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育发展论文

体育发展论文范文精选

体育发展论文

体育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体育产业市场化推进

我国体育产业市场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体育产业领域的不断扩大,直到90年代中期,我国体育产业才形成较为完整的市场体质及产业形态。在此阶段,我国的体育用品业、体育旅游业、体育广告业、体育业、等行业才得到快速发展。国家体育总局出台的《体育产业发展纲要》,纲要指出:中国体育产业需要用15年左右的时间逐步建成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门类齐全、结构合理、规范发展的现代体育产业体系。在这方面,我国应该向美国的NBA学习,将体育赛事全面市场。这不但能为观众带来精彩的体育赛事,而且还能繁荣体育竞赛表演市场,从而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

制约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随着我国体育势力的不断崛起,我国逐步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但是,在这个阶段中,我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与体育产业的发展极不协调,体育产业难以跟上体育事业发展的步伐。从总体上看,制约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缺乏市场核心竞争力

要想让我国体育产业快速发展,跟上体育事业发展的步伐,必须大力推行市场化,提高体育产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但是,目前我国体育市场经济体制尚待完善。市场的基础性作用难以真正发挥,公平、充分、有序的竞争规则难以充分体现。加上现代体育企业制度建设相对滞后,难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科学有序的现代企业制度。从而使现代企业很难真正实现科学的治理结构、严格的监督制衡机制和高效的运行机制。同时,我国体育产业缺乏明确的竞争优势战略。由于我国体育产业缺乏对核心竞争力的实质的认识和把握,难以提出发展性的战略目标。并且缺乏技术创新意识,使产品处在低端竞争当中。从而从根本上削弱了我国体育产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

社会体制方面的制约

社会体制即社会管理体制,指在特定的国家或地区内以明确的政府、市场与社会组织职能,清晰的中央、地方各级政府之间事权、财权责任进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解决社会纠纷的一组机制与制度。体育产业的发展,会受到社会体质方面的影响。如我国体育赛事以前一直都是由国家体委包办为主,企业在与体育行政部门联合办体育的过程中,往往不能获得足够的自主权,从而降低了企业举办体育赛事的积极性。社会体质方面的不完善,势必会造成较为混乱的体育产业格局,加上社会缺乏市场竞争和商业化操作的立法,所以造成我们体育产业经济发展滞后。

缺乏大力的政策扶持

政策是国家或者政党为了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和任务而制定的国家机关或者政党组织的行动准则。国外体育产业的发展,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如减免体育竞赛表演也的税收收入政策;修建体育场馆可以享受土地征用的优惠政策和低息贷款政策;捐赠体育设施;将企业赞助体育比赛的资金计入企业生产成本等措施。我国体育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远远低于教育、文化事业,需要加大政府的政策扶持,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全面支持。

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

我国体育产业要实现飞速发展,必须坚决进行市场化和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其中,科学合理的管理对于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目前我国对体育产业中的各个行业都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如缺乏对体育竞赛表演业的合理管理,造成体育竞赛市场的混乱;缺乏对体育用品业的合理管理,造成体育用品业的盲目竞争;缺乏对体育建筑业的合理管理,造成重复建设、规划不科学、盲目攀比建设规模的不良现象。为此,需要主管部门重视对体育产业各行业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前景思考

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中国经济感到了空前的压力。体育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类型,具有极强的发展潜力,能为中国经济新的发展带来机遇。为此,我们需要培养人们体育意识,提高体育消费;增强体育产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减少社会体制方面对体育产业的制约;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

培养体育意识,提高体育消费

意识在心理学中定义为人所特有的一种对客观现实的高级心理反映形式。近几年,随着全民健身热潮的不断高涨,提高我国全民体育意识,已经显得愈发重要。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不断增强健身意识,努力倡导健康科学的健身理念。人们在参加体育的同时,要加强对体育消费的宣传和引导,并强化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意识,培养更多的体育消费群体。并积极引导居民的体育消费朝合理正确的方向发展。

增强体育产业市场核心竞争力

体育产业要发展,必须走向市场。在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下,需要增强体育产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促进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各级体育部门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动作用,加快对体育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积极将体育俱乐部及体育企业推向市场,努力实现体育事业单位的快速发展。只有将体育产业的各个行业积极推向市场,满足市场的需求,以此实现体育产业市场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加大政策对体育产业发展的扶持

