阅读提纲写出阅读笔记。要求学生在阅读笔记中不仅记下所学的新知识、自己的新见解,而且要记下一时不能理解的问题,激发学生大胆探索。再次,要求学生开展必要的课外阅读,学会收集有关的实际材料,及时检查阅读效果。学生写的阅读笔记要认真批阅,要如同语文教师批改作文一样写好总结批语。最后,尤为重要的是必须把阅读与讨论和讲解结合起来。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的课堂讨论和讲授是对学生阅读效果的总结和提高。学生的讨论应该是民主的、充分的。学生在自学和讨论中已基本解决的问题,讲授时只要点明即可,教师的讲授应该是引导、诱发,而不是注入。通过讨论和讲授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学会把知识运用于实际。我们应当使学生思考“为什么”和“怎么办”,而不是只懂得“是什么”和“这么办”。这样才能提高学生思考分析能力。

三、注意问题

(一)防止盲目探究

学生自主探究只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之一,我们应当注意“自主” 不等于“自由”,“自主”不等于“放任”,否则就有可能进行盲目的探究。自主探究要有一个“由扶到放,逐步培养”的过程。

当代政治哲学读书笔记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 教学 方法

很多同学认为高中政治没有初中政治好学,这是为什么?怎样学好高中政治?相对于初中政治来说,高中政治更具有学科化的特点,每一年级都是一个学科,因此相对增加了一些难度,但如果你肯下工夫,并方法得当的话,逐渐也会觉得一样好学。我认为,首先是要处理好"死"与"活"的关系,"死"指的是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一定要准确全面把握,要死记;"活"指要能够联系实际,进行活学活用,这就要求我们要走出教材课堂的小圈子,尽一切可能的将所学原理和现实生活相联系,其实经济学、哲学就在现实生活中,你不花钱吗?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就是经济,而且花钱这个活动中就涉及分配、消费、储蓄、保险、股票、第三产业等诸多经济学的问题,我们在网上交流就涉及第三产业、信息化、工业化的问题,所以关键还是要做个有心人,充满兴趣,主动地去感知政治,研究政治,而不是被动地去背政治。相信知识获得的同时,乐趣的获得也会成为一种必然。

因为政治着重能力的培养,但又作为高考的一个课目,因此我们在学政治的时候要学会读书,把厚书读薄。在读书的过程中掌握"不动笔墨不读书,不记忆不读书"两个基本原则,二者合而为一,具体体现在:勾画书本上。凡是勾了的就背,不勾的就不背,就这样把范围缩小,提高了学习效率。其次,要提高阅读速读。也许现在要求同学们"一目十行"实在太难了。但是我今天一行,明天二行,这样,就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效率了,特别在高三的学习中,此能力会立大功的。最后,我希望同学们要学会做笔记。不仅记板书,还要记老师口头上说的重要的话,而要留有余地,供今后补充,做到在学习中既动脑又动手。

结合实际来看,在日常的作业和考试中,论述题往往是同学们回答的难点。其实,首先要做的关键工作是审清题目,包括审清材料和审清问题设问的角度,对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要求。比如,利用文字表述的题型,在认真仔细全面的阅读所给材料的基础上,对材料要进行归纳和思考,要审出材料的中心思想或主旨,提取出有效的信息,并注意几个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对运用表格、图形(包括漫画)表述的题型,一定要全面地把握所给信息,包括阅读表格的标题、表格内的内容、下面所给的注解,都包含有效信息;其次,对所给信息要进行比较,包括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审清题目设问的角度也非常关键,尤其是以前见过的熟悉材料、熟悉情境,更要特别加以注意。题目是从哪个角度考查的,审好题是答好题的关键,对有些类型题来说,审题非常重要。因为某些考题答案的要点,就隐藏在材料的表述中,如果能够认真阅读材料,体会其中的含义,就可能获取答案的基本要点;其次,在审题的基础上要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要圈定一个范围,从现象上看考的是哪一个或者哪几个重热点问题,然后透过现象看本质,看考的知识是哪一个或哪几个;三是思考清楚是从哪个角度考的,填写答案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全面,第二要有重点,第三要具体化,第四要灵活有创新,第五要恰当使用经济、哲学、政治的术语,调理清楚,逻辑严密的予以表述。

同学们都知道,政治开放性试题可以说是最容易得分又最容易失分得部分,这里笼统的说,我们在面对这种试题时,如果从一个问题出发,可以组织答案的思路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如果从学科的角度出发,可以是从经济学上看、从哲学上看、从政治学上看;如果从材料涉及的角度出发,可以是政府和国家、企业和农村、消费者或劳动者个人,当然还可以有其他的组织答案的思路,包括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正面与反面等等。

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必须重视科学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对学习能力的养成。从这几年的高考试卷来看,政治越来越侧重于理解,纯记忆性的东西越来越少,这就要求同学们应该把政治课学活。尽可能的“学懂”政治,而不是“记住”政治。

一、掌握高中政治的基本学习方法

1.预习。就形式而言,预习可以分为课前预习和阶段性预习、粗预习和精预习等。做好预习需要同学们注意以下几点:A.列预习提要、B.做好笔记、C.发现问题、D.持之以恒。