体育产业的发展同样需要加大政策的扶持,需要行政部门在制定相关体育政策时,全面考虑,力争向体育产业倾斜。同时,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加强及完善体育制度和法规,确保体育参与者与体育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其次,规范体育产业各行业中的纳税制度及减免制度,保证纳税的公平、公正。最后,鼓励社会资金投资体育事业,特别是体育场馆的建设与经营,设施的捐赠与管理等。

体育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体育赞助赞助体育

一、我国体育赞助的产生

体育赞助是在我国社会转型和经济体制转轨的大背景下出现的新生事物,是体育社会化、产业化的产物。随着我国体育赛事的多样化和体育盛会的大型化,体育产业已开始由“以体助体、多种经营”的创收模式向“以体为主、全面发展”的产业化经营方向转变。

二、我国体育赞助的组织运作状况

1.认识定位不当。利益机制是激励企业参与体育赞助的根本,可部分赞助组织者不了解体育赞助的本质,将体育赞助视为体育捐助,看成是各种组织或个人对社会体育事业进行的、不含有任何经济目的的无偿帮助和支持,甚至通过政府,使用行政手段迫使一些不愿赞助体育的企业参与体育赞助,忽视赞助商的盈利需求,严重打击了赞助商赞助的热情。

2.市场营销观念淡薄。体育赞助的认识定位不当,将体育赞助视为“捐赠”导致组织运作缺乏市场意识。而且,我国所有的大型赛事活动均由事业部门组织,而非公司经营,使得国内企业若想赞助体育活动,就只能从企业福利或盈利中拿钱,使得多数企业所享受到的回报减少,这样不少企业对体育赞助的积极性就大打折扣。

3.管理法律法规不健全。随着体育赞助市场的逐步活跃,政府行政管理部门也制定了一系列有关体育赞助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国家体育总局还会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布实施了《体育经纪人管理办法》,对体育赞助运作的中介机构的资格认定、经营活动以及相关的法律责任做出了规定。但从整体来看,现行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不完善,体育赞助的实际运作还经常出现赞助商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企业参与体育赞助的积极性受到影响。

4.体育经纪人运作模式不完善。体育经纪人是体育产业化的产物,自9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起来。然而,由于我国体育产业化进程起步较晚,加之观念的束缚,体育经纪人的实际发展情况还存在问题。总的来说,体育赞助中经纪人的运作模式还不完善,在体育赞助中作用还需提高。

三、我国体育赞助发展的未来环境

1.体育消费日益高涨。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国民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质量意识逐步提升,加之余暇时间的增多,体育赛事和体育运动逐渐成为人们注意的焦点,同时也成为商家争夺人们“眼球”的平台。近些年去场馆观看体育比赛、参与体育锻炼的人越来越多,体育消费的热情日益高涨,体育消费的额度大幅增加,对体育赞助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2.成功运作模式逐步推广。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组委会主席尤伯罗斯运用“体育行销”,成功建立了现代奥运会的主办模式,从此也打开了企业赞助体育的新局面。在此大环境的影响下,国内大公司纷纷模仿国外跨国公司的做法参与到体育赞助中来,如:李宁公司为了塑造国际品牌的地位,确立的赞助目标是以合作者面貌出现,广泛吸引公众的注意和参与,多次赞助国内外的各种赛事。

3.营销方式不断创新。体育赞助与其它营销方式的结合体现了企业的整合营销的观念。为了满足市场营销战略的需要,体育赞助不断与其它营销手段整合,形成了系统化的整体策略。随着电视、包装、广告牌等多种媒体资源的推广和被接受、认可,从公益、文化、热点等各个角度的赞助营销方式也层出不穷。运用广告、促销、公关活动等多种营销手段,体育赞助得到了普遍的推广。

4.组织运作经验逐渐丰富。随着各种体育赛事的开展,尤其是08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体育赞助市场环境发展日益良好。企业、体育组织、传媒和中介在学习了国外先进的体育赞助理念和能力同时,能够求同存异,坚持互惠互利原则,精诚团结,密切配合,优势互补,严格按照市场规则行事原则,在体育赞助中实现了“共赢”的局面,并积累了一定组织运作体育赞助的经验。5.回报前景大好。现在体育赞助的回报方式多样、获益丰厚。以北京奥运会为例,向中国奥委会和中国奥运体育代表团直接提供资金支持、实物支持的企业,可获得一系列回报“套餐”。

四、我国体育赞助的发展对策

1.完善体育赞助的组织运作体系。我国体育赞助的内外环境并不十分成熟,许多企业在垂涎国外大企业参与体育赞助所能带来的巨大效益时,对体育赞助充满了不切实际的幻想,缺少对体育赞助的本质了解,所以,建立一个成熟的体育组织、赞助商、传媒、体育经纪人之间的“共赢”的组织运作体系,是体育赞助走向良性发展的重要环节。

2.强化市场观念和意识。必须抛弃体育赞助就是体育捐助的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体育赞助市场观念,应用价格、产品、公共关系等手段,刺激企业对体育赞助的潜在需求。

3.提高体育经纪人队伍的素质和能力。体育经纪人应具备与经纪业务相关的体育专业知识,还要精通心理学、管理学、法律、会计、税务、市场营销等多方面知识,掌握协商、谈判、社交、外语等能力,并能够合理地应用多种能力和知识。制定合理的体育经纪人管理制度,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体育经纪人管理体制。完善体育经纪人的管理内容、培养体系和运作方式的改革,使体育经纪人的各种能力得到提高。另外,还要根据我国体育市场的容量,培养相应数量的体育经纪人,促进体育赞助市场的发展和繁荣。超级秘书网

4.开拓体育赞助模式。我国赞助商对体育赞助的理解和实施存在很多不足,体育赞助的模式千篇一律,认为将赞助费交于体育组织,体育组织将企业标识印在运动员服装、器械上或将广告立于场馆四周就可以了。单一的体育赞助模式难以制造出有“热点新闻”的效应,不能吸引媒体和社会公众的注意与兴趣,从而很难提高企业的社会知名度和塑造企业良好形象,最终使得赞助体育的商业目的达不到。具有想象和创意的体育赞助策略模式应充分结合体育赞助的科学性、艺术性、时尚性,准确把握企业文化、社会文化、大众消费文化,洞悉社会热点,同时与其它营销手段相结合,创造与众不同体育赞助模式。

参考文献:

[1]徐振兵,张少云.我国体育产业开发经营中若干问题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2001,(2).

[2]鲍明晓.体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体育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城镇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巨大的转变,城镇化使城镇贸易获得了迅速的进步。城镇贸易能力持续提升,民众薪水均值逐渐增加,此也加速了民众的购物标准迅速上升。此类转变的确都使城镇的整体能力增强,从而促进了城镇体育职业的进步。城镇体育也变成了创建时代主流和睦时代的关键项目之一。加速城镇体育的进步,不仅有助于增加市场制度下“奥运光荣规划”的生命值,强化中国体育能力,提升中国整体能力,也是城镇的一类销售策略,为城镇创建代表性标志;也是实行《国民锻炼规划大纲》的必然路径。在财力方面获得大力支持的现今时代,品质文化也要求一致付出。城镇民众对于自己的健康逐渐重视,对城镇体育的要求也愈发丰富多种。城镇民众社区是城镇民众生存和运动的首要场地,肩负着供应体育理论游戏的任务中国体育有关功能单位将城镇公用体育设备、城镇社区体育构建身为《大纲》项目的关键条款,为城镇的综合协调进展供应了可行的机制保证。

2景德镇市构建中城市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2.1人均体育资源相对不足成为城市体育发展硬伤体育设备身为景德镇市城镇体育进展的关键器具,极大比例地估量出了景德镇市城镇体育的进展状况。直到二十一世纪初期,景德镇市锻炼场所数为10.82个/万人;而二十世纪末台北市锻炼场所数为42.95个/万人;韩国二十世纪末期锻炼场所数为11.1个/万人、瑞士达到了22.0个/万人、德国达到了24.8个/万人、芬兰达到了45.7个/万人、意大利达到了21.2个/万人。按照二十一世纪初《我国计量年表》供应的数据,当今中国城镇的体育引导工作者的比例为1/20398。从此部分信息能够发现,景德镇市资源均值所有值和全球能力均值存在较大的距离。