2.专心上课,积极思考。即专心看(书,黑板,屏幕)、听(老师讲解和同学们发言)、积极参与(积极动脑,和老师形成零距离互动),还要考虑你预习时所确定的听课重点。看、听、参与等形式都必须动脑,这是衡量专心与否的重要标志。如果这点做不好,就不可能形成自己的知识。

3.课后及时复习。之所以要及时复习,是学习的反复性特征的要求;爱宾浩斯遗忘曲线的先快后慢规律也要求及时复习;及时复习还可以使知识的漏洞得到及时弥补,使对知识的理解得到升华,实现对知识的再认识,再提高,使思维的深刻性得以发展。

二、熟练掌握所学概念和原理的基本要求

有些同学说,老师上课讲到的概念和原理虽然听懂了,笔记也记了,但就是很难记住。概念和原理是对同类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概括和总结,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记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只靠死记硬背,不仅记起来困难,而且只能形成短时记忆,不能形成长久记忆。学习知识――懂是基础,记是手段,用是目的。

在真正弄懂的基础上要想牢固掌握概念和原理必须做到:A.运用记忆技巧、B.做到及时复习和定时复习、C.多思多用,熟能生巧、D.正确区分相近或相似的知识点、E.弄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当代政治哲学读书笔记范文第5篇

——English

(writer,好听点可翻成作家,低调点就叫吧)或编辑。这是文专业的传统职业,不传统的是除了报纸杂志图书电影电视的写作,目前更多的写作需求来自广告文案、网站内容、博客和技术手册等的撰写。

图书馆员。传统上整理的是纸质印刷品,现在要成为电子资源的行家。

律师。各种专业的人都可以毕业后去读法学院然后当律师,你能说会道、心思缜密、又“妙笔生花”,就能为你的委托人消灾避祸。在文专业,你锻炼了嘴皮子笔杆子,会是当律师的好苗子。

中小学老师。

企业家。这出人意料,专家说,至少在创业的起跑线,你不会输给别人——要创业,你必须先写个创业计划书,别人才会给你投钱。这时你的写作才华就派上用场了。另外,企业家要有好的沟通、批判(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文专业同学这些应该都不缺。

公共关系专家。做这行没有一个标准的模子,你要耍出五花八门的招来吸引公众对你服务的单位(公司、政府、机构)或个人的关注。这一行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自来熟的沟通能力,很多专业都培养沟通能力包括文专业。

记者。新闻或传媒专业培养了大部分记者,但有的人还是偏爱其他专业的同学。

市场经理。负责定价和琢磨怎么让人买账,商科专业是做这个的主力,但有的老板喜欢文专业学生,认为他们更有沟通能力,更能懂别人(掏钱人)的内心。

广告销售。很多人因为出色的口头和笔头功夫,在单位被挑出来培养做这个。

历史学家。这是本行,无论政府、公司,还是非政府组织都需要人来记录撰写自己的历史和挖掘从前的故事。

档案员。博物馆、大学、政府、公司和其他组织都需要人管理有历史意义的重要资料,历史和档案专业同学当仁不让。

律师。同文专业一样,毕业后进个法学院深造。你在史专业练就的分析、研究能力,写作、演讲能力,打好了当律师的基础。

图书馆员。历史专业同学有很强的解释事情的能力——能把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楚,而在美国、加拿大图书馆员重要的工作也是向别人说明白怎么使用图书馆里的各种资料。

国家公园看守者。不仅向游客介绍公园的历史和“美色”,还告诉他们怎么在公园游览最好。别小看他们,他们也是美国国家公务员。

中学教师。

管理咨询师。为公司看病,调架构,提效率,增效益。学历史的你能很好地了解公司的历史,批判性的思考能力帮助你为公司做出明智的决定。不过,最好毕业后读个MBA。

法官。法官要听取控辩双方的截然相反的话,然后下裁决,哲学系同学对此很熟悉,他们总是在学正反两方面的观点。毕业后参加法学院入学考试(LSAT),哲学系同学的分数是最高的之一。

教士。人生的终极问题也是哲学追问的主题,教士向集会的群众宣讲时,平时所学都会派上用场。一般要再进修个神学学位。

调解员。双方有了冲突,经过调解,往往就不必进法庭了。调解员必须客观公正地听双方讲话,并能把双方的纠结难缠的问题深入浅出地掰开了揉碎了。(简而言之,要具备上海老娘舅的调解艺术)

人力资源专家。工作场合也难免有摩擦,哲学系出身的HR同样能在调解员工矛盾时显身手。最好辅修人力资源的双学位或拿个偏人力的MBA。

婚姻和家庭治疗师。当出现家庭危机时,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难说完全是哪一方的错。哲学背景的治疗师可以从各个方面分析危机,避免小夫妻一根筋进了牛角出不来。在美国做这个职业还要拿一个婚姻和家庭治疗专业的硕士文凭。

网络系统分析师。这是个纯理工纯计算机的活,学哲学的怎么可能干得了?其实现代的西方哲学,在英美系统,主要分析语言逻辑、数理逻辑等,有的大学哲学系数学系计算机系密不可分。我们哲学系学的内容在那属于哲学史部分。

哲学背景可以帮助网络系统分析师很好地宏观又有条理地玩转整个系统。不过还需要拿个计算机方面的学位。

新闻主播。他不仅是播报新闻,还要分析和解释新闻。分析和阐释事情是哲学的拿手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