2.2景德镇市城市弱势群体难于融入城市体育生活城镇弱小群众身为和睦时代创建中注视的焦点,在城镇体育进展中的功能也至关重要。变革之后,景德镇市有5.7万乡村劳作理向非农事业迁移,此中大部分变成了农民工人。农民工人在生存习性、学术能力等层面和城镇民众存在极大差距,较难加入到城镇生存中。长此以往变成了城镇弱小群众,在创建和睦时代的进程中必须给予大力重视。但是城镇体育的进展,必须以民众获利为进步目的,使生存在城镇中的所有人员享受变革成效。弱小群众较难加入到城镇体育生存中,此违背了和睦时代和城镇体育进步的目的。

2.3景德镇市城市体育资源配置结果有失公平与效益进展比例紧密联系,城镇体育资源的分配缺乏公正性。在效益进步比较快速的东向临海区域,城镇体育资源比较丰厚,城镇民众可供选定的范围很广。不过在效益进步比较偏后的西向区域,城镇体育资源比较缺乏,乃至诸多落后区域非常匮乏这些资源设备。虽然在相同的城镇中,与低薪水家庭城镇居民区作比较,高薪水家庭城镇居民区,具有比较健全的体育设备。所以,景德镇市城镇体育资源分配成果揭露了时代的不公正。

3景德镇市城市体育发展模式研究

3.1景德镇市城市体育和谐模式在创建城镇体育和睦形式的进程中,第一要求提升公用体育资源总量,转化政治功能,生成多种供应形式,防止构造性空缺。城镇体育身为一种极具时代公益属性的产业,隶属政治秩序公共管控功能的关键客体,政治针对供应城镇公用体育资源的肩负关键职责。政治应当承担起加强体育资源分配以及恰当使用的任务,意识到正向供应和促进城镇体育产业进步,不只是为创建和睦时代、达到民众的体育要求,也是自己的责任。与此同时,景德镇市政治应当扬长避短,完全吸收每个领域高效提升公用体育资源供应总值的经历,生成政治首要引导,时代的多个要素参加的供应制度。政治机构、其他单位以及各种以利润为目标的公司等,要求在公用体育资源供应中产生着自己的职能,一齐推动城镇时代体育、院校体育、竞赛体育和睦进步形式。

3.2景德镇市体育共享模式城镇体育体系自身就是一个全方位的、开明的体系,它不会单独生存,要求同城镇另外的体系互相帮助,一齐进步,这才可以完成一齐构建和谐时代的任务。第一,是“体育与教学的融合”分享形式。经过对每个体系中的资源状况开展恰当整理,相互比较,完成资源补足。生成高效的高素养体育竞赛精英培育制度,并且将之宣传到院校体育进展中,身为榜样实施;第二,是“体育与卫生的融合”分享形式。经过对城镇体育和城镇卫生部门的资源开展高效整理,借助于卫生服务核心、城镇体育健康管控体系等,产生城镇体育的引导影响,目的是提升民众健康素养和生存标准,开展的体育健康活动预防的运行制度、体系以及其进程;第三,是“多要素融合”分享形式。城镇体育就实质方面而言,是城镇文明的变化模式。所以,城镇体育与城镇文明存在着密切关系,能够渗入到城镇生存的各个层面。“多要素融合”的分享形式,是以创建和睦时代为目的,以提升城镇民众的文明目的、素养品质为首要方法,最后完成推动城镇总体文明职业进步、体育产业发展的目标。

4结论

体育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SWOT分析方法是市场营销中被广泛应用的系统规划方法,SW是指某行业或部门的内部优势和弱点,OT是指某行业或部门外部环境带来的机会和威胁。通过综合分析SWOT的4个要素,系统评价发展战略,能达到选出一种适宜战略的目的[1]。本文通过SWOT分析方法对湘西州体育旅游发展的内部优势和弱点以及影响其发展的外部环境带来的机遇和威胁进行深入的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提供了相应的战略选择,旨在为湘西州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湘西州体育旅游业发展的SWOT模型分析

1.1优势(Strengths)1.1.1体育自然旅游资源优势湘西州体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许多旅游资源都具有地方特色和垄断性地位。其中,体育自然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全州总面积15.462平方公里,其中森林面积63.59万公顷,占总面积的60.50%[3]。境内高山峻岭、谷荫溪湍,洞幽道静,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200多座,大山溪河1000余条,这种独特的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赋予了体育旅游独特的绝佳场所。湘西州的体育自然旅游资源分为陆地体育旅游资源和水上体育旅游资源。陆地体育旅游资源可被开发许多旅游产品,如攀岩旅游、登山旅游、森林旅游、自行车旅游、森林狩猎旅游、洞穴探险旅游、徒步旅游、穿越峡谷、蹦极、滑翔、无线电测向和定向越野等。水上体育旅游资源可进行漂流、游泳、划船、划艇、垂钓、龙舟竞渡、温泉浴和山地跳水等旅游产品的开发。1.1.2体育人文旅游资源优势湘西州体育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和垄断性的另一突出点体现在体育人文旅游资源上。州内总人口265.55万,少数民族人口198.07万,占总人口的74.58%,主要是土家族和苗族[3]。他们在长期生存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缔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据有关资料显示,州内拥有八人秋、荡秋千、踩高脚、茅古斯舞等120多种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这些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集娱乐、健身导引术、宗教信仰、民风民俗、舞蹈艺术、神话传说等于一体,具有较高的参与、观赏、医疗健身、休闲娱乐等社会价值。它们以鲜论文格式明的民族品格、独特的文化内涵、浓郁的原始气味、浑厚的历史氛围、显著的地域特色、欢快的生活情调以及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对国内外游客将产生巨大的诱惑力。1.1.3区位优势明显湘西州全称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西部,旅游交通便利。北有张家界荷花国际机场,南有贵州铜仁机场,南邻湘黔铁路和302国道。枝柳铁路穿行永顺、古丈、凤凰、吉首四个县市,209、319国道(如今改建成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99%的乡镇和65.5%的村寨通了公路,州内各景区及州外各景区之间的联系便利[4]。目前,正实施着凤凰至大兴二级公路、常德至吉首、重庆至吉首、张家界至吉首的高速公路的建设,这就使景区的可进入性较好。湘西州与鄂西南、渝东南、黔东北毗邻,同武陵源、五强溪凤凰山、怀化、重庆、焚净山旅游区紧邻,并且有较强的互补性,有利于资源的整合。

1.2劣势(Weaknesses)1.2.1开发资金短缺湘西州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18个贫困片之一,永顺、保靖、花垣属部级扶贫县,吉首、泸溪、凤凰、古丈、龙山属省级扶贫县,全州经济实力在全省各市州中居于末位。因此资金紧缺一直影响和制约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1.2.2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没有得到统筹开发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是湘西州一座丰富的宝塔,州内德夯国内外景区、凤凰古城、王村等旅游景点都已经把目光放到了这座宝塔上,相继开发了摆手舞、咚咚舞、苗鼓舞、接龙舞、椎牛舞、铜铃舞等旅游产品。从理论上来讲,每个景点开设的项目应有所侧重,不应出现简单的重叠。而从目前来看,各个旅游景点在项目开发时忽视了周边兄弟省市和地区也拥有可替代的资源,出现了简单的低水平的重复和雷同。另外,有一些很有开发价值的民族体育资源还没开发整理出来,它们还只是停留在一般的传统体育活动上,其经济价值没有得到体现,缺乏统一规划。1.2.3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匮乏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的匮乏是制约湘西州体育旅游发展的最大瓶颈。体育旅游产业部门缺乏高素质的体育旅游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经营方式陈旧,经营内容单一,营销理念落后,创新意识薄弱。体育旅游项目策划单一,档次不高,体育旅游产品没有吸引力和生命力。

1.3机会(Opportunities)1.3.1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为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机遇,西部大开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向第三阶段战略目标迈进的一个重要战略决策,“大力发展旅游业”已明确纳入了西部大开发的五大工作重点之中。在西北五省党建工作和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要加快发展步伐”。2000年,中央政府决定发行两批旅游国债,共12亿元,其中已落实的8亿元西部地区占了70%。2000年6月9日,湘西被国务院划进西部大开发范畴之内,西部大开发一系列优惠政策给湘西州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机遇。1.3.2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强劲势头世界旅游组织和国际奥委会2001年2月22~23日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市联合召开了“世界体育与旅游大会”,这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拓展了巨大的空间也为旅游业提供了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发展动力。体育旅游从此得到空前的发展,体育旅游消费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同年,中国体育局和国家旅游局把2001年的旅游主题定为“中国体育旅游年”,并推出了新疆、内蒙古那达慕大会,黑龙江冰雪旅游,郑州太极拳团体表演,大同国际滑翔节,塔克拉玛干徒步探险,泰山、华山登山游等60项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型体育旅游活动和11大类80个专项体育健身旅游产品和线路。此举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各种消费群体对体育旅游消费的热潮。湘西州人民在这种大好的社会环境下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动其体育旅游的发展,如“猛洞河国际漂流节”、“德夯国际攀岩比赛”、“神秘湘西之旅”、“吉首德夯苗鼓节”、“永顺土家族社巴节”、“穿越飞虎洞”等,2002年湘西州总接待旅游者253110人次,旅游收入达26868多万元,创汇2

2.85万美元。2003年旅游者达2757003人次,旅游收入达36401多万元,增长了35%。1.3.3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群体增多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根据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人们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会逐渐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余暇时间的增多,人们会追求更高更深层次的体育旅游消费。特别是2003年的一场令人恐怖的SARS让人越来越懂得珍惜生命珍惜健康的可贵性,这就使得体育旅游有着更多的发展空间。1.3.4入世的正效应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是世界上最大旅游接待国和第四位的客源输出国。无疑,中国入世也给湘西州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加入WTO,有利于优化旅游环境、有利于与世界接轨、有利于吸引外资,引进先进的旅游开发与管理经验、有利于扩大国外旅游市场,增加国际客源。

1.4威胁(Threats)1.4.1国内体育旅游产业竞争越演越烈体育旅游是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进步而出现的朝阳产业,它可以增收创汇,平衡国际收支;回笼货币,平衡国内供求;提供就业岗位,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对外经济交流和合作。因此,各省、市、地区都纷纷注意到了这块硕大的蛋糕。湘西州体育旅游业还刚刚起步,其竞争力还很薄弱。云南、四川、青海和广西等旅游大省以及旅游发达的张家界势必会对其产生巨大的冲击和影响。1.4.2论文格式入世的负效应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地大物博的国家,潜在的旅游市场巨大。加入WTO后,国外旅游公司会对我们国内旅游市场虎视眈眈。目前,美国运通、日本交通公社、德国基比克等国际旅行社已经进入我国旅游市场开展相关业务,并对我国国情和旅游市场展开了大规模的调查。这些国际知名旅行社将利用雄厚的资金、先进的信息技术、完善的管理机制和优质的服务,抢占市场分额、树立品牌、吸引优秀人才,这无疑会对湘西体育旅游的市场产生极大的冲击。超级秘书网

2湘西州体育旅游业发展战略的SWOT矩阵构建

综合湘西州的内外环境分析,明确了湘西州体育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和机遇、威胁,在此基础上,构建其发展战略选择的SWOT战略分析矩阵,旨为湘西州体育旅游发展制定合理的战略而提供选择。

参考文献:

[1]陈文英.探析我国体育旅游[J].湖北体育科技,2003,23:298~302

[2]陆元兆.广西民族体育旅游的SWOT分析与战略选择[J],体育学刊,2005,11(5):25~28

[3]湘西自治州统计局.湘西统计年鉴[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3

[4]陈福义,等.湘西旅游发展战略的匹配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4(5):99~101

[5]周运渝,等.试析武陵山区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3):328~330

[6]李喜来.陕西体育旅游现状及发展机遇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9):1191~1192

[7]姚媛,徐佳.陕西体育旅游发展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6):38~4

体育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体育文化策略

1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背景

1.1新农村建设的提出为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新农村建设的提出为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要求:“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保护和发展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农村文化生活的载体和手段,引导文化工作者深入乡村,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总理在《关于制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中明确提出了“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健康水平,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明确提出了“十一五”体育事业发展总体目标:把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作为我们工作的全部出发点和归宿,把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作为根本目标。加大农村体育力度,加快农村体育发展步伐,促进全民健身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1.2“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为体育文化注入现代文化元素“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这是我国政府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2007年国家安排了资金9500万元,在河南、江西、湖北、广西、重庆、陕西、山东、浙江等8个省市选择2500个行政村进行试点,进行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到2010年争取全国六分之一的行政村建有标准的公共体育场地,将惠及5.1亿农民。建立农村公共体育物品农民需求的表达机制,真正形成农民体育“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使其成为村民利益的真实代表者。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民体育运动。所有的体育供给,既要贴近农村,又要贴近农民,逐步使亿万农民都有一个进行体育锻炼的场所,让“全体国民都能享受到现代化建设的成果”的发展理念不断地深入人心,从而使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具有了前所未有的现代文化元素。

2发展新农村体育文化的意义

2.1体育文化建设能改变农村传统体育观念由于受长达2000多年封建社会旧思想的影响,一直视体育活动为“不务正业”的价值观念在农村已经根深蒂固,一时还难改变。农村又多数地处偏僻,经济落后,对外交流有限,使得农民的思想、性格、价值观、风俗习惯比较保守。农民文化素质普遍低,多数农民误认为田间劳作可代替体育锻炼。无病即健康,这种旧的思想深深的影响了农民的体育观和健康观。在现代社会中,在现代社会中,体育文化成为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体育文化的建设以其独特的方式,不断改潜移默化的变着农民的认知方式,和行为准则。通过体育文化建设,可使农民对体育的功能和作用认识不断地深化和发展,使农民对体育运动产生一种新的、普遍而科学的社会观念。

2.2体育文化建设加快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体育文化的建设不仅有利于增强体质,促进健康,而且还可以育心。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能够让广大农民在忙里偷闲时放松心身,有利于在农村建立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在农村育文化的广泛传播,对于改善人际关系、增进邻里之间的和睦、增进社会凝聚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华体育精神”是精神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体育文化的传播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农村体育文化的多种形式有效的改善了农村单调的业余文化生活。像扭秧歌、赛龙舟、篮球赛等等体育活动不仅能在农闲时间娱乐人们的身心,增强农民体质,促进农民身心健康,还给农民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交流致富经验、改善人际关系、传播先进文化知识的平台。

3新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策略

3.1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创建和谐农村体育文化要把眼光放在满足人的体育文化需要,注重提高人的体育精神境界和凝聚力上。指导满足农民的多方面需求,来作为开展农村体育文化各项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以农民为中心,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体育精神文明创造活动,致力于提高农村居民的体育思想,道德素质和体育科学文化水平,为农民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只有在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中,结合农村特色,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体育文化发展规划,推进农村体育文化法制化、科学化的进程,真正做到农村体育文化管理的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创建和谐农村体育文化,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

3.2利用现代媒体发展农村体育文化多样性农村体育具有多样性、民族性及覆盖面广、互动性强的特点。我国有56个民族,地域分布广,造就了我国农村丰富多彩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在当今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中,要把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文化与精神文明创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建设既有传统民族地方特色,又富有时代感的体现现代体育文化特征的新农村体育文化。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我们建立农村体育文化网络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通过网络和各种媒介,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加强农民体育健身活动的宣传增强农民的健身意识。把各种形式的体育文化连接起来,形成体育文化网络。教育引导农民树立健康新理念,把体育健身融入生活,成为一种自觉活动。超级秘书网

3.3抓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激发农民体育参与意识新农村建设为农村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并创造了条件,必将给新农村体育建设注入新的生机和动力。“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开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新农村体育建设的载体。因此,应切实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将场地建到农民身边,把国家的投资落到实处,使其成为“民心工程”,从而使体育服务覆盖整个农村。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增强农民体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面向农村,服务农民;因地制宜,积极扶持,注重实效和“活动与建设并举,重在建设”的原则,逐步建同时加大体育知识宣传,让农民真正了解体育的作用,激发农民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和激情,使其从不想参加体育活动,转变为要求参加体育活动。

参考文献:

[1]樊小兵,陈卫.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思考[J].农业考古.2007(06):165-167.

[2]杨小明.田雨普.农村传统文化对农民体育发展的影响[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03):14-17.

[3]王振涛.单清华.周毅.试论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J].体育文化导刊.2007(03):16-18.